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哀牢山红宝石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王庆楠[1](2019)在《越南安沛红宝石的宝石学特征及热处理工艺定量化研究》文中指出越南北部安沛(Yen Bai)省的陆安地区,作为宝石开采和交易的中心,赋存了东南亚一个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红、蓝宝石矿床。越南红宝石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发现,其勘探、开发都相对较晚,虽有高品质的越南红宝石存在,但目前市场供应不持续,并缺少对其宝石学和宝石工艺学的系统研究。本文采用常规宝石学测试、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激光拉曼光谱仪、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显微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仪等分析手段对越南红宝石的各项宝石学性质和化学成分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研究结果表明,越南安沛红宝石属于典型的高Cr贫Fe型,颜色多带蓝紫色调,裂隙裂理发育。Cr元素作为红宝石中最重要的致色元素,其含量在浅紫红色、紫红色、深红色红宝石样品中分别从1000 ppm以下、10002000 ppm依次递增到40008000ppm,跨度分区较大。大部分R-3组深红色红宝石中的∑Fe含量低于仪器的检出下限,而R-4组橙红色红宝石由于主要因铁质浸染物致橙黄色导致∑Fe含量高于其他样品一个数量级。同时,不同颜色组别的越南红宝石在Fe-Cr配比投点图中显示出一定的分区性。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样品在指纹区均显示五个红宝石的本征峰,部分样品可见明显的2931、2110、1980cm-1由O-H基团伸缩振动引起的硬水铝石吸收峰。拉曼光谱显示与[AlO6]基团的伸缩、弯曲振动有关的吸收峰。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中,吸收Y带和吸收U带的相对强度由入射光振动方向及晶体光轴方向的位置关系决定,当两者互相垂直时,蓝紫区的吸收峰要高于黄绿区,同时两处吸收中心的相对距离与宝石内部Cr3+离子的质量分数密切相关。此外,越南安沛红宝石的包裹体在种类和数量上都极为丰富,常见的物质型包裹体有:方解石、磷灰石、锆石、硬水铝石、金红石等矿物包裹体,定向排列的流体包裹体,以及铁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等次生包裹体,其中结晶矿物包裹体均具有典型的拉曼光谱标型特征。结构型包裹体主要显示为红宝石中的裂理和裂隙。颜色型包裹体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一是具有产地意义的沿双晶生长面成层分布的蓝色色区,二是具有渐变结构的颜色分带。在离子氧化还原、离子扩散析出等原理的支撑下,对上述已分类的样品进行了不同温度、恒温时间、助熔剂条件的热处理实验。在高温组改色实验中,样品的颜色及局部透明度均得到明显提高。浅紫红色、紫红色和深红色越南红宝石对应的最佳恒温时间随其颜色饱和度的增加从6小时、9小时到12小时依次增长。低温条件下则对于实验样品的选择具有一定的要求,且恒温高于12小时才能对越南红宝石的颜色起到较明显的改善作用。综合对比不同阶段的改色效果可得出以下结论:从样品透明度的角度考虑,具有开放裂隙和发育裂理的样品不适宜进行低温热处理;对于内部包裹体较多的样品,高温热处理能够通过使更多的包裹体熔化进而提高宝石透明度;内部黄褐色色带明显的样品,可选择在高温条件下添加四硼酸钠和具强吸附性的γ-Al2O3的混合助熔剂辅助吸附色带处的杂质离子进而解决样品颜均一性的问题;而对于内部干净、仅颜色较差的样品,低温长时间加热与高温短时间加热的效果相近,但目前从市场接受度来看,低温热处理由于其鉴定特征模糊而更易被消费者所接受。实验最后以重现性好、客观性强的色度学理论为基础,定量化描述红宝石在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的改善效果和改色效率。研究证实以分光光度计和颜色计算软件组合而成的颜色测量体系能够弥补比色石、Gem Dialogue比色卡在红宝石颜色评定中的缺陷。通过这种形式采用定量化数据分析红宝石的颜色参数及评价其优化处理的效果,在保证红宝石颜色描述的客观性的同时,可辅助对红宝石进行颜色分类以及判断最佳的热处理条件。
刘学良[2](2011)在《云南红宝石的宝石学特征及改善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红宝石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石品种之一,目前市场上优质红宝石极其稀缺,且价格一路走高。云南元江红宝石矿发现于20世纪80年代末,是目前国内最好的红宝石矿,储量大,基本上处于未开采状态,国内外有关它的报道和研究较少。通过对云南红宝石矿床的实地考察并结合地质资料分析,得出了云南红宝石的矿床特征,并探讨和分析了云南红宝石矿的特点及矿床成因;本文运用EPMA、XRF、SEM等现代测试技术对各种类型的云南红宝石的物化性质进行测试和分析,从化学成分、晶体结构、晶体形态及微形貌、粒度、颜色、透明度、密度、裂理、发光性等方面得出了云南红宝石的宝石学特征;采用拉曼光谱、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激发光谱等光谱分析技术对云南红宝石进行测试和分析,并与其它产地的红宝石及合成红宝石进行了对比分析,结合晶体场和量子学理论进一步分析和探讨了云南红宝石的致色元素和致色机理,分析了杂质元素的位置与赋存状态、聚片双晶、裂隙及孔洞等因素与红宝石质地的关系。结果表明,云南元江红宝石颜色丰富,粒度大小不一,裂理发育,存在大量包裹体,透明度低。主要致色离子为Cr、Fe、Ti等,其中Cr2O3的平均含量为0.45%(含量范围为0.03-2.22%),颜色的深浅跟Cr3+的含量直接相关,而Fe、Ti等杂质离子影响云南红宝石颜色的色调,使云南红宝石偏粉红至紫色调。云南红宝石中以375、414、640cm-1拉曼位移为典型特征;红外光谱除了与Al-O振动相关的吸收峰以外,还显示出硬水铝石的吸收峰;吸收光谱中表现出Cr3+、Fe3+等杂质离子引起的吸收,吸收位置为407、550nm和378nm处;激发光谱项处于248、415和580nm处,分别与A2→4T1(P)的跃迁、4A2→4T1(F)的跃迁和4A2→4T2(F)的跃迁相对应,荧光光谱也与杂质元素有关。有针对性的拟定优化改善方案,通过选用合适的助剂、合理的工艺流程和温度制度,针对云南红宝石的颜色或质地进行热处理,在氧化气氛中采用Al(OH)3或Al(OH)3和CaCO3为助剂在1480℃下恒温24小时的热处理条件下,Fe、Ti等杂质元素的析出或发生价态变化,使云南红宝石的颜色和透明度得到很好的改善。使用Bi203和Al(OH)3助剂和充填剂,在1480℃、开放条件下对红宝石进行裂隙充填实验能有效改善红宝石的品质,并能达到有效充填开放裂隙和孔洞的目的,从而提高云南红宝石的观赏性和市场价值。
张垚垚[3](2017)在《哀牢山金矿带成矿作用与构造控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南三江成矿带是我国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的和最具潜力的地区之一。哀牢山金矿带是西南三江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金矿地质勘探方面取得了大量找矿和研究成果。多年来,前人对该带金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过程及成因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成果颇丰。但是,由于区域地质背景的复杂性以及金矿成矿作用的多样性,该区金矿床的研究仍存在诸多问题,金矿床类型、成矿要素、控矿因素及区域构造格架、各级构造控矿规律、成矿规律等研究亟待深化。基于这一背景,本文通过典型金矿调查,控矿构造解析开展“哀牢山金矿带成矿作用与构造控矿研究”,既有深化成矿理论研究意义,又有现实的指导找矿意义。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哀牢山金矿带大坪金矿、长安金矿、墨江金矿、镇沅金矿开展典型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构造研究,结合矿床地质及地球化学综合分析,厘定了区域造山型金矿床主要控矿构造性质及变形组合特征。(2)在控矿构造解析的基础上,对哀牢山金矿带丰富的多级别、多序次的控矿构造网络进行了梳理,划分为3级主要控矿构造格局。指出一级控矿构造为导矿构造,二级控矿构造为控岩、导矿构造,三级控矿构造为储矿构造。(3)哀牢山造山型金矿形成过程中卷入的不同时期的地质体综合研究表明晋宁期岩体形成于洋壳俯冲背景下的岛弧构造环境;晚二叠世岩体与活动大陆边缘弧环境或洋壳俯冲背景下的岛弧构造环境相关;新生代岩体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弧环境。并探讨了多期次构造岩浆演化与成矿的关系。(4)总结区域成矿规律,综合分析哀牢山金矿带的区域成矿模式。喜马拉雅期早期(5844Ma),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影响,哀牢山地区遭受北西西-南东东方向的强烈挤压,先存构造重新连接,北西西向线性构造系统生成,形成巨大的控矿构造网络和贯通的流体运移通道;喜马拉雅期中期(44Ma36Ma),区域构造动力体制显着变化,哀牢山构造带主要以左行走滑运动为主,形成了各个矿区的走滑断裂系统,进一步扩展了控矿构造网络,最终在有利的构造部位发生成矿物质的沉淀富集。(5)通过成矿作用和构造控矿的研究,结合区域成矿规律和纵深尺度的连续成矿机制,以大坪金矿为例建立构造控矿模型,指出深部及外围的找矿方向。
李龚健[4](2014)在《三江特提斯复合造山带构造演化与典型矿床成矿过程研究》文中指出三江地区地处特提斯构造域东段以及青藏高原东南侧,先后经历了特提斯增生造山以及印度-欧亚陆陆碰撞造山两大阶段。多个微地块于此齐聚一堂,展现出中腰拢合、两侧散开的独特构造格局。本文在前人工作基础上,系统解析了典型古特提斯后碰撞型岩浆岩的成因及其大地构造意义;复原了早古生代微地块分布古地理格局并重新界定了哀牢山缝合带位置;建立了特色大型矿床成矿模式并探讨了其构造驱动机制;研究了三江增生造山/碰撞造山演化过程;初步构建了三江特提斯成矿系统时空格架。对哀牢山缝合带北部镇沅地区花岗岩体进行了全岩微量元素、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晚二叠世(248-255Ma)石英斑岩和花岗斑岩形成于哀牢山古特提缝合带后碰撞伸展转换背景下。综合哀牢山缝合带俯冲型和碰撞型岩浆的年龄数据,得出其闭合时限为晚二叠世(260Ma)。通过地层对比分析,以及晚二叠世岩浆岩继承锆石和地层碎屑锆石U-Pb年代学、Hf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与年龄谱线对比工作。结果表明镇沅地区含蛇绿岩套残片的晚古生代地层属于思茅地块的一部分。本文由此在镇沅地区东边界沿着蛇绿岩套的分布新拟定了哀牢山缝合线的位置,认为其夹持于西边的雅轩桥火山弧与东边的金平峨眉山玄武岩之间,并沿着古生代地层的西界向南与马江缝合带衔接。对三江各微地块地层碎屑锆石进行了系统的U-Pb年代学分析,通过全面的年龄谱线比照工作,提出:早古生代时期,华南地块、印支地块(思茅地块)、西羌塘地块和东羌塘地块靠近于印度陆块北部边缘;拉萨地块和滇缅泰马地块(腾冲-保山地块)靠近澳大利亚西北部边缘。对老厂VMS型Pb-Zn-Ag-Cu矿床和镇沅造山型Au矿床进行了系统的地质与地球化学研究。老厂Pb-Zn-Ag-Cu矿床围岩沉积记录、矿体结构、矿石组构和矿物组合反映块状硫化物集聚于海底局部的还原环境中。结合流体包裹体以及S-Pb和H-O-C同位素数据认为矿床形成与岩浆释气作用相关。老厂矿床成生于古特提斯大洋晚密西西比阶(320Ma)洋岛火山环境。火山岩与矿体的Pb-Zn等贱金属的富集与深俯冲地壳物质回返过程相关,其机制可能为早石炭世末期古特提斯大洋板块的初始俯冲作用或者晚寒武世-志留纪原特提斯洋的俯冲作用。镇沅Au矿床S-Pb同位素结果结合前人报导的含金流体He-Ar-C-H-O同位素数据,表明成矿流体主要系下地壳变质流体。矿石矿物组合、元素富集特征、富CO2流体包裹体和S-Pb同位素特征均与造山型金矿床相吻合。结合大地构造背景认为,华南岩石圈在渐新世(30Ma)发生西向俯冲作用,挤压导致区域载金变质流体被驱逐并汇聚,最终发生金属卸载并形成了造山型金矿床。系统开展了地层、蛇绿岩套、弧岩浆岩和碰撞型岩浆岩等多方面综合研究,全面阐释了增生造山期原、古、中、新特提斯旋回的时空演化历程。古特提斯洋俯冲伊始时间(早二叠世)与中特提斯洋开启时间相同,而古特提斯洋闭合时间(早三叠世),与中特提斯俯冲伊始以及新特提斯洋的开启时间也能很好吻合,反映板块扩张为大洋俯冲消减的驱动机制。基于碰撞造山期构造变形、岩浆活动、盆地充填和成矿作用综合研究,首次提出青藏高原陆陆侧向碰撞带四期构造变形史,即挤压褶皱期(>45Ma)、拆沉伸展期(44~32Ma)、挤压走滑期(31~13Ma)和伸展旋钮期(12~0Ma)。基于增生造山/碰撞造山构造演化过程,建立了增生造山原、古、中、新特提斯成矿系统和碰撞造山挤压褶皱、拆沉伸展、挤压走滑与伸展旋钮期成矿系统的时空构架与演化。构造体制转换对三江区域成矿作用的类型与时空分布具有显着的控制作用。叠加成矿在三江地区表现突出,可划分为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岩浆热液叠加、沉积-热液叠加以及多期热液叠加三种类型。
黄欣,薛秦芳[5](2008)在《云南哀牢山红宝石的微量元素分析》文中认为红宝石的主要化学成分是Al2O3,并含有Fe,Cr,Ti,Mn,Si,Mg,Ca,Na,K等,这些微量元素质量分数的差异往往导致红宝石颜色的深浅变化。为了探讨云南哀牢山红宝石的颜色成因,收集了8类不同色调的原石标本,采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电子探针和ICP-MS对其微量元素及化学成分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围绕缅甸孟宿、泰国、中国云南及越南安培4个产地红宝石的微量元素特征展开对比分析与讨论,总结了云南哀牢山红宝石样品的化学成分特征:云南哀牢山红宝石富Cr贫Fe,Cr质量分数的高低直接导致其红色调深浅的变化。
李汉光[6](2009)在《云南宝兴厂富碱斑岩型铜钼金多金属矿床构造—岩浆—成矿时空结构》文中研究指明宝兴厂钼铜金多金属矿床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的丽江台缘褶皱带南西端的边缘,北西向金沙江-哀牢山深大断裂与北北东向的程海-宾川深大断裂所挟持的三角地带。金沙江-哀牢山造山带是在被动大陆边缘裂谷环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条陆内造山带。始新世早期(E21)-渐新世晚(E32),由于印度大陆-欧亚大陆汇聚碰撞和向北推挤,形成一系列的右行走滑断裂。其后由于印度大陆向北东方向的强烈楔入并与扬子大陆对接碰撞,造成强大的东西向挤压应力分量,以至渐新世晚期,金沙江-哀牢山断裂北段(德钦以北)呈SN向右行走滑,南段(德钦以南)呈左行走滑,构成东侧扬子陆块与西侧羌塘地体的边界断裂带。沿走滑断裂带发育新生代富碱侵入岩和钾质火山岩,宝兴厂矿区的马厂箐岩体位于其带中。论文在前人区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成矿系统理论为指导,运用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矿床学、放射性同位素测年和示踪,主量、微量、稀土元素,稳定同位素,流体包裹体等多学科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宝兴厂矿区马厂箐岩体成岩环境为碰撞后的大陆边缘的大陆弧环境,成岩物质来源于富集地幔与下地壳,是在拉张环境下下地壳岩石圈拆沉作用或地幔岩浆底侵过程中加厚的下地壳发生2~10%的部分熔融,分离结晶度为0.6,混染率为0.2的条件下形成的;岩浆活动时间跨度为23.18~55.49Ma;岩体属于富碱的斑岩,具有埃达克岩的特点;建立了矿区构造-岩浆-矿化的时空结构模型,探讨了钼铜金铅锌的成矿系列;确定了本区的矿床类型,钼铜矿为中高温岩浆热液型矿床,铜金为中温岩浆热液型矿床,金铅锌矿为中低温热液型矿床;根据矿化类型和产出位置划分了3种矿化类型:斑岩型钼-铜矿、接触带钼-铜-金矿、断裂带(破碎蚀变岩)铜-金-铅-锌矿,3种矿化类型属于同一成矿流体和同一成矿作用下不同成矿阶段演化的产物,构成了从高温高压→低温低压演化的系列;运用成岩成矿动力学机制模型进行了成矿预测,确定了6个预测靶区。
申柯娅,王昶[7](2000)在《中国宝石学研究十年新进展》文中认为90年代以来,我国宝石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宝石资源与宝石矿物、宝石鉴定、人工合成宝石和宝石优化处理技术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展。本文从宝石资源与宝石矿物研究、现代宝石学研究重点和未来宝石学研究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宝石学10年发展的概况。
杜斌[8](2020)在《三江特提斯造山带岩石圈物质结构及其对斑岩成矿约束》文中提出三江特提斯造山带经历了原、古、中、新特提斯及新生代的印度-欧亚大陆碰撞的复杂构造演化过程,是我国少数既存在俯冲斑岩型Cu(-Mo-Au)矿床和陆陆碰撞型Cu(-Mo-Au)矿床的区域。岩石圈结构的解剖对理解不同环境背景下斑岩型Cu(-Mo-Au)矿床区域成矿规律和深部成矿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矿床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填图等研究,讨论三江特提斯造山带岩石圈结构及其对斑岩成矿的约束,取得如下主要认识和成果。(1)通过对三江特提斯造山带晚三叠世、晚白垩世、古近纪的三期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认为晚三叠世的成岩成矿与古特提斯甘孜-理塘洋西向俯冲有关,晚白垩世成岩成矿与中咱地块后碰撞伸展环境有关,在后碰撞伸展环境下的古近纪成岩成矿与大陆岩石圈地幔的拆沉作用有关。加深了对洋壳俯冲增生、后碰撞伸展环境以及后碰撞造山过程中大陆岩石圈地幔拆沉作用与斑岩Cu(-Mo-Au)矿床成矿机理的认识,为下一步寻找斑岩型矿床提供理论支撑。(2)通过三江特提斯造山带Hf同位素、Nd同位素以及全岩地球化学同位素的填图,揭示三江特提斯造山带各个地块的物质组成及属性,提出了碰撞造山带新生地壳的形成与改造,对研究地球物质循环和大陆形成具有重要意义。(3)通过对区域性岩石圈架构研究,认为斑岩型Cu(-Mo-Au)矿床均就位于金沙江-哀牢山缝合带及周边的新生地壳区域,岩石圈架构及其地壳类型作为一个一级因素,控制着不同矿床的成因和定位,为筛选矿产勘探战略远景提供了重要参考。(4)通过西藏-三江特提斯造山带Hf同位素填图对比研究,提出斑岩Cu(-Mo-Au)矿床的形成与新生地壳的生长有关,幔源组分在新生地壳中占有率(贡献率)越大,越容易形成大规模的斑岩型Cu(-Mo-Au)矿床,对造山带斑岩矿床的形成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钱天宏,姚锁柱,王义昭[9](1996)在《云南哀牢山红宝石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意义》文中研究指明
钱天宏,姚锁柱,王义昭[10](1996)在《云南哀牢山红宝石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意义》文中认为云南哀牢山红宝石矿床,属于缅甸抹谷型红宝石矿床。于1990年1:20万区域重砂测量时发现并查明,目前已开发利用。该红宝石矿的发现,揭示了云南省宝石矿产的潜在远景,具有十分重要的地质意义和经济价值。1矿区地质构造概况
二、云南哀牢山红宝石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哀牢山红宝石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越南安沛红宝石的宝石学特征及热处理工艺定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红宝石颜色的研究现状 |
1.2.2 红宝石的热处理工艺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实验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实验工作量 |
第二章 越南安沛红宝石的宝石学性质及成分特征研究 |
2.1 实验样品的基本特征描述及分类 |
2.1.1 样品的基本特征描述 |
2.1.2 样品分类 |
2.2 越南安沛红宝石的基础宝石学性质 |
2.3 越南安沛红宝石的化学成分分析 |
2.3.1 测试条件与研究方法 |
2.3.2 测试结果 |
2.4 越南安沛红宝石的中红外光谱特征研究 |
2.4.1 测试条件与研究方法 |
2.4.2 测试结果 |
2.5 越南安沛红宝石的拉曼光谱特征研究 |
2.5.1 测试条件与研究方法 |
2.5.2 测试结果 |
2.6 越南安沛红宝石的紫外-可见光光谱特征 |
2.6.1 测试条件与研究方法 |
2.6.2 不同颜色类别样品的紫外-可见光光谱特征 |
2.6.3 不同颜色类别样品的光谱参数计算 |
2.6.4 不同颜色类别样品的色度学参数表述 |
2.6.5 具有颜色渐变特征样品的微区紫外-可见光光谱特征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越南安沛红宝石的包裹体特征及其成分 |
3.1 物质型包裹体 |
3.1.1 矿物包裹体 |
3.1.2 流体包裹体 |
3.2 结构型包裹体 |
3.2.1 裂理 |
3.2.2 应力裂隙 |
3.3 颜色型包裹体 |
3.3.1 蓝色色区 |
3.3.2 特殊色带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越南安沛红宝石的热处理工艺探究 |
4.1 热处理设备与实验方案 |
4.1.1 热处理设备简介 |
4.1.2 热处理实验方案设计 |
4.2 高温热处理工艺实验及结果 |
4.2.1 实验一:探究高温下不同色系红宝石的最佳恒温时间 |
4.2.2 实验二:助熔剂对高温热处理的影响 |
4.3 低温热处理工艺实验及结果 |
4.3.1 实验三:恒温时间对低温热处理的影响 |
4.3.2 实验四:四硼酸钠试剂对低温热处理的影响 |
4.4 热处理后红宝石内部特征的变化及分析 |
4.5 热处理后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特征的变化及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热处理工艺结果的定量化评价 |
5.1 红宝石颜色评价体系选择 |
5.1.1 CIE1931 标准色度系统 |
5.1.2 CIE1976 均匀色空间 |
5.2 色度学参数下热处理结果的定量化表达 |
5.3 热处理工艺结果的定量化评价 |
5.3.1 量化评价标准的选择 |
5.3.2 基于分光光度计下红宝石热处理后的颜色量化探讨 |
5.3.3 基于Adobe Photoshop下红宝石热处理后的颜色量化探讨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讨论与总结 |
6.1 分析与讨论 |
6.2 总结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云南红宝石的宝石学特征及改善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云南红宝石矿床特征及成因研究 |
2.1 概述 |
2.2 云南红宝石矿床的地质构造特征 |
2.3 矿区出露的地层及分布 |
2.4 岩石矿物学特征研究 |
2.4.1 红宝石矿区岩石类型 |
2.4.2 大理岩中的矿物种类及特征 |
2.4.3 含红宝石矿大理岩的特征研究 |
2.5 云南红宝石矿床的成因类型探讨 |
2.6 云南红宝石产出特征及预测分析 |
2.7 小结 |
第三章 云南红宝石的物化性质研究 |
3.1 实验样品和仪器设备 |
3.2 常规的宝石学特征研究 |
3.2.1 化学成分测试与分析 |
3.2.2 晶体形态及微形貌研究 |
3.2.3 晶体大小统计与分析 |
3.2.4 包裹体类型 |
3.2.5 颜色种类及分布 |
3.2.6 透明度及影响因素 |
3.2.7 其它宝石学特征研究 |
3.3 云南红宝石的谱学测试与分析 |
3.3.1 拉曼光谱测试与分析 |
3.3.2 红外光谱测试与分析 |
3.3.3 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测试与分析 |
3.3.4 激发和发射光谱测试与分析 |
3.4 云南红宝石的质量评价探讨 |
3.5 小结 |
第四章 云南红宝石呈色机理研究 |
4.1 宝石颜色成因概述 |
4.1.1 d-d电子跃迁 |
4.1.2 电荷转移跃迁 |
4.1.3 色心致色 |
4.1.4 能带理论 |
4.1.5 物理光学致色 |
4.2 云南红宝石的呈色机理探讨 |
4.2.1 Cr3+离子的致色机理 |
4.2.2 Fe离子的致色机理 |
4.2.3 Ti离子的致色机理 |
4.2.4 Fe、Ti离子的电荷转移致色 |
4.3 小结 |
第五章 云南红宝石的质地影响因素分析 |
5.1 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的影响 |
5.1.1 类质同象替代的杂质元素 |
5.1.2 间隙杂质元素 |
5.1.3 包裹体的类型及对质地的影响程度 |
5.2 裂理与聚片双晶的影响 |
5.3 裂隙和孔洞的成因及其对质地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六章 云南红宝石的改善工艺研究 |
6.1 改善工艺技术的历史与现状 |
6.1.1 热处理技术的历史 |
6.1.2 改善工艺技术的现状 |
6.2 实验方案与流程 |
6.2.1 实验原理 |
6.2.2 实验方案 |
6.2.3 实验流程 |
6.2.4 实验材料与设备 |
6.3 实验工艺过程及结果分析 |
6.3.1 辅助剂硼砂的选择与热性能分析 |
6.3.2 不同处理温度和恒温时间实验及结果分析 |
6.3.3 不同助剂的热处理实验及结果分析 |
6.3.4 不同气氛下热处理实验及结果分析 |
6.3.5 充填实验及结果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
7.1 结论 |
7.2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 |
(3)哀牢山金矿带成矿作用与构造控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论文创新点 |
2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构造 |
2.3 区域岩浆岩 |
2.4 区域构造演化 |
3 典型金矿床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 |
3.1 大坪金矿床 |
3.2 长安金矿床 |
3.3 墨江金矿床 |
3.4 镇沅金矿床 |
4 构造控矿特征 |
4.1 控矿构造格局 |
4.2 矿床成矿构造分析 |
4.3 构造控矿规律 |
4.4 构造成矿动力学分析 |
5 区域成矿规律及成矿模式 |
5.1 矿床时空分布规律 |
5.2 区域成矿的控制因素 |
5.3 区域成矿模式 |
6 找矿模型及成矿预测 |
6.1 构造控矿模式 |
6.2 找矿方向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存在问题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录 |
(4)三江特提斯复合造山带构造演化与典型矿床成矿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1 岩浆—沉积记录与古地理格局再造 |
1.3.2 代表性矿床成矿模式与构造驱动 |
1.3.3 增生造山/碰撞造山过程 |
1.3.4 成矿系统时空构架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创新点 |
1.5.1 增生/碰撞造山演化过程 |
1.5.2 古地理格架与缝合带位置新界定 |
1.5.3 特色大型矿床成矿模式与构造驱动机制 |
1.5.4 成矿系统时空构架 |
2复杂壳幔结构 |
2.1 增生造山结构 |
2.1.1 主要地块 |
2.1.2 缝合带 |
2.1.3 岩浆带 |
2.2 碰撞造山结构 |
2.2.1 三大剪切带 |
2.2.2 岩浆岩类型与时空分布 |
2.3 深部结构 |
3岩浆—沉积记录与古地理格局再造 |
3.1 哀牢山缝合带晚二叠世岩浆活动及其构造意义 |
3.1.1 地质背景与采样 |
3.1.2 分析技术与方法 |
3.1.3 地球化学特征 |
3.1.4 岩浆源区与岩石成因 |
3.1.5 哀牢山古特提洋缝合时限 |
3.2 碎屑锆石年代学 |
3.3 特提斯早古生代地理格局 |
3.4 哀牢山缝合带位置新界定 |
4代表性矿床成矿模式与构造驱动 |
4.1 老厂 Pb-Zn-Ag-Cu 矿床 |
4.1.1 区域地质背景 |
4.1.2 矿床地质特征 |
4.1.3 火山岩元素地球化学 |
4.1.4 硫同位素 |
4.1.5 铅同位素 |
4.1.6 成矿模式与构造指示 |
4.1.7 结论 |
4.2 镇沅 Au 矿床 |
4.2.1 区域地质背景 |
4.2.2 矿床地质特征 |
4.2.3 构造网络与控矿 |
4.2.4 矿床地球化学 |
4.2.5 成矿过程与动力学背景 |
4.2.6 结论 |
5特提斯复合造山过程与成矿系统时空构架 |
5.1 增生造山构造演化 |
5.1.1 原特提斯旋回 |
5.1.2 古特提斯旋回 |
5.1.3 中特提斯旋回 |
5.1.4 新特提斯旋回 |
5.1.5 构造演化模型 |
5.1.6 微地块裂解与增生 |
5.2 碰撞造山构造演化 |
5.2.1 挤压褶皱期 |
5.2.2 拆沉伸展期 |
5.2.3 挤压走滑期 |
5.2.4 伸展旋钮期 |
5.2.5 构造演化过程与效应 |
5.3 复合造山特征与构造转换 |
5.4 成矿系统划分与演化 |
5.4.1 增生造山成矿系统 |
5.4.2 碰撞造山成矿系统 |
5.4.3 复合造山成矿系统特色 |
6结论 |
6.1 主要认识与成果 |
6.1.1 增生造山演化过程 |
6.1.2 碰撞造山演化过程 |
6.1.3 后碰撞型岩浆岩成因与大地构造指示 |
6.1.4 古地理格架与缝合带位置新界定 |
6.1.5 特色大型矿床成矿模式及其构造驱动机制 |
6.1.6 成矿系统时空构架 |
6.2 存在问题与建议 |
6.2.1 原-古特提斯的构造转换形式和机制 |
6.2.2 中生代板内伸展的动力学机制与成矿事件 |
6.2.3 富集地幔再活化的触发机制与成岩成矿作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云南哀牢山红宝石的微量元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
2 样品与测试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 |
3.1.1 吸收光谱的归属与讨论 |
3.2 电子探针 |
3.2.1 化学成分对比 |
3.3 ICP-MS分析 |
4 总结 |
(6)云南宝兴厂富碱斑岩型铜钼金多金属矿床构造—岩浆—成矿时空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范围、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 斑岩型矿床研究现状 |
1.3.1 斑岩型矿床研究历史 |
1.3.2 斑岩型矿床研究成果 |
1.3.3 成矿物质来源 |
1.3.4 构造背景及成矿环境 |
1.3.5 富碱斑岩(或碱性岩)与成矿 |
1.4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5 关键科学问题 |
1.6 完成的主要工作 |
1.7 样品分析 |
1.7.1 样品采集 |
1.7.2 样品制备 |
1.7.3 分析方法 |
1.8 创新成果 |
2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地层 |
2.1.1 元古界 |
2.1.2 古生界 |
2.1.3 中生界 |
2.1.4 新生界 |
2.2 构造 |
2.2.1 断裂 |
2.2.2 褶皱 |
2.3 岩浆岩 |
2.4 构造演化 |
2.5 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 |
2.5.1 地壳结构和莫霍面特征 |
2.5.2 重力异常特征 |
2.5.3 航磁异常特征 |
2.5.4 地球化学特征 |
2.6 遥感特征 |
2.7 矿产特征及成矿系列 |
2.7.1 矿产特征 |
2.7.2 成矿系列 |
3 马厂箐岩体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岩作用 |
3.1 斑岩、富碱侵入岩系和埃达克岩系研究现状 |
3.1.1 斑岩 |
3.1.2 富碱侵入岩系和埃达克岩岩石组合 |
3.2 马厂箐岩体地质特征 |
3.3 岩石学及矿物学特征 |
3.4 马厂箐岩体化学特征 |
3.4.1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 |
3.4.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3.5 成岩年代学 |
3.6 成岩作用 |
3.6.1 成岩物质来源 |
3.6.2 成岩环境 |
3.6.3 成岩动力学过程 |
4 矿床地质 |
4.1 宝兴厂矿区地质特征 |
4.1.1 地层 |
4.1.2 构造 |
4.1.3 岩浆活动 |
4.1.4 矿段划分 |
4.2 矿化类型 |
4.3 矿体特征 |
4.3.1 铜、钼矿体 |
4.3.2 金矿体 |
4.4 矿石特征 |
4.4.1 铜、钼矿石 |
4.4.2 金矿石 |
4.5 围岩蚀变特征 |
4.5.1 岩体的蚀变分带 |
4.5.2 接触带蚀变 |
4.5.3 围岩地层蚀变 |
4.6 成矿期与成矿阶段 |
4.7 矿段地球物理特征 |
4.7.1 金厂箐-人头箐矿段 |
4.7.2 乱硐山矿段 |
4.7.3 马厂箐矿段 |
4.7.4 双马槽矿段 |
5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5.1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 |
5.2 微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
5.2.1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
5.2.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5.2.3 成矿元素地球化学 |
5.3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
5.3.1 氢氧同位素 |
5.3.2 硫同位素 |
5.3.3 碳同位素 |
5.4 放射性铅同位素地球化学 |
5.5 成矿年代 |
5.6 矿床成因 |
6 构造-岩浆-矿化时空结构模型 |
6.1 宝兴厂矿区构造时空结构 |
6.2 马厂箐岩体的时空分布 |
6.3 成矿作用 |
6.4 成矿系列 |
6.5 时空结构模型 |
7 控矿因素及成矿预测 |
7.1 成矿控制因素分析 |
7.1.1 大地构造环境 |
7.1.2 构造控岩控矿 |
7.1.3 岩浆岩与成矿 |
7.1.4 地层控矿 |
7.2 各矿段成矿控制因素 |
7.2.1 金厂箐-人头箐矿段 |
7.2.2 乱硐山矿段 |
7.2.3 马厂箐矿段 |
7.2.4 双马槽矿段 |
7.3 成矿预测 |
7.3.1 金厂箐-人头箐矿段 |
7.3.2 乱硐山矿段 |
7.3.3 马厂箐矿段 |
7.3.4 双马槽矿段 |
7.4 找矿靶区 |
8 结论 |
8.1 结论 |
8.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版说明 |
个人各简况 |
(7)中国宝石学研究十年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宝石资源与宝石矿物研究 |
1.1 金刚石资源与矿床研究 |
1.2 红宝石和蓝宝石 |
1.3 祖母绿 |
1.4 翡 翠 |
1.5 其它宝石 |
1.6 珍 珠 |
2 现代宝石学的研究重点 |
2.1 宝石鉴定 |
2.2 人工合成宝石技术与工艺 |
2.3 宝石的优化处理技术 |
3 中国宝石学研究未来发展趋势 |
(8)三江特提斯造山带岩石圈物质结构及其对斑岩成矿约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数据分析测试方法 |
1.5.1 数据的采集及数据源 |
1.5.2 全岩主微量分析 |
1.5.3 锆石U-Pb定年及Hf同位素分析 |
1.5.4 同位素填图方法及流程 |
1.5.5 同位素等值线填图方法 |
1.6 完成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主要地块和缝合带 |
2.1.1 主要地块 |
2.1.2 主要缝合带 |
2.2 构造演化 |
2.2.1 原特提斯阶段 |
2.2.2 古特提斯阶段 |
2.2.3 中特提斯阶段 |
2.2.4 新特提斯阶段 |
2.2.5 碰撞造山阶段 |
2.3 岩浆岩 |
2.3.1 早古生代岩浆 |
2.3.2 二叠世-早三叠世岩浆 |
2.3.3 中-晚三叠世岩浆 |
2.3.4 早白垩世岩浆 |
2.3.5 晚白垩世岩浆 |
2.3.6 古新世-早始新世岩浆 |
2.3.7 中始新世-早渐新世岩浆 |
2.4 区域矿产 |
3 三期含矿斑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
3.1 晚三叠世的含矿斑岩体特征 |
3.1.1 年代学特征 |
3.1.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3.1.3 Hf同位素特征 |
3.1.4 岩石成因与源区 |
3.2 晚白垩世含矿斑岩体特征 |
3.2.1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3.2.2 岩石成因与源区 |
3.3 古近纪含矿斑岩体特征 |
3.3.1 年代学特征 |
3.3.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3.3.3 Hf同位素特征 |
3.3.4 岩石成因与源区 |
4 典型斑岩型矿床 |
4.1 晚三叠世典型斑岩型矿床 |
4.1.1 矿区地层 |
4.1.2 矿区构造 |
4.1.3 侵入岩 |
4.1.4 矿化蚀变 |
4.2 晚白垩世典型斑岩型矿床 |
4.2.1 矿区地层 |
4.2.2 矿区构造 |
4.2.3 侵入岩 |
4.2.4 矿化蚀变 |
4.3 新生代典型斑岩型矿床 |
4.3.1 矿区地层 |
4.3.2 矿区构造 |
4.3.3 侵入岩 |
4.3.4 矿化蚀变 |
5 三江特提斯三维地壳架构与斑岩成矿 |
5.1 地球化学与同位素填图结果 |
5.1.1 锆石U-Pb年龄填图结果 |
5.1.2 锆石Hf同位素填图结果 |
5.1.3 全岩Nd同位素填图结果 |
5.1.4 全岩Nb/Ta地球化学填图结果 |
5.1.5 全岩V/Sc地球化学图结果 |
5.1.6 全岩Sr/Y地球化学填图结果 |
5.1.7 全岩Eu地球化学填图结果 |
5.2 讨论 |
5.2.1 三江特提斯造山带岩石圈物质架构 |
5.2.2 冈瓦纳和华夏大陆构造边界 |
5.2.3 三江特提斯造山带新生地壳形成和改造 |
5.2.4 三维地壳架构与斑岩成矿耦合关系 |
5.2.5 西部青藏高原地壳架构简单对比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云南哀牢山红宝石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矿区地质构造概况 |
2 红宝石大理岩和红宝石的岩石矿物 |
3 经济和地质意义 |
四、云南哀牢山红宝石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越南安沛红宝石的宝石学特征及热处理工艺定量化研究[D]. 王庆楠.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3)
- [2]云南红宝石的宝石学特征及改善工艺研究[D]. 刘学良. 华东理工大学, 2011(12)
- [3]哀牢山金矿带成矿作用与构造控矿研究[D]. 张垚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9)
- [4]三江特提斯复合造山带构造演化与典型矿床成矿过程研究[D]. 李龚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8)
- [5]云南哀牢山红宝石的微量元素分析[J]. 黄欣,薛秦芳.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2008(02)
- [6]云南宝兴厂富碱斑岩型铜钼金多金属矿床构造—岩浆—成矿时空结构[D]. 李汉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11)
- [7]中国宝石学研究十年新进展[J]. 申柯娅,王昶. 矿物学报, 2000(04)
- [8]三江特提斯造山带岩石圈物质结构及其对斑岩成矿约束[D]. 杜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9]云南哀牢山红宝石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意义[J]. 钱天宏,姚锁柱,王义昭. 矿床地质, 1996(S2)
- [10]云南哀牢山红宝石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意义[J]. 钱天宏,姚锁柱,王义昭. 矿床地质, 1996(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