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84株痢疾杆菌药敏试验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汪丽[1](2021)在《马腺疫链球菌新疆株XJ(5012)全基因组测序及比较基因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郝春萍[2](2021)在《食源性沙门氏菌耐药监测数据分析及危险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分析吉林省食源性沙门氏菌的分布特征与耐药情况,为吉林省耐药食源性沙门氏菌预防控制策略的制定以及临床治疗药物的配比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对控制食源性沙门氏菌的耐药增长率,提高治疗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对2013-2019年吉林省九个地区试点医院食源性疾病送检菌株以及食品采样菌株进行分层抽样,沙门氏菌检测结果为阳性的菌株为本实验所研究的对象菌株。本实验菌株为食源性疾病沙门氏菌菌株700例,以及在吉林省各地区食品中采样检测到的沙门氏菌菌株48例,共计748例。对748例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实验药品包括环丙沙星(CIP)、复方新诺明(TMP/SMZ)、氯霉素(CHL)、萘啶酸(NAL)、庆大霉素(GEN)、四环素(TET)、头孢噻肟(CTX)、头孢西丁(CFX)8种药物。对菌株基本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X2检验比较不同人群、不同时间、不同血清型以及不同菌株来源之间耐药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耐药的因素,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菌株基本情况:1-5岁人群沙门氏菌检出率最高,为45.1%;男性沙门氏菌检出率高于女性(58.1%>41.9%);第二(39.1%)、三(49.2%)季度沙门氏菌检出率显着高于第一(6.6%)、四(5.1%)季度;67种沙门氏菌血清型主要以肠炎沙门氏菌(43.98%)和鼠伤寒沙门氏菌(29.54%)为主。2.总体耐药情况:在748株沙门氏菌中,669株沙门氏菌具有耐药性,耐药率为89.4%;196株食源性沙门氏菌具有多重耐药性,多重耐药率为26.2%。3.八种药物耐药顺位情况:8种抗生素耐药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萘啶酸(62.3%)、四环素(53.3%)、复方新诺明(27.1%)、氯霉素(20.9%)、环丙沙星(13.9%)、头孢噻肟(13.4%)、庆大霉素(10.6%)、头孢西丁(2.5%)。4.影响耐药因素分析:(1)食源性沙门氏菌是否耐药在居住城市(X2=16.482,P=0.036)、年份(X2=31.969,P<0.001)和菌株来源(X2=23.241,P<0.001)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辽源市食源性沙门氏菌耐药的风险是松原市的18.581倍。2015年、2016年、2017年、2019年食源性沙门氏菌耐药的风险分别是2013年的10.640倍、4.573倍、11.340倍、3.880倍。食源性疾病来源沙门氏菌耐药风险是食品污染来源的4.517倍;(2)食源性沙门氏菌是否多重耐药在不同城市(X2=28.130,P<0.01)、年份(X2=48.920,P<0.001)、血清型(X2=8.989,P=0.03)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吉林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白城市、通化市食源性沙门氏菌多重耐药风险分别是松原市的0.305倍、0.241倍、0.296倍、0.310倍。2015年、2017年食源性沙门氏菌多重耐药的风险分别是2013年的5.493倍、2.463倍。鼠伤寒沙门氏菌多重耐药的风险是肠炎沙门氏菌的1.834倍。5.耐药关联性分析:(1)环丙沙星(X2=17.437,P=0.008)、复方新诺明(X2=48.614,P<0.001)、萘啶酸(X2=49.583,P<0.001)、庆大霉素(X2=18.741,P=0.005)、四环素(X2=18.516,P=0.005)、头孢噻肟(X2=33.150,P<0.001)在不同年份上耐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15年环丙沙星耐药的风险是2013年的4.943倍;2015年、2017年、2018年、2019年复方新诺明耐药的风险分别是2013年的9.503倍、5.191倍、3.067倍、3.738倍;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萘啶酸耐药的风险分别是2013年的9.319倍、2.821倍、2.692倍、2.172倍;2015年庆大霉素耐药的风险是2013年的4.709倍;2015年、2017年四环素耐药的风险分别是2013年的3.038倍、2.106倍;2014年、2016年、2018年、2019年头孢噻肟耐药的风险分别是2013年的0.111倍、0.309倍、0.402倍、0.426倍。(2)环丙沙星(X2=18.308,P<0.001)、氯霉素(X2=18.932,P<0.001)、萘啶酸(X2=157.652,P<0.001)、庆大霉素(X2=6.313,P=0.012)、四环素(X2=135.004,P<0.001)、头孢噻肟(X2=4.548,P=0.033)在不同血清型耐药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鼠伤寒沙门氏菌对环丙沙星、氯霉素、萘啶酸、庆大霉素、四环素、头孢噻肟的耐药风险分别是肠炎沙门氏菌的3.122倍、2.631倍、0.075倍、2.175倍、10.176倍、1.691倍。(3)萘啶酸(X2=5.921,P=0.015)、头孢噻肟(X2=7.915,P=0.005)在不同菌株来源耐药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食源性疾病来源沙门氏菌萘啶酸的耐药风险是食品污染来源的2.050倍。结论:本研究发现:(1)年份、地区、血清型、菌株来源是食源性沙门氏菌耐药的重要影响因素。(2)吉林省食源性沙门氏菌多重耐药率有逐年上升趋势。(3)吉林省不同市区食源性沙门氏菌耐药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吉林省沙门氏菌血清型分布广泛,且不同血清型对不同药物耐药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不同来源的食源性沙门氏菌对不同药物的耐药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王佳佳[3](2021)在《葛根芩连汤干预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研究通过收集临床湿热泻患儿的粪便样本,以耐药性大肠埃希菌为研究对象,运用药敏检测方法分析儿童粪便源性大肠埃希菌的抗生素耐药谱。应用中医经典方剂葛根芩连汤,主要针对群体感应系统(quorum sensing,QS)及生物膜(bacterial biofilm,BBF),分析葛根芩连汤对耐药性大肠埃希菌生物膜的干预作用及生物膜与细菌群体感应系统的相关性,在分子水平阐释葛根芩连汤对耐药性大肠埃希菌的作用机制。方法:1.耐药性大肠埃希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检测儿童粪便源性大肠埃希菌的分离、纯化、鉴定及耐药谱检测,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最小杀菌浓度(MBC)测定,革兰氏染色(快速法)。2.耐药性大肠埃希菌生物膜(BBF)的形态学观察结晶紫染色法筛选强成膜菌株,应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刀豆蛋白A(FITC-Con A)和碘化吡啶(PI)荧光染色,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观察的实验方法,镜下观察葛根芩连汤对儿童粪便源性耐药性大肠埃希菌生物膜形成的形态学改变。3.葛根芩连汤对耐药性大肠埃希菌群体感应系统(QS)的影响运用实时定量荧光PCR(RT-PCR)分析葛根芩连汤对儿童粪便源性耐药性大肠埃希菌生物膜的作用是否与群体感应系统相关。结果:1.对儿童粪便源性大肠埃希菌分离株进行了包含氨基糖苷类、碳青霉烯类、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喹诺酮类和四环素类等11大类共计21种抗生素敏感性检测。分离菌株对21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为6%~86%,多药耐药菌菌株比例高达88%。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为56.5%(CAZ%18%,CZ%74%,FEP%66%,CTX%68%)、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率约为46.7%(CIP%44%,LVX%46%,MXF%50%)。分离菌株对阿米卡星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较低(0%和8%)。头孢唑林、头孢吡肟和氨苄西林对ESBL表型大肠埃希菌的MIC最高值均为>16μg/ml、头孢噻肟对ESBL表型大肠埃希菌的MIC最高值为>32μg/ml、庆大霉素、四环素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对ESBL表型大肠埃希菌的MIC最高值均为>8μg/ml,甲氧苄啶/磺胺甲基异恶唑对ESBL表型大肠埃希菌的MIC最高值为>32μg/ml、环丙沙星和莫西沙星的MIC最高值分别为>2μg/ml和>4μg/ml,粘菌素MIC最高值为1μg/ml,均呈现高水平耐药。2.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镜下观察儿童粪便源性耐药性大肠埃希菌生物膜的形态学改变,药物作用48小时绿色荧光逐渐增强增多,红色信号开始有小团聚集,表示生物膜已逐步增多,并比较稳定。临床分离耐药性大肠埃希菌经不同浓度黄连、黄芩处理后均粘附力降低,菌体形态发生改变。3.临床分离菌株菌经1/4MIC(400μg/m)的黄芩作用后,hflX、LuxS、motA、pfS、sdiA共5个基因的mRNA表达量下调。结合共聚焦显微镜镜下观察及RT-PCR的结果,1/4MIC(400μg/ml)黄芩是抑制生物膜的最适浓度。菌株经1/4MIC(400μg/ml)黄连作用后,pfS、motA、hfl A共3个基因的mRNA表达量均下调,fitsQ、hflX、omp A、sdiA共4个基因的表达则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调。1/8MIC(200μg/ml)黄芩、黄连作用后,基因mRNA表达量均上调。但是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1/8MIC(200μg/ml)的黄芩、黄连对于生物膜的形成均具有抑制作用。结论:1.临床分离鉴定大肠埃希菌显示多药耐药菌菌株比例高。其中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56.5%和46.7%,儿童抗生素耐药严峻。2.黄连、黄芩对儿童粪便源性耐药性大肠埃希菌的生物膜形成具有抑制作用,相同浓度情况下,对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黄芩强于黄连,相同药物情况下,对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药物浓度更大,其作用越强。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RT-PCR,其中1/4MIC(400μg/ml)黄芩为生物膜形成的最佳抑制浓度。3.1/4MIC(400μg/ml)黄芩抑制耐药性大肠埃希菌的生物膜形成,其机制是通过下调hflX、LuxS、motA、pfS、sdiA共5个基因的mRNA表达量,抑制LuxS/AI-2介导的种间QS系统的AI-2信号分子的合成阶段。1/4MIC(400μg/ml)黄连抑制耐药性大肠埃希菌的生物膜形成,其机制是抑制了与大肠埃希菌鞭毛驱动紧密相连的双组分系统qse BC,进而AI-2生成减少。1/8MIC(200μg/ml)黄芩、黄连作用后,基因mRNA表达量均上调,但是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1/8MIC(200μg/ml)的黄芩、黄连对于生物膜的形成均具有抑制作用,经RT-PCR后考虑可能与其他机制相关,后续可从其它角度研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李萍[4](2021)在《苦参抗鲍曼不动杆菌活性成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抗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活性筛选结果为导向,通过正相硅胶、反相硅胶、聚酰胺、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高效液相等柱色谱方法,对抗菌活性强的苦参80%乙醇超声提取液(MIC95约为512 μg/mL)的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化合物分离纯化,利用核磁共振波谱、质谱等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共鉴定出24个化合物,其中包括两个新化合物5-甲氧基-7-羟基-8-薰衣草基色原酮[(-)-5-Methoxy-7-hydroxy-8-lavandulyl-chromone](13)和(-)-(2S,βS)-苦参双黄酮[(-)-(2S,βS)-Sophobiflavonoid CE](19)、1个首次分离化合物2,5-二羟基苯甲酸(2,5-Dihydroxybenzoic acid)(24)及21个已知化合物,高丽怀素(-)-(6aR,11aR)-Maackiain(1)、(-)-(2S)-8-异 戊烯基 柚 皮素[(-)-(2S)-8-Prenylnaringenin](2)、(-)-(2S)-Exiguaflavanone K(3)、槐黄烷酮 G[(-)-(2S)-Sophoraflavanone G](4)、里查酮 A[(-)-(2S)-Leachianone A](5)、苦参醇 E[(-)-(2S)-Kushenol E](6)、里查酮 G[(-)-(2S)-Leachianone G](7)、苦参醇 F(Kushenol F)(8)、苦参酮[(-)-(2S)-Kurarinone](9)、苦参醇[(-)-(2S)-Kurarinol](10)、(-)-(2R,3R)-3,7,4’-三羟基-5-甲氧基-8-异戊烯基二氢黄酮醇[(-)-(2R,3R)-3,7,4’-Trihydroxy-5-methoxy-8-prenylflavanone](11)、异黄腐醇[(-)-(2S)-Isoxanthohumol](12)、(-)-(2S)-2’-甲 氧 基 苦 参 酮[(-)-(2S)-2’-Methoxykurarinone](14)、苦参醇 I[(+)-(2R,3R)-Kushenol I](15)、毛蕊异黄酮(Calycosin)(16)、苦参啶(Kuraridin)(17)、苦参醇 A[(-)-(2S)-Kushenol A](18)、三叶豆紫檀苷(Trifolirhizin)(20)、苦参醇 D(Kushenol D)(21)、苦参醇 N[(-)-(2R,3S)-Kushenol N](22)和苦参醇O(Kushenol O)(23)。对所分离的黄酮类化合物通过肉汤稀释法进行体外抗鲍曼不动杆菌活性筛选,结果显示,化合物1、2、5、15均表现出剂量依赖性抗菌活性,化合物2的MIC95为128-256 μg/mL,化合物 1、5、15 的 MIC95 为 256-512 μg/mL。槐黄烷酮G[(-)-(2S)-Sophoraflavanone G](4)在512μg/mL时抑菌活性虽然较弱,但其在低剂量8μg/mL时抑菌率就可达到45.05±1.77%,提示这5个黄酮类化合物是苦参抗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活性成分。通过构效关系分析推测C5位羟基被甲氧基的取代可降低苦参中二氢黄酮抗鲍曼不动杆菌活性;与二氢黄酮相比,苦参二氢黄酮醇中C3位羟基的存在能够增强其活性。此外,苦参二氢黄酮醇的抗鲍曼不动杆菌活性大于其查尔酮类似物,高丽怀素羟基的糖苷化会使其抗鲍曼不动杆菌活性完全消失。基于上述成果,本论文首次建立苦参80%乙醇提取物中14种黄酮类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含量测定方法及其指纹图谱,测定了 13批苦参提取物中14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通过对抗鲍曼不动杆菌活性强的提取物S1中黄酮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抗菌活性极弱的苦参酮[(-)-(2S)-Kurarinone](9)含量最高(7.29%),其次是抗菌活性较弱的槐黄烷酮G[(-)-(2S)-Sophoraflavanone G](4)(含量为5.29%),抗菌活性较强的4个黄酮中,苦参醇I[(-)-(2R,3R)-Kushenol I](15)和里查酮A[(-)-(2S)-Leachianone A](5)的含量较高,分别为1.15%和0.77%,高丽槐素[(-)-Maackiain](1)和(-)-(2S)-8-异戊烯基柚皮素[(-)-(2S)-8-Prenylnaringenin](2)含量较低,分别为0.37%和0.12%。采用正交信号校正-偏最小二乘回归(OSC-PLSR)分析方法建立14个化合物含量和鲍曼不动杆菌抑制率之间的量效关系模型,确定了 5个化合物含量与鲍曼不动杆菌抑制率密切相关,其中三叶豆紫檀苷(Trifolirhizin)(20)、异黄腐醇[(-)-(2S)-Isoxanthohumol](12)和槐黄烷酮 G[(-)-(2S)-Sophoraflavanone G](4)呈正相关,苦参醇 N[(-)-(2R,3S)-Kushenol N](22)和苦参酮[(-)-(2S)-Kurarinone](9)呈负相关。OSC-PLSR模型的校正集及验证集样本的预测值与参考值相关性较好(R2Y=0.868),因此,可通过苦参药材80%乙醇提取物的14个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分析来预测其抗鲍曼不动杆菌活性。
张静怡[5](2021)在《“止痒平肤液”治疗EGFRIs相关中重度皮疹的RCT研究及作用机制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nhibitors,EGFRIs)由于在非小细胞肺癌和结直肠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中突出的疗效,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目前临床应用较多,但其伴随的不良反应也给接受治疗的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作为EGFRIs相关皮肤不良反应中出现最早、发生率最高的EGFRIs相关皮疹,对患者的形象、社交以及生活质量的各方面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甚至导致了部分患者因此而不得不停止接受EGFRIs治疗,从而对患者的生存期造成影响。目前认为EGFRIs相关皮疹的发生与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反应等机制有关,因此临床指南推荐应用抗生素和激素来治疗皮疹,但疗效不能令人满意且抗生素和激素同样伴随有不小的副作用。寻求中医药的方法来治疗EGFRIs相关皮疹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导师崔慧娟教授潜心研究EGFRIs相关皮疹的中医治疗多年,制定了中药复方外用制剂“止痒平肤液”,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且安全性好。但“止痒平肤液”的作用机制仍不清楚,需要进行深入的探讨。本研究以EGFRIs相关中重度皮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对“止痒平肤液”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检验,同时对入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进行检测,对“止痒平肤液”的作用机制展开初步的探索;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复方“止痒平肤液”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检测,找出复方中的主要活性单体,并运用该单体在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诱导的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uman immortalizedkeratinocytes,HaCaT)炎症模型上进行作用机制的探索,为“止痒平肤液”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证据。第一部分临床试验1.研究目的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对外用“止痒平肤液”联合短期、小剂量口服米诺环素±甲泼尼龙片治疗EGFRIs相关皮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检验,对入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进行探索。2.研究方法采用双盲、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纳入应用EGFRIs后发生中重度皮疹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接受“止痒平肤液”联合西医标准治疗,“止痒平肤液”外用每日2次,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外用每日2次,米诺环素胶囊口服每日2次,每次100 mg,重度皮疹患者必要时口服甲泼尼龙片每日1次,每次20mg。对照组患者接受安慰剂联合西医标准治疗。所有患者治疗7天后进行血清细胞因子检测,治疗7天和14天后进行疗效评价。主要疗效指标为EGFRIs相关中重度皮疹的治疗有效率,次要疗效指标包括皮疹伴随的瘙痒症状评分、EGFRIs其他皮肤不良反应分级、米诺环素和甲泼尼龙用量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进行比较,对安全性指标进行监测。3.研究结果共纳入患者58例,4例脱落,对完成临床试验的54例患者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7例。研究的主要疗效指标,治疗14天后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1.48%,对照组为55.56%,二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次要疗效指标方面,治疗14天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EGFRIs相关皮肤瘙痒的有效率分别为100.00%和82.61%,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3),EGFRIs相关皮肤干燥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0.77%和70.37%,二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GFRIs相关甲沟炎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6.92%和68.42%,两组治疗有效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口服米诺环素的中位时间均为7天,试验组中位总剂量为1000 mg,对照组为1400 mg。仅对照组1例患者服用了甲泼尼龙片。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经治后均有明显改善(P<0.001)。治疗7天后,试验组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8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IL-8水平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其他细胞因子之间的差异未发现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中4例患者出现消化道不良反应,停用米诺环素后好转,未发生与“止痒平肤液”直接相关的不良反应。4.研究结论中药“止痒平肤液”长期外用联合短期、小剂量口服米诺环素胶囊±甲泼尼龙片治疗EGFRIs相关中重度皮疹的疗效较好,在治疗皮疹伴随的瘙痒症状方面疗效同样显着,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明显,对患者血清IL-8水平有降低作用,对其他细胞因子的影响不明显。“止痒平肤液”的应用可以减少米诺环素胶囊和甲泼尼龙片的用量,降低抗生素和激素带来的副反应,使皮疹的治疗疗效得到长期有效的维持,且不良反应低。提供了短期口服西医标准治疗药物,联合中药“止痒平肤液”长期外用治疗EGFRIs相关皮疹的治疗模式的新证据,为长期接受EGFRIs治疗的患者带来了皮疹治疗新方案。第二部分基础实验1.研究目的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寻找复方“止痒平肤液”的主要单体成分,运用TNF-α构建HaCaT细胞炎症模型,应用“止痒平肤液”主要活性单体在TNF-α介导的HaCaT细胞炎症模型上进行基于PLA2G4A基因的抗炎作用探索。2.研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止痒平肤液”样品,通过与标准品比对指认主要单体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应用20 ng/mL的TNF-α干预HaCaT细胞,应用CCK8进行细胞活性的检测,PI-FACS进行细胞周期的检测,Annexin V-APC&PI双染法进行细胞凋亡的检测,Western Blot进行细胞自噬蛋白的检测,ELISA法进行IL-6水平的检测,以评估24h、48 h和72 h不同干预时间下TNF-α对HaCaT细胞的影响,同时确定TNF-α的最佳作用时间。应用不同浓度的中药活性单体及5 mg/L阳性对照药物米诺环素干预HaCaT炎症细胞模型,通过CCK8对细胞活性进行检测,Western Blot进行PLA2G4A基因的蛋白表达检测,ELISA法进行IL-6水平的检测。3.研究结果在超高效液相色谱条件下,通过与对照标准品相应的色谱峰进行对比,共指认出4种主要成分,分别是:苦参碱、黄芩苷、汉黄芩苷和黄芩素,其中苦参碱的含量最高,浓度为15.565 mg/mL,其次是黄芩苷,浓度为4.160 mg/mL。TNF-α干预HaCaT细胞后,CCK8检测发现细胞吸光度增加,72 h时两组差异最大,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TNF-α干预HaCaT细胞72h后,凋亡细胞比例与未经TNF-α干预的细胞相比明显上升(P<0.001),处于G1期的HaCaT细胞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二者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处于G2/M和S期的细胞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TNF-α干预HaCaT细胞72 h后,HaCaT细胞中的LC3B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与未经TNF-α干预的细胞比较,二者之间的IL-6水平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01),提示72 h时应用TNF-α介导的HaCaT细胞炎症模型造模成功。应用米诺环素和不同浓度的苦参碱干预HaCaT炎症细胞后,CCK8检测发现各组细胞的吸光度均较前有所下降,但与TNF-α介导的炎症模型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炎症模型组比较,米诺环素组,苦参碱200 μg/mL、400 μg/mL和800 μg/mL组的IL-6水平均有所减低,苦参碱100 μg/mL组的IL-6水平有所升高,但与模型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模型组的cPLA2蛋白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有明显下降,两组蛋白表达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米诺环素和不同浓度苦参碱干预后,cPLA2蛋白表达较炎症模型组均有所上升(P<0.05)。苦参碱100 μg/mL、200μg/mL和800 μg/mL组的cPLA2蛋白表达较米诺环素组明显升高(P<0.05),苦参碱400 μg/mL组与米诺环素组cPLA2蛋白表达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4.研究结论在超高效液相色谱条件下,“止痒平肤液”样品所有检测到色谱峰的成分都为水溶性成分,通过对照标准品可指认出4种主要成分,分别是:苦参碱、黄芩苷、汉黄芩苷和黄芩素,含量最高的是苦参碱,浓度为15.565 mg/mL。应用TNF-α干预HaCaT细胞72 h后,可以促进HaCaT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抑制HaCaT细胞自噬,对HaCaT细胞的细胞周期有影响,促进HaCaT细胞IL-6表达水平的上升,HaCaT细胞炎症模型造模成功。苦参碱和米诺环素可以抑制TNF-α介导的HaCaT炎性细胞的增殖,降低炎性细胞中IL-6的表达水平,且苦参碱优于米诺环素。在TNF-α介导的HaCaT炎性细胞中cPLA2蛋白表达明显下降,米诺环素和苦参碱可以提高cPLA2蛋白的表达,苦参碱优于米诺环素。但该实验结果与文献报道不相符,仍需后续进一步实验进行探讨。
侯月[6](2021)在《解毒清热宣肺法治疗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评价解毒清热宣肺法治疗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毒热闭肺证)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纳入87例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来源于北京儿童医院中医科及呼吸科病房,符合西医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属于毒热闭肺证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44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黛汤加减口服;对照组43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总疗程4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以及治疗后12周,比较两组主要症状及次要症状评分,进行总疗效评估。对比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的炎症指标变化。对比治疗前、治疗后4周免疫功能的变化。在治疗后3天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观察两组支气管黏膜改变,需行第2次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儿,在治疗后10天行第2次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支气管黏膜的变化。观察两组肺内外并发症以及后遗症的情况。结果:入组患儿性别方面,女童发病比率较男童升高。87例患儿中,其中学龄期及学龄前期儿童居多。在热退时间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两组患儿病变累及肺叶情况发现,主要病变肺叶以右下肺居多,其次是左下肺、左上肺、右上肺。两组在治疗后1周、治疗后4周比较,试验组的总有效率及痊显率优于对照组。在治疗后8周、治疗后12周,两组总有效率及痊显率均为100%。在主症评分中,两组治疗前后在减轻发热、咳嗽、咳痰、气喘,啰音减少以及胸部影像学片影吸收方面,均有疗效。组间比较中,试验组在治疗后1周、4周、8周、12周,在啰音减少以及片影吸收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治疗后12周,在减轻咳嗽方面,试验组较对照组疗效较好。在治疗后8周、治疗后12周,两组主症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在次症评分中,两组在改善咽喉肿痛、鼻孔干燥、面色红赤、烦躁、口渴引饮、纳呆、小便黄少、便秘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试验组在治疗后1周、4周、8周、12周,次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1周,在减轻口渴引饮、纳呆、小便黄少方面,疗效显着。在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对于次症的改善,主要在便秘方面。炎症指标方面,治疗前两组CRP、ESR、LDH、SF、WBC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两组CRP、ESR在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均较治疗前下降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在组间比较中,两组CRP、ES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LDH水平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着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组间比较中,在治疗后1周,两组LDH的下降水平,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SF进行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在组内比较中,试验组在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具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仅在治疗后2周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白细胞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组间比较中,两组WBC在治疗前后均无统计学差异。D-二聚体方面,两组在治疗前后D-二聚体均有不同程度的减低,试验组在治疗后2周对于D-二聚体的下降作用,要优于单纯西药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比较发现,试验组在治疗的3个节点相互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在治疗前后1周比较中无统计学差异,其余2个节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免疫功能方面,体液免疫中,治疗前IgA、IgG水平偏低,IgM水平升高,治疗后IgA、IgG的水平升高,而IgM则下降,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IgA变化均有统计学差异。两组进行组间比较,治疗前、治疗后IgA、IgG、IgM、IgE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细胞免疫中,两组组间比较,治疗后4周,CD4+T、CD4+/CD8+较治疗前均有上升,CD8+T有所下降,其中CD4+T、CD4+/CD8+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比较,试验组中,治疗后的CD4+/CD8+水平较治疗前升高,CD8+T 水平较前下降,治疗前后具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中,CD4+T、CD8+T、CD4+/CD8+在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在细胞因子方面,急性期IL-6、IL-10水平大部分正常或升高,而IL-2、IL-4、TNF-α、γ干扰素大多数正常或偏低。纤维支气管镜方面,87例患儿中,两组量化评分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组间比较中,在治疗前,量化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两组在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的量化评分低于对照组。组内比较中,试验组及对照组在治疗后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两组治疗前后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肺内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胸腔积液、闭塞性支气管炎、坏死性肺炎、肺不张、为主。在肺外并发症方面,主要表现为心血管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皮肤损害、神经系统疾病。后遗症方面,两组87例SMPP患儿,共随访12周,31例患儿(试验组8例、对照组23例)肺内病变未完全吸收。试验组后遗症的发生率为13.6%,对照组为30.2%,试验组在肺内病变吸收以及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毒热闭肺证的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解毒清热宣肺法联合西医治疗临床疗效肯定,在改善患儿咳嗽、肺部啰音吸收、胸部影像学片影方面效果明显。对于次症的改变,以减轻口渴引饮、纳呆、小便黄少、便秘方面为主。在实验室指标中,对于LDH以及D-二聚体水平的下降方面,效果较好,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从而促进肺炎的吸收。在免疫功能方面,加用银黛汤加减治疗SMPP,可以通过改善CD4+T的功能来减轻免疫功能紊乱,有利于疾病的恢复,炎症的吸收。银黛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还可明显改善支气管气道黏膜情况,减少后遗症的发生。临床上值得推广,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
李翠翠,胡同平,张利霞[7](2021)在《2017-2018年包头地区耐喹诺酮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特征与机制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内蒙古包头地区临床分离的耐喹诺酮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特征以及机制。方法收集2017-2018年内蒙古包头地区11所参与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医院的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按统一技术方案进行药敏试验,采用酶抑制剂增强试验测定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分析病原菌耐药性。并且随机从大肠埃希菌喹诺酮类耐药(环丙沙星或/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组中筛选60株作为试验菌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环丙沙星最低抑菌浓度(MIC)值,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GyrA、GyrB、ParC、ParE、qnrA、qnrB、qnrS、aac(6′)-Ib以及qepA基因,限制性酶切反应确定aac(6′)-Ib-cr基因型。结果共收集上述医院非重复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4 262株。耐喹诺酮大肠埃希菌分离率居前3位的医院分别为包头市肿瘤医院(79.37%)、内蒙古包钢医院(74.45%)和包头市第八医院(72.52%);前3位科室分别为泌尿科(90.74%)、呼吸内科(87.58%)和肿瘤科(77.87%);前3位标本分别为尿液(73.77%)、痰液等呼吸道标本(65.63%)和引流液(63.27%)。4 262株大肠埃希菌中喹诺酮类耐药组和喹诺酮类非耐药组占比分别为66.31%和33.69%,喹诺酮类耐药组对绝大部分所测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和产ESBLs的检出率均高于喹诺酮类非耐药组(P<0.05)。60株试验菌株:GyrA、GyrB、ParC和ParE基因的阳性率均为100.00%;GyrA、ParC和ParE亚基突变发生率均为100.00%,GyrB亚基突变发生率为16.67%;发生最多的氨基酸取代种类是Ser83→Leu(100.00%),其次依次为Ser80→Ile(96.67%)和Asp87→Asn(91.67%);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PMQR)基因阳性率为18.33%,其中检出率由高到低分别为aac(6′)-Ib-cr基因(15.00%)、qnrS基因(6.67%)和qepA基因(3.33%)。在GyrA亚基双突变的基础上,发生ParC亚基单位点(Ser80或Glu84)突变的菌株对环丙沙星的MIC值多在32~64μg/ml范围内;发生ParC亚基双位点(Ser80和Glu84)突变的菌株对环丙沙星的MIC值多为128μg/ml。在所有发生ParE亚基Ser458→Ala突变的菌株中均检测到含有GyrA和ParC亚基突变,与无ParE亚基Ser458→Ala突变的菌株相比,含有ParE亚基Ser458→Ala突变的菌株对环丙沙星的MIC值更高。结论内蒙古包头地区为耐喹诺酮大肠埃希菌高流行地区,且耐药水平高,常呈多药耐药。编码DNA促旋酶和拓扑异构酶Ⅳ这两种药物作用靶蛋白的基因上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QRDRs)存在多个位点突变是引起本地区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产生高水平耐药的主要原因。
陈锋[8](2021)在《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对小鼠急、慢性肺炎模型的疗效探究》文中提出目的:从不同的外界环境中分离和纯化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烈性噬菌体,鉴定这些噬菌体的重要生物学特性,如基因组特征、形态学特征、裂解谱和抗菌效果等,从而筛选出可用于治疗性试验的噬菌体候选株;通过构建小鼠急、慢性肺部感染模型评估噬菌体在体内的抗菌活性,为开发新型抗铜绿假单胞菌制剂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方法:以铜绿假单胞菌实验室菌株PAO1、ATCC27853、PA14为宿主,通过双层琼脂平板法,分离、纯化和验证铜绿假单胞菌烈性噬菌体;纯化后的噬菌体通过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 8000,PEG8000)进行颗粒浓缩,以及经氯化铯(cesium chloride,Cs Cl)密度梯度超高速离心去除噬菌体溶液中所含大量的内毒素;通过噬斑测定实验观察噬菌体在含不同细菌平板上形成的噬斑表型特征,进而测定噬菌体的裂解谱;用2%磷钨酸钾(potassium phosphotungstate)对病毒粒子进行负染色后置于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下观察噬菌体的微观形态特征;利用无水乙醇沉淀法制备噬菌体基因组,并送生物公司进行测序;通过监测细菌生长动力学观察噬菌体体外抗菌活性;以及利用实验室菌株PAO1和临床分离多重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铜绿假单胞菌W19和琼脂包裹的粘液型菌株FRD1构建小鼠急、慢性肺炎模型,通过检测感染小鼠肺部细菌克隆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s,CFU)、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变化,以及肺组织病理学,从多方面评估体内噬菌体疗效。结果:本次实验以PAO1和ATCC27853为宿主菌,成功地分离纯化得到4株烈性噬菌体,分别命名为HX1、MYY9、MYY16、TH15。首先,H X1和MYY9噬菌斑形态为圆形、清晰、透明;MYY16噬菌斑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边缘模糊中间清晰,透明度不及其他3株;TH15噬菌斑小但清晰、透明。第二,TEM观察显示:根据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nternatio 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ICTV),TH15含有可收缩的尾部,属于有尾噬菌体目(Caudovirales),肌尾噬菌体科(Myoviridae);其他三株含有不可收缩的短尾,属于有尾噬菌体目,短尾噬菌体科(Podovir idae)。裂解谱结果显示:HX1和MYY9最宽为87.10%,MYY16居中为70.97%,TH15最窄为58.06%。基因组测序和分析结果显示HX1和MYY9碱基序列具有高度一致性,达97.84%,两者均属于phi KMV-like噬菌体属,并与该属中其他成员高度相似。通过预测基因组中每个编码序列(coding sequences,CDS)的氨基酸产物分析结果显示:基因组中均未发现与抗生素耐药性、毒力因子编码基因或溶原性基因(如位点特异性整合酶或阻遏物)等不利于噬菌体疗法的序列。第三,体外细菌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M YY16对宿主菌的抑制作用弱于HX1和MYY9。具体来讲,即使在MOI(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s,感染复数)=0.000001情况下,HX1、MYY9也能有效地抑制PAO1的生长,相反,当MOI<1时,MYY16对PAO1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次,HX1和MYY9均能有效抑制临床菌W19和F RD1的生长。最后,PAO1和W19用于构建小鼠急性肺炎模型,高产粘液型菌株FRD1用于小鼠慢性肺炎模型,噬菌体作用于以上两种感染模型,均能使肺部细菌CFU值下降,降低BALF中促炎性细胞因子IL-6、TNF-α的合成和释放,减轻肺组织炎症应答和组织损伤。结论:本研究实验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烈性噬菌体在体内外均能很好地发挥其抗菌作用,降低感染的肺组织细菌定殖,减轻肺部炎症反应,对细菌感染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熊勇[9](2020)在《布依族兽药植物传统知识及其评价》文中认为兽药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动物疾病或者有目的地调节动物生理机能的物质,是保障动物健康生长及防治疫病的重要资源之一,是畜牧业的重要支撑。兽药质量不仅关系到畜禽等动物疾病的防治和养殖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而且还关系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人体健康。在全球人口急剧增长进而对食物需求持续增加的驱动下,全球兽药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随着兽药使用量的不断增加,兽药抗生素滥用导致的药物残留和细菌耐药性等问题日趋严重,动物源细菌耐药率上升,导致兽用抗生素疗效降低,迫使养殖环节用药量增加,从而加剧兽用抗生素毒副作用和残留超标风险,严重威胁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给人类和动物健康带来隐患。全世界各国都采取了不同方法来保证兽药的安全问题,我国也实行了一系列的法律和政策。2020年以后11种促生长类抗生素在饲料中完全禁用,养殖业禁止使用含抗生素的相关药物。当畜牧养殖业禁用的抗生素越来越多,然而在畜牧业中却离不开兽药的应用,因此希望从传统社区寻找兽药植物传统知识来解决现代兽药行业遇到的问题。布依族在长期的畜牧生产实践中,利用当地丰富的植物资源来防治畜禽疾病,并积累了丰富的兽药植物应用实践经验,但是,目前对于这一具有特色兽药植物传统知识的研究并不多。本研究采用民族生态学研究方法,利用主位研究法、半结构访谈法、直接参与法、关键人物访谈法、小组讨论法等,在黔西南州布依族地区对兽药植物传统知识进行调查。通过田野调查获得布依族兽药植物及其传统知识,利用微生物学、药理学、分子生物学等方法验证布依族利用兽药植物传统知识的科学合理性;选择防治仔猪腹泻的三颗针和防治牲畜转场产生应激反应的百两金为材料进行实验室分析,研究结果为兽药传统知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未来新型绿色兽药开发提供新思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安龙县、册亨县、望谟县和云南省罗平县的18个村、5个生鲜药材集市、3个传统养殖场和2个博物馆进行实地调查,获得了布依族兽药植物及其传统知识。布依族对兽药植物有自己的分类系统,他们将兽药植物划分为6个分类等级,有相应的分类群。调查发现布依族使用57个传统兽药配方(单方),利用122种兽药植物。对布依族兽药植物进行了编目,包括拉丁名、学名、当地名、主治疾病、使用部位、使用方法等。一致性(FIC)指数显示肠胃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创伤和骨折是当地牲畜主要疾病,依据重要值(URs)确认姜、三颗针和百两金等20种为重要兽药植物。布依族信奉多神论、泛灵论,认为“万物皆有灵”,神树和神山在布依族的传统文化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保护和延续了布依族兽药植物传统知识。(2)在调查获得的57个传统兽药配方(单方)中,以使用三颗针防治仔猪腹泻和利用百两金防治牲畜转场应激反应最具代表性。从当地采集仔猪腹泻肛门拭子,分离并鉴定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开展三颗针抑菌实验,三颗针提取物对该致病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利用转录组学探究三颗针提取物对该菌株的抑制作用原因,从转录组数据GO、KEGG富集分析探讨三颗针提取物抑菌分子机制。结果显示三颗针提取物主要有破坏受试菌细胞膜、影响膜上氧化磷酸化途径、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调节等功能,三颗针提取物对于细菌的抑制作用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其中,对受试菌氧化磷酸化通路影响最为明显,随着三颗针浸膏浓度的增加,受试菌氧化磷酸化通路下调基因不断增加,该通路基因表达受抑制,表达量减少,而氧化磷酸化是细胞获得能量(ATP)的主要通路,细菌无法获得能量,从而达到抑菌作用。抑菌和转录组实验的结果,验证了三颗针防治仔猪腹泻的合理性。(3)牲畜转场产生应激反应是畜牧养殖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会引起牲畜发热、腹泻、声音嘶哑、食欲不振等症状,通过百两金的抑菌、抗炎、镇痛实验及其转录组分析,探究当地人利用百两金防治牲畜转场产生的应激反应机制问题。用百两金提取物对4种菌进行了抑菌研究,其中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率为63.44%,对粪肠球菌的抑菌率为59.88%,磁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为57.62%,对大肠杆菌抑菌率为44.42%。开展了百两金根提取物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急性炎症和小鼠醋酸扭体实验,结果显示其具有抗炎和镇痛作用,说明该提取物中含有抗炎、镇痛活性物质。通过对百两金根、叶转录组进行测序,发现百两金存在三萜皂苷生物合成完整代谢途径,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存在有MVA和MEP两条代谢途径。转录组GO和KEGG富集显示,转录组中与萜类骨架生物合成代谢途径相关的基因有22条,与倍半萜及三萜代谢途径相关的基因有9条,参与倍半萜和三萜的生物合成相关酶5个,相关基因6条。对百两金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相关转录因子进行挖掘及分析,从分子水平探究转录因子调控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相关机制。转录因子AP2/ERF和bHLH基因家族参与调控倍半萜、单萜和三萜衍生物合成,通过以拟南芥为参考进行了蛋白质功能互作网络分析、系统发育树构建,寻找高同源基因相似功能。预测获得AP2/ERF具有调控萜类物质的转录因子基因(Cluster-20697.13203 和 Cluster-20697.14478),而对 bHLH 转录因子基因家族功能分析中没有获得与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的相关基因。通过抑菌、抗炎和镇痛实验以及转录组分析,验证了百两金治疗牲畜转场应激反应的传统应用具有科学合理性。本研究利用民族生态学、民族植物学等方法,调查布依族兽药植物传统知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验证了当地使用传统兽药植物治疗牲畜疾病背后的科学问题,为传统知识的传承与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兰图[10](2020)在《奶牛乳房炎生乳中大肠杆菌耐药性、毒力基因和基因分型的研究》文中指出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养殖业中常见问题,影响牛奶质量和产量,同样也是奶牛繁殖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对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奶牛乳房炎是目前人们非常关注的重要问题。而大肠杆菌是引起奶牛乳房炎的重要致病菌之一。目前,人们依旧使用抗生素来进行传统治疗,但是,过量及无效的使用抗生素,导致了微生物对这些抗生素的耐药性提高,并且牛奶质量出现恶化。抗菌素耐药性的增加是人类和兽医医学中的一个严重问题,抗菌素耐药性病原体的出现影响了人类和动物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全球公共卫生和经济造成重大负面影响。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可行的方法是通过鉴定致病细菌的相关基因,了解治病机理,研究致病菌相关耐药性及基因分型与临床治疗的关系。我五省市奶牛乳房炎生乳中大肠杆菌的流行性、耐药性及其毒力基因的研究本研究的目的是从乳房炎生乳中分离并鉴定大肠杆菌,测定我国五省市大肠杆菌的流行性,通过MIC法测定这些分离株的耐药性,以及通过PCR检测其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本研究分别于2017年5月和9月,从中国的黑龙江省、山东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以及上海市五个奶业主产区,分别从不同规格的牧场采集乳房炎样本(n=497)。使用大肠杆菌特异性16S、通用16SrRNA测序和rpoB基因测序鉴定大肠杆菌。大肠杆菌的耐药性通过含琼脂培养后,MIC微量稀释肉汤法以及CLSI判定,通过PCR方法检测其毒力基因。497个样品中共分离出92株大肠杆菌,其中内蒙古自治区19株,河北省19株,上海市24株,黑龙江省18株,山东省12株。对92株菌株进行耐药检测发现,48株耐药,其中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达38株(41.3%),其次为哌拉西林、四环素、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等,共有37种耐药表型,有32株具有多重耐药性,最多对8种抗生素耐药,有两株同时对8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92株分离株中,最多有90株携带耐药基因gyrA,对四环素耐药的菌株中有24株携带tetA基因;共检测有75株携带eae基因,被鉴定为EPEC,有57株携带ipaH基因。结果揭示了,我国五省市大肠杆菌的流行性较高,且存在多重耐药性,携带毒力基因。我国五省市奶牛乳房炎生乳中大肠杆菌基因分型的研究本研究的目的是鉴定来自中国五个省份的乳房炎生乳中大肠杆菌,并且对其基因分型并评估这些分离株的风险。2017年5月和9月,从中国的五个省市收集奶牛乳房炎的生乳样品(n=497),分离鉴定得到大肠杆菌92株,通过PCR方法,进行基因分型试验。92株分离株中,系统发育分组可分为5组,分别是B1(35.9%),A(31.5%),C(22.8%)和E(4.3%),另有5株未分配到任何一组中。其中,耐药菌株在B1组中最多;通过毒力基因检测,共检测到75株携带eae基因的菌株,被鉴定为EPEC菌株,此75株菌株可分为5个eae分组,分别为eae-μR-ι2,eae-λ,eae-ξR,eae-vR-ε2和eae-η,并且此5个eae分型均为首次在奶牛乳房炎中发现,此前只在住院患腹泻的病人体内发现过;另外,有65株大肠杆菌可分为7个O血清型,分别为O121,O91,O22,O26,O128,O111和O113。该研究结果强调了,大肠杆菌作为奶牛乳房炎重要的致病菌,后续应当将对大肠杆菌耐药与基因分型之间的关系作为重点研究方向,以控制治疗大肠杆菌引起的奶牛乳房炎的用药过度等现象。因此,政府除了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也应对引起疾病的病原微生物在人和动物之间的传播予以关注,对牧场养牛的环境需严格管理,这对由于大肠杆菌引发奶牛乳房炎带来的食品安全和乳及乳制品行业经济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84株痢疾杆菌药敏试验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84株痢疾杆菌药敏试验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2)食源性沙门氏菌耐药监测数据分析及危险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食源性致病菌与食源性疾病 |
2.1.1 食源性致病菌及食源性疾病简介 |
2.1.2 食源性疾病研究进展 |
2.1.3 食源性疾病控制策略研究进展 |
2.1.4 食源性致病菌耐药现状 |
2.2 沙门氏菌 |
2.2.1 沙门氏菌简介 |
2.2.2 沙门氏菌血清型研究进展 |
2.2.3 沙门氏菌感染研究进展 |
2.2.4 沙门氏菌耐药现状 |
2.3 沙门氏菌耐药机制 |
2.3.1 酶解作用机制 |
2.3.2 降低细胞膜通透性机制 |
2.3.3 细菌外排泵系统的改变 |
2.3.4 药物作用靶位点的改变 |
2.4 沙门氏菌感染与耐药的影响因素 |
2.4.1 人群特征因素 |
2.4.2 时间因素 |
2.4.3 地区因素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材料 |
3.1.1 菌株来源 |
3.1.2 实验材料 |
3.2 方法 |
3.2.1 检验原理 |
3.2.2 检验步骤 |
3.3 数据录入与统计分析 |
3.3.1 数据录入 |
3.3.2 .数据分析 |
3.3.3 赋值方法 |
3.3.4 相关定义 |
3.3.5 质量控制 |
第四章 结果 |
4.1 食源性沙门氏菌菌株基本信息 |
4.1.1 食源性沙门氏菌菌株来源基本信息 |
4.1.2 食源性沙门氏菌菌株血清型结果 |
4.2 食源性沙门氏菌耐药情况 |
4.2.1 食源性沙门氏菌菌株对8 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 |
4.2.2 食源性沙门氏菌菌株耐药率顺位分布情况 |
4.2.3 食源性沙门氏菌菌株耐药谱型 |
4.3 食源性沙门氏菌在不同影响因素下耐药分析结果 |
4.3.1 食源性沙门氏菌在不同性别中耐药情况 |
4.3.2 食源性沙门氏菌在不同年龄中耐药情况 |
4.3.3 食源性沙门氏菌在不同年份中耐药情况 |
4.3.4 食源性沙门氏菌在不同季度中耐药情况 |
4.3.5 食源性沙门氏菌在不同地区中耐药情况 |
4.3.6 食源性沙门氏菌在不同血清型中耐药情况 |
4.3.7 食源性沙门氏菌在不同菌株来源中耐药情况 |
4.4 不同影响因素下食源性沙门氏菌对八种药物耐药情况 |
4.4.1 不同年份食源性沙门氏菌对八种药物耐药情况 |
4.4.2 不同血清型食源性沙门氏菌对八种药物耐药情况 |
4.4.3 不同来源食源性沙门氏菌对八种药物耐药情况 |
4.5 食源性沙门氏菌耐药情况相关性分析结果 |
4.5.1 影响食源性沙门氏菌耐药的因素分析结果 |
4.5.2 影响食源性沙门氏菌多重耐药的因素分析结果 |
4.5.3 不同年份食源性沙门氏菌与八种药物耐药情况交叉分析结果 |
4.5.4 不同血清型食源性沙门氏菌与八种药物耐药情况交叉分析结果 |
4.5.5 不同来源食源性沙门氏菌与八种药物耐药情况交叉分析结果 |
第五章 讨论与建议 |
5.1 讨论 |
5.1.1 食源性沙门氏菌菌株基本情况分析 |
5.1.2 食源性沙门氏菌菌株耐药情况分析 |
5.1.3 不同影响因素下食源性沙门氏菌耐药分析 |
5.1.4 不同血清型食源性沙门氏菌耐药分析 |
5.1.5 不同来源食源性沙门氏菌耐药情况分析 |
5.1.6 食源性沙门氏菌对八种药物耐药情况随不同影响因素变化分析 |
5.2 结论 |
5.3 建议 |
5.3.1 在源头上减少沙门氏菌感染 |
5.3.2 减少抗生素滥用现象 |
5.3.3 减少沙门氏菌传播 |
5.3.4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
5.3.5 加大新药研发力度 |
第六章 研究中的创新点与不足 |
6.1 研究中的创新点 |
6.2 研究中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3)葛根芩连汤干预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大肠埃希菌耐药现状 |
2 大肠埃希菌耐药机制 |
3 葛根芩连汤的研究进展 |
4 其他中药缓解细菌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
5 小结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一、耐药性大肠埃希菌分离鉴定及药敏检测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菌株 |
1.2 实验药物 |
2 实验试剂与器械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器械 |
3 实验方法 |
3.1 样本采集 |
3.2 样品的处理保存 |
3.3 耐药性大肠埃希菌的分离 |
3.4 革兰氏染色(快速法) |
3.5 生化鉴定及药敏检测 |
3.6 药物的配备 |
3.7 微量肉汤稀释法改良法测定MIC、MBC |
4 实验结果 |
4.1 患儿基本信息 |
4.2 耐药性大肠埃希菌分离结果 |
4.3 革兰氏染色(快速法)结果 |
4.4 药敏检测结果 |
4.5 MIC、MBC 测定的结果 |
5.小结 |
二、葛根芩连汤干预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作用机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大肠埃希菌的培养 |
2.2 生长曲线的绘制 |
2.3 结晶紫染色法筛选强成膜菌株 |
2.4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观察 |
2.5 中药对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表达及QS的影响 |
3 统计方法 |
4 实验结果 |
4.1 生长曲线的绘制 |
4.2 强成膜菌株的筛选 |
4.3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观察 |
4.4 RT-PCR(荧光实时定量PCR) |
5 小结 |
第三章 讨论与分析 |
第四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原晓风教授辨证治疗儿科疾病学术经验粹集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4)苦参抗鲍曼不动杆菌活性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中药抗鲍曼不动杆菌研究进展 |
1.2 苦参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1.2.1 生物碱 |
1.2.2 黄酮类 |
1.2.3 色原酮和香豆素类 |
1.2.4 三萜皂苷类 |
1.2.5 木脂素类 |
1.2.6 联苯甲酰类化合物 |
1.2.7 其他类化合物 |
1.3 苦参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
1.3.1 抗菌作用 |
1.3.2 抗病毒作用 |
1.3.3 抗疟和杀虫作用 |
1.3.4 抗炎活性 |
1.3.5 抗糖尿病 |
1.3.6 降血脂 |
1.3.7 抗氧化作用 |
1.3.8 抗心律失常作用 |
1.3.9 抗色素沉着 |
1.3.10 抗肿瘤 |
1.3.11 抗过敏和抗哮喘作用 |
1.4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抗鲍曼不动杆菌活性导向的苦参活性成分研究 |
2.1 前言 |
2.2 化合物结构鉴定 |
2.3 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 |
2.3.1 苦参药材的鉴定 |
2.3.2 实验仪器 |
2.3.3 材料与试剂 |
2.3.4 提取与分离 |
2.3.5 分离流程图 |
2.4 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 |
2.5 苦参抗鲍曼不动杆菌活性筛选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苦参提取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HPLC含量测定及其抗鲍曼不动杆菌的量效关系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3.2.4 苦参80%乙醇提取物及其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3.2.5 HPLC-DAD定量分析检测条件 |
3.2.6 苦参提取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 |
3.2.7 十三批苦参提取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HPLC含量测定 |
3.2.8 苦参80%乙醇HPLC指纹图谱分析 |
3.2.9 苦参80%乙醇提取物(S1-S13)抗鲍曼不动杆菌活性筛选 |
3.2.10 苦参80%乙醇提取物黄酮含量及其抗鲍曼不动杆菌活性量效关系模型建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苦参提取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HPLC含量测定 |
3.3.2 苦参80%乙醇提取物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 |
3.3.3 苦参提取物(S1-S13)抗鲍曼不动杆菌活性筛选及量效关系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文章目录 |
附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止痒平肤液”治疗EGFRIs相关中重度皮疹的RCT研究及作用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相关皮疹的发生机制 |
1. 概述 |
2. EGFRIs相关皮疹的发生机制 |
3.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EGFRIs相关皮疹的中医治疗措施 |
1. 概述 |
2. 中医治疗措施 |
3. 本团队前期研究成果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止痒平肤液”主要成分的抗菌、抗炎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1. 概述 |
2. “止痒平肤液”各中药的组成成分 |
3. “止痒平肤液”各成分的抗菌、抗炎作用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临床试验 |
第一章 “止痒平肤液”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相关中重度皮疹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三节 结果 |
第四节 讨论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二章 “止痒平肤液”对EGFRIs相关皮疹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
第三节 结果 |
第四节 讨论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二部分 基础实验 |
第一章 基于超高液相色谱的“止痒平肤液”主要成分分析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
第三节 结果 |
第四节 讨论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二章 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炎症模型的建立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
第三节 结果 |
第四节 讨论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PLA2G4A基因的苦参碱对HaCaT细胞炎症模型的干预研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
第三节 结果 |
第四节 讨论 |
第五节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附录 |
附录1 外用中药“止痒平肤液”治疗中重度靶向药相关皮疹的前瞻、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病例报告表( case report form,CRF) |
(6)解毒清热宣肺法治疗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的西医诊治现状 |
参考文献 |
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的中医认识及研宄现状 |
参考文献 |
前言 |
临床研究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研究对象 |
2 诊断标准 |
3 筛选标准 |
4 研究方法 |
5 疗效评价 |
6 统计方法 |
研究结果 |
1 一般情况分析 |
2 临床疗效比较 |
3 炎症指标比较 |
4 D-二聚体水平比较 |
5 免疫指标比较 |
6 纤维支气管镜镜下改变比较 |
7 肺内外并发症情况 |
讨论分析 |
1 解毒清热宣肺法治疗SMPP毒热闭肺证立题依据 |
2 研究结果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 疗效评价积分量表 |
2 SMPP毒热闭肺证病例收集表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2017-2018年包头地区耐喹诺酮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特征与机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药敏试验 |
1.2.2 环丙沙星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测定 |
1.2.3 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Quinolone-resistance determining regions,QRDRs)基因突变情况检测 |
1.2.4 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Plasmid-mediated quinolone resistance,PMQR)基因检测 |
1.3 统计分析 |
2 结 果 |
2.1 耐喹诺酮大肠埃希菌来源医院分布 |
2.2 耐喹诺酮大肠埃希菌来源科室分布 |
2.3 耐喹诺酮大肠埃希菌来源标本分布 |
2.4 喹诺酮类耐药与非耐药大肠埃希菌菌株耐药情况 |
2.5 60株试验菌株耐药基因检测情况 |
2.6 QRDRs基因突变情况与环丙沙星MIC值的关系 |
3 讨 论 |
(8)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对小鼠急、慢性肺炎模型的疗效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噬菌体治疗研究进展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9)布依族兽药植物传统知识及其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一览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民族生态学概述 |
1.3 民族兽药概述 |
1.4 布依族兽药植物研究概况 |
1.5 腹泻和炎症的研究进展 |
1.6 转录组学概况 |
第二章 布依族地区兽药植物调查 |
2.1 调查目的 |
2.2 调查地区概况 |
2.3 研究方法 |
2.4 调查结果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三章 兽药植物三颗针防治仔猪腹泻的研究 |
3.1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分离及鉴定 |
3.2 三颗针浸膏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抑菌研究 |
3.3 三颗针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抑菌分子机制研究 |
第四章 兽药植物百两金防治牲畜转场应激反应的研究 |
4.1 兽药植物百两金抑菌研究 |
4.2 百两金消炎镇痛研究 |
4.3 基于转录组数据对百两金中三萜皂苷合成途径的研究 |
4.4 百两金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相关转录因子的挖掘及分析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和科研项目 |
附录 |
(10)奶牛乳房炎生乳中大肠杆菌耐药性、毒力基因和基因分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奶牛乳房炎 |
1.1 乳房炎临床症状 |
1.2 乳房炎诱因 |
1.3 乳房炎的影响 |
1.4 乳房炎的治疗 |
2. 大肠杆菌 |
2.1 大肠杆菌概况 |
2.2 大肠杆菌的危害 |
2.3 大肠杆菌与乳房炎 |
3. 大肠杆菌耐药性 |
3.1 对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性 |
3.2 对喹诺酮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 |
3.3 对四环素药物的耐药性 |
4. 大肠杆菌毒力因子 |
4.1 肠道内致病大肠杆菌 |
4.2 肠道外致病大肠杆菌 |
5. 基因分型 |
5.1 系统发育分型 |
5.2 eae分型 |
5.3 O血清型 |
6. 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
6.1 研究目的 |
6.2 研究意义 |
6.3 研究内容 |
6.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奶牛乳房炎生乳中大肠杆菌耐药性、毒力基因的分析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样品采集 |
2.2 大肠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
2.3 大肠杆菌耐药表型检测 |
2.4 大肠杆菌耐药基因检测 |
2.5 大肠杆菌毒力基因检测 |
3. 结果 |
3.1 大肠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
3.2 大肠杆菌耐药结果 |
3.3 大肠杆菌耐药基因结果 |
3.4 大肠杆菌毒力基因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章 奶牛乳房炎生乳中大肠杆菌基因分型的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样品采集 |
2.2 系统发育组分型 |
2.3 eae分型 |
2.4 O血清型分型 |
3. 结果 |
3.1 系统发育组分型结果 |
3.2 O血清型分型结果 |
3.3 eae分型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84株痢疾杆菌药敏试验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马腺疫链球菌新疆株XJ(5012)全基因组测序及比较基因组初步研究[D]. 汪丽.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 [2]食源性沙门氏菌耐药监测数据分析及危险因素研究[D]. 郝春萍.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葛根芩连汤干预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作用机制研究[D]. 王佳佳.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苦参抗鲍曼不动杆菌活性成分研究[D]. 李萍. 山东大学, 2021
- [5]“止痒平肤液”治疗EGFRIs相关中重度皮疹的RCT研究及作用机制探讨[D]. 张静怡.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6]解毒清热宣肺法治疗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研究[D]. 侯月.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2017-2018年包头地区耐喹诺酮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特征与机制分析[J]. 李翠翠,胡同平,张利霞.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21(04)
- [8]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对小鼠急、慢性肺炎模型的疗效探究[D]. 陈锋. 西南医科大学, 2021(01)
- [9]布依族兽药植物传统知识及其评价[D]. 熊勇. 中央民族大学, 2020
- [10]奶牛乳房炎生乳中大肠杆菌耐药性、毒力基因和基因分型的研究[D]. 兰图.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