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川蕨类植物小志(论文文献综述)
宋记明,张林辉,刘光华,胡玉宝,徐江东,熊贤坤,和建华,沈绍斌,方丽明,易怀锋,和剑琴,肖明昆[1](2021)在《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市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摸清泸水市药用植物资源家底,旨在为区域内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根据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方案,以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为指导,对云南省泸水市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栽培药用植物资源、传统医药知识及中药材市场进行调查。野外普查采用样线调查和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获取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种类信息和实物凭证,共调查40块样地200个样方套,覆盖泸水市所有乡镇,涉及自然植被面积2828.33 km2,占全市总面积的88.29%。通过调查,采集制作腊叶标本1002号,经鉴定和查证有明确药用功效的植物有148科545属857种。调查到重点药材113种,珍稀濒危药材15种,收集整理52个民族民间验方,调查澄清民间习用品种8种。泸水市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中药材产业发展滞后,应在保护的前提下加快研究步伐、合理开发利用。
李慧[2](2020)在《云南省弥勒市彝族阿哲服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彝族阿哲服饰无论从是从物质方面还是非物质方面上看,两者都包含了彝族阿哲人对生活、生命的感悟,正因如此,也促使了阿哲服饰艺术风格的形成。彝族支系众多,服饰类型按照方言可分为凉山型、乌蒙山型、红河型、滇东南型、滇西型、楚雄型六种类型,弥勒阿哲服饰是保存相对较完整的滇东南型服饰的典型代表之一。本文以设计艺术研究为主。结合文献调研,对彝族阿哲服饰进行整理与归纳,为文章理论知识做补充;通过实地调研,对五山乡、巡检司镇以及江边乡等地区的彝族阿哲服饰进行详实的记录,为日后研究彝族阿哲服饰提供参考。从服饰本体上,分析彝族阿哲服饰面料、工具等工艺特征。从服饰色彩上,分析服饰色彩中彝族五色观与装饰色彩特征,通过艺术设计的方法分析其特征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从服饰图案上,分析服饰图案艺术特征与与自然环境、民族信仰等之间的关系。从艺术创作上,通过对彝族阿哲服饰的探究,探索其艺术特征的设计实践。结合对彝族阿哲服饰的整理与分析,本文从以下五个章节进行撰写。第一,对调查区域的地理环境、服饰起源、服饰文化概述;第二,对服饰所处的环境进行概述。主要以村落文化、环境、调查参与者等方面进行撰写;第三,针对服饰本体进行展开描写。主要以服饰工艺的载体、工艺特征以及服饰结构等三方面进行阐述;第四,分析彝族阿哲服饰艺术特征。主要从服饰色彩、图案、配件等方面展开描写。第五,探讨彝族阿哲服饰元素的文化内涵,并尝试艺术创作实践设计。笔者以弥勒市彝族阿哲人所居住的巡检司镇、五山乡以及江边乡等作为考察地,通过田野作业和文献资料的收集与分析之后对彝族阿哲服饰文化进行整理。以民族服饰作为切入点,对彝族服饰图案、色彩以及结构进行详实的记录;以服饰艺术特征为核心,围腰服饰图案、色彩以及结构运用特征展开叙述,进而探讨彝族阿哲服饰的文化内涵。
赵俊文[3](2019)在《凤了蕨属(Coniogramme)的系统学研究》文中指出凤了蕨属(Coniogramme Fee)隶属于广义凤尾蕨科(Pteridaceae)的珠蕨亚科(Cryptogrammoideae),其主要分布于亚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是其地理分布中心。一直以来,凤了蕨属被认为是蕨类植物中分类较为混乱的类群之一。笔者对本属植物进行了详细的标本查阅以及大量的野外观察,并利用六个叶绿体基因片段(trnH-psbA、trnL-F、rps4、rps4-trnS、matK和 rbcL),并选取来自中国、印度和非洲的39个凤了蕨属类群,共计90个样品,初步构建系统发育树,探讨各类群发育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凤了蕨属是一个很好的单系类群,其内部系统关系同原有分类框架完全不同,前人依据羽片边缘锯齿的有无以及网眼是否存在对本属植物的划分是不自然的。(2)海南凤了蕨(C.merrillii)最早分化出来,系统位置特殊,同本属其他类群构成姐妹群。(3)系统研究表明,属内各类群聚集为5个分支(C.merrillii group,C.japonica&C.robusta group,C.rosthornii group,C.fraxinea group和C.intermedia group)。海南凤了蕨单独构成分支C.merrillii group;C.japonica&C.robusta group包括日本凤了蕨(C.japonica)和黑轴凤了蕨(C.robusta)等,成员都具有疏浅的锯齿,且水囊远离锯齿;C.rosthornii group包括红杆凤了蕨(C.rubescens)、乳头凤了蕨(C.rosthornii)、太白山凤了蕨(C.taipaishan)ensis等,多数具有乳突状毛;C.fraxinea group以全缘类凤了蕨为主,成员都分布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最后C.intermedia group包括紫柄凤了蕨(C.sinesis)、尖齿凤了蕨(C.affinis)、骨齿凤了蕨(C.caudata)、峨眉凤了蕨(C.emeiensis)、普通凤了蕨(C.intermedia)等,成员都具有尖细的锯齿。(4)直角凤了蕨(C.procera)同全缘类凤了蕨亲缘关系较近,该种与心基凤了蕨(C.petelotii)互为姐妹群。(5)前人对于C.wilsonii的认识存在着错误,对其性状描述同C.fauriei的形态特征相同,所有鉴定为C.wilsonii的标本都应该鉴定为C.fauriei。同时,经过原始文献的查阅与模式标本的考证,将紫柄凤了蕨处理为C.wilsonii的异名。
叶红环[4](2019)在《斗篷山自然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初步研究》文中提出在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鉴定及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斗篷山自然保护区内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资源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斗篷山自然保护区有石松类和蕨类植物22科64属173种(含种下分类单位),其中石松类2科5属15种,蕨类20科59属158种;优势科为凤尾蕨科、铁角蕨科、碗蕨科、蹄盖蕨科、金星蕨科、鳞毛蕨科、水龙骨科,这7个科共有128种,占总种数的81.01%,优势属为卷柏属、鳞毛蕨属、铁角蕨属、耳蕨属、复叶耳蕨、瓦韦属、凤尾蕨属。(2)由多种地理成分组成保护区内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区系,其中科以泛热带分布占优势,共10科,占总科数的71.43%;属的区系特征以泛热带分布为主,共19属,占总属数的39.58%,说明该区石松类和蕨类具有明显的热带亲缘性,无特有属分布;种的地理成分以东亚成分为主,属东亚区系,其中以中国-日本分布亚型占优势,有52种,占总种数的30.95%,表明该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种的区系与日本的关系更为密切,同时属于中国特有分布的有22种,说明具有一定的地域特殊性;与其它6个地区石松类和蕨类区系相似性系数比较可知,在属级及种级水平上,皆是与梵净山亲缘关系最近,而与云南苍山亲缘关系疏远。(3)该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的生态类型有陆生、石生、附生、藤本和水生5类,以陆生型种类最多,共101种,占总种数的58.38%。该区石松类和蕨类主要应用价值有食用、药用、观赏等,其中药用石松类和蕨类共143种,占总种数的82.66%,以全草入药为主,且以清热解毒类种类最多;食用石松类和蕨类共22种,食用部位多以拳卷叶或根状茎为主;该区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石松类和蕨类共有130种,可在园林绿化、盆栽、盆景山石配置、切花配叶等方面应用。(4)采用离析法和石蜡切片法对单芽狗脊营养器官进行形态解剖研究,叶为异面叶,上、下表皮细胞均为不规则型,仅下表皮有气孔器分布;叶柄维管束有26个,自叶柄基部向上至叶轴仅有2个较大的维管束;根状茎薄壁细胞之间有多个维管束散生分布,且富含丰富的淀粉粒;皮层在根的横切结构中占比较大,木质部的发育方式为外始式;单芽狗脊珠芽的发育过程分为3个阶段,珠芽原基的形成期、珠芽原基的分化期、成熟期。
梁振龙[5](2018)在《中国高山耳蕨组和半开羽耳蕨组植物的分类修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查阅、研究国内各主要标本馆耳蕨属Polystichum Roth植物标本,结合野外考察,作者对属下的高山耳蕨组Polystichum Sect.Lasiopolystichum Daigobo和半开羽耳蕨组Polystichum Sect.Haplopolystichum Tagawa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类学研究,主要研究结果为对两个组的特征范围进行了确定,对组内的一些种进行了分类处理,以及补充和订正了其中一些种的线条画图版。关于种的分类处理如下:(1)将寒生耳蕨Polystichum frigidicola、石生耳蕨P.saxicola处理为黛鳞耳蕨P.nigrum的异名;(2)将哈巴耳蕨P.habaense处理为穆坪耳蕨P.moupinense的异名;(3)不同意《中国植物志》中将丽江耳蕨P.lichiangense作为陕西耳蕨P.shensiense异名的处理,认为丽江耳蕨为独立的种;(4)将亚东耳蕨P.yadongense处理为芒刺耳蕨P.prescottianum的异名;(5)将倒披针耳蕨P.oblanceolatum处理为正宇耳蕨P.liui的异名;(6)猴场耳蕨P.houchangense和涪陵耳蕨P.consimile二者间差异极小,将前者处理为后者的异名;(7)将木论耳蕨P.mulunense处理为广西耳蕨P.guangxiense的异名;经过对这两个组植物的研究,作者发现:在高山耳蕨组植物中,凭借羽片背部鳞片形态作为分系依据的作用被过分强调,同时,以叶柄基部颜色作为分种依据的重要性也被高估。植株大小在一些广布范围较广的种类中变异较大,在研究时应予以重视。叶片形态、羽片形态以及鳞片颜色在该类群植物中进行研究时应该给予应有的重视,可以作为重要的分种依据。在半开羽耳蕨组植物中,发现羽片与叶轴的角度大小存在明显变异,是一个不稳定的性状,存在同一叶片的不同部位,其羽片与叶轴的角度明显不同的情况;同时也发现羽片形态和孢子囊群着生位置是较为稳定的性状,尤其是羽片形态,在研究时应重视。在本次研究基础上,作者对中国产的高山耳蕨组植物和半开羽耳蕨组植物范围进行了定义,重新编订了分种检索表,并对一些种的变异范围进行了讨论。
尹子丽[6](2018)在《云南骨碎补类植物鉴别研究》文中提出骨碎补是常用的传统中药,具补肾强骨、续筋止痛之功效,是多种骨伤科中药制剂的主要组成药材。《中国药典》(2015年版)收载槲蕨Drynaria fortunei(Kunze)J.Sm.为骨碎补的基源植物。除药典收载品种外,多种药用蕨类植物因形态、药材的功效主治与骨碎补相似、全国各地又普存同名异物、地区性习惯用药、人为掺假等原因,导致市场上作为骨碎补入药的来源植物较多,严重影响中药骨碎补的质量和用药安全。本文针对骨碎补地方习用品种和混淆品种较多,且多集中分布于云南的特点,在本草考证的基础上,通过骨碎补资源在云南的分布、市售品种及民族民间应用等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整理出云南各地骨碎补的混淆品,并基于其形态学、DNA条形码和矿质元素不同鉴别方法对云南地区骨碎补类植物进行系统的鉴别研究,其研究结果如下:1.云南地区作骨碎补入药有槲蕨科(Drynariaceae)、骨碎补科(Davalliaceae)和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3科13属27种植物。其中,中华槲蕨Drynaria sinica和大叶骨碎补Davallia formosana作为骨碎补地方习用药材;石莲姜槲蕨Drynaria propinqua、川滇槲蕨Drynaria delavayi、膜叶星蕨Microsorum membranaceum、崖姜蕨Pseudodrynaria coronans、圆盖阴石蕨Humata tyermanni、光亮瘤蕨Phymatosorus cuspidatus和紫柄假瘤蕨Phymatopteris crenatopinnata是骨碎补的主要混淆品种;其它多为各地药材集市和当地药农及草医等出售或应用的混淆品。2.骨碎补类植物形态学的鉴别点主要为根茎断面分体中柱的颜色、形状和排列方式,其次为叶柄分体中柱、孢子表面纹饰、鳞片边缘、药材形状和断面颜色。药材鉴别以断面颜色及其分体中柱的颜色、形状和排列方式为主要鉴别点。骨碎补类植物鳞片大小和筛孔类型、叶型、叶表皮细胞、孢子囊群、根茎大小等特征在骨碎补类植物科间鉴别明显;鳞片的形状和尖部、孢子囊群在骨碎补类植物属间有鉴别点;叶序、叶片质地、叶表皮形态、粉末显微特征、根茎颜色和气味及质地等特征在骨碎补类植物科、属、种中均没有显着的鉴别规律或鉴别点,不适合作为骨碎补类植物的形态鉴别依据。3.候选序列trnL-F、matK、ITS2和rps4片段在云南骨碎补类植物中通用性较差,不适合作为骨碎补类植物鉴别的DNA条形码。根据骨碎补类物种鉴定率结果,推荐rps4-trnS为鉴别骨碎补类植物的首选DNA片段,atpB-rbcL作为补充片段。组合片段以atpB+rbcL+psbA-trnH、atpB+rbcL+rps4-trnS和atpB+rbcL+psbA-trnH+rps4-trnS物种分辨率最高(84%),鉴于DNA条形码快速、高效的要求考虑,建议组合片段选用鉴定率较高的两个片段atpB+rps4-trn S组合(80%)。4.矿质元素含量不能明显区分骨碎补类植物,但均以Ca含量最高,其次是K、Mg、P、Fe、Mn,且富含的矿质元素没有集中在一个种或是一个科、属,而是分布于不同的科和属,这类含量高的元素可能与骨碎补类植物均治疗骨伤科类疾病有一定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矿质元素含量的高低显示与骨碎补类植物的产地、生产和种植方式均有一定的相关性。本论文厘清了云南地区使用的骨碎补品种,为骨碎补药材的质量控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并系统地研究分析了云南骨碎补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筛选出适合鉴别的DNA条形码,为骨碎补类植物提供了形态学和分子鉴别依据;同时揭示了骨碎补类植物含量较高的矿质元素较相似,为骨伤科药进一步开发与研究提供了参考价值。
王瑶[7](2018)在《黄牯山自然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江口县黄牯山自然保护区隶属于贵州省铜仁市,位于贵州东北部,贵州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低山多丘陵间有平地,跨东经108°30′—109°06′,北纬27°27′—27°58′,保护区是亚热带大陆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2℃,年平均降水量1369.6mm,土壤以黄壤、褐壤为主。由于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环境,水热资源丰富,有着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非常适合林木生长,是高山植物区系最丰富的区域之一。通过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采集和鉴定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研究黄牯山自然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的物种多样性。本论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4个部分:(1)黄牯山自然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概况;(2)黄牯山自然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区系分析;(3)黄牯山自然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的生态特性;(4)黄牯山自然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的开发利用。研究结果表明:(1)黄牯山自然保护区共有石松类和蕨类植物20科62属140种(含种下等级),占中国石松类和蕨类植物40科178属2270种中的50%、34.83%和6.17%,黄牯山自然保护区石松类植物有2科3属9种,蕨类植物有18科59属131种。石松类优势科为卷柏科Selaginellaceae,蕨类优势科为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凤尾蕨科Pteridaceae、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石松类优势属为卷柏属Selaginella,蕨类优势属为凤尾蕨属Pteris、耳蕨属Polystichum、铁角蕨属Asplenium、鳞毛蕨属Dryopteris和复叶耳蕨属Arachniodes。(2)保护区地理区系成分复杂多样,属的区系地理成分可划分为11个分布类型和4个分布亚型,泛热带分布类型的属所占比例最多,有芒萁属Dicranopteris、碗蕨属Dennstaedt ia、金星蕨属Parathelypteris等,占总属数的40.00%;种的区系地理成分一共划分为10个分布类型和4个分布亚型,从种的分布区类型划分中可以看出,东亚成分最占优势,一共有69种,占总种数的51.50%,可知该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处于东亚区系中。其中中国—日本分布亚型有28种,占总种数的20.90%;中国—喜马拉雅分布亚型有11种,占总种数的8.21%,说明了黄牯山自然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在东亚区系中与日本的关系更密切。保护区与其他6个地区进行了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区系综合系数的比较可知,7个地区的区系综合系数按大小顺序排列分别是宽阔水>雅安市碧霞峰>黄牯山>麻阳河>安徽九华山>猛洞河风景区河谷生境>河南鸡公山,该区蕨类植物区系的丰富度仅次于宽阔水自然保护区、雅安市碧峰峡,排名第3,区系丰富度较贵州的麻阳河、安徽九华山、猛洞河风景区河谷生境、河南鸡公山要高。此外本文还将这6个保护区与黄牯山自然保护区的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进行相似系数比较,结果表明黄牯山自然保护区和宽阔水自然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关系密切。(3)黄牯山自然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的生态类型主要有陆生、附生、石生、藤本、水生这5个生态类型,以陆生生态类型为主,也称为土生,共计75种,占本区蕨类植物总数的53.57%,其次为石生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占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总数的33.57%。(4)黄牯山自然保护区共有食用石松类和蕨类植物8科10属14种,黄牯山自然保护区有药用价值的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共16科40属83种,药用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科属构成主要以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凤尾蕨科Pteridaceae、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这4大科占主要优势。保护区观赏石松类和蕨类植物通过构建园林应用综合评价体系可知,具有较高园林应用观赏价值的前10种,主要是翠云草Selaginella uncinata、抱石莲Lemmaphyllum dr ymoglossoides、槲蕨Drynaria roosii、柳叶蕨Cyrtogonellum fraxinellum、刺齿贯众Cyrtomium caryotideum、江南星蕨Neolepisorus fortunei、紫萁Osmunda japoni ca、长叶铁角蕨Asplenium prolongatum、银粉背蕨Aleuritopteris argentea、盾蕨Ne olepisorus ovatus,此外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还有指示作用、绿肥、饲用价值,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舒江平[8](2017)在《里白科及其近缘类群的系统发育基因组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石松类和蕨类植物是植物界最早登陆的靠孢子繁殖的维管植物,距今有近4亿年的演化历史。其特殊的演化地位对于研究整个植物界的系统发育和环境变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过去的20多年里,随着分子系统学方法的使用,使得对蕨类植物的演化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但是,在几个关键节点上的系统发育关系依然存在很多争议。例如在薄囊蕨类的基部类群中,里白科(Gleicheniaceae)及其近缘类群的演化关系至今仍悬而未决。本研究首先使用五个叶绿体片段对128个里白科植物进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重建得到里白科内部的系统演化关系,然后使用系统发育基因组学的方法,以里白科及其近缘类群的多个代表属的物种为研究对象,使用最大似然法,在基因组学水平上重建薄囊蕨类基部类群的进化历史。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海南里白和铁芒萁都是独立的物种基于5个叶绿体基因序列(rbcL,atpB,rps4,mat K和trnL-F),以双扇蕨科(Dipteridaceae)和Matoniaceae为外类群,使用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和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重建里白科科下属间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里白科6属分为两个大支,里白属(Diplopterygium)、芒萁属(Dicranopteris)和Gleichenella聚为一支,而假芒萁属(Sticherus)、Gleichenia和仅分布于新喀里多尼亚(New Caledonia)的单种属Stromatopteris聚为另外一支。对里白属进一步单独分析,发现光里白(Diplopterygium laevissimum)和中美洲产的Diplopterygium bancroftii聚为一支,是里白属的基部类群;海南里白(Diplopterygium simulans)作为一个独立种,与广东里白(Diplopterygium cantonense)聚为姐妹类群,不应并入大里白(Diplopterygium giganteum),这也暗示着异名中仍然存在大量的物种等待被重新“发现”。对芒萁属进一步单独分析,发现铁芒萁(Dicranopteris linearis)和芒萁(Dicranopteris pedata)各自聚为独立的单系类群,应该是两个独立的物种,不应将铁芒萁归并入芒萁。DNA条形码研究结果表明,rbcL、mat K和trnL-F是区分里白科植物的比较理想的DNA条形码,三者联合分析对于区分物种更加有效。2.里白科和膜蕨科是姐妹类群关系本研究选取里白科三个属的六个物种,膜蕨科(Hymenophyllaceae)六个属的11个物种和双扇蕨科(Dipteridaceae)两个属的两个物种,加上六个外类群,总共25个类群为研究对象,进行转录组测序,组装,去冗余等分析之后,筛选得到2,398个“一对一”直系同源基因,经过修剪筛选得到序列的保守区域之后,将所有保守序列进行串联合并得到超级矩阵,包括260,710个氨基酸位点。选择模型检测得到的最优模型JTT+F模型,使用最大似然法重新推测里白科及其近缘类群的演化关系。结果显示,里白科与膜蕨科互为姐妹类群,二者继而和双扇蕨科聚为单系(BPML=100)。这三个类群植物的根状茎都是长而横走,都具有克隆繁殖的能力,一般会形成大片的居群;双扇蕨科植物基本上都是土生,单叶,绝大多数现存的里白科植物是攀缘或半附生,而绝大多数膜蕨类植物都是附生,推测里白科及其近缘类群在很早的时期就开始出现分化,一支适应干旱、阳光充足的阳性环境;一支适应阴湿的林下环境,这可能与当时石炭纪大面积的湿热森林的出现有关。3.厚壁蕨属不应并入膜蕨属,长筒蕨属不是单系类群。膜蕨科分为两大支,即膜蕨类(Hymenophylloids)分支和瓶蕨类(Trichomanoids)分支。华东膜蕨(Hymenophyllum barbatum)、蕗蕨(Mecodium badium)、长柄蕗蕨(Mecodium osmundoides)和指状细口团扇蕨(Microtrichomanes digitatum)聚为一支,支持Flora of China(2013)将蕗蕨属(Mecodium)和细口团扇蕨属(Microtrichomanes)归并入膜蕨属(Hymenophyllum),而厚壁蕨(Meringium denticulatum)与团扇蕨(Gonocormus minutus)互为姐妹类群,未能和膜蕨类聚为一支,不应将厚壁蕨属归入膜蕨属。线片长筒蕨(Selenodesmium obscurum)和厚叶蕨(Cephalomanes sumatranum)互为姐妹类群,与广西长筒蕨(Selenodesmium siamense)成并系关系,从这个结果来看,长筒蕨属并不是单系类群,很可能其中只有一部分类群属于长片蕨属。但是,本研究中类群取样太少,这个问题的解决还需要增加类群数量来进一步研究。本研究运用叶绿体数据和转录组数据重建了里白科及其近缘类群的系统演化历史,理清了里白科内部的演化关系,解决了薄囊蕨类基部类群的争议,为进一步理解蕨类植物的分类和演化提供了依据。
刘丽婷[9](2017)在《芒萁克隆种群格局形成的生态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芒萁(Dicranopteris pedata)是红壤指示植物,具有根状茎克隆和孢子克隆两种克隆方式,常在亚热带植物群落系统受干扰退化后重建过程初级阶段以优势种群出现。研究芒萁克隆扩散形成种群的生态过程对了解亚热带退化植被演替和通过干扰提升林分质效有重要意义。针对上述研究目的,通过研究芒萁的蕨类克隆植物生物学特性和在四种低质林地生态特征,分析芒萁克隆生长、种群扩散及格局形成过程及产生的生态后果,方法和结论如下:1、通过固定样地观测,分析芒萁根状茎克隆生长规律,从克隆单株尺度分析红壤区异质生境下芒萁克隆种群格局形态的机理,芒萁是浅根性、枝源性、无限生长型、单轴和合轴混合型蕨类克隆植物,通过克隆生长将分株(茎芽、叶芽)放置在不同水平空间位置从而实现强的水平拓展。在克隆生长过程中,芒萁形态整合主要特点有:以增加叶芽、茎芽构件萌芽数量,抵消芽构件高死亡率对种群扩散的不良影响;及与间隔子所处环境外因无关的单条根状茎生长的随机性长度差异,缓解环境异质性对基株的不利影响,提高适合度;芒萁克隆生长过程根状茎形态整合、生理整合等克隆生长优势综合单株格局特点,使芒萁种群在退化红壤生境中有较高环境适合度和竞争优势。2、通过对四种不同干扰类型、程度及持续时间低质林的调查,发现林下芒萁种群扩散林分具有明显环境特征:红壤、地表植被干扰破坏、地位级指数低、林分早期郁闭度低等。在桉树人工林中,芒萁种群扩散需要的条件是芒萁孢子体具备克隆生长特性时,林分郁闭度要求0.6以下,当选择瘠薄的林地进行人工林营林,或者经营管理差、种植选择的品种早期速生性差、种植密度过小等经营问题存在时,人工林分郁闭度缓慢,会给芒萁源株定植有利的光照环境,芒萁种群迅速扩散。人工林下克隆植物种群的扩散,恰恰是人工林郁闭慢,即人工林目标树种冠幅横向扩展缓慢造成。芒萁不仅是红壤立地的指示物种,芒萁克隆种群格局形成的过程,可视为红壤立地生境退化,乔木层树种冠层结构变化引起光资源均质性的生境向光资源异质性生境转变的过程。3、应用克隆分子生态学方法研究株种群尺度芒萁种群克隆结构,结合根状茎生长速率、间隔子寿命等,可析知芒萁克隆种群格局形成的生态过程。在江西泰和“马尾松-芒萁”次生林中芒萁基株种群克隆基因型分布格局研究中可知,亚热带水热条件较好地区,芒萁在林下单优种群一旦形成,种群不断克隆扩散,循环覆盖,无人为干扰这种群落结构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4、通过对受干扰湿地松林干扰斑块和异质性冠层斑块的扩展点格局研究,发现对林分的干扰可促进或阻止芒萁种群的克隆扩散。城郊湿地松林在城市建设中受到的干扰,给芒萁种群扩散创造了条件;在针叶林中在人工林窗种植常绿阔叶树种形成的常绿阔叶树种斑块,与芒萁斑块,通过扩展点格局的分析,两者间具有显着负关联关系;在湿地松、马尾松林分中,利用人工林窗干扰,种植常绿乡土阔叶树种,是积极有效的林分干扰方式。5、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芒萁具有重金属结合蛋白基因,对稀土尾矿自然恢复的植被群落种间关联分析发现芒萁在尾矿迹地植被天然恢复前15年林下灌草层优势度最高,结合芒萁克隆生长特性对异质性红壤立地环境适应性,和芒萁与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湿地松(Pinus elliottii)强种间关联特性,可选用芒萁作为稀土尾矿植被修复的灌草层首选物种。论文通过探讨芒萁根状茎克隆生长特征、种群克隆扩散的条件、生态适应性机理及生态效应,同时应用克隆植物种群生态学的概念、方法,解决森林经理中林地灌草层植被管理的问题;应用扩展点格局方法和斑块模型解决森林经理中干扰技术和植被关系的问题。
朱晓凤[10](2016)在《中国几种食用蕨类植物的孢子繁殖与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历来有食用野菜的传统,食用蕨类植物在我国的应用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我国野生蕨类植物资源丰富,但在开发食用蕨类资源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开发种类少、采收时间集中、营养成分尤其是蛋白质营养价值不明等,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需求。本研究明确了中国常用食用蕨类植物种类并对其进行民族植物学编目(Ethnobotanical catalog)和定量研究;对其中食用人数较多、食用范围较广的若干种蕨类植物进行了孢子繁殖研究,建立了适宜的繁殖技术体系;并对栽培品种成株可食部位进行了一般营养成分分析和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评估了它们的食用价值。本研究旨在为开发食用蕨类资源提供丰富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实现其利用最大化。首先,本研究采用民族植物学方法对中国24个省、市及自治区的204人进行了调查,得到中国常用食用蕨类植物共计39种,新增加了阴地蕨(Botrychium ternatum)、日本安蕨(Anisocampium niponicum)、细齿角蕨(Cornopteris crenulatoserrulata)、毛柄双盖蕨(Diplazium dilatatum Blume)、江南星蕨(Microsorum fortunei)、羽裂星蕨(Microsorum insigne)和栗蕨(Histiopteris incisa)7种可食用蕨类。调查数据比文献报道的104种要少,原因是许多文献报道的食用蕨类植物在实际生产生活中一般作它用。对中国常用食用蕨类的种名、地方名、食用部位、食用方法、分布地区等进行了民族植物学编目,同时对所得资料进行了相似度指数(Jaccard index)和利用频度(Utilization frequency)的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江西和福建对食用蕨类植物的利用相似度最高,为0.50,而海南与河南、河北、四川、广西、内蒙古以及陕西食用蕨类的种类完全不同,相似度指数为0;食用人数最多的是蕨(Pteridium aquilinum var.latiusculum),利用频度为0.418,开发潜力最大,往后依次是菜蕨(Callipteris esculenta)、水蕨(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紫萁(Osmunda japonica)、乌毛蕨(Blechnum orientale)、荚果蕨(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以及巢蕨(Neottopteris nidus),这7种蕨类也具有开发潜力。然后,对其中的4种蕨类植物菜蕨、荚果蕨、蕨和水蕨进行了孢子繁殖研究,详细观察并记录了繁殖过程中各阶段出现的形态特征和时间。观察发现:4种蕨类萌发类型均为书带蕨型(Vittaria-Type),除了水蕨的原叶体发育类型为水蕨型(Ceratopteris-Type)外,其余三种原叶体发育类型均为铁线蕨型(Adiantum-Type)。菜蕨、荚果蕨、蕨和水蕨的发育周期分别为80天、64天、42天和33天。结合过去已发表的相关资料,对4种蕨类的孢子萌发、原叶体、性器官以及幼孢子体形成等4个生长关键点所出现时间的培养条件,如光照时长、光照强度和温度等,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9-24h内,光照时间越长,孢子萌发天数越短;(2)1000-7000lx范围内,光照强度越小,原叶体发育天数越短;(3)20-25℃范围内,配子体发育速率与温度无显着相关性。第三,测定了4种(菜蕨、荚果蕨、蕨和水蕨)经孢子繁殖培育出的成苗可食部位的一般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组成,并首次采用模糊识别、化学评分、氨基酸评分、必需氨基酸指数、化学生物价、营养指数和氨基酸比值系数分等化学评价法对其进行了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结果表明:(1)它们的可食部位蛋白质,粗脂肪、矿物质以及膳食纤维的含量丰富且氨基酸种类齐全,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值约40%,蛋白质营养价值较高;(2)蕨的氨基酸总量最高,为974.2 mg/g蛋白质,其次是荚果蕨,为760.3 mg/g蛋白质,水蕨的氨基酸总量最低,为670.7 mg/g蛋白质;(3)在所有样品中,亮氨酸是必需氨基酸中含量最丰富的,种间差异不大;而谷氨酸是非必需氨基酸中含量最多的,其中蕨的谷氨酸含量为319.8mg/g蛋白质,是菜蕨的3.3倍,荚果蕨的2.6倍,水蕨的3.0倍,显着高于其它3种;(4)4种蕨类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都是蛋氨酸和胱氨酸;(5)以芹菜为参考蛋白,得出待评价样品的蛋白质营养价值顺序为:蕨>荚果蕨>菜蕨>芹菜>水蕨。故蕨、荚果蕨和菜蕨作为新型蔬菜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水蕨虽然蛋白质营养价值低于芹菜,但作为国家二级濒危保护植物,仍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
二、四川蕨类植物小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川蕨类植物小志(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市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调查区概况 |
1.2 调查时间 |
1.3 调查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
2.2 栽培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
2.3 传统医药知识调查 |
2.4 中药材市场调查 |
3 结论与讨论 |
3.1 泸水市药用植物资源构成、分布特点 |
3.2 泸水市药用植物资源消长变化趋势 |
3.3 泸水市药用植物资源发展建议 |
(2)云南省弥勒市彝族阿哲服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课题来源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1.相关概念界定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的主要内容 |
2.研究方法 |
(五)研究思路 |
一、弥勒市彝族阿哲服饰概述 |
(一)调查区域地理文化简述 |
1.区域地理环境 |
2.区域文化背景 |
(二)彝族阿哲服饰起源 |
1.神话传说与史诗记载中的服饰 |
2.古代造型艺术中的服饰 |
本章小结 |
二、弥勒市彝族阿哲服饰调查 |
(一)村落的选定 |
1.自然地理环境 |
2.交通环境 |
(二)村落文化 |
1.巡检司镇与彝族阿哲祭龙仪式的由来 |
2.五山乡与“爱佐爱莎”的缘起 |
3.木叶传情的恋爱观 |
(三)村落调查参与者 |
1.局内人群体对彝族阿哲服饰的看法 |
2.局外人群体对彝族阿哲服饰的看法 |
本章小结 |
三、弥勒市彝族阿哲服饰分类研究 |
(一)彝族阿哲服饰结构设计 |
1.女性款式 |
2.男性款式 |
3.童帽 |
(二)彝族阿哲服饰的物质载体 |
1.彝族阿哲服饰面料 |
2.彝族阿哲服饰金属材料 |
(三)彝族阿哲服饰的装饰工艺 |
(四)服饰着装设计 |
本章小结 |
四、弥勒市彝族阿哲服饰特征分析 |
(一)彝族阿哲服饰的色彩特征 |
1.彝族阿哲服饰底色运用规律 |
2.彝族阿哲服饰的装饰色 |
(二)彝族阿哲服饰的图案特征 |
(三)彝族阿哲服饰的配件特征 |
1.头饰 |
2.耳饰 |
3.胸饰 |
4.手饰 |
(四)彝族阿哲服饰的装饰语言分析 |
1.结构之美 |
2.图案之美 |
3.色彩之美 |
4.族群审美情感 |
5.艺术表现的形式法则 |
本章小结 |
五、弥勒市彝族阿哲服饰的文化内涵 |
(一)彝族阿哲服饰文化与自然地理环境 |
(二)彝族阿哲服饰与民族信仰崇拜 |
1.彝族阿哲服饰与图腾崇拜 |
2.彝族阿哲服饰与母性崇拜 |
3.彝族阿哲服饰与自然崇拜 |
4.彝族阿哲服饰与竹(树)崇拜 |
(三)彝族阿哲服饰与周边民族服饰 |
1.阿哲服饰与汉族的影响 |
2.彝族阿哲服饰与彝族阿细服饰 |
3.阿细与阿哲服饰艺术特征异同原因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语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1 探析彝族阿哲服饰元素与现代设计的可行性 |
1.彝族阿哲服饰在图案题材表现方面 |
2.彝族阿哲服饰在色彩运用方面 |
附录2 彝族阿哲服饰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与应用 |
1.遵守彝族阿哲服饰元素再设计的原则 |
2.彝族阿哲服饰元素设计流程 |
3.彝族阿哲服饰本体图案 |
4.彝族阿哲服饰图案在丝巾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
5.彝族阿哲服饰色彩在丝巾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
6.彝族阿哲服饰结构在丝巾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
7.彝族阿哲服饰综合特征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
附录3 课题名称的推敲及文献调研工作 |
附录4 田野调查工作 |
附录5 田野资料分析 |
附录6 表录 |
附录7 图录 |
附录8 学术成果统计 |
(3)凤了蕨属(Coniogramme)的系统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凤了蕨属植物简介 |
1.1.1 简介 |
1.1.2 性状以及分类状况 |
1.1.3 分类历史 |
1.2 研究方法原理概述 |
1.3 凤了蕨属分类目前存在的问题 |
1.3.1 原始文献和模式标本考证 |
1.3.2 形态学性状的变异及其分类学价值 |
1.3.3 属内各类群间的系统发育关系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分类修订所用材料 |
2.1.2 分子材料 |
2.1.3 DNA片段的选择 |
2.1.4 器皿耗材及仪器 |
2.1.5 生化试剂 |
2.1.6 引物 |
2.2 方法 |
2.2.1 分类修订研究方法 |
2.2.2 分子实验方法 |
2.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 |
3.1.1 序列特征 |
3.1.2 序列发育树分析 |
3.2 凤了蕨属整体系统发育框架 |
3.3 分子树内主要单系分支 |
3.3.1 Coniogramme merrillii group (Clade A) |
3.3.2 Coniogramme japonica & C. robusta group (Clade B) |
3.3.3 Coniogramme rosthornii group (Clade C) |
3.3.4 Coniogramme fraxinea group (Clade D) |
3.3.5 Coniogramme intermedia group (Clade E) |
3.4 C. wilsonii及其相关类群的分类修订 |
3.4.1 Coniogramme wilsonii在中国的鉴定问题 |
3.4.2 Coniogramme wilsonii的异名问题 |
3.4.3 关于凤了蕨属类群网眼类型的一些讨论 |
第四章 小结与展望 |
4.1 小结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4)斗篷山自然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中国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研究概况 |
1.2 贵州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研究概况 |
1.3 中国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
1.4 中国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生态特性研究 |
1.5 中国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开发利用研究 |
1.6 单芽狗脊生物学研究 |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研究内容、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2.3.1 野外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调查 |
2.3.2 单芽狗脊的解剖学研究 |
3 斗篷山自然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资源调查分析 |
3.1 斗篷山自然保护区石松类植物组成分析 |
3.2 斗篷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组成分析 |
3.2.1 蕨类植物科的组成分析 |
3.2.2 蕨类植物属的组成分析 |
3.3 斗篷山自然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区系分析 |
3.3.1 科的区系成分分析 |
3.3.2 属的区系成分分析 |
3.3.3 种的区系成分分析 |
3.3.4 与其他地区的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区系的比较分析 |
3.4 结论与讨论 |
4 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生态学特性 |
4.1 陆生石松类和蕨类 |
4.2 石生石松类和蕨类 |
4.3 附生石松类和蕨类 |
4.4 藤本石松类和蕨类 |
4.5 水生石松类和蕨类 |
4.6 结论与讨论 |
5 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开发利用 |
5.1 食用石松类和蕨类植物 |
5.2 药用石松类和蕨类植物 |
5.2.1 药用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种类组成 |
5.2.2 药用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药用部位分析 |
5.2.3 药用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药用功效分析 |
5.3 观赏石松类和蕨类植物 |
5.3.1 观赏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的观赏特性 |
5.3.2 园林应用价值 |
5.4 指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 |
5.5 化工原料石松类和蕨类植物 |
5.6 编织、饲用和肥用、农药石松类和蕨类植物 |
5.7 结论及讨论 |
5.8 斗篷山自然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建议 |
6 单芽狗脊解剖学研究 |
6.1 单芽狗脊营养器官解剖结构 |
6.1.1 叶的解剖结构 |
6.1.2 叶柄的解剖结构 |
6.1.3 根状茎的解剖结构 |
6.1.4 根的解剖结构 |
6.2 单芽狗脊珠芽发育过程 |
6.2.1 单芽狗脊形态观察 |
6.2.2 单芽狗脊珠芽解剖结构 |
6.3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 |
附录 Ⅱ |
在校期间参加的科研活动及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5)中国高山耳蕨组和半开羽耳蕨组植物的分类修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研究历史及问题 |
1.1 研究历史 |
1.2 存在问题 |
第二章 研究材料和性状评估 |
2.1 研究材料 |
2.2 性状评估 |
第三章 组内种间关系的研究 |
3.1 属的描述 |
3.2 高山耳蕨组的分类研究 |
3.2.1 黛鳞耳蕨P.nigrum、寒生耳蕨P.frigidicola和石生耳蕨P.saxicola的关系 |
3.2.2 穆坪耳蕨P.moupinense和哈巴耳蕨P.habaense的关系 |
3.2.3 陕西耳蕨P.shensiense和丽江耳蕨P.lichiangense的关系 |
3.2.4 芒刺耳蕨P.prescottianum和亚东耳蕨P.yadongense的关系 |
3.3 半开羽耳蕨组的分类研究 |
3.3.1 正宇耳蕨P.liui和倒披针耳蕨P.oblanceolatum的关系 |
3.3.2 涪陵耳蕨P.consimile和猴场耳蕨P.houchangense的关系 |
3.3.3 木论耳蕨P.mulunense和广西耳蕨 P.guangxiense的关系 |
第四章 孢粉学研究 |
4.1 孢子形态观察结果 |
4.2 讨论 |
4.2.1 穆坪耳蕨和哈巴耳蕨的关系 |
4.2.2 黛鳞耳蕨和寒生耳蕨的关系 |
4.2.3 芒刺耳蕨和亚东耳蕨的关系 |
4.2.4 陕西耳蕨和丽江耳蕨的关系 |
4.2.5 中华耳蕨和拉萨高山耳蕨P.lhasaense的关系 |
4.2.6 刀羽耳蕨P.deltodonvar.cultripinnum、蒙自耳蕨P.mengziense和对生耳蕨P.deltodon的关系 |
第五章 分类处理 |
5.1 高山耳蕨组 |
5.1.1 组的范围及描述 |
5.1.2 分种检索表 |
5.1.3 种的各论 |
5.2 半开羽耳蕨组 |
5.2.1 组的范围及描述 |
5.2.2 分种检索表 |
5.2.3 种的各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线条画图版的补充和订正 |
5.1 黛鳞耳蕨 |
5.2 红鳞耳蕨 |
5.3 中华耳蕨 |
5.4 金佛山耳蕨 |
5.5 涪陵耳蕨 |
5.6 大关耳蕨 |
(2)孢子和模式标本图版 |
在读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与成果 |
致谢 |
(6)云南骨碎补类植物鉴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1.1 骨碎补类植物概况 |
1.2 骨碎补原植物本草考证 |
1.3 骨碎补用药历史沿革 |
1.4 骨碎补类植物研究进展 |
1.4.1 骨碎补类植物文献记载 |
1.4.2 骨碎补类植物资源分布 |
1.4.3 骨碎补类植物形态鉴别研究 |
1.4.4 骨碎补类植物分子鉴别研究 |
1.4.5 骨碎补类化学研究概况 |
1.4.6 骨碎补类药理研究概况 |
1.4.7 小结 |
1.5 研究目的 |
1.6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云南地区骨碎补混淆品的调查研究 |
2.1 调查方法 |
2.2 调查结果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云南骨碎补类植物形态学鉴别研究 |
3.1 植物形态鉴别研究 |
3.1.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3.1.2 方法 |
3.1.3 结果 |
3.2 药材(根茎)形态鉴别研究 |
3.2.1 实验材料 |
3.2.2 方法 |
3.2.3 结果 |
3.3 鳞片形态鉴别研究 |
3.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3.2 方法 |
3.3.3 结果 |
3.4 叶及叶表皮形态鉴别研究 |
3.4.1 实验材料 |
3.4.2 方法 |
3.4.3 结果 |
3.5 孢子囊及孢子形态鉴别研究 |
3.5.1 实验材料 |
3.5.2 方法 |
3.5.3 结果 |
3.6 显微鉴别研究 |
3.6.1 实验材料及试剂与仪器 |
3.6.2 方法 |
3.6.3 结果 |
3.6.3.1 根茎横切面显微鉴别 |
3.6.3.2 叶柄横切面显微鉴别 |
3.6.3.3 根茎粉末显微鉴别 |
3.7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云南骨碎补类植物DNA条形码鉴别研究 |
4.1 实验材料及试剂和仪器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仪器及试剂 |
4.2 方法 |
4.2.1 总DNA提取 |
4.2.2 扩增引物 |
4.2.2.1 反应体系 |
4.2.2.2 PCR扩增反应条件 |
4.2.2.3 PCR产物琼脂凝胶电泳 |
4.2.3 数据处理 |
4.2.3.1 序列拼接 |
4.2.3.2 序列比对 |
4.2.3.3 序列变异分析 |
4.2.3.4 物种鉴定能力分析 |
4.3 结果 |
4.3.1 PCR扩增和测序成功率分析 |
4.3.2 DNA条形码片段特征 |
4.3.3 种内种间遗传距离及“barcodinggap”评估 |
4.3.4 鉴定效率分析及评价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云南骨碎补类植物矿质元素分析 |
5.1 实验材料及试剂与仪器 |
5.2 方法 |
5.3 结果 |
5.3.1 标准曲线方程及相关系数 |
5.3.2 各元素测定值及加样回收率 |
5.3.3 骨碎补类矿质元素含量范围 |
5.3.4 骨碎补类的矿质元素含量 |
5.3.5 骨碎补类植物矿质元素含量均值和相对标准偏差 |
5.4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骨碎补混淆品种调查 |
6.2 云南骨碎补类植物系统鉴别研究 |
6.2.1 形态学鉴别 |
6.2.2 DNA条形码鉴别 |
6.2.3 矿质元素含量 |
6.3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黄牯山自然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我国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研究概况 |
1.2 贵州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研究概况 |
1.3 中国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区系的研究概况 |
1.4 中国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生态特性研究 |
1.5 中国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开发利用概况 |
1.6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黄牯山自然保护区自然概况 |
3 材料与方法 |
4 黄牯山自然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概况 |
4.1 黄牯山自然保护区石松类植物概况及优势性分析 |
4.2 黄牯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概况及优势性分析 |
4.2.1 黄牯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科的优势性分析 |
4.2.2 黄牯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属的优势性分析 |
5 黄牯山自然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区系分析 |
5.1 属的区系成分及特点 |
5.2 种的区系成分及特点 |
5.3 与其他地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区系的比较 |
5.3.1 区系丰富程度比较 |
5.3.2 相似系数比较 |
6 黄牯山自然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的生态特性 |
7 黄牯山自然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的开发利用 |
7.1 黄牯山自然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的食用资源分析 |
7.1.1 黄牯山自然保护区的食用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生境和食用方法 |
7.2 黄牯山自然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的药用价值 |
7.2.1 药用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科属构成 |
7.2.2 黄牯山自然保护区药用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药用功效统计 |
7.2.2.1 清热类药用石松类和蕨类植物 |
7.2.2.2 舒筋活络、祛风湿类药用石松类和蕨类植物 |
7.2.2.3 妇科类药用石松类和蕨类植物 |
7.2.2.4 其它类药用石松类和蕨类植物 |
7.3 黄牯山自然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的观赏价值 |
7.3.1 黄牯山自然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的观赏要点 |
7.3.2 黄牯山自然保护区观赏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 |
7.3.2.1 园林绿化 |
7.3.2.2 盆栽观赏 |
7.3.2.3 盆景装饰和插花 |
7.3.3 黄牯山自然保护区观赏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评价体系的构建 |
7.3.3.1 构建层次结构模型 |
7.3.3.2 构造判断矩阵并计算权重 |
7.3.3.3 制定评价标准 |
7.3.3.4 结果与分析 |
7.4 黄牯山自然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的指示作用 |
7.5 黄牯山自然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的绿肥、饲用价值 |
7.6 黄牯山自然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建议 |
8 结论 |
8.1 黄牯山自然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区系组成较为丰富 |
8.2 黄牯山自然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的生态类型较为丰富 |
8.3 黄牯山自然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开发利用价值较高 |
8.4 黄牯山自然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保护工作有待加强 |
9 参考文献 |
附录 |
1.黄牯山自然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名录 |
2.彩图 |
3.在校期间参加科研项目及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8)里白科及其近缘类群的系统发育基因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分子系统发育学 |
1.1.1 系统发育关系 |
1.1.2 分子系统发育学的原理和方法 |
1.1.3 分子系统发育学在蕨类植物中的应用 |
1.1.4 系统发育基因组学 |
1.2 里白科研究现状 |
1.2.1 里白科分类学研究 |
1.2.2 系统发育学研究 |
1.3 里白科及其近缘类群的系统演化关系 |
1.3.1 研究进展 |
1.3.2 系统发育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本研究的目的 |
第二章 基于叶绿体基因的里白科系统发育学研究 |
2.1 里白科的系统发育关系 |
2.1.1 材料选取 |
2.1.2 实验方法 |
2.1.3 分析方法 |
2.1.4 结果 |
2.1.5 讨论 |
2.2 基于DNA条形码和系统发育分析从异名中发现“新种”——以海南里白为例 |
2.2.1 引言 |
2.2.2 材料收集 |
2.2.3 研究方法 |
2.2.4 结果 |
2.2.5 讨论 |
第三章 里白科及其近缘类群的系统发育基因组学研究 |
3.1 材料选取 |
3.2 研究方法 |
3.2.1 实验方法 |
3.2.2 分析方法 |
3.3 研究结果 |
3.3.1 测序数据结果统计 |
3.3.2 里白科及其近缘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 |
3.4 讨论 |
3.4.1 里白科、膜蕨科和双扇蕨科为单系类群 |
3.4.2 里白科与膜蕨科互为姐妹类群 |
3.4.3 膜蕨科的属间系统发育关系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4.1 里白科的系统发育关系 |
4.2 里白科及其近缘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芒萁克隆种群格局形成的生态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克隆植物种群生态学研究概述 |
1.2.1. 概念与理论研究现状 |
1.2.2. 克隆植物种群格局形成 |
1.2.3. 克隆植物种群生态学研究重点 |
1.2.4. 林学中克隆植物种群生态研究方向 |
1.3. 根状茎克隆种群生态研究现状 |
1.3.1. 根状茎克隆特点 |
1.3.2. 根状茎的形态适应性 |
1.3.3. 根状茎生态适应策略 |
1.4. 克隆性蕨类植物种群生态研究现状 |
1.4.1. 克隆蕨类种群生态理论研究 |
1.4.2. 蕨类克隆构件格局形成与生态功能 |
1.4.3. 蕨类克隆植物环境适合度 |
1.5. 芒萁生理特性研究现状 |
1.5.1. 芒萁生长特点 |
1.5.2. 芒萁生物量与营养循环 |
1.5.3. 光合作用与化感效应 |
1.5.4. 重金属富集功能 |
1.5.5. 芒萁生态功能的争论 |
1.5.6. 退化红壤植被恢复中芒萁生态位 |
第2章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1. 研究科学问题 |
2.1.1. 问题提出 |
2.1.2. 解决思路 |
2.2. 研究背景与内容 |
2.2.1. 单株尺度: 根状茎克隆生长规律及格局 |
2.2.2. 基株尺度: 种群相同基因型单株格局 |
2.2.3. 群落尺度: 芒萁种群斑块与干扰、植被斑块间关联 |
2.2.4. 环境因素: 林分郁闭度与土壤条件 |
2.2.5. 林分影响: 对人工林目标树种生产力影响 |
2.2.6. 应用研究:稀土尾矿植被群落芒萁重要值与种间关联 |
2.3. 样地与技术路线 |
第3章 数据调查与分析方法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赣中湿地松人工林试验地 |
3.1.2. 赣南马尾松次生林试验地 |
3.1.3. 广东雷州地区桉树林人工林试验地 |
3.1.4. 赣南县稀土尾矿试验地 |
3.2. 固定样地观测根状茎拓展过程与格局 |
3.2.1. 固定样地设置与观测 |
3.2.2. 完整单株根状茎挖掘与制图 |
3.2.3. 观测数据分析 |
3.3. 克隆分子生态学方法研究基株扩散距离 |
3.3.1. 芒萁转录组测序与转录组特性分析 |
3.3.2. 转录组序列微卫星特征及EST-SSR标记开发 |
3.3.3. 小尺度空间芒萁种群克隆多样性 |
3.4. 扩展点格局方法研究芒萁斑块与其他斑块关联 |
3.4.1. 植被和干扰的斑块化 |
3.4.2. 调查取样 |
3.4.3. 布局图绘制 |
3.4.4. 扩展点格局分析方法应用与改进 |
3.4.5. Programita软件的应用 |
3.5. 空间替代时间对比林分研究芒萁扩散环境条件 |
3.5.1. 样地调查 |
3.5.2. 利用同龄人工林冠幅计算林分郁闭度 |
3.5.3. 土种类型与土壤肥力 |
3.6. 对比分析种群扩散对桉树生长影响 |
3.6.1. 样地设置 |
3.6.2. 植物调查 |
3.6.3. 数据分析 |
3.7. 空间替代时间研究尾矿芒萁群落种间关系 |
3.7.1. 植被调查 |
3.7.2. 数据处理 |
第4章 研究结果 |
4.1. 单株根状茎生长规律与格局 |
4.1.1. 芒萁单株根状茎形态 |
4.1.2. 根状茎的水平空间格局特点 |
4.1.3. 根状茎拓展及萌芽的季节规律 |
4.1.4. 根状茎总长及芽总数变化数量动态 |
4.1.5. 分生组织(茎芽、叶芽)数量变化规律 |
4.1.6. 茎芽构件密度 |
4.2. 芒萁转录组测序结果及基株种群扩散格局 |
4.2.1. 芒萁转录组测序与转录组特性 |
4.2.2. 芒萁转录组序列微卫星特征及EST-SSR标记开发 |
4.2.3. 基于EST-SSR标记的芒萁克隆多样性 |
4.3. 芒萁斑块与异质性冠层斑块和干扰斑块关联 |
4.3.1. 点格局分析函数选择和参数确定 |
4.3.2. 过熟湿地松林受干扰下芒萁种群格局特点 |
4.3.3. 芒萁斑块与异质性冠层斑块的关联关系 |
4.3.4. 芒萁斑块与干扰斑块的关联关系 |
4.4. 人工林芒萁种群扩散条件 |
4.4.1. 芒萁扩散与林分郁闭度差异 |
4.4.2. 芒萁种群分布桉树人工林立地土种类型 |
4.4.3. 芒萁种群分布桉树人工林立地养分范围 |
4.5. 芒萁扩散对桉树人工林经营的影响 |
4.5.1. 调查样地环境特征 |
4.5.2. 芒萁扩散对桉树单株材积影响 |
4.5.3. 芒萁种群扩散对林下灌草层群落结构影响 |
4.5.4. 桉树林下芒萁优势种群数量特征 |
4.6. 稀土尾矿芒萁群落生态特征 |
4.6.1. 自然恢复植物群落物种组成 |
4.6.2. 种群间的总体联结性 |
4.6.3. 主要物种对间的关联性 |
4.6.4. 成对物种的关联测度 |
第5章 分析与讨论 |
5.1. 根状茎克隆生长特点跟异质性生境适应性分析 |
5.1.1. 游击型克隆构型的单株平面格局 |
5.1.2. 芒萁单株觅食行为 |
5.1.3. 芒萁种群形态可塑性 |
5.1.4. 资源分配的时空特性 |
5.1.5. 构件分生特点和克隆特征 |
5.1.6. 构件寿命与根状茎拓展长度、面积 |
5.2. 分子克隆生态学的基株格局分析 |
5.2.1. 蕨类植物芒萁转录组测序与转录组特性分析 |
5.2.2. 芒萁转录组序列微卫星特征及EST-SSR标记开发 |
5.2.3. 基于EST-SSR标记的小尺度空间芒萁克隆多样性 |
5.2.4. 芒萁种群克隆扩散的时间与距离 |
5.3. 受干扰林分芒萁群落与环境关系分析 |
5.3.1. 植被及干扰斑块化与点格局分析 |
5.3.2. 克隆植物种群与点格局分析条件 |
5.3.3. 斑块关联分析与芒萁种群格局形成 |
5.3.4. 林分低质化趋势与芒萁种群扩散 |
5.3.5. 芒萁克隆种群源株复杂的定植过程 |
5.4. 桉树人工林芒萁种群扩散的条件分析 |
5.4.1. 桉树人工林芒萁种群扩散光照和土壤条件 |
5.4.2. 芒萁扩散对桉树人工林的影响 |
5.5. 芒萁种群扩散在稀土尾矿植被修复应用分析 |
5.5.1. 群落种间关联动态 |
5.5.2. 人工促进植被恢复物种筛选 |
5.5.3. 芒萁尾矿逆境生境的适应 |
5.6. 讨论 |
5.6.1. 芒萁克隆种群格局形成过程 |
5.6.2. 桉树林“林下不长草”生态现象 |
5.6.3. 芒萁种群在受损生态系统修复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
5.6.4. 芒萁物种特性讨论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总结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展望 |
6.3.1. 克隆植物与林下植被管理 |
6.3.2 克隆植物与红壤区低效林质量提升 |
6.3.3. 克隆植物与雷州半岛生态修复工程 |
6.3.4. 芒萁与稀土尾矿植被修复 |
附表(图)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10)中国几种食用蕨类植物的孢子繁殖与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路线 |
1.3 课题来源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孢子繁殖材料 |
2.1.2 营养分析材料 |
2.2 实验仪器 |
2.3 民族植物学研究方法 |
2.3.1 文献研究 |
2.3.2 调查依据 |
2.3.3 调查地点 |
2.3.4 调查方法 |
2.3.5 定量研究 |
2.4 实验方法 |
2.4.1 孢子繁殖研究方法 |
2.4.2 营养成分分析与营养价值评价方法 |
3 结果分析 |
3.1 民族植物学结果分析 |
3.1.1 文献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2 民族植物学调查结果与分析 |
3.2 孢子繁殖结果分析 |
3.2.1 4 种蕨类孢子繁殖各阶段的特征 |
3.2.2 4 种蕨类孢子繁殖各阶段时间统计 |
3.2.3 4 种蕨类植物孢子繁殖各阶段发育天数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3.3 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结果与分析 |
3.3.1 基本营养成分分析 |
3.3.2 氨基酸组成分析 |
3.3.3 蛋白质评价 |
4 结论与展望 |
4.1 讨论 |
4.2 结论 |
4.2.1 食用蕨类民族植物学研究结果 |
4.2.2 食用蕨类孢子繁殖 |
4.2.3 食用蕨类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A 食用蕨类植物民族植物学调查表 |
附表B 环境因子和配子体发育各阶段出现时间对照表 |
附表C 文献报道的中国食用蕨类植物民族植物学名录 |
附表D 18 种氨基酸的风味及药理保健作用 |
附图A 民族植物学调查图版 |
附图B 4 种蕨类植物的孢子繁殖各阶段特征 |
图版说明 |
附图C 4 种蕨类植物的18种氨基酸液相色谱图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四、四川蕨类植物小志(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市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J]. 宋记明,张林辉,刘光华,胡玉宝,徐江东,熊贤坤,和建华,沈绍斌,方丽明,易怀锋,和剑琴,肖明昆. 中国农学通报, 2021(16)
- [2]云南省弥勒市彝族阿哲服饰研究[D]. 李慧. 云南艺术学院, 2020(07)
- [3]凤了蕨属(Coniogramme)的系统学研究[D]. 赵俊文.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4]斗篷山自然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初步研究[D]. 叶红环. 贵州大学, 2019(09)
- [5]中国高山耳蕨组和半开羽耳蕨组植物的分类修订[D]. 梁振龙. 云南大学, 2018(01)
- [6]云南骨碎补类植物鉴别研究[D]. 尹子丽. 云南大学, 2018(01)
- [7]黄牯山自然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D]. 王瑶. 贵州大学, 2018(05)
- [8]里白科及其近缘类群的系统发育基因组学研究[D]. 舒江平.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1)
- [9]芒萁克隆种群格局形成的生态过程研究[D]. 刘丽婷.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10]中国几种食用蕨类植物的孢子繁殖与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D]. 朱晓凤. 安徽农业大学,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