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副伤寒患者白细胞和血小板四项指标的观察

甲型副伤寒患者白细胞和血小板四项指标的观察

一、甲型副伤寒患者白细胞及血小板四项参数的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李文凯[1](2017)在《基于核酸适配体的几种致病微生物新型检测与防治方法的建立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沙门氏菌是最常见的食源性疾病病源体。控制沙门氏菌感染的有效措施之一,是将食品和临床标本中的致病菌快速而准确地检测出来,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由于沙门氏菌传统检测方法的诸多局限性,研发操作简便、结果可靠、成本低廉、快速高效的检测新方法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另一类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致病微生物是流感病毒,由它引起的流感是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流感的治疗通常采用M2离子通道阻滞剂和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但流感病毒的快速变异催生了越来越多的耐药毒株,致使常规药物的疗效不断降低。因此,揭示新的药物作用机制、开发新型防治药物是流感治疗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我们试图以核酸适配体为工具,针对几种当前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的病原微生物建立一个快速高效的检测和防治平台。围绕这一主题,本研究以鼠伤寒沙门氏菌(S.typhimurium)、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S.paratyphi A)鞭毛蛋白和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H1N1-HA)为实验材料,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通过Cell-SELEX筛选S.typhimurium核酸适配体。以S.typhimurium菌体作为Cell-SELEX的靶标,筛选出6条DNA适配体,亲和力和特异性鉴定结果显示,它们的解离常数(Kd值)均小于100 nM,其中StmApt 6亲和力最高,Kd值为30±4n M,且在S.typhimurium以及一些其他的菌种如猪霍乱沙门氏菌(S.choleraesuis)、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和大肠杆菌(E.Col)K88之间有着良好的区分度。2、通过常规SELEX技术筛选S.paratyphi A鞭毛蛋白和H1N1流感病毒HA核酸适配体。以纯化的Sparatyphi A.鞭毛蛋白和纯化的H1N1-HA为靶标,采用常规SELEX技术,筛选出了 4条S.paratykphi A鞭毛蛋白的DNA适配体和2条H1N1-HA的DNA适配体,亲和力鉴定结果显示,它们的Kd值均小于100 nM,其中分别以鞭毛蛋白适配体FlagApt 3和HA蛋白适配体HaApt 1的亲和力最高,其Kd值分别为27±27nM和78±1nM。3、采用核酸适配体和氧化石墨烯构建S.typhimurium检测系统。将上述StmApt 6的5’端以FAM作修饰,再与氧化石墨烯非共价结合,构建了一个基于碳纳米材料的荧光适配体传感器。该传感器可以快速有效地对S.typhimurium进行检测,在理想的实验条件下,其灵敏度可达到100 CFU/mL,线性范围为103~108CFU/mL,以牛奶为实际样品对该系统进行性能检验,结果显示该系统对牛奶中的靶菌仍有着良好的反应性,提示它对食品中S.typhimurium的定性和定量检测有着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4、采用核酸适配体和单壁碳纳米管构建S.paratyphiJ检测系统。将上述FlagApt 3去除部分固定序列后,在其5’端以FITC作修饰,3’端共价连接一段DNA酶序列,制成一个带荧光素的分子探针,然后将其与碳纳米管非共价结合,构建了一个双重信号检测系统。样品中S.paratyphi A的量可以通过系统检测到的荧光值或吸光度值来求出。利用该系统进行牛奶样品中S.paratyphi A的定量测定,可检出105CFU/mL(荧光法)和106CFU/mL(分光光度法)的目标菌。由于采用两种信号分别对同一目标菌进行检测,该方法大大地减少了假阳性率产生的可能性,使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得到显着提升。5、采用核酸适配体进行抗流感病毒感染的研究。以上述HaApt 1进行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和微量中和试验,结果显示,HaApt 1能有效地抑制H1N1(A/Puerto Rico/8/1934)流感病毒所致的红细胞凝集,直接阻止H1N1流感病毒在培养的MDCK细胞上的吸附及对该细胞的感染,使病毒在细胞中的复制显着减少。根据实验结果初步判断,HaApt 1能与H1N1血凝素蛋白关键位点发生紧密结合,阻断病毒与宿主细胞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HaApt 1对于开展流感病毒HA-宿主细胞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研究,以及抗流感病毒感染药物的开发具有较大的理论研究意义和潜在的实际应用价值。

李傅冬[2](2013)在《基于贝叶斯分类算法的浙江省常见传染病辅助分类模型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建立浙江省常见传染病的辅助分类模型,可依据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流行病学特征等信息对疾病进行分类和判别。帮助公共卫生现场处置人员在暴发现场快速科学地识别疫情类别,为疫情处置争取先机,以便于及时有效地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并为实验室病原学检测提供线索。方法:本研究通过对近些年浙江省传染病暴发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全面整理分析,得出浙江省常见的传染病病种作为本研究的疾病范围。通过查询历史疫情文献、法定传染病报告网络等方法收集这些传染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病率等数据。应用贝叶斯分类算法建立分类模型,采用SAS软件完成程序编写。并用3起历史疫情的个案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本研究共纳入了25种浙江省常见的传染病。模型验证结果显示:手足口病疫情数据,第一判别与真实分类的符合率为93.55%,前三位提示率100.00%,分类平均耗时为0.51秒;流行性出血热疫情数据,第一判别与真实分类的符合率为60.61%,前三位提示率100.00%,分类平均耗时为0.50秒;流行性腮腺炎疫情数据,第一判别与真实分类的符合率为88.73%,前三位提示率100.00%,分类平均耗时为0.53秒。结论:本研究建立了浙江省常见传染病的辅助分类模型,输入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流行病学特征等指标,可计算各类可能发生的疾病的概率,并按概率进行排序、输出判别列表,完成疾病分类判别。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率、较快的分类速度,且在可解释性、伸缩性和稳健性等方面表现较好,符合实际应用要求。

曾台文,林秉滔,陈进[3](2008)在《350例甲型副伤寒患者血常规分析》文中指出

王迎秋[4](2008)在《甲型副伤寒血白细胞等参数变化与病程关系》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甲型副伤寒患者血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嗜酸性粒细胞(EOS),血小板(PLT)等参数在甲型副伤寒病程中的变化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130例甲型副伤寒住院病人,顺病程收集每天以上各参数并按不同病程期分组,应用SPSS软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统计学t检验。结果NEU%变化曲线随病程呈"V"型;PLT曲线随病程由低到高;WBC、NEU、EOS%曲线随病程降低后逐渐升高;EOS由于数值小,曲线波动显示不明显。病程初期WBC减少(P<0.05),EOS、PLT明显减少(P<0.01);极期WBC、NEU减少(P<0.05),EOS、EOS%明显减少(P<0.01);缓解期NEU、EOS减少(P<0.05),NEU%明显减少(P<0.01);恢复期各指标变化无差异性(P>0.05)。结论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血小板检查结果可以做为甲型副伤寒的辅助诊断指标。早期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血小板明显减少对甲型副伤寒的早期诊断尤有价值。

林秉滔,庄海珍,陈进[5](2005)在《256例副伤寒甲患者血常规变化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

吴剑琴,杨二杨[6](2004)在《甲型副伤寒220例血白细胞计数结果分析》文中研究指明

龚健,董柏青[7](2003)在《我国甲型副伤寒防治研究近况》文中研究指明

肖寒,胡平,李佳[8](2002)在《甲型副伤寒患者白细胞及血小板四项参数的观察》文中认为 目的探讨甲型副伤寒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四项参数的改变。观察对象甲型副伤寒组265例,均系本院住院病人,男105例,女160例,平均年龄28.9岁(14~57岁)。诊断根据典型临床表现,血培养确诊,均为极期患者,既往无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病史。正常对照组共259例,其中男149

肖寒,胡平,李佳[9](2001)在《甲型副伤寒患者白细胞及血小板四项参数的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探讨甲型副伤寒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四项参数的改变。方法 对 2 6 5例甲型副伤寒患者与正常人白细胞 (WBC)及血小板参数测定比较。结果 甲型副伤寒患者外周血WBC、PLT、PCT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趋 ,但与正常人比较无显着性差异 (P >0 .0 5 ) ,MPV、PDW与正常人比较亦无显着变化 (P >0 .0 5 )。结论 多数甲型副伤寒患者外周血WBC及血小板参数无明显改变。

孙建平[10](2009)在《治风活络法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治风活络法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应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65例冠心病稳定型劳力型心绞痛并符合中医胸痹(心血瘀阻证)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血府逐瘀汤加治风活络药物试验组(33例)和复方丹参滴丸对照组(32例),同期对照治疗1个疗程(4周),分别观察各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速效扩冠药(硝酸甘油)停减率、临床症状变化、超声心动指标、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和血浆中CRP、ET、NO、TXB2、6-keto-PGF1α等水平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府逐瘀汤加治风活络药物内服治疗能有效地缓解心绞痛和临床症状;改善心电图;提高速效扩冠药的停减率;改善心脏的收缩及舒张功能;调节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CRP、ET、TXB2的水平,升高NO、6-keto-PGF1α的水平等,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且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瘀血内阻是冠心病心绞痛的主要病理基础,瘀血生风是冠心病心绞痛的重要病机,血府逐瘀汤加治风活络药物内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比较单纯应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说明治风活络法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时较之单纯应用活血化瘀法疗效更加肯定。

二、甲型副伤寒患者白细胞及血小板四项参数的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甲型副伤寒患者白细胞及血小板四项参数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核酸适配体的几种致病微生物新型检测与防治方法的建立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英文缩略语
1 引言与文献综述
    1.1 核酸适配体
        1.1.1 适配体筛选的方法学进展
        1.1.2 适配体与医学检测
        1.1.3 适配体与药物的靶向传送
        1.1.4 适配体与疾病治疗
    1.2 本课题的构思与研究内容
2 鼠伤寒、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与H1N1流感病毒DNA适配体的筛选与鉴定
    2.1 应用CELL-SELEX技术筛选鼠伤寒沙门氏菌全细胞适配体
        2.1.1 实验仪器、材料与试剂
        2.1.2 实验方法
        2.1.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2 应用常规SELEX技术筛选纯化的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鞭毛蛋白和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适配体
        2.2.1 实验仪器、材料与试剂
        2.2.2 实验方法
        2.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 本章小结
3 鼠伤寒沙门氏菌荧光适配体检测体系的构建
    3.1 实验仪器、材料与试剂
        3.1.1 实验仪器
        3.1.2 实验材料与试剂
        3.1.3 实验中主要溶液的配制
    3.2 实验方法
        3.2.1 StmApt 6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定量检测
        3.2.2 StmApt 6的特异性分析
        3.2.3 GO溶液的制备
        3.2.4 FAM-5'-StmApt 6与GO最适比例的研究
        3.2.5 FAM-5'-StmApt 6/GO体系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定量检测
        3.2.6 FAM-5'-StmApt 6/GO体系的特异性分析
        3.2.7 FAM-5'-StmApt 6/GO体系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StmApt 6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定量检测
        3.3.2 StmApt 6的特异性分析
        3.3.3 氧化石墨烯的结构表征
        3.3.4 FAM-5'-StmApt 6与GO最适比例的研究
        3.3.5 FAM-5'-StmApt 6/GO体系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定量检测
        3.3.6 FAM-5'-StmApt 6/GO体系的特异性分析
        3.3.7 FAM-5'-StmApt 6/GO体系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
    3.4 本章小结
4 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荧光适配体检测体系的构建
    4.1 实验仪器、材料与试剂
        4.1.1 实验仪器
        4.1.2 实验材料与试剂
        4.1.3 实验中主要溶液的配制
    4.2 实验方法
        4.2.1 利用FlagApt3对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进行定量测定
        4.2.2 FlagApt 3对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菌体的特异性分析
        4.2.3 P0与SWNT最佳结合比例分析
        4.2.4 利用P0/SWNT体系对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鞭毛蛋白进行双重信号定量测定
        4.2.5 P0/SWNT体系对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鞭毛蛋白的特异性检测
        4.2.6 利用P0/SWNT体系对牛奶中的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菌体进行双重信号定量测定
        4.2.7 P0/SWNT体系对牛奶样品中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菌体的特异性检测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FlagApt 3对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的定量测定
        4.3.2 FlagApt 3的特异性检验
        4.3.3 P0与SWNT最佳结合比例分析
        4.3.4 P0/SWNT体系对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鞭毛蛋白的定量测定
        4.3.5 P0/SWNT体系对牛奶中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菌体的定量测定
        4.3.6 P0/SWNT体系的特异性检验
    4.4 本章小结
5 血凝素适配体的抗流感病毒感染作用研究
    5.1 实验仪器、材料与试剂
        5.1.1 实验仪器
        5.1.2 实验材料与试剂
        5.1.3 实验中主要溶液的制备
    5.2 实验方法
        5.2.1 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
        5.2.2 微量中和试验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 HaApt 1对H1N1流感病毒的红细胞凝集抑制作用
        5.3.2 HaApt 1对H1N1流感病毒感染MDCK细胞的抑制作用
        5.3.3 HaApt 1的潜在应用价值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录

(2)基于贝叶斯分类算法的浙江省常见传染病辅助分类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次
1 引言
    1.1 传染病防控形势严峻
    1.2 浙江省各类传染病防制现状
    1.3 浙江省传染病辅助分类技术研究的必要性
    1.4 研究目的和主要工作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2.1 确定疾病范围
    2.2 分类模型设计
    2.3 数据收集、存储、整理
    2.4 模型程序编写
    2.5 模型验证
    2.6 研究内容和方法的总结
3 研究结果
    3.1 纳入疾病类别
    3.2 文献数据收集结果
    3.3 模型验证结果
4 讨论
    4.1 模型性能
    4.2 贝叶斯分类算法在本研究中应用的优点
    4.3 相关问题的说明
    4.4 本研究创新点
    4.5 今后研究展望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变量名表
    附录二 SAS程序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3)350例甲型副伤寒患者血常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检测方法
2 结 果
3 讨 论

(5)256例副伤寒甲患者血常规变化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2.症状与体征:
    3.实验室检查:
结 果
讨 论

(6)甲型副伤寒220例血白细胞计数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结果
3 讨论

(7)我国甲型副伤寒防治研究近况(论文提纲范文)

1 流行情况
2 临床表现
3 误诊
4 并发症
5 实验室检查
    5.1 血象
    5.2 粪便
6 细菌学检查
7 血清学检查
    7.1 肥达氏反应
    7.2 脂多糖被动血凝试验 (LPS-PHA)
    7.3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7.4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方法 (RAPD)
8 治疗

(9)甲型副伤寒患者白细胞及血小板四项参数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1.1 观察对象
    1.2 检测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10)治风活络法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上篇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相关病名及沿革
        1.1 心痛
        1.2 胸痹
        1.3 心痹
        1.4 真心痛
        1.5 厥心痛
        1.6 卒心痛和久心痛
        2 历代中医文献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论述
        2.1 先秦两汉时期
        2.2 魏晋隋唐时期
        2.3 两宋金元时期
        2.4 明清时期
    第二部分 现代研究
        1 现代中医学对胸痹的认识
        1.1 病因病机
        1.2 辨证分型
        1.3 辨证论治
        2 现代医学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认识
        2.1 危险因素
        2.2 发病机制
        2.3 危险度分层
        2.4 治疗策略
    第三部分 历代对风药的认识
        1 风药的含义及特点
        2 历代论述
        2.1 先秦两汉时期
        2.2 隋唐两宋时期
        2.3 金元时期
        2.4 明清时期
        2.5 近现代应用
    第四部分 血瘀证
        1 血瘀证的概念
        2 血瘀证的渊源
        2.1 《黄帝内经》
        2.2 《神农本草经》
        2.3 《伤寒杂病论》
        2.4 《备急千金要方》
        2.5 《丹溪心法》
        2.6 《傅青主女科》
        2.7 《临证指南医案》
        2.8 《医林改错》
        2.9 《血证论》
        2.10 《医学衷中参西录》
        3 血瘀证的病因病机
        3.1 寒凝血瘀
        3.2 热灼血瘀
        3.3 气滞血瘀
        3.4 气虚血瘀
        3.5 痰湿致瘀
        3.6 饮食不节
        3.7 情志所伤
        3.8 年迈久病
        3.9 出血致瘀
        3.10 阴虚致瘀
        3.11 污秽之血
        4 血瘀证诊断标准
        5 血瘀证的客观化研究
        5.1 血液流变学
        5.2 血小板功能变化
        5.3 血管内皮损伤
        5.4 微循环障碍
        5.5 血流动力学的异常
        5.6 抗凝及纤溶系统的异常
        5.7 免疫功能改变
        5.8 C-反应蛋白
        5.9 基因表达
        5.10 自由基损伤
        5.11 衰老与炎症
下篇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的确定
        1.1 研究对象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病情分级
        1.4 病例选择标准
        2 临床资料
        3 研究方法
        3.1 治疗药物
        3.2 治疗方法及疗程
        3.3 观察指标
        3.4 疗效判定标准
        3.5 统计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心绞痛疗效比较
        4.2 心电图疗效比较
        4.3 速效扩冠药物停减率比较
        4.4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4.5 中医症状疗效比较
        4.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舌象、脉象的变化
        4.7 血脂疗效比较
        4.8 血液流变学疗效比较
        4.9 治疗前后 CRP、ET、NO、TXB_2、6-keto-PGF_(1α)、TXB)2/6-keto-PGF_(1α) 水平的变化与比较
        4.10 治疗前后心功能的变化
        4.11 安全性检测
        4.12 不良反应
    第二部分 理论探讨
        1 血瘀证与冠心病心绞痛的关系
        2 冠心病心绞痛的病机探讨
        2.1 瘀血内阻是冠心病心绞痛的主要病理基础
        2.2 瘀血生风是冠心病心绞痛的重要病机
        2.3 瘀血内阻络脉是冠心病心绞痛发生的重要环节
        3 方药研讨
        3.1 方药分析
        3.2 现代药理研究
        4 治风活络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4.1 治风活络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4.2 治风、活络与化瘀关系探讨及其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介入时机初探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附录
致谢
查新报告
详细摘要

四、甲型副伤寒患者白细胞及血小板四项参数的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核酸适配体的几种致病微生物新型检测与防治方法的建立与应用[D]. 李文凯. 湖南师范大学, 2017
  • [2]基于贝叶斯分类算法的浙江省常见传染病辅助分类模型研究[D]. 李傅冬. 浙江大学, 2013(03)
  • [3]350例甲型副伤寒患者血常规分析[J]. 曾台文,林秉滔,陈进.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34)
  • [4]甲型副伤寒血白细胞等参数变化与病程关系[J]. 王迎秋. 中国热带医学, 2008(04)
  • [5]256例副伤寒甲患者血常规变化的临床观察[J]. 林秉滔,庄海珍,陈进. 临床医学, 2005(03)
  • [6]甲型副伤寒220例血白细胞计数结果分析[J]. 吴剑琴,杨二杨. 浙江临床医学, 2004(07)
  • [7]我国甲型副伤寒防治研究近况[J]. 龚健,董柏青. 中国热带医学, 2003(03)
  • [8]甲型副伤寒患者白细胞及血小板四项参数的观察[A]. 肖寒,胡平,李佳. 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中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2
  • [9]甲型副伤寒患者白细胞及血小板四项参数的观察[J]. 肖寒,胡平,李佳.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1(06)
  • [10]治风活络法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应用研究[D]. 孙建平.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9(07)

标签:;  ;  ;  ;  ;  

甲型副伤寒患者白细胞和血小板四项指标的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