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薄板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论文文献综述)
张闽[1](2011)在《钢结构桥梁焊缝超声检测技术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超声检测并非一种生产技术,但其技术水平能反映该部门、该行业、该地区甚至该国家的工业技术水平。无损检测技术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十分明显。虽然超声检测技术趋于成熟,但是还是在标准的制定、检测队伍的培训、缺陷的判定、尖端设备的研制、无损检测理论研究等方面存在不足。超声检测设备便于携带、造价低廉、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等优点,使超声检测技术在产品质量的检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许多行业标准来规范检测市场,但是,在钢结构桥梁的焊缝检测方面还没有系统的检测规范出现。随着我国大量钢结构桥梁的建设,适合桥梁结构特点的无损检测标准的制定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为对以往的行业标准进行归纳,结合现有的检测工艺,提出自己的检测建议。超声检测的结果作为评价一件产品的依据,其可靠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运用模糊理论对影响检测结果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采取各种措施防止缺陷的漏检和误判。焊缝超声检测的漏检或误判问题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为此,本文针对上述情况,对焊缝的超声波探伤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做了全面系统的分析。从造成缺陷的成因到探伤方法的合理选用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通过实际工程的应用,对造成漏检或误判问题的原因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本文着重研究了如何准确判定缺陷的类别,缺陷的定位是焊缝超声探伤中最为重要的环节。
北京锅炉厂检查科探伤室[2](1976)在《中薄板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中薄板对接焊缝的检查,在文化大革命前均采用X射线拍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有力地推动了工业的飞速发展,新产品、新工艺不断涌现,对产品焊接质量提出了新要求,X射线检查焊缝已远远满足不了生产上的需要。广大技术人员和探伤人员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一定要在不远的将来,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的伟大教导,狠批了刘少奇的洋奴哲学、爬行主义、专家治厂等修正主义路线,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大胆地对中薄板对接焊缝进行了超声波探伤试验。经过反复实践,不断总结经
北京锅炉厂检查科探伤室[3](1976)在《中薄板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文中研究指明 中薄板对接焊缝的检查,在文化大革命前均采用X射线拍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有力地推动了工业的飞速发展,新产品、新工艺不断涌现,对产品焊接质量提出了新要求,X 射线检查焊缝己远远满足不了生产上的需要。广大技术人员和探伤人员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一定要在不远的将来,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的伟大教导,狠批了刘少奇的洋奴哲学、爬行主义,专家治厂等修正主义路线,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大胆地对中薄板对接焊缝
唐权龙[4](2014)在《油气管管汇角焊缝检测评价的研究》文中认为油气管道是石油、天然气非常重要的一种输送方式,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工业等领域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但是管道的腐蚀、裂纹等缺陷所引起的泄漏事故给行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同时也给社会和环境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因此,油气管道的安全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管汇角焊缝在管道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结构的特殊性,管汇角焊缝的缺陷我们还没有一种比较有效可靠的检测评价方法。文章通过对常用的检测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超声波检测技术具有检测灵敏度高、携带方便、检测结果比较直观等特点,较其他检测方法适合角焊缝检测,但是,常规的超声波检测方法在管汇角焊缝检测上面还有许多技术难点,但是新型的超声波相控阵检测技术刚好可以克服这一问题,所以最终在文中采用超声波相控阵检测方法进行管汇角焊缝试验检测。在文中首先对管汇角焊缝的结构特点和工作性能强度进行了分析,对管汇角焊缝的应力分布有了全面的了解。其次对管汇角焊缝缺陷的种类及其缺陷的特征和分布特点及其产生原因和危害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对管汇角焊缝有一个彻底的了解。根据管汇角焊缝的特殊结构设计试验使用的管汇角焊缝对比试块,为使试验方便,将试验试块进行分割,制作了A、B、C、D、E和F六块试块。对这六块试块进行编号,分别对它们进行人工缺陷制作,以供试验检测使用。文章以前人在超声波探伤领域的理论研究为基础,对超声波相控阵检测方法的工作原理进行重点分析,包括相控阵的发射和接收工作原理,还有对相控阵声速偏转延时和声速聚焦延时的计算。根据相控阵的这些工作原理,我们进行了管汇角焊缝相控阵检测技术的研究。最终根据我们研究的角焊缝相控阵检测方法进行角焊缝试验检测。最后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将检测出来的缺陷的尺寸、位置与人工缺陷的实际值进行对比。最终确定管汇角焊缝检测方法是否可以成功检测角焊缝中存在的缺陷,对角焊缝相控阵检测方法进行总结。
姚志忠[5](1980)在《中薄板焊缝超声波探伤缺陷定量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前言中薄板焊缝超声波探伤缺陷定量,虽有许多方法,但都是近似的,这对公正合理地评判产品合格与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准确测定焊缝中缺陷的大小,其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了。中薄板焊缝超声波探伤问题,涉及到焊缝专用探伤仪和探头的试制;中薄板中超声场结构及中薄板焊缝中各反射体的反射规律;对比
姚志忠[6](1980)在《薄板试块在中薄板焊缝超声波探伤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阐述了薄板试块在中薄板焊缝超声波探伤定位和定量中应用的原理和方法,并对定位中的误差作了分析和比较,指出了当量法在中薄板焊缝超声波探伤中应用的特点,以及斜探头三个参数的测量。
于建军[7](2005)在《焊缝的超声波检测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焊缝超声检测的漏检或误判问题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由反射波信号确定缺陷大小、形状和性质时存在较大偏差。为此,本文针对上述情况,对焊缝的超声波探伤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做了全面系统的分析。从造成缺陷的成因到探伤方法的合理选用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在大量实地检测的基础上,对造成漏检或误判问题的原因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从而指出了多频脉冲波的声场和单频连续波的声场之间的异同点,及其对缺陷定量的影响;另外,本文着重分析讨论了因试块孔径及探头K 值的不同所造成缺陷定位的误差值;通过对回波的分析,本文着重研究了如何准确判定缺陷的类别。缺陷的定位是焊缝超声探伤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本文针对厚壁容器纵焊缝进行曲面超声波探伤时,其定位参数与声程属非线性关系,不能采取与平面探伤相同的简单定位方法的情况,提出了一种适合于现场操作的计算方法。对于检测到缺陷后的安全评定,本文依据超声波检测所得到的缺陷信息,充分应用断裂力学,选用国际焊接协会制定的IIW 标准,对焊接缺陷进行了有效的安全评定,从而使缺陷检测与评定有机地结合起来。
李华斌,张宏,杨静[8](2019)在《铝合金薄板CMT焊缝的超声波检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超声波探伤技术对厚度小于5 mm的铝合金薄板CMT搭接、对接两种焊缝进行检测,并且通过金相解剖进行验证:超声波探伤技术可以应用于铝合金薄板焊缝的检测,且缺陷检出率较高;在CMT工艺下,铝合金薄板对接焊缝的焊接质量高于搭接焊缝的焊接质量。
龚思璠[9](2018)在《奥氏体不锈钢焊缝超声相控阵检测及POD定量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奥氏体不锈钢由于材料性能的优势,在很多特殊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但其焊接部位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工件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目前,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因其具有良好的声束偏转和聚焦性能,从而较多地应用于对奥氏体不锈钢厚壁焊缝的检测,但在实际检测过程中由于检测参数设置条件多,检测过程复杂等原因,会对缺陷的检出率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本文针对奥氏体不锈钢厚壁焊缝中深10mm-50mm的缺陷开展了相关的检测实验研究,并对其缺陷的检出率进行了POD定量分析。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为比较在实际检测中可调整探头参数的聚焦效果,通过Matlab建立线阵探头的声场仿真模型,并利用声束在Y轴方向上的累加声强定量对比分析不同频率和不同阵元数对声束性能和聚焦效果的影响。(2)利用金相实验对比分析定制奥氏体焊缝试块中不同区域微观组织的区别;并通过相控阵检测对比实验来探究焊缝区对超声波传播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焊缝区晶粒粗大、结构复杂,各向异性明显;通过对比实验发现同一深度焊缝区的增益值比母材区的高10dB左右,且二者同一深度最大声能差为17.8dB,最小声能差为10.3dB,故焊缝区对超声的传播会造成严重的声能衰减。(3)利用超声相控阵探伤仪对比设置不同检测参数对不同缺陷的检测效果,并利用匹配追踪方法对焊缝区检测回波信号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对焊缝区缺陷的检测,采用纵波、低频、多阵元等检测参数能获得较高的信噪比和分辨率,且处理后不仅能有效抑制噪声信号,提高信噪比,还能提取出被淹没在噪声信号中深50mm处的缺陷信号,增强缺陷的信息。(4)利用检出概率(Probability of detection,POD)这一指标来定量分析不同因素对缺陷检出率的影响,并利用基于信号响应数据的POD模型,从不同探头频率、不同阵元数、不同检测材料、不同缺陷尺寸等方面探究了不同因素对奥氏体不锈钢焊缝超声相控阵缺陷检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的缺陷检出率随阵元数的增加、缺陷尺寸的增大而提高,随探头频率和被检材料结构噪声的增大而降低。
蒋治福[10](1991)在《焊缝超声波探头前沿位移法探伤》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提出了焊缝超声波探头前沿位移法探伤,排除了超声波探伤过程中的各种假象回波,该方法简单方便、快速准确;文中还介绍了分贝-面板曲线快速绘制法。
二、中薄板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薄板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论文提纲范文)
(1)钢结构桥梁焊缝超声检测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国内外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2.3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无损检测技术概述 |
1.3.1 无损检测特点 |
1.3.2 无损检测主要技术及应用对比 |
1.3.3 超声无损检测的方法和特点 |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超声检测技术内容研究 |
2.1 超声检测的适用范畴研究 |
2.2 焊缝等级评定研究 |
2.2.1 焊缝的等级划分及应用 |
2.2.2 焊缝的等级评定原则 |
2.3 焊缝超声探伤质量检评研究 |
2.3.1 现行行业标准研究 |
2.3.2 模糊理论在焊缝质量检评中的应用研究 |
2.4 焊缝超声检测工艺研究 |
2.4.1 检测设备的发展 |
2.4.2 超声检测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声检测的可靠性探讨 |
3.1 超声检测的模糊可靠度研究 |
3.1.1 超声检测影响因素的确定 |
3.1.2 焊接残余应力对结构承载力及探伤的影响 |
3.1.3 检测出缺陷的模糊定义 |
3.2 用模糊法综合评判超声检测的可靠性 |
3.2.1 影响因素的确定 |
3.2.2 影响因素权重集的建立 |
3.3 超声探伤现状及提高可靠性的方法 |
3.3.1 缺陷的漏检问题 |
3.3.2 缺陷性质的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声检测工程应用研究 |
4.1 工程概况 |
4.2 检测前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 |
4.2.1 仪器的选用 |
4.2.2 检测范围 |
4.2.3 检测面的选择 |
4.2.4 焊缝探伤面的清理 |
4.2.5 选用合适的耦合剂 |
4.2.6 仪器的调整和校验 |
4.2.7 探头的扫描方法 |
4.2.8 主要缺陷波形识别 |
4.2.9 检测结果的记录 |
4.2.10 外观检查 |
4.2.11 Q345钢的焊接性能试验 |
4.3 超声检测目的和依据 |
4.4 超声检测内容 |
4.5 检测实施情况与检测结果 |
4.5.1 超声波检测对接焊缝的操作要点 |
4.5.2 超声检测原始数据采集及分析 |
4.6 超声检测状况评估 |
4.6.1 主要缺陷成因及处理 |
4.6.2 实际检测波形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油气管管汇角焊缝检测评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发展现状 |
1.3.2 国外发展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角焊缝结构特点及常见缺陷类型 |
2.1 角焊缝的结构 |
2.1.1 角焊缝的分类 |
2.1.2 角焊缝的截面形式 |
2.1.3 角焊缝的特点 |
2.2 角焊缝常见缺陷 |
2.2.1 角焊缝缺陷的概念 |
2.2.2 角焊缝缺陷的分类 |
2.2.3 角焊缝缺陷的特征和分布 |
2.3 产生缺陷的主要原因 |
2.4 角焊缝缺陷的影响 |
2.4.1 角焊缝缺陷的危害 |
2.4.2 焊接缺陷对管汇角焊缝质量的影响 |
2.4.3 常用的焊接结构类型及其焊缝质量等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管汇角焊缝检测方法的选择 |
3.1 常用检测方法分析 |
3.1.1 检测方法的工作原理分析 |
3.1.2 检测方法对比分析结论 |
3.2 常规超声波检测方法在管汇角焊缝上的技术难点 |
3.3 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管汇角焊缝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的理论方法研究 |
4.1 管汇角焊缝的超声波传播特点 |
4.2 超声相控阵检测原理 |
4.2.1 超声相控阵发射工作的基本原理 |
4.2.2 超声相控阵接收工作原理 |
4.3 超声相控阵横波检测延时的计算 |
4.3.1 计算声束偏转延时 |
4.3.2 计算声束聚焦延时 |
4.4 等效声源分析 |
4.4.1 时间延时分析 |
4.4.2 横波聚焦分析 |
4.5 管汇角焊缝检测工艺的设计 |
4.5.1 检测工艺设计原则 |
4.5.2 耦合剂的选择 |
4.5.3 管汇角焊缝检测检测工艺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管汇角焊缝超声波相控阵检测试验研究 |
5.1 管汇角焊缝试验试块制作 |
5.2 实验设备 |
5.3 管汇角焊缝超声相控阵检测试验 |
5.3.1 角焊缝各试块的声速覆盖 |
5.3.2 角焊缝各试块超声相控阵检测 |
5.3.3 试验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详细摘要 |
(7)焊缝的超声波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超声无损检测研究现状、发展历程及研究意义 |
1.2.1 超声波无损探伤(NDI) |
1.2.2 超声波无损检测(NDT) |
1.2.3 超声无损评价(NDE) |
1.2.4 自动无损评价(ANDE)和定量无损评价(QNDE) |
1.2.5 我国超声无损检测发展现状及新疆地区发展现状 |
1.2.6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
1.3.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焊接缺陷及不同材质焊缝探伤方法的选择 |
2.1 焊接缺陷的种类 |
2.1.1 焊缝中常见的焊接缺陷 |
2.1.2 焊缝缺陷产生的可能因素 |
2.2 不同材质焊缝探伤方法的选择 |
第三章 焊缝的斜角探伤 |
3.1 超声波探伤方法 |
3.2 斜角探伤 |
3.2.1 斜探头及其声场 |
3.2.2 波形转换对探伤的影响 |
3.2.3 平板焊缝探伤中常见的几何公式 |
3.3 斜探头的扫查方式 |
3.3.1 单探头的扫查 |
3.3.2 特殊扫查 |
3.3.3 双探头扫查 |
第四章 焊缝的超声波探伤及缺陷评定 |
4.1 焊缝超声波探伤的一般程序 |
4.2 焊缝超声波探伤的具体实施过程 |
4.3 超声检测中缺陷的定量 |
4.3.1 小于晶片直径的缺陷定量 |
4.4.2 大于晶片直径的缺陷定量 |
4.4 焊接结构缺陷评定标准 |
第五章 超声波检测常见问题理论分析及应用 |
5.1 超声检测中的声场特性及应用分析 |
5.2 焊缝超声检测当量孔及探头比值K 对缺陷定位的影响 |
5.3 对接焊缝中缺陷类型的超声识别 |
5.4 有缺陷焊件的焊缝超声波探伤典型案例分析 |
5.5 容器纵焊缝中缺陷位置的计算 |
5.5.1 不同K 值的探头所能探到的最大壁厚 |
5.5.2 径向距离及弧长 |
5.5.3 工程应用 |
5.6 焊缝超声检测影响因素分析 |
5.7 缺陷评定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焊缝结构的无损检测方法对比 |
附录Ⅱ不同被检材料中不同缺陷的回波特征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铝合金薄板CMT焊缝的超声波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材料及工具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工具 |
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1 搭接焊缝的超声探伤 |
2.2 对接焊缝的超声探伤 |
3 结果验证 |
3.1 搭接焊缝的金相验证 |
3.2 对接焊缝的金相验证 |
4 结论 |
(9)奥氏体不锈钢焊缝超声相控阵检测及POD定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奥氏体不锈钢焊缝的检测技术 |
1.2.2 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 |
1.2.3 无损检测可靠性分析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的结构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2 超声相控阵检测原理及仿真分析 |
2.1 超声相控阵的简介 |
2.1.1 超声相控阵检测系统的组成 |
2.1.2 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的特点 |
2.2 超声相控阵的检测原理 |
2.2.1 超声相控阵的发射和接收 |
2.2.2 超声相控阵的聚焦和偏转 |
2.2.3 超声相控阵的声束控制 |
2.2.4 超声相控阵的扫描模式 |
2.3 线性相控阵探头的仿真分析 |
2.3.1 线性相控阵探头 |
2.3.2 不同线阵探头参数的声场仿真 |
2.4 本章小结 |
3 奥氏体不锈钢焊缝微观组织对超声相控阵检测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奥氏体不锈钢焊缝微观组织的成因 |
3.3 奥氏体不锈钢焊缝对超声波传播的影响 |
3.3.1 超声波衰减的原因 |
3.3.2 超声波衰减的规律 |
3.4 奥氏体不锈钢焊缝微观组织对超声检测影响的实验研究 |
3.4.1 奥氏体不锈钢焊缝的金相实验分析 |
3.4.2 奥氏体不锈钢焊缝对超声相控阵检测影响的实验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不同因素对超声相控阵检测效果的影响及处理分析 |
4.1 引言 |
4.2 被检测对象 |
4.3 试块的检测实验 |
4.3.1 不同波型的检测对比 |
4.3.2 不同阵元数的检测对比 |
4.3.3 不同频率的检测对比 |
4.3.4 不同缺陷间距的检测对比 |
4.3.5 不同材料的检测对比 |
4.3.6 不同缺陷尺寸的检测对比 |
4.4 超声检测回波信号的处理及分析 |
4.4.1 匹配追踪原理 |
4.4.2 超声检测回波信号的匹配追踪处理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的POD定量分析 |
5.1 引言 |
5.2 检出概率POD的理论基础 |
5.2.1 可靠性相关概念 |
5.2.2 POD计算方法 |
5.2.3 POD计算原理和模型 |
5.2.4 极大似然估计法 |
5.2.5 置信界限的确定 |
5.3 不同参数下检测结果的POD定量分析 |
5.3.1 不同探头频率 |
5.3.2 不同阵元数 |
5.3.3 不同检测材料 |
5.3.4 不同缺陷尺寸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中薄板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论文参考文献)
- [1]钢结构桥梁焊缝超声检测技术应用研究[D]. 张闽. 长安大学, 2011(01)
- [2]中薄板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J]. 北京锅炉厂检查科探伤室. 理化检验通讯(物理分册), 1976(Z1)
- [3]中薄板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J]. 北京锅炉厂检查科探伤室.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1976(Z1)
- [4]油气管管汇角焊缝检测评价的研究[D]. 唐权龙. 西安石油大学, 2014(05)
- [5]中薄板焊缝超声波探伤缺陷定量探讨[J]. 姚志忠. 造船技术, 1980(06)
- [6]薄板试块在中薄板焊缝超声波探伤中的应用[J]. 姚志忠. 无损检测, 1980(01)
- [7]焊缝的超声波检测技术研究[D]. 于建军. 新疆农业大学, 2005(05)
- [8]铝合金薄板CMT焊缝的超声波检测[J]. 李华斌,张宏,杨静. 物理测试, 2019(03)
- [9]奥氏体不锈钢焊缝超声相控阵检测及POD定量分析[D]. 龚思璠. 中国计量大学, 2018(01)
- [10]焊缝超声波探头前沿位移法探伤[J]. 蒋治福. 造船技术, 19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