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广州城市土地使用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叶浩军[1](2014)在《价值观转变下的广州城市规划(1978-2010)实践》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总体规划一直是城市规划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政策文件和技术文件,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甚至是唯一的城市规划实施管理依据。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是中国的经济社会急剧变化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城市规划实践活跃的时期。这个时期因为改革开放而引起的价值观转变,使得从国家经济制度到以此为基础的社会管理制度、包括城市规划制度,都发生了急剧和巨大的变化。这一因价值观转变而导致的城市规划实践变化,在中国城市规划历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发展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的政策,是中国人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一场革命,价值体系被重新思考和构建。在城市规划的编制与实践领域也同样存在这样一个命题。工业革命以前,城市规模和形态之间的关系是相对平衡的。工业革命开始以后,价值观体系和构成及其转变过程更加复杂,城市的平衡被彻底打破,产生了一系列的城市问题,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将城市视为效率的机器而偏离了建设城市基本价值观的现象,迫使人们对由自己的经济活动而制造出来的城市进行全面的思考。其中也包括规划师不断思考和探索更加公平和有效的城市规划方法。然而,尽管规划师和规划制度都因为专业教育而建立起了一种理想的价值观,并在此指导下建立起多种理想的规划蓝图和目标,不过种种研究却已经表明,城市规划制度,只是社会制度的一部分,城市规划实践,也只是城市建设实践中的一部分,现实中规划师也只是所有社会成员中的一个群体而已,因此,规划师职业应该具有的价值观,在现实中往往因为社会角色的多重性并且受其他多种价值观及其变化影响而有所改变。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里,由于价值观转变,我们国家颁布了城市规划法,经济制度由计划经济体制迈向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样,在这个价值观转变过程中,广州成为了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了经国务院批复的城市总体规划,有了城市规划管理的政府规章以及后来的城市规划地方法规,广州率先编制了全国第一个战略规划,地铁的开通使广州人的出行方式有了革命性的改变。在改革开放所引起的价值观转变中,广州不仅是最早实践的大城市之一,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作了许多具有超前探索性意义的贡献,相应地,在城市规划领域上也开展了许多与之相适应的实践,既有主动适应并促进城市空间有序拓展的成功,也有被动受制于快速发展经济思潮下的失败,因而为中国城市规划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全文试图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在全面认识城市规划在引导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和对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检讨的基础上,以价值观为核心,以城市规划实践和城市建设的历史为线索,从对制度性的原因入手,通过规划立法、规划编制、规划管理和实施等四个方面,对这段时期广州不同阶段城市规划实践和城市形态的演进过程进行讨论和分析,划分出各阶段的特点及主要的动力要素和内在原因,揭示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期城市发展的现实与城市总体规划的理想之间存在差异的内在原因。探索和揭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总体规划的法律地位、实施机制和作用、内容以及与其他法定规划之间的关系。从而展示出城市规划作为社会制度的一部分,和政府、市场及社会之间所产生关系的必然性。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内容为对国内外城市规划特别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理论进行综述,并结合价值的视角提出选题的意义、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第二章首先回顾了1949-1978年历史阶段广州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实践情况,在此基础上,研究了1978-1988年之间城市规划制度的恢复和启动时期城市规划的实践,重点讨论了一元价值观体系下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基于改革开放的实验性实践案例,讨论了广州城市规划从立法、规划编制和机构改革、规划实施等各方面的实践,以及城市规划制度试图对城市建设影响的关系,归纳出规划制度变革启动期的特征。第三章研究了1989-1997年在国家从法律层面对多元价值存在的承认开始、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程的早期,由于市场力对效率的追求没有得到有效规范,城市规划制度建设相对于高速经济发展和快速城市化的滞后和偏离,尽管地方城市在规划实践中积极探索规划内容对市场经济的适应,但在客观上还是形成了城市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冲突,带来了城市规划实践的种种问题。第四章研究了1998-2010年广州市政府对城市发展的理念进行了新的理性思考下,重新强调了政府对市场的主导和影响的决定性地位,城市规划制度上也进行了梳理并强化了规划编制的工作。重点讨论了城市行政区划的调整和城市空间的拓展,对城市规划制度变革的新探索及战略规划编制,城市政府依据战略规划和基础产业政策有序推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讨论了国家一系列新的城市规划制度设计下,广州逐步引入城市规划与社会对话的机制,开展了针对面向社会和公众参与的科学规划、依法规划和阳光规划探索,并将公众参与纳入法制建设的范畴。第五章进行了理论性的总结,指出目前中国仍然是一元价值观为主导的社会管理模式和多元价值观社会现实共存、政策和法律管治共存的格局,改革开放以来城市规划实践经历了一个公平——效率——公平的螺旋式发展过程。提出了在此格局下城市规划制度中依然没有解决的对市场经济体制适应的存在问题和需继续研究的方向。论文的创新点:第一个创新点是方法上以价值观为研究基础,分析了广州改革开放30多年来城市规划实践和国家价值观转变的关系。研究城市规划多会关注其自身应有的价值观,同时也会关注其在城市发展动力的相互影响及作用过程中某个方面的实际情形及结果,但是基于价值观和价值观的转变系统研究一个具体城市的城市规划实践,是一种方法上的尝试和创新。应用这种方法可以更清楚和客观地判断城市规划实践中成功与失败的根本原因。本文内容上有两个创新点。第一个是目前研究城市规划实践的成果已经很多,涉及城市规划系统的各个方面。但既有成果多从城市规划系统中的某个方面研究和讨论居多,将城市规划系统各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综合研究和讨论并判断城市规划的有效性尚没有。本文依据城市规划实践涉及的要素建立起相关的制度关系并以此作为城市规划实践评价体系,并提出“价值性工具”和“工具价值性”概念,是一种内容上的新尝试。内容上第二个创新点是以一个城市为案例,纵向剖析研究其城市规划实践的发展及演变过程,并依据其价值观表达的特点进行了基本的断代,归纳出不同时期城市规划实践的主要特征,是另一个内容上新的尝试。
王成芳[2](2013)在《广州轨道交通站区用地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但关于轨道交通沿线站点土地利用相关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国内相关实证研究和量化研究较薄弱。广州近十多年来轨道交通发展迅猛,现已初步形成轨道交通网络,通过轨道交通引导城市格局和空间形态转变的指导思想初现端倪,沿线站点地区联合开发方面积累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具备当前中国轨道交通快速发展下的许多大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建设的典型特征和共性问题。本文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以广州市现有开通运营的110个地铁站点周边用地为研究对象进行基础调研和相关深入研究,从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视角探索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用地优化策略,以期为未来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及周边用地优化调控提供相关建议,也为国内其他大城市轨道交通周边土地利用协调发展提供相关实证参考和借鉴。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展开阐述:第一部分为基础研究,对目前国内外关于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用地与交通互动反馈相关研究若干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和分析,对国内外典型城市的相关建设实践或实证研究进行解析,并从理论基础、实践借鉴、研究视角和技术支撑四个方面构建城市轨道站区用地优化研究的框架,此外还结合广州轨道交通发展历程解析城市轨道站区优化的趋势与挑战,为后文实证研究及优化对策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部分为实证研究,是本论文的研究核心,主要结合广州既有地铁站点周边用地展开实证调研,通过实地踏勘摸查,采集第一手数据,基于城市设计视角解析站点地区空间要素,并基于GIS空间分层的思路构建站区GIS综合数据库;同时,充分利用GIS平台及各种空间统计分析,从不同空间尺度(城市尺度和站点街区尺度)展开多维度实证研究------从社会维度分析站点网络与城市公共中心的空间耦合关系,从经济维度分析站点网络与城市基准地价的关系,从空间维度分析不同类型站点地区用地空间布局和不同时期典型站点空间形态演变特征等,针对广州既有地铁站点周边用地现状特征和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为下一步提出用地优化对策提供有力的实证研究。第三部分为策略研究,是基于上述实证研究的重要延伸与拓展,基于轨道站区具备节点和场所的双重特性,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相关优化对策,建议打造与城市公共中心高度耦合的轨道网络体系,构建凸显公共中心特征的站点分类体系将交通节点和城市节点融为一体,提出以轨道交通站点为触媒通过站区场所营造从多个维度将城市轨道交通站区优化与城市更新有机结合,并结合广州市既有轨道沿线站点土地利用进行反思或提出优化建议。
张丽梅[3](2014)在《港口空间组织与用地优化研究》文中指出港口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城市空间结构塑造的重要力量。我国是世界港口大国,港口货物吞吐量位居全球之首。受全球化影响,港口规模急剧扩张,港口空间结构与用地布局面临着转型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要实现港口大国向港口强国的转型,推动港口城市社会、经济、环境的全面发展,有必要加强港口空间组织与布局规律的研究,以提高港口运营效率,优化港口土地利用。论文采用“格局-过程-机制-优化”分析方法,对港口的空间形态、演化过程、形成机制以及优化控制展开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对国内外港口研究历程进行梳理与回顾,指出全球化是港口体系重组和结构性调整的重要力量。未来应加强区域化对港口体系与港口物流网络整合作用的研究,加强绿色技术和信息技术在港口中的应用研究,并亟待开展港口空间结构与用地布局研究。同时围绕港口的空间属性开展图解评述,指出现有研究成果港口体系模型多于港口单体模型,有必要深入港口内部,对港口空间组织与布局规律进行研究,以完善港口用地优化的空间模型方法。通过国内外7大著名港口案例剖析,对港口空间格局与用地布局特点进行总结,指出港口空间结构为主辅结构,码头岸线是港口空间组织的重要要素,常见的港口形态有:带形结构、组团结构以及“T”形+组团混合结构3种。港口用地随港口代际功能的演化而演化,用地类型趋于多元,结构比例接近城市用地构成,港城一体化趋势明显。港口空间演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有:自然地理因素、技术进步因素、产业经济因素、城市发展因素和运营管理因素,其中后3者规划可控,是优化控制的切入点。论文认为港口区域化、柔性化、生态化是未来发展的主导方向,港口区域化理论、第四代港口理论、港口产业集群理论、港城一体化理论是指导未来港口发展的4大基本理论,分别影响着港口物质储运物流系统、港城产业系统和集疏运交通系统的布局,并推动着港口朝着网络化、垂直化以及集约化方向发展。未来天津港要重视无水港对港口空间和用地的重构作用,加强港城一体化建设。
熊国平[4](2005)在《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形态演变研究》文中提出90年代以来我国有着新的经济社会背景,城市形态演变呈现新的特征,有着新的动力和机制,及时总结,对城市理论是有益的补充和完善。城市形态演变研究的实践性强,直接关系到城市发展规模、城市发展方向、城市功能组织、城市交通组织、城市绿地系统等方方面面,在目前我国城市扩展迅速、规划实践空前发展的情况下,开展此项研究对规划管理和编制实践均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形态研究的综述,指出由表及里,层层深入是本研究观察问题的基本途径;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不断循环反复,逐步提高是本研究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以人为本是本研究判断问题的基本标准。首先从城市内部结构的急剧变化和外部轮廓的迅速扩展两个方面归纳了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形态演变的总体特征,指出两者互相关联、互为因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次从90年代以来新的社会经济背景出发,建立了信息化、全球化、知识经济和快速城市化与城市形态演变的基本联系,在新的时代背景中考察城市形态的动态演变。分析了推动城市形态演变的内在动力,分别为经济增长、功能调整、新的消费需求等,外在动力分别为快速交通、行政区划的调整等,指出城市形态演变是内外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体现出了城市形态演变的复杂性。揭示了推动城市形态演变的机制,分别为市场机制、产业进化机制、投资机制和调控机制,认为无形的机制的综合作用引起了城市形态有形的变化。城市形态演变的机制并不是一个线性的具有明显因果关系的过程,而是一个非线性的多因素多层面的交织耦合过程。同时,各机制之间存在着相互反馈,机制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体现出了城市形态演变的综合性。基本总结了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形态的演变,指出外延跳跃是城市形态演变的主要形式,以产业空间为中心的新空间主导城市形态的演变,人文关怀和人地和谐将是城市形态演变的主要方向,认为这既是中国转型期的特色,也适应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发展。还从形态的协调性,形态的成长性,形态的生态性,形态的经济性等方面初步提出合理形态的评价标准,为规划编制和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最后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莫智斌[5](2019)在《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差异研究 ——城市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双重维度》文中研究指明产权不仅可以明确人与人之间关于物的关系还可以促进物品流通和进一步的社会分工(科斯,1994),即在维护公平和提升效率两个方面都能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产权安排的规则及其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取向不仅关系到社会稳定,亦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而住宅用地由于其承载人类居所的特殊属性,则更加需要科学合理的产权安排,以实现居民个体对幸福的追求和社会整体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但大部分时期仍处于城乡二元土地制度的框架内,呈现出产权结构和权能的差异性。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生产关系必须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否则将会阻碍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2013)。我国城乡差异化的住宅用地产权制度安排作为一种生产关系发展至今,不可否认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相应的贡献,但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转变,许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如城市房价增长过快而农村宅基地大量闲置、城市居民居住保障缺乏而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不足、城市发展缺乏可持续性和乡村社会衰败等等。因此,本文在大量阅读相关文献和对社会现实进行观察的基础上,试图对我国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进行横向的内容比较和纵向的历史变迁比较,对城乡产权制度在各个时期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并以此总结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变迁的规律,并结合不同阶段城市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国家发展目标,分析现行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论文结构安排如下:本文的主体内容由绪论和其后的八章组成。在绪论部分主要对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等问题进行了提纲挚领的表述。论文的第二章则主要对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内容和产权变迁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有效梳理和归纳,为后续研究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以及差异所产生的影响等研究提供理论基础。论文第三章开始从法律政策的角度对城乡住宅用地产权的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在第三章的基础上,第四章则对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内容差异所引致的权能差异进行分析,主要从资产权能和居住保障权能两个方面进行展开。在对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内容和权能差异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本文第五章开始从政府行为目标和国家发展要求的角度对形成这种差异化产权安排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发展的驱动力进行描述性的归纳总结。论文第六章则对当前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与城乡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辩证分析,承认其对社会整体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指出其引发的城乡发展问题,主要表现为城市住宅用地产权制度关于其资产权能和居住保障权能的设计失衡。第七章则引入小产权房问题对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失衡所引发的问题进行更为直观的描述和论证。在第八章,本文结合新时期城市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与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改革之间的关系,提出“城市住宅用地居住保障权能的回归和农村宅基地资产权能的回归”的整体发展思路,并从人口结构、经济增长模式等外部影响因素发生变化的角度出发,对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了创新式的探索。基于以上研究,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包括:(1)城乡住宅用地在地方政府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市民和农民两对权利主体所具备的资产权能和居住保障权能上都存在较大差异,由此也对城乡地域的发展和城乡居民自身幸福的实现产生了不同影响;(2)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变迁与不同时期政府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呈现出“外部环境变化→政府行为目标改变→制度变迁发生→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社会经济进步/衰退→新的外部环境变化发生”的国家发展导向下的住宅用地产权制度的渐进式动态变迁模式。(3)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在不同时期对城乡居民和国家发展的效用并不是完全一致,在部分时期国家以牺牲城乡土地产权的居住保障/资产权能来实现国家的发展。(4)从新时期城市发展和乡村振兴的角度来看,现行的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安排已然不适应国家发展的要求。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来看,主要表现为农村宅基地资产权能的不足和居住保障权能的过剩、城市住宅用地资产权能的过度和居住保障权能的不足两组问题。改革的方向则是:其一,城市住宅用地权能要实现居住保障权能的回归,降低流动人口城市化的难度、赋予城市现有居民长期稳定的居住环境、促使地方政府逐步摆脱土地财政的依赖并最终实现城市包容、安全、有韧性和可持续的发展;其二,农村宅基地权能要实现资产权能的归回,盘活闲置的农村宅基地资源、提升农村居民的资产性收入能力、促进人才、资本和技术等资源向农村地区流动以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
杨良坤[6](2011)在《土地集约利用的规划方法与途径研究》文中认为本博士学位论文通过分析研究国内外土地利用的历史演变、发展趋势、基础理论和研究进展,以及我国社会经济宏观情况、有关法律法规;通过国家、珠江三角洲和广州市的相关典型案例的研究。从背景研究、基础研究、案例研究到创新研究,探讨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项目规划的内容及其在土地集约利用中的作用。结合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和合理工作机制,以规划技术为纽带,打破部门行政壁垒,提出土地集约利用的组合规划方法及其系统途径,创新了土地集约利用的管理理念、技术方法和管理方法。以科学有效的方法和系统合理的途径全方位提升土地的集约利用效率,为解决我国紧张的人地矛盾打开一条便捷、实用、有效、绿色的新路子。本研究主要创新点包括:(1)提出土地集约利用的组合规划方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项目规划。分析研究有关的规划方法及其宏观控制、中观引导和微观基础作用。(2)提出土地集约利用的系统途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项目规划,分析研究相互关系和实施途径。(3)从系统途径的有关环节入手,提出完善我国有关法规和建立相关政府部门间的协调工作机制。(4)分析现行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中存在的定义不准确、与现行国家标准《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相互矛盾等问题提出了与市场运作规则一致、与国际接轨的工程量清单形式,纠正其定义不准确不全面、表达不一致、与其他相关国家规范相互矛盾等问题,正确引导建设项目的实施,提升我国建设项目的实施水平和效率,提高建筑行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和地位。同时,针对我国土地利用管理现状,从管理机制和技术手段等方面进一步提出建立规划协调工作制度、建立相关技术标准体系和落实问责制的建议。结合本论文的相关研究,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上发表论文7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银行联合课题组,李伟,Sri Mulyani Indrawati,刘世锦,韩俊,Klaus Rohland,Bert Hofman,侯永志,Mara Warwick,Chorching Goh,何宇鹏,刘培林,卓贤[7](2014)在《中国:推进高效、包容、可持续的城镇化》文中提出中国城镇化有力支持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快速转型,成功避免了大规模的城市贫困、失业和贫民窟,但压力也开始显现。中国领导人高度关注这些挑战,倡导新型城镇化的道路模式,以适应新的发展目标。新型城镇化模式需要政府重新定位,实现更高质量的增长。本报告提出构建新型城镇化模式的六大优先领域:一是改革土地管理制度;二是改革户籍制度,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具备技能的劳动者自由流动;三是将城市融资建立在更可持续的基础之上,同时建立有效约束地方政府的财政纪律;四是改革城市规划和设计;五是应对环境压力;六是改善地方政府治理。本报告提出的政策议程是全面的,需要确定优先序。最为迫切的问题是土地方面的议程;其次,政府需要关注各种形式的地方政府性债务;最后,在全面铺开以市场为基础的城乡土地转化之前,需要开展更多试点。其他改革也应尽快提出落实改革议程的全面规划并建立监测督促机制。
吴放[8](2014)在《基于可持续宜居城市发展的TOD城市空间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是在可持续城市与宜居城市建设的背景下,对“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TOD)的城市空间设计方法理论的探讨。城市空间设计与可持续宜居发展目标之间的联系是所有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都要面临的重要问题,认识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明确TOD发展的意义,建立TOD城市空间设计的策略框架,对促进城市可持续宜居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本论文通过对可持续城市和宜居城市的发展历程、内涵、发展原则的梳理与研究,建立起可持续宜居城市的概念框架;通过对TOD与城市空间增长的联系解析,与可持续宜居城市发展的比较研究,明确TOD模式并不仅仅是交通规划,更是一种综合性的城市发展规划;同时从社会、经济、环境三个维度对其核心理念进行深入剖析,明确其是实现可持续宜居城市发展的关键空间性路径。其次,通过对城市建成环境与可持续宜居环境主题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明确车辆行驶里程、公共交通与慢行出行比例是实现相应目标的关键中介导控因素;通过对建成环境与交通出行之间相关性的分析研究,明确了两者间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选取包括中国城市在内的世界城市案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量化验证之前的研究观点,明确可宜环境、空间环境和交通出行之间的量化关系,建立相应指数和分级,同时进一步明确空间环境因素中,道路密度、每平方公里拥有车站数量、人均CBD距离,公交廊道面积占比、建成区密度、单多中心程度对于公交出行比例有更强的影响力。再次,基于对历史数据的纵向分析、与国际城市的横向比较,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将中国城市与公交都市进行比较,归纳总结了当前中国大中型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城市空间与交通特征;借鉴富有活力的城市空间网络结构原理,基于“关联性”、“连接性”和“层级性”三个特征,明确了公共交通与慢行交通的高可达性”的核心原则;在此基础上,从空间网络系统的可达性视角入手,建构起基于“空间结构”、“网路连接”、“功能关联”、“活动层级”的TOD城市空间设计策略框架体系。
匡文慧,迟文峰,史文娇[9](2014)在《中国与美国大都市区城市内部土地覆盖结构时空差异》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内部土地覆盖结构对城市生态服务功能和人居环境质量产生重要影响。中国与美国不同发展阶段城市不透水地表和绿地时空分布格局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基于Landsat TM/MSS影像获取1978、1990、2000、2010年城市内部土地覆盖和不透水地表分类信息,监测并比较中国和美国六个特大城市扩展时空动态、土地覆盖结构差异及城市不同功能区特征。研究表明,在过去30多年以来,中国城市以相对紧凑形态发展,美国城市较为离散;美国三大城市植被所占的比例是中国的2.21倍;中国城市内部结构土地利用功能类型更加复杂,不透水地表密度更高,而美国城市CBD和居住区功能相对独立,特别居住区以镶嵌式低不透水地表和高绿地比例结构为主。
赖立裕[10](2013)在《广州市城市土地储备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建设与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地方政府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主观动力,是经营城市理念的萌芽与兴起、土地制度不断创新和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改革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之下产生的。建立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开展土地储备,是各城市政府实现城市发展规划目标的基础,土地储备让地方政府在促进城市有序发展,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也有利于地方政府加强对土地市场的调节控制,抑制私人炒作土地,让土地市场运转得畅顺和理性;而且也能让土地出让制度变得更加科学完善,让腐败和“寻租”现象在土地出让过程中没有办法出现,以防国有资产流失现象的出现;有利于政府合理分配土地收益,保障公共服务设施资金,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广州市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比较早开始探索土地的市场化经营,在招商引资中形成了比较成熟和稳定的土地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广州市土地储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①推动了广州的现代化城市建设;②调整了产业结果,优化了城市布局;③促使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④为民生项目建设筹集了资金。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①相关立法有待加强。②一级开发市场化程度不足。③融资规模小,渠道单一。④土地储备规模偏小等问题。为减轻财政压力,广州市政府于2008年底成立了广州水投集团和广州城投集团等投融资主体,筹集市政建设资金。并将相关土地委托上述投融资主体储备、开发,探索“多个池子蓄水,一个口子出水”的土地储备模式,现结合水投集团开展白云湖周边地区土地储备的工作实践,对国内外土地储备研究进行梳理总结,对国内外土地储备模式进行分析对比,对广州市土地储备模式进行分析总结,提出广州市土地储备模式完善的意见建议。
二、关于广州城市土地使用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广州城市土地使用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价值观转变下的广州城市规划(1978-2010)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价值观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结构思考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一元价值体系下公平优先的城市规划实践(1978-1988) |
2.1 改革开放以前的广州城市规划历程(1949-1977) |
2.2 改革开放与价值观转变的启动 |
2.3 城市规划制度的恢复和启动 |
2.4 城市规划的立法 |
2.5 第14 版总规和街区规划编制 |
2.6 从规划局成立到区规划土地管理处成立 |
2.7 土地有偿使用和统一开发的实践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元价值体系下效率主导的城市规划实践(1989-1997) |
3.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观转变的转折点 |
3.2 城市规划法颁布和广州城市规划条例的编制实施 |
3.3 总规深化调整(1990 年至 2010 年)(第 15 方案) |
3.4 规划管理权的下放 |
3.5 珠江新城的形态演变 |
3.6 东南部地区规划与开发 |
3.7 市场经济初期城市用地的无序扩张 |
3.8 解困房——解居住之困而没有解城市之困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元价值体系下注重公平的城市规划实践(1998-2010) |
4.1 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
4.2 直面公平的城乡规划法规颁布与实施 |
4.3 战略规划和总规第 16、17 方案 |
4.4 开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
4.5 规划的法制化——控规全覆盖 |
4.6 珠江新城规划检讨 |
4.7 村庄规划的实践 |
4.8 机构设置从效率优先向保障公平转变 |
4.9 逐步向多元价值公平转变的城市规划实践 |
4.10 新的开发区战略——第三次行政区划调整下的东进与南拓 |
4.11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计划与市场并存,一元价值体系与多元价值体系并存 |
5.2 城市规划实践经历了公平——效率——公平的螺旋式发展过程 |
5.3 城市规划制度受制于政府社会管理制度设计的价值取向 |
5.4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建立有效城市规划机制的前提 |
5.5 论文创新点 |
5.6 尚需继续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附件 |
(2)广州轨道交通站区用地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城市轨道交通 |
1.2.2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 |
1.2.3 用地优化的内涵 |
1.3 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4.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2 论文框架与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二章 城市轨道站区用地优化相关研究综述 |
2.1 相关研究领域及现状特征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动态 |
2.2.1 轨道公交与城市土地利用互馈关系研究 |
2.2.2 TOD发展溯源及在中国的引介历程 |
2.2.3 轨道站区用地优化相关实证量化研究 |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2.4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三章 城市轨道站区用地优化研究框架的构建 |
3.1 理论基础:轨道站区用地优化相关理论理念 |
3.1.1 建筑学科相关领域 |
3.1.2 其他相关学科领域 |
3.1.3 相关理论的启示 |
3.2 实践借鉴:国内外典型城市相关建设实践启示 |
3.2.1 深入民心的“指状规划”——丹麦哥本哈根 |
3.2.2 高度融合城市公共中心的轨网体系——日本东京 |
3.2.3 有机联系的TOD走廊——美国阿灵顿R-B段 |
3.2.4 凸显城市公共效应的轨道站点——新加坡 |
3.2.5 以步行和轨道站点为核心的空间一体化——中国香港 |
3.2.6 典型城市经验借鉴与启示 |
3.3 研究视角:“两个尺度+三个维度”的实证分析框架 |
3.3.1 轨道站区空间要素解析与梳理 |
3.3.2 基于城市设计视角解读站区空间要素 |
3.3.3 轨道站区空间要素综合数据库框架 |
3.3.4 基于“两个尺度+三个维度”的实证分析思路 |
3.4 技术支撑:基于GIS平台的轨道站区综合数据库 |
3.4.1 面向城市设计的GIS技术及相关研究 |
3.4.2 主要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
3.4.3 基于“空间分层”思路构建站区GIS综合数据库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州轨道站区用地优化面临的趋势与挑战 |
4.1 广州轨道交通发展历程与总体特征 |
4.1.1 现状概况与发展历程 |
4.1.2 现状总体特征与国内外典型大城市比较 |
4.2 广州轨道站区用地优化的宏观背景与需求 |
4.2.1 国内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如火如荼 |
4.2.2 轨道交通引领广州城市空间格局转变初现端倪 |
4.2.3 广州规划策略对站区用地优化提出刚性需求 |
4.3 综合效益最大化是轨道站区用地优化的必然趋势 |
4.3.1 促进联合开发提升站区经济效益 |
4.3.2 倡导站区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开发 |
4.3.3 重视轨道站区的社会文化效益 |
4.4 广州轨道站区用地优化面临的现实困境与挑战 |
4.4.1 广州轨道交通线路网络体系尚待完善 |
4.4.2 轨道站区用地开发缺乏有效分类指导 |
4.4.3 站区用地开发与城市更新亟待统筹协调 |
4.5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五章 基于城市尺度的广州轨道站区空间特征剖析 |
5.1 社会维度:现状站点网络与城市公共中心的空间耦合分析 |
5.1.1 相关概念厘定及数据来源 |
5.1.2 广州城市公共中心现状概述 |
5.1.3 城市公共中心与现状站点网络的空间叠合分析 |
5.1.4 不同线路站区与城市公共中心的空间叠合分析 |
5.1.5 轨道站区用地公共性分析-----以新旧市级公共中心为例 |
5.1.6 现状特征与存在问题 |
5.2 经济维度:现状站点网络与基准地价的对应关系解析 |
5.2.1 基准地价定义及数据来源 |
5.2.2 现状站点网络与商业基准地价关系 |
5.2.3 现状站点网络与住宅基准地价关系 |
5.2.4 轨道交通对基准地价的影响分析----以海珠区为例 |
5.2.5 现状特征与存在问题 |
5.3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六章 基于街区尺度的广州轨道站区空间特征剖析 |
6.1 空间维度(一):不同类型轨道站区用地空间布局解析 |
6.1.1 不同线路轨道站区土地利用空间布局解析 |
6.1.2 基于混合度指数的站区土地利用结构分析------以 15 个站点为例 |
6.1.3 现状特征与存在问题 |
6.2 空间维度(二):不同时期典型站区空间发展演变分析 |
6.2.1 长寿路站:轨道站点引导老城“针灸式”更新 |
6.2.2 客村站:轨道站点催化单位社区的逐步瓦解 |
6.2.3 体育西站:受制于产权约束的另类TOD开发 |
6.2.4 典型站区空间发展演变特征比较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广州轨道站区用地优化策略思考与建议 |
7.1 宏观层面:打造与公共中心紧密耦合的TOD走廊 |
7.1.1 建构轨道站区与公共中心的耦合评价体系 |
7.1.2 强化轨道交通走廊沿线用地开发控制 |
7.1.3 对广州地铁 4 号线沿线用地的重新审视与优化建议 |
7.2 中观层面:凸显公共中心特征的轨道站点分类 |
7.2.1 对城市轨道站点分类的梳理与思考 |
7.2.2 凸显公共中心特征的站点分类建议 |
7.3 微观层面:以轨道站点为触媒的街区场所营造 |
7.3.1 将“城市触媒”引入站区场所营造 |
7.3.2 运用“城市针灸”激发站区活力 |
7.3.3 构建空间一体化站点街区 |
7.3.4 探索疏密有致的站区空间收放 |
7.3.5 挖掘站点地区文化底蕴和个性 |
7.3.6 充分发挥新技术新方法的效能 |
7.4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8.3 论文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论文主要数据分类及相关来源 |
附录2 基准地价数据库建立步骤 |
附录3 案例站点用地现状及三维GIS模拟 |
附录4 相关设计实践*-----南海新交通 1 号线六站点上盖(周边)建筑概念性方案 |
1 规划背景 |
2 规划重心解读:基于节点与场所特性对站点周边用地优化调控 |
3 与城市公共中心耦合的“金玉文化走廊” |
4 综合效益最大化的站区用地布局优化 |
5 不同空间尺度下的用地空间形态调控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3)港口空间组织与用地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港口空间与用地优化研究综述 |
1.2.1 港口空间结构与用地研究概述 |
1.2.2 土地利用优化研究 |
1.2.3 港口空间与用地研究展望 |
1.3 研究方案及方法探寻 |
1.3.1 研究对象界定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港口与用地相关理论 |
2.1 必要概念及内涵 |
2.1.1 港口及相关概念内涵 |
2.1.2 土地利用及相关概念内涵 |
2.2 港口功能演变与布局理论 |
2.2.1 港口功能演变与代际划分 |
2.2.2 现代港口理论及发展新趋势 |
2.2.3 港口功能与用地的对应关系 |
2.3 区位理论与港口功能区位选择 |
2.3.1 区位理论的发展演变 |
2.3.2 应用区位论之港口区位研究 |
2.4 土地利用学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1 土地利用学 |
2.4.2 土地利用优化与可持续发展 |
2.4.3 土地利用优化内容及方法 |
第三章 国内外港口空间格局与用地布局 |
3.1 港口案例与基本参数比较 |
3.1.1 港口案例遴选 |
3.1.2 港口基本情况 |
3.1.3 基本技术参数比较 |
3.2 港口空间格局与组织特点 |
3.2.1 规划中的港口 |
3.2.2 港城空间关系 |
3.2.3 港口空间模型 |
3.2.4 港口空间组织规律 |
3.3 港口土地利用与用地变化 |
3.3.1 港口土地利用 |
3.3.2 港口用地变化分析 |
3.4 港口空间与用地布局特点 |
3.4.1 港口布局特点 |
3.4.2 布局特点异同分析 |
第四章 港口演化与空间组织机制 |
4.1 基于案例的港口演化与驱动因素分析 |
4.1.1 港口演化 |
4.1.2 港口演化驱动因素 |
4.2 港口操作流程与空间组织 |
4.2.1 船舶进出港过程 |
4.2.2 客货装卸、存储、分运过程 |
4.2.3 操作单元空间组织 |
4.2.4 港口与城市空间关系 |
4.3 港口空间影响与作用机制 |
4.3.1 自然地理因素 |
4.3.2 技术进步因素 |
4.3.3 产业经济因素 |
4.3.4 城市发展因素 |
4.3.5 运营管理因素 |
第五章 港口发展新趋势与空间优化模型 |
5.1 第四代港口与用地变化 |
5.1.1 第四代港口及港口发展新趋势 |
5.1.2 第四代港口的空间组织特征 |
5.1.3 第四代港口用地变化分析 |
5.2 无水港与港口用地趋势 |
5.2.1 无水港物流分析与功能层次 |
5.2.2 无水港内部功能组织 |
5.2.3 无水港对港口的反作用机制与空间重构 |
5.2.4 区域化阶段港口的空间组织特征 |
5.3 港口空间组织优化模型 |
5.3.1 港口空间区域整合的网络优化模型 |
5.3.2 基于港城一体的交通网络优化模型 |
5.3.3 基于产业链整合的紧凑协作优化模型 |
5.3.4 港口再生与滨水空间优化模型 |
5.4 优化模式对用地的影响与要求 |
5.4.1 港口码头用地 |
5.4.2 仓储物流用地 |
5.4.3 临港工业用地 |
5.4.4 集疏运交通用地 |
5.4.5 其他 |
第六章 天津港土地利用优化实证研究 |
6.1 天津港概况 |
6.1.1 基本情况 |
6.1.2 演变历程 |
6.1.3 规划中的港口 |
6.2 土地使用现状 |
6.2.1 现状概要 |
6.2.2 土地管理现状 |
6.2.3 现状特征及存在问题 |
6.3 现状用地综合效益评价 |
6.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3.2 指标权重确定 |
6.3.3 评估过程 |
6.3.4 评价结论与建议 |
6.4 规划用地约束条件分析 |
6.4.1 既有规划约束评述 |
6.4.2 各港区潜力提升方向 |
6.5 天津国际化港口用地优化建议 |
6.5.1 港城空间区域整合的用地优化建议 |
6.5.2 港城一体化交通系统优化建议 |
6.5.3 基于产业链整合的用地优化建议 |
6.5.4 港口再生与滨水空间优化建议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1:中国古代航运大事简表(到公元1840年止) |
附件 2:2000年世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50位 |
附件 3:2013年世界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10位 |
附件 4: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和代码 |
附件 5:城乡用地分类与代码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著作及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4)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形态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作者简介 |
第一章 緒论 |
第一节 研究范畴 |
一、城市形态的概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主旨、方法及框架 |
一、研究主旨 |
二、技术路线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 |
一、经济学的理论 |
二、政治和社会学的理论 |
三、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
四、小结 |
第三章 90 年代以来城市形态演变的特征 |
第一节 内部结构的急剧变化 |
一、结构趋势明显,专业中心逐步形成 |
二、商业块状集聚,新的商务区逐步形成 |
三、居住由同质到分异,由分散到集聚 |
四、工业优先增长,向开发区集聚 |
五、城市空间快速垂直增长,天际线的日益丰富 |
第二节 外部轮廓的快速扩展 |
一、用地持续快速扩展,城市形态多变 |
二、向交通设施靠近,沿交通轴线扩展 |
三、区域群体空间发展,城市空间区域化 |
第三节 小结 |
第四章 90 年代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新背景对城市形态演变的影响 |
第一节 迅速融入全球化进程 |
一、城市体系的水平结构向垂直结构转化 |
二、城市商务区形成 |
三、新的外向型产业空间兴起 |
第二节 信息化不断渗透到各个领域 |
一、促进城市用地的相互兼容 |
二、新的信息产业空间兴起 |
三、虚拟空间成为新的城市空间形式 |
四、促进管理机构的集聚和城市空间的扩散 |
第三节 知识经济的影响开始显现 |
一、促进城市用地构成的变化 |
二、新的知识型的城市空间兴起 |
第四节 进入和经历快速城市化阶段 |
一、大城市及以大城市为中心的都市区(圈)优先增长 |
二、促进新城的建设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五章 城市形态演变的动力变化 |
第一节 经济快速粗放增长 |
一、经济快速增长促进城市快速扩展 |
二、经济粗放增长引起城市外延低效扩展 |
第二节 功能迅速调整 |
一、引起用地结构变化 |
二、区域功能增强促进商业或商务区形成 |
三、导致新空间出现 |
第三节 新的消费需求不断涌现 |
一、小汽车迅速增加 |
二、住宅建设不断增长 |
三、旅游休闲快速发展 |
第四节 快速交通方式兴起 |
一、高速铁路初现端倪 |
二、城市轨道交通逐步发展 |
三、高速公路快速增加 |
四、城市快速路不断发展 |
第五节 行政区划调整明显增多 |
一、优化中心城市的结构 |
二、促进多中心城市、组合城市的形成 |
第六节 小结 |
第六章 城市形态演变的机制分析 |
第一节 市场机制逐步完善 |
一、土地市场日渐成熟 |
二、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 |
第二节 产业进化机制主导 |
一、产业结构调整迅速 |
二、产业不断升级 |
三、产业组织方式向集聚集群发展 |
第三节 投资机制多元 |
一、国际资本外在促进 |
二、民间资本内在推动 |
三、政府资本示范引导 |
第四节 调控机制多样 |
一、规划引导 |
二、政策指导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七章 城市形态演变的基本总结 |
第一节 外延跳跃是城市形态演变的主要形式 |
一、内涵外延复合,以外延增长为主 |
二、渐进跳跃共存,以跳跃扩展为主 |
三、开发区是跳跃扩展的主要载体 |
第二节 以产业空间为中心的新空间主导城市形态的演变 |
一、多种新空间并起 |
二、开发区为主体的新产业空间主导 |
第三节 人文关怀和人地和谐将是城市形态演变的主要方向 |
一、人文关怀是城市形态演变的新理想 |
二、人地和谐是城市形态演变的新追求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八章 城市合理形态的讨论 |
第一节 形态的协调性 |
一、与规模的协调 |
二、与功能的协调 |
第二节 形态的成长性 |
一、适应空间生长 |
二、适应结构生长 |
第三节 形态的生态性 |
一、尊重和利用自然 |
二、完善的绿地系统 |
三、多中心的城市结构 |
第四节 形态的经济性 |
一、符合城市发展方向 |
二、节地、节水、节能,集中、集聚、集约发展 |
三、高效使用设施 |
第五节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一、基本结论 |
二、主要创新与特色 |
三、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
主要参考文献 |
图目录 |
表目录 |
(5)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差异研究 ——城市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双重维度(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写作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写作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特色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
2.国内外文献梳理 |
2.1 产权与土地产权研究 |
2.2 城市土地(住宅)产权制度研究 |
2.3 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研究 |
2.4 政府行为研究 |
2.5 城市发展研究 |
2.6 乡村振兴研究 |
2.7 文献评述 |
3.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差异比较 |
3.1 城乡住宅用地所有权差异 |
3.1.1 城乡住宅用地所有权的主体与客体 |
3.1.2 城乡住宅用地所有权的取得 |
3.1.3 城乡住宅用地所有权的内容 |
3.2 城乡住宅用地使用权差异 |
3.2.1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内涵及其主体和客体 |
3.2.2 城市住宅用地使用权内涵及其主体和客体 |
3.2.3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 |
3.2.4 城市住宅用地使用权的取得 |
3.2.5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期限 |
3.2.6 城市住宅用地使用权期限 |
3.3 城乡住宅用地处分权差异 |
3.3.1 城乡住宅用地(所有权)之处分权 |
3.3.2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用益物权)之处分权 |
3.3.3 城市住宅用地使用权(用益物权)之处分权 |
3.4 城乡住宅用地收益权差异 |
3.4.1 城乡住宅用地(所有权)之收益权 |
3.4.2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用益物权)之收益权 |
3.4.3 城市住宅用地使用权(用益物权)之收益权 |
3.5 城乡住宅用地产权结构差异汇总表 |
4.城乡住宅用地产权权能差异比较 |
4.1 城乡住宅用地资产权能差异 |
4.1.1 城市住宅用地所有权的资产权能 |
4.1.2 农村宅基地所有权的资产权能 |
4.1.3 城市住宅用地使用权的资产权能 |
4.1.4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资产权能 |
4.2 城乡住宅用地居住保障权能差异 |
4.2.1 城市住宅用地所有权的居住保障权能 |
4.2.2 农村宅基地所有权的居住保障权能 |
4.2.3 城市住宅用地使用权的居住保障权能 |
4.2.4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居住保障权能 |
5.权能差异的逻辑演进:城乡住宅用地权能与政府目标 |
5.1 土地权能的同质化与国家经济的恢复:1949— |
5.1.1 产权安排背景分析 |
5.1.2 中央政府发展目标分析 |
5.1.3 地方政府发展目标分析 |
5.1.4 权能安排施成效分析 |
5.2 土地权能差异的萌芽与国家住宅经济的奠基:1979— |
5.2.1 产权安排背景分析 |
5.2.2 中央政府发展目标分析 |
5.2.3 地方政府发展目标分析 |
5.2.4 权能安排实施成效分析 |
5.3 土地权能差异的深化与国家住宅经济的崛起:1999— |
5.3.1 产权安排背景分析 |
5.3.2 中央政府发展目标分析 |
5.3.3 地方政府发展目标分析 |
5.3.4 权能安排实施成效分析 |
5.4 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变迁的特征 |
5.4.1 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变迁是渐进式的变迁 |
5.4.2 城乡住宅用地权能的变迁是政府强制性的变迁 |
5.4.3 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变迁受到政府目标的影响 |
6.现行住宅用地权能差异在城乡发展中的效应 |
6.1 住宅用地权能差异在城乡发展中的正面效应 |
6.1.1 缓解地方财政压力 |
6.1.2 推动城市经济繁荣 |
6.1.3 客观上实现了局部农村的被动城市化 |
6.1.4 农村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器 |
6.2 住宅用地权能差异在城乡发展中的负面效应 |
6.2.1 城市住宅用地居住权能弱化:房价高企阻碍人的城市化 |
6.2.2 城市住宅用地居住权能弱化:使用权续期未定“无恒产者无恒心” |
6.2.3 城市住宅用地资产权能过强:人口结构变化引发地方财政危机 |
6.2.4 农村宅基地资产权能残缺:机会困境下的城乡社会阶层固化 |
6.2.5 农村宅基地资产权能残缺:效率困境下的农村资源配置低效 |
6.2.6 农村宅基地资产权能残缺:失序困境下的社会治理成本增加 |
6.2.7 农村宅基地资产权能残缺:正义困境下的“不患寡而患不均” |
7.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差异效应的缩影之一:小产权房问题 |
7.1 小产权房问题简述 |
7.1.1 小产权房概念及本文语境下的小产权房 |
7.1.2 小产权房的发展情况 |
7.1.3 政府对小产权房的态度 |
7.2 小产权房案例分析 |
7.2.1 广州市白云区小产权房案例分析 |
7.2.2 湖南省永州市小产权房案例分析 |
7.3 小产权房问题与城乡住宅用地产权能差异的联系 |
7.3.1 城市住宅用地居住保障权能弱势催生小产权房需求 |
7.3.2 农村宅基地资产权能残缺诱致小产权房供给 |
8.面向未来:土地权能的本质回归与国家发展的转型需求 |
8.1 新时代背景:城乡融合下的乡村振兴与城市发展 |
8.1.1 城市发展带动和支撑乡村振兴 |
8.1.2 乡村振兴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
8.2 住宅用地权能回归助推城乡融合发展 |
8.2.1 农村宅基地资产权能的回归与乡村振兴 |
8.2.2 城市住宅用地居住权能的回归与城市发展 |
8.3 以乡村振兴和城市发展为导向的住宅用地制度创新 |
8.3.1 基于居住权能回归的城市住宅用地产权制度改革 |
8.3.2 基于资产权能回归的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改革 |
9.研究总结 |
9.1 研究结论 |
9.2 不足与展望 |
9.2.1 不足之处 |
9.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6)土地集约利用的规划方法与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的依据 |
1.1.2 研究的内容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土地利用的现状分析 |
1.2.1 土地利用现状 |
1.2.2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
1.2.3 土地利用变化趋势 |
1.3 土地利用研究动态 |
1.3.1 国外土地利用研究进展 |
1.3.2 国内土地利用研究进展 |
1.3.3 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与扩展形态研究 |
1.3.4 我国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
1.3.5 我国城市土地的规划立法与管理 |
1.3.6 土地利用研究的发展趋势 |
第2章 土地利用基本理论概述 |
2.1 土地资源的基本特性 |
2.1.1 资源特性 |
2.1.2 资产特性 |
2.1.3 区位特性 |
2.2 土地类型的划分方法与分类系统 |
2.2.1 土地类型划分原则 |
2.2.2 土地类型划分方法 |
2.2.3 我国的土地类型分类系统 |
2.3 土地利用的历史演变 |
2.3.1 我国土地利用的历史演变 |
2.3.2 国外土地利用的历史演变 |
2.3.3 与国外大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比较 |
2.3.4 城市相对效率最高时的土地利用结构 |
2.4 土地利用的准则与原则 |
2.4.1 土地利用的准则 |
2.4.2 土地利用的原则 |
2.5 土地利用的驱动力因素 |
2.5.1 自然因素与土地利用 |
2.5.2 制度政策与土地利用 |
2.5.3 城市化工业化与土地利用 |
2.5.4 人口与土地利用 |
2.5.5 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 |
2.5.6 技术进步与土地利用 |
2.6 土地集约利用的经济学分析 |
2.7 土地利用的基础理论 |
2.7.1 区位理论 |
2.7.2 时效理论 |
2.7.3 干扰理论 |
2.7.4 多样性理论 |
2.7.5 价值多重性理论 |
2.7.6 生产力理论 |
2.7.7 可持续性理论 |
2.7.8 不确定性理论 |
2.7.9 产权制度理论 |
2.7.10 竞标地租理论 |
2.7.11 空间结构理论 |
2.8 土地利用分类 |
2.8.1 土地利用分类的内涵 |
2.8.2 国外土地利用分类系统简介 |
2.8.3 我国的土地利用分类系统 |
2.9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
2.9.1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任务 |
2.9.2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内容 |
2.10 土地利用系统分析 |
2.10.1 土地利用制约因素 |
2.10.2 土地利用系统的特征 |
2.10.3 土地利用系统分析方法 |
2.11 公共政策与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
2.12 土地利用系统评价 |
2.12.1 土地利用评价的尺度 |
2.12.2 土地利用潜力评价 |
2.12.3 土地适宜性评价 |
2.12.4 土地利用效益评价 |
2.12.5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
2.12.6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
2.12.7 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 |
2.13 土地利用工程 |
2.14 土地利用管理 |
2.14.1 土地利用管理的主要内容 |
2.14.2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
第3章 土地利用规划的宏观控制作用 |
3.1 土地利用规划概述 |
3.1.1 土地利用规划的目的 |
3.1.2 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 |
3.1.3 土地利用规划的作用 |
3.1.4 土地利用规划的结构 |
3.1.5 土地利用规划的分类 |
3.1.6 土地利用规划的步骤 |
3.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
3.2.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任务 |
3.2.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原则 |
3.2.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 |
3.2.4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 |
3.3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
3.3.1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性质 |
3.3.2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任务 |
3.3.3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类型 |
3.4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标准 |
3.5 国外部分城市扩张的控制手段 |
3.6 土地利用规划的立法与管理 |
第4章 城乡规划的中观引导作用 |
4.1 城乡规划概述 |
4.1.1 城乡规划面临的主要问题 |
4.1.2 城乡规划的产生与发展 |
4.1.3 城乡规划的意义 |
4.1.4 城乡规划的作用 |
4.1.5 城乡规划的定义与内容 |
4.1.6 城乡规划的编制原则与要求 |
4.1.7 城乡规划的编制程序 |
4.1.8 我国城乡规划的实践 |
4.2 区域规划 |
4.2.1 区域规划的目的与意义 |
4.2.2 区域规划的分类 |
4.2.3 区域规划的内容与步骤 |
4.2.4 区域规划的原则与战略 |
4.2.5 区域规划的发展与理论研究 |
4.2.6 区域规划与上下位规划的关系 |
4.3 城镇体系规划 |
4.4 城乡规划的实施 |
4.4.1 城乡规划实施的工作过程 |
4.4.2 城乡规划实施的管理 |
第5章 项目规划的微观基础作用 |
5.1 项目规划概述 |
5.1.1 项目规划的作用 |
5.1.2 项目规划的内容 |
5.1.3 项目建设的程序 |
5.1.4 建设项目工程量清单 |
5.2 项目规划的编制 |
5.3 项目规划的实施 |
第6章 典型案例分析 |
6.1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
6.1.1 规划目标与任务 |
6.1.2 农用地的保护与合理利用 |
6.1.3 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 |
6.1.4 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相协调 |
6.1.5 统筹区域土地利用 |
6.1.6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
6.2 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 |
6.2.1 发展目标与规模 |
6.2.2 空间发展战略 |
6.2.3 总体空间布局规划 |
6.2.4 空间支撑体系规划 |
6.2.5 政策区划与空间管治 |
6.2.6 城市空间协调规划 |
6.2.7 重大行动计划 |
6.2.8 保障措施 |
6.3 广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
6.3.1 土地利用现状 |
6.3.2 规划原则 |
6.3.3 土地利用战略目标 |
6.3.4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与结构调整 |
6.3.5 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 |
6.3.6 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
6.3.7 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 |
6.3.8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
6.4 广州市总体规划 |
6.4.1 城市发展目标与定位 |
6.4.2 发展战略 |
6.4.3 空间体系 |
6.4.4 实施策略 |
6.5 广州大学城项目规划 |
6.5.1 项目概况 |
6.5.2 系统目标的提出 |
6.5.3 合理设立组织机构 |
6.5.4 系统组织项目规划的编制 |
6.5.5 系统要素的有机联系与合理组合 |
6.6 典型案例的分析 |
第7章 结论 |
7.1 主要成果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问题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中国:推进高效、包容、可持续的城镇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导言 |
二、成就与挑战 |
(一)中国城镇化取得的成就 |
(二)效率 |
1.城镇化与聚集效应 |
2.低效的资本利用 |
3.不完整的人口迁移 |
4.低效的土地利用 |
5.城镇化与内需 |
(三)包容性 |
1.不平等加剧,社会矛盾增加 |
2.户籍制度的演进 |
3.城市公共服务供给 |
4.住房供给 |
5.农村地区的服务供给 |
(四)可持续性 |
1.中国城市污染的代价 |
2.城镇化加剧中国资源的紧张 |
3.中国城市可持续性的全球背景 |
4.环境监管和治理 |
三、改革议程 |
(一)改革战略 |
1.一揽子改革方案 |
2.2030 年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愿景 |
3.中国有能力实现新型城镇化 |
(二)改革中国的土地制度 |
1.改革的背景 |
2.强化产权 |
3.改革农村土地征收制度 |
4.发展农村建设用地市场 |
5.城市周边区域土地制度的创新 |
6.完善城市土地的使用 |
7.将土地利用规划与住房、基础设施和融资问题统筹考虑 |
(三)改革户籍、社会服务和劳动力市场制度 |
1.改革户籍 |
2.获得服务的权利扩大到在城市居住的流动人口 |
3.在全国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4.完善劳动力市场制度 |
(四)改革城市融资 |
1.改革背景 |
2.改革政府收入来源 |
3.改革分税制 |
4.改革土地财政 |
5.加强公共财政管理 |
6.推动公私合作关系的发展 |
7.改善债务融资政策框架 |
(五)推动更绿色的城镇化 |
1.改革背景 |
2.加强绿色治理 |
3.跨越行政边界的绿色管理 |
4.部门政策的“绿色化” |
(六)保障粮食安全 |
1.增强国内粮食生产能力 |
2.提高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能力 |
3.提升利用国际市场和海外资源能力 |
4.改革粮食价格形成机制 |
5.提高粮食补贴政策的效率 |
6.改革粮食储备和流通体系 |
(七)改革的时机、次序和风险 |
1.时机和次序 |
2.风险 |
3.改革的协调机构和治理要求 |
(8)基于可持续宜居城市发展的TOD城市空间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研究绪论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2.1 可持续宜居城市 |
1.2.2 公共交通为引导的城市发展 |
1.2.3 城市空间设计 |
1.3 相关研究概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与动态 |
1.3.2 国内研究现状与动态 |
1.3.3 已有研究总结 |
1.4 研究内容、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一篇 TOD模式与可持续宜居城市 |
2 TOD模式与可持续宜居城市的理论渊源 |
2.1 可持续城市 |
2.1.1 可持续城市研究发展历程 |
2.1.2 可持续城市的内涵 |
2.1.3 可持续城市的发展原则 |
2.2 宜居城市 |
2.2.1 宜居城市研究发展历程 |
2.2.2 宜居城市的内涵 |
2.2.3 宜居城市的发展原则 |
2.3 可持续宜居城市 |
2.3.1 可持续性与宜居性 |
2.3.2 “可持续性+宜居性”的发展目标 |
2.3.3 可持续宜居城市 |
2.4 TOD模式的理论发展脉络 |
2.4.1 社会 |
2.4.2 经济 |
2.4.3 环境 |
2.5 理论渊源 |
3 TOD的特征、核心理念与类型 |
3.1 TOD产生的背景 |
3.1.1 现实背景——城市危机 |
3.1.2 理论背景——新城市主义与精明增长 |
3.2 TOD与城市空间增长的联系 |
3.3 TOD的概念与目标 |
3.3.1 TOD的概念 |
3.3.2 TOD的目标 |
3.4 TOD发展的核心理念 |
3.4.1 社会维度——人本+生态 |
3.4.2 经济维度——集中+人本 |
3.4.3 环境维度——人本+生态+集中 |
3.5 TOD的层级与类型 |
3.5.1 TOD的层级 |
3.5.2 TOD的类型 |
3.6 TOD模式是可持续宜居城市发展的关键空问性路径 |
第二篇 建成环境、交通出行与可持续宜居环境 |
4 建成环境与可持续宜居环境主题 |
4.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4.1.1 建成环境 |
4.1.2 交通出行 |
4.2 建成环境的作用 |
4.3 建成环境与气候变化和能源使用 |
4.3.1 化石能源消费与交通能源消耗 |
4.3.2 温室气体排放与气候环境变化 |
4.3.3 影响关系框架 |
4.4 建成环境与公共健康 |
4.4.1 健康与公共健康 |
4.4.2 建成环境与身体活动 |
4.4.3 建成环境与空气质量 |
4.5 建成环境与公共安全和社会活力 |
4.5.1 公共安全和社会活力 |
4.5.2 建成环境与交通安全 |
4.5.3 建成环境与社会活力、犯罪预防 |
4.6 关键中介导控因素 |
4.6.1 车辆行驶里程 |
4.6.2 公共交通与慢行交通 |
5 建成环境与交通出行 |
5.1 城市空间与交通系统的关联性 |
5.2 建成环境与交通出行的地域性特征 |
5.3 建成环境与交通出行的相关性研究 |
5.3.1 土地利用与交通出行 |
5.3.2 交通系统与交通出行 |
5.3.3 城市设计与交通出行 |
5.3.4 相关性的荟萃分析 |
6 基于可持续宜居城市发展的城市空间比较分析 |
6.1 比较分析研究思路 |
6.1.1 分析内容 |
6.1.2 研究思路 |
6.1.3 数据来源 |
6.2 比较指标的构建 |
6.2.1 可持续宜居城市环境指标 |
6.2.2 空间环境指标 |
6.2.3 交通出行指标 |
6.3 基于“可宜环境”的“空间环境”、“交通出行”量化关系 |
6.3.1 “可宜环境”指数与等级 |
6.3.2 “空间环境”指数 |
6.3.3 “交通出行”指数 |
6.3.4 相关分析 |
6.3.5 图形分析 |
6.3.6 回归分析 |
6.4 基于“公交都市”的城市空间关键性因素 |
6.4.1 出行结构分类分析 |
6.4.2 城市特征描述分析 |
6.4.3 相关分析 |
6.4.4 公交城市分类比较分析 |
6.4.5 回归分析 |
6.5 比较分析结论 |
第三篇 TOD城市空间设计策略 |
7 中国大中型城市空间与交通特征 |
7.1 城市空间特征 |
7.1.1 建成区面积 |
7.1.2 密度状况 |
7.1.3 城市街区 |
7.2 城市交通特征 |
7.2.1 城市道路密度 |
7.2.2 大容量公共交通 |
7.2.3 出行结构 |
7.3 中国城市与公交都市的比较 |
8 城市空间网络与核心设计原则 |
8.1 富有活力的城市空间网络结构 |
8.1.1 关联性 |
8.1.2 连接性 |
8.1.3 层级性 |
8.2 可持续宜居城市空间设计的核心原则 |
8.2.1 可达性 |
8.2.2 核心原则 |
8.3 TOD城市空间设计的尺度层级 |
8.3.1 区域层级 |
8.3.2 廊道层级 |
8.3.3 街区层级 |
9 基于可持续宜居城市发展的TOD城市空间设计策略 |
9.1 多心互协的空间结构 |
9.1.1 城市空间结构 |
9.1.2 案例比较分析 |
9.1.3 分散化集中的多中心结构 |
9.1.4 相互竞争与互补的发展组团 |
9.1.5 楔形布局的开放空间 |
9.2 便捷互通的网路连接 |
9.2.1 大运量公共交通网络 |
9.2.2 街道网络 |
9.2.3 自行车道网络 |
9.3 紧凑互补的功能关联 |
9.3.1 功能布局特征 |
9.3.2 案例分析 |
9.4 宜人互连的活动层级 |
9.4.1 区域中心与大运量交通的空间耦合 |
9.4.2 轨道交通与快速公交、接驳公交的网络衔接 |
9.4.3 街区网络与交通网络的系统联系 |
9.4.4 案例分析 |
10 设计策略的实例解析 |
10.1 中国昆明呈贡新城 |
10.1.1 区位与发展原状 |
10.1.2 模式的转变 |
10.1.3 城市空间设计 |
10.2 美国弗吉尼亚州泰森斯角新城 |
10.2.1 区位与发展原状 |
10.2.2 模式转变与发展愿景 |
10.2.3 城市空间设计 |
10.3 展望 |
研究结论 |
11 研究成果与展望 |
11.1 主要研究成果 |
11.2 主要创新点 |
11.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城市比较的案例数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件 |
(9)中国与美国大都市区城市内部土地覆盖结构时空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理论与方法 |
3 研究区与数据集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中国与美国城市土地覆盖结构特征分析 |
4.2 中国与美国城市土地覆盖结构变化过程分析 |
4.3 中国与美国城市功能区土地覆盖差异特征 |
5 结论与讨论 |
5.1 讨论 |
5.2 结论 |
(10)广州市城市土地储备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及相关理论 |
1.3.1 国外研究状况 |
1.3.2 国内研究状况 |
1.3.3 开展土地储备的相关理论基础 |
1.4 研究内容、框架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国内外典型土地储备模式分析 |
2.1 国外典型土地储备模式 |
2.1.1 瑞典的土地储备 |
2.1.2 荷兰的土地储备 |
2.1.3 美国的土地储备 |
2.1.4 法国的土地储备 |
2.1.5 国外开展土地储备的特点 |
2.1.6 国外土地储备存在的问题 |
2.1.7 对我国开展土地储备的借鉴作用 |
2.2 国内典型土地储备模式 |
2.2.1 市场主导型土地储备模式 |
2.2.2 政府主导型土地储备模式 |
2.2.3 市场政府混合型土地储备模式 |
2.2.4 三种典型土地储备模式城市的比较 |
2.2.5 土地储备机构 |
2.2.6 目前国内土地储备存在的主要问题 |
2.3 优化改进土地储备模式的建议 |
2.3.1 优化改进土地储备运作管理体系 |
2.3.2 组建土地储备开发公司负责土地储备经营 |
2.3.3 规范土地储备开发有限公司的运作 |
2.4 小结 |
第三章 广州市土地储备模式现状概况 |
3.1 广州市土地储备制度建立的背景分析 |
3.1.1 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 |
3.1.2 经营城市理念的兴起 |
3.1.3 促进“退二进三”需求 |
3.2 建立过程 |
3.3 广州市土地储备的组织结构体系 |
3.3.1 行政管理 |
3.3.1.1 广州市土地管理委员会 |
3.3.1.2 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
3.3.1.3 广州市土地开发中心 |
3.3.1.4 广州市住房保障办公室 |
3.3.1.5 广州市房地产交易登记中心 |
3.3.2 计划管理 |
3.3.3 双轨制 |
3.3.4 出让预申请 |
3.4 土地储备运作程序 |
3.4.1 制订计划 |
3.4.2 土地取得 |
3.4.2.1 土地储备范围 |
3.4.2.2 土地取得原则和程序 |
3.4.4 土地出让 |
3.4.4.1 推行土地出让预申请制度 |
3.4.4.2 公开出让 |
3.4.4.3 划拨出让 |
3.4.4.4 以协议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供应土地的程序 |
3.5 广州市土地储备取得的成效 |
3.5.1 推动了广州的现代化城市建设 |
3.5.2 调整了产业结构,优化了城市布局 |
3.5.3 促使房地产健康发展 |
3.5.4 为民生项目建设筹集了资金 |
3.6 广州市土地储备存在的问题 |
3.6.1 相关立法有待加强 |
3.6.2 一级开发市场化程度不足 |
3.6.3 融资规模小,渠道单一 |
3.6.4 土地储备规模有待扩大 |
第四章 广州水投集团参与白云湖地区土地储备概况 |
4.1 广州水投集团参与白云湖地区土地储备背景 |
4.2 白云湖周边地区规划情况 |
4.2.1 用地和房屋现状情况 |
4.2.2 功能定位 |
4.2.3 用地布局规划 |
4.2.4 村安置用地及经济发展留用地规划 |
4.2.5 保障型住房规划 |
4.2.6 储备用地规划 |
4.2.7 开发时序 |
4.3 广州水投开展白云湖周边地区土地储备概况 |
4.4 广州水投参与白云湖周边土地储备问题总结 |
4.4.1 找准土地储备突破口较迟,土地征收进展较慢 |
4.4.2 企业参与土地储备尚属新生事物,村民一时不能接受 |
4.4.3 融资有待完善 |
4.5 广州水投参与白云湖地区土地储备工作小结 |
第五章 完善广州市城市土地储备模式建议 |
5.1 组建广州市土地储备开发有限公司 |
5.2 继续探索完善“委托储备” |
5.3 探索“土地打包”的储备模式 |
5.4 完善土地储备规划内容 |
5.5 探索“勾地储备”模式 |
5.6 成立国有土地收益基金 |
5.7 健全土地储备法规 |
第六章 结论 |
6.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6.2 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 |
6.3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关于广州城市土地使用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价值观转变下的广州城市规划(1978-2010)实践[D]. 叶浩军.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5)
- [2]广州轨道交通站区用地优化策略研究[D]. 王成芳.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5)
- [3]港口空间组织与用地优化研究[D]. 张丽梅. 天津大学, 2014(08)
- [4]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形态演变研究[D]. 熊国平. 南京大学, 2005(04)
- [5]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差异研究 ——城市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双重维度[D]. 莫智斌. 浙江大学, 2019
- [6]土地集约利用的规划方法与途径研究[D]. 杨良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7)
- [7]中国:推进高效、包容、可持续的城镇化[J].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银行联合课题组,李伟,Sri Mulyani Indrawati,刘世锦,韩俊,Klaus Rohland,Bert Hofman,侯永志,Mara Warwick,Chorching Goh,何宇鹏,刘培林,卓贤. 管理世界, 2014(04)
- [8]基于可持续宜居城市发展的TOD城市空间设计策略研究[D]. 吴放. 浙江大学, 2014(08)
- [9]中国与美国大都市区城市内部土地覆盖结构时空差异[J]. 匡文慧,迟文峰,史文娇. 地理学报, 2014(07)
- [10]广州市城市土地储备模式研究[D]. 赖立裕.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