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水资源产业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孟之琳,薛永基,张园圆[1](2021)在《内蒙古水资源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为探究内蒙古水资源消耗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情况,构建了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与产业结构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水资源发展评价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黄河上游内蒙古自治区2009—2018年水资源消耗和产业结构发展及其耦合协调时空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内蒙古水资源消耗状况不断改善,从注重引黄转变为促进治黄为主,实现水质水量长线发展;(2)内蒙古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空间差异显着;(3)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协调度不断提高,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性。
李明辉[2](2019)在《山东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及优化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水是粮食生产的基础,当前水资源短缺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伴随着中国粮食生产中心北移,南方北方、旱区非旱区粮食生产水土资源配置严重失调,尤其是华北和西北地区水资源过度开发问题十分突出,有专家称水资源缺乏将成为本世纪中国农业最大的威胁。山东是粮食生产大省,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在全国居第三位,保障粮食安全的地位至关重要。山东也是水资源短缺省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08.1亿立方米,水资源可利用总量192.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15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6,属于人均占有量小于500立方米的严重缺水地区,存在水资源数量短缺、时空分布失衡、水质污染和短缺与浪费并存等问题,且水资源又具有区位固定性、不可替代性等特征,不像其它资源可以通过进口替代来缓解压力。农业用水是用水大户,其中粮食灌溉用水占比较大,尤其山东以冬小麦夏玉米为主的粮食生产结构对灌溉水依赖度高,严峻的水资源形势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任,更加凸显了水资源要素对粮食生产的制约。因此以山东为例研究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问题,对保障粮食安全和水资源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本研究以资源配置理论、生产前沿面理论、边际生产力理论、公共物品理论等为研究基础,以山东和各地市2001-2016年统计数据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的研究框架,梳理了山东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现状和问题,分析了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效率及时空分布规律,揭示了粮食生产水资源的区域间和产业间配置特征,并在预测粮食生产水资源供需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粮食生产水资源优化配置策略。全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测度了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效率,并估算了粮食生产节水潜力。山东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效率低于粮食生产要素配置效率,表明与综合要素配置相比较,水资源配置更需要进行优化。全省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效率均值为0.59,其中鲁西南地区和鲁北地区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效率低,与粮食生产需求不相匹配。基于效率改进的粮食生产节水潜力巨大,全省节水潜力理论值可达到30.89亿立方米,鲁北地区节水潜力最大,节水量占总用水量份额达到36.52%,总节水量达到11.9亿立方米,且鲁北地区水-土-粮匹配系数低下,验证了粮食生产水资源短缺与浪费并重、且节水潜力巨大的结果。(2)揭示了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效率的收敛特征和空间特征。山东各市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效率差距的变化趋势取决于自身条件,不是各市都收敛于同一稳态值,而是各自收敛于自身的稳态水平,地区间的水资源配置效率差异不会消失。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效率呈现出正向的空间自相关关系,空间莫兰指数经历了一个先增大后减小的过程,局部空间自相关Lisa图显示山东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效率整体上呈现出块状分布的特点,但是局部也有破碎化的特征。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发现,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效率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表明空间特征是影响水资源配置的重要因素,在粮食生产水资源优化配置中应予以考虑。(3)定量探索了水资源对粮食生产的约束度、匹配度及区域间差异特征。采用水资源阻尼效应模型,测度了水资源对粮食生产的约束度,发现山东粮食产值增长率受水资源短缺影响,比上一年增长率减缓0.022%。不同区域水资源对粮食生产的约束程度不同,鲁北、鲁西南地区粮食生产集中区域受水资源制约较大,尤其是对德州、聊城等粮食生产大市的制约作用更为明显。构建了水-土-粮综合匹配模型,发现山东粮食生产水土资源要素极不匹配,在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中,山东水-土-粮综合匹配度仅高于河南,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6.6%。省内粮食生产水土资源要素空间上不匹配,总体呈现出“东部优于西部、南部优于北部、丘陵优于平原”的水土粮匹配格局。区域水资源丰缺度、土壤垦殖率、粮食生产结构和水资源利用效率是影响粮食生产水土资源匹配的重要因素。(4)探讨了效益差距、种植结构和政策因素对产业间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的影响。效益差距和非农用水需求增长促进水资源非农化,农业用水量和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不同粮食作物需水量存在明显差异,小麦玉米单一种植模式对灌溉用水依赖度较高,近年粮食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向促进节水方向发展,但由于粮食综合效益低下,水资源呈现逃离粮食生产趋势,加剧了粮食生产水资源的短缺。通过博弈分析发现,适当提高水价、制定科学的水资源管理政策有利于促进农户采用节水技术,节约灌溉水资源。(5)研究提出了粮食生产水资源优化配置策略。通过灰色关联度预测粮食生产水资源供需关系,发现2020年粮食生产水资源安全阈值为96.69亿立方米,存在10.69亿立方米的灌溉用水缺口,亟需进行水资源优化配置。基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协同发展,通过构建多目标模糊优化模型,研究提出了2020年水资源分配方案和粮食生产种植结构调整方案。在此研究基础上,从区域间、产业间和产业内三个层面提出了粮食生产水资源优化配置策略,以期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本研究立足于粮食生产和水资源配置问题,系统量化了山东粮食生产中水资源利用状况,构建了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的研究分析框架,从配置效率、区域间和产业间配置等角度,揭示了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的时空演变特征,提供了粮食生产水资源研究的新视角,丰富了水资源配置和承载力研究理论,为山东制定粮食生产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提供了决策参考,有助于实现粮食生产和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张维[3](2019)在《云南水资源“两化一集成”跨界产业打造的思考》文中指出云南水资源约占全国总量的15%,居全国第三,自产水量2210亿立方米,人均量约10000立方米,在保有量上可说十分丰富[1]。但云南水资源九成是"过境水",而且在时间和地域分布上严重不均衡。产业发展上,现有水资源利用的产业部门中水电等传统产业前期发展较好,但面临转型升级和创新资源导入问题;新兴的水科技和水创意等产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但缺乏相应发展要素持续投入,难
吴丹[4](2018)在《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与水资源的关联性分析及双向优化模型构建》文中研究指明京津冀地区水资源产业优化配置对于推进京津冀经济社会持续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京津冀地区水资源产业优化,是以京津冀整体发展目标为主、京津冀各地区产业发展目标为从的主从递阶双层优化过程。但目前鲜有学者提出采用主从递阶双层优化的思路实现京津冀地区水资源产业优化。为此,在明确京津冀地区水资源产业优化方向基础上,结合京津冀整体和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构建主从递阶双层优化模型,实现京津冀地区水资源产业优化配置。首先,探讨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与用水结构的演变态势,剖析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差异与水资源利用结构的演变成因,测算三次产业结构变动系数和用水结构弹性系数;结合京津冀三次产业发展与水资源利用的长时间序列数据,建立产业结构与水资源关联性分析模型,测算产业结构与水资源之间关联度,以确定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与水资源优化的方向。其次,合理界定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与水资源双向优化的内涵,应用主从递阶双层优化模型,构建京津冀整体的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以及各地区三次产业发展的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集成建立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与水资源双向优化模型。最终对模型参数进行合理预测并求解模型,确定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与水资源双向优化方案,实现京津冀地区水资源产业优化配置,并进一步提出保障京津冀水资源产业优化配置的对策建议。
邱元凯,陈东湖,邱志文[5](2018)在《河源市水资源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物质资源之一。在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水平逐渐提高,人口日益增长的大环境下,水资源的短缺性和重要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SWOT分析方法对河源市水资源产业的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危机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水资源产业发展的建议。
樊姝伶[6](2017)在《《让世界有水可用:以色列应对水资源匮乏之道》(节译)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本次翻译实践的原文选自《让世界有水可用:以色列应对水资源匮乏之道》一书中的第八、九章。水资源匮乏是亟待解决的世界性问题,本书作者塞斯·西格尔针对该问题编写了此书,主要介绍以色列如何利用先进水资源技术解决了国内水资源匮乏问题,并呼吁各个国家正视水资源匮乏问题,在水资源问题泛滥成灾之前,通过科技手段缓解这个问题。该文本属于通俗科技文本,语言通俗易懂。译者选择此书作为翻译材料,希望大家读了译本后能了解水资源领域的先进技术,提高自身的节水意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重难点如下:准确理解原文;专有名词和专业术语的翻译;长难句的处理;标题翻译;含有修辞手法的句子翻译。为了准确理解原文,译者在译前利用CNKI、百度等工具查阅了以色列水资源相关的文章,对该领域有了大致的了解。该文本中涉及到水资源领域相关科技和公司及其产品,含有大量半科技词汇、专有名词和专业术语。译者通过使用电子词典或利用网络查找相关平行文本的方法来找到对应词语的中文表达,其中有部分专有名词没有固定的译本,译者采取了音译的方法解决。原文本中有大量的长难句,译者先分析句子的结构,再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顺句操作、拆译法、句式转换、变词为句等不同的翻译方法来处理。标题是书的眼睛,译者考虑到文化差异,使用意译和四字词来翻译标题,使标题具有可读性亦简洁明了。原文中有部分句子使用到修辞手法,译者主要采用直译和意译两种方式来处理。通过此次翻译实践,译者从中获益颇多。首先,翻译前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其次,译者可以充分利用平行文本这个翻译工具,找到专有名词约定俗成的表达。再者,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将翻译理论和技巧融合起来克服英汉差异,使译文更加地道流畅。最后,译者需要对译文进行反复打磨,检查译文是否做到忠实通顺。
张坤令[7](2016)在《关于对地方水利投融资平台业务战略转型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4年,国发43号文出台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面临着转型的选择,逐步市场化、规范化,由政府功能型向混合经营型转型已作为一个课题摆在了平台公司面前。本文在对地方水利投融资平台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后,从微观层面对平台公司在业务战略具体如何转型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张维,甘祖兵,金星辰[8](2016)在《基于九因素模型的云南水资源产业集成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产业集成是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优势互补和集成创新的过程,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实现经济效益集成递增。利用九因素模型工具,分析了云南水资源各产业部门的发展程度,提出了产业集成发展的路径,并从运行机制、法律法规、市场化、创新体系、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申永伟,鲁勇[9](2016)在《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分析》文中指出指出了水资源严重缺乏和严重污染构成的水危机已制约着各国的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水资源属不可再生资源,如何对其管理和优化利用就显得龙为重要。对完善水资源管理机策、加强水资源管理系统建设、完善管理行为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分析,以供参考。
李健,王博[10](2015)在《基于政策工具的中国节水政策框架分析研究》文中提出在政策工具视角下,采用内容分析法对选取的36份我国中央政府颁布的节水政策工具进行样本选择,并且按照构建节水政策制定的分析框架定义了分析单元和编码归类。从基本政策工具、节水政策产业价值链和节水政策作用领域三个维度进行计量和分析,深入剖析我国节水政策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节水政策制定和应用提出了科学化、合理化政策指引,以期为我国节水政策发展提供借鉴。
二、论水资源产业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水资源产业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水资源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水资源综合利用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发展的机理分析 |
2 实证分析 |
2.1 研究方法 |
(1)发展评价模型。 |
(2)耦合度模型。 |
(3)耦合协调度模型。 |
2.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3 结果分析 |
3.1 内蒙古自治区水资源综合利用与产业结构的综合发展水平 |
3.1.1 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时空测度分析 |
(1)时间测度分析。 |
(2)空间测度分析。 |
3.1.2 产业结构发展时空测度分析 |
(1)时间测度分析。 |
(2)空间测度分析。 |
3.2 内蒙古自治区水资源综合利用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协调度评价 |
(1)时间测度分析。 |
(2)空间测度分析。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 论 |
4.2 建 议 |
(2)山东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及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水资源与粮食生产关系的研究 |
1.2.2 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效率和影响因素的研究 |
1.2.3 粮食生产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 |
1.2.4 简要述评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数据来源 |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主要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粮食生产水资源 |
2.1.2 生产效率与生产要素配置效率 |
2.1.3 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效率 |
2.1.4 粮食生产水资源安全阈值 |
2.1.5 粮食生产水资源优化配置 |
2.2 理论基础 |
2.2.1 资源配置理论 |
2.2.2 公共物品理论 |
2.2.3 边际生产力理论 |
2.2.4 生产前沿面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山东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状况分析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自然地理概况 |
3.1.3 区划特征 |
3.2 粮食生产状况分析 |
3.2.1 山东粮食在全国的地位 |
3.2.2 山东粮食生产结构分析 |
3.2.3 山东粮食生产时序特征分析 |
3.2.4 山东粮食生产空间变化特征 |
3.3 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现状分析 |
3.3.1 数量配置状况 |
3.3.2 时空分异特征 |
3.3.3 质量配置状况 |
3.3.4 开发利用状况 |
3.4 本章小结 |
4 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效率测度及时空特征分析 |
4.1 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效率的测算及分析 |
4.1.1 模型构建 |
4.1.2 研究对象选取及变量设定 |
4.1.3 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效率测算结果及分析 |
4.2 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效率的分解特征 |
4.2.1 研究模型 |
4.2.2 规模效率的特征分析 |
4.2.3 可处置效率的特征分析 |
4.2.4 技术效率的特征分析 |
4.3 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
4.3.1 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效率的σ收敛分析 |
4.3.2 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效率的β收敛分析 |
4.3.3 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效率的俱乐部收敛分析 |
4.4 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效率的空间自相关特征分析 |
4.4.1 空间计量分析法 |
4.4.2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4.4.3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4.5 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测度 |
4.5.1 空间杜宾模型与空间溢出效应分解 |
4.5.2 指标选取与模型设定 |
4.5.3 数据描述性统计及平稳性检验 |
4.5.4 结果与分析 |
4.6 基于配置效率的粮食生产节水潜力估算 |
4.6.1 粮食生产节水潜力估算模型 |
4.6.2 不同地市粮食生产节水潜力估算结果分析 |
4.6.3 基于农业分区的粮食生产节水潜力估算结果分析 |
4.6.4 粮食生产节水潜力的时序趋势 |
4.7 本章小结 |
5 粮食生产水资源的区域间配置特征分析 |
5.1 区域间水资源禀赋和基础设施条件差异性分析 |
5.1.1 水资源禀赋特征分析 |
5.1.2 区域水资源禀赋与粮食生产的相关性检验 |
5.1.3 水利设施条件与粮食生产的匹配协调性分析 |
5.2 水资源对不同区域粮食生产的影响分析与测算 |
5.2.1 模型构建及数据来源 |
5.2.2 回归分析及参数估计 |
5.2.3 全省粮食生产水资源阻尼系数测度 |
5.2.4 区域间粮食生产水资源阻尼系数的差异性分析 |
5.3 粮食生产水资源匹配度测算及区域特征分析 |
5.3.1 水资源与粮食生产的匹配度测算及特征分析 |
5.3.2 水-土-粮综合匹配度测算及特征分析 |
5.3.3 水-土-粮不匹配和区域间差异显着的原因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粮食生产水资源的产业间配置特征分析 |
6.1 效益差距对粮食生产水资源不同产业间配置的影响分析 |
6.1.1 不同行业效益差距促进水资源非农化 |
6.1.2 比较收益低下促进农业水资源逃离粮食生产 |
6.2 种植结构对粮食生产水资源产业内部配置的影响分析 |
6.2.1 粮食作物水资源利用的差异性分析 |
6.2.2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影响水资源利用 |
6.2.3 粮食生产存在短缺与浪费并重的现象 |
6.3 政策因素对粮食生产水资源有效配置的影响分析 |
6.3.1 水价影响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的机理分析 |
6.3.2 政策激励影响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的机理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山东粮食生产水资源优化配置策略研究 |
7.1 粮食生产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思路与原则 |
7.1.1 总体思路 |
7.1.2 基本原则 |
7.2 未来粮食生产水资源供需关系预测 |
7.2.1 模型建立与数据来源 |
7.2.2 粮食生产水资源安全阈值预测 |
7.2.3 粮食生产供水量预测 |
7.2.4 粮食生产水资源缺口预测 |
7.3 粮食生产水资源系统优化配置方案设计 |
7.3.1 粮食生产水资源系统组成与主体界定 |
7.3.2 系统优化模型构建 |
7.3.3 优化结果分析 |
7.4 粮食生产水资源优化配置策略选择 |
7.4.1 区域间粮食生产水资源优化配置策略 |
7.4.2 产业间粮食生产水资源优化配置策略 |
7.4.3 产业内粮食生产水资源优化配置策略 |
7.5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3)云南水资源“两化一集成”跨界产业打造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云南的水资源及相关产业发展现状 |
(一) 云南水资源禀赋及其特点 |
(二) 云南水资源相关产业部门发展特征 |
二、水资源“两化一集成”跨界产业打造的思路 |
(一) 水资源资产化和资本化的思路 |
(二) 水资源产业化和集成化的思路 |
(三) 水资源产业集成跨界打造的步骤 |
三、相关对策建议 |
(一) 完善水资源开发利用统筹协调机制 |
(二) 建立适合云南的地方水权交易市场 |
(三) 推进云南全域水资源市场化进程 |
(四) 完善水资源产业区域创新支撑 |
(五) 扩大提高社会公众参与程度 |
(4)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与水资源的关联性分析及双向优化模型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1 文献回顾 |
2 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与水资源关联性分析 |
2.1 产业结构演变态势及变动系数 |
2.1.1 京津冀地区三次产业结构变动差异 |
2.1.2 京津冀地区三次产业结构变动系数测算 |
2.2 水资源利用结构演变成因及弹性系数 |
2.2.1 用水结构演变成因 |
2.2.2 水资源利用弹性系数测算 |
2.3 产业结构与水资源关联度测算 |
3 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与水资源双向优化模型构建 |
3.1 京津冀整体的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 |
3.2 京津冀各地区的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 |
3.3 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与水资源双向优化结果 |
4 结语 |
(5)河源市水资源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河源市水资源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
1.1 优势 (S) 分析 |
1.1.1 水资源优质丰富 |
1.1.2 生态环境优美 |
1.2 劣势 (W) 分析 |
1.2.1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 水资源承载能力有限 |
1.2.2 水资源保护压力大 |
1.3 机遇 (O) 分析 |
1.3.1 优质水资源需求日益凸显 |
1.3.2 大力打造水资源产业 |
1.4 危机 (T) 分析 |
1.4.1 水资源分配不平衡 |
1.4.2 水资源污染浪费和水土流失现象 |
2 河源水资源产业发展的建议 |
2.1 遵循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
2.2 加大对水资源的保护 |
2.3 完善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 |
2.4 推进水权制度改革 |
(6)《让世界有水可用:以色列应对水资源匮乏之道》(节译)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Information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
1.3 Objective of the Translation |
1.4 Organization of the Translation Report |
Chapter Two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s |
2.1 Text Analysis |
2.1.1 About the Author |
2.1.2 Text Background |
2.1.3 Text Style |
2.2 Proper Nouns and Special Terms |
2.3 The Analysis of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 |
2.3.1 The Analysis of Key Points |
2.3.2 The Analysis of Difficult Points |
2.4 Main Translation Tools |
Chapter Three Case Analysis |
3.1 Syntactic Linearity |
3.2 Reframing Sentence Structures |
3.3 Syntactic Transformation |
3.4 Turning Phrases into Clauses |
3.5 Word Conversion |
3.6 Free translation |
Chapter Four Conclusions |
4.1 Implications |
4.2 Limitations |
4.3 Suggestions for Future Translation Practice |
References |
Appendix 1: The Translated Text |
Appendix 2: The Original Text |
Acknowledgements |
(7)关于对地方水利投融资平台业务战略转型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水利投融资平台业务发展上存在的问题 |
(一) 政府职能突出, 市场融合不足 |
(二) 公益性质突出, 市场竞争不足 |
(三) 业务模式受限, 创新能力不足 |
二、水利投融资平台业务战略转型的路径 |
(一) 实施专业运营, 搭建三大平台 |
(二) 推动融合发展, 实现产业互动 |
(三) 加快资本运作, 构建上市平台 |
(四) 实施创新驱动, 培育核心竞争力 |
(8)基于九因素模型的云南水资源产业集成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产业集成的含义和作用 |
1.1 产业集成的含义 |
1.2 产业集成发展的作用 |
2 云南水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现状 |
2.1 云南具有优越的水资源禀赋 |
2.2 云南水资源产业发展情况 |
3 云南水资源产业集成发展路径研究 |
3.1 云南水资源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 |
3.2 云南水资源产业集成发展路径 |
4 相关政策建议 |
4.1 建立云南水资源产业集成运行机制 |
4.2 健全政策法规和地方立法保障 |
4.3 推进全域水资源市场化进程 |
4.4 进一步完善水资源产业区域创新支撑 |
4.5 扩大社会公众参与程度 |
(9)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水资源产业概述 |
2 水资源配置机制分析 |
3 水资源优化配置相关策略分析 |
3.1 完善水资源管理机制 |
3.2 加强水资源管理系统建设 |
3.3 优化水资源管理行为 |
4 结语 |
四、论水资源产业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水资源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 孟之琳,薛永基,张园圆. 人民黄河, 2021(07)
- [2]山东粮食生产水资源配置及优化策略研究[D]. 李明辉.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3]云南水资源“两化一集成”跨界产业打造的思考[J]. 张维. 中国工程咨询, 2019(03)
- [4]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与水资源的关联性分析及双向优化模型构建[J]. 吴丹.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09)
- [5]河源市水资源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J]. 邱元凯,陈东湖,邱志文. 科技视界, 2018(13)
- [6]《让世界有水可用:以色列应对水资源匮乏之道》(节译)翻译实践报告[D]. 樊姝伶. 重庆师范大学, 2017(01)
- [7]关于对地方水利投融资平台业务战略转型的思考[J]. 张坤令. 当代会计, 2016(11)
- [8]基于九因素模型的云南水资源产业集成发展研究[J]. 张维,甘祖兵,金星辰. 科技和产业, 2016(06)
- [9]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分析[J]. 申永伟,鲁勇. 绿色科技, 2016(06)
- [10]基于政策工具的中国节水政策框架分析研究[J]. 李健,王博. 科技管理研究,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