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旅美生化和分子生物学家的贡献(论文文献综述)
王树彬[1](2020)在《硬粒小麦核心种质遗传多样性及农艺和抗旱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现代栽培小麦包括硬粒小麦(Triticum turgidum ssp.durum,2n=4x=28,AABB)和普通小麦(T.aestivum ssp.aestivum,2n=6x=42,AABBDD)两个物种。硬粒小麦仅占全球小麦产量的5%和全球小麦栽培面积的10%,但是,硬粒小麦具有高蛋白质和高胡萝卜素含量等品质特点,是意大利面等食品的专属原料,市场价格比普通小麦高出20%,具有普通小麦不可替代的农业和经济价值。相比普通小麦,硬粒小麦主要栽培地区更集中于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地区,这使得硬粒小麦在干旱胁迫方面具有更强的适应性。硬粒小麦和普通小麦在遗传多样性和诸多性状方面存在广泛差异,在品种改良方面互为主要基因库。硬粒小麦和普通小麦(A、B基因组)可能分别驯化自栽培二粒小麦(T.turgidum ssp.dicoccum,2n=4x=28,AABB)两个主要亚群,这也可能是两者遗传多样性差异的重要原因,但三者遗传关系尚不明确。目前,利用连锁分析或关联分析等遗传学研究手段,小麦中已经开展了不少农艺性状和抗旱QTL方面的研究,但研究重点一直在普通小麦方面,硬粒小麦方面相关研究还比较有限。本研究中,我们以国际小麦基因库National small grain collection(NSGC)硬粒小麦核心种质为研究材料,利用小麦9k芯片对群体进行了基因型分析,对群体18个主要农艺性状和抗旱性(枯萎指数)进行了调查,结合以上信息对硬粒小麦遗传多样性和农艺性状变异进行了系统分析,主要研究果如下:1.研究表明硬粒小麦具有丰富的遗传和表型变异。所调查的18个农艺性状具有较高的遗传力(H2为60%~92%),其中株高、抽穗期、旗叶长度、旗叶夹角、穗长和小穗数在育种过程中受到了选择。小麦9k芯片鉴定了 4,369个多态性较高(MAF大于0.05)的SNP标记,覆盖了全部14条染色体,平均标记间密度为2.6 Mb,标记间物理距离大于5 Mb时连锁不平衡程度迅速衰减,总体上估计r2降低至0.1至少需要26 Mb物理间隔。2.研究发现硬粒小麦群体具有复杂的层级结构,具体体现在亚群间或材料间高度的遗传相关性。材料间IBS(亲缘关系)分布峰值在0.6处,说明不同材料间广泛存在高水平的亲缘关系。通过STRUCTURE软件对各材料遗传构成进行推算,发现硬粒小麦群体可以划分为2个或4个亚群,亚群间有大量的材料在遗传构成方面表现出混合性:无论划分为2个或4个亚群,分别有29%和47%的材料Q值(最大遗传成分所占比例)小于0.7,并且亚群的划分与育种状态和地理分布没有显着关系。3.比较了现代栽培小麦(硬粒小麦和普通小麦)与祖先种栽培二粒小麦的遗传多样性,发现从祖先种到农家种再到改良种的驯化和育种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瓶颈效应,相关群体遗传多样性依次减小,并且三个小麦种呈现出显着的遗传分化,其中硬粒小麦和普通小麦分化程度最大。进一步通过STRUCTURE软件对各材料遗传构成进行推算,表明三者的遗传关系与其进化历程相关:栽培二粒小麦清晰地分为遗传和地理上相异的南部和北部两个亚群,大部分硬粒小麦遗传构成与栽培二粒小麦南部亚群相近,全部普通小麦材料与栽培二粒小麦北部亚群遗传构成相近,表明硬粒小麦和普通小麦可能起源于不同的栽培二粒小麦亚群,栽培二粒小麦的群体分化可能是硬粒小麦和普通小麦遗传多样性差异的重要原因。4.关联分析总共鉴定了 121个SNP标记(属于73个遗传位点)与17个农艺性状显着关联。对于不同性状,关联位点从1~14个不等,单个位点可以解释2%~6%的表型变异,全部位点可以解释6%~43%的表型变异率,主要取决于所检测到的关联位点数目。联合分子辅助育种(仅考虑关联位点)和基因组选择(使用全部4,369个多态性标记)发现,对于所有性状,基因组选择对表型值的预测能力均超过分子辅助育种,这说明关联分析没有检测到微效QTL,同时说明本研究关注的大部分农艺性状受主效和微效QTL控制,属于典型数量性状。121个关联标记和73个关联位点中,分别有16个和15个与多个性状显着关联,说明硬粒小麦农艺性状QTL中广泛存在“一因多效”或遗传连锁现象。利用两个F2:3群体,我们通过连锁分析进一步对三个“一因多效”的产量因子关联位点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连锁分析和关联分析结果完全一致,说明了关联分析结果具有可信性。5.关联分析总共鉴定了 19个SNP标记(属于9个遗传位点)与硬粒小麦抗旱性(枯萎指数)显着关联,单个位点可解释3%~6%的表型变异,全部9个位点可解释25%的表型变异。抗旱位点locus.4B.1之前在硬粒小麦和普通小麦中被广泛报道与多种抗旱和耐盐指标相关;另外,locus.4B.1同时与株高显着关联,这可能是由于locus.4B.1位于株高基因Rht-B1下游,并且两者具有一定程度的遗传连锁。单倍型分析表明locus.4B.1具有9种单倍型(hap1-9),其单倍型分布与前面提到的硬粒小麦、普通小麦和祖先种栽培二粒小麦的演化关系一致。硬粒小麦群体中,只有两种低频(总计12%)单倍型hap1和hap2表现抗旱性,并且与相对较低的株高相关联,这两种单倍型在育种过程中得到了选择,但是还未固定下来,在硬粒小麦抗旱改良方面具有应用潜力。6.综合locus.4B.1处已报道的抗旱QTL信息,我们将该抗旱位点物理距离缩小至16Mb,包含177个注释基因;结合基因注释、表达模式和序列变异,我们发现三个串联重复的含有7个WD40结构域的基因TaWD40.4B.1~3可能是该位点候选基因,其中,TaWD40.24B.2中导致蛋白质翻译提前终止的核苷酸突变CDS.1274.G>A可能是该位点功能变异。统计学分析表明,群体中携带CDS.1274.G的株系抗旱性显着高于携带CDS.1274.A(翻译提前终止)的株系。我们进一步分析了 TaWD40.4B.1~3硬粒小麦EMS突变体抗旱表型,发现三个基因在抗旱功能上具有保守性,并且不同结构域对抗旱性具有不同影响。
韩小蕙[2](2019)在《协和大院一百年(名医篇)》文中提出前文说过协和大院经历了四次大折腾,本章讲述大院16栋小洋楼里住过的五代人。1921—1949年,第一代1921年,马路对面的协和医学院竣工,14幢绿色琉璃瓦大屋顶宫殿式建筑错落有致,亮瞎了老北平人的双眼。花园别墅的协和大院也同时交付使用,16栋小洋楼就像把美国小镇搬到了北平市中心。当时住进了第一批住户,都是协和聘请的外国医学专家,以美、英为主。那时大院里的规矩大了,不准骑着自行车满院子乱窜,不准大声喧哗,不准摘花折草等是最基本
岳婷婷[3](2015)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文中提出1847年,容闳、黄宽、黄胜三位中国少年在美国教师布朗的资助下,由香港马礼逊学校前往美国留学,掀开了中国近代留美教育的序幕。此后的百余年间,留美教育几经潮起潮落,绵延不断。近代留美生大多以潜心学习西方科技文化为己任,文化品位高、知识结构新,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产生了巨大影响。新中国成立之初,迫于当时的国际局势与中美关系,中国政府决定停止向美国派遣留学生,留美教育被迫中断。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伴随改革开放的启动与中美关系的改善,特别是邓小平做出“扩大派遣留学人员”的重要指示,留美教育得以恢复。1978年底首批公派访问学者启程赴美,标志着留美教育正式重启。改革开放以来,留美教育持续稳步发展,中国迎来了史上规模最大、领域最多、范围最广的新一轮留美热潮。伴随中美外交关系的变化与两国留学政策的演变,改革开放以来的留美教育大致经历了恢复与迅速发展(1978-1988年)、遭遇顿挫与回暖(1989-1997年)、持续发展与短暂低潮(1998-2006年)、深入发展与繁荣(2007年至今)四个发展阶段。留美教育的发展虽偶有挫折,但总趋势是向上发展的。美国始终是中国学生首选的留学目的国,中国也逐渐成为美国国际学生的最大来源国之一。总体而言,留美教育的恢复和发展是中美两国政府与民间力量共同努力的结果。特别是留美教育恢复之初,两国间的学术联系因长期封闭而一时难以建立起来,为了解决留学生派遣渠道不畅的问题,两国政府、一批中美热心教育事业的科学家以及民间各种基金会组织,都承担起牵线搭桥的工作,发起实施了多个赴美留学项目,选送了数千名的中国学生和学者赴美深造,从而使赴美留学工作打开了局面。当代留美生的数量多、质量高、领域广。从留学规模看,1978年以来从中国大陆赴美留学的学生和学者已逾146万人,占同期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的近一半;从留学层次看,留美生中攻读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占多数,学历水平整体较高;从留学领域看,选择读科学、技术、工程、商科等专业的留美生人数最多。此外,中美两国趋向宽松的留学政策及中国国内出国留学热的持续升温,使留美生的队伍日益庞大,人员构成日益复杂,留美教育呈现出了许多新特点和新趋势:留学不再是少数精英群体的专利,赴美留学成为许多学生毕业时的常规选择;留美本科生人数激增,留美中学生也显着增加;留美生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更加注重从自身需求和兴趣出发;留学渠道从单一的国家选拔资助,发展为自行申请、校际合作、联合培养等多种选择。总之,留美教育正朝向大众化、低龄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伴随留美教育的持续发展、留美生人数的不断增多,二者与中美两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越来越紧密。一方面,留美生为美国提供了丰富而廉价的人力和智力资源,为推动美国科技创新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留美生的学费和日常消费促进了所在学校及当地经济的发展,对美国经济发展贡献良多;大量留美生毕业后留在美国创新创业,成为当今美国华人华侨专业人士群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提升了华裔族群在美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地位。另一方面,数量众多的留美回国人员凭借其在各行各业的杰出表现,无可争议地成为当代海归群体中的佼佼者。他们奋战在中国教育、科技、经济、政治、文化和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总之,作为沟通中美文化的桥梁和纽带,留美生已经成为推动两国关系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
刘志刚[4](2014)在《复合菌剂强化SBR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SBR能够有效地处理生活污水和低浓度有机工业废水,且工艺简单、运行费用低。垃圾渗滤液水质复杂,含有多种有机污染物,CODcr和氨氮含量高,对微生物有抑制作用,降低了SBR的处理效果。本文研究复合菌剂强化SBR工艺对渗滤液的处理效果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1)经过※个周期不同进水驯化,确定SBR最佳运行参数,具体运行工况为:进水期※h、曝气※h、缺氧※h、曝气期※h、缺氧※h、曝气※h、沉淀期※h、排水期※h。(2)运行SBR反应器,分别处理稀释※%、※%、※%、※%、※%、※%渗滤液以及渗滤液原样,实验组比对照组对CODCr、NH3-N、TN、TP、BOD5、SS平均去除率分别※了※%、※%、※%、※%、※%、※%,表明复合菌剂※了SBR对渗滤液的处理效果;分别对两组反应器进行有机负荷冲击,实验组对CODcr的去除率比对照组※※%,表明复合菌剂※了活性污泥耐负荷冲击能力。(3)分别对驯化前活性污泥、驯化结束后、运行结束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活性污泥取样,采用MPN计数法对其中微生物进行计数,对比对照组,实验组细菌数量※了※个/L,表明投加复合菌剂※了污泥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计算并分析五组样品中微生物群落ERIC-PCR指纹图谱※以及各样品的指纹图谱条带,实验组的条带明显比对照组※驯化及运行结束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ERIC-PCR指纹图谱相似性均为※%,表明复合菌剂※了活性污泥的微生物种群结构。
赵南明[5](2013)在《忆近代中国杰出的生物化学家邹承鲁先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第一次见到邹承鲁先生是在粉碎"四人帮"全国召开科学大会之后,大约是1977年,我和几位中青年的物理工作者为参与制订全国"六五"物理科学规划去拜访邹先生的夫人——物理学家李林教授。她在家里接待了我们,我知道她是我国地质科学泰斗李四光的女儿,见面前
黄黎明[6](2012)在《微生物制剂IBC强化SBR处理系统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废水水量逐年增大,提高废水的处理效率,减少排污总量,显得非常重要。强化废水生物处理系统的研究,已成为环保领域的研究热点。本课题选用微生物制剂IBC进行强化SBR处理系统的实验研究,以期得出其强化作用的规律及相关的作用机理。通过对比实验,对投加微生物制剂IBC的实验组与未投加的对照组在处理效率、活性污泥性能、活性污泥活性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特征上进行研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投加微生物制剂IBC使得实验组CODCr、氨氮及总磷的去除率相比对照组最终分别提高了8.54%、14.87%和15.90%,各自达到88.19%、85.47%、65.42%,其MLVSS/MLSS值比对照组也平均提高了约17.68%,达到0.7474,而其污泥沉降性能无明显差异,均为70mL/g左右。投加微生物制剂IBC提高了实验组SBR处理系统的基质降解速率,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CODCr在其吸附降解阶段的降解速率提升了约9.82%,氨氮降解零级反应阶段的降解速率增高了约24.87%。投加微生物制剂IBC也提高了活性污泥活性,实验组SOUR相比对照组提高了约19.10%。OUR及SOUR在曝气阶段的沿程变化表明,投加微生物制剂IBC延长了以外源呼吸为主的代谢阶段约60min。随着强化实验的进行,投加微生物制剂IBC的实验组SBR运行状况逐渐优于对照组,其SBI指数最终达到10,而对照组SBI指数为7。Biolog实验表明,投加微生物制剂IBC后提高了微生物活性及其对碳源的代谢能力,特别是提升了活性污泥系统中降解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类、多聚类、酚酸类及胺类物质微生物种群的数量及活性。投加微生物制剂IBC同时提高了实验组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均匀度及优势微生物的优势度,使得系统内的微生物生态更加稳定。对Biolog实验数据的主成分分析表明,对照组与投加微生物制剂IBC的实验组主要在降解碳水化合物、多聚物、酚酸类及胺类物质的微生物群落上存在较为显着的差异。聚类分析表明,投加微生物制剂IBC后形成了新的稳定的微生物群落生态。
方益昉[7](2012)在《生命科技政治特征分析和案例比较研究 ——以黄禹锡事件为轴心》文中认为作者从单向研究科技的进步,到多维关注科技的失衡,从而开始逐步聚焦导致生命科学技术扩张异化的历史与现实案例,以及构成这些案例的相关背景因素,近年来逐步将科技畸化的阐述和讨论,作为主要的学术研究方向之一。本文聚焦当下生命科学技术赖以生存的环境空间,试图建立以政治元素为重点的科学技术历史研究的学术话语体系。①作者研究生命科技异化的目的,无非希望生命科学技术回归本义,让生命科学技术一如既往地成为人类个体和谐生存,人类社会公平正义的推动因素之一。本文关注的科学政治研究和写作,是基于生命科学技术的角度逐步拓展的。这种有关科学政治的研究视角和研究的原则与方法,应该也是可以在科学技术史的其他研究领域中,重复尝试和反复验证的。上述思考与研究,始于2005年下半叶爆发的韩国黄禹锡干细胞生物技术事件。为此,本文就以该事件为轴心,辅以中外科技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以及发生在当下现实生活中的鲜活案例,展开比较研究和平行分析。本文第一章主要阐述了课题缘起、案例选择、立论假设、方法结构、概念界定、目的意义、研究背景以及创新特色。本文的研究特色在于,围绕韩国的黄禹锡事件,通过生物医学专业视角跟踪和剖析了该事件发生以来数年间不断披露和出现的细节,平行分析了决定黄禹锡科学研究成果影响力的其他关键因子。本文主要将发生在中国近代与当代社会的生物医学技术研究与应用案例,比对黄禹锡事件,致力于发掘现实生命科学技术发展中值得警示的因素。本文目前主要关注影响生命科学技术发展的六项关键因素,逐章细化分析:本文第2章讨论科学伦理遭遇国家利益时的历史尴尬,即意识形态往往任意突破科学伦理的底线。通过剖析国家主义在韩国科学巨星黄禹锡腾空与陨落中的表现特征,分析了中国近代科研史上的创举,第一次人工合成胰岛素项目过程中国家主义对科研的影响。此事并非孤例,上世纪50-60年代,李森科主义和遗传学理论在中国遭遇,成为生物学影响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历史现象。将生命绑架于技术的案例,二次大战中的曼哈顿计划是先例,即将核子技术偏离治病救人的核医学的轨道,转向摧毁生灵的核武器研发。上述案例的共性是,普遍存在违背科学共同体基本原则和基本程序,突出了政治需要、政治正确、违背科学精神、引入军事思维等国家主义的表征。在至高无上的意识形态下,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与伦理规范全部让位于国家利益,最终干扰着科学进程的纯洁,阻碍着生命科学的健康发展。历史表明,政权维护中不惜将生命科学拿来陪绑,这样一味崇尚国家利益至上,往往会将科学技术研究导向歧路,生命科技最终也会导致对生态的伤害。第3章主要回顾近5年中的干细胞克隆生物科技在新世纪的发展历程。2005年以后,黄禹锡中断干细胞克隆研究,但世界主要干细胞和克隆技术实验中心继续探究,对黄禹锡所有工作成就加以复核与认定,肯定了其在无性繁殖或孤雌繁殖的研究方向上,为干细胞克隆领域获得长足进取提供了依据。于是,生命话语的重心,再次转移到了西方学术共同体,东西方争夺学术话语权的波澜风起云涌。一方面,黄禹锡事件之后,西方获得丰盛的生物克隆和干细胞成果,直至合成生物学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人工生命。另一方面,就在西方抓住机遇全线突破的同时,东方特别是中国生命科学技术的开发应用领域,却倒退至原始竞争阶段,某些骨干企业与技术人员不惜劫持生物技术,频频暴露出滥用技术与概念、危及生命健康的群体性丑闻。中国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的科学伦理和道德危机集中爆发,直接危害着世界1/5人口的健康与未来,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案例,就是来自东西方技术精英再度携手合谋,左右转基因主粮的东进战略。在第4章中,文章不仅将黄禹锡事件中的主要角色黄禹锡个人,还将其他相关科学家和科学共同体内精英人士的个性特征和所作所为,作为研究重点。同时,作者继续比较了曼哈顿计划中成功反击法西斯的精英共同理念,近代中国生命科学历史事件中,形形色色专业精英人士在阶级斗争年代以来的学术操守,有科技精英自动畸化,沦为行政工具;有科技学术被动畸化,成为外交工具;也有与奸商为伍,出卖灵魂与技术的个体。当下,生物科学技术正在成为政治巨鳄控制政权的玩物,转基因主粮种植的政治博弈中,隐现国际巨鳄的背影,居然有人熟视无睹。文章化繁为简,引证一位中学生的论文,旨在戳破类似皇帝新衣的转基因主粮包装。科学技术由人类发明和利用,研究科学技术首先依赖于从事研究的人类本质,或曰科学精英素质。关键科研人员的关键素质和研究背景,对核心科学技术的发明与维护,对核心专利技术的掌握与应用,对于社会效益可以产生不容忽视的结局。个人的社会属性,愈来愈作用于科技项目。当代历史表明,科学工作者个体无法摆脱政治纠葛的现实困境。在中国生命科学技术领域,更要有针对性地重新呼唤学者的公共意识、独立意志和敬畏精神。第5章解析韩国卢武玄政府为了扶持黄禹锡团队,在人力、财力和国家政策等方面,大开绿灯的细节。但政府在黄禹锡遭受学术争议后,极力利用公权力,力图在第一时间摆脱与黄的瓜葛。至今,韩国政府的举国力挺模式,一直获得中国科技部的极力赏识,类似的政府行为在中国农业部运作转基因主粮市场化过程中集中体现,摆明了政府角色与利益集团的柔性联系。公权在生命科学中的位置相当微妙,美国利用宗教敬畏,试图制衡公权机构在生命科技上的过度出位。目前伦理框架下,到位的公权有助约束民间科学狂人冲撞生命科技伦理底线的危机事件。在我国,芸芸众生满怀善良与感恩之心,习惯将国家与政府概念合二为一,为此,必须明晰概念,国家是一种象征,政府则由一批代表人物集合而成,是行使公权的利益集团,不管他们声称代表国家利益、民众利益、还是其他利益,总之是有着明确利益导向的实体。政府的作为与政府的行政目标,最终有其政治目的,征收巨额税收是其中之一,托词包括维系国家机器的运转能力。学者需要看清政府在科学技术中的角色与目的,即他们坚定的利益诉求。第6章重点讨论资本对于科技发展的现实意义。人类历史上的绝大部分时光游牧在农业社会,产生了生物技术历史上的童贞交流与人文牧歌,无欲无求,延绵生灵。公权与资本尚未崛起之时,技术与产品传播全球,养育人类。遇到全球航海契机,一面带来技术与产品的交流,同时也带来了控制和征服。封建时代利用生物技术,比如中国的茶叶技术与产品,可以统治约束异族,但是中国从来没有过度利用这项先进武器。西方最后操起生物技术武器,大打经济战略,鸦片贸易就是西方击溃中国的技术亮器之一,烟草紧随其后,至今遗患中国。新世纪以来,西方的资本与技术结合,不仅在中国、韩国等东方国家的技术领域,同时也在与其相关的金融资本领域展开全面防线与围剿,韩国黄禹锡事件与中国的股市新宠海普瑞,以及外资操控下越来越多中国张略农产品等,先扬后抑,笼罩在西方战略的阴影下。资本市场上生物技术产业的波动,与国际资本在生物技术研发、产业化和资本化上的作为,不仅是新兴的高技术博弈领域,也是资本追逐利润的新天地。生物技术和产品的战略规划布局及其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同步关联,为新世纪资本寻求技术中的利润,铺垫了逻辑依据。今日西方继续施展掌握生物技术控制力量的决心,启示我们不能轻视转基因主粮技术与产品背后的政治力量。资本与政治的天然联系,在现代生命科技中具有历史性的同盟关系。第7章讨论了黄禹锡事件中媒体报道及其产生的效果,这一结论的获得,部分是通过统计分析主要网络媒体的海量报道数据,了解了东西方媒体报道中的系统性倾向,揭示了大众文化与科技传媒的关系。在科技媒体报道诠释生命科学技术主题及其文化外延中,要求自律负责的媒体主动提升科技素质与职业道德,从而达到促进社会公众科学文化提升的目的,共同抵御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负面误导。近年来,我国媒体做出大量的“洪氏人人百岁”报道,“张氏绿豆治病”报道,“马氏独创治病”和“李氏道家养生”报道等等,大众媒体在涉及生命话语时,不断表现失常。我们主张科学传媒的专业精神与现实意义,重视它对公众生命话语把握的导向作用。为此,不仅需要鼓励媒体在社会发展中的正面作用,也要警惕一旦出现媒体运作泛滥,将对生命健康的产生无穷威胁。合理运用信息化时代媒体技术,是生命科技话语掌控,及其影响力施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最后一章概括了四项研究结论:1.现代生命科学技术已经不再是实验中隔离净化培养出来的尤物。2.现代生命科学技术至少与意识形态、话语竞争、学者操守、政府作为、资本野心和文化传媒等外界因子具备互动联系。3.现代生命科学的良性发展环境与健康运用背景,取决于上述外部因子的综合平衡。4.生命科学政治研究项目,着力揭示与探讨涉及上述研究因子的平衡艺术。最后,基于目前的初步研究,文末也强调了未来的研究重点有待深化,制定了预计的研究框架,即从单一因子的科学相关元素分析,开始侧重二元复合因子分析。
柳冬[8](2011)在《阮可三:身在异乡,心系祖国》文中研究指明阮可三经常说:"留学海外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更好地报效祖国嘛!海外学人如果不把学之所成和祖国的现代化事业相结合,在国外的学术和物质成就只能属于个人,其价值会显得很小;而能为祖国发展多办实事,多做贡献,个人的成就和价值就会加码!"
尤着宏[9](2010)在《基于图和复杂网络理论的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分析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几乎涉及到每一个生理过程。高通量实验鉴定技术和计算预测方法的快速发展使得直接和间接来源的大规模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不断累积。然而,大规模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中较高比例的假阳性和假阴性“噪声”严重影响了相互作用数据的质量。生物信息学方法能够从已有的数据和知识出发,通过计算的方法系统评估和预测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的假阳性和假阴性。本文针对上述问题,从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拓扑结构出发,以图和复杂网络理论为基本工具,提出了四种有效的计算方法来对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中假阳性数据进行评估,并预测其假阴性数据和遗传相互作用。最后,我们提出一种在整合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高内涵RNAi筛选数据和其它多源数据的基础上重建果蝇的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方法,以此作为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的一个应用实例。全文的主要工作概括如下:(1)针对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中存在着较高比例假阳性数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整合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相关的多源异构组学数据,并巧妙地将多源数据信息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拓扑结构信息进行融合,进而过滤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中的假阳性“噪声”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过滤算法的性能要优于已有的三种经典方法,能够筛选出原始数据中具有高度可靠性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对。(2)提出了一种鲁棒的基于流形学习ISOMAP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假阳性过滤和假阴性预测的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ISOMAP方法将原始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变换到一个低维的流形空间。然后,根据所嵌入低维空间中蛋白质间的相似性构造了一个用来表示蛋白质对相互作用可能性的可靠性指数。实验结果显示,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成功地评估或预测稠密或者稀疏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假阳性或假阴性“噪声”。(3)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线图和加权网络拓扑结构的方法来消除大规模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中的假阳性“噪声”。首先,采用一种新颖的加权线图算法将原始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变换成其对应的加权线图;然后,计算变换后的加权线图中节点的多种网络拓扑属性。最后,采用一种加权的CD-Dist算法对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的可靠性进行了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取得很好的去噪效果,过滤后的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可靠性得到了显着的提高。(4)针对目前在基因组范围内的蛋白质遗传相互作用尚不完全了解,且通过实验的方法检测蛋白质遗传相互作用将非常困难和昂贵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计算系统生物学方法来准确预测合成遗传相互作用。该方法首先通过整合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蛋白质复合物数据和基因表达谱数据,构建一个高覆盖率、高精度的功能基因网络。然后,从上述功能基因网络中计算得到十种加权网络拓扑属性作为预测合成遗传相互作用的特征向量。最后,一种基于图的半监督分类器被用来预测合成遗传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准确地预测酵母的遗传相互作用。(5)提出了一种将RNA干扰技术、荧光显微镜技术和自动图像分析技术的结合的系统生物学方法来研究果蝇细胞的MAPK信号转导通路。该方法首先通过整合高内涵RNAi筛选数据、多源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数据构建一个高可靠性的功能基因网络。然后,采用提出的一种改进的整数线性规划算法从所构建的功能基因网络中重建出果蝇MAPK信号通路。最后,通过p值、基因功能富集分析和已发表文献知识这三个指标来对得到的信号通路的生物显着性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不但能够发现KEGG标准数据库中存放的MAPK信号通路中包括的所有元素,而且还预测了一些额外的参与MAPK信号通路的蛋白质,通过文献查询,这些预测的蛋白质确实参与了MAPK信号通路。
黄仁国[10](2010)在《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 ——1949-1978年的中美教育交流》文中认为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是一段非常特殊的教育交流。从1949年到1978年这30年,中美之间没有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因而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双边官方教育交流,几乎所有的教育交流都是以民间名义进行,但是,几乎所有的教育交流又都具有明显的政治背景。这30年,前20年是中美教育交流中断的时期,后10年是中美教育交流恢复的时期。在后10年中,经济因素在教育交流中的作用异军突起,政治、经济与教育形成明显的三向互动。这30年,中美之间单纯的教育交流尽管不多,层次也不高,但教育交流问题始终是中美双边关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与教育有关的交流也始终是中美民间往来中最主要的形式。在中美关系中,教育交流问题由边缘位置上升到特别重要的地位。1949年至1978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新生政权,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这一时期,中美教育交流从国家主权、国家安全与现代化这两个政治与经济的角度深刻地揭示了中美建交前30年的双边关系,是深入了解中美建交前双边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切入点。因此,本文从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中研究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并由此打通近代与当代、建交前与建交后的中美教育交流,展现政治、经济与教育的复杂关系以及教育国际交流的特殊功能和作用。本文将教育交流定义为:政府部门、工商界、民间组织及其与教育活动相关的人员,通过人员往来、项目合作、合作办学、国际会议和教材图书建设等形式,进行教育科研成果、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方法等的交流,以实现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利益的活动。这一定义能够较好地分析1949年至1978年的中美教育交流,也适用于分析近代中美教育交流和中美建交后的教育交流。本文以《人民日报》、《参考消息》和美国的部分档案资料为主要资料来源。《人民日报》和《参考消息》大量报道中美之间的教育交流,说明了中美教育交流在中美关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为厘清中美教育交流研究中的重要史实问题提供了依据。为了增强研究的科学性,本文坚持以弄清1949年至1978年中美教育交流的客观事实为最高准则,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文中列举了大量的史料,制作和使用了必要的图表,做了一些有典型意义的个案分析,以此再现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实际情况,以此分析教育交流在当时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对后来中美关系、中国改革开放和中国教育交流大发展的影响。1949年至1978年这30年的中美教育交流,可以以1969年为界,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前20年是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期,后10年则是中美教育交流的恢复期。前20年又可以细分为4个时期,即短暂的观望(1949-1950)、中断(1950-1955)、中方示好美方封闭(1956-1960)、中方封闭美方示好(1961-1968)。后10年细分为3个时期,即恢复(1969-1972)、发展和摇摆(1973-1976)、突破(1977-1978)。前20年是中美对抗的时期,但对抗中有试探;由于双方试探的节奏不一致,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两国间完全中断了两国政府都视为合法的直接的教育交流,中国政府有计划地接收了美国在华的文教机构,美国政府则千方百计地阻挠中国留美学生和学者回国服务。这20年中美教育交流并没有完全中断,而是断断续续地进行了一些有限的教育交流,不过,这些交流多半是一方视为合法而另一方则视为非法,或者是以民间形式在第三国进行。后10年是中美关系逐渐改善的时期,是双边教育交流循序渐进的时期;总体上看,双边直接的教育交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渐加深,逐渐得到重视,逐渐起到重要作用;不过,在发展态势上,却表现为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而非一帆风顺。论文由绪论和正文组成。绪论部分对教育国际交流与中美教育交流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美国和中国对当代中美教育交流的学术研究情况,提出了文章的研究思路。正文部分共分五章,其中前四章按时间顺序对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第五章则对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进行综合研究。第一章“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1949-1968)”。这是中美关系经过短暂的观望后便进入长期的激烈对抗时期。这章包括新中国成立前的中美教育交流概述、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中美敌对时期各自为恢复教育交流所做的准备以及这一时期的有限交流。本章从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中美关系分析中美教育交流中断的背景,从中国政府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机构和争取留美学生回国工作来分析中美教育交流中断时的教育交流问题。本章认为,毛泽东向外国学习的思想以及中苏关系变化后中国教育部门的调整为中美教育交流的恢复做了思想上和实践上的准备;美国《国防教育法》的颁布和美国中国学的发展以及随后的富布赖特听证会和与大陆中国学术交流委员会、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关心亚洲学者委员会的成立为恢复美中教育交流做了准备。中美在对抗时期的有限交流主要有中美大使级会谈中的教育交流问题、青年代表团交流、艺术交流、学术交流和美国友人访华。第二章“中美教育交流的恢复(1969-1972)”。这是中美关系走向缓和的时期。这章主要分两部分展开,一是美国代表团或个人访华,二是中国代表团访美。中国政府通过邀请斯诺访华制定处理美国人来华问题的政策,通过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中美交往大门,通过邀请美国学者高尔斯顿和西格纳访华叩开中美学术交流的大门,通过邀请杨振宁访华带动美籍华人学者访华,通过邀请基辛格、尼克松和美国议员访华,打开直接的政治沟通渠道,并协商中美教育交流问题。这一时期,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术交流委员会进行了改组,还派了特别信使访华;关心亚洲问题学者委员会两次组团访华。这一时期的中国乒乓球队、医学代表团、科学家代表团和沈阳杂技团访问了美国。第三章“中美教育交流的发展和摇摆(1973-1976)”。这是中美关系取得一定发展后又出现摇摆的时期。这章主要分析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术交流委员会、美国工商界以及美籍华人的交流活动,中国从事教育交流的主要机构及其活动,“四个现代化”与邓小平的教育交流思想。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在这一时期特别明显。这种互动主要是正面的,而1975年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失败案例和西藏歌舞团事件则揭示了其负面影响。第四章“中美教育交流的新突破(1977-1978)”。这是中美关系取得积极进展的时期,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奏。这章内容包括邓小平与科教战线的拨乱反正、邓小平与中美教育交流、美中往来的新突破、美方教育交流机构的活动、中国赴美访问情况、新的教育交流形式。中国科教战线、侨务工作和旅游工作的拨乱反正使中美教育交流取得了新的突破;这一时期,中美基本确定了教育交流的大框架;这一时期的教育交流,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了新的变化,为中美建交后教育交流的大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第五章“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这是对前四章的总结与延伸。这章内容包括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发展的历史轨迹及其动力分析、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特点分析、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作用、中美教育交流历史与现实的启示。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历经曲折:前20年,政治上的力量起主要作用,经济上的作用力影响不大,教育事业本身的力量起着一定的作用;后10年,政治、经济和教育本身的力量形成明显的互动,共同影响着中美教育交流的发展。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具有主体多元化,层次由浅入深,形式逐渐多样化,双向交流不平衡、不对称、不对等的特点。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促进了中美关系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促进了中美建交后教育交流的大发展。从中美教育交流历史与现实来看,保持政治、经济与教育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交流的功能和作用的最重要的原则。
二、中国旅美生化和分子生物学家的贡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旅美生化和分子生物学家的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1)硬粒小麦核心种质遗传多样性及农艺和抗旱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现代小麦的起源和驯化 |
1.2.1 栽培二粒小麦的驯化 |
1.2.2 硬粒小麦和普通小麦的驯化 |
1.3 小麦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学研究进展 |
1.3.1 株高和抽穗期 |
1.3.2 旗叶形态 |
1.3.3 穗粒数和粒重 |
1.4 小麦抗旱性生物学研究进展 |
1.4.1 小麦抗旱指标 |
1.4.2 小麦抗旱QTL |
1.5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1.5.1 关联分析在小麦中的应用 |
1.5.2 关联分析与小麦基因组学 |
1.5.3 关联分析与小麦基因库资源管理和利用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NSGC硬粒小麦核心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NSGC硬粒小麦核心种质身份信息 |
2.2.2 群体基因型信息 |
2.2.3 群体历史表型记录 |
2.2.4 群体遗传学分析 |
2.2.5 全基因组关联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NSGC硬粒小麦核心种质基因型数据 |
2.3.2 标记染色体分布和连锁不平衡 |
2.3.3 不同身份信息组别遗传多样性分析 |
2.3.4 群体材料间遗传相似性 |
2.3.5 群体遗传结构 |
2.3.6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模型参数选择 |
2.3.7 历史表型数据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2.4 讨论 |
2.4.1 硬粒小麦基因型鉴定 |
2.4.2 NSGC硬粒小麦核心种质遗传多样性 |
2.4.3 硬粒小麦关联分析 |
第三章 栽培二粒小麦群体演化与现代小麦遗传多样性分化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试验材料及其基因型数据 |
3.2.2 栽培二粒小麦群体表型调查 |
3.2.3 基因型数据预处理 |
3.2.4 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
3.2.5 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
3.2.6 表型数据统计学分析 |
3.2.7 栽培二粒小麦表型关联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参试群体基因型数据概况 |
3.3.2 栽培二粒小麦群体表型数据概况 |
3.3.3 栽培二粒小麦抽穗期、株高和粒形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3.3.4 栽培二粒小麦群体结构 |
3.3.5 全部材料群体结构分析 |
3.4 讨论 |
3.4.1 栽培二粒小麦群体演化模式 |
3.4.2 硬粒小麦和普通小麦的驯化 |
第四章 硬粒小麦主要农艺性状关联分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和基因型数据 |
4.2.2 田间实验 |
4.2.3 表型数据调查 |
4.2.4 表型数据分析 |
4.2.5 关联分析和基因组预测 |
4.2.6 连锁分析 |
4.2.7 关联位点候选基因分析 |
4.3结果与分析 |
4.3.1 群体农艺性状变异情况 |
4.3.2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4.3.3 关联位点遗传效应 |
4.3.4 关联位点一因多效或遗传连锁情况 |
4.3.5 关联位点选择信号 |
4.3.6 分子选择育种 |
4.3.7 三个关联位点的连锁分析 |
4.3.8 关联位点处已报道的QTL或基因 |
4.3.9 关联位点候选基因分析 |
4.4 讨论 |
4.4.1 硬粒小麦主要农艺性状遗传结构 |
4.4.2 关联位点处已报道的QTL或基因 |
4.4.3 关联位点候选基因 |
第五章 硬粒小麦抗旱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以及抗旱位点locus.4B.1候选基因初步功能鉴定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抗旱性相关表型调查和统计分析 |
5.2.3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不同抗旱指标的比较分析 |
5.3.2 小麦抗旱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5.3.3 枯萎指数关联位点与已定位QTL的共定位关系 |
5.3.4 Locus.4B.1单倍型分析 |
5.3.5 Locus.4B.1候选基因分析 |
5.3.6 TaWD40.4B 2自然变异分析 |
5.3.7 TaWD40.4B.1~3 EMS突变体抗旱性鉴定 |
5.4 讨论 |
5.4.1 枯萎指数在小麦抗旱遗传学方面应用价值 |
5.4.2 小麦抗旱位点locus.4B.1 |
5.4.3 抗旱位点locus.4B.1候选基因TaWD40.4B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文献 |
附表 |
附表1 NSGC硬粒小麦核心种质身份信息 |
附表2 栽培二粒小麦群体亚群划分 |
附表3 Locus.4B.1抗旱区域基因功能注释和表达量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协和大院一百年(名医篇)(论文提纲范文)
1921—1949年, 第一代 |
1949—1966年, 第二代 |
1966—今天, 第三代—第五代 |
(3)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回声——改革开放之前的留美教育概述 |
一、近代留美教育发展概况(1847-1949) |
二、近代留美教育和留美生的特点 |
三、建国初期的归国留美生与留美教育的中断 |
第三章 复兴——改革开放以后留美教育的重启 |
第一节 留美教育恢复的动因 |
一、大时代背景:中美关系的改善与中美建交 |
二、中国决定恢复派遣留美生的内驱力 |
三、美国愿意接纳中国留学生的内驱力 |
第二节 留美教育恢复的过程 |
一、邓小平关于留学问题的若干重要指示 |
二、扩大派遣留学人员政策的出台 |
三、中美会谈与两国教育交流文件的签署 |
第三节 首批公派留美人员的派遣及意义 |
一、选派过程 |
二、留学实践 |
三、历史影响 |
第四章 轨迹——留学政策与留美教育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出国留学政策沿革 |
一、1978-1985 年:恢复与起步阶段 |
二、1986-1991 年:调整与完善阶段 |
三、1992 年至今:规范与加速发展阶段 |
第二节 赴美留学相关政策的变革与发展 |
一、在华举办“赴美留学考试”政策及其实施 |
二、美国留学政策演变及其对留美教育的影响 |
第三节 新时期留美教育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
一、1978-1988 年:恢复与快速发展时期 |
二、1989-1997 年:遭遇顿挫与回暖时期 |
三、1998-2006 年:持续发展与短暂低潮 |
四、2007 年至今:深入发展与繁荣时期 |
第五章 拓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项目留学 |
第一节 政府留学项目——富布赖特项目的恢复 |
第二节 学科留学项目 |
一、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CUSPEA) |
二、中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联合招生项目(CUSBEA) |
三、中美化学研究生项目(CGP) |
四、数学与经济学留学项目 |
五、学科留学项目的影响 |
第三节 基金留学项目 |
一、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的留美项目 |
二、包兆龙包玉刚中国留学生奖学金 |
第六章 数据——留美学人的规模与结构之分析 |
第一节 留美学人的规模 |
一、中方关于留美人数的记录 |
二、美方关于留美人数的记录 |
第二节 留美学人的内部构成 |
一、留学性质 |
二、经费财源 |
三、个人情况——性别、年龄、来源城市、婚姻状况 |
第三节 留美学人的文化结构 |
一、研习科系 |
二、留学层次与学术水平 |
三、地域分布 |
第四节 精英群体—留美博士 |
一、规模 |
二、内部构成 |
三、毕业去向 |
第七章 调适——跨文化留学实践的酸甜苦辣咸 |
第一节 最初的美国印象 |
第二节 文化碰撞下的留学实践 |
一、语言关 |
二、生活关 |
三、学业关 |
四、社交关 |
五、情感关 |
第八章 抉择——新时期留美学人的滞留与回归 |
第一节 田园将芜胡不归? |
一、留美人员的滞留概况 |
二、滞留原因及影响分析 |
第二节 异邦之龙——从留学生到新移民 |
一、以留美学人为主的专业团体 |
二、风云人物——海外留美学子杰出代表 |
第三节 留学回国政策与归国留美生 |
一、1978 年后留学归国政策的建立与完善 |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留学人员回国概况 |
三、留美回国人员对国内环境的认知与适应情况调查分析 |
第九章 互动——留美归国学人与当代中国发展 |
第一节 留美学人与中国高等教育 |
一、高等院校的归国留美学人概况 |
二、留美学人与高校发展 |
三、留美学人与大学管理 |
第二节 留美学人与中国科技 |
一、留美学人的科技创业 |
二、留美学人的科技角色 |
三、留美精英与两院院士 |
第三节 留美学人与创业中国 |
一、漫漫归国创业路 |
二、创业园中的留美学人 |
三、留美学人归国创业的评价 |
第四节 留美学人与人文社会科学 |
一、部分优秀留美学人分析 |
二、留美学人的角色定位——部分学科统计 |
三、留美学人与当代艺术 |
结论 |
附录A |
附录B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复合菌剂强化SBR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常用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 |
1.1.1 垃圾渗滤液的特性 |
1.1.2 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现状 |
1.2 SBR工艺概述 |
1.2.1 SBR主要性能特点 |
1.2.2 SBR处理渗滤液研究现状 |
1.3 生物强化技术 |
1.3.1 生物强化技术特点 |
1.3.2 相关的微生物 |
1.3.3 生物强化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
1.4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活性污泥微生物生态研究中的应用 |
1.4.1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
1.4.2 16SrRNA序列比较技术 |
1.4.3 变性/温度梯度凝胶电泳 |
1.4.4 末端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
1.4.5 PCR-ERIC法 |
1.5 研究概述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渗滤液、活性污泥及复合菌剂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渗滤液监测指标及方法 |
2.2.2 活性污泥性能指标及监测方法 |
2.2.3 微生物计数法 |
2.2.4 ERIC-PCR指纹图谱法 |
2.2.5 污泥的驯化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污泥的驯化与工艺参数的确定 |
3.1 污泥的驯化 |
3.1.1 COD_(Cr) |
3.1.2 NH_3-N |
3.1.3 污泥性能指标 |
3.2 工艺参数的确定 |
3.2.1 曝气时间 |
3.2.2 曝气间隔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复合菌剂强化SBR处理渗滤液 |
4.1 对渗滤液指标的影响 |
4.1.1 有机物、BOD |
4.1.2 脱氮除磷 |
4.1.3 可生化性 |
4.1.4 其它相关指标 |
4.2 耐有机负荷能力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复合菌剂对SBR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5.1 复合菌剂对活性污泥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影响 |
5.1.1 微生物菌群数量变化 |
5.1.2 PCR指纹图谱分析 |
5.2 复合菌剂对处理渗滤液的作用探讨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参加的科研项目 |
附录1 渗滤液水质监测方法 |
附录2 污泥指标的监测 |
(6)微生物制剂IBC强化SBR处理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水治理中微生物制剂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 SBR 处理工艺 |
1.3 强化活性污泥系统处理效能的研究现状 |
1.3.1 微生物制剂强化污水处理 |
1.3.2 其他提高生化系统效率的方法 |
1.4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研究进展 |
1.4.1 基于生物或化学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方法 |
1.4.2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的分子生物法 |
1.5 研究意义及内容 |
1.5.1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微生物制剂 IBC 强化 SBR 的实验研究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装置与运行条件 |
2.1.2 实验用水来源及组成 |
2.1.3 实验用微生物制剂 IBC |
2.1.4 分析项目与测试方法 |
2.1.5 实验内容与目的 |
2.2 模拟 SBR 的启动及运行 |
2.2.1 污泥接种及驯化 |
2.2.2 SBR 的启动实验 |
2.3 微生物制剂 IBC 对模拟 SBR 出水水质的影响 |
2.3.1 COD 去除效果的变化 |
2.3.2 氨氮去除效果的变化 |
2.3.3 TP 去除效果的变化 |
2.4 微生物制剂 IBC 对 SBR 反应器内污泥性质的影响 |
2.4.1 SBR 反应器中的 MLSS 及 MLVSS/MLSS |
2.4.2 SBR 反应器中的 SV30及 SVI |
2.5 微生物制剂 IBC 对 SBR 基质降解规律的影响 |
2.5.1 CODCr降解规律的变化 |
2.5.2 氨氮降解规律的变化 |
2.5.3 TP 降解规律的变化 |
2.6 活性污泥比好氧速率的变化 |
2.6.1 SBR 反应器中活性污泥的 OUR 及 SOUR 变化规律 |
2.6.2 SBR 反应器在曝气反应阶段的 OUR 及 SOUR 沿程变化规律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微生物制剂 IBC 对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研究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1 微生物多样性评价方法的选择 |
3.1.2 实验仪器试剂 |
3.1.4 实验样品来源 |
3.1.5 实验内容与目的 |
3.2 微生物制剂 IBC 对 SBR 内污泥生物指数的影响 |
3.3 微生物制剂 IBC 对 SBR 内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
3.3.1 微生物制剂 IBC 对 SBR 系统内微生物代谢碳源的影响 |
3.3.2 微生物制剂 IBC 对 SBR 系统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
3.3.3 SBR 生物强化实验中以 Biolog 研究为基础的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生命科技政治特征分析和案例比较研究 ——以黄禹锡事件为轴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研究方法与学术背景 |
1.1 课题缘起与案例选择 |
1.2 立论假设与研究方法 |
1.3 概念界定与论文结构 |
1.4 研究目的与创新意义 |
1.5 科学政治学研究背景 |
第2章 科学伦理遭遇国家利益:意识形态至上任意突破科学底线 |
2.1 黄禹锡崛起过程中蕴涵国家主义特征 |
2.1.1 从高高举起到轻轻放下 |
2.1.2 GDP曲线上的一个拐点 |
2.1.3 黄禹锡事件并非孤立的科学史案例 |
2.2 从化学合成胰岛素案例看国家主义特征 |
2.2.1 兵团决战挤破急功近利的科研泡沫 |
2.2.2 回归科学共同体研究范式收获成果 |
2.2.3 坚定的共产主义者拒绝诺贝尔情结 |
2.2.4 政治意识指导科研模式完全失败 |
2.3 遗传学理论也要服从革命需要 |
2.3.1 生物学概念丰富了毛泽东思想 |
2.3.2 李森科学说挑动国家政治利益 |
2.3.3 遗传学终究只是权争的牺牲品 |
2.4 曼哈顿计划中的国家主义特征 |
2.4.1 放射医学:核子技术的理想归宿 |
2.4.2 原子弹:曼哈顿计划毁灭了生灵 |
2.5 我国生命科技史上的国家主义:衰落还是兴起 |
第3章 西方的进展与东方的失衡:后黄禹锡时代生命科技的发展与应用 |
3.1 聚焦“孤雌繁殖”:黄禹锡启发了干细胞学术思路 |
3.2 二年突破三项干细胞研究纪录的西方学术圈奇迹 |
3.3 后黄禹锡时代的干细胞与克隆技术研究成果总汇 |
3.4 合成生物学引领人类科技制造首例人造生命雏形 |
3.5 缺乏科技敬畏的中国社会技术开发危及生命健康 |
3.5.1 粗放型的添加剂技术泛滥在危害生命健康的食品安全领域 |
3.5.2 专业监管缺位下引进的新技术意外加剧了食品安全危机 |
3.5.3 技术与资本的内外勾结主导了转基因主粮种植逐利中原 |
第4章 人格操守影响科学伦理:解读生命科学事件中的精英作为 |
4.1 黄禹锡事件中的关键人物与行为操守 |
4.2 曼哈顿计划的成功与反法西斯精英的共同理念 |
4.3 近代中国生命科学历史事件中的形形色色专业人士 |
4.3.1 科学精英的内在人格与学术多元 |
4.3.2 阶级斗争年代中的学术精英操守 |
4.3.3 科技精英自动畸化沦为行政工具 |
4.3.4 科技学术被动畸化成为外交工具 |
4.3.5 与奸商为伍出卖灵魂与技术的个体 |
4.4 生物科学技术成为政治巨鳄控制政权的玩物 |
4.5 转基因主粮种植的政治博弈中隐现国际巨鳄的背影 |
4.6 高中生凭借基础知识关注着转基因粮食的十大疑问 |
4.7 生命科学工作者的独立精神、自由思想和敬畏言行 |
第5章 崛起的冲动依托权力的本能:解析生命科学背后的政府作为 |
5.1 紧握政府无形之手数年造就黄禹锡“大师” |
5.2 韩国政府力挺模式获得中国科技部极力赏识 |
5.3 生命科学中的宗教敬畏得以制衡美国公权机构 |
5.4 美国通过制度设计提升科学技术去政治化的水准 |
5.5 利用公权约束民间科学狂人冲撞生命科技伦理底线 |
5.6 转基因主粮市场化过程中政府角色与利益集团诉求 |
5.7 巨额税收是维系国家机器运转能力的主要来源 |
第6章 资本的欲望:千年生物技术产品史中资本的逐利生存战略 |
6.1 光环下的韩国生物医药资本市场集体亢奋 |
6.2 生物医药产业链中的国际资本追逐暴利野心 |
6.3 横扫国际生物制品市场的千年资本逐利历史 |
6.3.1 国际资本高盛公司捧杀中国企业海普瑞 |
6.3.2 外资操控下的农产品制造潜伏隐性危机 |
6.3.3 生物技术历史上的童贞交流与人文牧歌 |
6.3.4 资本左右下的茶叶生理性依赖成为战略武器 |
第7章 多媒体时代的话语角力:科学精神与公民素养的平衡 |
7.1 黄禹锡事件中的大众媒体角色 |
7.1.1 事件发端阶段 |
7.1.2 事件发酵阶段 |
7.1.3 事件高潮阶段 |
7.1.4 事件后续阶段 |
7.2 媒体对于生命科技新闻热点选择性关注的统计分析 |
7.3 解构MBC商业电视台的从业行为 |
7.4 科学文化与传媒在韩国当代生命科技中的作用 |
7.5 理性报道生命事件可以引导正面社会效应 |
7.6 政府与媒体沟通处于失灵阶段的生命科技应用现况 |
7.7 大众媒体急需提高自身科学素养以适应科技时代 |
7.8 科学传媒的专业精神与现实意义 |
第8章 总结 |
附表:黄禹锡事件时间表 |
附表:2005 年 12 月-2011 年 6 月间黄禹锡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致谢 |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 |
(8)阮可三:身在异乡,心系祖国(论文提纲范文)
赢得尊严, 为来自中国的留学生 |
报效祖国, 是一种信念 |
建言献策, 为了祖国的快速发展 |
(9)基于图和复杂网络理论的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分析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蛋白质相互作用概述 |
1.2.1 什么是蛋白质 |
1.2.2 蛋白质相互作用简介 |
1.2.3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 |
1.3 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检测方法 |
1.3.1 生物实验检测蛋白质相互作用 |
1.3.2 计算方法预测蛋白质相互作用 |
1.4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及相关数据库 |
1.5 蛋白质组学研究概述 |
1.6 基于图和复杂网络理论的生物网络研究概述 |
1.7 本文的研究内容安排与创新点 |
1.7.1 全文组织结构 |
1.7.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预备知识 |
2.1 图论的研究历史 |
2.2 图的基本理论 |
2.2.1 图的定义 |
2.2.2 图的基本概念 |
2.2.3 图的矩阵表示 |
第三章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及网络拓扑结构的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噪声过滤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评估蛋白质相互作用的计算方法 |
3.2.1 基于实验重复性观察的方法 |
3.2.2 基于基因本体信息的方法 |
3.2.3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方法 |
3.2.4 基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拓扑结构的方法 |
3.3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及网络拓扑结构的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噪声过滤方法 |
3.3.1 罗切斯特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R)模型简介 |
3.3.2 加权CD-Dist简介 |
3.4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
3.4.1 数据源获取 |
3.4.1.1 相互作用数据源描述 |
3.4.1.2 多数据源描述 |
3.4.2 实验性能的评价指标 |
3.4.3 实验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流形学习ISOMAP的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噪声过滤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算法描述 |
4.2.1 流形学习简介 |
4.2.2 蛋白质对的相互作用可靠性指数 |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3.1 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源 |
4.3.2 发生与不发生相互作用蛋白质对在低维嵌入空间的距离分布 |
4.3.3 将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映射到低维度量空间的ROC曲线性能分析 |
4.3.4 评估稠密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的可靠性 |
4.3.5 评估稀疏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的可靠性 |
4.3.6 预测稀疏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中新的相互作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线图及加权网络拓扑结构的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噪声过滤方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基于线图及加权网络拓扑结构的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评估 |
5.2.1 方法概述 |
5.2.2 加权线图变换算法 |
5.2.3 加权网络拓扑属性 |
5.2.4 相互作用可靠性分值计算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图的半监督学习及网络拓扑结构的遗传相互作用预测方法研究 |
6.1 引言 |
6.2 当前预测蛋白质遗传相互作用的计算方法 |
6.2.1 基于蛋白质互作网络拓扑属性的蛋白质遗传相互作用预测方法 |
6.2.2 通过整合多源异构组学数据来预测新的蛋白质遗传相互作用 |
6.2.3 基于同源性的蛋白质遗传相互作用预测 |
6.3 基于图的半监督学习及加权网络拓扑结构的蛋白质遗传相互作用预测研究 |
6.3.1 方法概述 |
6.3.2 功能基因网络的构建 |
6.3.3 功能基因网络的拓扑属性 |
6.3.4 基于图的半监督分类器简述 |
6.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4.1 数据源 |
6.4.2 交叉验证 |
6.4.3 实验结果 |
6.4.4 实验结果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高内涵RNAi筛选及功能基因网络的信号通路重建算法研究. |
7.1 引言 |
7.2 数据描述 |
7.2.1 高内涵RNA干涉筛选数据 |
7.2.2 其他多源基因组和蛋白质组学数据 |
7.3 算法描述 |
7.3.1 方法概述 |
7.3.2 基于多数据源的功能基因网络FGN构建 |
7.3.3 用于重建MAPK信号通路的IILP算法 |
7.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7.4.1 算法评价指标 |
7.4.2 实验结果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8.1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8.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 ——1949-1978年的中美教育交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1949-1968) |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中美教育交流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 |
第三节 中美对抗时期各自为恢复教育交流所做的准备 |
第四节 中美在对抗时期的有限教育交流 |
第二章 中美教育交流的恢复(1969-1972) |
第一节 美国代表团或个人访华 |
第二节 中国代表团访美 |
第三章 中美教育交流的发展和摇摆(1973-1976) |
第一节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交流活动 |
第二节 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术交流委员会的交流活动 |
第三节 美国工商界的交流活动 |
第四节 美籍华人的交流活动 |
第五节 中国从事交流的主要机构及其活动 |
第六节 "四个现代化"与邓小平的教育交流思想 |
第四章 中美教育交流的新突破(1977-1978) |
第一节 邓小平与科教战线的拨乱反正 |
第二节 邓小平与中美教育交流 |
第三节 美中往来的新突破 |
第四节 美方教育交流机构的活动 |
第五节 中国赴美访问情况 |
第六节 新的教育交流形式 |
第五章 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 |
第一节 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动力 |
第二节 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特点 |
第三节 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作用 |
第四节 中美教育交流历史与现实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中国旅美生化和分子生物学家的贡献(论文参考文献)
- [1]硬粒小麦核心种质遗传多样性及农艺和抗旱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D]. 王树彬. 山东大学, 2020(01)
- [2]协和大院一百年(名医篇)[J]. 韩小蕙. 美文(上半月), 2019(06)
- [3]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D]. 岳婷婷. 南开大学, 2015(01)
- [4]复合菌剂强化SBR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D]. 刘志刚. 西南交通大学, 2014(10)
- [5]忆近代中国杰出的生物化学家邹承鲁先生[J]. 赵南明. 生命的化学, 2013(02)
- [6]微生物制剂IBC强化SBR处理系统的研究[D]. 黄黎明.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1)
- [7]生命科技政治特征分析和案例比较研究 ——以黄禹锡事件为轴心[D]. 方益昉. 上海交通大学, 2012(01)
- [8]阮可三:身在异乡,心系祖国[J]. 柳冬. 国际人才交流, 2011(10)
- [9]基于图和复杂网络理论的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分析与应用研究[D]. 尤着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0(07)
- [10]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 ——1949-1978年的中美教育交流[D]. 黄仁国. 湖南师范大学,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