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高校领导干部兼任班主任(论文文献综述)
陈勇[1](2015)在《高校辅导员双重身份研究》文中指出从1953年清华大学设立政治辅导员制度至今,我国的高校辅导员制度已经走过了60多年的历史,对辅导员的身份定位,也经历了“政工干部→政工干部也是师资队伍的一部分→允许评聘教师职称→承认教师身份→确立管理干部和教师的双重身份→强调专业化”的历史变迁。辅导员身份定位的变化,是辅导员制度变化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辅导员制度的变化,辅导员的称呼、选聘准入、职位设置、学历要求和培训培养等也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些变化折射出思想政治教育随着时代变迁的诸多转变。辅导员制度的变化,是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教育部24号令规定了辅导员的八大职责,主要分为教育、管理和服务三大方面,他们与辅导员的教师身份、干部身份密切相关,“双重身份”使得辅导员的职责与高校专任教师和管理干部有着很大的不同。辅导员的教师身份并不是通过课堂教学,而是更多地体现在课堂之外的日常教育。辅导员的管理身份也更多地是用管理的手段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更多地是要激发学生的自我管理。高校辅导员的职位设置,在国家层面是意识形态教育的需要,在社会层面是人才培养的需要,学校层面是学生工作队伍内部职责分工的需要,在学生层面是成长成才过程中得到学习、生活、交往、心理、就业、深造等具体指导和帮助的需要。借鉴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的“岗位分析”理论,可以编写出辅导员的岗位说明书。通过岗位分析可以看出:辅导员的工作带有很强的实践色彩,单纯强调辅导员的管理干部身份或者是德育教师身份,或者是兼而有之的“双重身份”,都有很大的局限性。笔者进行的问卷调查和访谈显示,绝大多数辅导员和党总支副书记、学生处长等学工领导都认可辅导员的“双重身份”,认为保障了辅导员的待遇,提高了辅导员的地位,但是他们对双重身份带来的问题认识不到位。在职辅导员和新任辅导员都比较倾向于将辅导员的身份定位成一种“服务者”的角色,反映出他们一种更为平等的师生观,但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可能更多地充当了“管理干部”的角色。如果能够转岗,大部分辅导员选择转岗至教师岗位,从事自己原来所学专业的教学工作。辅导员的双重身份的规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双重身份与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生管理模式、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现状相吻合,与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相一致,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相对于原来的单一干部身份,双重身份提高了辅导员的职业声望和实际待遇,为辅导员发展提供了更宽广的空间,蕴含了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方向,有利于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双重身份与国家、社会以及学生家长对辅导员的要求相一致,有利于促进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双重身份的制度设计会在将来辅导员制度的发展变革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辅导员的双重身份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第一,双重身份是一种摇摆性的制度设计。双重身份给辅导员带来了身份上的不确定感,辅导员的身份认同面临挑战;调查显示,辅导员倾向于将自己确定为教师身份,而与辅导员工作密切相关的其他人:如大学生、专任教师和行政干部都倾向于将辅导员看成是管理干部;双重身份的定位有可能使辅导员产生教师和干部任何一方的核心利益都无法享受的蝙蝠效应。第二,双重身份给辅导员带来了严重的角色冲突。双重身份导致辅导员角色内容的矛盾性、角色结构的复杂性和不平衡性,双重身份引发辅导员职业价值观和职业行为的冲突。第三,双重身份凸显了辅导员制度体系内在的缺陷与矛盾。《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关于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等法律规章将高校岗位设为专业技术岗位、行政管理岗位、工勤服务岗位三类岗位,这是一种单一身份的岗位设置取向,而教育部24号令对辅导员的双重身份设置显然与上述上位法律规章不一致;双重身份同时也是一种权宜化的制度设计,具有过渡性、依附性、关照性的特点,不利于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双重身份的制度设计还与教育领域去行政化改革的发展趋向背道而驰。对辅导员双重身份的定位折射出我国长期存在的功利主义的教育理念、折衷主义的教育定位、管理本位的思维方式。这既是解放前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模式的直接影响,也有着政教不分、官师合一、“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思想等传统文化的深刻印记。从美国高等教育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发展的历史来看,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美国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已渐趋成熟,其学生事务工作者的突出特点是队伍职业化、培养专业化、管理职能化、身份稳固化。这启示我们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上要强化辅导员身份的专业属性,明确辅导员的身份定位,推进辅导员的职责分工。鉴于高校辅导员双重身份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因素逐步丧失,根据高等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我们应该逐步消解高校辅导员的双重身份,淡化其干部身份,强化其专业内涵。依据政治性与科学性的统一、现实性与未来性的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统一的原则,可以将辅导员的身份确定为“专业的学生工作者”。以专业学生工作者的身份为依托,依据《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可以将辅导员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称为全科式、凝聚式、专科式三个发展阶段,实现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固化和专业分化的齐头并进,初步构建起有中国特色的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通道与路径。双重身份问题是目前制约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一个症结问题,对辅导员的身份定位进行政策上的调整,可能是推动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黎育生[2](2021)在《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1949-1978)》文中指出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从1951年开始的。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不但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而且是一项典型的中国高等教育制度。然而,当我们回顾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70年来的历史时发现,人们对高校辅导员制度中国首创性历史地位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显然,这是一种缺少历史知识和文化自信的表现。史实表明,前苏联并没有高校辅导员制度。不过,前苏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并且业已成为事实。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被默认为从清华大学开始,但最早建立实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高校并不是清华大学。对这些观点进行学理爷正,这绝非件小事易事,因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不但是一项历史科学工作,而且一项科学历史工作。而这些工作恰恰证明,高校辅导员队伍是中国共产党红色工作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力量,是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艰辛探索者、勇敢创新者和坚强奋斗者。遗憾的是,当我们在推动伟大工程稳步前行时,人们还没有真正清醒认识到站起来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的重要性,至少目前实践探索层和学术研究界是这样。尽管当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已进入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快车道,但对于一个具有近70年实践探索的历史进程来说,这仍然难说是一个满意的交代,更不能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庆幸的是,我们没有忽略对改革开放以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经验总结和价值发挥。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研究改革开放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不管从历史角度说还是从现实视角看,不管是从实践角度看,还是从理论角度说,对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有重要价值和深远意义。本文以“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1949-1978)”为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政策制度和具体史料为依据,坚持以时间为线索,以史带论,史论结合的原则,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1949到1978年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实践进行历史梳理和理论分析,力图从史学角度揭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客观规律,总结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获得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启示,有效推动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新发展。文章由导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导论阐明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分析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现状,提出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明确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为深入开展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提供了前提。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论述的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开端问题,主要探索了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逻辑起点和历史流变,梳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情况,确证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开始于我国之历史地位,介绍了清华大学“双肩挑”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践经验,分析了初创时期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第二章论述的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艰辛探索问题,主要透视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艰辛探索历史背景,通过分析清华大学“双肩挑”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生命力和局限性,探索了高校辅导员队伍专职化制度化建设的曲折历程,考察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政治挂帅”倾向,分析了艰辛探索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第三章论述的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曲折发展问题,主要考察了“文化大革命”发生使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遭遇的曲折发展,探讨了高校辅导员队伍缺失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分析了挫折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第四章论述的是改革开放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及启示问题。改革开放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之所以能取得较好成绩,最关键的是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最重要的是坚持了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最基本的是坚持了实践检验真理的标准;最主要的是坚持了服务中心工作的发展逻辑。不过,受“左倾”错误思想泛滥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遭遇曲折发展,教训十分深刻,主要表现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良好的发展环境;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严格的质量标准。由此,我们得到这样的重要启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实现持续新发展,就要坚持历史、现实和将来相结合的发展定位;要坚持选拔、培养和使用相结合的发展价值;要坚持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相结合的发展目标;要坚持老新、专兼和红专相结合的发展模式;要坚持以点为先、由点及面和点面相结合的发展程序;要坚持顶层设计、分类实施和健全制度相结合的发展机制。结论部分对文章的研究理路、主要内容、创新观点、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归纳点拨。选择“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1949-1978)”这样一个还没有人系统研究过的问题作为论题,这是一个大胆的创新,简称为“选题新”。没有前人研究可借鉴,新研究就显得非常困难,这主要表现在对文献史料的搜集与把握难,学界之所以避而让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此。而本研究能克难而成是因为充分占有了1949到1978年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历史文献史料,其中包括党和国家政策文件、高校校史和地方年鉴等,大量文献史料的占有与引用使文章内容丰新,这简称为“内容新”。通过对大量文献史料的对比、分析与研究发现,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从我国开始的,而并不是从原苏联传入;清华大学“双肩挑”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被大众默认为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开始,但最早开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高校却并不是清华大学,等等,这简称为“观点新”。新选题的完成所带来的新内容和新观点,必将使人们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带来新认识,从而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新发展。
李人朴[3](1991)在《谈高校领导干部兼任班主任》文中认为 从1988年开始,我兼任高分子化工系88分析班班主任至1991年学生毕业整整三年.做为校党委副书记兼任一个班的班主任,是否应该?有否可能?为此,有些同志说:你年龄较大,又是主要领导,何必自找麻烦.也有的同志说:你主管思想政治工作,在上边指挥,何必下去.各种议论颇多.做为领导干部为什么要兼班主任呢?
苏亚杰[4](2019)在《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当代大学生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肩负着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其基本素养和职业能力直接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近年来,党和国家根据世情、国情的变化,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把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大力推进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进程。随着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的深入发展,辅导员职业能力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辅导员工作的热点问题。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基本理论,以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为前提,以辅导员职业能力及其提升为主线,按照“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的探索思路,把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实然状态、应然态势、必然走向之间的逻辑联系,确定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及其提升的路径作为研究脉络。全文除导论、结语外,共分六个部分。研究内容分四个方面展开。第一,从辅导员职业能力所涉相关概念问题入手,阐述了辅导员职业能力的主要功能及其价值形态,找出辅导员职业能力发挥的特殊功能价值,阐述了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政治属性、教育属性、实践属性以及综合属性等特征。依据国家相关政策文件精神和学界关于教师专业能力的探讨,剖析了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支撑要素,即情意要素、知识要素和技能要素,并进而阐明了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框架体系。本文认为,辅导员职业能力体系具有多维性,既有平面形态,也有层级形态。在层级形态上体现为,以思想政治教育能力为核心,以职业基本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为主要内涵层次的能力框架体系。叙述了辅导员职业基础能力、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拓展能力三种能力类型及其逻辑联系,阐明了辅导员职业能力各要素的内涵与意义指向,在探索构筑辅导员职业能力框架体系中,寻求破解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前提性、实践性困惑,意在从探讨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基本理论范畴中探寻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发展规律,并为研究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实践路径作前提性铺垫。第二,在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要实现职业能力的提升,必须具备相应的基本条件。本文阐明了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所应具备的思想基础、专业基础、知识基础和实践基础等问题,重在说明: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发展与提升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尤其是教育的发展息息相关。重在揭示: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既要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文化积累,也要有理想信念、价值追求等精神源泉与和谐共进的辅导员共同体的团结协作力量;既要通过实践磨练、实践反思和实践领悟来增长才干,也必须依靠和充分发掘社会给予的条件和环境力量。通过探讨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规律推进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与辅导员自我发展过程的有机结合,实现内在的主体性发展与外在的激励性、教育性、约束性的环境氛围和谐统一,推进辅导员能力培养的理论体系创新。第三,研究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需要正确分析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现状与时代要求,从问题的分析中找到职业能力发展的对策,从时代的挑战与机遇中找到前进的方向。本文从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实际出发,以探寻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可行性路径为目标指向,深入分析总结了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成效,剖析了制约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问题瓶颈,从工作内容缺少具体规定性、培养措施的不完善、制度机制不健全等角度探讨了问题的归因。从价值观、科技发展、新时代能力要求等方面分析了新时期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所面临的新挑战,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地位、辅导员专业化的快速行进、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等角度阐述了时代给予的新机遇,意在说明挑战与机遇并存,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应抓住机遇,乘势而起。第四,推进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需要不断拓宽实践路径。本文首先阐述了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以人为本价值取向、塑造信息时代辅导员新形象等新时代发展理念,然后较为详尽地探讨了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宏观策略、实践路径以及支撑体系。在宏观策略上,提出了完善辅导员工作体系与运行模式、拓宽能力提升的战略视野、筑牢能力发展的理论根基等方面的新见解;在实践路径上提出了完善能力训练体系、提供辅导员能力发展优质服务、提升辅导员学术研究素养等方面的可操作性措施,意在丰富和完善辅导员能力提升的措施体系;在支撑体系上,阐述了完善选聘机制、优化激励机制、改革管理机制、加强保障机制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以期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研究制定相关决策提供参考和启示。本文以构建合理的辅导员职业能力结构体系为理论尝试,以拓宽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路径为要点,以帮助辅导员提高职业能力水平并进而提高育人本领为目标,进行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理论以及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实践路径的探讨,以期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又红又专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做出应有的贡献。
高美玲[5](2011)在《高校专、兼职心理咨询员的差异比较 ——辅导员兼任心理咨询员的可行性分析》文中认为高校心理咨询员主要是为高等学校师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和心理辅导服务的专业人员。心理咨询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还不长,还属于新生事物,专业化程度比较低,高校心理咨询员的水平层次参差不齐,并且大多数是兼职人员。然而,很多兼职心理咨询员是由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兼任,与来访者可能存在双重关系,辅导员和班主任本身也容易出现角色混淆,不利于心理咨询工作的丌展。本研究调查了南京及江苏其他市的高校心理咨询员共87人,探讨了专兼职心理咨询员的主要差异方面,并进一步分析了辅导员兼任高校心理咨询员的可行性。通过研究发现:1、高校专兼职心理咨询员的主要差异表现在:咨询结束后的自我效能、接待来访者的平均次数、对有自杀倾向来访者的处理等几个方面。2、高校专兼职心理咨询员在专业理论、咨询技巧及咨询经验方面的差异表现的极为显着。此外,高校专兼职心理咨询员的主要压力也存在着几方面显着差异,差异主要表现在“技能不足”、“工作负担”、“角色混淆”和“治疗棘手”等。3、辅导员或班主任由于其本职工作的特点,导致其经常出现工作负担过重、角色混淆、身心疲惫等情况,并不适合兼任高校心理咨询员。4、若高校辅导员进行专业的培训,那么对其辅导员的本职工作的帮助将是很显着。对于其所兼任的心理咨询员工作,由于辅导员工作本身的限制,在工作时间、情感限制、角色转换等方面并不能得到很大的改善。
赵君[6](2008)在《新时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进入21世纪以来,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特征日益明显,人们的主体性普遍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和难得的发展机遇。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主体,其整体水平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内容、过程与评估以及领导能否得到贯彻落实,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能否取得成效。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和学科建设的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工作实效性的进一步提高、做好高校育人工作的现实需求,无不迫切要求我们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本选题从马克思主义人才学视角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本质,界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等概念,并梳理了所涉及的相关概念;从队伍整体结构和个体素质结构两个层面研究了队伍建设的核心内容,从发展和创新的视角提出了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组织、体制、机制和制度四位一体的建设路径和模型,即以专职、兼职、后备多维力量综合作用的组织设计,以党务、政府、社会、专家、从业者多位一体的体制创新,以教育、监管、评价、培训、服务有机结合的机制创新,以计划、酬劳、晋升、赏罚、保障跟进到位的制度创新的队伍建设路径和建设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本研究成果对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提升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必将发挥有益的指导作用。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从人才队伍建设的一般规律入手,按从宏观到微观、由整体到局部、从共性到个性、从一般到特殊、由显性到隐性的逻辑路径,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特殊规律,探索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路径、模式与评价等内容。从描述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和对策性研究层面,比较系统地回答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等四个问题,研究的焦点聚集于队伍建设的理论模型设计和实证分析。通过长期而艰苦的调研工作,收集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全部72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数据资料,以本文提出的模型,通过数学分析方法,对广西壮族自治区近五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的整体建设情况进行了定量考证;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某高校为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估分析。
王意超[7](2020)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提升研究》文中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是检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效的重要标尺。寻求行之有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提升路径,对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文章按照分析现状、查找问题、提出对策的思路来展开研究。首先,通过查找“获得感”、“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等相关理论资料,目量意营地搜索、整理相关概念、理论基础,神领意造地为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获得感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其次,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设计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地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问卷调研,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参与机会、欢迎情况、认同程度、融入水平、满足状况等五个方面,严格开展实际调研,察察而明地深入分析,得到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现状。再次,结合问卷调查和现实调研,梳理总结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存在的问题,即教材缺乏吸引力、教师缺乏感染力、教学缺乏创新力、学生缺乏主动性。最后,从影响因素的视角,有针对性地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提升的具体路径,即要重视教材建设,内容紧跟新时代紧扣新思想;要加强师资建设,教师政治要强水平要高人格要正;要革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针对性生动性时效性;要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自觉性。通过一系列的具体路径,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显着提升。
李鹏[8](2015)在《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校辅导员制度起源于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至今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而今的知识经济时代,网络信息发达,不仅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更带来了挑战。新的历史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高校辅导员作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已突破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集教育、管理和服务于一身的大学生全面自由发展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不仅要从事学生管理的日常性工作,还要开展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生活指导、成才规划、心理咨询、学习就业指导等服务。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求从思想认识、体制机制、明确政策、培养人才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调动广大辅导员的积极性,提高辅导员工作的水平。在新形势下,积极推进辅导员的专业化培养和职业化发展是建设一支高素质、高质量、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的重要措施,理应成为当前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因而,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高层次,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意义重大。目前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不容忽视,面临一系列“瓶颈”问题:数量不足、思想不稳、后继乏人,思想、业务水平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等。而新形势下要改变辅导员队伍不稳定、队伍组织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必须强化管理机制,积极推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这是我国高等院校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抉择。论文运用分析与综合、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文献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方法,从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相关理论的梳理出发,研究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及现状,同时,对国(境)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建设的做法进行了思考和总结,借鉴其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政策建议与落实,并提出要着重实现辅导员自身素质的专业化。论文包括导言、正文五章和结束语三个部分。导言部分阐释了本选题的意义、研究综述及评价、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章阐释了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的相关理论。该章从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的内涵出发,分别论述了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的内涵和标准,以及制约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因素;论述了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的理论依据和客观依据。第二章着重分析了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及现状。回顾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历史与发展,立足现状与问题,进行历史的、现实的、逻辑的分析,有利于有针对性的实现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第三章分析了国(境)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建设的做法。通过分析西方国家和港澳台地区高校学生事务发展的历程和特点,总结经验,启发借鉴,积极推动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第四、五章是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路径选择,是本文的落脚点。从国家、高校、个人三个层面分别论述实现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的措施。第四章从国家政策、高校政策落实实践两个角度分析了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路径选择。从辅导员选拔、培训、具体工作和激励、保障、晋升等方面全方位提出政策性建议和对策性落实。第五章论述了辅导员专业化所需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内因是决定事物发展的关键,辅导员自身是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关键,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离不开辅导员自身素质提升。结束语简要地对论文进行了概况,同时对进一步研究和探讨进行了展望。
周震[9](2012)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革命大学研究》文中提出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政权可谓“一溃千里”。因而,中国共产党接管的地区成倍扩展。如何对新解放区实行有效的治理,成为中国共产党和新生人民政权面对的重要问题。而要解决此问题,关键在于党内和政府内要有一批懂政策、有能力的干部。但是,新中国成立前后,党内和新生政权的干部不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一时难以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为了大量培养革命干部并提高各级干部的素质,为了彻底改造即将加入革命队伍里各阶级和阶层人员的思想,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地创办了一大批干部学校,如革命大学、军政大学、党校等。关于军政大学、党校,学界以往研究较为充分。但是有关革命大学,学界关注并不多。据不完全统计,在1949年至1950年间,全国行署以上单位举办的各类人民革命大学有57所。革命大学的开办,为中国共产党和新生的人民政权培养了大量干部,对于新中国各项事业的开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对革命大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现实启示。本学位论文分为序言、正文和结束语三部分。序言主要介绍选题的动因与意义,革命大学的概念及与其他教育机构的异同,革命大学的研究现状,主要研究方法,本学位论文的创新点和难点。正文部分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对革命大学的来龙去脉进行了总体考察,认为该种类型学校的创建,在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第一章对革命大学成立及其组织架构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梳理。革命大学的成立与新中国成立前后军事、政治、经济形势密切相关。军事方面,中国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先后解放大片领土。政治方面,各地建政工作陆续展开。经济方面,经济恢复及大规模经济建设即将展开。所有这一切,都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干部。为此,党充分发挥擅长办教育的特点,创办了革命大学等一批干部培训机构。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的这一举措是及时且成功的。革命大学创建后,为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转,逐步建立起了完整的组织架构。当时,全国各地创办革命大学数量较多,本文只选择其中比较典型的几所学校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各部门的职责。第二章对革命大学的招生工作和学员情况作了比较详细的分析。招生工作是革命大学工作的重要一环,从其对考生的要求,可以窥探出学校的性质。建校之初,生源主要来自社会招考,因此有六个特点:籍贯散布于全国各地;本人成分和职业差异大;家庭出身多元;文化程度差异比较大;年龄差异大;政治情况非常复杂。通过分析学员的这六个特点,试图说明革命大学要把背景如此复杂的学员,培养为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革命干部并非易事。第三章对革命大学的教学工作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述。教学是学校最重要的工作。也只有通过教学,学员们思想才能得以彻底改造。为了在短时间内改造学员的思想,革命大学最注重政治理论教学,并运用形象教学、实践教学等辅助办法促进教学。随着形势的发展,学校还开办了业务课程,以便学员能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但不管样,政治理论的教学始终是革命大学教学的重中之重。通过几个月的教学,学员们初步成长为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干部。第四章对革命大学毕业学员的分配及其分配后在工作岗位上的表现作了梳理。毕业学员的分配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事关各部门的需要和每个学员的切身利益。同时,毕业分配时学员的态度以及分配后学员在工作岗位上的表现,也可看作是革命大学办学成功与否的重要衡量标准。所以,革大毕业生分配工作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政治理论的教学。校方对此有正确的认识,使毕业分配工作顺利完成。绝大多数学员在新岗位上的表现也大体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第五章对革命大学的历史作用、历史地位及历史局限作了分析。随着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及国家经济、社会建设步入正轨,革命大学所承担的短期培训干部、改造各阶级、各阶层分子思想的历史任务逐步结束。各地革命大学纷纷停办,或转型为普通高校,或组建为党校、行政学院。革命大学由此成为一个历史名词。作为特殊时代背景下诞生的产物,革命大学对各地的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培养了大量的干部和建设人才;对学员思想的改造发挥了积极作用;对新中国教育事业的起步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加强了对民主人士及旧社会上层分子的统战工作。由于时代的局限,革命大学也存在着某些不足。但瑕不掩瑜,革命大学的历史贡献是第一位的。结束语部分对革命大学何以成功进行了总结,并对其现实启示作了分析。
周晶晶[10](2019)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兼职教师队伍融合研究》文中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一直以来受到党和国家的深切关注与高度重视,且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兼职教师队伍融合建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思政课的教学改革、增强思政课教学效果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作者采取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式,对江苏(最主要省份)、四川、河南、江西、湖北、重庆等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群体进行了调查研究。本文致力于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和研究,实事求是地了解和掌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现状。本文首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兼职教师队伍融合进行了基本概述。通过解析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兼职教师队伍融合的内涵、特征、理论基础、现实依据及其重要性,在借鉴与总结中形成专兼职两支队伍教师队伍融合的基本概述,为本研究提供了较为充分的前提。基于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正反两方面概括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兼职教师队伍融合的现实状况: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兼职教师队伍中存在着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良好、职业归属感普遍较强、参与相关培训的意愿强烈等现状,对两支队伍的融合起到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存在着队伍结构有待优化、相互联系有待加强、教育内容的融合有待提高、统筹建设机制有待完善等不足之处,这些不足是多方面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引发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兼职教师队伍融合建设的困境。两支队伍的融合建设如能取得显着性成效,必将对高校教师队伍的优化建设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序推进产生更大的价值。走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兼职教师队伍融合发展的现实困境,需要从营造专兼职教师融合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优化专兼职教师队伍的合理配置、构建专兼职教师的统筹系统、制定专兼职教师融合发展的可操作化制度、搭建专兼职教师融合发展的平台等方面着手探寻两支队伍融合建设的举措。
二、谈高校领导干部兼任班主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高校领导干部兼任班主任(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辅导员双重身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徘徊在双重身份之间 |
第一节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第四节 思路与方法 |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高校辅导员身份定位的历史变迁 |
第一节 高校辅导员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 |
第二节 高校辅导员身份定位的发展轨迹 |
一、政工干部 |
二、是政工干部,也是师资队伍的一部分 |
三、允许评聘教师职称 |
四、承认教师身份 |
五、管理干部和教师的双重身份 |
六、专业化职业化 |
第三节 与高校辅导员身份相关的其他制度的演变 |
一、称呼 |
二、选聘准入 |
三、职位设置 |
四、学历要求与培训培养 |
五、制度变迁所折射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变化 |
第四节 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的动力分析 |
一、高校辅导员制度的构建与演化 |
二、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的动力系统 |
第二章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及岗位设置 |
第一节 高校辅导员工作职责的演变 |
一、高校辅导员工作职责的演变历程 |
二、现阶段高校辅导员的职责分析 |
三、高校辅导员的教育职责与教师身份 |
四、高校辅导员的管理职责与干部身份 |
第二节 高校辅导员与专任教师工作职责的比较 |
一、高校专任教师的工作职责 |
二、工作职责比较 |
第三节 高校辅导员与管理干部工作职责的比较 |
一、高校管理干部的工作职责 |
二、工作职责比较 |
第四节 高校辅导员的岗位设置 |
一、岗位设置的依据 |
二、基于岗位分析理论的岗位设置 |
第三章 高校辅导员双重身份的认知调查 |
第一节 问卷设计 |
一、研究思路与问卷形成 |
二、调查预想 |
第二节 数据分析 |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二、辅导员工作的基本情况 |
三、对辅导员工作的情感态度 |
四、对辅导员岗位发展出路的打算 |
五、对辅导员角色身份的认识 |
六、关于职业化专业化的开放性问题 |
第三节 调查结论 |
一、辅导员队伍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
二、辅导员双重身份的确立存在不少问题 |
三、调查预想的验证 |
第四章 双重身份的价值和意义 |
第一节 双重身份的产生背景 |
一、“后继乏人”、“育人不教书”——政治辅导员的尴尬 |
二、“教师化、专业化”——稳定政治辅导员队伍的举措 |
第二节 双重身份的重要意义 |
一、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
二、有利于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 |
三、有利于促进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 |
第五章 双重身份的挑战与困境 |
第一节 身份定位的摇摆性 |
一、辅导员的身份认同危机 |
二、身份摇摆的实证调查 |
三、身份摇摆与蝙蝠效应 |
第二节 角色内容的冲突性 |
一、角色的基本概念 |
二、角色冲突的类型 |
三、双重身份导致的角色冲突 |
第三节 制度设计的矛盾性 |
一、冲突性 |
二、权宜化 |
三、行政化 |
第四节 双重身份的哲学反思 |
一、双重身份的理念溯源 |
二、双重身份的文化归因 |
第六章 高校辅导员的身份重建 |
第一节 双重身份的变革依据和目标 |
一、变革的依据 |
二、变革的目标 |
第二节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启示 |
一、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简介 |
二、美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者的基本特点 |
三、对我国辅导员身份定位的主要启示 |
第三节 高校辅导员身份定位的未来构想 |
一、辅导员“专业学生工作者”的身份定位 |
二、辅导员“专业学生工作者”的建构原则 |
三、辅导员“专业学生工作者”的职业构想 |
余论 双重身份制度设计的政策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安徽省2012年高校辅导员上岗培训问卷调查表 |
附录2:安徽省2012年高校辅导员高级研修问卷调查表 |
附录3:高校专任教师和管理干部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2)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1949-197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问题的研究 |
(二)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历史起点问题的研究 |
(三)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历史分期问题的研究 |
(四)关于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历史经验问题的研究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开端(1949-1956) |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孕育萌芽 |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逻辑起点 |
(二)萌芽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流变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辅导员的呼唤 |
(一)主渠道的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
(二)主阵地的开辟:高校党团学干部队伍建设 |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顶层设计的提出与落实 |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顶层设计的提出 |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顶层设计的落实 |
(三)“双肩挑”:清华大学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践探索 |
四、开端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 |
(一)实行“双肩挑”,培养与使用相结合 |
(二)示范典型突出,借鉴创新一脉相承 |
(三)多重角色并存,工作任务指向统一 |
第二章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艰辛探索(1956-1966) |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艰辛探索的历史背景 |
(一)思想政治革命:整风运动和“反右”斗争 |
(二)经济技术革命:重视知识分子和高举“三面红旗” |
(三)文化教育革命:“双百”方针和“教育大革命” |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模式的发展演变 |
(一)“双肩挑”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生命力与局限性 |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专职化建设的学理分析与历史演进 |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专职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
三、“政治挂帅”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影响 |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政治首要性地位的重申 |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政治挂帅”的批判定性 |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政治挂帅”的实践分析 |
四、艰辛探索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 |
(一)“唯政治”倾向出现 |
(二)“专职化”模式初显 |
(三)“大众化”状态显现 |
第三章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曲折发展(1966-1978) |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曲折发展的历史透析 |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指导思想出现错误 |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组织机构瘫痪 |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被宣传队取代 |
(四)高校辅导员身份角色发生颠倒 |
(五)高校辅导员队伍工作成绩遭否定 |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缺失造成的严重影响 |
(一)严重影响了一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
(二)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 |
(三)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三、曲折发展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 |
(一)队伍建设遭受环境影响 |
(二)队伍建设一度停滞中断 |
(三)队伍建设缺失影响很大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及启示 |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基本经验 |
(一)最关键的是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二)最重要的是秉承了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 |
(三)最基本的是坚持了实践检验真理的判断标准 |
(四)最主要的是坚持了服务中心工作的发展逻辑 |
二、改革开放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教训 |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良好的发展环境 |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严格的质量标准 |
三、改革开放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启示 |
(一)坚持历史、现实和将来相结合的发展定位 |
(二)坚持选拔、培养和使用相结合的发展价值 |
(三)坚持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相结合的发展目标 |
(四)坚持新老、专兼和红专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
(五)坚持以点为先、由点及面和点面相结合的发展程序 |
(六)坚持顶层设计、分类实施和健全制度相结合的发展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后记 |
(4)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之处 |
注释 |
第一章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相关问题的阐释 |
一、相关概念的分析与界定 |
(一)高校辅导员概念内涵 |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 |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价值功能 |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价值形态 |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主要功能 |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主要特征 |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政治性的本质特征 |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教育性的基本特征 |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实践性的职业特征 |
(四)高校辅导职业能力综合性的岗位特征 |
注释 |
第二章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主要内涵 |
(二)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中国化发展 |
(三)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重要指导意义 |
二、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涵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 |
(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指导意义 |
三、职业发展理论借鉴 |
(一)萨柏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
(二)帕森斯的人职匹配理论 |
(三)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 |
(四)职业发展理论的借鉴意义 |
四、国外激励理论的借鉴 |
(一)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
(二)麦克莱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
(三)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
(四)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
(五)国外激励理论的借鉴意义 |
注释 |
第三章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结构体系 |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体系的认知依据 |
(一)国家对辅导员职业能力的相关要求 |
(二)教师职业能力结构研究的学术启迪 |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中的实践指向 |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体系的支撑要素 |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情意要素 |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知识要素 |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技能要素 |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体系的多维建构 |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平面样态 |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层级形态 |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基础能力的范围 |
(四)高校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的指向 |
(五)高校辅导员职业拓展能力的意义 |
注释 |
第四章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基本条件 |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思想条件 |
(一)高校辅导员应具有自主奉献精神 |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自我追求 |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群体的和谐共进 |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专业条件 |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的专业化意蕴 |
(二)高校专业定向是辅导员职业能力形成的基本前提 |
(三)高校职业认同是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重要基因 |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知识条件 |
(一)高校辅导员专业知识结构的主要特征 |
(二)高校辅导员专业知识增长的充分条件 |
(三)高校辅导员专业知识发展的自主建构 |
四、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实践条件 |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使命的实践品性 |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实践磨练 |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实践反思 |
注释 |
第五章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现状与时代挑战 |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已有成效 |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国家战略 |
(二)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有序行进 |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内容不断丰富 |
(四)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成绩 |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现存问题 |
(一)知识自我更新和建构能力不足 |
(二)可持续发展的专业能力有欠缺 |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问题归因 |
(一)工作内容缺少具体的规定性 |
(二)提高职业能力的措施不完善 |
(三)能力提升的制度机制不健全 |
四、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新挑战 |
(一)多元多样价值观的挑战 |
(二)科技创新与发展的挑战 |
(三)素养和能力要求的挑战 |
五、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新机遇 |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崭新定位 |
(二)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快速运行 |
(三)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的新支撑 |
注释 |
第六章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实践路径 |
一、树立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时代理念 |
(一)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
(三)塑造信息时代高校辅导员形象 |
二、确立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宏观策略 |
(一)完善高校辅导员职业工作体系 |
(二)开阔能力提升的战略视野 |
(三)筑牢能力发展的理论根基 |
三、拓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实践路径 |
(一)完善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培训体系 |
(二)提供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优质服务 |
(三)引领高校辅导员大力提升学术研究素养 |
四、构建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支撑体系 |
(一)完善选聘机制保证辅导员的入口通畅 |
(二)优化激励机制激发高校辅导员的内在动力 |
(三)改革管理机制推进高校辅导员的能力培养 |
(四)加强保障机制支撑高校辅导员的能力建设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高校专、兼职心理咨询员的差异比较 ——辅导员兼任心理咨询员的可行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我国心理咨询师的从业标准 |
1.3 国外学者关于心理咨询工作者的研究 |
1.4 我国高校心理咨询员的研究及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的意义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调查对象 |
2.2 研究程序 |
2.3 研究工具 |
2.4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高校心理咨询员的现状 |
3.2 高校专兼职心理咨询员的差异表现情况 |
第四章 高校辅导员兼任高校心理咨询员的可行性 |
4.1 从专兼职心理咨询师的比较中得出的推论 |
4.2 从访谈资料中得出的推论 |
第五章 讨论 |
5.1 专兼职心理咨询师的差异方面 |
5.2 高校辅导员兼任心理咨询员方面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 |
附录A |
附录B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新时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研究的缘起 |
(一)应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面临挑战的迫切呼唤 |
(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水平的理论诉求 |
二、本选题的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四、本选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本选题的研究思路 |
(二)本选题的研究方法 |
五、本选题的创新点和难点 |
(一)本选题的创新点 |
(二)本选题的难点 |
第一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研究所涉若干概念的学理澄清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概念诠释 |
(一)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一般意义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特殊涵义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的组织成分分析和组织功能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的组织属性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的多维结构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的组织功能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要素检视和建设意义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基本含义及其要素分析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理论探索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论述 |
(一)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
(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的属性及作用的阐述 |
(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互动关系的阐述 |
(四)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基本方法论述 |
二、列宁斯大林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理论贡献 |
(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才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论述 |
(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的结构与配置的阐述 |
(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才选拔和培养的理论 |
三、毛泽东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理论发展 |
(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领导人才重要性的论述 |
(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才规格和素养结构的阐述 |
(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选拔、使用和培养的理论 |
四、邓小平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理论突破 |
(一)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选拔工作理论 |
(二)完善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制度和方法 |
(三)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和领导班子建设的新要求 |
五、江泽民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理论创新 |
(一)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才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 |
(二)探索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才选拔的标准和方法 |
(三)发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才培养理论 |
(四)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一系列制度 |
第三章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现实视域 |
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成就检视 |
(一)理论研究成就 |
(二)机制建设成就 |
(三)制度建设成就 |
(四)能力建设成就 |
二、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尚缺乏整体性的科学规划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整体作战能力与承载任务不相协调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正面形象有待进一步提高 |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发展的培育机制和保障机制尚不健全 |
三、结果判断与成因分析 |
(一)结果判断 |
(二)成因分析 |
第四章 中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比较沉思 |
一、欧美国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与经验 |
二、东南亚诸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与经验 |
三、比较与启示 |
第五章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路径依赖 |
一、关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经验的理性反思 |
二、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路径依赖的文化依据 |
(一)坚持以人为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 |
(二)遵循成长规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内在要求 |
(三)科学理论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有效性的必然要求 |
三、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路径辨认及发展态势 |
(一)组织设计:专职、兼职、后备多维力量统筹兼顾 |
(二)体制创新:党务、政府、社会、专家、从业者多位一体 |
(三)机制创新:教育、监管、评价、培训、服务有机结合 |
(四)制度创新:计划、酬劳、晋升、赏罚、保障跟进到位 |
第六章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模式设计与评价体系构建 |
一、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模式设计 |
(一)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模式设计依据 |
(二)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模式设计的主要参数 |
(三)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主要模式注解 |
二、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评价体系构建 |
(一)定量评价体系的构建要件 |
(二)定性评价体系的构建要件 |
三、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评估—以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为例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整体情况评估—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属高校为例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有效性评估—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某高校为例 |
结语 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水平 |
一、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必须强化几种意识 |
(一)强化人才意识,树立科学人才观 |
(二)强化发展意识,分解队伍建设目标和任务 |
(三)强化统筹意识,协调推进队伍建设 |
(四)强化能力意识,提升干部工作技能 |
(五)强化创新意识,破解队伍建设深层矛盾 |
(六)强化人本意识,营造和谐稳定的环境氛围 |
二、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 |
(一)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高起点谋划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 |
(二)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的选拔和考核工作 |
(三)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的教育培训工作 |
(四)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职业化发展 |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要素关系 |
(一)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统筹队伍结构的优化 |
(二)处理好职责与待遇的关系,统筹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 |
(三)处理好做人与做事的关系,统筹队伍政治思想素质与业务素质提高 |
(四)处理好动与静的关系,统筹队伍的流动与稳定 |
四、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概况 |
§1.3.2 国外研究概况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1.5.1 研究重点 |
§1.5.2 研究难点 |
§1.5.3 创新之处 |
§1.5.4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相关理论概述 |
§2.1 获得感的内涵 |
§2.2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内涵 |
§2.3 理论基础 |
§2.3.1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3.2 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 |
第三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现状分析——以桂林市高校为例 |
§3.1 调查目的与调查方法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方法 |
§3.2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现状 |
§3.2.1 参与度较高 |
§3.2.2 欢迎度较高 |
§3.2.3 认同度较高 |
§3.2.4 融入度较高 |
§3.2.5 满足度较高 |
§3.2.6 获得感较高 |
第四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存在的问题及归因 |
§4.1 教材吸引力有待强化 |
§4.2 教师感染力有待提高 |
§4.3 教学创新力有待提升 |
§4.4 学生主动性有待增强 |
第五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提升路径 |
§5.1 重视教材建设,紧跟新时代紧扣新思想 |
§5.1.1 紧跟新时代有热度温度宽度 |
§5.1.2 紧扣新思想有新度深度厚度 |
§5.2 加强师资建设,政治要强水平要高人格要正 |
§5.2.1 以渊博的知识和优质的教学吸引学生 |
§5.2.2 以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师德感染学生 |
§5.3 革新教学方法,增强针对性生动性时效性 |
§5.3.1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5.3.2 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
§5.3.3 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 |
§5.4 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学生主动性自觉性 |
§5.4.1 强化正激励 |
§5.4.2 强化负激励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现状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8)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及其意义 |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理论意义 |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实践意义 |
二、相关研究状况综述 |
(一)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三、主要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可能的创新点及重点、难点 |
(二)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相关理论 |
一、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概念界定 |
(一)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内涵和标准 |
(二)辅导员队伍职业化的内涵和标准 |
(三)制约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因素 |
二、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二)中国传统和西方近代的育人观 |
(三)社会分工理论 |
(四)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
三、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客观依据 |
(一)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是形势发展的需要 |
(二)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 |
(三)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 |
(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是自身队伍发展的需求 |
(五)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持续发展的需求 |
第二章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及现状 |
一、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历史与发展 |
(一)从1935年到1949年: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萌芽时期 |
(二)从1949年到1956年: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创建时期 |
(三)从1956年到1966年: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形成时期 |
(四)“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挫折时期 |
(五)从“文化大革命”结束到现在: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完善时期 |
二、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一)调研数据分析 |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选聘机制方面的问题 |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激励机制方面的问题 |
(四)高校辅导员队伍培训工作方面的问题 |
(五)高校辅导员队伍组织价值方面的问题 |
(六)高校辅导员队伍晋升与薪酬方面的问题 |
(七)分析与总结 |
第三章 国(境)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建设状况分析 |
一、西方国家对高校学生事务队伍建设的特点 |
(一)健全的组织机构体系,全面管理学生事务 |
(二)制定完善的法规制度,依法治理学生事务 |
(三)营造良好社会整体环境,全面指导学生事务 |
二、港澳台地区高校学生事务发展历程及其队伍建设特点 |
(一)港澳台地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发展历程 |
(二)港澳台地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建设的特点 |
三、国(境)外高校学生事务队伍建设的启示 |
(一)全面把握事务内涵,不断完善工作制度 |
(二)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全面提升职业素养 |
(三)优化管理服务体系,引导学生自主管理 |
(四)积极推动职能转变,提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
第四章 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政策建议与落实 |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政策建议 |
(一)高校辅导员选聘工作的政策建议 |
(二)高校辅导员培训工作的政策建议 |
(三)高校辅导员具体工作的政策建议 |
(四)高校辅导员激励、保障和晋升的政策建议 |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政策落实 |
(一)高校辅导员选聘工作的政策落实 |
(二)高校辅导员培训工作的政策落实 |
(三)高校辅导员具体工作的政策落实 |
(四)高校辅导员激励、保障和晋升的政策落实 |
第五章 辅导员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实现专业化 |
一、辅导员专业素养的提升 |
(一)辅导员职业精神的塑造 |
(二)辅导员知识结构的专业化 |
二、辅导员业务能力建设 |
(一)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能力 |
(二)学生组织建设指导 |
(三)心理干预与心理健康教育 |
(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
(五)学业指导与就业指导工作 |
(六)安全工作与危机处理 |
第六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附录 1 |
附录 2 |
(9)新中国成立初期革命大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的动因与意义 |
二、 革命大学的概念及与其他类型教育机构的异同 |
三、 关于革命大学研究的现状 |
四、 主要研究方法 |
五、 创新点和难点 |
第一章 革命大学的成立及其组织架构 |
第一节 干部队伍的基本情况 |
一、 干部数量紧缺 |
二、 干部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
三、 留用人员尚需改造 |
第二节 团结、改造知识分子,培养国家建设人才 |
第三节 学校的创建 |
一、 大区级革命大学的创建 |
二、 省级革命大学的创建 |
第四节 学校成立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 |
一、 学校办学的各项困难 |
二、 开动脑筋、克服困难 |
第五节 革命大学的组织架构 |
一、 行政组织 |
二、 党群组织 |
第二章 革命大学的招生及生源分析 |
第一节 学员的入学方式 |
一、 招训 |
二、 调训 |
第二节 报考、招生及注册报到工作 |
一、 考生报考情况 |
二、 招生录取情况 |
三、 报到注册工作 |
第三节 学员情况分析 |
一、 对考生结构的分析 |
二、 学员入学前后的思想状况和入学动机 |
第四节 招生后的审查工作 |
第三章 革命大学的教学 |
第一节 教学原则与目标 |
一、 教学原则 |
二、 教学目标 |
第二节 政治理论课程的设置与教学效果 |
一、 《改造学习》和《社会发展史》 |
二、 时事政策课 |
三、 其他政治理论课程 |
第三节 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 |
一、 授课形式 |
二、 讨论会:革大教学的重要环节 |
三、 思想总结 |
四、 考试测验 |
第四节 校方为促进政治理论教学采取的措施 |
一、 加强对教员的管理 |
二、 成立学习组 |
三、 开展控诉运动 |
四、 开展各种各样的竞赛 |
第五节 业务教学课程安排及其教学效果 |
一、 业务教学面临的困难与教学内容的设置 |
二、 “摸着石头过河”的教学探索 |
三、 业务教学取得的效果 |
第六节 组织师生参加各种政治运动 |
一、 组织学员参加土改运动 |
二、 组织学员参与抗美援朝运动 |
三、 革命大学的“三反”和“五反”运动 |
第四章 毕业学员的分配 |
第一节 革大学员的分配原则 |
一、 坚决服从分配 |
二、 态度有所保留 |
第二节 毕业学员的分配去向 |
第三节 毕业学员在工作岗位上的表现 |
一、 各部门对已毕业学员的支持和指导 |
二、 毕业学员在工作岗位上的表现 |
第四节 分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革命大学的停办及其历史地位 |
第一节 停办与转型的原因 |
第二节 革命大学的停办与转型 |
第三节 革命大学的历史地位 |
一、 为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培养了大量干部和建设人才 |
二、 对改造学员的思想发挥了积极作用 |
三、 促进了新中国教育事业的起步与发展 |
四、 在对民主人士及旧社会上层分子的统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10)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兼职教师队伍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价值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可能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兼职教师队伍融合的概述 |
第一节 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兼职教师队伍融合的内涵与特征 |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兼职教师队伍融合的内涵 |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兼职教师队伍融合的特征 |
第二节 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兼职教师队伍融合的依据 |
一、学理性支撑——理论思考 |
二、现实性期待——现实依据 |
第三节 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兼职教师队伍融合的意义 |
一、改善教师队伍状况的现实需要 |
二、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需要 |
三、实现协同育人目标的实际需要 |
四、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 |
第二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兼职教师队伍融合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问卷调查和访谈基本情况 |
一、问卷调查 |
二、个案访谈 |
第二节 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兼职教师队伍融合的积极表现 |
一、受调研教师的基本信息 |
二、专兼职教师的理论素养整体较好 |
三、专兼职教师的职业归属感普遍较强 |
四、专兼职教师参与相关培训的意愿强烈 |
第三节 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兼职教师融合存在的不足 |
一、教师队伍结构有待优化 |
二、专兼职教师间交流合作有待加强 |
三、教育内容的融合有待提高 |
四、工作运行机制有待完善 |
第四节 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兼职教师融合的制约因素 |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兼职教师队伍未能合理构建 |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兼职教师管理系统尚未完善 |
三、专兼职教师协同育人的共识尚未普遍达成 |
四、专兼职教师融合建设的内外部氛围尚未形成 |
第三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兼职教师队伍融合的实施路径 |
第一节 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兼职教师融合的内外部氛围 |
一、社会的支持力度:营造专兼职教师融合的社会环境 |
二、高校的切实关怀:改善专兼职教师的融合状况 |
三、专兼职教师的协同意识:提供融合的内在动力 |
第二节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兼职教师融合的队伍建设 |
一、提升专兼职教师队伍的学科专业化水平 |
二、完善兼职教师队伍的筹建准入工作 |
三、重视兼职教师队伍的特殊性 |
第三节 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兼职教师的统一管理系统 |
一、坚持高校党委的统一领导机制 |
二、强化独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机构建设 |
三、明确管理系统的职责分工 |
第四节 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兼职教师融合的相关制度 |
一、建立并完善教师队伍的管理考核办法 |
二、建立并完善一体化的教师培训制度 |
三、建立并完善专兼职教师协同育人的机制 |
第五节 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兼职教师融合的平台 |
一、构建资源共享平台 |
二、构建教研合作平台 |
三、构建工作会议平台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四、谈高校领导干部兼任班主任(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辅导员双重身份研究[D]. 陈勇. 安徽师范大学, 2015(12)
- [2]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1949-1978)[D]. 黎育生.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3]谈高校领导干部兼任班主任[J]. 李人朴. 辽宁高等教育研究, 1991(S1)
- [4]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研究[D]. 苏亚杰.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2)
- [5]高校专、兼职心理咨询员的差异比较 ——辅导员兼任心理咨询员的可行性分析[D]. 高美玲. 南京师范大学, 2011(05)
- [6]新时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研究[D]. 赵君. 华中师范大学, 2008(10)
- [7]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提升研究[D]. 王意超.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8]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研究[D]. 李鹏.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5(04)
- [9]新中国成立初期革命大学研究[D]. 周震. 中共中央党校, 2012(01)
- [10]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兼职教师队伍融合研究[D]. 周晶晶. 东南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