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杂交油菜及其不育系和恢复系幼苗生长及植物解剖学比较研究

油菜杂交油菜及其不育系和恢复系幼苗生长及植物解剖学比较研究

一、甘蓝型杂种油菜与其不育系和恢复系的幼苗生长和植株解剖比较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殷婷[1](2020)在《甘蓝型油菜和特早熟白菜型油菜种间杂交后代细胞遗传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具产量高、品质好等优良特性,是油菜的主栽类型,其A、C基因组分别来源于原始二倍体物种“甘蓝”和“白菜”,但在长期的进化中发生了较大变化。由于驯化历史短,遗传资源匮乏等,使得甘蓝型油菜的遗传改良受限。通过甘白种间杂交,可在甘蓝型油菜中转入白菜型油菜有利性状,拓宽甘蓝型油菜遗传基础。本研究通过对甘蓝型油菜和特早熟白菜型油菜种间杂交早期世代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期望为甘白杂交快速获得新型特早熟甘蓝型油菜提供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相比以特早熟白菜型油菜为母本的反交组合,以甘蓝型油菜为母本的正交组合更易获得杂交种。正交组合获得的F1植株花粉育性较差,细胞学观察染色体为预期的29条,花粉母细胞(PMCs)中染色体配对以二价体为主,数目介于9~14个之间,后期I分离方式以15/14为主,并出现落后染色体和染色体桥。2.F1植株整体形态上偏甘蓝型油菜;F2植株形态变异广泛,大致可分为偏甘蓝型、中间型、偏白菜型和其他,其中偏甘蓝型油菜植株最多;偏甘蓝型油菜的F2植株自交后代F3植株形态均偏甘蓝型油菜。田间调查发现F1植株花期介于双亲之间,F2和F3群体中均出现了开花时间较早的植株且所占比例有所减少。3.通过对甘白杂交F2植株形态学和细胞学分析发现,形态上偏白菜型油菜的植株2n=20,染色体配对构型为1.64 I+9.11 II+0.04 III;中间型植株2n=23~28;偏甘蓝型油菜植株2n=29~58,其中2n=38的植株较少,染色体配对构型为0.68 I+18.23 II+0.30 III。F2植株在减数分裂后期均有落后染色体和染色体桥的出现且形态变异广泛,其中偏白菜型油菜和中间型植株2n=20~28,2n=38的植株较少且自交结实困难,减数分裂异常。为获得甘蓝型油菜,根据田间形态特征可初步淘汰偏白菜型和中间型植株。4.偏甘蓝型油菜的F2植株自交后代F3植株细胞学分析发现,2n=35~37的F2植株后代中25.00%~40.00%的2n=38,2n=38的F2植株自交后代中46.67%的2n=38。由此推断对甘白杂交后代F2进行表型(偏甘蓝型)及细胞学(2n≥35)选择可获得甘蓝型油菜类型后代。F3中2n=38的植株染色体配对构型为0.59 I+18.30 II+0.26 III,二价体数目介于16~19个之间,以19 II为主,占58.62%,单价体数目变化于0~3个之间,单价体和三价体数比2n=38的F2植株少。5.为研究甘白杂交后代亲本遗传物质的渗入,利用AFLP和SSR分子标记技术对甘白杂交F2和F3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杂交后代F2、F3中特早熟白菜型油菜A基因组渗入的同时,伴随了杂种后代A基因组和C基因组的双重变异。

宁露云[2](2019)在《甘蓝型油菜化学诱导的雄性不育与细胞质雄性不育分子机理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油菜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也是利用杂种优势最为成功的作物之一。化学诱导的雄性不育系与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在油菜杂种优势利用中被广泛使用。SX-1是陕西省杂交油菜中心研发的一种高效、低毒并可使油菜不同品种产生雄性败育的化学杂交剂,已被应用于制种生产中,但其导致雄性不育的机理还知之甚少。细胞质雄性不育(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CMS)主要是由于线粒体中不育基因的重排造成线粒体功能异常而导致的不育,但在核基因组中有一类恢复基因(restorer-of-fertility,Rf)可与不育基因发生互作从而使育性得以恢复,并且这些恢复基因大多编码pentatricopeptide repeat(PPR)蛋白。陕2A CMS是我国最重要的CMS系统之一,但其雄性不育机理也鲜有报道。本研究利用RNA-seq及mi RNA-seq技术,并结合生理学方法对SX-1诱导的雄性不育机理进行了分析;利用细胞学结合RNA-seq技术对陕2A CMS的不育机制进行了探讨;同时,对甘蓝型油菜的restorer-of-fertility-like(RFL)基因家族进行了系统分析。最后,对这两种不育类型的机理进行了比较分析。本文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SX-1处理后油菜花药中的内质网加工及黄酮生物合成等路径中的基因在早期受到抑制,随后,植物激素信号传导,氨基酸、脂肪酸及类固醇生物合成等路径的基因大量下调表达;同时,144个转录因子在花药发育早期下调表达,这表明SX-1处理使花药早期发育发生紊乱。此外,本研究还鉴定到7个重要的差异表达的mi RNA,其中有2个mi RNA的靶标基因为PPR基因。(2)陕2A CMS花药中的花粉母细胞、绒毡层、中间层及内皮层很难识别,并且陕2A花药壁细胞中叶绿体的片层结构畸形。与保持系陕2B相比,陕2A中碳代谢、脂质代谢、黄酮代谢和线粒体电子传递链及ATP合成等路径受到抑制。Gene ontology(GO)分析发现,在花药发育早期有9个与花药及花粉发育相关的GO条目被富集;同时,在该时期鉴定到464个下调表达的转录因子,其中包括一些在早期花药分化起调控作用的基因。(3)在SX-1处理和陕2A两种不育类型的两个共有的转录组测序时期(YB和SA)中,分别鉴定到176和379个共有的下调表达的基因(Fold Change≥2),这些基因大多被注释为黄酮及苯丙烷类的生物合成路径中的基因。随后,本研究利用RNA干扰和CRISPR敲除的方法对3个候选基因在甘蓝型油菜中进行转基因功能验证,并对这些转基因株系进行了初步的表型鉴定。(4)本研究鉴定到53个Bn RFL基因,其大多以基因簇的形式分布在A9和C8染色体上。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及RNA-seq分析结果表明,位于A9和C8基因簇中的Bn RFL1,Bn RFL5,Bn RFL6,Bn RFL8,Bn RFL11,Bn RFL13及Bn RFL42在恢复系KC01中的表达要高于陕2A CMS,可作为陕2A CMS中的候选恢复基因进行下一步的功能研究。(5)对陕2A CMS的三系进行了两两比较,陕2A与恢复系KC01间的差异基因(DEG),与陕2B和KC01间的DEG中共有的DEG被认为主要是陕2A(或陕2B)与KC01的遗传背景不同造成的,剩余的差异基因则认为是陕2A与KC01间特有的。这些特有的DEG主要富集到以下6类GO条目:调节过程(Regulation process),发育过程(Developmental process),对刺激的响应(Response to stimulus),运输(Transport),细胞过程(Cellular process)和代谢过程(Metabolic process)。综上所述,本研究构建了一个与SX-1诱导的雄性不育相关的候选基因的互作网络及潜在的代谢网络,初步解析了SX-1诱导的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和陕2A CMS雄性不育的机理。本研究在对Bn RFL基因家族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表达分析,初步确定了7个陕2A CMS中的候选恢复基因,也为其它CMS系统中恢复基因的鉴定提供了新的思路。

陈宁[3](2018)在《诱导恢复性智能雄性不育体系的构建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培育雄性不育系,尤其是雄性不育-保持兼用系,是更好地利用作物的杂交优势的新途径之一。当今利用该方法构建的兼用系,多数为雄性常态可育,通过改变外界环境或外源喷施诱导剂转变为不育。这些体系的主要缺点是调节雄性育性的时间窗口较窄,而且有时需要多次调节。为了补足这一短板,本研究在对前期克隆到的花丝特异性启动子AtDAD1进行解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以它为基础的新型诱导性雄性不育体系——诱导恢复性智能雄性不育体系,并且在拟南芥上得到验证。主要结果如下:用DADB(AtDAD1启动子的转化用全长片段)驱动GUS基因转化拟南芥,GUS基因在拟南芥中有极强的花丝特异性表达,在其他花器官和营养器官中则表达不明显。这种表达从花期12开始,一直保持直至授粉完成。对DADB进行了 5’和3’端的删除,发现决定花丝特异性的关键元件位于-1938 bp~-2947 bp 区段。以DADB驱动本实验室改良的Barnase基因——mBarnV作为“雄性不育”基因(DADB::mBarnV)导入拟南芥后,转基因植株的花丝变短,花药居于柱头下方,花粉量显着减少并且残存的花粉败育,从而导致雄性彻底不育,但雌蕊的育性不受影响。将此雄性不育基因与“恢复基因”PR2as::Barstar相偶联,导入拟南芥后,转基因植株T1代在自然状态下为雄性不育(表型同单转DADB::mBarnV的植株),但在外源施用水杨酸(SA)诱导后雄性育性得以恢复,从而能够自花授粉受精产生正常的角果和种子。这一性状能够稳定地传递到后代。外源喷施SA的时间窗口从花期10到花期12,长达2周,而且每三天喷施一次即可。与之平行,用花药绒毡层特异性启动子TA29驱动mBarnV基因,再串联改良的PR-1a启动子(8AnBx)驱动的Barstar基因,构成第2个诱导恢复性雄性不育表达载体。导入拟南芥后,转基因植株Ti代在自然条件下呈现出花药发育不良、不能产生正常的角果和种子的表型,但在绒毡层发育时期喷施SA后,花药的发育恢复正常,能够自花授粉受精产生正常的角果与种子。比较上述两种体系,前者(以DADB为基础)留给外源施用诱导剂的时间窗口比后者(以TA29为基础)更宽,因此也能够更方便、更经济地外源施用诱导剂。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法将以DADB为基础的诱导恢复性智能雄性不育系统移植到甘蓝型油菜(品种:West-4)中,获得少量转基因油菜植株。转基因油菜T1代植株在自然条件下,呈现出只有部分花朵的花丝变短、花粉数量减少且有部分败育,但是整株仍然能产生正常的角果和种子。这种雄性不育性不完全的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本研究的结果不仅提供了两个诱导恢复性智能雄性不育体系,而且为构建其它新的诱导恢复育性雄性不育体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的参考。

翟书慧[4](2018)在《甘蓝型油菜×芝麻菜杂种后代获得及鉴定》文中认为甘蓝型油菜是白菜型油菜和甘蓝种间杂交产生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由于甘蓝型油菜在我国种植的历史还较短,遗传背景和基础比较单一,在抗虫、抗菌核病、抗旱等抗逆性相对而言还比较弱。芝麻菜是十字花科芝麻菜属植物,在我国被当做油料作物广泛种植于黑龙江、内蒙古、辽宁、河北、陕西、山西、甘肃、青海等干旱、半干旱地区。芝麻菜拥有抗旱、抗病及耐瘠等优良抗逆特性,且对镉、铬、铜、汞、镍、铅、锌等重金属有较高的耐性和富集效应,但芝麻菜的夹果和种子都较小,对收获种子带来不便。将甘蓝型油菜和芝麻菜进行远缘杂交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实验将实验室鉴定并保留下来的真远缘杂交种B.napuscv.P690 × E.sativa cv.BJ杂种F1作为母本,将四个品种芝麻菜(E.sativa cv.BJ、E.sativa cv.Hubu-1、E.sativa cv.Hubu-2、本实验室筛选出来的抗旱芝麻菜(E.sativa cv.DR))和油菜恢复系作为父本进行回交工作,旨在得到含有芝麻菜优良性状的可育油菜和含有油菜优良性状的可育芝麻菜。得到如下结果:1、以B.napuscv.P690 ×E.sativa cv.BJ杂种F1为母本,三个品种芝麻菜(E.sativa cv.BJ、E.sativa cv.Hubu-1、E.sativa cv.Hubu-2)为父本进行回交,通过胚挽救最终得到80株左右回交一代。2、以B.napus cv.P690 ×E.sativa cv.BJ 杂种 F1 为母本,以 B.napus cv.Restorer为父本进行回交,收获到14粒回交一代种子,最终存活10株成苗。3、将(B.napus cv.P690 × sativa cv.BJ)× E.sativa cv.BJ 回交一代与 B.napus cv.P690母本、E.sativa cv.BJ父本进行形态学比较,发现回交一代的花、叶、幼苗既有母本的特征,也有父本的特征。4、对芝麻菜回交得到的回交一代进行细胞学鉴定,发现回交一代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在24—38之间。5、以(B.napus cv.P690×E.sativa cv.BJ)×芝麻菜回交一代为母本,以四个品种芝麻菜(E.sativa cv.BJ、E.sativa cv.Hubu-1、E.sativa cv.Hubu-2、E.sativacv.DR为父本进行二次回交,收获到的回交二代种子最终成苗96株。6、以(B.napus cv.P690 × E.sativa cv.BJ)×B.napus cv.Restorer 回交一代为母本,E.sativa cv.BJ为父本进行二次回交,收获的种子最终成苗回交二代7株。7、以(B.napus cv.P690 ×E.sativa cv.BJ)× 芝麻菜、(B.napus cv.P690 ×E.sativa cv.BJ)×B.napus cv.Restorer回交一代为母本,以B.napus cv.Restorer为父本进行二次回交,收获到了较多的回交二代种子。8、对回交后代进行SSR和ISSR分子标记鉴定发现后代能扩增出母本和父本的特征条带。9、将恢复系油菜回交得到的回交二代种子进行PEG干旱胁迫,发现回交后代在干旱胁迫下的发芽率、根长、苗高均比普通油菜好。

冉棋文[5](2016)在《蓉油系列杂交油菜骨干亲本的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分析》文中认为杂种优势的利用是建立在杂种亲本间存在遗传差异的基础上,目前杂种优势广泛运用在作物产量提升和品质改良,分子标记技术的成熟发展,为选择强优势杂交组合和预测杂种优势提供了一个平台。本研究选取了60份蓉油系列骨干油菜亲本,利用SSR分子标记构建蓉油系列骨干亲本第一张聚类分析图,以期发现蓉油亲本的遗传多样性;选取4个甘蓝型菜油雄性核不育系和15个甘蓝型恢复系,配置60个具有代表性的蓉油系列杂交组合,收获期考察产量,并分析产量杂种优势同遗传距离的相关性,为以后蓉油系列选育新品种,提供一定的依据。主要有以下研究结果:1.在40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02对多态性引物,占比25.5%,有39对多态性引物覆盖甘蓝型油菜基因组(A01-A10、C01-C09):452条总扩增条带中有多态性条带338条,占比74.7%;每一对多态性引物可以扩增出1-11个等位基因,平均为3.3个;平均多态性信息量(PIC值)变幅为0.21-0.91,平均为0.69,有90对多态性引物PIC值大于0.5,占比88.2;等位基因数(Na)1.873有效等位基因数(Ne)1.437 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0.256shannon多样性指数(Ⅰ)0.441。2.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0.453处可将其划分为AB两个群体,其中A为E9亲本单独聚类,遗传相似系数0.535处,B群体可细分为13个亚群(B1-B13)核不育系亲本全部聚类在B2,质不育系亲本全部聚类在B6,其余为11个亚群为恢复系,所有亚群间遗传差异大。对聚类分析cophenetic相关性检验,聚类分析图的协表征矩阵与遗传相似系数矩阵极显着相关,相关性系数为0.757;主成分分析(PCA)可覆盖聚类分析存在7个亚群,11个系谱来源组,说明聚类同亲本来源契合度高,同时能够将一些特殊材料区分开来。3.核不育系群体与恢复系亚群遗传遗传距离变幅为:0.3964-0.6084,平均为:0.4985:质不育系群体与恢复系亚群遗传距离变幅为:0.3882-0.6561,平均为:0.52。遗传距离同产量杂种优势显着相关r=0.262*(P<0.05),R2=0.069<0.1;三次回归模拟曲线呈现对照优势随遗传距离增大,先上升再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赵伦[6](2016)在《苯磺隆诱导甘蓝型油菜雄性败育的机理及自体吞噬在苯磺隆抗性中的作用》文中提出甘蓝型油菜(Brassicanapus)是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过去几十年油菜产量的提高主要得益于杂种优势的利用。化学杂交剂诱导的雄性败育是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叶片施用低剂量的苯磺隆(tribenuron-methyl,TM)可特异性地诱导甘蓝型油菜雄性败育。苯磺隆是一种高效的磺酰脲类除草剂(sulfonylureaherbicide,SU),通过锚定乙酰乳酸合成酶(acetolactate synthase,ALS)的催化亚基CSR1抑制支链氨基酸的合成。虽然作为有效的化学杂交剂苯磺隆已被用于油菜杂交种的生产,但是苯磺隆特异性诱导雄性败育的机理还不清楚。此外,由于过去几十年除草剂广泛而大量地使用,植物进化出的靶标抗性(csr1-1D)和非靶标(代谢)抗性(Bel)两类磺酰脲类除草剂抗性机制,使得除草剂抗性已成为全球农业的重要威胁之一,然而植物对苯磺隆诱导并参与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抗性机制依然不清楚。本研究以两个油菜品种(品系)及拟南芥为研究材料,通过转基因、遗传、免疫和生理生化等多种方法,揭示了苯磺隆诱导雄性败育的机制,并试图探究苯磺隆诱导的自体吞噬在磺酰脲类除草剂抗性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苯磺隆处理油菜后后,其花药中苯磺隆的积累量远远大于叶片和茎中的积累,随后在花药中造成了更强的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和支链氨基酸饥饿。在油菜和拟南芥中组成型表达或花药特异性表达csrl-lD(CSR1的显性突变),具有磺酰脲类除草剂抗性能够消除苯磺隆诱导的花药特异性的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和雄性败育的表型,表明乙酰乳酸合成酶是苯磺隆的唯一靶标,乙酰乳酸合成酶失活是苯磺隆诱导雄性败育的主要原因。苯磺隆涂茎实验显示:将苯磺隆涂于侧枝时,只有被涂抹的侧枝是不育的,其他侧枝和主枝都是可育的;将苯磺隆涂于主枝时,只有主枝和涂抹部位以上的侧枝的不育的,其他侧枝都是可育的。这表明苯磺隆被叶片吸收后主要极性向上运输到花药。组成型表达苯磺隆代谢基因Bel的植株能够消除苯磺隆在花药中的积累及苯磺隆诱导的雄性败育。叶肉和维管特异性表达Bel导致花药只有少量苯磺隆积累,并且苯磺隆处理后植株依然可育,表明叶片喷施的苯磺隆主要通过叶肉和维管极性运输到花药。自体吞噬是一种大量降解细胞质内含物的过程,自噬体包裹大量的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并将其运输到液泡降解。细胞死亡过程中常伴随自体吞噬的激活,因此这种死亡方式被称为自体吞噬型细胞死亡。花药显微和蛋白免疫分析表明,苯磺隆处理或花药特异性干涉乙酰乳酸合成酶基因诱导的雄性败育的花药细胞中,自体吞噬活性被极大地提升。与对照相比,苯磺隆处理植株的小孢子和绒毡层被大液泡化伴随着细胞质被大量降解。另外,自体吞噬抑制剂3-MA处理可以部分恢复苯磺隆造成的花粉败育。这些数据表明叶片喷施的苯磺隆被极性运输到花药,通过花药特异性地抑制乙酰乳酸合成酶造成支链氨基酸饥饿,最终诱导自体吞噬型花药细胞死亡。已有研究证明GCN2路径也与磺酰脲类除草剂抗性有关,这种抗性可能由于GCN2具有广泛抑制蛋白质合成的能力。在酵母和哺乳动物中,TOR-自体吞噬和GCN2介导的氨基酸信号转导研究已取得了重大进展。本研究结果表明,拟南芥幼苗中自体吞噬与GCN2独立地参与磺酰脲类除草剂抗性和氨基酸信号传导。苯磺隆能够激活自体吞噬和GCN2路径,且这种激活作用能被外源添加的支链氨基酸逆转,表明苯磺隆诱导的支链氨基酸饥饿对苯磺隆激活自体吞噬和GCN2负责。对苯磺隆处理后不同基因型的幼苗进行遗传分析表明,与野生型幼苗相比,atg5、agt7和gcn2单突变体表现更敏感的表型,而atg5 gcn2和agt7 gcn2双突变体表现出超敏感的表型。免疫分析表明苯磺隆激活的自体吞噬和GCN2不依赖于对方的存在。TOR是氨基酸可利用性的感知和调控者。苯磺隆可导致TOR失活,而雌二醇诱导的TOR抑制诱导自体吞噬的激活,表明苯磺隆诱导的支链氨基酸饥饿可能通过TOR失活来激活自体吞噬。另外,在苯磺隆处理的Bel(而非csrl-lD)转基因株系中自体吞噬和GCN2均被激活且对苯磺隆抗性的贡献是相互独立的。总之,这些数据表明,作为一种蛋白水解以循环利用氨基酸过程,自体吞噬可能通过补充新的支链氨基酸产生非GCN2介导的磺酰脲类除草剂抗性。综上所述,本研究报道了低剂量的苯磺隆作为有效的化学杂交剂造成花药特异性的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和支链氨基酸饥饿,最终导致花药细胞产生自体吞噬型细胞死亡。这为苯磺隆诱导雄性败育的机理提供了新的观点,并为其在作物杂交种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另一方面,磺酰脲类除草剂苯磺隆可能通过抑制TOR激活自体吞噬,激活的自体吞噬降解蛋白质循环利用氨基酸得以补充新的支链氨基酸。因此,我们认为自体吞噬是一种新的磺酰脲类除草剂抗性机制。苯磺隆也可以作为一种支链氨基酸合成的特异性抑制剂用于研究氨基酸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不仅揭示了自体吞噬在磺酰脲类除草剂抗性中的调控机制,而且增进了人们对植物中氨基酸信号的理解。

裴冰雪[7](2015)在《甘蓝型油菜与芝麻菜远缘杂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甘蓝型油菜是由白菜型油菜与甘蓝种间杂交加倍形成的异源双二倍体,属十字花科芸薹属,引进于19世纪三十年代的欧洲。现已广泛种植于中国、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欧洲一些国家,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作物。我国甘蓝型油菜栽培历史较短,其本身作为异源多倍体种起源发生历史也较短,遗传背景和遗传基础狭窄单一,品种抗逆性、抗病虫害能力也相对较弱,单产水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鉴于甘蓝型油菜在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将近缘种属中的优良性状导入栽培油菜中,拓宽甘蓝型油菜遗传背景的十分重要的。芝麻菜属十字花科,具有抗旱、耐瘠、抗(耐)病等优良特性,是世界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重要油料作物,研究开发利用芝麻菜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选择甘蓝型油菜不育系P690为母本与五个芝麻菜品种杂交,旨在拓宽甘蓝型油菜的遗传基础,培育新品种,提高甘蓝型油菜耐旱抗病能力。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蓝型油菜不育系P690为母本与五个品种芝麻菜(北京芝麻菜、韩国芝麻菜、11号芝麻菜、13号芝麻菜、芝麻香菜)为父本,通过胚挽救获得33个杂种再生植株。2、甘蓝型油菜与芝麻菜远缘杂交存在严重的生殖障碍,具有高度不亲和性,子房发育率低,平均结角率33.62%;平均角粒数为1.14。在五个杂交组合中13号芝麻菜与甘蓝型油菜P690杂交结籽率最高,为6.23%;韩国芝麻菜、北京芝麻菜与甘蓝型油菜P690杂交组合亲和性次之,芝麻香菜、11号芝麻菜与蓝型油菜P690杂交组合亲和性较低。3、通过SSR和ISSR分子标记及细胞学鉴定出1株真杂种BE1503,其体细胞染色体数为30条,为亲本配子染体色数之和。引物SSR11和ISSR2下的PCR产物在2%的琼脂糖凝胶电泳下均具有亲本双方的条带。杂种植株总体形态偏母本,且都为不育,部分形态特征与父本相似,特别是其叶有较深的缺刻,茎、叶、花蕾呈紫色,花瓣较窄、花色浅。

高长斌[8](2013)在《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分子恢复机理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自交不亲和性是植物进化出的一种防止自交衰退、促进异交以更好地适应环境的遗传机制,在研究和应用两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自交不亲和是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栽培的甘蓝型油菜(AACC)表现为自交亲和,但是人工合成的甘蓝型油菜及其两个基本种白菜(AA)和甘蓝(CC)却是自交不亲和的。本研究以人工创建的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系‘S-1300’,自然存在的亲和甘蓝型油菜‘10-9-8400’和‘Westar’等为材料,通过遗传分析、基因克隆、表达分析、启动子序列分析、遗传转化、转录组测序等研究手段对甘蓝型油菜自交亲和/不亲和的分子机制进行了研究,初步揭了示油菜自交亲和的原因,为研究油菜花粉-柱头互作的分子机理打下了基础。同时本研究还创建了鉴别S单倍型的分子标记体系,用于选育自交不亲和杂种,将提供育种效率、加快育种进程。主要结果如下:1.cS-1300,自交不亲和性的遗传分析鉴定‘S-1300’和‘10-9-8400’的S单倍型组成发现,他们在C基因组上含有共同的S单倍型BnS-6,而A基因组不同,分别为BnS-1300和BnS-1。分析‘S-1300×10-9-8400’分离群体植株S位点基因型和表现型,证明‘S-1300’A基因组上的S单倍型BnS-1300决定其自交不亲和性,来源于BrS-60。2.同源序列法克隆’S-1300,A基因组S位点基因根据白菜BrS-60的序列设计引物,克隆S单倍型BnS-1300上的自交不亲和基因。发现BnSP11-1300全长为378bp,包括两个外显子和一个内含子,序列比对分析发现其与BrSP11-60具有100%的序列相似性。BnSRK-1300长度为7967bp,包含7个外显子与6个内含子,与BrSRK-60的CDS序列具有100%的相似性,但是在内含子1,内含子3与内含子5却分别有数个碱基的差异。BnSP11-1300与BnSRK-1300均只在花蕾中、而不在根、茎、叶和角果中表达,符合芸薹属自交不亲和基因的表达特点。3.自交不亲和分子标记体系的建立克隆了恢复系‘10-9-8400’A基因组BnSRK-1的全长CDS序列和BnSP11-1全长序列。分析本研究得到的‘S-1300’和‘10-9-8400’以及本实验室已有的保持系’Bing409’S位点基因序列,开发分子标记。标记SRK1-1和SCR1-1只在恢复系‘10-9-8400’中扩增,标记SRK-1300只在自交不亲和系‘S-1300’中扩增,标记SCR7-2只在保持系‘Bing409’中扩增。优化PCR反应体系得到了两个多重PCR分子标记SRK-1300/SRK1-1及SRK-1300/SCR7-2。这些标记在91份甘蓝型油菜自交亲和品系极其与‘S-1300’的杂种中得到了验证。4. BnSP11-1启动子区Helitron转座子的发现及进化分析发现油菜品系’Westar’A基因组上BnSP11-1基因启动子区的一个3.6kb长的片段为一个非自主的Helitron转座子,该转座子只出现在带有BnS-1的油菜中。通过比对其在转座过程中带入的基因组片段,我们在BrS-47的SPll基因下游发现了另一个Helitron转座子,但是在油菜的BnS-1上却没有这个转座子。由于BnS-1来源于BrS-47,同时两个转座子有相同的边界序列,相同的3’末端的茎环结构。我们推测在甘蓝型油菜的形成过程中,Helitron转座子的移动改变了油菜的授粉方式(由异花授粉变为常异花授粉),从而使该物种能保存下来并对油菜的进化产生重大影响。5. BnSP11-1基因启动子顺式元件的鉴定去掉Helitron转座子的BnSPl1-1基因启动子能驱动GUS报告基因特异地在成熟花药中表达。进一步通过两轮的启动子缺失分析,发现BnSP11-1基因启动子有多个顺式元件协同作用控制着SP11基因的时空特异性表达,其中最主要的一个顺式元件被发现位于-227bp到-217bp (5’-TTCTAGGGAT-3’)的区域。6.基因BnSP11-1的功能互补分析通过转基因手段将功能完整的BrSP11-47基因导入到油菜品系’Westar’中,得到了自交不亲和的甘蓝型油菜。授粉实验表明,野生型’Westar’的柱头能接受自身的花粉,但拒绝转基因材料的花粉。这些结果再次证明了SP11基因失活导致甘蓝型油菜自交亲和。7.柱头亲和/不亲和反应的RNA-seq分析利用野生型’Westar’柱头针对自身花粉与转基因花粉的不同授粉特性,提取授以不同花粉柱头的RNA,对柱头亲和和不亲和反应进行RNA-seq分析。通过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和分析,发现亲和反应可能比不亲和反应更复杂。亲和反应与不亲和反应有一些共同的信号传导路径,同时比较了转录因子,蛋白激酶及泛素化相关的基因在亲和反应与不亲和反应中的分布,并探讨了一些可能起作用的信号路径。

朱彦涛[9](2010)在《甘蓝型油菜Polima CMS和陕2A CMS的形态和生化特征及其胞质遗传物质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细胞质雄性不育(CMS)是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Polima CMS和陕2A CMS是两个经典实用的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这两个着名的不育系在中国乃至世界油菜杂种优势的研究和利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关这两个不育系的研究,过去主要集中在栽培、遗传以及杂种优势的利用方面,近年来,主要集中在不育机理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方面。有关Polima CMS和陕2A CMS的深入研究,对进一步探索油菜CMS的分子机理,更好地利用这两个不育系为我国油菜科研和生产服务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对Polima CMS和陕2A CMS的国内外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介绍了近年来这两个不育系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从形态解剖学、生理生化以及分子生物学方面对这两个不育系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两个不育系提供了基本资料和依据。所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为了描述方便,文中Polima CMS和陕2A CMS分别简写为PolA和陕2A,其相应保持系分别简写为PolB和陕2B):1.分别对PolA系统(PolA、PolB)和陕2A系统(陕2A、陕2B)及其核质互换系、核代换系的形态学特征如植株的农艺性状和花器的形态解剖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陕2A系统与PolA系统的幼苗形态、花器结构和植株农艺性状明显不同,说明这两个不育系统具有明显不同的遗传背景。在核质互换和同核代换的条件下,这两个不育系与其同核异质材料之间的幼苗形态、花器结构和植株农艺性状分别无明显差异,而这两个不育系与其同质异核材料之间则明显不同,说明植株的表型性状主要是由其核基因组所控制的。2.以PolA及其保持系PolB、陕2A及其保持系陕2B四个材料初花期的叶片、叶柄以及花蕾组织为材料进行酯酶(EST)同工酶和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电泳结果表明,不育系与其相应保持系的叶片、叶柄的EST同工酶谱均无明显差异,但其花蕾的EST同工酶谱有一定的差异;PolA与陕2A两个不育系对应器官的EST同工酶谱表现为明显差异。不育系与其相应保持系的叶片、叶柄的POD同工酶谱均无明显差异,但其花蕾的POD同工酶谱却有明显的差异;两个不育系对应器官的POD同工酶谱也明显不同。因此,这两个油菜CMS系统有着不同的遗传背景。3.以PolA及其保持系PolB、陕2A及其保持系陕2B四个材料的幼苗叶片提取叶绿体DNA(cpDNA),并对cpDNA几个特异基因片段进行了PCR扩增。结果表明,5对油菜cpDNA特异基因的引物分别在四个材料中扩增出相同的一条带,而且扩增产物的大小与预期目的片段的大小一致。进一步对其中与光合作用有关的RubisCO大亚基(rbcL)基因进行了分子克隆和测序,结果显示,这四个材料的rbcL基因序列完全相同。采用4种限制性内切酶BamHⅠ、EcoRⅠ、HindⅢ和PstⅠ分别对这四个材料的cpDNA进行酶切和电泳检测,酶切片断的多态性比较分析结果也显示,四个材料之间的带型分别一致,酶切结果无明显差异。本研究的结果也反映了cpDNA的保守性。4.分别以PolA及其保持系PolB、陕2A及其保持系陕2B四个材料幼苗的根和叶提取线粒体DNA(mtDNA),并对所提取的mtDNA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幼根所提取的mtDNA含量为3250ng/gFW,约为幼叶所提取mtDNA含量的6.5倍,显着大于叶片所提取的mtDNA,而且所提取的mtDNA纯度较高。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显示,油菜幼根所提取的mtDNA较幼叶所提取的mtDNA有更为清晰的条带。油菜线粒体基因的PCR扩增结果表明,幼根所提mtDNA扩增条带的重复性和稳定性也优于幼叶所提mtDNA。因此认为,用油菜幼根提取mtDNA是一条较好的途径。5.分别以与油菜育性有关的5个mtDNA基因片段设计引物,对PolA系统和陕2A系统四个材料的mtDNA进行了PCR扩增。结果显示:有3个基因的引物在四个材料中分别扩增出相同的一条带,且扩增产物与预期目的片段的大小相一致,其中基于orf474 and orf159基因的引物还在四个材料中扩增出另一条相同的分子量稍小的条带;基于orf158基因的引物未能扩增出预期的目的片段;基于orf224基因的引物在PolA和陕2A两个不育系中扩增出相同的一条带,且扩增产物与预期目的片段的大小相一致,测序结果表明二者DNA序列也完全相同,均为675bp。另外,基于orf224基因的引物在PolB和陕2B两个保持系中扩增出相同的一条分子量较小的条带,经测序确认为与orf224不育基因有一定同源性的DNA片段,其大小为323bp。因此,推测保持系和不育系的多态性片段可能与CMS的育性有关。6.采用基于油菜品种Westar的mtDNA全基因组的连续25个DNA片段的特异性引物,分别对PolA系统和陕2A系统四个材料的mtDNA模板的相应DNA区段进行了分段PCR扩增和电泳检测。结果表明,这四个材料mtDNA的组成结构和排列顺序与已知油菜品种Westar的mtDNA基因组序列相似,其mtDNA全长约为200kb。其中有11对引物在四个材料之间分别扩增出相同的1条带,而且扩增产物与预期目的片段的大小相一致,说明这些区段可能比较保守,这些区段的大小约占mtDNA全长的44%;有2对引物在四个材料之间分别扩增出相同的1条带,但其扩增产物与预期目的片段的大小不一致;有1对引物在四个材料中没有得到扩增产物。由于以上这些引物在四个材料之间扩增产物的带型分别相同(或没有得到扩增产物),因此预测这四个材料之间的同源性至少为56%。然而,其余一些引物在四个材料之间的扩增产物比较复杂,这些引物的扩增区域约覆盖mtDNA全长的44%,属于mtDNA重组的易变区。其中有些引物在不育系与保持系之间扩增出了差异片段,有些引物在PolA和陕2A之间扩增出了差异片段。但是,这些差异片段的生物学功能如何?以及这些差异片段是否与不育有关?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7.本论文从分子生物学(如cpDNA和mtDNA特异基因的PCR扩增、测序比对以及cpDNA限制性酶切分析)、生理生化(如EST和POD同工酶电泳)以及形态解剖学(如植株农艺性状考种和花器形态结构观察)三个不同水平上对PolA和陕2A两个不育系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总体结果表明:PolA和陕2A两个不育系的核背景明显不同,mtDNA有一定的差异因而细胞质也有所不同,但PolA和陕2A的不育基因orf224序列则相同。那么,这两个不育系的不育机理是否完全相同?陕2A的mtDNA上是否还有其它不育基因的存在?等等,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涂玉琴[10](2009)在《药用植物菘蓝与芸薹族栽培种的族间杂种合成及遗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远缘杂交是进行作物遗传改良的重要途径。作物的近缘野生种中包含有大量的有利性状如对各种生物和非生物的抗耐性。通过远缘杂交(包括有性杂交和体细胞杂交)将这些野生种的有利基因转移到作物中,不仅创造新的物种和改良作物的特性,而且拓宽了栽培作物的遗传基础,增加其在育种程序中的遗传多样性。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2n=14,Ⅱ)属于十字花科菘蓝族二年生草本植物,它不仅是一种染料作物,具有较大的靛蓝生产能力,更重要的也是中国传统的中药材,含有很多药用化学成分,能够治愈由多种病毒和细菌引起的疾病,并增强人体的抵抗力。此外,菘蓝还具有抗烟草花叶病毒和菌核病的特性,因此,这些有利性状对于改良栽培作物的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本研究中,已通过有性杂交成功的合成了白菜、甘蓝型油菜与菘蓝的部分有性杂种,也通过体细胞杂交成功的合成了白菜、萝卜、芥蓝与菘蓝的体细胞杂种和愈伤,并对它们进行了形态学、细胞学和基因组组成的分析,其主要结果如下。1白菜、甘蓝型油菜与菘蓝的有性杂交在白菜×菘蓝组合中,成功的获得了很多来源于成熟种子的杂种植株。它们表现为不同的形态学特征,但是大多数的植株都死亡,只有三棵植株生长到成熟。这3个杂种长势很弱,植株较两个亲本矮小,表现出一些菘蓝的形态学特征,且包含有菘蓝的化学成分。一株具有2n=10,是白菜的单倍体染色体数目,花粉败育。另两株杂种染色体分别为2n=20和2n=22,它们的花粉是败育的,但通过白菜的回交能产生回交后代。2n=20杂种的回交后代经几个世代的自交后在形态上表现为白菜类型,但也出现一些形态上的变异和脂肪酸含量的改变。2n=22的杂种经白菜回交后产生2n=21和2n=22的后代。GISH分析2n=22的杂种中含有两条染色体来自菘蓝的染色体,而2n=20的杂种中不含有菘蓝的染色体。但是,经AFLP分析发现两个杂种及其后代中都检测到菘蓝的特异带、两亲本的新增带和白菜的缺失带,它们的后代植株是基因组发生改变的新白菜类型。产生这些杂种和后代的机制为外源染色体的消除、附加和渗入。在甘蓝型油菜×菘蓝组合中,产生了45个成熟种子和85个未成熟胚,但产生的植株中只有5株(H1-H5)表现出菘蓝的一些特征,花粉育性低,且具有不同染色体数目。H1-H4具有相似的且变化的染色体数目(2n=25-30),H5杂种具有2n=19,为甘蓝型油菜单倍体的染色体数目。GISH分析发现H1和H5杂种中一条染色体和一个或两个染色体的末端片段被菘蓝的探针所标记。通过将H1与甘蓝型油菜回交后自交多代,或将H5自交多代后形成了在表型和基因组上都发生改变的新甘蓝型油菜类型。H1杂种通过与菘蓝连续回交两次后得到2n=20的白菜型油菜类型的后代,这表明在与菘蓝的远缘杂交中随着外源染色体的消除,甘蓝型油菜中的C基因组被消除而A基因组则被保留。本文还对这些部分杂种形成的原因和芸苔属多倍体中各基因组染色体的稳定性进行了讨论。2白菜、萝卜和芥蓝与菘蓝的体细胞杂交在白菜+菘蓝组合中,通过叶肉原生质体的对称融合获得了5株在田间成活并开花的杂种。在整体上它们的形态表现出中间型,但在花粉育性和一些表型上也出现一些差异,其中有两个杂种是部分可育的。经细胞学和GISH检测发现这些杂种都含有2n=48(AAIIII),花粉母细胞在减数分裂终变期形成24个二价体,后期Ⅰ主要表现24∶24均等分离,但在第二次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了落后染色体和很多微核等异常的染色体行为。经AFLP分析表明这些杂种的DNA带型都是两个亲本之和并附加一些改变。一些杂种可用于白菜和菘蓝的遗传改良。在萝卜+菘蓝组合中,通过叶肉原生质体对称融合获得了一棵在田间成活并开花的杂种。杂种的形态表现为中间型,花粉完全败育,GISH分析表明具有预期的染色体数目2n=32(RRII),减数分裂终变期形成16个二价体,后期Ⅰ呈16∶16分离,而在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中出现明显的染色体紊乱现象。在芥蓝+菘蓝组合中,利用聚乙烯乙二醇(PEG)和二甲基亚砜(DMSO)共同诱导融合的方法,成功获得芥蓝与菘蓝原生质体融合的再生愈伤。随机挑取5个再生愈伤,利用9对随机引物对其进行SRAP分析,表明再生愈伤的DNA组成几乎是双亲之和,但是也有少量新增带和缺失带出现。类平均法(UPGMA)聚类分析表明,5个杂种愈伤明显聚在一起,其遗传组成十分相似,与菘蓝的遗传关系更近,与芥蓝的遗传关系更远。

二、甘蓝型杂种油菜与其不育系和恢复系的幼苗生长和植株解剖比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甘蓝型杂种油菜与其不育系和恢复系的幼苗生长和植株解剖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甘蓝型油菜和特早熟白菜型油菜种间杂交后代细胞遗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甘蓝型油菜的起源与A、B、C基因组间亲缘关系
        1.1.1 甘蓝型油菜的起源进化
        1.1.2 A、B、C基因组间亲缘关系
    1.2 芸薹属近缘物种及在油菜中的应用
        1.2.1 芸薹属近缘种质资源
        1.2.2 芸薹属近缘种的应用
    1.3 甘白种间杂交研究进展及应用
        1.3.1 甘白杂交的亲和性研究
        1.3.2 甘白杂交后代遗传学研究
        1.3.3 甘白杂交后代在油菜育种中的应用
    1.4 远缘杂交种后代的研究方法
        1.4.1 形态学
        1.4.2 分子标记技术
        1.4.3 普通细胞学
        1.4.4 同工酶
        1.4.5 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2章 甘白杂种F1的细胞学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甘白杂交亲和性分析
        2.3.2 甘白杂种F1的遗传分析
    2.4 讨论
        2.4.1 甘白杂交正反交组合的差异
        2.4.2 甘白杂种F_1减数分裂的染色体行为异常
第3章 甘白杂交后代F_2、F_3遗传表现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甘白杂交后代花粉育性的变异
        3.3.2 甘白杂交后代形态学分析
        3.3.3 甘白杂交后代开花期分析
        3.3.4 甘白杂种后代细胞学分析
    3.4 讨论
        3.4.1 甘白杂交后代广泛分离
        3.4.2 甘白杂交后代早花材料的获得
        3.4.3 甘白杂交后代的染色体行为
第4章 特早熟白菜型油菜遗传物质在杂交后代的渗入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AFLP及 SSR标记多态性分析
        4.3.2 杂交后代材料中白菜型油菜遗传物质的渗入与变异
        4.3.3 白菜型油菜A基因组的渗入与变异
        4.3.4 甘蓝型油菜C基因组的变异
    4.4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2)甘蓝型油菜化学诱导的雄性不育与细胞质雄性不育分子机理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植物花药及花粉发育概述
    1.2 植物雄性不育概述
    1.3 细胞质雄性不育的不育基因及恢复基因功能概述
    1.4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2 SX-1 诱导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的转录组学及miRNA分析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4 讨论
3 陕2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细胞学及转录组学分析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4 讨论
4 SX-1诱导雄性不育与陕2A细胞质雄性不育的比较分析
    4.1 实验材料
    4.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4 讨论
5 甘蓝型油菜RFL基因家族分析和陕2A与其恢复系KC01 的比较转录组学分析
    5.1 实验材料
    5.2 实验方法
    5.3 结果和分析
    5.4 讨论
6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及拟发表论文
附录Ⅱ 论文中的附表

(3)诱导恢复性智能雄性不育体系的构建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雄性不育
    1.2 Barnase及Barstar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1.3 启动子
    1.4 拟南芥花的发育进程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及实验设备
    2.2 实验方法
第三章 AtDADI启动子在拟南芥中的功能分析
    3.1 AtDAD1启动子的背景
    3.2 DADB及其5’和3’端删除表达载体对农杆菌菌株GV3101的转化
    3.3 转pRDADX拟南芥的获得及PCR检测
    3.4 转pRDADX拟南芥的GUS染色结果
第四章 在拟南芥中构建诱导恢复性雄性不育体系初探
    4.1 诱导恢复性雄性不育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化拟南芥
    4.2 诱导恢复性雄性不育拟南芥T_1代的PCR检测
    4.3 诱导恢复性雄性不育拟南芥T_1代表型观察
第五章 在拟南芥中构建诱导恢复性智能雄性不育体系
    5.1 基于花丝特异性启动子的新型雄性不育的构建与转基因雄性不育拟南芥的获得
    5.2 诱导恢复性智能雄性不育(IMS)的构建与转IMS拟南芥的获得
第六章 IMS系统在甘蓝型油菜中的验证
    6.1 转诱导恢复性智能雄性不育(IMS)甘蓝型油菜植株的获得
    6.2 转IMS油菜植株的表型观察与育性鉴定
第七章 分析和讨论
    7.1 花丝特异性启动子DADB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7.2 DADB及其删除序列在烟草和拟南芥中的GUS表达对比分析
    7.3 DADB驱动mBarnV基因表达导致雄性不育表型的原因讨论
    7.4 诱导恢复性智能雄性不育甘蓝型油菜表型不明显原因讨论
    7.5 诱导恢复性智能雄性不育体系的优势讨论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甜菜素合成的亚细胞腔室及过氧化氢-酚氧化酶的亚细胞定位
    1.1 前言
    1.2 材料与方法
    1.3 甜菜素合成关键酶的亚细胞定位
    1.4 红苋菜过氧化氢-酚氧化酶AcCATPO的亚细胞定位
    1.5 讨论
    1.6 结论
    1.7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甘蓝型油菜×芝麻菜杂种后代获得及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芝麻菜
        1.1.1 芝麻菜的特性
    1.2 甘蓝型油菜
        1.2.1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1.2.2 甘蓝型油菜的抗旱性
    1.3 远缘杂交相关研究
        1.3.1 远缘杂交的意义
        1.3.2 远缘杂交不亲和
        1.3.3 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方法
        1.3.4 远缘杂交种鉴定方法
    1.4 甘蓝型油菜和芝麻菜杂远缘交的相关研究
    1.5 PEG模拟干旱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植物材料
    2.2 培养基
    2.3 仪器设备
    2.4 试剂配制方法
    2.5 试验方法
        2.5.1 napus cv. P690×E. sativa cv. BJ杂种F_1的扩繁、生根、移栽
        2.5.2 田间授粉
        2.5.3 回交后代胚培养
        2.5.4 SSR简单分子标记鉴定
        2.5.5 细胞学鉴定
        2.5.6 PEG模拟抗旱筛选抗旱回交后代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B.napus cv. P690×E. sativa cv. BJ杂种F1与芝麻菜和B.napus cv. Restorer回交
    3.2 芝麻菜回交后回交一代的胚培养
    3.3 回交一代形态学观察
    3.4 回交一代分子标记鉴定
    3.5 回交一代的细胞学鉴定
    3.6 回交二代的获得
    3.7 回交二代播种
    3.8 回交二代的形态学观察
    3.9 回交二代分子标记鉴定
    3.10 对回交二代的种子进行PEG干旱胁迫结果
    3.11 在回交实验中的意外发现
第四章 讨论与展望
    4.1 实验总结
    4.2 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4.3 后续实验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蓉油系列杂交油菜骨干亲本的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作物杂种优势及其机理
        1.1.1 作物杂种优势概念及分类
        1.1.2 杂种优势的表现
        1.1.3 杂种优势产生的机理
    1.2 杂种优势预测
        1.2.1 生理生化方法预测杂种优势
        1.2.2 遗传距离预测法
    1.3 分子标记方法及原理
        1.3.1 简单序列重复
        1.3.2 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
    1.4 分子标记在杂种优势研究中的应用
        1.4.1 分子标记与杂种优势机理
        1.4.2 分子标记与亲本遗传多态性分析
        1.4.3 分子标记预估作物杂种优势
    1.5 研究内容及目的意义
2 试验方案
    2.1 试验材料与设计
        2.1.1 供试材料及试验地点
        2.1.2 田间试验设计
        2.1.3 室内实验设计
    2.2 数据分析
        2.2.1 SSR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
        2.2.2 对照产量优势
3 结果与分析
    3.1 蓉油系列亲本总DNA提取
    3.2 SSR分子标记多态性鉴定和分析
        3.2.1 SSR分子标记多态性鉴定
        3.2.2 SSR分子标记分析
    3.3 SSR分子标记聚类分析
        3.3.1 基于102对SSR分子标记的聚类分类图
        3.3.2 基于39对核心和扩展SSR分子标记的聚类分析图
        3.3.3 两种不同聚类图相互及同地理来源比较和cophenetic相关性检验
        3.3.4 基于102个SSR分子标记60个蓉油亲本主成分分析
    3.4 遗传距离分析及与产量杂种优势相关性分析
        3.4.1 遗传距离数据处理
        3.4.2 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4.1 蓉油系列油菜骨干亲本的SSR标记遗传多样性
    4.2 蓉油系列油菜骨干不育系和恢复系的聚类和遗传距离分析
    4.3 蓉油系列油菜骨干亲本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苯磺隆诱导甘蓝型油菜雄性败育的机理及自体吞噬在苯磺隆抗性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文献综述
    1.1 油菜雄性不育与杂种优势利用
        1.1.1 遗传型雄性不育的研究进展
        1.1.2 化学杂交剂诱导雄性败育的研究进展
        1.1.3 自交不亲和的研究进展
    1.2 植物花药发育的细胞学过程
    1.3 磺酰脲类除草剂的作用机理和抗性机制
        1.3.1 磺酰脲类除草剂抑制乙酰乳酸合成酶的机理
        1.3.2 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抗性机制
    1.4 细胞死亡的方式
    1.5 酵母和哺乳动物中氨基酸信号传导机制的研究进展
        1.5.1 雷帕霉素靶蛋白(TOR)-自体吞噬路径
        1.5.2 GCN2-eIF2α路径
        1.5.3 氨基酸剥夺诱导的自体吞噬依赖GCN2
    1.6 问题的由来与本研究的目的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质粒载体和菌株
    2.2 实验方法
        2.2.1 苯磺隆及3-MA的处理方法
        2.2.2 花药半薄切片的制作
        2.2.3 植物花粉育性分析
        2.2.4 转化载体的构建
        2.2.5 植物的遗传转化
        2.2.6 基因表达分析
        2.2.7 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分析
        2.2.8 蛋白免疫分析
        2.2.9 苯磺隆残留测定
        2.2.10 体内和体外乙酰乳酸合成酶酶活的测定
        2.2.11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2.2.12 外源支链氨基酸的施加
        2.2.13 GUS染色分析
        2.2.14 双突变体与转基因背景单双突变体的构建与基因型检测
        2.2.15 叶绿素含量测定
        2.2.16 拟南芥原生质体转化
3 结果与分析
    3.1 苯磺隆诱导甘蓝型油菜雄性败育的表型观察
        3.1.1 苯磺隆特异性地诱导甘蓝型油菜和拟南芥雄性败育
        3.1.2 苯磺隆诱导雄性败育的细胞学观察
    3.2 苯磺隆诱导甘蓝型油菜雄性败育的机理
        3.2.1 苯磺隆诱导特异性的雄性败育与苯磺隆的运输及乙酰乳酸合成酶的抑制有关
        3.2.2 组成型或花药特异性表达csr1-1D基因逆转苯磺隆诱导的雄性败育
        3.2.3 苯磺隆涂茎特异性诱导不育枝
        3.2.4 组成型及叶肉或维管特异性表达Bel基因逆转苯磺隆诱导的雄性败育
        3.2.5 苯磺隆处理或抑制支链氨基酸合成基因诱导花粉自体吞噬型细胞死亡
        3.2.6 3-MA处理部分恢复苯磺隆造成的雄性败育
        3.2.7 乙酰乳酸合成酶的转录表达模式
    3.3 自体吞噬在苯磺隆抗性中的作用
        3.3.1 苯磺隆通过诱导支链氨基酸饥饿激活自体吞噬和GCN2路径
        3.3.2 自体吞噬参与非GCN2介导的苯磺隆抗性
        3.3.3 苯磺隆抑制自体吞噬的负调控蛋白TOR的活性
        3.3.4 靶标抗性和代谢抗性植物应对苯磺隆时,自体吞噬和GCN2的作用
        3.3.5 水稻GFP-ATG8e表达株系的创制
4 讨论
    4.1 苯磺隆特异性诱导雄性败育的机制
    4.2 过度自体吞噬在苯磺隆诱导雄性败育中的作用
    4.3 化学杂交剂在育种中的应用
    4.4 苯磺隆作为支链氨基酸的特异性抑制剂用于植物氨基酸信号通路的研究
    4.5 植物中自体吞噬和GCN2介导的磺酰脲类除草剂抗性机制
    4.6 植物氨基酸饥饿诱导的TOR-自体吞噬和GCN2信号路径无交互作用
    4.7 自体吞噬和GCN2在靶标抗性和代谢抗性植株应对磺酰脲类除草剂时的作用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与在读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甘蓝型油菜与芝麻菜远缘杂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act
1 绪论
    1.1 远缘杂交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1.1.1 创造作物新类型
        1.1.2 获得雄性不育系
        1.1.3 改良作物品质、提高作物抗性
        1.1.4 其它农艺性状转移
    1.2 远缘杂交的生殖障碍
        1.2.1 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
        1.2.2 杂种衰败
        1.2.3 杂种不育
    1.3 远缘杂交生殖障碍的克服方法
        1.3.1 合理选择亲本,多次回交
        1.3.2 改良授粉方式
        1.3.3 试管离体受精
        1.3.4 体细胞融合
        1.3.5 胚挽救
        1.3.6 改变染色体的倍数
    1.4 远缘杂种的鉴定
        1.4.1 形态学
        1.4.2 细胞学
        1.4.3 同工酶分析
        1.4.4 原位杂交技术
        1.4.5 分子标记
    1.5 分子标记在作物育种中的作用
        1.5.1 遗传多样性分析
        1.5.2 雄性不育基因和恢复基因标记
        1.5.3 目的性状基因定位
        1.5.4 种质检测
    1.6 甘蓝型油菜的研究背景及现状
        1.6.1 甘蓝型油菜抗病、抗逆性选育
        1.6.2 甘蓝型油菜的品质改良
    1.7 芝麻菜的研究背景及现状
        1.7.1 芝麻菜品质特征
        1.7.2 芝麻菜生产用途和研究价值
    1.8 甘蓝型油菜与芝麻菜杂交的研究进展
    1.9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培养基
        2.1.3 仪器和设备
        2.1.4 主要试剂
    2.2 试验方法
        2.2.1 田间杂交
        2.2.2 杂种胚培养
        2.2.3 杂种结籽率考察
        2.2.4 分子标记鉴定
        2.2.5 细胞学鉴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甘蓝型油菜不育系与五个芝麻菜品种杂交亲和性比较
    3.2 杂种幼胚培养
    3.3 杂种鉴定
        3.3.1 分子标记鉴定
        3.3.2 植株形态学观察
        3.3.3 细胞学鉴定
4 讨论
    4.1 甘蓝型油菜与芝麻菜杂交的亲和性
    4.2 甘蓝型油菜与芝麻菜杂交杂种F1性状研究
    4.3 本实验进一步研究工作及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致谢

(8)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分子恢复机理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文献综述
    1.1 自交不亲和性概述
    1.2 芸薹属自交不亲和的分子机理
        1.2.1 自交不亲和识别基因的鉴定
        1.2.2 S单倍型及其显隐性关系
        1.2.3 芸薹属植物自交不亲和反应机制
    1.3 以拟南芥作模式的自交不亲和研究
    1.4 十字花科植物中花粉-柱头的互作研究
    1.5 甘蓝型油菜中自交(不)亲和性的研究和应用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载体和菌株
    2.2 研究方法
        2.2.1 油菜DNA提取
        2.2.2 PCR反应及片段的克隆,测序
        2.2.3 油菜各组织总RNA的抽提及检测
        2.2.4 RT-PCR及Real time-PCR
        2.2.5 表达载体构建
        2.2.6 农杆菌介导的油菜遗传转化
        2.2.7 农杆菌介导的拟南芥遗传转化及阳性植株的筛选
        2.2.8 GUS分析
        2.2.9 花药半薄切片的制作
        2.2.10 自交不亲和表型鉴定
        2.2.11 花粉萌发观察
        2.2.12 S单倍型与S位点基因的命名
    2.3 数据分析
        2.3.1 遗传分析
        2.3.2 生物信息相关分析
    2.4 转录组测序
        2.4.1 cDNA文库构建和Solexa/Illumina测序
        2.4.2 RNA-seq数据处理
        2.4.3 DEGs(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与注释
3 结果
    3.1 自交不亲和系‘S-1300’的遗传特征
        3.1.1 自交不亲和系‘S-1300’与恢复系‘10-9-10-9-8400’中S单倍型的组成
        3.1.2 自交不亲和系‘S-1300’的遗传分析
        3.1.3 BnSP11-1300与BnSRK-1300基因的克隆
        3.1.4 BnSP11-1300与BnSRK-1300基因的表达分析
    3.2 自交不亲和分子标记体系的建立
        3.2.1 分析恢复系‘10-9-8400’中BnSRK-1与BnSP11-1基因的核酸序列
        3.2.2 建立自交不亲和分子标记体系
        3.2.3 调查父本的基因型及其与F_1表型的关系
    3.3 ‘10-9-8400’与‘Westar’自交亲和性的研究
        3.3.1 油菜中Helitron类转座子的发现及进化分析
        3.3.2 BnSP11-1基因启动子分析
        3.3.3 BnSP11-1基因的功能互补
    3.4 基于RNA-seq技术的亲和/不亲和分子机理初探
        3.4.1 差异表达基因的鉴定
        3.4.2 差异表达基因的注释
        3.4.3 RNA-seq数据的验证
4 讨论
    4.1 ‘S-1300’的自交不亲和性
    4.2 芸薹属S单倍型互作及显隐性关系
    4.3 ‘S-1300’的遗传基础及在SI分子标记体系在育种中的应用
    4.4 Helitrons在甘蓝型油菜的进化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4.5 BnSP11-1基因启动子的顺式元件
    4.6 野生型‘Westar’柱头的授粉特性
    4.7 亲和/不亲和的花粉-柱头互作具有一些共同的信号传导路径
    4.8 亲和/不亲和授粉中一些可能的信号传导路径
    4.9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9)甘蓝型油菜Polima CMS和陕2A CMS的形态和生化特征及其胞质遗传物质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CMS)研究概况
        1.1.1 植物CMS 的概念、发现及其特性
        1.1.2 植物CMS 的利用
        1.1.3 引起植物CMS 的因素
        1.1.4 植物CMS 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1.1.5 植物CMS 的鉴定及其不育基因的克隆
        1.1.6 植物CMS 育性的恢复
        1.1.7 在作物育种中创建CMS 系的策略
    1.2 油菜CMS 和杂交优势育种研究概况
        1.2.1 已鉴定的油菜CMS 的主要类型
        1.2.2 已报道的一些油菜CMS 系
        1.2.3 叶绿体与叶绿体基因组
        1.2.4 线粒体与线粒体基因组
        1.2.5 油菜CMS 在杂种优势中的应用
        1.2.6 基因资源和比较基因组学在油菜CMS 研究中的运用
    1.3 甘蓝型油菜Pol CMS 和陕2A CMS 的研究进展
        1.3.1 花器形态解剖学研究
        1.3.2 细胞学研究
        1.3.3 生理生化研究
        1.3.4 遗传学研究
        1.3.5 分子生物学研究
        1.3.6 两个不育系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的途径
        1.3.7 展望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1 前人研究结果汇总和本研究的依据
        1.4.2 本研究的目的
        1.4.3 本研究的意义
    1.5 实验技术路线
第二章 PolA 系统和陕2A 系统的农艺性状和花器解剖结构的比较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
        2.2.2 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PolA 系统和陕2A 系统的形态学特征
        2.3.2 PolA 和陕2A 的核质互换研究
        2.3.3 PolA 和陕2A 的核代换研究
    2.4 讨论
        2.4.1 核质互作与CMS 的产生
        2.4.2 关于陕2A 系统的紫色标记性状
        2.4.3 AP3-1 基因与油菜CMS
        2.4.4 关于PolA 和陕2A 的遗传稳定性
第三章 PolA 系统和陕2A 系统的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酯酶同工酶电泳结果和酶谱分析
        3.3.2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电泳结果和酶谱分析
    3.4 小结
    3.5 讨论
        3.5.1 胞质基因对EST 同工酶和POD 同工酶的调控作用
        3.5.2 EST 和POD 同工酶标记
        3.5.3 EST 和POD 同工酶的酶带数目
        3.5.4 关于同工酶电泳的点样量
        3.5.5 同工酶电泳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PolA 系统和陕2A 系统cpDNA 的限制性酶切、特异基因的PCR 扩增及其rbcL基因的分子克隆
    4.1 前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材料
        4.2.2 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叶绿体的观察及其cpDNA 的检测
        4.3.2 油菜叶绿体基因的PCR 扩增
        4.3.3 rbcL 基因的分子克隆
        4.3.4 目的片段的测序和序列分析
        4.3.5 油菜cpDNA 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析
    4.4 讨论
        4.4.1 胞质遗传物质及其cpDNA 的保守性
        4.4.2 基于rpoA 基因的引物的PCR 扩增
        4.4.3 关于cpDNA 目的片段的测序
        4.4.4 cpDNA 的分子标记
第五章 油菜CMS 系根和叶mtDNA 的提取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方法
    5.3 结果和分析
        5.3.1 油菜根和叶线粒体提取物的比较
        5.3.2 油菜根和叶所提取的mtDNA 的含量
        5.3.3 油菜根和叶mtDNA 的琼脂糖凝胶电泳
        5.3.4 油菜mtDNA 相关基因的PCR 扩增
    5.4 讨论
        5.4.1 油菜mtDNA 的提取
        5.4.2 关于油菜根mtDNA 的提取方法
第六章 PolA 系统和陕2A 系统mtDNA 几个育性相关基因的PCR 扩增及其orf224 基因的分子克隆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材料
        6.2.2 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3.1 油菜CMS 育性相关基因的PCR 扩增
        6.3.2 两对引物的梯度PCR 及其扩增条带的验证
        6.3.3 目的片段的分子克隆
        6.3.4 目的片段的测序和序列分析
    6.4 讨论
        6.4.1 关于保持系中的扩增产物
        6.4.2 两个不育系orf224 基因的克隆
        6.4.3 两个不育系orf158 基因的PCR 扩增
        6.4.4 两个不育系的不育机理
        6.4.5 关于线粒体基因扩增产物的测序
        6.4.6 两个概念的辨析
第七章 PolA 系统和陕2A 系统mtDNA 完整序列大片段的PCR 扩增及其mtDNA 基因组的注释
    7.1 前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材料
        7.2.2 方法
    7.3 结果与分析
        7.3.1 25 对mtDNA 特异性引物PCR 扩增结果及分析
        7.3.2 PolA 系统和陕2A 系统mtDNA 基因组的初步分析和注释
    7.4 讨论
        7.4.1 关于mtDNA 扩增产物带型相同的大片段区域
        7.4.2 mtDNA 大片段引物的设计
        7.4.3 mtDNA 大片段的PCR 扩增
        7.4.4 非特异性条带的产生
        7.4.5 关于mtDNA 的重组
        7.4.6 PolA 与陕2A 细胞质的异同性
第八章 结论与创新点
    8.1 结论
    8.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8.3 进一步可延伸的工作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
致谢
作者简介

(10)药用植物菘蓝与芸薹族栽培种的族间杂种合成及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远缘杂交及其在芸苔属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1.1.1 植物远缘杂交及其意义
        1.1.2 远缘杂交在芸苔属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1.1.2.1 种质创新
        1.1.2.1.1 雄性不育材料的创建和转育
        1.1.2.1.2 品质改良
        1.1.2.1.3 抗耐性改良
        1.1.2.1.4 其他农艺性状的改良
        1.1.2.2 基因组关系与进化研究
        1.1.2.3 远缘杂种异常的染色体行为研究
        1.1.2.3.1 染色体消除
        1.1.2.3.2 染色体加倍
        1.1.2.3.3 染色体组分开
        1.1.2.4 异染色体系的创建
    1.2 体细胞杂交研究
        1.2.1 体细胞杂交及意义
        1.2.2 体细胞杂交的历史发展
        1.2.3 体细胞杂交的方式和方法
        1.2.3.1 融合方法
        1.2.3.2 融合方式
        1.2.4 体细胞杂种的筛选和鉴定
        1.2.4.1 杂种细胞的筛选
        1.2.4.2 体细胞杂种的鉴定
        1.2.4.2.1 形态学比较
        1.2.4.2.2 细胞学鉴定
        1.2.4.2.3 生化分析
        1.2.4.2.4 分子生物学鉴定
        1.2.5 体细胞杂种的遗传分析
        1.2.5.1 体细胞杂种的核遗传
        1.2.5.2 体细胞杂种的细胞质遗传
    1.3 菘蓝概述
第二章 白菜与菘蓝族间有性杂种的遗传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植株材料与杂交
        2.2.2 茎尖培养和继代培养
        2.2.3 花粉可染性检测
        2.2.4 普通细胞学方法
        2.2.5 叶片化学成分的萃取
        2.2.6 基因组原位杂交分析(GISH)
        2.2.6.1 基因组DNA的提取和探针的标记
        2.2.6.2 原位杂交制片
        2.2.6.3 原位杂交
        2.2.7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析
        2.2.7.1 DNA的酶切与连接
        2.2.7.2 预扩增
        2.2.7.3 选择性扩增
        2.2.7.4 扩增产物的电泳检测
        2.2.8 脂肪酸含量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杂种及杂种后代的产生和形态
        2.3.2 杂种及其后代的细胞遗传学和GISH分析
        2.3.3 杂种及其后代的AFLP分析
        2.3.4 杂种后代的脂肪酸含量分析
    2.4 讨论
第三章 甘蓝型油菜与菘蓝族间有性杂种及后代的遗传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植物材料与杂交
        3.2.2 方法
    3.3 结果和分析
        3.3.1 杂种及后代材料的获得
        3.3.2 H1杂种及后代的鉴定
        3.3.3 H5杂种及后代的鉴定
    3.4 讨论
第四章 白菜与菘蓝体细胞杂种的遗传分析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植物材料
        4.2.2 方法
        4.2.2.1 叶肉原生质体的分离和纯化
        4.2.2.2 原生质体的预处理和对称融合
        4.2.2.3 原生质体的培养和植株的再生
        4.2.2.4 形态学、细胞学和花粉育性鉴定
        4.2.2.5 探针的标记和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分析
        4.2.2.6 AFLP分析和聚类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植株的再生与形态学鉴定
        4.3.2 体细胞杂种的细胞学和AFLP分析
    4.4 讨论
第五章 萝卜与菘蓝体细胞杂种的遗传分析
    5.1 引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融合材料
        5.2.2 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植株的再生
        5.3.2 形态学观察
        5.3.3 杂种的细胞学和AFLP分析
    5.4 讨论
第六章 芥蓝与菘蓝族间原生质体融合及杂种愈伤分析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材料
        6.2.2 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3.1 愈伤的再生与培养
        6.3.2 再生愈伤DNA的SRAP分析
        6.3.3 聚类分析
    6.4 讨论
参考文献
主要研究论文
致谢

四、甘蓝型杂种油菜与其不育系和恢复系的幼苗生长和植株解剖比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甘蓝型油菜和特早熟白菜型油菜种间杂交后代细胞遗传学研究[D]. 殷婷. 青海大学, 2020(02)
  • [2]甘蓝型油菜化学诱导的雄性不育与细胞质雄性不育分子机理的比较研究[D]. 宁露云.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3]诱导恢复性智能雄性不育体系的构建及应用[D]. 陈宁. 中国农业大学, 2018(07)
  • [4]甘蓝型油菜×芝麻菜杂种后代获得及鉴定[D]. 翟书慧. 湖北大学, 2018(02)
  • [5]蓉油系列杂交油菜骨干亲本的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分析[D]. 冉棋文. 四川农业大学, 2016(04)
  • [6]苯磺隆诱导甘蓝型油菜雄性败育的机理及自体吞噬在苯磺隆抗性中的作用[D]. 赵伦. 华中农业大学, 2016(06)
  • [7]甘蓝型油菜与芝麻菜远缘杂交研究[D]. 裴冰雪. 湖北大学, 2015(04)
  • [8]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分子恢复机理研究及应用[D]. 高长斌. 华中农业大学, 2013(10)
  • [9]甘蓝型油菜Polima CMS和陕2A CMS的形态和生化特征及其胞质遗传物质的比较研究[D]. 朱彦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07)
  • [10]药用植物菘蓝与芸薹族栽培种的族间杂种合成及遗传分析[D]. 涂玉琴. 华中农业大学, 2009(07)

标签:;  ;  ;  ;  ;  

油菜杂交油菜及其不育系和恢复系幼苗生长及植物解剖学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