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鸡颗粒治疗盆腔炎535例疗效总结

金鸡颗粒治疗盆腔炎535例疗效总结

一、金鸡冲服剂治疗盆腔炎535例疗效小结(论文文献综述)

邓国婧,刘金星[1](2019)在《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中西医临床治疗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又名慢性盆腔炎,属妇科常见病,是急性盆腔炎未能及时正确治疗而发展为组织破坏后广泛粘连、组织增生及瘢痕形成的疾病。中医古籍无此病名记载,发作常以腹部包块、腹痛、月经不调、痛经、不孕、带下量多等为临床表现,可归属于"症瘕"、"妇人腹痛"、"月经病"、"痛经"、"不孕症"、"带下病"等病证范

汤亚娟[2](2013)在《芪竭颗粒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疗效观察及对模型大鼠血清中SOD及MDA的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观察芪竭颗粒治疗气虚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模型大鼠血清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变化的检测,探讨芪竭颗粒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抗氧化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①将72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服用芪竭颗粒)、对照组(服用金鸡颗粒),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②以SD雌性大鼠为实验对象,采用子宫内注入苯酚胶浆的造模方法,制备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动物模型。将6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芪竭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康妇炎胶囊组,药物干预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SOD及MDA。结果:①临床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综合临床疗效的愈显率、总有效率比较有着极显着性的差异(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②动物实验研究显示芪竭模型大鼠血清中SOD表达较正常大鼠低,康妇炎组及芪竭各剂量组均可不同程度升高其水平,而芪竭中、高剂量组作用最为显着。康妇炎组作用则与芪竭中、高剂量组水平接近,但与正常组比较仍有显着差异(P<0.01)。模型组及各治疗组大鼠血清中MDA均较正常大鼠高,而高剂量组与中低剂量组及康妇炎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康妇炎组及芪竭各剂量组均可不同程度降低其表达水平。结论:芪竭颗粒治疗气虚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芪竭颗粒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有效药物,进一步研究表明,芪竭颗粒既可降低模型大鼠血清中MDA水平,增加模型大鼠血清中SOD含量。

凌娜[3](2013)在《妇炎宁汤调节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细胞因子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1研究目的慢性盆腔炎是妇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据调查:在我国育龄女性中,约41%女性曾经患有妇科炎性疾病,已婚女性更是高达70%。其主要症状表现为腹痛、腰骶痛、白带量多,可导致不孕症,异位妊娠等并发症,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西医多采用抗生素结合物理治疗等方法,效果不佳;中医采用中药口服、灌肠、外敷、针灸等综合疗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临床辨证治疗主要以清热解毒及活血化瘀通络为主。我们在长期的中医治疗临床实践中,结合病人的临床症状体征,对慢性盆腔炎的病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慢性盆腔炎中多数人是由于肾阳不足、脾气虚弱及瘀血邪毒滞留于冲任胞宫所致,是本虚标实之证。本研究基于以上理论,本着扶正祛邪的原则,在《金匮要略》及《傅青主女科》经方的基础之上,采用温补脾肾、活血化瘀,祛湿解毒的方法,自拟妇炎宁汤来治疗慢性盆腔炎。在前期动物试验已经证实了妇炎宁汤能够降低模型大鼠血清中IL-2、6水平,从而提高慢性盆腔炎大鼠的免疫功能。本项研究是通过对慢性盆腔炎及阳虚型慢性盆腔炎大鼠模型的其他细胞因子如TNF-α、IFN-γ、IL-10、NK细胞的变化,在免疫学的层面科学论证妇炎宁汤对慢性盆腔炎的免疫调节作用,以期为探讨慢性盆腔炎的用药治疗规律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理论依据,同时也进一步证明了由于慢性盆腔炎病程久,久病多虚,易导致阳气损伤,因此治疗上采用温补脾肾之阳,可以振奋阳气,补益虚损,鼓邪外出,是有效的治疗方法。2材料与方法2.1实验材料2.1.1实验动物SPF级Wistar雌性大鼠120只(辽宁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2.1.2实验药品及试剂白介素-10(IL-10)、IFN-γ:ELISA检测试剂盒;抗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抗体、抗大鼠IFN-γ抗体试剂盒;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IFN-γ引物;RT-PCR试剂盒购自TAKARA公司提供;抗CD16-FITC及抗CD56-PE抗体;菌种: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2.2造模2.2.1慢性盆腔炎模型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按2:1:1比例,配制成浓度为30亿个/ml的混合细菌溶液,用眼科手术器械分别在子宫角近输卵管处进针,向输卵管-卵巢方向缓慢注射,每侧注射混合菌液0.05ml后关腹。然后将子宫回纳入腹腔,1号丝线,连续缝合腹壁和皮肤。空白对照组,按上法打开皮肤,不做任何处理,缝皮。2.1.2阳虚慢性盆腔炎动物模型将慢性盆腔炎造膜后的大鼠适应性喂养3天后,随机选取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36只,用地塞米松注射液2mg,每日一次肌注。连续7天,中间休息1天,共肌注16次。模型动物出现行动迟缓,神志萎靡,蜷缩,拱背,下肢水肿,畏寒,体毛稀疏尤以尾部突出证明其阳虚模型造模成功。2.3分组及给药方法2.3.1分组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8只,其余112只分别进行慢性盆腔炎造模。然后随机选出慢性盆腔炎造模大鼠36只造成阳虚型慢性盆腔炎的模型。慢性盆腔炎大鼠共分为模型组、中成药康妇炎胶囊组、西药左氧氟沙星组、妇炎宁低剂量组、妇炎宁中剂量组和妇炎宁高剂量组。而阳虚慢性盆腔炎大鼠模型分成3组,分别是阳虚型模型组,简称阳虚组;阳虚型妇炎宁汤治疗中剂量组,简称阳虚中剂量组和阳虚型妇炎宁汤治疗高剂量组,简称阳虚高剂量组。加上空白对照组,共10个实验组。2.3.2给药方法(1)正常对照组:8只,予以蒸馏水灌胃。(2)模型组:10只,予以蒸馏水灌胃。(3)中成药康妇炎胶囊组:9只,0.04g/只溶于2ml蒸馏水中灌胃。(4)西药左氧氟沙星组:10只,0.006g/只溶于2ml蒸馏水中灌胃。(5)妇炎宁汤低剂量组:11只,1.62g生药浓煎成2ml/只/天进行灌胃。(6)妇炎宁汤中剂量组:12只,3.24g/天,生药浓煎成2ml/只/天进行灌胃。(7)妇炎宁汤高剂量组:12只,6.48g/天,生药浓煎成2ml/只/天进行灌胃。(8)阳虚模型组:10只,予以蒸馏水2ml/只灌胃。(9)阳虚中剂量组:10只,3.24g/天,生药浓煎成2ml/只/天进行灌胃。(10)阳虚高剂量组:10只,6.48g/天,生药浓煎成2ml/只/天进行灌胃。2.4实验方法(1)HE染色来观察各组大鼠子宫的组织形态学的变化。(2)酶联吸附法(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IL-10、IFN-γ的表达。(3)免疫组化法测量各组大鼠子宫组织中TNF-α的表达情况。(4)RT-PCR法测量各组大鼠子宫组织中TNF-α、IFN-γ的表达情况。(5)称大鼠的脾重/体重。(6)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脾内NK细胞的比例。2.5实验结果2.5.1病理大体病理及光镜下均显示慢性盆腔炎及阳虚型慢性盆腔炎经妇炎宁汤中、高剂量组灌胃治疗后炎症明显减轻。大体病理显示妇炎宁中、高剂量组、阳虚型中、高剂量组可见子宫无明显充血,大小、形态、质地基本正常,盆腔无明显充血迹象,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与模型组、阳虚模型组、康妇炎胶囊组、左氧氟沙星组相比有显着差异。光镜下病理显示妇炎宁中、高剂量组、阳虚型中、高剂量组子宫结构基本正常,仅见少量炎细胞浸润,无明显腺体扩张及纤维细胞增生,与模型组、阳虚模型组、康妇炎胶囊组、左氧氟沙星组相比有显着差异。2.5.2ELISA法血清IL-10测定:妇炎宁高剂量组、阳虚高剂量组分别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显着性差异,且与左氧氟沙星组有明显差异;在本实验的观察中我们可以发现,妇炎宁汤可以降低慢性盆腔炎模型和阳虚型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血清IL-10的表达,这与许多专家报道的有所不同。如果从炎症的角度考虑,IL-10主要由Th2细胞分泌,在炎症的初期主要是由Th1细胞占优势,而到了慢性阶段,为了防止过度免疫造成的细胞损伤,Th1/Th2出现了漂移, Th2细胞应该逐渐增强,因此IL-10应该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如果从病理纤维化的角度考虑,IL-10是主要的致纤维化因子,IL-10的降低有助于减轻过度纤维化,从而减轻慢性炎症的病理变化。血清中IFN-γ在各组之间的差异不明显;IFN-γ/IL-10比值的变化,妇炎宁及阳虚高剂量组与左氧氟沙星组相比有明显差异。因为IFN-γ在各组之间的差异不明显,考虑IFN-γ/IL-10的变化主要是由于IL-10的变化造成。血清测定IFN-γ组间没有差异,而在PCR法中出现IFN-γ明显降低,因为基因表达往往在蛋白表达之前,提示本次试验造模时间有可能较短,另外治疗时间也相对较短,因此血清没有出现明显变化,提示我们在今后的实验中要延长相应的时间安排,那么在细胞因子的表达上会有更明显的变化。2.5.3免疫组化法测量子宫组织中TNF-α模型组大鼠和正常组大鼠、妇炎宁高剂量组和阳虚高剂量组的TNF-α表达有明显差异,说明妇炎宁汤可以降低TNF-α在细胞内的表达,在阳虚模型中尤为明显。2.5.4PCR法测量子宫组织中TNF-α、IFN-γ在降低TNF-α表达方面,康妇炎胶囊、阳虚中、高剂量有明显差异较左氧氟沙星组有明显差异;TNF-α是重要的促炎因子,而且还是重要的致纤维化的细胞因子。妇炎宁汤可以明显降低TNF-α的表达,无论是在抗炎与促炎的平衡当中还是降低纤维化的角度,对于慢性盆腔炎的模型的治疗都是十分有益的。在降低IFN-γ表达方面,妇炎宁汤中、高剂量与模型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说明妇炎宁汤在对影响IFN-γ表达方面有明显作用,正常组与西药左氧氟沙星组有明显差异(P<0.01),提示抗生素对于慢性炎症模型中降低IFN-γ表达的效果不理想;正常组与康妇炎胶囊、妇炎宁低剂量组有明显差异(P<0.05),说明单纯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的中成药对于慢性炎症模型中降低IFN-γ表达的效果也不好,甚至妇炎宁低剂量组虽然也含有补益脾肾阳气之品,但由于含量低,而且活血化瘀和清利湿热的药物浓度也降低,因此疗效欠佳。而妇炎宁汤中高剂量组、阳虚中高剂量组均可以明显降低IFN-γ的表达,但这种差异但在并没有在阳虚中高剂量组和妇炎宁中高剂量组之间产生,说明所有慢性盆腔炎由于病情迁延均会造成脾肾阳气不足,因此运用补益脾肾阳气兼活血化瘀的妇炎宁汤均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2.5.5流式细胞仪检测脾内NK细胞的比例妇炎宁中高剂量和阳虚型中高剂量与模型组和阳虚模型组之间均没有明显差别(p>0.05)。考虑是否与造模时间和试验用药时间比较短有关。3实验结论(1)混合菌液法及地塞米松注射法成功建立了慢性盆腔炎及阳虚型慢性盆腔炎大鼠模型。(2)通过观察妇炎宁汤对慢性盆腔炎及阳虚型慢性盆腔炎大鼠模型细胞因子IL-10、IFN-γ、TNF-α表达的影响,证实了以温补脾肾,利水活血为主组成的中药复方妇炎宁汤,具有较好的疗效。(3)本实验进一步证实了温补脾肾法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法则,而妇炎宁汤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方剂,在目前市场上几乎所有治疗相关疾病的中成药均为以清热利湿和活血化瘀为主要治则的局面下,本方在慢性盆腔炎的治疗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王敏杰[4](2011)在《金刚藤治疗慢性盆腔炎有效部位制备工艺及物质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金刚藤又称菝葜,为百合科植物菝葜Smilax china L的干燥根茎。具有利湿去浊、祛风除痹、解毒散瘀等功效,临床中广泛用于妇科慢性炎症、附件炎症等。在我国四百年前就有用作药的记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其总提取物制剂已广泛应用于妇科慢性炎症、附件炎以及调节免疫、活血化瘀、抗肿瘤等病症。近年来,金刚藤中化学成分的研究很多,其成份较复杂,主要含有皂苷类、黄酮类、茋类、鞣质、氨基酸等,其中皂苷类和黄酮类化合物为抗炎的主要活性成分。本课题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通过样品处理方法的选择、显色剂的筛选建立了总皂苷和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方法学考察,表明含量测定方法可行,为金刚藤的质量控制以及深层次的研究和开发奠定了基础,并运用建立的方法测定了11批金刚藤药材中总皂苷和总黄酮的含量。考虑到甾体皂苷及黄酮类化合物的极性以及药材本身细胞壁的致密结构,我们选用了加热回流(水和醇)、酶解、渗漉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不同提取方法对金刚藤药材的提取工艺进行考察。然后利用大孔树脂HPD-300对金刚藤的粗提物进行进一步纯化,得到总皂苷和总黄酮部位,将金刚藤不同提取物(醇提物、有效部位、无效部位、水提醇沉物)灌胃给药大鼠,通过初步药效实验证实,该部位对大鼠混合菌液所致子宫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证实该部位为金刚藤抗炎作用的有效部位。采用正交实验法对金刚藤药材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运用大孔树脂进行纯化,筛选了树脂的类型和型号,最终确定用HPD-300纯化金刚藤粗提物,并优化了纯化工艺中的各种参数,得到了有效部位的最佳提取纯化工艺。最终,总皂苷和总黄酮含量可达60%以上,工艺稳定可行,适合工业生产。采用LC-MS对金刚藤不同工艺提取物进行色谱峰指认,指认黄酮类化合物5个,皂苷类化合物2个、茋类化合物1个。并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技术、硅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和凝胶柱色谱技术,对金刚藤抗炎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分离,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并运用UV、MS、1H-NMR、13C-NMR等现代波谱技术,对其中的5个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初步阐明了金刚藤抗炎作用的物质基础。

张登山[5](2011)在《活血补肾法调控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抗炎抗氧化及细胞凋亡相关机制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血清、子宫组织中炎症细胞因子、抗氧化相关指标及细胞凋亡的变化,探讨活血补肾法治疗慢性盆腔炎(CPID)的抗炎、抗氧化及细胞凋亡机制。方法:以Wistar雌性大鼠为实验对象,采用混合细菌加机械损伤方法,复制慢性盆腔炎动物模型。将5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盆腔炎颗粒大、中、小剂量组及盆炎净颗粒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的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包括白介素-6(IL-6)、白介素-4(IL-4)及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大鼠子宫形态学观察后,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各组大鼠子宫组织Caspase-3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大鼠子宫组织Fas/FasLmRNA和p53mRNA的表达。结果: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血清前炎症细胞因子IL-6水平较正常组大鼠升高,抗炎症细胞因子IL-4水平较正常组大鼠降低,血清中抗氧化相关指标SOD较正常对照组大鼠降低,MDA较正常对照组升高,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子宫组织中Caspase-3、Fas/FasLmRNA和p53mRNA的表达较正常组大鼠升高,差异均有极显着性(P<0.01)。药物干预后,各治疗组大鼠血清前炎症细胞因子IL-6水平较模型组下降,抗炎症细胞因子IL-4水平则均较模型组升高;血清中SOD的含量较模型组显着升高(P<0.01),血清中MDA含量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1),盆腔炎颗粒各组血清中SOD及MDA浓度相关系数为﹣0.798,呈显着负相关性(P<0.01)。各治疗组大鼠子宫组织中Caspase-3、Fas/FasLmRNA和p53mRNA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较均增强(P<0.05)。其中,盆腔炎颗粒大剂量组IL-6、IL-4及SOD和MDA水平均已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P>0.05)。除IL-6和Caspase-3外,盆腔炎颗粒大剂量组的作用均明显优于盆炎净颗粒组(P<0.01)。除IL-4外,盆腔炎颗粒中、大剂量组效果优于盆腔炎颗粒小剂量组(P<0.05)。盆腔炎颗粒各剂量组子宫组织FasmRNA及FasLmRNA表达相关系数为0.894,呈显着正相关性(P<0.01)。结论:活血补肾法通过对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抗氧化相关指标的调节,使机体恢复免疫平衡,有效抑制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炎症,加快清除自由基,减少脂质类物质的堆积,从而减轻盆腔内组织器官的慢性损伤。活血补肾法通过增强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子宫组织中相关凋亡指标的表达,诱导炎细胞凋亡,抑制炎细胞生长,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杨丽娜[6](2010)在《盆腔炎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及对模型大鼠炎症免疫相关因子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观察盆腔炎颗粒治疗血瘀兼肾虚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模型大鼠血清、子宫组织中炎症细胞因子及核因子的变化,探讨盆腔炎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CPID)的抗炎的免疫调节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服用盆腔炎颗粒)、对照组(服用盆炎净颗粒),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以Wistar雌性大鼠为实验对象,采用混合细菌加机械损伤方法,制备慢性盆腔炎动物模型。将65只大鼠随机分为7组,药物干预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的炎症细胞因子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大鼠子宫形态学观察后,检测各组大鼠子宫组织核因子κB(NF-κB)及核因子抑制蛋白(IκB)的表达。结果:临床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综合临床疗效的愈显率、总有效率比较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的中医证候疗效的愈显率、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综合积分、中医症状积分、局部体征积分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动物实验研究显示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血清前炎症细胞因子IL-8水平较正常组大鼠升高,抗炎症细胞因子IL-10水平较正常组大鼠降低,子宫组织中的相关免疫分子NF-κB、IκB表达水平均较正常组升高,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药物干预后,各治疗组大鼠血清前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下降,抗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升高;各治疗组大鼠子宫组织中NF-κB、IκB的表达均较模型组降低(P<0.05或P<0.01)。结论:盆腔炎颗粒治疗血瘀兼肾虚型慢性盆腔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通过对大鼠血清、子宫组织的炎症细胞因子和核因子表达的调节,恢复机体免疫平衡,有效抑制盆腔炎模型大鼠炎症。盆腔炎颗粒调节机体免疫平衡的可能机制是通过调节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和调节核因子的活化从而缓解或消除慢性炎症反应。

林素幸[7](2010)在《灸法结合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采用临床流行病学、临床科研方法学及数理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观察在口服中药的基础上加用灸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为慢性盆腔炎提供一种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的治疗手段。方法选取2008年3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在明德堂中医诊所治疗的,符合病例筛选标准的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治疗组(灸法+中药)和对照组(单纯中药)两组,每组各有30例。治疗组采用灸法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中药治疗;艾灸取穴:脾俞、膀胱俞、气海、关元、归来、三阴交,采用麦粒灸,每穴灸五壮,每周治疗3次;中药采用辩证处方治疗。治疗4周为1疗程。采用中医症状量化评分量表和局部体征评分量表进行评定,同时检测阴道清洁度、盆腔积液和炎性包块情况。观察其疗效,并进行安全性检测。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用构成比(%)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不齐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自身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或Wilcoxon配对秩和检验。分类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统计图形的制作采用软件Graph Pad Prism 4.03完成。结果(1)本课题共收集合格受试者60例,均为门诊病人。年龄24-42岁,病程1年-6年。其中治疗组30例,平均年龄32.38±5.85岁,平均病程4.17±2.89年;对照组30例,平均年龄为30.27±4.97岁,平均病程为5.11±3.32年。患者基线特征的可比性分析中,两组年龄、病程、病情、治疗前综合评分、临床证候评分、局部体征评分、盆腔积液和炎性肿块及阴道清洁度情况,经分析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间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2)1个疗程后,两组均可明显降低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综合评分、证候评分、局部体征评分以及下腹疼痛、腰骶疼痛、带下异常等主要症状评分,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3)1个疗程后,两组盆腔积液和炎性肿块及阴道清洁度情况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4)1个疗程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综合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60.0%,临床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63.3%,局部体征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70.0%,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P<0.05,P<0.05)。(5)1个疗程后,两组McGill疼痛量表积分及SF-36生活量表计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1)。(6)两组治疗前后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测均无明显异常变化。结论(1)灸法联合中药可以有效改善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McGill疼痛问卷积分,提高生活质量,尤其对下腹疼痛疗效显着,优于单纯中药治疗。(2)灸法结合中药可以改善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盆腔积液和炎性肿块情况及阴道清洁度情况,优于单纯中药治疗。(3)灸法联合中药可以提高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综合疗效、临床证候疗效和局部体征疗效。(4)灸法联合中药可以提高慢性盆腔炎患者生活质量,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综上所述,在口服中药的基础上加用灸法治疗慢性盆腔炎,可以显着改善患者下腹疼痛等临床症状体征,提高临床疗效,具有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马文光[8](2009)在《炎克宁V号方对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作用的实验研究(Ⅱ)》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文在综述了慢性盆腔炎古今研究概况的基础上,研究炎克宁V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采用慢性盆腔炎的常见致病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成功的制作了慢性盆腔炎大鼠模型,将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炎克宁V号高、中、低剂量组和中药对照组。分别应用光镜和电镜方法对各组大鼠子宫组织进行形态学观察;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反应法检测各组大鼠子宫组织中NF-κB、Bax和ICAM-1的表达;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TNF-α和IL-10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血清中SOD含量;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子宫组织INF-γmRNA、NF-κBmRNA和ICAM-1 mRNA的表达。结果:炎克宁V号各组与模型组比较能明显减轻子宫粘膜充血、水肿、炎性渗出及粘连,促进组织修复。其中炎克宁V号中、低剂量组优于中药对照组(P<0.05);炎克宁V号中剂量组NF-κB、Bax和ICAM-1表达与模型组、高剂量组和中药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炎克宁V号明显减弱了INF-γmRNA、NF-κBmRNA和ICAM-1 mRNA在子宫组织中的表达(P<0.05);炎克宁V号中、低剂量组血清中TNF-α和IL-10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高剂量组和中药对照组(P<0.05);炎克宁V号中剂量组血清中SOD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炎克宁V号高剂量组和中药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本实验说明炎克宁V号能明显减轻组织充血、水肿、炎性渗出及粘连,促进组织修复;炎克宁V号能明显降低NF-κB及其下游产物ICAM-1、TNF-α、L-10、INF-γ的水平;炎克宁V号能够促进子宫组织Bax表达,从而促进炎症细胞的凋亡;炎克宁V号能够通过增加SOD活性,加快清除氧自由基;炎克宁V号可能通过抑制NF-κB及炎性介质、促进炎细胞的凋亡及氧自由基的清除,有利于慢性盆腔炎症的消除。炎克宁V号方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方剂。

张海琴[9](2009)在《慢性盆腔炎的证候规律调查及活血化瘀法调节T细胞亚群和红细胞免疫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查阅理论文献及进行大样本的调查研究,总结慢性盆腔炎(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CPID)的病因病机及证候规律特征;应用活血化瘀方剂桂枝茯苓胶囊对CPID模型大鼠进行实验研究,试以阐明活血化瘀法治疗CPID对T细胞亚群和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调节机理,从而为进一步揭示CPID的发病机制提供线索,为中医药治疗CPID的作用机理奠定现代生物学基础。方法:1、理论和文献研究:通过收集文献资料和经典着作中有关慢性盆腔炎的相关内容,论述CPID的病因病机及其辨证论治方法。2、临床研究:通过填写慢性盆腔炎中医证候调查表方式进行大样本证候规律调查,应用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法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3、实验研究:以Wistar雌性大鼠为受试对象,用混合菌(大肠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加机械损伤造模法建立CPID大鼠模型。9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桂枝茯苓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和少腹逐瘀胶囊、金刚藤胶囊组。应用光镜方法对各组大鼠子宫组织进行形态学观察;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大鼠脾脏CD3+、CD4+、CD8+T细胞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ion T cell,Treg)数量百分比及CD4+T/CD8+T细胞比值;应用红细胞免疫花环试验检测大鼠血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及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结果:1、理论研究认为CPID以“血瘀”为基本病机,活血化瘀法应是治疗此病的基本治法。2、调查分析得出CPID的五大证型:湿热瘀结证、气滞血瘀证、肾虚血瘀证、寒湿瘀滞证、气虚血瘀证。各证型的百分比分别为:31.3%、23.8%、19.7%、14.6%、10.6%。湿热瘀结证的主成分分别是:主成分1:小腹灼痛、脉弦滑、月经量多、经血鲜红或深红;主成分2:舌苔腻;主成分3:白带气臭;主成分4:舌质红。气滞血瘀证的主成分分别是:主成分1:痛经、舌质瘀点瘀斑、小腹胀痛或刺痛;主成分2:脉弦涩、乳房胀痛或刺痛;主成分3:喜叹息。肾虚血瘀证的主成分分别是:主成分1:面淡而晦黯、脉沉涩、肌肤甲错、腰膝酸软;主成分2:小腹酸痛;主成分3:舌质黯红。寒湿瘀滞证的主成分分别是:主成分1:形寒肢冷、月经量少、脉紧涩;主成分2:小腹冷痛;主成分3:大便溏泄。气虚血瘀证的主成分分别是:主成分1:体倦乏力、小腹隐痛、经血质稀;主成分2:脉弦涩无力。结果表明,各证型均有血瘀病机表现,说明“血瘀”为本病基本病机。3、以活血化瘀法为主的桂枝茯苓胶囊、少腹逐瘀胶囊及以清热解毒法为主的金刚藤胶囊对CPID模型大鼠均有明显疗效。子宫组织光镜观察,炎性细胞减少,炎性浸润减轻。各给药组大鼠较模型组大鼠CD3+、CD4+T细胞数量百分比及CD4+T/CD8+T细胞比值明显升高,CD8+T细胞数量百分比明显降低,趋向于正常。中、高剂量桂枝茯苓胶囊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异常升高的CD4+CD25+Treg数量百分比,趋向于正常。T细胞亚群各指标相关性分析显示,CD4+CD25+Treg与CD4+T呈负相关,与CD4+T/CD8+T细胞比值呈负相关。桂枝茯苓胶囊及少腹逐瘀胶囊能调节异常的红细胞免疫功能,使RBC-C3bRR水平升高,RBC-ICR降低,恢复正常免疫功能。结论:理论文献研究及临床调查分析表明CPID的病机以“血瘀”为主,因此活血化瘀法是基本治法。实验研究证明,CPID模型大鼠存在免疫功能的紊乱或低下,以活血化瘀法为主的方剂通过调控T细胞亚群和红细胞的免疫功能,达到治疗CPID的目的,此是活血化瘀法治疗CPID的机制之一。

于源源[10](2009)在《盆腔炎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及对模型大鼠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盆腔炎颗粒治疗血瘀兼肾虚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模型大鼠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服用盆腔炎颗粒)、对照组(服用盆炎净颗粒),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采用混合细菌造模法制备慢性盆腔炎大鼠模型49只,随机分成7组,测定各组大鼠外周血中白介素-1β(IL-1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介素-10(IL-10)和白介素-4(IL-4)的浓度。结果:临床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综合临床疗效的愈显率、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0);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的愈显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0),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综合积分、中医症状积分、局部体征积分比较均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0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患者下腹坠痛、带下异常、腰骶酸痛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附件包块方面,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疗效不受年龄、病程、病情程度的影响。动物实验研究显示,模型组大鼠外周血中前炎症细胞因子IL-1β和MCP-1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抗炎症细胞因子IL-10和IL-4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5),表明慢性盆腔炎时模型大鼠机体的免疫功能异常;经过具有补肾祛瘀功效的盆腔炎颗粒治疗后,治疗组模型大鼠血中前炎症细胞因子和抗炎症细胞因子都恢复到了正常水平(P>0.05),从而提示盆腔炎颗粒可有效抑制盆腔炎大鼠前炎症细胞因子IL-1β和MCP-1的大量释放,并促进抗炎症细胞因子IL-10和IL-4的释放。结论:盆腔炎颗粒治疗血瘀兼肾虚型慢性盆腔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动物实验揭示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调节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恢复失衡的炎症因子平衡关系,使机体免疫功能恢复正常,从而缓解或消除慢性炎症反应。

二、金鸡冲服剂治疗盆腔炎535例疗效小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鸡冲服剂治疗盆腔炎535例疗效小结(论文提纲范文)

(1)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中西医临床治疗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病机
    1.1 西医病因
    1.2 中医病因病机
2 治疗方法
    2.1 中医内治法
        2.1.1 辨证论治:
        2.1.2经方加减:
        2.1.3中医周期疗法:
        2.1.4 中成药:
    2.2 中医外治法
        2.2.1 热敷法:
        2.2.2 隔药灸法:
        2.2.3 中药灌肠疗法:
        2.2.4 中药塌渍法:
        2.2.5 离子导入:
        2.2.6 针灸治疗:
    2.3 西医治疗
    2.4 物理治疗
3 小结

(2)芪竭颗粒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疗效观察及对模型大鼠血清中SOD及MDA的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一、一般资料
    二、诊断标准
        1. 中医诊断标准
        2. 西医诊断标准
    三. 纳入标准
    四. 排除标准
    五、研究方法
        1. 治疗方法
        2. 观察指标
        3. 疗效判定标准
    六、统计方法
    七、研究结果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材料
    三、实验方法
    四、实验结果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一、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病因病机探讨
    二、治则治法探讨
    三、芪竭颗粒方药分析
    四、现代药理研究
第四部分 小结
    一、临床疗效分析
    二、芪竭颗粒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大鼠子宫内膜组织形态学变化的影响
    三、芪竭颗粒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大鼠血清SOD的影响
    四、芪竭颗粒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大鼠血清MDA的影响
    五、作用机理探讨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3)妇炎宁汤调节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细胞因子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对照缩略语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 实验材料
2 试验方法
3 取材方法
4 实验指标检测
5 光镜切片制备方法
6 大鼠子宫组织相关性指标免疫组化 TNF-α
7 大鼠血中相关指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方法
8 大鼠子宫组织中相关指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法)检测方法
9 流式细胞仪操作步骤
10 统计方法
11 实验结果
分析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金刚藤治疗慢性盆腔炎有效部位制备工艺及物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立题依据
    2.研究计划
    3.技术路线
1.金刚藤质量研究
    1.1 实验仪器与材料
    1.2 HPLC法测定金刚藤中黄杞苷和落新妇苷含量
    1.3 金刚藤总皂苷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1.4 金刚藤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1.5 小结
2.金刚藤有效部位筛选及确定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2 金刚藤有效部位制备
    2.3 金刚藤有效部位筛选和确定
    2.4 金刚藤有效部位谱效关系初步分析
    2.5 小结
3.金刚藤有效部位制备工艺研究
    3.1 实验仪器
    3.2 提取工艺研究
    3.3 纯化工艺研究
    3.4 小结
4.金刚藤抗炎有效部位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4.1 实验仪器与材料
    4.2 提取分离
    4.3 结构鉴定
    4.4 小结
5.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1.治疗慢性盆腔炎中药研究进展
    2.金刚藤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5)活血补肾法调控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抗炎抗氧化及细胞凋亡相关机制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一、中医学对慢性盆腔炎的认识
        (一) 关于本病的古今源流记载
        (二) 现代中医学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二、西医学对慢性盆腔炎病理机制的认识
        (一) 炎症反应的免疫相关机制
        (二) 慢性盆腔炎粘连形成的病理机制
        (三) 抗氧化与慢性盆腔炎
        (四) 细胞凋亡机制与慢性盆腔炎
    三、导师诊治慢性盆腔炎主要学术思想
        (一) 慢性盆腔炎血瘀肾虚证的形成
        (二) 活血补肾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探讨
        (三) 灵活运用活血补肾法治疗慢性盆腔炎
    四、导师前期慢性盆腔炎科研成果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一、实验材料
        (一) 实验动物
        (二) 实验条件
        (三) 实验试剂
        (四) 实验仪器
        (五) 实验器械和材料
        (六) 实验药物
    二、实验方法
        (一) 预实验
        (二) 实验模型复制方法
        (三) 实验动物分组及给药方法
        (四) 实验取材方法
        (五) 实验检测指标
        (六) 实验光镜切片制备方法
        (七) 大鼠子宫组织相关指标免疫组化S-P 法检测
        (八) 大鼠血清中相关指标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九) 大鼠血清中SOD 的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
        (十) 大鼠血清中MDA 的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
        (十一) 各组大鼠子宫组织相关指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
        (十二) 统计方法
    三、实验结果
        (一) 预实验结果
        (二) 实验大鼠组织形态学观察
        (三) 实验各组大鼠指标检测结果
第三部分 讨论
    一、慢性盆腔炎大鼠动物模型的建立
    二、盆腔炎颗粒的组方依据及方药分析
    三、盆腔炎颗粒主要药物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四、本研究涉及的各指标在慢性盆腔炎中的作用
        (一) 炎症细胞因子在慢性盆腔炎中的免疫调节作用
        (二) 抗氧化在慢性盆腔炎中的作用
        (三) 细胞凋亡在慢性盆腔炎中的作用
    五、活血补肾法调控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抗炎、抗氧化及细胞凋亡机制的探讨
        (一) 活血补肾法对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
        (二) 活血补肾法对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抗氧化的影响
        (三) 活血补肾法对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细胞凋亡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查新报告
攻读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
附件
详细摘要

(6)盆腔炎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及对模型大鼠炎症免疫相关因子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临床资料
        (一) 病例来源
        (二) 病例选择标准
        (三) 病情程度分级
        (四) 一般资料
    二、研究方法
        (一) 治疗方法
        (二) 观察指标
        (三) 疗效判定标准
        (四) 统计学处理
    三、结果
        (一) 两组间疗效观察
        (二) 相关分析与疗效比较
        (三) 安全性评价
实验研究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材料
        (一) 实验动物
        (二) 实验条件
        (三) 实验药品和试剂
        (四) 实验仪器
        (五) 实验器械和材料
    三、实验方法
        (一) 实验分组
        (二) 动物模型制备
        (三) 实验步骤
        (四) 实验检测指标
        (五) 统计方法
    四、实验结果
        (一) 组织形态学观察
        (二) 各组大鼠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及核因子的浓度
        (三) 各组大鼠子宫组织中NF-ΚB和IΚB的表达情况
        (四) 大鼠子宫组织NF-ΚB和IΚB的表达相关性分析
讨论
    一、慢性盆腔炎病因病机的中医学研究
        (一) 古代文献的相关记载
        (二) 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认识
        (三) 血瘀兼肾虚是慢性盆腔炎的核心病机
    二、治法探析
        (一) 活血化瘀
        (二) 理气止痛
        (三) 补肾培元
    三、方药分析
        (一) 组方及配伍分析
        (二) 现代药理研究
    四、研究结果分析
        (一) 临床疗效分析
        (二) 对免疫学的影响
    五、作用机理探讨
        (一) 盆腔炎颗粒对CPID大鼠血清中前炎症细胞因子IL-8的影响
        (二) 盆腔炎颗粒对CPID大鼠血清中后炎症细胞因子IL-10的影响
        (三) 盆腔炎颗粒对CPID大鼠子宫组织中NF-ΚB和IΚB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详细摘要

(7)灸法结合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现代医学对慢性盆腔炎的认识
        1.1.1 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表现
        1.1.2 慢性盆腔炎的流行病学概况
        1.1.3 慢性盆腔炎的病因
        1.1.4 慢性盆腔炎形成的病理机制
        1.1.5 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方法
    1.2 中医学对慢性盆腔炎的认识
        1.2.1 古代医家对慢性盆腔炎的认识
        1.2.2 现代医家对慢性盆腔炎的认识
    1.3 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概况
        1.3.1 内治法
        1.3.2 外治法
        1.3.3 针灸疗法
    1.4 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实验研究进展
    1.5 思考与展望
        1.5.1 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
        1.5.2 如何预防慢性盆腔炎的反复发作
        1.5.3 展望
第二章 灸法配合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对象
        2.2.1 病例来源
        2.2.2 西医诊断标准
        2.2.3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2.2.4 症状分级量化标准
        2.2.5 病情分度标准
        2.2.6 纳入病例标准
        2.2.7 排除病例标准
    2.3 研究方法
        2.3.1 临床研究设计
        2.3.2 随机化方法
        2.3.3 治疗方法
        2.3.4 意外情况处理
        2.3.5 治疗疗程
        2.3.6 观察项目及观察方法
    2.4 疗效判定标准
        2.4.1 综合疗效评定标准
        2.4.2 局部体征疗效评定标准
        2.4.3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2.2.4 Mcgill疼痛问卷、SF-36问卷(见附录)
        2.2.5 阴道清洁度检查
        2.2.6 B超显示积液或炎性肿块的疗效
    2.5 中止和撤出临床试验的标准
    2.6 临床研究记录
    2.7 不良事件、不良反应的记录和报告方法
    2.8 临床研究中受试者的权益保障
    2.9 数据处理
        2.9.1 数据管理
        2.9.2 数据分析
    2.10 研究结果
        2.10.1 一般资料
        2.10.2 患者基线特征的可比性分析
        2.10.3 患者主要研究指标疗效比较
        2.10.4、安全性检测及不良反应
第三章 讨论与分析
    3.1 灸法渊源
    3.2 灸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医理论探讨及选穴依据
    3.3 本研究结果探讨
    3.4 灸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现代机理探讨
    3.5 存在问题与展望
结语
论文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中医症状量化评分标准
    附录二 局部体征评分标准
    附录三 McGill疼痛问卷
    附录四 SF-36(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健康调查简表
    附录五 知情同意书
    附录六 不良事件/不良反应观察表
致谢

(8)炎克宁V号方对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作用的实验研究(Ⅱ)(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综述
    一、中医药学关于慢性盆腔炎的古今源流记载
    二、中医药学关于慢性盆腔炎的现代研究进展
        (一)辨证分型治疗
        (二)经方治疗
        (三)中成药治疗
        (四)专方专药治疗
        (五)外治疗法
        (六)针灸推拿治疗
        (七)综合治疗
    三、慢性盆腔炎实验研究涉及的医学理论与技术
        (一)慢性盆腔炎细菌性动物模型的成功建立
        (二)慢性盆腔炎免疫机理的现代研究
        (三)粘附分子与慢性炎症
        (四)细胞凋亡与慢性盆腔炎
    四、现代医学关于慢性盆腔炎防治的临床研究进展
        (一)流行病学特征
        (二)病因病理研究现状
        (三)治疗方法
实验研究
    一、实验材料
        (一)实验动物
        (二)实验药物制备
        (三)实验用主要仪器
        (四)实验用主要试剂
    二、实验方法
        (一)菌液制备
        (二)分组及造模方法
        (三)分组及给药方法
        (四)指标检测及方法
    三、实验结果
        (一)形态学观察结果
        (二)炎克宁Ⅴ号对各组大鼠NF-κB、ICAM-1和Bax的影响
        (三)炎克宁Ⅴ号对各组大鼠子宫组织INF-rmRNA,NF-κBmRNA和ICAM-1mRNA表达的影响
        (四)炎克宁Ⅳ号对各组大鼠血清中TNF-α和IL-10含量的影响。
        (五)炎克宁Ⅴ号对各组大鼠血清中SOD含量的影响
附图
讨论
    一、导师马宝璋教授的学术思想
    二、炎克宁v号的组成及方药分析
    三、试验中相关的免疫学指标的讨论分析
        (一)NF-κB、IFN-γ和ICAM-1及血清中TNF-α、IL-10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激活与调控
        (二)炎克宁Ⅴ号对CPID大鼠血清中TNF-α和IL-10的影响
        (三)炎克宁Ⅴ号对CPID大鼠子宫组织IFN-γ、NF-KB和ICAM-1的影响
        (四)炎克宁Ⅴ对CPID大鼠子宫组织Bax表达的影响
        (五)炎克宁Ⅳ对CPID大鼠血清中SOD的影响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9)慢性盆腔炎的证候规律调查及活血化瘀法调节T细胞亚群和红细胞免疫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和文献研究
    1 古代医学文献的相关认识
        1.1 病名、症状
        1.2 病因病机
        1.3 辨证治疗
    2 现代中医学对慢性盆腔炎的研究进展
        2.1 病因病机
        2.2 辨证论治
        2.3 周期治疗
        2.4 古方验方
        2.5 用药途径
        2.6 慢性盆腔炎的实验研究
    3 活血化瘀法的应用
        3.1 瘀血概念及其辨证特点
        3.2 活血化瘀治法的发展
        3.3 活血化瘀法的分类及应用
        3.4 活血化瘀中药的作用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准备及方法
        1.2 资料来源
        1.3 慢性盆腔炎病例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流行病学一般情况
        2.2 症状出现率与严重程度
        2.3 证候规律特征
        2.4 主成分分析与传统辨证方法的比较
    3 讨论
        3.1 中医证候规范体系的研究
        3.2 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3.3 慢性盆腔炎的证候规律分布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条件
        1.3 实验药物
        1.4 实验器械和材料
        1.5 主要试剂
        1.6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混合细菌悬液制备
        2.2 造模方法
        2.3 分组及给药方法
        2.4 取材方法
        2.5 指标检测及方法
        2.6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形态学观察结果
        3.2 各组大鼠脾脏CD3~+T细胞数量百分比比较
        3.3 各组大鼠脾脏CD4~+T细胞数量百分比比较
        3.4 各组大鼠脾脏CD8~+T细胞数量百分比比较
        3.5 各组大鼠脾脏CD4~+T/CD8~+T细胞比值比较
        3.6 各组大鼠脾脏CD4~+CD25~+TREG数量百分比比较
        3.7 各组大鼠脾脏T细胞亚群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3.8 各组大鼠血RBC-C3BRR及RBC-ICR比较
    4 讨论
        4.1 动物模型的建立
        4.2 活血化瘀法治疗CPID的立论依据及现代药理研究
        4.3 活血化瘀法对慢性盆腔炎的免疫调节机理探讨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附录
致谢
查新报告
发表论文着作
详细摘要
临床工作总结

(10)盆腔炎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及对模型大鼠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临床资料
        (一) 病例来源
        (二) 病例选择标准
        (三) 病情程度分级
        (四) 一般资料
    二、研究方法
        (一) 治疗方法
        (二) 观察指标
        (三) 疗效判定标准
        (四) 统计学处理
    三、结果
        (一) 两组疗效观察
        (二) 相关分析与疗效比较
        (三) 安全性评价
实验研究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材料
        (一) 实验动物
        (二) 药品和试剂
        (三) 实验器材
    三、实验方法
        (一) 实验分组
        (二) 动物模型制备
        (三) 实验步骤
        (四) 观察指标
    四、实验结果
        (一) 各组大鼠血清IL-1β、MCP-1的浓度
        (二) 各组大鼠血清IL-10、IL-4的浓度
讨论
    一、理论依据
        (一) 血行与肾
        (二) 血瘀兼肾虚的病机
    二、治法探讨
        (一) 活血化瘀
        (二) 理气止痛
        (三) 补肾培元
    三、方药分析
        (一) 组方及配伍分析
        (二) 现代药理研究
    四、研究结果分析
        (一) 临床疗效分析
        (二) 对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
    五、作用机理探讨
        (一) 盆腔炎颗粒对CPID大鼠血清中IL-1β、MCP-1的影响
        (二) 盆腔炎颗粒对CPID大鼠血清中IL-10、IL-4的影响
        (三) 盆腔炎颗粒对CPID大鼠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发表论文
详细摘要

四、金鸡冲服剂治疗盆腔炎535例疗效小结(论文参考文献)

  • [1]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中西医临床治疗研究进展[J]. 邓国婧,刘金星. 湖北中医杂志, 2019(05)
  • [2]芪竭颗粒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疗效观察及对模型大鼠血清中SOD及MDA的影响的研究[D]. 汤亚娟.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3(12)
  • [3]妇炎宁汤调节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细胞因子的实验研究[D]. 凌娜.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3(05)
  • [4]金刚藤治疗慢性盆腔炎有效部位制备工艺及物质基础研究[D]. 王敏杰.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1(11)
  • [5]活血补肾法调控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抗炎抗氧化及细胞凋亡相关机制的实验研究[D]. 张登山.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1(12)
  • [6]盆腔炎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及对模型大鼠炎症免疫相关因子影响的研究[D]. 杨丽娜.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0(02)
  • [7]灸法结合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D]. 林素幸.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09)
  • [8]炎克宁V号方对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作用的实验研究(Ⅱ)[D]. 马文光.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9(11)
  • [9]慢性盆腔炎的证候规律调查及活血化瘀法调节T细胞亚群和红细胞免疫的实验研究[D]. 张海琴.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9(11)
  • [10]盆腔炎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及对模型大鼠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D]. 于源源.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9(S1)

标签:;  ;  ;  ;  ;  

金鸡颗粒治疗盆腔炎535例疗效总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