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的社会阶层出现后的统战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冀慧珍,梁瑾璐,马永峰[1](2021)在《阶级阶层嬗变与新时代统一战线的发展》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级阶层悄然嬗变,从原有的"两阶级一阶层"中裂变新生出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新的社会阶层,阶级阶层的地位和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阶级阶层变化使统一战线的工作范围、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和队伍建设面临新的挑战,也对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代统战工作应树立新的统战理念;推动统战工作组织化,最大程度团结社会力量;推动统战工作核心化,最大范围凝聚社会共识;推动统战工作常态化,提升统战工作效能,在不断适应阶级阶层变化的过程中形成独特的统战工作模式。
陈喜庆[2](2021)在《关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几个问题》文中提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涉及到诸多方面,重点要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关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产生、发展过程和基本状况。二是关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政治和社会属性,明确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三是关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工作开展情况,明确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重要意义、重点内容、方针原则方法和责任主体。四是关于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应加强思想引领、教育培训和安排使用。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发挥好作用要坚定政治信念,积极参政议政,抓好事业发展,主动服务社会。
刘启营[3](2020)在《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困境及社会化工作机制构建》文中指出统战工作社会化是统战工作科学发展的体现。当前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面临诸多困境:相关机制作用没有得到应有发挥;社会载体功能没有完全体现;方法手段亟待创新;社会化保障机制亟待完善。为此,需要构建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社会化工作机制:更新理念,优化统战环境,发挥新联会的载体作用,构建工作保障机制,创新统战方法手段,构建激励机制与考核评价机制等,将新的社会阶层有效组织起来。
周茜[4](2020)在《吉林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40年以来,由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逐步产生了新的社会阶层这一群体。这些新的社会阶层虽然是从传统的工人、农民和广大的知识分子阶层转化而来,但与他们有着本质的不同,有着自己的个性和特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队伍日益壮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何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成为了吉林省各级统战部门必须要面对的工作难点。新的社会阶层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其发展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促进了我国社会结构的变化、促进了我国社会管理方式的转变。本文从社会阶层分层理论的研究以及新的社会阶层的来源、概念的研究、特征的研究以及如何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研究角度总结了国内学者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研究以及国外学者对阶级阶层分层理论和统一战线理论的研究。由于政策的变化,该阶层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时期,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十八大以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情况。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认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是改革开放后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分为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中介组织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新媒体从业人员四个不同社会群体。具有社会性、流动性以及可变性特征、各群体间差异性、高学历的本质特征。本文着重说明了吉林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自然情况和政治安排使用情况,论述了吉林省该阶层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的地域特征:规模较小;总体作用小,但部分个体作用突出;发展呈现出地域和职业发展呈现出不均衡的态势;该阶层队伍不断壮大,经济贡献率越来越大。本文着重分析了吉林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主要是组织建设缺失、统战工作未形成合力、社会影响力有待增强。针对吉林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存在的问题,在本文对其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吉林省现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做好该阶层的统战工作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处理好一致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处理好分与合的关系的工作思路;秉持着发挥党委政府职能、完善管理体制、完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体系、加强思想引领、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推进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具体工作举措。
夏玲玲[5](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统一战线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和政治优势,在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统一战线工作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工作理论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理论的形成、性质和地位等,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重要文献进行全面研读和分析,学习领悟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及创新演变。统一战线在民主党派工作、宗教工作、民族工作中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等方面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和成效,最大程度地吸纳、巩固和团结了广大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人士。改革开放40多年来,国家与社会的面貌日新月异,党的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实现了创新与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的引领下,统一战线经验积微成着,统一战线的同心圆越画越大。在梳理和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统一战线基本理论和成效的基础上,从理论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统战立法等方面总结凝练出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经验。新时代,统一战线不仅在协调社会主要矛盾、社会阶层结构分化、利益诉求多样化方面的作用愈加突出,而且在思想引领和凝聚社会共识方面的作用也愈加突出。当前,随着改革的深化、利益关系的调整,统一战线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与挑战,因此,在把握党领导一切的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同时强化统战工作意识,运用统战思维凝聚磅礴力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而努力,为统一战线工作的实践创新提供有益参考。
吴越[6](2020)在《昆明市呈贡区新社会阶层青年群体统战工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与建设的实践总结出来的、有利于扩大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重要法宝。在今天,统一战线仍然是中国共产党开展群众工作的重要法宝,通过统一战线对新社会阶层人士开展群众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眼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立足于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深刻认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的极端重要性。新社会阶层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在改革开放持续深入、就业体制束缚松解、就业流动途径多样等社会环境下,该阶层不断发展和壮大,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面对这股具有潜力的新生力量,需要更好地发挥统一战线的作用,教育引导好他们发挥出积极的力量。加强新社会阶层的统战工作,有利于巩固和扩大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基础,有利于提高各级党委和各级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有利于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昆明市呈贡区以互联网经济为主的新兴经济体比较多,且有十余所省属重要大学在该区域范围内,有云南省最大的青年创业园区。呈贡区在新社会阶层人士以及其中所包含的青年群体在云南省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本文选择以呈贡区作为调研的范本,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等方式,对该区新社会阶层青年群体及统战工作情况开展了广泛的调研,了解该区新社会阶层青年群体的行业分布、思想状况、价值取向、利益诉求等情况,结合现阶段新社会阶层青年群体的统战工作,分析目前新社会阶层青年群体统战工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加强昆明市呈贡区新社会阶层青年群体统战工作的思路与建议,为深入研究当前新社会阶层青年群体的统战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通过研究,也进一步发现,针对新社会阶层青年群体的特点,在统战工作中必须有效融入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提升政治认同、凝聚社会共识、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闫磊[7](2020)在《共产国际影响下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研究(1921-1945)》文中研究指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对外政策与自身的革命理念紧密相关,换言之,对国际形势的认识与制定的对外政策本身就是其追求革命目标的一部分。以二十世纪上半叶世界格局的变动与国际共运的发展为背景,考察中共在探索对外政策方面的独立自主之路,是本文的研究视角与思路。这一过程的复杂性在于:一方面列强诸国对中国社会控制之深,中国政局的变化深受外部势力的影响,中外关系错综缭乱,难以把握;另一方面,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中共在对外政策上长期保持了遵从苏联的基本方向。从本质上讲,中共对外政策的理论与实践上面临的挑战是,如何以中国革命为中心,将世界革命与民族革命,阶级利益与国家利益统一起来,根据具体的实际形势,选取正确的价值标准来区分内外,达到统战的目的。共产国际存在期间,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与苏联所处的国际环境,对国际共运的战略做了三次重大调整。这些战略转折深刻影响到中共的革命路线,几乎完全照应了中共革命的三个时期:大革命时期;苏维埃革命时期;抗战时期。第一次转折是在1921年前后,列宁与共产国际从发动欧洲范围的世界革命转向东方的民族殖民地革命,将东、西方两种性质的革命统一于世界革命的进程中。受此指导,中共成立初期的革命路线确定为与民族资产阶级组成联合战线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但比较而言,在革命的双重任务中,中共赋予了对外反帝以更为重要的意义。第二次转折是在1928年完成的,共产国际六大以“第三时期”为理论依据,形成了中期“左”倾路线。中共受此理论的影响,按照苏维埃革命的要求推行了两次“左”倾进攻路线。这期间,作为区域政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根据列宁主义的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外交政策,虽然仍饱含反帝卫苏的内容,但逐渐将重心转向抗日。第三次转折是1935年,共产国际七大提出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战略,中共也根据国际七大的精神提出了具有统战性质的抗日外交政策。尽管在“慕尼黑协定”出台后,共产国际重提世界革命与反对一切帝国主义,中共对国民党和英美国家亦实行戒备。但此后以新民主主义论的提出为标志,特别是皖南事变发生后,中共意识到在革命立场上与共产国际根本相异,进而在毛泽东的带领下,全党范围内展开了以马列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内容的思想教育运动。同时,在抗战中后期,中国共产党的对外政策也走出了全面的、自主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通过对外政策与世界革命相联系,且外部环境的变化往往又成为对内革命路线制定的现实依据。中国共产党在抗战后期探索出的外交道路与形成的外交思想,可总结为:将世界革命与国家革命,阶级利益与民族利益统一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既坚持原则又不失策略,积极利用国际局势与中外关系中一切有利因素,贯彻以统战思想为革命服务。在思想成果意义上,中国共产党的对外思想无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宏观的历史时段观照,本文最后从外力与内争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对国际主义与世界革命认识的演变,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对外思想对新中国建立初期外交方针的影响三个角度,进一步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的历史作用和意义。
赵兴银[8](2019)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研究》文中认为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由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转变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的政治地位、中心任务和面对的环境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面对这一重大的历史转折,党主动适应社会变革带来的新任务新要求,积极领导和推动了全国范围的社会变革。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引下,主动适应国内外形势发生的新变化,抓住历史发展的潮流,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中努力探索执政条件下党的群众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在七年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在没有全面执政经验的前提下,短时间内取得了一系列伟大的建设成就,根本原因在于各项事业的发展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在经济社会发展极为落后的条件下,党始终能把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紧紧依靠人民,作为战胜一切困难、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先决条件,并为此作出了持续的、不间断的努力。在初建政权的特殊时代背景中,中国共产党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不动摇、不走样,明确了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后的历史方位,在此基础上成功实现了工作任务的转型和工作方式的转变,并在艰难的转型中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为推动新中国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本文立足1949年至1956年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从多个层面、多个视角探究和分析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工作实践,并结合相关问题的研究,分析了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巩固政权、化解危险、领导建设和发展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为开辟新的历史条件下群众工作的新境界,做好群众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本文共分七部分,各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绪论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内容,分别为:一、论文选题的背景与依据,包括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二、目前研究现状分析,包括国内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分析以及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分析和评价;三、相关概念界定,主要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时间界定、“群众”内涵的界定、“群众工作”“群众运动”、“党群关系”等概念的界定;四、主要研究方法;五、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等。正文部分分六章进行了详细阐述,具体如下:第一章论述了党的群众工作的理论依据。一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关于“人民群众”的论述,确立了党的群众工作的理论基础;二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明确了执政党建设与群众工作之间的关系,为党的群众工作的开展明确了方向;三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论,奠定了群众工作的社会理论基础。第二章对民主革命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历史进行了考察。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依靠各阶级、阶层的广大人民群众成长、发展、壮大起来的政党,其群众工作的好与坏、成与败,直接影响并决定了这个政党的生命力的存续与发展。本章通过对民主革命时期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的具体实践的历史考察,对各个历史时期党在开展群众工作方面的经验和有效做法的系统总结,进一步明确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与民主革命时期党的群众工作之间的继承性和连续性,进一步为当前如何做好新时代党的群众工作提供了思路借鉴和方法指导。这一章共分五个部分,分别是: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的初步探索;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积极发展;抗日战争时期的有力推进;解放战争时期的全面收获;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经验与启示。第三章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社会背景。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的思路和举措,其内在的逻辑思维和工作方式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密切的联系。因此,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必须充分认识和把握这一时期的社会历史条件以及各个阶层社会心理发生的变化。这一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立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客观的条件,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实践进程实现了有机融合。党的群众工作的对象是一个复杂的群体,这个群体在几千年的传统封建社会中形成了较为稳定和牢固的社会心理。这种复杂的社会心理带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即使在社会发生重大转型后,群众对社会的认识水平和认可度仍然会用传统的视角来看待新事物、新现象。因此,本章首先对不同社会群体,包括工农群众、知识分子、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心理变化进行了具体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党围绕不同社会群体社会心理的变化,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对群众工作政策进行了调整,实现了群众工作方式方法上的转变。第四章重点回顾并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的实践进程。群众工作的开展需要具备一定的历史条件,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群众工作是在相对比较特殊的时代条件下推进的。处理好执政党与各阶级阶层的关系,反映到群众工作的目标和要求上来,就要通过具体的工作实践在党的政策层面进行调整。本章通过党的群众工作的内在运行机制、内在监督机制、内在长效机制三个方面对党的群众工作实践机制建设进行了具体阐述。在此基础上,党的群众工作方法围绕机制的建设也随着发生相应的变化。第五章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价值意蕴。新中国成立初期是一个关键的时期,这一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为党完成执政任务、实现执政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总体而言,本章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研究,认为这一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为执政条件下完成党的工作任务、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践行党的宗旨意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提供了动力保障、建设思路、实践标准,并在此基础上积累了经验,明确了目标和要求。第六章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现实启示。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关键要为当前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启示。本章前三部分分别从群众工作应探索其规律性,把握特点,研究方法,做到因时因势而异;群众工作的实践应在丰富党的群众路线的内涵中体现时代性;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应成为党的群众工作始终秉持的核心价值理念,三个方面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历史经验。第四部分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当代启示,通过对党的群众工作的时代背景、具体举措、历史价值和实践经验的分析,指出对当前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加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启示。结语部分主要总结了本文研究成果,并为下一阶段的研究工作提出思路及方向。
陈亮[9](2019)在《新时代基层统战工作研究 ——以Z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统一战线理论最早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并进行深入研究的,列宁根据苏联国情进行创新,而后传入中国。毛泽东、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结合中国发展需要,对统一战线理论做出了进一步的完善,并使之符合中国的实际,作为我党取得事业胜利的重要武器,受到了党中央不同时代领导人的重视。2015年,在我国颁布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中,对统战工作的方法、内容以及性质等做了新的解释,也进一步丰富了我国新时代特色统一战线理论,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尤其是进入新时代,基层统战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作用日益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基层统战工作是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统战工作的基础,直接关系到统战工作的持续发展,关系到促进基层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到保障基层社会经济文化健康发展,甚至关系到基层政权稳固。做好基层统战工作,有利于夯实党的群众基础,化解社会矛盾,增进团结,维护稳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但是,新形势下,基层统战工作不仅面临着新的挑战,而且存在着阻碍发展的诸多问题。对新时代基层统战工作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丰富新时代基层统一战线参与社会治理的相关理论,在促进统一战线工作发展的同时,充实完善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功能;另一方面,可以深化新时代基层统一战线理论的发展,对新时代基层统战工作实践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以Z县新时代统战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访谈调研,掌握了大量数据和实际案例,总结十八大以来Z县新社会阶层的统一战线发展情况和Z县新社会阶层人员主要特点,对Z县基层统战工作方法和取得的成绩进行总结,并对Z县基层统战工作的现存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建议,以期能给出新时代基层统战工作可借鉴的新出路。
贾双跃[10](2019)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分化现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所谓社会分化,就是社会结构不断分解重组的过程,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分类日益凸显,社会差别逐渐增多的现象。从蒙昧、野蛮时代迄今的人类历史表明,社会结构分化同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相伴始终,特别是当人类文明开启现代历程之后,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等“现代变量”所引发的社会分化尤为剧烈和突出。自19世纪中页开启现代化进程以来,中国始终面临如何看待和治理社会分化现象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当时的政府在很大程度上是放任社会分化的,其结果导致社会失控,国家一盘散沙;鉴于上述教训,新中国成立之后的30年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严格抑制社会分化,进而建立了一个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低分化社会,该社会极大促进了社会团结和现代生产力发展,但由于其本身固有的一系列缺陷,最终不但没有实现推动现代化的使命,反而酿成了文化大革命这样的社会浩劫。上述事实证明,在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既不能完全放任社会分化,也不能无视历史规律,极度压抑社会分化。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终于找到了一条社会结构分化与社会发展进步良性互动的现代化之路。在这条道路上,社会分化以市场经济改革为原初动力,以计划经济时代的低分化社会为原点,经过系统分化、职业分化、收入分化、阶层分化,逐渐催生出一个以“高分化”为主要特征的社会。总体而言,上述社会结构分化过程主要表现为非对抗性、渐进性、不平衡性、可控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基本符合中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规律。同时也应看到,随着时代发展以及现代化建设逐步深化,当代中国社会分化还表现出一系列新趋势,包括,社会分化维度日益多元化、社会分化“跨边界”现象日益增多、社会分化日益显现“流动性”趋势、网络社会分化日趋明显,等等。理解这些新趋势,对准确把握和控制社会分化的未来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化具有一系列历史进步意义,这些意义也是所有现代社会本应具有的。首先,它对生产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它产生了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现代政府部门、现代经济部门、专业技术人员、普通劳动者等社会主体,创造出了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社会环境,催生出了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组织形式。其次,它创造出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整合的条件,包括增进社会群体之间的依赖和互补,涵养理性、开放、包容的共同价值,创造群际联系的纽带,削弱阶级阶层冲突,等等,这些条件都是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最后,它促进了人的自由发展,这一点在中国具有更为突出的意义,因为,计划经济时代,中国公众曾极度缺乏自由迁徙、自由交易、自由思想、自由选择生活方式等基本权利,而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分化恰恰促进了这些权利的回归,激活了社会成员的意志自由,拓展了社会成员的自由选择空间,彰显了社会成员的个性自由。还应注意的是,只有将社会结构分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才能充分发挥其历史进步作用,而如果社会结构分化与其正常、合理状态出现较大偏差,则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风险,阻碍社会发展进步。综合国内外的历史经验教训可知,这些风险和挑战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第一,社会分化导致宏观结构失衡。包括:系统结构失衡,特别是“政治、经济、社会”三大子系统失衡;职业结构比例失衡;社会两极分化;社会碎片化。第二,社会群体分化出现反常现象。具有重大风险的三类反常的群体分化现象分别是:弱势群体的分化、边缘群体的分化和反社会群体的分化。第三,社会分化对社会心态具有一系列潜在消极影响。包括:削弱传统社会信任的基础、导致社会冷漠、增加社会焦虑,等等。这些风险和挑战有些已经在中国社会中有所积累和显现,有些尚未出现端倪,但是同样不可忽略,因为一旦风险显现,其治理成本将是巨大的。对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社会而言,为了充分激活社会分化的历史进步作用,合理控制社会分化的潜在风险,应对社会分化对社会发展、进步的挑战,需要转变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整合方式,面向高分化社会重构社会秩序。首先,高分化社会中,社会秩序的生成主体应由单一的国家转变为包括国家、社会组织、个人等在内的多元社会主体,并且,这些主体都有其自身行动的边界和限度,它们必须在这些边界和限度之内发挥自身社会整合的功能。其次,在高分化社会中构建社会秩序,需要充分挖掘、利用一系列有利于社会整合的条件。包括:发展生产力;重新发现和申明共同利益、共同风险、共同目标、共同价值等社会中的“共同因素”;培育、保护和充分利用功能互赖、社会流动、群际交往等对高分化社会来说十分重要的社会纽带。最后,正常的、有助于社会进步和社会整合的社会分化应遵循如下原则:分化与整合同步发展原则;合理性原则;付出与收益等比例分配原则;可控性原则;底线原则;渐进性原则;充分吸纳原则。结语部分对本研究进行总结和反思,得出基本研究结论,并对可能的扩展领域进行探索。
二、新的社会阶层出现后的统战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的社会阶层出现后的统战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阶级阶层嬗变与新时代统一战线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革开放以来阶级阶层的变化 |
(一)裂变与新生:改革开放以来阶级阶层的变化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阶级阶层嬗变中诞生的新生力量 |
1. 新的社会阶层获得承认 |
2.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取得独立地位 |
二、改革开放以来阶级阶层变化的原因 |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尝试到逐步成熟 |
(二)系列优惠政策从经济领域到多领域覆盖 |
(三)实事求是指引下的价值重塑 |
(四)现代科技与网络的时空兴盛 |
三、阶级阶层变化为统一战线带来的挑战 |
(一)社会阶级阶层的变化要求扩大统战工作范围 |
(二)社会阶级阶层的变化使统一战线的工作内容更加复杂 |
(三)社会阶级阶层的变化要求统一战线的工作方式发生转变 |
(四)社会阶级阶层的变化要求优化统一战线工作的队伍建设 |
四、阶级阶层嬗变中统一战线的应对 |
(一)动态开放,重塑大统战工作新观念 |
(二)团结力量,推动统战工作组织化 |
(三)聚力凝心,推动统战工作主动化 |
(四)提升效能,推动统战工作常态化 |
(2)关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产生、发展过程和基本状况 |
(一)改革开放以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产生的背景 |
(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概念的演变过程 |
(三)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现状与特征 |
二、关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政治和社会属性 |
(一)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科学论断的提出,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 |
(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论断 |
(三)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科学论断的提出,对巩固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具有重大意义 |
三、关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工作开展情况 |
(一)为什么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关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重要意义 |
(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做什么———关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重点内容 |
(三)怎样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关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方针、原则和方法 |
1.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方针 |
2.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原则 |
3.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方法 |
(四)谁来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关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责任主体 |
四、关于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
(一)近年来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情况 |
(二)对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发挥好作用的要求 |
1. 要坚定政治信念 |
2. 要积极参政议政 |
3. 要抓好事业发展 |
4. 要主动服务社会 |
(3)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困境及社会化工作机制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一、相关内涵界定 |
(一)统战工作社会化内涵 |
(二)统战工作社会化机制 |
二、构建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社会化工作机制之条件基础 |
(一)现实基础:统战工作范围不断拓展延伸 |
(二)载体基础:统战社会化网络格局基本形成 |
(三)环境基础:诸多社会关系与社会诉求有待协调 |
(四)方式手段:新媒体网络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
三、当前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面临的困境 |
(一)相关机制作用没有得到应有发挥 |
(二)统战工作社会载体功能没有完全发挥 |
(三)统战工作方法手段亟待创新 |
(四)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社会化保障机制亟待完善 |
四、构建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社会化机制 |
(一)形成统战工作社会化的理念 |
(二)充分发挥协会团体的载体作用 |
(三)优化新的社会阶层统战环境 |
(四)完善与构建统战工作保障机制 |
(五)创新统战方法手段 |
(六)构建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的激励机制与考核评价机制 |
(4)吉林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意义 |
(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文献综述 |
(三)我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历史沿革 |
(四)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点 |
一、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相关概念及本质特征 |
(一)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一战线定义和分类 |
(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本质特征 |
二、吉林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情况 |
(一)吉林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自然情况 |
(二)吉林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政治安排使用情况 |
(三)吉林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地域特征 |
三、吉林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组织建设缺失 |
(二)统战工作未形成合力 |
(三)社会影响力有待增强 |
四、吉林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对策 |
(一)吉林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思路 |
(二)吉林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具体举措 |
结论 |
参考文献 |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统战工作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统一战线的性质和地位 |
一、统一战线理论的形成 |
二、统一战线的性质 |
三、统一战线的作用和地位 |
第二节 统一战线的制度基础 |
一、多党合作制度 |
二、政治协商制度 |
第三节 统一战线的对象 |
一、广义层面的对象 |
二、狭义层面的对象 |
第四节 统一战线的方针和原则 |
一、统一战线的方针 |
二、统一战线的原则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统战工作成效 |
第一节 民主党派争当“主人翁”,主动参政议政 |
一、动员和组织民主党派积极参与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 |
二、民主党派工作的成效显着 |
第二节 民族凝聚力显着增强,宗教工作迈入规范化轨道 |
一、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 |
二、宗教工作迈入新轨道 |
第三节 党外知识分子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代表勇当“生力军”,积极建言献策 |
一、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凝聚功能不断凸显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代表工作更加务实 |
第四节 海(境)外统战搭起“连心桥”,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
一、坚持爱国主义导向的海外统战工作扎实有效 |
二、坚持民族复兴导向的境外统战工作稳步推进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统战工作经验 |
第一节 必须用党的创新理论不断丰富统战工作指导思想 |
一、创新党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 |
二、党的创新理论丰富了统战工作的思想指导 |
第二节 必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持续为统战工作注入活力 |
一、民主协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
二、推进民主协商体制机制改革为统战工作增添动力 |
第三节 必须坚持统战工作服务中心工作原则不动摇 |
一、统战工作是党的中心工作全局的一部分 |
二、统战工作必须服务党的中心工作 |
第四节 科学开展统战立法为统战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
一、依法开展统战工作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
二、创新统战工作立法为依法开展统战工作提供法律支撑 |
第四章 新时代做好统战工作的几点思考 |
第一节 坚定不移加强党对统战工作的领导 |
一、准确把握“党领导一切”的历史逻辑 |
二、准确领会“党领导一切”的实践逻辑 |
第二节 必须强化新时代统战工作的意识形态重点 |
一、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
二、新时代做好统战工作必须时刻绷紧意识形态这根弦 |
第三节 坚定不移运用统战思维凝聚民族复兴磅礴力量 |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汇聚各方力量 |
二、统战思维是汇聚全民族力量的重要法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昆明市呈贡区新社会阶层青年群体统战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新社会阶层青年群体统战工作的理论基础及价值阐释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阶层理论 |
2.2.2 统一战线理论 |
2.2.3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 |
2.3 新社会阶层青年群体统战工作的价值阐释 |
2.3.1 有助于画出统一战线最大的同心圆 |
2.3.2 有助于做好意识形态安全工作 |
2.3.3 有助于创新社会治理 |
第三章 昆明市呈贡区新社会阶层青年群体统战工作调研 |
3.1 昆明市呈贡区新社会阶层青年群体的现状 |
3.1.1 社会组织从业人员 |
3.1.2 中介组织从业人员 |
3.1.3 新媒体和网络从业人员 |
3.1.4 外资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 |
3.1.5 私营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 |
3.1.6 自由职业人员 |
3.2 新社会阶层青年群体的基本特点 |
3.2.1 内部人员结构多元与复杂 |
3.2.2 整体阶层意识非常淡薄 |
3.2.3 了解党和国家政策的途径单一 |
3.2.4 组织形式相对松散 |
3.3 新社会阶层青年群体统战工作的成效 |
3.3.1 统战工作的制度初步建立 |
3.3.2 统战工作的团体组织不断建立 |
3.3.3 统战工作的思想基础逐渐巩固 |
3.4 新社会阶层青年群体统战工作存在的问题 |
3.4.1 青年群体对统战工作缺乏全面的了解与认识 |
3.4.2 统战工作的内容存在边缘化和空心化的现象 |
3.4.3 统战工作还不够精准有效 |
3.5 新社会阶层青年群体统战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5.1 相关部门对青年群体统战工作宣传不到位 |
3.5.2 青年群体统战工作未引起相关部门足够重视 |
3.5.3 统战工作与青年群体的发展和变化不匹配 |
第四章 加强昆明市呈贡区新社会阶层青年群体统战工作的建议 |
4.1 强化思想教育切实加强统战宣传增进了解 |
4.1.1 合理利用爱国主义考察教育活动开展统战宣传工作 |
4.1.2 吸纳优秀人才加强统战宣传队伍建设 |
4.1.3 运用网络平台团结网络人士拓宽统战宣传渠道 |
4.2 加强政治引领完善统战工作的内容和机制 |
4.2.1 拓展党建平台载体打造统战工作的特色品牌 |
4.2.2 明确责任加快形成统战工作的长效机制 |
4.2.3 拓宽政治参与渠道凝聚统战工作的思想共识 |
4.3 实施精准统战充分发挥青年群体的积极作用 |
4.3.1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切实加强统战工作 |
4.3.2 深入调研积极回应青年群体的社会关切 |
4.3.3 坚持群众路线提高青年群体的关注度 |
4.3.4 科学精准施策发挥青年群体的积极作用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科研和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B 调查问卷 |
附录C 访谈提纲 |
(7)共产国际影响下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研究(1921-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
1.2 学术前史 |
1.3 本文的主要观点与结构安排 |
1.4 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概念的解释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共产国际成立初期的战略转变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政策(1921—1927) |
2.1 共产国际东方战略与反帝统一战线策略的形成 |
2.1.1 共产国际世界革命战略的调整 |
2.1.2 东、西方革命战略决定的革命路线 |
2.1.3 世界革命理论的发展及其对中国思想界的影响 |
2.2 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政策的形成与演变 |
2.2.1 共产国际代表来华与中共联俄反帝对外政策的初步提出 |
2.2.2 中共对外反帝的目标与策略 |
2.2.3 共产国际指导下中共反帝主张的激进与妥协 |
2.2.4 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对社会民主党的认识与态度 |
2.3 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政策的内涵解析 |
2.3.1 民族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认识 |
2.3.2 反帝与打倒军阀的关系 |
2.3.3 对外政策中的苏俄因素 |
第3章 :共产国际中期“左”倾路线与中共苏维埃革命前期的对外政策(1927—1935) |
3.1 共产国际中期“左倾”理论的形成 |
3.1.1 重提进攻路线和强调保卫苏联 |
3.1.2 “第三时期”理论 |
3.1.3 新的反帝路线 |
3.2 苏维埃革命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的对外政策与毛泽东的独立探索 |
3.2.1 共产国际主导中共六大和中共放弃反帝统战策略 |
3.2.2 第三时期理论指导下中共对国际形势的判断和世界革命思想 |
3.2.3 毛泽东独特的对外认识与策略 |
3.3 中华苏维埃政权的外交政策与长征中的对外方针 |
3.3.1 中共对“九·一八”事变的应对 |
3.3.2 以苏联为榜样:区域政权形态下的对外政策 |
3.3.3 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的统一:北上抗日与打通苏联 |
第4章 共产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确立与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的转变(1935—1937) |
4.1 共产国际反法西斯统战路线形成的内部动因与矛盾 |
4.1.1 共产国际政策转变的内部动力 |
4.1.2 共产国际七大路线的内部矛盾 |
4.2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对外政策的转变 |
4.3 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对外政策的开端 |
4.3.1 中国共产党形成以抗日为中心的对外政策 |
4.3.2 国际统战性质的外交方针:毛泽东同斯诺的谈话 |
4.3.3 对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的新认识:毛泽东与史沫特莱的谈话 |
第5章 共产国际路线的倒退与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的反复(1937—1941) |
5.1 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对外政策 |
5.1.1 坚持统一战线,不放弃争取外援 |
5.1.2 坚持独立自主,不可依赖外援 |
5.1.3 民间外交到官方接触:卡尔逊到访延安 |
5.2 共产国际路线倒退及其对中共外交政策的影响 |
5.2.1 共产国际路线的倒退 |
5.2.2 中共支持苏联与德订约 |
5.2.3 共产国际重提世界革命与中共转向“革命外交” |
5.3 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对外政策的初步形成 |
5.3.1 “新民主主义论”的对外方针 |
5.3.2 中国共产党处理“皖南事变”中的外交策略 |
5.3.3 中共对美、苏与日接触的不同认识及对策 |
第6章 世界形势的深刻变化与中国共产党走向世界的外交(1941—1945) |
6.1 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的自主性与全面性 |
6.1.1 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
6.1.2 中共对共产国际再提保卫苏联的应对方针 |
6.2 世界局势深刻变化与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的挑战与机遇 |
6.2.1 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太平洋反日统一战线 |
6.2.2 共产国际解散及中国共产党对苏关系的变与常 |
6.2.3 中国共产党再次运用外交途径打退第三次反共高潮 |
6.3 中国共产党对美苏对华新政策的迎拒与选择 |
6.3.1 中国共产党积极推进与美合作 |
6.3.2 中国共产党与美观察组的接触及“联合政府”的提出 |
6.3.3 赫尔利调解失败后中共对美认识的改变 |
6.3.4 苏联重新介入远东和中共对外联苏反美 |
第7章 总结 |
7.1 从中外关系的角度审视中共革命道路 |
7.2 中国共产党对外思想中国际主义与世界革命观念的演变 |
7.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对外政策对新中国建立初期外交方针的影响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8)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二、目前研究现状分析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
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 |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
第二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历史借鉴 |
一、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的初步探索 |
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积极发展 |
三、抗日战争时期的有力推进 |
四、解放战争时期的全面发展 |
五、民主革命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经验与启示 |
第三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社会背景 |
一、党的群众工作的社会历史条件 |
二、党的群众工作与群众复杂多变的社会心理 |
三、党的群众工作面临的新任务新挑战 |
第四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推进 |
一、以任务为导向明确群众工作的新使命 |
二、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机制 |
三、党的群众工作方式方法的转变 |
四、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创新 |
第五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价值意蕴 |
一、群众工作为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发挥了保障作用 |
二、群众工作为执政条件下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提供了思路 |
三、群众工作为践行党的宗旨意识拓宽了实践路径 |
四、群众工作为执政条件下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积累了经验 |
五、群众工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明确了新任务 |
第六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现实启示 |
一、群众工作应遵循其内在的规律性,做到因时因势而异 |
二、群众工作应在丰富党的群众路线的内涵中体现时代性 |
三、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党的群众工作始终秉持的核心价值理念 |
四、做好群众工作需要厘清的几个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新时代基层统战工作研究 ——以Z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核心概念与基本理论 |
1.3.1 核心概念:新时代基层统战工作 |
1.3.2 善治理论 |
1.3.3 统一战线理论 |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5 主要创新与不足 |
2 新时代基层统战工作的形势与要求 |
2.1 新时代基层统战工作面临的形势 |
2.1.1 新时代基层党的领导权急需强化 |
2.1.2 凝聚新时代基层思想共识难度不断增加 |
2.1.3 构建新时代基层统战工作新格局力度仍需加强 |
2.1.4 培养新时代基层代表人士任务不断加重 |
2.2 新时代基层统战工作的要求 |
2.2.1 加强新社会阶层的政治教育 |
2.2.2 协调新社会阶层的利益冲突 |
2.2.3 增强新社会阶层的凝聚力 |
2.2.4 创新新社会阶层的组织制度 |
3 新时代Z县基层统战工作的做法与成效 |
3.1 Z县基层统战工作的形势 |
3.2 新时代Z县基层统战工作的主要做法 |
3.2.1 重视建立健全相关机制 |
3.2.2 搭建联谊交友平台凝聚基层统战力量 |
3.2.3 把“富民兴县”作为新时代基层服务社会发展的重要理念 |
3.3 Z县基层统战工作取得的成效 |
3.3.1 基层统战工作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 |
3.3.2 基层统战工作吸引力不断增强 |
3.3.3 基层统战工作实效不断增强 |
4 新时代Z县基层统战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 |
4.1 Z县新时代基层统战工作面临的严峻考验 |
4.1.1 复杂形势下实现思想共识的难度增大 |
4.1.2 市场经济全球化环境下落实统一战线工作的困难增多 |
4.1.3 新时代背景下建设统一战线组织的难度加大 |
4.2 Z县新时代基层统战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1 领导的组织建构存在缺陷 |
4.2.2 工作方式灵活度不够 |
4.2.3 工作过程创新性不足 |
4.2.4 代表人士队伍结构建设不统一 |
4.3 Z县新时代基层统战工作中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4.3.1 缺乏足够的工作力量 |
4.3.2 缺少充足的社会协调 |
4.3.3 缺乏健全的政治参与渠道 |
4.3.4 缺少足够的工作主动性 |
5 完善Z县新时代基层统战工作的对策思考 |
5.1 加强基层统一战线工作的理论研究 |
5.1.1 加强基层统一战线工作对象的研究 |
5.1.2 开展基层各利益群体统一战线工作关系研究 |
5.1.3 运用理论创新推动统一战线工作创新 |
5.2 加强基层统一战线工作机制和模式建设 |
5.2.1 完善基层统一战线工作机制 |
5.2.2 创新基层统一战线工作模式 |
5.3 加强基层统一战线工作人员队伍建设 |
5.3.1 开展基层统一战线工作人员培训 |
5.3.2 重点培养各界统战对象的代表人士 |
5.3.3 建立基层统战对象代表的联系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分化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相关研究回顾 |
(一)既有研究的主要视角 |
(二)既有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三)既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
三、主要概念的界定 |
(一)现代化 |
(二)社会分化 |
(三)社会整合 |
四、主要理论工具 |
(一)现代化理论 |
(二)功能主义理论 |
(三)社会冲突理论 |
五、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与低分化社会的建构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之后抑制社会分化的措施与结果 |
一、战争胜利之后的城市接管 |
二、农村地区的土地改革 |
三、三大改造 |
第二节 抑制社会分化的合理性分析 |
一、抑制社会分化符合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
二、新旧社会的强烈对比使社会各界倾向抑制社会分化 |
三、抑制社会分化符合当时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
四、国际、国内斗争形势要求抑制社会分化 |
第三节 低分化社会的运行逻辑 |
一、科层化的社会空间 |
二、社会运行的总体性 |
三、限制社会自由流动 |
四、突出政治 |
第四节 低分化社会的主要贡献和问题 |
一、低分化社会的主要贡献 |
二、低分化社会的主要问题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分化的基本状况、特征与趋势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分化的基本状况 |
一、系统分化 |
二、职业分化 |
三、收入分化 |
四、阶层分化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分化的基本特征 |
一、社会分化的非对抗性 |
二、社会分化的渐进性 |
三、社会分化的不平衡性 |
四、社会分化的可控性 |
第三节 当代中国社会分化的新趋势 |
一、社会分化的维度日益多元化 |
二、社会分化的“跨边界”现象日益增多 |
三、社会分化日益显现“流动性”趋势 |
四、网络社会分化日趋明显 |
第三章 社会分化的历史进步意义 |
第一节 社会分化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
一、社会分化创造了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体 |
二、社会分化创造出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社会环境 |
三、社会分化产生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组织形式 |
第二节 社会分化与社会和谐稳定 |
一、社会分化增进社会群体之间的依赖和互补 |
二、社会分化涵养社会和谐稳定的价值基础 |
三、社会分化创造群际联系的纽带 |
四、社会分化对阶级阶层冲突具有削弱效应 |
第三节 社会分化与“人的自由发展” |
一、社会分化激活了社会成员的意志自由 |
二、社会分化开拓了社会成员自由选择的空间 |
三、社会分化彰显了社会成员的个性自由 |
第四章 社会分化的潜在风险和挑战 |
第一节 社会分化与宏观结构失衡 |
一、社会分化导致系统结构失衡 |
二、社会分化导致职业结构比例失衡 |
三、社会两极分化 |
四、社会碎片化 |
第二节 社会群体分化的反常现象 |
一、弱势群体的分化 |
二、边缘群体的分化 |
三、反社会群体的分化 |
第三节 社会分化对社会心态的消极影响 |
一、社会分化削弱传统社会信任的基础 |
二、社会分化与社会冷漠 |
三、社会分化与社会焦虑 |
第五章 高分化社会的社会整合与秩序重构 |
第一节 社会秩序的生成主体 |
一、作为“政治权威”的国家 |
二、作为“中间变量”的社会组织 |
三、具有“双重属性”的社会成员 |
第二节 社会秩序的生成条件 |
一、有助于社会整合的生产力因素 |
二、重新发现“共同性” |
三、“社会纽带”的作用 |
第三节 正常分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一、分化与整合同步发展原则 |
二、社会分化的合理性原则 |
三、付出与收益等比例分配原则 |
四、社会分化的可控性原则 |
五、社会分化的底线原则 |
六、社会分化的渐进性原则 |
七、充分吸纳原则 |
结语 |
一、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
(一)当代中国社会分化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
(二)当代中国社会分化的基本面是积极的 |
(三)不应忽视社会分化的风险与挑战 |
二、可能的扩展研究 |
(一)当代中国社会分化的独特性问题 |
(二)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的关系问题 |
(三)社会分化与未来社会形态问题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新的社会阶层出现后的统战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阶级阶层嬗变与新时代统一战线的发展[J]. 冀慧珍,梁瑾璐,马永峰. 晋阳学刊, 2021(06)
- [2]关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几个问题[J]. 陈喜庆.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1(02)
- [3]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困境及社会化工作机制构建[J]. 刘启营. 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03)
- [4]吉林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研究[D]. 周茜. 吉林大学, 2020(08)
-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经验研究[D]. 夏玲玲. 扬州大学, 2020(05)
- [6]昆明市呈贡区新社会阶层青年群体统战工作研究[D]. 吴越.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7]共产国际影响下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研究(1921-1945)[D]. 闫磊.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8]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研究[D]. 赵兴银. 扬州大学, 2019(06)
- [9]新时代基层统战工作研究 ——以Z县为例[D]. 陈亮.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10]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分化现象研究[D]. 贾双跃.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