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体流动阻力演示实验装置的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任永胜,段潇潇[1](2020)在《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化工原理实验课程改革与实践——以宁夏大学制药工程专业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视角下,文章以宁夏大学制药工程专业为例,分析了化工原理实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课程体系构建思路,介绍了化工原理实验课程在实验内容整合、实验装置和实验类型更新、考核方式优化等方面的改革实践,并对教学改革的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改革后的化工原理实验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教育部[2](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杨恩[3](2020)在《基于薄膜拍打型摩擦纳米发电机的风能收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物联网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传感器的需求日益增加。在偏远地区或者开放海域的资源开发和环境监测尤其需要使用无线传感器,从而实现对环境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与传输。但是传统的对无线传感器的供电方式多是采用电池或者太阳能电池板,普遍成本高昂,尤其是电池供电的方式,电池使用寿命有限,且不可重复利用,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应当考虑如何从环境中收集能量,从而实现无线传感器的自供能。风能,作为一种普遍存在于环境中的清洁能源,分布广泛,便于采集,是一种理想的可用于为无线传感器供能的能量来源。目前,风能采集的方式主要是以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大型风力发电机为主,基本上都在兆瓦级以上,尽管输出功率很高,但是对于小型的传感器来讲并不适用,传感器的所需功率基本在微瓦到毫瓦级。因此,实现无线传感器的小型化自供能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可行方案,也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摩擦纳米发电机(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TENG),自王中林院士在2012年提出以来,作为一个全新的和前沿的方向,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在自供能和传感器领域的应用受到了广泛的重视。TENG的基本原理是摩擦起电和静电感应的耦合,由于材料摩擦电序列的差异,不同材料在接触摩擦的时候会产生静电,形成静电场,并驱动电荷在电极之间转移,摩擦副周期性的相对位移会改变电场强度,形成交变的电场和电流。因此,TENG可有效地将机械运动的能量转化为电能,从而实现为传感器供电。本文基于接触式独立层摩擦纳米发电机(Contact Freestanding Triboelectric-Layer TENG)提出了一种薄膜拍打型摩擦纳米发电机(Films Flapping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FF-TENG),用于采集风能,可以为环境中的无线传感器节点供电,或者用于传感。通过将摩擦纳米发电机与风致薄膜振动耦合,结合各自的工作原理,对风速、膜长以及薄膜数量等参数进行了实验与分析,实现了该装置对风能的有效采集,并使其具备了了为无线传感节点供能的能力。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首先,本文对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发电原理和薄膜拍打的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这些理论依据,确定了影响实验器件发电性能的一些主要参数,为实验方案设计和实验结果的解释奠定了理论依据。此外,对薄膜的拍打特性进行了流场显示实验,这能够帮助理解本文发电模型的输出特性规律。其次,在深入研究了现有风能采集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薄膜拍打型的摩擦纳米发电机,用于风能的采集,并对主要参数进行了实验分析。经过系统的实验,发现随着风速的增加,对于一定长度的PTFE薄膜,器件的输出电压和转移电荷量先是随风速增加,但是当风速达到一定值(约4.74m/s)后,输出电压和转移电荷量便不再有明显的增减,处于一种波动的稳定状态。而器件的短路电流则随风速的增加而增加。在一定风速下,随着薄膜长度的增加,器件的输出电压和转移电荷量也在增加,短路电流则在薄膜长度达到一定值后趋于稳定值。再次,在单个薄膜实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双薄膜和多薄膜拍打型的发电模型,这是前人未曾提出的模型,通过实验也发现了这种模型独特的发电性能和特点。实验发现,对于双薄膜FF-TENG,下游薄膜的发电性能比上游薄膜和单个薄膜的都要好,且上下游薄膜的拍打频率没有明显差别。此外,本文又进一步研究了多薄膜(四个串列布置的薄膜)FF-TENG的输出特性。通过分析对比每个薄膜的输出电信号,发现了与前人实验结果类似的现象,即下游薄膜的发电性能要优于上游薄膜,同时它们的拍打频率也基本相等。最后,本文对优化后的发电器件进行了演示实验,以验证其发电能力和工作性能。本文测试了在不同电路连接方式下,双薄膜FF-TENG的输出功率,在串联时其输出功率最大为167.8mW,输出电压是80mm长单薄膜FF-TENG的1.87倍,160mm长单薄膜FF-TENG的1.45倍,有效地提高了发电效率。通过点灯实验,点亮了 304个LED灯,展示了其出色的输出性能,说明器件可以在相应的条件下稳定地为用电单元提供充足且稳定的能量来源。
曹赛赛[4](2020)在《剪切增稠液的力学特性和防护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剪切增稠液(STF)是一类浓颗粒悬浮液。当施加的剪切速率或剪切应力超过一临界值时,STF会发生剪切增稠,特别地,其粘度迅速增长,甚至会发生从连续性的剪切增稠(CST)到非连续性的剪切增稠(DST)甚至剪切堵塞(SJ)的转变。由于具有这种特殊的剪切增稠性质,STF在减震隔振和人体防护等领域有着很大的应用潜力。近年来,研究者们对STF的性能表征,增稠机理和实际应用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然而,目前在STF的性能调控,增稠机理解释和防护应用开发等方面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去探索解决。为此,本文从STF的力学性能表征出发,研究了其应力松弛行为;基于对STF的流变性质的调控,通过研究STF在应力控制模式下的第一法向应力差的演化,提出了判断剪切堵塞产生的依据,揭示了 STF在增稠状态转变过程中的流体润滑和摩擦接触作用之间的竞争机制;后来,将STF应用到防护领域,将其和Kevlar织物复合,制备出高抗刀割和针刺冲击的复合材料,并通过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装置(SHPB)表征了其在高应变率下的力学性能;除了具有低速抗冲击特性,本文还将这种复合材料应用到防弹领域,通过调控参数来优化其防弹性能,结合实验和有限元仿真的手段揭示了 STF对Kevlar防弹性能的增强机理。具体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STF的制备和应力松弛行为的表征。首先通过乳液聚合法制备出聚苯乙烯丙烯酸乙酯颗粒,并以此研制出剪切增稠性能明显的STF。然后通过流变测量的手段研究了 STF的应力松弛行为和其结构间的关系。颗粒链网络模型和粘弹性模型成功预测了应力松弛,与实验的结果对应很好。通过研究应力松弛行为,发现STF实现增稠状态的转变不仅可以通过增加分散相颗粒的体积分数而且可以通过增加剪切速率和剪切时间来实现。2.STF增稠状态转变的机理研究。由于W-C模型不能准确描述高体积分数STF在应力控制模式下的流动曲线,那么通过W-C模型得到的临界堵塞应力将不再准确。为此,通过研究第一法向应力差来给出STF发生堵塞的判别依据。当STF处于DST时,第一法向应力差为负值,虽然此时STF内部存在摩擦接触,但是其影响被流体润滑作用掩盖。随着剪切应力的增加,摩擦接触的影响愈发明显,逐渐超越流体润滑作用,占据主导地位,第一法向应力差发生从负到正的转变,STF从DST转变为SJ。3.STF/Kevlar的研制和抗冲击性能研究。将Kevlar织物与STF复合,研制出一种新型STF/Kevlar复合材料。落锤实验结果表明,STF的存在显着提升了Kevlar织物的抗针刺和刀割性能。针刺测试中织物失效主要是由于纱线的滑移,而刀割测试主要是由于纱线的断裂。STF/Kevlar复合材料在高应变率下冲击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冲击速度的增加,冲击的应变率和材料的模量均呈上升趋势。复合材料的模量随STF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加。STF中颗粒体积分数的增加和织物层数的增加降低了能量传递率。Kevlar织物在受到冲击时经历四个阶段。STF主要在滑移和变形阶段通过提高纤维间摩擦,阻止纱线滑移来起增强作用。4.STF/Kevlar的防弹性能研究。将这种复合材料拓展到防弹领域,通过改变影响因素中的参数来优化复合材料的防弹特性。结果表明,提高STF的颗粒体积分数可以增强STF/Kevlar的弹道性能。CNT的添加量具有最佳的数值,在本文研究的浓度范围内,加入质量分数为1%的CNT的防护效果甚至优于1.5%。准静态穿刺中的穿刺力变化趋势与防弹测试结果大致相同。纱线拔出结果表明,STF的引入可以增加织物纱线之间的摩擦系数,而CNT的添加进一步增加了摩擦。弹道冲击的有限元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高度吻合。仿真结果揭示了 STF的增强机理,STF提高了纱线之间的摩擦系数,增加了织物的承重面积,并使应力分布更加均匀,从而提高了 Kevlar的弹道性能。
陈济豪[5](2020)在《初中“非常规”物理实验的设计与案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非常规”物理实验是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易得物品、材料或人体以及儿童玩具等开发进行的一类体现自创性、体验性、趣味性、简易性、生活化的物理实验教学活动。若根据物理教学过程中各教学环节的特点,合理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非常规”物理实验教学,不但能让“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得到很好的贯彻,而且还可以促进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本研究以建构主义理论、情境认知学习理论、生态化教学理论为基础,针对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依据“非常规”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设计原则和思路设计出初中“非常规”物理实验的教学方案,并进行了相应的教学实验研究。具体研究情况如下:本研究首先选取了上海市TL中学九年级全体学生共148人和该校4名物理教师就关于“非常规”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进行学生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调查发现初中物理的实际教学中存在以下常见问题:(1)教师以“讲”、“看”代替“做”实验,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缺乏真实的情境;(2)过分依赖实验室厂制实验仪器,简化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情感体验的联系;(3)各教学环节中缺少“非常规”物理实验的开展,导致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违背。针对如上问题,笔者在“非常规”物理实验设计原则的基础上,根据物理教学过程中各个教学环节的特点与“非常规”物理实验之间的契合性,结合“引入知识型、理解知识型、深化知识型、应用知识型”四种类型“非常规”物理实验的设计思路,设计了19个“非常规”物理实验,并分别将其应用在6个具体教学案例当中,然后在保证实验班和对照班同质的情况下展开了为期8周的教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适当开展“非常规”物理实验有以下教学效果:(1)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学习需求与教师教学方式的矛盾。(2)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深层理解。(3)有助于学生将物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4)提高学生对生活化题目以及实验题的处理能力。
路峻岭,顾晨,秦联华,任乃敬,马泊一[6](2020)在《关于流体力学黏滞及伯努利方程演示实验》文中指出对流体力学演示实验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理想流体概念的局限性,并深入研究了黏滞及伯努利方程两个演示实验,给出了黏滞演示实验的定量结果;指出伯努利方程演示实验的对象是中心细流管;同时,提出了消除黏滞影响的具体改进方案。
于海超[7](2020)在《微小粒子的纳秒脉冲激光推进机理与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脉冲激光诱导产生的等离子体冲击波推进作为一种新颖的推进技术受到广泛的关注。聚焦后的激光诱导产生冲击波通过反冲作用驱动靶材前进,与传统推进技术相比,该推进技术具有非接触、高比冲、费用低等特点,但大多数推进研究多数集中在宏观领域。本论文就基于微结构的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冲击波在微观领域的推进进行研究,采用模型仿真、理论计算结合粒子动力学效应等手段,对推进机制、推进模式、推进效率等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研究,并得到预期结果。基于微结构的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冲击波推进在粒子筛选、分离、基质表面杂质粒子清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了一种可以减小激光能量损失并作为导向工具限制粒子运动的光纤-毛细石英管微结构(“微枪”结构),通过粒子在微结构中受到冲击波撞击后的动力学过程分析了粒子的推进效率和推进模式,在实验条件范围内,随着激光能量的上升,推进模式由单一的大气呼吸模式转变为大气呼吸模式和烧蚀模式共同作用,此外微结构的使用限制了冲击波的传播方向,增强了冲击波与微球粒子之间的作用力,有助于粒子推进效率的提高。2.提出了一种尖端尺寸可控的锥形光纤(9.6-125 μm)结构,基于该结构通过调整激光能量以及粒子大小尺寸对推进机制进行分析,锥形光纤在弯曲程度范围内可任意弯折,通过显微操控调节锥形光纤方向,冲击波传播方向得到控制,实现了基质表面粒子的定向推进,在粒子筛选、分离和器件表面杂质粒子定向去除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3.主要是利用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冲击波模拟基质表面杂质粒子的清除,通过调节激光能量以及等离子体与杂质粒子之间的间隙距离d等参数,观察基质表面杂质粒子的清除效果,确定实现基质表面杂质粒子的无损清洗的最佳参数值,此外对位于等离子体不同位置的球形粒子的运动模式进行了分析。4.理论计算以及物理仿真模型建立,对基于微结构的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冲击波特性进行分析,分析内容包括冲击波的能量强度分布情况、冲击波的传播特性(传播速度、传播距离)以及冲击波压力特性等,在同一激光能量条件下,冲击波携带能量强度以及压力随传播距离单调降低;保持传播距离不变,冲击波携带能量强度以及压力随激光能量单调增加。综上所述,本论文中提出脉冲激光与微结构有效结合,实现了微米量级的粒子驱动。根据粒子的动力学过程结合模型仿真、理论计算可实现推进机制、推进模式、粒子推进效率、粒子运动模式的分析。此外,对于空间直接聚焦的激光,合理的调整激光能量、间隙距离d等参数,为实现基质表面杂质粒子的无损清除研究提供信息支撑。
王碧鸿[8](2019)在《初中物理课外实验的设计与研究》文中提出初中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它的开展有利于物理课程标准的落实,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初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初中物理实验大致由课内实验和课外实验组成。课内实验是物理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课时、课堂容量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课内实验的教学意义被一定程度的弱化,课内实验不能充分发挥物理实验的教育功能。而课外实验作为课内实验的补充,在深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方面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所以在物理教学中,适当的开展课外实验对课内实验进行补充非常有必要。论文第一章介绍了初中物理课外实验研究背景、现状、目的、意义。第二章讨论了初中物理课外实验研究的相关理论,第三章主要阐述初中物理课外实验教学现状,通过文献和实地考察对物理课外实验的教学现状进行研究,第四章主要基于教学现状对课外实验进行设计研究,给出了物理课外实验素材的来源;总结了物理教具设计和指导的基本原则;讨论了改进和自制器材的创新方法。第五章主要设计与研究形成了15例创新的课外实验案例。这些课外实验案例部分来源于国外较新的文献资料,部分是本人读研究生期间发表在国内专业刊物上的研究论文,多数课题的选取和研究具有一定创新性。这些案例可作为培养学生自身能力的课外小实验,也可作为小组合作探究的课外实验。
张健康[9](2019)在《面向自供电无线监测网络的风能收集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微机电系统与低功耗嵌入式技术的发展,无线监测网络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环境监测、灾害预防、军事监控等众多领域。然而众多监测节点的持续性供能问题是制约无线监测网络发展的关键技术。野外环境下广泛存在的风能是一种潜力巨大的可再生资源,收集风能为无线监测节点供电是解决节点持续供能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针对自然环境中环境状态监测节点的自供能需求,设计了高效的垂直轴阻力型电磁式风能收集器。该风能收集器采用垂直轴阻力型涡轮结构设置,通过优化设计风腔流道结构与涡轮叶片参数,提高了风能收集器的输出功率与风能转化效率。固定风向风能收集器通过定子线圈侧置,转子磁铁附着于涡轮叶片尖端,有效提高了风能收集器的输出性能。自适应风向风能收集器通过将转子磁铁下移至涡轮底部,定子线圈转移至基底,降低了涡轮的启动转矩与风腔的转动惯量,可以在尾舵的帮助下收集任意风向的风动能量。同时,本文针对风能收集器的输出特性设计了开关控制电路与低功耗无线监测节点。并分别以上位机接收端为核心组成星形结构的自供电无线监测网络,在上位机端显示各监测区域的角度、温湿度等环境状态数值。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自然环境中的风能分布特性,分别设计了风向固定与风向可调的垂直轴阻力型电磁式高性能风能收集器。针对固定风向风能收集器,通过有限元仿真与实验测试对比,确定了风腔流道结构与电磁模块参数。针对自适应风向风能收集器,通过流体仿真与实验测试相结合,对涡轮的形状参数与电磁发电模块进行了优化设计。经测试,固定风向与自适应风向风能收集器在15 m/s的风速下的输出功率与功率密度分别可以达到468.4 mW、3.9 mW/cm3和183.3 mW、1.73 mW/cm3。另外针对自适应风向风能收集器进行了实验室演示实验与户外环境下的输出性能验证测试。(2)针对垂直轴阻力型风能收集器的输出特性设计了匹配的储能电路与开关控制电路,对风能收集器转化的电能进行存储并间歇性地为无线监测节点供能。同时分别设计了低功耗无线角度监测节点与无线温湿度监测节点,并根据无线数据结构编写了上位机显示界面。经测试,两种无线监测节点分别可实现与上位机在50米与120米视距范围内对环境状态数据的测量、无线收发与显示。(3)本文将固定风向风能收集器与无线角度监测节点相匹配,自适应风向风能收集器与无线温湿度监测节点相搭配,并且与各自适用的开关控制电路相集成,以上位机接收端为中心搭建了星形结构的自供电无线监测网络。分别针对这两套监测系统进行了实验测试与分析。经测试,自供电角度监测系统在15m/s的风速下能实现每5分钟左右间隔的角度监测与报警;自供电温湿度监测系统在10 m/s的风速下能实现每3-4分钟间隔的温湿度监测与显示。
乔力伟[10](2019)在《风幕通风方式下施工隧道粉尘浓度场相似模化实验与数值模拟》文中研究指明隧道钻爆法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尤其是掌子面爆破后粉尘浓度瞬间值可达几千毫克每立方米,不仅恶化了作业环境,而且对施工人员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巨大危害,施工人员长期处在高浓度粉尘作业场所内作业,极易患上尘肺病。针对该状况国内外相关专家学者提出了多种降尘措施,包括炮泥降尘、喷雾降尘等,然而施工过程中即使采取了上述技术措施,隧道内的环境条件依然十分恶劣,尤其是掌子面爆破完毕长时间通风后,隧体内的粉尘浓度依然很难控制在我国规定的施工环境行业标准之内。由此可见研究行之有效的防尘措施即是施工作业的客观需求,也是文明施工的必然趋势。对此,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施工隧道粉尘防治理论研究、技术研究及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现状的整理、归纳,找出了当前主要防尘技术措施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发现对于粉尘的防治当前主要技术措施重于“排”而轻于“集”,普遍存在降尘效率偏低的问题,从防尘保护的角度提出了“利用风幕通风方式隔离脱尘”的研究,以解决传统压入通风条件下粉尘沿程扩散的问题,达到改善施工作业环境的目的。2、通过对小范坪隧道施工通风环境的现场检测,得出了压入通风方式下隧道作业区以及沿程方向的气流矢量特点和粉尘浓度演化规律。现场实测结果表明:掌子面附近各方向乱流较多,距离掌子面越远风速越稳定,隧道施工区域后方一定范围内的隧体内气流流场上层回流风速更为稳定,纵向沿程方向上回流存在非稳定运动,排尘具有活塞特性,通风60min后上下台阶掌子面、仰拱及I号衬砌台车两侧的相对降尘效率均在85%以上,其他断面处降尘效率相对较低,尤其是II号衬砌台车两侧相对降尘率均未超过65%,施工作业区内粉尘浓度峰值为38.7mg/m3,沿程方向上粉尘平均浓度为23.38mg/m3。3、根据平面紊动射流理论分析了风幕射流在施工隧道中应用的隔尘机理,提出了施工隧道风幕通风方式的隔尘除尘方法,并对射流运动过程、射流断面速度分布,流量衰减等特点进行了理论分析,根据射流轴向与壁面之间夹角的大小对射流分配后的正、斜向冲击流的运动特点及流量分配进行了探讨。4、对小范坪隧道模型内风幕式通风设备隔尘除尘效果进行了模化相似性实验,确定了相似模型内风幕喷口最佳宽度、射流冲击壁面处的最优风速及最优风速条件下风幕射流喷口的最优设置角度。实验发现:影响风幕隔尘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射流喷口的宽度、射流初速度及射流喷射角度;大角度斜向冲击射流在外部负压作用下会导致初始段轴心延长线在隧道底板上的落点与最射流轴心最大风速时射流主体段轴心线在隧道底板上落点之间的出现偏移量,通风过程中若风速不稳定将发生偏移量过大的情况会导致粉尘穿越风幕污染清洁区。实验结果确定了相似模型内风幕喷口最佳宽度为5mm,射流冲击壁面处的最优风速为1.6m/s,在最优风速值时对不同射流喷口角度条件下时风幕对粉尘的隔尘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确定了风幕射流喷口的最优设置角度为30°。同时根据相似模化模型的最优实验参数对小范坪隧道实体内的相关参数进行了回归行分析,为Fluent数值模拟提供数据支持。5、利用计算流体力学分析软件Ansys-Fluent根据小范坪施工隧道现场实际情况建立了压入通风及风幕通风条件下隧道模拟模型,并将两个模型在流场特点、粉尘演化特点以及降尘效率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风幕通风条件下除尘的高效性。结果表明:小范坪隧道在采用风幕通风方式后其污染区内粉尘浓度在通风除尘60min后达标,清洁区内粉尘浓度在通风除尘30min后达标,而在压入通风条件下通风除尘60min后施工作业区内粉尘浓度依然很高,未能达标;通风30~60min,风幕通风方式的降尘效率明显高于压入通风方式,整个通风过程中风幕通风方式的绝对降尘率均优于压入式通风方式,通风60min后风幕通风方式的绝对降尘率接近100%。
二、流体流动阻力演示实验装置的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流体流动阻力演示实验装置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化工原理实验课程改革与实践——以宁夏大学制药工程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实验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
二、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实验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
三、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
(一)构建满足国家标准、专业认证标准及专业特点的实验教学模块 |
(二)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强化综合型、设计型实验 |
(三)突出OBE理念,改革考核方式 |
四、改革效果评价与分析 |
(一)改革前后教学满意度调查 |
(二)改革前后课程目标达成情况分析 |
五、结论 |
(3)基于薄膜拍打型摩擦纳米发电机的风能收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无线传感节点自供能 |
1.1.2 环境能量收集与应用 |
1.2 风能采集技术及其研究现状 |
1.2.1 电磁式风能采集技术 |
1.2.2 压电式风能采集技术 |
1.2.3 摩擦电式风能采集技术 |
1.2.4 复合式风能采集技术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2 FF-TENG结构与发电原理 |
2.1 FF-TENG器件结构 |
2.2 FF-TENG电荷转移与工作过程 |
2.2.1 FF-TENG电荷转移过程 |
2.2.2 FF-TENG理论基础 |
2.2.3 FF-TENG电场仿真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FF-TENG实验平台 |
3.1 FF-TENG实验风洞设计 |
3.2 FF-TENG薄膜拍打特性测试系统 |
3.3 FF-TENG发电性能测试系统 |
3.4 实验方案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4 FF-TENG薄膜拍打特性理论与分析 |
4.1 薄膜拍打理论 |
4.2 薄膜拍打特性 |
4.2.1 单薄膜 |
4.2.2 双薄膜 |
4.3 本章小结 |
5 FF-TENG发电特性实验与分析 |
5.1 单薄膜FF-TENG发电性能 |
5.1.1 风速的影响 |
5.1.2 膜长的影响 |
5.2 双薄膜FF-TENG发电性能 |
5.2.1 风速的影响 |
5.2.2 串并联输出特性对比 |
5.2.3 充电性能对比 |
5.3 多薄膜FF-TENG发电性能 |
5.3.1 风速的影响 |
5.4 功率测定与点灯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4)剪切增稠液的力学特性和防护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剪切增稠现象 |
1.2 剪切增稠液的力学测试方法 |
1.2.1 旋转流变测试 |
1.2.2 垂直拉伸压缩测试 |
1.2.3 动态冲击测试 |
1.3 剪切增稠的的影响因素和性能优化 |
1.3.1 分散相颗粒 |
1.3.2 分散介质 |
1.3.3 添加剂 |
1.3.4 外界环境 |
1.4 剪切增稠的机理 |
1.4.1 有序-无序转变理论 |
1.4.2 粒子簇理论 |
1.4.3 流体润滑-摩擦接触理论 |
1.5 剪切增稠液的应用 |
1.5.1 剪切增稠液阻尼器 |
1.5.2 高性能防护材料 |
1.5.3 安全锂电池 |
1.5.4 其他应用 |
1.6 本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2章 剪切增稠液的制备及其应力松弛行为研究 |
2.1 引言 |
2.2 剪切增稠液的制备和表征 |
2.2.1 剪切增稠液制备 |
2.2.2 剪切增稠液的流变性能表征 |
2.3 剪切增稠液的粘弹性行为 |
2.4 应力松弛模型 |
2.4.1 颗粒链模型 |
2.4.2 粘弹模型 |
2.5 应力松弛的影响因素 |
2.5.1 剪切时间的影响 |
2.5.2 体积分数的影响 |
2.5.3 温度的影响 |
2.6 剪切增稠液的应力松弛与状态转变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剪切增稠过程中的状态演化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STF在应力控制模式下的流动曲线 |
3.2.1 STF在应力和速率控制下的流变测试结果 |
3.2.2 改进W-C模型的流变曲线 |
3.3 稳态剪切中的第一法向应力差 |
3.3.1 第一法向应力差的测量原理 |
3.3.2 STF在稳态旋转剪切下的第一法向应力差的结果 |
3.4 剪切增稠过程中的结构演化 |
3.4.1 取向角介绍 |
3.4.2 剪切增稠液在剪切增稠阶段的取向角演化 |
3.4.3 流体润滑和摩擦接触对第一法向应力差的贡献 |
3.4.4 剪切增稠相图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剪切增稠液增强Kevlar复合材料的研制和低速冲击防护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剪切增稠液增强Kevlar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形貌表征 |
4.2.1 剪切增稠液的制备和流变表征 |
4.2.2 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形貌表征 |
4.3 复合材料的抗针刺和刀割性能研究 |
4.3.1 测试装置及技术介绍 |
4.3.2 复合材料的针刺和刀割实验结果 |
4.4 复合材料在SHPB冲击下的力学特性 |
4.4.1 测试装置及技术介绍 |
4.4.2 复合材料在冲击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
4.4.3 复合材料在高应变率下的力学性质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剪切增稠液增强Kevlar复合材料在高速冲击下的防弹测试及数值模拟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的制备和形貌表征 |
5.2.1 剪切增稠液的制备和表征 |
5.2.2 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形貌表征 |
5.3 剪切增稠液增强Kevlar复合材料的防弹性能测试 |
5.3.1 测试装置和技术介绍 |
5.3.2 防弹性能的影响因素 |
5.3.3 复合材料织物的失效模式分析 |
5.4 剪切增稠液增强Kevlar复合材料的准静态穿刺和纱线拔出测试 |
5.4.1 测试装置和技术介绍 |
5.4.2 准静态穿刺实验结果 |
5.4.3 纱线拔出实验结果 |
5.5 剪切增稠液增强Kevlar复合材料的子弹冲击数值模拟 |
5.5.1 冲击模型建立 |
5.5.2 材料力学参数确定 |
5.5.3 织物冲击变形分析 |
5.5.4 数值模拟和实验结果对照 |
5.6 剪切增稠液增强Kevlar织物防弹性能的机理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其他研究成果 |
(5)初中“非常规”物理实验的设计与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对实验的要求 |
1.1.2 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
1.1.3 初中物理教学存在“轻实验”的问题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非常规”物理实验相关概念 |
2.1.1 概念界定 |
2.1.2 实验特点 |
2.1.3 与其他类型实验的关系 |
2.1.4 “非常规”物理实验的地位 |
2.2 相关理论依据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
2.2.3 生态化教学理论 |
2.2.4 物理学习的心理过程 |
第3章 “非常规”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调查 |
3.1 调查目的 |
3.2 调查内容 |
3.2.1 问卷设计 |
3.2.2 访谈设计 |
3.2.3 调查实施 |
3.3 调查结果分析 |
3.3.1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3.3.2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第4章 初中“非常规”物理实验的设计与案例 |
4.1 “非常规”物理实验的设计原则 |
4.2 “非常规”物理实验的设计思路 |
4.2.1 总体设计思路 |
4.2.2 引入知识型实验 |
4.2.3 理解知识型实验 |
4.2.4 深化知识型实验 |
4.2.5 应用知识型实验 |
4.3 “非常规”物理实验案例 |
4.3.1 案例一《浮力》 |
4.3.2 案例二《液体对压强的传递》 |
4.3.3 案例三《大气压强》 |
4.3.4 案例四《虹吸现象》 |
4.3.5 案例五《气体流速和压强》 |
4.3.6 案例六《液体流速和压强》 |
第5章 初中“非常规”物理实验的教学实验研究 |
5.1 实验内容 |
5.1.1 实验目的 |
5.1.2 研究对象 |
5.1.3 实验方案 |
5.2 实验结果分析 |
5.2.1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5.2.2 后测试卷结果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初中“非常规”物理实验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 B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 C 学生前测试卷 |
附录 D 学生后测调查问卷 |
附录 E 学生后测试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关于流体力学黏滞及伯努利方程演示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1 关于流体力学的相关知识[1,2] |
1.1 问题的提出——伯努利方程的适用条件以及达朗贝尔佯谬 |
1.2 具有黏滞性的流体的运动方程 |
2 用水作为黏滞流体来演示黏滞现象 |
2.1 黏滞现象实验装置介绍 |
2.2 黏滞现象演示实验的定量分析[2] |
2.3 大圆筒形容器中水面高度H0随时间t的变化 |
3 用水作为黏滞流体来演示伯努利方程实验 |
3.1 实验思路 |
3.2 粘滞流体在水平圆形管道中流动时其横截面上的压强分布 |
3.3 用水作为黏滞流体进行伯努利方程演示实验的物理图像 |
3.4 伯努利方程演示实验的改进方案 |
(7)微小粒子的纳秒脉冲激光推进机理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激光推进概述 |
1.3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冲击波(LIPSW)推进分类 |
1.4 靶材推进效率评估 |
1.4.1 靶材推进效率表征参数 |
1.4.2 外界环境对靶材推进效率的影响 |
1.4.3 靶材结构设计对推进效率的影响 |
1.5 LIPSW推进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5.1 国外研究现状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1.6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LIPSW推进机理概述 |
2.1 引言 |
2.2 激光与靶材以及空气的相互作用 |
2.3 LIPSW推进模式 |
2.4 脉冲激光产生的等离子体特性 |
2.4.1 等离子体中电子产生 |
2.4.2 等离子体对激光能量的吸收及屏蔽 |
2.4.3 等离子体向外膨胀形成的LSCW和LSDW |
2.5 等离子体表征参数 |
2.5.1 电子数密度 |
2.5.2 等离子体温度 |
2.6 LIPSW传播特性 |
2.6.1 冲击波传播距离、速度 |
2.6.2 冲击波压力传播 |
2.6.3 靶材运动的动力来源及运动模式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微枪”结构和空间几何结构内粒子动力学研究 |
3.1 引言 |
3.2 基于“微枪”结构的LIPSW驱动微球研究 |
3.2.1 推进装置模块功能介绍 |
3.2.2 “微枪”结构和空间几何结构的制备 |
3.2.3 “微枪”结构模型仿真 |
3.3 多参数对粒子动力学过程影响 |
3.4 空间几何结构对粒子运动的影响 |
3.4.1 基于几何结构的冲击波模型仿真 |
3.4.2 几何结构对粒子推进效率影响 |
3.4.3 粒子获得能量与激光能量分配 |
3.5 “微枪”结构潜在应用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锥形光纤结构的LIPSW定向驱动粒子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锥形光纤结构的粒子定向驱动 |
4.2.1 锥形光纤结构制备 |
4.2.2 锥形光纤尖端空气等离子体特性 |
4.2.3 锥形光纤结构模型/数值仿真 |
4.3 基于锥形光纤结构条件下多参数对粒子动力学过程影响 |
4.4 粒子表面受力分析 |
4.5 粒子运动表征及运动模式分析 |
4.6 基于锥形光纤结构LIPSW推进的模拟应用 |
4.6.1 锥形光纤实现粒子的筛选、分离 |
4.6.2 锥形光纤定向清除光纤丝表面杂质粒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LIPSW清除基质表面粒子研究 |
5.1 引言 |
5.2 多参数对粒子动力学过程影响 |
5.3 粒子的运动模式分析 |
5.4 潜在应用——LIPSW模拟清除微结构表面杂质粒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初中物理课外实验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初中物理课外实验的研究背景 |
1.2 初中物理课外实验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初中物理课外实验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初中物理课外实验的研究过程与方法 |
1.4.1 研究过程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初中物理课外实验的相关理论 |
2.1 物理课外实验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
2.1.1 物理课外实验 |
2.1.2“非常规”实验与物理课外实验 |
2.1.3 低成本物理实验与物理课外实验 |
2.2 物理课外实验概述 |
2.2.1 物理课外实验的类型 |
2.2.2 物理课外实验的特点 |
2.2.3 物理课外实验的教育功能 |
2.3 初中物理课外实验研究中的理论基础 |
2.3.1 建构主义理论 |
2.3.2 多元智力理论 |
2.3.3 生态化物理教学理念 |
2.3.4 体验式学习理论 |
第3章 初中物理课外实验的教学现状 |
3.1 初中物理课外实验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工具 |
3.1.3 调查方法和对象 |
3.1.4 调查实施和结果 |
3.1.5 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3.2 初中物理课外实验教学现状的教师访谈 |
3.2.1 公立学校教师访谈 |
3.2.2 私立学校教师访谈 |
3.3 初中物理课外实验教学现状调查和访谈结果 |
第4章 初中物理课外实验的设计研究 |
4.1 物理课外实验素材的来源 |
4.1.1 教材或教学中的疑难实验 |
4.1.2 物理视频资源 |
4.1.3 生活中有趣的现象 |
4.1.4 国外物理创新实验 |
4.2 物理教具设计和指导的基本原则 |
4.2.1 科学性原则 |
4.2.2 安全性原则 |
4.2.3 针对性原则 |
4.3 改进和自制器材的创新方法 |
4.3.1 缺点列举技法 |
4.3.2 希望点和需求点列举技法 |
4.3.3 联想和移植创造方法 |
4.3.4 替代法和模拟法 |
4.3.5 组合技法 |
4.3.6 逆向技法 |
第5章 初中物理创新课外实验的案例研究 |
5.1简单的课外实验 |
5.1.1 旋转“桃心” |
5.1.2 磁力“小火车” |
5.1.3 穿墙的小球 |
5.1.4 “漂浮在空中的卡通人” |
5.1.5 “消失”的绿贴纸 |
5.1.6 九龙公道杯 |
5.1.7 不用封口的气球 |
5.1.8 注射器“烧水” |
5.1.9 自制白云 |
5.1.10 自制吸管排箫 |
5.2 拓展性课外实验 |
5.2.1 旋风哨子的制作方法 |
5.2.2 测量声速的方法 |
5.2.3 证明铅笔芯的反磁性的方法 |
5.2.4 测量地轴倾角的方法 |
5.2.5 测量洗洁剂粘度的方法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初中物理课外实验教学现状的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B 初中物理课外实验教学现状调查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9)面向自供电无线监测网络的风能收集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风能收集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风致振动式风能收集器 |
1.2.2 涡轮旋转式风能收集器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风能收集器的结构设计与仿真分析 |
2.1 风能收集器工作原理及输出性能分析 |
2.2 固定风向风能收集器的结构设计与仿真分析 |
2.3 自适应风向风能收集器的结构设计与仿真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风能收集器的参数优化与性能测试 |
3.1 固定风向风能收集器的参数优化与性能测试 |
3.1.1 风能收集器实验测试平台搭建 |
3.1.2 风能收集器的输出性能测试与参数优化 |
3.2 自适应风向风能收集器的参数优化与性能测试 |
3.2.1 涡轮叶片与电磁模块的实验对比分析 |
3.2.2 优化后风能收集器的输出性能测试 |
3.3 风能收集器的户外性能测试与对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自供电无线监测网络的搭建与测试 |
4.1 开关控制电路的设计 |
4.2 无线监测网络的搭建与测试 |
4.2.1 无线角度监测网络的搭建与测试 |
4.2.2 无线温湿度监测网络的搭建与测试 |
4.3 自供电无线监测网络的测试 |
4.3.1 自供电角度监测网络的测试 |
4.3.2 自供电温湿度监测网络的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文章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致谢 |
(10)风幕通风方式下施工隧道粉尘浓度场相似模化实验与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粉尘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
1.2.1 理论研究现状 |
1.2.2 技术研究现状 |
1.2.3 基于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现状 |
1.3 风幕隔尘技术的理论研究与应用现状 |
1.3.1 理论研究现状 |
1.3.2 技术研究现状 |
1.4 现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4.1 防尘降尘措施的局限性分析 |
1.4.2 风幕隔尘技术应用的局限性分析 |
1.4.3 数值模拟分析的不足性分析 |
1.5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线路及研究方法 |
第2章 隧道粉尘扩散运动分析与现场检测 |
2.1 本章研究意义 |
2.2 隧道钻爆条件下粉尘产生过程及其微观特征 |
2.3 气流运动基本控制方程及求解 |
2.3.1 空气流动计算的条件假设 |
2.3.2 空气流动基本控制方程 |
2.3.3 空气流动基本控制方程求解 |
2.4 粉尘扩散运动受力分析 |
2.5 实验隧道概况 |
2.6 检测指标与检测设备 |
2.6.1 通风实验检测指标 |
2.6.2 检测设备及相关参数 |
2.7 气流流场运动特征测定 |
2.7.1 流场检测方案 |
2.7.2 气流流场检测点布设方案 |
2.7.3 风管出风风速衰减分析 |
2.7.4 气流矢量特点检测结果及分析 |
2.8 粉尘浓度场演化特征测定 |
2.8.1 粉尘浓度场检测方案 |
2.8.2 检测点布设方案 |
2.8.3 粉尘初始浓度检测结果 |
2.8.4 产尘量拟合计算 |
2.8.5 施工作业区粉尘浓度检测结果及分析 |
2.8.6 隧道沿程粉尘浓度检测结果及分析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风幕射流基本运动特性 |
3.1 本章研究意义 |
3.2 风幕通风技术原理 |
3.3 平面紊动射流特性 |
3.3.1 条缝射流运动过程及构成分区 |
3.3.2 射流参数关系 |
3.3.3 射流断面流速分布特征 |
3.3.4 射流运动基本关系式 |
3.3.5 射流主体段轴线速度与流量衰减规律 |
3.3.6 射流相关运动参数计算 |
3.4 平面紊动冲击射流参数分析 |
3.4.1 射流运动分区 |
3.4.2 自由射流区运动参数 |
3.4.3 射流冲击区运动参数 |
3.4.4 附壁射流区运动参数 |
3.5 平面紊动冲击射流流量分配 |
3.5.1 正向冲击射流流量分配 |
3.5.2 斜向冲击射流流量分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风幕通风方式模化相似性实验 |
4.1 本章研究意义 |
4.2 模化相似准则及相关理论 |
4.2.1 相似定理 |
4.2.2 自模性理论与相似准则数的导出 |
4.2.3 气固两相流运动的单值条件 |
4.2.4 相似准则数及单值条件的化简 |
4.3 隧道模型结构相似参数 |
4.3.1 模型空间几何参数 |
4.3.2 风幕射流腔布设位置 |
4.3.3 射流喷口布设高度 |
4.3.4 射流喷口几何尺寸 |
4.3.5 射流喷口布设角度 |
4.3.6 射流喷口处风速 |
4.3.7 吸尘口几何尺寸及风速 |
4.4 气固两相流介质相似参数 |
4.4.1 隧体内风速参数 |
4.4.2 粉尘粒径参数 |
4.4.3 粉尘量参数 |
4.5 模型制作及主要检测设备 |
4.5.1 模型制作 |
4.5.2 实验材料与检测设备 |
4.5.3 检测点布设 |
4.5.4 风幕隔烟演示实验 |
4.6 模型风幕隔尘实验效果分析 |
4.6.1 喷口不同宽度及风速条件下风幕隔尘效果 |
4.6.2 冲击壁面处最优风速值 |
4.7 最优射流角度实验效果分析 |
4.7.1 不同射流角度条件下风幕气流特点 |
4.7.2 不同射流角度条件下风幕隔尘效果 |
4.7.3 不同射流角度条件下风幕系统除尘效果 |
4.8 相似参数回归分析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粉尘扩散数值模拟及降尘率对比分析 |
5.1 本章研究意义 |
5.2 CFD简介及特点 |
5.3 气固耦合运动数学模型 |
5.3.1 模型求解的基本假定 |
5.3.2 气固两相流控制方程 |
5.4 隧道几何模型建立 |
5.4.1 施工隧道几何模型建立 |
5.4.2 几何模型网格划分 |
5.5 模型流场及粉尘浓度场初始条件分析 |
5.5.1 初始风速 |
5.5.2 初始产尘量与粉尘粒度分布 |
5.6 模型求解器设置 |
5.6.1 模型求解逻辑关系分析 |
5.6.2 风流场模型求解器参数设置 |
5.6.3 粉尘浓度场模型求解器参数设置 |
5.6.4 流场介质参数设置 |
5.6.5 尘源参数设置 |
5.6.6 气固两相流离散项模型设置 |
5.6.7 模型边界条件参数设置 |
5.6.8 模型求解时间步长与解迭代次数设置 |
5.7 压入式通风条件下流场及浓度场数值模拟 |
5.7.1 流场内风流运动规律 |
5.7.2 风速风向解算结果 |
5.7.3 粉尘浓度场演化特点 |
5.7.4 实测数据与模拟数据误差分析 |
5.8 风幕式通风条件下流场及浓度场数值模拟 |
5.8.1 流场内风流运动规律 |
5.8.2 流场风速解算结果 |
5.8.3 二维平面内气流方向解算结果 |
5.8.4 粉尘浓度解算结果 |
5.8.5 粉尘浓度场演化特点 |
5.9 非稳态条件下降尘效率对比分析 |
5.9.1 相对降尘效率对比分析 |
5.9.2 绝对降尘效率对比分析 |
5.10 本章小结 |
第6章 风幕通风方式的优越性及应用前景 |
6.1 优越性分析 |
6.1.1 环保效益 |
6.1.2 时间效益 |
6.1.3 经济效益 |
6.2 推广应用前景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研究结论 |
创新点 |
建议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流体流动阻力演示实验装置的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化工原理实验课程改革与实践——以宁夏大学制药工程专业为例[J]. 任永胜,段潇潇. 化工高等教育, 2020(06)
- [2]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3]基于薄膜拍打型摩擦纳米发电机的风能收集研究[D]. 杨恩.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4]剪切增稠液的力学特性和防护应用研究[D]. 曹赛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5]初中“非常规”物理实验的设计与案例研究[D]. 陈济豪.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6]关于流体力学黏滞及伯努利方程演示实验[J]. 路峻岭,顾晨,秦联华,任乃敬,马泊一. 物理与工程, 2020(01)
- [7]微小粒子的纳秒脉冲激光推进机理与方法研究[D]. 于海超.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4)
- [8]初中物理课外实验的设计与研究[D]. 王碧鸿.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9]面向自供电无线监测网络的风能收集器研究[D]. 张健康. 苏州大学, 2019(04)
- [10]风幕通风方式下施工隧道粉尘浓度场相似模化实验与数值模拟[D]. 乔力伟.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