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进程中的传统与当代

历史进程中的传统与当代

一、历史进步中的传统与当代(论文文献综述)

胡海波,侯鉴洋[1](2019)在《习近平关于文化重要论述的总体性探讨》文中研究指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内容丰富而又严整深刻的理论体系,习近平关于文化的重要论述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站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高度和时代高度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统一的历史逻辑,以"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为总纲阐明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论逻辑,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阐明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实践逻辑。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内在统一,构成了习近平关于文化重要论述的总体性。从总体上把握习近平关于文化的重要论述,既是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维度,也是在新的发展方位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迫切要求。

陈晶莹[2](2018)在《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步入新时代,中国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文化建设展现出蓬勃的生机。但是相较于经济的飞跃式发展,文化的发展仍相对缓慢。从世界的文化格局来看,依然是西强我弱,文化霸权主义仍然存在。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国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围绕文化强国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形成了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通过对习近平成长历程的回溯,可以发现喜爱读书的好习惯,浓厚的文化情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背景,让习近平具备了形成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的扎实的理论功力。知青岁月的磨砺,让习近平对人民群众有了深切的了解,促就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建设理念。融入血脉的革命基因,让习近平在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过程中极具改革与创新意识。习式家风的熏陶,是习近平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探其渊薮,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有着极其丰富的理论资源。它深入汲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建设思想的精髓,吸收、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革命文化中的红色基因以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文化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此外,在任总书记之前,习近平在福建和浙江的文化探索与实践,也为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材料。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从历史中凝聚而来,在新时代里开疆拓土。它的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本文在追本溯源的基础上,从战略原则、战略布局、战略举措三个方面建构了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的理论体系,提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人民为中心,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滋养,以创新为动力,以开放为取向,以人才为根本”是习近平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六大战略原则;“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构成了习近平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主要战略布局;“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着力培养担任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是习近平在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中坚定执行的重要战略举措。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科学指南与行动纲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为世界文化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全晓洁[3](2018)在《中小学教科书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价值传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思想源远流长,无论是维系历史,还是滋养当代,都有其自身的独特价值。道德思想是维护社会稳定、维系人类发展的基本精神要素。教科书作为文化的载体,继承和发扬历史进程中本民族积累的道德思想精髓是其重要职能。然而,发源与发展于封建社会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思想,一方面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另一方面,透过其具体的历史形态,它们又蕴含与今相通之理。因此,教科书对优秀传统文化中道德形象刻画的目的不是复古教育,不是复制全部的、整体的传统道德体系。而是结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对其进行筛选、检视、转化,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道德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虽然传统文化道德形象是已生成的、静态的,但教科书对之刻画却是动态的、发展的。教科书内容选择彰显价值倾向,教科书内容编排传递文化品格。“教科书传承什么道德思想?”“如何传承?”体现了其对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价值传承特点。本研究就以内容与形式为切入点分析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形象在教科书中的刻画,并在分析中以“古今对比”为暗线,深层探究教科书在刻画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过程中表现出的价值传承特点。对核心概念的界定为本研究积淀理论基础,并为后续分析框架的形成提供理论支撑。“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指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自身秉持的一系列主流道德思想,从而给人在知觉上造成的一种具体的道德印象。分为个人层面道德形象、社会层面道德形象和国家层面道德形象。“传承”不仅意味着延续,更意味着在延续基础上的新释与超越,因此,本研究认为“教科书对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价值传承”指教科书通过内容选择和内容呈现刻画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从中体现对其价值的延续、新释与超越。上述的“个人-社会-国家”,“延续-新释-超越”两组横纵坐标成为后续内容分析的维度。传统文化中道德的结构、维度、道德条目及其特点从概观上勾画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形象,本研究对之系统梳理为后续古今的对照分析提供参照。优秀传统文化中道德形象分为根源本体、工夫、境界本体三个层次,工夫层次又分为个人层面道德、社会层面道德和国家层面道德。个人层面道德包括节制、知耻、谦虚、勤劳等主体自律精神,自强、进取等主体自为意志;社会层面道德包括宽恕、诚信、感恩等善以安人的人性哲学,礼让、守规等礼以节事的交往法则,孝慈、仁爱、责任等仁以处世的立身之道,“天人和谐”的生存法则;国家层面道德包括爱国、公忠、奉献等家国一体的责任担当,和睦、团结、和平和谐统一的政治立场,贵刚重阳的民族性格,民以为天的民本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形象的特点包括伦理本位色彩浓郁、整体主义价值倾向、天人合德的思想观念、重视道德的实践工夫、道德价值的中庸分寸把握、重义轻利的“利己心”规避取向、“性善”的人性论主流、“保守内求”的自我苛律。教科书中的德目内容选择彰显其价值取向。因此,运用内容分析法梳理教科书中蕴含的道德内容,针对教科书中涉及的个人、社会、国家三层面的每条德目进行逐一分析,旨在探明教科书刻画每个道德层面时,实现的价值传承特点。内容层面的价值传承特点包括三方面:对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普遍性的道德思想的继承;对时代性与普遍性交织的道德思想的新释,使之符合时代需求;结合现代伦理观念、并从传统文化中挖掘资源弥补传统中薄弱与缺失的优秀道德思想。研究从这三个角度呈现教科书刻画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时的价值传承特点,剖析古今的延续与差异。教科书中的德目呈现形式彰显其价值取向。因此,聚焦教科书对优秀传统文化中道德形象的呈现形式,即教科书究竟是怎样刻画优秀传统中的道德形象的,亦能洞察其中的价值传承特点。这一部分主要以面上观照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思路,在对教科书文本分析基础上,探明教科书刻画优秀传统文化中道德形象的形式:一是教科书中有形的呈现方式分析,包括榜样示范、道德叙事、活动牵引;二是教科书中无形的话语表达分析,包括对话、隐喻、规劝。并在道德呈现形式分析中深层次剖析古今差异及其背后的价值取向变革。具体而言,在呈现方式上:隐性渗透体现对传统德育中德目引领教条性的缓和;榜样示范体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道德人格的交织;道德叙事是对传统文化中一元道德形象的开放性表述;活动牵引体现从传统权威规训到道德主体的自我心智谋求。在话语表达上,从号召到对话,是话语中道德价值引领方式的走向;隐喻的运用缓解传统德育的“圣化”倾向;惩戒与规劝,体现古今道德合法性论证的差异。综观前文的分析,总结教科书对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价值传承特征,并分析其原因。具体而言,教科书主要在以下层面对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形象实现了继承与超越,继承集中表现在“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与伦理观价值、“内圣外王”理想人格、“义以为上”价值取向、“仁”与“礼”的内在品质与外在规则。超越主要表现在道德从一元到多元,从义务到权利;利义从相斥到和合,公私从对立到互渗;走出宗法利益关系,达至普遍社会公理三方面。分析继承与超越的深层动因包括四方面,一是文化的二元特性,二是教科书的文化本质,三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四是观念转换的引领。就文化的二元特性来说,对于具有普遍性的文化,教科书需保存与延续,对于普遍性与时代性交织的文化,教科书需调整和超越。这便决定了教科书对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价值传承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超越。就教科书的文化本质来说,教科书不仅面向过去,承担着文化积淀与传承的任务;还面向未来,引领面向发展前沿的文化创新;同时还在文化传承中体现自身的文化品格。这表明,教科书对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价值传承绝非简单复刻,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超越。就社会发展的推动来说,生产方式的进步消解天作为道德本体的神秘性;经济体制的转变凸显人在道德中的主体性;社会结构转型促生个体道德的公共性。就观念转换的引领来说,跨越以天为本的道德本体论思想;超越传统利义、群己相斥的价值取向;涤荡传统宗法利益关系达至普遍真理。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提炼教科书对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进行价值传承的关键点,包括树立优秀传统道德精神的取舍与转化标准:继承传统道德精神的精髓,弘扬优秀价值观;挖掘传统道德精神的“潜现代性”,与现代汇通;提升传统道德精神的“类后现代性”,与未来接轨。营造优秀传统道德精神呈现的现代性语境:通过开放的德目呈现形式引领学生的道德主体性;在德目诠释过程中加深传统与现代的联结。把握优秀传统道德精神传承的三组关系:让“传统”生发于“现在”以滋养道德文化土壤;找寻“道德自由”与“道德价值共识”的辩证统一;在尊重“个体的道德选择”基础上引领“超义务”道德。最后,结合教科书中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价值传承关键,并针对当下教科书刻画传统文化道德形象存在的问题,从内容和形式两个层面提出优化策略。内容优化包括:结合社会需求与学生特征建构优秀传统道德精神体系;保障教科书中优秀传统道德精神的整体性与层次性;加强教科书中优秀传统道德精神的合法性建设。形式优化包括:变革优秀传统道德精神的负载方式激发学生道德主体性;多门学科协同共建保障优秀传统道德精神的立体化阐释;建立教科书中优秀传统道德精神资源的多方链接。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以批判性视角分析教科书中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价值传承。当前对教科书中传统道德的分析都暗含一个前提:默认优秀传统文化中道德精神在现代场域中的合理性。相关研究多集中着眼于教科书应该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精神中“拿来”什么。本研究则从批判传承的视角入手,期望理清教科书在进行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价值传承中实现了哪些“延续”、哪些“新释”和哪些“超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剖析,教科书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精神时,应当如何基于现代语境对之进行诠释与呈现,才能挖掘其中的时代价值,从而使“前现代”中的道德精神更好的为现代道德教育助力。

邢玉红[4](2017)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进步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社会历史进步既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又是一个常新的问题。当前,伴随着“全球化问题”的日益突出,社会历史进步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使得进步问题得到前所未有的突显,人们对社会历史进步的观念也遇到了新的挑战,因此,建构适应新的时代需要的科学社会历史进步观是急需解决的重大理论课题。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进步观以科学的历史观为理论指导,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进步的一般规律和深层原因,为指导我国当前的现代化建设和人类社会历史进步的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南。文本主要将散见于经典作家文本中的有关社会历史进步的思想加以梳理和总结,厘清其思想的逻辑脉络和基本内容,系统地构建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进步观思想,并以此来探求和解答社会历史进步的新情况、新问题,与此同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研究。顺着上述的研究指向,本文主要展开了以下研究:第一章社会历史进步观相关概念辨析。本章主要对社会历史进步的相关概念进行学理分析,其目的是为研究社会历史进步提供方法论指导与界线尺度。首先,文章阐述了“进步”范畴的基本内涵和属性,指出进步指向的是一种达到较好的目标或状态的趋势或事实。其次,区分了进步与退步、进化、发展等概念之间的差别与联系,重点辨别了社会历史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区别和联系,指出对人类社会历史总体发展进程的事实描述和价值评判意义上,用“社会历史进步”一词更加合理和准确。第二章进步观思想的历史追溯。本章主要从思想史的角度考察了社会历史进步观产生和演进的基本脉络,概括了近代理性主义进步观的主要思想内容和理论缺陷,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进步观思想产生的直接思想来源,以及克服传统进步观理论局限的历史任务。文章梳理了进步观思想在近代欧洲萌发、形成与确立以及扩展的演进过程,指出近代社会进步观在本质上是对处于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根本愿望和人们生活现实进展的总体把握与理论再现,其在内容上是以理性主义为理论支撑、以乐观主义为基调、以科技进步为表现形式、以建立“至善”的社会制度为最高目标的理性主义进步观;抽象性、非历史性、科技万能论、进步预成论以及功利主义价值观是其进步观的根本理论缺陷。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进步观的基本观点。主要阐述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进步观的理论基石、基本内涵、主要表现以及理论革命。首先,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进步观的理论基石,它实现了科学认识社会历史和确立社会历史进步合理价值目标的辩证统一,为社会历史进步观研究提供了科学地理论指导。其次,社会历史进步从内涵上讲,具有多维规定性,但在本质上社会历史进步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所采取的存在形式和所经历的活动过程,与此同时,社会历史进步就表现为社会客体的变革和人的自由与解放。最后,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进步观实现了社会进步观的理论革命,超越了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对立、摆脱了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的纠结、走出了严格决定论的误区、超越了历史目的论与非目的论的对立。第四章衡量社会历史进步的主要尺度。主要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进步观视野里衡量社会历史进步的几个主要尺度,首先,生产力尺度。生产力是人的行动或活动,在本质上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生产力的进步是衡量社会历史进步的根本尺度和坐标。其次,人的尺度。生产力的进步与人的发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人的发展状态也是衡量社会历史进步的重要尺度。再次,文明尺度。文明范畴是表征着人类自身的开化与进化的状态,在本质上反映了生产力的发展与进步,是衡量社会历史进步的重要范畴。最后,交往尺度。交往活动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交往方式的变革也是衡量社会历史进步的重要尺度。第五章阐述了社会历史进步的动力与规律问题。本章主要探讨了社会历史进步的动力机制以及基本规律的问题。首先,社会历史进步是一个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动力系统推动作用的结果,其中实践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最终动力;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革命、改革、科学技术以及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重要力量。其次,社会历史进步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并通过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得以展开,这些规律主要包括:人与自然的协调规律、实践活动积累与创新统一规律、“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规律、人的主导性价值选择规律、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规律。第六章主要研究社会历史进步的代价问题。本章首先阐述了社会历史进步与代价之间的关系,指出一部人类进步史同时也是一部人类代价史,社会历史代价是社会历史进步的重要方面。其次,阐明马克思、恩格斯在社会历史进步代价方面的基本思想,探讨了历史代价生成的原因以及在社会历史进步中的作用。最后,指出马克思主义社会进步观对待社会进步代价的基本态度以及克服的途径和方法。第七章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进步观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首先,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进步观是社会进步观的新形态,在根本上实现了社会进步观的革命性变革,为人类社会历史进步提供了思想指导。其次,在现实性上,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进步观为合理看待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坐标,为矫正我国现阶段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提供了现实途径;为克服“全球化危机”和实现人类社会历史进步指明了方向。

荣开明[5](2018)在《担当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飞跃,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没有文化的繁荣和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必须了解什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落实新时代文化发展的战略和举措,做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刘凯丽[6](2020)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传统文化类作品选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是民族立身之本,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中所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民族特色和民族气概的智慧结晶,制约着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因此传统文化是当今学校教育所必须重视的教育内容。语文学科因其学科性质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而教科书作为语文学习的主要工具则成为传统文化内容的重要载体,传统文化类作品选编质量如何直接影响文化传承的效果。因此探讨现有教科书中的传统文化类作品选编状况应当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点内容。本文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传统文化类作品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理论对传统文化类作品的概念及其所具有的个体、社会和语文学科价值进行详细阐述,并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将陈先云先生的选文标准理论作为本文构建传统文化类作品选编分析框架的依据,确定了文质兼美、守正创新、内容丰富、文体协调和便教利学五个评价标准,并由此延伸出内容分析的一级和二级指标。在此基础上运用内容分析法、文本分析法和访谈法对教科书中的传统文化类作品进行了量化统计和质性分析,得出部编版教材中传统文化类作品选编的现状特点并就其选编合理性提出自身的建设性思考。通过研究发现,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对传统文化类作品的选编主要存在以下七个方面的特点:1.注重人文性价值功能发挥;2.时代与地域选择各有侧重;3.传统文化要素比例差距较大;4.多元改编适应学生认知发展;5.文体分布倾向文艺文文体选编;6.难字量、篇幅学段差异不显着;7.重视编排构建助学辅助作用。最终本文结合相关语文教育、传统文化相关理论以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等,从选编内容的均衡分布、作品年段安排的合理化、文化面貌的适宜呈现、作品插图的有效配备以及作品学科功能的发挥五个方面对教科书中的传统文化类作品选编提出建设性思考,以期最好的发挥教科书的文化传承效果。文化传承是语文教材编写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笔者希望本研究能够为教科书的传统文化内容的编写提供新的视角,使教科书更好发挥文化传承功能。

宗晓琨[7](2013)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文化自觉》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加速了人类各项活动的进程,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成为当今时代发展的主旋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加深,同时国家间的竞争也越来越大。文化在综合国力的增强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各国纷纷加强对本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力求在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决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文化自觉问题,对于发展我国传统文化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的主体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文化自觉概念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和发展。这一部分包括两个大的方面:文化自觉概念的基本特征。第一方面文化自觉概念的基本特征又分为三个小点:第一,文化自觉概念的内涵。第二,文化自觉概念的外延。第三,文化自觉概念的本质属性。第二方面文化自觉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分为三个小点:一是文化自觉概念的形成;二是文化自觉概念的发展;三是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的关系问题。第二,文化自觉的重要意义。这部分包含三大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文化自觉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思想和文化自觉遵循了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其中第一部分包含三个小点:第一,文化的基本特征。第二,文化在历史进步中的作用。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认定。第二部分包含三个小点:第一,文化自觉的内在要求。第二,文化自觉的内在要求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第三,文化自觉的内在要求与唯物主义辩证法相一致。第三部分也包含三小点:第一,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第二,文化自觉遵循了文化发展的时代性、继承性特征。第三,文化自觉遵循了文化发展的开放性规律。第三,培养文化自觉的哲学方法。包括对文化现象的认识力求全面性、从文化现象的发展变化中观察文化现象、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指导三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分为三个方面:第一,对文化现象的认识必须把握其基本方面。第二,对文化现象的认识必须把握其联系。第三,对文化现象的认识必须把握其源泉和中介。第二部分包含两方面:第一,把握文化现象的发展规律。第二,弄清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第三部分包含两个小方面:第一,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依据。第二,以唯物主义辩证法为方法论原则。

马冰心[8](2019)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使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并强调“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这就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伊始,就始终担负着文化使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担负起文化使命、担负着什么样的文化使命以及如何才能在新时代更好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等等,已经成为理论界和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焦点。本文认为只有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初心、发展的历程和时代的任务,才能对上述问题进行更好的解答。文章在写作过程中,学习和研究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和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党的十八大以来重要会议文献资料以及学术界近年来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充分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和理论分析法,遵循“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的逻辑,紧紧围绕“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使命”这一主题开展了研究。文章分为导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导论部分为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论文写作的背景和意义,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文章认为,“文化使命”是比较新颖的选题,国内外学术界围绕“文化建设”“文化事业”“文化发展”“文化软实力”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但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思想缺乏系统整体的研究,对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担负的文化使命缺乏整理和分析。课题研究将有助于深化对党的文化使命的理解;将有助于推动党和国家的文化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正文分为五个部分,从第二章到第六章。第二章“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担负文化使命的基本内涵”,主要从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借鉴与吸收人类文明成果、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并为世界文化提供中国智慧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担负的文化使命“是什么”。第三章“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担负文化使命的重要意义”,主要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为维度阐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第四章“中国共产党担负文化使命的历史经验”,主要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担负文化使命的历程中,总结出经验和教训,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担负新的文化使命提供借鉴。第五章“中国共产党担负文化使命的机遇挑战”,主要分析了市场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对文化传承、文明借鉴、文化建设提出的机遇和挑战,强调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担负文化使命注定要负重前行。第六章“中国共产党担负文化使命的重点举措”,则是加强文化领导力、文化创新力和文化传播力三个方面强调既要实现文化繁荣、又要维护文化安全、还要提升文化自信,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担负文化使命要“怎么做”。结论与展望部分,对文章写作过程和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对论文研究激发的理论兴趣和拓展的研究空间进行了展望。文章认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开始就要为中国人民谋利益、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里的“利益”包含着文化和精神上的利益,这里的“复兴”包含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创造性发展。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始终担负着文化使命,这种担当一直持续到现在,也必将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毋庸讳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使命”是较为宏大的选题,尽管作者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但由于能力水平有限,还存在着部分地方理解不到位、概括不全面等情况,这些将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完善。

王学伟[9](2016)在《现代价值观念:优秀传统文化的评价标准》文中研究表明评价传统文化的标准应该超越"有利于社会发展""社会发展需要"之类的观点,建立涵括"自然环境发展规律"在内的新的价值观念——"现代价值观念"。"现代价值观念"即中华民族以"既注重自身存续发展的需要又注重大自然存续发展的需要"为价值衡量尺度的理性认识和精神观念。这种"现代价值观念"并不仅仅着眼于现代化目前存在的问题,更应该着眼于对评价标准、价值观念的完善。"现代价值观念"合理与否,需要中华民族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进行检验。

李睿[10](2014)在《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研究》文中指出文化问题是学术界长期关注和研究的对象,文化自觉问题是文化研究的一个点,它是关于实践主体对文化活动及其结果的感知和觉悟,是实践主体对文化规律的科学认识和把握,它以实践主体对文化的认识活动及其结果为对象,考察文化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和特定民族文化的特殊规律。就“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这一问题而言,它至少涉及到文化、文化自觉、政党与文化、中国共产党与文化等几个基本和关键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在20世纪中国近现代文化转型和文化变迁背景下诞生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还是一个在其90多年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始终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始终关注探索文化在中国特色革命进程和中国特色建设及发展进程中发挥何种作用以及怎样发挥作用的先进政党。因此,可以说,在中国共产党身上焕发着鲜明的对于“文化”的觉醒和觉悟。那么,“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问题便是成立的,是值得系统研究和深入探索的。本论文尝试从文化自觉的内涵和本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文化自觉、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的维度和本质、依据基础、成果梳理和提升途径等方面探讨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问题,以期系统认识和把握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性格、文化品质及其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等。第一,文化自觉与马克思主义政党文化自觉,这是研究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问题的首要问题。“文化自觉”无论是作为一种理念,还是作为一个学理性命题,无疑都是在思考人对文化的感悟和态度、对文化的比较和反思,直至对文化的批判和创新问题,都是对文化本质的追问和对文化价值的发掘。因此,回答“文化”、“自觉”和“文化自觉”的概念内涵,是研究“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觉”问题的前提和基础。20世纪以来,在世界政党发展史中诞生了一批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些政党描绘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轨迹。回顾、考察和比较这些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否具备文化自觉意识、实现文化自觉的程度、它们的文化自觉对其自身发展或执政带来那些影响等,是研究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问题的必要组成部分。第二,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的维度和本质。一个执政党的文化自觉,必然是在执政党所处文化背景当中,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文化生成机理逐步形成和发展的结果。因此,弄清楚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的主要维度和本质内涵,是研究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问题的核心和关键。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主要包括两个维度:对政党自身文化的自觉,对国家文化建设的自觉。一是它非常注重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推动事业发展”,形成了特点鲜明的政党文化、党史文化和执政文化,在中国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巨大的影响力和引领作用。二是它对国家文化建设自觉的核心使命和任务是推动和实现中国文化现代化。因此,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的本质内涵是文化角色定位的主体自觉、文化生态营造的时空自觉、文化选择探索的行动自觉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发展自觉。第三,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的依据基础。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的理论依据、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是研究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不可或缺的范畴。一是从理论依据而言,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的理论基点是:以唯物史观为理论指导,高度重视文化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之间的张力,自觉探求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文化进步机制。在一定的理论基点上,这个问题还应当进入文化哲学视野。二是从历史依据而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进程和丰硕成果是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的根本历史依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身就是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的充分证明和集中体现。三是从现实依据而言,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面貌的变化发展,而且还引起了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的激荡与碰撞。所以全球化之下国家间竞争的关键因素是文化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高水准在文化繁荣。第四,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的成果梳理。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就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和文化进步,取得了很多宝贵的成果。这些成果是考察其文化自觉问题不可或缺的支撑。一是从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的思想轨迹上看,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先后提出了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新文化、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中国发展实际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建设思想,是一笔宝贵的思想财富。二是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建构上看,在每一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都包含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目前包括毛泽东文化思想及文化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三是必须承认在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历史上,也曾经历过曲折并留下不少教训。这种曲折和教训,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文化自觉作为一个历史过程,并不是简单的线性运动过程,而是一种螺旋式上升过程。因此,有必要阐述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和文化思想发展经历的曲折过程和沉重教训,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增强文化自觉意识的一笔宝贵财富。第五,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的提升途径。一是把握文化自觉规律。研判一个民族或一个政党是否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离不开考察其对文化自觉规律把握和遵循的程度。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文化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找准文化发展目标;文化构成的多样性要求文化包容强化主导;文化建设的长期性要求持续积淀重在建设。二是增强文化自觉程度。尽管文化自觉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运动,但是它在总体趋势上呈现为程度的日益深化。当然,这需要文化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予以推动。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增强文化自觉程度的着力点和正确途径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指导意义、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基因、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三是破解文化自觉瓶颈。文化自觉瓶颈是指作为文化主体的人在文化本质、文化态度、文化发展思路、文化建设途径等方面自我觉悟和觉醒的关键性限制因素,若不能突破这种因素就势必会影响人对文化自觉规律的把握、对文化自觉程度的增强,甚至导致人对文化自觉问题产生曲解。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觉也存在瓶颈问题,正视瓶颈,是为了始终保持高度的文化自觉。应当注重解决好三个问题,即推进文化创新需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文明为主题、以中华文化认同为核心厘清文化认同与政权的关系、走科学发展之路推进文化繁荣与科技进步和市场发展的同步前进。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是一个具有深刻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问题,它从文化层面和文化高度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影响中国共产党增强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

二、历史进步中的传统与当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历史进步中的传统与当代(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关于文化重要论述的总体性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历史逻辑
    1.习近平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 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成发展的历史连续性
    2.习近平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高度, 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成发展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辩证统一的历史逻辑
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论逻辑
    (1) 指导思想论。
    (2) 发展道路论。
    (3) 方针方法论。
    (4) 核心精神论。
    (5) 基本方略论。
    (6) 传统文化论。
    (7) 文化创造论。
    (8) 理想信念论。
    (9) 交流互鉴论。
    (10) 战略目标论。
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实践逻辑
    (1)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2)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4)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
    (5) 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2)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的缘起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简要述评
    1.3 研究方法
        1.3.1 概念分析法
        1.3.2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1.3.3 文献研究和理论分析相统一的方法
        1.3.4 学科交叉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
        1.4.1 具体思路概述
        1.4.2 具体思路图示
    1.5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1.5.1 研究的重点及难点
        1.5.2 研究的创新点
2 何谓文化及文化何以强国
    2.1 文化的内涵指向
        2.1.1 中国语境中的文化意涵
        2.1.2 西方语境中的文化内涵
    2.2 文化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2.2.1 文化与文明的概念辨析
        2.2.2 文化与意识形态的概念辨析
    2.3 文化何以强国
        2.3.1 为个人和民族提供精神滋养
        2.3.2 启迪治国理政的智慧
        2.3.3 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的渗透交融
        2.3.4 缓和国际关系的“润滑剂”
3 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的重要思想资源
    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建设思想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思想
        3.1.2 列宁的文化建设思想
    3.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
        3.2.1 民本思想
        3.2.2 尚贤思想
        3.2.3 非攻思想
    3.3 革命文化中的红色基因
        3.3.1 爱国主义
        3.3.2 忠诚为民
        3.3.3 艰苦奋斗
        3.3.4 敢闯新路
        3.3.5 信念坚定
        3.3.6 甘于奉献
    3.4 十八大之前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文化建设思想
        3.4.1 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
        3.4.2 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
        3.4.3 江泽民文化建设思想
        3.4.4 胡锦涛文化建设思想
4 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形成的重要因素
    4.1 主体条件
        4.1.1 知识积淀
        4.1.2 文化情怀
        4.1.3 专业背景
        4.1.4 知青岁月
    4.2 家庭因素
        4.2.1 革命的基因
        4.2.2 优良的家风
    4.3 环境因素
        4.3.1 时代环境
        4.3.2 媒介环境
        4.3.3 国际环境
        4.3.4 国内环境
5 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的发展脉络
    5.1 习近平在福建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5.1.1 闽东文化建设
        5.1.2 福州文化建设
    5.2 习近平在浙江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理论思考
        5.2.1 在浙江文化建设的实践
        5.2.2 在浙江文化建设的理论思考
6 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
    6.1 战略原则
        6.1.1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6.1.2 以人民为中心
        6.1.3 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滋养
        6.1.4 以创新为动力
        6.1.5 以开放为取向
        6.1.6 以人才为根本
    6.2 战略布局
        6.2.1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夯实文化强国之基
        6.2.2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就文化强国之魂
        6.2.3 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掌好文化强国之舵
        6.2.4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筑牢文化强国之柱
        6.2.5 坚持文化自信,彰显文化强国之态
        6.2.6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文化强国之音
    6.3 战略举措
        6.3.1 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统领文化强国建设
        6.3.2 着力培养时代新人,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注入新时代的充沛活力
        6.3.3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凝聚新时代的精神力量
        6.3.4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6.3.5 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驱动,切实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7 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的指导意义
    7.1 政策导向和战略高度协奏共鸣的文化建设新地位
        7.1.1 制度护航文化强国建设
        7.1.2 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建设文化强国
    7.2 不忘本来与开辟未来比肩而立的文化建设新理念
        7.2.1 不忘本来传承民族的文化命脉
        7.2.2 开辟未来在创新中激发活力
    7.3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比翼齐飞的文化建设新维度
        7.3.1 以文化自觉作为文化强国建设的逻辑起点
        7.3.2 以文化自信作为文化强国建设的逻辑动力
    7.4 立足中国和放眼世界交流互鉴的文化建设新视角
        7.4.1 立足中国扞卫文化的民族性
        7.4.2 放眼世界实现文化的双向开放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中小学教科书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价值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精神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继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道德精神是教科书的使命
        (三)对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刻画是教科书实现传承的关键
    二、文献综述
        (一)教科书的价值取向研究
        (二)教科书中的道德教育研究
        (三)教科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研究
        (四)教科书中优秀传统文化道德精神的传承研究
        (五)已有研究的问题及本研究的方向
    三、研究目的及价值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价值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对象
        (一)对象选取
        (二)分析类目
    六、分析框架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
    一、优秀传统文化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时间节点
        (二)优秀传统文化的选择标准
        (三)优秀传统文化的维度与内容
    二、道德形象
        (一)道德
        (二)道德形象
    三、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
        (一)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维度
        (二)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内容
    四、教科书与价值传承
        (一)价值传承
        (二)教科书与价值传承
第二章 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形象概貌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形象结构
    二、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形象维度
        (一)优秀传统文化中道德形象的维度划分依据
        (二)优秀传统文化中道德形象的维度描述
    三、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形象内容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个人层面道德内容
        (二)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层面道德内容
        (三)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家层面道德内容
    四、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形象特点
        (一)伦理本位色彩浓郁
        (二)整体主义价值倾向
        (三)天人合德的思想观念
        (四)重视道德的实践功夫
        (五)道德价值的中庸分寸把握
        (六)重义轻利的“利己心”规避取向
        (七)“性善”的人性论主流
        (八)“保守内求”的自我苛律
第三章 教科书中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价值传承内容
    一、教科书中道德形象的内容概况
    二、教科书中个人层面道德形象的内容分析
        (一)教科书中个人层面道德形象的延续
        (二)教科书中个人层面道德形象的新释
        (三)教科书中个人层面道德形象的超越
    三、教科书中社会层面道德形象的内容分析
        (一)教科书中社会层面道德形象的延续
        (二)教科书中社会层面道德形象的新释
        (三)教科书中社会层面道德形象的超越
    四、教科书中国家层面道德形象的内容分析
        (一)教科书中国家层面道德形象的延续
        (二)教科书中国家层面道德形象的新释
        (三)教科书中国家层面道德形象的超越
第四章 教科书中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价值传承形式
    一、教科书中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呈现方式
        (一)隐性渗透:对传统德育中德目引领教条性的缓和
        (二)榜样示范: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道德人格的交织
        (三)道德叙事:传统文化中一元道德形象的开放性表述
        (四)活动牵引:从传统权威规训到道德主体的自我心智谋求
    二、教科书中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话语表达
        (一)号召到对话:话语中道德价值引领方式的走向
        (二)隐喻:从“圣化”的德育到“亲切”的德育
        (三)惩戒与规劝:古今道德合法性论证的差异
第五章 教科书中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价值传承特点与归因
    一、教科书中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价值传承特点
        (一)教科书中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继承
        (二)教科书中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超越
    二、教科书中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价值传承归因
        (一)文化的二元特性
        (二)教科书的文化本质
        (三)社会发展的推动
        (四)观念转换的引领
第六章 教科书中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价值传承关键
    一、教科书需树立优秀传统道德精神的取舍与转化标准
        (一)延续:继承传统道德精神的精髓,弘扬优秀价值观
        (二)新释:挖掘传统道德精神的“潜现代性”,与现代汇通
        (三)超越:提升传统道德精神的“类后现代性”,与未来接轨
    二、教科书需营造优秀传统道德精神呈现的现代性语境
        (一)通过开放的德目呈现形式引领学生的道德主体性
        (二)在德目诠释过程中加深传统与现代的联结
    三、教科书需把握优秀传统道德精神传承的三组关系
        (一)让“传统”生发于“现在”以滋养道德文化土壤
        (二)找寻“道德自由”与“道德价值共识”的辩证统一
        (三)在尊重“个体的道德选择”基础上引领“超义务”道德
第七章 教科书中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价值传承展望
    一、教科书中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价值传承内容优化
        (一)结合社会需求与学生特征建构优秀传统道德精神体系
        (二)保障教科书中优秀传统道德精神的整体性与层次性
        (三)加强教科书中优秀传统道德精神的合法性建设
    二、教科书中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价值传承形式优化
        (一)变革优秀传统道德精神的负载方式激发学生道德主体性
        (二)多门学科协同共建保障优秀传统道德精神的立体化阐释
        (三)建立教科书中优秀传统道德精神资源的多方链接
结语
参考文献
    一、期刊论文
    二、着作
    三、古籍
    四、学位论文
    五、资料汇编
    六、英文文献
    七、其他文献
附录
    附录1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教科书德目统计
    附录2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科书德目统计
    附录3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教科书德目统计
    附录4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思想品德教科书德目统计
    附录5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历史教科书德目统计
    附录6 :统编版中小学语文教科书德目统计
    附录7 :统编版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科书德目统计
    附录8 :统编版中学历史教科书德目统计
    附录9 :单项德目数量及占比统计表
    附录10 :各层次德目数量及占比统计表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4)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进步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二)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三、本文研究的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 研究方法
        (二) 创新之处
第一章 社会历史进步的相关概念
    第一节 进步的基本内涵
        一、“进步”的基本含义
        二、“进步”的属性
    第二节 相关概念辨析
        一、进步、退步与循环
        二、进步与进化
        三、进步与发展
        四、历史进步、社会进步与社会历史进步
        五、社会历史进步与社会发展
第二章 进步观思想的历史追溯
    第一节 进步观的萌发
        一、中国古代“循环史观”
        二、古希腊“退步论”和“循环史观”
        三、中世纪“神学史观”
    第二节 近代进步观的形成、确立与扩展
        一、进步观的形成
        二、进步观的确立
        三、进步观的扩展
    第三节 进步观的基本内容及理论缺陷
        一、近代进步观的主要内容
        二、近代进步观的理论缺陷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进步观的基本观点
    第一节 社会历史进步观的理论基石
        一、唯物史观的科学革命为认识社会历史进步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二、唯物史观的价值革命为实现社会历史进步提供了现实目标
    第二节 社会历史进步的内涵及基本表现
        一、社会历史进步的基本内涵
        二、社会历史进步的主要表现
        三、社会历史进步的主要方式
        四、社会历史进步的趋向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进步观的理论革命
        一、超越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对立
        二、摆脱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的纠结
        三、走出严格决定论的误区
        四、超越历史目的论和非目的论的对立
第四章 衡量社会历史进步的主要尺度
    第一节 生产力尺度
        一、什么是生产力
        二、为什么生产力是衡量社会历史进步的根本尺度
        三、什么是生产力的标准
    第二节 人的发展尺度
        一、社会历史进步与人的发展的统一
        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社会历史进步的价值目标
    第二节 文明尺度
        一、文明时代的产生与社会历史进步
        二、文明是判断社会历史进步的重要尺度
    第四节 交往尺度
        一、交往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
        二、交往方式的变革是社会历史进步的衡量尺度
第五章 社会历史进步的动力机制与规律
    第一节 社会历史进步的动力系统
        一、社会历史进步的最终动力:实践活动
        二、社会历史进步的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三、社会历史进步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
        四、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重要动力:科学技术
        五、社会历史进步的主体动力:人民群众
    第二节 社会历史进步的基本规律
        一、人与自然的协调规律
        二、实践活动积累与创新统一规律
        三、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规律
        四、人的主导性价值选择规律
        五、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规律
第六章 社会历史进步的代价
    第一节 社会历史进步与代价
        一、进步代价的内涵
        二、进步代价的特征
        三、社会历史发展、进步与代价之间的辩证关系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历史进步的代价思想
        一、社会历史进步代价的思想表述
        二、社会历史进步代价的成因及作用
        三、对待社会历史进步代价的态度及克服途径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进步观的当代意义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进步观的理论价值
        一、实现了社会历史进步观的革命性变革
        二、为推动人类社会历史进步提供了理论指导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进步观的现实意义
        一、为合理评价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坐标
        二、为实现我国社会历史进步指明根本途径
        三、为解决全球危机和实现未来社会进步指明方向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担当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一、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三、新时代文化发展的部署和举措
四、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6)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传统文化类作品选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文化传承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学校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三)语文教科书在文化传承中起着重要作用
        (四)语文教科书在文化传承方面仍需完善
    二、文献综述
        (一)有关文化传承的研究
        (二)有关小学语文教科书传统文化内容研究
        (三)有关小学语文教科书传统文化内容教学研究
        (四)有关传统文化教材编制的相关研究
        (五)研究述评
        (六)语文教科书在文化传承方面仍需完善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三)研究创新
第二章 传统文化类作品概念界定及教育价值
    一、传统文化类作品概念界定
        (一)传统文化起始时间节点
        (二)传统文化内容具体类目
        (三)传统文化类作品总体特征
    二、传统文化类作品的教育价值
        (一)传统文化的个体价值
        (二)传统文化的社会价值
        (三)传统文化的语文学科价值
第三章 传统文化类作品选编分析框架
    一、研究对象
    二、分析框架
        (一)框架设计的依据
        (二)分析指标的确立
        (三)具体分析框架的确立
第四章 传统文化类作品选编现状分析
    一、传统文化类作品功能价值取向分析
    二、传统文化类作品时代和地域分布分析
        (一)传统文化类作品时代分布分析
        (二)传统文化类作品地域分布分析
    三、传统文化类作品改编情况分析
    四、传统文化类作品文化要素分析
        (一)传统文化类作品总量分布
        (二)传统文化要素总体分布
        (三)具体传统文化要素分布
    五、传统文化类作品文体特点分析
    六、传统文化类作品难字量与篇幅分析
        (一)难字量分析
        (二)篇幅字数分析
    七、传统文化类作品编排构件分析
        (一)文字助读分析
        (二)插图情况分析
        (三)课后练习分析
第五章 传统文化类作品选编结论及思考
    一、小学语文教科书传统文化类作品选编结论
        (一)注重人文性价值功用发挥
        (二)时代与地域选择各有侧重
        (三)传统文化要素比例差距较大
        (四)多元改编适应学生认知发展
        (五)文体分布倾向文艺文选编
        (六)难字量、篇幅学段差异不显着
        (七)重视编排构件助学辅助作用
    二、小学语文教科书传统文化类作品选编思考
        (一)选编内容的均衡分布—侧重化与多元化的协调
        (二)作品年段的合理安排—离散性到衔接性的转变
        (三)文化面貌的适宜呈现—原貌保持与改编的选择
        (四)作品插图的有效配备—渲染性与契合性的兼顾
        (五)作品学科功能的发挥—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文化自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现状
        1. 国内对此问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2. 国外对此问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3. 国内外对此问题研究的薄弱点
    (三) 文本逻辑框架、研究方法和创新
        1. 文本逻辑框架
        2. 研究方法
        3. 创新之处
    (四) 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一、 文化自觉概念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和发展
    (一) 文化自觉概念的基本特征
        1. 文化自觉概念的内涵
        2. 文化自觉概念的外延
        3. 文化自觉概念的本质属性
    (二) 文化自觉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1. 文化自觉概念的形成
        2. 文化自觉概念的发展
        3.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的关系
二、 文化自觉的重要意义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
        1. 文化的基本特征
        2. 文化在历史进步中的作用
        3.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认定
    (二) 文化自觉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思想
        1. 文化自觉的内在要求
        2. 文化自觉的内在要求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3. 文化自觉的内在要求与唯物主义辩证法相一致
    (三) 文化自觉遵循了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1. 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2. 文化自觉遵循了文化发展的时代性、继承性特征
        3. 文化自觉遵循了文化发展的开放性规律
三、 培养文化自觉的哲学方法
    (一) 对文化现象的认识力求全面性
        1. 对文化现象的认识必须把握其基本方面
        2. 对文化现象的认识必须把握其联系
        3. 对文化现象的认识必须把握其源泉和中介
    (二) 从文化现象的发展变化中观察文化现象
        1. 把握文化现象的发展规律
        2. 弄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三) 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指导
        1. 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依据
        2. 以唯物主义辩证法为方法论原则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使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依据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与展望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综述与展望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担负文化使命的基本内涵
    2.1 不忘本来: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
        2.1.1 担负起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使命
        2.1.2 担负起革命文化的传承使命
    2.2 吸收外来: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
        2.2.1 担负起正确认识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使命
        2.2.2 担负起吸收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使命
    2.3 面向未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2.3.1 担负起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旗的使命
        2.3.2 担负起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涵的使命
        2.3.3 担负起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魅力的使命
第3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担负文化使命的重要意义
    3.1 踏上新征程需要文化指引
        3.1.1 文化使命为新征程指明了方向
        3.1.2 文化使命为新征程确定了部署
        3.1.3 文化使命为新征程丰富了内容
    3.2 开展新斗争需要文化自信
        3.2.1 文化使命解释了新斗争的客观趋势
        3.2.2 文化使命提供了新斗争的主观准备
        3.2.3 文化使命坚定了新斗争的必胜信念
    3.3 实现新梦想需要文化支撑
        3.3.1 文化使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
        3.3.2 文化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智力支持
        3.3.3 文化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集磅礴力量
第4章 中国共产党担负文化使命的历史经验
    4.1 创立新民主主义文化
        4.1.1 坚持新民主主义文化的革命性
        4.1.2 强调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科学性
        4.1.3 落实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大众性
    4.2 探索社会主义文化
        4.2.1 明确社会主义文化的指导思想
        4.2.2 提出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方针
        4.2.3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曲折困境
    4.3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4.3.1 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地位的方向性
        4.3.2 注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用的实践性
        4.3.3 拓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的多样性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担负文化使命的现实挑战
    5.1 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性挑战
        5.1.1 中国传统文化的农耕特性与现代生活之间的矛盾
        5.1.2 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特性与科学理性之间的矛盾
        5.1.3 中国传统文化的德性至上与民主法治之间的矛盾
    5.2 西方外来文化的两面性挑战
        5.2.1 人类现代文明成果与西方价值观的相互交织
        5.2.2 西方资本主义对外意识形态渗透的不断强化
        5.2.3 西方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文化交流的多重限制
    5.3 社会主义文化的实践性挑战
        5.3.1 科学社会主义文化实践的多种后果
        5.3.2 科学社会主义文化影响的范围局限
        5.3.3 信息时代西方资本主义的文化霸权
第6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完成文化使命的重点举措
    6.1 加强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力建设
        6.1.1 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
        6.1.2 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理念
        6.1.3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
    6.2 加强中国共产党文化创新力建设
        6.2.1 创新文化管理体制
        6.2.2 创新文化繁荣机制
        6.2.3 创新文化实现方式
    6.3 加强中国共产党文化传播力建设
        6.3.1 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相结合
        6.3.2 国内传播与国际传播相结合
        6.3.3 解决问题与文化传播相结合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科研情况

(9)现代价值观念:优秀传统文化的评价标准(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革开放以来的“评价标准”
二、何谓“评价标准”
    1.“评价标准”的传统界定
    2.对传统界定的反思
    3.对“评价标准”的重新设定
三、以“现代价值观念”评价传统文化

(10)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文化自觉与马克思主义政党文化自觉
    第一节 文化自觉概述
        一、“文化”和“自觉”
        二、文化自觉的源出和生成
        三、文化自觉的概念和本质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文化自觉
        一、文化、权力与政党
        二、世界主要马克思主义政党文化自觉比较
        三、马克思主义政党文化自觉的价值意蕴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的维度和本质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的主要维度
        一、中国共产党对政党自身文化的自觉
        二、中国共产党对国家文化建设的自觉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的本质内涵
        一、文化角色定位的主体自觉
        二、文化生态营造的时空自觉
        三、文化选择探索的行动自觉
        四、文化传承创新的发展自觉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的依据基础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的理论依据
        一、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的理论基点
        二、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的文化哲学依据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的历史依据
        一、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蕴涵于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和时代化”
        二、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蕴涵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根基培育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的现实依据
        一、全球化背景下国家间的文化竞争日趋激烈
        二、全球性文化竞争使国家文化安全面临考验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的成果梳理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的思想轨迹
        一、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新文化
        二、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三、“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四、确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文化发展战略
    第二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建构
        一、毛泽东文化思想及文化理论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的曲折和教训
        一、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曲折发展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严重挫折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的提升途径
    第一节 把握文化自觉规律
        一、文化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找准文化发展目标
        二、文化构成的多样性要求文化包容强化主导
        三、文化建设的长期性要求持续积淀重在建设
    第二节 增强文化自觉程度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指导意义
        二、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基因
        三、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第三节 破解文化自觉瓶颈
        一、推进文化创新需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文明为主题
        二、以中华文化认同为核心厘清文化认同与政权的关系
        三、走科学发展之路推进文化与科技和市场的同步前进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历史进步中的传统与当代(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关于文化重要论述的总体性探讨[J]. 胡海波,侯鉴洋.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9(06)
  • [2]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研究[D]. 陈晶莹. 浙江大学, 2018(04)
  • [3]中小学教科书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价值传承研究[D]. 全晓洁. 西南大学, 2018(01)
  • [4]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进步观研究[D]. 邢玉红. 华中师范大学, 2017(12)
  • [5]担当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J]. 荣开明. 学习论坛, 2018(07)
  • [6]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传统文化类作品选编研究[D]. 刘凯丽.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7]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文化自觉[D]. 宗晓琨. 山东师范大学, 2013(08)
  • [8]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使命研究[D]. 马冰心. 重庆工商大学, 2019(01)
  • [9]现代价值观念:优秀传统文化的评价标准[J]. 王学伟. 中州学刊, 2016(07)
  • [10]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研究[D]. 李睿. 兰州大学, 2014(08)

标签:;  ;  ;  ;  ;  

历史进程中的传统与当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