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边境旅游发展的背景与简要过程(论文文献综述)
黄锦南[1](2021)在《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文中提出哈萨克斯坦是我国的世代友好邻邦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首倡之地和先行先试地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媒体中的国家形象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学科研究者的重视。然而,已有成果大部分采用了基于还原论的研究方法,并不能完全契合国家形象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其本身固有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特质,忽略了国家形象系统内部的动力学特征和涌现。因此,本论文将网络科学的复杂网络方法引入国家形象研究,以检验该方法在国家形象系统研究中的有效性。本文选取了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为研究对象,收集了2014年7月至2018年6月的全部涉华报道和2019年12月至2021年2月与新冠疫情相关的部分涉华报道文本,构建了一大一小、一整体一局部的两种文本数据库,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结合诸如国际关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中哈两国政府的各项大政方针政策,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官方媒体中的整体国家形象进行了全面挖掘和研究,并对新冠疫情背景下中国在哈官媒中的国家形象进行了具体的个案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哈真理报》涉华报道主要展现了以下4个角度的中国形象:(1)哈萨克斯坦的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2)哈萨克斯坦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3)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形象;(4)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1)对国别区域研究的方法创新作出探索,尝试复杂网络方法在国家形象研究中的应用;(2)挖掘和呈现“一带一路”和新冠疫情背景下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真理报》中的中国形象;(3)为国家形象、国别区域、乃至其他领域研究者提供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的客观中国形象数据和真实报道文本。
罗妹梅[2](2021)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广西龙州边境人文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文中认为
张宏昊[3](2021)在《西藏边境贸易发展潜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徐婷婷[4](2021)在《民国时期涉滇游记着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郜蓉蓉[5](2021)在《道路与村落社会记忆建构 ——基于滇西北知子罗村的传播社会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现代化和国家权利表征的道路,通常情况下会加速少数民族村落物资、人流、信息的流通,使其摆脱“与世隔绝”的状态。相反,被一条现代公路绕开的村落很可能陷入发展停滞的状态。但无论何种情况,道路的修筑一定程度上会给当地社区带来巨大的社会变迁。道路,作为影响少数民族村落社会交往方式发生极大变化的因素之一,随着它的修建以及由此带来的影响,会使村民对于村落的认知和记忆在不断发生改变。换言之,道路的变迁在改变村落命运的同时,也在改变村落的社会结构和社会交往,从而不断重建村民的社会记忆。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田野调查法,以怒江州知子罗村为研究地点,从道路的角度切入,首先分析道路变化对当地社区带来的影响,然后通过村民的交往互动以及围绕本村展开的传播实践活动,探讨知子罗的社会记忆呈现出什么样的记忆图景以及哪些力量参与建构了知子罗的社会记忆。研究发现:第一、在知子罗,道路的变化与记忆的建构、变化是相互契合的。每一次道路的变化,都使得知子罗村民原有的生计和生活方式、村民的思想观念、村民的社会关系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从而导致村民对于村落的认知和记忆发生改变。第二,知子罗的社会记忆是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它与村落的兴衰有关,当知子罗从边疆的少数民族村落变为怒江州州府所在地和碧江县城驻地,再衰落为普通村落的过程中,村民对于村落的社会记忆呈现出阶段性差异。同时,村民与村落互动所获得的切实经济利益和村民通过社会交往在村落内部获得的情感价值体验也会影响村民对知子罗的记忆。第三、知子罗的记忆建构是多种力量交织的结果,并且是多元化的。其中,有国家权利和政府推动建构的官方记忆,也有普通村民通过交往和互动建构的民间记忆,还有媒介参与建构的媒介记忆,这些记忆相互重叠,却又各不相同。随着新的道路的修建和记忆之城改造项目的推进,知子罗很可能以“记忆之城”的身份而重获中心地位,围绕知子罗建构出的官方记忆、民间记忆和媒介记忆,也因为“记忆之城”这一共同的契合点而得以相互勾连。
徐曼[6](2021)在《俄罗斯北极开发及其效应研究》文中认为北极问题在21世纪伊始就已成为国际社会的热门话题,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以及国际能源价格持续走高使该地区凸显出的经济价值引起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对北极地区巨大经济潜力和地缘政治地位的再认识使环北极国家和域外国家开始围绕北极发展勾织蓝图。在经济发展仍然处于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下,北极地区的发展是环北极国家整体实力的综合表现,国家能否采用合理开发政策来适应经济变化趋势、充分发挥本国的要素禀赋优势是北极开发的关键问题。俄罗斯作为北极地区面积最大、拥有最长海岸线的国家,在北极开发问题上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出台了积极的开发政策,在某些领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效果。实际上,俄罗斯北极开发在21世纪初的酝酿阶段到至今的强化运行阶段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本文试图对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北极开发进行宏观性研究以窥探其开发路线与逻辑,并将重点放在21世纪以来的开发政策,主要研究对象为具有代表性的航道通行、油气资源开发以及“支撑区”建设领域。本文以要素禀赋、“增长极”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对俄罗斯北极地区十多年的开发演变进行归纳与剖析。本文发现,俄罗斯北极开发是在北极战略背景下进行的,它的核心实质上是安全与发展两大主题,两者之间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其中,北极地区核战略威慑的军事安全、北极大陆架划分的领土安全、北方航道通行控制的航道安全、自然资源开采的能源安全、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社会安全以及对气候环境进行保护的生态安全,都与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在这种战略逻辑下,俄罗斯北极开发的路径主要表现在开发动因和现实目标指导下的经济、社会、生态以及安全的政策实施。在这一路径下,俄罗斯北极开发也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由笼统向重点领域展开、开发范围由宽泛向某些具体项目展开,开发方式由粗放向可持续发展展开,开发措施由单边管控向寻求国际合作展开。目前,北极开发的某些领域向良好的态势发展。21世纪以来,俄罗斯联邦在采取投资和税收等优惠经济政策,数字化医疗、住房安置和教育等社会保障政策,加强生态监控、消除积累污染物和保护居民传统生活方式等环境保护政策以及强化军事力量部署和应对开发中的紧急事故等地区安全政策的背景下,对北方航道通行、油气资源开采以及“支撑区”建设三个方面采取了既具共性也具特性的领域开发。共性主要体现在,首先,三个领域的开发与本国经济水平、世界格局和整个全球经济发展相关,经济的繁荣程度决定着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效果;其次,由于北方航道运输的主要货物集中在能源资源领域,能源资源开采程度以及“支撑区”项目建设的进展直接影响了航道通行的效率,三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特性则主要表现在,航道通行、油气开采和支撑区建设的模式、方向和评估的方法完全不同。首先,在开发模式和方向上,根据资源禀赋的特点,俄罗斯对航道进行了管理框架的构建、通航法律制度的规范以及发展一切与运行相关的运输工具、基础设施以及信息支持。利用资源禀赋的特点对北极地区陆上和大陆架的油气资源进行分析,总结了油气综合体战略管理模式和国际勘探开发模式,并探究油气未来发展的方向。运用增长极理论方法继续对推进北方海航道建设和能源资源开发两个战略目标而规划出的重点建设区域,虽然区域轮廓模糊,但也是旨在实现俄罗斯北极战略利益和保障国家安全的前瞻区域;其次,在评价方法上,北方航道采用了总货物运输量、过境货物运输量及货物、重要港口货运量以及破冰船运行时给俄罗斯带来的经济收入分析了航道的利用率。油气资源开发从北极地区资源开采所占份额、开采量、对主要合作伙伴国的运输量以及促进本国技术和设备进口替代化的角度分析开采效率。因“支撑区”概念落实较晚,仅取得了一些效果,而它是以总体规划的实施阶段和项目开发进程以及是否建立以矿产资源为核心的产业集聚为评判标准。通过对航道、油气和支撑区建设三个层面的开发过程和成效分析,俄罗斯北极的主要开发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但与取得的成果相比,实际上面临的阻碍因素更多,这些因素主要由整体上存在的短时间难以解决或调和的矛盾以及各领域在开发中面临的问题所组成。从整体来看,国际经济制裁的延长、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衡、投资环境的持续恶劣、劳动力资源的不断减少、爆发地区冲突的预期以及生态环境的脆弱,这些都加大了俄罗斯北极开发难度,影响了北极开发进程。从重要领域来看,在航道通行方面,国际航运业危机、油气价格下跌、与传统航线的竞争以及气候条件的恶劣等降低了北极航道通行的红利;在油气资源开采方面,油气项目开采风险高以及俄联邦为保障能源安全而限制国内外企业参与油气使原本规划好的项目举步维艰;在“支撑区”建设方面,俄联邦对各支撑区投入的融资结构差距大、项目建设的资金筹措难度大和地区间发展水平差距太大使“支撑区”难以均衡发展。俄罗斯北极地区开发对本国经济的重要作用为其他国家发展进行北极活动提供了依据,为了最大限度地营造有利于北极开发的国际环境和氛围,俄罗斯以和平、开放的姿态加强同北极域内外国家的合作,可以说,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效果和克服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取决于国际合作的发展。但受西方制裁影响,俄罗斯与美欧开发合作的项目或推迟或停滞。在此情况下,中俄北极合作存在着利益诉求的一致性和互补性、实现全方位战略对接的可行性以及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的必要性,虽然两国合作存在一定的制约,但从长远来看,中俄北极合作不仅有利于成为两国关系中合作的新亮点,更有助于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时,树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以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理念、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大国典范。
张馨月[7](2021)在《高速铁路对中国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近20年来,中国高铁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截止到2020年底,中国铁路覆盖大约90%的2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总里程14.6万公里,其中高铁总里程达3.9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高铁技术更是引领全球、独占鳌头。高铁打破了中国区域空间格局,重构了城市间的经济关系,推动了资源要素的重新配置,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开通高铁的城市数量越来越多,探究高速铁路对中国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影响成为重要课题。本文简要梳理了高铁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影响的基础理论,包括运输成本理论、区域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增长极理论、新经济地理理论、赫希曼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理论、空间依赖性与异质性定律。总结分析了高铁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影响机制,分别是投资拉动效应机制、集聚效应机制、扩散效应机制和廊道效应机制。基于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实证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研究方法,分别从高铁对区域通达性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影响、高铁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差距演变影响、高铁对区域经济溢出效应与空间结构变化影响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其中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差距主要分析的是高铁对沿线城市经济空间格局产生的影响,通过对溢出效应的研究,进一步分析高铁沿线城市对其周边区域产生的影响。中国幅员辽阔,高铁对不同范围区域产生的影响会存在差异,将城市按不同类型进行分类,探究高铁对不同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影响的异质性。最后,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将高铁对各城市产生的影响效应进行归类,具体分析各城市在高铁网络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化。本文的核心内容及结论包含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高铁开通显着改善了区域通达性水平并促进了高铁沿线城市经济一体化,通达性作为中介变量在高铁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同时,高铁对不同类型区域的通达性及经济一体化会产生异质性影响。首先,基于各城市开通高铁的时间节点,选取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和经济潜能两个衡量指标,测算各城市2003年-2018年通达性水平及变化情况,研究发现,高铁开通显着改善了各区域的通达性水平,2008年后呈现显着上升趋势,但各区域通达性水平存在异质性。其次,基于2003年-2018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控制地区效应和时间效应,以高铁开通与否的政策虚拟变量作为核心解释变量,选取城镇化水平、政府财政支出、外商投资、产业结构、城市基建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和工资水平作为控制变量,通过回归分析得到结论:高铁开通对沿线城市经济一体化能够产生显着且正向的影响作用,且高铁对各地区经济一体化影响程度存在异质性。最后,将通达性作为中介变量,对全样本城市以及各类型城市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发现通达性对区域经济一体化起到了间接影响效应,即通达性作为中介变量在高铁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第二,高铁开通显着促进了沿线城市经济增长并拉大了高铁沿线城市间的经济差距,劳动力流动作为中介变量在高铁影响区域经济差距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同时,高铁对不同类型区域的经济增长及经济差距会产生异质性影响。理论上,经济一体化程度越高的区域,经济增长速度越快,区域经济差距越显着。首先,基于2005年-2018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对高铁开通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数据进行比较,以高铁开通与否的政策虚拟变量作为核心解释变量,选取城镇化水平、政府财政支出、外商投资、城市基建水平、居住人口、研发经费和教育支出作为控制变量,通过回归分析得到结论:相对于未开通高铁的城市,高铁开通显着促进了沿线城市经济增长,高铁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并且这种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同样使用双重差分方法,以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为被解释变量,实证分析高铁对区域经济活动布局的影响,发现:高铁开通显着促进了第三产业发展和固定资产投资增加,但并未发现对第二产业产生显着影响。验证了高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投资拉动效应,同时表明高铁主要通过影响沿线城市的第三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其次,基于2005年-2018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进行实证分析,选取各城市经济增长率离差作为被解释变量,以高铁开通与否的政策虚拟变量作为核心解释变量,选取城镇化水平、政府财政支出、外商投资、城市基建水平和固定资产投资作为控制变量,通过回归分析得到结论:相对于未开通高铁的城市,高铁开通显着拉大了高铁沿线城市间的经济差距,且高铁对不同类型城市经济差距的影响程度存在异质性。最后,将劳动力要素流动作为中介变量,对全样本城市以及各类型城市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发现高铁主要通过影响劳动力要素流动进而拉大高铁沿线城市经济差距。第三,高铁开通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显着的溢出效应并且存在区域异质性。上述研究结论主要针对的是高铁沿线城市经济空间格局变动,通过对溢出效应的研究,进一步分析高铁沿线城市对其周边区域产生的影响,如果存在溢出效应,则高铁也会影响沿线城市周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变动。分别构建四个空间权重矩阵:相邻距离空间权重矩阵、普通铁路连接下的时间距离空间权重矩阵、高速铁路连接下的时间距离空间权重矩阵、经济距离空间权重矩阵。基于2003年-2018年的面板数据和空间权重矩阵,选取空间误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以各城市GDP作为被解释变量,劳动投入量和资本投入量为解释变量,选取城镇化水平、政府财政支出、外商投资、产业结构、城市基建水平、研发经费和教育支出作为控制变量,通过回归分析得到结论:一方面,如果不考虑空间效应因素,将会导致高估资本投入量、城镇化水平、外商投资、城市基建水平和教育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另一方面,普通铁路和高速铁路连接下的时间距离空间权重矩阵的经济增长空间溢出效应比另外两个空间权重矩阵得出的溢出效应结果显着,并且高铁联通下的溢出效应略高于普铁联通下的溢出效应,表明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能够显着增强城市间经济溢出效应,高铁开通可以有效促进沿线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高铁对不同类型城市经济增长产生的溢出效应存在差异。第四,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将高铁对各城市产生的影响分别按集聚效应、扩散效应和廊道效应进行归类,具体分析各城市在高铁网络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化。根据内向点度中心度、外向点度中心度和中间中心度变化值数据,整理出高铁对各城市经济空间格局变化产生的影响效应,包括集聚效应、扩散效应和廊道效应。首先,产生集聚效应的城市共121个,例如长沙市、扬州市、南京市、常州市、宜昌市、烟台市、宁波市、镇江市、上海市、重庆市、合肥市等,这部分城市在高铁网络中逐渐发展为区域核心城市,但是也要谨防虹吸效应,避免产生经济极化现象。其次,在分析产生扩散效应城市的过程中,同时观察产生受益效应的城市,可以看到哪些城市成为了受益区域。多数城市既具有扩散效应又具有受益效应,通过可视化地图可以看到各城市间如何相互影响,对于各城市未来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最后,对于产生廊道效应或过滤效应的18个城市来说,在高铁网络发展过程中逐渐被边缘化,即高铁开通后,部分城市原本的区域优势丧失,或者导致原本处于边缘地位的城市更加边缘化。它们分别是:大同市、长治市、朔州市、吕梁市、赤峰市、巴彦淖尔市、盘锦市、大庆市、台州市、威海市、菏泽市、江门市、武威市、张掖市、酒泉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和克拉玛依市。在这些城市未来发展过程中,要积极探索城市发展机遇,谨防高铁带来的过滤效应。第五,结合上述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在探究高铁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影响的过程中,发现高铁虽然能够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却也拉大了区域经济差距,并且劳动力流动作为中介变量在高铁影响区域经济差距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与此同时,虽然部分城市在高铁网络中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城市,但也容易产生虹吸效应,不利于区域经济发展,部分城市在高铁网络中逐渐被边缘化,产生廊道效应。这些问题在未来高铁发展过程中都应予以考虑,为此提出以下政策思考:一是继续完善高铁交通网络,但也要根据城市发展情况进行科学规划,避免过度延伸;二是合理配置资源,谨防部分高铁网络中的核心城市出现虹吸效应;三是对于出现边缘化趋势的城市,积极探索城市发展机遇,转变城市发展战略;四是在高铁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转变各城市传统行政理念,积极探索区域综合治理模式;五是努力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避免人才外流。
周玉萍[8](2021)在《延续与再造:国家身份视域下莫迪政府的对外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莫迪政府上台后对印度外交政策作出显着调整,在处理与世界主要大国中国和美国的关系时也表现出一系列新特征。莫迪政府变革性的外交举措既显现为不同于往届政府的外交理念和模式,同时也体现在总理莫迪任期内所制定对外政策的非连续性上。印度对外政策的变化影响地区秩序与国际格局,引发国际社会关注。本文以建构主义范式下的“身份”概念作为分析工具,对莫迪政府对外政策调整的动力机制进行探讨,并尝试作出规律性提炼与总结。绪论部分介绍了论文的研究重点:说明选题目的与研究意义;对国内外学界关于印度对外政策的研究作出较为全面的梳理和述评;基于已有的建构主义身份理论,对“身份—行为”分析路径进行创造性整合与阐释;提出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性;最后简要说明了论文的基本结构。正文第一章对国家身份和利益这两个核心概念作出明确界定,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建构主义范式下对国家政策的解释力。第二章回溯印度外交的文明基因、历史脉络与战略思维,综观当前国际体系结构和“他者”话语的建构作用,为深入探究印度对外政策进行了背景铺陈。第三章透过莫迪政府的认知特点,看行为主体如何理解和定位国家身份与利益。第四章从周边、区域、全球多个层面展示了莫迪政府的外交举措,并对印度对外政策的变化进行了规律性把握,即在本国对外政策决策机制下,莫迪政府如何基于身份认知确定国家利益,进而产生政策行为。第五章选取莫迪政府对外政策中的典型案例来验证国家对外交往时“身份—行为”路径下的决策驱动机制,即在“印太”框架内,印度如何基于身份认知和利益目标,理解中、美两个主要大国的政策与角色,进而有的放矢地制定对“他者”政策,实现具有明显转向表征的外交关系再造。结论部分系统回顾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并给出了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身份理论在分析国家对外政策时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决策者对国家身份的认知从根本上左右着该国的对外行为。莫迪政府的政策调整正是基于认知的必然结果。对“身份—行为”逻辑的把握有助于“自我”对“他者”行为与角色作出充分研判,从而减少误读,合理决策,有效外交。
郑伯铭[9](2021)在《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制研究 ——以玉龙雪山景区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旅游者消费方向发生转变,高质量、多样化旅游体验形式不断被开发,山地旅游成为市场热点。我国属于多山国家,山地旅游发展已久,但多数山地景区的发展质量都不高,如何推动山地景区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成为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要实现山地景区旅游的高质量发展,就应当追本溯源,明晰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互动机理,只有深刻把握动力源头,才能够因地制宜、对症下药,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刺激和强化驱动力。根据对现有研究的梳理总结,针对工业旅游、红色旅游、边境旅游等旅游业态的驱动机制研究较多,但缺乏对山地旅游驱动机制的研究,从高质量发展的视角构建山地旅游驱动机制的研究更是空白。因此,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地旅游目的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变化及其机制研究”,尝试构建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制及其评价模型,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研究空白,也有助于量化识别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的发展现状。文章首先对山地旅游、山地旅游高质量发展、旅游驱动机制的国内外研究动态、进展、热点等进行全面的梳理,并对山地旅游、山地旅游景区、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旅游驱动机制的相关基本概念进行阐述,厘清具体内涵与特征。以利益相关者、全面质量管理、系统动力学等理论为指导,应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范式从147篇相关研究论文以及期刊文章中扎取识别影响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因子,构建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的概念框架,分析各驱动力系统的作用机理,最终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架构完整的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综合评价模型,并以玉龙雪山景区为实证案例开展实证研究。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概念框架分为四层,从第一层到第四层分叉延伸,其中第一层也就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即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制;第二层包含吸引力、推动力、支持力以及中介力四大驱动力系统;第三层包含14个驱动子系统;第四层包含了51个驱动因子。各层级之间属于隶属关系,层层递进,最终形成驱动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合力。2、吸引力驱动系统通过诱发山地旅游者的山地旅游动机,产生山地旅游需求,促进山地旅游者做出山地旅游决策,开展山地旅游活动;推动力驱动系统包含经济发展水平、旅游发展水平、市场需求、政府政策四大驱动子系统,四大驱动子系统彼此联系、彼此作用,共同推动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支持力驱动系统包含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子系统,其中硬环境指代基础硬件,起到基础支撑作用,软环境指代管理、服务等辅助环境,起到辅助提升的作用;中介力驱动系统则起到将山地旅游产品供给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的作用。3、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评价模型中各层级指标的权重计算结果显示,综合层(一级)当中吸引力(0.3835)权重占比最高,项目层(二级)中硬环境(0.1457)权重占比最高,方案层(三级)中业态与产品的独特性(0.0777)权重占比最高,说明以上三个指标在各自层级当中的重要性最高,是驱动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系统、子系统、因子。4、以玉龙雪山景区为实证案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玉龙雪山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玉龙雪山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现状整体评分为7.2287分,属于较高质量等级。总体来看,玉龙雪山景区仍有大部分驱动系统和因子未达到高质量等级,仍存在一定提升空间。最后,根据分析和评价结果,结合玉龙雪山景区实际现状,针对吸引力、推动力、支持力以及中介力四大驱动系统分别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
童瑶[10](2021)在《云南省旅行服务贸易测算方法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近些年,随着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跨境旅游、出国留学和就医等国际旅行发展迅速。旅行服务贸易的兴起,使得其统计工作越来越受到国家及各级政府的重视。作为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收支和国际头寸手册(第六版)》对旅行服务贸易的概念、分类标准和计算口径进行了规定,为各国的统计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基础。而我国由于缺乏统一具体的统计方式,导致旅行服务贸易的统计工作较为落后,不能为政府发展旅行服务贸易提供有效信息。在此背景之下,如何规范旅行服务贸易统计成为有关部门亟待解决的难题。为规范云南省旅行服务贸易统计工作,提高统计效率,解决现行方法中存在的统计对象覆盖不全面和旅客花费统计偏高等问题;同时进一步了解云南省旅行服务贸易发展情况,为完善相关统计管理系统提供坚实基础,促进其稳健持续发展。本文通过查阅相关国内外文献,首先对旅行服务贸易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准确区分了旅行与旅游服务贸易统计的界限;再结合云南省沿边特点,形成了以专项调查为基础,结合有关部门行政统计资料等多种数据源进行综合测算的云南省旅行服务贸易统计体系,为云南省旅行服务贸易额的测算奠定基础。本体系将旅行服务贸易进口和出口两个方向按照旅行目的的不同分为一般私人旅行、商务旅行、边民旅行、教育相关旅行和医疗相关旅行五类,依托的载体分别是游客(包含一般私人旅客和商务旅客)、边民(居住在本省沿国界线一侧的二十公里区域内的常住人口)、教育相关旅客以及医疗相关旅客四种。为了获取各类旅客花费测算相关参数,本研究开展了5个专项调查。主要选取了4个机场口岸以及3个边境口岸,分别对出入境旅客及边民进行花费调查;再补充以高校、留学教育机构和医院开展的教育及医疗相关旅行者花费调查。根据调查得到人均花费和各类旅客比例,再以当年口岸出入境流量作为权重进行加权算术平均,用样本值估计推算整个云南省出入境旅客的人均花费和各类旅客的比例参数,结合有关行政部门提供的出入境旅客总数,按照公式“人均天花费×人均停留天数×旅客总人数”,即可计算出每一类旅客的总花费。云南省旅行服务贸易额则为出入境游客、边民、教育相关旅客、医疗相关旅客的花费总和。最后,本文将该体系运用于2019年云南省旅行服务贸易进出口额的测算,2019年云南省旅行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738.16亿元,其中出口555.51亿元,进口182.65亿元。对旅行服务贸易的研究除了有助于推进云南省旅行服务贸易统计工作的常态化运行,还可以为本省旅行服务贸易的规划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促进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本体系不仅弥补了我省旅行服务贸易测算方面的不足,还为沿边省份开展相关统计测算工作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属于国内首次比较完整,且具有明确目标的旅行服务贸易研究。但毕竟旅行服务贸易的统计是跨行业、跨部门的联合工作,不仅要加强商务厅、统计局、边检、教育厅、卫健委等部门间的交流,还要加强旅行社、留学教育机构等相关企业的合作,以此形成数据共享与互换,才能更加完善地构建本省旅行服务贸易统计体系,实现更加准确、有效的数据统计及旅行服务贸易发展分析。在实际应用方面,受到新冠肺炎等客观因素的影响,部分基础数据缺失和样本估算总体的误差,导致最终结果存在一定偏差,但仍受到相关部门及专家的合理认可,对有关部门了解旅行服务贸易发展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二、中国边境旅游发展的背景与简要过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边境旅游发展的背景与简要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5 研究创新点及论文结构 |
2 整体中国形象系统网络构建与测量 |
2.1 关键词同现网络构建及其网络特性分析 |
2.2 网络层级分析及核心关键词节点提取 |
2.3 核心关键词节点内部网络构建及其加权聚类分析 |
3 中哈非经济关系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
3.1 中哈首脑外交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3.1.1 不断升级的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
3.1.2 值得信任、不吝支持的好朋友形象 |
3.1.3 潜力巨大、优势互补的合作伙伴形象 |
3.2 中哈边境和安全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3.2.1 中哈边境繁荣共建者形象 |
3.2.2 上合组织框架下哈重要安全合作伙伴形象 |
3.2.3 哈打击边境走私活动合作者形象 |
3.3 中哈人文交流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3.3.1 哈萨克斯坦文化传播的支持者形象 |
3.3.2 中哈人文交流的推动者形象 |
3.3.3 丝路复兴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形象 |
3.4 关键词节点“2017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中国形象分析 |
3.4.1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积极参与者形象 |
3.4.2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 |
3.4.3 历史悠久、底蕴丰厚的可持续发展大国形象 |
4 经济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
4.1 哈对华出口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1.1 哈对华出口贸易的积极推动者形象 |
4.1.2 哈出口贸易的重要市场形象 |
4.2 中哈交通运输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2.1 富有成效的交通运输合作伙伴形象 |
4.2.2 哈过境运输潜力释放的驱动者形象 |
4.3 中哈投资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3.1 中哈投资合作的推动者形象 |
4.3.2 带来多重利好和雪中送炭的对哈投资者形象 |
4.4 中国国内经济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4.1 飞速发展、迎难而上的经济强国形象 |
4.4.2 攻坚克难、施工高效的基建强国形象 |
5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之中国形象分析 |
5.1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技术”的中国形象分析 |
5.1.1 自主创新、积极进取的科技强国形象 |
5.1.2 科技惠民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
5.2 灾难属性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的中国形象分析 |
5.2.1 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 |
5.2.2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
6 中国形象之新冠疫情涉华报道个案分析 |
6.1 中哈关系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6.1.1 哈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
6.1.2 哈重要经济合作伙伴形象 |
6.2 中国国内抗疫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6.2.1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
6.2.2 医疗系统强大、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大国形象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5)道路与村落社会记忆建构 ——基于滇西北知子罗村的传播社会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社会记忆的研究概况 |
二、“路学”研究概况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滇西北知子罗村概况 |
第一节 知子罗的自然环境 |
一、地理位置 |
二、自然资源 |
第二节 知子罗的历史沿革 |
第三节 知子罗的人文资源 |
一、历史遗迹 |
二、独特的怒族文化 |
第三章 人马驿道与“州府县城”时期知子罗的社会记忆建构 |
第一节 人马驿道的整修:巩固国防与边疆建设 |
第二节 因路而兴:作为区域社会中心的知子罗 |
第三节 “州府县城”时期知子罗社会记忆的建构过程 |
一、以知子罗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网络 |
二、向内的村庄生活面向 |
三、以社交场所标识的记忆 |
第四章 瓦贡公路与“废城”知子罗的社会记忆建构 |
第一节 瓦贡公路的修建:打破交通壁垒,发展边疆经济 |
一、瓦碧公路 |
二、碧福贡公路 |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地方区位中心到普通村落的衰落 |
一、州府搬迁 |
二、碧江撤县 |
第三节 “废城”知子罗的社会记忆建构过程 |
一、村落内部社会交往的族际区隔 |
二、较低的村落社会关联 |
三、大众媒介报道建构的“废城” |
四、两村之间的污名化 |
第五章 美丽公路、兰福公路与“记忆之城”知子罗的社会记忆建构 |
第一节 美丽公路、兰福公路的修建:发展绿色经济与乡村振兴 |
一、美丽公路 |
二、兰福公路 |
第二节 从边缘到中心:可能进入区域旅游格局的中心 |
一、美丽公路与知子罗 |
二、兰福公路与知子罗 |
三、被纳入区域旅游格局的知子罗 |
第三节 “记忆之城”知子罗的社会记忆建构过程 |
一、政府主导的旧城改造 |
二、利益驱动下村民的主动建构 |
三、多元主体的媒介记忆建构 |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俄罗斯北极开发及其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北极地区开发的研究 |
1.2.2 关于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总体研究 |
1.2.3 关于俄罗斯北极开发具体领域的研究 |
1.3 研究框架与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相关概念 |
2.1.1 北极地区范围及开发概念 |
2.1.2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范围 |
2.1.3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范畴 |
2.2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增长极理论 |
2.2.2 要素禀赋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历史进程与现实动因 |
3.1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历史沿革 |
3.1.1 探索发现-奠定基础阶段(1917-1990) |
3.1.2 机制重组-机制转型阶段(1991-1999) |
3.1.3 政策酝酿-实际启动阶段(2000-2011) |
3.1.4 政策强化-全面开展阶段(2012-至今) |
3.2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现实动因 |
3.2.1 北极开发的经济利益动因 |
3.2.2 北极开发的社会环境动因 |
3.2.3 北极开发的政治安全动因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目标与政策 |
4.1 俄罗斯北极开发目标 |
4.1.1 促进俄罗斯北极地区经济增长 |
4.1.2 推动俄罗斯北极地区社会发展 |
4.1.3 保护俄罗斯北极地区生态环境 |
4.1.4 保障俄罗斯北极地区国家安全 |
4.2 俄罗斯北极开发政策 |
4.2.1 北极开发的招商引资政策 |
4.2.2 北极开发的财政税收政策 |
4.2.3 北极开发的社会保障政策 |
4.2.4 北极开发的环境保护政策 |
4.2.5 北极开发的地区安全政策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重点领域及推进措施 |
5.1 挖掘地理禀赋:完善北方海航道运营管理体系 |
5.1.1 构建联邦、区域、公司三级管理架构 |
5.1.2 遵循无害通行和过境通行的法律制度 |
5.1.3 建设“北方海航道”通行的运营模式 |
5.2 利用资源禀赋:加强油气资源开发 |
5.2.1 北极陆上及大陆架的油气资源开发现状 |
5.2.2 俄罗斯北极油气资源的开发模式 |
5.2.3 俄罗斯北极油气资源的开发方向 |
5.3 培育新增长极:建设“北方发展支撑区” |
5.3.1 “支撑区”构想的政策出台 |
5.3.2 基于经济地理方法探究的“支撑区”内项目选择标准 |
5.3.3 “支撑区”的规划:打造北极开发增长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成效及制约因素 |
6.1 俄罗斯“北方海航道”通行的效果评估 |
6.1.1 “北方海航道”的物流运输成效显着 |
6.1.2 “北方海航道”开发面临的困境 |
6.2 俄罗斯北极地区油气开采的效果评估 |
6.2.1 北极油气资源开发占比逐年提升 |
6.2.2 北极油气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
6.3 俄罗斯北极“支撑区”建设的效果评估 |
6.3.1 北极“支撑区”建设实施效果尚未明显体现 |
6.3.2 北极“支撑区”建设面临的局限性 |
6.4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制约因素 |
6.4.1 投资环境较差影响北极项目运行潜力 |
6.4.2 劳动力潜力弱难以支撑北极开发力度 |
6.4.3 产业结构严重失衡加大“资源诅咒”风险 |
6.4.4 生态环境脆弱增加可持续发展难度 |
6.4.5 西方国家制裁严重延缓北极开发进程 |
6.4.6 对北极地区爆发冲突的担忧降低合作意愿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俄北极开发合作 |
7.1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国际化趋势 |
7.1.1 俄罗斯北极开发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
7.1.2 俄罗斯北极开发国际合作的可行性 |
7.2 中俄北极开发的重点合作领域 |
7.2.1 依法并合理利用北极资源的合作 |
7.2.2 建设并开发北极航道通航的合作 |
7.2.3 开拓并实现北极旅游休闲的合作 |
7.2.4 保护北极气候与生态环境的合作 |
7.2.5 积极探索并认识北极科考的合作 |
7.3 中俄北极开发合作的制约因素 |
7.3.1 中俄关于“冰上丝绸之路”概念的分歧 |
7.3.2 航道通行问题制约合作项目的收益 |
7.3.3 积极寻求北极合作的国家间竞争带来的压力 |
7.4 中俄北极开发合作的模式探索 |
7.4.1 本国资金投入与多方资本参与相结合 |
7.4.2 北极项目开发与生态理念相结合 |
7.4.3 选择可行建设项目与模块化架构相结合 |
7.4.4 支撑区建设与中俄“冰上丝绸之路”相结合 |
7.4.5 中俄北极“公域”合作与参与俄罗斯国内建设相结合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高速铁路对中国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关于高铁对区域通达性影响的研究 |
1.2.2 关于高铁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 |
1.2.3 关于高铁对区域经济空间溢出效应的研究 |
1.2.4 关于高铁对区域空间结构影响的研究 |
1.2.5 总结分析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本文的创新 |
1.4.2 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影响机制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高速铁路 |
2.1.2 区域通达性 |
2.1.3 经济要素 |
2.1.4 经济空间溢出 |
2.1.5 经济空间格局 |
2.2 高铁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影响的相关理论 |
2.2.1 运输成本理论 |
2.2.2 区域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
2.2.3 增长极理论 |
2.2.4 新经济地理理论 |
2.2.5 赫希曼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理论 |
2.2.6 空间依赖性与异质性定律 |
2.3 高铁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影响机制 |
2.3.1 投资拉动效应机制 |
2.3.2 集聚效应机制 |
2.3.3 扩散效应机制 |
2.3.4 廊道效应机制 |
第3章 高铁网络发展背景下区域通达性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
3.1 研究假设 |
3.2 区域空间通达性分析 |
3.2.1 高速铁路发展现状 |
3.2.2 高速铁路通达性指标 |
3.2.3 高速铁路通达性测算及分析 |
3.3 高铁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影响分析 |
3.3.1 实证方法介绍 |
3.3.2 计量模型构建 |
3.3.3 变量选择 |
3.3.4 数据说明 |
3.3.5 实证结果分析 |
3.3.6 稳健性检验 |
3.3.7 异质性分析 |
3.3.8 中介效应检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铁网络发展背景下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差距演变 |
4.1 研究假设 |
4.2 高铁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分析 |
4.2.1 计量模型构建 |
4.2.2 变量选择 |
4.2.3 数据说明 |
4.2.4 实证结果分析 |
4.2.5 稳健性检验 |
4.2.6 异质性分析 |
4.3 高铁对区域经济差距演变影响分析 |
4.3.1 计量模型构建 |
4.3.2 变量选择 |
4.3.3 数据说明 |
4.3.4 实证结果分析 |
4.3.5 稳健性检验 |
4.3.6 异质性分析 |
4.3.7 中介效应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铁网络发展背景下区域经济溢出效应与空间结构变化 |
5.1 研究假设 |
5.2 高铁对区域经济溢出效应影响分析 |
5.2.1 空间分析方法介绍 |
5.2.2 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
5.2.3 空间权重矩阵构建 |
5.2.4 变量选择 |
5.2.5 数据说明 |
5.2.6 空间相关性检验 |
5.2.7 模型选取 |
5.2.8 溢出效应结果分析 |
5.2.9 溢出效应区域异质性分析 |
5.3 高铁对区域空间结构变化影响分析 |
5.3.1 空间网络结构分析方法 |
5.3.2 城市间空间网络结构模型构建 |
5.3.3 数据说明 |
5.3.4 空间网络结构中心性分析 |
5.3.5 高铁对各城市经济空间格局变化产生的影响效应 |
5.3.6 部分城市经济空间关联社会网络图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相关政策思考 |
6.1 结论 |
6.2 相关政策思考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延续与再造:国家身份视域下莫迪政府的对外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和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研究观点和视角 |
(二)现有研究的不足 |
三、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和方法 |
(二)分析理论和路径 |
四、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性 |
(一)研究的重难点 |
(二)研究的创新性 |
五、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一章 国家身份和利益概念及应用 |
第一节 建构主义思想内核 |
第二节 国家身份和利益概念 |
一、国家身份概念 |
二、利益驱动因素 |
第三节 建构主义身份理论 |
一、身份和利益的关系 |
二、身份理论的解释力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身份认知的背景:文化与体系 |
第一节 印度的内在文明基底 |
一、两种战略文化并存 |
二、印度外交的历史脉络 |
第二节 印度的外部体系环境 |
一、体系结构的塑造力 |
二、他者话语的作用力 |
第三节 印度的主要战略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莫迪政府的身份认知 |
第一节 莫迪政府的认知特征 |
一、批判性继承:文化传统和历史经验 |
二、选择性内化:共有知识与他者观念 |
第二节 多维度印度国家身份 |
一、印度国家身份 |
二、印度关系角色 |
第三节 基于身份的国家利益 |
一、硬实力利益维度 |
二、软实力利益维度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身份视域下印度对外政策演进 |
第一节 莫迪政府的对外政策决策 |
一、对外政策决策的制度特点 |
二、国内政治因素的影响 |
三、公众舆论的作用 |
第二节 莫迪政府的对外政策重点 |
一、邻国优先与互联互通 |
二、印太战略与多方联盟 |
三、全球治理与规范性议程 |
第三节 延续与再造:印度对外政策 |
一、对不结盟思想的继承和改造 |
二、对实用主义逻辑延续并强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印太”框架内印度的大国关系再造 |
第一节 印度的“印太”身份和利益 |
一、身份角色定位 |
二、国家利益需求 |
第二节 莫迪政府的大国关系认知 |
一、中国的对外政策和身份角色 |
二、美国的对外政策和身份角色 |
三、中美印三角关系中的互动 |
第三节 莫迪政府的大国外交政策 |
一、印度对华政策及其演变 |
二、印度对美政策及其演变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
(9)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制研究 ——以玉龙雪山景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宏观经济开始转向,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 |
二、高质量旅游体验需求增长迅速,山地旅游逐渐成为热点 |
三、高质量发展是进入优质旅游新阶段的核心内容 |
四、厘清和优化驱动机制是促进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
五、山地旅游典型代表性的玉龙雪山景区高质量发展有待优化 |
第二节 山地旅游发展现状与山地景区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山地旅游发展现状 |
二、山地景区旅游发展普遍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四节 研究内容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概念阐释、研究动态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阐释 |
一、山地旅游 |
二、山地旅游景区 |
三、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 |
四、旅游驱动机制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一、山地旅游研究 |
二、山地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 |
三、旅游驱动机制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二、系统动力学理论 |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三章 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构建与分析 |
第一节 基于扎根理论方法的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构建 |
一、资料收集与整理 |
二、开放式编码 |
三、主轴编码 |
四、选择性编码 |
五、理论饱和度检验 |
第二节 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分析 |
一、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吸引力驱动系统分析 |
二、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推动力驱动系统分析 |
三、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支持力驱动系统分析 |
四、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中介力驱动系统分析 |
第三节 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模型 |
第四章 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评价模型 |
第一节 层次分析法应用概述 |
一、构建层次分析结构 |
二、构造判断矩阵 |
三、层次单排序(计算权向量)与一致性检验 |
四、层次总排序 |
第二节 评价因子模型的框架构建 |
第三节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一、专家问卷的发放 |
二、数据处理 |
三、一致性检验 |
四、权重计算 |
五、权重结果分析 |
第四节 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评价模型的应用 |
一、指标测度方法 |
二、指标赋分标准 |
三、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应用 |
第五章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现状分析与评价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发展历程 |
一、起步阶段(1984—1992 年) |
二、基础夯实阶段(1992—1999 年) |
三、快速发展阶段(1999—2007 年) |
四、提质增效阶段(2007 年至今) |
第三节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现状 |
一、吸引力驱动系统现状 |
二、推动力驱动系统现状 |
三、支持力驱动系统现状 |
四、中介力驱动系统现状 |
第四节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现状评价 |
一、评级数据采集与分析 |
二、模糊数学综合评价 |
第五节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人文资源开发利用不足 |
二、业态产品相对传统单一 |
三、与周边景区联动效果有待加强 |
四、旅游收入来源单一 |
五、人才队伍多样化水平不足 |
第六章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优化对策 |
第一节 吸引力驱动系统优化策略 |
一、充分挖掘景区资源 |
二、丰富产品业态体系 |
三、调节要素价格水平 |
第二节 推动力驱动系统优化策略 |
一、加强相关政策推动 |
二、分析预测市场需求 |
第三节 支持力驱动系统优化策略 |
一、完善旅游设施建设 |
二、加强智慧旅游建设 |
三、强化景区联动水平 |
四、提升景区综合管理水平 |
五、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
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第四节 中介力驱动系统优化策略 |
一、丰富宣传营销渠道 |
二、加强与旅游中介机构合作 |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主要创新之处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制研究——权重咨询问卷 |
附录B 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制研究——专家打分问卷 |
附录C 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制研究——游客打分问卷 |
致谢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10)云南省旅行服务贸易测算方法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际服务贸易统计研究 |
二、旅游服务贸易统计研究 |
三、旅行服务贸易统计研究 |
四、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本文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框架 |
第一节 旅行服务贸易的相关概念 |
一、国际服务贸易 |
二、旅游服务贸易 |
三、旅行服务贸易 |
四、旅行服务贸易和旅游服务贸易的差异 |
第二节 旅行服务贸易统计的理论框架 |
第三章 云南省旅行服务贸易统计体系构建 |
第一节 云南省旅行服务贸易特点 |
第二节 云南省旅行服务贸易统计体系 |
一、统计原则 |
二、统计分类 |
三、统计对象与载体 |
四、统计范围 |
五、统计方式 |
第三节 云南省旅行服务贸易测算思路 |
一、旅行服务贸易出口额测算思路 |
二、旅行服务贸易进口额测算思路 |
第四章 云南省旅行服务贸易测算 |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一、数据来源 |
二、数据预处理 |
第二节 旅客特征描述分析 |
一、游客特征描述 |
二、边民特征描述 |
三、教育相关旅客特征描述 |
四、医疗相关旅客特征描述 |
第三节 旅行服务贸易进出口参数估计 |
一、旅游出口分析 |
二、旅游进口分析 |
三、边民旅行出口分析 |
四、边民旅行进口分析 |
五、教育相关旅行出口分析 |
六、教育相关旅行进口分析 |
七、医疗相关旅行出口分析 |
八、医疗相关旅行进口分析 |
第四节 云南省旅行服务贸易进出口额测算 |
一、旅行服务贸易出口额测算 |
二、旅行服务贸易进口额测算 |
三、2019 年云南省旅行服务贸易进出口额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总结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云南省旅行服务贸易进出口统计抽样调查方案 |
附录 B 调查问卷 |
致谢 |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四、中国边境旅游发展的背景与简要过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D]. 黄锦南. 浙江大学, 2021(08)
- [2]文旅融合背景下广西龙州边境人文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D]. 罗妹梅. 桂林理工大学, 2021
- [3]西藏边境贸易发展潜力研究[D]. 张宏昊. 西藏大学, 2021
- [4]民国时期涉滇游记着作研究[D]. 徐婷婷. 云南民族大学, 2021
- [5]道路与村落社会记忆建构 ——基于滇西北知子罗村的传播社会学研究[D]. 郜蓉蓉.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6]俄罗斯北极开发及其效应研究[D]. 徐曼. 吉林大学, 2021(01)
- [7]高速铁路对中国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影响研究[D]. 张馨月. 吉林大学, 2021(01)
- [8]延续与再造:国家身份视域下莫迪政府的对外政策研究[D]. 周玉萍. 外交学院, 2021(11)
- [9]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制研究 ——以玉龙雪山景区为例[D]. 郑伯铭.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10]云南省旅行服务贸易测算方法研究及应用[D]. 童瑶.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