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效能测井的统一遥测和记录仪器(论文文献综述)
邓非[1](2016)在《地层测试实时监控井下通讯及地面监控系统的研究》文中认为地层测试实时监测系统主要有两大部分组成部分:井下测试数据采集、过测试器无线传输;井下电缆及电子仪器与地面上位机数据通讯监控系统。本课题所研究的地层测试实时监控井下通讯及地面监控系统,它可以方便与各种地层测试工具对接、使用面宽、施工方便。该系统在井下采用无线传输原理,把井底电子温度压力计数据以无线的方式实时传送到测试工具上方的信号接收器上,再经过电缆将井底温度压力数据传送到地面。本论文的主要研究设计任务包括井下电缆通讯及地面监控部分的电路及软件、上位机监控软件的研制等。其中具体的研究任务是:设计遥测模块用于控制井下收发系统进行数据指令的收发,再经由多芯电缆与地面进行双工数据通讯;开发地面遥测板的功放编解码等过程,实现地面遥测板与地面监测上位机的实时交互通信;设计(调试)地面监测上位机直读软件,实现测试数据回收及实时指令下发,并对实际的软件功能进行反复调试,使其能够准确无误地实现井下压力、温度恢复数据的回放,实时测试数据曲线的绘制显示、根据试井原理,对测试数据进行简要处理、以便实现对地层测试施工过程进行监控。在本论文子系统的电路与其它子系统的联调过程中,确保子系统基本功能的实现,并能适应实际测试油气井的作业需求。
任二伟[2](2013)在《基于MSP430的水雨情数据采集系统研究》文中认为水雨情信息采集监测系统的现代化,具体来讲就是有效地利用现代传感和遥测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传输技术等,使水雨情信息采集、存储、传输、应用、信息服务和预测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科技水平和智能化程度,提高水文信息资源的应用能力和共享程度,从而全面提高水利技术发展和水文事务处理的效率和技能。我国地域辽阔,绝大多数水文监测站分布在农村或边远地区。设计一种具有数据采集、处理、通信和控制功能的智能采集系统,准确及时地提供水雨情信息,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也是我国水利信息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针对实际工程项目需要,本文提出了基于MSP430单片机为主控芯片的水雨情数据采采集系统,设计了自动采集水位雨量数据信息的遥测数据采集终端,并能应用传感器、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等多方面应用技术,实现GPRS通信系统、水雨情数据自动传输和存储等功能。首先介绍了水雨情数据采集系统的必要性和采用技术手段及主要功能组成模块,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以超低功耗、价格低廉的MSP430F149芯片作为核心控制器的采集终端设备的设计,主要工作包括与之相匹配的电源电路、采集电路、通讯电路、显示等电路的设计。采集终端的主要功能是将各型水文传感器将所采集到的水文数据转换成单片机能识别的模拟或者数字信号,由核心控制器实现对数据处理和存储,并利用移动GPRS通信模块,借助公网实现和数据监测中心的数据联通。同时完成了模块化的软件编程和上位机数据监测中心接收软件的编制,使该采集系统能有效正常工作。系统设计对于以后的气象站数据监测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可方便地与各类型的水位、雨量传感器连接,从而构成多点分布式的水雨情数据无线监测系统。利用GPRS移动通信网络提供的无线通讯技术进行水雨情信息的传输,为水雨采集系统的信息传输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这种系统性能稳定可靠,能耗低,价格和运行费用小,非常适合于水雨情数据远程传输和监测站点无人值守的实际要求。
程庆[3](2012)在《STM32平台下数字VSP采集系统的研制》文中提出VSP(Vertical Seismic Profiling,垂直地震剖面)技术与地面地震勘探技术相比,其资料的信噪比高,分辨率高,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明显。VSP技术在能源勘探中已得到成功应用,而在工程勘查中,VSP的应用还很少,但两者勘探原理相似,可以借鉴能源勘探中VSP采集设备的技术优势及结构特点来研发应用于工程勘探中的浅层VSP设备。现阶段浅层VSP采集仪器的发展主要呈现检波器部分由传统的动圈式或压电式的机械式传感器向MEMS加速度传感器方向发展,从单分量向三分量的方向发展以及数据传输从模拟传输转化为数字模式传输。针对工程地震勘探领域在实际的应用当中不得不依赖于进口设备,且需求量大、价格昂贵的现状,研制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集成可扩展可裁剪数字检波器的数字VSP采集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价值。本文首先对VSP勘探技术方法原理进行了阐述,介绍了其应用在地球物理勘探中的众多优势,以及国内外该技术的发展和仪器研发情况。在成熟的方法原理指导下,着手进行浅层VSP采集系统的研发。整个设计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路,主要分为井下检波器采集节点的设计、井上控制主机的设计以及系统控制软件的设计。整个VSP采集系统以RS485通讯网络为基础,主要完成各种控制指令及配置信息和地震数据的传输,协调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本论文侧重仪器硬件部分的介绍,经过一年多的研究,本人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如下:(1)完成了井下检波器采集节点的设计。井下采集节点以地震信号的流向进行设计,主控中心采用ARM公司生产的最先进Cortex-M3内核的STM32微控制器,采用带有自检测功能的MEMS加速度传感器作为信号采集单元;运放LM4562作为前置放大器对微弱地震信号进行放大;采用TI公司推出的一款低噪声高分辨率基于Σ-Δ技术的24位高性能ADS1255芯片把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选用ADM2582E作为RS485总线的驱动芯片,构建了基于RS485串行通信标准的大数据量、抗干扰能力强的数据传输网络,实现网络节点的可扩展与裁剪,并实现相应复杂的通信协议;完成直流电机驱动电路以及稳定、高效、低纹波的电源管理方案的设计。(2)完成了井上加载Windows CE操作系统的ARM9主机设计。井上控制主机以三星公司生产的S3C2440微控制器为核心,外扩了SD卡接口、主从USB接口、调试串口、触摸屏接口、RS485通信接口等电路,并加载了Windows CE操作系统,在此操作系统下开发了相应的控制软件。综上所述,VSP采集系统基本具备了勘探用的基本功能,当然,实际的工程应用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软件功能。
欧阳洵孜[4](2010)在《基于雷达遥感测定海洋工程中潮位的技术应用》文中指出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世界沿海各国将把海洋资源与环境的开发作为热点研究课题。海洋技术领域的研究成为了为探讨海洋环境保护、海洋工程建设、海洋资源开发、航海安全保证、海洋灾害预防提供可靠资料与科学理论的必要依据。就海洋调查技术装备的研发而言,西方发达国家研制水平已超过发展中国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国力水平的提高,研制水文自动连续测定装置势在必行。通过开拓海洋自动测量仪器和技术的平台,实现自主创新、不断突破、追赶新型海洋测量仪器研发和改进,达到接近国际先进研发水平。潮位是海洋水文学的基本要素,是物理海洋学的重要的研究内容,是变化最快最大要素之一。在开发利用海洋过程中,潮位要素设计高程是非常重要的参数,同时伴随着现阶段风暴潮的频繁出现、这使它成为海洋观测与预报重点对象。为此,潮汐潮位测量仪器地研制在现代海洋测量学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分析国内外各种测量方法与测量技术的特点和发展现况,认真比对各自的利与弊,设计出了雷达波潮仪测量系统的整体方案;2、完成雷达波潮仪硬件框架设计,硬件包含:微波雷达、电压信号模数转换器(A/D)、通讯控制仪、RS485转RS232通讯接口转换器以及计算机五个部分;3、完成了雷达波潮仪测量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开发,利用了相关系数求出潮汐相似程度、最小二乘拟合求出潮高比与基面差参数,基准面线性传递等原理,并将其编译入软件算法,实现对数据的分析处理;4、完成相关的现场试验,包括大连老虎滩长期验潮站实验和旅顺羊头洼临时海上验潮点试验。通过外场实验对雷达波潮仪测量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进行标定,验证雷达波潮仪测量系统的适用性。
倪国江[5](2010)在《基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地球陆地资源的渐趋减少,拥有丰富资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海洋,在承载和促进人类社会持续发展中的主角地位日益彰显。作为海洋开发的基本手段和支撑力量,海洋科技也因而成为最具创新活力的重要领域之一和国家竞争的焦点。但传统的仅追求经济发展的海洋科技创新模式在促进海洋资源开发,为人类社会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使得海洋资源过度消耗,海洋生态恶化,海洋环境污染急剧,海洋面临沉重的压力和危机。海洋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价值及其资源、生态环境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使得海洋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海洋开发最为耀眼的主题。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海洋,要求人们在发展和应用海洋科技谋求海洋利益的同时,必须对海洋科技创新进行生态和伦理视角的系统思考,通过海洋科技政策的创新和变革,激励和引导海洋科技创新范式的生态化转向,以充分强化海洋科技的积极作用,弱化或规避其负面效应,支撑和推动海洋资源、生态、环境、经济及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当前,中国正处于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随着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步伐的加快,资源和能源的“瓶颈”约束越来越明显和突出。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可持续发展的海洋对于破解沉重的资源和能源危机,奠定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石具有重大意义,关系到能否建成“海洋强国”以及最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要实现中国海洋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根本途径是大力提升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适应海洋开发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大潮流,论文以中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为基点,将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可持续发展紧密的关联在一起,目的在于通过明确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为基础,从服务和引领海洋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研究提出中国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的战略目标、重点以及优化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的基本策略,以引导催生特色鲜明、优势显着的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体系,支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海洋事业。论文的基本思路是试图勾勒形成以海洋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为支撑、以生态化为方向的海洋科技战略创新模式。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首先,在辨析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可持续发展内在关联的基础上,针对海洋科技创新双重性特征,提出了生态化创新的观点,尝试建立了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的基础支撑——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的概念、结构及功能进行了分析。其次,围绕物理海洋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化学等海洋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及海洋观测、海洋资源开发、海洋能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等技术开发领域,对国际海洋科技创新进展与发展前景进行了翔实客观的总结分析,研究提出了主要沿海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建设可供借鉴的经验。第三,总结分析了中国物理海洋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化学等海洋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及海洋观测、海洋资源开发、海洋能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等技术开发领域的创新进展及问题,研究分析了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建设现状与不足。第四,以推动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满足“海洋强国”建设及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需要为目标,以培育和建立生态化海洋科技体系、提升可持续发展支撑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主线,研究提出了中国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未来10年的战略目标、任务和重点。第五,围绕构建完善的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并充分发挥其功能,基于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并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在科技体制、法规政策、创新平台、科技合作、人才队伍、社会创新意识、战略评估机制等方面,研究提出了一系列优化对策。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论文的创新成果可能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通过辨析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在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框架下,提出了海洋科技创新范式生态化转向的观点,初步构建了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评价指标体系;二是在整理分析大量文献材料及广泛征询意见的基础上,对国际海洋科技领域创新进展与发展前景及中国海洋科技创新进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翔实客观的比较分析研究;三是研究提出了涉及科技体制、法制环境、创新平台、科技合作、知识产权、人才建设、社会科技意识等方面的优化建议,以期对构建完善的中国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有所裨益。
李瑞芬,高伟[6](2009)在《《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年总目录(1980~2009年)》文中研究表明在《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周年之际,将30年论着文章总目录奉献给广大的作者,读者,审稿专家,及多年关心,支持期刊发展的各位同仁。30年来地震科学的发展,尤其是观测技术的发展,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及防震减灾工作做出了贡献。30年来,本刊共发表各类文章2972篇,其中地震研究类860篇,地磁地电类367篇,观测技术类1189篇,计算机应用类293篇,专家讲座19篇,历史回顾23篇,其他221篇,本刊30年的文献就像燃烛,当你打开它,可以使你眼前一亮,照亮别人,燃烧自己。
杜萌[7](2009)在《基于电导传感器的油水两相流测量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两相流是自然界最常见的一种流动形态,其广泛的存在于油田开发的中后期的油井中。利用电导传感器进行两相流参数测量已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是现有的基于电导传感器的测井仪器很难适应井下高温、高压、矿化度变化范围大的环境,本文针对这种情况对基于电导传感器的测井仪器进行了优化设计。首先,概述了电导传感器工作的基本原理和目前常用的两相流流动参数测量技术,并介绍了两相流相含率测量系统和相关流量测系统的构成。其次,针对传统电导传感器激励源的不足,本文对两相流含水率测量系统的激励源进行了优化设计,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采用双向脉冲进行激励的能够根据井下矿化度变化自适应切换输出电流大小的激励源。有效的解决了传统激励阻抗传感器激励源在高温、高压、高含水率,井下矿化度变化范围大等情况下的不足,提高了含水率测量的精度。再次,针对传统相关流量测量系统在信号传输过程中,信号衰减大,易受干扰的缺点,研制了井下相关流量测量系统。对流量数据的采集和相关运算均在井下进行,并将运算得到的相关结果通过频率信号的形式传送到地面,解决了信号传输过程中的衰减和干扰。相关器算法采用频域相关法,与直接相关法相比,有效的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最后,对双向脉冲自适应切换激励源和井下相关流量测量系统进行了室内和模拟井动态实验。验证了仪器对两相流参数测量的准确性及其系统工作的稳定性。
尚青松[8](2007)在《套管油井检测仪器拖动器的设计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油是支持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现代化的基本能源,随着社会对石油的需求逐渐增大,水平油井作为一种提高石油产量的重要途径也逐渐的发展起来。然而,在石油开采中,对水平油井的检测却十分困难,主要是因将油井检测仪器送到水平井的远端具有很大难度而造成的。油井检测仪器拖动器作为一种新兴的仪器送进技术,由于较之传统的仪器送进技术有很多的优点而迅速发展起来。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尚属于初始阶段,不能满足测井行业的发展需求。目前国内外的拖动器主要以轮式拖动器为主,这种拖动器采用电机驱动,外径尺寸大、耗能大、且遇到突发事故不能自动解锁。针对这种发展状况,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能够连续行走的蠕动式油井检测仪器拖动器设计方案,并对该方案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与分析。首先,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采用液压驱动技术的油井检测仪器拖动器设计方案,可解决传统轮式拖动器不能自动解锁的问题,并克服了传统蠕动式管道机器人不能连续行走的缺点。在该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详细的结构设计和相关的受力分析。其次,针对拖动器的特殊工作环境,在合理选择液压阀、电机、液压泵的基础上对拖动器的液压系统进行了设计。包括液压控制回路、液压阀块以及油箱的设计,并提出了管路的布置方案。再次,利用Pro/E软件建立了油井检测仪器拖动器的三维实体模型,并利用ADAMS软件对该拖动器进行了运动仿真,验证了该拖动器结构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最后,对拖动器的性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包括拖动器在油井内的越障能力分析、效率分析、弯管通过性分析、速度分析、拖动力分析、液压系统温升分析以及油箱内滑块位移变化分析,为样机的加工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对水平油井检测仪器拖动器进行了一些基础研究工作,更为深入的应用技术研究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
于跃[9](2006)在《大庆石油管理局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当前,世界油田资源及工程技术服务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油气已经成为关系各国经济发展和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国际上大石油公司依靠自身实力,大力开发核心技术,力争占有更多的石油份额。本文认为,大庆石油管理局作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地区服务子公司,为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石油技术服务公司,从容面对来自哈里伯顿、斯伦贝谢等国际大石油技术服务公司的竞争,必须坚持技术创新,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而增强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本文运用现代管理学的有关理论,使用SWOT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分析大庆石油管理局科技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基础,得出企业的科技发展战略应为谨慎进取的抗争型战略,并提出了大庆石油管理局的科技发展战略构想。在科技发展战略方案方面,本文对大庆石油管理局科技发展战略目标、制定战略方案的原则、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进行了研究。以加强技术创新为目标,给出了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通过使用“特尔菲法”,对今后五到十年企业要发展的核心技术进行了选择和评价,提出了25项将要发展的重大技术系列。在科技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方面,本文针对大庆石油管理局实施集团化运作的实际提出了科研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则和改革方案。在技术研发体系的建设上,提出分二步构建三级科研体系,整合优化科研机构,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强化技术中心的职能使之向科研实体过渡。在技术创新运作机制上,提出科技管理和项目运作规范的优化,完善科技投入管理,建立更加科学的科技人员管理机制,加强对外的交流合作。最后,对技术创新绩效考核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企业下属单位技术创新、科技项目及科技人员绩效考核的方法和方案,构建了考核的指标体系。上述科技发展战略及保障措施已陆续在大庆石油管理局实施,并见到了良好的效果。
刘向东[10](2005)在《创建我国海洋科技产业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强于世界者必盛于海洋,衰于世界者必先败于海洋。从国际上看,世界上经济大国莫不是海洋大国。21世纪是人类全面开发利用海洋的世纪,海洋问题已成为世界各沿海国家高度关注的议题。我国既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也是海洋大国。保持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离不开海洋。1995年江泽民主席指出:“我国是一个陆地国家,也是一个海洋大国。”开发和利用海洋,对于我国的长远发展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我国已经确定,在21世纪初期实施国家发展战略时,适时启动和实施建设海洋强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科技先进、海洋经济发达、海洋生态环境健康、海洋综合国力强大的海洋强国。作为沿海开放城市和国家重要的海洋科研基地,青岛市聚集了大量的海洋科技人才和海洋科研机构,是我国建设海洋科技产业城最具潜力的城市。20世纪90年代初,我市部分专家学者提出了“从海洋科学城走向海洋产业城”的初步构想,市政府已经把发展海洋科技和电子信息产业作为跨世纪发展高新技术、加快产业升级的两大重点,并决定用10年左右的时间创建“青岛海洋科技产业城”(以下简称“创城”)。 青岛市的“创城”工作已经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并得到了国家科技部的明确支持。2001年1月21日,科技部召开第35次部务会议,研究组建青岛海洋科学研究中心等问题。会议支持青岛建设海洋科技城。因此,尽快把青岛市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海洋科技产业城,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加快推进实施我国海洋强国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大量调研和系统论证的基础上,紧密结合青岛市海洋产业发展的现状特点,应用新产业区理论以及区域经济理论和开发模式等,追索了创建我国海洋科技产业城的理论渊源。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不同类型世界科学工业园区的发展历程、区位布局、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及政府促进园区发展的法规政策,试图为规划设计我国海洋科技产业城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总体思路。
二、高效能测井的统一遥测和记录仪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效能测井的统一遥测和记录仪器(论文提纲范文)
(1)地层测试实时监控井下通讯及地面监控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主题 |
1.1.1 研究概况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相关资料调研 |
第2章 井下电缆通讯性能的研究 |
2.1 概述 |
2.2 数据通讯理论基础 |
2.2.1 概述 |
2.2.2 接口标准的比较 |
2.3 电缆通讯技术的改进方向 |
2.3.1 提高数据信号的电缆传输速度及时效性 |
2.3.2 测试深度的研究 |
2.3.3 进一步提升传输信道的抵干扰能力 |
2.3.4 信号衰减的研究与应对 |
第3章 井下与地面遥测模块的设计 |
3.1 概述 |
3.2 通信协议设计 |
3.3 硬件电路设计 |
3.3.1 井下遥测模块的设计思路 |
3.3.2 地面遥测模块的设计思路 |
3.3.3 编解码电路的设计 |
3.3.4 电平转换电路的设计 |
3.4 硬件调试 |
第4章 串口转USB口模块的设计 |
4.1 概述 |
4.2 串口转USB口模块的总体设计思路 |
4.2.1 相关资料查阅 |
4.2.2 开发流程 |
4.3 串口转USB口模块的设计 |
4.3.1 主控芯片介绍 |
4.3.2 cdc类介绍 |
4.3.3 cdc类的单片机实现 |
4.4 串口转USB口模块的功能扩展 |
第5章 地面监测软件的开发与调试 |
5.1 概述 |
5.1.1 地面监测软件技术概况 |
5.1.2 地面监测软件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
5.1.3 地面监测软件性能调研 |
5.2 地面监测软件开发与调试 |
5.3 地面监测软件通信界面说明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地面遥测控制芯片部分编程代码 |
致谢 |
(2)基于MSP430的水雨情数据采集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的目标和内容 |
1.4 论文内容安排 |
2 水雨情数据采集系统基本原理及设计分析 |
2.1 水位数据采集 |
2.2 雨量数据采集 |
2.3 水文信息遥测原理 |
2.4 系统组成 |
2.5 设计方案论证 |
2.5.1 水位雨量传感器的选用 |
2.5.2 通信方式的比较 |
2.5.3 系统总体设计 |
3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3.1 核心控制器 |
3.2 电源电路 |
3.3 数据调理电路 |
3.4 存储电路 |
3.5 液晶显示电路 |
3.6 GPRS通信电路 |
3.7 时钟电路 |
4 系统软件设计 |
4.1 总体设计思路 |
4.2 主程序设计 |
4.3 数据采集中断服务设计 |
4.4 A/D转换程序设计 |
4.5 液晶显示设计 |
4.6 GPRS通信实现 |
4.7 上位机数据管理软件设计实现 |
4.7.1 软件的功能及设计原则 |
4.7.2 水文数据库的设计 |
4.7.3 系统安全性设计 |
5 系统试运行调试与分析 |
5.1 系统试运行及调试 |
5.2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3)STM32平台下数字VSP采集系统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成果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VSP 技术方法原理 |
2.1 VSP 勘探方法概述 |
2.2 VSP 采集系统 |
第3章 STM32 微控制器概述 |
3.1 Cortex-M3 内核 |
3.2 STM32 微控制器的优点及应用 |
第4章 VSP 采集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4.1 总体设计方案 |
4.2 井下采集控制部分设计方案 |
4.3 井上控制主机设计方案 |
第5章 VSP 采集系统硬件组成 |
5.1 MEMS 加速度传感器介绍 |
5.1.1 物探用 MEMS 加速度传感器的结构原理 |
5.1.2 MEMS 加速度传感器与传统传感器的比较 |
5.1.3 本设计所用 MEMS 加速度传感器的性能特性介绍 |
5.2 VSP 井下推靠装置设计 |
5.3 前置放大电路 |
5.4 系统自检测模块 |
5.5 ADC 采集电路 |
5.6 直流电机控制电路 |
5.7 RS485 通讯模块 |
5.7.1 选择 RS485 通讯方式可行性分析 |
5.7.2 RS485 串行芯片选择 |
5.7.3 RS485 通讯电路设计 |
5.8 主控单元 |
5.9 VSP 井上控制主机 |
5.9.1 Windows CE 操作系统概述 |
5.9.2 井上控制主机系统和外围设备 |
5.9.3 Windows CE 系统加载与内核定制 |
5.10 VSP 供电系统解决方案 |
5.10.1 DC-DC 电路 |
5.10.2 模拟电路供电电源设计 |
5.10.3 数字电路供电电源设计 |
第6章 VSP 采集系统应用软件设计 |
6.1 地震数据的读取 |
6.2 Windows CE 系统下主控软件的实现 |
第7章 系统性能测试 |
7.1 正弦波测试 |
7.2 短路噪声测试 |
7.3 ADS1255 分辨率测试 |
7.4 信号一致性测试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件 |
(4)基于雷达遥感测定海洋工程中潮位的技术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潮位测量技术方法 |
1.3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测量原理及总体方案设计 |
2.1 潮位测量的基准面原理 |
2.2 测量系统的总体设计 |
2.2.1 雷达波潮仪测量系统设计要求 |
2.2.2 雷达波潮仪测量系统设计思路 |
2.3 硬件部分设计 |
2.3.1 FMCW雷达介绍 |
2.3.2 智能通讯控制仪介绍 |
第3章 测量系统软件设计与数据处理 |
3.1 相关海上定点验潮理论研究 |
3.1.1 潮汐的相似性 |
3.1.2 海道测量各基准传递数学模型 |
3.2 本系统软件设计框架 |
3.2.1 信号接收模块 |
3.2.2 信号预处理和标定模块 |
3.2.3 数据分析与计算模块 |
3.2.4 图形显示与数据保存模块 |
第4章 实验与结果分析 |
4.1 实验的准备 |
4.1.1 仪器安装铁架的焊制 |
4.1.2 试验步骤设计 |
4.2 外场实验数据采集处理 |
4.2.1 老虎滩长期验潮站实验 |
4.2.2 旅顺羊头洼临时海上定点验潮点实验 |
4.3 实验结果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主要研究成果 |
1.2.2 国内主要研究成果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际应用价值 |
1.4 论文的研究框架 |
1.5 论文的贡献与不足 |
1.5.1 论文的贡献 |
1.5.2 论文的不足 |
2 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的理论基础 |
2.1 基础理论综述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
2.1.3 技术创新生态化理论 |
2.2 海洋科技学科体系的基本构成 |
2.2.1 海洋科学 |
2.2.2 海洋技术 |
2.3 海洋科技创新的概念、方式及特点 |
2.3.1 海洋科技创新的概念 |
2.3.2 海洋科技创新的基本方式 |
2.3.3 海洋科技创新的特点 |
2.4 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 |
2.4.1 海洋可持续发展理念 |
2.4.2 海洋可持续发展实践行动及制约因素 |
2.4.3 海洋科技创新是支撑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力量 |
2.4.4 海洋可持续发展为海洋科技创新营造了广阔空间 |
2.5 海洋可持续发展要求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 |
2.5.1 海洋科技创新的双重作用 |
2.5.2 海洋科技创新范式的生态化转向 |
2.5.3 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对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
2.5.4 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2.6 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的基础保障 |
2.6.1 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的概念 |
2.6.2 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的基本结构 |
2.6.3 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的基本功能 |
3 国际海洋科技创新进展与前景展望 |
3.1 主要国家海洋科技战略规划的发展演变 |
3.2 国际海洋科技创新进展状况 |
3.2.1 海洋科学 |
3.2.2 海洋技术 |
3.3 国际海洋科技创新前景展望 |
3.3.1 海洋科学 |
3.3.2 海洋技术 |
3.4 创新系统:国际海洋科技加速创新的动力源 |
3.4.1 重视海洋科学技术创新战略规划 |
3.4.2 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
3.4.3 海洋科技创新投入巨大渠道广泛 |
3.4.4 国家科技创新法规保障体系完善 |
3.4.5 大力扶持中小企业的创新与发展 |
3.4.6 海洋科技国际合作深入全面 |
4 中国海洋科技创新进展及问题分析 |
4.1 中国海洋科技战略规划的发展演变 |
4.2 中国海洋科技创新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
4.2.1 海洋科学 |
4.2.2 海洋技术 |
4.3 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建设状况及问题 |
4.3.1 建设状况 |
4.3.2 存在的问题 |
5 中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设想 |
5.1 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 |
5.1.1 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
5.1.2 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5.1.3 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 |
5.2 中国海洋科技创新的指导思想 |
5.2.1 切实践行科学发展观,以生态化科技创新引领海洋可持续发展 |
5.2.2 紧密衔接"海洋强国"和"全面小康社会"战略目标 |
5.2.3 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 |
5.3 中国海洋科技创新的战略目标 |
5.3.1 总体目标 |
5.3.2 阶段目标 |
5.4 中国海洋科技创新的战略任务 |
5.4.1 成为"海洋强国"建设的核心支撑 |
5.4.2 凸显"创新型"国家中海洋科技的重要地位 |
5.4.3 突破"纲要"确立的海洋科技发展重点领域 |
5.5 中国海洋科技创新的战略重点 |
5.5.1 海洋科学 |
5.5.2 海洋技术 |
6 对策建议 |
6.1 构建高效海洋科技创新体制 |
6.1.1 成立"海洋强国"建设科技创新委员会,加强组织领导和宏观统筹 |
6.1.2 调整全国海洋科技研究力量布局 |
6.2 加快完善科技创新法规政策体系 |
6.3 加速推进海洋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平台建设 |
6.3.1 推进国家海洋科学创新平台建设 |
6.3.2 强化建设以海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海洋技术创新平台 |
6.3.3 强力提升科技创新中介平台服务能力 |
6.4 深入实施"人才强海"战略 |
6.4.1 塑造海洋科学创新领军人才和优秀团队 |
6.4.2 强化建设海洋高技术创新人才队伍 |
6.4.3 大力培养海洋产业高技能人才 |
6.4.4 培育优秀涉海企业家和海洋科技管理人才 |
6.5 完善多元化融投资体系,加大海洋科技创新投入 |
6.5.1 不断加大海洋科技创新的国家投入 |
6.5.2 鼓励地方政府加大海洋科技创新投入 |
6.5.3 激励引导海洋企业加大自主创新投入 |
6.5.4 拓展海洋科技创新投入的社会化渠道 |
6.6 广泛开展海洋科技创新国内外合作与交流 |
6.6.1 积极拓展海洋科技创新国际合作空间 |
6.6.2 加强海洋科技创新国内合作与交流 |
6.7 重视发展海洋人文社科研究 |
6.8 塑造海洋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科技创新社会人文氛围 |
6.8.1 重视对青少年群体的海洋科普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教育 |
6.8.2 提高社会公众海洋科技素养和海洋可持续发展意识 |
6.8.3 培育良好的海洋科技创新学术风气 |
6.9 建立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战略实施效果动态评价机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基于电导传感器的油水两相流测量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油水两相流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油水两相流主要参数 |
1.2.1 油水两相流速度场参数 |
1.2.2 油水两相流浓度场参数 |
1.3 油水两相流相含率检测技术现状 |
1.3.1 电容法 |
1.3.2 电导法 |
1.3.3 成像法 |
1.4 油水两相流流量测量技术现状 |
1.4.1 采用传统单相流量法计量两相流 |
1.4.2 相关流量测量方法 |
1.4.3 空间滤波法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电导传感器两相流参数测量 |
2.1 电导传感器 |
2.1.1 含水率测量传感器 |
2.1.2 流量测量传感器 |
2.2 基于电导传感器相含率测量 |
2.2.1 电导法含水率测量原理 |
2.2.2 电导传感器相含率测量系统结构 |
2.3 相关法流量测量 |
2.3.1 相关法流量测量原理 |
2.3.2 相关法流量测量系统构成 |
2.4 井下仪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导传感器激励源优化设计 |
3.1 传统电导传感器激励源存在的问题 |
3.2 电导传感器激励源的改进设计 |
3.2.1 双向脉冲激励电路 |
3.2.2 自适应切换电路设计 |
3.2.3 含水率处理电路设计 |
3.2.4 基于单片机的激励源控制电路 |
3.3 激励源软件设计 |
3.3.1 开发环境及开发语言的选择 |
3.3.2 主程序设计 |
3.3.3 系统初始化子程序设计 |
3.3.4 激励源切换子程序设计 |
3.3.5 数据发送子程序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井下相关流量测量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传统流量测量系统存在的问题 |
4.2 井下相关流量测量系统硬件设计 |
4.2.1 正弦信号产生电路 |
4.2.2 流量信号预处理电路设计 |
4.2.3 基于DSP 的相关运算电路设计 |
4.3 井下相关流量测量系统软件设计 |
4.3.1 软件开发环境选择 |
4.3.2 系统软件的总体设计 |
4.3.3 主程序模块设计 |
4.3.4 初始化子程序设计 |
4.3.5 AD 数据采集子程序设计 |
4.3.6 相关运算子程序设计 |
4.3.7 数据发送子程序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验结果分析 |
5.1 双向脉冲自适应切换激励源室内实验 |
5.2 双向脉冲自适应激励源动态实验 |
5.3 相关流量室内实验结果分析 |
5.4 相关流量测量动态实验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套管油井检测仪器拖动器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来源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油井检测仪器拖动器的应用背景 |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油井检测仪器拖动器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1 国外发展现状 |
1.3.2 国内发展现状 |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油井检测仪器拖动器的总体方案及结构设计 |
2.1 拖动器的工作环境及技术指标 |
2.2 拖动器的设计方案及特点 |
2.2.1 拖动器的结构形式及行走原理 |
2.2.2 拖动器的结构特点 |
2.3 拖动器各蠕动环节运动时序的设计 |
2.4 拖动器的结构设计 |
2.4.1 拖动器整体长度的确定 |
2.4.2 锁紧机构受力分析及参数的确定 |
2.4.3 行走机构受力分析及参数的确定 |
2.4.4 推靠机构受力分析及参数的确定 |
2.5 拖动器的具体结构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油井检测仪器拖动器液压系统的设计 |
3.1 拖动器采用液压技术的优点 |
3.2 拖动器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
3.3 电机及液压泵的选取 |
3.4 液压缸参数的确定 |
3.4.1 推靠液压缸参数的确定 |
3.4.2 行走液压缸参数的确定 |
3.5 液压控制阀的选择和阀块的设计 |
3.5.1 螺纹式插装阀的应用优势 |
3.5.2 螺纹插装阀阀块的设计 |
3.6 液压阀及阀块在拖动器内部的安装布置 |
3.7 液压系统油箱的设计 |
3.7.1 油箱设计方案的确定 |
3.7.2 油箱主要参数的确定 |
3.7.3 油箱的耐高温及散热 |
3.7.4 油箱的耐高压措施及相关参数的确定 |
3.8 油管参数的确定及在拖动器内的布置 |
3.8.1 油管参数的确定 |
3.8.2 油管的布置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油井检测仪器拖动器三维建模及仿真 |
4.1 拖动器的三维实体建模 |
4.1.1 拖动器锁紧机构的三维建模 |
4.1.2 拖动器推靠机构的三维建模 |
4.1.3 拖动器行走机构的三维建模 |
4.1.4 拖动器整体三维装配图 |
4.2 拖动器运动学仿真 |
4.2.1 仿真模型中约束副的添加 |
4.2.2 仿真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油井检测仪器拖动器的性能分析 |
5.1 拖动器越障能力分析 |
5.1.1 拖动器越过凸台的能力分析 |
5.1.2 拖动器跨越凹陷的能力分析 |
5.2 拖动器弯管通过性的分析 |
5.3 拖动器的效率分析 |
5.4 拖动器的速度及拖动力分析 |
5.4.1 拖动器的速度分析 |
5.4.2 拖动器的拖动力分析 |
5.5 拖动器液压系统温升分析 |
5.6 油箱滑动密封端滑块的位移变化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油井检测仪器拖动器二维总装图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大庆石油管理局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科技进步与石油工业的发展 |
1.1.1 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 |
1.1.2 石油工业发展史就是科技进步史 |
1.2 国外主要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公司的科技发展战略分析 |
1.2.1 国外几大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公司分析 |
1.2.2 科技发展战略 |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大庆石油管理局科技发展现状分析 |
2.1 企业概况及发展战略 |
2.1.1 企业的人员和组织概况 |
2.1.2 经营情况 |
2.1.3 企业总体发展战略 |
2.2 科技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2.2.1 核心技术研究与应用 |
2.2.1.1 现状 |
2.2.1.2 存在问题 |
2.2.2 技术研究发体系 |
2.2.2.1 现状 |
2.2.2.2 存在问题 |
2.2.3 技术创新保障措施 |
2.2.4 科技管理体系 |
2.2.4.1 现状 |
2.2.4.2 存在问题 |
第三章 大庆石油管理局科技发展环境分析 |
3.1 管理局科技发展自身条件分析 |
3.1.1 管理局科技发展的优势分析 |
3.1.2 管理局科技发展的劣势分析 |
3.2 管理局科技发展外部环境分析 |
3.2.1 管理局科技发展的机会分析 |
3.2.2 管理局科技发展的威胁分析 |
3.3 大庆石油管理局科技发展的SWOT 分析 |
3.3.1 SWOT 定性分析 |
3.3.2 SWOT 量化分析 |
3.3.2.1 模型变量的界定 |
3.3.2.2 SWOT 分析模型的结构 |
3.3.3 大庆石油管理局科技发展战略构想 |
第四章 大庆石油管理局科技发展战略方案 |
4.1 大庆石油管理局科技发展战略目标 |
4.1.1 制定企业科技发展战略方案的原则 |
4.1.2 企业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 |
4.1.3 企业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 |
4.1.4 战略重点 |
4.2 战略实施 |
4.2.1 战略计划阶段 |
4.2.2 战略运作阶段 |
4.2.3 战略控制与评估阶段 |
4.3 技术创新模式选择 |
4.3.1 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分析 |
4.3.2 管理局技术创新模式选择 |
4.4 核心技术的筛选 |
4.4.1 企业技术定位分析 |
4.4.2 今后5-10 年主营业务的技术发展需求 |
4.4.2.1 石油物探领域 |
4.4.2.2 测井技术领域 |
4.4.2.3 钻井技术领域 |
4.4.2.4 精细化工生产新技术 |
4.4.2.5 天然气化工利用新技术 |
4.4.2.6 油气地面工程技术领域 |
4.4.3 大庆石油管理局核心技术的筛选 |
第五章 大庆石油管理局科技发展战略保障措施 |
5.1 技术研发体系的优化 |
5.1.1 构建三级科研体系 |
5.1.2 第一阶段优化流程 |
5.1.3 第二阶段整合优化 |
5.1.4 职责划分 |
5.1.4.1 科技发展部的职责 |
5.1.4.2 集团、专业公司技术部的职责 |
5.1.5 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 |
5.1.6 成立知识产权管理部 |
5.1.7 技术中心的运作继续采用过渡模式,并积极准备向目标模式过渡 |
5.2 技术创新运作机制的优化 |
5.2.1 优化项目运作机制 |
5.2.2 完善科技投入管理机制 |
5.2.3 建立更加科学的科技人员管理机制 |
5.2.4 加强对外交流合作 |
5.3 优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
5.3.1 努力构筑以课题长为骨干的技术创新人才“高地” |
5.3.2 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 |
5.4 大庆石油管理局技术创新绩效考核方法 |
5.4.1 单位技术创新绩效考核 |
5.4.1.1 生产单位技术创新绩效考核 |
5.4.1.2 科研单位技术创新绩效考核 |
5.4.2 科技项目绩效考核 |
5.4.2.1 科技项目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
5.4.2.2 科技项目绩效考核方法 |
5.4.2.3 科技项目绩效考核方案 |
5.4.3 科研人员绩效考核 |
5.4.3.1 科研人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
5.4.3.2 考核方法 |
5.4.3.3 考核方案 |
5.4.4 技术创新绩效考核方法应用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致谢 |
(10)创建我国海洋科技产业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中华民族的未来取决于海洋 |
1.1.2 我国沿海城市的经济发展得益于海洋 |
1.1.3 开发海洋需要科学技术的强力支撑 |
1.1.4 创建海洋科技城是时代赋予青岛的历史使命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 论文基本概念的界定 |
1.3.1 海洋科技 |
1.3.2 海洋产业或者海洋经济 |
1.3.3 海洋科技产业城 |
2. 创建海洋科技产业城的理论渊源 |
2.1 科学城的基本概念 |
2.2 科学城的建设依据 |
2.2.1 国外大学城和工业区的启示 |
2.2.2 现代交通运输和通讯业与科学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
2.3 科学城的区位优势 |
2.3.1 鲜明的科技特征与性质 |
2.3.2 雄厚的智力资源 |
2.3.3 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 |
2.3.4 发达的交通运输和通讯条件 |
2.4 科学城的区位理论 |
2.4.1 早期个别科学城的区位 |
2.4.2 中期科学城的区位 |
2.4.3 成熟期的科学城 |
2.4.4 产业集聚区与地域形象的塑造 |
2.5 新产业区理论与青岛海洋科技产业城建设 |
2.5.1 区域经济的发展: 理论演讲 |
2.5.2 新产业区的概念、特征与类型 |
2.5.3 新产业区的形成与发展 |
2.5.4 新产业区理论视角 |
2.6 城市创新系统与海洋科技产业城建设 |
2.7 与海洋产业城建设相关的区域经济理论和开发模式 |
2.7.1 地域分工论 |
2.7.2 空间投资论 |
2.7.3 增长极模式 |
2.7.4 点轴开发模式 |
2.7.5 都市圈经济模式 |
2.8 政府推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边界分析 |
2.8.1 硅谷悖论与模仿陷阱 |
2.8.2 成长困境与优惠双刃 |
2.8.3 政策租金与理性边界 |
2.8.4 产权诉求与创新动机 |
2.9 产业集成与海洋科技产业城建设 |
3. 世界科学工业园区的比较借鉴 |
3.1 世界科学工业园区发展的历程和分布 |
3.1.1 科学园区的发展历程 |
3.1.2 全球科学工业园的地区分布 |
3.2 世界科学工业园区的基本类型 |
3.2.1 孵化器 |
3.2.2 科学城 |
3.2.3 科学园 |
3.2.4 科学工业园 |
3.2.5 高科技产业带 |
3.2.6 高科技产品出口加工区 |
3.2.7 技术城 |
3.3 世界各国产业集聚模式比较研究 |
3.3.1 市场主导型的产业集聚模式 |
3.3.2 政府扶持型的产业集聚模式 |
3.3.3 计划型的产业集聚模式 |
3.4 世界科学工业园区的管理体制 |
3.4.1 政府主导型 |
3.4.2 大学管理型 |
3.4.3 公司运营型 |
3.4.4 基金管理型 |
3.5 世界科学工业园的运行机制 |
3.5.1 “官、学、研”协办机制 |
3.5.2 多元融资机制 |
3.5.3 企业准入机制 |
3.5.4 要素流动机制 |
3.5.5 风险投资机制 |
3.5.6 创业孵化机制 |
3.6 世界科学工业园区的法规政策 |
3.6.1 制定统一政策 |
3.6.2 加强园区立法 |
3.6.3 提供财政支持 |
3.6.4 实行优惠政策 |
4. 青岛市创建海洋科技产业城的优势条件与制约因素 |
4.1 优越的地理区位与悠久的海洋经济传统 |
4.1.1 地理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
4.1.2 海洋科技教育独占鳌头 |
4.1.3 海洋产业与临海工业基础十分雄厚 |
4.1.4 海洋自然资源相对丰富 |
4.1.5 各级政府对创建海洋科技产业程已初步形成共识 |
4.2 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与良好的外部环境 |
4.2.1 经济全球性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发展趋势 |
4.2.2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为青岛融入世界经济提供了契机 |
4.2.3 举办奥运为青岛展现自我提供了平台 |
4.2.4 地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将推动青岛市的现代化进程 |
4.3 创建海洋科技产业城的制约因素 |
4.3.1 世界范围内的城市竞争日趋激烈 |
4.3.2 科研结构存在诸多失衡现象 |
4.3.3 海洋科技成果突出表现为“两低”现象 |
4.3.4 海洋科技投入严重不足,资金强度不够 |
4.3.5 海洋科技管理体制缺乏整和力和贯通力 |
4.3.6 社会支撑体系待完善 |
5. 青岛海洋科技产业城建设的远景设想 |
5.1 海洋科技产业城的内涵、特征及其功能定位 |
5.1.1 海洋科技产业城的内涵 |
5.1.2 海洋科技产业城的特征 |
5.1.3 海洋科技产业城的功能定位 |
5.2 总体思路 |
5.2.1 指导思想 |
5.2.2 基本原则 |
5.2.3 基本思路 |
5.3 海洋科技产业城的发展目标 |
5.3.1 总体发展目标 |
5.3.2 阶段性发展目标 |
5.4 海洋科技产业城的建设指标 |
5.4.1 建设标准要全面 |
5.4.2 标准设定要量化 |
5.4.3 目标的实现要有阶段性 |
5.5 创建海洋科技产业城的基本设想 |
5.5.1 建立青岛海洋科技产业城创新系统 |
5.5.2 发展目标定位 |
5.5.3 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的领域 |
5.5.4 以大学和科研机构为依托 |
5.5.5 形成科技产业城各生产要素协同作用的创新网络 |
5.5.6 努力构建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 |
5.5.7 正确处理好与其它创城目标的关系 |
5.6 积极攻克重大海洋科技关键技术 |
6. 构建青岛海洋科技产业城的基础框架 |
6.1 加快建立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 |
6.2 总体构想 |
6.2.1 定位 |
6.2.2 目标 |
6.2.3 任务 |
6.3 建设方案 |
6.3.1 组建方案 |
6.3.2 建设内容 |
6.4 组织结构和运行管理机制 |
6.4.1 机构设置 |
6.4.2 管理体制 |
6.4.3 运行机制 |
6.5 推进青岛国家海洋科技产业园建设 |
6.5.1 意义 |
6.5.2 功能与特点 |
6.5.3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
6.5.4 建设内容 |
6.5.5 投入及收入分配方式 |
6.6 加快大学科技园建设 |
6.6.1 目的意义 |
6.6.2 功能与定位 |
6.6.3 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基本状况 |
6.6.4 青岛市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基本情况 |
6.6.5 加快青岛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对策建议 |
7. 海洋科技产业化运行机制研究 |
7.1 科技产业化 |
7.1.1 科技产业化的含义 |
7.1.2 科技产业化的原则 |
7.1.3 海洋科技产业化的实现途径 |
7.1.4 国外海洋科技产业化的两点启示 |
7.2 海洋科技必须走产业化之路 |
7.3 海洋科技向海洋产业转化的运行机制 |
7.3.1 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条件、机制与特点 |
7.3.2 海洋科技产业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7.3.3 海洋科技产业化的应用模式 |
7.4 海洋科研成果转化缓慢的原因与对策建议 |
7.4.1 主要原因 |
7.4.2 对策建议 |
8. 创建青岛海洋科技产业城的战略重点与保障措施 |
8.1 战略重点 |
8.1.1 释放区位优势,培植优势海洋产业,实现海洋经济跨越式发展 |
8.1.2 加快海洋功能区划,为创城提供科学依据 |
8.1.3 抓好技术开发,突出海洋科技成果转化 |
8.1.4 促进高科技产业生长 |
8.1.5 建设科技型产业化基地 |
8.1.6 组建规模化的海洋产业集团 |
8.2 保障措施 |
8.2.1 增强海洋意识,努力经营好海洋科技资源 |
8.2.2 明确阐明创城的意义,争取获得国家支持 |
8.2.3 整合科技队伍,理顺管理体制 |
8.2.4 健全政策法规,搞好协调管理 |
8.2.5 拓展融资渠道,加大海洋开发的资金投入 |
8.2.6 加快“两园一区”建设,努力扶持海洋高新技术企业 |
8.2.7 积极培育技术市场,建立健全海洋科技服务体系 |
8.2.8 释放区位优势,实现优势海洋产业跨越式发展 |
8.2.9 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海洋合作 |
8.2.10 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和整理,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8.3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高效能测井的统一遥测和记录仪器(论文参考文献)
- [1]地层测试实时监控井下通讯及地面监控系统的研究[D]. 邓非.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6(04)
- [2]基于MSP430的水雨情数据采集系统研究[D]. 任二伟. 安徽理工大学, 2013(06)
- [3]STM32平台下数字VSP采集系统的研制[D]. 程庆. 成都理工大学, 2012(02)
- [4]基于雷达遥感测定海洋工程中潮位的技术应用[D]. 欧阳洵孜. 大连海事大学, 2010(09)
- [5]基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D]. 倪国江.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6)
- [6]《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年总目录(1980~2009年)[J]. 李瑞芬,高伟.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9(05)
- [7]基于电导传感器的油水两相流测量系统研究[D]. 杜萌. 燕山大学, 2009(07)
- [8]套管油井检测仪器拖动器的设计与研究[D]. 尚青松.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04)
- [9]大庆石油管理局科技发展战略研究[D]. 于跃. 天津大学, 2006(01)
- [10]创建我国海洋科技产业城研究[D]. 刘向东. 中国海洋大学, 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