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鲁迅 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论文文献综述)
广西师范学院理论组[1](1976)在《学习鲁迅 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纪念鲁迅诞生九十五周年和逝世四十周年》文中提出伟大的共产主义者鲁迅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在那“风雨如磐”、黑云压城的年代里,他为中国革命事业,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彻底解放,贡献了自己的毕生精力,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鲁迅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并号召:“一切共产党员,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学鲁迅的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王静静[2](2017)在《“十七年”鲁迅形象的建构》文中指出鲁迅以及如何认识鲁迅,在现代中国文学研究中是一个值得不断被探究的问题。1918年5月《新青年》发表《狂人日记》,对鲁迅及其作品的评价也一并开始。在二三十年代,相关研究者从社会、思想、文学审美等多个层面阐释定义鲁迅,八十年代则侧重从思想精神和艺术形式方面来解释鲁迅。但五六十年代这一阶段的鲁迅及其作品,却很少有人涉及,即便在一些鲁迅研究史中,也只作为知识性的内容简略介绍,并未在整体上对其做一个历史的、连续的把握。这一阶段的鲁迅形象其实经历了由思想解放层面上的民族“战士”逐渐演化成政治文化意义上的“新文化的方向”以及“文化革命先驱”的一个过程。鲁迅之死是这一转折的发端,从一般民众到左翼作家以及论敌,总体上都是以思想上的民族“战士”这一称谓来概括鲁迅,在此基础上,中共为建设抗日统一联合战线,开始将鲁迅视作带有特定属性的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战士。直到四十年代,鲁迅的方向成为中共建设新文化的方向。但是,在同时期的国统区与解放区,文艺的方向还相继出现作为抗战旗帜的郭沫若和赵树理的方向,不过由于两者各自地域的限制和自身创作的不稳定,逐渐失去其文艺方向的定位。同时,鲁迅所代表的“新文化的方向”也只是四十年代延安文艺对新文化设想的一种,随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鲁迅的方向也明显有一个新的转变。具体而言,在鲁迅同中外文学的关系上,更着眼于苏联文学对其思想和作品的影响。并重新出版《鲁迅全集》,全集的出版权不仅由私人收回国有,全集内容的编排更注重对带有实际社会批判效用的杂文的收录,注释的编写也注重刻画鲁迅革命的一面。在对作品人物的定位中,阿Q也由国民性弱点的集合体被演绎成具有新时代革命精神的农民形象。如所周知,五六十年代形塑鲁迅方向的主体,追求的是彻底的无产阶级革命。为保证革命文艺队伍的纯粹,五十年代中期文艺整风运动再次兴起。运动中,左翼文学力量因内部矛盾而分裂,其对鲁迅的评价也被推翻,加之赵树理的方向在六十年代中后期在引导文艺方向上的失效,鲁迅由此完全转变成为无产阶级的“文化革命先驱”。从“战士”到“文化革命先驱”,一方面是自三十年代以来鲁迅称谓的转变,但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一时期文学所着力构造的是以彻底革命的鲁迅为代表的“革命人”。
朱振东,赵运昌[3](1976)在《学习鲁迅 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文中研究说明 鲁迅,是举世闻名的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真正的马列主义者。鲁迅之所以受到亿万人民的衷心爱戴,就在于他的光辉思想和着作完全彻底地反映了人民的要求,代表了人民的呼声,他为中国劳苦大众贡献了毕生的精力。我们学习鲁迅,
任晓华[4](2018)在《毛泽东新民主主义人民主体文化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人民主体文化思想,是毛泽东文化思想、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新时代的需要。本文立足于新民主主义这个波澜壮阔的革命实践,围绕“人民主体”文化思想这条主线,突出“文化要始终满足主体需要”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紧扣“从文化的角度看主体、从主体的角度看文化”这个重点,揭示了毛泽东新民主主义人民主体文化思想的形成基础和形成过程,初次提炼、概括了毛泽东新民主主义人民主体文化思想的主要内容、基本特征、实现方式,探索了毛泽东新民主主义人民主体文化思想的当代价值。本文包括三块:导论、主体(第一章——第五章)和结语。第一块为导论。主要围绕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重点难点、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五个方面作了阐述。毛泽东新民主主义人民主体文化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独具原创性的重大贡献,是毛泽东对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的重大发展和运用。其理论意义在于准确把握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发掘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的理论价值;实践意义在于回应当前学界对毛泽东文化思想的不同看法和质疑,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提供经验借鉴。第二块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共包括五章。第一章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人民主体文化思想的形成”。本章在人民主体文化等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这一思想孕育和形成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接着,依托浩瀚的文本资料,梳理、提炼出这一思想的形成过程——萌芽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第二章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人民主体文化思想的内容”。本章在界定文化概念的基础上,着重从主要观点、核心内容、发展目标3个层面,层层递进地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人民主体文化思想作了初步研究。即:毛泽东新民主主义人民主体文化思想的主要观点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反对教条主义”,不能“言必称希腊”;核心内容是坚持鲁迅的方向,建立革命的、民族的文化,教育人民,动员人民;发展目标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文化,建立人民大众的、科学的、民族的文化。第三章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人民主体文化思想的特征”。本章依据毛泽东新民主主义人民主体文化思想的内容,概括出它的特征——人民群众创造的文化、“中国化”的文化、“大众化”的文化,从而,深刻揭示了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本质。第四章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人民主体文化思想的实践”。本章依据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的丰富实践,将其实现方式概括为创办适合群众特点的学校、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建立人民为主体的制度、制定服务人民的文化方针政策等4个方面。表明毛泽东以“人民主体”创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思想,而且还是见之于实践的方针、政策、制度。第五章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人民主体文化思想的当代价值”。其不仅仅在于文化的传承性,还在于它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高度契合性。笔者以为,它的价值体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要置于党的领导之下,遵循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规律,文化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源于人民、为人民所接受和认同,生产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歌颂人民的新生活。第三块是结语。笔者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人民主体文化思想的形成过程的概括、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的提炼、实现方式的归纳、当代价值的判断,只是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初步研究结论。由于这一研究带有拓荒性,因而,只能将现有的研究结论看作引“玉”之“砖”,供学界批评指正。笔者也将以此为基础,继续拓展和深化这一研究。
王瑜[5](2013)在《《讲话》发表问题探询》文中研究指明《讲话》做出后,时隔一年半在鲁迅逝世7周年纪念日公开发表,表面看是纪念鲁迅,实则是在消解"五四"新文学传统影响的基础上构建毛泽东文艺体系的组成部分。《讲话》发表时机的选择在显在的表象下有着隐性的诉求,诸多研究者已对胡乔木所言推迟发表的时间原因做了探讨,但机会的选择更值得关注。
高金鹏[6](2016)在《《人民日报》中的鲁迅(1949-1976)》文中研究表明陈独秀在《我对于鲁迅之认识》中提到,“世之毁誉过当者,莫如对于鲁迅先生。”1推崇、误读或曲解一直是鲁迅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我把这类现象称为“不同的鲁迅”。当我们把鲁迅放在1949—1976年的《人民日报》中来探讨时,首先面对的就是这一时段政治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想文化对于鲁迅的绝对尊崇的事实。而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人民日报》中相关文章的梳理和统计分析,探讨“伟大的文学家”、“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是如何被建构和阐释的过程。萧军认为:“(鲁迅和毛泽东)他们底关系是宽与深,灵魂与肉体一致的、相成的,一句话——一个新中国的两面表现”2,这不仅肯定了鲁迅思想对新中国文艺的重要影响,同时也证实了毛泽东对鲁迅的认识及其对于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影响。在这一时期,“鲁迅形象”和“鲁迅精神”是作为一种“符号”出现的。主流意识形态对鲁迅世界进行了选择性解读,借助“鲁迅”建立和强化适应当下政治需要的“无产阶级文化”思想体系。在越来越极端化的文化思想环境下,对于鲁迅的解读由简化走向神化,由专门化阐释走向大众化阐释。而这种解读表现出两种重大的意义:第一,通过对于鲁迅作品与言论的选择性和夸大性解读,借用“鲁迅”来批判当下政治上和文化上的“敌人”,例如对于胡适、周扬、孔子、张春桥等人及其思想的批判。第二,通过对于“鲁迅精神”的限定性解读,逐渐地演化为一种时代思想上的指引,即以简化和神化后的鲁迅为思想符号,对社会特别是知识分子进行再教育。在传统媒体时代,党的最主要、最权威的媒介《人民日报》作为对“鲁迅”及“鲁迅精神”解读的“原点”,在相当的程度上成为了左右当下中国文学思想乃至精神状态的“影响之源”。因此,梳理和研究这一期间《人民日报》中的“鲁迅”,对于鲁迅研究史的补充和当代“鲁迅”的建构过程的理解,具有特别的意义。本文对1949—1976年《人民日报》中以鲁迅为主题的249篇文章进行了大致的梳理和分类,并对其作者群体做了基本的分析。这不是一种简单的学术史和新闻史的整理,而是一种社会思想史的分析。因此,本文通过具体的数据,结合不同时期文艺思想的重大变化和论争,抓住最具有代表意义的文学现象和思潮的流变,兼顾《人民日报》的传播机制,分析《人民日报》中“鲁迅”的构建过程和文本阐释,探讨被简化和神化的“鲁迅”与鲁迅本体思想的错位与变化。学界一般认为,“十七年”中的“鲁迅”与“文革”中的“鲁迅”是具有本质性差异的,但是通过我们的梳理和分析,两个时段中的“鲁迅”是一个朝着某种既定的思想路标不断被建构的过程,二者虽然有较大差异但却具有明显的连续性和相似性。本文依据大量的报纸材料,对1949—1976年《人民日报》中的鲁迅整体形象进行认识,尝试描述一个随社会政治、文艺思潮发展不断延伸发展,层次鲜明的“鲁迅精神”阐释谱系,并进一步展示时事政治、鲁迅周边、知识分子以及一般读者在《人民日报》这一特殊平台共同建构和强化的“鲁迅”形象及其影响。
蔡洞峰[7](2017)在《契合与传承:胡风对“鲁迅传统”的阐释》文中研究表明“鲁迅传统”作为一种话语建构,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胡风对“鲁迅传统”的阐释和建构以及“鲁迅传统”与胡风文艺思想之间有着深刻的契合与精神关联。本文以胡风与“鲁迅传统”为研究对象,通过材料梳理和文本研究的方式,在历史文化的语境下,探讨胡风与鲁迅的关系。绪论部分重点论述在“左翼”语境下“鲁迅传统”建构的三种模式,分别是周扬、冯雪峰、胡风对“鲁迅传统”的建构。三种模式代表了各自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第一章通过材料梳理的方式和细节分析,探讨胡风生平以及思想历程,在“左联”时期以及“两个口号”论争中的经历,揭示胡风走进鲁迅的历史过程。第二章主要探讨胡风在鲁迅生前和去世后对“鲁迅精神”的阐释和扞卫,胡风阐释的“五四传统”与“鲁迅传统”以及两者之间关联与契合,着力探讨胡风建构的“鲁迅传统”与胡风文艺思想之间的关系。胡风在文学实践中如何进行鲁迅精神的传承。第三章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分析胡风与鲁迅精神契合的渊源;胡风思想中的“主观战斗精神”与鲁迅思想中的“个人主义”、“精神”以及“精神界战士”契合背后的传统思想资源。这种传统在现代语境下是如何转化为胡风与鲁迅思想的精神资源并促使其思想的契合。结语部分探讨鲁迅文学的实质以及胡风对其核心精神把握,并转化为自身的思想资源,两者都将文学作为介入现实人生,通过文学实践改变现实的存在。强调文学与人的精神之间的关系,突出了人的主体性和思想的尊严,以及胡风文学思想在当下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龚开国[8](1998)在《鲁迅《自嘲》解读与辩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鲁迅《自嘲》,首见于写赠柳亚子条幅,附有题解;再见于写赠杉本勇乘扇面,题为《未年戏作》(按,诗作于1932年即壬申年,题作未年者,当是书扇面时回忆之误);1934年收入《集外集》时,作者自己改题为《自嘲》。可见,自嘲固是戏作、戏笔的一种,然而,戏作戏笔,却并非一定是无须认真,并无深意的游戏笔墨。
张皓[9](2016)在《抗战时期毛泽东萧军关于鲁迅的看法与争论》文中研究指明鲁迅逝世后,在陕北根据地,如何定位鲁迅精神,毛泽东和萧军分别发表过各自的见解,也曾在某些问题上出现了争论,这说明两人在如何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的问题上有不同的理解。其一,毛泽东和萧军都相信对敌战斗到底是鲁迅精神的重要内容,不同的是,萧军认为对革命阵营里的"黑暗"也要进行战斗。其二,毛泽东认为,鲁迅"是党外的布尔什维克";萧军则提出,中国共产党要以鲁迅精神为精神。其三,毛泽东在鲁迅提出的"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基础上提出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主张;萧军则认为,鲁迅强调的是文艺的"独立性"。其四,毛泽东认为,鲁迅有一个从进化论者向唯物辩证论者,由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转变的过程;萧军不承认鲁迅有这个"转变",他认为鲁迅一直是发展的、革命的。总之,这场争论属于革命阵营内部的观点之争,毛泽东主张建设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萧军则强调要建设抗日民族战争的文化,文艺与政治要分开。
胡松涛[10](2016)在《毛泽东影响中国的关键词》文中研究指明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青年毛泽东,一介白身。他在日记中写道:"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与《诗经》握手,有《诗经》遗风。这是一个伟大灵魂的歌唱。天上一句,地上一句,人间一句,一气呵成,阳气充沛。生命可以如此自负,做人可以如此张扬。毛泽东的这段话中,有一个主语,就是始终没有露面的"我"。"我"盘坐在历史的
二、学习鲁迅 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学习鲁迅 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论文提纲范文)
(2)“十七年”鲁迅形象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鲁迅研究中的几种观点 |
二、“十七年”时期的鲁迅研究 |
三、历史的方法 |
第一章 文学方向的最初选择 |
第一节 鲁迅之死 |
第二节 “文化战线上的又一面旗帜” |
第三节 赵树理的方向与质疑 |
第二章 鲁迅作品规范的建立 |
第一节 苏俄文学影响下的鲁迅作品 |
第二节 《鲁迅全集》的再版 |
第三节 新时代农民——阿Q形象的转变 |
第三章 左翼分裂与鲁迅的工具化 |
第一节 整风运动的开展 |
第二节 “小品文的新危机” |
第三节 两条路线的对立 |
第四节 批判周扬 |
第四章 “文化革命先驱”——鲁迅方向的确立 |
第一节 后期的赵树理 |
第二节 要求与表态: 《纪要》的修改及影响 |
第三节 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胜利及新文化先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4)毛泽东新民主主义人民主体文化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重点难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重点难点 |
四、研究方法 |
五、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人民主体文化思想的形成 |
1.1 相关概念界定 |
1.1.1 人民 |
1.1.2 主体 |
1.1.3 人民主体 |
1.1.4 人民主体文化 |
1.2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人民主体文化思想形成的基础 |
1.2.1 理论基础 |
1.2.2 实践基础 |
1.3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人民主体文化思想的形成过程 |
1.3.1 萌芽时期 |
1.3.2 发展时期 |
1.3.3 成熟时期 |
第二章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人民主体文化思想的内容 |
2.1 毛泽东对文化的一般界定 |
2.1.1 文化的一般内涵 |
2.1.2 毛泽东对“文化”的定义 |
2.2 人民主体文化思想的主要观点 |
2.2.1 “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 |
2.2.2 “反对教条主义” |
2.2.3 不能“言必称希腊” |
2.3 人民主体文化思想的核心内容 |
2.3.1 坚持鲁迅的方向 |
2.3.2 建立革命的、民族的文化 |
2.3.3 教育人民,动员人民 |
2.4 人民主体文化思想的发展目标 |
2.4.1 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文化 |
2.4.2 建立人民大众的文化 |
2.4.3 建立科学的、民族的文化 |
第三章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人民主体文化思想的特征 |
3.1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文化 |
3.1.1 “文化是人民的文化” |
3.1.2 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的 |
3.1.3 文化应当为人民服务 |
3.2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中国化”的文化 |
3.2.1 充分体现历史唯物主义人民主体思想 |
3.2.2 充分体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 |
3.2.3 充分体现世界文化的人本思想 |
3.3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大众化”的文化 |
3.3.1 为大众服务的文化 |
3.3.2 大众参与建设的文化 |
3.3.3 大众享有的文化 |
第四章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人民主体文化思想的实践 |
4.1 创办适合群众特点的学校 |
4.1.1 创办识字班、夜校、半日学校 |
4.1.2 积极发展妇女职业学校 |
4.1.3 创办干部培育学校 |
4.2 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 |
4.2.1 办刊物、墙报 |
4.2.2 成立工农群众文艺社团 |
4.3 建立人民为主体的制度 |
4.3.1 成立农民协会 |
4.3.2 建立现代工会 |
4.3.3 成立士兵委员会 |
4.3.4 成立各级人民代表会议及人民政府 |
4.4 制定服务人民的文化方针政策 |
4.4.1 提出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和总任务 |
4.4.2 提出文化统一战线的方针 |
第五章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人民主体文化思想的当代价值 |
5.1 新时代的文化建设要置于党的领导之下 |
5.1.1 文化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
5.1.2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
5.2 新时代的文化建设要反映经济政治的需要 |
5.2.1 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
5.2.2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的反映 |
5.2.3 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的反映 |
5.2.4 新时代的文化建设也要遵循这个规律 |
5.3 新时代的文化建设要源于人民、为人民所接受和认同 |
5.3.1 文化产品的题材、语言来自于人民 |
5.3.2 文化产品是人民熟悉、认同的 |
5.3.3 文化发展必须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 |
5.4 新时代的文化建设要歌颂人民的新生活 |
5.4.1 文化要反映人民生活的新需要新变化 |
5.4.2 文化要体现人民的新风气新风尚 |
5.4.3 促进人民对新思想的接受和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致谢 |
(6)《人民日报》中的鲁迅(1949-197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时代背景——鲁迅形象塑造的历史必然 |
一、社会主义文艺目的的确定 |
二、无产阶级话语体系的诉求 |
三、知识分子改造的必经之路 |
第二章“十七年”时期“鲁迅”精神的继承 |
一、“鲁迅”精神的建构目的 |
(一) 补充无产阶级文学话语体系 |
(二) 促进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 |
(三) 以解读鲁迅作品突破阶级话语的努力 |
二、“鲁迅”精神的“百家争鸣” |
(一) 丰富的形式 |
(二) 多元的作者 |
三、“鲁迅”精神的选择继承 |
(一)“歌颂光明”与“暴露黑暗”的界限 |
(二) 作家与作品的判断标准 |
(三) 注重实用的创作解读 |
(四) 战士性格与“韧”的精神 |
第三章 文革时期“鲁迅”精神的极化 |
一、“鲁迅”精神与“革命新文艺”趋势 |
二、“鲁迅”精神的同质表达 |
(一) 政治的高度契合 |
(二)“新旧”交替的作者 |
三、“又红又专”的“鲁迅”精神 |
(一) 工农兵文艺还是全民文艺 |
(二) 实践在思想改造中的重要作用 |
(三) 运用唯物辩证法进行革命斗争 |
(四) 批判落后势力的“武器” |
第四章 无奈的“鲁迅”建构——政治统摄下的文化选择 |
一、“鲁迅”的建构结果 |
(一) 错位的“鲁迅”呈现 |
(二) 文学界内部的历史纷争 |
(三) 知识分子的意识蜕变 |
(四) 集体思维的困局 |
二、宣传、神化“鲁迅”的影响 |
(一)“鲁迅精神”的真理化和符号化 |
(二)“鲁迅研究”的消极性和功利化 |
(三) 为“远离”和“还原”鲁迅留下可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硕士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7)契合与传承:胡风对“鲁迅传统”的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左翼“鲁迅传统”阐释的三种模式 |
二、周扬的“鲁迅传统”阐释 |
三、冯雪峰的“鲁迅传统”阐释 |
四、胡风的“鲁迅传统”阐释 |
五、胡风的“鲁迅传统”及其文艺理论的建构 |
六、胡风研究概况及本论文的问题意识、研究目标 |
第一章 走向鲁迅的胡风 |
第一节“我从田间来”:胡风的生平及心路历程 |
一、身世和求学 |
二、接受新文学和鲁迅影响 |
三、在日本 |
第二节“左联”风波中的相识相知 |
一、相遇与相知 |
二、理解与配合 |
第三节“两个口号”论争:站在同一战壕 |
一、“左联”的解散 |
二、“两个口号”论争 |
三、为胡风辩护 |
第二章 胡风对“鲁迅传统”的阐释及其文艺思想的形成 |
第一节 胡风对鲁迅精神的阐释和扞卫 |
一、鲁迅生前胡风对其思想的阐释和扞卫 |
二、鲁迅身后胡风对其精神传统的阐释 |
第二节 胡风阐释的“鲁迅传统”和“五四传统” |
第三节 胡风对“鲁迅传统”的阐释和胡风文艺理论建构的关联 |
一、“主观战斗精神”与鲁迅的“主观主义” |
二、“精神奴役的创伤”与“国民性批判” |
第四节 文学实践中的传承:以《七月》为中心 |
一、创办《七月》杂志 |
二、培养文坛的闯将:以路翎为例 |
第三章 鲁迅与胡风精神契合的传统思想渊源 |
第一节“个人”、“精神界战士”、“主观战斗精神”核心思想背后的“传统” |
一、“个人”、“主观”与“精神”:鲁迅思想中传统的儒家、道家思想资源 |
二、内向超越:中国传统士大夫“儒道互补”思想形成 |
三、鲁迅精神与儒学传统 |
第二节“传统”的现代转换及其价值 |
一、主观战斗精神与“天人合一” |
二、胡风与鲁迅的相遇:以传统为契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科研项目 |
后记 |
(9)抗战时期毛泽东萧军关于鲁迅的看法与争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共识:鲁迅的战斗精神、牺牲精神 |
二、分歧:鲁迅开辟了什么道路 |
三、加深:鲁迅的旗手地位与新文化的方向 |
四、对立: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与鲁迅是转变还是发展的问题 |
四、学习鲁迅 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论文参考文献)
- [1]学习鲁迅 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纪念鲁迅诞生九十五周年和逝世四十周年[J]. 广西师范学院理论组.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6(10)
- [2]“十七年”鲁迅形象的建构[D]. 王静静. 南京大学, 2017(01)
- [3]学习鲁迅 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J]. 朱振东,赵运昌. 天津教育, 1976(11)
- [4]毛泽东新民主主义人民主体文化思想研究[D]. 任晓华. 山西大学, 2018(04)
- [5]《讲话》发表问题探询[J]. 王瑜.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3(04)
- [6]《人民日报》中的鲁迅(1949-1976)[D]. 高金鹏. 吉林大学, 2016(10)
- [7]契合与传承:胡风对“鲁迅传统”的阐释[D]. 蔡洞峰. 苏州大学, 2017(04)
- [8]鲁迅《自嘲》解读与辩析[J]. 龚开国.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8(01)
- [9]抗战时期毛泽东萧军关于鲁迅的看法与争论[J]. 张皓.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 [10]毛泽东影响中国的关键词[J]. 胡松涛. 美文(上半月), 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