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向大寨学习,自己经营茶场

努力向大寨学习,自己经营茶场

一、艰苦奋斗学大寨 自力更生办茶场(论文文献综述)

马婉祯[1](2020)在《石家庄地区知青带队干部群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知青带队干部是20世纪70年代初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走入困境时,由知青派出地区(后逐渐发展为知青家长所在单位)为解决下乡知青生产生活等问题派驻知青点的在职干部。石家庄地区先后约派出2158名带队干部。他们给予了知青很大帮助,包括房屋建设、食堂整顿、“一种三养”、帮办副业、建立制度、保护知青人身安全以及帮助知青重返城市等。这些都是对知青在生产生活中遇到问题的直接反映,更是有关部门维持上山下乡运动的一种尝试。知青带队干部的派遣,充实和加强了对知青工作的领导,调动了城乡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带队干部构架在城乡、厂社、市民与农民之间的桥梁使得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农业学大寨运动、工业支援农业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壮大了社队集体经济,促进了城乡之间的经济往来,进一步密切了城乡关系,加强了工农联盟,使知青工作有了更加广泛的社会基础。在此基础上,带队干部关心知青疾苦、倾听知青呼声,对日常生活“小”事的破解,成为知青心中“大大”的温暖,真正打入了知青内部,并创造了从知青点飞出金凤凰的时代奇迹。派遣带队干部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进退维谷之时的一种补救性政策,但在“文革”既定政治路线的影响下,带队干部的派遣并不能解决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中存在的根本性矛盾。这一特殊群体在“左”的形势下,在大转折历史关头的人生选择,不仅影响了知青的命运,也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带队干部在实践过程中积累的诸如言传身教、带头苦干;统一战线、融入当地;抓好典型、激励机制等经验,为中国今后派遣干部下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迪。

唐绮颖[2](2019)在《龙溪专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形成席卷全国的高潮,至1978年后才逐渐收尾,是建国后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深远的一场群众运动。这场运动不但改变了一代青年的人生道路,还涉及到亿万城镇居民的切身利益,是我国发展史上一大重要事件。本文以龙溪专区的知识青年为个案,主要着眼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上山下乡运动,从知青下乡前的社会动员与心态分析,下乡时的政府安置与生产生活,返城后的就业安置与问题解决等诸多方面,对该群体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探究,以期还原特定历史情境下龙溪专区知识青年的心境与行为,为填补本区域知青史研究的空白、把握福建省乃至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整体走势做出贡献。

邱志玲[3](2017)在《广东五七干校研究》文中指出广东五七干校特指“文革”时期广东地区所办的五七干校。它不仅与全国其他省份的五七干校有共性的联系,还在其发展进程中表现出了独特的个性,是研究五七干校史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本文以广东五七干校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广东的来龙去脉进行了梳理,并就其发展特点和对广东社会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力图还原一个更加全面和立体的广东五七干校群体。广东五七干校植根于“文革”的大历史背景。“文革”初期,广东干部群体遭受严重冲击,大批“靠边站”干部急待重新安置;与此同时兴起的干部“毛泽东思想学习班”既没能很好地解决这一现实难题,又不能全面落实《五七指示》的精神。1968年10月,在毛泽东的“广大干部下放劳动”指示下,柳河五七干校经验在全国推广,五七干校也在广东应运而生。在发展历程上,广东五七干校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68年10月到次年2月,五七干校在广东迅速一哄而起,建校总数达300余所,全省大批干部和知识分子陆续被下放;第二阶段从1969年3月的“大检查”到“九一三事件”以前,以“大检查”为契机,全省各级革委会逐步加强对五七干校的管理整顿,部分学员开始得以分配工作,干校总数则开始随着布局的迁并而较少;第三阶段从“九一三事件”后到粉碎“四人帮”之前,广东五七干校转入轮训在职干部阶段,与此同时广东对全省五七干校进行了裁撤和重组,干校总数锐减,十大后干校总数有过短暂的小幅度回升,但已暗含衰落的因子;第四阶段从粉碎“四人帮”开始到1982年惠来县五七干校被撤销,硕果仅存的广东五七干校日益式微,并最终在广东的历史舞台上消失。在办学内容上,广东五七干校以《五七指示》为办学方针,始终坚持学政治、学工、学农、学军、社会调查和批判资产阶级相结合,在不同时期,又各有侧重。其中不乏可取之处,但作为“左”倾思想的产物,它在办学内容上也体现出了浓厚的“左”倾主义色彩。在区域特点上,它表现出了自己独特的个性。它在鼎盛时期超过300所的办校数量,包括其中省直单位超过30余所的办校数量,全国其它地方无一能及。此外,从办校时间而言,它主要集中在1968年10月到12月间;从办校类型而言,它主要以地方五七干校为主,中央部门在广东所办的五七干校仅只有一所;从空间分布而言,它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粤北山区;从人才的分布而言,英德的省直五七干校几乎聚集了全省一流的文化人士。在历史影响上,广大下放干部在五七干校经受了一定的磨炼,但也由此造成了难以治愈的身心创伤。五七干校还直接影响到了整个广东地区的发展,并把“左”倾主义的错误干部教育路线在广东推向极致。全省为此而收获的正能量跟一代下放干部和知识分子所付出的代价,广东社会发展所付出的代价,乃至国家进步所付出的代价相比,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甚至根本不值一提。总之,它是破坏性的事物,是应该予以否定的。

于明星[4](2016)在《江西省九江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研究(1968-1980)》文中指出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作为共和国历史上一段重的历史事件,今天重新再去审视这段历史,其背后所透露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问题依旧值得被广泛研究。起初对于这段历史的探讨,主要还是集中在民间。真正把这段历史回归到学术界的是西方学者,尔后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中国的学者开始把目光投向了该段历史的研究。但是,对于该项运动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全国性的研究,地区性研究还尚有不足。本文正是以此为出发点来探讨江西省九江县知识青上山下乡运动,从而凸显出知青运动研究的地区性特色,丰富该项运动的研究。本文共分五大章节。引言部分分为三小节,首先是对该项运动研究意义的阐述,其中包括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其次,重点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简要评述研究内容、采用的研究方法、特色与创新之处以及已经具备的研究基础工作。第一章主要探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背景,分为全国性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背景和江西省九江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背景。第二章主要探讨江西省九江县知青的动员模式以及其安置情况。第三章主要探讨在江西省九江县知识青年群体的生活考察,从而勾勒出该地区知识青年的生活全貌。第四章主要分析江西省九江县的知识青年回城及其归宿问题,其中着重分析了回城政策实施的具体方案和返城后的工龄计算标准,为知识青年在返城后的待遇标准提供政策依据。第五章讨论知识青年在江西省九江县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给社会提供一个理性的思考空间。最后,在结语部分给出本文的立论:“艰难困苦,玉汝与成”。诚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本身的社会效应与否尚值得商榷,但是本文认为知识青年这个群体是值得肯定的,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他们承担了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的社会责任,其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李风华[5](2014)在《中国农村工业的起源:基于制度的视角》文中提出在世界工业化的进程中,中国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道路,即农村工业化道路。显然,单纯关注小农经济和剩余劳动力等宏观因素的研究路径是不够的,而仅仅满足于对历史事件的影响也不足以充分理解这一事实。准确地把握这一现象还必须深入到社队工业发生的制度背景。这里,最重要的几项制度是: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人民公社的集体分配制度、社队企业的自主经营制度以及各级政府对社队企业的支持。

蒋华杰[6](2014)在《冷战时期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援助研究(1960-1978)》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重点探讨1960年到1978年间,参与全球冷战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如何通过规划和实施涵盖军事、工交基础设施、农业、教育和医疗五个领域的一系列援助项目,力图在制度和观念层面上以自身民族国家解放和社会经济重建经验影响非殖民化进程中的非洲国家。文章主体共分六个部分。第一章分析冷战背景下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援助政策的演变脉络。第二章探讨中国对非洲国家的军事援助,以中国军事专家培训赞比亚国防军为案例,分析中国军事专家如何在非洲利用毛泽东军事思想将非洲国家的“资本主义军队”改造成“人民军队”。第三章叙述的重心是中国如何在对非洲国家的工业、交通成套项目的援建中实践和传授自身工业化过程中形成的“大庆”经验,并以此让非洲国家工业发展实现“多快好省”和“自力更生”,重点分析的案例是坦赞铁路。第四章关注1960年代到1970年代中国对非洲国家的农业援助,并以1970年代顶替台湾在非农耕队为个案,考察中国通过农业援助力图将大寨农业模式移植到非洲的过程及结果。第五章探讨中国对非洲国家实行的教育援助,重点围绕中国培训非洲留学生和实习生的过程和结果展开论述,并以此检视毛泽东教育模式在非洲学生身上的成败及其原因。第六章的内容集中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通过派遣医疗队对非洲国家进行的医疗援助,中国医疗队通过派遣赤脚医生、设点、巡回医疗、宣传毛泽东思想、培训当地医生等方式实践了以社会主义合作医疗为基础的“革命卫生道路”,但最终的结果喜忧参半。中国对非援助的行为与通常所定义的发展援助有很大的区别。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参与全球冷战的诸多对外政策行为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非援助行为不仅是中国所执行的国际反帝反修统一战线的政策工具,它还具备了输出自身社会经济发展道路这一冷战行为特征。输出中国的政治、经济乃至军事发展模式、并扩大中国在非洲的政治影响,让非洲国家学习中国的道路,以此巩固中共在国内的执政合法性并与美苏等冷战对手在非洲进行角逐,乃是中国对非援助中的核心利益。中国对非援助因此构成了有关冷战时期大国在第三世界地区的干涉和活动的历史叙述的重要内容。中国关于自身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经验并未最终被非洲国家接受和实践,其背后原因是复杂的,既有政治、国际关系因素造成的阻碍,也有社会制度、种族、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

王康敏[7](2013)在《困境与解困:20世纪60年代新安江移民入赣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是以文书档案及地方志文献的搜集和研究为基础,对新安江移民入赣相关的文献进行整理与研究。新安江移民安置问题在“大跃进”时期已经产生,并已出现外流情况,随着势态的发展,到“文革”时期,重迁已经不可避免,所以有了十万新安江移民入赣这一事件。在这一特殊时期,国家、浙赣两省及地方县市在对待新安江移民入赣这一事件上所持态度是不同的。由于这批入赣的新安江移民的安置及安置经费等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这也迫使移民为了维护其利益采取了一些过激的行为。历经二十年的空白期,国家才着手处理新安江移民遗留问题并开始加大对水库移民的扶持,新安江移民为国家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因此陷入困境,国家解决移民遗留问题并扶持水库移民,这也是一个解困的过程。背井离乡并历经多次迁移,这对新安江移民来说是一段血泪史,然而这批移民能够在江西立足并融入当地社会,所以这也是一段移民的奋斗史。本文将借助人类学和社会学的方法,在通过对移民村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了解移民村基本的社会变迁状况,并分析移民村经济得到发展的原因。入赣新安江移民问题的研究将对我国水库移民等类似工作及农村经济的发展有一点的借鉴作用。

刘丽[8](2013)在《湖南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研究(1968-1980)》文中指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既是国家解决就业问题的一次尝试,也是官方组织的一次全国性人口大迁移。近二千万人,遍及各省、市、县,从东海之滨的上海迁徙到最西边的边陲新疆、从燕山脚下的北京奔走数千里到西南角落的西双版纳。湖南省作为其中的一部分,60万知识青年参与上山下乡运动,在湖南地方史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力求还原历史的真实情况,分四个部分研究湖南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第一章:阐述了湖南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整体概况。由于上山下乡时间跨度较大,本文分成两个阶段进行论述。虽然“文革”后的上山下乡是“文革”前上山下乡的继续,但由于各种因素,两阶段的上山下乡在性质、动员方式和对象、影响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第二章:着重分析湖南省安置政策,包括经费的拨付、粮食与日用品的供应、知青的安置方式,由于早期安置方式存在较大的漏洞,及集体安置方式的典型——株洲模式的出台、影响。第三章:主要论述了知青艰难的“再教育”。农村的条件跟城市相比可谓天壤之别,知青下乡之后困难重重,如艰辛的劳作、生活困难、没有固定的栖身之所、甚至身心受到迫害。在种种困难面前,知青们学习农民的艰苦奋斗精神,为建设和发展农村经济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第四章:对上山下乡运动的反思。一方面,知青下乡的经历凝聚成一股精神,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另一方面,还有许多遗留的问题亟待解决,大部分知青生活困难、知青的婚姻状况、知青子女的抚养等,成为百万知青无法回避的困扰。我们要正确评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有利也有弊。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和边疆地区的发展,促进了文明的传播,锻炼了知青的生存意志;另一方面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社会的不稳定,造成人格的扭曲和人才的断层;总之,国家投入的和其产生的严重后果远远超过了上山下乡收获的,这是一场弊大于利的运动,我们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首先,我们必须尊重人口流动规律,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国家才能向前发展。其次,当今大学生就业情况低迷,国家实施的“三支一扶”政策和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出发点是为了解决就业难的问题,这两项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上山下乡解决就业的方式,提倡大学生从基层做起,到农村和艰苦地区就业,以“学有所用”,实现人生价值。

刘仲徽[9](2013)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洞口县农田水利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田水利建设是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农业生产的重要保证,洞口县位于湖南省邵阳市的西部,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业大县。因此,农田水利建设之于洞口县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在“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1976年)洞口县在建县后掀起的两个农田水利建设高潮的基础上,在“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推动下,因为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辛勤劳动,农田水利建设的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洞口县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农田水利建设的规划布局工作很重要,在整个“文化大革命”期间,洞口县通过实地调查、勘测,编制出了一系列在当时符合县情、民情的水利发展规划,确定了发展目标。且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如指挥部等一系列的施工组织的成立也对整个洞口县的农田水利建设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在农田水利建设的组织上,洞口县一方面借鉴他县较好的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来发动、组织人民群众兴修农田水利工程;另一方面,针对每个公社、大队不同的特点来组织人员、筹集资金建设农田水利。在对于工程的具体运行管理上,洞口县在落实上级部门的农田水利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出了一系列符合自己的管理办法,使得这些管理办法能够更加有效的作用于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中。

何继华[10](2010)在《广西社队企业研究:1953~1983》文中认为广西农村社队企业是在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过程中由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村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生产队办起来的集体所有制企业,涉及农、林、牧、副、渔、工、商等各行业。另外位于农村地区(包括集镇、圩镇)的手工业合作社等集体经济组织也是社队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组成部分。农村地区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后,随着集体农业的逐渐发展,包括各行各业的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发展是不可避免的规律。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初期广西农村社队企业的畸形发展缺乏巩固的基础,随着自然灾害、农业减产和整个经济形势的恶化,社队企业盛极而衰。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农村地区农业和整个经济的逐渐恢复,社队企业的发展又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尽管随后文化大革命的爆发对农村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社队企业仍然在曲折中发展壮大。直到改革开放后农村地区废除了人民公社,社队企业的名称也成为历史名词,但是包括乡村集体企业在内的乡镇企业却迅猛的发展起来,被称为“异军突起”。文章的绪论部分阐述了笔者的研究旨趣,并简略叙述了社队企业发展史,对社队企业的概念作了界定,综述了有关社队企业问题学术研究状况,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方法。正文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探讨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之前广西农村社队企业的产生、短促发展到衰败的历程。笔者认为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期社队企业就已经产生。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社队企业获得了短促的迅猛发展,但因自然灾害和政策失误而盛极而衰。第二部分,主要研究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国民经济恢复后到改革开放前广西农村社队企业在曲折中发展的原因及经验。“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不可避免的冲击了农村经济,但因社队企业发展符合农村经济发展的规律,也符合农民增加收入、共同富裕的理想,加上国家政策的鼓励,社队企业在计划经济的夹缝中仍然顽强的发展起来,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改革开放后广西社队企业进一步继续发展的原因,以及相比全国发展滞后的原因。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社队企业变成了历史名词,但随后,广西乡镇企业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了广西社队企业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情况,分析其生产经营特点。社队企业是农村的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企业,它的管理制度、资金来源、产供销关系以及利润与分配方面的运行机制都有自身独具的特色,为社会主义实践中如何发展公有制经济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最后分析了广西社队企业发展的地方特色。第五部分,主要介绍了社队企业的历史意义。社队企业对解决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问题,对农村基层政权功能的发展与农村社区责任的实行,农村市场化,建设社会主义新村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都有积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实现了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研究广西农村社队企业这种集体所有制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对探讨与此相关的经营管理制度与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建设社会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艰苦奋斗学大寨 自力更生办茶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艰苦奋斗学大寨 自力更生办茶场(论文提纲范文)

(1)石家庄地区知青带队干部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派带队干部的时代背景
    (一)知青生活中遇到困难
    (二)知青领导管理出现问题
    (三)知青被迫害事件的出现
    (四)知青迫切回城的愿望
    (五)选派带队干部的酝酿与高层决策
二、带队干部的选拔与管理
    (一)带队干部的选择与动员
    (二)带队干部的回应与差异性选择
    (三)带队干部群体的构成
    (四)带队干部的组织管理
三、带队干部的工作实践
    (一)思想政治工作
    (二)破解日常生活难题
    (三)青年点的整顿与管理
    (四)支援农村工作
    (五)青年点的收尾工作
四、带队干部面对的困难与应对
    (一)带队干部面临的困难
    (二)带队干部的自我调适
    (三)所属单位、知青办及社队的协助
五、带队干部个案研究
    (一)改变人生走向的带队干部
    (二)热情鼓励知青高考的带队干部
六、对带队干部群体的评价与反思
    (一)带队干部的历史作用及影响
    (二)带队干部的工作经验
    (三)带队干部的负面效应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2)龙溪专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初起——潮涌下乡
    第一节 上山下乡运动的社会动员
    第二节 上山下乡运动前的心态分析
第二章 发展——安家落户
    第一节 知青下乡安置地点的选择
    第二节 知青下乡后的安置方式
    第三节 知青安置经费的补助和使用
第三章 高潮——适应图存
    第一节 适应艰苦的乡村生活
    第二节 食不果腹:知青吃饭问题
    第三节 同工不同酬:知青劳动问题
    第四节 无处栖身:知青住房问题
    第五节 命运多舛:女知青的艰难
    第六节 摆脱贫乏的精神生活
    第七节 扎根农村,努力作为
第四章 落幕——返城归根
    第一节 知青回城与就业安置
    第二节 遗留问题的解决
第五章 龙溪专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区域特色
    第一节 拥有全省人数最多的“老知青”群体
    第二节 拥有全省最大的华侨农场和一定数量的归侨知识青年
    第三节 知青下乡安置以地区内跨县安置为主,安置条件相对优越
第六章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广东五七干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一)学术意义
        (二)现实意义
    二、基本概念界定
        (一)五七干校
        (二)广东五七干校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学位论文与期刊论文
        (二)相关的学术着作
        (三)相关史料的挖掘整理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三)不足之处
第一章 广东五七干校的创设背景
    一、广东干部群体遭到严重冲击
        (一)干部横遭揪斗和迫害
        (二)机关横遭夺权和精简
    二、广东大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
        (一)“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大量涌现
        (二)“毛泽东思想学习班”逐渐“落伍”
    三、广东掀起干部下放浪潮
        (一)“广大干部下放劳动”指示发布
        (二)广东号召全省创办五七干校
        (三)五七干校迎合广东的现实需要
第二章 广东五七干校的发展历程
    一、数量至上,蜂拥建校(1968.10~1969.2)
        (一)各级革委会的宣传部署
        (二)省直五七干校的兴办情况
        (三)广州市属五七干校的兴办情况
        (四)各专区五七干校的创办情况
    二、内部整顿,合并发展(1969.3~1971.8)
        (一)加强干校内部管理
        (二)对部分干部分配工作
        (三)开展“两退一插”运动
        (四)部分干校合并办学
    三、普遍裁撤,归口重组(1971.9~1976.9)
        (一)转入轮训在职干部
        (二)“分口办校,归口领导”
        (三)部分干校重新恢复
        (四)部分干校与党校合办
    四、步履维艰,全面停办(1976.10~1982.8)
        (一)与党校相形见绌
        (二)深陷发展泥潭
        (三)全面停办
第三章 广东五七干校的办学内容
    一、学政治
        (一)学《毛主席语录》和“老三篇”
        (二)学毛泽东和马列主义着作
        (三)学《毛泽东选集》第五卷
        (四)学党和中央的重要文件
        (五)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二、学工
        (一)营建校舍
        (二)开办小型工业
    三、学农
        (一)劳动内容
        (二)劳动强度
    四、学军
        (一)行军拉练
        (二)连排班编制
        (三)“四好”、“五好”运动
    五、社会调查
        (一)到农村插队落户
        (二)参与毛泽东思想宣传队
        (三)为工农群众服务
    六、批判“资产阶级”
        (一)批“刘毒”
        (二)“批林整风”与“批林批孔”
        (三)“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
        (四)批“四人帮”
第四章 广东五七干校的区域特点
    一、办校总数全国最多
    二、省直五七干校数量全国最多
    三、建校时间集中在1968年 10 至12月
    四、以地方五七干校为主要办校类型
    五、省直五七干校主要分布在粤北山区
    六、英德聚集了全省一流的文化人士
第五章 广东五七干校的历史影响
    一、对广大下放干部的影响
        (一)超负荷的体力劳动导致身体受创
        (二)残酷的政治斗争导致精神受创
        (三)家属受牵连累及
        (四)十分有限的收益
    二、对广东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造成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造成物力和财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三)干扰各级机关单位的正常运转
        (四)摧残全省科教文等事业
        (五)对广东“文革”推波助澜
结语
附录:广东五七干校大事记
参考文献
致谢

(4)江西省九江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研究(1968-198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的研究意义
        1.1.1 理论意义
        1.1.2 实践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2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1.3.3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1.3.4 研究基础和已具备的工作条件
2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背景
    2.1 “文革”前上山下乡运动的原因
        2.1.1 解决城市就业人口及学生升学压力
        2.1.2 推进农村互助合作化运动,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
        2.1.3 屯田戍边,发展边疆经济
    2.2 “文革”时期上山下乡运动的原因
        2.2.1 意识形态动机—受民粹主义影响
        2.2.2 再教育理论的提出—妥善解决红卫兵运动
    2.3 九江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地域背景
    2.4 九江县知青来源地问题
3 知识青年的动员及其安置情况
    3.1 知青的动员情况考察
    3.2 知青的安置形式
    3.3 知青安置经费问题
    3.4 知青吃粮及住房问题
4 知识青年群体生活考察
    4.1 劳动生活状况
    4.2 婚姻生活状况
    4.3 文体生活状况
5 知识青年返城及其归宿
    5.1 知青返城政策的实施
    5.2 知青返城后的去向及工龄计算问题
6 知识青年在当地的社会影响
    6.1 给当地带来的积极影响
    6.2 给当地带来的消极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5)中国农村工业的起源:基于制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
二、人民公社的集体分配制度
三、社队企业的自主经营制度
四、各级政府的扶持
五、结语

(6)冷战时期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援助研究(1960-1978)(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选题的研究价值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文献评述
    四、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冷战与中国对非洲国家援助政策的演变
    第一节 作为冷战武器的国际援助
        一、冷战与国际援助
        二、新中国的对外援助:内容与特征
        三、新中国援外体制
    第二节 中国推动非洲民族解放浪潮
        一、扩大中间地带:中国初入非洲
        二、全面开展非洲工作
    第三节 两个中间地带理论与非洲的“中国道路”
        一、中苏分裂与三方争夺局面的形成
        二、两个中间地带理论背后的“中国道路”
        三、周恩来访非
        四、中国全面援助非洲
    第四节 “三个世界”理论与1970年代中国在非洲的“新攻势”
        一、从发展“一般外交”到“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
        二、1970年代的对非援助
    第五节 改革开放与中国调整对非援助政策
第二章 军事援助:“毛泽东军事思想”在非洲的实验
    第一节 中国自身的历史经验与军事援助非洲
        一、中共早期武装夺取政权的历史经验
        二、新中国对外军事援助概况
        三、培训亚非拉地区政党组织军事人员
    第二节 中国对非洲军事援助政策的内容及其演变
        一、1960年代中国对非军事援助
        二、1970年代中国对非军事援助
    第三节 1970年代中国军事专家训练赞比亚军队的个案考察
        一、支援南部非洲革命:中国军事专家组赴赞比亚背景
        二、山林野营中的操练:中国军事专家培训赞比亚军队的经过
        三、毛泽东军事思想在赞比亚:军训的成效与局限
    小结
第三章 工业、基础设施援助:坦赞铁路修建中的“大庆”经验
    第一节 “大庆”:新中国工业现代化的目标与模式
        一、从学苏到走自己的路:“多快好省”的确立
        二、“工业学大庆”:多快好省、自力更生与政治挂帅
    第二节 中国对非工业、基础设施援助概况
    第三节 “大庆”经验与坦赞铁路的修建
        一、铁路修建中的“多快好省”
        二、“铁人”典型、政治教育与大会战
        三、坦赞铁路修建中的技术、思想传授
    第四节 “大庆”经验及其效果
    小结
第四章 农业援助:在非洲建造“大寨”
    第一节 中国对非农业援助概况
        一、1960年到1963年的中国对非农业援助
        二、1964年中国调整对外农业援助体制
        三、1970年代中国对非农业援助概况
    第二节 顶替台湾在非农耕队援助的决策与实施
    第三节 “大寨”:顶替援助的目标与模式的选择
    第四节 建造“大寨”:顶替援助的实施
        一、农耕队的筹备与派遣
        二、在非洲种“大寨田”
        三、“留下种子”:“大寨人”在当地的技术培训和宣传工作
    小结
第五章 培养"革命与建设的种子“:中国培训非洲留学生和实习生
    第一节 中国培训外国学生政策的缘起
        一、中苏留学生计划的历史经验
        二、中国培训外国学生
    第二节 学习革命:非洲留学生来华
        一、中国接收非洲留学生
        二、非洲留学生在华的生活与学习
    第三节 非洲学生与中方的矛盾与冲突
        一、“阿里事件”与非洲留学生大规模退学
        二、阿里事件背后的冲突
    第四节 教育革命及其结果
        一、强化政治教育:培训非洲留学生政策的调适及其结果
        二、毛泽东教育模式下的非洲实习生
        三、马里实习生事件
    小结
第六章 医疗援助:中国援非医疗队与“革命卫生道路”
    第一节 中国医疗队在非概况
        一、中国对外医疗援助的缘起
        二、援非医疗队的派遣与分布
    第二节 “六二六”指示与“赤脚医生”去非洲
        一、“六二六“指示的出台与医疗革命化
        二、赤脚医生去非洲
    第三节 “毛主席派来的医疗队”
        一、设点和下乡巡回医疗
        二、毛泽东思想宣传队
        三、自力更生:培训工作、针灸
    第四节 “六二六”指示在非洲的效果
    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7)困境与解困:20世纪60年代新安江移民入赣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 研究内容、目标和方法
    (三)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一、 新安江移民入赣的时代背景和基本原因
    (一) 从新安江水库建设到“大跃进”时期的移民安置
    (二) “文革”时期的移民重迁进入江西
二、 新安江移民入赣的过程
三、 新安江移民入赣安置问题
    (一) 移民安置方案的实施
    (二) 移民安置经费的拨付与落实问题
    (三) 移民问题凸显
四、 80 年代末期对移民遗留问题的处理及后期扶持
    (一) 入赣新安江移民遗留问题的处理
    (二) 国家对水库移民后期扶持
五、 移民村案例分析:资溪县乌石镇新月畲族村
    (一) 新月畲族村的基本情况
    (二) 社会生活变迁
    (三) 社会变迁原因分析
六、 浙赣两省文献中记载新安江移民的反差及其思考
    (一) 方志记载的反差比较
    (二) 相关专题报告文学之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湖南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研究(1968-198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国内外学术研究回顾
    二、选题意义及可行性分析
    三、重难点与创新点、研究方法
第一章 湖南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第一节 “文革”前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第二节 “文革”期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历程
    第三节 两个阶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不同点
第二章 下乡知青的安置
    第一节 安置经费的拨付
    第二节 粮食与日用品供应
    第三节 知青安置方式
    第四节 集中安置——推广株洲经验
第三章 知青艰难的“再教育”
    第一节 初来乍到,始尝艰辛
    第二节 入不敷出,生活困难
    第三节 条件恶劣,栖身何处
    第四节 命运多舛,身心受害
    第五节 追求娱乐,慰藉心灵
    第六节 接受锻炼,建设“新”农村
第四章 对上山下乡运动的反思
    第一节 一笔特殊的“精神财富”
    第二节 无法回避的困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9)“文化大革命”时期洞口县农田水利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2 “文化大革命”时期洞口县农田水利建设的相关资料和研究状况
        1.2.1 相关文献、专着
        1.2.2 相关论文资料
        1.2.3 档案资料
        1.2.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1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洞口县农田水利建设的背景和概况
    1.1 建设背景
        1.1.1 严重水旱灾害的困扰
        1.1.2 “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推动
        1.1.3 洞口建县后农田水利建设奠定的基础
        1.1.4 农田水利建设中的群众基础
    1.2 “文化大革命”时期洞口县农田水利建设概况
        1.2.1 水库建设
        1.2.2 水轮泵站、电站建设
        1.2.3 塘坝、水渠建设
第2章 “文革”时期洞口县对农田水利建设的规划
    2.1 典型水利规划概述
        2.1.1 跨年度规划:《洞口县 1966—1968 年水利规划》
        2.1.2 年度规划:《洞口县 1972 年水利水电兴建初步规划》
    2.2 洞口县水利规划的实施情况
        2.2.1 《洞口县 1966-1968 年水利规划》的实施情况
        2.2.2 《洞口县 1972 年水利水电兴建初步规划》的实施情况
第3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洞口县农田水利建设的组织
    3.1 组织机构和队伍
    3.2 建设组织管理
        3.2.1 劳动力的动员组织
        3.2.2 农田水利建设的物资的筹措
        3.2.3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筹措
第4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洞口县对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
    4.1 从谁建谁管到分片管理
    4.2 贯彻落实各级水利工程管理办法
    4.3 因地制宜,在不同地形区域采用不同的对策修建水利工程
        4.3.1 在大山地区采取的水利灌溉措施
        4.3.2 在半山、半丘陵地区所采取的灌溉措施
        4.3.3 在丘陵地区所采用的灌溉措施
    4.4 优化工程管理,灌溉效益稳中有升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10)广西社队企业研究:1953~1983(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社队企业小史
    三、学术史回顾
一、广西社队企业的出现
    (一) 广西社队企业的前生:农村副业
        1. 解放前广西农村副业概况
        2. 解放初期广西农村副业、手工业的恢复与发展
    (二) 农业、手工业合作社时期的广西社队企业的产生
    (三) 大跃进时期广西社队企业的短暂发展
        1. 广西社队企业大规模出现的背景
        2. 广西社队企业的大规模出现
        3. 广西社队企业发展的生动写照
    (四)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广西社队企业的调整与恢复
        1. 全国发展概况
        2. 广西社队企业的调整
        3. 广西社队企业在困难中坚持发展
二、广西社队企业的曲折发展
    (一) 文化大革命前期广西社队企业的曲折发展
        1. 全国形势与概况
        2. 广西社队企业在动乱中的发展
    (二) 文化大革命后期社队企业的发展
        1. 全国概况
        2. 广西社队企业的发展
        3. "左"倾政策对社队企业发展的危害
        4. 社队企业发展情况
    (三) "抓纲治国"时期广西社队企业的发展
三、广西社队企业在调整中的发展与终结
    (一) 广西社队企业缓慢发展时期
        1. 全国发展概况
        2. 广西社队企业在调整中的发展
        3. 广西社队企业的终结
    (二) 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四、广西社队企业的产业结构、经营管理及地方特色
    (一) 广西社队企业的产业结构
        1. 第一产业
        2. 第二产业
        (1) 采矿业
        (2) 食品工业
        (3) 建筑材料制造业
        (4) 日用陶瓷制造业
        (5) 机械制造业
        3. 第三产业
    (二) 广西社队企业的管理与制度
        1. 社队企业规模的变化
        2. 社队企业的资金来源
        3. 社队企业的产供销
        4. 社队企业的利润与分配
    (三) 广西社队企业发展的地方特色
五、社队企业的历史意义
    (一) 农村工业化问题
    (二) 农业现代化问题
    (三) 社队企业与农村基层政权功能的发展
    (四) 社队企业与农村社区责任
    (五) 社队企业与农村市场化
    (六) 建设社会主义新村庄与小城镇建设
    (七) 缩小工农差别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四、艰苦奋斗学大寨 自力更生办茶场(论文参考文献)

  • [1]石家庄地区知青带队干部群体研究[D]. 马婉祯.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2]龙溪专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研究[D]. 唐绮颖.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3]广东五七干校研究[D]. 邱志玲.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6)
  • [4]江西省九江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研究(1968-1980)[D]. 于明星. 江西师范大学, 2016(03)
  • [5]中国农村工业的起源:基于制度的视角[J]. 李风华.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04)
  • [6]冷战时期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援助研究(1960-1978)[D]. 蒋华杰.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
  • [7]困境与解困:20世纪60年代新安江移民入赣问题研究[D]. 王康敏. 江西师范大学, 2013(03)
  • [8]湖南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研究(1968-1980)[D]. 刘丽. 湖南师范大学, 2013(S1)
  • [9]“文化大革命”时期洞口县农田水利建设研究[D]. 刘仲徽. 湘潭大学, 2013(06)
  • [10]广西社队企业研究:1953~1983[D]. 何继华. 广西师范大学, 2010(01)

标签:;  ;  ;  ;  ;  

努力向大寨学习,自己经营茶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