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室技术人员工作量的考核办法(论文文献综述)
李凤营[1](2020)在《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绩点管理模式改进研究 ——以B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引领和重要动力。地方高校在普通本科高校中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科研绩点制管理模式因其较强的可操作性和能够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科研环境,受到地方高校的普遍认可,在地方高校中得到了广泛使用,在科研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因过分量化导致了不利于科研团队的形成、科研功利化、违背科研规律等现象的产生。这就亟需建立一种新型科研管理模式来适应地方高校科研工作的发展。为了使本文的研究建立在牢固的根基上,本文对所涉及的地方高校、高校科研、高校科研质量、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的主旨、结构、功能等,提出了以五大理念为导向,坚持以人为本,以全面质量管理为工具,建立了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并针对上述管理理念,提出了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创新思路,分析了科研绩点的内涵与特点、科研绩点与科研工作量的关系等内容。为了掌握获得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的现实情况,本文采取案例研究的方式,通过对B大学绩点制科研管理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地方高校绩点制科研管理改革的可能方向。首先以B大学为个案进行了实证分析,在分析了地方高校B大学科研质量管理历程的基础上,概括了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的实施宗旨、实施过程、保障措施,并结合B大学部分院系的调研,利用科研成果数据对比了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实施前后的效果,对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实施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发现了B大学绩点制管理科研模式实施后的成效,发现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很大程度上提升了B大学的科研质量,整体上说是科研质量管理的可行方向。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影响高校科研管理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当前绩点制科研管理模式做出改进。基于这一定位,本文通过编制、发放、回收问卷等程序,按照从宏观影响因素、微观影响因素、环境影响因素对问卷结果进行了统计,通过对统计结果的分析进一步探寻B大学实施绩点制科研管理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为重数量轻质量、不利于科研团队形成、违背科研规律、科研全过程管理不到位、科研环境不理想、科研与人才培养脱节、不能持续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等,为改进绩点制科研管理模式提供了方向。本文提出建立科研绩点银行制管理模式以解决地方高校实施绩点制科研管理存在的上述问题,相应地对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模式的生成、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理论模型和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论述后,具体对操作层面内容进行探讨。包括科研绩点认定方法的有效改进、建立科研绩点银行的运行机制、科研绩点银行环境的保障三个方面内容。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共同建立了科研绩点银行制科研管理模式。
陈永军,刘进,汪国高[2](2013)在《基于量化考核的实验技术人员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论述了电工电子实验中心技术人员定量考核原则、考核分工和实验管理工作量的计算办法,结合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教学管理以及实验室建设的实际情况,对技术人员的实验管理工作进行了量化考核。实践表明,定量考核与实验技术人员的激励机制紧密结合,不仅能按时对实验教学管理任务进行有效分解,同时也提高了实验设备运行效率和中心实验教学服务水平。
魏伟[3](2011)在《高校实验技术人员考核机制对策》文中研究说明高校实验技术人员工作量的考核一直没有一个公认的科学合理的办法。对高校实验技术人员实行考核机制,它是建立在高校实验技术人员定编定岗的基础工作之上。论述了高校实验技术人员定编定岗主要内容、考核指标、工作量计算办法等。实验技术人员岗位考核机制的实施打破了多年来对高校实验技术人员形成的定性考核的惯例,保证了高校实验技术人员定编定岗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4](2016)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卫办妇幼发[2016]3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完善妇幼保健机构评审评价体系,促进妇幼保健机构加强自身建设与管理,我委印发了《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年版)》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年版)》。为准确解读评审标准,我委组织制定了《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
谢秀俤[5](2020)在《地方院校实验技术人员“3+1”绩效考核体系的实践与探究》文中研究指明实验技术人员不仅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该文分析了当前高校实验技术人员考核存在的问题,并以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例,建立、实施了实验技术人员"3+1"绩效考核体系,明确了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定位与工作职责,旨在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绩效考核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激发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
赵延风,胡笑涛,杨彦勤[6](2019)在《高校实验技术人员量化考评方法探讨》文中认为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实验技术人员考评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量化考评标准、指标体系以及计算方法。考评的1级指标2个,2级指标8个;总分由30%的主观分和70%的客观分两部分组成,其中主观分由三部分人员打分构成,各占10%;客观分用相对工作量计算得到,年个人工作量综合考虑实验技术人员各方面的工作业绩,设置各项量化指标的分值,分值的制定依据工作的难易程度确定,可反映实验技术人员不同工作量之间的量值对比关系。考评过程及模拟结果均表明,该方法具有客观、公开、公平、公正、全面、操作性强的特点,指标的计算公式简单明了,便于高校管理部门对实验技术人员进行综合评价。该方法的提出为评价高校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状况以及单位奖惩人员的推选提供了量化方法。
马红章,王龙,张亚萍,刘彦民,朱海丰[7](2014)在《依托多元化定量考核机制促创新人才培养》文中指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在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2个层面,构建了面向学生、实验教师、实验技术人员的多元化定量考核体系,包含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综合考核体系、教学综合考核体系、实验室管理综合考核体系。多元化考核体系实现了实验教学管理与实验室管理的有机融合,促进了学生、实验教师、实验技术人员等教学参与者的协同发展。在全校各专业大学生中开展物理创新实验培养,集不同专业背景优势,加快大学生创新培养步伐的教学目标得到落实。
徐晓龙,张学武[8](2016)在《电气信息类实验室专任教师考核办法探索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为克服现行体制下实验室专任教师定性考核为主,定量考核为辅存在的弊端,以实验室精细化管理为目标,以河海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实验室为视角,从实验室专任教师的岗位任务出发,探讨了实验室专任教师考核原则和定量考核办法。考核实践表明,合理确定各职级人员的总分要求、每项工作内容的单位分值和实验准备的复杂系数,并把定量考核与激励机制紧密结合,能够提高实验室专任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物联网工程学院实验室专任教师考核的有效实践和经验对兄弟院校电气信息类实验室管理有借鉴意义。
徐浩[9](2014)在《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共性问题的研究与实践》文中指出高校的实验室是开展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场所,近年来我国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水平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因此研究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论文重点以合肥工业大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为蓝本,结合多年实验室工作实践,概述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分析各项工作之间的关系;研究高校仪器设备利用共享机制,论述现状,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差距,分析造成问题的原因,对大型仪器设备利用共享机制的建立进行分析,提出建设的思路、具体的措施,对我校校级及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院级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建设及实践进行总结;研究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政策机制,论述实验技术队伍的现状,分析问题及原因,提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思路、突破的难点、具体的措施,对我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发展状况进行总结;研究高校实验室技术安全与环保的政策机制,论述高校技术安全的现状,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差距,分析落后的原因,对安全管理机制的建立进行研究,列举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难点,论述实验室安全教育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构建实验室安全学习与考试系统的基本要求;研究信息化技术在实验室管理工作中的运用,介绍我校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通过实验室信息系统进行实验教学管理的实践;研究实验室管理体制建设、仪器设备采购机制与手段、仪器设备管理及维修维护,论述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思路和具体解决措施。
石冰,邹津海[10](2012)在《高校实验技术人员年度考核办法的探索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了实验技术人员年度考核办法,为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工作提供了一个科学、全面的评价标准,在日常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二、实验室技术人员工作量的考核办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验室技术人员工作量的考核办法(论文提纲范文)
(1)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绩点管理模式改进研究 ——以B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地方高校科研管理质量亟待提升 |
(二)地方高校科研绩点管理模式需要改进和完善 |
(三)地方高校科研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双重体会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概念界定 |
(一)地方高校 |
(二)高校科研 |
(三)高校科研质量 |
(四)高校科研质量管理 |
(五)科研绩点制 |
(六)科研绩点银行制 |
五、创新之处 |
(一)探索了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理论 |
(二)改进了“科研绩点”的计算方法 |
(三)建立“绩点银行制”的科研质量管理模式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关于高校科研质量管理文献计量分析 |
二、关于高校科研质量管理内涵与意义研究 |
三、关于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研究 |
四、关于高校科研质量评价与管理研究 |
五、关于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文献研究 |
六、文献述评 |
(一)关于高校科研管理内容及特征研究 |
(二)关于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研究 |
(三)科研质量管理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理论基础 |
一、五大发展理念 |
二、人本管理理论 |
三、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第三章 地方高校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实施概况及进展 |
一、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的基本体系 |
(一)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的主旨 |
(二)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的结构 |
(三)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的功能 |
二、地方高校B大学科研质量管理概述 |
(一)B大学简介 |
(二)B大学科研质量管理历程 |
(三)B大学科研质量管理效果 |
三、地方高校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目标设计 |
(一)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概述 |
(二)关于B大学对学术型教师的目标设计 |
(三)关于B大学对教学单位的目标设计 |
(四)关于B大学科研绩点的量化评价 |
四、地方高校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氛围营造 |
(一)精神层面加强统一思想 |
(二)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 |
五、地方高校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保障 |
(一)激励措施 |
(二)督促举措 |
(三)保障制度 |
第四章 地方高校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实施过程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地方高校B大学科研质量现状调查设计 |
(一)调查问卷编制 |
(二)调查问卷发放 |
(三)调查问卷回收分析 |
二、地方高校B大学科研质量存在的问题 |
(一)重数量轻质量问题 |
(二)不利于科研团队形成 |
(三)存在违背科研规律的现象 |
(四)科研全过程管理不到位 |
(五)科研环境不理想 |
(六)科研与人才培养脱节 |
(七)不能持续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 |
三、地方高校B大学科研质量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一)对科研质量的评价导向不科学 |
(二)科研发展定位中功利化追求导向明显 |
(三)高校三大职能之间未能协调发展 |
(四)可持续发展和共享发展落实不到位 |
(五)科研管理队伍专业化水平低 |
四、地方高校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的实证分析 |
(一)B大学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的灰色关联分析 |
(二)B大学绩点制管理科研模式实施过程的归因分析 |
第五章 地方高校科研绩点银行制设计 |
一、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设计理念 |
二、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设计背景 |
(一)科研绩点银行生成背景 |
(二)科研绩点银行生成过程 |
三、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基本目标与存在优势 |
(一)科研绩点银行制设计的主要目标 |
(二)科研绩点银行制设计的优势分析 |
四、科研质量管理的绩点银行制过程设计 |
(一)科研绩点银行运行机制设计 |
(二)科研绩点银行管理功能设计 |
第六章 地方高校科研绩点银行制实施策略 |
一、明确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绩点类型 |
(一)显性科研绩点与隐性科研绩点 |
(二)个人科研绩点与集体科研绩点 |
(三)岗位科研绩点与自由科研绩点 |
(四)普通科研绩点与奖励科研绩点 |
(五)元科研绩点 |
二、建立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绩点认定规则 |
(一)科研工作业绩点认定原则 |
(二)科研工作业绩点认定程序 |
(三)科研工作业绩点的质量等级确定 |
(四)科研工作业绩点的总量计算方法 |
三、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组织结构 |
(一)科研绩点银行管理委员会 |
(二)科研绩点银行专家咨询委员会 |
(三)科研绩点银行综合业务中心 |
(四)科研绩点银行网络管理中心 |
四、实施科研绩点银行的运作管理 |
(一)科研绩点银行帐户管理 |
(二)科研绩点银行业务类型 |
(三)科研绩点银行操作流程 |
五、支持科研绩点银行的环境保障 |
(一)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业务环境要求 |
(二)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管理环境支持 |
(三)科研绩点银行模式的信息化环境支持 |
六、地方高校科研绩点制银行模式推广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调研问卷 |
附录二 :绩点制科研质量管理模式灰色关联分析调查问卷 |
附录三 :绩点制管理科研模式实施过程的归因分析调查问卷 |
附录四 :科研工作业绩点制银行章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基于量化考核的实验技术人员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管理量化考核内容 |
1.1 考核原则 |
1.2 考核分工 |
1.3 量化考核办法 |
1.3.1 填写值班表及值班时间 |
1.3.2 成绩的计算办法 |
1.3.3 奖励和处罚 |
1.3.4 成绩的公布 |
1.3.5 其他事项 |
1.4 技术人员从事教学原则 |
2 考核实践与奖励措施 |
2.1 量化考核实践 |
2.2 量化考核结果与奖酬金挂钩 |
3 结束语 |
(3)高校实验技术人员考核机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高校实验室定编定岗的主要内容 |
1.1 定岗定编的作用与原则 |
1.2 岗位考核分类 |
(1) 管理型。 |
(2) 实验教学与管理型。 |
(3) 实验教学与开发型。 |
(4) 实验教学与科研型。 |
(5) 科研型。 |
2 实验工作量计算办法 |
2.1 工作量考核指标体系 |
2.2 个人年度实验工作量考核计算办法 |
(1) 实验教学工作量。实验教学工作量计算公式: |
①实验准备工作 (A1) : |
②实验指导工作量 (A2) : |
③其他实践教学工作量: |
(2) 实验室管理工作量。实验室管理工作量计算公式: |
①仪器设备管理工作量 (B1) : |
②实验室开放工作量 (B2) : |
③考勤工作量 (B3) : |
(3) 实验室开发工作量。实验室开发工作量计算公式: |
(4) 科研工作量。科研工作量计算公式: |
3 结 语 |
(5)地方院校实验技术人员“3+1”绩效考核体系的实践与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技术人员考核存在的问题 |
1.1 缺乏考核制度 |
1.2 实行平均主义 |
1.3 考核过于抽象 |
2 生命科学学院实验技术人员与平台概况 |
3 实验技术人员绩效考核体系 |
3.1 考核总体原则 |
3.2 考核体系架构 |
3.3 考核体系项目 |
3.3.1 本职工作考核 |
3.3.2 超工作量考核 |
3.3.3 绩效分考核 |
3.3.4 突出贡献奖励 |
4 结语 |
(6)高校实验技术人员量化考评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考核评价的目的、原则与标准 |
2 考核评价的指标体系及其权重 |
2.1 考评的指标体系 |
2.2 指标权重及总分构成 |
2.3 主观评价分组成 |
2.4 客观工作量组成 |
2.5 客观工作量考评标准 |
2.6 客观工作量考评得分 |
3 客观工作量分值计算方法 |
3.1 实验及其他教学工作量 (T) |
3.2 实验室管理工作量 (M) |
3.3 科研工作量 (S) |
3.4 生产工作量 (P) |
3.5 各种获奖工作量 (R) |
4 模拟举例 |
4.1 计算主观分 (SS) |
4.2 计算客观工作量各分项分值 |
4.3 计算个人年总工作量分值Wt |
4.4 考评得分计算 |
5 结语 |
(7)依托多元化定量考核机制促创新人才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 考核体系的发展 |
2 多元化考核体系 |
3 实验课程考核体系 |
3.1 课程设置 |
3.2 课程考核内容 |
3.3 课程考核体系 |
3.4 课程考核体系优点 |
4 实验中心教学团队综合评价体系 |
4.1 实体工作量构成 |
4.2 质量工程评价 |
5 结束语 |
(8)电气信息类实验室专任教师考核办法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物联网工程学院实验室现状 |
2 实验室专任教师考核办法 |
2. 1 实验室专任教师考核原则 |
2. 2 实验室专任教师岗位任务及其量化 |
2. 2. 1 实验教学工作量 ( S1) |
2. 2. 2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量 ( S2) |
2. 2. 3 非实验教学与科研工作量 ( S3) |
2.3业务考核总分计算及考核指标 |
2. 4 社会工作考核办法 |
2. 5 质量管理 |
2. 6 量化考核实践与奖励措施 |
2. 6. 1 量化考核实践 |
2. 6. 2 量化考核结果与奖酬金挂钩 |
3 实验室专任教师考核办法的实施成效 |
4 结语 |
(9)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共性问题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插图清单 |
表格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
1.2 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现状 |
1.3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的意义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共性问题的提出 |
2.1 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内容 |
2.2 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各项工作之间的关系 |
2.3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3.1 大型仪器设备利用与共享机制 |
2.3.2 实验技术队伍建设与激励策略 |
2.3.3 实验室技术安全与环保管理措施 |
2.3.4 实验室信息化建设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与共享 |
3.1 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现状及分析 |
3.2 大型仪器设备利用共享机制建立的思考 |
3.2.1 建设的思路 |
3.2.2 突破的难点 |
3.2.3 具体的措施 |
3.3 我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建设与实践 |
3.3.1 校级平台的建设与实践 |
3.3.2 院级(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平台的建设与实践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策略举措 |
4.1 实验技术队伍的现状及分析 |
4.1.1 实验技术队伍现状 |
4.1.2 原因及分析 |
4.1.3 研究的意义 |
4.2 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策略 |
4.2.1 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思路 |
4.2.2 需突破的难点 |
4.2.3 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策略 |
4.3 我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之举措 |
4.3.1 实验技术队伍现状 |
4.3.2 建设举措 |
4.3.3 具体实践 |
4.3.4 工作成效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室技术安全与环保的政策机制 |
5.1 高校实验室技术安全的现状及分析 |
5.1.1 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 |
5.1.2 实验室技术安全现状及分析 |
5.2 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难点 |
5.3 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的机制建立 |
5.3.1 事前管理 |
5.3.2 事中管理 |
5.3.3 事后管理 |
5.4 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 |
5.4.1 实验室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
5.4.2 构建实验室安全学习与考试系统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校实验室信息化建设 |
6.1 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
6.2 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目标与内容 |
6.3 我校(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实验室信息化建设实践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高校实验室日常管理研究 |
7.1 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建设 |
7.2 仪器设备采购机制与方式 |
7.2.1 仪器设备采购机制 |
7.2.2 仪器设备采购方式 |
7.3 仪器设备管理及维修维护 |
7.3.1 仪器设备管理 |
7.3.2 仪器设备维修维护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论文总结 |
8.2 存在的不足及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附件一: 安徽省教育厅重点教研项目“高等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六大共性问题的思考、研究与实践”申报书 |
附件二: 全国高校实验室研究会学术研究计划项目“实验队伍提升与激励的政策研究与实践”申报书 |
附件三: 教育部委托项目“高等学校仪器设备和优质资源共享系统”申报书 |
附件四: 教育部委托项目“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政策机制研究”委托协议 |
(10)高校实验技术人员年度考核办法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签订上岗合同, 明确岗位职责 |
2 实验技术人员年度考核办法 |
2.1 实验教学工作量 |
(1) 基础课实验: |
(2) 专业课实验: |
(3) 课程设计: |
(4) 计算机上机: |
(5) 电工电子实习: |
2.2 实验教学质量 (K1) |
2.3 实验室建设 (K2) |
2.4 安全与卫生 (K3) |
2.5 出勤情况 (K4) |
2.6 实验中心年度工作量的计算办法 |
(1) 年度工作量计算办法 |
① 人均实验教学工作量A: |
② 个人年度相对工作量E: |
③ 实验中心年度总相对工作量F: |
(2) 个人年度工作津贴的计算办法: |
① 实验中心相对工作量的酬金G: |
② 个人年度的工作津贴额I: |
3 实验技术人员考核办法实施效果 |
4 结束语 |
四、实验室技术人员工作量的考核办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方高校科研质量绩点管理模式改进研究 ——以B大学为例[D]. 李凤营.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2]基于量化考核的实验技术人员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J]. 陈永军,刘进,汪国高.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3(09)
- [3]高校实验技术人员考核机制对策[J]. 魏伟.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12)
- [4]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的通知[J].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报, 2016(08)
- [5]地方院校实验技术人员“3+1”绩效考核体系的实践与探究[J]. 谢秀俤.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20(08)
- [6]高校实验技术人员量化考评方法探讨[J]. 赵延风,胡笑涛,杨彦勤.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9(04)
- [7]依托多元化定量考核机制促创新人才培养[J]. 马红章,王龙,张亚萍,刘彦民,朱海丰.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4(09)
- [8]电气信息类实验室专任教师考核办法探索与实践[J]. 徐晓龙,张学武.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6(04)
- [9]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共性问题的研究与实践[D]. 徐浩. 合肥工业大学, 2014(07)
- [10]高校实验技术人员年度考核办法的探索与实践[J]. 石冰,邹津海.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