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作新词韵最娇——中国文人的音乐情结(论文文献综述)
张铃[1](2020)在《媒介环境学视域下的宋词与歌妓》文中认为歌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群体,在宋代,歌妓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参与了对宋词的传播。歌妓传播作为一种传播形式,除了演唱之外,服装、表情、动作、音乐等都参与到了传播过程中,这些附带的元素能够表达文字和语言无法表达的内容和情绪。以往学者对歌妓展开的研究主要是从文学视角和音乐学视角,从传播学视角研究歌妓的文献不多见。本文从媒介环境学视域出发,结合文学传播的相关内容,以宋词传播中的歌妓为研究对象,研究作为“讯息”的歌妓与宋词的关系,分别从歌妓的媒介环境特征、歌妓的偏向性、歌妓为宋词和宋代社会带来的影响和歌妓与宋词的互动共生等方面展开讨论,认为歌妓参与构建了宋词创作、传播、反馈的各个环节,形成了传播宋词的感知环境、符号环境和社会环境,具有空间偏向、视听偏向、娱乐偏向和大众偏向,对于宋词发展方向、宋词的传播、宋词的创作和宋代社会都有一定的影响,并在与宋词的互动中实现共生。
杨子[2](2013)在《浅论词与乐的完美结合——以姜夔自度曲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音乐与文学分属两种不同类型的学科,但二者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中国艺术发展史上,民歌、说唱、戏曲等众多艺术体裁都是音乐与文学相交融的产物,其中尤以词乐最为代表。词乐兴于唐,是一种长短句歌词与燕乐曲调相结合的艺术歌曲,有宋一代,发展至顶峰。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一》云:"盖隋以来,今之所谓曲子者渐兴,至唐稍盛。今则繁声淫奏,殆不可数。"在宋代,词乐又称曲子、曲子词,由"词"与"乐"两部分组成,"词"即它的歌词部分,古称"曲子词",现称"宋词"属文学范畴;"乐"即它的音乐部分,古称"曲",现称"词调音乐",属音乐范畴。宋
左娟[3](2013)在《三首姜夔自度曲的演唱研究》文中认为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是中国民族声乐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对古诗词艺术歌曲分类的演唱越来越重视。宋代歌曲的主要形式就是“词调歌曲”。在宋代有许多词调歌曲的艺术家,而姜夔是南宋唯一词调曲谱传世的杰出音乐家。他的词调歌曲文美雅致、高远清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本文选择姜夔创作的三首自度曲为研究对象,从音乐分析、诗词分析、演唱三个方面展开研究,旨在探索姜夔自度曲的演唱方法和艺术风格。
丁利梅[4](2012)在《中国古代小说创作中的音乐情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不像中国古代诗词有着严格的声律系统可以用来配曲演唱,并且与音乐有着紧密联姻的关系,中国古代小说这一文体似乎让人很难与音乐联系起来。实际上,在中国古代特定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古代小说的创作和音乐有着“扯不断”的内在关系。这种关系从小说文本和创作主体上都有体现,不妨总称为音乐情结。本文的宗旨就是要从中国古代小说中梳理出音乐的元素,从古代小说家血液里透析出流淌着的自知或尚不自知的音乐情结。本文把音乐情结当作一个理论术语来研究,在少数相关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和创新。以期完善现今对中国古代小说与音乐关系的研究体系,填补尚未触及到的中国古代小说音乐情结理论的空白。本文所论述的音乐情结这一术语有精神心理层面和符号层面两个方面的含义。精神心理层面的音乐情结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隐藏在作家小说家内心深处和大脑组织细胞底层的有关音乐的原始记忆和知觉经验。它是人类集体无意识中的一部分,是人类的普遍精神之一,是凝结在人类心里深处自古对音乐的崇拜,也是音乐作为最古老的艺术之一在人类数万年来文明和心理机制发展中留下的永恒印记。是集体无意识般地将有关声音、旋律、声调、音符等原始经验、知觉、画面等记忆以一种模糊的、不定性的、混沌如“絪縕”的形式沉淀在人类大脑组织深处,是以遗传基因的形式在各民族身上虽隐而不现却代代传承的普遍精神之一。小说家即使未受到任何与音乐相关的教育和熏染,音乐情结这一封闭沉淀在小说家无意识领域的心理能量也永远不会自行消失,仍会以未被释放的状态在属于它的地方翻腾不息。所以有或者没有音乐背景的小说家在创作中都会有意或无意在小说创作中将这一原始情结流露出来。另一方面是小说家作为创作主体会受到历代不断发展着的作为单门艺术的音乐本身和他所处时代音乐文化的熏陶。同时小说家自身的音乐素养和修为也对小说家的创作有潜移默化的渗透影响,这是属于个人无意识范畴。因着这些因素在创作主体心理留下的对音乐有意或无意的特殊情愫,以致创作时在小说文本中留下音乐情结的印迹。符号层面的音乐情结指以文字能指符号所指代的音乐概念系统在小说文本系统中的插入,这一插入代表着小说家音乐情结的流露。即是在两种符号系统(在小说文本统一体中均用文字符号来表示)重组融合为新的符号链之下的小说家音乐情结的流动和漂浮,是小说家那心底音乐情怀的释放。精神层面的音乐情结是小说家创作的心理基础,而当音乐质素被用于或者潜在地流露于小说创作当中时,音乐情结相对小说文本而言就有了符号层面的意义。即是音乐情结通过小说家的创作由无形的心理形式转变成了文字符号形式留在了小说之中。本文从小说结构、古代小说文体嬗变、互文性等方面具体举例阐释了音乐情结如何渗透到小说创作中的。古代小说文体嬗变主要指从唐宋的“说话”到明、清章回小说的流变,这一流变链之下隐含着的是音乐情结的流淌,以及“说话”的音乐性对话本小说和章回小说结构的影响。并以互文性理论为基础,对唐以前小说中出现的音乐元素诸如曲调唱词、歌唱、奏乐画面、诗词歌赋的引用进行分析,以阐释音乐情结的在古代小说中的渗透。
张舒[5](2012)在《南宋姜夔词调歌曲的音乐文化内涵和演唱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是取中国古代文人音乐中的词调音乐为研究内容,以《白石道人歌曲》中的六首自度曲为例,通过分析研究,达到浅窥宋朝词调音乐特色的目的。把《白石道人歌曲》中的词调歌曲看作是“一个完整的音乐事项”,包括词调歌曲的缘起;把姜白石放在当时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下而进行的“人的研究”,(即词调歌曲这种艺术形式是紧紧地与它所处的环境联系在一起的,并且受它所制约的,强调其在自身文化语境下的还原);音乐本体的分析;演唱上的特点。重点在演唱研究和歌法归纳。笔者认为,要还原宋词的歌法,不仅要在文本上要把握歌曲的演唱情绪、歌词平仄四声、曲调的进行发展,还应在宏观上把握创作的时代背景和写作缘由。同时要研析两宋时论及歌法和词调创作的文献,再结合近现代昆曲演唱的技法规律。多角度、多层面地归纳出词调歌曲的演唱规律。故本文以歌法文献梳理和音乐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试图从创作场景的还原和歌曲的分析来推知演唱方法及其音乐特色。
何团喜[6](2010)在《自作新词韵最娇——谈古代文学与音乐的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音乐是人类社会生存的文化基础之一,对于中国古代文人而言,音乐与文学一样具有陶冶性情、滋养生命的作用,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邵君[7](2010)在《作为见证者的存在 ——论姜夔在中国音乐史上的地位与贡献》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南宋音乐家姜夔的音乐作品为立足点,从音乐文献学的角度,全面搜集他为后人留下的音乐史料及今人的相关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对姜夔在我国音乐史上的地位与贡献进行了总结。全文由绪论、姜夔的生平、音乐思想、音乐着作以及结语五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姜夔与音乐关系的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共分为五类:1、有关姜夔及其贡献的研究;2、有关《大乐议》的研究;3、有关《白石道人歌曲》及其自度曲的研究;4、对《越九歌》与琴曲《古怨》的研究;5、有关《宋·姜白石创作歌曲研究》一书的研究。姜夔的生平部分主要探讨了其生平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以及姜夔其人在中国音乐史上的地位与贡献;第三部分介绍姜夔的音乐思想,试图探讨他的音乐思想对其音乐创作的影响。第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分别对《白石道人歌曲》、《大乐议》和《琴瑟考古图》进行了论述,并对姜夔音乐着作的地位与贡献进行阐释。最后在结语部分对全文的写作进行了总结。姜夔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音乐财富,探讨他在中国音乐史上的地位与贡献将能呈现出作为南宋音乐家姜夔的可贵价值,为未来的相关研究工作起到奠基作用。
王耀华[8](2009)在《论“腔韵”》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传统音乐结构层次中,腔韵是最具代表性、典型性意义的腔节。本文主要从"韵"与"腔韵"释义、腔韵的类别、腔韵的音乐形态、腔韵的运用等方面对腔韵给予论述。腔韵在中国传统音乐的不同体裁形式中分为大、中、小三个层面,从比较大的宏观层面看,戏曲音乐和蕴涵量较为丰富的古典乐种、民间乐种以及各种腔系、调族,有曲牌系统或声腔系统的腔韵;从中观层面看,戏曲音乐、古典乐种、民间乐种的各种曲牌、板式,有曲牌性腔韵或板式性腔韵;从微观层面看,各种体裁形式中的曲目又有曲目性腔韵。腔韵在旋律音调、节奏型、落音、规模幅度等音乐形态方面表现出由多个腔音列组合而成的特性旋律音调、由多个单体型或复合型节奏组合而成的节奏型、基本定格的落音、相对固定的篇幅规模等四大特征。另外,本文还重点阐述了腔韵在腔句、腔调和腔套中运用的一般性原则,对腔韵的规律特点进行归纳总结。
朱群[9](2004)在《自作新词韵最娇——中国文人的音乐情结》文中提出中国古代文献典籍里记载了大量原始素材,如传说、歌谣之类,其中难免有后人穿凿附会处,不可信为史,却也有一部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可为所借鉴。东汉赵晔在《吴越春秋》记载了一首古歌谣《弹歌》,"断竹,续竹,飞上,逐肉。"仅用八个字就简明扼要地记述了先民狩猎的全过程:砍断竹子,做成弹弓,打出泥丸,追捕猎物。这是有文字记载的中国最古老的叙事文学。作为一首古歌谣,它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原始的音乐形式之一。文学,自诞生那日起,便是和音乐结合在一起的。
赵晓岚[10](2001)在《姜夔与南宋文化》文中认为本文是古代文学与文艺学、文化学的综合研究,由个案推及时代,是微观推及宏观的论析。全文分为上、中、下三编,共七章,四十万字。 上编论述姜夔的文艺思想与学术成因。第一章分别从姜夔的诗论、书论、乐论以及词作观来探讨姜夔的文艺思想。文中指出姜夔诗论的文学背景,论述其中出入于江西诗派的轨迹,尤重在其讲法而又不为法拘的创新精神以及对自然高妙的追求,就气象、体面、血脉、韵度与涵养,论其对诗的要素与诗人之要求的思想,又从“四种高妙”说论其诗歌意境论,姜夔诗论中尚有体性与源流论和创作论,文中皆作了较深入的分析。姜夔书论的最大特点是从道德批评转为美学批评,《续书谱》对魏晋风度的向往与对唐人平正之失的批判亦与其诗论的取向一致,都重在发扬个性,归于自然,而其对书法审美价值的肯定和强调在书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乐论则集中表现了姜夔重中和之美的儒家礼乐观,文中对其“和”的思想作了时代与文化背景的分析,且结合其创作实践证其对“和”的追求。姜夔虽没有词论留下,但前人多以其诗论作词论,本文亦从此角度作了一番“无中生有”的探视,此外,对其追求高雅格调及对倚声填词的突破也有论析。第二章分别从南宋文化环境的雅化趋势、宋学的特点与精神、白石文艺观的宋学影响、白石与朱熹文艺思想的对照等方面,探讨其文艺思想的文化背景及学术成因,文中注意到雅文化对姜夔创作的影响,特别强调了宋学的融铸佛老、疑古精神、心性修养在姜夔文艺思想中的印迹。因姜夔曾受知于朱熹,文中分析了姜夔文艺思想上的涵养、为学、气象、观世与观人、诗教观、复古与尚雅、自然与平淡、主虚静、求平淡诸说所受到的朱学之影响。 中编主要论述姜夔的文艺创作。第三章论姜夔的词,在内容方面,分析其爱国词、抒怀词、恋情词、咏物词的独特面貌,对过去评论中无视其词的爱国主义情怀有发覆之见;对其词中的身世之感、不遇之叹、奔走江湖却又守贫守节,对其恋情词的缘起和词人的无奈,均作了“同情之了解”,并肯定其意义;对其咏物词的政治寄托和感情寄托均有发掘。在艺术方面,从姜夔词继承与革新以及后人对姜夔词的接受,论述了姜夔词在词史上的地位,尤其从宋词的“变”与“通”肯定了姜夔词在豪放、婉约之外别树一帜的贡献,并从艺术心灵的角度分析了姜夔词“清空”、“骚雅”的艺术风貌。第四章论姜夔的诗,确定其诗歌分期,分别从内容上论其关怀现实之作、言志不遇之作、江湖之作及酬赠之作,结合其诗论思想,较全面地分析了姜菱诗的艺术渊源与特点。第五章论姜菱的音乐创作,文章首次从雅乐创作和俗乐《歌曲》两方面综合研究姜菱音乐作品的特点,尤其从音乐与文学相结合的角度,对其《歌曲》以及文学界尚少人问津的《饶歌》与《越九歌》的特点进行了具体分析。 下编论姜菱在南宋文化中的定位。第六章探讨南宋的政治文化和道教文化、佛教文化与姜蔓的关系。文中提出宋代文化可作北、南之分的观点,此在学术界为原创性见解,文中作了深入论证,并指出正是南宋独特的政治文化影响了姜萄的人生道路。第七章论江湖文化与姜蔓的人格精神,由江湖诗派而提出“江湖文化”的新概念,并视为南宋文化的一个新品种,文中描述了从先秦到北宋关于江湖、隐逸与“中隐”的发展,分析了南宋江湖文化的成因及特点,在对比之中强调了姜蔓独立不羁、清高不屈的人格精神;同时,就姜菱“晋宋人物”的含义、封建社会后期士大夫主流文化及“文化人格”提出了新的看法。 结语部分谈姜菱人生矛盾与生活道路给予我们的历史启迪,认为姜蔓以其独特的经历,开创了有异于中国传统士大夫“仕”、“隐”之外的第三条道路,并以其富有魁力的人格精神,成为了士大夫的人生典范。
二、自作新词韵最娇——中国文人的音乐情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作新词韵最娇——中国文人的音乐情结(论文提纲范文)
(1)媒介环境学视域下的宋词与歌妓(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一)理论基础 |
(二)文献综述 |
三 研究方法 |
四 创新与难点 |
第一章 作为环境的宋朝歌妓 |
第一节 关于宋朝的歌妓 |
一 官妓、家妓与市井妓 |
二 歌妓传播场所:从宫廷到民间 |
第二节 作为媒介的歌妓的静态特征 |
一 作为感知环境的歌妓 |
二 作为符号环境的歌妓 |
三 作为社会环境的歌妓 |
第二章 歌妓传播的偏向性与特点 |
第一节 歌妓传播的时空偏向 |
一 歌妓传播的空间偏向 |
二 歌妓的空间偏向所对应的传播特点 |
第二节 歌妓传播的感官偏向 |
一 歌妓传播的视听偏向 |
二 歌妓的视听偏向所对应的传播特点 |
第三节 歌妓传播的内容偏向 |
一 歌妓传播的娱乐偏向 |
二 歌妓的娱乐偏向所对应的传播特点 |
第四节 歌妓传播的社会偏向 |
一 歌妓传播的大众偏向 |
二 歌妓的大众偏向所对应的传播特点 |
第三章 歌妓传播对宋词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歌妓传播对宋词发展方向的定位 |
一 词乐合一与倚声填词 |
二 对婉约词风的延续 |
三 对豪放词风的阻碍 |
第二节 歌妓传播对宋词走向辉煌的推动 |
一 增加宋词创作数量 |
二 助推宋词的普及 |
三 促进宋词的通俗化和民间化 |
第三节 歌妓对宋词创作的直接与间接参与 |
一 歌妓对宋词创作的直接参与 |
二 歌妓对宋词创作的间接参与 |
第四节 歌妓传播的社会性功能 |
一 歌妓对社会的影响 |
二 歌妓帮助宋词实现其社会功能 |
三 以俗为美的审美倾向 |
第四章 宋词与歌妓:在互动中共生 |
第一节 歌妓与宋词的共生 |
一 媒介与内容的互动共生 |
二 歌妓与宋词的互动共生 |
第二节 柳词与歌妓:共生的经典案例 |
一 柳永与歌妓 |
二 市井词与市井妓的相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浅论词与乐的完美结合——以姜夔自度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背景介绍 |
姜夔自度曲“词”的特点 |
1.词序精美 |
2.词风清雅 |
3.伤感的主题基调 |
4.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
姜夔自度曲“乐”的特点 |
1.曲式结构 |
2.音阶调式方面 |
3.旋律特点 |
⑴下行级进和三度进行 |
⑵大跳的旋律进行 |
⑶终止式 |
4.词乐结合 |
结语 |
(3)三首姜夔自度曲的演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姜夔自度曲简介 |
第一节 姜夔生平简介及主要作品 |
第二节 姜夔诗词的题材 |
第三节 自度曲释义 |
第二章 自度曲《鬲溪梅令》演唱研究 |
第一节 《鬲溪梅令》简介 |
第二节 《鬲溪梅令》音乐分析 |
一、 曲式结构 |
二、 调式调性 |
三、 旋律特点 |
第三节 诗词分析及在演唱中语言的把握 |
一、 诗词的诗意、意境等分析 |
(一)、 诗词的诗意分析 |
(二)、 诗词的意境分析 |
二、 诗词的语调、格律等分析 |
第四节 《鬲溪梅令》的演唱 |
一、 气息 |
二、 吐字、咬字、润腔 |
三、 速度力度的把握 |
四、 音色的把握 |
五、 情感的把握 |
第三章 自度曲《杏花天影》演唱分析 |
第一节 《杏花天影》简介 |
第二节 《杏花天影》音乐分析 |
一、 曲式结构 |
二、 调式调性 |
三、 旋律特点 |
第三节 诗词分析及在演唱中语言的把握 |
一、 诗词的诗意、意境等分析 |
(一)、 诗词的诗意分析 |
(二)、 诗词的意境分析 |
二、 诗词的语调、格律等分析 |
第四节 《杏花天影》的演唱 |
一、 气息 |
二、 吐字、咬字、润腔 |
三、 速度力度的把握 |
四、 音色的把握 |
五、 情感的把握 |
第四章 自度曲《扬州慢》演唱分析 |
第一节 《扬州慢》简介 |
第二节 《扬州慢》音乐分析 |
一、 曲式结构 |
二、 调式调性 |
三、 旋律特点 |
第三节 诗词分析及在演唱中语言的把握 |
一、 诗词的诗意、意境等分析 |
(一)、 诗词的诗意分析 |
(二)、 诗词的意境分析 |
二、 诗词的语调、格律等分析 |
第四节 《扬州慢》的演唱 |
一、 气息 |
二、 吐字、咬字、润腔 |
三、 速度力度的把握 |
四、 音色的把握 |
五、 情感的把握 |
结语 |
注释 |
主要参考着作及文献 |
附录 1:《鬲溪梅令》曲谱 |
附录 2:《杏花天影》曲谱 |
附录 3:《扬州慢》曲谱 |
(4)中国古代小说创作中的音乐情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对小说音乐性研究文献综述 |
1.1.1 国内小说音乐性研究综述 |
1.1.2 国外小说音乐性研究综述 |
1.2 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音乐情结”内涵探寻 |
2.1 心理精神层面上的音乐情结 |
2.1.1 荣格情结理论简介 |
2.1.2 集体无意识层面的音乐情结 |
2.1.3 个体无意识层面的音乐情结 |
2.2 符号层面上的音乐情结 |
2.3 态度声明 |
第三章 音乐情结在古代小说中渗透的必然性 |
3.1 中国古代小说界定 |
3.2 音乐情结在古代小说家创作中存在的必然性 |
3.2.1 以乐为政——尽善尽美 |
3.2.2 修乐为性——君子乃成 |
3.3 小说与时代音乐遥相呼应 |
第四章 小说文本与音乐元素的互文渗透 |
4.1 互文性理论简介 |
4.2 音乐元素文本与小说文本的互文对话 |
4.2.1 曲调唱词集——调式云集,余音绕梁 |
4.2.2 歌唱、奏乐图——轻拢慢捻,吹拉击挑 |
4.2.3 诗词韵文集——以诗求雅,祈归正统 |
第五章 音乐情结以无形潜流贯穿于小说嬗变之链 |
5.1 “说话”的音乐性——嬗变链始端 |
5.1.1 “说话”的音乐特性 |
5.1.2 “说话”以配乐不同分四家数 |
5.2 话本小说的音乐性——嬗变链中兴 |
5.3 短篇及章回小说的音乐性——嬗变链终点 |
5.3.1 冯梦龙及其短篇小说创作 |
5.3.2 章回小说的音乐性 |
5.3.3 《儒林外史》的音乐性 |
5.3.4 《红楼梦》的音乐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南宋姜夔词调歌曲的音乐文化内涵和演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标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2 词调歌曲的历史发展状况—唐五代至宋一脉相承的发展 |
2.1 音乐在词的兴起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2.2 南宋风雅词派的新发展—基于新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演出场合 |
2.2.1 社会文化背景 |
2.2.2 演出场合和组织 |
3 姜夔和他的词调歌曲 |
3.1 对姜夔进行的“人的研究” |
3.1.1 姜夔的生平和作为职业江湖文人的定位 |
3.1.2 姜夔的学习和师承关系 |
3.1.3 姜夔的音乐观 |
3.1.4 姜夔的词风 |
3.2 姜夔词调歌曲的创作 |
3.2.1 《白石道人歌曲》简介 |
3.2.2 词调歌曲的作曲手法 |
4 词调歌曲演唱研究 |
4.1 身在江湖,思念情人的凄楚——《杏花天影》 |
4.2 家国凋零,托情于物的慨叹——《暗香》《疏影》 |
4.3 今不如昔,怆然感怀的黍离之悲——《扬州慢》 |
4.4 国势不振,江河残破的痛心——《凄凉犯》 |
4.5 怀念情人,人生迟暮的悲叹——《鬲溪梅令》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6)自作新词韵最娇——谈古代文学与音乐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人与歌词创作 |
二文人与音乐演绎 |
三文人境遇与音乐 |
四文人作品与音乐 |
五结语 |
(7)作为见证者的存在 ——论姜夔在中国音乐史上的地位与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1. 姜夔生平简述 |
2. 姜夔的音乐思想及其地位与贡献 |
2.1 姜夔的音乐思想 |
2.1.1 《大乐议》中的音乐思想 |
2.1.2 词调歌曲中的音乐思想 |
2.2 姜夔的音乐思想在中国音乐史上的地位与贡献 |
3. 姜夔的音乐着作及其地位与贡献 |
3.1 《白石道人歌曲》 |
3.1.1 《圣宋铙歌鼓吹曲》、《越九歌》 |
3.1.2 琴曲《古怨》 |
3.1.3 词调歌曲 |
3.2 《大乐议》和《琴瑟考古图》 |
3.3 姜夔的音乐着作在中国音乐史上的地位与贡献 |
3.3.1 《白石道人歌曲》的地位与贡献 |
3.3.2 《大乐议》与《琴瑟考古图》的地位与贡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姜夔与南宋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上编 姜夔的文艺思想及学术成因 |
第一章 姜夔的文艺思想 |
第一节 姜夔的诗论 |
一 诗论的文学背景 |
二 诗论的独创意义 |
三 诗论的江西色彩与突破 |
四 诗之要素与对诗人之要求 |
五 意境论 |
六 体性与源流 |
七 创作论 |
第二节 姜夔的书论 |
一 从道德批评转为美学批评 |
二 从崇尚唐人变成上追魏晋 |
三 发扬个性,归于自然 |
四 书体 技法 源流 |
第三节 姜夔的乐论 |
一 《大乐议》的音乐思想 |
二 《歌曲》的音乐思想 |
第四节 姜夔的词作观 |
一 以词陶写寂寞 |
二 高格雅调的追求 |
三 倚声填词的突破 |
四 《诗说》与词论 |
第二章 姜夔文艺思想的文化背景与学术成因 |
第一节 南宋文化环境的雅化趋势 |
一 物质文化的雅化 |
二 精神生活的雅化 |
三 词人雅趣的发展 |
第二节 宋学的特点与精神 |
一 宋学的发展 |
二 融铸佛老 |
三 疑古精神 |
四 心性修养 |
第三节 姜夔文艺观的宋学影响 |
一 “中和”观 |
二 “涵养”论和疑古精神 |
第四节 姜夔与朱熹 |
一 涵养 为学 气象 |
二 观世与观人 |
三 诗教观 |
四 复古与尚雅 |
五 主虚静 |
六 尚自然与重法度 |
七 求平淡 |
中编 姜夔的文艺创作 |
第三章 姜夔的词 |
第一节 姜夔词的淑世情怀 |
一 伤时念乱的黍离之悲 |
二 对偏安现实的不满 |
三 对北伐胜利的期许 |
第二节 姜夔词的身世之感 |
一 对晋宋风度向往而不得的矛盾 |
二 奔走江湖的无奈 |
三 人生迟暮之悲 |
四 守贫守节的人生信念 |
五 怀才不遇之叹 |
第三节 姜夔的恋情词 |
一 姜夔合肥行实 |
二 姜夔合肥情词的特点 |
三 姜夔合肥情词的意义 |
四 姜夔合肥情词辨析 |
第四节 姜夔的咏物词 |
一 宋代咏物词的发展 |
二 姜夔咏物词的寄托 |
三 姜夔咏物词的特色 |
四 姜夔咏物词的意义 |
第五节 姜夔词的艺术性 |
一 姜夔词的接受史与变通观 |
二 清空论 |
三 骚雅论 |
第四章 姜夔的诗 |
第一节 姜夔诗的分期 |
第二节 姜夔诗的内容 |
一 关怀现实之作 |
二 言志之作 |
三 江湖之作 |
四 酬赠之作 |
五 其他 |
第三节 姜夔诗的艺术性 |
一 艺术渊源 |
二 构思措意与体面、血脉 |
三 用学、用事、措辞及其他 |
四 体裁、意格、意境、气象、韵度 |
第五章 姜夔的音乐创作 |
第一节 雅乐《圣宋铙歌》和《越九歌》 |
一 《铙歌》《越九歌》的风人之旨 |
二 《越九歌》的音乐特色 |
第二节 琴歌《古怨》 |
一 古琴的特点及在古代音乐中的地位 |
二 琴歌《古怨》的特色 |
三 琴歌《古怨》的意义 |
第三节 俗乐《歌曲》 |
一 歌曲的创作场合与创作方法 |
二 歌曲的技法特点 |
下编 姜夔在南宋文化中的定位 |
第六章 南宋的政治文化和道释文化与姜夔 |
第一节 宋型文化之两分 |
一 以唐观宋——宋代文化可作北、南之分 |
二 南、北宋政治文化的不同 |
第二节 姜夔与道释文化 |
一 佛道文化在南宋的发展 |
二 姜夔与禅 |
三 姜夔与道 |
第七章 江湖文化与姜夔的人格精神 |
第一节 江湖、隐逸与中隐——从先秦到北宋 |
第二节 南宋的江湖文化 |
第三节 人在江湖,身能由己 |
第四节 姜夔与晋宋人物及士大夫人格 |
一 姜夔“晋宋人物”辨 |
二 什么才是封建社会后期士大夫的文化人格 |
代结语 姜夔人生矛盾与生活道路的历史启迪 |
参考征引书目 |
四、自作新词韵最娇——中国文人的音乐情结(论文参考文献)
- [1]媒介环境学视域下的宋词与歌妓[D]. 张铃. 兰州大学, 2020(10)
- [2]浅论词与乐的完美结合——以姜夔自度曲为例[J]. 杨子. 民族音乐, 2013(05)
- [3]三首姜夔自度曲的演唱研究[D]. 左娟. 武汉音乐学院, 2013(04)
- [4]中国古代小说创作中的音乐情结研究[D]. 丁利梅.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12(02)
- [5]南宋姜夔词调歌曲的音乐文化内涵和演唱研究[D]. 张舒. 杭州师范大学, 2012(12)
- [6]自作新词韵最娇——谈古代文学与音乐的关系[J]. 何团喜. 作家, 2010(16)
- [7]作为见证者的存在 ——论姜夔在中国音乐史上的地位与贡献[D]. 黄邵君. 湖南师范大学, 2010(11)
- [8]论“腔韵”[J]. 王耀华.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9(04)
- [9]自作新词韵最娇——中国文人的音乐情结[J]. 朱群. 东方艺术, 2004(S1)
- [10]姜夔与南宋文化[D]. 赵晓岚. 华东师范大学,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