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玻纤增强纤维板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雁思[1](2016)在《多层介质复合结构抗高速破片侵彻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提出一种能够抵御大质量破片高速冲击侵彻的多层介质复合结构。首先基于对典型反舰导弹战斗部爆炸产生破片的运动规律的分析,确定了多层介质复合结构的最低防御标准并初步提出了一种防护结构方案;其次对复合结构进行了弹道试验,得到了破片侵彻所设计防护结构的弹道极限速度;同时建立了AutoDyn仿真模型,通过仿真结果讨论了复合结构在不同条件下的抗侵彻性能变化规律,最后对复合结构作了相应的优化,并提出了设计原则。针对反舰导弹爆炸产生破片的初始速度及速度衰减规律做了相关分析计算,确定了多层介质复合结构所需达到的最低防御标准为:1532.57m/s;并通过对复合结构的破坏机理研究提出了一种结构设计初步方案,即:低碳钢面板+陶瓷板+陶瓷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板+间隔层+低碳钢背板。运用线膛弹道炮加载技术进行了大质量破片冲击侵彻多层介质复合结构的弹道试验,得到相应的弹道极限速度为:1628.5m/s,说明满足复合结构最低防御标准,并分析归纳了多层介质复合结构中每层靶板的破坏情况。在通过试验结果验证的基础上进行了仿真计算,得到了多层介质复合结构的最优结构为:5mm低碳钢面板+20mm间隔层+20mm陶瓷板+20mm陶瓷板+20mm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板+10mm低碳钢背板;比较了多层介质复合结构、芳纶夹层复合结构及玻纤夹层复合结构的抗侵彻性能,结果表明,当三种结构厚度相同时,多层介质复合结构的抗侵彻性能最好,当三种结构的抗侵彻性能相同时,多层介质复合结构的厚度最薄,而其面密度高于芳纶夹层复合结构。最后根据仿真结果提出了多层介质复合结构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秦信帝[2](2019)在《剪切增稠液体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抗冲击性能研究》文中指出人工合成的纤维制品已经广泛应用在工农业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对现代社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纤维布容易被一些尖锐的物品刺穿,纤维板材在受到高的能量冲击时容易产生断裂、分层等情况,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纤维制品的使用领域。剪切增稠液体(shear thickening fluid,STF)作为一种特殊的流体,其粘度会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增大,若将其加入到纤维布、纤维板中,有望提升纤维制品的抗冲击性能。本论文研究了STF以及STF-纤维布、STF-纤维板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体视显微镜、高级旋转流变仪、傅里叶红外光谱研究了这些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抗冲击性能和抗刺穿性能。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实验发现,二氧化硅质量分数对STF的抗剪切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二氧化硅质量分数的增加,STF的粘度会相应的增加,从而提高了STF的抗剪切性能。剪切增稠分为四个阶段,即:剪切不稳定、剪切变稀、剪切增稠、再次剪切变稀。(2)STF增强的纤维布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抗冲击性能。实验发现,在低速单层条件下,加入STF改善了玻璃纤维布、碳纤维布、凯夫拉纤维布的抗冲击能力。在低速双层条件下,加入STF的碳纤维布和凯夫拉纤维布复合材料比加入STF的玻璃纤维布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抗冲击能力,可以抵抗3.13 m/s的冲击。在高速冲击下,四层的STF-凯夫拉纤维布复合材料就可以承受173 m/s的冲击。(3)STF和偶联剂显着增强了纤维板复合材料的弹道抗冲击性能。实验发现,单独加入STF或偶联剂对纤维板复合材料的弹道抗冲击性能虽然有一定影响,但是同时加入STF和偶联剂能大大提高纤维板复合材料的弹道抗冲击性能。对于5层的纤维板复合材料,STF和偶联剂的加入降低了玻纤板材、碳纤板材和凯夫拉纤维板材的损伤深度,提高了弹道抗冲击力,最高可以抗击5 J的冲击力。
陈梦露[3](2017)在《纤维树脂复合材料的正向设计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将纤维作为增强相,树脂作为基体复合而成的一种材料。与传统的金属材料相比,具有比强度大、抗疲劳性能好、耐腐蚀性能好等优点,尤其是具有很强的可设计性。本文运用Hyper Mesh分别建立了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2D编织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和3D编织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模型,并通过改变纤维体积分数、纤维种类以及进行混杂、混层和混编设计,探寻了纤维体积分数、纤维种类、混杂纤维、混编纤维、以及混层纤维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实验制备了2D编织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板,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所示:(1)纤维体积分数的影响:随着纤维体积分数的增加,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应力分布未发生明显变化,其最大应力分布在纤维与树脂交界处的纤维中,最小应力分布在树脂基体中;各个方向上的弹性模量和各个平面内的剪切模量,随着纤维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加,并且有限元分析结果与理论解析结果相符。(2)纤维种类的影响:开展了关于碳纤维、玄武岩纤维、S2玻璃纤维、E玻纤等不同种类纤维树脂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最大应力值为最大,反映出其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纤维种类不同,沿纤维纵向上的弹性模量大小比较为:碳纤维>玄武岩纤维>S2玻璃纤维>E玻纤,而三个平面的内的剪切模量大小比较为:玄武岩纤维>S2玻璃纤维>E玻纤>碳纤维。对于2D和3D编织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沿纤维束纵向上的弹性模量:碳纤维>玄武岩纤维>S2玻璃纤维,有限元分析结果与理论解析结果相符。(3)混杂/混编/混层纤维的影响:基于碳纤维的混杂/混编/混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最大应力值为最大,反映出其较基于其他种类的混杂/混编/混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对于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沿纤维纵向上的弹性模量大小比较为:碳纤维>玄武岩纤维+碳纤维>S2玻纤+碳纤维>E玻纤+碳纤维>玄武岩纤维>玄武岩纤维+S2玻纤>S2玻纤>玄武岩纤维+E玻纤>E玻纤+S2玻纤>E玻纤,单向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为188.110GPa,分别比玄武岩、S2玻纤、E玻纤与碳纤维复合而成的混杂复合材料大28%、29%和36%,yz平面内的剪切模量Gy z的大小比较为:玄武岩纤维>S2玻纤+玄武岩纤维>S2玻纤>玄武岩纤维+E玻纤>E玻纤+S2玻纤>碳纤维+玄武岩纤维>S2玻纤+碳纤维>E玻纤>E玻纤+碳纤维>碳纤维。对于2D编织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沿纤维束纵向上的弹性模量大小为:碳纤维>碳纤维+玄武岩纤维>碳纤维+S2玻纤>玄武岩纤维>S2玻纤>玄武岩+S2玻纤,碳纤维材料加入使玄武岩纤维和S2玻纤所形成的2D编织复合材料的沿x方向的弹性性能分别增加了33.7%和36.5%,减重达到50%以上。实验测试得到的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一致。对于3D编织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当沿纤维束纵向上纤维种类为S2玻璃纤维时,弹性模量的大小比较为:S2玻纤+碳纤维>S2玻纤+玄武岩纤维>S2玻璃纤维;当沿纤维束纵向上纤维种类为玄武岩纤维时,弹性模量的大小比较为:玄武岩纤维+碳纤维>玄武岩纤维>玄武岩纤维+S2玻璃纤维;当沿纤维束纵向上纤维种类为碳纤维时,弹性模量的大小比较为:碳纤维>碳纤维+玄武岩纤维>碳纤维+S2玻璃纤维,碳纤维的加入可使玄武岩纤维和S2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分别提高2.13倍和2.23倍。通过以上研究结果对复合材料的设计和应用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根据实际需求可设计适合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满足力学性能要求的前提下,降低成本。
王国超[4](1994)在《玻纤增强纤维板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普通木纤维板的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及耐火性能不高,影响了其在建筑领域内的广泛应用.为此本研究采用玻璃纤维代替部分木纤维作为增强材料来改善普通木纤维板的上述缺陷,以扩大其在建筑领域内的应用范围.一、试验材料1.玻璃纤维本试验采用的是中碱玻纤,单体直径为13μm,伸长率为3%,抗拉强度为500~1000MPa.含水率为4.0%.其特点是耐酸性好,强度适中,原料丰富成本低,电绝缘性能稍差.玻纤使用前先经脱蜡处理,方法是将纤维蓬松,然后放入烘箱中,逐渐升温至250~260℃经3~4h烘烤,一直到玻纤颜色呈米黄色为止,这时玻纤的含蜡量一般在0.5%左右.
梅皓然,谈政,盛杰[5](2015)在《汽车内饰件用麻纤维板与玻纤板性能的比较》文中提出介绍了麻纤维板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特点。比较了麻纤维板和玻纤板在10个测试项目方面的性能。结果表明,麻纤维板在隔热性、阻燃性、烟密度、弯曲强度、剥离强度和VOC方面有优势,玻纤板在吸声性、吸水性方面有优势。综合考虑,麻类等天然纤维在汽车内饰件的应用越来越受重视。
熊东箭[6](2018)在《玻纤增强复合材料单搭接胶接接头强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用于汽车车身的材料种类越来越多,从传统的金属到塑料再到现在的新型复合材料,材料的多样性赋予汽车设计更多的空间,但因为不同材料之间的组分不同造成其力学性能等方面也各不相同,同时,随着模块化、一体成型等工艺日渐成熟,汽车零件和紧固件数量大大降低,部件之间通常需要安排的一些接口,并通过各种连接技术实现连接。因此,使同种或者异种材料的连接方式得到了更加严峻的挑战。传统的连接技术,如焊接、铆接和螺栓等在实际工程中容易出现应力集中等缺点,因此,粘胶连接因运而生,因具有光滑的气动外形和消除用力集中等特点在异种材料连接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就玻纤增强复合材料在汽车连接中的应用,针对粘胶连接,采用三维损伤退化及失效理论,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单搭接胶接连接的不同几何参数进行了参数化建模,研究了各几何参数对胶接接头连接强度的影响。具体内容如下:1.对粘胶的连接机理、工艺流程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对粘胶接头的类型以及失效形式进行了介绍,保证了胶接接头的正确使用和最佳的工艺数据,为预测接头强度建立了理论基础。2.进行了玻纤增强复合材料的拉伸试验,得到了样件的应力应变曲线和材料的基本参数,基于复合材料结构理论、Hashin失效准则和刚度退化理论,针对复合材料的失效形式,如纤维拉伸(压缩)失效、基体拉伸(压缩)开裂、基纤剪切等,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材料参数的映射方法,得到复合材料的等效性能。3.建立复合材料胶接连接三维模型,以内聚力单元模拟胶层单元,基于二次应力准则对应的损伤起始判据对胶层单元进行损伤起始判别,最后结合损伤演化规律求出胶接结构强度,将仿真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分析模型的准确性。再用相同的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因素对胶接接头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复合材料胶接接头两段刚度对称时,胶接接头的强度随着胶层厚度、搭接长度及宽度的增加呈加强趋势,因为这些因素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到了接头的粘接面积,而且当单独增加胶层厚度或者搭接长度的时候,胶层厚度使得失效载荷的增幅的增加比增加搭接长度使失效载荷的增幅大,即增加胶层厚度提高接头强度效果更加显着。但实际应用中应合理选择胶层参数以免缺陷的产生。(2)当胶接接头两端刚度不对称时,胶接接头的强度由屈服强度相对较弱一端的母材决定,在复合材料需要和其他材料连接时,可考虑增加被连接材料的刚度来提升接头的强度,但由于刚度差异太大可能增加胶层失效的危险,因此在满足连接要求的前提下,应使接头两端母材的刚度尽量接近。4.研究了各几何参数对接头连接强度的影响程度,采用田口实验设计方法筛选了最少的实验次数,并通过性噪比分析得到各几何参数对接头连接强度的影响程度和趋势。根据分析结果表明:各几何参数对胶接接头力学性能影响程度由大到小最大的参数依次为胶层厚度、胶层宽度、搭接长度。
黄怿行[7](2019)在《薄型宽频隐身承载超结构的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制备与表征》文中认为微波吸收材料和结构在电磁兼容、通讯系统、微波人体防护、雷达隐身等民用和国防领域均有重要应用价值。性能优越的隐身结构不仅需要满足宽频吸波和强吸收的性能要求,还需要满足小厚度、高强度、力学承载、柔性贴面等应用要求。本文针对多功能隐身结构的力学承载/宽频隐身一体化设计和制备问题,建立了针对叠层隐身结构设计的高效优化算法框架,发展了针对三维损耗超结构的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和实现方法,优化设计和制备了同时具有良好抗拉伸力学性能和超宽频隐身性能的三维阶梯锥超结构,实现了薄型力学承载宽频隐身格栅点阵超结构的一体化设计与制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构造法推导出TE和TM极化波斜入射下叠层隐身结构反射率电动力学解析解。提出和搭建了大变异遗传算法优化方法和优化平台,对叠层隐身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三个新优化模块的加入有效提高了大变异遗传算法收敛性、稳定性和计算效率。提出融合传输损耗和界面损耗双机理的复合型吸波构型,实现了4mm量级下的2-18GHz宽频隐身性能。建立了203中电磁损耗材料数据库,实现对阻抗梯度型隐身结构的有效优化设计。优化结果显示,提高复磁导率、降低介电常数实部、适当保持介电损耗对提高隐身性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基于羰基铁/多壁碳纳米管/环氧树脂材料体系,建立了十二种配方材料数据库。通过大变异遗传算法优化设计和制备了嵌入方块图案频率选择表面的碳纤维增强复合型隐身结构,具备良好的抗拉伸、抗弯曲力学性能和宽频吸波性能。通过二步法工艺体系制备出三维阶梯锥损耗超结构,实现了接近38GHz带宽的-10dB有效吸波性能。针对损耗超结构,发展了行之有效的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优化设计和实现方法。(3)基于羰基铁/多壁碳纳米管/硅橡胶材料体系,制备出高复磁导率和低介电常数实部的柔性纳米复合材料。基于十二种配方材料数据库,通过大变异遗传算法制备了嵌入方块图案频率选择表面的柔性复合型隐身结构,实现了6-18GHz的-10dB有效带宽。通过一步法制备出三维阶梯锥状柔性超结构,实现2-40GHz和75-110GHz的-10dB有效带宽超宽频吸波性能。通过二步法工艺设计优化和制备出碳纤维增强柔性阶梯锥超结构,在5mm厚度下,实现24MPa抗拉伸力学性能和2-40GHz的优良吸波性能,解决了力学承载和宽频隐身一体化设计制备问题。(4)以羰基铁/多壁碳纳米管/环氧树脂为损耗材料,研制出碳纤维/玻璃纤维增强格栅夹层型隐身承载一体化超结构,揭示了其力学失效机理和宽频隐身机理。成品覆盖了3.42-19.73GHz的-10dB有效带宽,等效拉伸强度达到167.35MPa,弯曲强度达到169MPa,而吸波层厚度仅为3.5mm。建立了薄型电磁超结构的宽频隐身与承载性能一体化设计与制备方法。实现了薄型设计、抗弯曲抗拉伸力学性能与宽频隐身性能的协同融合,解决了三者相互矛盾的设计制备问题。
徐豫新,王树山,严文康,虢忠仁[8](2012)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三明治板的破片穿甲实验》文中研究指明研究了钢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板-钢板构成的三明治结构对破片的防护性能。通过破片模拟弹丸(FSP)高速撞击不同结构三明治板实验,获得FSP弹丸贯穿16种三明治板的弹道极限,分析结构特征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三明治板比吸收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叠层芳纶、玻纤基三明治板较单层结构三明治板比吸收能分别提高了8.31%和16.09%,8mm面板+8mm夹层+6mm背板芳纶、玻纤基三明治板较4mm面板+8mm夹层+10mm背板的芳纶、玻纤基三明治板比吸收能分别提高了37.72%和25.35%;芳纶、玻纤基三明治板的比吸收能均随复合材料夹层厚度的增加呈指数递增,夹层基板的抗拉性能是影响三明治板比吸收能的重要因素;同面密度下,厚面板、薄背板及多层叠合夹层结构的三明治板具有更高的比吸收能。
张旭东,刘珊珊,邵高峰[9](2016)在《我国绿色建材分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绿色建材在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的《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试行)》中给出了明确的定义。绿色建材是指在全生命周期内可减少对天然资源消耗和减轻对生态环境影响,具有"节能、减排、安全、便利和可循环"特征的建材产品。为做好绿色建材的分类,首先需要弄清楚国内外建材产品的分类,并结合绿色建材的含义,进而确定出绿色建材的分类方法。一、国外建筑产品分类介绍国外建筑材料和产品分类主要有三种:美国的Sweets和
王清国[10](2007)在《商用车塑料材料应用概况及发展趋势》文中研究说明汽车工业的科技进步及汽车车身轻量化的进一步发展,使汽车材料构成有了明显变化。随着引进产品和技术国产化的实现,我国汽车塑料的应用得到了很大发展。汽车塑料应用逐年增加,材料的环保要求日趋严格,材料应用的环保化日趋紧迫。
二、玻纤增强纤维板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玻纤增强纤维板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多层介质复合结构抗高速破片侵彻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陶瓷复合板及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抗侵彻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1 陶瓷复合板抗侵彻性能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2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抗侵彻性能研究现状及进展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破片运动、材料破坏机理分析与复合结构初步方案设计 |
引言 |
2.1 破片威力计算 |
2.1.1 破片初始速度计算方法 |
2.1.2 破片速度衰减规律及最低防御标准 |
2.2 靶板抗侵彻破坏机理 |
2.2.1 金属板抗侵彻破坏机理 |
2.2.2 陶瓷板抗侵彻破坏机理 |
2.2.3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破坏机理 |
2.3 多层介质复合结构设计 |
2.3.1 结构用材料选择 |
2.3.2 结构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破片对多层介质复合结构侵彻试验研究 |
引言 |
3.1 破片加载技术介绍 |
3.2 试验材料及安排 |
3.2.1 破片材料及相关测试 |
3.2.2 靶板材料及相关测试 |
3.2.3 试验安排及试验依据 |
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多层介质复合结构抗破片侵彻数值仿真研究 |
引言 |
4.1 仿真模型建立及验证 |
4.2 无间隔层条件下多层介质复合结构的抗侵彻影响研究 |
4.2.1 材料铺层顺序对多层介质复合结构抗侵彻影响研究 |
4.2.2 材料层间位置对多层介质复合结构抗侵彻影响研究 |
4.3 间隔层对多层介质复合结构抗侵彻影响研究 |
4.3.1 间隔层位置变化对多层介质复合结构抗侵彻的影响研究 |
4.3.2 间隔层厚度变化对多层介质复合结构抗侵彻影响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5 不同夹层下结构整体抗侵彻性能对比及多层介质复合结构优化设计原则 |
引言 |
5.1 多层介质复合结构与芳纶及玻纤夹层复合结构抗侵彻性能比较 |
5.2 破片不同着靶位置对多层介质复合结构抗侵彻性能影响 |
5.3 多层介质复合结构优化设计 |
5.3.1 陶瓷板厚度变化 |
5.3.2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厚度变化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2)剪切增稠液体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抗冲击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高分子纤维布 |
1.3 纤维板复合材料 |
1.4 STF增强复合材料 |
1.4.1 STF-纤维布复合材料 |
1.4.2 STF-纤维板复合材料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STF-纤维布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研究 |
1.5.2 STF-纤维板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研究 |
1.6 研究思路与路线 |
1.6.1 研究思路 |
1.6.2 主要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剪切增稠液体(STF)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STF的制备 |
2.3.1 工艺路线及原材料 |
2.3.2 制备过程 |
2.3.3 STF的基本性能 |
2.4 STF-纤维布复合材料的制备 |
2.4.1 工艺路线及原材料 |
2.4.2 制备过程 |
2.5 STF-纤维板复合材料的制备 |
2.5.1 工艺路线及原材料 |
2.5.2 制备过程 |
第三章 STF-纤维布复合材料的模拟刺穿研究 |
3.1 引言 |
3.2 STF-纤维布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 |
3.3 STF-纤维布复合材料的抗低速刺穿性能研究 |
3.3.1 实验设计与原理 |
3.3.2 STF-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低速刺穿微观形貌分析 |
3.3.3 STF-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低速刺穿微观形貌分析 |
3.3.4 STF-凯夫拉纤维复合材料的低速刺穿微观形貌分析 |
3.4 STF-纤维布复合材料的抗高速刺穿性能研究 |
3.4.1 实验设计与原理 |
3.4.2 STF-玻璃纤维布复合材料的高速刺穿结果与分析 |
3.4.3 STF-碳纤维布复合材料的高速刺穿结果与分析 |
3.4.4 STF-凯夫拉纤维布复合材料的高速刺穿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TF-纤维板复合材料的模拟炮弹冲击研究 |
4.1 引言 |
4.2 STF-纤维板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 |
4.3 弹道冲击实验与原理 |
4.4 STF-纤维板的弹道冲击表观性能表征 |
4.4.1 STF-玻璃纤维复合板的弹道冲击表观形貌分析 |
4.4.2 STF-碳纤维复合板的弹道冲击表观形貌分析 |
4.4.3 STF-凯芙拉纤维复合板的弹道冲击表观形貌分析 |
4.5 STF-纤维板的弹道冲击内部结构表征 |
4.5.1 STF-玻璃纤维复合板的超声波扫描分析 |
4.5.2 STF-碳纤维复合板的超声波扫描分析 |
4.5.3 STF-凯夫拉纤维复合板的超声波扫描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纤维树脂复合材料的正向设计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概述 |
1.1.2 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概述 |
1.1.3 编织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概述 |
1.2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
1.2.1 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
1.2.2 编织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关于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研究 |
1.3.2 关于 2D编织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研究 |
1.3.3 关于 3D编织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研究 |
第2章 复合材料弹性性能分析的理论基础 |
2.1 复合材料板的三维应力-应变关系 |
2.1.1 各向异性材料 |
2.1.2 单对称材料 |
2.1.3 正交各向异性材料 |
2.1.4 横观各向同性材料 |
2.1.5 各向同性材料 |
2.2 复合材料宏观力学 |
2.3 复合材料细观力学 |
2.3.1 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弹性常数预测 |
2.3.2 正交织物复合材料弹性常数预测 |
2.4 均质化方法 |
2.5 有限元分析方法及软件Hyper Works的介绍 |
第3章 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
3.1 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建模 |
3.1.1 几何模型的建立 |
3.1.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1.3 边界条件的施加 |
3.2 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应力分析 |
3.2.1 纤维体积分数对应力分布的影响 |
3.2.2 纤维种类对应力分布的影响 |
3.2.3 混杂纤维对应力分布的影响 |
3.3 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弹性性能分析 |
3.3.1 纤维体积分数对弹性性能的影响 |
3.3.2 纤维种类对弹性性能的影响 |
3.3.3 混杂纤维对弹性性能的影响 |
3.4 理论计算方法研究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弹性性能 |
3.4.1 纤维体积分数对弹性性能的影响 |
3.4.2 纤维种类对弹性性能的影响 |
3.4.3 弹性性能的对比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2D编织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
4.1 2D编织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建模 |
4.1.1 几何模型的建立 |
4.1.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1.3 边界条件的施加 |
4.2 2D编织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应力分析 |
4.2.1 纤维种类对应力分布的影响 |
4.2.2 混层纤维对应力分布的影响 |
4.2.3 混编纤维对应力分布的影响 |
4.3 2D编织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弹性性能的有限元结果分析 |
4.3.1 纤维种类对弹性性能的影响 |
4.3.2 混层纤维对弹性性能的影响 |
4.3.3 混编纤维对弹性性能的影响 |
4.4 实验法研究 2D编织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弹性性能 |
4.4.1 2D编织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板的制备方法 |
4.4.2 纤维种类对弹性性能的影响 |
4.4.3 混层纤维对弹性性能的影响 |
4.4.4 弹性性能的对比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3D编织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
5.1 3D编织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建模 |
5.1.1 几何模型的建立 |
5.1.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1.3 边界条件的施加 |
5.2 3D编织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应力分析 |
5.2.1 纤维种类对应力分布的影响 |
5.2.2 混杂纤维对应力分布的影响 |
5.3 3D编织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弹性性能分析 |
5.3.1 纤维种类对弹性性能的影响 |
5.3.2 混杂纤维对弹性性能的影响 |
5.3.3 有限元分析方法正确性的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
致谢 |
(6)玻纤增强复合材料单搭接胶接接头强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胶接连接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胶接连接的基本理论和受力分析 |
2.1 胶接技术概述 |
2.2 胶接连接的基本理论 |
2.2.1 胶接连接的机理研究 |
2.2.2 胶接连接的基本工艺流程 |
2.2.3 影响胶接连接的主要因素 |
2.3 胶接接头的类型、受力分析及其失效形式 |
2.3.1 胶接接头的基本类型 |
2.3.2 胶接接头的受力分析 |
2.3.3 胶接接头的失效形式 |
2.3.4 内聚力模型理论 |
2.4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注塑成型复合材料等效性能研究 |
3.1 注塑过程及其原理 |
3.2 母板材料的选择 |
3.3 注塑工艺参数的选择 |
3.3.1 压力参数的选择 |
3.3.2 温度参数的选择 |
3.3.3 时间参数的选择 |
3.4 模流和结构分析模型的建立 |
3.5 玻纤复合材料等效性能预测 |
3.5.1 MCT材料参数分解 |
3.5.2 复合材料的失效准则 |
3.5.3 纤维取向分布预测 |
3.5.4 热残余应力预测 |
3.5.5 网格映射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内聚力单元的胶接接头连接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
4.1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板拉伸测试 |
4.1.1 实验准备 |
4.1.2 实验过程 |
4.1.3 实验结果 |
4.2 单搭接接头拉伸实验 |
4.3 单搭接胶接接头强度研究 |
4.3.1 单搭接接头建模 |
4.3.2 胶层厚度设计参数分析 |
4.3.3 胶接长度设计参数分析 |
4.3.4 搭接宽度设计参数分析 |
4.3.5 刚度是否对称对胶接强度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接头几何参数对胶接接头强度的影响及参数优化 |
5.1 田口实验设计方法简介 |
5.1.1 田口实验设计方法 |
5.1.2 信噪比 |
5.2 胶接接头连接强度影响的实验设计 |
5.2.1 实验设计目标及验证模型的确定 |
5.2.2 控制因素及水平的选择 |
5.2.3 田口正交实验设计 |
5.3 实验仿真结果分析 |
5.3.1 实验仿真分析 |
5.3.2 信噪比分析 |
5.4 几何参数-性能多元回归模型的建立 |
5.5 几何参数的优化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7)薄型宽频隐身承载超结构的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制备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微波吸收材料的应用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微波吸收材料研究现状 |
1.2.1 微波吸收材料的应用现状 |
1.2.2 微波吸收材料分类及研究主流 |
1.2.3 微波吸收材料吸波机理 |
1.3 微波吸收结构研究现状 |
1.3.1 微波吸收结构分类和吸波机理 |
1.3.2 微波吸收结构隐身性能和力学性能 |
1.4 已有研究总结、待改进问题与发展趋势 |
1.5 本文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二章 多层复合型隐身超结构的设计计算方法 |
2.1 引言 |
2.2 传输损耗型多层隐身结构斜入射反射率与透射率电动力学解 |
2.2.1 复合型多层微波隐身结构斜入射TE极化反射率与透射率电动力学解 |
2.2.2 复合型多层微波隐身结构斜入射TM极化反射率与透射率电动力学解 |
2.3 嵌入频率选择表面的复合型多层隐身结构反射率近似解 |
2.4 大变异遗传算法架构搭建及优化设计程序实现 |
2.4.1 遗传算法基本原理 |
2.4.2 遗传算法程序包设计原则 |
2.4.3 大变异遗传算法各模块实现 |
2.4.4 大变异遗传算法的总体实现 |
2.5 混合大变异遗传算法优化软件编制及设计结果验证 |
2.5.1 非频散电磁参数复合型多层隐身结构逆向优化设计 |
2.5.2 复合型多层隐身结构电磁参数优化规律 |
2.5.3 频散电磁参数阻抗梯度型多层隐身结构正向优化设计 |
2.5.4 频散电磁参数复合型多层隐身结构双向混合优化设计 |
2.5.5 阻抗梯度型隐身结构与复合型隐身结构优化结果统计分析与对比 |
2.5.6 多层隐身结构TE和 TM极化波斜入射理论反射率实验验证 |
2.5.7 嵌入超表面FSS的 PVC泡沫多层隐身结构优化设计与实验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超结构的力学隐身设计与实现方法 |
3.1 引言 |
3.2 电磁双损耗纳米复合材料研制与电磁性能表征 |
3.2.1 双酚A型环氧树脂基底反应过程与实验制备 |
3.2.2 纳米Fe_3O_4/EP磁损耗纳米复合材料制备与电磁性能表征 |
3.2.3 CI/MWCNT/EP电磁双损耗纳米复合材料制备与电磁性能表征 |
3.3 层合平板隐身超结构的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与实现方法 |
3.3.1 基于大变异遗传算法和CI/MWCNT/EP纳米复合材料的多层隐身结构优化设计 |
3.3.2 嵌入超表面FSS的 CI/MWCNT/EP纳米复合材料复合型多层隐身超结构优化设计与实验验证 |
3.4 阶梯锥状隐身超结构的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与实现方法 |
3.4.1 硬质阶梯锥状三维周期隐身超结构制备 |
3.4.2 硬质阶梯锥状三维周期隐身超结构性能表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柔性超结构隐身蒙皮的力学电磁性能优化设计与实验表征 |
4.1 引言 |
4.2 柔性电磁双损耗纳米复合材料研制及其力学与电磁性能表征 |
4.3 柔性层合平板隐身超结构的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与实现方法 |
4.3.1 基于CI/MWCNT/SR纳米复合材料数据库的阻抗梯度型多层隐身结构优化设计 |
4.3.2 基于CI/MWCNT/SR纳米复合材料数据库的复合型多层隐身结构优化设计 |
4.3.3 嵌入FSS的 CI/MWCNT/SR纳米复合材料多层隐身结构优化设计、制备与表征 |
4.4 阶梯锥状柔性隐身超结构的设计、制备与隐身性能测试表征 |
4.4.1 CI/MWCNT加成型硅橡胶电磁双损耗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和表征 |
4.4.2 柔性阶梯锥状三维周期隐身超结构吸波性能表征和机理分析 |
4.5 碳纤维衬底增强柔性隐身超结构的制备及其力学与隐身性能测试表征 |
4.5.1 碳纤维增强柔性阶梯锥状超结构单轴拉伸力学模型 |
4.5.2 碳纤维增强柔性阶梯锥状超结构力学与隐身性能优化设计 |
4.5.3 碳纤维增强柔性阶梯锥状超结构制备与力学隐身性能表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格栅型隐身承载一体化超结构的力学设计、制备与实验表征 |
5.1 引言 |
5.2 薄型隐身结构组元构型的隐身性能设计 |
5.3 格栅夹层型隐身承载一体化超结构的三点弯力学模型 |
5.3.1 碳纤维/玻璃纤维增强三维格栅点阵超结构单轴拉伸应力推导 |
5.3.2 碳纤维/玻璃纤维增强三维格栅点阵超结构三点弯曲应力推导 |
5.4 格栅夹层型隐身承载一体化超结构的力学与电磁隐身性能设计 |
5.4.1 常温电磁双损耗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和电磁性能表征 |
5.4.2 常温电磁双损耗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表征 |
5.4.3 格栅夹层型隐身承载一体化超结构力学性能优化设计 |
5.4.4 格栅夹层型隐身承载一体化超结构隐身性能优化设计 |
5.5 格栅夹层型隐身承载一体化超结构制备与性能表征 |
5.5.1 格栅夹层型隐身承载一体化超结构制备工艺 |
5.5.2 格栅夹层型隐身承载一体化超结构力学性能表征 |
5.5.3 格栅夹层型隐身承载一体化超结构隐身性能表征 |
5.6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材料数据库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三明治板的破片穿甲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 |
1.1 实验系统 |
1.2 弹靶作用系统 |
1.3 FSP实验 |
2 结果及理论分析 |
3 结论 |
(10)商用车塑料材料应用概况及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一、塑料材料主要进展和动向 |
二、塑料在汽车上的应用 |
三、商用车用塑料材料现状 |
1. 汽车内饰产品 |
2. 汽车外饰产品简介 |
3. 机能件 |
4. 发动机周边的塑料件 |
四、塑料在汽车上应用的发展趋势 |
1. 应用趋势 |
2. 新材料的开发应用 |
3. 塑料再生利用 |
五、与国外相比水平差距、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 |
1. 国内外水平差距 |
2. 存在的问题 |
3. 发展方向 |
四、玻纤增强纤维板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层介质复合结构抗高速破片侵彻性能研究[D]. 张雁思. 中北大学, 2016(08)
- [2]剪切增稠液体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抗冲击性能研究[D]. 秦信帝. 南昌航空大学, 2019(07)
- [3]纤维树脂复合材料的正向设计及其性能研究[D]. 陈梦露. 吉林大学, 2017(09)
- [4]玻纤增强纤维板的研究[J]. 王国超. 新型建筑材料, 1994(01)
- [5]汽车内饰件用麻纤维板与玻纤板性能的比较[J]. 梅皓然,谈政,盛杰.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15(07)
- [6]玻纤增强复合材料单搭接胶接接头强度研究[D]. 熊东箭. 湖南大学, 2018(01)
- [7]薄型宽频隐身承载超结构的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制备与表征[D]. 黄怿行.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8]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三明治板的破片穿甲实验[J]. 徐豫新,王树山,严文康,虢忠仁. 复合材料学报, 2012(03)
- [9]我国绿色建材分类研究[J]. 张旭东,刘珊珊,邵高峰. 建设科技, 2016(08)
- [10]商用车塑料材料应用概况及发展趋势[J]. 王清国. 新材料产业, 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