一、FDG-PET/CT在鼻咽癌放疗后随访中的初步应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易[1](2020)在《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在诊断鼻咽癌分期及预测其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代谢参数在鼻咽癌诊断分期及预测其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经病理证实的鼻咽癌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PET/CT资料,其中男性3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53.62±13.80)岁。将其根据有无发生淋巴结转移和(或)远处转移分为两组,其中转移组35例,无转移组15例。将其根据鼻咽癌患者的临床分期分为两组,其中早期鼻咽癌(Ⅰ-Ⅱ期)8例,进展期(Ⅲ-Ⅳ期)42例。采用Siemens Biography 16 HR PET/CT scanner采集鼻咽癌患者全身图像,所有图像资料在西门子Syngo.via工作站进行处理,经过MM oncology软件采用SUVmax值40%为阈值自动勾画VOI,分别测量鼻咽癌患者原发病灶的PET/CT代谢参数: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峰值标准摄取值(SUVpeak)、病灶糖酵解总量(TLG)和肿瘤代谢体积(MTV)。分别对转移组与无转移组,早期(Ⅰ-Ⅱ期)与进展期(Ⅲ-Ⅳ期)患者间一般临床资料(年龄、性别)及各种代谢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并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并通过计算约登指数,找到相应的最佳诊断阈值,计算相关敏感度及特异度,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转移组与无转移组原发灶TLG、MT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性别、年龄、SUVmax、SUVpeak、SUVmea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分析中,TLG(AUC为0.817)的预测转移效能优于MTV(AUC为0.783)。计算TLG的约登指数为0.571,当TLG取值73.240时对鼻咽癌转移的预测效能最高,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7.1%、100%;MTV的约登指数为0.467,当MTV取值6.600时对鼻咽癌转移的预测效能最高,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0%、86.7%。早期鼻咽癌(Ⅰ-Ⅱ期)与进展期(Ⅲ-Ⅳ期)原发灶MT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年龄、SUVmax、SUVpeak、SUVmean、TLG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分析中,MTV(AUC为0.771)预测临床分期有一定准确性,计算MTV的约登指数为0.482,当MTV取值2.685时对鼻咽癌临床分期预测效能最高,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2.5%、85.7%。结论鼻咽癌患者原发灶的PET/CT代谢参数TLG、MTV对预测鼻咽癌转移具有一定价值,且TLG预测转移效能优于MTV。鼻咽癌患者原发灶的MTV与鼻咽癌临床分期有一定关系,利用MTV,18F-FDG PET/CT可以预测鼻咽癌的临床分期。
侯震[2](2019)在《影像组学在食管癌和头颈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恶性肿瘤以其高发病率和高致死率,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放射治疗作为一种局部治疗手段,在肿瘤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日趋重要,其目的在于通过提高肿瘤靶区的辐射剂量并降低周围正常组织的放射性损伤来提高病灶的局部控制率,进一步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并改善患者的整体生存质量。然而,尽管最新的调强放射治疗技术(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有效地提高了肿瘤靶区的照射精度和剂量的均匀性,但由于恶性肿瘤本身的异质性和复杂的微环境,使其治疗十分复杂且疗效难以预测;并且再精确的放疗技术也无法避免X射线对周围正常器官的损伤,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引起放疗并发症的出现。针对不同部位肿瘤的病理及结构特点,个体化治疗逐渐被临床认可,大量文献表明,早期预测肿瘤治疗反应及副反应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恢复,进一步指导肿瘤治疗,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因此,临床实践中需要一种针对放疗疗效和并发症的预测技术,它能够在患者接受治疗前对疗效和某种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做出预测,从而优化患者的治疗方案。影像组学(Radiomics)作为一种新兴的影像分析技术,采用非侵入式的方法来获取肿瘤的综合特征信息,能够反映肿瘤时间和空间上的异质性问题,通过对大量影像特征的定量、高通量分析来综合评价肿瘤表型。放疗作为局部晚期肿瘤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治疗前需要获取大量影像以进行靶区勾画和计划设计,这就为临床将Radiomics结合于肿瘤放疗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理论基础。本课题从食管癌和头颈癌患者治疗前的医学影像入手,致力于放疗Radiomics预测模型的研究,采用统计学分析与机器学习建模方法,以实现对食管肿瘤放疗疗效的早期预测(治疗反应相关);以及Radiomics参数与头颈癌照射野内复发的预测分析(复发相关);同时探索基于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based)的Radiomics方法在放射性肺损伤预测中的价值(治疗副反应相关)。概括全文的研究成果和贡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影像组学在食管鳞癌同步放化疗早期疗效预测中的研究a)分析了文献中提出的四大类Radiomics特征提取算法,逐一分析和介绍了基于形态学、基于灰度直方图、基于纹理和基于滤波变换方法的数学表达形式,并比较了不同方法所提取的特征参数的数学、影像学意义及相互关系;b)创新性地探索了基于治疗前增强CT的Radiomics分析在预测食管鳞癌同步放化疗(CRT)疗效中的价值。筛选出可区分治疗敏感者(Responder)和非敏感者(Nonresponder)的特征参数,并且引入了人工神经网络(ANN)和支持向量机(SVM)等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并验证预测模型,验证了Radiomics模型用于食管癌CRT疗效预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c)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比了基于治疗前的T2W和SPAIR T2W序列的磁共振结构像的Radiomics分析对食管鳞癌同步放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分别基于上述两个序列的Radiomics特征结合ANN和SVM算法构建了并验证了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比两个序列的特点和预测能力,分析了其作用原理及对临床实践的意义。2.影像组学在头颈癌复发模式中的应用研究a)分析了文献中头颈癌患者放疗后复发的剂量学模式,从剂量学角度探究了出现不同复发模式的原因,明确了野内复发是头颈癌的主要复发模式,分析了野内复发与放疗抵抗之间的关系;b)针对本中心鼻咽癌IMRT后复发的患者,借助剂量叠加工具,分别分析了其复发的剂量学模式,证明了野内复发是鼻咽癌IMRT后的主要复发模式,筛选出因放疗抵抗而出现复发的患者;c)原创性地提出引入Radiomics分析方法,通过高通量地对患者治疗前的SPAIR T2W磁共振影像提取定量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机器学习算法构建肿瘤的放疗抵抗性预测模型。3.影像组学在食管癌放射性肺损伤中的预测价值a)分析和总结了基于肺部CT的影像组学方法在放射性肺损伤(RILI)预测中的相关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创新,重点关注治疗前肺部高剂量区域的CT影像对局部RILI的预测价值;b)原创性地提出采用基于迁移的深层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即基于深度学习的Radiomics方法,使其能够自主挖掘与RILI预测相关的影像特征,并将微调后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AlexNet和GoogleNet)用于预测RILI;c)实验验证了基于自然图像训练的AlexNet和GoogleNet模型经少量医学样本微调(Fine tuning)后对局部RILI的预测能力,并分析其原理及临床意义。
刘露[3](2019)在《裸鼠鼻咽癌移植瘤对18F-FDG的摄取及其与ELAM-1基因表达的关系》文中提出目的:分别建立裸鼠鼻咽癌皮下及爪垫移植瘤模型并检测荷瘤裸鼠移植瘤组织中ELAM-1的表达。观察并比较转移组和非转移组荷瘤裸鼠经尾静脉注射18F-FDG后PET/CT分子成像扫描的区别并研究分析荷瘤裸鼠移植瘤SUVmax及T/NT值与ELAM-1的相关性。方法:(1)将鼻咽癌5-8F细胞悬液分别注射于裸鼠左后肢皮下及爪垫,观察裸鼠状态、成瘤情况并测量裸鼠体重及移植瘤长短径;(2)造模后第8周,经尾静脉注射18F-FDG 11MBq(300μCi)/只后1h进行18F-FDG PET/CT显像,由两位高年资的核医学医师观察评估图像质量并分别用ROI测定瘤体及对侧肌肉的SUVmax并计算T/NT比值,分析SUVmax及T/NT比值与移植瘤体积及ELAM-1蛋白表达的关系;(3)结束后处死裸鼠并行病理检查,采用连续病理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10只皮下及16只爪垫模型移植瘤细胞形态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根据HE染色结果将16只爪垫模型荷瘤裸鼠分为转移组和非转移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检测两组移植瘤组织中ELAM-1蛋白的表达并使用Image J软件进行定量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转移组和非转移组进行组间分析,两变量之间关系研究采用相关性分析,(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10只皮下及16只爪垫荷瘤裸鼠均成瘤,成瘤率为100.0%,其中皮下模型中只有一只裸鼠出现了淋巴结转移,其余9只裸鼠均未见转移,转移率为10.0%;爪垫模型中9只裸鼠出现淋巴结转移,另外7只裸鼠未出现转移,转移率为56.3%;建模前,两组裸鼠初始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50±1.39)g vs(18.56±1.77)g,t=-0.072,P=0.943≥0.05];(2)绘制爪垫荷瘤裸鼠移植瘤生长曲线,16只裸鼠潜伏期约为714 d,建模后47周,裸鼠瘤体体积呈指数增长,非转移组裸鼠瘤体体积小于转移组[(1216.07±365.73)mm3 vs(1310.84±635.63)mm3,t=0.350,P=0.731≥0.05];(3)免疫组化结果显示ELAM-1在鼻咽癌裸鼠移植瘤、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均为阳性,且主要表达于细胞膜。转移组移植瘤平均光密度值(MOD)高于非转移组(0.3440±0.1390vs0.0550±0.0063,t=6.230,P=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皮下移植瘤模型:18F-FDG PET/CT显像平均SUVmax为3.42±1.71,平均T/NT比值为4.36±3.72;SUVmax与裸鼠移植瘤体积没有明显相关性(r=0.212,P=0.557≥0.05),T/NT比值与裸鼠移植瘤体积有明显相关性(r=0.549,P=0.050≤0.05);(5)爪垫移植瘤模型:18F-FDG PET/CT显像转移组与非转移组平均SUVmax为(3.04±1.16vs2.67±0.69,t=0.747,P=0.467≥0.05);转移组与非转移组平均T/NT比值为(3.17±1.49vs2.89±0.66,t=0.515,p=0.616≥0.05);SUVmax与裸鼠移植瘤体积没有明显相关性(r=0.207,P=0.441≥0.05),T/NT比值与裸鼠移植瘤体积有明显相关性(r=0.185,P=0.493≥0.05);SUVmax与裸鼠移植瘤ELAM-1表达无明显相关性(r=0.150,P=0.580≥0.05),T/NT比值与裸鼠移植瘤ELAM-1表达无明显相关性(r=0.062,P=0.410≥0.05)。结论:(1)本研究成功构建稳定性好成瘤率高的荷鼻咽癌裸鼠皮下及爪垫移植瘤模型,其中爪垫模型转移率高(9/16),皮下模型基本不发生转移(1/10);(2)ELAM-1在裸鼠移植瘤中高表达且转移组表达量高于非转移组,进一步说明了ELAM-1对鼻咽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和转移可能起到促进作用。(3)临床型PET/CT可以很好地显示荷瘤裸鼠移植瘤代谢情况,皮下及爪垫移植瘤均有摄取,图像质量均能满足诊断需求。皮下移植瘤模型T/NT比值与裸鼠移植瘤体积有明显相关性,SUVmax与裸鼠移植瘤体积没有明显相关性;爪垫移植瘤模型转移组与非转移组SUVmax及T/NT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SUVmax及T/NT比值与裸鼠移植瘤体积及ELAM-1表达均没有明显相关性,说明SUVmax及T/NT比值指标不能有效评估鼻咽癌转移等预后情况。
周敬淳[4](2019)在《DCE-MRI,DWI及血清氨基酸在鼻咽癌新辅助化疗加调强放疗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采用定量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以及扩散加权成像(DWI)方法,测定鼻咽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加调强放疗前后各定量参数值(Ktrans、Kep、Ve)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变化情况,以期探讨DCE-MRI及DWI在鼻咽癌新辅助化疗加调强放疗疗效评价以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分析30例经病理科诊断为低分化鳞状上皮细胞癌的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新辅助化疗加调强放疗,在新辅助化疗加调强放疗前后分别进行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扫描及扩散加权成像(DWI)扫描。分析不同临床分期鼻咽癌与DCE-MRI各参数(Ktrans、Kep、Ve)及DWI表观扩散系数(ADC)的相关性;比较诱导化疗加放疗前后DCE-MRI各参数(Ktrans、Kep、Ve)及DWI表观扩散系数(ADC)的变化;并比较不同疗效以及不同预后患者治疗结束时各参数的差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血清氨基酸浓度。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检验。结果:(1)放化疗前,鼻咽癌肿瘤区DCE-MRI各参数(Ktrans、Kep、Ve)及DWI表观扩散系数(ADC)高于健侧翼外肌。除II期与Ⅲ期的Kep,Ⅲ期与Ⅳ期间的ADC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临床分期间Ktrans、Kep、Ve和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鼻咽癌临床分期、T分期与Ktrans呈正相关,与ADC呈负相关。Ⅲ期与Ⅳ期间的ADC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放化疗后的Ktrans、Kep、Ve值均低于放化疗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化疗后的ADC值高于放化疗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结束后,完全有效者有6例,部分有效者有17例,稳定者有7例,未出现恶化者,有效率为76.67%。根据不同疗效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DCE-MRI各定量参数及ADC值的改变计算其变化百分率(Percentage change):(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X 100%,不同疗效患者的DCE-MRI各定量参数及ADC值变化百分率(K(PC)trans、Kep(PC)、Ve(PC)、ADC(PC))均具有显着差异性(P<0.05)。(4)在随访过程中,放化疗后复发者有3例,复发肿块的T1WI呈等、稍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稍高信号,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复发肿块的DWI呈高或稍高信号,ADC值为(0.91±0.06)×10-3mm2/s;无复发者的大多数DWI呈等、稍高信号,少数呈稍低信号,ADC值为(1.29±0.21)×10-3mm2/s,复发者与无复发者的ADC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采用液相色谱方法分析30例鼻咽癌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中20种氨基酸代谢产物。治疗后鼻咽癌患者血液中天冬氨酸、苏氨酸、瓜氨酸、鸟氨酸、脯氨酸、精氨酸含量明显比治疗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牛磺酸、丝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甘氨酸、缬氨酸、半胱氨酸、亮氨酸、赖氨酸含量明显比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丙氨酸、甲硫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含量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放化疗前,牛磺酸、苏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甘氨酸、瓜氨酸、缬氨酸、半胱氨酸、亮氨酸和赖氨酸与鼻咽癌肿瘤区DCE-MRI参数Ktrans呈正相关(P值均<0.05)。牛磺酸、谷氨酸、缬氨酸和半胱氨酸与DCE-MRI参数Kep呈正相关(P值均<0.05)。谷氨酰胺、缬氨酸与DCE-MRI参数Ve呈正相关(P值均<0.05)。谷氨酸、谷氨酰胺、缬氨酸与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呈正相关(P值均<0.05)。脯氨酸与Ktrans和Kep均呈负相关(P值均<0.05)。放化疗后,缬氨酸与Ktrans呈正相关(P=0.032)。瓜氨酸与Ktrans呈负相关(P=0.006)。丝氨酸和甘氨酸与Kep呈正相关(P值均<0.05)。甘氨酸、亮氨酸与Ve呈正相关(P值均<0.05)。甘氨酸、亮氨酸、赖氨酸与ADC呈正相关(P值均<0.05)。结论:(1)通过定量DCE-MRI及DWI测量Ktrans、Kep、Ve及ADC值,能够反映出正常组织结构与鼻咽癌病灶间的差异,有助于判断肿瘤是否侵及周围组织。Ktrans和ADC可以区分鼻咽癌的早期与晚期,能够很好地对鼻咽癌临床分期进行诊断。(2)通过放化疗治疗后Ktrans、Kep、Ve值均明显降低,ADC值明显升高,有效率达76.67%,说明放化疗对鼻咽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另外,放化疗的疗效越好,则定量DCE-MRI各参数及ADC值的变化百分率越高,因此可以通过各参数的变化百分率来评价放化疗的临床疗效。(3)定量DCE-MRI可基本反映鼻咽癌放化疗后的局部变化情况,对鼻咽癌的复发具有重要诊断价值。DWI能够从分子水平提供病变的特征信息,结合DWI与ADC值能够为鼻咽癌放化疗后复发的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4)定量DCE-MRI及DWI可以从不同的病理生理学角度,对鼻咽癌的放化疗效果进行量化评估,为临床鼻咽癌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据。(5)血清氨基酸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鼻咽癌患者的放化疗效果和血清代谢图谱变化的关系,检测氨基酸对于了解鼻咽癌患者病情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意义。
刘露,金观桥,苏丹柯[5](2018)在《18F-FDG PET/CT在鼻咽癌放疗中的应用价值》文中提出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计算机体层摄影(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是集解剖影像与功能影像于一体的新型影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鼻咽癌诊断和分期,在鼻咽癌放疗中的应用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18F-FDG PET/CT在鼻咽癌靶区勾画、确定生物靶区、疗效评估及随访监测等方面的应用价值作一综述。
涂宁[6](2018)在《扩散峰度成像及直方图分析在鼻咽癌分期及放化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目的:探讨基于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kurtosisimaging,DKI)的直方图参数与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TNM分期和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纳入47例初治确诊为鼻咽癌的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治疗前的扩散峰度成像图像数据。使用单指数模型计算表观扩散系数(ADC)。使用扩散峰度模型计算非高斯分布校正的表观扩散系数(D)和表观峰度系数(K)。计算DKI参数(ADC,D,K)的直方图参数(10、25、50、75、90百分位数(用参数+百分位数+th表示),平均值,标准偏差,偏斜度,和峰度)。依照AJCC第8版,将患者分为高低T,N,M分期和高低临床分期组。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Kolmogorov-Smirnov检验,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以及Delong检验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结果:大多数参数具有良好一致性(ICC:0.885-0.998)。高T分期鼻咽癌患者相比低T分期鼻咽癌患者表现出明显高的ADCkur(P = 0.036)和高的Dkur(P = 0.043)。高N分期鼻咽癌患者相比低N分期鼻咽癌患者表现出明显低的ADCsd(P = 0.025)。ROC曲线分析表明,设定ADCkur=4.75为截点值时,可以获得对高T分期的最佳诊断效能(AUC:0.700,灵敏度:0.719,特异度:0.667),而设定ADCsd = 0.145 ×10-3 mm2/s为截点值时,可以获得对高N分期的最佳诊断效能(AUC:0.800,灵敏度:1.000,特异度:0.615)。DKI参数未表现出高低M分期和高低AJCC分期的组间差异(所有P>0.05)。结论:DKI的直方图参数可能可以作为确定鼻咽癌T分期及N分期的定量指标。第二部分目的:探讨基于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的直方图分析评估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放化疗治疗反应的定量指标。材料与方法:纳入36例初治确诊为鼻咽癌的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前后的扩散峰度成像图像。根据新辅助化疗和放疗治疗反应,患者分别被分为反应组(RP)和无反应组(NRP),残余组(RD)和无残余组(NRD)。计算DKI参数(ADC,D,K)的直方图参数(10、25、50、75、90百分位数(用参数+百分位数+th表示),平均值,标准偏差,偏斜度,和峰度)。治疗前后分别用pre-参数和post-参数表示。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Kolmogorov-Smirnov检验,t检验或Mann-WhitneyU检验,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以及Delong检验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结果:大多数参数具有良好一致性(ICC:0.675-0.998)。在RP组与NRP组之间,pre-和post-ADC值(10th、25th、50th),D值(10th、25th、50h)和K值(50th)有显着差异(P<0.05)。而在RD组和NRD组之间,pre-ADC(10th,50th)D(25th,50th)和 K(75th,90th)(P<0.05)。ROC 曲线分析表明,设定pre-D50th=0.875×10-3mm2/s为节点值时可以取得预测NAC治疗反应的最佳诊断效能,而设定post-K90th = 1.035可以取得预测放疗治疗反应的最佳诊断效能。结论:DKI参数可作为评估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及放疗效果预测的定量指标。第三部分目的:探索不同感兴趣区放置对鼻咽癌患者扩散峰度成像的直方图参数值预测放化疗效果的影响。材料与方法:纳入36例初治确诊为鼻咽癌的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初治治疗前的扩散峰度成像图像。根据新辅助化疗和放疗治疗反应,患者分别被分为反应组(RP)和无反应组(NRP),残余组(RD)和无残余组(NRD)。基于既往研究结果,由两位观察者使用三种不同ROI绘制方法计算DKI参数(ADC,D,K)的直方图参数,包括ADC(10th,50th),D(10th,25th,50th)和K(50th)。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Kolmogorov-Smirnov检验,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以及Delong检验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结果:各参数具有良好一致性(ICC:0.909-0.998)。整体法测量ADC50th和D25th时,与单层法和三层法得到的参数值之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三种ROI绘制方法测量D50th和K50th时,均表现出了明显差异(P<0.05)。单层法的D(10th),以及整体法的ADC(10th,50th),D(10th,25th,50th)和K(50th)在RP和NRP之间存在显着差异(所有P<0.05)。单层法的ADC(10th)、D(50th),三层法的ADC(10th,50th)、D(50th)以及整体法的ADC(10th,50th),D(10th,25th,50th)和K(50th)在RD和NRD之间存在显着差异(所有P<0.05)。ROC曲线分析表明,设定整体法测量的D50th = 0.875 ×10-3mm2/s为截点值时,可以获得对NAC反应的最佳诊断效能(AUC:0.814,灵敏度:0.70,特异性:0.92),而设定整体法测量的ADC10th=0.515×10-3mm2/s为截点值时,可以获得最佳诊断效能(AUC:0.789,灵敏度:0.72,特异性:0.89)。结论:整体肿瘤体积法绘制ROI对病灶定量评估在使用DKI预测鼻咽癌治疗反应中应优先选用。
赵晓晓[7](2017)在《18F-FDG PET/CT与MRI在鼻咽癌分期及放射治疗靶区勾画中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 18F-FDG PET/CT与MRI在鼻咽癌分期中的对比研究目的鼻咽癌准确分期对治疗方案制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比较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前18F-FDG PET/CT与MRI的影像分期结果,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鼻咽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0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经病理学或细胞学证实为鼻咽癌的患者84例,男性59例,女性25例,年龄1279岁(中位年龄43岁),非角化性分化型癌48例,非角化性未分化癌36例;所有患者均行18F-FDG PET/CT与MRI检查,18F-FDG PET/CT采用半定量分析,根据最大标准摄取值SUV max≥2.5为病变部位阳性判断标准进行定性诊断;MRI通过原发病灶的大小及对周围邻近组织的侵犯范围、淋巴结大小、数量进行评估。比较两种影像学方法鼻咽癌的分期结果;另比较鼻咽癌不同病理分型SUVmax值,运用SPSS19.0软件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SUVmax值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18F-FDG PET/CT与MRI对鼻咽癌TNM分期的改变18F-FDG PET/CT与MRI影像分期结果相比较,18F-FDG PET/CT显像后,45%(38/84)的患者分期发生改变:分期上调27例,T分期7例(4例T1上升至T2、2例T2上升至T3、1例T3上升至T4),N分期8例(1例N0上升至N1、3例N1上升至N2、4例N2上升至N3),M分期12例(肺转移3例、肝脏转移2例、骨转移7例);分期下调11例,5例T4下降至T3、4例N2下降至N1、2例N2下降至N0。2.鼻咽癌不同病理分型SUV max值的差异非角化性分化型SUV max值(19.24±10.44)较非角化性未分化癌SUV max值(24.83±11.05)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7,P<0.05)。结论1.18F-FDG PET/CT分子影像技术融合了解剖与功能成像的优势,在诊断鼻咽癌原发病灶、颈部转移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灶方面较MRI常规影像学检查方法更为全面,可准确判定临床分期,对下一步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18F-FDG PET/CT显像中的半定量分析指标SUV max值与鼻咽癌癌细胞分化程度具有相关性,即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越差,SUV max值越高,侵袭性越强。第二部分 18F-FDG PET/CT与MRI在鼻咽癌放射治疗靶区勾画中的差异目的通过对比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前18F-FDG PET/CT与MRI图像勾画的GTV,并比较两种靶区放射治疗后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探讨18F-FDG PET/CT在鼻咽癌放射治疗靶区勾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放射治疗前患者均行18F-FDG PET/CT与MRI检查,由核医学科医师及放疗科医师分别通过18F-FDG PET/CT与MRI图像进行GTV勾画,GTVPET/CT采用半定量分析指标最大标准摄取值SUV max≥2.5为阳性标准进行勾画;GTVMRI根据国际辐射单位和测定委员会(ICRU)50和62号报告的定义,在T1WI增强的轴位图像上对肿瘤靶区进行逐层勾画。2.从84例鼻咽癌患者中选取分期为III期以GTVPET/CT为靶区进行放射治疗的患者23例,即GTVPET/CT治疗组;另从临床随机选取分期为III期以GTVMRI为靶区进行放射治疗的患者29例,即GTVMRI治疗组。两组患者均于放射治疗前1周内与放射治疗结束3个月后行鼻咽部MRI增强扫描,近期疗效根据WHO实体肿瘤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价;不良反应根据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RTOG)评价标准进行记录。比较18F-FDG PET/CT与MRI图像所勾画GTV的差异;并比较GTVPET/CT治疗组与GTVMRI治疗组放射治疗后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运用SPSS19.0软件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c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84例鼻咽癌患者18F-FDG PET/CT与MRI图像所勾画GTV的差异GTVPET/CT(17.24±12.58 cm3)较GTVMRI(23.67±17.63 cm3)小,GTVPET/CT较GTVMRI缩小约27.17%,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84例鼻咽癌患者中61例GTVPET/CT小于GTVMRI,23例GTVPET/CT大于GTVMRI。2.GTVPET/CT治疗组与GTVMRI治疗组放射治疗后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2.1 近期疗效两组鼻咽癌患者均于放射治疗前1周内与放射治疗结束3个月后行鼻咽部MRI增强扫描,按WHO实体肿瘤疗效评定标准评定,GTVPET/CT治疗组完全缓解21例(91.3%),部分缓解2例(8.7%),无变化0例(0);GTVMRI治疗组完全缓解25例(86.21%),部分缓解3例(10.34%),无变化1例(3.45%),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 不良反应GTVPET/CT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皮肤反应10例(43.48%),口干症状6例(26.09%),黏膜反应3例(13.04%),骨髓反应1例(4.35);GTVMRI治疗组发生皮肤反应21例(72.41%),口干症状17例(58.62%),黏膜反应12例(41.38%),骨髓反应7例(24.14%);由此可见,GTVPET/CT治疗组放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GTVMRI治疗组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18F-FDG PET/CT显像将功能代谢和解剖图像相融合,能够准确分辨肿瘤与周围邻近组织的解剖关系,精确指导放疗靶区勾画,为患者制定最佳放疗计划提供帮助,弥补了常规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不足。2.18F-FDG PET/CT与MRI两种影像学方法制定的放疗计划近期疗效基本一致,但18F-FDG PET/CT不良反应发生率较MRI低,提示通过18F-FDG PET/CT显像制定的放疗计划可有效保护肿瘤周围邻近正常组织及重要器官,显着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周敏[8](2016)在《99mTc-tetrofosmin肿瘤显像早期评价鼻咽癌放化疗疗效》文中认为第一部分99mTc-tetrofosmin SPECT肿瘤断层显像评价鼻咽癌治疗疗效的研究目的:通过对鼻咽癌患者治疗不同时期的99mTc-tetrofosmin(TF)SPECT断层显像,观察99mTc-TF对鼻咽癌的检出能力,并通过观察其在鼻咽癌放化疗后不同时期在肿瘤部位的浓聚情况,研究其评价鼻咽癌治疗效果的能力及时机,从而为临床上用99mTc-TF诊断鼻咽癌及观察其放化疗疗效提供研究基础。方法:1.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20例,全部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鼻咽癌,行99mTc-TF SPECT断层显像。同期在本院行心肌灌注显像的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初期(<11.5Gy)、治疗中期(初期显像后放疗5次以上)及治疗后(放疗总剂量>66Gy)行99mTc-TF SPECT显像;3.计算早期显像的T/N比值作为99mTc-TF显像摄取指数(MUI),利用2小时延迟显像获得99Tcm-TF延迟显像摄取指数(DUI),同时计算滞留率(RI)。RI=(DUI-MUI)/MUI×100%。以接受器工作特性曲线(ROC)分析确定MUI判别阈值,评价99mTc-TF SPECT对鼻咽癌早期放化疗疗效评估的价值。4.实验结果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数据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或者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20例患者中11例患者为治疗前患者,9例患者为治疗初期患者。11例治疗前患者的MUI为8.74±2.43,而9例治疗初期患者的MUI为6.78±3.17,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例治疗前患者的DUI为10.41±2.36,9例治疗初期患者的DUI为8.39±3.49,两者之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20例鼻咽癌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初期MUI为7.86±2.89,DUI为9.50±3.02,延迟显像摄取指数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显像病灶部位与对侧鼻咽部比值为1.57±0.27,对照组早期显像两侧鼻咽部比值为1.14±0.09,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延迟显像病灶部位与对侧鼻咽部比值为1.66±0.25,较早期显像增高,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8例鼻咽癌患者治疗中期SPECT显像MUI为5.92±1.55,DUI为7.29±2.11。18例早期及延迟皆显像的鼻咽癌患者延迟显像摄取指数较早期显像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8例治疗中期患者的早期显像MUI较治疗前降低,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9例治疗中期患者的延迟显像DUI较治疗初期也明显降低,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18例鼻咽癌患者治疗结束SPECT显像MUI为5.01±1.95,DUI为6.11±2.70,延迟显像较早期显像摄取指数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UI和DUI与治疗初期显像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中期显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7例早、中、晚期皆行早期及延迟显像的患者治疗不同时期滞留指数分别为0.22±0.05、0.19±0.07及0.19±0.08,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咽肿瘤部位出现较对侧及脑部增高的放射性摄取,随着时间的延长,肿瘤部位摄取也增加;治疗中期显像示肿瘤部位放射性摄取较治疗前及治疗早期降低,但与治疗后期结果没有明显差异。本研究证实了99mTc–TF可用于鼻咽癌显像,并可为临床早期评价鼻咽癌放疗疗效提供一种新的检查方法。第二部分99mTc-tetrofosmin细胞结合早期评价鼻咽癌细胞放疗疗效的试验研究目的:通过测定放疗前及不同剂量放疗后24h的99mTc-TF细胞结合率,与肿瘤增殖指标比较分析,从细胞学水平验证99mTc-TF早期观察鼻咽癌放疗疗效的可行性。方法:1.用胰酶消化细胞、计数并接种,培养24h后弃去上清,加入3.7KBq(50μL)99mTc-TF,放置37℃继续培养100min,随后吸去上清液加入上清管;用胰酶消化细胞,收集后加入细胞管;用γ测量仪测量细胞的CPM计数及上清液CPM计数,计算99mTc-TF的细胞结合率。空白实验管不含细胞,作为非特异性吸附。2.将CNE-1细胞接种在细胞培养瓶中,培养24h后,各组分别给予0、2、4、8 Gy单次照射,24h后测量每瓶细胞99mTc-TF细胞结合率。3.在四块96孔板上接种细胞,培养24h至细胞贴壁后,各组分别给予0、2、4、8 Gy单次照射24h后,分别取出96孔板,每孔加入MTT试剂反应4h,加150μL DMSO反应15min,在酶标分析仪上于492nm波长检测光密度(OD)值,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率。4.接种细胞培养24h待细胞贴壁后,各组分别给予0、2、4、8 Gy单次照射,再培养24h后消化并收集细胞,用70%的乙醇溶液4℃固定24h,加入500μL的Binding Buffer悬浮细胞,再加入5μL Annexin V-FITC,继续加入5μL PI,混匀;室温避光反应15min;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早期凋亡率。5.实验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完全随机设计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照射剂量与其他参数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接受不同剂量照射后24h,与对照组相比,照射各组的OD值均出现下降,2、4及8Gy组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7.14±1.86)%、(17.44±2.21)%及(33.54±3.51)%,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生长抑制率随照射剂量的加大而增加,两者呈正相关(r=0.945,P<0.01)。2.不同剂量射线照射CNE-1细胞后24h,与对照组比较,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早期凋亡率明显增高,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早期凋亡率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两者呈正相关(r=0.969,P<0.01)。3.不同剂量照射CNE-1细胞24h后,4Gy和8Gy组99mTc-TF细胞结合率比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Gy组99mTc-TF细胞结合率较2Gy和4Gy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9mTc-TF细胞结合率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降低,两者呈负相关(r=-0.805,P<0.01)。结论:CNE-1细胞经不同剂量射线照射后24h,细胞生长受到抑制,早期凋亡率和细胞生长抑制率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99mTc-TF细胞结合率出现降低,与细胞生长抑制率呈负相关,从细胞学水平证实99mTc-TF可以早期评价鼻咽癌放疗疗效。
周敏,章斌[9](2016)在《鼻咽癌诊治中核医学显像应用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鼻咽癌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南方为高发地区之一。放射治疗是鼻咽癌治疗的首选治疗方法,早期诊断及分期对于鼻咽癌治疗方案的制定有着重要的价值。近年来,随着核医学显像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PET/CT技术的出现,其在鼻咽癌的临床诊断、分期、治疗及预后评估等方面显示出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就国内外研究中核医学显像在鼻咽癌诊治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何卓凯,刘美莲[10](2015)在《鼻咽癌放疗后复发早期影像学检测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鼻咽癌是我国南方地区最为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根治性放疗是其标准治疗手段,放疗后的局部纤维化或形成的瘢痕组织与肿瘤治疗后早期复发难以鉴别[1]。既往临床通过鼻咽镜组织活检明确肿瘤有无早期复发,但因其有创性、检查周期长等原因,不能为部分患者所接受。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展,尤其是MRI及18F-FDG PET/CT的普及,使临床医生对NPC放疗后局部控制情况有了更全面的
二、FDG-PET/CT在鼻咽癌放疗后随访中的初步应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FDG-PET/CT在鼻咽癌放疗后随访中的初步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在诊断鼻咽癌分期及预测其转移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前言 |
1.1 鼻咽癌概况 |
1.2 鼻咽癌诊断的传统影像学方法 |
1.3 鼻咽癌诊断的分子影像学方法 |
2.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仪器与显像剂 |
2.3 患者准备 |
2.4 显像方法 |
2.5 图像分析 |
2.6 统计学分析 |
3.结果 |
3.1 一般临床资料 |
3.2 PET/CT代谢参数 |
4.讨论 |
4.1 PET/CT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
4.2 鼻咽癌一般临床特点 |
4.3 PET/CT代谢参数在鼻咽癌诊断分期及预测其转移中的应用价值 |
4.4 不足与展望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个人简历 |
致谢 |
综述 ~(18)F-FDG PET/CT在鼻咽癌诊断、分期及其转移灶判定中的应用价值 |
参考文献 |
(2)影像组学在食管癌和头颈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本文常用略语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恶性肿瘤放射治疗 |
1.2.1 放疗技术的发展 |
1.2.2 IMRT放疗计划设计与实施 |
1.2.2.1 导入患者数据 |
1.2.2.2 图像融合与勾画靶区及危及器官 |
1.2.2.3 采用IMRT方式确定照射野参数 |
1.2.2.4 计划评估 |
1.2.2.5 放疗计划确认与实施 |
1.2.3 食管癌放射治疗 |
1.2.3.1 食管癌流行病学 |
1.2.3.2 食管癌的治疗及放疗的地位 |
1.2.4 头颈癌放射治疗 |
1.2.4.1 头颈癌流行病学 |
1.2.4.2 头颈癌的治疗及放疗的地位 |
1.3 多模态影像与现代精准放疗技术相结合 |
1.3.1 多模态影像在放疗中的应用价值 |
1.3.2 影像组学 |
1.3.3 影像组学的工作流程 |
1.3.4 影像组学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
1.4 食管癌和头颈癌放疗临床工作中面临的新课题 |
1.5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影像组学在食管鳞癌同步放化疗早期疗效预测中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影像组学特征提取算法 |
2.2.1 基于形态学的组学特征提取算法 |
2.2.2 基于灰度直方图的组学特征提取算法 |
2.2.3 基于纹理的组学特征提取算法 |
2.2.4 基于滤波和变换的组学特征提取算法 |
2.3 影像组学在食管癌诊疗中的应用 |
2.3.1 Radiomics与食管肿瘤分期 |
2.3.2 Radiomics与食管癌疗效预测 |
2.3.3 Radiomics与食管肿瘤预后 |
2.3.4 Radiomics与放射性肺炎预测 |
2.4 基于治疗前增强CT的影像组学分析预测食管鳞癌同步放化疗早期疗效的研究 |
2.4.1 主要研究内容概述 |
2.4.2 数据和方法 |
2.4.2.1 入组患者情况 |
2.4.2.2 IMRT |
2.4.2.3 疗效评估 |
2.4.2.4 肿瘤感兴趣区(ROI)勾画 |
2.4.2.5 二维和三维CT影像组学特征提取 |
2.4.2.6 统计分析 |
2.4.2.7 特征选择与预测模型 |
2.4.2.8 模型验证 |
2.4.3 实验结果 |
2.4.4 讨论 |
2.5 基于治疗前的T2W和 SPAIR T2W MR图像的二维影像组学分析在预测食管鳞癌同步放化疗早期疗效的对比研究 |
2.5.1 主要研究内容概述 |
2.5.2 数据和方法 |
2.5.2.1 入组患者情况 |
2.5.2.2 MR扫描参数 |
2.5.2.3 IMRT |
2.5.2.4 疗效评估 |
2.5.2.5 肿瘤感兴趣区(ROI)勾画 |
2.5.2.6 二维MR影像组学特征提取 |
2.5.2.7 统计分析 |
2.5.2.8 特征选择与预测模型 |
2.5.2.9 模型验证 |
2.5.3 实验结果 |
2.5.4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2.7 本章创新点 |
第三章 影像组学在头颈癌复发模式中的应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头颈肿瘤放射治疗复发模式-野内、野外、边缘 |
3.3 基于SPAIR T2W MR图像的三维影像组学分析预测鼻咽癌野内复发 |
3.3.1 主要研究内容概述 |
3.3.2 数据和方法 |
3.3.2.1 入组患者情况 |
3.3.2.2 MR扫描参数 |
3.3.2.3 IMRT |
3.3.2.4 复发病灶剂量学分析及复发模式的定义 |
3.3.2.5 三维影像组学特征提取 |
3.3.2.6 统计分析 |
3.3.2.7 特征降维与预测模型 |
3.3.3 实验结果 |
3.3.4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3.5 本章创新点 |
第四章 影像组学在食管癌局部放射性肺损伤中的预测价值 |
4.1 引言 |
4.2 Radiomics分析在放射性肺损伤中相关研究进展 |
4.3 卷积神经网络和迁移学习在医学图像中的相关研究进展 |
4.4 基于CT和迁移学习的食管癌局部放射性肺损伤预测方法研究 |
4.4.1 主要研究内容概述 |
4.4.2 数据和方法 |
4.4.2.1 入组患者情况 |
4.4.2.2 图像配准和肺部感兴趣区(ROI)获取 |
4.4.2.3 ROI标定 |
4.4.2.4 数据预处理和数据增强 |
4.4.2.5 迁移学习网络 |
4.4.2.6 模型训练和验证 |
4.4.3 实验结果 |
4.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4.6 本章创新点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工作总结 |
5.1.1 基于治疗前增强CT的影像组学分析预测食管鳞癌同步放化疗早期疗效的研究 |
5.1.2 基于治疗前的T2W和 SPAIRT2WMR图像的二维影像组学特征在预测食管鳞癌同步放化疗早期疗效的对比研究 |
5.1.3 基于SPAIR T2W MR图像的三维影像组学分析预测鼻咽癌野内复发 |
5.1.4 基于CT和迁移学习的食管癌局部放射性肺损伤预测方法研究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1.1版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3)裸鼠鼻咽癌移植瘤对18F-FDG的摄取及其与ELAM-1基因表达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建立裸鼠鼻咽癌移植瘤模型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二部分 裸鼠鼻咽癌移植瘤对~(18)F-FDG的摄取及其与ELAM-1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中英文缩略词表 |
附表2 PET/CT扫描实验记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DCE-MRI,DWI及血清氨基酸在鼻咽癌新辅助化疗加调强放疗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3章 结果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鼻咽癌放化疗及影像学疗效评价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词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论文 |
致谢 |
(5)18F-FDG PET/CT在鼻咽癌放疗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鼻咽癌放疗技术的应用现状 |
2 18F-FDG PET/CT在鼻咽癌放疗计划中的应用价值 |
2.1 18F-FDG PET/CT在靶区勾画中的价值 |
2.2 18F-FDG PET/CT在生物靶区中的价值 |
3 18F-FDG PET/CT在鼻咽癌放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
4 18F-FDG PET/CT在鼻咽癌放疗后随访监测中的应用 |
5 结语 |
(6)扩散峰度成像及直方图分析在鼻咽癌分期及放化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鼻咽癌概述 |
1.2 成像技术发展 |
1.3 肿瘤异质性 |
1.4 直方图分析技术 |
1.5 不同感兴趣区绘制方法的影响 |
第一部分 扩散峰度成像用于评估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TNM分期及临床分期: |
2 材料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TNM分期及临床分期 |
2.3 MRI图像采集 |
2.4 图像分析和数据采集 |
2.5 统计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临床结果 |
3.2 DKI结果 |
4 讨论 |
4.1 研究结果概述 |
4.2 ADC值与NPC分期 |
4.3 D值与NPC分期 |
4.4 K值与NPC分期 |
4.5 DKI参数诊断潜力 |
4.6 直方图分析的重要性 |
4.7 局限性 |
第二部分 扩散峰度成像直方图参数用于评估鼻咽癌放化疗反应: |
5 材料和方法 |
5.1 研究对象 |
5.2 MRI图像采集 |
5.3 图像分析和数据采集 |
5.4 治疗反应评估 |
5.5 统计分析 |
6 研究结果 |
6.1 临床结果 |
6.2 DKI结果 |
7 讨论 |
第三部分 不同感兴趣区绘制方法对扩散峰度成像评估鼻咽癌治疗反应的影响: |
8 材料和方法 |
8.1 研究对象 |
8.2 MRI图像采集 |
8.3 图像分析和数据采集 |
8.4 治疗反应评估 |
8.5 统计分析 |
9 研究结果 |
9.1 临床结果 |
9.2 DKI结果 |
10 讨论 |
11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7)18F-FDG PET/CT与MRI在鼻咽癌分期及放射治疗靶区勾画中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索引 |
前言 |
第一部分 ~(18)F-FDG PET/CT与MRI在鼻咽癌分期中的对比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18)F-FDG PET/CT与MRI在鼻咽癌放射治疗靶区勾画中的差异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PET/CT分子显像技术在鼻咽癌放射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8)99mTc-tetrofosmin肿瘤显像早期评价鼻咽癌放化疗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研究背景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99m)Tc-tetrofosmin SPECT肿瘤断层显像评价鼻咽癌治疗疗效的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99m)Tc-tetrofosmin细胞结合早期评价鼻咽癌细胞放疗疗效的试验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总结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表对照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鼻咽癌诊治中核医学显像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PET / CT显像在鼻咽癌诊治中的应用 |
1. 1 PET / CT显像原理 |
1. 218F-FDG PET / CT显像在鼻咽癌诊断与分期中的应用 |
1. 318F-FDG PET / CT显像在鼻咽癌判断疗效、复发和预后中的应用 |
1. 4 其他正电子显像剂的应用 |
2 SPECT显像在鼻咽癌诊治中的应用 |
2. 1 亲肿瘤显像 |
( 1)99Tcm-MIBI的应用 |
( 2)99Tcm-tetrofosmin的应用 |
2. 2 乏氧显像 |
2. 3 符合线路18F-FDG显像 |
3 小结 |
(10)鼻咽癌放疗后复发早期影像学检测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四、FDG-PET/CT在鼻咽癌放疗后随访中的初步应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在诊断鼻咽癌分期及预测其转移中的应用价值[D]. 杨易.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2]影像组学在食管癌和头颈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研究[D]. 侯震. 东南大学, 2019(06)
- [3]裸鼠鼻咽癌移植瘤对18F-FDG的摄取及其与ELAM-1基因表达的关系[D]. 刘露. 广西医科大学, 2019(08)
- [4]DCE-MRI,DWI及血清氨基酸在鼻咽癌新辅助化疗加调强放疗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D]. 周敬淳. 暨南大学, 2019(03)
- [5]18F-FDG PET/CT在鼻咽癌放疗中的应用价值[J]. 刘露,金观桥,苏丹柯.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18(03)
- [6]扩散峰度成像及直方图分析在鼻咽癌分期及放化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 涂宁. 武汉大学, 2018(06)
- [7]18F-FDG PET/CT与MRI在鼻咽癌分期及放射治疗靶区勾画中的对比研究[D]. 赵晓晓. 郑州大学, 2017(02)
- [8]99mTc-tetrofosmin肿瘤显像早期评价鼻咽癌放化疗疗效[D]. 周敏. 苏州大学, 2016(01)
- [9]鼻咽癌诊治中核医学显像应用进展[J]. 周敏,章斌.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6(01)
- [10]鼻咽癌放疗后复发早期影像学检测的初步研究[J]. 何卓凯,刘美莲. 华夏医学,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