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广播体操作为增强体质手段的产生与发展

论广播体操作为增强体质手段的产生与发展

一、谈作为增强体质手段的广播操的产生和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张连磊,梁诚,孙国涛[1](2021)在《体质教育思想的演变及当代价值》文中指出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回顾体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程,并探讨其当代价值。围绕"体育"就是增强体质的教育这一核心观点,体质教育思想历经发端、发展、丰富与融合三个阶段;在演变过程中,呈现对身心关系的认识逐渐深入,对运动技术的看待逐渐理性,对健身内容与方法的理解逐渐深刻等特征。体质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为科学增强学生体质提供相关理论依据;为准确有效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针对性方案;有助于学生身体素养的培育与养成。

颜芬[2](2020)在《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运动促进健康”是古今中外医学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代表了中西方两种风格迥异的身体锻炼模式,对二者的比较研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以往研究中表现出来的某些认知偏差,为了更系统准确地揭示二者的异同,本文以“运动促进健康”为基础,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运动目标、运动方法和技术原理进行比较研究,并对二者在当代社会的沟通与结合进行思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运动促进健康”是人类共同的生存经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分别代表了中西方体育健身的两种典型形式。2.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历史发展各有其特征:(1)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直接奠基于中国传统医学之上,在历史发展中始终延续着传统的医学观念与锻炼方法。(2)西方体育健身的发展也直接奠基于西方医学之上,近代西方医学的巨大变革使得西方体育健身在价值观念上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巨大转变,但在方法上则表现出一种历史延续性。(3)从近代开始,西方体育健身开始承载相应的民族和社会责任,相较起来,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从现代开始才逐步承担起推动国民健康的社会责任。3.在运动目标上,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根本目标一致,都是为了促进人类生理、心理、社会的全面健康;二者基于对身体的不同医学认知,在操作目标上则呈现出“补益精气”与“消耗能量”、“疏通经络”与“强化体能”两组有所差异的价值认知。4.在运动方法上,基于不同的操作目标,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在具体运动方法上差异显着。(1)在方法构成上,二者各有其方法系统,呈现出“内聚性”和“开放性”、“民族性”和“普遍性”两组对比状态。(2)在运动负荷上,二者都强调负荷适度的重要性,但在负荷大小上存在差异;对负荷的描述也呈现出“模糊”与“精确”两种形态。(3)二者在运动时空上的认知存在一些差异,但都倾向于根据人体与自然界之间的某种规律性关系来安排运动时空。5.在技术原理上,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对“调身”、“调息”、“调心”锻炼的功能认知与实际运用差异显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对肢体、呼吸、意念的运用方法较之西方现代体育健身更加丰富且独特。(1)中国传统体育养生通过肢体、呼吸、意念的调节,对人体的经筋进行锻炼,对气息的出入和运行进行控制,以疏通经络、保养精气,并通过意念的自我引导寻求达到“三调合一”的稳态,从而实现身体功能的整体性自我修复。(2)西方现代体育健身通过一定的肢体活动对肌肉、呼吸形成某种机械性刺激,使机体的运动功能得到锻炼、身体成份得到平衡,最终对身体各系统的功能造成良性影响。6.在沟通方面,当前西方将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放在替代与补充医学的范畴内进行考察,态度有所保留;中国则对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全盘接受,并倾向于将中国传统导引术和武术放在体育的范畴内进行考察。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科学化”成为二者沟通的重要问题。“科学化”是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沟通西方世界的一把钥匙,但当前单一的“科学化”研究也成为揭示其本质特征的一具枷锁。7.当前“整合医学”的流行和“自然医学”的发展为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结合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背景,也预示了其良好的前景。二者的结合,一方面可以多角度地开发人体的生命功能,另一方面也可以满足现代人多方面的锻炼需求。

刘秋蝶[3](2020)在《小学大课间体能舞的创编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体能训练在竞技领域取得了显着的效果,获得专家和学生的认可及重视。但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增强的同时,国民体质的健康情况逐渐受到国家相关部门和人们的重视,尤其是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通过研究发现,现行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并不能完全适应当今社会时代发展的需求,需要为大课间体育活动注入新的血液。而体能训练对于提升身体素质有着极大优势虽然已经逐步被应用于多个领域,但在学校领域的相关研究和应用还是相对较少,本文试图以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基础,以小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为依托,以体能训练体系为手段,结合健身操舞类动作,编排出一套“小学生大课间体能舞”以期为校园大课间内容注入新鲜活力。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及逻辑分析法进行研究,以小学大课间体能舞创编为研究对象,以广州市中海康城小学为调查、应用实践对象。经过一周的预测试实践应用后,分析应用所获得的数据结果及学生和体育教师的反馈结果,对体能舞再次进行修改和重新的筛选编排,确定最终的“小学生大课间体能舞”。然后在中海康城小学进行实践应用。实验后通过学生实验前后身体指标的变化及教师和学生问卷的反馈,对所获得的各类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总结,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体能舞练习提高了学生运动锻炼的兴趣实验时中海康城小学体育教师和学生对此一致好评,学生对体能舞结构音乐、内容、难易程度都较满意,提高学生锻炼兴趣,有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2、体能舞能有效改善学生的身体机能从肺活量指标来看,实验组男女生的前后提升值大于对照组的前后提升值,是有显着性差异的,但对身高体重等身体形体指标的影响较小。3、体能舞能够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对照班相比,进行体能舞练习的实验班,有利于学生柔韧、平衡、灵敏等身体素质指标的提高,但对力量、速度素质及身高、体重等指标影响不大。4、体能舞的创编创新了大课间内容大课间体能舞很好地将体能训练与健身操舞类相结合融入到大课间体育活动中,为大课间体育活动注入新鲜活力。

纪沅坤[4](2019)在《OBPP校园欺凌防治模式的国际经验与本土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校园欺凌属于故意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攻击性行为,多发于青少年群体中。无论对于欺凌者还是受欺者,校园欺凌对青少年的成长均可能造成长期的消极影响。因此,探寻积极有效的校园欺凌预防与干预模式有其必要性与迫切性。大量实践证实,基于“全校参与”的综合性欺凌防治模式在应对校园欺凌方面通常更为全面且长效,能够从全员、全程、全方位对校园欺凌问题加以有效干预与预防。OBPP(Olweus Bullying Prevention Program,奥维斯校园欺凌预防与干预计划)是创建时间最早、有效数据最丰富、实施范围最广的综合性校园欺凌防治模式之一。OBPP校园欺凌防治模式以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以群体社会化理论与理性行为理论为辅佐,从学校、班级、个人、社区多层面同时着手,通过全校、全员、全面参与共同应对欺凌,并在长期的国际推广实践中取得较为显着的成效。本研究的目的是结合OBPP模式国际经验,对该模式进行本土化改良,将以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改善校园氛围为主旨的OBPP模式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正心修身”相结合,以植身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PMHE)为引导,以向内培养积极健康心理,向外营造和谐友爱校园氛围的“内预外防”为根本策略,通过“四位五全”联动机制,建构基于本土情境,较为系统全面、注重实效的校园欺凌预防与干预模式PBPP(OBPP与PMHE合称),以应对中国校园欺凌现实问题。本文采用文献法、比较研究法以及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通过文献剖析、国际比较、模式验证、本土化建构等研究基本路线对OBPP模式的国际经验与本土化深入研究,为应对当前校园欺凌提供可借鉴的防治模式。首先,本文聚焦当前我国校园欺凌预防与干预中存在的实然问题。我国目前校园欺凌的预防虽已有国家政策支持,但操作性较弱。在强调家庭教育与法制教育的同时,缺乏教育内容的规范化与评估体系的标准化以及家庭规范教育与学校法制教育之间的有机联结,使得校园欺凌预防工作难以取得较好效果。在校园欺凌干预方面,我国已印发指导意见与治理方案且配备详实的奖惩办法,然而,在实施中,对校园欺凌的情节缺乏统一化的判定标准;对欺凌者的干预依赖于学校已有校规校纪;对严重欺凌行为的惩治缺乏力度。本研究从我国现有校园欺凌防治问题出发,希冀引入国外先进校园欺凌防治模式,结合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正心修身”,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为落脚点,创建适切本土的新型校园欺凌防治模式。其次,本文深度剖析OBPP的理论体系、模式验证与国际经验。OBPP源于挪威,基于生态系统理论创立,将学校视为一个生态系统,将欺凌视为学校整体氛围出现缺陷所引发的问题,是以“全校、全员、全面”为宗旨,通过发动学校管理者、教师、家长、学生等多方合作达到校园欺凌的有效预防与干预的综合性校园欺凌防治模式。本研究在阐释OBPP模式特征的基础上,对其国际适用经验进行分析与反思。为此,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校区所在地伊州首府选取公立中学,开展OBPP模式验证。在研究中,为适应美国学校与社区的紧密联结,将OBPP实施措施从原有的学校、班级、个人层面拓展为学校、班级、个人、社区层面,以突出家长、社区以及校警联合在校园欺凌防治中的积极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实施OBPP后,实验学校受欺率、欺凌率均大幅下降,学校教职工与学生给予OBPP效果一致好评。本次验证结果展现出OBPP拓展为学校、班级、个人、社区四层面的优势,故而在OBPP中国本土化的过程中均采纳其四层面拓展版。除美国验证数据外,本研究对OBPP在加拿大、英国、比利时、南非、中国香港的实施数据展开分析,总结经验,反思问题。对OBPP国际经验的探析展现出该模式在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经济状况、不同教育体制、不同民族种族背景下的积极实施效果,证实其是具有国际推广经验与实践价值的校园欺凌防治模式,为探求适宜中国的校园欺凌防治模式提供国际视野,为OBPP本土化改良铺平道路。再次,探讨OBPP模式本土化之PBPP模式建构。第一方面,本研究从理论适切性上论证OBPP模式与本土文化及理论的相融性。在理论同构方面,OBPP从全体着眼、全面提高校园欺凌相关各方对欺凌的认知与应对的能力,契合“正心修身”中端正自身心态、提高自我修为的理念。在问题同域方面,OBPP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共同聚焦中学生群体的问题思想预防与欺凌行为干预。在趋势相合方面,OBPP本土化建构之PBPP模式符应中国校园欺凌防治的顶层设计之需。在方法同功方面,无论是OBPP的三位一体模式还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三全宗旨,均强调学生、家长、教师等各相关群体的广泛参与,其目的殊途同归,皆是全员、全面防治欺凌。PBPP将OBPP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特征加以拓展,形成“四位五全”联动机制。第二方面,本研究从知识层面、情感层面、意识层面、行为层面阐释PBPP形塑目标。第三方面,本研究从四个角度阐析PBPP之模式特征,其一为重构校园氛围,创设和谐生态;其二为强调全校参与,形成反欺凌共同体;其三为秉持生态理念,注重家校警区四位联动;其四为内外兼修,以全员、全面、全体、全过程、全方位为五全宗旨,从知、情、意、行、体五个方面培养积极品格。此为PBPP之“四位五全”联动机制。第四方面,从学校、班级、个人、社区层面阐明PBPP之实施维度。第五方面,从制度、人力、物质三个方面阐述PBPP之保障机制。最后,本研究开展PBPP模式的有效性验证。此次验证选取山东省中学在校初中生与高中生为研究对象,结合问卷与访谈两种研究工具,分四个阶段展开。第一阶段为实施前测,通过大规模问卷调研与针对性访谈了解实验学校校园欺凌的基本情况,为PBPP实施提供基准值与重点防治目标。第二阶段为PBPP实施一期,关注全员校园欺凌常识的普及以及全校欺凌环境改造。第三阶段为PBPP实施二期,专注校园欺凌应对与干预技能指导以及全方位积极健康心理培养。第四阶段为实施后测,评测PBPP实施一学年后实验中学校园欺凌问题的改善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实验中学在欺凌率、受凌率、高发类型欺凌与高发地点、时段欺凌等方面均呈现显着改善,证实PBPP校园欺凌防治模式的有效性。总体而言,本研究结论显示,PBPP模式以“内预外防”为根本,结合家校警区形成校园欺凌防护网,建立“四位五全”联动机制,从学校、班级、个人、社区多维度开展校园欺凌防治,在实验期内完成降低实验学校初中生与高中生欺凌发生率的目标,并获得参与人员的积极评价,达到校园欺凌早期预防与后期干预的目的,是值得在中国推广的校园欺凌防治模式。

赵浩钧[5](2019)在《4分钟单摇跳绳对高中生耐力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耐力素质是人体最重要的身体素质之一,是反映人体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我国近30年来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的结果显示:我国中小学生的耐力、力量等身体素质情况下滑严重,高中生作为青少年的中坚力量,其身体素质的发展正处于最关键的敏感时期,同时也是发展其耐力素质的最佳时期,若错过了这个阶段,则相应的身体素质很难达到理想的水平,甚至可能会带来无法弥补的伤害,因此,发展高中生的耐力素质刻不容缓。单摇跳绳运动是中国的一项传统体育运动,只要一根绳和一小块空地,即可起到强身健体的功效,同时它简单易行、花样繁多、趣味性强且便于控制运动强度,不受学校运动场地或器械匮乏等情况约束,适合在中小学推广使用。因此,为丰富高中学生耐力素质的训练方式,解决学校面临场地限制等因素而不便开展运动训练等问题,使耐力素质训练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本文从4分钟单摇跳绳对高中生耐力素质的影响入手展开实验研究,探讨了单摇跳绳运动在学生耐力素质发展方面的价值和作用,希望能够借此为高中学生耐力素质教学训练提供一种高效地训练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前测后测实验法及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展开研究,使用随机抽样法在济南市第七中学高中一年级抽取三个班级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分析其对当前学校开展耐力素质训练的满意度,在三个班级中随机再各抽取30名学生组成实验组A、实验组B及对照组,开展了为期12周的教学实验,以耐力跑测试及功率自行车测试作为评测学生耐力素质的标准,及时跟踪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耐力素质变化,根据教学实验中所获得的数据,从实验组A实验前、后耐力跑测试成绩及最大摄氧量能力的差异性检验结果与分析、实验组B实验前、后耐力跑测试成绩及最大摄氧量能力的差异性检验结果与分析、对照组实验前、后耐力跑测试成绩及最大摄氧量能力的差异性检验结果与分析、实验组A与实验组B实验前、后耐力跑测试成绩及最大摄氧量能力的差异性检验结果与分析、实验组A与对照组实验前、后耐力跑测试成绩及最大摄氧量能力的差异性检验结果与分析、实验组B与对照组实验前、后耐力跑测试成绩及最大摄氧量能力的差异性检验结果与分析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与研究,最后比较单摇跳绳训练、耐力跑训练、常规校园大课间活动对促进高中生耐力素质发展的影响数据得出以下结论:(1)目前高中生的耐力素质水平普遍较低,所开展的耐力素质训练尚且无法满足学生的身体机能需求,没有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训练兴趣,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关键原因在于教学训练方法过于单一,训练内容过于枯燥。(2)要提高高中生的耐力素质水平不仅是要让学生动起来,更重要的是如何让学生高效地动起来,据调查,当前济南市各中学均有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但多数学校不对学生活动的运动强度和运动密度做出明确的规定,导致学生的耐力素质水平无法达到有效的发展。(3)4分钟单摇跳可有效的促进学生的耐力素质发展并与4分钟耐力跑训练相比效果更佳,针对一些场地和运动设施受限的学校,利用4分钟单摇跳运动来代替耐力跑训练是切实可行的。(4)4分钟单摇跳训练相比耐力跑训练而言,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训练兴趣,有效的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贾亚杰[6](2019)在《上海市女大学生体育锻炼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体育锻炼是指增进健康和增强体质为目的,个体运用运动负荷手段与身体练习的体育活动。在以往的研究中,从来不缺乏对体育锻炼的研究,但在现有文献资料中,对女大学生体育锻炼与自我效能感关系的研究甚少。本研究探讨上海市女大学生体育锻炼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分析什么样的体育锻炼能有效提高女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等问题,并对当前调查现状有准确的了解,帮助她们通过锻炼缓解心理压力,以及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锻炼。本研究以上海市部分在校女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法与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走访并发放了上海7所高校的在读女大学生,体育锻炼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关系的调查问卷共560份,回收问卷有495份,有效问卷为410份,并运用SPSS18.0数理统计方法等,由此得出:1、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动机以增强体质为主;锻炼项目以跑步与羽毛球等项目居多;锻炼形式大多以结伴而行;影响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观因素是参与锻炼的自身惰性太强,客观因素是没有时间。体育锻炼强度以小强度不紧张为主,锻炼频率以每周1-2次最多,锻炼时间集中在20-59分钟之间,以小锻炼量为主。2、女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在总体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专业、年级上有极显着性差异,且(p<0.01)。而在总体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生源地、是否独生女之间均不具有显着性差异,且(p>0.05)。在专业上,体育类一般自我效能感比理工类、文史类和艺术类都要高,且(p<0.01);在年级上,大一和大四的自我效能感都要比大二和大三的高,且(p<0.05)。3、体育锻炼强度在中等偏上、锻炼频率在每周3-5次、锻炼时间在60分钟以上与中等锻炼量时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最好。利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得出体育锻炼强度、时间、频率均与一般自我效能感总体呈正相关关系。4、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体育锻炼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呈正相关,且相关系数显着,具有一定线性关系。

李佳宝[7](2018)在《东北A市业余体校叙事(1956-2017)》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定位于质性的社会科学研究路径,是对一个基层业余体校及其教练员群体变迁史的综合性叙事研究,叙事资料在本研究中以历史文献和保有资料、对话访谈和口述历史及公开非参与式观察的形式获得。业余体校曾经的荣耀和当下的困窘反映了中国社会历史变迁的跌宕,而A市业余体校则是受限于计划与市场之间的政治响应的产物。东北A市业余体校是A地区的唯一一所市级业余体校,其在1993年撤地设市后由原A地区的一个区级体校分设出来。其前身TB体校在20世纪60年代国家对体育事业的统一规划下设立,1966年至1970年在社会历史的“风暴”中停摆,1971年在军管的支持下恢复办学并逐渐走上历史发展的高潮。然而,业余体校及其教练员所依赖的固有的社会生态结构逐渐在1978年后被打破,虽然在一个有作为的体育人的坚持下、在奥运战略所营造的社会氛围中,TB业余体校在80年代的发展尚能稳妥而有序。然而至20世纪90年代,A市经济水平走向低谷,体育事业也随之失落,A市业余体校作为一个缺乏定位和根基的组织、需要依靠整个计划体系的“单位”逐渐落寞。A地区既缺乏体育传统、也未能完全尽除计划经济的惯性影响、落后而失序的经济发展让A市体校在社会化和市场化的体育改革中原地踏步。这是一个“单位”,更是从事业余训练教练员们的职场,A市业余体校突出的松散性表明这个职业群体一直以来缺乏整合,但其中的教练员仍然无法回避这一职业身份的事实。无论这个职场和职业为教练员们带来的是荣誉还是惭愧,其所教授学员的发展预期,“能否给孩子一个出路”是评价A市业余体校及其教练员成败的关键,也决定了业余体校在A市的地方社会和教练员在社会互动中的地位和资源。A市业余体校及其教练员所在的“职业场”是突然的场域,其必须通过从社会生态中获取社会资本以维系存在状态。政治生态对职业场的影响最为关键;获得途径资本是职业场的能量所在;教育生态和体育生态制度隔离而实践交叉。在本研究范畴内,业余体校自身及其行动者教练员不具备创造社会资本的能量、也几乎没有抢占稀缺资源的能力,其职业场所处的社会占位十分边缘化,直接影响各种社会资本的创造和获取。该场域的游离、松散和多样化的“得过且过”就是在仅次于文化生态之下政治生态的惯性存在而已,以此种状态存在的场域将持续着走向衰落的趋势,而其中勉力的行动者也面临逼仄时空里继续生存的选择。

刘方苹[8](2018)在《市民运动会:全民健身新平台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众健身消费需求不断增强,尤其是在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动下,健身平台市场需求显得尤为突出,新型健身平台不断涌现,其中市民运动会成为最具有影响力的健身新平台。市民运动会以市民为主体,以全年不落幕、全项目覆盖为模式的、新型的、参与性最广泛运动会。研究市民运动会,提升和促进市民运动会向规范化、层级化发展是个具有前瞻性课题,特别是对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促进建设“健康中国”具有战略意义。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及问卷调查法对市民运动会的发展现状进行全面分析与研究,从理论和实证两个维度上全面论述了市民运动会发展问题,得出如下结论:一、市民运动会是指以城市居民为主体,满足市民健身和娱乐需求,市民共同策划、共同参与运动会。在办赛理念、办赛宗旨、办赛主体、活动形式等方面超越了其他运动会,具有全民性与公益性、健身性与娱乐性、多元性与灵活性。二、上海市民运动会具有举办规模大、参与人群广、项目设置多、举办时间长等特点,在赛事理念、赛事合作、项目设置、创新管理及竞赛体系等方面较以往传统的健身平台都有新突破,但是,在参赛市民意外损伤保险机制建设等方面仍然存在巨大发展空间。三、温州市民运动会以节庆为载体开展系列竞赛,以社团、协会为主导的社会力量办赛是温州市民运动会一大特色和亮点,它创立四级联动全覆盖市民运动会的新模式,但是与上海市民运动会比较差距不少。第一,市民运动会宣传不到位,待于加强;第二,办赛主体市场化不够,导致市场化运作滞后,改革创新发展是温州市民运动会迫切解决问题。四、市民运动会是新型的大众健身平台,更是全民健身新平台,还需要改革和发展,更需要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构建以市民运动会为载体全民健身新平台及推进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实施具有战略价值。通过研究提出如下发展对策:第一,树立市民运动会的全民健身新平台创新理念;第二,建立全覆盖的竞赛项目,改变全民健身供给不足短板;第三,构建市区、县、乡镇街道、社区四级联动办赛体系;第四,建立民营资本引入机制,注入全民健身新平台新动能;第五,优化赛事互联网化、智能化管理模式,提升服务水平。

高晓峰[9](2017)在《中国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研究(1904-2014)》文中研究指明学校体育政策规定了学校体育的性质、任务、管理实施模式和运行机制。而学术上,对于百余年来学校体育政策缺乏系统性研究。本文通过对一个多世纪中国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的梳理,呈现了不同历史条件下,学校体育发展的历程和特征,为研究学校体育变迁的规律提供依据,为学校体育管理提供借鉴。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政策文本分析法、历史分析法与个案研究法,通过多源流理论对百余年来中国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的历程、内容、特征及动因进行研究,结论如下:一、百余年来我国学校体育组织管理机构设置逐步健全、管理逐渐规范。从近代清末的学部开始,发展到现代教育、体育和卫生等国家行政部门为主导,以相关学校体育事业单位、学校体育咨询与指导组织和学校体育社团等为辅的学校体育组织管理体系逐渐形成,构成了我国学校体育政策出台的坚实基础。二、清末随着各级学校和教育管理体系迅速建立的同时,学校体育课程和教学也仿照日本逐渐建立起来,学校体育政策体系初具雏形并强调建章立制,政策内容鲜明而单一,但没有相应的考核要求。战争溃败、“西学东渐”、近代国外政策成效的示范效应、陈腐教育等是促使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的动因。三、民国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学校体育发展道路,政策颁布机构开始协同工作,政策规范化程度日益提高,对有关机构、制度、人员和设施、标准等都有了相关的法规文件,呈现出了体系比较完备、内容层次比较清晰严谨、制定技术相对规范的特征,但政策中国化程度较弱,实际可行性存疑。对国民身体教育改革诉求、民主革命以及清末学校体育政策的积极尝试成为政策变迁重要动因。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学校体育政策与新中国成立初期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学习苏联模式,构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学校体育制度的基础。构建了较完备的学校体育政策体系,政策颁布机构协同工作常态化,政策形式多样,但法制化较弱,计划色彩浓厚,强调阶级路线和阶级斗争,出现学校体育发展数质难以兼顾等问题。苏联学校体育政策模式的引进、政策至上理念、对民国学校体育政策改造、计划体制与经验缺乏等成为此时期学校体育政策变迁动因。六、“文革”中后期中断五年的学校体育政策开始恢复,1978年伴随改革开放及市场经济的确认,学校体育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学校体育的法制体系逐步形成与完善。我国的学校体育法制体系包括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专门法中有关学校体育的法律规定;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相关文件中有关学校体育具有法规性质的要求;政府相关行政部门有关学校体育的专门法规。形成了三个相互联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的法律法规的体系。学校体育政策数量大幅增加,涉及范围广泛拓展,政策质量日益提高,政策制定机制逐渐健全等鲜明特征。但政策强制性较弱,政策重叠过多,政策内容尚需优化。而学校体育自身发展迫切需要、政治体制改革深入、思想解放、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人才培养的需求成为新时期学校体育政策变迁动因。七、借用多源流理论解释不同历史时期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的动因,发现其表现出一定的特征:各个时期政治源流、政策源流和问题源流互动明显,政治流占主导地位;问题源流受客观因素影响显着;精英化决策模式主导政策源流;政治源流表现在政治力量构成不均衡。国家意志的执政理念,使政治源流贯穿于三条源流的始终,并影响着问题源流和政策源流的走向,体现了政治流为主导的,三源流高互动性。八、针对百余年来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的特征和动因分析,提出了“加强法制建设,健全颁布机制”、“调控政治源流,完善监督制度”、“丰富政策源流,优化政策条款”的学校体育政策发展的启示。

蒋红霞[10](2017)在《体育价值研究》文中指出长期以来,受缺乏“体育”概念共识、体育价值研究与体育功能研究边界不清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体育价值研究在为人们提供体育价值认识、判断、选择、评价等理论解释方面还有待提升。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体育实践的深层次转型也亟待体育价值研究在理论上作出更为全面的阐释。因此,在确立体育的本体价值是育人价值、育体是其核心内容的基础上,沿着“历时形态——现存困境——理论探析——重构反思”这一思路展开研究,将有可能作出新的理论性探索。体育价值形态是体育价值较为稳定的具体表现形式,从价值预设的维度加以考察,把某种悬设的理想人格设定为体育的价值目标是已有体育价值形态的共同特征。其中,分别以德性、理性与心性为体育价值目标的古希腊体育、西方现代体育与中国古代体育表现得尤为典型。它们从不同侧面丰富了体育价值的内容,开拓出了不同的体育价值路径。我国体育价值的现存困境是,自进入现代体育历史进程以来,体育价值实践中的古与今、身与心、“我”与“他”等三对关系的共存与博弈,与体育价值认识中由“健康论”与“技能论”主导的争辩共同构成了我国体育价值冲突的内容。这既是对已有体育价值观的集中反思,也是对一种新的体育价值观的呼唤。进一步探析体育价值生成这一理论问题,将更有助于理解体育价值形态的多样性与我国体育价值冲突的复杂性。体育价值生成是一个系统性、多因素合力的过程,体育过程的简单要素与环境要素是体育价值生成的内部条件与外部条件,体育来源的多样性与体育的制度化是体育价值生成的实践基础与保障机制。究其根本,人的主体性是体育价值生成的根本动力。因此,在理论上构建主体性体育价值这一基本框架,其意蕴为人之主体是体育价值的创造者、实现者和享有者,人之主体性的根本在于使价值的创造回归主体。在实践中,把体育界定为“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教育活动”,将是我国体育在经历了“以学校体育为主力”、“以竞技运动为统领”两个历史阶段,其内涵从身体教育被竞技运动遮蔽后的一次新的飞跃。当前,重塑体育价值认识、修改相关法律与制度,通过以学校体育为主体、以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为两翼的阶段性策略来培育人的主体性的“新体育观”将是我国体育价值的重建理路。

二、谈作为增强体质手段的广播操的产生和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作为增强体质手段的广播操的产生和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体质教育思想的演变及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体质教育思想的演变历程
    1.1 体质教育思想的发端
    1.2 体质教育思想的发展
        1.2.1 进一步明确“体育”是增强体质的教育
        1.2.2 采用增强体质的途径与方法,实施健身内容
        1.2.3 构建评价机制推进体质教育的有效实施
    1.3 体质教育思想的丰富与融合
        1.3.1 以健身方法与法则为主线丰富和拓展体质教育教材内容
        1.3.2 开展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实验研究
        1.3.3 明晰健身意识与行为的关系,进行身体练习体验理论探索与实践
2 体质教育思想的演变特征
    2.1 对身心关系的认识逐渐深入
    2.2 对运动技术的看待逐渐理性
    2.3 对健身内容与方法的理解逐渐深刻
3 体质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3.1 为科学增强学生体质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3.2 为准确有效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针对性方案
    3.3 有助于学生身体素养的培育与养成

(2)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缘起
        (一)普遍的社会议题
        (二)比较视野的确立
        二、研究意义
        (一)学科建设意义
        (二)健康战略意义
        (三)文化推广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关于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研究
        (一)国内研究
        (二)国外研究
        二、关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研究
        (一)国内研究
        (二)国外研究
        三、关于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比较研究
        (一)国内研究
        (二)国外研究
        四、思考与启示
        (一)对以往研究的思考
        (二)对当前研究的启示
    第三节 基础概念辨析
        一、“中国”与“西方”
        (一)“中西比较”的基础
        (二)“中西比较”的传统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相关概念
        (一)“健身”与“体育健身”
        (二)“西方体育健身”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相关概念
        (一)“养生”与“体育养生”
        (二)“气功”与“导引”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中国体育健身”
        四、概念种属关系分析
        (一)概念之间的种属关系
        (二)概念种属关系图
    第四节 理论基础与比较逻辑
        一、理论基础
        (一)跨文化研究范式
        (二)相关问题的理论解析
        二、比较逻辑
    第五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内容
        (一)比较逻辑的建构
        (二)比较对象的历史溯源
        (三)比较的具体展开
        (四)比较落脚点的思考
    第六节 研究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创新点
        (一)拓展了关于西方体育健身的相关认知
        (二)建构了不同于以往的比较逻辑框架
        (三)形成了基于问题的系统化比较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二)专家访谈法
        (三)历史分析法
        (四)比较研究法
第二章 历史溯源
    第一节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历史溯源
        一、先秦时期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
        (一)先民的生存经验
        (二)普遍的养生关注
        二、两汉至五代时期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
        (一)系统化归纳与专门化发展
        (二)理论的丰富与深化
        (三)方法的丰富与成熟
        三、宋元明清时期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
        (一)医学对导引术的持续重视
        (二)导引养生理论与方法的持续发展
        (三)中国传统武术的养生归向
        四、近现代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发展
        (一)近代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发展
        (二)现代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发展
    第二节 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历史溯源
        一、古希腊的体育健身
        (一)古希腊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二)希波克拉底的体育健身观念
        二、古罗马的体育健身
        (一)古罗马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二)盖伦的体育健身观念
        三、中世纪的西方体育健身
        (一)中世纪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二)阿维森纳的体育健身观念
        四、西方近代体育健身的发展
        (一)西方近代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二)西方近代体育健身的医学转向
        五、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发展
        (一)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二)西方现代医学对体育健身的关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运动目标比较
    第一节 根本目标比较
        一、中西方“健康观”的趋同性
        (一)中国传统医学的“全面健康观”
        (二)西方现代医学的“全面健康观”
        二、中西方根本目标的一致性
        (一)生理目标的一致性
        (二)心理目标的一致性
        (三)社会目标的一致性
    第二节 操作目标比较
        一、“补精气”与“耗能量”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对“补益气血”的重视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对“消耗能量”的重视
        二、“通经络”与“强体能”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对“通”的重视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对“强”的重视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运动方法比较
    第一节 方法构成比较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基本方法
        (一)导引
        (二)武术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基本方法
        (一)专门锻炼方法
        (二)体育运动锻炼方法
        三、中西方方法构成比较
        (一)“内聚性”与“开放性”的对比
        (二)“民族性”与“普遍性”的对比
    第二节 运动负荷比较
        一、中西方对“负荷适度”的共同重视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对“负荷适度”的强调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对“负荷适度”的强调
        二、中西方对“运动负荷”的差异认知
        (一)“形劳不倦”与“超量恢复”
        (二)“模糊”与“精确”
    第三节 运动时空比较
        一、中西方“运动时域”比较
        (一)中西方对“自然节律”的共同遵守
        (二)中西方对“运动时域”的差异认知
        二、中西方“运动空间”比较
        (一)中西方对“自然环境”的共同重视
        (二)中西方对“运动空间”的差异认知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技术原理比较
    第一节 “调身”技术原理比较
        一、中西方对“肢体”锻炼的不同认知
        (一)传统中医对“肢体”锻炼的认知
        (二)现代西医对“肢体”锻炼的认知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身”技术原理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身”技术构成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身”技术原理
        三、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身”技术原理
        (一)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身”技术构成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身”技术原理
        四、中西方“调身”技术原理比较
        (一)中西方“调身”技术的差异性及其原理阐释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调身”技术原理的现代科学阐释
    第二节 “调息”技术原理比较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息”技术原理
        (一)中国传统医学对“呼吸”的认知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息”技术构成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息”技术原理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息”技术原理
        (一)西方现代医学对“呼吸”的认知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呼吸”形式
        (三)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息”技术原理
        三、中西方“调息”技术原理比较
        (一)中西方“调息”技术的差异性及其原理阐释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调息”技术原理的现代科学阐释
    第三节 “调心”技术原理比较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心”技术原理
        (一)中国传统医学对“心”的认知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心”技术构成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心”技术原理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心”活动
        (一)西方现代医学对“心”的认知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意识”活动
        三、中西方“调心”技术原理比较
        (一)中西方“调心”技术的差异性及其原理阐释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调心”技术原理的现代科学阐释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沟通与结合
    第一节 沟通现状及其反思
        一、西方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认知
        (一)西方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认知历史
        (二)西方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基本态度
        二、中国对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认知
        (一)中国对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认知历史
        (二)中国对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基本态度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科学化”反思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科学化”的研究共识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科学化”的必要性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科学化”的局限性
    第二节 结合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一、结合的可行性
        (一)医学发展的方向——整合医学
        (二)医学发展的出路——自然医学
        二、结合的必要性
        (一)对人体生命功能的多角度关注
        (二)对现代人类需求的多方面考量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小学大课间体能舞的创编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国家及地方对学校体育的重视,相继颁布了一些政策
        1.1.2 目前校园大课间实施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3 少年儿童体能锻炼的重要性
        1.1.4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带来的隐患
    1.2 研究目的
        1.2.1 响应“健康中国”的号召的需要
        1.2.2 探索体能训练结合健身操舞项目融入大课间的可行性
        1.2.3 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与形式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1.4.1 研究的创新点
        1.4.2 研究的难点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定义
        2.1.2 体能
        2.1.3 体能训练
        2.1.4 健身操舞类运动
        2.1.5 身体素质敏感期
        2.1.6 体能舞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国内研究现状
        2.2.2 国外研究现状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实验法
        3.2.5 数理统计法
        3.2.6 逻辑分析法
4 小学大课间体能舞的内容设计
    4.1 小学大课间体能舞内容设计的依据
        4.1.1 小学大课间体能舞内容设计的理论依据
    4.2 小学大课间体能舞内容设计的客观依据
        4.2.1 国民体质检查指标如表9
    4.3 小学大课间体能舞内容设计的指导思想
        4.3.1 以人为本
        4.3.2 体育与艺术相结合
    4.4 小学大课间体能舞内容设计的原则
        4.4.1 安全与健身性原则
        4.4.2 科学性合理性原则
        4.4.3 趣味性原则
        4.4.4 社会适应性原则
        4.4.5 创新性原则
        4.4.6 全面性原则
    4.5 小学大课间体能舞内容设计的方法
        4.5.1 总体构思法
        4.5.2 分段创编法
        4.5.3 移植法
        4.5.4 组合创编法
    4.6 小学大课间体能舞成套内容的设计
        4.6.1 小学大课间体能舞成套内容的基本框架设计
        4.6.2 小学大课间体能舞成套内容的结构安排
        4.6.3 小学体能舞大课间成套内容的动作设计
        4.6.4 小学大课间体能舞音乐的选择与制作
        4.6.5 小学生大课间体能舞互动配合动作的设计
5 结果与分析
    5.1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身体形态指标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5.1.1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身高指标的差异性分析
        5.1.2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体重指标的差异性分析
    5.2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身体机能指标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5.2.1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肺活量测试结果的差异性分析
    5.3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1分钟仰卧起坐素质指标测试结果与分析
        5.3.1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1分钟仰卧起坐指标的测试结果差异性分析
    5.4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速度素质指标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5.4.1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50米速度素质指标的测试结果的差异性分析
    5.5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灵敏协调素质指标测试结果的差异性分析
        5.5.1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一分钟跳绳指标的测试结果的差异性分析
    5.6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柔韧素质指标测试结果的差异性分析
        5.6.1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柔韧指标的测试结果的差异性分析
    5.7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平衡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5.7.1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平衡指标的测试结果的差异性分析
    5.8 实验前教师对大课间现状及体能舞大课间满意度分析
    5.9 实验后学生及教师对大课间体能舞的满意度与反馈分析
        5.9.1 实验后学生对大课间体能舞的满意度与反馈分析
        5.9.2 教师对大课间体能舞内容设计的评价分析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9 附录
10 个人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OBPP校园欺凌防治模式的国际经验与本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缘起
        (一)基于中国校园欺凌问题频发的严峻形势
        (二)基于校园欺凌预防存在的问题
        (三)基于校园欺凌干预存在的问题
    二、研究意义
        (一)深化校园欺凌预防与干预的理论研究
        (二)更新OBPP模式本土化解读的研究谱系
        (三)推进中国校园欺凌预防与干预的教育行动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四、概念界定
        (一)校园欺凌
        (二)OBPP
        (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四)校园氛围
        (五)PBPP
    五、理论基础
        (一)生态系统理论
        (二)群体社会化理论
        (三)理性行为理论
    六、研究思路
    七、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比较研究法
        (三)调查法
第一章 OBPP模式验证及国际经验
    一、OBPP模式的理论基础
    二、OBPP模式的特征
        (一)学校氛围:创建整合生态系统
        (二)教学内容:全科贯通的教学设计
        (三)学生角色:校园欺凌应对的参与主体
        (四)学校教职工:校园欺凌防治的中坚力量
    三、OBPP模式美国实施验证
        (一)研究设计
        (二)研究问题
        (三)实施过程
        (四)数据统计与分析
        (五)研究结果
        (六)讨论与分析
        (七)小结
    四、OBPP模式的国际经验
        (一)基于个体认知的加拿大多伦多防治模式
        (二)基于共同关注法的英国谢菲尔德防治模式
        (三)基于多元文化的比利时弗兰德防治模式
        (四)基于弥补监管缺位的南非开普敦防治模式
        (五)基于恢复性措施的中国香港RWs A防治模式
第二章 OBPP模式的本土化探索
    一、OBPP模式的本土化适切性分析
        (一)理论同构:生态系统理论契合“正心修身”
        (二)问题同域:共同聚焦中学生校园欺凌防治
        (三)趋势相合:符应中国校园欺凌防治的顶层设计之需
        (四)方法同功:三位一体模式与三全宗旨的殊途同归
    二、OBPP模式本土化的形塑目标
        (一)知识层面:理性辨识欺凌
        (二)情感层面:实现共情互助
        (三)意志层面:达致内圣外王品质
        (四)行为层面:反欺凌的策略赋能
    三、OBPP模式的本土化路径
        (一)重构校园氛围,创设和谐生态
        (二)强调全校参与,形成反欺凌共同体
        (三)秉持生态理念,注重家校警区联动
        (四)实施内外兼修,培养积极品格
    四、OBPP本土化模式的实施维度
        (一)学校层面:以“内预外防”为欺凌防治根本
        (二)班级层面:改良群体成员互动模式
        (三)个人层面:“七步干预法”应对欺凌
        (四)社区层面:家校警区联动机制
    五、OBPP本土化模式的保障机制
        (一)行为有据、防治有法的制度保障
        (二)注重监控、消弭隐患的物质保障
        (三)多元参与、群防群治的人力保障
第三章 OBPP本土化(PBPP)模式的有效性验证
    一、研究设计
    二、研究问题
    三、实施过程
    四、数据统计与分析
    五、研究结果
    六、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欺凌现象调查问卷
附录 B Olweus Bully/victim Questionnaire(1996)
附录 C G校教师访谈大纲
附录 D GMS Mentor Application
致谢
作者简介

(5)4分钟单摇跳绳对高中生耐力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选题依据和意义
    1.1 选题依据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1 选题目的
        1.2.2 选题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有关概念界定
    2.2 跳绳运动的研究现状
        2.2.1 关于跳绳的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的研究
        2.2.2 关于跳绳开展现状的研究
        2.2.3 关于跳绳的功能与价值方面的研究
        2.2.4 关于跳绳的教学与训练方面的研究
    2.3 高中生耐力素质的研究现状
        2.3.1 关于耐力素质的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
        2.3.2 关于耐力素质训练方法的研究
        2.3.3 关于耐力素质的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方面的研究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专家调查法(特尔菲法)
        3.2.4 问卷调查法
        3.2.5 实验法
        3.2.6 数理统计法
4 实验研究设计
    4.1 实验对象
    4.2 实验前测
        4.2.1 实验前测的目的
        4.2.2 实验前测的具体实施
    4.3 实验因素的控制
    4.4 实验干预方案
        4.4.1 实验组A教学设计
        4.4.2 实验组B教学设计
    4.5 实验后测
    4.6 实验器械
5 结果与分析
    5.1 受试者耐力素质的现状分析
        5.1.1 受试者的基本身体情况
        5.1.2 受试者耐力跑实验成绩现状
        5.1.3 受试者最大摄氧量实验成绩现状
        5.1.4 受试者对耐力素质的认识情况
        5.1.5 受试者对耐力素质训练的满意度及兴趣现状
    5.2 高中生耐力素质训练方法的筛选
    5.3 受试者耐力素质实验前、后测的对比分析
        5.3.1 实验组A实验前、后耐力素质的对比分析
        5.3.2 实验组B实验前、后耐力素质的对比分析
        5.3.3 对照组实验前、后耐力素质的对比分析
    5.4 实验后耐力素质各组间对比分析
        5.4.1 实验后耐力跑成绩各组间对比分析
        5.4.2 实验后最大摄氧量各组间对比分析
    5.5 4分钟单摇跳绳运动促进高中生耐力素质发展的优势分析
        5.5.1 4分钟单摇跳绳训练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
        5.5.2 4分钟单摇跳绳训练能全方位发展高中生的身体素质
        5.5.3 4分钟单摇跳绳训练可操作性强、易开展
        5.5.4 4分钟单摇跳绳训练更易组织管理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录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致谢

(6)上海市女大学生体育锻炼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1.1 理论依据
        1.1.2 现实依据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体育锻炼概念的界定
    2.2 体育锻炼行为的研究现状
    2.3 自我效能感概念的界定
    2.4 自我效能感研究现状
        2.4.1 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和效果
        2.4.2 自我效能感的特征维度
        2.4.3 自我效能感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2.4.4 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测量
    2.5 体育锻炼与目标设置的研究
    2.6 自我效能感与归因的相关研究
    2.7 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
    2.8 体育锻炼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研究现状
    2.9 体育锻炼与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关系研究现状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2.1 问卷发放对象
        3.2.2.2 问卷发放与统计情况
        3.2.2.3 问卷的研究工具
        3.2.3 数理统计法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4.1 女大学生体育锻炼总体情况调查统计分析
        4.1.1 女大学生体育锻炼强度情况分析
        4.1.2 女大学生每次体育锻炼持续时间情况分析
        4.1.3 女大学生体育锻炼频率的情况分析
        4.1.4 女大学生体育锻炼项目情况分析
        4.1.5 女大学生体育锻炼方式情况分析
        4.1.6 制约女大学生体育锻炼影响因素分析
        4.1.7 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目的情况分析
    4.2 女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差异分析
        4.2.1 不同专业女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差异性情况调查统计分析
        4.2.2 不同年级女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差异分析
        4.2.3 不同生源地女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差异分析
        4.2.4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自我效能感差异性统计分析
    4.3 体育锻炼与女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分析
        4.3.1 女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在不同体育锻炼强度差异分析
        4.3.2 女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在不同体育锻炼频率上的差异分析
        4.3.3 女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在不同体育锻炼时间上的差异分析
        4.3.4 女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在不同锻炼量上的差异分析
    4.4 女大学生体育锻炼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分析
    4.5 女大学生体育锻炼与自我效能感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东北A市业余体校叙事(1956-201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问题的缘起
    1.1 业余体校及其教练员发展的现实呼唤
    1.2 文化自信背景下学术研究的本土化诉求
    1.3 人文关怀视野下叙事研究的示范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业余体校的相关研究综述
    2.2 业余体校教练员的相关研究综述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过程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体校及其教练员的生存场域——东北A市及其业余体校
        4.1.1 欲话东北事,须先说东北
        4.1.2 封禁蒙地、老少边穷
        4.1.3 一个市级青少年业余体校
    4.2 东拼西凑——初创时期的体校及其教练员(1956-1965)
        4.2.1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苏联竞技体育发展经验
        4.2.2 统一规划:“新体育”下“业余体校”的诞生
        4.2.3 初具形态:走过“大跃进”与三年困难时期
        4.2.4 一份兼职:登上历史舞台的业余体校教练员
        4.2.5 小结
    4.3 未兴而殇——“风暴”中的体校及其教练员(1966-1970)
    4.4 跌宕回转——体校的恢复和教练员的返岗(1971-1977)
        4.4.1 重整旗鼓:军管下体校的恢复和专职教练员的出现
        4.4.2 心无旁骛:压抑后的训与练
        4.4.3 体育有出路:教练员群体心中的“篮球盛世”
        4.4.4 小结
    4.5 居安思危——强国梦想中的鼎盛与尴尬(1978-1992)
        4.5.1 事在人为:一个有动机且有作为的体育人
        4.5.2 增火添薪:“奥运战略”助力业余训练
        4.5.3 学训矛盾:恢复高考的得与失
        4.5.4 体育的真义:用“体教结合”解局?
        4.5.5 厝火积薪:苏德体育反思潮
        4.5.6 小结
    4.6 踽踽独行——体校低潮时期的触底与反弹(1993年至今)
        4.6.1 历史低谷:失去庇护的业余体校和教练员
        4.6.2 证书社会:业余训练从业者的焦虑与逃离
        4.6.3 因时制宜:重整边缘化的业余训练
        4.6.4 惯性发展:逼仄时空里维持体育的体面
        4.6.5 去归何处:东北A市业余体校的未来
        4.6.6 小结
    4.7 A市业余体校及其教练员——突然场域中的勉力行动者
        4.7.1 业余体校曾经的荣耀和当下的困窘反映了中国社会变迁的跌宕
        4.7.2 社会运行体制变化中的A市业余体校是历史的产物
        4.7.3 A市体校及其教练员的社会影响力以体校学员的发展预期为衡量
        4.7.4 既有理论及其批判性分析:职业场与行动者
5 研究结论与后续研究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后续研究建议
后记:做质性研究的自我反思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教练员一般性访谈导引提纲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市民运动会:全民健身新平台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及前景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1.4 应用前景
    1.2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技术路线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2.市民运动会概念及背景研究
    2.1 市民运动会概念界定
    2.2 市民运动会产生的背景
        2.2.1 市民运动会产生的社会发展条件
        2.2.2 市民运动会产生的体育发展条件
    2.3 市民运动会的运行机制及价值取向
        2.3.1 市民运动会基本运行机制
        2.3.2 市民运动会价值取向
3.市民运动会发展概况
    3.1 市民会运动发展现状
    3.2 市民运动会发展特点
        3.2.1 全民性与公益性
        3.2.2 健身性与娱乐性
        3.2.3 多元性与灵活性
        3.2.4 全项目设置,四季覆盖、全年不间断性
    3.3 市民运动会发展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市民运动会典型案例研究
    4.1 成长期的上海市民运动会分析
        4.1.1 办赛理念:创新、开放、智慧、共享、欢乐
        4.1.2 项目设置:满足市民健身个性化、多样化需求
        4.1.3 赛事运营:政府组织、社会承办、商业化运营
        4.1.4 创新管理:线上线下互动的全新管理方式
        4.1.5 竞赛体系:市区、县、乡镇街道、社区四级联动体系
    4.2 初创期的温州市民运动分析
        4.2.1 以节庆为载体推动市民运动会系列竞赛
        4.2.2 创立四级联动的全覆盖市民运动会新模式
        4.2.3 以社团、协会为主导的社会力量办赛特色
5.以市民运动会为载体构建全民健身新平台对策研究
    5.1 树立市民运动会的全民健身新平台创新理念
    5.2 建立全覆盖的竞赛项目,改变全民健身供给不足短板
    5.3 构建市区、县、乡镇街道、社区四级联动办赛平台
    5.4 建立民营资本引入机制,注入全民健身新平台新动能
    5.5 优化赛事互联网化、智能化管理模式,提升服务水平
6.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7.研究创新与不足及展望
    7.1 研究创新与不足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问卷效度检查表
致谢
学术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附件

(9)中国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研究(1904-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缘起
        1.1.1 学校体育政策研究的史学缺失
        1.1.2 学校体育政策研究的重要性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文献综述
        1.4.1 相关教育政策研究
        1.4.2 相关体育政策研究
        1.4.3 国外对我国学校体育政策的研究
        1.4.4 对清末至民国时期的学校体育政策相关研究
        1.4.5 对建国后学校体育政策的相关研究
        1.4.6 有关教育政策分类研究对学校体育政策的分类的借鉴
        1.4.7 小结及创新点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论域及时空跨度
        1.5.2 概念界定和术语选择
        1.5.3 方法及思路
        1.5.4 关于本研究的历史分期
        1.5.5 本研究所依据的分析框架和理论基础
2 末世初兴:清末学校体育政策的初露头角(1904-1911)
    2.1 清末学校体育政策环境
        2.1.1 政策环境概述
        2.1.2 颁布学校体育政策的国家行政管理机构和相关机构
    2.2 政策文件
    2.3 政策内容:新式教育中学校体育政策的初步提及
        2.3.1 《钦定学堂章程》的出台与旋即废止
        2.3.2 《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与实施
    2.4 主要特征及问题
        2.4.1 学校体育政策体系略有雏形
        2.4.2 学校体育政策主题强调建章立制
        2.4.3 清政府学校体育政策颁布机构的单一
        2.4.4 政策内容鲜明而单一
        2.4.5 问题一:学校体育政策数量变化无序
        2.4.6 问题二:学校体育政策并未有效实施
3 共和风云:民国时期学校体育政策的相对进展(1912-1949)
    3.1 国民政府时期学校体育政策环境
        3.1.1 政策环境概述
        3.1.2 颁布学校体育政策的中央行政管理机构和相关机构
    3.2 政策文件
    3.3 政策内容
        3.3.1 民国前期:临时政府及北洋政府阶段(1912-1927)
        3.3.2 民国后期:南京国民政府阶段(1928-1949)
    3.4 主要特征及问题
        3.4.1 立法视角下政策制定初现民主化倾向
        3.4.2 政策颁布机构协同工作的初现
        3.4.3 学校体育政策制定技术较为规范
        3.4.4 民国学校体育政策体系初步完备
        3.4.5 学校体育政策内容层次较为清晰
        3.4.6 问题一:学校体育政策中国化程度较弱
        3.4.7 问题二:学校体育政策实际可行性存疑
4 计划深痕:建国初至改革开放前期学校体育政策的进退反复(1949-1978)
    4.1 政策基础:建国前共产党治理下的苏区、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学校体育政策
        4.1.1 政策环境概述
        4.1.2 政策内容及特点
    4.2 建国初期政策环境
        4.2.1 政策环境概述
        4.2.2 颁布学校体育政策的中央行政管理机构和相关机构
    4.3 政策文件
    4.4 政策内容
        4.4.1 建国初期学校体育政策的初步构建和探索(1949-1965)
        4.4.2 “文革”至改革开放前期学校体育政策的中断与复苏(1966-1978)
    4.5 主要特征及问题
        4.5.1 形成了苏联模式的学校体育政策体系
        4.5.2 政策颁布机构协同工作常态化,政策形式多样
        4.5.3 法制化较弱,仅部分政策具备法规属性
        4.5.4 计划色彩浓厚
        4.5.5 问题一:强调阶级路线和阶级斗争
        4.5.6 问题二:“大跃进”的政策使学校体育发展数质难以兼顾
5 法治宏篇:改革开放至新时期学校体育政策逐步振兴到历史辉煌(1979-2014)
    5.1 政策环境
        5.1.1 政策环境概述
        5.1.2 颁布学校体育政策的中央行政管理机构和相关机构
    5.2 政策文件
    5.3 政策内容
        5.3.1 改革开放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前期政策的恢复与转变(1979-1992)
        5.3.2 市场经济确立背景下学校体育政策发展的辉煌(1993-2014)
    5.4 主要特征及问题
        5.4.1 学校体育政策数量大幅增加,法制化程度大幅提升
        5.4.2 学校体育政策涉及范围广泛拓展
        5.4.3 政策质量日益提高
        5.4.4 学校体育政策制定机制逐渐健全
        5.4.5 问题一:政策强制性较弱,部分政策尚需完善
        5.4.6 问题二:部分政策重叠与过多,执行出现偏差
6 动因演变:基于多源流理论对百余年来学校体育政策变迁动因分析
    6.1 多源流理论对政策变迁的解释逻辑
    6.2 各阶段学校体育政策变迁动因的演变
        6.2.1 清末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的动因(1902-1911)
        6.2.2 民国时期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的动因(1912-1949)
        6.2.3 建国初至改革开放前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的动因(1949-1978)
        6.2.4 改革开放至新时期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的动因(1979-2014)
    6.3 百余年来学校体育政策变迁动因的认识
        6.3.1 百余年来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的问题源流:客观因素影响显着
        6.3.2 百余年来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的政策源流:精英化决策模式占主导地位
        6.3.3 百余年来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的政治源流:政治力量构成不均衡
        6.3.4 三条源流的关系:互动明显,政治流主导
7 余论:历史变迁对当今学校体育政策发展的启示
    7.1 加强法制建设,健全颁布机制
    7.2 调控政治源流,完善监督制度
    7.3 丰富政策源流,优化政策条款
8 结论与后续研究建议
    8.1 结论
    8.2 后续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民国期间全国性教育、体育会议决议案(1912-1949)
附录 B:建国后学校体育政策文件(1949-2014)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体育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学理的角度
        1.1.2 历史的角度
        1.1.3 实践的角度
    1.2 概念界定
        1.2.1 体育
        1.2.2 体育价值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体育价值相关研究概述
        1.3.2 我国体育价值相关研究述评
    1.4 研究问题、思路和框架
        1.4.1 研究问题
        1.4.2 研究思路和框架
    1.5 研究意义和方法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方法
2 不同的体育价值形态
    2.1 以德性为价值取向的古希腊体育
        2.1.1 城邦:古希腊体育的政治社会基础
        2.1.2 公民:古希腊体育的培养目标
        2.1.3 德性:古希腊体育的价值取向
    2.2 以理性为价值取向的西方现代体育
        2.2.1 民主:西方现代体育的政治社会土壤
        2.2.2 科学:西方现代体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2.2.3 理性:西方现代体育的价值取向
    2.3 以心性为价值取向的中国古代体育
        2.3.1 仁礼:中国古代体育的伦理社会基础
        2.3.2 天人:中国古代体育的价值之源
        2.3.3 心性:中国古代体育的价值取向
3 我国的体育价值冲突
    3.1 我国体育价值的实践冲突
        3.1.1 古与今的价值冲突
        3.1.2 身与心的价值冲突
        3.1.3 “我”与“他”的价值冲突
    3.2 我国体育价值的认识冲突
        3.2.1 我国体育价值认识冲突的演变
        3.2.2 我国体育价值认识冲突的比照
4 体育价值的生成
    4.1 体育价值生成的动力与要素
        4.1.1 体育价值生成的根本动力
        4.1.2 体育价值生成的要素
    4.2 体育价值生成的基础与机制
        4.2.1 体育的多源性:体育价值生成的实践基础
        4.2.2 体育的制度化:体育价值生成的保障机制
5 我国体育价值的重建理路
    5.1 体育价值理路的前提性问题探析
        5.1.1 体育价值的问题根源
        5.1.2 体育价值的目标向度
        5.1.3 体育价值的探寻路径
    5.2 我国体育价值重建理路探讨
        5.2.1 提出“新体育观”的可能
        5.2.2 “新体育观”的基本思路
6 结语
    6.1 反思与出路
    6.2 尾声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校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四、谈作为增强体质手段的广播操的产生和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体质教育思想的演变及当代价值[J]. 张连磊,梁诚,孙国涛. 体育文化导刊, 2021(08)
  • [2]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比较研究[D]. 颜芬. 武汉体育学院, 2020(08)
  • [3]小学大课间体能舞的创编与实验研究[D]. 刘秋蝶. 广州体育学院, 2020(06)
  • [4]OBPP校园欺凌防治模式的国际经验与本土化研究[D]. 纪沅坤. 鲁东大学, 2019(06)
  • [5]4分钟单摇跳绳对高中生耐力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D]. 赵浩钧.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6]上海市女大学生体育锻炼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研究[D]. 贾亚杰.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7]东北A市业余体校叙事(1956-2017)[D]. 李佳宝. 北京体育大学, 2018(01)
  • [8]市民运动会:全民健身新平台构建研究[D]. 刘方苹. 温州大学, 2018(02)
  • [9]中国学校体育政策变迁研究(1904-2014)[D]. 高晓峰. 北京体育大学, 2017(11)
  • [10]体育价值研究[D]. 蒋红霞. 浙江大学, 2017(09)

标签:;  ;  ;  ;  

论广播体操作为增强体质手段的产生与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