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粮食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后的信贷决策取向(论文文献综述)
王永龙[1](2004)在《中国农业转型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提出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成为经济的核心,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率,当金融因素的作用受到限制时,经济增长必然遭遇资本投资不足和金融资源低效配置的约束。农业金融是以信用手段动员、配置和管理涉农金融资本运行的活动,是农业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核心。以市场化和产业化为导向的农业转型发展,要求广泛而有效率的信用活动和金融运行,以保障持续增加的资本投入和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但毫无疑问的是,我国现阶段的农业仍具有显着“产融弱质性”,面临严峻的资本形成不足、发展资金短缺的困境。这必然形成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协调发展的严重制约。农业金融支持对改善农业弱质肩负着无可替代的重任,成为推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战略性机制途径。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借鉴西方发展经济学、金融经济学理论的合理因素,从我国农业转型发展的金融基础、产融互动和农业金融效率等三个角度,运用逻辑演绎与归纳推理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以及制度分析方法,论述了我国农业转型发展进程中金融支持的内生逻辑和现实依据,提出了农业金融支持体系建构的原则、机理与对象选择,着重探讨了三类不同农业金融支持机制的运行原理及其支持效应,并以金融支持效应为核心,论述了我国农业金融支持的制度供给及其效率。最后指出:我国农业的弱质性决定了农业转型发展进程中完全市场机制的不完全适应性,农业金融支持不仅仅具有经济职能,同时具有鲜明的社会功能和政策取向。充分发挥农业金融支持效应,必须从完善农业金融体系与结构、改进农业金融治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制定并协调农业金融政策等三个方面进行深化。
黄小晶[2](2002)在《农业产业政策理论与实证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课题是在国家农业产业政策不断完善和产业经济学科科学发展的背景下,从农业产业政策的实践出发,从大农业产业结构、组织、技术、资金、劳动力、土地等资源配置以及区域布局、国内外关联等角度,以农业产业政策与农业发展的互动关系为切入点,提出了农业产业政策调整取向,初步形成和发展了政策理论。全文共分9章,主要运用一般均衡和局部均衡比较等理论,实证、规范经济学研究等方法进行探讨,对农业产业政策实施绩效、农村需求结构、就业结构、农业生产要素和布局、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国际化等命题以及对策建议作了比较全面深入的评析。本课题研究主要有以下创新观点:①初步搭建了农业产业政策和结构理论框架,设计了政策和结构体系图;②延伸了“农业”概念外延,提出了“大农业”的构想;③提出了农业产业经营组织再造和创新的公司化发展方向,设置了农业产业化、公司化发展模式图和产业化公司模型图;设计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图和农业资金投入效益模型图;④提出了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推行内外贸一体制的观点;⑤建立了农业保障体系参照图,建议通过产业政策引导乡镇、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发展;⑥剖析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区域布局、科技创新、农产品市场体系;⑦提出了加大农产品物流配送的整体思路;⑧提出了农业支撑体系新观念及扩大政府支农范围、重构农业保险体系、扶持弱势群体的政策建议。
赵玉石[3](2019)在《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文中指出“三农”问题是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最大发展难题,表明在新的资源环境下农村原有的发展模式出现了适应性问题,需要探求破解发展困境、推进农村现代化的新路径。这一方面离不开国家建构力量,需要政府在宏观层面主导农村的发展、建设,另一方面离不开农村内生力量,由熟悉农村、对农村有着特殊情感的农民来担任农村发展、建设的主体,才能将农村建设成为农民想要的样貌。然而自人民公社解体后,以家户为经营基本单位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进一步“原子化”(1),特别是随着人口流动的加速,农村呈现出较大的动态变化性,农村内生力量的聚合愈发困难。“将农民组织起来”成为增强农村内生力量、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的关键。作为全新的组织载体,新型农村合作社是分散经营的农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运用组织化手段降低风险的理性选择,相比于传统合作社具有自发性、民主性、服务性、独立性等特点,不仅承担着发展农村经济、保障农民利益的责任,而且在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提升农村民主化水平方面被寄予厚望,已经被列为国家着力培养的重要新型农村经营主体之一。但由于我国农民善分不善合的特性和国家政权建设过程中国家权力强势整合农村产生的权力惯性,新型农村合作社在产生和发展初期对政府有较强的依赖性,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制度嵌入的结果,因此,新型农村合作社与政府之间必然存在着深刻的内在关联。在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过程中,政府扮演着规划者、服务者、协调者、规范者的角色,但基于压力型体制下的政绩考核、利益权衡、人情关系等因素,政府行为却往往有着更加复杂的展现,有时甚至背离了公共角色的内在要求。本文以合作社经典理论和政府行为基本理论为理论依托,以我国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与政府行为间的深刻关联为逻辑基点,运用文献研究、规范研究、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在分析新型农村合作社生长的内在机理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政府在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作用模式、行为机制,并着重对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行为做了现实考量,提出“以法治为根基,以需求为导向”的政府行为优化路径,力图客观还原政府在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行为全貌,寻找政府作用于合作社的适当行为着力点。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阐明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设计、创新与不足等内容。第二部分为论文主体,共分六章。第一章是本文的理论基础,系统梳理了合作社理论和政府行为理论,明晰了本文的核心概念,为后续研究确立了理论支撑和分析框架。第二章重点剖析了新型农村合作社的内在生长机理及对政府行为的类型化需求,通过分析新型农村合作社的概念、性质、特点、社会基础等生长机理,对合作社进行分类并对不同类型合作社的政府行为需求进行了类型化分析。第三章主要分析和提炼出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政府的作用与行为机制。在回溯建国后政府行为对农村合作组织作用变迁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合作社发展实际,提炼出政府行为对新型农村合作社的不同作用模式,以及包括动机、方式、内容、绩效在内的政府行为机制。第四章基于对政府行为的现实考量和个案分析,阐述了新型农村合作社与政府行为互动的非均衡现状,并揭示政府在新型合作社发展中的行为困境。第五章比较分析了国外农村合作社发展进程中的政府行为,总结各国政府基于不同国情下的行为差异和可供我国借鉴的经验。第六章在前面各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政府行为优化的路径,必须理清政府行为的“度”,完善相关法律规范,划清政府行为边界,并将政府行为由供给主导向需求主导转变,以增效为目标取向,通过搭建新型农村合作社与政府行为的互动平台,统合政府在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各种行为,凝结成契合合作社需求的政府行为合力。第三部分为结论,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得出相关结论。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第一,新型农村合作社根据生发模式、资源与运营环境的差异可以分为企业带动型、大户带动型、村治组织带动型和政府带动型四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合作社对政府行为既有着共性需求,又存在个性差异需求。第二,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行为基于不同的作用程度和实施方式呈现出三种不同的模式,即国家主义模式、放任主义模式和混合模式,不同模式各有其形成机制,是一定条件、环境下的产物,需要依据不同地域环境、农村合作社发展的不同阶段来评判政府行为模式的合理性和正当性。第三,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行为是一个涵盖动机、方式、内容、绩效的有机系统。在行为动机上,行政环境的差异会使不同层级的政府在行为的内外动机上存在较大差异,出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行为动机的层级分化;在行为方式上,政府在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行为存在正向和反向两种方式,即“政府规制”行为和“政府俘获”行为;在行为内容上,政府行为涵盖制度建构、服务供给、监管规范等多方面、各环节;在行为绩效上,政府行为绩效由行为因素、能力因素、环境因素三个变量构成的函数关系所决定,必须依靠三个因素的相互配合、相互作用才能实现整体提升。第四,新型农村合作社与政府行为非均衡的博弈地位使政府时常出现越位、错位、缺位行为,越位行为挤压了合作社发展的空间,造成合作社独立性的丧失;错位行为使合作社混淆了发展内源动力和外部助力的边界,增加了合作社内外整合的难度;缺位行为造成了政府对农村合作社治理出现“真空”,导致合作社发展乏力。第五,政府在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面临“上热下冷”、条块管理、制度不足、村庄空壳化等带来的行为困境,一些基层政府还缺乏为新型农村合作社提供扶持和帮助的权能和资源,这些现实困境成为政府作用发挥的掣肘,影响了政府在合作社发展中的行为能力。第六,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政府行为优化的路径要“以法治为根基,以需求为导向”,一是在法治政府建设这一宏观语境之下规范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行为,明确其行为依据、原则,梳理“行为清单”,同时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二是实现政府行为和职能从供给导向向需求导向的转变,拓宽农村合作社需求表达渠道,并通过制度设计加速政府职能转变,增进政府行为与合作社需求融合的可能性;三是凝合政府行为与合作社发展的目标取向,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理念下建构新型农村合作社与政府行为互动平台,将互动、服务意识输送至政府的行为理念中,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行为优化。
罗守全[4](2005)在《中国粮食流通政策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的粮食问题,不仅是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一个敏感问题,同时又是国内外不少专家学者长期潜心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不断完善,粮食流通对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和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2004年,粮食购销市场的全面放开,标志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现行政策的不完善,当前我国粮食流通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粮食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粮食信贷支持政策不完善、粮食产销区的购销协作关系不稳定、政府粮食储备管理机制不活、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滞后,等等。这些问题如不及时加以解决,势必会阻碍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本文认为,解决我国粮食流通中存在的问题,关键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首先,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粮食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供求引导粮食流通。其次,为弥补市场本身的缺陷,保证粮食安全,政府必须对粮食流通实施宏观调控。最后,政府对市场的调控,应注意把握好方式和力度,防止干预过度。 在粮食收购问题上,应继续坚持价格支持政策,这是当今世界各国保护粮食生产者利益的通行做法。我国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应借鉴美国、欧盟等市场经济国家的成功经验。为将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对市场干预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应采取直接价差补贴方式。 在粮食信贷问题上,政府必须给予政策性金融支持。在粮食市场放开后,由于银行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农业发展银行在粮食信贷资金供应上出现一定程度的“惜贷”现象是正常的。为鼓励农业发展银行对粮食信贷的支持,需要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剥离企业的政策性债务,提高其资产质量和还贷能力;同时需要引进竞争机制,鼓励更多的金融机构向粮食企业提供信贷服务。政府应该对其他金融机构从事粮食信贷业务给予必要的优惠措施。 在粮食产销区购销协作问题上,中央政府应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粮食产销区建立长期稳定的购销协作关系,可以使粮食合理有序地从粮食产区向粮食销区流动,有利于发挥产销区各自的比较优势。当前,产销区购销协作关系并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受短期利益的驱使。中央政府可以通过调整粮食风险基金分配方式的办法,打破过去地方政府博弈的低效率均衡,促进长期稳定的购销协作关系真正形成。 在政府粮食储备问题上,要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调动承储企业管好储备粮的积极性。在储备粮轮换方面,应通过粮食批发市场运用招标和拍卖机制进行操作,降低轮换成本,更好地发挥调控作用。 在国有粮食企业改革问题上,为满足宏观调控的需要,促进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应适当保留部分效益比较好的国有骨干粮食企业,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国有粮食企业进行改组改造。 总之,只有妥善解决上述问题,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才能保证我国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的顺利进行。
文峰[5](2004)在《制度变迁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文中提出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是发展经济学长期关注的重要问题。经济学家们提出了各种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规律,但也存在各种缺陷。理论模型的指导作用是不可否认的,但照搬某种抽象的理论模型却难以解决现实问题。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具有自己的特点,指导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理论也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经典的二元经济结构不同,中国经济除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之外,还有大量的农村工业,农村工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将来还将继续发挥作用。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城乡差距逐渐缩小并最终消除的过程。由于中国农村人口众多,综合素质较低,因此,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不仅仅是通过农民进城变成工人来完成。在城乡差距缩小的过程中,农村工业的发展和农村城镇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重要环节。 不可否认,对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实现,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固然是重要条件,但制度变迁是其基本前提。工业化不仅仅是在资本积累基础上现代工业的发展,还包括微观经济主体的塑造,企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调动和发挥,以及企业家的培养等;工业化顺利推进不仅是供给能力增强,还要有需求的相应扩大;中国的城市化必须以城乡居民就业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的改革为前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必须再造农村微观经济主体;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必须进行财政、金融制度的创新。 由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城乡差距悬殊,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任务十分艰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出现的市场总供求关系的变化和成功加入WTO使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所有这些决定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了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必须从多方面着手: 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必须兼顾农村土地的保障功能和生产要素功能,确立农民的土地法人产权,推进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随着劳动力城乡之间和区域间流动限制的减少,必须解决农村劳动力总量过剩与优质劳动力短缺的矛盾,既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又推进农村经济现代化;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必须消除对农民的就业歧视;为推进农业技术进步,必须正确处理政府、农业技术研究机构、农技推广机构和农民之间的关系,降低技术供给成本,增加农民采用新技术的收益,建立政府、农业技术研究机构、技术推广机构和农户之间的协调机制。 正视农村工业的使命、发展前景和缺陷,通过制度创新建立农村工业和城市工业协调发展的机制,促进城乡工业发展,是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工业的协调发展必须建立在一体化的市场机制作用之下,根据他们的比较优势进行合理分工;通过制度创新,形成双层分离的城乡工业发展格局:消除农村工业企业的产权混乱状况,赋予其完整经济主体地位。 中国城市化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环境效益,还要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根据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应该采取网络城市化和据点城市化共同推进的二元城市化战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城市化需要通过制度创新,构建农民、农村工业企业、社区政府、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利益协调机制。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与区域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联系紧密。为推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必须探索区域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机制。调节各地区之间的利益关系,健全统一市场的法制保障,完善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制度,以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其他要素市场,促进要素充分流动,并加大对落后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使其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强化制度创新,提高要素收益率,吸引要素流入,加速增长极的培育,是实现上述两个二元结构转换之间协调的基本途径。 农户经济行为的合理性与宏观经济高效之间的背离是我国经济的现实,此 问题产生有深刻的制度原因。进行农村组织的再造,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培育创新农业经营者和形成农民利益集团,一是走出农户经济行为悖论的重要途 1l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径。 改造宏观经济环境是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重要方面。为此,必须消除二元的财政制度和金融制度,加强国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财政与金融支持;促进非正式制度变迁。关键词:二元经济制度变迁结构转换
姜英华[6](2016)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化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潮流和不可逆转的趋势,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和精髓,是现代化艰难挺进的重要驱动力。经济现代化的实质是经济的市场化,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市场经济的先驱国家,置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产阶级经济思想家最早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思想阐发,开启了市场经济和市场经济思想研究的先河,为后发国家提供了经验借鉴和思想启发。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作为经济现代化的意识反映,映射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实况,同时也折射出民主政治的框景,对于当代中国经济社会成功转型和顺利建设市场经济,实现经济和政治的现代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最早开创了西方研究市场经济的思想传统。亚当·斯密在描述和界分分工与市场、价值与价格的关系基础上,提出市场主体的“利己心”和市场机制“看不见的手”的思想主张,进而指出好的市场经济应该是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运行机制的经济思想。在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对市场机理的剖析和探究中,李嘉图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商品价值由生产商品的劳动耗费决定(劳动价值论)的思想、资本主义社会三大阶级及其分配关系的思想、经济自由以及限定政府职能作用范围的思想和利用各国比较优势发展国际自由贸易的思想,达到了古典政治经济学所能达到的极致和顶端,李嘉图之后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开始庸俗化和内卷化。马克思、恩格斯置身于大工业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思想进行了客观的批判继承,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结构和历史作用进行了追溯剖绘和客观评价,在此基础上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未来进行了大胆科学的预测。马克思站在古典政治经济学巨匠们肩膀上的超越和创新,成为后来以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追求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指导和价值遵循。实践中,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首先在经济社会落后的东方国家——俄国建立,成立后的苏维埃共和国面临着经济建设向何处去的艰难抉择。列宁最早明确提出“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概念以及利用市场机制的混合经济思想。到斯大林时期,市场经济思想被否弃,取而代之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思想。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最早借鉴的是苏联的思想。虽然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观点的影响,新中国建立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对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的关系曾采取排斥态度。但在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商品货币经济的不可替代作用,从毛泽东、刘少奇、陈云、张闻天和李先念等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和以顾准、孙冶方、卓炯和薛暮桥为代表的经济思想家的艰辛探索中,中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思想得以萌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十年文革动乱极左思潮对经济的破坏,东欧改革得失和市场经济思想,给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对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关系的重新认识带来了可能性。在以邓小平为总设计师的改革开放的探索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样一个前无古人的课题,并最终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在与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等思想的交叉和激烈碰撞中,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逐渐定位,包括现代企业制度、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和法律体系在内的市场经济思想框架日渐确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由于部分改革红利的释放、强势利益群体的束缚、居民收入水平的分化、价格机制作用的扭曲、财税体制改革的滞后、政府职能转变的梗阻、市场竞争的区域分割和经济社会的协同困境,这些都是因市场经济本身的固有弊端和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而遭遇的现实的发展困境,同时也是市场经济发展到更高阶段的诉求和表现。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思想,就发展思路而言,市场经济思想反映了市场经济增长速度由超高速到中高速的换挡,市场经济结构调整由低端型向中高端的迈进,市场经济发展质量由线性增长到科学发展的转变,市场经济转型升级由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过渡和市场经济福利分享由非均衡型到包容共享的转换。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市场决定性作用的思想——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奠定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前提,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以巩固市场决定性作用的根基,构建现代市场体系以夯实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以适应市场决定性作用的要求和建立法律体系以提供市场决定性作用的保障,为突破发展难题,跨越发展困境提供了思想指导。“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深化了市场经济思想发展的四个维度,以习近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思想为构筑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蓝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思想支撑。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发展,我们坚持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包括生产发展的社会主义物质价值取向、人民主体的社会主义人本价值取向、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取向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价值取向。彰显了引领性、开放性、实践性和渐进性的思想发展特点,并且得到了经济理论发展完善、市场化指数稳步提高、综合实力持续提升和市场经济地位获得逐渐认同的实践映证。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发展路径,基于马恩经典文献观点的梳理,可以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发展脉络和要义做出展望性的分析,即创新宏观调控体系,确保经济社会的平衡发展;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推动市场经济的包容发展;坚持政府职能转型,努力创建适应型现代政府;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国有企业的整体效益;完善统一市场体系,协调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实行开放经济战略,吸收全人类市场经济成果和坚持法治经济建设,努力遏制市场经济的弊端。
艾宣[7](2007)在《农业政策性金融改革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研究的是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改革与发展问题,农业政策性金融在本文仅指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于1994年成立至今,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时间短,政策性金融的立法滞后、金融政策连贯性不足,政策性业务划转到商业金融机构管理,致使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萎缩,严重影响了农业政策性金融服务“三农”的功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在我国受到质疑。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当前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何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支农功能,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农业政策性金融迫切需要改革和发展。本文从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的客观现实出发,在对国内外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研究成果进行评述的基础上,运用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和数量分析的方法,论文第二章首先系统分析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的历程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证了农业政策性金融在我国这样的农业大国存在的必要性。通过农业政策性金融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影响的相关性实证分析,论证了农业政策性金融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论文第三章分析八个典型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概况,总结出可供借鉴的实践经验;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论文第四章提出农业政策性金融改革与发展取向,明确了新的功能定位即服务面向“三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政策性业务、拓宽资金来源和业务范围,同时提出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即把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发展成以政策性业务为主,开发性与商业性业务并重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政策性综合开发银行;论文第五章为本文重点,通过比较分析,新形势下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改革与发展应采取积极稳健的发展路径,并提出深化农业政策性金融改革的具体措施;论文第六章探讨了农业政策性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基础环境支持系统建设问题。
刘颖[8](2006)在《市场化形势下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第一大国,粮食流通体制是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相比,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明显滞后。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应坚持市场化取向,充分发挥市场在粮食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国家有效调控下的市场经济型粮食流通体制。本文重点研究了目前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的几个关键问题: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粮食补贴方式、粮食储备体系建设、粮食流通的金融支持、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以及粮食加工业的发展等。主要研究内容为: 1.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取向。以制度变迁的经济理论为基础,对粮食流通体制变迁的原因进行了解释,分析评价了我国粮食流通的制度变迁过程以及国外粮食流通体制的特点,总结了国外粮食流通体制对我国的启示。在此基础上提出深化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应坚持市场化取向的思路。 2.我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分析了粮食市场结构和粮食价格的决定性因素,并通过对我国粮食供求因素、粮食价格波动以及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的研究,提出完善我国粮食价格及其形成机制的思路。 3.粮食风险基金与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在剖析粮食风险基金政策的基础上,提出粮食风险基金政策改进与完善的建议。通过我国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主要政策及直接补贴政策的效应分析,归纳了直接补贴政策执行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粮食直补的对策。 4.粮食储备体系建设。归纳了影响储备规模的因素,以实现粮食安全和节约储备成本为目标,建立了粮食储备规模模拟模型,分析可供选择的我国专项储备粮应保持的适宜规模。同时剖析了我国中央储备粮和地方储备粮为主体的粮食储备体系的特征和缺陷,进而提出健全我国粮食储备体系的对策建议。 5.粮食流通的金融支持。农业发展银行是粮食信贷资金发放与管理的主办银行,通过分析粮食信贷资金管理制度的继承与发展,提出粮食信贷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与战略,探索了粮食信贷的营销与管理方式创新的途径,对需要协调的粮食信贷资金管理中的重大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 6.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分析了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目标与路径;研究了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特点,提出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实现形式;在深入分析粮食财务挂帐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化解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财务挂帐的政策建议。
李其成[9](2019)在《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央与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问题的核心是金融监管权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是否需要以及应该如何配置。中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尤其是金融混业经营、金融创新以及地方金融业的繁荣,对中国现有中央集权垂直式的监管权力配置模式提出了巨大挑战,现有监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金融业的剧烈变化。当前各国都在着力加强对金融整体性风险的防范,如何对新型金融活动进行有效监管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中国过去对于金融监管体制的研究都相对集中在中央一级政府部门间金融监管权的配置上,对地方政府能否享有以及如何享有金融监管权问题的研究相对缺乏。面对市场的新变化,地方政府实际已广泛参与到了地方金融监管之上,承担着属地风险处置责任和维稳第一责任。但不同地方金融监管模式差异较大,尚未形成成熟统一的模式,且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在定位、正当性、内容等重要问题上仍有待进一步研究。研究地方政府及其部门能否享有以及如何行使金融监管权,应首先明确金融监管权的性质、地位、特征等问题。金融监管权的根本属性是公权力,并呈现多元性与多重性特征,这决定了其行使需要合理配置。在权力的配置过程中,中央政府部门之间的权力配置以权力的“功能性”理论为基础,而监管权力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配置则以“结构性”理论为理论基础。在“结构性”理论下,我国金融市场、权力结构、政府职能等因素共同决定并创生了中国进行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迫切内在需求,其中地方金融业的发展状况是第一大动因,地方政府的金融竞争是直接动力,维护金融安全是根本目的,而国家权力结构改革是其政治背景。我国现有监管模式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历史和国情条件。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的配置状况及其得失,对现有配置模式的建构和完善有重要意义。作为国家公权力之一的金融监管权,是国家权力体系中的一部分,服从并深受国家权力央地分配的制约。具体到金融领域,其历程可总结为:从金融中央集权到有限的地方竞争——中央逐渐削弱地方政府对金融行业的影响力——为应对全球局势而进一步向中央集中——金融领域市场化改革之路确立。当前,坚决走市场化道路,应是最大的国情,亟需金融监管权配置模式改革与之适应。中国当前监管模式为中央“一行两会”为主体、多头分工式的中央一级金融监管,中央监管权在地方通过地方派出机构履行职能,权力主要集中于中央一级,存在协调不力、监管真空、限制创新、制约发展等突出问题,亟需向地方政府配置权力,让地方政府参与监管,弥补中央政府监管的不足。当前地方政府通过中央政府及其部门政策、文件等方式获得一定的金融监管权,是一种实用主义做法,虽无法律、法规明确、具体的授权,但有模糊的事实上的监管权力。国家最新政策明确了地方政府金融监管的属地风险处置责任和维稳第一责任,呈现了双层监管的发展趋势。中国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模式发展至今,已经明显不能适应市场化的需求,存在诸多的困境。地方政府缺乏法定的金融监管权,对于金融监管事务的参与,均是通过中央行政管理部门的个别授权,或地方政府的主动承担,缺乏制度化、体系化的权力配置。这种监管权集中于中央一级的配置模式,不论是应对传统金融模式及其创新,还是应对发展迅猛的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都力不从心。其中最关键的缺陷在于地方金融监管权的合法性危机,导致监管对象覆盖不足、制度弹性缺失、地方立法权缺位、责任不明等问题。就央地分权而言,世界上现存在分权型多层监管模式以及单层监管两种模式,前者以美国和加拿大为典型,后者是大多数国家采用的监管模式。美国和加拿大存在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两级金融监管机构,各自在金融监管的事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英、德、日等国均为非典型的金融监管央地分权模式,仍以中央政府监管为主。总体而言,其他国家或地区金融监管央地分权模式之于中国的启示,在于其权力配置方式和依据的法治化。相比较而言,中国地方政府并非完全不存在金融监管权,但在中国现有配置模式中,除个别地区通过地方法规形式予以确定之外,均是行政式的、实用主义的配置模式,缺乏法治化的特征。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启示还在于其无论何种央地配置模式,并不存在优劣之分,只有与国情合适与否。央地分层的监管体制与中央集权式的监管体制,受到联邦制或单一制国家形式的极大影响,但是二者并非一一对应,最终决定其模式的,是一国的金融市场及金融制度赖以存在的整个国情。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实用主义配置的现实,已经显着表明向其配置权力的必要性。而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制度化,应该在重新厘清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动因、目标、价值及原则的基础上,将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的首要价值定位于维护地方金融市场的安全稳定;其次要有利于提升金融监管的效率;最后,还应有利于实现地方经济民主。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的目标,则是实现金融监管权理论上的结构化、制度上的法治化和实践中的高效率。为此,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应当以合理分权、依法分权和权责对等为主要原则,坚持法治化的根本路径。中国当前最根本症结并非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有无的问题,而在于法治化的缺失。考虑到地方金融市场的特殊性,依据法律的相关规定,应当充分发挥各地方权力机构的作用,通过地方立法进行地方金融监管权的配置。金融监管权主体、对象、内容的配置,应把握以下原则:主体上,要坚持地方监管机构的独立化、专业化和责任化,并建立地方统筹监管、中央指导的央地监管机构关系;内容上,必须厘清地方金融市场与政府监管之间、地方监管与中央监管之间的两个界限。此外,任何规范的有效运行都离不开其所在的制度体系,金融监管权的科学化央地配置,应当以完善的顶层权力配置为依托,改严格分业式监管为统筹式监管、完善中央与地方经济权力配置的关系、完善金融机构破产制度、国家救助制度和存款保险制度等,从而培育强大而稳健的市场机制,从根本上减少市场失灵。
范静[10](2005)在《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创新研究 ——以农村信用社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约“瓶颈”。农村金融体制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资本要素配置制度,它对破解“三农”问题将发挥十分关键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现有农村金融制度安排仍然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农村信用社支农主力军作用独木难支,农村信用社的合作金融制度的特征与功能基本丧失,其制度性绩效差,其不良贷款比重增大。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已经成为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难点和焦点。农村信用社改革成功与否,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全局和全国农村金融制度改革的成败,其战略意义十分重大。因此,系统深入分析农村合作金融运行的内在矛盾,应尽快实施以明晰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归属、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为核心的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与创新,探索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创新的模式与路径,这是农村金融制度改革的突破口,也是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或出发点。本文以货币金融理论、合作经济理论、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经济学为理论指导,充分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以农村合作金融的产权制度为主线,探索国际合作金融制度变迁的规律和趋势,建立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研究的理论框架,对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绩效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以明晰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归属、完善法人内部治理结构为核心的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创新基本框架和支撑体系。本文运用比较分析法和演绎分析法,对各国合作金融制度及其变迁轨迹的比较分析,归纳出国际现代合作金融制度变迁的一般规律。并运用演绎分析法,借鉴现代合作金融产权制度的一般模式,探索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的基本模式。运用实证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吉林省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的缺陷问题及其产生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基础上,运用规范分析提出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变革所需的政策环境和体制环境创新的思路。本文通过系统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通过对国际合作金融制度的历史变迁与经验考察,即对国际合作金融制度发展历程的纵向比较研究,探索不同历史阶段的合作金融制度变迁过程中的规律性,即合作金融制度变迁的特点和原因。并对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异化的过程、特点及原因进行实证分析。提出国际合作金融制度变迁是合作金融制度内在缺陷与外部环境变化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合作金融制度是以一种动态的、发展运动的状态存在。就某一具体合作金融组织而言,单一合作金融组织制度变迁的轨迹应该是:由非营利合作转向营利性合作,由劳动联合转向资金联合,由以“为社员服务为宗旨”的信用合作组织转向商业性金融组织。而从全社会角度考察,无论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在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商业金融和合作金融并存是各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共同特征。或者说,商业性金融不会取代合作金融。本文对这一规律的揭示为研究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借鉴。2、在回顾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演化历史的基础上,分析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从制度需求角度论证我国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的客观必要性及合作金融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职能定位。提出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是满足农村弱势群体融资需求的制度保证,合作金融组织的产权结构和分配方式能够适应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的多层次性和不平衡,特别是能够适应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合作金融是弥补农业本身弱质性的客观需要。本文关于我国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的客观必然性的理论阐述是对目前理论界存在的“农村合作金融在中国没有生存的土壤”观点的澄清和修正。3、本文创见性提出了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的理论研究框架。在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传统的研究模式中,一般多从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自愿性、互助共济性、民主管理性、非盈利性”的四项原则入手进行分析。本文摒弃了这种传统研究模式,从农村信用社的契约性质入手,提出在农村信用社契约中,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安排应该遵循“契约性”逻辑,由信用社股东、人力资本所有者、储蓄者以及职工共同享有信用社组织租金的实际占有权和控制权。在分析探讨我国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的特殊性基础上,首次明确提出股东治理逻辑并不适合农村信用社的法人治理模式,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目标是实现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模式是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该研究框架的提出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建设性指导意义。4、关于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现状问题研究,本文通过对吉林省农村信用社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规范的合作金融所要求的“自愿性、互助共济性、民主管理性、非盈利性”四项原则在我国农村信用社实践中未能得到真正的体现。一是入股和退社的非自愿性。入股和退社的非自愿性主要产生于政府行政性推动或政策干预所致。二是农村信用社产权主体的虚置性,表现在农村信用社现有股权结构过于分散和缺乏法人股、投资股股东,社员资格股实质是“存款化股金”和农村信用社集体积累产权不清等方面。而目前农村信用社股权定价机制不合理和缺少市场退出机制是农村信用社产权主体虚置性产生的内在原因。三是法人治理结构的无效性,表现在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形同虚设,以及政府行政干预下的内部人控制。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无效性产生的内在机制:即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配置分离,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效用函数不一致而形成的利益上博弈关系,农村信用社缺乏改革治理结构的内在动力和压力。从而推进对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问题的理论研究提升到制度层面高度。5、本文系统提出了农村信用社严杈制度创新的一个基本框架。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创新的目标定位是,坚持服务“三农”的功能定位,坚持市场化的“四自”方向,坚持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多样化产权制度。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创新模式——因地制宜地选择多元化产权制度。提出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这种模式只适合工业化程度较高、对农业信贷要求不多而支农任务相对较轻的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合作银行能够实现追求一定盈利和为社员服务并举,顺应了合作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对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而言是一种可行的金融制度安排。合作制农村信用社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任务是为农民社员搞好金融服务,是适合于我国贫困落后地区的农村信用社的一种产权制度安排。本文提出的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创新的一个基本框架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把国际合作金融制度变迁过程中的一般规律性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构建适合于中国特殊国情的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安排。6、本文设计了农村信用社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路径:建立农村信用社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核心就是通过信用社内部的正式制度安排来确保每个产权主体具有平等参与企业所有权分配的机会,同时又依靠相互监督的机制来制衡各个产权主体的行为;通过适当的投票机制和利益约束机制来稳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以实现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这一共同治理目标。共同治理模式包括两个并行的机制:理事会中的共同治理机制是通过在理事会中建立共同的决策机制来保证各利益相关者有平等机会参与信用社重大决策。监事会中的共同治理机制则是通过利益相关者进入信用社的监事会,以改善监事会对理事会和公司经理人员的监督效率,以确保各个产权主体平等地享有监督权从而实现相互制衡。共同治理机制的一个重要监督机制是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机制。建立“三会”相互制衡机制和对代理人的激励机制。7、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创新,必须要以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和体制环境为基本保障。本文从税收政策、利率市场化政策、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建立农业保险体系和存款保险制度、金融监管体制、农村合作金融立法和省级信用联社职能定位等方面提出了外部政策和体制环境的基本构架。
二、粮食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后的信贷决策取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粮食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后的信贷决策取向(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农业转型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二节 本文选题的研究角度与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本文的体系结构与主题阐述 |
第一章 农业金融支持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农业发展理论 |
第二节 发展经济学的农业发展理论 |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的金融发展理论 |
第四节 农业金融支持的分析框架 |
第二章 农业转型发展过程描述与初始条件 |
第一节 我国农业转型发展的界定与过程描述 |
第二节 我国农业转型发展的初始条件 |
第三节 我国农业转型发展的模式选择 |
第三章 农业资本形成与农业投资效率 |
第一节 农业资本形成是农业转型发展的必要条件 |
第二节 我国现阶段农业资本形成面临的新问题 |
第三节 提高农业资本形成率是农业金融支持的内在要求 |
第四节 我国农业投资的“供-求抑制”分析 |
第四章 农业金融动员与金融资源配置 |
第一节 金融剩余及金融剩余动员 |
第二节 我国农业金融资源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三节 我国农业金融资源配置及其效率分析 |
第五章 农业金融支持机理与建构 |
第一节 我国农业金融支持基本原则 |
第二节 我国农业金融支持机理分析 |
第三节 我国农业金融支持建构 |
第四节 我国农业金融支持的激励兼容 |
第六章 农业金融支持机制(Ⅰ):合作金融支持 |
第一节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支持的经济社会基础 |
第二节 农村合作金融的产权分析与治理改进 |
第三节 农村合作金融的体制缺陷及其改革 |
第四节 合作金融小额信贷机制与支持效应分析 |
第七章 农业金融支持机制(Ⅱ):政策性金融支持 |
第一节 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的经济基础与定位 |
第二节 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的运行机制 |
第三节 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转型 |
第四节 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效应案例分析 |
第八章 农业金融支持机制(Ⅲ):商业性金融支持 |
第一节 农业商业性金融支持的主体建构 |
第二节 农业银行商业化及其金融支持效应分析 |
第三节 增强农行农业金融支持的制度与对策 |
第九章 农业金融支持制度供给与效率分析 |
第一节 我国农业金融支持制度供给模式 |
第二节 我国农业金融支持制度供给的结构描述 |
第三节 我国农业金融支持制度效率分析 |
第四节 我国农业金融支持制度效率的案例分析 |
本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与致谢 |
(2)农业产业政策理论与实证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中文详细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农业产业政策理论与产业发展趋势 |
1.1 “农业”与“大农业”范畴的比较 |
1.2 建立现代“大农业”体系 |
1.3 农业产业地位、产业经济理论 |
1.4 产业政策创造了发达国家经济奇迹 |
1.5 自古以来广泛存在的中国农业政策 |
1.6 改革开放前中国农业政策绩效评析 |
1.7 农业产业政策问题在我国的提出 |
1.8 农业发展趋势 |
1.8.1 世界各国农业份额下降的规律 |
1.8.2 周期性结构失衡和产业的波动运行 |
1.8.3 中国农业份额下降非常态变动成因 |
1.8.4 中国农业发展趋势 |
1.9 小结 |
第二章 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
2.1 产业结构理论溯源 |
2.2 农业产业结构、结构政策定义及构成 |
2.3 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 |
2.4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部门结构政策 |
2.4.1 农业发展阶段的划分 |
2.4.2 农业产业结构政策沿革 |
2.5 农业产业结构宽化、优化、合理化及高度化问题 |
2.5.1 乡镇企业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
2.5.2 私营经济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
2.5.3 “三资企业”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
2.6 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
2.7 农业产业结构政策效应评析 |
2.8 小结 |
第三章 农业产业组织政策 |
3.1 产业组织政策理论溯源 |
3.1.1 SCP框架主要内容及三者间关系 |
3.1.2 对SCP框架的评析及框架理论的发展 |
3.1.3 寡头垄断竞争市场上企业行为与经济绩效 |
3.1.4 SCP框架理论研究的借鉴意义 |
3.2 农业产业组织政策 |
3.3 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体系 |
3.3.1 主要发达国家和部分地区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3.3.2 中国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3.3.3 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相关政策回顾 |
3.3.4 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政策性障碍 |
3.4 小结: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主体问题 |
第四章 农业产业区域政策 |
4.1 区域产业经济理论及实践 |
4.1.1 区域产业经济理论 |
4.1.2 区域产业经济政策理论在中国的运用 |
4.1.3 中国农业生产力布局现状及变化趋势 |
4.1.4 东、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差异成因分析 |
4.1.5 基地建设和主导产业带形成的几个阶段 |
4.2 广东现代农业产业布局研究 |
4.2.1 古代农业产业生产及政策变迁的启示 |
4.2.2 广东省的产业布局划分 |
4.2.3 现代广东农业产业地区政策 |
4.3 国内外特色农业发展模式 |
4.3.1 中国特色农业发展模式 |
4.3.2 境外特色农业发展模式 |
4.4 国际上若干国家农业产业政策 |
4.4.1 主要发达国家农业产业政策和结构 |
4.4.2 发展中国家农业产业政策和结构 |
4.5 小结 |
4.5.1 中国农业产业区域政策评析 |
4.5.2 比较与启示 |
第五章 农业投入结构与农业产业政策 |
5.1 农业产业资金投入政策 |
5.1.1 资金投入政策理论溯源 |
5.1.2 农业产业资金类型、特征及形式 |
5.1.3 农业产业资金投入体系 |
5.1.4 农业产业资金投入政策回溯 |
5.1.5 外国政府农业资金投入情况 |
5.1.6 农业产业资金投入存在的问题 |
5.2 农业产业土地投入政策 |
5.2.1 土地投入政策理论溯源 |
5.2.2 农业产业土地投入政策回溯 |
5.2.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评析 |
5.2.4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评析 |
5.2.5 土地流转政策评析 |
5.3 农业产业人力投入政策 |
5.3.1 人力资源政策理论溯源 |
5.3.2 劳动力资源与人力资本 |
5.3.3 农业产业人力资源政策基本要求及特点 |
5.3.4 农业产业人力资源投入现状 |
5.3.5 中国城镇就业结构政策 |
5.3.6 中国农村就业结构与农业产业政策 |
5.4 农业产业技术投入政策 |
5.4.1 农业产业技术政策理论溯源及政策回溯 |
5.4.2 技术、农业产业技术与高新技术 |
5.4.3 农业产业技术投入的重要性 |
5.4.4 中华民族的创新力及国家科教兴农战略的实施 |
5.5 农业产业投入与产出分析 |
5.6 小结 |
第六章 农业国际化与农业产业政策 |
6.1 农业市场化与农业产业政策 |
6.1.1 产业关联理论与政策 |
6.1.2 市场的历史成因与中国市场经济的形成 |
6.1.3 以价格改革为主线的改革历程 |
6.1.4 影响农产品价格的政策因素 |
6.2 农业国际化、区域产业国际化的内涵 |
6.3 中国及国外主要农业发达国家对外贸易及政策支持 |
6.3.1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框架及农业保护政策 |
6.3.2 农业发达国家农业产业政策 |
6.4 各国农业产业政策的借鉴意义 |
6.5 农业国际化对中国农业影响的利弊分析 |
6.6 小结 |
第七章 农业产业关联政策 |
7.1 产业关联理论与政策 |
7.1.1 区域产业关联的内涵 |
7.1.2 产业关联政策理论 |
7.2 在“经济相对过剩”背景下的需求结构 |
7.3 增收减负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
7.3.1 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利益问题 |
7.3.2 农民负担其实又是农民收入问题 |
7.3.3 农民增收主要碍障是结构问题 |
7.4 扶贫问题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
7.4.1 扶贫政策理论溯源 |
7.4.2 我国农村扶贫政策沿革 |
7.4.3 我国农村扶贫政策的制约因素 |
7.5 城镇化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
7.5.1 城镇化推进政策沿革 |
7.5.2 国家政策推动城镇化进程动因分析 |
7.5.3 城镇化推进的政策性障碍 |
7.6 可持续发展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
7.6.1 可持续发展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回溯 |
7.6.2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障碍 |
7.7 小结 |
第八章 农业产业政策调整取向 |
8.1 农业产业政策执行绩效及对农业产业结构框架的构想 |
8.2 新形势下中国农业产业政策调整依据 |
8.3 农业产业政策调整的目标和取向 |
8.4 农业产业政策调整的方法和途径 |
8.4.1 农业产业政策调整方法 |
8.4.2 农业产业政策调整思路 |
8.5 农村产业结构政策调整选择 |
8.5.1 合理调整农业产业部门结构 |
8.5.2 充分利用WTO“绿箱政策” |
8.5.3 合理调整高新技术产业结构 |
8.6 加快农产品物流配送的政策选择 |
8.6.1 做好“现代物流”“枢纽”文章 |
8.6.2 深化流通体制改革 |
8.6.3 建立生产、加工、流通中介服务组织 |
8.6.4 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 |
8.6.5 推进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 |
8.7 建立农业支撑体系政策选择 |
8.7.1 转变政府职能 |
8.7.2 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环境 |
8.7.3 以引进人才为重大工程 |
8.7.4 建设农业保险体系 |
8.7.5 加快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
8.7.6 加大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力度 |
8.7.7 增收减负和扶贫 |
8.7.8 增强动员社会资本投资农业的能力 |
8.8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选择 |
8.8.1 改革农村户籍制度 |
8.8.2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政策选择 |
8.8.3 小城镇发展的政策选择 |
8.8.4 乡镇企业发展的政策选择 |
8.8.5 私营企业发展的政策选择 |
8.9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选择 |
8.10 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取向 |
第九章 总结与思考(附理论创新及论文要点分布表) |
附表1 国家产业结构政策 |
附表2 国家产业组织政策 |
附表3 国家产业技术政策 |
附表4 国家产业区域政策 |
附表5 国家产业关联政策 |
附表6 广东各类型产业政策 |
(3)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述评 |
(二)国内研究述评 |
三、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一)本文的创新之处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农村合作社与政府行为的相关理论 |
一、关于合作社的经典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合作社理论 |
(二)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合作社理论 |
(三)博弈论对合作社理论的创新发展 |
(四)具有中国特色的合作社理论 |
二、政府行为的基本理论 |
(一)政府行为的内涵 |
(二)近代政府行为理论 |
(三)现代政府行为理论 |
第二章 新型农村合作社生长的内在机理及对政府行为的类型化需求 |
一、新型农村合作社生长的内在机理 |
(一)新型农村合作社的概念 |
(二)新型农村合作社的性质和特点 |
(三)新型农村合作社生长的社会基础 |
(四)影响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的因素 |
二、新型农村合作社对政府行为需求的类型化分析 |
(一)新型农村合作社的类型 |
(二)不同类型新型农村合作社对政府行为需求的差异 |
第三章 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作用与行为机制 |
一、建国后政府行为对农村合作组织的作用变迁 |
(一)农业合作化时期:由自发到行政主导的农村合作社 |
(二)人民公社化时期:国家对农村合作社的全面控制 |
(三)改革开放后:主体意识觉醒下的农村合作社 |
(四)新农村建设时期:市场导向型农村合作社的萌芽 |
二、政府行为对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的作用模式 |
(一)国家主义模式及其形成机制 |
(二)放任主义模式及其形成机制 |
(三)混合模式及其形成机制 |
三、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行为机制 |
(一)行为动机 |
(二)行为方式 |
(三)行为内容 |
(四)行为绩效 |
第四章 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政府行为的现实考量 |
一、政府扶持新型农村合作社的尝试与努力 |
(一)以政策法规引导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 |
(二)以资源输出帮扶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 |
(三)以监督管理规范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 |
(四)以宣传教育助推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 |
二、新型农村合作社与政府行为互动的非均衡现状 |
(一)新型农村合作社与政府博弈地位的失衡 |
(二)越位行为导致新型农村合作社丧失独立性 |
(三)错位行为影响新型农村合作社的有序运作 |
(四)缺位行为致使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乏力 |
三、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行为困境 |
(一)“上热下冷”夹缝中的尴尬 |
(二)条块分割体制下的权力虚化 |
(三)制度供给不足引起的行为失范 |
(四)农村社会流动增加与村庄空壳化 |
四、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政府行为的个案研究 |
(一)J省CL乡玉米制种专业合作社个案简介 |
(二)J省 CL乡玉米制种专业合作社个案分析 |
第五章 国外农村合作社发展中政府行为的比较与借鉴 |
一、国外农村合作社与政府行为互动的基本经验 |
(一)美国经验 |
(二)日本经验 |
(三)以色列经验 |
二、各国农村合作社发展与政府行为互动关系的差异 |
(一)美国——松散外源型关系 |
(二)日本——致密主导型关系 |
(三)以色列——混合交互型关系 |
三、各国农村合作社发展中政府行为的主要启示 |
(一)政府角色不可或缺,政府行为须兼顾共性与个性 |
(二)市场机制是主要动因,政府行为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
(三)社员需求是价值归宿,政府行为须尊重“人”的意愿 |
第六章 以法治为根基,以需求为导向的政府行为优化路径 |
一、以法治规范行为,限定政府行为的“度” |
(一)法治政府建设语境中政府行为的规范与梳理 |
(二)实践回应视角下《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审视与完善 |
二、以需求引导扶持,建构需求导向的政府行为模式 |
(一)“发声”与“倾听”——构建合作社需求表达的有效机制 |
(二)“约束”与“激励”——促进双重角色下政府行为的优化融合 |
(三)“理念更新”与“制度设计”——推动基于需求导向的政府职能转变 |
三、以扶持增强绩效,统合政府行为与新型农村合作社的发展 |
(一)政府行为与新型农村合作社互动基础的变化 |
(二)政府行为与新型农村合作社互动机制的目标取向 |
(三)政府行为与新型农村合作社互动平台的建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调研样本B市典型合作社发展情况汇总 |
附录二:历年中央一号文件有关农村合作社的政策内容 |
附录三:“十五”以来国家出台有关农村合作社的政策文件 |
附录四:地方政府出台有关农村合作社的法规及指导性文件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中国粮食流通政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二章 粮食流通概论 |
第一节 粮食与粮食流通 |
第二节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历程 |
第三节 世界主要国家粮食流通体制 |
第四节 文献综述及评价 |
第三章 粮食收购问题研究 |
第一节 我国和世界其他主要国家的粮食收购政策 |
第二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粮食收购政策的设计思路 |
第四章 粮食信贷问题研究 |
第一节 我国粮食信贷政策的实践与发展 |
第二节 粮食购销市场化过程中农发行惜贷现象分析 |
第三节 粮食市场放开后银行信贷博弈分析 |
第五章 粮食产销区购销协作关系研究 |
第一节 粮食产销区粮食购销协作关系发展回顾 |
第二节 市场化条件下粮食产销区建立稳定购销协作关系的机制设计 |
第六章 政府粮食储备问题研究 |
第一节 我国政府粮食储备的建立和发展概况 |
第二节 政府储备粮储存管理的委托一代理机制设计 |
第三节 政府储备粮轮换的招标机制设计 |
第七章 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研究 |
第一节 国有粮食企业发展的历史回顾 |
第二节 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与民营化 |
第三节 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与发展展望 |
第八章 总结 |
第一节 政策建议 |
第二节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制度变迁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论文提纲范文)
0 导言 |
0.1 选题意义 |
0.2 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
0.3 主要创新点 |
1 二元经济转换理论及其评价 |
1.1 结构主义的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理论 |
1.1.1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转化理论 |
1.1.1.1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转换模型 |
1.1.1.2 对刘易斯二元经济转换理论的评价 |
1.1.2 费景汉—拉尼斯的二元经济转换模型 |
1.1.2.1 费景汉—拉尼斯的二元经济转换模型的主要内容 |
1.1.2.2 对费景汉—拉尼斯模型的评价 |
1.1.3 对结构主义二元经济转换模型的评价 |
1.1.4 钱纳里的结构转变理论 |
1.1.4.1 钱纳里结构转变理论的主要内容 |
1.1.4.2 对钱纳里结构转变理论的评价 |
1.1.5 舒尔茨的二元经济转变理论 |
1.2 新古典主义的二元经济转换理论 |
1.2.1 乔根森的二元经济转换模型 |
1.2.2 对乔根森二元经济转换理论的评价 |
1.3 凯恩斯主义的二元经济转换理论 |
1.3.1 拉克西特的二元经济转换模型 |
1.3.2 对拉克西特模型的简要评价 |
2 二元经济转化模式 |
2.1 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一般过程 |
2.1.1 工业化 |
2.1.2 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的演变 |
2.1.3 工业化与城市化推进 |
2.1.4 工业化与人口增长 |
2.1.5 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 |
2.2 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中的制度变迁 |
2.2.1 制度变迁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关系 |
2.2.2 正式制度变迁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 |
2.2.3 非正式制度变迁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 |
2.2.4 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中的制度变迁机制 |
2.3 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模式 |
2.3.1 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多因素模型 |
2.3.1.1 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多因素之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型 |
2.3.1.2 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多因素模型之二——多因素作用流程模型 |
2.3.2 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模式 |
2.3.3 二元经济转换的模式与战略的关系 |
3 挑战与应对: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环境与战略选择 |
3.1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和强化 |
3.2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非典型特征 |
3.2.1 工业资本密集倾向严重 |
3.2.2 就业结构转变严重滞后于产值结构的转变 |
3.2.3 工农业、城乡经济不协调突出 |
3.2.4 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 |
3.2.5 制度变迁难度大,严重制约工业化 |
3.3 建国以来我国二元经济差距的演变 |
3.3.1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差距演变的描述 |
3.3.2 中国二元经济差距演变的原因 |
3.4 现阶段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面临的新环境 |
3.4.1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主要矛盾的变化 |
3.4.2 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
3.4.3 体制转型向纵深推进 |
3.5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3.5.1 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对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影响 |
3.5.2 新的宏观环境中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新契机 |
3.5.3 加入WTO对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影响 |
3.5.3.1 加入WTO对我国工业的影响 |
3.5.3.2 加入WTO后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
3.6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战略选择 |
4 要素的流动与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 |
4.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
4.1.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关系 |
4.1.2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影响因素 |
4.1.3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形成机制 |
4.1.4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和结构的矛盾 |
4.1.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 |
4.1.6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
4.2 创新土地制度促进二元经济结构转换 |
4.2.1 发展中国家土地制度的基本形式 |
4.2.2 土地制度的变迁与经济发展 |
4.2.3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 |
4.2.4 土地制度创新的效率分析框架 |
4.2.4.1 经营规模维度分析 |
4.2.4.2 产权制度维度分析 |
4.2.4.3 土地制度安排原则和不同模式的效率比较 |
4.2.4.4 结论 |
4.2.5 中国土地经营制度的创新 |
4.2.5.1 土地经营制度创新的必要性 |
4.2.5.2 对现有的土地规模经营模式的审视 |
4.2.5.3 新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模式的探讨 |
4.2.6 确立农民土地法人财产权,保护农民土地权益 |
4.2.6.1 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安排的弊端 |
4.2.6.2 改革以来农村土地产权的演变路径 |
4.2.6.3 确立和完善农户土地法人产权 |
4.3 农业技术进步与促进农业技术进步的制度创新 |
4.3.1 农业技术进步的理论 |
4.3.1.1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
4.3.1.2 科克伦和约翰逊的农业技术扩散应用理论 |
4.3.1.3 速水-拉坦的诱致性技术进步理论 |
4.3.2 促进中国农村技术进步的制度创新 |
4.3.2.1 技术进步与制度创新的关系 |
4.3.2.2 技术需求分析 |
4.3.2.3 技术供给分析 |
4.3.2.4 农业技术推广 |
4.3.2.5 推动技术进步主体协作,共同促进农村技术进步 |
5 城乡工业协调发展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 |
5.1 重工业优先的工业化模式的反思 |
5.1.1 工业化模式 |
5.1.1.1 工业化对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意义 |
5.1.1.2 工业化的发动与制约因素 |
5.1.1.3 工业化的模式 |
5.1.2 中国重工业优先的工业化模式的形成和特点 |
5.1.3 重工业优先工业化模式的后果 |
5.1.4 重工业优先工业化模式的内在联系分析 |
5.2 中国工业化模式的调整 |
5.2.1 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 |
5.2.2 中国工业化模式的调整 |
5.2.3 农村工业化是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重要方面 |
5.2.4 农村工业发展与二元工业化结构的特征 |
5.2.5 农村工业化的贡献 |
5.3 我国二元工业化演进的阶段性 |
5.4 现阶段我国城乡工业协调发展遇到的困难 |
5.4.1 城市工业持续发展面临的困难 |
5.4.2 农村工业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
5.4.3 城乡工业发展中的不协调 |
5.5 构造城乡工业协调发展的机制 |
5.5.1 构造城乡工业协调发展的工业体系 |
5.5.2 理顺农村工业企业的产权关系,构造城乡工业协调发展的机制 |
6 城市化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 |
6.1 城市化的一般理论 |
6.1.1 城市化的发展 |
6.1.2 城市化的运行机制 |
6.1.3 城市化的制约因素 |
6.1.3.1 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农业剩余与城市化关系的论述 |
6.1.3.2 马克思对农业剩余与城市化关系的论述 |
6.1.3.3 农业现代化模式对城市化的影响 |
6.1.3.4 土地制度形式对城市化的影响 |
6.1.3.5 工业化战略对城市化的影响 |
6.1.3.6 文化、制度因素对城市化的影响。 |
6.1.4 城市化对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作用 |
6.2 中国城市化的滞后及其对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影响 |
6.2.1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轨迹 |
6.2.2 中国城市化的特点 |
6.2.3 中国城市化的水平 |
6.2.4 中国城市化滞后的原因分析 |
6.2.5 城市化滞后对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影响 |
6.3 二元结构转换与城市化的协调推进 |
6.3.1 我国城市化的指导原则 |
6.3.2 我国二元城市化的战略部署 |
6.3.3 城市化主体的微观分析 |
6.3.3.1 政府行为的分析 |
6.3.3.2 农民和企业行为的分析 |
6.3.4 进行制度和政策创新,促进城市化的发展 |
7 区域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协调 |
7.1 区域二元经济发展理论的回顾 |
7.1.1 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
7.1.2 缪尔达尔的“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7.1.3 威廉逊的区域增长差异呈倒“U”字形变动趋向的理论 |
7.1.4 区域不平衡发展战略及评价 |
7.2 中国区域二元结构的形成及发展 |
7.2.1 自然环境对二元区域结构形成的作用 |
7.2.2 经济发展战略、政策对区域二元结构形成的影响 |
7.2.3 体制因素:改革滞后制约了西部地区后发优势的发挥 |
7.2.4 观念因素:思想僵化,束缚了经济起飞的翅膀 |
7.2.5 基础设施差异 |
7.2.6 产业结构差异 |
7.2.7 区域二元差距的表现 |
7.3 区域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协调推进 |
7.3.1 区域二元经济结构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之间的关系 |
7.3.2 城乡二元结构和区域二元结构转换协调协调推进的机制 |
7.3.3 中国区域二元经济结构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中的不协调 |
7.3.4 完善中国区域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协调机制 |
7.3.5 促进中国区域二元经济结构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协调发展的政策 |
7.3.6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与区域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连接点 |
7.3.6.1 西部地区城乡工业的使命 |
7.3.6.2 西部地区工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
7.3.6.3 西部地区工业发展的出路 |
8 农村组织创新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 |
8.1 农户行为:理性、低效之谜 |
8.1.1 关于农户行为的理论回顾 |
8.1.2 农户家庭的功能和特点 |
8.1.3 农户理性行为的悖论 |
8.1.3.1 农户行为分析的假设 |
8.1.3.2 农户理性行为的实证 |
8.1.3.3 农户理性行为的简单归纳 |
8.1.3.4 农户行为理性与宏观效益的对立 |
8.1.4 制度解释:农户行为悖论的根源 |
8.2 培育创新农业经营者:走出农村经济困境出路之一 |
8.2.1 两种不同农业经营模式:小农经济和农业资本家 |
8.2.2 培育创新农业经营者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
8.2.3 创新农业经营者的成长机制 |
8.2.4 促进创新农业经营者形成的制度创新 |
8.3 提高农民组织程度:走出农村经济发展困境途径之二 |
8.3.1 农民经济组织分析框架:成本-收益分析 |
8.3.1.1 家庭农民组织模型的分析 |
8.3.1.2 农村大规模经济组织的成本-收益分析 |
8.3.2 农村组织制度的创新: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合作经济 |
8.3.3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及其制度创新 |
8.3.3.1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产生的条件。 |
8.3.3.2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形成和发展 |
8.3.3.3 以制度创新推动农村经济组织创新 |
8.4 形成农民利益集团:争取有利的发展环境 |
8.4.1 利益集团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资源 |
8.4.2 农民利益集团形成困难是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
8.4.3 促进农民利益集团的形成 |
8.4.3.1 促使利益集团形成的因素 |
8.4.3.2 中国农民利益集团形成的制约因素 |
8.4.3.3 促进农民利益集团形成的措施 |
9 宏观环境建设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 |
9.1 改革二元财政体制: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重要因素 |
9.1.1 中国的二元财政制度 |
9.1.2 二元财政制度对二元经济转换的影响 |
9.1.3 消除二元财政制度,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 |
9.2 改造金融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二元结构转换的关键因素 |
9.2.1 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
9.2.2 发展中国家的二元金融市场 |
9.2.3 中国的双重二元金融格局 |
9.2.4 农村金融的现实:金融约束制约农业发展转型 |
9.2.5 改变二元金融格局,支持农村金融发展 |
9.2.6 财政金融政策联动,增强农村资金供给能力 |
9.3 优化开放战略,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 |
9.3.1 封闭经济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影响 |
9.3.2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开放战略的反思与调整 |
9.3.3 加入WTO后农村经济发展政策的调整 |
9.4 二元化的文化演进与城乡二元经济够转换 |
9.4.1 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作用机制 |
9.4.2 我国非正式制度变迁对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影响 |
9.4.3 推动文化演变,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声明 |
后记 |
(6)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的概念和定义 |
三、研究的过程与综述 |
四、研究的方法与架构 |
五、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市场经济思想源起 |
第一节 亚当·斯密的商品经济思想 |
一、分工与市场 |
二、商品的价值——价格论 |
三、利己心与“看不见的手” |
四、自由主义的商品经济主张 |
第二节 大卫·李嘉图的商品经济思想 |
一、商品价值由生产商品的劳动耗费决定 |
二、资本主义社会三大阶级及其分配关系 |
三、经济自由以及限定政府职能作用范围 |
四、利用各国比较优势发展国际自由贸易 |
第三节 马恩辩证批判的商品经济思想 |
一、马恩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商品经济思想的批判继承 |
二、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机理结构的追溯剖绘 |
三、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历史作用的客观评价 |
四、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未来趋势的科学预测 |
第二章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孕育 |
第一节 商品经济思想资源在前苏联的流变 |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识的演进 |
二、列宁混合经济思想形塑的重要关节与主要内容 |
三、列宁混合经济思想中市场机制的调节与中介作用 |
四、联共(布)党内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争论 |
五、斯大林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思想的突变 |
第二节 商品经济思想资源在新中国的发展 |
一、毛泽东商品经济思想形成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
二、刘少奇的商品经济思想 |
三、陈云的商品经济思想 |
四、张闻天的商品经济思想 |
五、李先念的商品经济思想 |
第三节 商品经济思想发展在新中国的周折 |
一、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认识的转变 |
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思想的实质与特征 |
第四节 我国经济学家对商品及市场经济的探索 |
一、顾准倡导商品经济的思想 |
二、孙冶方强调价值规律的思想 |
三、卓炯发展商品经济的思想 |
四、薛暮桥坚持市场改革取向的思想 |
第三章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萌生 |
第一节 东欧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启发 |
一、世纪论战与古典兰格模式的蕴生 |
二、东欧经济改革与分权思想的形成 |
三、东欧分权模式的思想得失对中国的启示 |
第二节 对计划经济条件下市场调节作用的逐步承认 |
一、以计划经济为主体,辅之以市场调节 |
二、明确“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思想 |
三、“计划与市场的内在统一”的思想 |
第三节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认识推进 |
一、市场化改革遭遇重大困难和挫折 |
二、改革回潮与市场经济思想的复归 |
第四章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成型 |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定位 |
一、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提出 |
二、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内容 |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和目标的确立 |
第二节 当代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重构与启示 |
一、当代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兴起原因 |
二、当代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三、当代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特征 |
四、当代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中国镜鉴 |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框架延展 |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思想 |
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的思想 |
三、构筑社会保障制度的思想 |
四、培育和健全市场体系的思想 |
五、改革宏观调控体系的思想 |
六、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思想 |
第五章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拓展 |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矛盾积累和新挑战 |
一、部分改革红利的消减 |
二、强势利益群体的束缚 |
三、居民收入水平的分化 |
四、价格机制作用的扭曲 |
五、财税体制改革的滞后 |
六、政府职能转变的梗阻 |
七、市场竞争的条块分割 |
八、经济社会的协同困境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深化与经济新常态思想 |
一、市场经济增长速度由超高速到中高速的换挡 |
二、市场经济结构调整由低端型到中高端的迈进 |
三、市场经济发展质量由粗放增长到内涵发展的转变 |
四、市场经济转型升级由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过渡 |
五、市场经济福利分享由非均衡型到包容共享的嬗变 |
第三节 对社会主义市场决定性作用的新认识 |
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奠定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前提 |
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巩固市场决定性作用的根基 |
三、构建现代市场体系夯实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
四、加快转变政府职能适应市场决定性作用的要求 |
五、建立法律制度体系提供市场决定性作用的保障 |
第四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市场经济思想的“四维” |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市场经济思想目标的一致性 |
二、在深化改革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 |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法治市场经济的思想 |
四、以全面从严治党保障市场经济发展方向的思想 |
第五节 习近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思想 |
一、坚持和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三、进一步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
第六章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经验启示 |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实践映证 |
一、经济理论的发展完善 |
二、市场化指数稳步提高 |
三、综合实力的持续提升 |
四、市场经济地位获得逐渐认同 |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价值取向 |
一、生产发展的社会主义物质价值 |
二、人民主体的社会主义人本价值 |
三、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 |
四、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价值 |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发展的特点 |
一、引领性:有主导力量,在统领和创新中坚持方向 |
二、开放性:有包容精神,在对话和交流中学习借鉴 |
三、实践性:与实践相长,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和发展 |
四、渐进性:与现实比肩,改革进程中寻求不断突破 |
第四节 基于马恩经典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梳理与展望 |
一、创新宏观调控体系,确保经济社会的平衡发展 |
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推动市场经济的包容发展 |
三、坚持政府职能转型,努力创建适应型现代政府 |
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国有企业的整体效益 |
五、完善统一市场体系,协调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 |
六、实行开放经济战略,吸收全人类市场经济成果 |
七、坚持法治经济建设,努力遏制市场经济的弊端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农业政策性金融改革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研究的基本方法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 |
2.1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历程 |
2.2 当前农业政策性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 |
2.3 农业政策性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三章 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概况及其经验借鉴 |
3.1 几个典型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概况 |
3.2 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可供借鉴的经验 |
第四章 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改革与发展取向 |
4.1 农业政策性金融新的功能定位 |
4.2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目标 |
第五章 农业政策性金融改革与发展的路径选择及具体措施 |
5.1 农业政策性金融改革和发展的路径选择 |
5.2 农业政策性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具体措施 |
第六章 农业政策性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条件和基础环境 |
6.1 建立农业政策性金融规范运行的金融基础设施 |
6.2 营造有利于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 |
6.3 创造有利于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的政策环境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8)市场化形势下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独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言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内容与创新 |
第2章 我国粮食流通的制度变迁 |
2.1 制度变迁的经济理论 |
2.2 粮食流通体制变迁的原因解释 |
2.3 我国粮食流通的制度变迁过程 |
第3章 国外粮食流通体制比较 |
3.1 美国的粮食流通体制 |
3.2 欧盟的粮食流通体制 |
3.3 日本的粮食流通体制 |
3.4 印度的粮食流通体制 |
3.5 国外粮食流通体制模式的启示 |
3.6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取向 |
第4章 粮食价格的形成机制 |
4.1 市场结构理论 |
4.2 粮食市场结构 |
4.3 影响粮食价格的供求因素 |
4.4 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
4.5 粮食价格支持政策 |
4.6 完善我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的思路 |
第5章 粮食流通的财政支持机制 |
5.1 粮食风险基金政策的历史沿革 |
5.2 粮食风险基金政策的改进与完善 |
5.3 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
第6章 粮食储备体系建设 |
6.1 我国专项储备粮规模的确定 |
6.2 中央储备粮体系建设 |
6.3 地方储备粮体系建设 |
6.4 粮食储备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6.5 完善粮食储备体系建设的建议 |
第7章 粮食流通的金融支持 |
7.1 农业发展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
7.2 粮食信贷资金管理制度的继承与发展 |
7.3 粮食信贷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与战略 |
7.4 粮食信贷的营销与管理方式的创新 |
7.5 粮食信贷资金管理中的重大关系 |
第8章 国有粮食企业改革 |
8.1 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目标与路径分析 |
8.2 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
8.3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财务挂帐的形成与化解 |
案例: |
中国华粮物流集团公司组建分析 |
第9章 粮食加工业的发展 |
9.1 粮食加工与粮食流通 |
9.2 粮食加工业发展现状分析 |
9.3 国外粮食加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
9.4 我国粮食加工业的发展潜力和优势 |
9.5 发展粮食加工业的政策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路径 |
第一章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金融监管权理论基础 |
一、金融监管的公权力属性 |
二、金融监管的正当性理论 |
第二节 金融监管权的多元与多重 |
一、金融监管权主体的多元化 |
二、金融监管对象的全覆盖 |
三、金融监管内容的系统化 |
第三节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结构化”性质 |
一、国家权力的央地配置 |
二、“结构化”视角下的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 |
第四节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动因 |
一、地方金融业的发展状况是根本动因 |
二、地方政府金融发展的竞争需要是直接动因 |
三、维护金融安全是终极动因 |
四、国家权力结构改革是重要动因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央地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变迁和现状 |
第一节 中央金融监管权模式的历史变迁 |
一、1949-1979:中央银行“大一统”时代 |
二、1979-1992:中央银行体制的建立与地方监督保障 |
三、1992-2003:分业监管与地方干预 |
四、2003-至今:分业监管与金融监管协调 |
第二节 我国地方金融监管权的历史考察 |
一、1949 年以来我国权力央地关系的发展 |
二、我国金融监管央地关系的变迁 |
第三节 我国央地金融监管权配置的现状分析 |
一、中央金融监管权配置现实 |
二、金融监管权集中配置于中央的弊端 |
三、地方金融监管权的配置现实 |
四、央地双层监管的显着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困境 |
第一节 地方金融监管的多重困境 |
一、应对传统金融的困境 |
二、地方金融监管法律依据普遍缺失 |
三、地方监管机构定位不清 |
四、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困境 |
第二节 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合法性危机 |
一、金融立法现状 |
二、现行金融立法存在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金融监管央地配置域外模式借鉴 |
第一节 分权型多层监管模式 |
一、美国的分权型双层金融监管权配置 |
二、加拿大分权型双层金融监管权配置 |
三、美国、加拿大分权型多层监管体制特征 |
第二节 集中型单层监管模式 |
一、英国金融监管权集权型单层配置模式 |
二、德国依托地方银行的地方监管模式 |
三、日本中央政府部门行政授权地方监管模式 |
四、欧盟合作性金融监管模式 |
五、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单层监管模式的特征 |
第三节 域外金融监管的比较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一、域外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制度化 |
二、监管权力央地配置模式的决定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制度建构 |
第一节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宏观设计 |
一、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价值取向 |
二、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配置目标 |
三、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主要原则 |
第二节 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的法治化路径 |
一、通过法律制度配置监管权力 |
二、充分发挥地方立法权的作用 |
第三节 地方金融监管权主体配置 |
一、监管机构配置的基本原则 |
二、中央指导下的地方统筹监管模式 |
第四节 地方金融监管权内容配置 |
一、厘清地方监管与中央监管之间的界限 |
二、厘清地方金融市场与政府监管之间的界限 |
三、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内容 |
第五节 配套制度设计 |
一、中央从严格分业走向行业统筹 |
二、完善中央与地方经济权力配置关系 |
三、创造地方金融监管权实现的条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创新研究 ——以农村信用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农村合作金融研究进展 |
1.2.2 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研究的理论基础 |
1.3 研究目标、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结构和可能的创新点 |
1.4.1 论文结构 |
1.4.2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2 合作金融产权制度:概念界定和理论分析 |
2.1 产权制度的内涵 |
2.1.1 产权的定义 |
2.1.2 产权的特征 |
2.2 合作金融产权制度的内涵 |
2.2.1 合作经济的内涵 |
2.2.2 对合作金融的不同理解 |
2.2.3 合作金融的定义及特点 |
2.2.4 现代合作金融产权制度构成和特征 |
2.2.5 合作金融组织法人治理结构和分配制度 |
2.3 不完全契约产权理论 |
2.3.1 产权是不完全契约 |
2.3.2 剩余索取权与财产制度 |
2.3.3 剩余控制权与财产制度 |
2.3.4 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统一 |
2.4 本章小结 |
3 中外合作金融制度:历史变迁与经验考察 |
3.1 国际合作金融制度异化:趋势与原因 |
3.1.1 国际合作金融制度异化趋势的经验考察 |
3.1.2 国际合作金融制度异化趋势的理论分析 |
3.2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异化的实证分析 |
3.2.1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异化的过程 |
3.2.2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异化的特点 |
3.2.3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异化的原因 |
3.3 对我国合作金融性质和经营目标的再认识 |
3.3.1 对我国合作金融性质的再认识 |
3.3.2 对我国合作金融经营目标的再认识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地位和职能定位 |
4.1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沿革和农村金融体系的构成 |
4.1.1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演变过程 |
4.1.2 农村金融体系的构成 |
4.2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特征 |
4.2.1 农村金融需求分散性、季节性和信用担保薄弱性 |
4.2.2 非正规金融组织对正规金融机构的替代性 |
4.2.3 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金融资产的非农性 |
4.2.4 农村金融需求地区间的差异性 |
4.2.5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功能的缺陷性 |
4.3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和职能定位 |
4.3.1 农村合作金融产生必要性:满足农村弱势群体融资需求的制度保证 |
4.3.2 农村合作金融产生的可能性:合作金融制度的优势 |
4.3.3 农村金融机构的职能分工 |
4.4 本章小结 |
5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研究框架和问题诠释 |
5.1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理论框架 |
5.1.1 农村信用社契约性质 |
5.1.2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安排:契约性逻辑 |
5.2 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理论框架 |
5.2.1 法人治理结构的定义 |
5.2.2 农村信用社治理结构理论基础:治理目的与特殊性 |
5.3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问题缺陷及其产生机理分析 |
5.3.1 社员入股和退社的非完全自愿性 |
5.3.2 农村信用社产权主体的虚置性 |
5.3.3 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无效性 |
5.4 本次农村信用社改革亟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5.4.1 改革能否有效解决农村信用社产权主体虚置问题 |
5.4.2 能否解决信用社“三会”制度虚设和“三权制衡机制”缺失的问题 |
5.4.3 改革能否解决农村信用社实现自主经营与抑制政府行政干预问题 |
5.5 本章小结 |
6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创新:一个基本框架 |
6.1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创新的目标 |
6.1.1 坚持服务“三农”的功能定位 |
6.1.2 坚持市场化方向以实现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 |
6.1.3 坚持因地制宜地选择多样化产权制度 |
6.2 现有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模式的分析与评价 |
6.2.1 合作制产权制度 |
6.2.2 股份制产权制度 |
6.2.3 股份合作制产权制度 |
6.2.4 全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的绩效 |
6.2.5 吉林省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的选择 |
6.3 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有效性和实质 |
6.3.1 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有效性 |
6.3.2 农村信用社治理结构的实质和核心问题 |
6.4 建立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的路径选择 |
6.4.1 构建理事会中的共同治理机制 |
6.4.2 构建监事会中的共同治理机制 |
6.4.3 建立“三会”相互制衡机制 |
6.4.4 建立代理人的长期激励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7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创新的外部保障:政策和体制创新 |
7.1 政府资金扶持政策 |
7.2 税收优惠政策 |
7.3 农村利率市场化政策 |
7.4 农村金融体制创新 |
7.5 建立农业保险体系和存款保险制度 |
7.6 改革农村合作金融监管体制 |
7.7 明确省农村信用联社的职能定位 |
7.8 建立农村合作金融法规 |
7.9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附录 |
致谢 |
四、粮食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后的信贷决策取向(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农业转型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 王永龙. 福建师范大学, 2004(04)
- [2]农业产业政策理论与实证探析[D]. 黄小晶. 暨南大学, 2002(02)
- [3]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 赵玉石.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
- [4]中国粮食流通政策问题研究[D]. 罗守全.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5(06)
- [5]制度变迁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D]. 文峰. 四川大学, 2004(02)
- [6]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发展研究[D]. 姜英华. 兰州大学, 2016(08)
- [7]农业政策性金融改革与发展研究[D]. 艾宣. 中南大学, 2007(06)
- [8]市场化形势下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研究[D]. 刘颖. 华中农业大学, 2006(02)
- [9]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问题研究[D]. 李其成.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7)
- [10]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创新研究 ——以农村信用社为例[D]. 范静. 吉林农业大学, 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