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古代区域经济史研究刍议(论文文献综述)
高宏[1](2020)在《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志广泛编纂,积累了丰富的编纂理论和经验,本文以省级旅游志为研究对象,从编纂的角度考察了旅游志编修源流、背景和体例,对旅游志的内容、特点、价值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对旅游志内容梳理的基础上回顾了当代旅游的发展变迁。当代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经四个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当代旅游业白手起家,在“文化大革命”中遭遇挫折但徘徊前行,拨乱反正之后,在改革开放之初,旅游业开始崭露头角,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被国家确定为支柱产业。为适应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国家不断调整管理体制,扩大对外开放,扩大旅游的空间和地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居民收入增加,旅游出行人数和旅游消费大幅度增长,旅游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旅游业资料的收集和汇编,总结旅游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反映旅游发展的历史进程已经成为共识。在这样的背景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和部署下,各级政府开始编修旅游志。旅游类志书的编纂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地方志在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旅游元素就是志书记述的一个重要方面。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旅游类专志开始产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志书也愈来愈丰富,出现了包括山志、水志、寺庙志、湖泊志、名胜志等诸多的旅游类志书,民国时期,名胜、古迹被纳入志书定例,逐步奠定了当代旅游志的基础。当代志书编纂过程中,旅游起初是作为部分区域志的篇章之一,随着旅游发展,逐步单独成志,并成为省级志书中一个重要的分志。首轮省级旅游志各地启动时间不一,发展极不平衡,纂修部门多,既有旅游部门,也有外事部门,还有外事部门和旅游部门联动修志。20世纪90年代后期,第二轮地方志编纂工作开始部署,省级旅游志的续修也开始启动,但由于首轮志书进展不一,故仅有7个省份完成第二轮省级旅游志的编纂。两轮省级旅游志编纂过程中呈现出工作体制的一致性、机构人员的趋同性、工作程序的相似性、志书编纂和旅游业发展不对称等特点。省级旅游志编纂中,根据各省旅游的实际情况和资料情况,按照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拟定的相关规定,对志书结构进行设计和规划。篇目主要采用篇(编)、章、节三级,涉及旅游资源、旅游者、旅游设施、旅游服务、经营与管理等篇章。两轮志书基本都采用了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以志为主,设序言、凡例、概述、卷目等,为全书之纲。省级旅游志的文体,在遵循传统和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根据旅游志记述内容的情况,尤其景区景点景色的记述,略微有些创新和变通。两轮志书相比较,体例结构既有继承,也有变革和发展。篇章数量有所损益;篇目分类由“静”到“动”,与时俱进,更加科学;体裁运用更加丰富和合理;文风更加精炼、简洁和实用。省级旅游志主要记述了旅游资源与开发、旅游线路与规划、旅游类型、旅游市场、旅游服务施设、旅游管理等事象。在这些记述的内容中,展现了当代旅游业的发展和变迁:旅游活动类型更加丰富、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后起勃发、消遣性旅游幅度增大、自费旅游和自助旅游增加;旅游的时空极大拓展,客源地和目的地全球化,旅游时间更加灵活;旅游业的属性从外事接待逐步向经营接待型转变,最终形成旅游产业;旅游管理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机构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逐步完善;旅游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都得到极大的改善;旅游功能也更加多元。省级旅游志在多方面都具有价值,不仅是记录区域旅游发展的载体,也是经济和文化史料的重要来源;在旅游开发中,是旅游宣传的重要工具和信息来源,旅游规划与开发的重要参考,旅游商品开发的重要借鉴。对于旅游文化研究、旅游史研究、区域经济史研究意义重大。省级旅游志编纂成果丰硕,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在编纂组织时,存在组织机构的临设与调整、修志人员的不稳定性、内容不断调整和变化、编纂工作持续周期长等问题;在体例编排方面,篇目分类不够科学、篇目设置存在太“全”和太“简”等现象;在内容记述方面,存在遗漏、失真、地图运用不足、关联性不够等问题;在理论运用方面,对方志学理论和旅游学理论有待进一步融汇贯通。针对省级旅游志编纂中存在的问题,有待从资料收集、篇目设置、内容建构和理论创新四个方面进行着手,提高志书的编纂质量。在资料收集方面,加强微观资料、口述史料、网络资料和旧方志资料收集;在篇目的设置时,注意行业分工实际和发展、篇目标题客观简洁、篇目设置注意整体性和逻辑性;在内容建构上,凸显地域特色、彰显时代变化、突出专业性;在理论方面加强创新,尤其是加强对省级旅游志的续修理论的研究、正确处理旅游志和其他志之间的关系,力争早日构建形成旅游方志学。
李根蟠[2](1999)在《二十世纪的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陈丽霞[3](2003)在《对区域经济史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以宋代的区域经济研究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区域经济史的勃兴是新时期中国经济史学引人注目的现象,也是中国经济史学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的需要。本文以宋代的区域经济研究为例,对区域经济史研究的内容、方法论、学科体系、现实意义等理论问题展开讨论。
荆云砚[4](2019)在《清中期大理地区经济史研究》文中认为大理作为边疆民族地区,在古代经济发展中占有着重要地位。梳理地区经济史,有助于我们尊重客观规律,以古鉴今。在学界已有的成果中,厘清清中期大理地区经济发展脉络是一个亟待扩展和完善的领域。因此,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结合全国、云南及大理地区史料中关于清中期经济发展及社会状况,通过历史文献与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进行史料数据搜集、整理、分析、对比,从经济活动的投入、产出、商贸、财政四个角度探析大理地区经济发展的演化轨迹。研究发现,清中期大理地区经济主要特征首先表现在,人口的“爆炸式”增长引发人口与粮食危机,农田开垦日益艰难,为解决农民生存困境,政府将眼光转向山区零散土地,准许流民开荒,提高土地利用率,对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逐步从平坝转向山区推进。其次,农业种植品种自清中期开始,高产作物被广泛推广,经济作物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部分地区打造出特色农业。粮食产量受区域条件影响较大,在高原立体气候的影响下,不同地区的产量也会有所差距。各类产业中最为突出的是矿冶业的快速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贸易方面,在矿冶开发的影响下,促进了矿厂间崇山峻岭之中交通网络的发展,流通手段与全国统一。城乡市场在清中期的进一步发展,扩大了国内外贸易范围,固定商人群体的出现为清后期商帮发展打下了基础。在财政收入与支出方面,清政府坚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虽清中后期田赋征税水平略有提高,但还是低于前朝。从寻常普通百姓生活来看,贫穷者居多,日常开支主要用于生存消费,对文化消费上的支出,大部分家庭愿意供子女读书,重视教育。
简修炜[5](1990)在《中国古代区域经济史研究刍议》文中指出 近年来,在中国古代史的研究中经济史的论述逐渐增多,并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但总的说来,中国古代经济史的研究仍然显得有些薄弱和不平衡。这不仅表现在论述的理论深度不够,宏观研究较多而微观考察较少,因而显得不够系统、具体、深刻,在研究方法上也显得有些笼统和陈旧。问题的关键之一,是对中国古代区域经济史的具体考察重视不够。这里有客观的困难,但也有认识问题和方法问题。
连冕[6](2016)在《“公共良知”:一部书册的研辩文化价值的梳理——写在《工部厂库须知》版行四百年、再显七十五年之际》文中研究表明由历史文献寻找曾经的公共治理、经济生活经验,已逐步成为当代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内的一种新手段。然而,碍于解读能力的局限,研究者往往无法更深入地进行探寻。此外,对于文献本身的精谨理董,对于学术史脉络的基本掌握,也是深度研究的必经过程。而在中国古代并不多见的此类史料中,明人何士晋汇纂的《工部厂库须知》,是一部较为合适且有针对性的专门例证。只是,自其版行约400年后,也即于民国间被重新发现至今,近75年来,特有价值的文本细读,才随着一路的磕绊而真正开启。为了更好地了解此部历史时期公共机构的管治专册,则首先有必要对其从史学研辩的线索及相关层面上,进行彻底地爬梳,以便收获更有创见的新成果。
李荣梅[7](2020)在《19世纪福建食盐运销制度变迁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食盐对传统中国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它是人民大众之必需品,还体现在盐税是历代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出于稳定民食和保证财政收入等考虑,清代沿袭并发展前代做法,中央颁布一套食盐生产、运输、销售、管理及盐税收纳、缴交的制度,要求地方推行该套制度。食盐运销制度在地方的运行不仅是完成中央的指令,也会对地方社会尤其是地区经济产生很大影响。已有对清代盐政的研究多集中于对制度的梳理与解读,研究制度是如何变迁的,少有学者注意到食盐运销制度的变迁对其区域经济的影响。本文利用盐法志、方志、民国年间的统计资料等原始材料,在对19世纪福建食盐运销制度变迁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食盐运销制度的变迁对福建区域经济的影响。19世纪福建食盐运销制度几经变迁,经历了道光年间佥商、试办、官运制度的变化,再到同治四年(1865)票法的推行。食盐市场状况,国家及地方政府对盐税的需求,官员、商人、民众等各利益主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所采取的行动等是促使食盐运销制度变迁的重要因素。而食盐运销制度的变迁也对国家以及地方财政、福建渔业等经济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论文研究认为:(1)19世纪福建食盐运销制度受到经济、社会、气候等方面的影响,制度变迁在一定程度上遵循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制度变迁具有市场化的倾向。(2)19世纪福建食盐运销制度的变迁改变食盐市场状况,不仅影响省内沿海与山区的货物贸易模式,还关系到国家以及地方的财政收入和商人的利益,对区域内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福建渔业的发展等有重要影响。(3)19世纪福建食盐运销制度频繁变迁,其暴露出很多问题在现代社会也依然存在,如对地方官员过于重视政绩考核而置现实问题不理、官员贪污、制度不健全等。因此要做到察古鉴今,吸取历史中的经验与教训,重视制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研究表明:(1)受到经济、政治、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制度在原有形式的基础上变迁为新的形式,每一制度都有其历史根源。(2)制度在变迁初期绩效大于后期,效果随着时间的延续而变弱。而且制度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往往会以非正式的形式运作,制度主体会在受到利益、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后改变其行为方式。在很多情况下,国家以及地方会默认制度的非正式运作,但这对国家权威以及正式制度的建立造成了很大的威胁。(3)制度会对地方的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制度建设,完备有效的制度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莫雪萍[8](2020)在《社会转型背景下明后期大理地区经济史研究》文中提出明后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这一时期,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生产关系呈现出显着地变革之势,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征。本文以社会转型为背景,紧密结合明后期大理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运用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从经济活动的要素投入与产出、对外贸易与商业发展、财政与金融等诸多方面,挖掘史料,进行理论阐述,对明后期大理地区的经济发展作了全面系统深入的探讨与比较,提出许多创见。社会转型背景下明后期大理地区的经济发展纳入全国大一统格局之下,其地方经济结构、生产关系呈现出变革之势,重点体现在:商品性农业的发展引起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发生结构性变异;地区民营工业的蓬勃发展引起工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地区商业贸易的繁荣、商人势力的壮大和区际性市场网络的形成开创了地区商业发展的新阶段;商品货币权利逐步增大;早期城镇化进程的启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等方面。具体来讲:第一,劳动力投入、土地开发、技术创新使地区粮食生产能力提高,带动经济作物广泛种植,促进了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异,导致农业生产关系发生变化,出现农业雇工经营,进而引起农业新发展;第二,农业发展衍生出手工业。要素投入力度加大促进了矿运交通开发与运输工业的兴起,带动建筑工业的兴盛,引导矿冶业的创新,进而推动了制盐、纺织工业发展,助力了日用品手工业、金属制品及食品加工业的前进,形成‘资源开发与深度加工的互补性生产’发展格局,从而引起工业历史性变革;第三,农业、手工业的繁荣,又衍生出商业。商贸与对外开放条件的具备,带动对外贸易繁荣,加速商品货币经济兴起,与内地生产力发展水平差异缩小,进而开创了商业发展的新阶段;第四,商业的兴盛,推动了财政金融创新,形成异与全国的财政消费态势,助力地区财政支出问题研究。反之,又促进手工业繁荣,推动了农业发展,最终全面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研究。从地区的角度出发,研究民族经济,全面考察社会转型背景下明后期大理地区经济发展,为更好地揭示和论证民族经济发展与民族经济关系中的矛盾,为深化区域经济史研究、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借鉴。
吴承明[9](1992)在《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文中提出 1986年底,我在中国经济史学会成立大会上作了一个关于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的发言。当时主要是谈个人看法,对各学派治史方法的介绍甚简,“或我所不知而举疑”。近年来,经济史研究方法又有新的发展,我在为两本经济史着作所写的序中亦曾提及。本篇是增补前发言而作,“我所不知”者固多,仍举疑或阙。文中例举了一些研究中国经济史的论着,是专就其所用方法示例,不涉及论着本身的得失。至于对各学派研究方法的评论,皆属拙见,谬误之处,祈读者指正。
殷飞飞,陈峰[10](2020)在《“现代史学”派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转向》文中研究表明民国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步入专业化、科学化的轨式,实由中山大学"现代史学"派导其先路。该派从理论方法、叙述模式、研究领域等三个方面推动了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深化:反思公式主义,提倡理论与事实的融合;由通论到专题,型塑社会经济史研究的专业化模式;开辟区域经济史研究,促进学科交叉。由此,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由草创期转入稳步发展期。"现代史学"派开创的社会经济史研究的专业化模式,不仅推动了中国经济史学科走向自觉和成熟,而且有利于整个历史学以及经济学学科的发展。
二、中国古代区域经济史研究刍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古代区域经济史研究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1)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的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概念界定 |
五、研究架构 |
第一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背景 |
第一节 当代旅游业快速发展 |
第二节 旅游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 |
第三节 居民收入与旅游消费增长 |
小结 |
第二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概要 |
第一节 旅游志编纂溯源 |
第二节 首轮省级旅游志编纂 |
第三节 第二轮省级旅游志编纂 |
第四节 两轮省级旅游志编纂特点 |
小结 |
第三章 省级旅游志体例安排 |
第一节 省级旅游志结构设计 |
第二节 省级旅游志的体裁 |
第三节 省级旅游志的文体 |
第四节 两轮省级旅游志体例比较 |
小结 |
第四章 省级旅游志记述的事象 |
第一节 旅游资源与开发 |
第二节 旅游线路与规划 |
第三节 旅游类型 |
第四节 旅游市场 |
第五节 旅游服务设施 |
第六节 旅游管理 |
小结 |
第五章 旅游志中旅游业的发展变迁 |
第一节 旅游活动类型的变化 |
第二节 旅游时空的拓展 |
第三节 旅游业属性的变迁 |
第四节 旅游管理规范化和法制化 |
第五节 旅游设施的发展 |
第六节 旅游功能多元化 |
小结 |
第六章 省级旅游志的价值 |
第一节 资料价值 |
第二节 应用价值 |
第三节 研究价值 |
小结 |
第七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组织工作问题 |
第二节 体例编排问题 |
第三节 内容记述问题 |
第四节 理论应用问题 |
小结 |
第八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优化建议 |
第一节 资料收集 |
第二节 篇目设置 |
第三节 内容建构 |
第四节 理论创新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古籍 |
二、地方志 |
三、资料汇编 |
四、着述 |
五、期刊论文 |
六、硕博论文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3)对区域经济史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以宋代的区域经济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内容 |
二、关于方法论 |
三、学科体系 |
四、现实意义 |
(4)清中期大理地区经济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意义、目的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经济史研究的历程与综合性经济史研究 |
二、区域性研究 |
三、经济部门、专题性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清中期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
第一节 清中期全国及云南的经济基本情况 |
一、清中期全国经济发展水平 |
二、清中期统治者的治滇政策 |
第二节 清中期大理地区经济发展背景条件 |
一、自然地理环境 |
二、清中期大理地区行政区划 |
三、清中期以前大理地区经济状况 |
第三章 清中期大理地区经济活动中的投入要素 |
第一节 人口与劳动力 |
一、人口数量及增长率 |
二、人口流动与迁移 |
三、劳动力及其从业结构 |
第二节 土地开垦与利用 |
一、清政府垦荒政策 |
二、清中期大理地区土地的垦辟及规模 |
三、土地制度与土地的开发利用 |
第三节 水利 |
一、水利的发展 |
二、水权的分配、管理与交易 |
第四节 总结 |
第四章 清中期大理地区经济活动中的产出要素 |
第一节 农业 |
一、农业部门生产情况 |
二、粮食生产水平 |
第二节 手工业 |
一、金属矿业 |
二、盐业 |
三、其他手工业 |
第三节 总结 |
第五章 清中期大理地区经济活动中的内外贸易 |
第一节 商品流通的基本条件 |
一、交通运输网络 |
二、流通手段——货币 |
第二节 城乡市场的发展 |
一、农村市集 |
二、城镇商贸 |
第三节 商品运销与国内外贸易 |
第四节 商人与商人组织的发展 |
第五节 总结 |
第六章 清中期大理地区经济活动中的公共财政与居民消费 |
第一节 财政收入与支出 |
一、财政收入 |
二、财政支出 |
第二节 居民消费 |
一、生存消费 |
二、文化消费与投资 |
第三节 总结 |
总结 |
清中期大理地区经济发展及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中国古代区域经济史研究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7)19世纪福建食盐运销制度变迁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创新点与不足 |
1.3.1 本文的创新点 |
1.3.2 本文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区域经济学对制度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
2.2 新制度经济学对制度变迁的研究 |
2.3 区域经济史对福建盐业的研究 |
2.4 文献简评 |
第三章 19世纪福建食盐运销制度变迁分析 |
3.1 嘉道年间福建食盐运销制度变迁 |
3.1.1 嘉庆年间福建食盐运销制度运行状况 |
3.1.2 道光年间的食盐运销制度改革 |
3.2 咸同年间福建食盐运销制度改革 |
3.2.1 咸丰年间福建食盐运销制度改革 |
3.2.2 同治初年票法改革 |
3.3 小结 |
第四章 19世纪福建食盐运销制度变迁对其区域经济的影响 |
4.1 影响了地方以及国家财政收入 |
4.2 制约着渔业的发展 |
4.3 促进了沿海与内陆的商品交易 |
4.3.1 上游运盐、下游运米 |
4.3.2 盐与磁纸的运输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及启示 |
5.1 结论 |
5.1.1 19世纪福建食盐运销制度改革特点及存在问题 |
5.1.2 19世纪福建盐政制度变迁对其区域经济的影响 |
5.2 启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社会转型背景下明后期大理地区经济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社会转型 |
1.4.2 明后期 |
第2章 明后期经济发展概述 |
2.1 明后期经济发展研究的基本线索 |
2.1.1 社会转型的具体体现 |
2.1.2 社会转型与经济史研究的逻辑关系 |
2.2 明后期经济发展研究的历史检验 |
2.2.1 明后期全国社会经济发展 |
2.2.2 明后期云南社会经济发展 |
2.2.3 明后期大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
2.2.4 小结 |
第3章 明后期大理地区经济活动中投入要素 |
3.1 人口与劳动力 |
3.1.1 制度变迁与人口数据 |
3.1.2 人口状况 |
3.1.3 小结 |
3.2 土地开发 |
3.2.1 明后期政府垦耕政策与成效 |
3.2.2 明后期云南地区垦耕深化 |
3.2.3 明后期大理地区土地开垦与耕地面积 |
3.2.4 小结 |
3.3 技术资源 |
3.3.1 农业 |
3.3.2 工业 |
3.3.3 小结 |
第4章 明后期大理地区经济活动的产出 |
4.1 农业 |
4.1.1 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 |
4.1.2 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 |
4.1.3 农业商品化程度的提高与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异 |
4.1.4 农业生产关系的新变化 |
4.1.5 农业雇工经营 |
4.1.6 小结 |
4.2 工业与手工业 |
4.2.1 社会生产的组织方式与社会经济发展 |
4.2.2 矿运交通开发与运输工业 |
4.2.3 建筑工业的主要类别及建材质料 |
4.2.4 矿冶工业的工艺技术与组织制度方式 |
4.2.5 制盐工业 |
4.2.6 纺织工业 |
4.2.7 日用手工业品及金属制品加工 |
4.2.8 食品加工业 |
4.2.9 小结 |
第5章 明后期大理地区的对外贸易 |
5.1.1 对外贸易的基础和条件 |
5.1.2 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
5.1.3 边民互市及朝贡贸易 |
5.1.4 小结 |
第6章 明后期大理地区的商业 |
6.1.1 大理地区的商品货币经济 |
6.1.2 与内地各个朝代政权的贸易往来 |
6.1.3 与周边民族地区的贸易 |
6.1.4 与国外的贸易 |
6.1.5 大理地区的商人与马帮 |
6.1.6 小结 |
第7章 明后期大理地区的财政与金融 |
7.1 财政收入与支出 |
7.1.1 财政收入 |
7.1.2 财政支出 |
7.2 居民消费 |
7.2.1 基本生存消费 |
7.2.2 文化消费 |
7.2.3 社会生活消费 |
7.2.4 小结 |
第8章 结论 |
8.1.1 明后期全国经济发展 |
8.1.2 明后期西南边疆地区经济发展 |
8.1.3 明后期大理地区经济发展 |
8.1.4 民族地区经济现代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10)“现代史学”派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转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反思公式主义,提倡理论与事实的融合 |
二、由通论到专题,型塑社会经济史研究的专业化模式 |
三、开辟区域经济史研究,促进学科交叉 |
四、结语 |
四、中国古代区域经济史研究刍议(论文参考文献)
- [1]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D]. 高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09)
- [2]二十世纪的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J]. 李根蟠. 历史研究, 1999(03)
- [3]对区域经济史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以宋代的区域经济研究为例[J]. 陈丽霞.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01)
- [4]清中期大理地区经济史研究[D]. 荆云砚. 大理大学, 2019(02)
- [5]中国古代区域经济史研究刍议[J]. 简修炜. 历史教学问题, 1990(01)
- [6]“公共良知”:一部书册的研辩文化价值的梳理——写在《工部厂库须知》版行四百年、再显七十五年之际[J]. 连冕.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6(01)
- [7]19世纪福建食盐运销制度变迁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D]. 李荣梅. 兰州大学, 2020(01)
- [8]社会转型背景下明后期大理地区经济史研究[D]. 莫雪萍. 大理大学, 2020(05)
- [9]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J]. 吴承明. 中国经济史研究, 1992(01)
- [10]“现代史学”派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转向[J]. 殷飞飞,陈峰.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