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三古书序注

鲁迅三古书序注

一、鲁迅三篇古籍序文注释(论文文献综述)

费冬梅[1](2021)在《《不怕鬼的故事》的编辑、出版和传播》文中指出1961年,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奉毛泽东之命集体编写了一本古典文学选本《不怕鬼的故事》,此书的编辑和出版是中国当代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在60年代影响极大。参与编写此书的有文学所众多知名学者,如何其芳、钱锺书、陈友琴、王伯祥、余冠英等,作为一本古典文学选本,该书在当年的政治运动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目前,关于此事件的研究还很不充分。在本文中,笔者通过广泛查阅原始资料,并结合多位当年亲历者的口述访谈,对此事件的来龙去脉做一番梳理。

秦洁[2](2021)在《陆龟蒙赋研究》文中认为陆龟蒙是晚唐着名文人、隐士,他诗文兼善,在唐末五代时便已名振江南。今存其诗六百余首、赋十九篇,当下对陆龟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他与皮日休的诗歌唱和及其隐士的身份上,对其赋的关注较少。今试以陆龟蒙的赋作为研究对象,从创作背景、题材内容、艺术特点及其赋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力图对陆龟蒙的赋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首先,从陆龟蒙赋的创作背景出发。陆龟蒙身处混乱黑暗的唐代末期,颓废的末世风气使他的赋流露出浓厚的感伤情绪和隐逸思想。古文运动在晚唐虽已退潮,但对赋的影响仍未彻底淡去,促使关注现实的陆龟蒙创作出议论化、散体化,带有讽刺性质的作品。唐代诗赋取士的传统推动了赋体文学的繁荣,各赋体兼备呈现出多元化的风貌,为陆龟蒙在各种体式中进行创作提供了良好环境。其次,结合陆龟蒙的生平经历,探究其赋的题材和思想内容。陆龟蒙赋的题材主要分为咏物和情志两大类,皆取材于日常生活。官宦世家的出身强化了他建功立业的渴望,而晚唐乱世使得陆龟蒙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故退而求其次选择做一名独善其身的隐士。因此他的赋中既包含愿参天地功的入仕之心,又有对隐逸生活的真实记录,同时在隐逸之情下还流露出关切世事、愤世嫉俗的批判精神。题材丰富多样,情感真挚复杂。再次,按赋的体式,对陆龟蒙赋的艺术特点进行研究。按照马积高的赋体分类学说,将陆龟蒙的十九篇赋分为骈赋、律赋、诗体赋、新文赋四类。陆龟蒙的骈赋用典繁多、句式灵活,精工雕锼丽而不俗。他的律赋在人人追求新奇的风气中坚持作传统的程式之作,开篇破题、谋篇布局皆各有章法,堪称教科书级别的科场文章。陆龟蒙的诗体赋采用四言句式写成,语言质朴,寓意深刻。他的新文赋则是在前人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议论及散化的程度,淡化了赋的铺叙,进行了大胆地创新,不同赋体各有鲜明的艺术特色。最后,分析陆龟蒙赋在后世的接受情况,探究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陆龟蒙在赋作中创造了代表安贫乐道的“杞菊”意象,为文学史贡献了全新的隐逸文化符号。他的赋上承六朝丽辞传统、中唐古文运动余韵,下启宋初骈俪之风及宋代说理新文赋的繁荣局面,既是赋史中承前启后的关键环节也是晚唐赋坛中的优秀之作。

陆力[3](2021)在《明清保定地方志编纂研究-以四部明清保定方志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系就保定传统方志开展的专项研究,目前学界在这一领域的成果较少,对传统方志编纂的专门研究尤为少见。本文对四部明清保定方志的编纂流程与人员组织、编纂成书与刊印传播、体例结构与编纂特色、史料来源与文献价值、人物传记与叙事成就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充分显示出明清时期编纂的保定方志,其时间跨度之长、参与人员之多、组织机构之完备、职责分工之细致,堪称历代河北方志中最具代表性者。由此笔者结论:即总结明清保定方志编纂的理论成就,不仅能为中国传统方志编纂理论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亦可为华北区域史研究的深化以及当代保定方志的编纂实践进行有益的探索。

闫咚婉[4](2021)在《黄帝神话传说研究》文中提出黄帝神话传说的发展历程贯穿着整个中华文明的演进历史。在历代史籍中,黄帝是一位集武功、发明、盛德等于一身的圣王典范;在汉画像石中,黄帝时而是威严的天神,时而是凡人羡慕的升仙者;在道教文献中,黄帝是一位潜心修道、拥有道门法术、升天得道的宗教偶像;在俗文学作品中,黄帝是一位垂衣裳而天下治,有道、有术、有德的明君。可以说黄帝神话传说在历代的发展中呈现出形象多元化、事件丰富化、意义多重化、体裁多样化的特点。黄帝神话传说的内涵实则为不同时代文化的内容体现,例如民族的思维模式、统治阶级的政治意图、民众的信仰需求等。基于上述背景,本文立足于讨论这样的黄帝形象——存在于历史、文学等书面文献,民间口承文献与出土文献中的“黄帝”,不对其作历史真实性的专门考证工作。本文无意于对黄帝神话传说进行古史考据方面的突破,而是希望较为全面、客观地呈现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背景中,黄帝神话传说形成演变中重要的几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以丰富的黄帝神话传说文本为基础,注重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利用,展现黄帝神话传说在不同时代的面貌以及以重要人物关系为基础进行的叙事活动。发轫于民族觉醒初期、古史考辨运动中的黄帝神话传说研究,其发展不仅与国家政治、文化的发展背景密切相关,同时与各个参与学科的研究趋势也密不可分。历史学、古代文学、民族学、考古学、人类学、民俗学、神话学、宗教学等不同学科不仅为黄帝神话传说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源,同时也从不同视角诠释了黄帝神话传说之于上古史建构、中华文明探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民族精神构筑等的重要意义。全文概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第一章到第四章,以阐述黄帝神话传说形成演变历程为主。第一章围绕先秦时期黄帝神话传说的形成展开叙述。以《山海经》为代表的黄帝故事展现出黄帝神话较为原始的形态,在其后的《左传》等史书中又呈现出古史传说的面貌。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言黄帝的盛况,诸子所载的黄帝神话传说反映出战国时期的文化风貌,在记录神话传说的基础上已经显现出“造神话”的主动性。这一时期黄帝身份的建构以祖先与圣王最为典型,先秦时期的黄帝神话传说,为汉及以后的黄帝神话传说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章围绕汉代黄帝神话传说的繁荣发展进行叙述。汉代黄帝神话传说的发展具有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一是出现在正史《五帝本纪》中,二是出现在汉代流行的谶纬神话中,三是保存在汉画像石中的神话内容。汉代是中国古代神话发展的高潮期,黄帝神话传说的发展深受汉代政治文化、社会信仰等影响。黄帝既是上古五帝之首,又是感生圣王,同时还是显赫的天神与升天的仙人。汉代黄帝神话传说呈现出多态性的发展特征,极大地丰富了黄帝神话传说的文化内涵。为黄帝最终形成华夏民族始祖与道教创教道宗两大民族文化代表提供了契机。第三章围绕道教文化影响下黄帝神话传说的演变与因此衍生的神话文本类型展开叙述。汉代以后,黄帝神话传说发展最突出的特点是道教化。道教自汉末兴起发展至唐成为国教,在宋代又备受统治者推崇。因此道教文化对黄帝神话传说的影响成为唐宋时期黄帝叙事发展的主要背景。道教信仰影响下黄帝形象由最初的黄神演变为道宗,在道教文献中,他不仅是道门各类法术的重要传承者,更是当时为与佛教对抗而塑造的宗教偶像。围绕黄帝形成的道教神话包含着丰富的叙事类型,在传统故事类型的基础上浸染了宗教意味所以更加生动。对道教黄帝神话文本的分析,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中国本土的道教文化信仰。第四章围绕黄帝神话传说由雅至俗的发展变化展开叙述。从中国古典神话的载录规律来看,文献性质的“雅化”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黄帝神话传说作为民间文学的“俗化”品格。在宋代以及明清时期俗文学的大力发展中,黄帝神话传说得到了充分的俗化发展。宋代史学新变中上古史的重新整理、民间讲史之风的盛行等背景为它提供了契机,在讲史话本、早期文人拟作以及章回小说等俗文学类型中黄帝神话传说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演绎。这一“俗化”运动,在保存旧情节、编创新情节的过程中丰富了黄帝神话传说叙事,同时也完成了在民间普及上古历史、传承神话资源的任务。下编为第五章到第七章。主要以黄帝神话传说中与黄帝密切相关的三组人物关系及其事迹展开讨论。客观来说,人物只存在于关系和行为中(1),探讨它们对神话传说叙事发展的意义有助于全面把握黄帝形象、事迹的发展过程。第五章围绕黄帝神话传说中的主流叙事——炎、黄二帝的故事展开论述。炎、黄神话主流意义的生成来源于中华民族追溯民族起源的客观需要,先秦、秦汉时期炎、黄神话的书写是其主流意义生成的基础,因此该时期的炎、黄神话传说是本章的聚焦点。重点对炎、黄二帝关系的缘起、异德之战的发生与意义等进行分析,展现二者形象向民族始祖发展的过程。第六章围绕黄帝群臣神话传说展开叙述。上古神话中君臣治世神话传说滥觞于此,君臣神话传说是中国古代封建政权文化的折射,同时群臣集群形象构成的“叙事母题”是黄帝神话传说叙事发展重要的推动因素。对群臣形象及事迹的集中探讨,可以有效揭示黄帝神话传说中的政治意义,并且挖掘黄帝帝王形象建构的内部逻辑。第七章以女性视角对黄帝神话传说的发展进行解析。20世纪中期兴起的女性主义神话学,使得研究者的目光开始转向上古神话中的女性问题。在上古帝王神话中,女性往往处于话语的边缘。帝妃与帝女的形象在帝王神话中总是作为附属角色存在,反映出父权制社会的文化史影。从嫘祖养蚕之功、嫫母巫觋之责、三女助父事功等女性对黄帝部族发展的贡献中皆可得到印证。同时黄帝三女传说作为土生土长的地方叙事,对三女故事流传演变过程的关注,可以形成典籍与民间叙事的对话空间,进一步探讨民间神话传说的演变规律。

胡凌燕[5](2021)在《写本文献与武周时期文学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尝试从写本文献的角度,对武周时期这一特殊时段的文学面貌,进行专题与个案相结合的研究。具体来说,主要通过对武周文学的重要写本进行文献层面和文学层面的双重挖掘,结合传世文献和石刻文献,以诗歌、序文、小说三种文体为核心,着重关照刘希夷、崔融、李峤、王勃、张鷟、珠英学士等武周时期的着名作家及文学群体,对文本流传、文体演进、文学传播与影响以及特殊文学现象等问题展开探讨,以求尽可能全面、有体系地呈现武周时期文坛的原生状态,挖掘被历史掩埋的某些文学史现象,进而为纠正长期以来中古文学研究注重以传世刻本文献作单面建构的偏颇与缺失抛砖引玉。论文共六章,第一章为武周文学写本文献的总述,第二章为敦煌武周诗文残卷的专题研究,后四章为武周文学重要写本的个案研究。第一章,武周文学写本文献的类别与特点研究。研究武周文学可资利用的写本文献主要有敦煌写本、吐鲁番写本和日藏写本三类。本章重点从文本的形态和内容两方面,总结这三类写本文献各自的特点,同时对敦煌和吐鲁番写本的发现过程与整理历史进行爬梳,对日藏写本的源流与藏所进行追溯、考察。第二章,敦煌武周诗文残卷研究。本章先对敦煌遗书所存武周诗文做了全面搜集、考辨与汇录,并从作家、作品及写本形态三方面概述其总貌。其次据作品存佚情况和文本形态特征,对残卷的文献价值进行了具体发掘。最后在综论残卷文学价值的基础上,以刘希夷《白头翁》诗为个案代表,探讨初盛唐七言歌行从中原传入敦煌后其传播渠道与作品性质发生的转变。第三章,敦煌写本《珠英学士集》研究。本章首先结合传世文献考知珠英学士间交游唱和之史实,审视武周文坛的整体唱和环境。其次探讨时代诗风影响下选家崔融的诗学趣味,论述《珠英集》对于初唐诗歌选学的推进作用及其在“唐人选唐诗”中的先驱意义。再者,《珠英集》作为编《三教珠英》的副产品,启发我们进一步探讨武周时期儒、释、道三教思想的并兴对文学发展的影响。第四章,古钞本《李峤杂咏诗》研究。《杂咏诗》的敦煌写本和日藏写本近代以来重现国人视野,从文献层面看,有助于考清《杂咏诗》在书目文献和现实世界中的流传情况,解决诗注相关的一些问题。从文学层面看,则启发我们关注初唐咏物诗在武周时期的变革,以及李峤咏物诗对日本平安朝诗歌发展的影响。第五章,正仓院本《王勃诗序》研究。本章主要从王勃文集的唐本还原、王勃诗序的重新解读、王勃生平的补充订正三方面论证了院本《诗序》的文学实证功用,同时从集会诗序的文体内涵、演进历程及其与集会诗歌的关系三方面审视了院本《诗序》的文体学意义,此外从传播学的角度,考察了王勃诗文东传日本之经纬及其对日本奈良和平安时期汉文学发展的影响。第六章,日藏古本唐传奇《游仙窟》研究。本章厘清了《游仙窟》湮没与回传的历史问题,并从十娘的身份入手,对《游仙窟》的内容与主旨进行了重新定位与深度探讨,同时以《游仙窟》文本为切入点,考察了唐代诗歌与小说文体交融的现象及唐传奇的情感表现等问题,从而可见《游仙窟》之文学史意义。

孙静雯[6](2021)在《经学背景下的汉代骚体赋流变研究》文中认为骚体文学承自楚辞,于句式、结构、音律等方面具有独特表现。逮至汉代,作为骚体文学主要形式之一的骚体赋,多为士人继承模仿,出现了贾谊《吊屈原赋》《鵩鸟赋》、淮南小山《招隐士》、扬雄《反离骚》、张衡《思玄赋》、蔡邕《述行赋》《短人赋》《伤胡栗赋》等27位骚体赋作家及71篇骚体赋作品。同时,汉代骚体赋在承继屈宋辞作余绪之外还多有变化。经学的“昌明”与“极盛”是汉代社会的标签之一,上至皇亲贵族,下至黎民百姓,不论是内在道德教化的层面,还是外在实际应用层面,都以经学为知识来源和基本依据。因此,汉代骚体赋的流变势以经学的发展为背景而展开。然而,现今学界对汉代骚体赋的创作、流变以及骚体赋流变与经学之关系等问题的关注度并不高,论述骚体赋流变的经学背景时多将其与汉代辞赋放在一起进行整体讨论,因而缺乏全面深入的研究。本文分三章对经学背景下的汉代骚体赋流变进行研究:第一章从汉代骚体赋的创作背景入手,分别阐述西汉初期、西汉中期、西汉末期、东汉前期及东汉后期五个时段骚体赋的不同表现,及其与经学“大一统”观念的变化之间的关系。第二章主要论述经学与汉代骚体赋主题开拓之间的关系。首先,汉代骚体赋承接屈骚,饱含对屈子的伤悼之情,而悼屈主题的形成是以经学政教观念为出发点的。其次,汉代士人在骚体赋创作中抒写个人志向和政治诉求,也是源出于经学政治批判性。此外,西汉后期以来,纪行类骚体赋作品数量增多,这与今古文经学之争及古文经学的肇兴脱不了干系。纵观汉代骚体赋个体“自我”的演变过程,经历了从“社会自我”到“道德自我”再到“独立自我”三个阶段,而每一阶段的个体“自我”演变都与本阶段的经学特征息息相关。第三章则着眼于汉代骚体赋的文本形式演变。从篇章结构看,骚体赋“序”与“乱”的结构形成均与经学相关联,汉代说经文体的“序篇”为汉儒在撰写文章之前增添序言提供模拟依据。而骚体赋以四言为主的乱辞,也是汉代小学、《诗经》教育影响的产物,并随着经学思想的深入由抒情性向说理性衍变。从言说方式看,骚体赋的特有句式——“兮”字句,早已于经学文本中初见端倪,到了汉代,其独特的表达效果与经学的诗教观相结合,更为骚体赋增添了深层的文化内涵。另外,在古文经学的影响下,汉代骚体赋作家多取古字、引经据典,形成渊懿之风;骚体文学自身的诵读属性以及同为汉代经学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吟诵习惯,构成骚体赋的诵读之质。

张海明[7](2021)在《范文澜《文心雕龙讲疏》与整理国故运动——从范文澜的一篇佚文说起》文中认为范文澜1923年撰写的《文心雕龙讲疏》确乎与整理国故运动存在某种关联,但并非由胡适《〈国学季刊〉发刊宣言》所引发,从范氏1923年末在南开以"整理国故及其方法"为题的讲演及同期发表的几篇论文来看,梁启超欲在南开大学创办东方文化学院一事的影响更为直接。澄清这一史实,不但身为南开中学国文教员的范文澜为何对《文心雕龙》发生兴趣,《文心雕龙讲疏》一书为何会请梁启超作序,以及是书之编撰体例等问题,都可以有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而且范文澜后来几部着作如《群经概论》《正史考略》《诸子略义》之写作动机,南开大学文科大二国文之教学安排,乃至范文澜何时、为何尝试语体(白话)文写作等问题也可以重新认识。相应地,对于了解南开时期范文澜的思想变化、学术活动、职业生涯来说,此一发现无疑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新的材料,可补先前相关研究之缺失。

王子涵[8](2021)在《论英国汉学家杜德桥的中国古代小说研究》文中认为英国汉学家杜德桥(Glen Dudbridge,1938—2017)是二战后英国汉学转型期的代表人物,曾先后在剑桥、牛津大学任教,并从1994年起担任牛津大学东方学院中国学术研究所所长,为牛津大学的中国学研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此外,他还曾同时兼任英国皇家学院院士、欧洲汉学家协会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高级研究员等职务,是欧洲现代汉学界的佼佼者。杜德桥致力于汉学研究五十余年,共出版专着11部,发表学术论文23篇,中国古代小说研究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研究内容。本文即立足于其关于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全部学术成果和相关文献资料,系统整理其研究内容和观点,分析研究方法及特色,以期全面了解其学术价值及贡献。本文共包括绪论、正文、总结三个部分。绪论作为全文的领起,首先对英国汉学各个发展阶段中的中国古代小说研究情况进行了整体论述,以突出杜德桥及其研究的历史地位;并简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一章主要对杜德桥本人的生平及学术经历进行了梳理,试图厘清其汉学研究的三个主要阶段。第二章从本文研究的核心——“小说”一词出发,尝试对其中西含义进行清楚辨析,并通过具体的观点和例证,说明杜德桥对中国古代“小说”概念的认识。第三章主要论述杜德桥对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具体研究,包括借鉴西方莎士比亚学研究方法的“百科全书式”的《李娃传》研究、运用经典叙事学方法分析作品结构的《柳毅传》研究以及对边缘作品《广异记》进行的文献、历史、宗教、文化等多角度关照的研究。第四章则对杜德桥的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研究进行探析,包括其对《西游记》的考据研究以及社会学角度切入的《醒世姻缘传》研究。总结部分将对全文内容进行简单回顾,尝试对杜德桥的古代小说研究特色进行系统评述,发掘其研究的独特价值,思考其对国内学界的借鉴意义。

童海旭[9](2021)在《明末清初世情小说序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古代小说理论往往以序跋、评点等形式呈现。前人对于小说评点的研究已收获可观成果。目前学界越来越关注到序跋对小说研究的重要性,并从序跋所涵盖的小说理论和功能、序跋的文体特征、序跋所蕴含的文化思想以及序跋文本的史料价值等方面对其进行研究,尤以明清小说序跋为主。经过前代的积累与沉淀,明清时期的小说创作繁复,其序跋内容也多姿多彩,学者多有研究。但是,关于明末清初世情小说序跋的研究尚未有过系统的论述。明末清初,以才子佳人类题材为主的世情小说蜂拥而起,其序跋创作也随之繁盛起来。明末清初世情小说序跋作为跨时代的成果,有其复杂的社会背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多数序跋作者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他们在序跋中交代了创作目的以及与小说作者之交往。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序跋体现了“儒释道三合一”的影响,论述了小说对于社会的教化意义,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和思想内涵。同时,序跋沿着世情小说通俗化、大众化的创作倾向来描写明末清初的世俗风尚。序跋不仅从读者和作者两方面入手论述了小说娱情的社会作用与“劝百讽一”的客观效果,而且对于小说的审美批评进行了多方位解读。作为小说评点的形式之一,序跋秉承世情小说“极摩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的艺术原则,并从修辞、虚实、奇与常的关系等方面论述了小说的创作技巧。序跋自身也有鲜明的文体特色,在坚持颂体“称美而不称恶”的创作原则的基础上,以骈散相兼的结构形式和雅俗融合的风格构成了序跋文体独特的艺术魅力。毋庸置疑,序跋在迎合时代文化需求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了文体形式。关于序跋评价失衡以及序跋文字阙失等问题也不容被忽视。结合时代背景和社会思潮对明末清初世情小说序跋展开研究,这不仅有助于整合小说的理论系统,也有助于研究明末清初的世俗风尚、世情小说的发展情况以及序跋的整体价值,进而发掘序跋所隐藏的文学价值、文化价值和史料价值等。

金悦[10](2021)在《《于少保萃忠传》文本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对于谦题材系列小说的文本进行比较研究,涉及作品为《于少保萃忠传》(七十回本)和《于少保萃忠全传》(四十回本),主要从《于少保萃忠传》的文本生成、版本变迁、人物形象类型、艺术特征、对后世影响等方面展开论述。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研究史料笔记对于《于少保萃忠传》文本生成的意义。本章通过比较《于少保萃忠传》凡例所列史料笔记与相应小说情节,考察作者对史料笔记与小说虚实关系的处理方式。作者在小说创作过程中对史料笔记或照搬照抄,或将其改头换面,进行加工改造。第二章主要探讨《于少保萃忠传》的文本变迁。《于少保萃忠传》分为七十回本与缩编版四十回本,从诗词韵语的大量堆叠到小说情节的紧凑流畅,其变化不仅体现在情节方面,也体现在小说的“副文本”之中。七十回本是小说最早刊行的版本,但更为流行的却是四十回本。本章通过比较两大版本系统的异同,分析二者产生差异的原因。第三章分析《于少保萃忠传》的人物形象类型。《于少保萃忠传》塑造了形态各异的人物形象,主要分为三类:以主人公于谦为代表的忠义之臣,以王振为代表的奸佞之臣,以英宗、孙太后为代表的帝王后妃形象。从历史到小说,从小说到笔记,探究其人物形象类型,有助于我们更深入了解同一人物形象在不同作品中的变化。第四章论述《于少保萃忠传》的艺术特征。《于少保萃忠传》以史实为依据,融合了历史演义小说、公案小说以及神魔小说等多种小说类型的创作特征。就人物塑造而言,作者主要通过对比手法及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第五章考察《于少保萃忠传》的影响。《于少保萃忠传》作为古代第一部当代人写当代事的历史传记小说,对后代影响极为深远。它不仅对时事小说具有启发意义,还使文人与读者开始关注现实人生。同时,通过比较《于少保萃忠传》与“西湖小说”相关情节内容,可知《于少保萃忠传》使民间“于祠祈梦”习俗广泛流传。

二、鲁迅三篇古籍序文注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鲁迅三篇古籍序文注释(论文提纲范文)

(1)《不怕鬼的故事》的编辑、出版和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一、策划
二、编选
三、审阅
四、版本
五、反响
六、回声

(2)陆龟蒙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来源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一章 陆龟蒙赋的创作背景
    第一节 晚唐赋的时代背景
        一、晚唐时局:动荡黑暗
        二、古文运动:余韵犹存
        三、赋的发展:各体兼备
    第二节 晚唐背景下陆龟蒙赋的创作
        一、数量丰富,体式多样
        二、两种倾向,复杂并存
第二章 陆龟蒙赋的题材内容
    第一节 陆龟蒙赋的题材分类
        一、咏物赋
        二、情志赋
    第二节 陆龟蒙赋的思想内容
        一、愿参天地功的入仕之心
        二、退而安贫贱的隐逸之情
        三、愤世嫉俗的批判精神
第三章 陆龟蒙赋的艺术特点
    第一节 丽而不俗的骈赋
        一、用典茂密,喜用人名
        二、句式多变,精工雕锼
    第二节 按典型程式而作的律赋
        一、开篇破题,直指题意
        二、谋篇布局,构思巧妙
    第三节 于旧题旧体中开创新意的诗体赋
        一、短小精悍,四言体制
        二、沿用旧题,翻出新意
    第四节 议论散化程度更深的新文赋
        一、加强说理,通篇议论
        二、以文为赋,散化更甚
第四章 陆龟蒙赋的文学史地位
    第一节 “杞菊”意象的创造者
    第二节 上承六朝余绪,下启宋代新风
        一、承袭前代骈俪传统
        二、拓宽宋赋发展道路
    第三节 晚唐赋坛的优秀代表
结语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成果
致谢

(3)明清保定地方志编纂研究-以四部明清保定方志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与意义
    1.2 明清保定方志的研究对象
    1.3 学术史回顾
        1.3.1 中国古代方志研究概况
        1.3.2 明清河北方志研究概况
        1.3.3 明清保定方志研究概况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整理
        1.4.2 比较研究和个案研究
第二章 明清保定方志的编纂组织与成书传播
    2.1 编纂组织与人员构成
        2.1.1 组织机构
        2.1.2 人员构成
    2.2 编纂流程与经费来源
        2.2.1 编纂流程
        2.2.2 经费来源
    2.3 明代保定方志的成书与传播
        2.3.1 明前期保定方志的成书与传播
        2.3.2 弘治《保定郡志》的成书与传播
        2.3.3 万历《保定府志》的成书与传播
    2.4 清代保定方志的成书与传播
        2.4.1 康熙《保定府志》的成书与传播
        2.4.2 光绪《保定府志》的成书与传播
第三章 明清保定方志的体例结构与编纂特色
    3.1 明代保定方志的体例结构
        3.1.1 弘治《保定郡志》的体例结构
        3.1.2 万历《保定府志》的体例结构
    3.2 清代保定方志的体例结构
        3.2.1 康熙《保定府志》的体例结构
        3.2.2 光绪《保定府志》的体例结构
第四章 明清保定方志的史料来源与文献价值
    4.1 明清保定方志的史料来源
        4.1.1 前志
        4.1.2 官修正史
        4.1.3 公文档案
        4.1.4 图经地志
        4.1.5 采访史料
    4.2 明清保定方志经济史料价值
        4.2.1 人口赋税情况
        4.2.2 农业、养殖业价值
        4.2.3 手工业、矿产价值
        4.2.4 商贸价值
    4.3 明清保定方志民俗文化价值
        4.3.1 民风性格
        4.3.2 婚丧嫁娶
        4.3.3 节日习俗
    4.4 明清保定方志古代城建价值
    4.5 明清保定方志艺文史料的着录与价值
        4.5.1 体例类别
        4.5.2 载录范围
        4.5.3 史料价值
    4.6 史料缺陷
        4.6.1 考证不足
        4.6.2 为尊者讳
        4.6.3 引文来源错误
第五章 明清保定方志的人物类传与叙事成就
    5.1 人物类传
        5.1.1 “宦迹传”中的官员形象
        5.1.2 “孝义传”中的义士形象
        5.1.3 “文苑传”和“理学传”中的文士学者形象
        5.1.4 “寓贤传”与“隐逸传”中的贤人逸士形象
        5.1.5 “忠烈传”中的忠臣烈士形象
        5.1.6 “列女传”中的节妇烈女形象
        5.1.7 “艺术传”的艺人奇士形象
    5.2 叙事成就
        5.2.1 诗谣增色
        5.2.2 白描细节
        5.2.3 同类相列,子孙相附
        5.2.4 借用他人评论
        5.2.5 夹叙夹议
        5.2.6 结构严谨,详略得当
第六章 明清保定方志编纂的理论成就
    6.1 中国古代方志编纂理论概述
        6.1.1 明代方志名家及其编纂理论
        6.1.2 清代方志名家及其编纂理论
    6.2 明清方志编纂与时代、学术思潮之关系
    6.3 明清保定方志编纂的特色与成就
        6.3.1 明清保定方志编纂的特色
        6.3.2 明清保定方志编纂的成就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黄帝神话传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资料来源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选题意义与研究述略
上编:黄帝神话传说的生成演变
    第一章 先秦时期黄帝神话传说的形成
        1.1 以《山海经》为代表的先秦黄帝神话
        1.1.1 《山海经》中黄帝神话的记录背景
        1.1.2 《山海经》黄帝神话文本的原始图景
        1.1.3 先秦其他文献中的黄帝神话
        1.2 春秋古史中黄帝传说的基本概貌
        1.2.1 《左传》中的黄帝传说
        1.2.2 《国语》中的黄帝传说
        1.3 战国诸子所载的黄帝传说及其特征
        1.3.1 道家——黄帝“得道者”形象的形成
        1.3.2 法家——黄帝成为“理想君主”
        1.3.3 杂家——黄帝“圣王”形象的深化
        1.3.4 纵横家——黄帝战争传说的运用
        小结
    第二章 两汉时期黄帝神话传说的繁荣发展
        2.1 历史传说——《五帝本纪》与黄帝传说的基本定型
        2.1.1 黄帝传说叙事“母本”的形成
        2.1.2 《五帝本纪》中黄帝传说的叙事依据
        2.1.3 黄帝传说的主要情节单元
        2.2 政治神话——谶纬思潮影响下的黄帝事迹
        2.2.1 谶纬思潮对黄帝神话的叙事影响
        2.2.2 纬书中黄帝事迹的神异品格
        2.2.3 纬书中的黄帝与西王母传说
        2.3 图像与信仰——汉画像石中的黄帝神话传说
        2.3.1 非纯粹地“讲故事”与有目的地“绘神画”
        2.3.2 汉画像石中黄帝神话传说的三个系统
        小结
    第三章 道教信仰与黄帝神话传说的道教化
        3.1 道教黄帝信仰及其形象塑造
        3.1.1 “黄帝”——异端神话崇奉的民间偶像
        3.1.2 “黄神”——民间阴界的护佑者
        3.1.3 “中央黄帝”——“中央”从政治空间到宗教空间的转变
        3.1.4 “道宗”——道教立教与黄帝形象的确立
        3.2 道教黄帝经典文本的构成
        3.2.1 托名黄帝的道教言辞
        3.2.2 道教黄帝传经神话与神灵谱系
        3.2.3 黄帝仙传类文学的书写
        3.3 道教经典中黄帝神话传说的叙事类型
        3.3.1 问道求业
        3.3.2 黄帝尊师
        3.3.3 神仙考验
        3.3.4 神授法术
        3.3.5 黄帝造物
        3.3.6 升天成仙
        3.3.7 黄帝时人
        小结
    第四章 俗文学的发展与黄帝神话传说的由雅至俗
        4.1 宋代史学发展与黄帝神话传说的俗化准备
        4.1.1 材料的积累:修史之风与黄帝神话传说的古史整理
        4.1.2 方式的革新:史学新变与黄帝神话传说的俗化契机
        4.2 早期案头“拟作”文学中黄帝事迹的敷演
        4.2.1 “谱史于新词”——《廿一史弹词》
        4.2.2 拟话本之繁兴——《三言》《二拍》
        4.2.3 “按史”之作——《大唐秦王词话》
        4.3 章回小说中黄帝叙事的发展
        4.3.1 历史演义小说中的黄帝形象
        4.3.2 神魔小说中黄帝事迹的情节演绎
        小结
下编:黄帝神话传说的专题研究
    第五章 黄帝神话传说中的主流叙事——炎黄二帝叙事
        5.1 层累建构:炎、黄二帝关系的缘起
        5.1.1 弟兄身份:炎、黄共名的结构表征
        5.1.2 神农氏的介入:炎、黄关系的叠加生成
        5.2 异德之战:黄帝大于炎帝的叙事倾向
        5.2.1 战争起于炎、黄之际
        5.2.2 黄帝征战炎帝、蚩尤说
        5.2.3 炎、黄之战的性质界说
        小结
    第六章 君臣治世神话传说的滥觞——黄帝群臣故事
        6.1 封建统治的样板——黄帝群臣故事与君臣秩序的建立
        6.1.1 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与“封建国家”的形成
        6.1.2 “君臣上下”始于黄帝
        6.2 群臣神话传说产生的学说背景
        6.2.1 帝道学说与群臣之兴
        6.2.2 神话圣数哲学与群臣结构
        6.3 黄帝群臣形象的塑造
        6.3.1 黄帝群臣的职属类型
        6.3.2 黄帝群臣的多重身份
        小结
    第七章 黄帝神话传说中的女性角色——帝妃与帝女
        7.1 性别与身份——嫘祖养蚕之功确立的意义探释
        7.1.1 蚕神与先蚕考论
        7.1.2 黄帝先蚕身份的生成机制
        7.1.3 先蚕形象的文化移转
        7.2 丑貌与德行——嫫母丑妻形象塑造的文化依据
        7.2.1 “丑”之来源——原始图腾说的影响
        7.2.2 “丑”之为丑——早期身体美学思想的运化
        7.2.3 嫫母之丑与方相氏形象的产生
        7.2.4 嫫母之丑成为独立的文学意象
        7.3 黄帝三女——被发明的帝女传说
        7.3.1 元、明、清时期黄帝三女传说演进考
        7.3.2 黄帝三女传说演变的历史特点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写本文献与武周时期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二、武周文学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三、主要论题与思路
    四、基本研究方法
第一章 武周文学写本文献的类别与特点
    第一节 敦煌写本武周文学文献
        一、敦煌遗书的发现与整理
        二、经典传钞与民间丛钞的并行流传
        三、中原文人的诗歌与文章
    第二节 吐鲁番写本武周文学文献
        一、吐鲁番文书的发掘与整理
        二、零碎残片的杂抄散写
        三、西州民间的书信与俗文学
    第三节 日藏写本武周文学文献
        一、日藏古钞本的源流与藏所
        二、文学典籍与文人小说的佚存
        三、日人重钞:忠于底本的抄写态度
第二章 敦煌写本武周诗文残卷
    第一节 敦煌武周诗文残卷的梳理
        一、敦煌武周诗文残卷汇录
        二、敦煌武周诗文残卷概貌
    第二节 敦煌武周诗文残卷的文献价值
        一、久佚诗文的辑佚价值
        二、存世篇章的校勘价值
        三、唐集唐抄的文本还原
    第三节 敦煌武周诗文残卷的文学价值
        一、敦煌武周诗文残卷文学价值总论
        二、刘希夷《白头翁》与七言歌行的性质演变
第三章 敦煌写本《珠英学士集》
    第一节 《珠英集》与武周时期的文人唱和
        一、珠英学士成员再考
        二、《珠英集》与珠英学士之交游唱和
        三、《珠英集》与武周文坛之唱和环境
    第二节 《珠英集》与武周诗歌选学的演进
        一、崔融的选诗趣味与时代诗风的体现
        二、唐前诗歌选学的兴起与发展
        三、《珠英集》在唐人选唐诗中的先驱意义
    第三节 《珠英集》与三教思想的文学影响
        一、《三教珠英》编纂与初唐三教关系论略
        二、敦煌本《珠英集》残卷的三教内涵
        三、三教融合对武周文学的深层影响
第四章 古钞本《李峤杂咏诗》
    第一节 古钞本《杂咏诗》的发现与流传
        一、李峤诗文集版本源流考述
        二、敦煌本《杂咏诗》的发现
        三、日藏本《杂咏诗》的流传
    第二节 古钞本《杂咏诗》的注释
        一、《杂咏诗》注本系统
        二、《杂咏诗》注者问题
        三、《杂咏诗》所见唐人注唐诗特点
    第三节 《杂咏诗》与初唐咏物诗的历史变革
        一、形制:从咏物单篇到咏物组诗
        二、咏法:从物的描摹到情的寄寓
        三、功用:从社交抒情到启蒙示范
        四、体裁:从五言短诗到长篇歌行
    第四节 《杂咏诗》与日本平安朝的诗歌发展
        一、《杂咏诗》的东传与平安初期的咏物风尚
        二、《杂咏诗》在道真咏物诗中的受容与变容
        三、句题诗的先声:一场中秋诗宴引发的思考
第五章 正仓院写本《王勃诗序》
    第一节 院本《诗序》的发见始末及文本面貌
        一、院本《诗序》的发见与研究
        二、院本《诗序》的文本面貌
    第二节 院本《诗序》的实证功用
        一、王勃文集的唐本还原
        二、王勃诗序的重新解读
        三、王勃生平的补充订正
    第三节 院本《诗序》的文体审视
        一、诗序文体与集会诗序
        二、唐前集会诗序的肇端与演进
        三、集会诗序与集会诗歌的关系
    第四节 王勃诗文与日本汉文学的发展
        一、《王勃集》东传日本之经纬
        二、王勃诗文于奈良朝汉文学之影响
        三、王勃诗文于平安朝汉文学之影响
第六章 日藏古本唐传奇《游仙窟》
    第一节 《游仙窟》的湮没与回传
        一、古本《游仙窟》的湮没
        二、古本《游仙窟》的回传
    第二节 《游仙窟》的内容与主旨
        一、身份猜想:十娘五嫂为“别宅妇”的可能性
        二、内容定位:落魄才子与别宅妇的爱情传奇
        三、主旨探微:理想幻灭本质的影射
    第三节 从《游仙窟》看唐代诗与小说的文体交融
        一、《游仙窟》小说融诗的具体情况
        二、《游仙窟》小说融诗的叙事功能
        三、《游仙窟》小说融诗的语言特质
    第四节 《游仙窟》与唐传奇的情感表现
        一、以诗书为载体:诗歌传情与书信陈情
        二、以实物为承托:咏物言情与赠物定情
总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6)经学背景下的汉代骚体赋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二、选题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三、选题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汉代骚体赋创作背景流变与经学之关系
    第一节 骚体赋与“大一统”观念的叛离
        一、诸子兼兴与“大一统”观念的对立
        二、楚文化的特殊处境与“大一统”观念的悖离
    第二节 骚体赋作家的心态变化与经学“大一统”
        一、骚体赋对经学“大一统”的歌颂
        二、骚体赋对经学“大一统”的抵抗
        三、骚体赋所体现的经学齐、鲁学之分野
    第三节 骚体赋的分流及经学“大一统”的衰弱
        一、怀抱希望,关心朝政
        二、正本清源,纯化经学
        三、疏离政治,明哲保身
        四、骚体赋不同走向的经学背景分析
    第四节 骚体赋的道德关注及经学“大一统”的再现
        一、东汉早期骚体赋的道德关注
        二、《幽通赋》中士人乐观精神之彰显
    第五节 骚体赋的回归及政权与经学的双重跌落
        一、骚体赋的批判性回归
        二、骚体赋的抒情化回归
第二章 汉代骚体赋主题呈现开拓与经学之关系
    第一节 骚体赋的悼屈主题与汉代经学的政教观念
        一、西汉前期:合乎诗教、入世忠君
        二、西汉后期:以骚言志、以正事君
        三、东汉前期:中庸内敛、温柔敦厚
        四、东汉后期:依经立义、以风谏君
    第二节 骚体赋的叙志主题与汉代经学的政治批判性
        一、汉代骚体赋的叙志渊源
        二、骚体赋叙志主题受经学政治批判性之影响
    第三节 骚体赋的纪行主题与古文经学的肇兴
        一、纪行赋与骚体之关系
        二、东汉时期骚体赋创作的经学背景
    第四节 骚体赋中的个体“自我”演变与汉代经学的阶段特征
        一、骚体赋的“社会自我”追求与西汉通经入仕
        二、骚体赋的“道德自我”完善与东汉尚德复礼
        三、骚体赋的“独立自我”觉醒与汉末经义式微
第三章 汉代骚体赋结构形式演变与经学之关系
    第一节 汉代骚体赋的篇章结构与经学
        一、骚体赋序言与说经文体之关系
        二、骚体赋乱辞与经传语体之关系
    第二节 汉代骚体赋的言说方式与经学
        一、“兮”字句型的演变与经学之关系
        二、遣词造句的更新与经学之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7)范文澜《文心雕龙讲疏》与整理国故运动——从范文澜的一篇佚文说起(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范文澜佚文《整理国故》
二、从范氏佚文看其与整理国故运动之关系
三、梁启超、南开学校与范氏《讲疏》
四、关于范文澜的另外两篇佚文
五、结语

(8)论英国汉学家杜德桥的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英国的中国古代小说研究概述
    二 选题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第一章 杜德桥其人及其汉学研究概况
    第一节 杜德桥生平及学术经历
    第二节 杜德桥汉学研究的开端、发展及转向
第二章 杜德桥关于中国古代“小说”概念的界定
    第一节 “小说”之中外含义辨析
        一 中国古代“小说”概念演变
        二 西方“小说”概念梳理
    第二节 杜德桥对中国古代“小说”的认识
        一 早期中西“小说”概念的碰撞
        二 杜德桥对中国古代“小说”的认识
第三章 杜德桥的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研究
    第一节 《李娃传》研究
        一 版本的遴选
        二 创作背景辨析
        三 《李娃传》的翻译评注
    第二节 《柳毅传》研究
        一 类同性材料的发掘
        二 双重叙事结构的考察
    第三节 《广异记》研究
        一 文献考据与佚文研究
        二 从文学与史学的角度观照《广异记》中的唐代世俗社会
第四章 杜德桥的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研究
    第一节 《西游记》研究
        一 版本问题的深入考索
        二 成书源流考证与人物原型新探
    第二节 《醒世姻缘传》研究
        一 社会学视域下的泰山进香习俗检视
        二 虚构与真实:对文学论据局限性的剖析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9)明末清初世情小说序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及范围
    二、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三、研究现状
第一章 序跋与作者
    一、序跋的创作目的
        (一)自序者娱情述怀的创作心理
        (二)他序者多样的创作动机
    二、序跋作者
        (一)作者生平
        (二)创作内容
第二章 序跋中的“教化”思想
    一、儒家思想文化的主导
        (一)教化的目的——劝善惩恶,济世救人
        (二)教化的效果——“文近而旨远”
    二、佛道思想文化的融入
        (一)因果轮回与劝善惩恶的融合
        (二)入世与出世的个性态度
第三章 序跋中的世俗风尚
    一、世态人情的复杂多变
        (一)世风日下的社会
        (二) “情”与“理”的矛盾统一
    二、世风下的人之性情
        (一)娱情的审美体验
        (二)娱情的双向感知
第四章 序跋中的小说艺术理念
    一、 “极摹人情世态之歧”的艺术追求
        (一)文人主观创作意识加强
        (二)对小说人物关怀备至
        (三)认真安排小说的结构布局
    二、创作技法的文笔意趣
        (一)修辞技巧
        (二) “虚实”论
        (三) “奇”与“常”
第五章 序跋的文体特色
    一、序跋文体的艺术特征
        (一)骈散相兼的结构形式
        (二)雅俗融合的语言风格
    二、序跋文本的局限性
        (一)序跋评价的失衡
        (二)序跋文本的阙失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10)《于少保萃忠传》文本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史料笔记与《于少保萃忠传》的文本生成
    第一节 创作素材的来源
    第二节 虚实关系的处理
第二章 《于少保萃忠传》的文本变迁
    第一节 七十回本与四十回本比较
        一、情节的详略
        二、诗词赞语及奏文诏书的删减
    第二节 “副文本”研究
        一、标题及回目
        二、批注及插图
        三、序跋及凡例
第三章 《于少保萃忠传》的人物形象类型
    第一节 以于谦为代表的忠义之臣
    第二节 以王振为代表的奸佞之臣
    第三节 以英宗、孙太后为代表的帝王后妃形象
第四章 《于少保萃忠传》的艺术特征
    第一节 对不同小说类型的融合
        一、对历史演义小说的借鉴
        二、对公案小说的吸收
        三、对神魔小说的采纳
    第二节 人物形象塑造手法
        一、对比手法的运用
        二、矛盾冲突的设置
第五章 《于少保萃忠传》的影响
    第一节 开一代时事小说先河
    第二节 民间祈梦习俗的流行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鲁迅三篇古籍序文注释(论文参考文献)

  • [1]《不怕鬼的故事》的编辑、出版和传播[J]. 费冬梅. 东吴学术, 2021(05)
  • [2]陆龟蒙赋研究[D]. 秦洁.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3]明清保定地方志编纂研究-以四部明清保定方志为中心[D]. 陆力. 河北大学, 2021
  • [4]黄帝神话传说研究[D]. 闫咚婉. 山西大学, 2021
  • [5]写本文献与武周时期文学研究[D]. 胡凌燕. 浙江大学, 2021
  • [6]经学背景下的汉代骚体赋流变研究[D]. 孙静雯.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7]范文澜《文心雕龙讲疏》与整理国故运动——从范文澜的一篇佚文说起[J]. 张海明.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3)
  • [8]论英国汉学家杜德桥的中国古代小说研究[D]. 王子涵.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9]明末清初世情小说序跋研究[D]. 童海旭.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10]《于少保萃忠传》文本比较研究[D]. 金悦. 黑龙江大学, 2021(09)

标签:;  ;  ;  ;  ;  

鲁迅三古书序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