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程摇臂洒水器的设计原理

中程摇臂洒水器的设计原理

一、中射程摇臂式喷头的设计原理(论文文献综述)

徐胜荣[1](2019)在《负压反馈射流喷头结构设计及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农业生产的耗水量较多,而喷头能够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摇臂式喷头价格低廉、适用性强,但是结构复杂、使用寿命较短,容易产生工作不稳定和均匀性下降等问题,因此研究喷头驱动机制和喷洒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理论研究、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的方法对负压反馈射流喷头结构和性能进行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1)通过控制变量法对125组不同射流元件结构的射流喷头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3组重要结构参数的设计区间,其中位差比0.3750.525,侧壁倾角10°12°,劈距比79;也得到了该结构参数对脉冲特性的影响规律。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结构参数对脉冲特性的影响主次顺序和脉冲特性最优结构,其中影响脉冲频率的因素顺序为劈距比、位差比、侧壁倾角;影响压力振幅的因素顺序为位差比、劈距比、侧壁倾角;脉冲特性最优结构尺寸为位差比0.450、侧壁倾角10°、劈距比7。研究了射流喷头的内流场、出口压力和内部压力特性;得到了工作压力对脉冲特性的影响规律。(2)设计并加工出射流喷头各组件的试验样机,在工作压力0.200.35 MPa时对主副喷嘴直径35 mm、喷射仰角2050°、喷管相对长度610的16组射流喷头进行水力性能试验,得到了流量、射程、水量分布、喷灌强度、均匀性系数和转动特性等水力性能参数,并分析了工作压力、喷嘴直径、喷射仰角和喷管相对长度对各水力性能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喷射仰角和喷管相对长度对进口流量影响较小;工作压力、喷嘴直径、喷射仰角和喷管相对长度对射程、喷灌强度和均匀性系数均有较大影响;水量分布主要呈“三角形”、“梯形”和“马鞍形”结构;转动周期为8258 s,转动偏差为0.000.19。(3)通过正交试验和综合评分法得到了影响综合水力性能的因素主次顺序,为主喷管相对长度×副喷管相对长度、主喷嘴直径×副喷嘴直径、工作压力、喷射仰角;水力性能最优工作压力为0.25 MPa;水力性能最优结构尺寸为主喷嘴直径×副喷嘴直径5×4、喷射仰角30°、主喷管相对长度×副喷管相对长度6×6。(4)采用高速摄影试验验证了数值模拟所得到的射流脉冲特性,脉冲频率的试验误差为04.0 Hz,进口流量的试验误差为0.030.17 m3?h-1,表明数值模拟结果可靠。通过对比试验测试了四组工作压力下射流喷头和PY210摇臂式喷头的水力性能,表明射流喷头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

朱兴业,蒋建园,刘俊萍,刘兴发,胡斌[2](2015)在《外取水射流喷头与全射流喷头的比较》文中提出为了解决全射流喷头信号嘴不便调节及旋转不稳定的问题,对全射流喷头信号嘴取水方式及喷体结构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新型射流喷头——外取水射流喷头.采用外部取水信号嘴可以更加方便、直观地进行调节,外部信号嘴又可以起到分水针的作用,促进高速水流的裂变,提高了喷洒的雾化程度以及均匀性.双喷体结构的采用减弱了喷头在工作过程中偏离铅垂方向的现象.选取PXH型全射流喷头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相同压力下,外取水射流喷头的射程比全射流喷头增加2.5%左右,且平均雨滴直径减小0.5 mm左右,因此其雾化效果也更好.外取水射流喷头径向水量分布曲线呈"三角形",比全射流喷头更有利于组合分布.采用Matlab语言对喷头组合分布均匀性进行仿真计算,在方案所选间距中,提出工作压力分别为0.15,0.20,0.25 MPa时,外取水射流喷头正方形布置最佳组合间距为R,1.1R和R,组合均匀系数值分别为78.3%,83.9%和87.6%.

陈超[3](2011)在《变量喷头喷灌均匀性及坡地喷灌模型研究》文中指出变量喷洒喷头的研制是国家863计划项目“变量喷洒低能耗轻小型喷灌机组(项目号:2006AA100211)”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变量技术是精确灌溉的关键技术,变量喷头是实现变量技术的途径之一。国内外虽已有大量关于变量喷头的研究,但现有变量喷头往往存在机构复杂,产品可靠性不高等问题。变量喷洒的实现方式也基本上是在原有摇臂式喷头主要结构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使喷头射程周期性变化的辅助装置,这种喷头普遍存在喷灌均匀性不高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使用异形喷嘴来改善变量喷头喷灌均匀性,并设计了一种出口为异形截面的出口可调式变量喷头。使用压力/流量调节机构改变喷头工作压力,使用出口可调装置改变喷头出口面积,通过两因素的同步调节,提高变量喷头的喷灌均匀性。同时本文研究了变量喷头在小坡度坡地上的水量分布特性,研究结果显示,在小坡度坡地上可使用变量喷头改善因地形因素造成的水量分布不均匀的难题。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成果有:1.采用喷洒域形状和喷灌均匀性二个参数来评价变量喷头的水力性能。分析了影响喷头射程和喷灌强度的主要因素,测试了PY2系列喷头射程随工作压力、喷嘴出口面积和仰角的变化关系。通过对喷头瞬时喷灌强度的计算可知,调节单个因素改变喷头射程实现变量喷洒时,不同射程处喷灌强度必然会变化,导致喷头喷灌均匀性下降。2.首次设计出适合摇臂式变量喷头的异形喷嘴——星形喷嘴。依据面积相同原则设计了四种形状的异形喷嘴,测量了各异形喷嘴流量系数、射程和末端水滴直径。结果表明,喷头工作压力变化时,星形喷嘴喷头射程变化范围较大,射程降低较少,不同压力时水量分布规律相近,能改善喷头低压力下的水量分布。试验对比了星形喷嘴变量喷头与圆形喷嘴变量喷头的水力性能,结果表明星形喷嘴可以解决变量喷头因射程变化引起的水量分布不均的问题。3.首次研制了出口可调式变量喷头。为提高变量喷头喷灌均匀性,设计了BPY系列出口可调式变量喷头,使用压力/流量调节机构改变喷头工作压力,使用出口调节机构改变喷头出口面积,通过出口面积和喷头工作压力的同步调节实现均匀喷洒。通过相关理论对出口可调式变量喷头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分析了喷嘴出口面积、喷头射程和工作压力之间的关系。在大量试验研究基础上得出以下规律:实现方形喷洒域时,BPY20型喷头压力调节范围为0.54~1,BPY30型喷头压力调节范围为0.57~1,使用压力/流量调节机构变量喷头的压力调节范围为0.46~1;实现三角形喷洒域时,BPY30型喷头压力调节范围为0.33~1之间,BPY20型喷头压力调节范围为0.26-1之间,使用压力/流量调节机构变量喷头的压力调节范围为0.21~1之间。出口可调式变量喷头可在较小的压力变化范围内实现规定的喷洒域。4.针对BPY20型和BPY30型两种变量喷头设计了基圆直径不同的三种出口可调装置。试验测量了三种出口可调装置对弹簧受力、喷嘴流量系数和形状系数、喷头射程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BPY20型可调装置最佳结构为基圆直径D=6mm,BPY30型可调装置最佳结构为基圆直径D=7mm。测量了出口可调式变量喷头的水力性能,通过与星形喷嘴变量喷头的对比知,出口可调式变量喷头能更好地实现预期喷洒域的喷洒,提高喷头喷灌均匀性。5.依据水滴运动方程推导了平地水量分布向坡面水量分布转化的数学模型,通过对试验数据和计算数据的对比表明,在5°-20°范围内,转化模型和试验数据较吻合。研究小坡度坡地上喷灌问题时可采用该数学模型。通过对已有平地水量分布的转化,得到大量坡地喷灌的数据,为坡地喷灌研究提供试验依据。6.首次研究了坡地用变量喷头射程和流量的控制模型。依据水量分布转化模型研究了不同坡度对喷头喷洒性能的影响。以10°坡地为研究对象,设计了符合地形特征的变量喷头,试验研究了变量喷头在坡地上水力性能。结果表明变量喷头可以改善因地形特征造成的上坡射程短、喷灌强度高,下坡射程远、喷灌强度低这一问题。

朱兴业[4](2009)在《全射流喷头理论及精确喷灌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射流喷头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种新型节水灌溉产品,应用水流附壁效应完成直射、步进和反向的功能,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无撞击部件、能量损失小和喷洒性能好等优点。对于此类新型产品,研究尚不够深入,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与实用意义。本文介绍了全射流喷头的原理和特点,通过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全射流喷头理论及精确喷灌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有:(1)通过54次的正交试验,初步提出了全射流喷头设计方法。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获得了喷头主要结构参数影响关系:影响步进频率主次顺序为收缩角、取水孔角度、位差和作用区;影响步进角度主次顺序为位差、收缩角、取水孔角度和作用区。喷头重要结构参数中,基圆孔大小由喷头型号决定,补气孔和入水孔设计方法相同,收缩角选取14°,取水孔角度选取30°,用二次曲线方程回归分析得出位差与喷头基圆孔函数关系式,以及作用区与喷头基圆孔函数关系式。(2)首次研制开发了新型连续运转射流喷头、外取水射流喷头、三段式射流喷头和两次附壁射流喷头,分别介绍了它们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采用五因素四水平表对连续运转射流喷头和四因素三水平表对外取水射流喷头进行了正交试验研究,获得了连续运转射流喷头和外取水射流喷头的最优结构参数,开发了国内原创的喷灌设备。(3)总结得出全射流喷头力学特性的计算公式,通过试验与摇臂式喷头工作性能的对比,结果表明全射流喷头步进角度和步进频率可调幅度较大,均优于摇臂式喷头。为了扩大全射流喷头压力适用范围,提出在喷管处加转折角以增加喷头固有驱动力矩。转折角喷管的重要结构因素包括转折角角度和转折角力臂长度,选用7种不同的转折角角度或转折角力臂喷管进行试验,测量步进角度、步进频率、射程和均匀系数等性能指标。结果表明:转折角角度增大,步进角度增大,均匀系数增大,步进频率减小,射程变化不大;转折角力臂加长,步进角度增大,射程减小,步进频率和均匀系数变化不大。(4)建立了全射流喷头内部流场的CFD数学模型,采用FLUENT软件对喷头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在转折角喷管角度为2°和5°时,通过数值计算喷管推动力、转运驱动力和流量之间的关系,理论计算结果与CFD数值计算结果平均偏差小于5%。对喷头的流量—内部压力关系,喷头附壁点的位置,不同插拔深度、管长或工作压力情况下的喷头步进频率进行了较详细的数值计算,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表明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采用CFD方法能较好地反映喷头的内部流动情况。(5)对全射流喷头实现变量喷洒进行了理论研究,推导出喷头实现正方形喷洒的边界方程,采用MATLAB语言对射程、工作压力与运行时间进行仿真。设计出实现正方形喷洒的全射流喷头动静片结构,经过外特性试验测量喷洒水量分布,绘制出三维水量分布图。将变频调速技术引入喷灌系统,对变域喷洒系统进行能耗分析,利用虚拟仪器技术测量采集试验数据。试验表明:机械方式设计动静片和利用变频调速都可以实现正方形的变量喷洒,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变域喷洒喷头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6)对全射流喷头组合喷灌进行研究,分析处理喷头水量分布数据、实现三维可视化。研究表明:MATLAB语言可方便可靠地将喷头径向水量分布数据转换为网格型数据,并绘制出单喷头和喷头组合三维水量分布图。通过插值叠加求出各网格点总降水深,求出不同组合间距系数下的全射流喷头组合均匀系数,实现计算结果可视化。根据模拟分析,提出正方形布置时组合间距系数为1.2,各喷头均匀系数平均值为82.4%。三角形布置时组合间距系数为1.5,各喷头均匀系数平均值为85.7%。运用MATLAB语言编程进行喷头喷洒分析具有功能强大、方便快捷、可视性强等优点,适用于任何喷头水量分布的分析。(7)针对产业化生产出的系列PXH型塑料全射流喷头,通过田间试验提出了6个方面的改进措施,主要为修改空心轴与连接套配合尺寸和两片四氟圈之间的相互配合,以增加喷头田间运转可靠性。改进后可望进行大批量产业化生产。

韩文霆[5](2003)在《变量喷洒可控域精确灌溉喷头及喷灌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世界性水资源的日趋紧张,采用包括喷微灌在内的节水灌溉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国为缓解水资源危机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组合均匀度是衡量喷灌技术灌溉质量的主要指标,本文以提高组合均匀度和灌溉质量为目标,研究提出一种新型喷灌技术—变量喷洒可控域精确喷灌技术,该技术利用变量喷洒可控域精确灌溉喷头组合进行喷灌,从根本上解决现有圆形喷洒域喷头从几何学上不利于组合的问题,为提高组合均匀度和灌溉质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技术。本文围绕变量喷洒可控域精确喷灌技术关键技术的实施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1.研制了一种喷头实现变量喷洒可控域精确灌溉的关键部件-静片式流量射程调节器,并采用水流运动的局部阻力理论对其结构参数进行了分析和设计;首次提出一种利用拟星形和圆形喷洒域喷头组合喷洒的变量喷洒可控域精确喷灌技术。 2.首次推导了描述变量喷洒可控域精确灌溉喷头转速、流量和射程之间瞬时变化关系的工作方程,给出了方形和拟星形喷洒域喷头为实现变量喷洒和均匀喷灌,喷头应具有的理论流量和转速方程以及理想水量分布曲线形状。 3.研究提出一种新型的支管布置方式,与传统布置方式相比,当喷头为正三角形布置时,可以节约管道长度 7%;当喷头为等腰三角形布置,且喷头间距是支管间距的 2 倍时,可以节约管道长度 25%。研究提出变量喷洒可控域精确灌溉喷头流量的周期性变化对喷灌系统运行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的解决方法,给出了使支管流量变化幅值最小的喷头转角分布公式。 4.首次提出了修正克里斯琴森均匀系数的概念,认为喷头的水量分布是连续变化的系统,在计算给定面积上总降水深时采用积分的方法,充分利用测点间关系的信息,因此在理论上要比现有克里斯琴森均匀系数计算方法精度高。 5.首次提出采用三次样条多次插值叠加法计算喷灌组合均匀度, 使在 I<WP=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工学博士论文 摘 要计算每个插值点降水深数据过程中,都通过径向和周向两次对已有降水深数据的插值,利用了所有已知数据的信息,因此插值精度远远高于目前采用的邻近三点或四点距离加权插值法和平面插值法。 6.利用 MATLAB 计算机语言编制了一套喷头均匀度分析软件,实现了三次样条多次插值叠加法的算法和水量分布的多维可视化。软件主要功能包括圆形、方形和拟星形喷洒域喷头组合均匀度计算、水量分布图绘制以及组合均匀度随组合间距系数变化的仿真等。该软件可以直接应用于生产实践,对喷头性能分析、喷灌组合均匀度分析以及喷灌系统优化设计起辅助决策的作用。 7.研究建立了变量喷洒可控域精确灌溉喷头性能评价指标体系,在分析了现有喷洒域系数定义中存在的可比性低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喷洒域系数定义方法,给出了这种定义方法下方形和拟星形域喷头喷洒域系数的计算公式。 8.研究建立了变量喷洒可控域精确灌溉喷头性能自动测试系统,可用于喷头流量、压力和转速的在线检测。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喷头转速传感器,可以测出变量喷洒可控域精确灌溉喷头在转动一圈内转速的变化特性。 9.对变量喷洒可控域精确灌溉喷头样品的试验和评价结果表明,在正方形组合、组合间距系数为 1.4、工作压力分别在 0.3Mpa 和 0.4Mpa 下,变量喷洒可控域精确灌溉喷头较原圆形喷洒域喷头的组合均匀度增加率分别为 6.9%和 9.5%,喷灌强度降低率为 15.7%(工作压力在 0.4Mpa 下)。 10.变量喷洒可控域精确灌溉喷头具有同时增加喷灌组合均匀度和降低喷灌系统投资的趋势。但变量喷洒可控域精确灌溉喷头的流量射程调节器使喷头的最大射程相对于原圆形喷洒域喷头射程存在损失,导致组合间距降低。因此研究最大射程无损失的变量喷洒可控域精确灌溉喷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李红[6](2007)在《隙控式全射流喷头理论及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隙控式全射流喷头是国家863计划项目“新型喷滴灌系统关键设备的研制与产业化开发(项目号:201MAA224010)”主要研究内容之一。由于全射流喷头独特的“附壁”工作原理,使得喷头具有结构简单、水力性能优秀、多功能的特点,适应了喷头多功能及节能的发展趋势。因此,对全射流喷头进行射流附壁理论、性能试验及可靠性试验等方面的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建立全射流喷头设计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及实用推广价值。本文从自由紊动射流理论及附壁流动理论出发,计算分析射流元件内附壁点位置及射流核心区长度,指导喷头作用区系统的设计;研究运转控制理论,设计喷头运转控制系统,并对运转控制系统进行动力学分析,推导获得最大驱动力矩的结构尺寸;总结影响喷头性能的主要尺寸,进行大量对比试验,并结合正交试验,分析各种水力性能要求下的最佳尺寸组合;采用CFD软件对射流元件在直射、正向附壁和反向附壁等运行状态下进行二维、三维数值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理论分析、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通过以上对隙控式全射流喷头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初步建立了喷头的设计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有:(1)介绍了隙控式全射流喷头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制定了1个系列6种规格喷头的设计参数。全射流喷头性能参数的制定高于国家《旋转式喷头》标准的要求。设计了喷头射流元件的稳流系统、水封系统、信号接收及输送系统、作用区系统,并研制了全射流喷头独特的反向机构。(2)分别使用附壁点模型与控制面模型,推导出附壁半径,以及对应各种位差时的附壁距离的计算过程和方法。首次编程对全射流喷头10PXH、30PXH射流元件的附壁半径、附壁距离进行了初步计算。并利用木村模型对核心区域的流动进行了分析。(3)研究全射流喷头运转控制理论,指出实现稳定切换状态关键尺寸的设计要求。设计喷头附壁控制运转系统,分别阐述具体运行参数,即信号接嘴位置、导水管长度、间隙C宽度等结构尺寸的设计原理。对喷头转动力矩进行分析,推导出全射流喷头的附壁驱动力及力矩、摩擦阻力及力距计算公式。首次利用附壁射流中心线方程及动量方程推导了理论状态下,附壁力矩最大值与结构尺寸之间的关系。并由刚体转动定律得出全射流喷头的力矩公式,及全射流喷头转角公式。(4)建立了基于RS485总线的分布式测试水量分布测试系统。试验研究工作压力、主要水力尺寸对水力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各种结构参数对喷头水力性能影响的正交试验。得到了射程、水量分布、频率、附壁力矩等最优情况下的最佳结构参数组合。(5)研制完成了测试全射流喷头工作稳定性的耐久性试验台和耐磨损试验台,进行了隙控式全射流喷头的耐久性试验研究和耐磨损试验研究。试验表明,隙控式全射流喷头耐久性能好,已安全运转2000小时以上,耐磨性能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6)采用三维非定常N-S方程作为控制方程,利用标准κ-ε紊流模型封闭雷诺时均方程,并利用VOF方法求解追踪自由表面的形状和位置,采用PISO算法耦合速度压力场,首次对喷头射流元件内部流动的不同运行状态进行了二维、三维数值模拟,初步揭示了内部流动的一般规律。为了验证数值模拟的准确性,对二维、三维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及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7)在大量理论计算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初步建立隙控式全射流喷头的设计方法,给出了作用区长度、位差,出口盖板左右位差的计算公式。

李红,刘孟,陈超[7](2007)在《全射流微喷头的研制》文中提出射程在5 m以上的大射程微喷头与普通的微喷头相比,具有降低工程系统投资,提高系统的经济性,降低喷灌强度,减少用水量等优点。将射流附壁理论应用于微喷头,开发出全射流微喷头是我国的首创。研制的WPXS300-300全射流微喷头,射流元件既是喷洒作业的出口零件,又是微喷头转动的驱动零件,喷嘴直径2.5 mm,射程在5 m以上,且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经测试,水量分布、压力与流量的关系、压力与射程的关系等性能数据均符合微喷头标准的要求。

李红,刘孟,陈超[8](2006)在《微喷头及大射程微喷头的研究与开发》文中认为总结了现有微喷头的几种结构形式及其结构特点,归纳了国内外微喷头的研究和生产现状。文章重点阐述大射程微喷头的优点,叙述全射流微喷头的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指出全射流微喷头将为市场提供价廉物美的更新换代产品。

任春平[9](2004)在《一种非圆形喷洒域喷头的研究》文中提出为了适应我国喷、微灌事业的迅速发展,为了弥补现有喷头在喷灌工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或者不足:圆形喷洒域喷头组合喷灌中存在的喷洒面积重叠率高,且容易出现漏喷和界外喷洒等问题;现有方形喷洒域喷头结构复杂、造价高、性能不稳定等问题。本文针对以上不足或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非圆形喷洒域喷头——四喷嘴喷头。本文系统的研究了该喷头的实现原理,结构设计,性能参数选取。从理论上分析了水流通过四个异形喷嘴实现方形喷洒的可能性,并通过田间试验验证了三种异形喷嘴的实际喷洒效果,同时在分析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将三种喷嘴的性能做了对比。整篇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喷、微灌工程中存在着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突出的有:由于喷头喷洒域仅局限于圆形喷洒域(扇形喷洒域)或者射程较小的方形喷洒域,导致喷、微灌工程投资较高。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影响到交通、景观的问题。所以急需研发一种能够解决以上问题的新型喷头。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四喷嘴喷头。2、从喷头设计理论、漩流喷嘴射流理论、水力学水流运动原理几方面论证了四喷嘴喷头可以实现方形喷洒的可行性。并且在此基础上选取了该喷头各个部件的结构参数。3、摆脱了以往传统的喷头研制方法、工具,采用了一种新型的研制手段——激光快速成型技术。采用该技术大大加快了研究进度,更重要的是使以前实现不了的方案在该机上可以很容易的实现。根据所设计的方案用该机制作该喷头,并用所做喷头进行了田间试验。4、在所设计的试验方案基础上对所做的喷头进行了试验,并获取了三种喷嘴的试验数据。在室内对这些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其中主要分析了三种喷嘴的喷洒效果包括喷洒域的方形度、射程、均匀度。根据分析作者认为这三种喷嘴基本都能实现方形喷洒,在低压下射程能够达到 8 米以上,其中变流喷嘴Ⅰ在各方面都优于其它两种。但是这三种喷嘴存在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喷洒均匀度都较低。5、在分析过程中在参考前人研究基础上作者提出了自己对于方形度的判断标准,并将该方形公式用简单的四点法应用于实际的测量中。6、开发研究一种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新型喷头需要反复的修改更正。该喷头尽管能够实现方形但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如果想要真正的达到应用的标准还需做很多的工作:比如材料的问题,结构参数的校正等等。

王福星,侯素娟[10](2003)在《喷头摇臂导流器结构参数的设计》文中认为阐述了摇臂式喷头摇臂导流器结构参数的主要影响因素。对14种喷头的摇臂导流器结构参数值做了回归分析,得出了摇臂转动惯量J分别与导流器结构参数R1和喷嘴直径d0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导流器结构参数R1、R2、R3、R4之间的比例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射流速度与摇臂摆动角速度的比值U/ω0以及摇臂转动惯量J的计算公式,作为导流器结构参数设计的依据并尝试建立一套计算摇臂导流器结构参数的方法。

二、中射程摇臂式喷头的设计原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射程摇臂式喷头的设计原理(论文提纲范文)

(1)负压反馈射流喷头结构设计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喷头发展及研究现状
        1.2.2 喷头技术发展及研究现状
    1.3 发展趋势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负压反馈射流喷头结构及工作原理
    2.1 射流脉冲特性相关理论
        2.1.1 射流的形成与分类
        2.1.2 射流脉冲形式
        2.1.3 负压反馈脉冲机理
    2.2 负压反馈射流喷头结构与工作原理
    2.3 小结
第三章 射流元件结构参数与脉冲特性关系数值模拟
    3.1 数值模拟理论
        3.1.1 三维水体模型及网格划分
        3.1.2 内部流动方程
        3.1.3 湍流模型
        3.1.4 初始条件
    3.2 基于脉冲特性的结构参数研究
        3.2.1 负压反馈射流喷头的主要结构尺寸
        3.2.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3.2.3 位差比、侧壁倾角和劈距比的耦合分析
        3.2.4 位差比、侧壁倾角和劈距比对脉冲特性的影响
    3.3 基于脉冲特性的结构参数正交试验
        3.3.1 试验目的
        3.3.2 试验设计
        3.3.3 试验结果分析
    3.4 负压反馈射流喷头脉冲特性研究
        3.4.1 压力分布
        3.4.2 流速分布
        3.4.3 出口压力变化
        3.4.4 内部压力特性
        3.4.5 工作压力对脉冲特性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负压反馈射流喷头结构参数与水力性能关系
    4.1 射流喷头水力性能参数计算方法
        4.1.1 步进频率
        4.1.2 压力和流量
        4.1.3 射程
        4.1.4 喷灌强度
        4.1.5 喷灌均匀度
        4.1.6 转动特性
    4.2 试验样机设计加工和测试系统
        4.2.1 射流元件
        4.2.2 喷管
        4.2.3 喷嘴
        4.2.4 旋转密封机构
        4.2.5 试验样机加工
        4.2.6 喷头测试系统
    4.3 三种喷嘴直径射流喷头试验结果分析
        4.3.1 负压反馈射流喷头结构尺寸
        4.3.2 流量压力特性
        4.3.3 射程
        4.3.4 水量分布
        4.3.5 喷灌强度
        4.3.6 喷灌均匀性
        4.3.7 转动特性
    4.4 四种喷射仰角射流喷头试验结果分析
        4.4.1 负压反馈射流喷头结构尺寸
        4.4.2 流量压力特性
        4.4.3 射程
        4.4.4 水量分布
        4.4.5 喷灌强度
        4.4.6 喷灌均匀性
        4.4.7 转动特性
    4.5 三种喷管相对长度射流喷头试验结果分析
        4.5.1 射流喷头结构尺寸
        4.5.2 流量压力特性
        4.5.3 射程
        4.5.4 水量分布
        4.5.5 喷灌强度
        4.5.6 喷灌均匀性
        4.5.7 转动特性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负压反馈射流喷头结构优化和性能测试
    5.1 基于喷洒水力性能的结构参数正交试验
        5.1.1 试验目的
        5.1.2 试验设计
        5.1.3 试验结果分析
    5.2 负压反馈射流喷头脉冲特性验证试验
        5.2.1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
        5.2.2 脉冲频率测定
        5.2.3 试验结果分析
    5.3 负压反馈射流喷头与摇臂式喷头水力性能对比试验
        5.3.1 流量
        5.3.2 射程
        5.3.3 水量分布
        5.3.4 喷灌强度
        5.3.5 喷灌均匀性
        5.3.6 转动周期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总结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2)外取水射流喷头与全射流喷头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结构特点
    1. 1 射流元件
    1. 2 喷体
    1. 3 工作原理
    1. 4 结构参数
2 试验材料和方法
3 结果分析及讨论
    3. 1 射程
    3. 2 雨滴直径
    3. 3 水量分布
    3. 4 组合均匀系数
4 结 论

(3)变量喷头喷灌均匀性及坡地喷灌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节水灌溉的意义
        1.1.2 变量喷洒的提出
    1.2 变量喷头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异形喷嘴研究现状
    1.4 坡地灌溉研究现状
    1.5 喷灌产品的发展趋势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变量喷头喷灌均匀性影响因素及水力性能评价
    2.1 喷头水力性能参数
        2.1.1 工作压力
        2.1.2 喷头流量
        2.1.3 射程
        2.1.4 喷灌强度
        2.1.5 水滴直径
        2.1.6 水量分布特性
        2.1.7 雾化指标
    2.2 变量喷头喷灌均匀性影响因素
        2.2.1 射程的影响因素
        2.2.2 喷灌强度的影响因素
    2.3 变量喷头水力性能评价指标
    2.4 组合喷灌均匀性的评价指标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异形喷嘴对变量喷洒喷头喷灌均匀性的影响
    3.1 异形喷嘴的设计
        3.1.1 喷嘴结构形式的确定
        3.1.2 喷嘴直径的确定
    3.2 异形喷嘴的水力性能
        3.2.1 异形喷嘴的流量和射程
        3.2.2 异形喷嘴的水滴分布规律
        3.2.3 星形喷嘴的水量分布
    3.3 异形喷嘴变量喷头设计
        3.3.1 压力/流量调节机构原理
        3.3.2 方形喷洒域和三角形喷洒域射程变化规律
        3.3.3 动静片的设计
    3.4 异形喷嘴对变量喷头水力性能的影响
        3.4.1 试验条件
        3.4.2 星形喷嘴变量喷头射程
        3.4.3 星形喷嘴变量喷头水滴直径
        3.4.4 星形喷嘴变量喷头水量分布
    3.5 组合喷灌均匀性
        3.5.1 组合喷灌喷头布置方式
        3.5.2 组合均匀性计算方法
        3.5.3 异形喷嘴变量喷头组合喷灌均匀性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出口可调式喷头工作原理及其结构设计
    4.1 出口可调式变量喷头的工作原理
    4.2 出口可调式喷头挡水板受力分析
    4.3 喷头工作压力的变化规律及弹簧参数的确定
    4.4 压力/流量调节机构设计
    4.5 出口可调装置关键尺寸的确定
        4.5.1 出口可调装置调节范围研究
        4.5.2 出口可调装置对射程的影响
    4.6 出口可调式喷头水力性能
        4.6.1 喷头射程
        4.6.2 末端水滴直径试验
        4.6.3 水量分布试验
    4.7 组合间距与喷灌均匀系数
        4.7.1 喷头的组合喷灌均匀性
        4.7.2 变量喷头与圆形喷洒域喷头组合灌溉对比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坡地喷灌模型的研究
    5.1 坡地喷灌水量分布模型的建立
        5.1.1 建模思路
        5.1.2 水滴运动方程的推导
        5.1.3 坡地上水量分布模型的建立
    5.2 不同坡度对喷头水力性能的影响
        5.2.1 坡度对喷头射程的影响
        5.2.2 坡度对喷头水量分布的影响
    5.3 坡地灌溉用变量喷头的研制
        5.3.1 工作原理
        5.3.2 理论分析
        5.3.3 调节片尺寸设计
        5.3.4 坡地用变量喷头水量分布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今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今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4)全射流喷头理论及精确喷灌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喷灌技术发展状况
        1.2.1 国外喷灌技术发展
        1.2.2 国内喷灌技术发展
    1.3 喷头发展状况
        1.3.1 国外喷头发展
        1.3.2 国内喷头发展
    1.4 喷头技术发展状况
        1.4.1 国外喷头技术发展
        1.4.2 国内喷头技术发展
    1.5 发展趋势
    1.6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6.1 全射流喷头结构、工作原理及正交试验研究
        1.6.2 精确喷灌关键技术研究
        1.6.3 全射流喷头力学分析及数学仿真研究
        1.6.4 全射流喷头的产业化开发
第2章 全射流喷头理论与结构参数正交试验
    2.1 全射流喷头的结构形式
        2.1.1 PSF型反馈式全射流喷头
        2.1.2 连续式全射流喷头
        2.1.3 PSH型互控步进式全射流喷头
        2.1.4 PSZ型自控全射流喷头
        2.1.5 双击同步全射流喷头
        2.1.6 PXH型隙控式全射流喷头
    2.2 射流附壁效应
        2.2.1 有限空间射流
        2.2.2 射流附壁
    2.3 全射流喷头工作原理及技术参数
    2.4 重要结构参数
    2.5 试验研究
        2.5.1 试验目的
        2.5.2 试验因素和试验方案
        2.5.3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2.6 全射流喷头设计方法
    2.7 小结
第3章 新型射流喷头结构设计
    3.1 新型射流喷头结构及工作原理
        3.1.1 连续运转射流喷头
        3.1.2 外取水射流喷头
        3.1.3 三段式射流喷头
        3.1.4 两次附壁射流喷头
    3.2 试验因素和方案
        3.2.1 连续运转射流喷头
        3.2.2 外取水射流喷头
    3.3 试验结果分析
        3.3.1 连续运转射流喷头
        3.3.2 外取水射流喷头
    3.4 小结
第4章 全射流喷头力学分析及性能对比
    4.1 工作性能参数
        4.1.1 射程
        4.1.2 步进频率
        4.1.3 喷灌强度
    4.2 全射流喷头动力学分析
        4.2.1 旋转阻力矩
        4.2.2 驱动力矩
        4.2.3 步进角度
    4.3 全射流喷头与摇臂式喷头的对比
        4.3.1 摇臂式喷头重要性能指标
        4.3.2 全射流喷头重要性能指标
    4.4 试验结果分析及讨论
        4.4.1 步进角度
        4.4.2 步进频率
        4.4.3 射程
        4.4.4 均匀系数
        4.4.5 全射流喷头工作性能
        4.4.6 对比实验
    4.5 小结
第5章 全射流喷头内部流场数值模拟
    5.1 FLUENT简介
    5.2 网格生成技术
    5.3 控制方程及边界条件
    5.4 求解方法
    5.5 计算结果与分析
        5.5.1 转折角喷管力学特性
        5.5.2 全射流喷头流量—内部压力特性
        5.5.3 步进频率
        5.5.4 全射流喷头附壁点位置
    5.6 小结
第6章 变量喷洒全射流喷头及灌溉机组运行
    6.1 变域喷洒的变量关系
    6.2 机械式变量喷洒实现方法
    6.3 变域喷洒灌溉机组运行能耗分析
    6.4 虚拟仪器技术
        6.4.1 虚拟仪器
        6.4.2 LabView测试系统
    6.5 试验结果分析
    6.6 小结
第7章 组合喷灌均匀度研究及仿真分析
    7.1 喷头水量分布测试
    7.2 喷洒水量分布仿真
        7.2.1 数学模型1
        7.2.2 数学模型2
        7.2.3 水量仿真
    7.3 组合均匀度计算及仿真
    7.4 喷头组合分布特性
    7.5 小结
第8章 全射流喷头产业化中的问题及其改进
    8.1 产业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8.2 试验与解决方案
    8.3 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今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MATLAB源程序
致谢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5)变量喷洒可控域精确灌溉喷头及喷灌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工作
    1.4 小结
第二章 变量喷洒可控域实现方法研究及机构设计
    2.1 变量喷洒可控域实现方法研究
        2.1.1 实现途径
        2.1.2 实现机构的一般组成
        2.1.3 现有实现形式的评价
    2.2 变量喷洒可控域实现机构设计
        2.2.1 静片式流量射程调节器
        2.2.2 内槽凸轮式射程调节器
        2.2.3 齿轮转盘式射程调节器
    2.3 小结
第三章 变量喷洒方形和拟星形域喷头实现研究
    3.1 方形和拟星形喷洒域的实现
        3.1.1 方形和拟星形喷洒域及其组合
        3.1.2 方形喷洒域喷头理论射程方程
        3.1.3 拟星形喷洒域喷头理论射程方程
    3.2 变量喷洒和均匀喷灌的实现
        3.2.1 变量喷洒可控域精确灌溉喷头工作方程
        3.2.2 方形喷洒域喷头理论流量和转速方程
        3.2.3 拟星形喷洒域喷头理论流量和转速方程
        3.2.4 方形和拟星形喷洒域喷头理想水量分布曲线
    3.3 小结
第四章 支管布置方式及流量变化的研究
    4.1 支管布置方式
        4.1.1 新型支管布置方式
        4.1.2 支管长度的计算
    4.2 喷头转角分布及支管流量的变化
        4.2.1 喷头数等于 时转角的分布及流量计算
        4.2.2 喷头数不等于2~K时转角的颁布及流量计算~[131 —132]
    4.3 小结
第五章 喷灌均匀度表示和计算方法研究
    5.1 喷灌均匀度的表示方法
        5.1.1 克里斯琴森均匀系数
        5.1.2 分布均匀系数
        5.1.3 水量分布图
    5.2 喷灌均匀度的计算方法
        5.2.1 实测法和叠加法
        5.2.2 三次样条插值法及电算实现
    5.3 小结
第六章 单喷头水量分布数据分析
    6.1 圆形喷洒域喷头无风喷洒
        6.1.1 水量分布曲线的绘制
        6.1.2 数据转换及水量分布图的绘制
    6.2 圆形喷洒域喷头有风喷洒
        6.2.1 水量分布曲线和射程周线的绘制
        6.2.2 数据转换及水量分布图的绘制
    6.3 方形和拟星形喷洒域喷头无风喷洒
        6.3.1 水量分布曲线和射程周线的绘制
        6.3.2 数据转换及水量分布图的绘制
    6.4 小结
第七章 组合均匀度计算及仿真
    7.1 圆形喷洒域喷头无风组合喷洒
        7.1.1 典型区域和有效喷头确定
        7.1.2 插值点降水深计算
        7.1.3 组合水量分布图绘制
        7.1.4 组合均匀度计算及仿真
    7.2 圆形喷洒域喷头有风组合喷洒
        7.2.1 插值点方向角确定
        7.2.2 组合水量分布图绘制
        7.2.3 组合均匀度计算及仿真
    7.3 方形和拟星形喷洒域喷头组合喷洒
        7.3.1 组合水量分布图绘制
        7.3.2 组合均匀度计算及仿真
    7.4 喷头均匀度分析软件
        7.4.1 软件主要功能模块
        7.4.2 软件使用
    7.5 小结 
第八章 变量喷洒可控域藉确灌溉喷头性能测试系统
    8.1 系统总体设计
        8.1.1 测试对象和目的
        8.1.2 系统总体方案
    8.2 系统硬件组成
        8.2.1 传感器选用和设计
        8.2.2 数据采集模块
        8.2.3 系统硬件连接
    8.3 系统软件设计
        8.3.1 测试软件系统的选用
        8.3.2 测试系统软件的编制
    8.4 小结
第九章 变量喷洒可控域精确灌溉喷头试验及性能评价
    9.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9.1.1 技术评价指标
        9.1.2 经济评价指标
    9.2 喷头试验及性能评价
        9.2.1 流量射程调节器结构参数初步设计
        9.2.2 喷头喷洒试验
        9.2.3 喷头性能评价
    9.3 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结论
    10.2 本文主要创新点
    10.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变量喷洒可控域精确灌溉喷头试验数据
攻读博士论文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和发表的论文
致谢

(6)隙控式全射流喷头理论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摇臂式喷头与全射流喷头的结构及特点
        1.2.1 摇臂式喷头的结构及特点
        1.2.2 全射流喷头的结构及特点
    1.3 喷头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1 摇臂式喷头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2 全射流喷头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4 喷头发展趋势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隙控式全射流喷头水力性能参数及结构设计
    2.1 喷头水力性能参数
        2.1.1 射移
        2.1.2 喷头的喷灌强度
        2.1.3 水滴打击强度及水滴直径
        2.1.4 水量分布特性
        2.1.5 雾化指标
    2.2 喷头主要结构参数
        2.2.1 进水口直径
        2.2.2 喷嘴直径
        2.2.3 喷头仰角
        2.2.4 喷头与竖管连接尺寸
        2.2.5 流道设计
    2.3 隙控式全射流喷头的工作原理及总体结构
        2.3.1 隙控式全射流喷头的结构特点
        2.3.2 隙控式全射流喷头工作原理
        2.3.3 隙控式全射流喷头性能参数及主要结构参数的确定
        2.3.4 隙控式全射流喷头射流元件的设计
        2.3.5 全射流喷头的反向机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自由射流附壁射流理论及作用区系统设计
    3.1 自由紊动射流及附壁射流理论研究现状
    3.2 自由紊动射流
        3.2.1 自由射流的结构
        3.2.2 射流基本特性
        3.2.3 紊流基本方程式
        3.2.4 二维紊流速度分布
    3.3 附壁射流
        3.3.1 射流的附壁现象
        3.3.2 附壁射流的简化模型
        3.3.3 附壁射流中心线方程
        3.3.4 附壁流动分析
        3.3.5 附壁射流核心区的研究
    3.4 全射流喷头射流元件作用区结构尺寸初步设计
        3.4.1 附壁距离及附壁角度
        3.4.2 附壁射流核心区长度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附壁运转理论及运转控制系统的设计分析
    4.1 全射流喷头运转参数
        4.1.1 直射时间
        4.1.2 切换条件
        4.1.3 附壁时间
        4.1.4 步进频率
    4.2 附壁运转控制系统的设计
        4.2.1 信号接嘴的关键尺寸
        4.2.2 信号水导管的长度
        4.2.3 间隙C的宽度
    4.3 喷头运转动力学研究
        4.3.1 附壁驱动力及力矩
        4.3.2 摩擦阻力矩
    4.4 全射流喷头力矩与步进角度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隙控式全射流喷头的试验研究
    5.1 新型喷头水量分布自动测试系统的研制
        5.1.1 喷头水量分布自动测试系统的发展概况
        5.1.2 新型喷头水量分布自动测试系统
        5.1.3 系统的关键技术
    5.2 工作压力对水力性能的影响
        5.2.1 工作压力对流量的影响
        5.2.2 工作压力对射程的影响
        5.2.3 工作压力对水量分布均匀性的影响
        5.2.4 工作压力与距离对雨滴粒径的影响
    5.3 主要结构尺寸对水力性能的影响
        5.3.1 主要结构尺寸对步进频率的影响
        5.3.2 主要结构尺寸对射程的影响
        5.3.3 主要结构尺寸对水量分布的影响
        5.3.4 分水针对水量分布的影响
    5.4 正交试验研究
        5.4.1 正交试验的提出
        5.4.2 正交试验设计
    5.5 与摇臂式喷头的比较研究
        5.5.1 试验结果
        5.5.2 结果分析
    5.6 耐磨试验研究
        5.6.1 喷头磨损部位的分析
        5.6.2 耐磨试验装置
        5.6.3 试验结果与分析
    5.7 耐久试验研究
        5.7.1 耐久试验装置
        5.7.2 试验结果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隙控式全射流喷头内部流动的数值模拟研究
    6.1 全射流喷头射流元件内部流动理论分析
        6.1.1 简化模型
        6.1.2 实际模型
    6.2 附壁射流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6.3 VOF模型
    6.4 控制方程组
    6.5 离散格式及数值计算方法
    6.6 模拟方案及计算区域
        6.6.1 模拟方案
        6.6.2 计算区域及网格划分
    6.7 边界条件
        6.7.1 进口边界条件
        6.7.2 出口边界条件
        6.7.3 壁面函数
    6.8 计算结果及分析
        6.8.1 速度压力分布
        6.8.2 模拟压力与实验测量压力的比较
        6.8.3 模拟附壁点位置与实验测量位置的比较
    6.9 本章小结
第7章 隙控式全射流喷头设计方法及水力性能对比
    7.1 系列隙控式全射流喷头设计方法
        7.1.1 元件位差、作用区长度与喷嘴直径、喷头工作压力的关系
        7.1.2 元件位差、作用区长度计算公式
        7.1.3 出口盖板尺寸对喷头工作的影响
        7.1.4 导管长度与步进角度之间的关系
    7.2 水力性能与国内外摇臂式喷头的比较
        7.2.1 流量和射程
        7.2.2 雨量分布图
        7.2.3 末端雨滴直径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8.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承担的科研项目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7)全射流微喷头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大射程微喷头的特点
2 全射流微喷头的工作原理
3 全射流微喷头的结构特点
4 全射流微喷头的性能特点
5 结 论

(9)一种非圆形喷洒域喷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中英文)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1 问题的提出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存在问题
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试验设计
    2.1 研究内容
        2.1.1 四喷嘴喷头实现方形喷洒的工作机理研究
        2.1.2 四喷嘴喷头的结构设计
        2.1.3 四喷嘴喷头的制作工艺研究
        2.1.4 非圆形喷洒域喷头性能测定技术的研究
    2.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2.1 研究方法
        2.2.2 技术路线
    2.3 试验设计
        2.3.1 试验方案
        2.3.2 场地选择
        2.3.3 试验材料及工具
第三章 四喷嘴喷头的结构设计与样品制作
    3.1 现有非圆形喷洒域喷头结构总结分析
        3.1.1 评价原则
        3.1.2 评价结果
    3.2 四喷嘴喷头非圆形喷洒实现思路、理论基础及结构设计
        3.2.1 四喷嘴喷头非圆形喷洒实现思路、理论基础
        3.2.2 结构设计
        3.2.2.1 主要结构分析、参数设定及设定原理
        3.2.2.2 结构整体可行性分析
    3.3 四喷嘴喷头 PRO/E 绘图
        3.3.1 PRO/E 软件
        3.3.2 四喷嘴喷头的绘制
        3.3.2.1 喷头体的绘制
        3.3.2.2 喷嘴的绘制
        3.3.2.3 喷头座与喷嘴的组装
    3.4 四喷嘴喷头样品制作
        3.4.1 激光快速成型机
        3.4.2 树脂
        3.4.3 样品制作
第四章 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4.1 方形喷洒域喷头性能指标
        4.1.1 喷嘴直径
        4.1.2 工作压力
        4.1.3 方形喷洒域喷头射程
        4.1.4 方形系数
        4.1.5 喷洒均匀度
    4.2 试验结果
    4.3 喷洒区域图的绘制及喷嘴性能分析
        4.3.1 格栅喷嘴
        4.3.2 变流喷嘴Ⅰ
        4.3.3 变流喷嘴Ⅱ
第五章 结论及存在问题
    5.1 结论
    5.2 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喷头摇臂导流器结构参数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摇臂导流器结构参数与其影响因素的经验关系
    1.1 转动惯量与摇臂导流器结构参数的关系
    1.2 摇臂导流器结构参数R1,R2,R3,R4之间的比例关系
2 摇臂导流器结构参数的理论计算
    2.1 摇臂转动惯量J
    2.2 导流器与射流相对运动的速度比值U/ω0
    2.3 导流器结构参数设计计算步骤
3 结语

四、中射程摇臂式喷头的设计原理(论文参考文献)

  • [1]负压反馈射流喷头结构设计及试验研究[D]. 徐胜荣. 江苏大学, 2019(10)
  • [2]外取水射流喷头与全射流喷头的比较[J]. 朱兴业,蒋建园,刘俊萍,刘兴发,胡斌.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2015(02)
  • [3]变量喷头喷灌均匀性及坡地喷灌模型研究[D]. 陈超. 江苏大学, 2011(06)
  • [4]全射流喷头理论及精确喷灌关键技术研究[D]. 朱兴业. 江苏大学, 2009(04)
  • [5]变量喷洒可控域精确灌溉喷头及喷灌技术研究[D]. 韩文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04)
  • [6]隙控式全射流喷头理论及试验研究[D]. 李红. 江苏大学, 2007(07)
  • [7]全射流微喷头的研制[J]. 李红,刘孟,陈超. 排灌机械, 2007(01)
  • [8]微喷头及大射程微喷头的研究与开发[A]. 李红,刘孟,陈超. 农业机械化与新农村建设——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 2006
  • [9]一种非圆形喷洒域喷头的研究[D]. 任春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04)
  • [10]喷头摇臂导流器结构参数的设计[J]. 王福星,侯素娟. 排灌机械, 2003(05)

标签:;  ;  ;  ;  ;  

中程摇臂洒水器的设计原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