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案请你旁听》感言(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宇[1](2015)在《国际法律视野下的清末教案研究(1860-1912)》文中提出自1860年中法《北京条约》签订后,传教士得以进入中国内地传教设堂,租房买地。随着教会在内地的扩张,教案层见迭出。传统学术界对于教案史的研究主要着重于对教案事实的梳理和对教案发生原因的探究,其论述模式也实现了从“反侵略”向“文化冲突”模式乃至当前“多学科视野”的转型,同时学术界对于近代国际法传入中国历史过程及其在外交交涉中的历史应用也进行了相当深入的研究,只是将法学以及国际法史与教案史研究相进行的并不多见。本文之立意在于,将教案视作一种司法、外交事件,考察中外各方在教案交涉之中的国际法观念及其应用,探析“文明”的近代西方法律话语下教案的交涉和审判过程,揭示“宗教信仰自由”从国际法、外国法成为本国法的历程。在近代国际法理论中,禁止对基督徒进行迫害,否则基督教国家即可予以干涉。此外,根据维托里亚原则,传教权是“文明国家”的三大标准之一,禁止传教、迫害传教士都将引发他国之干涉。同时,外国人生命财产不得侵犯,否则即视同对其国籍国权利的侵犯。而近代来华传教士身兼前述二重身份,并受到以近代国际法所代表的自然法理论和近代中外不平等条约所代表的实在法体系的双重保护。在教案之交涉中,西方国家也屡屡引用国际法理论和条约来论证其行为的合法性。在教案交涉中西方列强采用炮舰政策对中国进行威胁,同时又引用国际法理论,称中国为不文明国家,因此对待中国无需适用欧洲严格之国际法规则。庚子事变中,西方国家积极引用自然法理论和实在法规则对其出兵和惩凶之行为进行辩护,在地面战场胜利的同时也要争取舆论的制高点,相反清政府则堕入“势不如人理亦亏”的双输境地。在“文明”对“野蛮”的国际法二元话语下,炮舰政策被传教士视为上帝打开中国大门的有效手段,因此在庚子之前,传教事业和政治特权之间的张力并未在大多数传教士身上凸显。在教案交涉的刺激下,清政府资助丁韪良完成了对《万国公法》的翻译,标志着西方近代国际法正式传入中国。不过由于文本和路径之限制,在教案交涉早期,清廷直接适用国际法进行抗辩的事例并不多见。随着国际法观念的宣传,进入1890年代后,清政府在教案交涉中屡次引用国际法,并在一些交涉中取得了成功。传统教案史的研究更为关注以中国人为被告的教案审判,致使以传教士为被告的教案审判几乎成为教案史研究的盲点。而乌石山教案和湖州教案的交涉、审判,证明了对于中国人和中国政府而言,在领事裁判权体系下,教案交涉仍然存在成功解决的可能。乌石山教案中,丁日昌将“毁堂”案与“争地”分开处理,先将前者迅速审结以杜绝外交勒索之机会,随后将后案诉至英国在华最高领事法庭,为此积极搜集证据,寻找证人,聘请律师,最终获得事实上的胜诉,成功达到将传教士逐出福州城的目的。在湖州教案的交涉中,湖州士绅尝试了在当时所有可能的合法途径来解决教案,最终在美国驻华法院中与南监理会达成庭内和解,也成功的收回了湖绅最为看重的府学公地。乌石山教案和湖州教案的成功证明了教案“去宗教”化而回归其法律面向,方为教案解决之有效的途径。教案的交涉和审判对晚清司法体制构成了巨大的冲击。将宝坻县司法档案中的教案审判与中央交涉档案中的教案审判进行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教案审判的层级化特征,即审判结果的恰当性与审判层级呈反比,这是教案审判被外交化后的恶果。庚子之后,为调和民教关系,清政府着力思考的即是如何限制传教士干预词讼,规范民教争讼案件的审理,实现教案审理的“去外交化”,对此朝野内外提出了诸多建议,地方督抚也与传教士达成了诸多协议以规范教会、教士、教民之行为,新教传教士在这方面付出了较多之努力,地方士绅也在地方自治之风潮下设立民教调解机构,承担起民教调和的重任。要想解决教案审判和中外审判不平衡的问题,必须从根本上废除领事裁判权,为此中国启动了司法改革。1910年北京真武庙产之争是新式法律体制下,以东正教会为幕后原告进行的庙产争讼案,在该案中,大理院等司法机构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顶住了俄国公使和外务部之压力,发出了自己独立的声音,最终迫使东正教会重新履行合法租买手续。该案之审判也凸显了教案审判“去外交化”的重要性。庚子之后,西方之宗教自由观念传入中国并为新式知识分子和中国基督徒所接受。在修订后的刑律中,清政府详细规定了对宗教场所和礼拜活动的保护,不过在《奏定咨议局章程》等中强调政教分离,限制华人传教士的参政权,1908年宣布的宪法性文件《钦定宪法大纲》中也未能确立宗教自由原则。此外,新式学制和入仕中的祭拜礼仪,也引发了中国基督徒之不安。为了消弭教案,重构稳定的民教关系,新式知识分子也倡导实现宗教自由。相对而言,教外知识分子更为推崇欧式君主立宪制国家的宗教自由模式,强调宗教不得干预政治和国家对宗教有一定管制;而中国基督徒则更愿意选择美式共和制度下的宗教自由模式,强调禁设国教,以免除孔教对其的威胁。随着晚清立宪运动之展开,中国基督徒也发起了一系列运动,以实现传教自由和信仰平权,其核心目的即为宗教自由入宪。1906年清政府派遣大臣出洋考察时,旅美华人基督徒即上书要求宗教自由写入宪法,1909年开始,俞国桢积极组织了由华人基督徒为主体的圣经呈递运动,详细阐释了中国基督教自立化“挽回教权”的目标。受晚清国会请愿运动之影响,1911年,俞国桢、诚静怡等中国基督徒发起了宗教自由请愿运动,影响重大,遍及中国十六个省和26万中国新教徒。尽管支持者众多,反对声浪也非常强劲,有从神学立场之反对,亦有方法策略上之质疑。同时,革命与改良“赛跑”的景象同样存在于教会界。在时局之影响下,教会内部对于清廷之态度也分为立宪派和革命派,最终以俞国桢为代表的“立宪派”完成了从追求立宪到革命的转变,而基督徒长久以来对革命的支持,也最终成就了美式宗教自由的入宪。从近代传教条约所确立的“宗教宽容”到1912年宗教自由的入宪,宗教自由在中国经历了从国际法、外国法到本国法的艰难历程。宗教自由的入宪,也在宗教与外交之间有效地竖起了一道隔离墙,意义重大。
达理[2](2007)在《飞舞芳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早上跑步回来,在离家还有几个路口远的地方,一辆福特箱型车在高岩前面缓缓行驶,速度比他跑得都慢,两侧紧急灯一闪一灭。高岩猜想,这辆车不是出了故障就是迷了路。正想快跑几步追上去问个究竟,车在前边路口停住了,下来一位裙装笔挺的中年妇女。她手脚麻利地从
郭剑新[3](1990)在《《本案请你旁听》感言》文中研究指明 最近,在资料室中偶尔翻到杨贵云的长篇新作《本案请你旁听》(以下简称《本案》,载《长江》丛刊87年6期),一口气读完,顿生许多感慨。
罗桂花[4](2013)在《法庭互动中的立场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语言学研究人文主义倾向的复苏,近年来话语立场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议题,备受学界重视。但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对于法庭互动这一重要功能语域中的话语立场,目前尚未有专门、系统的研究。法庭互动中,无论是对法律事实的阐述与调查,还是对法律法规的解释与适用,都蕴含着参与者的主观认识、价值判断与个人情感,都离不开话语立场的建构和话语立场之间的互动。本文以真实、自然的法庭审判话语为语料,以目的导向的话语立场分析模式为分析框架,系统探索法庭互动中的立场言语行为。目的导向的立场分析模式以互动语言学理论和目的原则为理论基础,提出话语立场是互动参与双方共同协作进行的一种目的性、建构性和策略性的行为,是立场主体追求特定目的的结果。法庭互动中的目的导向立场分析模式包括评价立场、情感立场、认识立场和(不)一致性立场四个次类。本文重点分析法庭互动中评价立场、情感立场、认识立场和(不)一致性立场的表达手段、语用功能、互动机制以及角色分布,揭示法庭互动中各方诉讼主体如何在交际目的导向下,充分运用各种话语资源,表达各自的内在情感、对事实的评价、对命题的认识,以及彼此之间的一致性与不一致性定位。本文研究发现:(一)法庭互动中的评价立场以形容词、动词和副词等显性表达为主,也包括转述这种重要的隐性表达手段,呈现出预设性、强化性、归他/归己性,以及对话性特征;在不同诉讼目的导向下,各诉讼主体的评价立场呈现出显着差异,法官的评价立场频率最低,具有中立性;公诉人的评价立场频率最高,对当事人的预设性评价非常突出;辩护人的评价立场以对当事人的肯定评价和对公诉方及其证据的否定评价为主,具有较强的策略性;当事人的评价立场则以对公诉方及其证据的否定评价为主,具有强化性甚至是侮辱性。(二)法庭互动中的情感立场包括爱、同情、感激等正面情感,以及悲、惧、悔、愧、愤等负面情感,具有情感描述、情感表达、情感唤起三个重叠性的情感元功能,以情感唤起为最终目的。因此,公诉方通过负面情感描述、正面情感表达以唤起法庭对当事人的负面情感;辩护人通过负面情感描述、正面情感表达以唤起法庭对当事人的正面情感;当事人以负面情感描述、负面情感表达以唤起法庭对他们的正面情感;而法官则仅在出于教育当事人目的考虑下,选择为数极少的情感表达。(三)法庭互动中的认识立场包括信息来源类和命题评价类两个方面,前者又可分为感官型、转述型、引证型和推断型四种类型,形成“引证型>感官型>推断型>转述型”的信度连续统,间接反映立场主体对于命题可靠性和确定性的认识。后者的表达手段主要包括情态词、语气词、心理动词等。转述言语行为兼具表达信息来源类和命题评价类两种认识立场的功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认识立场手段。命题评价类认识立场标记的使用直接反映立场主体对命题信息确定性和可靠性的认识,可区分为高、中、低三种量值。在诉讼主体的分布上,当事人的认识立场行为最频繁,大量使用转述型据素和低量值标记,呈“无力型”话语风格;询问笔录的举证方式使得公诉人话语中包含大量转述型和嵌套型言据,极大影响公诉人话语的可靠性;辩护人的认识立场行为较少,以引证型据素为主;法官很少使用认识立场标记,频率最低。(四)法庭互动中的(不)一致性立场表达具有丰富的语言表达手段,包括语用标记语、动词、副词、话语重叠、话语打断、话语重复、话语修正、回声问、反问等。一致性话语立场包括同意型、增进型和推衍型三种;不一致性话语立场则可概括为否定型、搁置型和挑战型三种,并构成法庭互动中(不)一致性立场的一致性连续统。在目的和目的关系的导向下,辩护人与当事人之间以一致性立场为主;公诉人对当事人多不一致性立场表达,而由于公诉人对案情等的掌握,当事人对公诉人的立场表达中存在一定量的一致性话语立场,但一致性程度偏低;当事人对法官多一致性立场表达,法官对当事人多不一致性立场表达,总体较少。本文研究展现了法庭互动中话语立场建构的整体面貌,不仅有利于深化我们对法庭语言的认识,同时有助于拓展话语立场的研究领域,相关结论对司法实践也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张建伟[5](2016)在《美日“冲绳密约”研究 ——围绕军用土地问题的外交、政治与地方政策》文中提出所谓"冲绳密约",指的是在缔结《冲绳返还协定》谈判的过程中美日双方签订的关于冲绳军用土地复原补偿费替代支付的秘密协定。该"密约"的形成和曝光与冲绳军用土地问题、冲绳施政权的返还、美日关系以及日本政治与社会均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本文即是以"冲绳密约"为中心,立足于美日两国解密的官方档案并结合其他史料,对军用土地问题、围绕土地复原补偿费的双边谈判和西山事件这三个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事件进行梳理和考察,以考证"冲绳密约"的真伪,阐明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它们作为地方政策、双边关系和国内政治问题各自的成因和影响。军用土地问题是美国在冲绳统治的一次严重危机,也是后来《冲绳返还协定》谈判时达成"冲绳密约"的发端和重要背景。美军占领冲绳后,将大量土地军用化建立起军事基地的雏形。虽然1950年远东司令部指令在理念上明确了军用土地政策为军事基地建设服务的原则,标志着冲绳军用土地政策的正式形成,但整个媾和前时期,美军始终以无偿方式占领并使用土地,遗留下了"媾和前赔偿"问题。对日和约生效之后,美国方面改变了土地无偿占领并使用的原则,转而推行指令中要求的"征购加租赁"的新政策。按照指令精神,民政府先后发布多条公告法规,其内容核心可以概括为"军事优先、强制征用、低价租赁、长期使用",但都遭到了土地业主们的强烈反对和抵制。在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民政府单方面确定土地租赁条件和釆用暴力征地的做法,不仅剥夺了业主们自由选择的权利,还大大恶化与当地民众之间的关系,促使其联合起来与之进行斗争。以《普赖斯报告》的公布为标志,围绕土地问题的军民冲突达到顶点,民众掀起"举岛上下的斗争"反对新的土地征用计划,美国的军用土地政策走进死胡同。在政府高层的干预下,民政府一方面对冲绳方面的反对势力采取分化瓦解策略,另一方面也不得不调整原有政策,大幅提高地租金来满足业主们的经济诉求,以换取冲绳方面同意其继续租赁和征用土地来维持军事基地,总算化解了这场统治危机。军用土地问题的爆发使美国政府意识到原先统治政策只追求军事利益的负面性,适时调整为在保证军事需求的同时也兼顾当地社会福祉的方针。到1958年底,军用土地问题基本解决,但遗留下来未曾解决的"媾和前赔偿"问题开始浮出水面。在此后近十年的时间里,这部分土地业主始终致力于获取赔偿,直到1966年美国国会同意划拨资金才加以解决。同样地,由于负责处理机构与土地业主们在认知上的差异,使得部分媾和前时期军用土地的复原补偿问题又成为遗留问题的"遗留问题",直到美日开始为缔结《冲绳返还协定》举行谈判时仍未得到解决,这就为这一地方问题进入外交领域留下了空间。本文的核心是对"冲绳密约"真伪进行考证,进而分析这一现象的历史根源。1970年12月,日方在《返还协定》文本的谈判中正式向美方提出包含土地复原补偿费在内的请求权问题。经过内部评估,直到1971年4月美方才正式表明不愿为此承担财政支出的立场。当谈判陷入僵持局面时,日方主动做出让步,在请求权问题中仅保留土地复原费一项,并提出为对方提供资金的建议。然而由于在资金接收方式和协议文件的保密性上双方诉求的矛盾冲突,导致该问题迟迟不能达成一致。在6月9日罗杰斯国务卿与爱知外相的巴黎会谈上,双方最终敲定解决方案并授权给东京驻日使馆和外务省官员落实完成。在否定外相密信的形式后,于1971年6月12日由美洲局局长吉野文六和斯内德公使以署简名的方式签署"讨论纪要",规定在财政补偿资金中增加400万美元以支付复原补偿费。必须指出,该文件虽由事务级官员签署,但却是在爱知外相的授意下进行的,并得到了佐藤首相的首肯;档案显示,日方此后确实按照该文件规定的内容向美方提供了资金,再加上该文件的形成过程和签署均是在秘密中进行,且与对外公布的协定内容有着重要差异,乃是名副其实的"密约"。"冲绳密约"的形成表明,美国依然是双边关系的主导方,日本不仅要在谈判中要做出妥协,还往往受到国内政治的掣肘而陷入两难境地。作为"密约"问题的衍生产物,西山事件的发生使得这项原本属于外交领域的问题转而进入国内政治的舞台。西山太吉通过莲见喜久子外泄的机密电报被社会党议员利用向政府发难,无意中成为政党斗争的一枚棋子。在庭审过程中代表政府的检方大肆渲染西山、莲见二人男女关系混淆视听,成功地将西山定罪,从而掩盖了政府缔结"密约"的真实内幕并逃避相应的责任追究。尽管西山所代表的媒体方面一度发起扞卫"国民知情权"运动与政府要求保护国家机密的立场相对抗,其行为和主张具有一定的合理和正义性,但仍然无法撼动自民党构建的官僚政治体制的根基。也正是同样的原因,纵然在时隔三十年后,西山利用所掌握的人证、物证试图再度发起要求政府公开密约的诉讼,终究还是以失败而告终。总的来说,本文将"冲绳密约"的前因后果及其本身作为整体来观察,它反映了围绕冲绳问题战后美日关系的基本特性,即从冲绳"分离"到"返还"过程中,不平等性始终是双边关系的主旋律,而在美国塑造的战后体制下,对于日本政府决策者而言,维护美日关系以及所属政党或个人的利益在政治实践中则始终凌驾于民主社会对国民负责的原则之上。
车守同[6](2006)在《由台静农与庄严生平看迁台知识分子》文中提出人类的政治活动,强烈地牵动着社会的变迁。 本篇论文,从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庄尚严(庄严·慕陵)与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系主任台静农(台静农)这二位的生命历程、死生交情,扩大追溯到上个世纪申,在北京大学自由学风成长,历经文学发展、新旧冲突、艰苦环境下知识分子的价值观,以及1987年两岸开放后的互动关系。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蒙受了百年苦难,使得知识分子从来在心灵深处,反复思考着「中国往何处去」的问题。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因于信仰的不同,使海峡两岸不幸分治至今,国族无法统一,这毋宁是当代中国人的最大缺憾。 笔者是来自台湾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目睹成千上万优秀的知识分子跨海而来,他们或者大节凛然,坚忍图成:或者不泯名禄,不惑流俗。以理性克制感情及乡愁,甚至终生没有再回到神州故土,但是「志道、据德、依仁、游艺」,他们践履笃实,对民族的大爱,对文化的执着,可歌可泣,动人肺腑,亦足以成为民族的英范。 因此,透过这篇论文,笔者较为详尽的说明及分析知识分子的生命历程。而且笔者深信,只要中华文化存在一天,中国人的血脉必能相连。
程琳[7](2017)在《打黑风暴(长篇小说连载)》文中研究表明上期内容提要:小警察苏岩和小老板刘唐本是一对好友。多年后,刘唐不但成了全省首富,还身披省政协委员的光环,甚至在北京都有影响;而小警察苏岩,依然是个小警察。如今,小警察遇到了大难题。刘唐的弟弟涉嫌指使他人持枪行凶,造成了三死一伤的血案。为了营救弟弟,刘唐一面运用自己的政治影响向公安机关施加压力,一面拉拢办案人员。主办此案的苏岩,在刘唐发迹后与他渐行渐远的那个小警察,再次进入了刘唐的视野。而苏岩的执着,却让自己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杰弗里·迪弗,杨雅然[8](2013)在《XO》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者的话乡村民谣专辑《你的影子》是本书的核心,书后附有此专辑全部曲目的歌词。这些贯穿始终的歌曲隐含着推动情节发展的内在线索。专辑最近在纳什维尔完成录制。如果您愿意亲耳聆听这些歌曲,请访问www.jefferydeaver.com进行下载。对大多数人而言,同名主打歌《你的影子》仅仅是一首爱情歌曲。有些人,却有着不同的感受。
寓真[9](2013)在《张伯驹身世钩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醇儒家学,书生本色风流名士,散淡人生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凝固在他的血液中览民国历史,述国难家纷张伯驹鲜为人知的身世资料《聂绀弩刑事档案》之姊妹篇所以让人怀慕,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具有深厚文化修养的深人,他的一切思想行为
吕晶[10](2014)在《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宋美龄,蒋介石夫人,“宋氏家族”重要成员,众多标签贴在她的身上。她生于1897年3月5日,卒于2003年10月24日,经历了三个世纪的一生,大致以1948年底赴美寻求援助为分水岭。在国民党退居台湾之后,宋美龄进入了她的后半生,不仅是年龄已过半百,更指宋美龄在政治追求、国际交往、社会活动和妇幼事业等方面均较其在大陆时期的状况不可同日而语,已近日暮。从时间上看,宋美龄后来在台湾和美国生活的时段在其生命中的比重超过大陆时期。依照中国人特别重视晚年的习俗、强调“盖棺定论”的传统,宋美龄的后半生实在是一段不能忽视的历史。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通过论述宋美龄的后半生,揭示其在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下的角色选择、角色扮演和角色贡献。本文认为,宋美龄的后半生起始于国民党政权的分崩离析,脱胎于内外交困的台湾政局。从1947年开始,国民党在军事上节节败退,政治、经济及外交等情势全面逆转。进至1948年,金融崩溃、物价飞涨、三大战役皆输、精锐尽失,各方矛盾直指蒋介石,国民党统治几近崩溃。在此背景下,宋美龄于1948年底赴美争取援助。1950年初,在美求援未果的宋美龄,返回台湾与蒋介石共赴患难,拉开她后半生的序幕。此时的台湾,人口激增、物价飞涨、民生困顿,岛内族群矛盾重重,加上美国意图舍弃蒋介石政权、制造台湾地位未定论,使得整个社会惶惶不安。宋美龄的回归是对蒋介石最大的慰藉。本文指出,在宋美龄后半生中,“第一夫人”是她最重要的政治符号,这也是为维系蒋介石统治地位而必须向台湾军民传播的符号。在台湾公众面前,宋美龄与蒋介石努力展现出“二位一体”公众形象。举凡蒋介石出现的地方,必有宋美龄陪同。宣传蒋介石、为蒋介石辩护、为蒋介石政权争取援助,则是宋美龄后半生的职责。宋美龄在台湾所开展的外交、妇女运动和社会事业等多方面的工作,都是在“第一夫人”的头衔下展开的。通过梳理宋美龄后半生的各类活动,可以发现宋美龄利用“第一夫人”这一符号向社会传达蒋介石政权稳定的信号,并强调其政权“正统代表性”。本文认为,困居台湾的宋美龄在“第一夫人”这个政治符号下演绎了多重社会角色。外交方面,她是蒋介石的外交事务总管和国际形象宣传员。为此,她整合美国“院外援华集团”,积极开展对美宣传外交,努力拉拢美国政界军方人士,等等,为台美关系改善积蓄力量。一轶时机成熟,她即踏上前台,以多种名义赴美访问,或医疗,或度假。每次短则半年,长则一年多。直至20世纪60年代后期,蒋经国接班态势已然明确,宋美龄方才淡出对美“外交”一线。妇运领袖是宋美龄最擅长演绎的社会角色。在宋美龄的政治版图上,妇女运动是她政治资本的重要来源,是她获取国内政治支持的重要根据地,其重要性不亚于外交领域。在国民党退守台湾后,宋美龄依靠“妇联会”、“妇工会”和台湾省妇女会开展妇女运动,使自己长期在台湾的政治舞台上屹立不倒。社会事业则是与宋美龄的基督教信仰密切联系在一起。败退台湾之后,宋美龄从“一个名义上的基督徒”转变成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宗教成为她最好的安慰剂。在宗教信仰的影响下,她抵台后即成立“中华基督教妇女祈祷会”,以该会联合周边重要人士,结成共同的利益联盟;她开办华兴学校,创建振兴复健医学中心,担当辅仁大学董事长,等等。这些都反映出,宋美龄在信仰的感召下推动社会事业发展,也反映出宋美龄的宗教热情与与政治需要的紧密结合。本文还考察了宋美龄和蒋介石、蒋氏家族和孔宋家族之间的关系,以及宋美龄在隐居美国时期的政治活动。在作者看来,“宋家”是宋美龄的娘家,也是她在“小家”和“蒋家”立足的奥援。在宋美龄眼里,蒋宋一体,互为帮助。只有壮大“蒋家”才能更好地维护“宋家”,只有维护好“宋家”才能最大化“蒋家”的利益。蒋介石逝世后,宋美龄为使蒋经国顺利接班,隐居美国。她虽然身在美国,但心系台湾政坛,关心的重点是塑造蒋介石历史形象、辅助蒋经国治理台湾。实际上,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蒋家王朝”。
二、《本案请你旁听》感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本案请你旁听》感言(论文提纲范文)
(1)国际法律视野下的清末教案研究(1860-1912)(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理论范式的转换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 教案史研究 |
(二) 与教案有关的法学部分研究 |
三、研究路径与论文架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相关概念界定 |
(三) 史料与论文结构 |
第一章 国际法理论与传教特权 |
第一节 基督教与早期国际法 |
一、基督教与早期国际法之关系 |
二、早期国际法理论中的宗教干涉 |
第二节 近代国际法之中的宗教干涉与外国人权利 |
一、近代国际法之中的宗教干涉 |
二、近代国际法中的外国人权利 |
三、宗教干涉与不平等条约---中国人的观点 |
本章小结:“文明”与“野蛮”---近代国际法的片面话语逻辑 |
第二章 教案交涉与国际法 |
第一节 炮舰政策的国际法分析 |
一、炮舰外交的运作模式 |
二、从“炮舰政策”到“自护之权” |
三、炮舰政策的国际法评价 |
第二节 传教士与中国知识分子对于炮舰政策之态度 |
一、传教士对待炮舰政策的态度---以戴德生为例 |
二、炮舰与福音之间的张力 |
三、中国新式知识分子的认知 |
四、从“野蛮排外”到“文明排外”的转变 |
第三节 庚子前后教案交涉中的国际法应用 |
一、1891年长江教案与热河起事中的交涉 |
二、巨野教案与国人国际法观念的进步 |
三、庚子之后教案交涉中的国际法应用 |
四、朝野对教案交涉和国际法律知识的宣传 |
第四节 庚子事变后“惩凶”问题的国际法分析 |
一、廷雍之死背后的法律逻辑 |
二、被占领地区的司法审判 |
三、未占领地区的“惩凶”交涉 |
四、“恃势”与“恃理”--国际法话语有效性的再思考 |
本章小结---教案交涉中国际法的应用 |
第三章 领事裁判权体系下的教案审判(上)—乌石山教案的法律审判 |
第一节 乌石山地产争讼案的缘起与起诉 |
一、乌石山教案之缘起 |
二、起诉与答辩 |
三、证人询问阶段 |
第二节 最后陈述与判决结果 |
一、被告律师哈南最后的辩护 |
二、原告律师希尔的结案陈词---谁代表了自然正义? |
三、英国驻华最高法庭之判决 |
第三节 “风水”与“自然正义”的对决---乌石山审判的法律分析 |
一、乌石山教案审判的影响与讨论 |
二、“民刑分理”与丁日昌在乌石山教案中的作用 |
三、乌石山教案审判的法律意义 |
本章小结---宗教与文化冲突案件的法律化 |
第四章 领事裁判权体系下的教案审判(下)---湖州海岛教案交涉的法律分析 |
第一节 湖州教案之缘起与初期交涉 |
一、湖州教案之缘起 |
二、案件之初期交涉与上海谈判 |
三、杭州审判与柔克义的裁定 |
第二节 蓝华德合同与上海审判 |
一、蓝华德合同的签订 |
二、美国驻华法院的审判 |
三、庭内和解协议的达成 |
第三节 湖案诉讼的历史与法律分析 |
一、关于湖案的既有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 |
二、湖州教案交涉的法律分析 |
三、新派士绅的参与及“去官府化”特征 |
本章小结---晚清教案的另类模式 |
第五章 教案审判对晚清司法制度之影响 |
第一节 庚子事变后顺天府地方的民教诉讼---以宝坻司法档案为中心 |
一、禁止教民追诉 |
二、善后赔款的摊纳 |
三、民教对峙中官员与传教士的协作 |
四、对教民略有倾斜的司法审判 |
五、教案审判的层级化特征 |
第二节 民教调和机制的构建 |
一、中央层面的努力 |
二、朝臣之奏议 |
三、成议与各方之努力 |
四、先进的呼声 |
第三节 新式法律制度下的教案审判---1910年北京真武庙产之争 |
一、教案审判与晚清司法改革的关系 |
二、真武庙产争讼案之缘起 |
三、三审终审与强制执行 |
四、法律机构对判决的坚持 |
五、教案审判的法律化 |
本章小结:晚清法律改革与教案交涉的“去外交化” |
第六章 从外国法、国际法到国内法---近代宗教自由原则的确立 |
第一节 政教分离与宗教自由原则的历史考察 |
第二节 庚子后关于政教分离与宗教自由的讨论和立法 |
一、尊孔与学制引发的讨论 |
二、教务政策的反思与立宪的推动 |
三、晚清修律与立宪中关于教案的立法 |
四、请愿之前奏--圣经呈递运动 |
第三节 宗教自由请愿运动的发起与辩论 |
一、宗教自由请愿的发起与组织过程 |
二、宗教自由请愿的宣传讨论与实施方法 |
三、一则电文引发的大讨论 |
四、传教自由权与本土法律资源的发掘 |
五、政治角度的反对 |
六、神学上的怀疑 |
七、方法策略上的争议 |
八、革命之达成 |
本章小结:从条约到宪法---近代宗教自由原则的确立 |
结语 |
附录 |
表一: 庚子年后宝坻县民教争讼案件表 |
表二: 庚子年后顺天府关于义和团和教务的部分官方文书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法庭互动中的立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意义与目标 |
1.1.1 研究意义 |
1.1.2 研究目标 |
1.2 研究内容与篇章结构 |
1.3 研究方法与语料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语料及其转写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法庭话语研究 |
2.1.1 法庭话语特征的研究 |
2.1.2 法庭话语与权力的研究 |
2.2 立场研究 |
2.2.1 立场表达手段的研究 |
2.2.2 立场研究的语篇类型 |
2.3 与法庭话语立场相关的研究 |
第三章 理论框架 |
3.1 理论基础 |
3.1.1 互动语言学 |
3.1.2 目的与目的原则 |
3.2 理论建构:目的导向立场分析模式 |
3.2.1 立场的概念 |
3.2.2 立场与其他相关概念 |
3.2.3 目的导向立场分析模式 |
第四章 法庭互动中的评价立场 |
4.1 评价立场的界定 |
4.2 法庭互动中的评价立场类型 |
4.3 法庭互动中评价立场的表达手段 |
4.3.1 显性评价手段 |
4.3.2 隐性评价手段 |
4.4 法庭互动中评价立场的特征 |
4.4.1 预设性 |
4.4.2 对话性与独白性 |
4.4.3 强化与弱化 |
4.4.4 归他性与归己性 |
4.5 法庭互动中的评价立场建构与目的追求 |
4.5.1 法官的评价立场建构与目的追求 |
4.5.2 公诉人的评价立场建构与目的追求 |
4.5.3 辩护人的评价立场建构与目的追求 |
4.5.4 当事人评价立场的建构与目的追求 |
4.6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法庭互动中的情感立场 |
5.1 情感立场的界定 |
5.1.1 情感的概念 |
5.1.2 情感与评价的关系 |
5.1.3 情感、情绪、感情的关系 |
5.2 情感立场的类型 |
5.2.1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情感分类 |
5.2.2 评价理论中的分类 |
5.2.3 本文的情感立场分类 |
5.3 法庭互动中的情感元功能 |
5.3.1 法庭互动中的情感描述 |
5.3.2 法庭互动中的情感表达 |
5.3.3 法庭互动中的情感唤起 |
5.4 法庭互动中的情感立场表达手段 |
5.4.1 直接手段 |
5.4.2 间接手段 |
5.5 法庭互动中的情感立场建构与目的追求 |
5.5.1 情感立场的主体分布差异 |
5.5.2 不同主体的情感立场建构与目的追求 |
5.6 本章结论 |
第六章 法庭互动中的认识立场 |
6.1 认识立场的内涵及其构成 |
6.1.1 认识情态:语义学的定义 |
6.1.2 认识情态与言据性 |
6.1.3 认识立场:互动途径 |
6.2 法庭互动中的信息来源类认识立场 |
6.2.1 法庭互动中信息来源类认识立场的类型 |
6.2.2 法庭互动中的信息来源与信度 |
6.3 法庭互动中的命题评价类认识立场 |
6.3.1 命题评价类认识立场的表达手段 |
6.3.2 法庭互动中认识立场的信度连续统 |
6.4 转述言语行为——一种兼表信息来源和命题评价认识立场的语言手段 |
6.4.1 转述言语行为的类型及其特点 |
6.4.2 转述引导语 |
6.4.3 转述话语的忠实度 |
6.4.4 转述言语行为的认识立场功能及其他 |
6.4.5 小结 |
6.5 法庭互动中的认识立场建构与目的追求 |
6.6 本章结论 |
第七章 法庭互动中的(不)一致性立场 |
7.1 立场(不)一致性的内涵 |
7.2 法庭互动中(不)一致性立场的类型及其连续统 |
7.2.1 一致性立场的类型 |
7.2.2 不一致性立场的类型 |
7.2.3 立场(不)一致性连续统 |
7.3 法庭互动中(不)一致性立场的表达手段 |
7.3.1 一致性立场表达手段 |
7.3.2 不一致性立场的表达手段 |
7.4 法庭互动中的目的关系与(不)一致立场建构 |
7.4.1 辩护人与当事人/证人之间的(不)一致性立场 |
7.4.2 公诉人与当事人之间的(不)一致性立场表达 |
7.4.3 法官与当事人之间的立场(不)一致性 |
7.5 本章结论 |
第八章 总结论 |
8.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
8.2 本研究的贡献 |
8.3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美日“冲绳密约”研究 ——围绕军用土地问题的外交、政治与地方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 问题的提出 |
2.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评析与学术史回顾 |
1. 国外研究状况评析 |
2. 国内研究状况评析 |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资料情况 |
四、研究范围与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美国对冲绳军用土地政策的缘起 |
一、冲绳土地制度的恢复与重建 |
二、冲绳土地的军用化过程 |
三、冲绳军用土地政策的正式形成 |
四、军用土地政策的执行与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冲绳军用土地问题的形成 |
一、媾和前军用土地征用的追加补偿问题 |
二、媾和之后军用土地的征用与租赁政策 |
三、军用土地问题的形成——地租一次性支付计划 |
四、军用土地问题成因之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军用土地问题的解决与遗留问题的产生 |
一、《普赖斯报告》的出台 |
二、"举岛上下的斗争"的爆发 |
三、军用土地问题的基本解决 |
四、"媾和前赔偿"问题的产生 |
五、"媾和前赔偿"问题的基本解决 |
六、媾和前军用土地复原补偿——遗留问题的"遗留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美日"冲绳密约"的形成 |
一、请求权问题在《返还协定》谈判中的引入 |
二、美国政府内部对于土地复原补偿问题的反应与认识 |
三、美日关于土地复原补偿费的正式交涉 |
四、"冲绳密约"的最终形成签署"讨论纪要" |
五、《返还协定》缔结后美国政府内部对"讨论纪要"的归档和确认 |
六、美国政府对媾和前军用土地复原补偿费问题的落实解决 |
七、"冲绳密约"的地位与历史根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山事件"的来龙去脉 |
一、"密约"曝光 |
二、"外务省机密泄露事件"的发酵与扩大 |
三、"国家机密"与"国民知情权"的斗争 |
四、西山、莲见联手泄露外务省机密文件的案情过程 |
五、控辩各方的主张、争论与诉讼策略 |
六、一审宣判的经过与结果 |
七、二审及终审结果简述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世纪的"国家情报公开"诉讼 |
一、新的曙光 |
二、恢复名誉与国家损害赔偿诉讼 |
三、"情报公开"诉讼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冲绳美军基地分布情况(2015年) |
附录二 《冲绳返还协定》正文(英、日文) |
附录三 关于400万美元军用土地复原补偿费"讨论纪要"文件 |
附录四 |
"西山事件"中泄漏的关于冲绳返还谈判外务省机密电报(一) |
"西山事件"中泄漏的关于冲绳返还谈判外务省机密电报(二) |
"西山事件"中泄漏的关于冲绳返还谈判外务省机密电报(三) |
附录五 1978 年"违反国家公务员法被告事件"终审判决书 |
附录六 2014 年"国家情报公开"诉讼案终审判决书 |
附录七 历任琉球军政府/民政府行政长官 |
附录八 本文主要人物及职务表 |
参考文献 |
(6)由台静农与庄严生平看迁台知识分子(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研究现状分析。 |
二、论文选题说明。 |
三、论文取材说明。 |
四、研究思路。 |
五、附带说明。 |
第一章 数点梅花天地心 (启蒙时代) |
第一节 慕陵师与台先生的家庭。 |
第二节 台、庄两位先生的初识。 |
第三节 鲁迅的影响。 |
第四节 离开北大—不同的职业·相同的兴趣。 |
第五节 抗战以前的命运发展。 |
第二章 山河破碎风飘絮 (抗战播迁) |
第一节 国难之初的颠沛流离。 |
第二节 艰难岁月。 |
第三节 胜利复员。 |
第三章 便下襄阳向洛阳 (台湾光复) |
第一节 台先生来台时从上到下的好关系。 |
第二节 光复后的语言与文字。 |
第三节 光复后的台湾大学及中文系。 |
第四节 台先生来台初期情况。 |
第五节 许寿裳辞世让台先生开始面对现实。 |
第六节 乔大壮其人。 |
第四章 梦中忧患尚如山(两岸分治) |
第一节 离乱年代中流砥柱的傅斯年。 |
第二节 故宫文物播迁来台。 |
第三节 安定建设的开始。 |
第四节 从北沟文物陈列室到士林故宫博物院。 |
第五节 记忆上的错误。 |
第六节 台先生主政时期的台大中文系。 |
第七节 台先生是否遭到政治迫害。 |
第八节 官方观点的鲁迅。 |
第五章 清江一曲抱村流(文人生活) |
第一节 台先生的文风。 |
第二节 酒与人生。 |
第三节 台先生的教书与家居生活。 |
第四节 慕陵师的教书与家居生活。 |
第五节 慕陵师在书法上的成就。 |
第六节 台先生在书法上的成就。 |
第六章 每依北斗望京华(两岸开放) |
第一节 两岸通信的经过。 |
第二节 大陆亲友的讯息。 |
第三节 前后去世。 |
第四节 回到故土。 |
第五节 安贫乐道。 |
第六节 中国结台湾情。 |
结语。 |
参考书目。 |
附录:台静农嵇阮论。 |
(7)打黑风暴(长篇小说连载)(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8)XO(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的话 |
星期日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星期一 |
第八章 |
第九章 |
第十章 |
第十一章 |
第十二章 |
第十三章 |
第十四章 |
第十五章 |
第十六章 |
第十七章 |
第十八章 |
第十九章 |
第二十章 |
第二十一章 |
第二十二章 |
第二十三章 |
第二十四章 |
第二十五章 |
第二十六章 |
第二十七章 |
第二十八章 |
第二十九章 |
第三十章 |
第三十一章 |
星期二 |
第三十二章 |
第三十三章 |
第三十四章 |
第三十五章 |
第三十六章 |
第三十七章 |
第三十八章 |
第三十九章 |
第四十章 |
第四十一章 |
第四十二章 |
第四十三章 |
第四十四章 |
第四十五章 |
星期三 |
第四十六章 |
第四十七章 |
第四十八章 |
第四十九章 |
第五十章 |
第五十一章 |
第五十二章 |
第五十三章 |
第五十四章 |
第五十五章 |
第五十六章 |
第五十七章 |
第五十八章 |
第五十九章 |
第六十章 |
星期四 |
第六十一章 |
第六十二章 |
第六十三章 |
第六十四章 |
第六十五章 |
第六十六章 |
星期五 |
第六十七章 |
第六十八章 |
第六十九章 |
第七十章 |
第七十一章 |
第七十二章 |
第七十三章 |
第七十四章 |
第七十五章 |
第七十六章 |
第七十七章 |
第七十八章 |
第七十九章 |
附录: |
《你的影子》 |
《是爱, 不是爱?》 |
《男人的秘密》 |
《没有你的日子》 |
《红色凯迪拉克》 |
《爱情似火》 |
《你的心永远是个谜》 |
《离家》 |
《明日先生》 |
《感觉到了 (摇滚版) 》 |
(9)张伯驹身世钩沉(论文提纲范文)
一 文外的前言 |
(一) |
(二) |
(三) |
二 且从张镇芳说起 |
墓志铭:镇芳的忠心与才干 |
是攀靠袁世凯走上了暴富之路吗 |
临战辞职,感喟百姓痛不聊生 |
三 盐业银行之问世 |
北方商业银行之创始者 |
借重张勋为盐业银行张翼 |
称帝大肆挥金,哪能顾得盐行 |
寒云怒责镇芳,伯驹为父辨诬 |
四 复辟案之始末 |
伯驹评述曰:忠而无谋,实负清室 |
镇芳受审,伯驹指为挟嫌报复 |
开释乃形势使然,亦得于伯驹操劳 |
五 张伯驹身世自述 |
(一)传统教育 |
(二)新学影响 |
(三)军政牢笼 |
(四)家风传承 |
六 青楼夺姝之传奇 |
任职盐业银行,乃有缘结识潘素 |
好事多磨,仰赖孙氏父子成全 |
瞒着父亲的第四婚姻,又纳妾乎 |
七 所谓民国四公子 |
饮醇近妇,妓馆夜饮 |
公子称谓的嘲讽意味 |
由贬而褒,文辉垂耀 |
八 横祸飞灾上海滩 |
绑匪可恶,解救还靠爱人奔走 |
函件披露,人情竟然如此冷漠 |
九 平复帖与西安之行 |
其一为避难 |
其二为护宝 |
其三为谋生 |
其四为参与后方文化活动 |
十 与王韵缃之离婚诉讼 |
泪洒词中,半为家庭烦恼 |
纠纷解决,却恨腰缠输尽 |
十一 迁入迁出承泽园 |
承泽园雅集,半是伤心泪语 |
繁华几日,便说到西风消息 |
十二 离题的插话 |
插话其一:张伯驹忆谈金编钟 |
插话其二:珍护国宝,可歌可泣 |
十三 与张家芬之分产诉讼 |
分产的起诉、答辩与判决 |
法学家韩幽桐亲任终审法官 |
十四 终于成了无产者 |
文物捐献,特定环境之反思 |
重返京华,往事视如泼水 |
散淡暮年,心地一片净白 |
十五 多余的跋语 |
词魔情痴,演成昆曲传奇 |
世态暖寒,感叹曲终人渺 |
张伯驹是文化艺术界的绊脚石 |
人性文化,精髓薪尽火传 |
感喟气数之终,警醒后人 |
(10)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史料运用 |
第一章 时代背景与宋美龄后半生的符号特征 |
第一节 蒋介石撤台时的内外困局 |
第二节 1950年初宋美龄自美返台后对蒋介石的政治支持 |
第三节 “第一夫人”:宋美龄的政治符号选择 |
第二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一:“台美外交主掌人” |
第一节 积蓄“台美外交”助力(1949-1952) |
第二节 践行“夫人外交”(1952-1959) |
第三节 从台前到幕后(1963-1969) |
第三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二:台湾“妇运领袖” |
第一节 妇女运动:宋美龄的政治根据地 |
第二节 抵台发动妇运维稳 |
第三节 以“动员”作为妇运工作的重中之重 |
第四节 妇联会:宋美龄退台后的妇运抓手 |
第四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三:台湾社会事业推动者 |
第一节 宗教信仰与政治的融合 |
第二节 宋美龄与台湾医疗事业 |
第三节 宋美龄与台湾教育事业 |
第五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政治符号与家庭角色关系研究 |
第一节 传统家族中的长者 |
第二节 从斗争到同舟共济:宋美龄与蒋经国关系研究 |
第三节 宋美龄在娘家利益与蒋家利益间的平衡 |
第六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终结:隐居美国 |
第一节 隐而不休 |
第二节 东山未起 |
第三节 谢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本案请你旁听》感言(论文参考文献)
- [1]国际法律视野下的清末教案研究(1860-1912)[D]. 张晓宇.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6)
- [2]飞舞芳邻[J]. 达理.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07(04)
- [3]《本案请你旁听》感言[J]. 郭剑新. 当代文坛, 1990(01)
- [4]法庭互动中的立场研究[D]. 罗桂花.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6)
- [5]美日“冲绳密约”研究 ——围绕军用土地问题的外交、政治与地方政策[D]. 张建伟.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2)
- [6]由台静农与庄严生平看迁台知识分子[D]. 车守同.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1)
- [7]打黑风暴(长篇小说连载)[J]. 程琳. 啄木鸟, 2017(10)
- [8]XO[J]. 杰弗里·迪弗,杨雅然. 译林, 2013(01)
- [9]张伯驹身世钩沉[J]. 寓真. 黄河, 2013(04)
- [10]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D]. 吕晶. 南京大学,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