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宝月楼和香妃的传说(论文文献综述)
徐鑫[1](2012)在《历史上的“香妃”画像之谜》文中指出据记载,乾隆帝曾有一个来自新疆的女人—容妃。由于容妃的民族和入宫时间上的巧合,民间传其为"香妃"。关于她的传闻很多,本文就其传闻画像进行一些分析。
刘桂林[2](2000)在《乾隆与宝月楼》文中研究说明 一关于宝月楼的传说由来已久,而且一提起宝月楼来多与香妃联系在一起。传说源自1914年故宫浴德堂展出的一幅“香妃戎装像”及所附的一篇《香妃事略》。事略中介绍: ……回疆既平,兆惠生得香妃,致之京师。帝命于西内建宝月楼居之。楼外建回营,毳幕韦鞴,具如西域式……盖帝欲借种种以悦其意,而稍杀思乡之念也。此后,香妃和宝月楼的传说流传甚广。随着时间的流逝,有关香妃的传说一直在民间流传着,而宝月楼的兴建却逐渐为人们所淡忘。自从1999年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
杨乃济[3](1982)在《“香妃传说”与宝月楼、回子营》文中研究说明 近年来,《故宫博物院院刊》、《文物》、《文物天地》等刊物相继发表了有关香妃的几篇文章。考证了香妃即容妃,系回部阿里和卓之女。其叔额色音、兄图尔都、堂兄玛木特,于乾隆二十三年曾配合清政府军平息波罗泥都(大和卓)、霍集占(小和卓)
杨津涛[4](2013)在《乾隆帝的维吾尔族容妃 历史上的香妃》文中提出陈家洛对那老回人道:"我写几个字,请你雇高手石匠刻一块碑,立在这里。"那回人答应了。心砚取出十两银子给他,作为立碑之资,从包袱中拿出文房四宝,把一张大纸铺在坟头。陈家洛提笔蘸墨,先写了"香冢"两个大字,略一沉吟,又写了一首铭文:"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终,明月缺。郁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时尽,血亦有时灭,一缕香魂无断绝!是耶非耶?化为蝴蝶。"群雄伫立良久,直至东方大白,才连骑向西而去。
金云舟[5](2018)在《清代皇家女性画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代皇家女性”特指生活在清代宫廷之中的满清贵族女性,包括列朝皇后、妃嫔、太后、格格。清代皇家女性画像,指以这些清代皇家女性形象为题材内容的绘画创作。本文通过对现存的清代皇家女性画像及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以女性研究视角,将清代皇家女性所扮演角色和历史作用的图像归纳为五大画像表现专题展开研究,分别为朝服像和半身像、农桑形象、“文治”形象、戎装像和女独裁者形象。首先,解决皇家女性朝服像的创作动机、创作时间和后期补绘问题,研究其与作为身前“喜容”的半身像之间在功能、目的、价值、意义以及制度上的关联性与不同性;其次,采用肖像画学、社会学的方法进行综合分析,探讨皇家女性于帝王重农思想下,在农桑主题画像中所具备的“独演性”和“共演性”特质,即如何通过图像独立或是与帝王共同完成属于女性政治教化的任务;第三,致力于清代帝王“修、齐、治、平”的四个儒家理想与皇家女性画像的关系研究;第四,清代“以武安邦”国策与清代皇家女性戎装像的关系研究,探讨清代皇家女性在清代准军事活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最后,重点研究慈禧“无冕帝王”和“救世之主”两种角色的画像塑造,揭示其作为主导者与发起者时对洋画家绘制其画像的复杂接受心态。旨在用以上创新性研究成果,深入研究论证这些绘画主题背后所隐藏的政治制度及考量、政治教化、文治武功思想、艺术风格接受与传播影响等,揭示清代皇家女性画像占据清宫绘画的半壁江山,与帝王画像相得益彰、平分秋色,不但反映了皇家女性在清代所起的重要政治作用和历史地位,而且充分体现了其在中国美术史,尤其是仕女画史、人物画史,以及中西绘画交流史上的艺术价值。
雁旭[6](2005)在《宝月楼的历史变迁》文中提出西长安街北侧,有一座金碧辉煌的古建筑,无论从电视里看到它还是经过此地,人们 都知道这是中南海的正门——新华门。中南海是新中国一代伟人毛泽东、周恩来办 公和居住的地方,也是现任中央领导的重要活动场所,因此新华门被世人瞩目。然而 有谁知道,新华门本来不是门,按照古代建筑风格,它只是一座楼,原名宝月楼。
吴空[7](1996)在《宝月楼和香妃的传说》文中提出"南向丹梯宝月开,香妃曾此望家还。小楼一角遥相对,下有天方聚族来。"这是一首清宫词,描述了中南海宝月楼和香妃的故事。宝月楼建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楼上下各七间,位于中南海南岸,与南海迎薰亭遥遥相对。乾隆皇帝所以要建这座楼,是因为太液池南岸窄长,且无屏蔽,因此命建此楼。建楼以后,池不觉窄,岸不觉长,北揽瀛台胜景,南望皇城外之街市,夜间还可以望月。因此,乾隆在宝月楼上题匾为"仰视俯察"四个字。宝月楼为什么和香妃联系在一起
马乾,马歆安[8](2017)在《从天山走来的香妃》文中研究指明三百年史香妃颂,八千里路民族情。在十八世纪中后叶的中国历史舞台上,香妃从遥远的天山南麓叶尔羌河畔缓缓起步,款款走进了满清王朝的权力中枢——北京城。二百多年来,香妃始终以神秘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她的身影曾出现在方外观内外,并且总是蒙着一层神秘多彩的面纱。她那维吾尔人特有的高隆的鼻梁、浓黑的长眉、幽深的明眸……,加上一袭艳丽的艾德来斯丝绸,迁翩起步、莺歌燕舞。真是"玉容未近,芳香袭人"。她总给世人无限遐想的一抹亮色,并化育成一个流传几百年历史的美丽传说。方外观——世纪之园里的清真寺
孙景儒[9](1987)在《香妃其人与香妃墓再考》文中研究表明对香妃的研究,论述不少,作者、读者兴趣不减,这说明香妃其人确有其特殊性。 本文作者另辟蹊径,把史料、传说、实际考察综合分析,再加上生理学方面的研究,把香妃研究深化。我们希望本文发表后,能有更多同志来稿,多角度进行探讨研究。
钟华[10](2006)在《历史上真正的香妃》文中认为香妃的故事历来非常迷人。传说她“玉容未近,芳香袭人,即不是花香也不是粉香,别有一种奇芳异馥,沁人心脾”。是新疆回部酋长霍集占的王妃,回部叛乱,霍集占被清廷诛杀,将
二、宝月楼和香妃的传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宝月楼和香妃的传说(论文提纲范文)
(3)“香妃传说”与宝月楼、回子营(论文提纲范文)
一、宝月楼的建造年代与建造意图 |
二、回子营和回子营礼拜寺 |
三、回子营的组成与建制 |
(4)乾隆帝的维吾尔族容妃 历史上的香妃(论文提纲范文)
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容妃 |
欲杀乾隆的香妃 |
香妃的倾国之貌 |
(5)清代皇家女性画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 |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五、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母仪天下的纪念肖像 |
第一节 “冠袍整齐”的朝服像 |
一、“一帝二后、左昭右穆”与历代后妃御容供奉制度的演变 |
二、清代后妃朝服像展示与绘制的规范性 |
三、清代后妃朝服像绘制风格与创作年代 |
第二节 为写生而作的半身像 |
一、作为喜容的半身像 |
二、作为稿本的半身像 |
三、最早的油画半身像—和妃半身像 |
第二章 “农桑”文化下的皇家女性画像 |
第一节 亲蚕求桑—国家之殇 |
一、清代女性群像绘画的代表之作 |
二、皇后的“独演性”与榜样作用 |
第二节 与帝王“共演”—《胤禛耕织图册》女性形象研究 |
一、女性形象的写实性 |
二、女性形象身份考辨 |
三、不可或缺的“共演者” |
第三章 “文治”思想下的皇家女性画像 |
第一节 身修家齐 |
一、以孝治天下 |
二、帝王的家庭成员 |
第二节 心写“治平” |
一、时空中的女性 |
二、后妃的择列 |
第四章 英姿飒爽的尚武形象 |
第一节 满人“尚武精神”之下的女性戎装像 |
一、晚清皇家女性的尚武之风—《英嫔春贵人骑马图》 |
二、不爱红妆爱武装—《香妃戎装图》 |
第二节 “十全武功”的特殊纪念—《威弧获鹿图》卷研究 |
一、女性视角下《威弧获鹿图》卷的图像研究 |
二、宏大体系下的精彩小品—《威弧获鹿图》卷的成画时间与风格研究 |
第五章 末代太后慈禧画像研究 |
第一节 无冕之皇的形象塑造 |
一、传统行乐图中的皇权隐喻 |
二、“刚柔并济”——西方画家笔下的慈禧太后形象面面观 |
第二节 “慈悲救世”扮观音 |
一、慈禧扮观音像的绘制动机 |
二、慈禧扮观音像的“世俗化”表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8)从天山走来的香妃(论文提纲范文)
方外观——世纪之园里的清真寺 |
宝月楼与回子营——新华门的前世身影 |
香妃墓——一所建筑与历史的博物馆 |
四、宝月楼和香妃的传说(论文参考文献)
- [1]历史上的“香妃”画像之谜[J]. 徐鑫. 紫禁城, 2012(03)
- [2]乾隆与宝月楼[A]. 刘桂林. 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三辑), 2000
- [3]“香妃传说”与宝月楼、回子营[J]. 杨乃济.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82(03)
- [4]乾隆帝的维吾尔族容妃 历史上的香妃[J]. 杨津涛. 国家人文历史, 2013(04)
- [5]清代皇家女性画像研究[D]. 金云舟.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2)
- [6]宝月楼的历史变迁[J]. 雁旭. 紫禁城, 2005(06)
- [7]宝月楼和香妃的传说[J]. 吴空. 紫光阁, 1996(01)
- [8]从天山走来的香妃[J]. 马乾,马歆安. 中国穆斯林, 2017(02)
- [9]香妃其人与香妃墓再考[J]. 孙景儒.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 1987(02)
- [10]历史上真正的香妃[J]. 钟华. 科学大观园, 20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