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旋轮面上匀称刚体的滚动(论文文献综述)
许泽川[1](2010)在《微小型薄壁内沟槽管缩径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光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微芯片及其应用系统的有效散热空间日益狭小,热流密度急剧增加。具有高导热率、高可靠性、热响应快、无需额外电力驱动等优点的沟槽式微热管已成为光电子领域普遍使用的理想导热元件。相变传热的微热管,其传热过程在封闭空间进行,沟槽管的密封程度对微热管的传热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微小型内沟槽管(沟槽管)是制造沟槽式微热管的坯管,目前主要采用先缩径后焊接的工艺进行密封。为了优化密封工艺,本文针对沟槽管的缩径过程,采用有限元模拟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沟槽管在钢球旋压缩径和径向锻造缩径过程中的成形机理,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满足沟槽管缩径要求的缩径设备。首先,结合沟槽管的结构特征及其缩径要求,对当前被广泛运用的模压缩径、旋压缩径和锻造缩径三种加工方法进行分析,进而确定将钢球旋压和径向锻造作为研究沟槽管缩径机理的加工方法。其次,借助有限元软件MSC.Marc作为分析平台,分别建立了沟槽管钢球旋压缩径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和沟槽管径向锻造缩径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模拟了沟槽管的缩径过程,分别分析了加工过程中沟槽管的成形特征、金属流动、应力应变分布和受载情况。再次,搭建了两套实验平台,对沟槽管钢球旋压缩径和径向锻造缩径这两个过程进行实验研究,研究加工过程中,沟槽管的成形特征和相关加工参数的影响。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进行对比,论证模拟结果的合理性和正确性。最后,综合模拟与实验的结果,对比分析两种加工方法的优缺点,进而确定以径向锻造作为沟槽管缩径的加工方法,在此基础上,成功开发了沟槽管径向锻造缩径设备。
孙刚[2](2010)在《外圈旋转轴承多点加载装置研究》文中提出轴承被广泛应用于机械系统中,其性能直接影响着机械系统的稳定性。为确保轴承安全使用,需要通过轴承试验机对轴承进行可靠性试验。本文结合中船重工集团某研究所的《钢索、滑轮和轴承综合试验台》合作项目,为其中的轴承试验台研制轴承加载装置。论文在详细分析试验轴承可靠性试验大纲要求和借鉴国内外其他试验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外圈旋转轴承研制了多点加载装置。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分析了现有轴承试验机的发展状况、试验轴承可靠性试验要求和轴承加载装置设计难点的基础上,完成了轴承加载装置的方案设计。第二,在分析现有摩擦轮中心距设计公式的基础上,总结了适合轴承加载装置表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设计方法。第三,通过力学分析的方法计算了加载角度、加载轮个数和中心距等参数,总结了载荷在各个加载轮上的分布状态,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轴承加载装置的结构设计和加载轮的动力学计算。第四,使用ADAMS建立了轴承加载装置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不同因素对载荷在各个加载轮上分布的影响,对比了理论计算值与仿真值的差别。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完成了轴承加载装置的结构强度和刚度分析。第五,分析了轴承,加载装置现场试验时出现轴承损坏的原因,使用ADAMS分析了轴向载荷的大小,根据现场状况提出了改进措施。
袁林[3](1993)在《任意凸曲面上匀称刚体的滚动转折与滑落》文中指出研究任意凸曲面上匀称刚体的滚动规律。给出刚体从纯滚动到滑滚动的转折点和刚体离开曲面时滑落点以及对应的质心速度的一般计算公式,并举几例作了计算和讨论。
袁林,严跃[4](1992)在《旋轮面上匀称刚体的滚动》文中提出讨论旋轮面上匀称刚体的滚动规律,给出刚体从纯滚到滑滚的转折点和刚体离开曲面时的抛射点及其对应质心速度的计算公式。
杭庆平[5](1987)在《凹形曲面上纯滚刚体的等周期性讨论》文中提出质点在竖直面内旋轮线上作摆动时,已经证明周期是与摆幅无关,而匀称刚体在一个旋轮面上作纯滚摆动时,其周期是否也与摆幅无关呢?本文论述其摆动周期与摆幅有关,仅在刚体质心所走过的轨迹为旋轮线时周期与振幅才无关.
二、旋轮面上匀称刚体的滚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旋轮面上匀称刚体的滚动(论文提纲范文)
(1)微小型薄壁内沟槽管缩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缩口/缩径工艺发展概述 |
1.2.1 缩口/缩径成形机理 |
1.2.2 缩口/缩径成形新工艺 |
1.2.3 缩口/缩径机理研究方法 |
1.3 微小型薄壁内沟槽管介绍及缩径方法选择 |
1.3.1 微小型薄壁内沟槽管介绍及缩径要求 |
1.3.2 微小型薄壁内沟槽管缩径方法选择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4.1 论文的选题来源 |
1.4.2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微小型薄壁内沟槽管缩径成形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1 引言 |
2.2 有限元基本理论 |
2.2.1 有限元法 |
2.2.2 材料屈服准则 |
2.2.3 弹塑性有限元法的本构关系 |
2.2.4 弹塑性有限变形的Lagrange描述 |
2.2.5 有限元方程的求解过程 |
2.3 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3.1 MSC.Marc 简介 |
2.3.2 材料模型 |
2.3.3 钢球旋压缩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3.4 径向锻造缩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微小型薄壁内沟槽管缩径成形有限元模拟 |
3.1 引言 |
3.2 钢球旋压缩径模拟结果分析 |
3.2.1 变形特征及金属流动规律 |
3.2.2 应力分布 |
3.2.3 应变分布 |
3.2.4 成形力分析 |
3.2.5 加工参数分析 |
3.3 径向锻造缩径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 |
3.3.1 变形特征及金属流动规律 |
3.3.2 应力分布 |
3.3.3 应变分析 |
3.3.4 成形力分析 |
3.3.5 加工参数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小型薄壁内沟槽管缩径成形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平台的搭建 |
4.2.1 实验设备的设计 |
4.2.2 材料的制备 |
4.2.3 实验流程 |
4.2.4 实验设计 |
4.3 钢球旋压缩径实验结果分析 |
4.3.1 成形特征分析 |
4.3.2 加工参数分析 |
4.4 径向锻造缩径实验结果分析 |
4.4.1 成形特征分析 |
4.4.2 加工参数分析 |
4.5 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
4.5.1 钢球旋压缩径成形对比分析 |
4.5.2 径向锻造缩径成形对比分析 |
4.6 两种缩径方法对比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微小型薄壁内沟槽管径向锻造缩径设备设计 |
5.1 引言 |
5.2 缩径设备总体设计 |
5.3 锻造模具设计 |
5.4 夹具设计 |
5.5 传动同步带设计 |
5.6 主传动轴校核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存在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外圈旋转轴承多点加载装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轴承加载装置方案设计及传动原理分析 |
2.1 试验轴承可靠性试验要求 |
2.2 轴承加载装置应用平台 |
2.3 轴承加载装置设计难点 |
2.4 轴承加载装置方案设计 |
2.4.1 摩擦轮加载方案 |
2.4.2 钢丝绳加载方案 |
2.4.3 链轮加载方案 |
2.4.4 方案选择 |
2.5 摩擦轮传动原理与设计方法分析 |
2.5.1 摩擦轮工作原理 |
2.5.2 摩擦轮传动中的打滑现象 |
2.5.3 摩擦轮加载方案工程简化计算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轴承加载装置结构设计及力学计算 |
3.1 轴承加载装置结构参数计算 |
3.1.1 加载角度计算 |
3.1.2 加载轮个数和中心距计算 |
3.2 轴承加载装置整体结构设计 |
3.2.1 加载轮轴承寿命计算 |
3.2.2 夹板设计 |
3.2.3 后座轴设计 |
3.2.4 后座设计 |
3.2.5 加载轮轴设计 |
3.3 加载轮动力学计算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轴承加载装置动力学仿真及有限元验证 |
4.1 基于ADAMS的动力学仿真分析 |
4.1.1 机械动力学软件AMAMS简介 |
4.1.2 轴承加载装置ADAMS动力学模型建立 |
4.1.3 轴承加载装置无转速刚体仿真模型输出分析 |
4.1.4 轴承加载装置无转速刚柔混合仿真模型输出分析 |
4.1.5 轴承加载装置有转速刚柔混合仿真模型输出分析 |
4.2 重要零部件有限元验证 |
4.2.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4.2.2 重要零部件有限元后处理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轴承加载装置试验分析及改进措施 |
5.1 轴承加载装置试验分析 |
5.1.1 轴承加载装置试验中出现的问题 |
5.1.2 轴承加载装置轴向偏载分析 |
5.1.3 轴承加载装置基于ADAMS的轴向偏载分析 |
5.2 轴承加载装置改进措施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旋轮面上匀称刚体的滚动(论文参考文献)
- [1]微小型薄壁内沟槽管缩径机理研究[D]. 许泽川.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4)
- [2]外圈旋转轴承多点加载装置研究[D]. 孙刚.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0(06)
- [3]任意凸曲面上匀称刚体的滚动转折与滑落[J]. 袁林. 渝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03)
- [4]旋轮面上匀称刚体的滚动[J]. 袁林,严跃. 松辽学刊(自然科学版), 1992(04)
- [5]凹形曲面上纯滚刚体的等周期性讨论[J]. 杭庆平. 大学物理, 198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