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小流域治理 提高经济效益(论文文献综述)
温燕华[1](2020)在《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典型小流域治理研究》文中提出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是北京、河北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地处北方干旱地区,水土流失面积较大、面临水少、水脏的严峻形势,严重影响流域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近年来,随着北京、河北地区生态治理体系的不断优化,环境改善效果显着,但是由于人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不高,生态治理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协调问题依然存在。为解决此类问题,本文以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为工程北背景,提出一种治理与发展相结合的模式,以达到治理水土流失、保护水源和提高经济的目的,从而实现小流域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经过实地考察,和资料收集,梳理了流域内点源污染、面源污染、社会和地理等多方面问题,并采用ArcGIS技术和遥感(RS)方法分析小流域地理现状;从流域生态状况、环境污染、社会发展以及地理状况4个层面确定流域功能区划分指标;利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将流域划分成“生态修复区、生态治理区、生态保护区”三大功能区;分别确定各功能区的治理目标和治理措施,得到适用于该密云水库上游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模式。其中“生态修复区”以实施封禁保护为主,加强监督管理和生态修复;“生态治理区”主要以环境治理、生态修复为主,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为主;“生态保护区”主要以河流湿地系统为对象,实现减少水土流失、涵养水源的目的。通过进一步计算经济、生态、社会和保土蓄水效益评价密云水库上游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证明本研究治理模式的可行性。在基本实现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目标的基础上提高区域经济,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改善人民生活状态,减少自然灾害等,为其他相似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夏懿[2](2020)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小流域建设的对策研究 ——以夷陵区墩子河为例》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丰富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总书记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推动乡村全面发展进步。良好的生态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通过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引导农村人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在此背景下,各地都开始积极开展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墩子河小流域作为夷陵区开展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一项重点工程,应当充分整合各项资源,以服务乡村、建设乡村为理念,为乡村全面振兴发挥积极作用。近年来,夷陵区以城郊区和水源区为划分依据,划分出9条小流域实施相关建设,流经5个行政村的墩子河小流域则属于城郊型小流域。随着墩子河小流域建设的不断推进,其在生态建设方面有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在全国各地乡村实施全面振兴的浪潮下,产业、文化及组织人才方面还存在建设短板。因此,为了实现墩子河小流域全面发展,从乡村“五大振兴”的角度来全面推进其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全文主要内容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语。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对文章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了梳理。第二部分是正文,首先分别介绍了乡村振兴战略和小流域的核心概念,对本文涉及的理论基础进行描述,并阐述乡村振兴与小流域建设之间的关系;其次根据实地调研的一手资料,对夷陵区墩子河小流域的分布定位、资源环境等基本概况及建设成果进行了详细介绍;接着从乡村振兴的“五大振兴”角度出发,对夷陵区墩子河小流域建设的产业发展、生态治理、文化影响、组织人才建设方面提出各项问题,并分析其存在的原因;最后结合问题,对症下药,进一步提出乡村振兴视域下夷陵区墩子河小流域振兴乡村产业、改善生态环境、构建乡风文明、开展组织人才工作等全面建设的对策。第三部分是结语,简明扼要的回顾了本文研究的全过程,总结了研究的成果及不足之处。
袁和第[3](2020)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技术模式研究》文中认为黄土高原因其自然环境的脆弱性,加上人为活动的强烈影响,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其严重的水土流失,对黄土高原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我国十分重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经过几十年的水土流失治理,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恢复,社会经济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今我国已将建设生态文明放到了国家战略高度,有必要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现状和形成机制进行系统总结,指导黄土高原新时代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本研究在对国内外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实践和理论研究等进行全面的梳理总结的基础上,以我国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域黄土高原中的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主要调查对象,对其水土流失治理模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从而为未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1)阐述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及其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内涵,利用径流调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系统论理论等理论,解释了小流域、及其综合治理和模式的相关概念和内涵,认为小流域综合治理不仅是解决一个独立单元的生态问题,更是由生态问题、社会经济和发展现状、资源利用等多层次、多要素组成的大复合系统。(2)选择土地利用现状、植物措施、工程措施和耕作措施作为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体系构成的调查对象。结果表明人类活动显着影响了区域的土地利用,6个典型小流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草地和农地,分别占调查流域总面积的46.7%、25.9%、17.7%,植被建设是黄土高原最常见的水土流失治理手段之一;常见工程措施包括梯田、鱼鳞坑、水平阶和水平沟和淤地坝等,其中梯田是最为常见的工程措施,6个流域梯田面积占总流域面积的20.7%。根据不同的自然状况和经济条件,水土保持措施有各不相同的布设和配套方式。(3)以土壤有机碳为指标评价,以人工干预恢复措施为重点研究对象,在六个流域内总共设置了40个样地研究生态恢复措施的土壤改良效益。结果表明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带来了显着的碳汇效益,草地(39.42±22.21 t·hm-2),撂荒梯田(34.11±7.66 t·hm-2),梯田(32.48±11.27 t·hm-2),灌木(32.16±23.33 t·hm-2)和经济林(31.39±20.93 t·hm-2)土壤有机碳储量显着高于坡耕地(18.08±5.44 t·hm-2)(P<0.05)。人为管理会显着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结构,能够将土壤有机碳的表聚性削弱13.6%(P<0.05),同时土壤的固碳能力受到气候和土壤的深刻影响,工程措施与植被措施的结合,通过人为的促进和自然的恢复,可以表现出更好的碳汇效益。(4)利用不同小流域的土地利用情况和主导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分布及搭配情况,结合小流域的经济发展政策,提出了6条小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通过实地调查和理论基础,阐述了其形成机理和影响要素。立体对比各个流域,提出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异质性与广泛性,即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应科学借鉴,注重细节与差别进行因地制宜的精准改良。在新时代背景下新模式的构建应当积极践行新理念,注重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与政策、产业和环境的结合,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更是创造“金山银山”的可行之道。
祝海娇[4](2020)在《旅游要素植入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应用研究 ——以金华梅溪为例》文中认为全域旅游的推进、日常生活的旅游化要求产业融合、设施共建共享,这需要在相关工程建设中预先考虑和设计旅游要素,预留旅游发展空间。小流域,特别是低山丘陵地区的小流域在规模尺度、人口和产业集聚等方面更具发展旅游产业优势,适宜在相应的治理工程措施中植入旅游要素。而“多规合一”的提出将“多规”统筹到同一规划空间上来,为小流域治理与旅游融合发展提供规划基础。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旅游要素植入研究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依据系统论、共生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等,提出小流域综合治理中旅游要素植入的概念,认为保护河川形态与风貌是旅游要素植入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前提,流域本身的旅游发展潜力是确定是否适宜植入的基础,渐进式主动渗透是旅游要素植入应遵循的路径,最终要实现两者的互相融合与互惠共生;梳理归纳了统筹兼顾、因地制宜、产业融合、共建共享、景观美学等植入原则;探讨了要素叠加、规划引导等旅游要素植入方式;就治理前、治理中、治理后等不同时间维度以及以治理工程为主线,将综合治理的林草、农业等措施到坡面、拦蓄、防洪等治理工程中分别植入旅游基本要素或服务设施的方式和方法,初步构建了旅游要素植入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理论框架。运用上述理论框架,在分析金华梅溪流域旅游开发现状和潜力、论证旅游要素植入梅溪流域综合治理工程适宜性的基础上,从旅游要素植入的内涵出发,选择梅溪流域综合治理中适宜于旅游要素植入的水系防护与防洪、生态保护与修复建设工程中的堰坝、堤坝、生态护岸、生态湿地等场景,进行旅游要素植入的具体实践应用剖析,为类似区域流域综合治理中开展旅游要素植入、推进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杨文婷[5](2020)在《基于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理论的海绵城市建设体系研究 ——以深圳市坪山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水土保持研究已近百年,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从黄河流域向全国逐步推广至今,具有丰富的治理模式及经验。在小流域综合治理过程中,发现实施小流域蓄、排、引等水土保持工程也能达到海绵效果。通过对比分析,海绵城市建设和小流域综合治理有差异、有侧重、有交叠,本质均以节水、蓄水、净水为前提,进而改善生态环境。因此,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为海绵城市拓展流域治理提供应用视角及思路。根据Meta-analysis法定性分析,海绵城市建设与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在基本概念、核心理论、建设体系、技术支撑等方面存在较多相似性。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具有较为成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可以作为海绵城市技术落地的基础支撑,因此,参考其区划、运行管理机制及技术措施体系等初步构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体系。研究过程中,首次利用水土保持区划的方式方法,结合现有海绵城市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海绵城市区划进行优化,并创新性地将部分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纳入海绵城市流域治理技术体系。海绵城市建设以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参照,以流域为单元进行基础划分,既保证流域范围内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也可避免海绵城市空间尺度的重复,对海绵城市建设范围的边界界定有一定的启发,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海绵城市建设体系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刘操毅[6](2019)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实施效果和过程管理分析 ——以袁州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命之本。水土流失是我国的头号环境问题。为治理水土流失,我国开展了诸如全国八片水土保持重点治理项目、“长治”工程、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及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等,取得了显着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国内学者针对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大部分内容主要集中在治理经验、主要做法等定性总结、分析上,项目实施效果的定量分析鲜见报道。本文选择2012~2016年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内业和外业的方式获取了2013~2016年袁州区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的投资计划、设计、施工管理以及每年主要实施斑块后续管护情况、苗木生长情况、水土流失控治情况和生态观感等方面资料和数据。然后定性分析各年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定量分析各年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对各年的实施效果进行比较和演变趋势分析。并对2012~2016年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全过程管理进行对比分析,探究立项、设计、施工管理、法人管理、政府验收对实施效果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2013~2016年单位万元投资保水效益分别为2790吨、1511吨、1838吨、1875吨,单位万元投资保土效益分别为77.29吨、47.96吨、56.30吨、57.88吨,保水保土效益整体均呈下降趋势,2015年、2016年较2014年有所回弹,但回弹的幅度很小。且2013年保水、保土效益明显高于2014、2015、2016各年。封禁治理面积在每年治理面积中的比重是影响当年蓄水保土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2)2013~2016年均直接经济效益/项目总投资分别为0.43、0.28、0.32、0.29,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2013年最高,2014~2016年各年均约为0.3,即2013年经济效益均明显高于2014~2016各年。(3)从项目实施效果来看,以扶持油茶大户为主的年份明显好于以扶持小户和村组的年份。(4)立地条件较好,整地水平高,承包单位投入足够的人力和资金,后续管护到位,地块的苗木生长情况才好,水土流失才得到有效控制,生态观感才好。坚持保护和开发并行,低影响开发,大开发细布置,在山体中下部开发经济林木,保留山体顶部和中下部局部生长良好的原生植被,采用生态农业做法能够起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和谐统一的效果。(5)由袁州区农水利局承担项目法人管理下的项目实施效果明显高于乡镇承担法人管理的项目实施效果,无论是在现场管理方面还是在自验组织方面。(6)法人仅与受益单位签订管护合同,管护资金不到位,不利于后续蓄水保土和经济效益的发挥,特别是对于小户或者村组。(7)袁州区农发水保项目大部分年份都开展了年度验收,对项目的建设效果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仍存在:(1)年度验收的验收标准不够统一;(2)三年一周期的最后一年项目未开展专门的年度验收,影响工程建设质量,甚至贻误一些年份的年度验收等问题。部分年份开展了竣工验收,但仍有部分年份未开展。
赵喜鹏[7](2019)在《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水源区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研究 ——以贾营小流域为例》文中认为我国是全球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水源区山地丘陵交错、地形起伏大、人口密度高、人地矛盾突出,自然植被破坏严重。目前虽然经过丹治工程等水土保持工程实施,并取得一定成效,但随着河南水源区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众多开发建设活动等人为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面积迅速増加,水土流失已成为目前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水源区生态环境改善、生产力发展、农民脱贫致富、国土整治与保护、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限制因子之一,解决好水土流失问题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尝试性地探究现阶段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理论内涵,并以南水北调河南水源区贾营小流域为例探索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水源区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模式。通过典型区域运用PRA法(参与式农村调查评估法),深入进行调查,全面细致了解贾营小流域土地利用状况、人居环境状况、面源污染状况、社会经济状况、河流沟道状况等,采用地理空间数据分析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探究小流域存在的各种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人居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在水环境方面、土壤环境方面、生态环境方面及社会经济方面4个层面确定小流域治理指标体系及其建设标准。根据治理指标体系并结合小流域实际状况,运用聚类分析数学方法对贾营小流域进行“生态修复区、生态治理区”的区域划分,对不同区域确定分阶段治理的目标,根据不同区域确立的分阶段治理目标进行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措施配置。“生态修复区”主要位于小流域上中游地区,其三个治理阶段所采取的主要治理措施有实施封禁治理、水土保持工程、村庄环境治理工程、改善农业生产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绿色产业模式等措施,结合环境治理措施与农村经济发展措施,有序促进“生态修复区”环境改善与经济协调发展。“生态治理区”主要位于小流域下游区域,其三个治理阶段所采取的主要治理措施包括沟道岸坡治理工程、村镇聚集区环境治理、面源污染控制措施、垃圾及污水处理措施、扶植绿色产业发展模式、建立管护机制等措施。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水源区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要完成保水保土的目标,既要改善小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也要提高区域内群众收入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区域经济结构调整进行探索。通过此次研究,本文探索找到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水源区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治理模式,基本符合新时代治水理念,应进一步总结、宣传和推广。
吴国宏[8](2018)在《河北省滦平县安纯沟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文中认为密云水库上游的河北省张家口、承德两地是密云水库重要的供水水源地和生态屏障,其功能定位是“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紧紧围绕这一核心功能,该研究通过在密云水库上游的安纯沟小流域开展以水源涵养区保护为主旨的生态治理,综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三区划分。各区措施如下:在安纯沟小流域生态修复区布设封禁标牌5块;生态治理区措施包括修建鱼鳞坑775325个,水土保持林367.52hm2,整修梯田11.91hm2,村庄美化0.09hm2,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安装220户,旱厕改造220户,新建公厕7座;生态保护区措施包括沟道清理整治9.7km,河岸带治理3731m,湿地恢复0.43hm2,防护坝建设2965m。该文在安纯沟小流域通过构筑生态清洁小流域三道防线,探索以建设水源涵养区、构筑生态屏障改善河道生态及水环境、保护首度饮水水源安全、美化乡村环境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构筑京津冀协调发展为目的的密云水库上游安纯沟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协同发展该地区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为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做出应有的生态服务,并提供相应的经验借鉴。
林高兴[9](2018)在《安徽南部山区典型小流域空间生态影响评价》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推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在理论与实践方面不断创新和发展,逐步探索出适应中国实际情况的治理理念、治理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然而,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下,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理论体系与技术体系需要进—步完善,规划设计思路、治理措施、组织方式、管理机制及利益共享机制需要再认识再调整,特别是对协调治理和发挥小流域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功能的关注、研究、实践很有限,对社会文化影响力的寻找与利用不够等。本研究通过案例调查法,以安徽南部山区典型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小流域空间类型与功能、生态影响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专家打分法,建立了小流域空间生态影响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了小流域空间的生态影响效果。本研究按照物质空间和抽象空间分类,将安徽南部山区典型小流域空间划分为林-林、林-水、林-农、林-居、林-工、林-路、林-社、林-文等8种类型。评价结果显示,林-居、林-工、林-路空间的生态质量状况亟需改善,社会文化因素对小流域空间生态影响明显;物质空间和抽象空间耦合生态影响效果差异,石台县太胜村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生态质量最佳,宁国市恩龙山庄森林康养型小流域和径县小岭村林产加工型小流域居次,最后为潜山县大沙河流域双林村生态修复型小流域。典型小流域的居住空间、生产加工空间、道路空间是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对象。研究结果表明:(1)小流域空间生态影响评价理论是小流域综合治理理论体系的有益补充,是小流域空间治理技术体系的理论依据。(2)小流域生态影响评价理论可以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小流域空间内在关系,确定小流域空间优化治理的优先次序和重点治理措施。(3)社会文化因素是小流域空间生态优化的源动力,构建小流域社区公序良俗社会、培育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文化,是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与长效可持续发展的根本。(4)小流域空间生态优化治理的首要任务是提升小流域森林生态质量,由于森林在不同空间类型中的生态影响程度不同,森林生态质量指标在不同的空间生态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及权向量也不同。研究建议,今后要加强小流域空间生态生态影响评价理论研究,寻找并利用小流域空间生态影响因素和社会文化影响力,在实践中有针对性地提升小流域森林生态质量、协调配置小流域空间功能、优化小流域空间生态治理路径,建立小流域可持续发展长效维护机制。本项研究基于小流域空间类型、功能和生态影响因素,尝试分析了小流域的物质空间(森林与森林、水体、农业耕种区、居住区、生产加工区、道路空间)的生态环境影响关系和抽象空间(森林与社会、文化活动空间)的生态文化影响力,初步建立了小流域空间生态影响评价理论,丰富和发展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和评价理论,研究结果可为小流域空间优化治理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赵阿妮[10](2016)在《黄土残塬沟壑区小流域治理综合效益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北黄河流域特别是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的生态环境特别脆弱,长期以来植被破坏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耕地面积减少,自然环境受到严重威胁。我国在水土保持治理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进行长期综合治理的基本思路和治理模式,对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对小流域治理进行综合效益后评价,可全面总结小流域治理的成效,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总结经验,也为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提供参考依据。在目前的小流域综合效益后评价中,由于流域特征差异较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评价方法的选择没有统一的标准,现有的评价模型难以对特殊区域小流域的治理效果进行精准评价。本文立足前人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之上,阐述了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综合效益的基本内涵,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开展评价工作的新思路。通过频度分析,构建的指标体系包含生态、社会、经济等三大类10个指标,采用专家打分的方法确定了指标的相对权重,选择了指标值的标准化处理方法,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并以铜川市漆水河小流域的实际项目作了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建立的综合评价模型符合小流域治理项目的特点和实际,能够对小流域治理的综合效益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通过项目实施,该小流域基本实现了预期的治理目标,组织实施保障有力,设计、施工、监理等环节符合相关要求,后期管理维护制度明晰,但由于项目群众参与度不高,影响了社会效益的进一步发挥。该流域综合治理后的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较项目实施前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综合效益得分从原来的“33”提高到“81”,处于“优”等级。相对而言,由于社会效益属于见效慢的长期性的效益,其效益结果目前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由于本地果业发达,所以经济效益提升明显,该项目将全部的荒草地进行了种植绿化,故生态效益有了很大提升。在所有评价指标中,对综合效益贡献较大的是人均纯收入、土壤侵蚀模数和土地生产率,这三个指标累计超过了60%的贡献率,这与研究区域的实际状态是一致的。本文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对特殊地区小流域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的研究,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全面、科学、客观、可信,为提高小流域治理工作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奠定了基础,提出了新形势下开展评价工作的思路,以及注重群众参与度、受益度的观点,对于同类治理项目开展综合效益后评价的工作有借鉴和指导意义。可使得“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能切实体现到改善流域内生态环境和当地农民的生存、生产和生活条件当中,以促进我国小流域治理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小流域治理 提高经济效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小流域治理 提高经济效益(论文提纲范文)
(1)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典型小流域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国外小流域治理概况 |
1.3.2 国内小流域治理概况 |
1.3.3 我国生态清洁小流域研究概况 |
1.4 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数据来源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治理问题分析 |
2.1 流域基本概况 |
2.1.1 小流域划分过程 |
2.1.2 小流域划分结果 |
2.1.3 小流域水系现状 |
2.1.4 小流域自然现状 |
2.2 分析主要问题 |
2.2.1 土地利用问题 |
2.2.2 水土流失问题 |
2.2.3 污水处理问题 |
2.2.4 垃圾处理问题 |
2.2.5 点源污染问题 |
2.2.6 面源污染问题 |
2.2.7 社会经济不均衡问题 |
2.3 小结 |
第3章 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功能区聚类分析 |
3.1 划分原则及分区指标 |
3.1.1 分区原则 |
3.1.2 分区指标 |
3.2 分区方法 |
3.3 分区结果 |
第4章 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综合治理方案 |
4.1 流域规划目标 |
4.2 生态修复区建设 |
4.3 生态治理区建设 |
4.3.1 经济林建设 |
4.3.2 水土保持林措施 |
4.3.3 强风化岩坡面治理 |
4.3.4 节水灌溉措施 |
4.3.5 生活垃圾处理 |
4.3.6 污水收集处理 |
4.3.7 村庄美化措施 |
4.3.8 农厕改造措施 |
4.3.9 农路建设措施 |
4.4 生态保护区建设 |
4.4.1 生态护岸措施 |
4.4.2 河道清淤措施 |
4.4.3 湿地 |
4.5 流域规划措施总体布局 |
4.6 效益预测 |
4.6.1 经济效益预测 |
4.6.2 社会效益预测 |
4.6.3 生态效益预测 |
4.6.4 保土蓄水效益预测 |
4.7 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小流域建设的对策研究 ——以夷陵区墩子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3.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乡村振兴与小流域建设的理论阐释 |
2.1 核心概念 |
2.1.1 乡村振兴 |
2.1.2 小流域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
2.2.2 乡村振兴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乡村振兴与小流域建设关系分析 |
2.3.1 小流域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
2.3.2 乡村振兴战略为小流域建设提供新的发展方向 |
第3章 墩子河小流域建设的现状 |
3.1 墩子河小流域的基本概况 |
3.1.1 小流域分布及定位 |
3.1.2 小流域资源环境 |
3.1.3 小流域人口经济社会 |
3.2 墩子河小流建设的成果 |
3.2.1 产业逐渐兴旺 |
3.2.2 生态环境改善 |
3.2.3 文化初步发展 |
3.2.4 制度有效实施 |
第4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墩子河小流域建设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流域相关产业发展较慢,聚集优势欠缺 |
4.1.1 农业产业发展不均 |
4.1.2 农产品附加值不高 |
4.1.3 第三产业投入不足 |
4.2 流域垃圾污水处理不当,生态环境欠佳 |
4.2.1 污染物处理模式有待于优化 |
4.2.2 水土流失问题治理效果欠佳 |
4.2.3 居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不当 |
4.3 流域文化建设力度不够,影响力较弱 |
4.3.1 环境保护意识需要大幅提高 |
4.3.2 文化相关基础设置配置较低 |
4.3.3 流域建设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
4.4 流域综合人才储备不足,建设过程缓慢 |
4.4.1 建设的内容较多难以协调 |
4.4.2 人员管理与技术有待完善 |
4.4.3 科技创新与人才引进较少 |
第5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墩子河小流域建设的对策 |
5.1 推动多方面发展,振兴墩子河小流域乡村产业 |
5.1.1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绿色发展 |
5.1.2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
5.1.3 有效使用资金推进项目全面建设 |
5.2 做好污染源控制,改善墩子河小流域生态环境 |
5.2.1 促进生态良性循环 |
5.2.2 加强农村水土保持 |
5.2.3 打造乡村生态宜居 |
5.3 打造流域文化,构建墩子河小流域乡风文明 |
5.3.1 加强思想建设树立环保意识 |
5.3.2 繁荣乡村文化拓宽参与渠道 |
5.3.3 培育文明乡风扩大宣传力度 |
5.4 加大人才引进,保障墩子河小流域建设进展 |
5.4.1 建立联动机制协调工程实施 |
5.4.2 强化部门管理体系及专业度 |
5.4.3 保障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权益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3)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技术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小流域治理模式的内涵述评 |
1.3.1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内涵 |
1.3.2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内涵 |
1.4 小流域治理模式的理论基础述评 |
1.4.1 径流调控理论 |
1.4.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4.3 系统科学理论 |
1.4.4 水土保持学原理 |
1.4.5 生态经济学原理 |
1.4.6 恢复生态学原理 |
1.4.7 景观生态学原理 |
1.5 国外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研究述评 |
1.6 国内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研究述评 |
1.7 国内水土流失治理阶段划分 |
1.7.1 起步与探索阶段 |
1.7.2 全面规划、重点治理阶段 |
1.7.3 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阶段 |
1.7.4 注重效益、依法防治阶段 |
1.7.5 以生态修复为主,集中规模治理阶段 |
1.7.6 以生态修复和工程措施结合的大规模布局阶段 |
1.7.7 统筹生命共同体的保护与调控阶段 |
1.8 新时代生态建设理念 |
1.8.1 “两山”理论 |
1.8.2 山水林田湖草统筹理论 |
1.8.3 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战略 |
1.8.4 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
1.8.5 水土保持信息化 |
2.研究区选取与概况 |
2.1 研究区的选取 |
2.2 研究区域概况 |
2.2.1 陕西市神木县六道沟小流域 |
2.2.2 陕西省延安市羊圈沟小流域 |
2.2.3 陕西省延安市纸坊沟小流域 |
2.2.4 甘肃省西峰市南小河沟小流域 |
2.2.5 甘肃省天水市罗玉沟小流域 |
2.2.6 甘肃省定西市龙滩沟小流域 |
3.材料和方法 |
3.1 研究目标 |
3.2 研究内容 |
3.2.1 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理论和经验总结 |
3.2.2 典型流域治理措施体系分析 |
3.2.3 典型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研究 |
3.2.4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土壤改良效益 |
3.3 研究方法 |
3.3.1 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3.3.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土壤改良效益 |
3.4 数据收集说明 |
3.4.1 DEM数字高程数据 |
3.4.2 水土流失及治理效果图片、治理措施图片 |
3.5 技术路线 |
3.6 研究特色与创新性 |
4.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体系 |
4.1 小流域流域土地利用格局 |
4.2 小流域主导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类型 |
4.2.1 主导植物措施体系 |
4.2.2 主导工程措施体系 |
4.2.3 主导耕作措施及其配置模式 |
4.3 本章小结 |
5 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
5.1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治沟造地模式 |
5.2 风蚀水蚀交错区防蚀固沙模式 |
5.3 生态经济友好型水土保持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
5.4 黄土高塬“三大体系”治理模式 |
5.5 丘三区梯田特色果业开发模式 |
5.6 半干旱区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模式 |
5.7 本章小结 |
6 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影响因素 |
6.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异质性与广泛性 |
6.1.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相似性 |
6.1.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差异性 |
6.2 自然地理条件对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影响 |
6.2.1 气象水文的影响 |
6.2.2 地形地貌的影响 |
6.3 社会经济条件对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影响 |
6.3.1 水土流失治理受到治理效益的需求影响 |
6.3.2 .水土流失治理受社会经济条件限制 |
6.3.3 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以区域政策为指导 |
6.4 本章小结 |
7.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有机碳效益 |
7.1 样地概况 |
7.2 相同生态恢复措施在不同流域间土壤有机碳储量差异 |
7.3 同一流域内不同生态恢复措施土壤有机碳储量差异 |
7.4 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布特征 |
7.5 生态恢复的土壤碳汇效益 |
7.6 气候和土壤对有机碳含量分布的影响 |
7.7 本章小结 |
8.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附录A 各流域不同生态恢复措施土壤有机碳储量(t·hm~(-2)) |
(4)旅游要素植入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应用研究 ——以金华梅溪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推进全域旅游发展需要产业共融、设施共建、主客共享 |
1.1.2 小流域综合治理未充分考虑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的需要 |
1.1.3 “多规合一”为小流域治理与旅游融合发展提供规划基础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3.1 旅游要素植入小流域综合治理理论架构 |
1.3.2 不同时间、治理措施的旅游要素植入研究 |
1.3.3 旅游要素植入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的应用 |
1.4 研究对象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查阅法 |
1.5.2 学科交叉法 |
1.5.3 归纳法 |
1.5.4 应用研究法 |
1.6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综述 |
2.1.2 旅游要素植入研究综述 |
2.2 理论基础 |
2.2.1 系统论 |
2.2.2 共生理论 |
2.2.3 景观生态学理论 |
3 旅游要素植入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理论建构 |
3.1 旅游要素植入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概念与内涵 |
3.1.1 旅游要素植入的概念 |
3.1.2 旅游要素植入的内涵 |
3.2 旅游要素植入的意义 |
3.2.1 有助于提升地方特性 |
3.2.2 有助于促进产业融合 |
3.2.3 有助于实现资源节约 |
3.3 旅游要素植入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原则 |
3.3.1 统筹兼顾原则 |
3.3.2 因地制宜原则 |
3.3.3 产业融合原则 |
3.3.4 共建共享原则 |
3.3.5 景观美学原则 |
3.4 旅游要素植入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方式 |
3.4.1 要素叠加 |
3.4.2 规划引导 |
4 不同时空格局下的旅游要素植入 |
4.1 不同时间过程中的旅游要素植入 |
4.1.1 小流域治理前的旅游要素植入 |
4.1.2 小流域治理中的旅游要素植入 |
4.1.3 小流域治理后的旅游要素植入 |
4.2 不同治理措施下的旅游要素植入 |
4.2.1 坡面工程及其关联的生物、农业措施中的旅游要素植入 |
4.2.2 拦蓄工程及其关联的生物、农业措施中的旅游要素植入 |
4.2.3 防洪工程及其关联的生物、农业措施中的旅游要素植入 |
5 金华梅溪流域综合治理中的旅游要素植入 |
5.1 梅溪流域旅游开发条件与潜力分析 |
5.2 梅溪流域旅游要素植入的适宜性分析 |
5.2.1 流域规模与尺度 |
5.2.2 河流水环境质量 |
5.2.3 区位与交通条件 |
5.3 梅溪流域旅游要素植入的具体应用 |
5.3.1 水系防护与防洪工程 |
5.3.2 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6.3 研究创新 |
参考文献 |
附录 梅溪流域旅游资源类型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基于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理论的海绵城市建设体系研究 ——以深圳市坪山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体系及海绵城市概述 |
2.1 水土保持相关概念及发展历程 |
2.1.1 水土保持概念 |
2.1.2 水土保持发展历程 |
2.2 小流域综合治理基础理论 |
2.2.1 小流域综合治理概念 |
2.2.2 小流域综合治理发展历程 |
2.2.3 小流域综合治理理论体系 |
2.2.4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经验及总结 |
2.2.5 国外小流域综合治理案例 |
2.3 海绵城市相关概念及发展历程 |
2.3.1 海绵城市相关概念 |
2.3.2 海绵城市国外发展及其主要研究 |
2.3.3 海绵城市国内发展及现状 |
2.4 海绵城市建设核心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海绵城市与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关系 |
3.1 基本概念及核心理论相关性 |
3.1.1 基本概念相关性 |
3.1.2 核心理论相关性 |
3.2 建设内容(实施方法/途径)相关性 |
3.3 措施体系及技术支撑相关性 |
3.3.1 措施体系相关性 |
3.3.2 技术支撑相关性 |
3.4 运行管理及效益机制相关性 |
3.5 案例调查相关性分析 |
3.6 海绵城市与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关系小结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海绵城市体系构建 |
4.1 以流域为单元建设海绵城市的优势及必要性 |
4.1.1 以流域为单元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的优势 |
4.1.2 我国海绵城市建设采取流域治理的必要性 |
4.2 海绵城市流域治理规划原则及范围划分 |
4.2.1 治理规划原则 |
4.2.2 海绵城市流域治理范围划分 |
4.3 海绵城市流域治理管理 |
4.3.1 理念及目标 |
4.3.2 管理主体和对象 |
4.3.3 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
4.3.4 管理运行 |
4.3.5 绩效考核制度 |
4.3.6 监测评价体系及数据库构建 |
4.3.7 宣传推广、民众参与及监督 |
4.4 海绵城市流域治理技术及方法 |
4.4.1 流域治理基本思路 |
4.4.2 以流域为单位基本规划、保护原有生态系统 |
4.4.3 生态自然修复 |
4.4.4 以流域为单位布控设计,形成综合治理体系 |
4.4.5 海绵城市流域治理技术体系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海绵城市流域治理实例——深圳市坪山区海绵城市建设 |
5.1 项目概况 |
5.1.1 项目背景 |
5.1.2 项目基本情况 |
5.1.3 项目现状与问题识别分析 |
5.2 以流域为单元的坪山区海绵城市水系(片区)划分 |
5.3 以流域为单元的坪山区海绵城市建设管控划分 |
5.4 以流域为单元构建坪山区海绵城市建设内容及成效 |
5.4.1 建设总体目标及建设策略 |
5.4.2 主要建设内容及成本效益分析 |
5.4.3 主要技术措施 |
5.4.4 管理运行及实施保障措施 |
5.4.5 分析与展望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表1 我国部分水土流失类型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
附录2 |
问卷调查一(新泉井小流域) |
问卷调查二(永安堡小流域) |
问卷调查三(长坑水库小流域) |
问卷调查四(坪山区海绵城市建设)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实施效果和过程管理分析 ——以袁州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我国水土流失概况 |
1.2 我国水土流失治理 |
1.3 小流域综合治理 |
1.3.1 国内外小流域治理的历史进程 |
1.3.2 国内外小流域治理的新理念 |
1.4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研究进展 |
1.4.1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的特点 |
1.4.2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研究进展 |
2 研究区概况 |
2.0 袁州区概况 |
2.1 袁州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简介 |
2.2 袁州区袁北项目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概况 |
2.3 袁州区2012~2016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实施各小流域介绍 |
2.3.1 南塘小流域 |
2.3.2 安莲小流域 |
2.3.3 新田小流域 |
2.3.4 枫树岭小流域 |
2.3.5 辽市小流域 |
2.3.6 上源小流域 |
2.3.7 梅花小流域 |
2.4 研究目的 |
2.5 研究内容 |
2.5.1 袁州区2013~2016年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实施效果 |
2.5.2 袁州区2012~2016年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过程管理 |
2.6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2.6.1 数据来源 |
2.6.2 袁州区2013~2016年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实施效果研究方法 |
2.6.3 袁州区2013~2016年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过程管理研究方法 |
2.7 技术路线 |
3 袁州区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实施效果分析 |
3.1 袁州区2013年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实施效果分析 |
3.1.1 基本情况 |
3.1.2 主要斑块建设过程和实施效果分析 |
3.1.3 实施效果定性分析 |
3.1.4 实施效果定量分析 |
3.2 袁州区2014年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实施效果分析 |
3.2.1 基本情况 |
3.2.2 主要斑块建设过程和实施效果分析 |
3.2.3 实施效果定性分析 |
3.2.4 实施效果定量分析 |
3.3 袁州区2015年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实施效果分析 |
3.3.1 基本情况 |
3.3.2 主要斑块建设过程和实施效果分析 |
3.3.3 实施效果定性分析 |
3.3.4 实施效果定量分析 |
3.4 袁州区2016年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实施效果分析 |
3.4.1 基本情况 |
3.4.2 主要斑块建设过程和实施效果分析 |
3.4.3 实施效果定性分析 |
3.4.4 实施效果定量分析 |
3.5 袁州区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实施效果分析结论 |
3.5.1 斑块横向分析 |
3.5.2 实施效果定量分析 |
4 袁州区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过程管理分析 |
4.1 立项背景 |
4.2 法人组建 |
4.3 初步设计编写 |
4.4 现场管理办法 |
4.5 自验 |
4.6 后期管护 |
4.7 年度验收 |
4.8 竣工验收 |
4.9 验收规范研究 |
4.10 2012~2016年农发水保项目过程管理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水源区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研究 ——以贾营小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3.3 国内外研究进展评述 |
1.4 研究目标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2.3 技术路线 |
3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发展历程及理论内涵 |
3.1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发展历程 |
3.1.1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起源 |
3.1.2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概念 |
3.1.3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理论基础 |
3.2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理论内涵及建设内容 |
3.2.1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理论内涵 |
3.2.2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与传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区别 |
3.2.3 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水源区生态清洁型小流域 |
3.2.4 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水源区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内容 |
3.2.5 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水源区生态清洁型小流域阶段治理模式 |
3.3 小结 |
4 数据来源及研究区概况 |
4.1 数据来源 |
4.2 研究区概况 |
4.2.1 小流域定位 |
4.2.2 资源环境状况 |
4.2.3 人口经济社会状况 |
4.3 现状问题分析 |
4.3.1 污水处理问题 |
4.3.2 垃圾处理问题 |
4.3.3 旱厕污染问题 |
4.3.4 面源污染问题 |
4.3.5 社会经济不均衡问题 |
4.3.6 耕地资源问题 |
4.3.7 水土流失问题 |
5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分区研究 |
5.1 分区原则 |
5.1.1 区内相似性与区间差异性原则 |
5.1.2 人为活动强度对生态环境影响不同性原则 |
5.1.3 治理措施相似性 |
5.1.4 土地利用方式相似性 |
5.1.5 生态功能相似性 |
5.1.6 行政区域完整性原则 |
5.2 分区指标及其分区过程 |
5.2.1 系统聚类分析法 |
5.2.2 分区指标及过程 |
5.3 分区结果 |
5.4 区划及分区特征 |
5.4.1 生态修复区 |
5.4.2 生态治理区 |
5.5 小结 |
6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分区治理目标及治理模式研究 |
6.1 生态修复区各阶段治理目标及其治理措施 |
6.1.1 治理目标 |
6.1.2 治理措施 |
6.2 生态治理区各阶段治理目标及其治理措施 |
6.2.1 治理目标 |
6.2.2 治理措施 |
6.3 小结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讨论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河北省滦平县安纯沟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背景和意义 |
2 国内外小流域治理研究进展 |
2.1 国外小流域治理发展研究进展 |
2.2 国内小流域治理发展研究进展 |
2.3 北京地区小流域治理研究进展 |
2.4 小流域治理基本原理 |
3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进展 |
3.1 生态清洁小流域的提出与发展 |
3.2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模式理念发展 |
3.3 新技术在生态清洁小流域中的应用 |
3.4 京津冀水源涵养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进展 |
4 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原则 |
4.3 研究内容 |
4.4 研究方法 |
4.5 技术路线 |
5 研究流域概况 |
5.1 自然概况 |
5.2 社会经济概况 |
5.3 土地利用概况 |
5.4 水土流失现状 |
5.5 河道水文概况 |
5.6 人居环境概况 |
6 研究区系统诊断 |
6.1 研究区定位 |
6.2 自然资源诊断 |
6.3 人居环境维护需求 |
6.4 研究区水土流失及防治目标 |
6.5 研究区社会经济发展 |
6.6 研究区管理现状诊断 |
7 研究区治理目标及功能分区 |
7.1 建设目标 |
7.2 功能区划分 |
8 安纯沟小流域措施布设 |
8.1 生态修复区 |
8.2 生态治理区 |
8.3 生态保护区 |
9 管理措施研究 |
9.1 小流域管理措施 |
9.2 小流域监测 |
10 效益分析与评价 |
10.1 水源保护效益 |
10.2 土地资源保护效益 |
10.3 生态效益 |
10.4 经济效益 |
10.5 防灾减污效益 |
10.6 社会效益 |
11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第一导师简介 |
第二导师简介 |
致谢 |
(9)安徽南部山区典型小流域空间生态影响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
1.2.1 国外小流域治理研究进展 |
1.2.2 国内小流域治理研究进展 |
1.2.3 小流域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区现状 |
2.1 安徽省小流域治理现状 |
2.2 研究区基本情况 |
2.3 研究区典型小流域选择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主要研究方法 |
3.2.1 案例调查法 |
3.2.2 层次分析法 |
3.2.3 专家打分法 |
3.2.4 模糊综合评价法 |
3.2.5 比较分析法 |
3.3 技术路线 |
4 安徽南部典型小流域空间治理成效分析 |
4.1 小流域空间类型的划分 |
4.2 泾县小岭村林产加工型小流域 |
4.2.1 基本情况 |
4.2.2 小岭村小流域空间治理成效 |
4.3 石台县太胜村生态清洁型小流域 |
4.3.1 基本情况 |
4.3.2 太胜村小流域空间治理成效 |
4.4 潜山县双林村生态修复型小流域 |
4.4.1 基本情况 |
4.4.2 双林村小流域空间治理成效 |
4.5 宁国市恩龙山庄森林康养型小流域 |
4.5.1 基本情况 |
4.5.2 恩龙山庄小流域空间治理成效 |
4.6 本章小结 |
5 小流域空间功能与生态影响因素分析 |
5.1 林-林空间 |
5.1.1 空间功能分析 |
5.1.2 生态影响因素分析 |
5.2 林-水空间 |
5.2.1 空间功能分析 |
5.2.2 生态影响因素分析 |
5.3 林-农空间 |
5.3.1 空间功能分析 |
5.3.2 生态影响因素分析 |
5.4 林-居空间 |
5.4.1 空间功能分析 |
5.4.2 生态影响因素分析 |
5.5 林-工空间 |
5.5.1 空间功能分析 |
5.5.2 生态影响因素分析 |
5.6 林-路空间 |
5.6.1 空间功能分析 |
5.6.2 生态影响因素分析 |
5.7 林-社空间 |
5.7.1 空间功能分析 |
5.7.2 生态影响因素分析 |
5.8 林-文空间 |
5.8.1 空间功能分析 |
5.8.2 生态影响因素分析 |
5.9 本章小结 |
6 小流域空间生态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 评价原则 |
6.2 评价准则 |
6.3 评价指标体系 |
6.4 小流域空间生态影响评价步骤 |
6.4.1 林-林空间评价 |
6.4.2 林-水空间评价 |
6.4.3 林-农空间评价 |
6.4.4 林-居空间评价 |
6.4.5 林-工空间评价 |
6.4.6 林-路空间评价 |
6.4.7 林-社空间评价 |
6.4.8 林-文空间评价 |
6.5 本章小结 |
7 安徽南部典型小流域空间生态影响评价结果与分析 |
7.1 泾县小岭村空间生态影响评价结果与分析 |
7.1.1 小岭村小流域空间生态影响评价结果 |
7.1.2 小岭村小流域空间生态影响评价分析 |
7.2 石台县太胜村空间生态影响评价结果与分析 |
7.2.1 太胜村小流域空间生态影响评价结果 |
7.2.2 太胜村小流域空间生态影响评价分析 |
7.3 潜山县双林村小流域空间生态影响评价与分析 |
7.3.1 双林村小流域空间生态影响评价结果 |
7.3.2 双林村小流域空间生态影响评价分析 |
7.4 宁国市恩龙山庄小流域空间生态影响评价结果与分析 |
7.4.1 恩龙山庄小流域空间生态影响评价结果 |
7.4.2 恩龙山庄小流域空间生态影响评价分析 |
7.5 典型小流域空间耦合生态影响评价分析 |
7.5.1 小流域空间耦合生态影响评价模型 |
7.5.2 安徽南部典型小流域空间耦合生态影响评价结果 |
7.5.3 典型小流域空间耦合生态影响效果比较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8 安徽南部典型小流域空间优化治理路径 |
8.1 确定小流域类型优化治理的优先次序 |
8.2 选择小流域空间优化治理的重点对象 |
8.3 实施小流域空间优化治理措施 |
8.3.1 M_1泾县小岭村林产加工型小流域 |
8.3.2 M_2石台县太胜村生态清洁型小流域 |
8.3.3 M_3潜山县双林村生态修复型小流域 |
8.3.4 M_4宁国市恩龙山庄森林康养型小流域 |
8.4 建立小流域空间优化治理的长效维护机制 |
8.5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在读期间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表1 小流域空间生态影响评价指标评判标准与等级说明 |
附表2 泾县小岭村小流域空间生态影响调查评价表 |
附表3 石台县太胜村小流域空间生态影响调查评价表 |
附表4 潜山县双林村小流域空间生态影响调查评价表 |
附表5 宁国市恩龙山庄小流域空间生态影响调查评价表 |
(10)黄土残塬沟壑区小流域治理综合效益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1 选题的目的 |
1.2.2 选题的意义 |
1.3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
1.3.1 相关概念辨析 |
1.3.2 相关研究述评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1.1 研究内容 |
2.1.2 技术路线 |
2.2 小流域治理综合效益后评价研究方法 |
2.2.1 基本研究方法 |
2.2.2 综合效益后评价指标的筛选方法 |
2.2.3 效益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2.2.4 评价指标标准化 |
2.2.5 建立综合评价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小流域治理综合效益后评价的理论基础和框架体系 |
3.1 小流域治理综合效益后评价的理论基础 |
3.1.1 生态经济学理论 |
3.1.2 现代项目管理理论 |
3.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 小流域治理综合效益后评价的主体和客体 |
3.2.1 后评价主体 |
3.2.2 后评价的客体 |
3.3 小流域治理综合效益后评价的原则 |
3.3.1 独立性和公正性 |
3.3.2 科学性和可靠性 |
3.3.3 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
3.3.4 反馈性 |
3.4 小流域治理综合效益后评价工作程序 |
3.5 小流域治理项目与一般项目后评价的区别 |
3.5.1 对象不同 |
3.5.2 侧重点不同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小流域治理综合效益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构建指标体系的新思路 |
4.1.1 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
4.1.2 以复合生态系统为导向 |
4.1.3 以流域特殊状况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
4.2 构建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
4.2.1 系统性 |
4.2.2 共享性 |
4.2.3 可比性 |
4.3 效益评价指标的选取 |
4.3.1 搜集选取典型指标 |
4.3.2 用频数分析法初选指标 |
4.3.3 综合效益后评价指标确定 |
4.4 指标内涵及算法 |
4.4.1 生态效益指标 |
4.4.2 经济效益指标 |
4.4.3 社会效益指标 |
4.5 确定指标权重 |
4.5.1 一级指标的相对权重确定 |
4.5.2 二级指标的相对权重确定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证分析 |
5.1 项目区概况 |
5.1.1 自然概况 |
5.1.2 社会经济状况 |
5.2 项目实施目标过程评价 |
5.2.1 基础资料的调查和收集 |
5.2.2 项目规划目标及完成情况 |
5.2.3 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
5.2.4 项目后期管理维护情况 |
5.3 社会影响评价 |
5.3.1 实地调查 |
5.3.2 调查受访者概况 |
5.3.3 调查对象认知情况 |
5.3.4 农民对流域治理效果评价 |
5.4 治理效益评价 |
5.4.1 生态效益 |
5.4.2 经济效益 |
5.4.3 社会效益 |
5.4.4 评价指标标准化 |
5.5 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治理效益进行综合评价 |
5.5.1 效益评价值计算 |
5.5.2 评价结果等级划分 |
5.5.3 评价结果分析 |
5.6 基本经验和存在的不足 |
5.6.1 基本经验 |
5.6.2 存在的问题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加强小流域治理 提高经济效益(论文参考文献)
- [1]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典型小流域治理研究[D]. 温燕华.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4)
- [2]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小流域建设的对策研究 ——以夷陵区墩子河为例[D]. 夏懿.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4)
- [3]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技术模式研究[D]. 袁和第.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旅游要素植入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应用研究 ——以金华梅溪为例[D]. 祝海娇.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
- [5]基于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理论的海绵城市建设体系研究 ——以深圳市坪山区为例[D]. 杨文婷.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实施效果和过程管理分析 ——以袁州区为例[D]. 刘操毅. 江西农业大学, 2019(07)
- [7]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水源区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研究 ——以贾营小流域为例[D]. 赵喜鹏.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9(01)
- [8]河北省滦平县安纯沟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D]. 吴国宏. 北京林业大学, 2018
- [9]安徽南部山区典型小流域空间生态影响评价[D]. 林高兴.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10]黄土残塬沟壑区小流域治理综合效益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D]. 赵阿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