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分制对实验室运作方式的冲击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孙力[1](2019)在《基于合并和扩招背景下职业院校教育质量管理优化探索》文中认为简单介绍了合并和扩招的背景,通过分析合并和扩招背景下职业院校教育的实际情况,发展职业院校存在教学管理思想不统一、教学质量监控系统不健全、教学设施落后以及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职业院校需要立足现实,通过统一教育思想,创建完善的监控系统,增加财力和物力投入,健全教学人才队伍,加强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健全学分制和分层次教学制度,积极响应国家"百万扩招"政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为更多人提供接受高质量高等教育的机会。
张铭惠[2](2019)在《H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困境和发展路径研究》文中提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独创的育才选才的现代教育形式和考试制度,采取国家考试、社会助学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这种培养模式彻底颠覆了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突破了学校教育时间与空间的界限。与其它教育形式相比,自学考试具有学习费用低廉、入学门槛低、学习考试形式灵活等独特优势,为社会青年创造了更多升学的便利条件。1981年初,教育部制定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办法》的颁布标志着自学考试制度的正式形成。自学考试制度创立近40年,为国家各行各业培养了大批人才,对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贡献。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社会对职业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剧增,分层次培养符合不同行业需求的人才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自学考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以H省6所高校的自学考试学生与高校教师为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和个别访谈等方法,发现H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自考学生的学习满意度不高;自考学历规模大幅下降,回升状况缓慢,专业设置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自考生参加全日制辅导的意愿不强,助学机构的作用逐年弱化。通过分析我国自学考试与国内外高等教育形式的异同,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出当前自学考试发展的状况及存在的诸多问题,科学剖析原因,以资借鉴。基于此,本研究认为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可以从客观环境和主观因素两个层面进行阐述:从客观环境来看,国家政策的调整引发了自学考试的生源危机;就业形势的变化导致自考毕业生就业难。从主观因素来看,表现为自考生思想认识不足;学校教学管理落后、专业设置不符合社会需求、培养方式滞后等方面。新形势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采取有效措施,探索人才培养目标与考试内容改革路径;建立适应个性化教育要求的自学考试管理体系;在构建自学考试特色专业体系中夯实制度优势;为建设全方位服务体系打造就业新局面。只有不断调整创新,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考生。
刘海涛[3](2019)在《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 ——以研究型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高等教育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和加快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关键阶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本科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任务。而我国本科教育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便开始进行以专业设置为核心的教学制度设计,并将专业始终视为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这直接决定了专业设置在本科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但长期以来,受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和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等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始终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与盲目性,至今也没有得以有效解决。研究型大学作为大众化时代承担精英教育责任的主体,其本科专业设置对其他类型高校起着重要的引领与示范作用。对其本科专业设置进行研究,对于提高我国整体本科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本文以研究型大学为切入点,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进行了系统研究。最终目的是为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优化路径,及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相应的论据和对策思考。为实现这一目标,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文本分析、数据分析、访谈调查等方法,基于实践与理论的双向建构,将论文主要分为三个层面:理性认识、实证研究及理论探讨。第一,在理性认识层面,通过问题提出、文献综述以及研究设计,剖析了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内涵,并将其概括为一个纵横交错的体系。就纵向而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包括过程与结果两个方面,即完整系统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包括从专业生成到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全过程。就横向而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又表现为客观属性与主观价值的统一体,即科学合理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具有“相关逻辑特性总和”与“各利益相关主体权力与需求适应性”的双重特征。而且,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行为主体权力与需求的适应性,与其多元逻辑的特性总和是相互影响、对应统一的,并分别通过本科专业设置的过程与结果得以反映。由此,本研究将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认识概括为: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遵循多元逻辑的协调统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兼顾利益相关主体权力与需求的统一。并在此基础上,分别通过对专业设置各逻辑历史演变与基本诉求的分析,以及专业设置各利益主体权益的审视,对该理性认识进行了具体分析。第二,在实证研究层面,基于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认识,主要从过程与结果两个方面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进行实践分析。就其过程而言,主要包括本科专业内容确定、专业设置模式设计,以及各主体权力划配,即设置什么专业、怎样设置专业和谁来设置专业三个基本方面。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主要表现为,基于“统一管理,分级备案或审批”的国家行为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虽然各高校在专业设置模式设计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话语权,但仍然无法超越政府的主导作用,而社会与学生主体更是处于被相对忽略的状态;就其结果而言,主要包括专业结构布局状态与专业内涵建设状态两个方面。研究发现,无论是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数量所呈现的静态与动态状况,还是本科专业布局所呈现的外部与内部结构,亦或是学生对各专业及其课程的认知状态,均表明各高校更为重视专业结构调整而忽视专业内涵建设。第三,在理论探讨层面,通过对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过程与结果的实践研究,本文将其基本特征主要总结为以下几点:本科专业设置管理体制表现出明显的统一性与计划性特征;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与趋同性特征;本科课程设置表现出较强的专业化与形式化特征。根据对其特征的分析,本文认为,相对于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精英性目标而言,其本科专业设置的特殊性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透过特征表面从学理层面,进一步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背后的问题本质进行理论反思。主要认为,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制度改革存在一定的历史惯性;本科专业设置多元逻辑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与冲突;本科专业设置中的利益关系存在一定的强制性割裂。基于此,本研究从专业作为一种课程组合来进行人才培养的本质内涵出发,基于“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的合理性,结合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精英性目标,主要提出,研究型大学应该从明确人才培养理念、健全专业管理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个方面来调整专业价值取向、淡化本科专业结构、强化本科课程设置。
苏洋[4](2019)在《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学术创业影响因素及激励政策研究》文中认为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背景下,大学、产业和经济之间的互动越来越频繁,创业型大学、学术创业等成为重要研究主题。教师参与学术创业影响因素复杂,经济、制度、社会等外在因素,自我效能、风险感知等内部因素都可能影响教师参与学术创业。目前,我国学者针对研究型大学教师这一主体进行学术创业影响因素研究的成果尚不多见,基于质性数据和实证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基于教师个体层次,借鉴学术资本主义理论、三螺旋理论及知识生产新模式理论,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指导,运用深度访谈、扎根理论、问卷调查、案例研究等方法,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学术创业的关键影响因素及激励政策进行了深入研究。具体而言,首先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指导框架,通过对20名研究型大学教师的深度访谈,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初步构建了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学术创业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然后,通过对214份问卷的实证分析,验证了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学术创业影响因素模型。其次,通过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学术创业进行案例研究,进一步验证了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学术创业影响因素模型,揭示出教师学术创业行为形成机理,分析了不同学术创业形式(许可、技术作价入股、创办衍生企业)下,教师学术创业影响因素的差异。最后,以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学术创业因素模型为依据,分别从国家层面、大学层面、个人层面提出了激励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学术创业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围绕三大问题展开:(1)影响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学术创业的关键因素是什么?(2)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学术创业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是什么?(3)促进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学术创业应制定什么政策?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教师学术创业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通过影响教师学术创业意愿间接影响教师学术创业行为。知觉行为控制既可以直接影响教师学术创业行为,也可以通过教师学术创业意愿间接影响教师学术创业行为。物质预期对教师学术创业态度没有产生显着影响,社会化预期和自我评价预期对教师学术创业态度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组织、领导、同事及榜样都会对教师学术创业主观规范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角色冲突对教师学术创业知觉行为控制产生显着的负向影响;学术研究水平对教师学术创业态度、知觉行为控制没有产生显着影响,先前经验和学术创业能力对教师学术创业态度、知觉行为控制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2)情境因素维度中的政策因素负向调节教师学术创业意愿和学术创业行为;考核评价机制负向调节教师学术创业意愿和学术创业行为;大学中介机构正向调节教师学术创业意愿和学术创业行为。(3)不同变量下(年龄、性别、学科门类、研究类型),教师学术创业行为均具有显着差异。(4)不同学术创业形式(许可、技术作价入股、创办衍生企业)下,教师学术创业影响因素存在差异。(5)综合上述分析,提出了激励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学术创业的对策建议。从国家层面而言,应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学术创业生态系统。具体建议包括:(1)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并重,建立多元化的奖励体系;(2)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3)改善中试环境,健全风险投资机制。从大学层面而言,应设置学术创业行为的边界,在定义的边界内为学术创业提供支撑。具体建议包括:(1)采取有规则的“放手”策略,鼓励教师学术创业;(2)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出台兼职、离岗创业细则;(3)破除考核评价机制障碍,激发教师学术创业活力;(4)强化群体参照压力,营造学术创业氛围;(5)打通学术成果与市场对接的通道,补齐学术创业短板。从教师个体层面而言,应转变观念,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具体建议包括:(1)树立学术创业意识,提高学术创业能力;(2)明确个人定位,在教学、科研和学术创业之间寻求平衡。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包括以下几点:(1)以计划理论为指导,运用扎根理论,对20名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进行深度访谈,构建了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学术创业影响因素模型;(2)实证验证了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学术创业影响因素模型,分析了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3)运用案例分析法,进一步验证了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学术创业影响因素模型,揭示了教师学术创业行为形成机理,并分析了三种不同学术创业形式影响因素的异同;(4)提出了激励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学术创业的对策建议。
陶瑞雪[5](2018)在《“新工科”视野下工科大学生工程实践素养培养研究》文中认为《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对新时代、新的经济形势下工程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任务与要求。目前学校工程教育不能满足行业企业的现实需求,工科大学生在知识结构、工程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新工科既要回归工程实践,又要回归教育育人的本质。在新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工科大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工程实践素养至关重要。本文选取“新工科”建设重点院校的工科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分析工科大学生工程实践素养的内涵、现状、困境与解决方法等方面的内容,集中阐述了“新工科”视野下工科大学生工程实践素养应包括工程实践知识、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实践意识三方面。同时对美、澳、法、德工科大学生工程实践素养培养的经验和国内工科大学生工程实践素养培养的有益探索以及二者的共性特性进行了有效梳理,使其作为现实依据,同理论依据构成工程实践素养提出的必要性基础。通过问卷数据、访谈记录的统计分析,得出高校工科大学生工程实践素养培养的现实困境有工程实践投入不足、工程实践意识欠缺、工程实践课程固化、工程实践师资匮乏等四方面。为有效改善高校工科大学生工程实践素养培养的现状,本研究认为政府与高校应各发挥自身优势,提出在政府层面提供宏观保障,做到加大工程教育投入,提供资金经费支持;促进工程教育认证,搭建校外实践平台;鼓励工程教育创新,激励行业企业参与。在高校层面聚焦人才培养,做到坚持学生中心理念,引领学生实践意识树立;改革工程教育课程,带动学生实践能力构建;规范教学能力培训,引导教师育人情怀养成。由以上两大层面,以期在“新工科”视野下为更好地培养工科大学生的工程实践素养做出努力与探索。
Solomatina Maria(玛丽亚)[6](2017)在《中俄大学教学管理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就必须实施及时有效的大学教学管理。只有具备完善的大学教学管理,大学教学才更具实效性,继而从中获取更多的益处。大学教学管理的发展应顺应时代的变革,要更加注重科学创新,善于接纳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从而达到丰富自身的目的。中俄两国大学教学管理深受国内外教学管理理念的影响,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管理水平,并对教学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同时中俄两国借鉴了世界各国先进的大学教学管理经验,根据自身发展形势的需要,力图制定出符合本国国情的教学管理并赢得了国际的认可。研究中俄两国教学管理的动机在于,阐释当前大学教学管理的经验无法满足提高教学质量需求之间的矛盾;大学教学管理本质上的灵活性、创新性与其自身存在的消极性之间的矛盾;各国大学教学管理的传统发展模式与现代发展趋势之间的矛盾。本研究的内容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重点梳理了国内外有关教学管理方面的文献,并对其研究现状进行综合阐释。叙述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理论和实践意义,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对中俄大学教学管理产生的背景及发展历程进行了介绍,重点阐述两国大学教学管理形成的历史过程,以及影响和制约大学教学管理发展的因素。第三章,论述了中俄大学教学管理的依据,对中俄大学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进行深入地分析和对比研究,并总结了各自教学管理上的共性与差异。第四章,着重对中俄大学教学管理的特点进行分别论述和比较分析,同时阐释两国大学教学管理特点的共性与差异。第五章,基于目前实际情况和调查结果发现,中俄两国大学教学管理共同存在着发掘教学内容困难和缺乏教材特色;教学硬件和软件设备落后;教师配备不合理;教学管理行政化比较严重;学生学习态度和认真程度不够等方面的问题。第六章,理性分析和阐述中俄大学教学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即认为个别教学环节的安排缺乏创新性;个别大学的教学基础资源不足;信息渠道不健全;缺乏学生学籍调查和反馈体系等方面的原因。第七章,试图对中俄大学教学管理中的问题提出具体建议。即着重总结两国大学教学管理的成功经验及其优势的基础上,阐述其相互借鉴的价值和意义,并对未来两国大学教学管理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最后为结论部分,总结本研究内容。本研究有利于更多的人对中俄两国大学教学管理有更加深入全面的认识。本文重点探索了中俄大学教学管理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明确了大学教学管理方面如何会对大学生素质的培养产生影响。同时,对中俄大学教学管理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推动其它国家间大学教学管理研究与发展。在中国,许多研究成果都涉及到了国外教育发展状况,特别是对美国,英国,意大利及其它欧洲发达国家的教育史和教育理念进行了综合分析与研究,而有关俄罗斯教育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少,并且其中不少的研究成果早已过时。俄罗斯学者对中国教育问题的研究,是在最近几年才悄然兴起的,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此外,本文所提出的中俄两国大学教学管理间的共性与差异等所阐述的观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为中俄两国大学在该领域间的合作与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黄赟[7](2016)在《政府引导高校课程资源共享建设研究 ——以广州大学城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大学城或高校联盟是现代教育在政府主导下的发展产物,它以高校教育资源共享作为最核心的运作机制,以降低教育成本、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必要的存在前提和追求目标,广州大学城正是现代高校联盟的经典代表之一。作为准公共产品的教育资源,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和信息化背景下,如何在我国现代化过程中以课程资源共享建设为核心进行整合,已变成时代的命题和教育实践的专题。本文针对政府引导高校课程资源共享建设主题,以广州大学城为例进行力所能及的研究和探讨,具体如下:第一章,对政府引导高校课程共享建设的意义和研究背景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对国内外同方向研究成果进行分类整理和评析,同时对相关概念做出定义和阐释。第二章,以广州大学城为例,对政府引导高校课程资源共享建设的实施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笔者主要从广州大学城基本情况、政府在广州大学城课程资源共享建设中的引导现状和实施效果三个维度展开问卷调查和访谈。第三章,通过对调查问卷和访谈结果的深入剖析,找到政府引导高校课程资源共享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主要包括:学生积极性和参与度不高、课程资源共享程度低,政策配套不够、学分互认困难重重,生师比偏高、教师教学负担过重,各高校参与课程共享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共享课程较少,系统管理平台建设不完善,专项资金渠道单一、缺乏充足的经费投入和激励机制,共享工作不透明、缺少考核与评价体制等。第四章,主要以美国CIC联盟为例,对国外高校课程资源共享建设的经验进行总结,为我国高校联盟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第五章,结合对广州大学城的调查研究结果及相关原因分析,提出政府引导高校课程资源共享建设的相应对策及建议。主要包括:积极引导高校树立开放与合作的理念、发展共享文化,建立有效的运行管理体制、激励机制、考核评价机制,鼓励高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培养模式,建立课程库、扩大和丰富共享的课程资源,建立完善的学分互认互换制度,完善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兼容网络课程资源共享平台等。
罗琳[8](2016)在《陕西超大规模高中建筑空间环境计划研究》文中认为在城镇化进程的推动下,以县域为单位的基础教育设施布局调整在我国已开展了10余年。近年来,伴随着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诉求日益强烈,普通高中办学规模日趋扩大,并逐渐向人口集中的县城发展,在校生规模超过3000人以及办学规模50班以上的学校确已大量存在。尤其是广大西部地区由于资源受限、资金不足,设施不达标,已把新建超大规模高中作为提高办学标准、满足社会教育需求的重要一步。但由于目前超大规模高中建设所依据的仍是2002年颁布的《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其中此标准仅适用于48班以下的办学规模。由于缺乏相应规模建设标准的指导,使得超大规模高中新建、改扩建陷入一片盲目状态。大多数西部地区的学校用地紧张、财政投入有限、校舍空间环境严重不足,从而影响了在校师生的学习生活。大量已建及潜在的超大规模高中校园空间环境亟待改扩建及更新,建筑空间环境计划研究已迫在眉睫。基于此,本研究综合运用了教育学、经济学、社会学、建筑学、计划学等理论与方法,鉴于西部地区幅员辽阔,研究时间及精力所限,论文拟以陕西县域超大规模高中为研究对象,首先以现行校园设计标准规范为依据对国内外高中教育及校园规划设计展开广泛的资料收集及总结归纳,从而提炼要点与参考模式;接着通过对超大规模高中空间环境计划影响因素的分析及典型既有校园使用现状的调查访谈,归纳了超大规模高中建筑空间环境的特征、类型与主要存在问题,确立校园用地规模成为影响校园空间环境计划的主要因子;其次以校园用地类型为研究依据,针对校园规划布局模式、建筑空间内容构成及适宜面积、大小、数量、校内外空间环境互用等问题展开研究,主要通过以下三个层面的逐级研究形成了相应的研究成果:一、宏观层面上,对已有超大规模高中的校园规划结构及布局模式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适应超大规模办学的校园空间适应性规划结构形态和空间布局模式,构建了超大规模办学校园用地规模的适应性指标体系,确立满足弹性办学需求的基本用地指标和规划用地指标;在“学社融合”理念指导下,以统筹建设为原则,提出作为公共财政投入建设的公立高中与周边文体、公共服务设施等空间资源有效利用的开放共享规划设计模式。二、中观层面上,基于对用地类型的分类,探讨了超大规模办学背景下适宜中学生交往的校内主要广场、庭院、绿化等环境规划指标体系;同时针对不同用地类型的学校,提出适应其办学规模的空间规划模式以确立空间构成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三、微观层面上,通过建立指标计算方法与公式,调节影响因子的级别与系数,提出了超大规模高中主要校舍空间的建筑面积、数量、大小等配置参考,形成具有地域针对性的动态量化指标,进而构建了节地型超大规模高中的规划模式、用地规模、建筑密度、容积率等重要指标参考。笔者期望以上研究思路及结论对已有及潜在的超大规模高中建筑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提供可参考的模式与设计依据,进而为更新完善现有高中校园建设标准探讨研究方法、提供基础数据,从而节约成本,提高空间及设施的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提升办学效益,推进学校向社会开放,促进地区教育健康发展,最终构建学习型社会。
王太军[9](2016)在《基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普通高中物理实验课程建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也是国际上人才培养的主要趋势。但现实中存在大量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低效或无效的事实,成为我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病垢与瓶颈。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构成特点”、“怎样发展”、“培养低效原因”等问题的研究还相对欠缺。在学科教育领域,现行普通高中物理实验课程尚不能有效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与物理课程标准要求相距甚远。关于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结构特征的研究,以及如何通过物理实验课程培养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其理论与实践之问题,均亟待解决。在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的理论建构方面,本研究认为,实践能力是人在完成实践任务活动中所表现出的、顺利解决现实问题的稳定心理特征。基于普通高中学生心理能力结构特点,结合已有研究基础,以及当前不同国家和地区对高中学段适龄学生的相关能力培养要求,本研究尝试构建出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结构的理论模型。认为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结构要素主要包含两大能力因素群:一般能力因素群和特殊能力因素群,它们是相对独立的作用域,但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体。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具有实践性、动态性、稳定性、习得性、具体性、外显性等特征,主要包含基础性实践能力、专项性实践能力和情境性实践能力三个层次,并由各层次能力拓展的子能力因素,共同构成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的理论分析架构和条件支持系统,为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现状考察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本研究认为,物理实验课程实施中学生的专业知识与经验、兴趣动机与态度、实践活动与任务、评价激励与引导、实践条件与环境等共同构成了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形成发展的支持系统的基本要素。物理实验课程无论从其特有的学科特征还是其内在价值,对普通高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形成与提升,既有现实意义上的可能性,亦具有方法论意义上的可行性,物理实验课程与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逻辑关联和促进作用,通过物理实验课程实施,促进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现实意义。基于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的理论分析架构和条件支持系统,本研究设计开发了问卷量表与访谈、观察工具,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视角考察当前普通高中物理实验课程实施的现状。通过对甘肃省的省级示范性中学、市级示范性中学、普通中学的1249名学生的问卷测试,问卷量表的总体信度值克隆巴赫系数为0.879,数据检验的KMO值为0.886,Bartlett球形检验的x2值为14952.752(自由度为561),P<0.05,表明测试的信度与效度均达到良好以上水平。在问卷量表实测数据的结构方程模型中,各潜在变量因子涵盖了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构成要素及其条件支持因素,实测结构模型的各项参数:RMR、RMSEA、GFI、AGFI、NFI、RFI、IFI、TLI、CFI、x2/df等值与理论模型参照值吻合良好,表明实测结构模型拟合良好,从而验证了本研究对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结构模型建构的合理性,有效地表征了物理实验课程实施过程中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现状水平的考查要素。通过调查发现,当前普通高中物理实验课程实施仍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这种“薄弱”主要表现物理实验课程实施落实不到位。在“升学”利益的驱驶下,教师实验教学观念更为单薄,物理实验“可有可无”的程度,甚至“黑板上讲实验”,极大地阻碍了物理实验课程实施中对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即使是物理实验课程实施较好的学校,学生在物理实验中通常照搬实验步骤,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培养很难落到实处,与《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相距甚远。从对普通高中物理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现状来看,学生实践能力的整体水平趋于中等偏低的水平,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还存在一定的性别和学校类别的差异。通过案例研究发现,物理实验及其课程活动真正带给学生的远远不止“会做题”的乐趣,对科学精神、探究能力、实践应用能力、责任与价值观等的形成,甚至对学生将来专业选择或从事职业的选择都有重要的影响。不同形式的物理实验如课堂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低成本物理实验、课外物理科技实践活动等分别对学生探究能力、应用能力的发展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任务活动类的物理实验对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影响更为深远。基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普通高中物理实验课程建构是本研究的重点。研究认为,物理实验课程建构首先要处理好发展性与系统性、兴趣性与主动性、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时代性与基础性、学术性与政策性几对关系;在课程目标上,需要对物理实验课程的育人价值和功能重新定位,旨在全面促进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提升,着力发展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与探究精神;在课程内容选择方面,一方面对现有普通高中物理实验课程的内容进行优化与变革,另一方面注重“低成本”、“创新型”、“趣味化”、“活动化”等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的物理实验课程开发;在课程实施与组织方面,构建协调的支持系统以完善物理实验课程实施的条件性保障,整合实施途径以强化知识的应用与能力的培养,注重项目式体验教学以促进教学方式变革,加强实验课程资源开发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在课程评价方面,立足于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消减其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既要注重课程目的的导向性评价,又需注重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动态性与生成性,坚持以人为本,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使之更加适合学生兴趣与实践,促进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
迟焕书[10](2015)在《职业高中生存状况的调查研究 ——以彝良县职业高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现阶段,职业高中是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国家承担着培养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素质技术人才的任务。根据我国现有的国情,很多人都普遍认为普通高中教育重要,职业高中教育则认为无关紧要,在这样的教育文化背景下,深刻的影响着我国教育体系实际发展,使得我国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社会对于职业高中教育的发展不太重视,并且在职业高中教育资源的投入也比较有限,我们在分析职业高中教育在社会中的作用可以知道,职业高中教育的发展和实践,对我国现阶段教育体系的构建,以及提升劳动力总体的素养,促进社会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职业高中教育的投入,在全社会都应当获得更多的资源,并且职业高中自身也应当在教育质量和教育建设中得到加强。因此,我们研究职业高中在办学过程中的生存现状,找出生存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探索研究职业高中的发展对策,这对于职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甚至整个教育体系今后的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以云南省彝良县职业高中作为典型研究对象,在第一章中叙述了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和内容、方法,以及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的综述;在第二章中对我国现阶段的职业高中的界定、分类等进行了陈述,对我国职业高中的产生,职业高中的发展进行了逐步的分析和阐述;在第三章中则对云南省彝良县职业高中的整体办学情况,从生源、经费、师资和办学条件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叙述,这一叙述总结的基础是先前在学校的实地走访调查;第四章则重点叙述了云南省彝良县职业高中目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到第五章则对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进行了详尽的叙述,第六章则在深入分析问题根源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帮助云南省彝良县职业高中走出困境的相应对策,在第七章中则简要叙述了本文的结论和展望。通篇的叙述逻辑相对简单,原因推断清晰可见,通过对实例的调查与分析,找到我国职业教育中普遍短板,并通过策略叙述的方式,为彝良县职业高中的发展乃至于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发展职业高中的重要性,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我国职业高中的快速、健康发展,将会对我国教育事业、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极其重要作用,会对我国劳动者的普遍素质提高作出贡献,同时会对我国以后的教育整体体系产生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学分制对实验室运作方式的冲击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学分制对实验室运作方式的冲击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合并和扩招背景下职业院校教育质量管理优化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合并和扩招背景下职业院校教育现状 |
(一)教学管理思想不统一 |
(二)教学质量监控系统不健全 |
(三)教学设施落后 |
(四)师资力量不足 |
二、基于合并和扩招背景下职业院校教育质量管理优化对策 |
(一)统一教学思想 |
(二)创建完善的监控系统 |
(三)增加财力和物力投入 |
(四)健全教学人才队伍 |
(五)加强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 |
(六)健全学分制和分层次教学制度 |
(2)H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困境和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回顾 |
(一)国内相关研究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
(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生 |
五、研究的基本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比较研究法 |
(三)问卷调查法 |
(四)访谈法 |
六、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一章 H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历史考察 |
一、自学考试产生的历史缘由 |
(一)自学考试形成的历史动力 |
(二)自学考试制度实施的效益分析 |
二、制度本身的调整变迁 |
(一)制度酝酿期(1978 年-1983 年) |
(二)制度完善期(1984 年-1998 年) |
(三)制度转型期(1999 年-2019 年) |
三、制度实践的调整变迁 |
(一)自学考试专业体系的发展历程 |
(二)自学考试政策法规的调整与创新 |
四、H省自学考试及实践的变迁 |
(一)自考专业数量分析 |
(二)学历教育考生报考人数分析 |
(三)学历教育考生毕业人数分析 |
第二章 H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方法与工具 |
三、调查对象 |
四、调查结果 |
(一)H省自学考试考生的基本情况 |
(二)H省自学考试教师的基本情况 |
(三)H省自学考试入学毕业情况 |
五、H省自学考试发展的现存问题 |
第三章 H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困境的成因分析 |
一、客观环境的冲击 |
(一)国家政策的调整,导致自学考试的生源危机 |
(二)就业形势的变化,导致自考毕业生就业难 |
二、主体因素的掣肘 |
(一)思想认识不足 |
(二)教学管理落后 |
(三)专业设置不符合社会需求 |
(四)培养方式滞后 |
第四章 H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发展路径 |
一、自学考试制度改革创新的科学性分析 |
二、自学考试制度的变革与创新 |
(一)探索人才培养目标与考试内容改革路径 |
(二)建立适应个性化教育要求的自学考试管理体系 |
(三)在构建自学考试特色专业体系中夯实制度优势 |
(四)建设全方位服务体系打造就业新局面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 ——以研究型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已有相关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与范围的界定 |
二、分析框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认识 |
第一节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
二、过程与结果:本科专业设置内涵的综合反映 |
第二节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遵循各逻辑的协调统一 |
一、学科知识逻辑: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内在规律 |
二、市场需求逻辑: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社会应用 |
三、个体发展逻辑: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价值回归 |
四、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多元逻辑的整合与统一 |
第三节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兼顾各利益主体权力与需求的统一 |
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利益主体的构成 |
二、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各主体的权益审视 |
三、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中利益关系的制衡与统一 |
第三章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过程的实践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内容确定的实践分析 |
一、基于国家层面的实践分析 |
二、基于高校层面的实践分析 |
三、基于专业内容变化的实践分析 |
第二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模式的实践分析 |
一、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口径与方向 |
二、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时间与空间 |
第三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权力配置的实践分析 |
一、对政府权力的分析 |
二、对高校权力的分析 |
三、对社会权力的分析 |
四、对学生权力的分析 |
第四章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结果的实践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学科专业布局与结构的实践分析 |
一、从学科专业数量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 |
二、从学科专业结构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 |
三、从社会人才需求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 |
第二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的实践分析 |
一、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结构体系 |
二、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对社会需求的适用性 |
三、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对学生发展的适用性 |
第三节 基于学生认知视角的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结果分析 |
一、访谈样本的选择 |
二、访谈过程的实施 |
三、访谈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第五章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特征分析与理论反思 |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特征分析 |
一、专业设置管理体制表现出明显的统一性与计划性特征 |
二、专业布局与结构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与趋同性特征 |
三、本科课程设置表现出较强的专业化与形式化特征 |
四、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特殊性 |
第二节 关于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理论反思 |
一、本科专业设置制度改革的历史惯性 |
二、本科专业设置多元逻辑的失衡与冲突 |
三、本科专业设置中利益关系的割裂 |
第六章 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回归 |
第一节 “谈化专业、强化课程”的合理性 |
一、基于内涵的合理性 |
二、基于管理的合理性 |
三、基于目标的合理性 |
第二节 “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的对策思考 |
一、明确人才培养理念,调整专业价值取向 |
二、健全专业管理体制,淡化本科专业结构 |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本科课程设置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2017年度36所研究型大学名单 |
附录二: 2012-2017年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变化一览表 |
附录三: 2007与2017年度36所研究型大学专业布点与专业结构统计表 |
附录四: 案例高校2017届本科毕业生规模前20位的专业及其就业率 |
附录五: 研究型大学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览表 |
附录六: 基于学生认知视角的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访谈提纲 |
附录七: 学生访谈编码手册(Codebook)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学术创业影响因素及激励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大学科技创新与创新型国家建设 |
1.1.2 大学职能的演化与创业型大学的兴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与内容 |
1.3.1 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
1.3.2 论文的结构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图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学术创业理论及述评 |
2.1.1 学术资本主义 |
2.1.2 知识生产模式:“模式Ⅱ” |
2.1.3 三螺旋理论 |
2.1.4 对本研究的理论贡献 |
2.2 学术创业研究及述评 |
2.2.1 国内外学术创业研究概况 |
2.2.2 学术创业相关概念界定 |
2.2.3 学术创业的影响因素 |
2.2.4 研究述评 |
2.3 学术创业政策研究 |
2.3.1 政策工具理论 |
2.3.2 学术创业政策研究 |
2.3.3 研究述评 |
第三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学术创业影响因素:模型构建与假设提出 |
3.1 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 |
3.1.1 理性行为理论 |
3.1.2 计划行为理论 |
3.2 基于扎根理论的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学术创业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3.2.1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
3.2.2 扎根理论研究设计 |
3.2.3 数据资料的扎根分析过程 |
3.3 模型阐释与研究假设 |
3.3.1 学术创业意愿与学术创业行为的关系 |
3.3.2 知觉行为控制与教师学术创业行为的关系 |
3.3.3 学术创业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与学术创业意愿的关系 |
3.3.4 学术创业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与其前因变量间的关系 |
3.3.5 情境因素对学术创业意愿与学术创业行为的调节作用 |
第四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学术创业影响因素:研究设计与预测试 |
4.1 问卷设计 |
4.1.1 问卷设计过程 |
4.1.2 问卷内容 |
4.2 变量的定义与测量 |
4.2.1 前因变量 |
4.2.2 中间变量 |
4.2.3 结果变量 |
4.2.4 调节变量:情境因素 |
4.3 小规模访谈与预测试 |
4.3.1 小规模访谈 |
4.3.2 预测试 |
4.3.3 正式问卷的形成 |
4.4 问卷大规模发放 |
4.4.1 样本选择与样本量要求 |
4.4.2 数据收集 |
第五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学术创业影响因素: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1.1 问卷基本信息 |
5.1.2 教师学术创业行为的描述性统计 |
5.2 数据质量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5.2.1 结构方程测量模型概述 |
5.2.2 结果预期 |
5.2.3 参照群体 |
5.2.4 人力资本 |
5.2.5 社会网络 |
5.2.6 角色冲突 |
5.2.7 学术创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变量 |
5.3 .理论模型的结构方程分析 |
5.3.1 结构方程结构模型概述 |
5.3.2 模型设定 |
5.3.3 模型识别 |
5.3.4 模型评价 |
5.3.5 假设检验 |
5.4 情境因素的调节效应分析 |
5.4.1 相关分析 |
5.4.2 多元回归三大问题检验 |
5.4.3 调节效应假设检验 |
5.5 不同变量下教师学术创业行为的差异分析 |
5.5.1 不同性别教师学术创业行为差异分析 |
5.5.2 不同年龄教师学术创业行为差异分析 |
5.5.3 不同职称教师学术创业行为差异分析 |
5.5.4 不同学科门类教师学术创业行为差异性分析 |
5.5.5 不同研究类型教师学术创业行为差异分析 |
5.6 研究结论及讨论分析 |
5.6.1 结果预期与学术创业态度 |
5.6.2 参照群体与主观规范 |
5.6.3 人力资本与学术创业态度、知觉行为控制 |
5.6.4 社会网络与知觉行为控制 |
5.6.5 角色冲突与知觉行为控制 |
5.6.6 学术创业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与学术创业意愿和学术创业行为 |
5.6.7 情境因素的调节作用 |
第六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学术创业案例研究 |
6.1 案例研究方法 |
6.1.1 研究方法概述 |
6.1.2 案例研究设计 |
6.2 “青蒿素高效人工合成技术”项目-许可案例 |
6.2.1 案例背景 |
6.2.2 学术创业形成机理分析 |
6.3 “城市二元供水系统”项目-技术作价入股案例 |
6.3.1 案例背景 |
6.3.2 学术创业形成机理分析 |
6.4 “五轴联动数控技术”项目-创办衍生企业案例 |
6.4.1 案例背景 |
6.4.2 学术创业形成机理分析 |
6.5 多案例比较与总结 |
第七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学术创业的激励政策建议 |
7.1 国家层面: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学术创业生态系统 |
7.1.1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并重,建立多元化奖励体系 |
7.1.2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
7.1.3 改善中试环境,健全风险投资机制 |
7.2 大学层面:设置学术创业行为边界,在定义的边界内为学术创业提供支撑 |
7.2.1 采取有规则的“放手”策略,鼓励教师学术创业 |
7.2.2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出台兼职、离岗创业细则 |
7.2.3 破除考核评价机制障碍,激发教师学术创业活力 |
7.2.4 强化群体参照压力,营造学术创业氛围 |
7.2.5 打通学术成果与市场对接的通道,补齐学术创业短板 |
7.3 个人层面:转变观念,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 |
7.3.1 树立学术创业意识,提高学术创业能力 |
7.3.2 明确个人定位,在教学、科研和学术创业之间寻求平衡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局限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访谈提纲 |
附录 Ⅱ:访谈对象 |
附录 Ⅲ:开放式编码举例 |
附录 Ⅳ:预测试问卷 |
附录 Ⅴ:正式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5)“新工科”视野下工科大学生工程实践素养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
一、国家行动导向:工程教育变革迫在眉睫 |
二、工程实践欠缺:工程教育发展面临挑战 |
三、重视工程实践素养:工程教育改革的应然选择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新工科 |
二、工科大学生 |
三、工程实践素养 |
第五节 文献综述 |
一、新工科研究 |
二、工科大学生研究 |
三、工程实践素养研究 |
第六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工科大学生工程实践素养培养的经验及其特征 |
第一节 美、澳、法、德的培养经验 |
一、美国:以人为本,实践教学规范化 |
二、澳大利亚:学生中心,注重情境实践教学 |
三、法国:工程训练为主,培养学生多面性 |
四、德国:注重实践,重视师资发展 |
第二节 国内的有益探索 |
一、面向国际,培养精细化人才 |
二、卓越计划,搭建实践型平台 |
三、自由发展,探索研究性教学 |
第三节 共性特征探究 |
一、教育理念:强调工程实践 |
二、培养目标:追求全面发展 |
三、课程设置:倾向融合交叉 |
四、师资力量:注重内外联动 |
第三章 高校工科大学生工程实践素养培养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高校工科大学生工程实践素养的内涵分析 |
一、工程实践知识:根基所在 |
二、工程实践能力:关键指向 |
三、工程实践意识:灵魂诉求 |
第二节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提供价值导向 |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规定性 |
二、个体主体性发挥的现实必要性 |
第二节 CDIO工程教育理论:指向培养过程 |
一、创新与实践的内在规定性 |
二、未来工程师培养的现实必要性 |
第三节 OBE理论:指向培养结果 |
一、学习成果导向的内在规定性 |
二、回归工程实践的现实必要性 |
第四节 经验主义教育理论:提供方法论指导 |
一、“从做中学”的内在规定性 |
二、回归价值理性的现实必要性 |
第四章 高校工科大学生工程实践素养培养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高校工科大学生工程实践素养培养之研究设计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设计 |
四、调查实施 |
第二节 高校工科大学生工程实践素养培养之结果分析 |
一、整体情况分析 |
二、差异情况分析 |
第三节 高校工科大学生工程实践素养培养之现实困境 |
一、工程实践投入不足 |
二、工程实践意识欠缺 |
三、工程实践课程固化 |
四、工程实践师资匮乏 |
第五章 高校工科大学生工程实践素养培养的路径探究 |
第一节 政府层面:体现国家意志,提供宏观保障 |
一、加大工程教育投入,提供资金经费支持 |
二、促进工程教育认证,搭建校外实践平台 |
三、鼓励工程教育创新,激励行业企业参与 |
第二节 高校层面:体现学生意志,聚焦人才培养 |
一、坚持学生中心理念,引领学生实践意识树立 |
二、改革工程教育课程,带动学生实践能力构建 |
三、规范教学能力培训,引导教师育人情怀养成 |
参考文献 |
附录A:高校工科大学生工程实践素养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B:高校工科大学生工程实践素养培养现状访谈提纲(教师) |
附录C:高校工科大学生工程实践素养培养现状访谈提纲(学生)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中俄大学教学管理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中俄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概念界定 |
六、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二章 中俄大学教学管理产生的背景及发展历程 |
一、中俄大学教学管理产生的背景 |
(一)中国大学教学管理产生背景 |
(二)俄罗斯大学教学管理产生背景 |
(三)中俄大学教学管理产生背景的共性与差异 |
二、中俄大学教学管理的发展历程 |
(一)中国大学教学管理发展历程 |
(二)俄罗斯大学教学管理发展历程 |
(三)中俄大学教学管理发展历程的共性与差异 |
第三章 中俄大学教学管理的依据 |
一、中俄大学办学思想 |
(一)中国大学办学思想 |
(二)俄罗斯大学办学思想 |
(三)中俄大学办学思想的共性与差异 |
二、中国大学教学管理的依据 |
(一)培养目标 |
(二)大学教学计划设置 |
三、俄罗斯大学教学管理的依据 |
(一)培养目标 |
(二)大学教学计划设置 |
四、中俄大学教学管理依据的共性与差异 |
(一)共同点 |
(二)差异性 |
第四章 中俄大学教学管理的现状 |
一、中俄大学教学大纲管理与教材选择 |
(一)中国大学教学大纲管理与教材选择 |
(二)俄罗斯大学教学大纲管理与教材选择 |
(三)中俄大学教学大纲管理与教材选择的共性与差异 |
二、中俄大学教学时间与教学环节管理 |
(一)中国大学教学时间与教学环节管理 |
(二)俄罗斯大学教学时间与教学环节管理 |
(三)中俄大学教学时间与教学环节管理的共性与差异 |
三、中俄大学的教师配备 |
(一)中国大学的教师配备 |
(二)俄罗斯大学的教师配备 |
(三)中俄大学的教师配备共性与差异 |
四、中俄大学的教学基础建设 |
(一)中国大学的教学基础建设 |
(二)俄罗斯大学的教学基础建设 |
(三)中俄大学教学基础建设的共性与差异 |
五、中俄大学学籍管理 |
(一)中国大学学籍管理 |
(二)俄罗斯大学学籍管理 |
(三)中俄大学学籍管理的共性与差异 |
六、中俄大学教学质量管理 |
(一)中国大学教学质量管理 |
(二)俄罗斯大学教学质量管理 |
(三)中俄大学教学质量管理的共性与差异 |
第五章 中俄大学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一、中国大学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一)教学大纲与教材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
(二)大学的教学时间与教学环节管理问题 |
(三)任课教师配备方面存在的问题 |
(四)教学基础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
(五)学籍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
(六)大学教学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
二、俄罗斯大学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一)教学大纲与教材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
(二)大学教学时间与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 |
(三)任课教师配备方面存在的的问题 |
(四)教学基本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
(五)学籍管理方面存在的的问题 |
(六)大学教学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三、中俄大学教学管理共同存在的问题及差异 |
(一) 共同点 |
(二) 差异性 |
第六章 中俄大学教学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中国大学教学管理问题的原因 |
(一)个别教学大纲不符合相关要求 |
(二)个别教学环节的安排缺乏创新性 |
(三)个别教师的教学认知存在偏差 |
(四)个别大学的教学基础资源不足 |
(五)学籍管理尚未得到重视 |
(六)教学质量管理受到高效主体意识薄弱的影响 |
二、俄罗斯大学教学管理问题的原因 |
(一)教师的过重负担制约教学大纲和教材质量 |
(二)个别教学时间与教学环节缺乏创新 |
(三)个别大学的教师配备不合理 |
(四)基础和环境建设缺乏国家财政拨款 |
(五)缺乏学生学籍调查和反馈体系 |
(六)国家鉴定方式繁杂、缺乏教学质量管理的全面性与准确性 |
三、中俄大学教学管理问题成因的共性与差异 |
(一)共同点 |
(二)差异性 |
第七章 中俄大学教学管理优势、借鉴价值及未来展望 |
一、中国大学教学管理的优势及借鉴价值 |
(一)中国大学教学管理的优势 |
(二)对俄罗斯大学教学管理的启示 |
二、俄罗斯大学教学管理的优势及借鉴价值 |
(一)俄罗斯大学教学管理的优势 |
(二)对中国大学教学管理的启示 |
三、对未来中俄大学教学管理的展望 |
(一)中国大学教学管理的未来展望 |
(二)俄罗斯大学教学管理的未来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政府引导高校课程资源共享建设研究 ——以广州大学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文献基础 |
1.2.2 相关概念 |
1.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政府引导高校课程资源共享建设的实施现状调查——以广州大学城为例 |
2.1 广州大学城基本情况 |
2.2 政府在广州大学城课程资源共享建设中的引导现状 |
2.3 政府引导广州大学城课程资源共享建设的实施效果调查 |
2.3.1 广州大学城课程资源共享选课情况调查 |
2.3.2 学生参与广州大学城课程资源共享的积极性调查 |
2.3.3 广州大学城课程资源共享的宣传效果调查 |
2.3.4 学生参与广州大学城课程资源共享的原因调查 |
2.3.5 精品课程或资源共享课、慕课的调查情况 |
第三章 政府引导高校课程资源共享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以广州大学城为例 |
3.1 学生积极性和参与度不高,课程资源共享程度低 |
3.2 政策配套不够,学分互认困难重重 |
3.3 生师比偏高,教师教学负担过重 |
3.4 各高校参与课程共享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共享课程较少 |
3.5 系统管理平台建设不完善 |
3.6 专项资金渠道单一,缺乏充足的经费投入和激励机制 |
3.7 共享工作不透明,缺少考核与评价体制 |
第四章 国外高校课程资源共享建设的经验借鉴——以美国CIC联盟为例 |
4.1 基本情况 |
4.2 运行特点 |
4.2.1 扁平的治理模式 |
4.2.2 资源共享采取的项目制和团体制 |
4.2.3 学者交流计划 |
4.2.4 校园间在线课程共享(Course Share) |
4.3 经验借鉴 |
第五章 政府引导高校课程资源共享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
5.1 积极引导高校树立开放与合作的理念,发展共享文化 |
5.1.1 理念与文化的价值导向作用 |
5.1.2 发展共享文化的关键因素 |
5.2 建立有效的运行管理体制、激励机制、考核评价机制 |
5.2.1 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管理和引导作用 |
5.2.2 设立大学城管理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大学城互选课程办公室 |
5.2.3 政府建立激励机制 |
5.2.4 政府建立考核评价机制 |
5.3 鼓励高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培养模式 |
5.3.1 建立一种互惠互利的利益分享和补偿机制 |
5.3.2 同层次高校间的跨校培养模式 |
5.3.3 不同层次高校间的跨校培养模式 |
5.4 建立课程库,扩大和丰富共享的课程资源 |
5.4.1 建立传统课程群 |
5.4.2 建立网络化课程群 |
5.4.3 建立课程评估制度 |
5.5 建立完善的学分互认互换制度 |
5.6 完善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兼容网络课程资源共享平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陕西超大规模高中建筑空间环境计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现实问题 |
1.1.2 理论问题 |
1.2 研究背景 |
1.2.1 社会背景 |
1.2.2 学科背景 |
1.3 研究对象 |
1.3.1 超大规模高中 |
1.3.2 空间环境计划 |
1.3.3 研究范围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1 国内研究现状 |
1.5.2 国外研究现状 |
1.5.3 文献综述小结 |
1.6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6.1 研究内容 |
1.6.2 创新点 |
1.7 研究方法 |
1.7.1 文献资料法 |
1.7.2 实地调研法 |
1.7.3 调查分析法 |
1.7.4 规划设计实践 |
1.7.5 成果归纳总结 |
1.8 研究框架 |
1.9 本章小结 |
2 溯本求源:国内外高中教育及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与启示 |
2.1 高中教育办学模式演变历程回溯 |
2.1.1 我国高中办学历程 |
2.1.2 我国高中主要问题 |
2.1.3 国外高中办学历程 |
2.2 教育规模经济相关理论支撑 |
2.2.1“教育规模经济”理论 |
2.2.2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
2.2.3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
2.2.4 研究小结 |
2.3 中学校园规划设计发展历程概述 |
2.3.1 国外中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 |
2.3.2 国内中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 |
2.4 校园规模与规划设计的关联性研究 |
2.4.1 国外校园规模与规划设计的关系 |
2.4.2 国内校园规模与规划设计的关系 |
2.5 国内外研究现状借鉴与启示 |
2.5.1 中学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 |
2.5.2 中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 |
2.5.3 中学校园规模与设计的关系 |
2.5.4 研究小结 |
2.6 本章小结 |
3 理论建构:超大规模高中建筑空间环境计划概念解析 |
3.1 空间环境计划内容 |
3.1.1 布局计划 |
3.1.2 内容计划 |
3.1.3 数量计划 |
3.1.4 面积计划 |
3.2 空间环境计划方法 |
3.2.1 影响因素分析 |
3.2.2 特征描述分类 |
3.2.3 研究模型确立 |
3.2.4 计算公式推导 |
3.2.5 建筑计划研究 |
3.3 空间环境计划依据 |
3.3.1 国外中小学建筑设计标准 |
3.3.2 国内中小学建筑设计标准 |
3.3.3 小结 |
3.4 空间环境计划应用 |
3.4.1 宏观层面——布局选址与用地 |
3.4.2 中观层面——空间构成与模式 |
3.4.3 微观层面——面积配置与大小 |
3.4.4 空间环境计划的其他方面应用 |
3.5 本章小结 |
4 特征梳理:陕西地区超大规模高中现状分析 |
4.1 陕西地区现状梳理 |
4.1.1 社会经济状况 |
4.1.2 基础教育状况 |
4.2 超大规模高中特征分析 |
4.2.1 布局结构影响 |
4.2.2 数量与分类 |
4.2.3 现状主要问题 |
4.3 现行政策条文标准解读 |
4.3.1 教育政策 |
4.3.2 建设标准 |
4.4 超大规模高中实态调研 |
4.4.1 调研对象范围 |
4.4.2 调研内容目的 |
4.4.3 调研基本方法 |
4.4.4 调研基础数据 |
4.5 现状评价及使用反馈 |
4.5.1 基本概况 |
4.5.2 选址布局 |
4.5.3 规模特征 |
4.5.4 使用状况 |
4.6 本章小结 |
5 规模确立:超大规模高中校园用地计划 |
5.1 规划布局模式探讨 |
5.1.1 影响因素 |
5.1.2 布局模式 |
5.1.3 结构形态 |
5.1.4 用地组成 |
5.2 用地现状问题揭示 |
5.2.1 规划布局模式 |
5.2.2 空间现状指标 |
5.2.3 用地布局问题 |
5.2.4 影响因子研究 |
5.3 已有规模指标参考 |
5.3.1 国家标准 |
5.3.2 省市自定标准 |
5.3.3 超过48班标准 |
5.3.4 总结 |
5.4 不同“用地规模”的内涵及其启示 |
5.4.1 影响因子分析 |
5.4.2 相关指标概念 |
5.4.3 指标与空间环境的关系 |
5.5 用地规模体系优化 |
5.5.1 计划依据 |
5.5.2 计划方法 |
5.5.3 已有计划指标 |
5.5.4 指标分析及调正 |
5.5.5 规模与设计优化 |
5.6 本章小结 |
6 构建体系:用地规模影响下的校内空间环境计划 |
6.1 要素方法提炼 |
6.1.1 影响要素 |
6.1.2 特征及问题 |
6.1.3 内容与方法 |
6.2 现行标准剖析 |
6.2.1 国家标准 |
6.2.2 省市自定标准 |
6.2.3 超过48班标准 |
6.2.4 总结 |
6.3 现状细化分类 |
6.3.1 用地余裕型 |
6.3.2 用地适当型 |
6.3.3 用地不足型 |
6.3.4 主要问题分析 |
6.4 空间模式计划 |
6.4.1“微型社区”模式 |
6.4.2“邻里单元”模式 |
6.4.3“教育综合体”模式 |
6.5 建筑设计计划 |
6.5.1 构成内容计划 |
6.5.2 教学空间计划 |
6.5.3 实验空间计划 |
6.5.4 图书办公空间计划 |
6.5.5 生活空间计划 |
6.6 环境设计计划 |
6.6.1 广场尺度 |
6.6.2 庭院空间 |
6.6.3 绿化面积 |
6.6.4 建筑密度计划 |
6.6.5 指标体系优化 |
6.7 本章小结 |
7 内外统筹:用地规模影响下校外空间环境计划 |
7.1 规模扩张分析 |
7.1.1 规模扩张特征 |
7.1.2 现状问题分析 |
7.1.3 典型校外空间 |
7.1.4 典型使用状况 |
7.2 空间布局模式 |
7.2.1 就近选址布局模式 |
7.2.2 过渡新区布局模式 |
7.2.3 资源共享布局模式 |
7.3 规划选址模式 |
7.3.1 核心焦点聚合模式 |
7.3.2 内外统筹协调模式 |
7.3.3 实践场所外延模式 |
7.4 使用共享模式 |
7.4.1 校内优先、学社融合 |
7.4.2 优化分级、开放有别 |
7.4.3 立足共享、校外优先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超大规模高中建筑空间环境特征与影响因素 |
8.1.1 发展趋势与影响因素 |
8.1.2 现状特征与类型 |
8.1.3 概念内涵与模式建构 |
8.2 超大规模高中建筑空间环境计划 |
8.2.1 宏观层面 |
8.2.2 中观层面 |
8.2.3 微观层面 |
8.2.4 节地型超大规模高中建设 |
8.3 本研究的创新点 |
8.3.1 成果创新 |
8.3.2 思路创新 |
8.3.3 理论与方法创新 |
8.4 小结 |
9 研究展望:超大规模高中的可持续建设与模式更新 |
9.1 可持续建设的涵义 |
9.1.1 产生背景 |
9.1.2 特征内涵 |
9.1.3 实践意义 |
9.2 可持续建设的营造 |
9.2.1 用地可持续建设 |
9.2.2 空间可持续利用 |
9.2.3 设施可持续共享 |
9.3 后续研究展望 |
9.3.1 教育理念更新下的校园规划设计研究 |
9.3.2 内外统筹视角下空间环境计划研究 |
9.3.3 既有空间环境更新改造设计研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附录1:已调研的超大规模高中校领导及部分教师访谈摘录 |
附录2:调研问卷及访谈提纲 |
附录3:各省市普通高中建设规范摘录 |
附录4:陕西省各区县中学数据统计 |
附录5:不同办学规模下高中校园主要指标参考及计算方法 |
(9)基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普通高中物理实验课程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论 |
(一)问题提出 |
1.国家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 |
2.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深化改革的实践需要 |
3.研究者的前期研究积累 |
4.研究的问题 |
(二)基本概念界定 |
1.实践能力 |
2.课程 |
3.物理实验课程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二、文献综述 |
(一)实践能力的相关研究现状 |
1.实践能力构成要素的研究 |
2.实践能力培养途径和模式的研究 |
3.实践能力评价问题的研究 |
(二)中学物理实验课程相关研究现状 |
1.国外中学物理实验课程相关研究现状 |
2.国内中学物理实验课程相关研究述评 |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实践哲学 |
1.不同时期的主要观点 |
2.实践哲学对本研究的启示 |
(二)能力相关理论 |
1.能力因素说 |
2.能力结构理论 |
3.多元智能理论 |
4.成功智力理论 |
5.思维品质论 |
(三)建构主义理论 |
1.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 |
2.建构主义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四、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的结构、特征与支持系统 |
(一)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的结构模型建构 |
1.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结构模型建构的依据 |
2.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模型建构的方法论基础思考 |
3.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的结构模型 |
(二)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的特征 |
1.实践性特征 |
2.动态性特征 |
3.稳定性特征 |
4.习得性特征 |
5.具体性特征 |
6.外显性特征 |
(三)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支持系统 |
1.兴趣与动机是高中学生实践能力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内驱力 |
2.专业知识与经验是高中学生实践能力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基础 |
3.实践活动与任务是高中学生实践能力形成与发展的重要载体 |
4.评价激励与引导是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重要外部动力 |
5.实践条件与环境是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形成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
五、物理实验课程对高中学生实践能力的促进作用 |
(一)物理实验的本质与价值 |
1.物理实验的本质 |
2.物理实验的价值 |
(二)物理实验课程与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内在联系 |
1.物理实验课程促进实践能力提升的可能性 |
2.物理实验课程与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关系 |
3.物理实验课程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方法论原则 |
六、普通高中物理实验课程实施现状 |
(一)调研工具制作 |
1.问卷题目设计 |
2.问卷结构与计分 |
3.问卷的试测与修订 |
(二)信度与效度的检验 |
1.项目分析 |
2.信度分析 |
3.效度分析 |
(三)实施过程 |
1.访谈教师的分布 |
2.问卷调查对象的情况 |
(四)结果分析与讨论 |
1.普通高中学生物理实验兴趣现状 |
2.普通高中物理实验课程实施的条件水平 |
3.高中物理实验课程实施程度与现状 |
4.高中物理实验课程实施中学生实践能力表现水平 |
5. 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五)普通高中物理实验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1.高中物理实验课程实施的整体现状不容乐观 |
2.普通高中物理实验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差异性 |
3.高中物理实验中学生实践能力未得到显着提升 |
七、促进高中学生实践能力的物理实验课程案例研究 |
案例一:“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
案例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
案例三:制作“微动力发电机”的物理实验创新实践 |
八、促进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的物理实验课程建构 |
(一)物理实验课程建构的依据 |
1.《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
2.普通高中物理实验课程实施中的现实问题 |
3.基于高中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物理实验课程的内在要求 |
(二)物理实验课程目标的设计 |
1.整体目标:重心要由科学素养向核心素养转移 |
2.具体目标:要强化物理实验课程目标的实践取向 |
(三)物理实验课程结构的优化 |
(四)物理实验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
1.力学专题实验 |
2.电磁学专题实验 |
3.热学专题实验 |
4.光学专题实验 |
5.原子物理学专题实验 |
(五)物理实验课程实施的策略 |
1.条件性保障:构建高度协调统一的支持系统 |
2.实施途径融合:强化知识的应用与能力的培养 |
3.教学方式变革:注重项目式体验教学 |
4.课程资源开发: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
(六)物理实验课程评价的建议 |
九、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1、从制度上规避物理实验课程实施不到位的问题 |
2、高中物理实验的“课程化”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
3、“时代性”的新选择:高中物理实验课程内容的多样化 |
参考文献 |
附录 1:普通高中物理实验课程实施中学生实践能力表现水平测量问卷 |
附录 2:高中物理实验课程实施现状调查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 3:普通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开展情况教师调查表 |
附录 4: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科书(人教版)涉及的物理实验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职业高中生存状况的调查研究 ——以彝良县职业高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职业高中概述 |
2.1 职业高中的界定和分类 |
2.2 职业高中的定位和功能 |
第三章 彝良县职业高中办学情况调查 |
3.1 彝良县职业高中基本情况 |
3.2 生源数量和质量现状 |
3.3 办学经费现状 |
3.4 师资力量现状 |
3.5 办学条件现状 |
3.6 毕业生去向现状 |
第四章 云南省彝良县职业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 生源数量和质量不稳定 |
4.1.1 招生人数不稳定 |
4.1.2 生源质量下降 |
4.1.3 招生市场的混乱 |
4.2 办学经费不足 |
4.2.1 政府拨款不能满足需求 |
4.2.2 社会捐赠不足 |
4.3 师资力量薄弱 |
4.4 办学条件差 |
4.4.1 实训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不足 |
4.4.2 课程开设不合理 |
第五章 云南省彝良县职业高中生存困境问题的根源 |
5.1 社会对职业教育重视不够 |
5.2 政府对职业教育扶持不够 |
5.3 职业高中自身建设不足 |
5.4 职业教育保障体系不健全 |
第六章 云南省彝良县职业高中走出生存困境的对策 |
6.1 为职业高中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
6.1.1 加大职业教育发展的宣传 |
6.1.2 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
6.2 政府加大对职业高中的投入 |
6.3 加强职业高中自身建设 |
6.3.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6.3.2 完善专业课程设置 |
6.4 加强职业学校保障体系建设 |
6.4.1 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 |
6.4.2 加强制度建设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学分制对实验室运作方式的冲击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合并和扩招背景下职业院校教育质量管理优化探索[J]. 孙力. 职教论坛, 2019(11)
- [2]H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困境和发展路径研究[D]. 张铭惠.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3)
- [3]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 ——以研究型大学为例[D]. 刘海涛. 厦门大学, 2019(08)
- [4]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学术创业影响因素及激励政策研究[D]. 苏洋.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5]“新工科”视野下工科大学生工程实践素养培养研究[D]. 陶瑞雪. 天津大学, 2018(06)
- [6]中俄大学教学管理比较研究[D]. Solomatina Maria(玛丽亚).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05)
- [7]政府引导高校课程资源共享建设研究 ——以广州大学城为例[D]. 黄赟.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5)
- [8]陕西超大规模高中建筑空间环境计划研究[D]. 罗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2)
- [9]基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普通高中物理实验课程建构研究[D]. 王太军. 西北师范大学, 2016(06)
- [10]职业高中生存状况的调查研究 ——以彝良县职业高中为例[D]. 迟焕书. 云南大学, 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