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玉米(高粱)、油菜二比一间种好(论文文献综述)
彭东明[1](2021)在《一生的长征》文中指出人物小传喻杰(1902-1989):1902年3月出生于平江县嘉义乡一贫农家庭。1926年夏参加国民革命军北伐。1930年6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11月19日随红六团军团从桑植出发长征。1936年7月初,在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后,调任红四方面军供给学校校长。"七七事变"后,历任八路军129师385旅供给部长、西北贸易公司经理兼西北农民银行行长、陕甘宁边区工商厅厅长等,为陕甘宁边区发展、保证军队供给、支援抗日战争做了大量工作。1945年曾作为中共和边区工商界代表随周恩来同志参加国共重庆谈判。
李嘉欣[2](2020)在《《新华日报》上的江苏省“放卫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58年夏,“放卫星”开始出现并迅速在全国蔓延,报纸是当时展示“放卫星”成果的主要阵地,有关“放卫星”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新华日报》作为江苏省委机关报,对全国多地出现的“放卫星”现象进行了持续性地关注和报道,对江苏省“放卫星”的情况更是进行了着重报道,可以说是江苏省“放卫星”的记录者、鼓动者和参与者。《新华日报》对江苏省“放卫星”的报道经历了两个阶段。1958年6月8日-26日,是前期宣传动员阶段。这一阶段,《新华日报》通过报道全国其他省市“放卫星”的情况对江苏省“放卫星”作鼓励和动员,其报道对象是全国其他省市“放卫星”情况。6月27日-12月底,是后期正式报道阶段。这一阶段,《新华日报》以江苏省“放卫星”为主要报道对象,运用多种报道方式对江苏省农业、工业、科教文卫等诸多领域的“放卫星”情况进行报道,突出江苏省“放卫星”的成绩,并对江苏省“放卫星”作更广泛、更深入地动员。《新华日报》报道的江苏省“放卫星”,首先出现于农业领域,并逐步向工业、科教文卫等领域扩散,最终形成了以工农业为主,涵盖多个领域的“放卫星”局面。农业领域,以农作物“放卫星”为主,另有少部分农业活动“放卫星”;工业领域,以钢铁生产和机械生产“放卫星”为主,其他工业部门“放卫星”为辅;科学领域,以科研成果和科研速度“放卫星”为主;教育领域,“放卫星”主要表现在扫盲运动和办学运动上;文化艺术领域,出现了美术、歌舞、文艺创作等类型多样的“卫星”;卫生领域,主要以血吸虫病防治和除五害“放卫星”为主。总体来看,整个“大跃进”期间,《新华日报》通过报道、评论等形式较为完整、清晰地展示了江苏省“放卫星”的面貌,然而,由于受“大跃进”运动错误方针的影响,《新华日报》未能履行应有的舆论监督职能,又不同程度的对江苏省“放卫星”运动的进一步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赵娜娜[3](2019)在《“大跃进”时期河南省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公共食堂是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伴生物和重要构成内容,是一种曾经轰轰烈烈地改变中国农民传统生活方式的“新生事物”。它从1958年夏的迅速兴起到1961年初的悄然解散,走过了近四载的曲折历程。本文以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典型区域之一——河南省新乡专区武陟县作为特定的考察区域,梳理出河南省武陟县“大跃进”时期农村公共食堂的建立、巩固、发展和消亡的过程,考察19581961年间武陟县公共食堂兴起的背景、政策调整、强行恢复、艰难维持以及最终解散的过程,力求对三年困难时期武陟县公共食堂做出客观的历史评价。河南省是开展公共食堂最早的省份,武陟县又是河南省兴办公共食堂最早的县之一。本文根据武陟县档案馆保存的大量原始资料,包括当时保存下来的会议记录、调查报告、工作汇报、运动总结等资料,概述了该县县委主导的农村公共食堂兴衰的大致过程。通过这些档案中的大量细节,可以揭示县委、公社干部和大、小队干部、普通社员对公共食堂各自不同的立场以及彼此的互动,探讨各阶层的态度对农村公共食堂兴起、调整、解散所起的作用。这些档案资料,证明了中央、省委、地委宏观政策在地方贯彻的权威性和延续性,以及公共食堂在基层实践具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农村公共食堂是一件新生事物,要改变全县群众几千年来以家庭为单位的生活饮食习惯,取消私有小灶,集中到大食堂集体就餐,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它触及社员生活的方方面面。1958年7月,中共武陟县委在新乡地委的要求下开始筹备公共食堂,县委要求各乡镇上报创办大食堂(农忙食堂)的经验。接着,中共武陟县委树立詹店公社、城关公社两个典型,推广经验。8月23日,随着人民公社的成立,公共食堂在全县普及。11月初,县委采取一些措施对全县公共食堂进行了巩固提高。随着公共食堂的成立,全县也普及了供给制和集体福利事业。1959年初,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的弊病不断暴露出来。武陟县委对公共食堂进行了初步整顿,如实行“计划用粮、以人定量”;“允许社员在家吃饭”、自愿参加食堂;缩小食堂规模等。因为家庭副业是公共食堂的逻辑延伸,在初步整顿食堂的同时,县委还要求开展多种经营和副食品生产等措施来增加社员口粮。这些措施,使食堂初期的混乱局面有所改善。但是,公共食堂的整顿工作,因为庐山会议上的反右倾斗争而被迫停止下来。庐山会议后,武陟县再次出现大办公共食堂的高潮。公共食堂的强行恢复,“五风”盛行,加上反瞒产运动,给农村造成了很大破坏。1960年初,武陟县委对公共食堂进行再整顿。但这些措施不足以改善公共食堂的困难局面,全县普遍出现了浮肿病、人口外流、中毒事件、非正常死亡等严重的困难。县委不得不推行粮食增量法、代食品运动等措施维持公共食堂的运行。1961年初,中共武陟县委根据上级精神,在农村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了公共食堂中存在的诸多弊端,摸清了基层民众对公共食堂的真实态度,明白了停办食堂的好处,找到了食堂停伙的善后办法,在此基础上解散了全县的公共食堂。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是在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有领导、有步骤地分批分期散伙的,并且在食堂解散前和解散过程中甚至解散后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有许多工作需要去做,并非“一哄而散”。武陟县大办农村公共食堂浪费了大量粮食,挫伤了社员劳动积极性,剥夺了社员的自留地和家庭副业,恶化了干群关系,而且把社员置于非常恶劣的饮食环境中。公共食堂是“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左”的产物,它给武陟县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认真总结这一经验教训,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周发成[4](2019)在《热额纳羌语参考语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热额纳是羌语地名z(?)la的音译,指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洼底乡所辖以热额纳寨为代表的一条近百平方公里的沟域,距省会成都市250余公里,距茂县县城50余公里,全部为高山峡谷区。包括热额纳(即三寨村)、雅主寨村和二岔河村及其10余个自然寨组成,沟域人口近1000人,均为羌族。其中热额纳(三寨村)最大,90余户,近500人。沟域内完全用羌语交流,外出时可以用汉语交流,其中老年人、妇女儿童汉语交流困难。属于羌语北部方言曲谷土语区域范围,可以在北部方言区无障碍交流,是目前为数不多的完整保留羌语言文化的羌族聚居地。本论文以结构主义语言学为理论指导,综合采用了多种语言研究方法,共时语言描写法、语言类型学、社会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语法化理论、词汇化理论等现代语言学理论方法,通过实地田野调查自然语料和记录自身母语材料相结合的第一部关于岷江支流黑水河东岸羌族地区羌语的系统描写语法,将填补黑水河东岸羌语研究的空白,对保护濒危羌语言和中国国家语言保护工程等有重大意义。本论文共7章,分别为: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了羌族和羌语羌文概况、史承脉络、文化习俗及本文羌语调查点热额纳村羌寨历史文化等。与此同时,还简介了羌语研究的历史,本文的理论框架、研究方法与研究价值。第二章音位系统:热额纳羌语的语音较复杂,有40个辅音音位、35个长辅音、46个复辅音、27个节尾单短辅音、11个节尾复辅音。有35个单元音、57个复元音。有轻音,没有别义声调,只有习惯音高。音节结构有14种类型。第三章构词法:热额纳羌语构词上有一些自己的特点,分别体现在单纯词和合成词中。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自己独特的词汇。第四章词类:热额纳羌语的词可分13类,其中只有名词、动词和形容词是不可穷尽的,属于开放类;其它词类都可以穷尽,是封闭类。本章简要描写和分析每类词的形式、意义、语法范畴和句法功能。笫五章形态:本章简要对热额纳羌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形态进行了概要描写分析,揭示其特点和规律。第六章句法:本章主要讨论句法成分、单句和复句。第七章语料,主要分类记录了支撑论文的近四千余条词汇和语法材料。本论文的主要价值意义是:填补岷江一级支流黑水河东岸羌语研究专着成果空白,也填补了国家语言保护工程调查点空白。有助于羌语研究的深化。通过热额纳羌语语料的描写、研究、公布,丰富羌语研究的材料、观点、思路,有助于整个羌语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有助于语言类型学研究。对热额纳羌语语法的系统研究,将为语言类型学研究提供一个崭新的个案,能促进对人类语言共性与差异的研究。有助于语言接触理论的研究。现代羌语与汉语、藏语等不仅有历史同源,而且都有密切接触,其语言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异,有什么规律,这些问题的揭示有助于语言接触理论研究。为羌语的历时研究提供重要基础。参考语法侧重于对一种语言的共时特征进行系统的剖析,这是语言历时研究的基础。共时研究越深入,历时研究的根基就会越牢固。具有很重要的实用价值。羌语本体研究的深入,不仅有助于羌汉双语教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而且对处于濒危羌语的抢救及对羌族语言文化的抢救、传承与发展和国家语言资源保护都有积极作用。
阎雪君[5](2018)在《生生不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阳光很暖,静静地照着,起伏的黄土丘陵铺满了黄绿色的庄稼。面包车一路颠簸,黄土路上腾起一溜烟尘。金炜明坐在副驾位置,看着远处山坡上飘过一群白云似的绵羊,听得一声沙哑的山曲顺着沟壑悠过来,他摇下车窗,外面空气极好,伸手去搂一把,使劲儿一攥,竟湿漉漉的,贴到鼻前一嗅,不由感叹一声:香。作为清河县挂职副县长,金炜明此行目
梁鸿[6](2017)在《梁光正的光荣梦想》文中研究指明楔子我就像一个侦探,身边堆满信件、日记、纸片和乱七八糟的物件,我一封封一本本一片片研究,拼接出时间、情节、故事和秘密。我能看到他们的一举一动,看到他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看到他们的伤心和对彼此的怨恨,看到他们埋藏很深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的爱。我存有冬雪给她喜欢的那个男孩子的信,她写他们约会完,她骑着自行车回家,觉得天是蓝的云是白的风是轻的空气是香的,一切都轻飘飘的没有重量,她想顺着路一直骑下
田迁红[7](2017)在《莫言与阎连科乡土小说苦难意识比较研究》文中认为“诺奖”获得者莫言和“卡夫卡文学奖”荣膺者阎连科都是当代中国文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家,也是中国乡土小说创作重镇,莫言的“高密东北乡”和阎连科的“豫西山区”已成为世界文学版图中无法忽视的存在。两位作家皆出身农村,有过忍饥挨饿的童年,寂寞苦闷的青春以及多年沉沦乡村、耳闻目睹乡村悲剧与人生苦难的生活积淀,相似的人生经历引领他们不约而同地关注脚下的土地与乡土苦难,而不同的文学观念、创作立场以及地域文化等因素则使他们在表达上迥异有别。本文采用比较的方法,运用巴赫金狂欢化理论、叔本华悲剧理论、杨义叙事学理论以及阎连科的神实主义等对莫言和阎连科乡土小说中苦难意识进行平行研究,以此审理与考量二人乡土创作的独特价值。全文共分三章:第一章“莫言与阎连科乡土小说苦难意识的呈现”,从苦难源头着笔,对二人笔下的“乡村苦难”、“人生苦难”、“精神苦难”进行比较。莫言侧重通过“乡村苦难”凸显人性和重塑历史;阎连科重在揭露乡村现实。莫言重在表现命运的偶然性与可选择性,生命因无所畏惧的情爱追寻而呈现出喧闹色彩;阎连科多强调命运的必然性与不可选择性,生命因爱情虚妄和死亡逼近而呈现出静默基调。莫言重在表现人在“精神苦难”中的痛苦与反抗;阎连科着重刻画人在压迫下的精神萎缩与人性异化。第二章“莫言与阎连科乡土小说苦难书写的艺术表达”,二人均以狂欢化语言描写了狂欢化节庆场面、狂欢化人物形象,然莫言重在表现民间百姓蓬勃的生命力,阎连科笔下的“狂欢”却是苦难的前兆,狂欢高潮的顶点往往是悲剧的突然呈现;两位作家都擅长通过神异的想象书写一种“内在真实”,但莫言常常通过外在之“幻”追求人性之“真”,阎连科则通过“神实”之道直指现实之“实”。他们都采用多元视角叙述乡村苦难,但莫言擅以“儿童视角”诉说乡村悲情,阎连科偏好用“亡灵之眼”冷观人间百态。第三章“莫言与阎连科苦难意识探源及其精神出路”,莫、阎二人苦难意识的形成与其成长经历和创作立场有关。二人在写作初期都希望通过人伦温情淡化乡土苦难,但现实的残酷让他们意识到乡土苦难很难缓解,莫言选择以一种“鱼死网破”的气势描绘“高密百姓”与苦难的英勇抗争,而阎连科则以一种唯唯诺诺的姿态展现“豫西村民”对苦难的委曲求全。二人对苦难出路的不同选择也折射出他们生活的地域文化之差异。本文以苦难意识为切入口对莫言与阎连科乡土小说进行比较研究,这对于人们认识乡村苦难,了解乡土现实,探析人性幽微,把握当代文坛乡土写作现状具有一定认知意义与学术价值。
万兰芳[8](2017)在《分化与整合:乡村社会的公共性构建研究 ——以橘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的研究主题是分化与整合视角下的乡村社会公共性构建机制。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政府开始了国家政权建设,国家权力开始进入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之中。在1980年代随着人民公社体制的解体,政府权力虽然在形式上退出了对农村和农民的直接控制,但由于政府在资源的再分配功能方面的增强,使得农民在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之中还是能够时刻感受到国家权力的存在。1979年11月,邓小平在会见外国客人时提出:“市场经济不能说只是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从1980年代开始,中国政府同时推动了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改革,市场逐渐成为社会资源分配的非常重要的手段。农民们不再单纯遵循“自给自足”的安全生存逻辑了,他们更希望通过参与市场交换发展致富。因此,分析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农民的行动,除了他们自身所在传统社会结构的制约以外,政府和市场的影响也是分析农民行为决策的重要变量,政治结构和市场结构也对农民的行动构成限制,共同形成对乡村社会生产生活秩序的规范。在现代化和市场化的背景之下,中国农民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农,传统的封闭性乡土社会业已变成了一个兼具开放性和流动性的村庄,公共性的构建成为了当今农村和农民问题中的重要议题。本文以社会整合理论为基础,建构起“政府—市场—社会”的三角分析框架,以一个柑橘产业村庄橘村作为研究案例,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乡村社会公共性的发展变迁和构建问题。首先,从乡村社会的内源性公共性构建来看,乡土社会是一个差序格局的人际网络结构,“关系”是将个体整合于群体的联结纽带。农民在血缘、地缘的基础上,生产劳动过程中经常通过换工与雇工解决劳动力的不足,红白喜事中也经常进行礼尚往来的人情交往,互惠是大家相互往来的主要目的,每个人都织起了一张具有保障功能的社会网络,从中可以随时获得劳力、资金、信息等方面的社会支持。其次,从市场整合下的乡村社会公共性构建来看,市场体系是一个层级制的社会结构,“利益”是将个体整合于市场体系的联结纽带。农民因为发展产业参与社会分工,打破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模式,他们与外在的社会形成了一种有机的团结。农民只是处于社会大分工体系之中的某个特殊的一环,个人利益的满足是建立在他人利益的实现基础之上的,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时候还须顾及到他人和公共的利益,而人际关系和权威结构在市场活动中的介入可以形成对不同市场主体或群体之间利益的有效调节,并成功规避市场交易中的不确定性。最后,从政府整合下的乡村社会公共性构建来看,政治结构是一个科层制的社会结构,“权力”是将个体整合于行政组织的联结纽带。在现代社会的法理型统治之下,这种作为团结黏合剂的“权力”具有多样的外在表现形式,可以是各种法律法规所形成的形式主义的外在制度安排,以规范政治、经济、社会等各领域的运行秩序;也体现为对国家公共财产的汲取和再分配,并面向全体人民提供公共服务和安全保障;还体现为为了全体人民利益实现的一种价值引领和追求,比如爱国主义、保护环境等。研究发现:从乡村社会公共性生产的范式转换来看,人民公社体制下的集体社会构建的是一种纯粹的“官”办公共性,土地分家到户以后的个体化时代构建的是一种“政府—市场—社会”均衡互动下的“新公共性”;从乡村社会公共性构建的内在机制来看,政府遵循的是一种基于支配的科层逻辑,社会遵循的是一种基于互惠的合作逻辑,市场遵循的是一种基于分工的交换逻辑;从乡村社会整合的内在团结纽带来看,权力、利益普遍进入了乡土社会差序格局的关系网络,“关系+利益+权力”成为乡村社会团结再造的复合纽带;从乡村社会公共性构建的现实困境来看,政府公共资源的非均衡和不稳定分配,村民自治组织的行政异化,劳动力外流致使村庄陷入“过疏化”等等,都对乡村社会公共性的构建形成了挑战,需要突破城乡二元的制度性障碍,多措并举促进乡村社会的公共性生长;从比较的视野来看,对于走个体化发展道路的村庄而言,村集体公共资源的枯竭是制约其内源性公共性生长的重要原因,需要通过市场机制建立起农民个体和村集体的利益关联,再造村庄集体经济,从而为乡村社会的内生性公共性构建获得源源不断的资源支持。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旨在强调:第一,在从传统农业社会迈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背景下,社会分化普遍发生,必须通过对乡村社会的多元整合与团结再造才能促进乡村社会的公共性构建;第二,市场在解决小农家庭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上并非注定必然失败,橘村的发展经验可供当前农村的产业化发展和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改革进行参考和借鉴;第三,要破除城乡二元的体制性障碍,使得从乡村社会“脱嵌”的个体能够“再嵌入”到城市社会结构之中,并最终达到城乡人口和资源分配的一种新的动态平衡;第四,政府要通过再分配体制促进社会资源在不同群体之间更加公正的分配,向农村持续注入公共资源改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的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公共服务水平,逐步缩小公共性供给的城乡差距。
乔洪涛[9](2016)在《大地笔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春部:种瓜种豆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立春正如多年来我对那一条名叫瓦河的河流热情持续地追踪探索一样,为了倾听大地的隐语,记录土地一年四季的变化,观察土地上生存的那些植物和动物们的快乐或忧伤的时光,譬如一棵败节草从生到死的匆忙岁月,譬如一
刘继明[10](2016)在《人境》文中研究指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陶渊明第一章大约是二〇〇〇年秋,距中元节还有几天,一个阴雨连绵的日子。河口镇上行人寥落,沿街的店铺冷冷清清,看不到几个顾客;由于接连下了几天的雨,天空灰蒙蒙的,凹凸不平的马路上这儿一窝水,那儿一层泥,人一踩上去,溅起满身的泥浆,稍不小心还会重重地摔一跤;过往的车辆也不得不放慢速度,像甲壳虫一样,歪歪扭扭、小心翼翼地行驶着。
二、玉米(高粱)、油菜二比一间种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玉米(高粱)、油菜二比一间种好(论文提纲范文)
(1)一生的长征(论文提纲范文)
人物小传 |
回乡 |
到横圳去 |
走过的路蹲过的山 |
丽江电站 |
乡村顾问 |
太平洋警察 |
调羹 |
靠山吃山 |
白胡子黑胡子 |
没有落后的群众 |
一河水一把伞 |
娘啊,娘 |
我欠你的债最多 |
猪事 |
家事国事 |
前门后门 |
偷瓜贼 |
1985年的秋天 |
国家没有粮食 |
长征长征 |
补记 |
(2)《新华日报》上的江苏省“放卫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放卫星”在全国范围内的兴起与蔓延 |
第一节 “放卫星”随着“大跃进”运动的推进而兴起 |
第二节 “放卫星”的迅速蔓延及江苏省“放卫星”的出现 |
第二章 《新华日报》全面报道江苏省“放卫星” |
第一节 “大跃进”中的《新华日报》 |
第二节 《新华日报》报道“放卫星”的两个阶段 |
第三章 《新华日报》报道中的江苏省“放卫星”实况 |
第一节 农业“放卫星” |
第二节 工业“放卫星” |
第三节 科教文卫“放卫星” |
第四章 对《新华日报》展示的江苏省“放卫星”的认识与评价 |
第一节 《新华日报》全景式地展现了江苏省“放卫星”的面貌 |
第二节 《新华日报》对江苏省“放卫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大跃进”时期河南省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公共食堂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资料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武陟县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历史状况 |
第一节 武陟县的地理环境和经济状况 |
第二节 公共食堂兴办前的社会状况 |
一、公共食堂兴办前的经济状况 |
二、公共食堂兴办前的政治形势 |
第二章 兴起的背景 |
第一节 公共食堂兴起的原因 |
一、“大跃进”运动 |
二、人民公社化运动 |
第二节 公共食堂兴起的条件 |
一、“合伙吃饭” |
二、部分农民的积极拥护 |
三、粮食大丰产 |
第三章 一哄而起 |
第一节 公共食堂的建立与普及 |
一、公共食堂的筹备 |
二、推广经验 |
三、人民公社的成立和公共食堂的普及 |
四、公共食堂的大致面貌 |
五、食堂化的实质 |
第二节 供给制与其他各项福利事业 |
一、供给制 |
二、各项福利事业的建立 |
第三节 公共食堂的巩固提高 |
一、出现问题 |
二、公共食堂的巩固提高 |
第四章 初次整顿 |
第一节 食堂出现了问题 |
第二节 有限的政策调整 |
一、整顿人民公社 |
二、整顿公共食堂 |
第三节 生产救灾 |
一、开展多种经营和副食品生产 |
二、救助灾荒队 |
三、安排穷队发展生产 |
第四节 东石寺样板食堂 |
一、基本概况 |
二、初步整顿 |
第五章 强行恢复 |
第一节 庐山会议后公共食堂的再恢复 |
一、庐山会议的召开与公共食堂的转向 |
二、反右倾,办食堂 |
三、继续“大跃进” |
四、“五风”的再度泛滥 |
五、反瞒产私分 |
第二节 、再次整顿 |
一、学习林县 |
二、整顿措施 |
第三节 公共食堂的被迫坚持 |
一、保粮运动 |
二、安排社员生活 |
第四节 生存危机 |
一、口粮标准一再压低 |
二、中毒事件 |
三、人口外逃、浮肿病和非正常死亡 |
第五节 “渡荒”难度 |
一、艰难的维持 |
二、保人保畜 |
第六章 决策解散 |
第一节 中共中央政策的转向 |
一、宣传贯彻“十二条” |
二、宣传贯彻“六十条(草案)” |
第二节 调查研究 |
一、群众疾病调查 |
二、供给制不得人心 |
三、公共食堂存在的问题 |
四、解散食堂的经验 |
五、调查研究与公共食堂的解散 |
第三节 决策解散 |
第七章 公共食堂的教训与启示 |
第一节 从口粮标准看武陟县公共食堂与“大饥荒”的关系 |
一、供给不足 |
二、分配不均 |
第二节 公共食堂的弊端 |
一、浪费了大量粮食 |
二、挫伤了社员劳动积极性 |
三、自留地和家庭副业的剥夺 |
四、恶化了干群关系 |
五、公共食堂饮食环境恶劣 |
第三节 公共食堂失败的原因 |
第四节 公共食堂失败的教训与启示 |
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
二、正确认识共产主义 |
三、应重视调查研究 |
四、必须健全党内民主 |
五、必须尊重个人自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热额纳羌语参考语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羌族羌语羌文 |
1.2 环境资源 |
1.3 史承脉络 |
1.4 衣食住行 |
1.5 婚丧礼信 |
1.6 文娱工艺 |
1.7 热额纳羌寨 |
1.8 羌语研究回顾 |
1.8.1 羌语的调查 |
1.8.2 羌语的研究 |
1.9 研究设计 |
1.9.1 价值意义 |
1.9.2 研究方法 |
1.9.3 写作范式 |
1.9.4 语料收集 |
第二章 语音系统 |
2.1 辅音 |
2.1.1 辅音音位 |
2.1.2 复辅音 |
2.1.3 长辅音 |
2.1.4 节尾辅音 |
2.2 元音 |
2.2.1 元音音位 |
2.2.2 元音音位说明 |
2.2.3 元音音位举例 |
2.2.4 复合元音 |
2.3 轻音与音高 |
2.3.1 轻音 |
2.3.2 音高 |
2.4 音节结构 |
第三章 构词法 |
3.1.联绵词 |
3.2 合成词 |
3.2.1 复合式 |
3.3 四音格型 |
3.4 词汇化 |
3.5 特色词 |
3.6. 外来词 |
3.6.1 汉语借词 |
3.6.2 羌藏同源词和近代藏语借词 |
第四章 词类 |
4.1. 名词 |
4.1.1 普通名词 |
4.1.2 专有名词 |
4.1.3 方位词 |
4.1.4. 时间名词 |
4.1.5 名词的语法功能 |
4.2.代词 |
4.2.1 人称代词 |
4.2.2 反身代词 |
4.2.3 泛指代词 |
4.2.4 指示代词 |
4.2.5 疑问代词 |
4.2.6 代词的语法功能 |
4.2.7. 指示词 |
4.3 数词 |
4.3.1 基数词 |
4.3.2 序数、概数、分数和倍数的表示法 |
4.4 量词 |
4.4.1 量词的分类 |
4.4.2 数量词组的句法功能 |
4.5 形容词 |
4.5.1 形容词的分类 |
4.5.2 语法功能 |
4.5.3 形容词的名物化 |
4.5.4 形容词的重叠 |
4.6 动词 |
4.6.1 动词的分类 |
4.6.2 动词的语法范畴 |
4.6.3 语气 |
4.6.4 动词的句法功能 |
4.6.5 动词的重叠 |
4.7 副词 |
4.7.1 副词的语法特点 |
4.7.2 副词的分类 |
4.7.3 副词lu的关联作用 |
4.7.4 副词性词组 |
4.8 助词 |
4.8.1 结构助词 |
4.8.2 结构助词的活用 |
4.8.3 结构助词的连用 |
4.8.4 名物化助词 |
4.8.5 状饰助词 |
4.9 连词 |
4.9.1 并列连词 |
4.9.2 选择连词 |
4.9.3 连贯连词 |
4.9.4 递进连词 |
4.9.5 转折连词 |
4.9.6 假设连词 |
4.9.7 条件连词 |
4.9.8 因果连词 |
4.10 语气词 |
4.10.1 wa/ba |
4.10.2 du |
4.10.3 wa |
4.10.4 di |
4.10.5 la(?)ua |
4.10.6 ji n? |
4.10.7 (?)iu |
4.10.8 mi |
4.10.9 tu |
4.10.10 wo |
4.10.11 (?)o |
4.10.12 wu'bu |
4.10.13 na |
4.11 叹词 |
表示招呼的ho、(?)o、hei、Hai、wuj、ja等 |
表示叮嘱或不满Ha |
表示惊叹的oho |
表示叹息的(?)ai |
表示应答的(?)oja、aw、=(?)ah(?)a(?)等 |
表示惊喜的ha |
4.12 象声词 |
第五章 形态 |
5.1. 名词的形态 |
5.1.1 名词词缀 |
5.1.2 指小标记 |
5.1.3 性别标记 |
5.1.4 形状标记 |
5.1.5 类别标记 |
5.1.6 定指范畴 |
5.1.7 数范畴 |
5.1.8 汉语借词标记ts/ ts? |
5.2. 动词的形态 |
5.2.1 趋向前缀 |
5.2.2 趋向后缀 |
5.2.3 汉语借词后缀t~ha |
5.3 形容词词缀 |
5.3.1 趋向前缀 |
5.3.2 标志词性的后缀 |
5.4 四音格法 |
笫六章 句法 |
6.1 句式 |
6.1.1 陈述句 |
6.1.2 祈使句 |
6.1.3 感叹句 |
6.1.4 疑问句 |
6.2 句子 |
6.2.1 单句 |
6.2.2 复句 |
6.2.3 紧缩复句 |
第七章 语料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7)莫言与阎连科乡土小说苦难意识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价值 |
第一章 莫言与阎连科乡土小说苦难意识的呈现 |
第一节 天灾人祸交织的“乡村苦难” |
一、外部天灾连绵不断——旱灾、水灾和蝗灾 |
二、内部人祸此起彼伏——战争、犯罪与事故 |
三、内外交困下乡村底层生存常态:贫困、饥饿与屈辱 |
第二节 向度迥异的“人生苦难” |
一、由死转生的喧闹与向死而生的静默:《生死疲劳》与《丁庄梦》 |
二、情爱追寻的悲剧与喜剧:《红高粱家族》与《坚硬如水》 |
三、命运的偶然与天意的必然:《丰乳肥臀》与《日光流年》 |
第三节 无所归依的“精神苦难” |
一、家园失落中的灵魂漂泊 |
二、权力压榨下的人性异化 |
三、欲望追逐中的精神痛苦 |
第二章 莫言与阎连科乡土小说苦难书写的艺术表达 |
第一节 苦中作乐——苦难意识的狂欢化书写 |
一、狂欢化场所:狂欢节、狂欢场景 |
二、狂欢化人物:怪诞人物、傻子、疯子 |
三、狂欢化语言:粗言鄙语与方言俚语 |
第二节 以“幻”写“真”——苦难现实的神异想象 |
一、“幻化”之因:幻觉、梦境、民间传说 |
二、“神实”之道:寓言、神话 |
三、“内在真实”:人性之“真”与现实之“实” |
第三节 叙述视角——苦难叙事的独特表达 |
一、童言无忌:天真儿童懵懂看世界 |
二、阴阳无阻:不幸亡灵冷眼观人间 |
三、多元视角转换:全方位透视乡村苦难 |
第三章 莫言与阎连科苦难意识探源及其精神出路 |
第一节 奇异重叠的人生轨迹:成长经历与苦难意识之成因 |
一、贫困中的饥饿孱弱童年——“大头娃”和“细腿孩” |
二、辍学后的寂寞苦闷青春——棉花厂临时工和火车站搬运工 |
三、农村娃对土地的逃离与回归——割舍不断的血脉亲情 |
第二节 关注底层的草根情怀:创作立场与苦难意识形成 |
一、莫言的民间立场:“作为老百姓写作” |
二、阎连科的“庄严”追求:“为劳苦人写作” |
三“平视”底层:祛“精英贵族”式乡土创作 |
第三节 莫言与阎连科乡土小说苦难书写的精神出路 |
一、一场梦想:在人伦温情中淡化苦难 |
二、两种选择:委曲求全或鱼死网破 |
三、苦难书写的地域之思与价值追寻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分化与整合:乡村社会的公共性构建研究 ——以橘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主题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主题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中国名村的公共性构建研究 |
二、乡村社会的公共性形态研究 |
三、社会整合与乡村的公共性构建研究 |
四、文献述评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案例选取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创新 |
四、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
第一节 社会整合理论 |
一、社会类型整合理论 |
二、分化、整合及公共性构建的整合机制 |
第二节 核心概念阐释:公共性 |
一、主要的公共性思想 |
二、公共性的内涵 |
三、公共性的测量 |
四、乡村社会的公共性形态 |
第三节 研究框架:“政府-市场-社会”三角分析框架 |
一、“国家-社会”分析范式:适用性及其调整 |
二、“政府-市场-社会”三角分析框架 |
第三章 乡村社会公共性重建的背景:从集体社会到个体化时代 |
第一节 橘村概况 |
一、村庄概貌 |
二、村庄发展变迁 |
第二节 集体社会:橘村公共性构建的“乌托邦”实践 |
一、集体社会的“大锅饭” |
二、集体社会的共同生产 |
三、集体社会的公共性消费 |
第三节 个体化时代:橘村公共性重建中的分化与整合 |
一、乡村社会发展中的全面分化 |
二、乡村社会公共性构建的多元整合 |
第四章 农民与社会:乡村社会公共性构建的关系主导型整合 |
第一节 乡土社会及其差序格局 |
一、乡土社会的现代变迁:从“乡土社会”到“后乡土社会” |
二、差序格局:乡村社会自我整合的关系网络 |
第二节 换工与雇工:橘村生产劳动过程中的村民团结 |
一、劳动力支持:分田单干与生产互助 |
二、居住中的社会:房屋建造中的村民合作 |
第三节 礼尚往来:橘村仪式性人情中的关系交往 |
一、角色扮演:乡村红白喜事的社会运作 |
二、礼尚往来:乡村红白喜事中的关系呈现 |
第四节 小结:“关系”联结下的乡村社会公共性构建 |
第五章 农民与市场:乡村社会公共性构建的利益主导型整合 |
第一节 市场的政治与社会想象 |
一、虚假脱嵌的实体嵌入:波兰尼之社会构件的市场观 |
二、结构约束的形式嵌入:格兰诺威特之社会建构的市场观 |
第二节 迈向社会分工的橘村产业化 |
一、饱暖思钞票:农民理性萌发与产业发展试水 |
二、干脆买粮吃:农民理性扩张与产业发展壮大 |
第三节 市场吸纳与橘村农民的社会公共资源获取 |
一、单枪匹马“闯市场”:市场交易中的不确定性 |
二、坐在家里“等市场”:趋向稳定的市场交易 |
第四节 小结:“利益”联结下的乡村社会公共性构建 |
第六章 农民与政府:乡村社会公共性构建的权力主导型整合 |
第一节 现代科层政体及其垂直整合 |
一、合法化统治及官僚制下的公共理性 |
二、科层制结构下垂直整合的权力术 |
第二节 政权下乡与橘村村民自治 |
一、政权下乡:乡村社会的政府权力“在场” |
二、村民自治:乡村的社会权力生长 |
第三节 项目进村与科层逻辑下的橘村公共性生产 |
一、科层“悬浮”:村民被动卷入下的项目公共性受损 |
二、科层“嵌入”:村民主动参与下的项目公共性拓展 |
第四节 小结:“权力”联结下的乡村社会公共性构建 |
第七章 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乡村社会公共性生产的范式转换 |
一、集体社会:“官”办公共性 |
二、个体化时代:“新公共性” |
第二节 乡村社会公共性构建的三元逻辑 |
一、政府: 基于支配的科层逻辑 |
二、市场: 基于分工的交换逻辑 |
三、社会: 基于互惠的合作逻辑 |
第三节 乡村社会整合的团结纽带:“关系+利益+权力”的复合联结 |
第四节 乡村社会公共性构建的现实困境及其超越 |
第五节 比较视野下的乡村社会内源性公共性生产与村庄集体再造:一个未尽的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人境(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
第九章 |
第十章 |
第十一章 |
第十二章 |
第十三章 |
第十四章 |
第十五章 |
第十六章 |
第十七章 |
第十八章 |
第十九章 |
第二十章 |
第二十一章 |
第二十二章 |
第二十三章 |
第二十四章 |
第二十五章 |
第二十六章 |
第二十七章 |
第二十八章 |
第二十九章 |
第三十章 |
第三十一章 |
四、玉米(高粱)、油菜二比一间种好(论文参考文献)
- [1]一生的长征[J]. 彭东明. 当代, 2021(03)
- [2]《新华日报》上的江苏省“放卫星”研究[D]. 李嘉欣.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6)
- [3]“大跃进”时期河南省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研究[D]. 赵娜娜.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2)
- [4]热额纳羌语参考语法[D]. 周发成.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2)
- [5]生生不息[J]. 阎雪君. 黄河, 2018(01)
- [6]梁光正的光荣梦想[J]. 梁鸿. 当代, 2017(05)
- [7]莫言与阎连科乡土小说苦难意识比较研究[D]. 田迁红. 江南大学, 2017(02)
- [8]分化与整合:乡村社会的公共性构建研究 ——以橘村为例[D]. 万兰芳.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9]大地笔记[J]. 乔洪涛. 时代文学, 2016(12)
- [10]人境[J]. 刘继明. 芳草,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