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状况及政策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李崇涛[1](2020)在《Z电气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实施的经济后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4年以来,大量上市公司实施了员工持股计划,学者们研究员工持股计划的焦点集中在有关制度、法规法律、持股计划对公司业绩产生的影响以及持股多样化模式等方面,直接研究某一个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的案例研究较少,并且主要的研究对象是大型国有公司,对于国内民营科技上市公司的员工持股计划关注较少。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民营科技公司的贡献不可小觑,民营科技公司在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占据引领地位,民营科技公司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急速增长,人才是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员工持股计划已经被许多公司作为对员工长期激励的一种手段,因此被越来越多的民营科技公司所重视。虽然我国的员工持股计划已推出多年,但在新兴的民营科技公司中推行仍然会出现一些问题。所以,针对民营科技公司的员工持股计划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具体案例研究民营科技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实施的经济后果。本文介绍了Z电气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基本情况,包括实施的过程以及实施的动因。在案例的分析部分,着重分析了Z电气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实施后产生的经济后果,其中经济后果是基于公司内部和公司外部两个视角分析,影响方面则是从资本市场的反应、公司治理和公司经营绩效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最后针对Z电气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本文研究发现:从Z电气公司员工持股计划产生的经济后果分析,第一、市场反应方面,持股计划草案的公告,市场给予了积极回应。第二、公司治理方面,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对完善公司治理具有积极作用,第三、公司经营绩效方面,员工持股计划对公司整体的经营绩效提升具有激励作用。综合本文整体研究可知,员工持股计划作为一种激励约束机制,在降低代理成本、提升激励对象工作的创造性和积极性、防止管理层过于注重短期利益而忽视公司长远发展目标等方面,发挥着非常显着的作用。
邢天宇[2](2020)在《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使命驱动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李林启,霍舒琪[3](2019)在《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担保融资市场环境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市场环境是在一定体制下影响融资行为的政府支持服务程度、金融机构认可程度、中介机构参与程度及相关法律完善程度等各种因素的集合,对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担保融资活动起着重要的推动或制约作用。只有将各个因素置于市场大环境之中进行综合分析,方能为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担保融资的发展找到合适的道路,更好地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合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点,审视我国相关法律关于知识产权担保融资的规定,进一步完善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担保融资市场环境,应明确政府角色定位,提升金融机构认可度,提高中介机构水平,完善知识产权担保登记制度,健全知识产权担保实现途径。
汶向东[4](2019)在《陕西民营科技企业进入国防科技工业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大将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强调要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逐步构建军民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国防科技工业是军民融合发展的重点领域,陕西是军工大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军民融合工作,在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已取得显着成效。但由于体制机制等各方面的原因,与新时代军民融合发展的要求,仍有一定距离。依据陕西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及进入国防科技工业现状,采用SWOT战略分析原理和方法 ,对其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会、威胁进行深入探讨,提出陕西民营科技企业进入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应在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进行双向努力,制定切实可行、可以预期的对策措施。
张一丁[5](2019)在《Y公司投资战略转型研究》文中指出随着资本市场发展的逐步规范,各种投融资模式获得了空前的发展空间。以技术质押、知识产权质押以及融资租赁等方式获得资金的手段已经被普遍的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同并接受。由于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加快,资金池的积累难以满足业务增量,企业资金缺口日益增大。但是银行、信托等传统金融部门对中小企业的授信要求极高,导致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快速发展的进程中,遭遇了资金的瓶颈,银行授信周期长,审批通过率低,授信额度有限制,严重影响了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基于这种情况,一些以私募基金为主要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将业务视角转向了业务量增大,资金需求强烈的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资产质押、知识产权质押以及成果共享等方式为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解决了资金困局,进一步推动了民营科技企业的持续发展。本文以Y公司为参照,就该公司在针对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资中的战略转型问题做了分析研究。Y公司是一家私募基金公司,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在监管范围内,投资方式灵活、自由。在以往的投资中,大多数投资项目以金融套利为主,而随着国家政策方针的改革与优化,对金融套利的监管逐渐严格,很多曾经能够顺利运作的套利项目现在已经游走在政策的红线上,套利的空间越来越小,投资战略急需转型。Y公司根据自身特点,以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战略投资方向,对其知识产权进行评估、整合,选择适合的企业投资,通过被投资企业的发展实现自身的盈利,一方面可顺利的实现投资战略转型,另一方面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当地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困局。本文以Y公司为参照,采用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运用了文献分析法、数量研究法、模拟法和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提出了当前形势下,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战略转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文献分析和资料参考提出了本文研究的问题;就Y公司投资科知识产权战略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其中Y公司投资战略风险规避能力差、投资战略定位不明确、投资战略缺乏造血功能、投资战略目标不够量化以及投资战略缺少服务模式等具体问题进行了剖解;在解决问题部分,本论文通过回归分析法对Y公司投资知识产权风险控制进行研究和分析;通过战略目标优化法对Y公司投资知识产权战略市场定位进行研究和分析;根据投资融资战略机理研究该方案对投资战略的影响以及对投资知识产权战略中关联要素的影响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出强化的风险控制策略、明确的投资定位以及量化投资目标,进而构建有效的战略实施服务模式。并提出保障举措。
杜尔玏[6](2019)在《高新区科技创业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机理分析及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亟待进行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和发展的转型。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和农村剩余廉价劳动力的逐渐丧失,中国基于传统的人口红利、土地等廉价要素的比较优势逐渐消失,且中国过去多年的经济增长均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资源、环境为巨大代价的,各种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工业废弃物的大量排放、雾霾的不断肆虐,都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挑战。与此同时,中国与美国的贸易摩擦不断激化,正在艰难地斡旋之中,许多学者都认为中国应对中美贸易战的根本之策是经济发展模式向创新和内需驱动的加速转型。科技部近期出台的《科技部关于进一步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国科发高[2015]3号)文件中指出,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支撑经济可持续发展、扩大社会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2018年11月“科创板”的成立被提上日程,我国政府已经进一步认识到科技创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其中,以大中型城市为主体建设的国家高新区集中了先进科学技术和高技能人才的双重优势,并得到国家创新创业政策的大力支持,使其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集聚发展的主要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科技型创业在中国究竟有没有经济上的增长效应?如果有的话,增长效应有多大,是通过什么渠道影响经济增长的,显然这事关中国科技创业政策的有效性。然而,遗憾的是现有文献对这一宏观问题并没有给出回答,科技创业通过哪些渠道和机制去影响经济增长在文献上更是鲜有涉及。本文通过对科技创业特性的深入分析,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科技创业是否能够影响经济增长,以及通过何种可能的渠道和途径影响经济增长。首先,本文通过对科技创业与经济增长方面相关的理论和文献进行梳理、归纳与提炼,从而找出本文的研究方向与研究思路。其次,我们详细介绍了科技创业的特性,回顾了科技创业的发展背景和历史演绎,展现科技创业与经济增长的历史趋势,为我们直观把握和深入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再次,基于经典的理论框架,通过构建科技创业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在理论模型推演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科技创业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假说,并通过对理论和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提出了科技创业影响经济增长的三个可能的渠道与机制,提出了待检验的假说命题。然后,通过运用中国地市层面的面板数据,使用多种识别方法和策略,实证证实了科技创业与经济增长的效应及其机理,并借助多种实证方法进一步探讨科技创业影响经济增长的分区域的异质性。最后,基于前面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结果和结论,结合本文对深圳市成功发展科技创业经验的梳理,提出了发挥科技创业增长效应的一系列环境和条件,并总结中国在科技创业促进城市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充分发挥我国科技创业增长效应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的研究和发现:第一,科技创业与经济发展现状分析。通过明晰科技创业的背景,对科技创业与经济增长发展现状的深入分析,以及描绘的科技创业与经济增长的一般关系与趋势,为我们呈现出科技创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直观感受。研究发现:高新区科技创业具有一定的整体代表性;科技创业与社会就业人数也呈现出方向一致的变化趋势;科技创业与地区创新也高度正相关;科技创业与产业结构升级也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同时,直观的图表也清晰地显示,社会就业人数、创新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都与经济增长呈现出明显一致的发展趋势。第二,科技创业影响经济增长的机理分析。这部分主要从理论上探究科技创业如何影响经济增长,又是通过何种渠道去影响经济增长,以期在理论上廓清科技创业影响经济增长效应及其机理的认识,为后文实证检验去奠定分析基础和理论前提。基于Aghion和Howit(1992a)构建的熊彼特创新模型分析框架,将创业(包括不同类型的创业)纳入该模型分析的框架,并把创业进一步区分为一般型创业和科技型创业,通过对这一模型的演绎发现,科技创业越活跃,其在社会总创业中的比重越高,越能促进均衡的经济增长率,这在理论上证实了科技创业的经济增长效应。通过对理论和文献的梳理和分析以及部分发达国家的经验,我们提出了科技创业影响经济增长的可能渠道与机制,科技创业可能通过创造就业、促进创新和优化产业结构等三种渠道来促进经济增长,即科技创业具有就业效应、创新(技术)效应和结构优化效应。第三,科技创业影响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检验。通过采集中国城市层面的面板数据,对科技创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实证上进行分析,以验证上一章基于熊彼特内生增长模型在理论上的发现,去检验科技创业的增长效应在我国是否存在,并给出经验上的证据。通过散点图分析发现,科技创业与经济增长呈现出明显的高度正相关关系。实证研究发现,在控制固定资产投资、通货膨胀、地区开放程度以及金融发展规模等一系列重要变量的情况下,科技创业仍然可以显着地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说明中国城市的科技创业发展经验与美国、德国、以色列等国的发展经验是遥相呼应的,科技创业都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多种方式的稳健性检验表明,基准模型具有较好的稳健性,科技创业确实可以有力地推动城市的经济增长。在区域异质性分析中,发现相对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科技创业具有更明显的经济增长效应。这提示我们,越是到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越需要大力倡导、鼓励科技创业,以更好地发挥其增长效应。第四,科技创业三大经济增长机制的实证检验。这部分基于1997-2015年31个主要城市层面的面板数据,实证上检验探讨科技创业是否通过就业效应、创新效应和产业结构优化效应这三大效应影响了城市的经济增长,即去探求科技创业影响经济增长的机理和渠道。研究发现:(1)在控制了一系列重要变量的情况下,科技创业确实能显着地促进城市就业。科技创业的就业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相比于中西部地区,科技创业的就业效应主要发生在东部地区,在中西部地区并不显着。(2)城市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表明,在控制了一系列影响城市创新的重要变量后,科技创业仍然显着促进了城市的创新能力,显示出科技创业在推动城市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科技创业对东部和中西部地区都具有显着的创新推动效应,但在东部地区的这种创新效应更大、更明显。(3)基于测算的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指数作为产业结构优化的度量指标,经验证据表明,在控制了文献中常用的控制变量的情况下,科技创业仍然显着促进了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表明科技创业在推动城市产业转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具有的强大作用。进一步的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科技创业的这种产业结构优化效应主要发生在东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影响较弱且不显着。(4)通过实证手段,检验了三大机理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并检验了科技创业通过三大机制影响经济增长这一结果的稳健性。同时也验证了区域异质性分析结果的稳健性,发现科技创业的三大经济增长机制的作用确实均在东部较为显着,增长效果也更理想。基于以上的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发挥我国的科技创业增长效应的政策建议,以期最大化科技创业的经济增长效应。本文可能的创新点:1.本文的研究尝试通了科技创业与经济增长二者之间的联系,扩展了现有的研究领域和视角,这可能是本文一个较重要的创新之处。2.通过构建科技创业与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理论演绎了科技创业与经济增长的效应关系,并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和对经济增长相关理论的提炼综合,分析归纳出科技创业影响经济增长的三大可能的渠道与机理。3.通过使用中国地市层面的面板数据,深入分析科技创业与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证实了科技创业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作用,并进一步将样本分为东部和中西部,研究科技创业影响经济增长的异质性。同时,证实了理论分析提出的科技创业影响经济增长的三大机理假说,并同样分区域进行了三大机理的多种异质性分析,得出有深入政策含义的研究结论。
李洋[7](2019)在《初创期民营科技企业员工持股融资探究 ——以华为员工持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产业结构改革升级逐步深化,科技创新逐渐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一大批科技创新企业在政策支持下也迅速涌现。这些初创科技企业的健康发展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收益不稳定、规模有限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初创期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往往受到较大制约,解决企业在初创期的融资难题意味着企业的发展有了强有力的保障。在我国众多民营科技企业中,华为堪称发展的典范,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从一家以低端生产的小型制造企业脱颖而出,成为国际科技巨头。在初创期华为发挥巨大作用的员工持股融资也受到我国众多初创科技企业的关注。因此,对初创期华为实施员工持股融资进行分析对于我国其他企业实施类似融资方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以初创期华为员工持股融资为分析切入点,以国内外员工持股有关理论为基础,联系初创期华为员工持股融资实际,进而挖掘初创期华为员工持股融资的实施动因及效果。在阅读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运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对本文研究要点进行梳理,进而构建出本文的分析研究框架。本文以五章的内容对初创期华为员工持股融资案例进行深入探究。第一章是引言,该章首先对本案例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进行介绍,其次梳理了与员工持股相关的国内外文献,最后对本文的分析逻辑和搭建的研究框架进行阐述。从近几年国内外有关员工持股融资的研究可以看出,以案例研究方式对初创期民营科技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融资进行分析的文献相对较少,所以本文以初创期华为作为研究切入点,希望对国内企业融资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第二章阐述了员工持股融资的定义、特征及员工持股相关理论,为第四章案例分析部分做好铺垫。第三章是对初创期华为员工持股融资案例的介绍,首先对华为及其员工持股融资作简要介绍,再对华为员工持股融资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进行详细介绍。第四章剖析初创期华为员工持股融资的实施动因和效果。初创期华为之所以实施员工持股融资,一方面是应对资金的迫切需求与外部融资不畅的不对等;另一方面则是合理分散初创期华为的财务风险并实现对人才的有效激励。第五章分为两部分,一是总结初创期华为员工持股融资这一案例,二是在案例总结的基础上阐明初创期华为员工持股融资方式带来的启示。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良好增长前景是初创期华为员工持股融资实施的重要推力,高研发投入是初创期华为员工持股融资实施的保证,巧妙的员工持股融资设计是缓解初创期华为融资压力的手段。华为的员工持股融资带给我们很多启示,如注重研发投入以带动企业投资回报的提升,重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以促进企业长远发展以及员工持股融资应结合企业生命周期特点设计。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进行分析,在对初创期华为员工持股融资案例进行详细剖析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初创期华为员工持股融资的实施动因和实施效果。本文从财务角度和非财务角度对初创期华为员工持股融资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并结合现金流量分析员工持股融资对初创期华为融资能力的影响。当前国内学者主要研究员工持股对改善公司治理的作用,较少关注其对初创期民营科技企业融资能力的提升。因而本文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出发,通过对初创期华为员工持股融资这一案例进行分析,为我国初创期科技企业实施类似融资方案提供一些启示。
陈迪[8](2018)在《广东涉农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以广东圣茵花卉园艺有限公司为例》文中提出民营经济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越来越大,尤其是在振兴实体经济的时代,民营经济为此发挥着很大的作用;自民营企业首次出现在人们眼前以来,一直呈现着良性上升的发展态势,极大的推动了农业产业的变革,它作为快速崛起的新型农业企业,有着不同于一般农业企业的优势;在广东省,工业反哺农业,涉农民营科技企业得到了持续地发展;为使涉农民营科技企业发挥科技创新带动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首先应该研究在新的经济发展环境下,涉农民营科技企业如何完善企业各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其次,这类企业应当以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本文以广东涉农民营科技企业为研究对象,将广东圣茵花卉园艺有限公司为例进行研究。本文第一部分对研究广东涉农民营科技企业的背景和意义进行了阐述,分析广东涉农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环境和现状;通过介绍东莞市民营科技企业代表之一——广东圣茵花卉园艺有限公司,从而对其发展战略进行研究分析,以此来对广东涉农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战略提供借鉴意义。第二部分,使用PEST模型简要概括了广东地区农业产业的基本发展情况、东莞市农业基本发展情况,应用PEST模型和价值链分析方法及战略理论对圣茵公司各阶段发展战略进行探讨,并得出圣茵公司的战略模式。如:循环经济产业链战略、自主科技创新战略、品牌宣传战略、战略合作联盟等;总结广东涉农民营科技企业和圣茵公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问题主要集中在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农业产业本身受自然气候环境和农作物生产周期的影响巨大、融资渠道狭窄、家族企业性质的经营模式、企业规模小,科技人员不足等;从而对涉农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战略提出一些对策建议,包括加大政府对企业的扶持力度、运用互联网思维完善企业经营管理战略、完善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品牌建设等。最后,希望借此文为涉农民营科技企业自身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参考,为乡村振兴、“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指导与帮助。并希望圣茵公司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使东莞成为广东第一个特色花卉小镇。
苏峰[9](2018)在《北京市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的形成(1978-1988)》文中认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所有制结构经历了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改革开放前的二十余年,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受苏联模式影响以及长期被“左”的思想所禁锢,中共认为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排斥商品经济和市场规律;认为公有制结构越大越公越纯越好,致使新中国成立初期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格局,不断“过渡”和“升级”,最终成为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结构,按劳分配也被异化为平均主义。改革开放后,随着思想解放、经济发展,通过鼓励多种经营方式、发展多种经济形式、调动多方积极性,多种经济成分经历了从默认、限制到引导、促进的过程,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外贸经济、集多种经济成分于一体的股份制经济,以及获得法定地位的私营经济,经过十多年的突破与发展,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结构,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经济格局。改革开放40年来,多种经济成分在促进经济增长、拉动社会投资、培育市场竞争环境、解决人民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促进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迅速增强。聚焦1978年至1988年多种经济成分的复苏和兴起,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背景下,对于总结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正反两方面经验,巩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理论、历史和现实意义。1978年至1988年,北京城乡多种经济形式的兴起和发展历程,表现出明显的特点。多种联产责任制和安置待业青年工作为集体经济的兴起、个体经济的复苏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动力;从实际出发、探索集体经济创新发展的“京郊之路”和推动乡村工业化的乡镇企业,有力推动了京郊农村集体经济的崛起;引发全国关注的“牛奶难”问题及其解决过程,展现了国有经济的改革和探索;改革开放后十年间,商业流通体制、财政管理体制和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对个体经济的发展有很大影响;第一家合资汽车企业和合资饭店,标志着外资经济在北京的起步;中关村一条街早期的三个争论和三次风波,特别是股份制改革尝试、政府作用对民营科技经济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正是这些经济形式的兴起和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深入,有力促进了购销政策、物价政策、商业流通、财政管理、街道管理等一系列体制机制的改革,突破了原有城乡二元结构的藩篱,深刻改变了所有制经济结构,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总的来说,北京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呈现出国有和集体经济主体地位巩固、各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特点,扭转了人们此前的思想观念,迎来了经济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从中可以得出几点启示:一是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是制定所有制政策的根本依据;二是生产力标准是构建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的客观标准;三是解放思想是推动所有制理论创新、经济体制改革的强大动力;四是政府推动是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形成的有力支撑;五是不同历史时期有其不同时代使命,不能站在今天苛责昨天。改革开放后这十多年北京的所有制结构调整,基本做到了适应当时社会的内在需求和不同层次的生产力水平,特色鲜明,成绩突出,为此后的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
胡芬芳[10](2017)在《当代中国民营科技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思想状况研究》文中提出当代中国民营科技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科学技术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当代中国民营科技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界定、思想状况并做好其思想引导工作,是做好民营科技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统战工作的重要前提。
二、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状况及政策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状况及政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Z电气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实施的经济后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述与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 |
2.1.1 民营科技公司 |
2.1.2 员工持股计划 |
2.1.3 经济后果 |
2.2 员工持股计划的制度背景 |
2.2.1 员工持股计划的制度发展 |
2.2.2 员工持股计划的制度特征 |
2.3 民营科技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特点 |
2.3.1 资金来源 |
2.3.2 股票来源 |
2.3.3 激励范围与规模 |
2.3.4 管理模式 |
2.4 理论分析 |
2.4.1 员工持股计划的基础理论分析 |
2.4.2 员工持股计划的市场反应 |
2.4.3 员工持股计划与公司治理 |
2.4.4 员工持股计划与经营绩效 |
第三章 案例介绍 |
3.1 案例公司基本情况 |
3.1.1 Z电气公司简介 |
3.1.2 Z电气公司股权情况 |
3.2 Z电气公司员工持股计划方案 |
3.3 Z电气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原因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4.1 Z电气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实施的市场反应 |
4.2 Z电气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实施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
4.2.1 股权结构分析 |
4.2.2 代理成本分析 |
4.2.3 风险承担分析 |
4.3 Z电气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实施对经营绩效的影响 |
4.3.1 盈利能力分析 |
4.3.2 营运能力分析 |
4.3.3 偿债能力分析 |
4.3.4 发展能力分析 |
4.4 案例小结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不足 |
5.3 政策建议 |
5.3.1 对公司的建议 |
5.3.2 对监管机构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3)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担保融资市场环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影响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担保融资市场环境的因素 |
(一)政府的支持服务程度 |
(二)金融机构的认可程度 |
(三)中介机构的参与程度 |
(四)相关法律的完善程度 |
二、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担保融资市场环境的现状分析 |
(一)政府对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担保融资大力扶持 |
(二)金融机构对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担保认可度低 |
(三)中介机构供不应求且服务水平参差不齐 |
(四)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担保登记制度存在缺陷 |
(五)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担保中质权实现存在问题 |
三、完善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担保融资市场环境的对策 |
(一)明确政府在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担保融资中的角色定位 |
(二)提升金融机构对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担保融资的认可度 |
(三)提高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担保融资中中介机构的水平 |
(四)完善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担保融资中的登记制度 |
(五)健全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担保融资的实现途径 |
(4)陕西民营科技企业进入国防科技工业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陕西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及进入国防科技工业现状 |
(一)概念界定 |
(二)陕西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情况 |
(三)陕西民营科技企业进入国防科技工业现状 |
三、陕西民营科技企业进入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的优势和劣势 |
(一)优势分析 |
1. 技术、人才优势突出。 |
2. 体制机制灵活,市场意识强。 |
3. 陕西军工资源丰富,发展环境好。 |
(二)劣势分析 |
1. 信息不对称。 |
2. 军民标准不统一。 |
3. 投资、税收等待遇不公平。 |
四、陕西民营科技企业进入国防科技工业领域面临的机遇和威胁 |
(一)机遇分析 |
1. 国家加强顶层设计,为“民参军”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环境和制度政策保障。 |
2. 陕西加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政策措施,为陕西“民参军”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
(二)面临的挑战 |
1. 思想观念障碍,利益保护主义。 |
2. 进入成本高,经营风险大。 |
3. 准入门槛高,进入程序复杂。 |
4. 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
五、陕西民营科技企业进入国防科技工业的策略 |
(一)政府层面 |
1. 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措施。 |
2. 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军民融合重点领域改革。 |
3. 加强服务平台建设,提供及时有效服务。 |
4. 采取公平公正的政策措施,支持民营科技企业进入国防科技工业领域。 |
5. 加大金融扶持力度,解决民营科技企业融资难问题。 |
6. 建立军民融合评估机构,开展基础服务工作。 |
(二)民营科技企业层面 |
1. 加强自身修炼,壮大企业实力。 |
2. 增强军工意识,树立企业信誉。 |
3. 主动加强联系,获得军需信息。 |
4. 加强交流合作,弥补自身不足。 |
(5)Y公司投资战略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本文创新点 |
1.3.4 研究路线图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私募基金 |
2.1.2 投融资战略 |
2.1.3 投资战略转型 |
2.1.4 知识产权投资 |
2.2 理论基础 |
2.2.1 竞争优势 |
2.2.2 金融调控政策 |
2.2.3 风险管理 |
第三章 Y公司投资知识产权战略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
3.1 Y公司简介 |
3.2 Y公司投资战略现状 |
3.2.1 投资战略的表现 |
3.2.2 投资战略的不足 |
3.2.3 投资战略取得成效 |
3.3 Y公司投资战略存在的问题 |
3.3.1 投资战略风险规避能力差 |
3.3.2 投资战略定位不明确 |
3.3.3 投资战略缺乏造血功能 |
3.3.4 投资战略目标不够量化 |
3.3.5 投资战略中增资与融资的矛盾 |
3.3.6 投资战略缺少服务模式 |
第四章 Y公司投资知识产权战略转型方案设计与实施对策 |
4.1 Y公司投资战略转型方案设计 |
4.1.1 基于回归分析法的风险控制模型构建和分析 |
4.1.2 战略目标优化的市场定位模型构建和分析 |
4.1.3 投融资战略机理对投资战略的影响模型分析 |
4.1.4 投资战略中关联要素的影响作用分析 |
4.2 方案实施对策 |
4.2.1 强化投资战略的风险控制力 |
4.2.2 改进投融资模式,为战略输血 |
4.2.3 量化投资战略目标 |
4.2.4 构建投资战略实施的服务模式 |
4.2.5 保障举措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对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基本情况 |
2.教育背景 |
(6)高新区科技创业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机理分析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的背景 |
二、选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重点及难点 |
一、主要研究内容 |
二、本文的研究框架 |
三、本文研究的重点及难点 |
四、本文的主要观点 |
第三节 选题的创新点和研究方法 |
一、本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
二、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 |
三、本文具体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科技创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概念 |
一、创业与科技创业的关系研究 |
二、科技创业的发展历程、主要特征与构成要素 |
三、经济增长的相关概念 |
第二节 科技创业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 |
一、科技创业的理论基础 |
二、经济增长理论 |
第三节 科技创业与经济增长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科技创业的研究综述 |
二、经济增长理论的相关研究 |
三、科技创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
四、文献述评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科技创业与经济增长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倡导科技创业的背景与鼓励政策 |
一、中国倡导科技创业的背景 |
二、中国鼓励科技创业的相关政策 |
第二节 中国科技创业的发展状况分析 |
一、科技创业企业的发展历程 |
二、科技创业发展的空间分布 |
第三节 中国高新区科技创业与经济增长的特征趋势 |
一、高新区科技创业、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的特征趋势 |
二、高新区科技创业、就业与经济增长的特征趋势 |
三、高新区科技创业、创新与经济增长的特征趋势 |
第四节 深圳市高新区科技创业发展历程梳理 |
一、中国深圳市高新区科技创业发展历程 |
二、深圳市高新区科技创业的特点 |
三、深圳市高新区科技创业与经济增长状况 |
四、深圳市支持科技创业的重要举措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科技创业影响经济增长的机理分析 |
第一节 科技创业影响经济增长的模型推演 |
第二节 科技创业影响经济增长的机理分析 |
一、科技创业通过创造就业来拉动经济增长 |
二、科技创业通过提升创新能力及技术水平来促进经济增长 |
三、科技创业通过优化结构效应来促进经济增长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科技创业影响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一、核心变量 |
二、控制变量 |
三、数据来源及说明 |
第二节 特征事实判断与模型设定 |
一、科技创业与经济增长的特征事实 |
二、计量模型的设定 |
第三节 模型的估计结果与分析 |
一、基准模型的估计结果 |
二、模型的稳健性检验及内生性考虑 |
三、科技创业影响经济增长的异质性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科技创业的经济增长机理实证检验 |
第一节 科技创业的就业效应实证检验 |
一、变量的选取与数据说明 |
二、特征事实与模型的设立 |
三、科技创业就业效应的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第二节 科技创业的创新(技术)效应实证检验 |
一、变量的选取与数据说明 |
二、科技创业与创新的特征事实与模型的设立 |
三、创新(技术)效应的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
第三节 科技创业的结构优化效应实证检验 |
一、变量的选取与数据说明 |
二、特征事实与模型的设立 |
三、结构优化效应的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
第四节 就业、创新与结构优化影响经济增长的实证检验 |
一、就业、创新与结构优化的经济增长效应检验的基准模型 |
二、科技创业通过三大机理影响经济增长的进一步检验 |
三、分区域异质性的进一步检验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结论 |
一、我国科技创业与经济增长的现状分析 |
二、科技创业影响经济增长的机理分析 |
三、科技创业影响经济增长的实证检验 |
四、科技创业影响经济增长机理的实证检验 |
第二节 我国科技创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科技创业的创新资源短缺 |
二、科技创业投资发展滞后 |
三、政府管理服务效率有待提高 |
第三节 政策建议 |
一、基于科技创业具有增长效应的政策建议 |
二、基于科技创业影响机理的政策建议 |
第四节 研究展望 |
一、科技创业影响经济增长的模型有待进一步挖掘和完善 |
二、科技创业的数据有待进一步细化 |
三、对科技创业具有的其他经济增长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数学符号 |
附录2 测算指数与数据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后记 |
(7)初创期民营科技企业员工持股融资探究 ——以华为员工持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初创期民营科技企业融资特点的研究 |
1.2.2 关于员工持股融资实施动因的研究 |
1.2.3 关于员工持股融资实施效果的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基本框架 |
2 初创期民营科技企业员工持股融资模式的理论概述 |
2.1 员工持股融资的定义与特征 |
2.1.1 员工持股融资的定义 |
2.1.2 员工持股融资的特征 |
2.2 初创期民营科技企业员工持股融资的实施动因 |
2.2.1 初创期民营科技企业急需发展资金 |
2.2.2 初创期民营科技企业外部融资策略受限 |
2.2.3 分散初创期民营科技企业的财务风险 |
2.2.4 初创期员工持股集融资与融才于一体 |
2.3 初创期民营科技企业员工持股融资效果的评价 |
2.3.1 为初创期民营科技企业提供便捷的资金支持 |
2.3.2 拓宽初创期民营科技企业融资渠道 |
2.3.3 降低初创期民营科技企业的融资成本 |
2.3.4 员工和初创期民营科技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 |
2.4 初创期民营科技企业员工持股融资模式的理论基础 |
2.4.1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2.4.2 优序融资理论 |
2.4.3 控制权理论 |
3 初创期华为员工持股融资的案例介绍 |
3.1 华为基本情况介绍 |
3.1.1 华为的创立及发展 |
3.1.2 华为员工持股融资的产生与演变 |
3.2 华为员工持股融资方案的设计 |
3.2.1 授予对象与购股价格 |
3.2.2 持股方式与持股数量 |
3.2.3 激励额度与红利分配原则 |
3.2.4 股份管理与员工退出 |
3.3 华为员工持股融资方案的实施 |
3.3.1 华为成立持股员工代表会 |
3.3.2 员工参与股权购买 |
4 初创期华为员工持股融资模式的案例分析 |
4.1 初创期华为员工持股融资实施的动因 |
4.1.1 初创期华为业务扩张急需资金支持 |
4.1.2 初创期华为外部融资渠道单一 |
4.1.3 分散初创期华为的财务风险 |
4.1.4 初创期华为有着人才和资金的双重需求 |
4.2 初创期华为员工持股融资的实施效果 |
4.2.1 为初创期华为发展筹得大量发展所需资金 |
4.2.2 拓宽华为的融资渠道并改善华为的融资环境 |
4.2.3 降低初创期华为的财务风险 |
4.2.4 初创期华为员工持股集融资和融才于一体 |
5 初创期华为员工持股融资的研究结论与启示 |
5.1 初创期华为员工持股融资的研究结论 |
5.1.1 良好增长前景是初创期华为员工持股融资实施的重要推力 |
5.1.2 高研发投入是初创期华为员工持股融资实施的保证 |
5.1.3 巧妙的员工持股融资设计是缓解初创期华为融资压力的手段 |
5.2 初创期华为员工持股融资的启示 |
5.2.1 注重研发投入以带动企业投资回报的提升 |
5.2.2 重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以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
5.2.3 员工持股融资应结合企业生命周期特点设计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广东涉农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以广东圣茵花卉园艺有限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2 研究述评和基础理论概述 |
2.1 研究现状 |
2.2 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 |
3 广东涉农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战略现状分析——以圣茵为例 |
3.1 广东涉农民营科技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
3.2 广东圣茵花卉园艺有限公司战略研究分析 |
3.2.1 公司简介 |
3.2.2 “大农业、大环保、大健康”循环经济产业链 |
3.2.3 自主科技创新战略 |
3.2.4 品牌宣传战略 |
3.2.5 循环经济产业链条成本优势 |
3.2.6 文化经营战略 |
3.2.7 战略合作联盟 |
4 广东涉农民营科技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4.1 国家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明确 |
4.2 企业经营受自然条件限制 |
4.3 融资渠道单一 |
4.4 家族企业经营模式的局限 |
4.5 企业规模小与科技人员不足 |
4.6 研发经费投入和成果转化较少 |
5 广东涉农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战略对策建议 |
5.1 政府实施保障措施 |
5.2 应用“互联网+”完善企业经营管理 |
5.2.1 借助互联网实现经营管理模式创新 |
5.2.2 应用“大数据”方式完善经营模式 |
5.2.3 将互联网作为企业间合作的工具 |
5.3 加强品牌建设,为企业经济增值 |
5.3.1 树立品牌意识 |
5.3.2 增加品牌竞争力 |
5.4 完善企业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机制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9)北京市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的形成(1978-198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二、研究界定与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
四、创新点与研究难点 |
第二章 城乡多种经济形式兴起的动力 |
一、多种联产责任制的联动效应 |
(一)改革开放前夕的京郊农村 |
(二)多种联产责任制调动多方积极性 |
(三)多种联产责任制效应分析 |
二、城市待业青年问题推动多种经济形式兴起 |
(一)北京就业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 |
(二)各项改革开始突破现有政策 |
(三)安置就业使多种经济形式迎来发展契机 |
(四)北京产业结构的优化 |
第三章 农村集体经济的探索创新与所有制调整 |
一、京郊之路:集体经济的搞活放开与适度规模经营 |
(一)窦店开展多种经营 |
(二)四季青实行专业化生产和横向联合 |
(三)适度规模经营的试点与波折 |
二、乡镇企业的转型与高速发展 |
(一)社队企业实现历史转折 |
(二)政社分开与高速发展 |
(三)乡镇企业的所有制形式分析 |
(四)北京乡镇企业的主要特点 |
第四章 个体、私营经济的回归与发展 |
一、北京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轨迹分析 |
二、商业流通体制改革推动国家、集体、个人“三足鼎立” |
(一)“放开”“搞活”阶段 |
(二)深入到体制改革阶段 |
三、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与个体经济 |
(一)向街道放权,推进街道管理体制改革 |
(二)部门利益博弈下的街道个体经济 |
四、北京市个体、私营经济基本分析 |
(一)城镇个体私营经济基本情况 |
(二)个体工商户收入基本情况与来源分析 |
(三)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环境简析 |
第五章 农村国有经济的所有制结构调整 |
一、京郊国营农场发展概述 |
二、所有制结构改革促使“喝奶难”问题根本解决 |
(一)问题形成的历史背景 |
(二)引发全国关注与基本解决 |
(三)所有制结构改革促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
三、农场系统多种所有制经济结构的初步形成 |
(一)农场系统乡镇企业的兴起 |
(二)京郊农垦系统三资企业的起步 |
(三)形成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畜牧业结构 |
第六章 外资经济在北京城乡的起步 |
一、外贸体制开始实行承包制改革 |
二、三资经济的兴起 |
(一)中国第一家汽车合资企业的艰难起步 |
(二)第一家中外合资饭店北京建国饭店的兴建 |
三、北京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 |
四、外资经济对北京经济结构的影响 |
第七章 民营科技经济的迅速崛起 |
一、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形成 |
二、早期的三个争论与三次风波 |
(一)三个争论与股份改制尝试 |
(二)三次风波 |
三、民营科技经济初步形成中的政府作用分析 |
(一)优化高新技术发展环境 |
(二)新技术产业试验区的酝酿与初创 |
(三)试验区初创时的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探索 |
第八章 结语 |
一、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形成的理论根源、历史逻辑和现实意义 |
二、北京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的主要特点 |
三、几点启示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经典着作及文献资料 |
二、着作 |
三、论文 |
四、报刊及档案 |
后记 |
(10)当代中国民营科技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思想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正确认识中国民营科技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
二、当代中国民营科技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思想现状 |
(一) 政治诉求强, 但政治素养相对缺乏 |
(二) 进取意识强, 但缺乏安全感 |
(三) 专业素养高, 但缺乏人文关怀 |
三、如何做好中国民营科技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思想引导工作 |
(一) 加强政治引导, 提高政治素养 |
(二)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增强主人翁意识 |
(三) 规范经营行为, 增强社会责任感 |
四、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状况及政策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Z电气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实施的经济后果研究[D]. 李崇涛. 广西大学, 2020(07)
- [2]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使命驱动力研究[D]. 邢天宇. 上海财经大学, 2020
- [3]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担保融资市场环境分析[A]. 李林启,霍舒琪. 第十二届“中部崛起法治论坛”论文汇编集, 2019
- [4]陕西民营科技企业进入国防科技工业策略研究[J]. 汶向东.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19(03)
- [5]Y公司投资战略转型研究[D]. 张一丁. 西北大学, 2019(01)
- [6]高新区科技创业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机理分析及实证研究[D]. 杜尔玏.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9(10)
- [7]初创期民营科技企业员工持股融资探究 ——以华为员工持股为例[D]. 李洋.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 [8]广东涉农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以广东圣茵花卉园艺有限公司为例[D]. 陈迪.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9]北京市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的形成(1978-1988)[D]. 苏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10]当代中国民营科技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思想状况研究[J]. 胡芬芳.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