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供销社系统贷款减少的原因及对策——对邕宁县供销企业贷款的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刘毅[1](2014)在《整体性治理视角下的县级政府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出,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可见,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是党和国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县级政府作为我国纵向行政体系的“接点”,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其社会管理体制构建和运行的状况,直接影响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甚至影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在经济社会加速转型的当下,县级政府社会管理体制面临利益格局深度调整、社会结构快速变动、社会矛盾不断累积等诸多挑战,难以有效满足县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亟需变革和创新。因此,研究县级政府社会管理体制创新问题,显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本文以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根本遵循,以整体性治理理论为分析工具,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规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对我国县级政府社会管理体制的历史演进、“碎片化”表征、“碎片化”生成机理及整体性创新策略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和探究,并提出了具有一定创见的思路、见解和观点。全文的逻辑结构除开绪论和尾论,涵括五个主干部分,即五章。第一章:本项研究的理论工具:整体性治理理论阐释。本章在叙述整体性治理理论产生背景的基础上,着重阐明整体性治理理论的要义及与县级政府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研究的契合性。认为,整体性治理理论所针对的主要问题是“碎片化”和“棘手性”,其内在逻辑表现为整体主义和系统取向;实现整体性治理的主要策略有二:一是确定政策执行中“输入→转换→输出→结果”四个流程上的目标;二是完成包括层级整合、功能整合和公私部门整合在内的立体整合。本章还认为,整体性治理理论对于研究我国县级政府社会管理体制创新问题,既有适用性,即适用于对我国县级政府社会管理体制在职能、权责、协作等方面存在的“碎片化”问题的研究;又有有效性,即有利于依循整体主义和系统取向,构建有效的破解县级政府社会管理体制存在的“碎片化”难题的政策策略。第二章:我国县级政府社会管理体制的历史演进及碎片化审视。本章提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县级政府社会管理体制的演进经历了“四个阶段”,其基本走向有三,即管理主体从一元走向多元、管理理念从控制走向服务、管理形态从管制走向治理。本章还提出,现阶段我国县级政府社会管理体制的碎片化运行特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职能碎片化:县级政府社会管理的定位不明;二是权责碎片化:事权财权不统一和部门职责交叉;三是协作碎片化:“政府—社会”合作治理失灵;四是公共政策碎片化:政策系统各要素整合性不强;五是资源配置碎片化:社会管理中的“歧视性”政策。县级政府社会管理体制碎片化运行带来诸多不良后果,如政府回应民众社会管理方面的合理诉求延滞、政府社会矛盾“减压阀”的作用降低、政府社会管理运行效率低下等。第三章:我国县级政府社会管理体制“碎片化”运行的生成机理。本章认为,我国县级政府社会管理体制的“碎片化”运行,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主要因素有四:(1)环境因素,如社会需求多样化压力、社会矛盾大量涌现、社会共同体意识薄弱、信息网络的巨大冲击等给社会管理带来“棘手性”难题。(2)认知因素,如社会管理者整体思考的缺乏、公正法则的欠缺、创新意识的不足等使社会管理理念缺乏适应性。(3)体制因素,如等级控制的行政体制、分税制的财政体制、城乡二元的户籍管理制度等给社会管理体制的运行造成“意外”结果。(4)行为因素,如“逐利”行为、“避责”行为等导致社会管理体制运行“失灵”。第四章:国外地方政府社会管理的实践经验及启示。本章提出,英国、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地方政府社会管理的改革和建设,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管理经验,如英国实行相对保守的社会管理政策、美国秉承较少干预的社会管理传统、日本社会管理深受东亚文化圈影响体现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特点、新加坡的基层社会管理讲求高效、廉洁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对我国县级政府的社会管理具有诸多启示,如以人为本、注重民生,转变职能、改善服务,丰富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实现服务主体多元化等。第五章:我国县级政府社会管理体制整体性创新策略探究。本章认为,要破解县级政府社会管理体制“碎片化”运作难题、达成整体性治理目标,首先要树立科学的理念,即以公平正义为宏观旨趣、以协作整合为微观导引。在此理念的统领下,要实施以下“八位一体”的策略:(1)转变政府职能,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2)再造组织结构,创建整合型社会管理机构体系;(3)推动协同治理,建立多中心社会治理格局:(4)改善决策机制,提高公共政策质量和水平;(5)改革财政体制,增强县级政府财政能力;(6)改革户籍制度,破除城乡二元管理体制;(7)改进绩效评估,引导干部转变工作作风;(8)引入新的治理工具,提升政府社会管理效能。本文的创新意图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1)研究选题的创新。通过网络文献的搜索获知,目前国内学术界以“县级政府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为选题的研究成果相当鲜见。而这一选题在着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当代中国,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笔者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无疑具有创新性和针对性。(2)分析工具的创新。本文以蕴含整体主义和系统取向要义的整体性治理理论为工具,审视和分析我国县级政府社会管理体制在职能、权责、协作等方面存在的“碎片化”问题,这在国内学术界同样鲜见,具有鲜明的拓新价值。(3)学术观点的创新。笔者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学术开掘,认为现阶段我国县级政府社会管理体制具有五大“碎片化”运行特征(如职能碎片化等)和四种“碎片化”运行生成机理(如环境因素的影响等)。这些学术观点在国内学术界具有一定的独到性。(4)对策建议的创新。本文以整体性治理理论为思维工具,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要求为根本遵循,秉持国际视野和本土情怀,提出要以“转变政府职能”、“引入新的治理工具”等“八位一体”的策略,破解县级政府社会管理体制“碎片化”运行难题、实现整体性创新。这些对策建议既有创新性,又有重要的政策咨询价值。
严宇鸣[2](2013)在《手工业经济的基层管理变革 ——以浙江省慈溪县为个案(1949-1965)》文中指出自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地区的小工业生产经济就成为了我国经济的重要贡献力量,也是地方自身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针对地方二轻、乡镇以及联营等形式集体型企业的民营化转制问题,社会学、经济学及政治学各学科研究者都做过集中讨论,并给出了多项解释性理由。在众多横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者也提出了纵向研究期望,即希望将历史性因素引入到地区经济组织管理这一讨论话题之内,通过回溯早期的生产组织发展情况,以解释后期企业转制行为发生的历史性缘由,本文便是对这一研究期望的尝试性回应,探讨城乡地区小型生产者及手工作业者的生存、发展环境,并着重分析地方政府对于这类从业人员的认识与政策,以阶段性的历史分析回应集体型生产组织为何于后期迅速陷于发展困境这一现实性问题。本文集中以浙江省慈溪市(县)为个案,以当地档案馆所藏历史档案资料为基础,并结合田野访谈资料,讨论了慈溪当地于1949-1965年阶段小手工业经济的发展过程。在正文的四个章节中,笔者首先回溯了传统社会对于城乡小生产者的管理机制,介绍了在国家力量逐步退出的情形下,“行会”、“商业资本”的介入对于地区手工从业人员的管理表现;并分析了慈溪县地区手工从业人员于建国之初的现实情况。第二章讨论了建国初期(1949-1952)地方政府就手工业所开展管理工作,指出地方政府不愿或不急于介入手工业管理工作的缘由。与此同时,笔者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之前,政府就手工业“合作化”的试点推行状况,除了对国家主导试点小组、合作社发展情形及其陷入困境原因做出解释外,笔者着重介绍了“自发性生产小组”于当时的表现情形,在比较两者表现差异的基础上,笔者概要性地论述了集体型合作社经济组织权力代表的权力构成问题。在第二章基础上,第三章主要讨论了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对手工业管理工作所带来的改变,提出早期手工业改造运动在手段选择上存在市场理性偏向,以及因此所造成的管理发展困境,进而指出运动“高潮”指示对于基层手工业改造工作的实际影响,提出“经济组织管理机制的政治化转向”观点是本文的重要论点。文章最后一章是关于“大跃进”以及“大跃进”运动后期调整的讨论,笔者论述了相关管理部门于运动之初的权力博弈关系,介绍了60年代初期特殊环境下地区生产企业的结构性调整,在这一章节的最后,笔者讨论了集体型经济生产组织在与个体生产力共同存在时的生存状况,并指出当时这类“社队企业”并不同于真正意义上的集体型企业,这也为解释后期乡镇企业快速转制的原因分析提供了基础。就结论而言,笔者认为“合作社”组织形式本身并不应被理所当然地视为“产权界定不清”的组织形式,无论是早期的“自发性生产小组”、改造过程中期手工业者与农民的自觉联合,以及60年代初期个体与合作社经济的链接性发展模式,这些基层的表现实际都反映了这类手工业、小工业生产的从业者具有主动联合、合作生产的意愿与动力,并从中获得实际利益。对于这类分散的小生产者而言,集体型生产组织形式事实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存在价值。但是,中国早期的实践环境未给予这一组织形式生存空间与发展土壤,国家权力向下渗透的速度过快,并试图借助经济组织的政治化管理方式掩盖自身资源保障能力不足所引发的问题,在管理生产与达成政治统治目标左右之间,国家对于“合作社”的身份设定不自觉地偏向了后者,这进而都对合作社以及类似集体型生产组织本身的发展、变化产生了明显影响,在经历了多次运动及政策调整后,这些影响最终沉淀成为了从业者及相关当事人就集体型生产组织的一种认识观念,进而挑战了国家于上世纪80年代所推崇的“集体化组织形式”的制度设定。
黄芳娜[3](2011)在《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各项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各地方政府也累积了大量的债务。从现实来看,由于地方政府债务的渠道、种类、形式比较复杂,统计口径不统一,特别是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对政府性债务和企业性债务的划分不明确,加之地方政府债务信息不透明,因此,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一直以来还没有统一的数据。但是从各方给出的数据来看,现阶段的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已经十分庞大。2011年3月1日起,国家审计署18个特派办和37家地方审计机关,开始了对31个省(区、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政府性债务的全面审查,有望摸清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已经引起了决策层和国内外经济学家的高度重视。早在2010年8月,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四部门就联合部署了地方政府对融资平台公司债务进行全面清理的工作。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1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1年将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进行全面审计,实施全口径监管,研究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国内外经济学家也纷纷就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结构、风险、成因和对策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是确保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事情。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理论意义表现在,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研究,有助于推动公共财政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同时也是丰富和完善公共管理理论的重要环节。实践意义表现在:有利于控制和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有利于进一步界定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正确而充分的实现政府职能;有利于提高政府信息透明度,而信息的公开又能促进政府的公共管理水平。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应该从理论上充分认识到地方政府债务的效应,地方政府债务既具有积极效应,又具有消极效应。作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来讲,在实践中应该充分的发挥地方政府债务的积极效应,避免消极效应的产生。现阶段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现实是:从举债权限管理来看,地方政府仍然没有被赋予自主发债的权利;从预算管理来看,仍然有大量的债务游离在预算体制之外;从规模控制来看,地方政府尚未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规模控制机制;从风险管理来看,还没有健全风险预警机制;从信息披露来看,尚未完全公开地方政府举债情况,等等。这些都是当前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不完善之处。从目前各地提出的“十二五”规划来看,地方政府的投资驱动力还将使得其负债水平进一步上升。可以看出,一方面,地方政府仍然有大肆举债的动力,另一方面,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系不完善。地方政府债务已经成为全世界一个普遍的问题,各国政府正在加紧制定相应措施解决这个问题。在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系建设中,借鉴国际经验无疑应当作为重要的方法加以运用。本文选取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和日本这四个国家作为比较的研究对象,其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经验可以为加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提供一些启示:应该借鉴这些国家的经验,建立完善的地方债务管理体系;我国在财政体制上和日本具有相似性,应该借鉴日本的经验在发行地方债时先实行审批制,待时机成熟后再实行协议制。根据现阶段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及债务管理的现状,并借鉴国际经验,可以得出结论:为了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系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提出了具体措施,包括:举债权限管理,认为应该赋予地方自主发债权,并且根据各地方政府的综合信用评级,来规定不同等级的地方政府在自主发债方式、规模等方面的不同限制;规模控制管理,认为国际上通行的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控制指标尚存在缺陷,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规模控制指标,并推导出最适债务规模模型;预算管理,列举了一些地方政府在债务预算管理方面的实践,并指出现行的债务预算尚不完善,对建立债务预算管理制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风险预警,构造了综合债务风险预警模型,与传统的风险预警模型相比,指标选取更加科学、规范、实用和简便;债务信息披露制度,研究了债务信息披露制度的内容,并提出了具有经济分析意义的资产负债平衡表;债务监管机制,提出将政府债务统一归口财政部门,并加强财政监督,制定《财政监督法》,将财政监督上升到法律层次。加强审计监督,认为审计部门应该归入人大领导;债务偿还和化解机制,应该建立偿债准备金制度,明确偿债责任,积极化解存量债务。另外,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系,还要完善与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一些相关措施,主要包括进一步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划清政府财政支出的范围,按照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指导,遵循科学发展观,建立服务型政府。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创新考核机制;继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明确各级政府的财力和事权,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完善地方投融资体制等等。
湖北省荆门市财政局课题组[4](2010)在《地方政府债务现状、成因与化解对策——对湖北荆门市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调查与思考》文中研究指明
张耀平[5](2007)在《中国农村金融风险:问题、设计和前景》文中研究指明农村金融风险是与农村金融的经营行为相伴而行的,它具有与一般行业经营风险不同的特点。一般行业的经营风险对经济的影响只是局部的,一般不会构成对整个农村社会经济的巨大破坏。而农村金融一旦出现较大的经营风险,如出现较大范围存款挤兑,就会迅速酿成金融风波,其结果将会使农村金融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陷于瘫痪。它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危害,不仅在于将大大削弱金融机构的支付能力,损害广大存款人的利益,损害社会主义农村金融业的良好信誉,而且将严重激化财政收支矛盾,迫使中央银行增发货币,最终导致通货膨胀,危及国民经济运行的稳定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一件大事。尤其是在农村金融领域,当前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显得迫切和重要。目前关于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的研究文献很多,但大多数研究一方面偏重于个体化的研究,另一方面偏重于静态化的分析,没有充分考虑到WTO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影响。本研究则突破了这一束缚,从管理学、金融风险、农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社会学角度探寻中国农村金融风险产生的理论根源及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范和化解我国农村金融风险的战略。本研究共九章,按照“问题—设计—前景”的逻辑关系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至三章,属总论部分,主要是从宏观角度来论述本项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以及农村金融风险的理论涵义、经济分析及我国农村金融风险的表现形式和成因。在这一部分除了对我国农村金融风险进行现状评估以外,还有大量篇幅是对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风险管理的国际比较的研究。主要通过从体制及文化背景等方面对印度、巴西、埃及农村金融风险管理的分析,寻求对我国农村金融风险管理的启示。第二部分为第四章至第八章,是论文的核心部分,主要是针对我国农村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设计战略规划。作者在第一部分分析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就提出了防范和化解我国农村金融风险的战略方针应该是: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围绕“十一五”计划和2010年农业发展远景目标,重构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以加强农村金融监管为依托,以深化农村金融产权制度改革为基础,优化外部环境,构建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管理系统,防范和化解农村金融风险,进一步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促进贸、工、农综合经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第二部分基本按照这一逻辑展开研究,分别从重构农村金融体系、加强农村金融监管、深化农村金融产权制度改革及优化外部环境等角度论述防范与化解我国农村金融风险的战略规划。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管理系统。论文的第九章是第三部分——前景部分,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和分析在WTO框架下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前景及风险防范问题。关于农村金融风险相关研究的文献浩如烟海,一方面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了大量可供参考的资料,但同时又使研究较难突破传统研究范式而有所创新。本论文试图从内容体系及方法论两个角度突破这一范式,可能的创新之处体现于:第一,分析和探讨了农村金融风险的理论涵义及成因。农村金融风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金融活动中客观存在的货币资金损失的不确定性。其中不确定性是农村金融系统的内在属性,无法将其完全消除,它与市场经济系统的运行密切相关,对农村稀缺资源在竞争目标中的配置有着重要影响。农村金融风险是与农村金融的经营行为相伴而行的,它具有与一般行业经营风险不同的成因。从外部环境看,市场机制不健全、宏观调控负面效应和法制不健全、难落实是形成农村金融风险的主要原因;从内部分析,农村金融风险主要是由于经营指导思想出现偏差、内控机制不健全、员工队伍整体素质低下等原因所造成。第二,提出了防范和化解我国农村金融风险的战略方针。本研究从总体上力求全面系统地把握和研究整个农村金融风险问题,提出防范和化解我国农村金融风险的战略方针应该是: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围绕“十一五”计划和2010年农业发展远景目标,重构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以加强农村金融监管为依托,以深化农村金融产权制度改革为基础,优化外部环境,构建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管理系统,防范和化解农村金融风险,进一步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促进贸、工、农综合经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第三,提出了构建我国农村金融风险管理体系的具体设想。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借助经济学、金融学、农村经济管理学,提出了构建我国农村金融风险管理体系的具体设想,即建立农村金融宏观风险预警机制,完善事前预警功能;建立农村金融中观风险预警机制,发挥事中监测作用;建立农村微观风险预警机制,降低风险程度。从而对金融机构实施全方位监管,保护各级各类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营。第四,探讨和分析了在WTO框架下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前景及风险防范。本研究将农村金融置于WTO框架下,探讨了WTO框架下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宏观前景——国际化趋势、本土化趋势和竞争化趋势,分析了WTO框架下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微观前景——混业式趋势、多元化趋势和电子化趋势,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我国农村金融风险防范的关键是建立一个独立高效的金融监管体制和一套完整健全的金融监管制度。
付广平[6](2006)在《房地产投资风险与防范》文中认为房地产业已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由于其过快发展与投资过热,给房地产投资者带来巨大的风险,因此对房地产投资风险管理的研究已成为保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重大课题。本论文首先对房地产的投资决策、土地获取、项目建设、经营管理四个阶段存在的风险进行了识别;其次,本论文提出了房地产投资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投资项目的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再次,基于对风险的识别、评估,从企业(微观)和政府(宏观)角度提出了风险控制的对策,加强投资风险管理,以增强企业防范及化解风险的能力;最后,通过案例对论文所涉及的房地产投资风险与防范的理论和方法进行说明。
陈玮[7](2006)在《同里古镇现代发展路径之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综合运用了历史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同里古镇的传统文化积淀及其价值进行了全面阐释和审视,同时,文中也就传统经济的发展状况加以描述与透视,最后本文对同里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即以传统文化为底蕴,大力发展旅游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其中比较注重对旅游业发展现状的介绍,对其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方面也有所探讨。与以往学者研究同里不同,不是仅从文化、建筑或经济中的某一个方面来研究,而是更多关注文化、经济与发展道路选择的关系,对江南乡镇中发展的又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城镇,做了一定程度的综合研究。
刘鸿雁[8](2004)在《WTO背景下中国农业支持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基本上解决了全国居民的吃饭问题。但是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一是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趋缓,不仅影响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制约农村消费增长,也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二是由于生产力水平提高和居民生活的改善,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变化,部分农产品出现阶段性、结构性供过于求,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不完全适应市场需求,农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三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运行机制与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农业管理和支持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四是加入WTO后,我国需要采取新的措施,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和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这种背景下,为了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需要调整我国农业支持政策,寻找既遵循WTO规则,又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支持保护途径,对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促进我国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保证国民经济安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按照经济学、管理学理论与法学理论交叉的思路,采取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WTO《农业协议》中相关农业支持规则的剖析,借鉴WTO 典型成员国农业支持的经验,结合我国政府在加入WTO过程中的承诺及农业支持政策运用的实际,提出配套的政策与建议。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导论。简要介绍了研究目的、意义及背景,并对相关发展研究动态进行了追踪,然后提出了本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二章:中国实施农业支持政策的原由分析。明确了对农业进行支持的理论和现实依据,分别从经济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农业的基础地位、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公共物品”属性、农业的高风险性、我国农业资源相对匮乏、入世后我国农业面临的特殊国际环境、法律的要求等方面论述了实施农业支持政策的必要性。第三章:WTO《农业协议》规则的相关规定。系统分析了WTO《农业协议》规则中关于农业支持的基本框架,包括农产品市场准入、农业国内支持、出口补贴、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四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加入WTO在农业方面作出的承诺及WTO《农业协议》基本框架对我国农业支持的影响;剖析了我国入世后农业支持可使用的政策空间,明确我国农业支持措施调整的标准依据。第四章:我国支持农业政策的现状分析。按照我国财政预算科目和WTO规则两个标准,对我国的农业支持状况进行总体的评价;揭示了我国政府支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一号文件的规定,对近期农业支持政策的调整提供依据。第五章:国外农业支持政策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分别从财政投入政策、农产品价格政策和收入政策、进出口政策等方面对WTO典型成员国的支农政策进行分析比较;<WP=6>阐明了这些国家的经验及其对我国支农政策调整的启示,主要包括不断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支农政策的重要目标,完善我国现行农业法律法规等方面。第六章:完善我国农业支持政策的对策。以前文分析为基础,提出完善我国农业支持政策的对策。在对我国农业支持的基本原则和宏观构思的分析基础上,探讨我国农业支持政策的总体构架和配套的体制与措施改革。其中我国农业支持政策的总体构架是按照WTO《农业协议》农业支持的基本框架建立的,主要包括(1)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加农业投入总量;(2)充分利用“绿箱”政策,调整财政支农结构;(3)探索实施“蓝箱”措施的可能性;(4)用好微量支持措施,合理运用“黄箱”政策;(5)削减关税,逐步取消所有非关税壁垒。为确保有效实施上述五方面的政策,中国必须进行粮食流通体制、农村税费、土地制度、农产品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同时,应采取配套措施,主要包括:(1)应对农产品贸易争端,促进农产品出口;(2)完善农业金融制度;(3)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增强农业抗灾能力;(4)调整补贴的产业领域,将补贴从流通环节转到生产环节, 对农民和农业生产进行直接补贴, 改善支持结构;(5)加强农民自己合作组织的建设;(6)加强对政府支农政策实施的监督;(7)在WTO谈判中坚持大幅度削减国内支持的主张,促使发达国家减少其农业支持;(8)完善农业法律法规政策。第七章:结束语。总结本文的主要研究创新结论,并提出本文存在的不足及进一步完善的构想。本文的主要结论是:1. 在对我国农业支持政策进行实证分析时,不仅按照我国财政预算科目进行分析,而且按照WTO《农业协议》的规定对我国农业支持政策进行评价、分类归纳。2. 在坚持农业支持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宏观构思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农业支持总体构架,提出了相关的体制与措施改革,丰富了政府支持农业发展理论。3. 借鉴法律分析的方法,重视对农业支持政策的合法性、合规性评价,体现了依法治农的农业支持政策思想。
尹志超[9](2004)在《信用合作组织:理论与实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分两个部分展开:合作组织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第一部分,合作组织的理论分析。第一章,运用重复博弈理论探寻合作组织的基石。重复博弈理论表明当博弈的次数足够多,博弈重复进行的时候,合作的结果在参与人之间可以达成,这就为合作组织找到了存在的基石。分析表明,合作组织的背后有一个共同的因素在作用,那就是合作社内部成员相互之间以某种方式产生了可信性的信誉基础。第二章,探讨监督对合作组织的重要性。由于合作组织监督的困难,它可能适合于这样的领域:期望有更多的偷懒,同时期望更少的对市场价值作直接反映的组织。因此,发展合作组织必须注意其主客观条件是否具备。随着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合作组织可能演变为治理结构更加合理的组织形式。第三章,探讨合作组织中平等和效率的关系。霍尔姆斯托姆的研究指出,在一个封闭的、预算平衡的,即平均分配的组织内,搭便车可能导致诸如劳动努力等生产性投入的供给不足。当放松预算平衡的条件时,引入一个可以获得非预算平衡分配规则剩余的委托人,合作组织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效率。麦克洛伊德论证当社员退出合作社的成本较高时,一个合作社的效率可以通过社员之间的相互威胁战略来实现。第四章,讨论退出权、退出成本与合作均衡的关系。麦克洛伊德认为对社员来说,合作均衡的存在要求一个较高的退出成本。林毅夫认为,社员的退社权是保证合作社运动成功的必要条件。董和道证明,退出权的引入可能使一个合作组织加速崩溃,从而导致规模经济的丧失。普特曼和斯格曼认为,对退出权更为全面的理解是,当偷懒的社员为逃避其他社员对自己的惩罚而退出合作社时,只要社员在合作社之外获得的预期效用大于社员对偷懒的最大反应的效用水平,那么引<WP=5>入退出权将降低合作的可能性。当社员的相互退出是对偷懒社员的一种惩罚时,只要合作社具有显着的规模经济,那么社员的合作在有退出权时更有可能。第二部分是信用合作组织的实证分析。具体分析中国农村信用社对合作组织效率条件的违背及其结果,同时对中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和改革作深入探讨。第五章,回顾信用合作社的发展历程。从中外信用合作社兴衰的历史中可以看到信用合作社良性运转的一些重要前提条件。国外的互助性合作组织,其产生背景都是相似的,那就是在合作成员处于劣势地位时,他们更容易团结起来加入合作组织,从而获得合作收益,以抵御各种不利环境。中国早期信用合作社的发展说明,合作组织坚持自愿、民主、独立等原则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合作社的发展表明,合作社首先要在合作成员自愿的条件下建立,但是,仅仅有农民的自愿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外部力量的推动。正是大量德高望重的人士积极参与合作运动,合作社才得以建立和健康发展。中国农村信用社的曲折发展历程表明,农村信用合作社始终处于政府的强力控制中,其性质模糊不清。第六章,考察信用合作社的合作原则。这些合作原则是信用合作的具体制度安排,是信用合作实践的产物。罗虚代尔原则涉及到合作组织的平等、互助、非营利等重要内容。国际合作联盟的合作原则体现了罗虚代尔原则的基本精神。在信用合作原则方面,莱夫艾森和舒尔茨-德利奇信用合作原则的主要内容已经蕴涵在合作原则中。威廉·哈斯的信用合作原则具有更为开放的视野和更为自由的氛围。纵观合作原则和信用合作原则在各个时期的规定可知,尽管随着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具体的合作原则可能有一些差异,但是合作制的内核从来没有变动过。自愿、平等、民主、非营利等基本理念一直耕植于合作社发展的全过程。尽管中国农村信用社的几个章程都包含了合作原则的核心内容,<WP=6>但是,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实践却与合作原则相去甚远。在现阶段,农村信用合作社已经背离了自愿、互助、民主、非营利等核心的合作原则。第七章,深入到信用合作组织内考察其治理结构。完善的合作组织治理结构是合作原则的具体化,是合作制度的本质体现。信用合作社的产权结构是有缺失的。随着信用合作社的发展,其产权制度的一些弊端也逐渐呈现。因此,信用合作社的产权制度出现了如下一些重要变化:差异化的入股权、实现了按股分红、赋予股权部分转让权等。信用合作社的治理结构主要是处理三种关系:社员大会或社员代表大会对监事会、理事会的选举、批评和罢免关系;监事会对理事会的监督关系;理事会对信用合作社的领导关系。在中国的实践中,信用合作社的治理结构出现如下一些问题:一是社员代表大会作用发挥不够;二是理事会与经营班子关系不顺;三是监事会不能发挥正常的监督作用。第八章,对中国农村信用社的运行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分析表明,破坏了合作均衡条件的必然结果是合作组织运行的低效率。中国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出现以下一些特征:社均存贷款规模比较小;贷款对象日益非农化;股金偏低,自有资金缺乏;存贷款总额剪刀差和农户存贷款的剪刀差。中国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绩效呈现出不良资产比例高、资金成本高、亏损面大等;制度性绩效表现为互助性质淡化、决策机制弱化、激励机制缺乏。因此,
黄飞彪[10](1999)在《盘活供销合作企业货款的难点与对策——对藤县农行供销社货款的调查》文中研究表明为了盘活供销社贷款,掌握供销社合作企业生产经营和贷款运作状况,加强供销售合作社贷款的管理,笔者对农业银行藤县支行辖内供销社贷款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一、藤县农行供销社贷款运作状况1998年6月末,藤县农行供销合作贷款余额3735万元,占该行全部贷款余额的12.4%,由于供销企业亏损严重,转制时未落实农行贷款偿还责任,因此,藤县农行供销社贷款处于高风险状态.1、农行供销社贷款质量不断恶化,不良贷款比例高.在供销社贷款总额中,正常贷款占比4.6%,逾期贷款占比45.5%,“两呆贷款”占比49.9%,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市场疲软和供销社主渠道作用的日益削弱,供销企业巨额亏损的势头难以扼制,不良贷款呈明显的不断增高的趋势.
二、供销社系统贷款减少的原因及对策——对邕宁县供销企业贷款的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供销社系统贷款减少的原因及对策——对邕宁县供销企业贷款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整体性治理视角下的县级政府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检视及评价 |
(一) 国外研究的总体态势 |
(二) 国内研究的基本状况 |
(三) 简要的评价 |
三、若干重要概念的厘定及缕析 |
(一) 县级政府 |
(二) 社会管理 |
(三) 社会管理体制 |
四、本项研究的总体思路及主要方法 |
(一) 总体思路 |
(二) 主要方法 |
五、本文的逻辑结构及创新意图 |
(一) 逻辑结构 |
(二) 创新意图 |
第一章 本项研究的理论工具:整体性治理理论阐释 |
一、整体性治理理论的产生背景 |
(一) 新公共管理运动举步维艰 |
(二) 社会风险和矛盾的加剧 |
(三) 网络信息时代的来临 |
(四) “协同型政府”在各国的实践 |
二、整体性治理理论要义 |
(一) 整体性治理针对的主要问题 |
(二) 整体性治理的内在逻辑 |
(三) 整体性治理的实现策略 |
三、整体性治理与县级政府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研究的契合性 |
(一) 整体性治理对解释县级政府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适用性 |
(二) 整体性治理对分析我国县级政府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有效性 |
第二章 我国县级政府社会管理体制的历史演进及碎片化审视 |
一、县级政府社会管理体制的历史演进 |
(一) 县级政府社会管理体制变迁的历程 |
(二) 县级政府社会管理体制变迁的基本走向 |
二、县级政府社会管理体制的“碎片化”运行表征 |
(一) 职能碎片化:县级政府社会管理的定位不明 |
(二) 权责碎片化:事权财权不统一和部门职责交叉 |
(三) 协作碎片化:“政府—社会”合作治理失灵 |
(四) 公共政策碎片化:政策系统各要素整合性不强 |
(五) 资源配置碎片化:社会管理中的“歧视性”政策 |
三、县级政府社会管理体制“碎片化”运行的不良后果 |
(一) 县级政府社会管理回应民众合理诉求的延滞 |
(二) 县级政府社会矛盾“减压阀”的作用减弱 |
(三) 县级政府社会管理运行效率低下 |
(四) “各自为政”造成社会资源浪费 |
(五) “问题叠加”带来社会管理创新上的“畏难情绪” |
第三章 我国县级政府社会管理体制“碎片化”运行的生成机理 |
一、环境因素:社会转型带来“棘手性”问题 |
(一) 社会需求多样化的压力 |
(二) 社会矛盾的大量涌现 |
(三) 社会共同体意识淡薄 |
(四) 信息网络的巨大冲击 |
二、认知因素:社会管理理念缺乏适应性 |
(一) 社会管理缺乏整体思考 |
(二) 公平公正法制精神欠缺 |
(三) 主动改革创新意识不足 |
三、体制因素:社会管理体制带来“意外”结果 |
(一) 等级控制的行政体制诱发碎片化 |
(二) 分税制的财政体制推动碎片化 |
(三) 城乡二元的户籍管理制度加剧碎片化 |
四、行为因素:政府自利导致“失灵”结果 |
(一) “逐利”行为与社会管理碎片化 |
(二) “避责”行为与社会管理碎片化 |
第四章 国外地方政府社会管理的实践经验及启示 |
一、国外地方政府社会管理的实践经验 |
(一) 英国地方政府社会管理的实践经验 |
(二) 美国地方政府社会管理的实践经验 |
(三) 日本地方政府社会管理的实践经验 |
(四) 新加坡基层社会管理的实践经验 |
二、国外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实践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一) 树立现代化的社会管理理念 |
(二) 转变县级政府社会管理职能 |
(三) 实现社会管理主体的多元化 |
第五章 我国县级政府社会管理体制整体性创新策略探究 |
一、创新县级政府社会管理体制的科学理念 |
(一) 以公平正义为宏观旨趣 |
(二) 以协作整合为微观导引 |
二、创新县级政府社会管理体制的主要着力点 |
(一) 转变政府职能,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
(二) 再造组织结构,创建整合型社会管理机构体系 |
(三) 推动协同治理,建立多中心社会治理格局 |
(四) 改善决策机制,提高公共政策质量和水平 |
(五) 改革财政体制,增强县级政府财政能力 |
(六) 改革户籍制度,破除城乡二元管理体制 |
(七) 改进绩效评估,引导干部转变工作作风 |
(八) 引入新的治理工具,提升政府社会管理效能 |
尾论:本项研究的总结与展望 |
一、本项研究的主要结论 |
二、本项研究的不足之处 |
三、本项研究的未来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开展的研究活动 |
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调研报告 |
二、参与的科研项目情况 |
致谢 |
(2)手工业经济的基层管理变革 ——以浙江省慈溪县为个案(1949-196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现有研究评述 |
三、相关概念 |
四、本文章节安排 |
五、研究个案与材料介绍 |
第一章 手工业管理传统模式 |
第一节 传统手工行业管理体系构成 |
一、政府监管制度演变 |
二、“行会”组织管理 |
三、商业资本介入影响 |
第二节 行业生产特性与从业者独立性 |
一、脱离政府监管的自然资源型手工工匠 |
二、受政府青睐的特种手工工匠 |
三、介于两者之间的大众型手工工匠 |
四、家庭作业结构:政府管理的阻碍 |
小结 |
第二章 新政府管理进入的犹豫与尝试(1949-1953) |
第一节 建国初期地区手工生产作业状况与县级政府态度 |
一、亟待救助的手工业者 |
二、不愿作为的地方政府 |
三、管理迟疑的原因分析 |
第二节 县政府就私营小生产经济的选择与否定 |
一、对于私营小生产者的选择 |
二、县级行政部门的利益多元化呈现 |
三、县政府就地方利益环境的妥协 |
第三节 地区集体型小生产经济组织初建 |
一、政府主导生产小组、合作社试点 |
二、“自发性生产小组”的产生 |
三、政府管理者对于“自发性生产小组”的认识与政策 |
小结 |
第三章 县级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1953-1957) |
第一节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的起点 |
一、重塑劳动者群体关系 |
二、对于生产、服务对象的“改造” |
第二节 改造实践的逐步僵化与“转机” |
一、销售受阻:问题产生的根结 |
二、推行“下乡修旧”政策:问题进一步恶化 |
三、社员外流:问题的最终表现 |
四、外来强力:问题的“解决” |
第三节 新管理机制的确立与影响 |
一、“斗争”机制的形成与强化 |
二、单项多边行政评价机制的建立 |
三、新机制确立对“集体型”生产组织的影响 |
小结 |
第四章 地区(手)工业生产管理权调整及影响(1958-1965) |
第一节 “高潮”后合作社管理权之争及所有性质变动 |
一、整风运动,社员夺权 |
二、地方工业发展,工交部争权 |
三、乡镇工业发展,公社获权 |
第二节 反复调整的过渡期 |
一、“大跃进”后的第一次“紧缩”调整 |
二、“三十五条”、粮食问题与手工业调整 |
三、回归集体型合作社组织模式 |
第三节 个体作业者挑战下的合作社生产组织经营 |
一、紧缩调整与下放工人的私有化发展 |
二、合作社对应个体生产经营影响所采取的对应措施 |
三、个体经营者向社队企业的转型 |
小结 |
余论 |
参考资料及文献 |
后记 |
(3)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研究综述 |
二、国内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对象和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内容与结构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地方政府债务的内涵 |
一、地方政府债务概念界定 |
二、我国财政部门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划分 |
三、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内涵 |
第二节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内涵 |
一、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概念的界定 |
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模式 |
三、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目标 |
第三节 关于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相关理论 |
一、公共产品和财政分权理论:地方政府举债的理论基础 |
二、委托代理理论: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扩张的理论基础 |
三、权力制约理论:地方政府债务监督管理的理论基础 |
四、新公共服务理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目标的理论基础 |
五、路径依赖理论:赋予地方政府发债权的理论基础 |
第三章 地方政府债务的效应分析 |
第一节 地方政府债务的积极效应 |
一、经济效应 |
二、社会效应 |
第二节 地方政府债务的消极效应 |
一、形成地方财政风险 |
二、对金融风险产生传导效应 |
三、降低地方政府的公信力 |
第四章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分析 |
一、地方政府债务整体规模现状 |
二、部分省市情况 |
三、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分析 |
第二节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种类分析 |
一、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种类 |
二、地方融资平台中的债务 |
三、中央代地方政府发行的地方债 |
第三节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一、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成因分析 |
第五章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国际借鉴 |
第一节 新西兰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
一、举债权限 |
二、规模控制 |
三、预算管理和政府债务报告制度 |
四、风险管理 |
第二节 澳大利亚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
一、举债权限 |
二、管理机构 |
三、规模控制 |
四、预算管理和政府债务报告制度 |
五、风险预警机制 |
六、信用评级 |
七、债务化解 |
第三节 美国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
一、市政债券的种类 |
二、举债权限 |
三、管理机构 |
四、规模控制 |
五、预算管理和信息披露 |
六、债务担保 |
七、信用评级 |
八、风险预警 |
九、债务危机化解 |
第四节 日本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
一、举债权限 |
二、债务资金的主要来源及债务用途 |
三、计划管理和审计监督 |
第五节 国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启示 |
一、根据财政体制的特点进行债务管理制度的设计 |
二、建立完善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系 |
第六章 建立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基本框架 |
第一节 地方政府债务举债权限管理 |
一、地方政府举债权限管理 |
二、赋予地方政府发债权的必要性 |
三、赋予地方政府发债权的难点 |
四、赋予地方政府发债权的可行性 |
五、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制度设计 |
第二节 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控制 |
一、规模控制的指标体系 |
二、构建地方政府债务最适规模模型 |
第三节 建立和完善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管理 |
一、地方政府对债务预算管理的探索 |
二、建立和完善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的措施 |
第四节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 |
一、风险预警机制的涵义 |
二、风险预警模型的构建 |
第五节 债务信息披露制度 |
一、建立政府债务报告制度,规范政府资产、负债等财务状况的信息披露 |
二、公布相关的非财务信息内容 |
第六节 地方政府债务的监督机制 |
一、所有地方政府债务全部归口财政部门管理 |
二、立法监督 |
三、审计监督 |
第七节 债务偿还和化解机制 |
一、制定严格的偿款准备金制度 |
二、明确偿债责任,建立健全有效的地方政府债务责任追究制度 |
三、利用现阶段国有企业改制的契机进行存量债务的化解 |
第七章 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系的相关政策 |
第一节 进一步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 |
一、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 |
二、界定财政支出范围和债务支出范围 |
三、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创新考核机制 |
第二节 继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
一、强化政府间财力和事权的合理划分 |
二、完善政府转移支付制度 |
第三节 完善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 |
一、加快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发展 |
二、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的参与 |
三、完善金融市场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4)地方政府债务现状、成因与化解对策——对湖北荆门市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荆门市地方政府债务现状 |
(一) 荆门市政府性债务基本情况。 |
1.政府债务来源构成情况。 |
2.地方政府债务偿还情况。 |
3.地方政府债务逾期情况。 |
4.地方政府债务支出情况。 |
(二) 荆门市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主要措施。 |
1.完善债务管理制度, 规范举债行为。 |
2.明确偿债主体及来源, 化解债务风险。 |
3.编制政府偿债预算, 防范财政风险。 |
4.着力清收债权偿还, 降低债务风险。 |
二、荆门市政府债务的指标分析及风险评价 |
1.债务依存度指标分析。 |
2.债务负担率指标分析。 |
3.地方人均负债额指标分析。 |
4.债务偿债率指标分析。 |
5.债务逾期率指标分析。 |
三、地方政府债务成因分析 |
(一) 执行国家政策产生地方政府债务。 |
(二) 财政收支缺口累积地方政府债务。 |
(三) 体制缺陷和农村综合改革形成政府债务。 |
(四) 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催生政府债务。 |
(五) 监管机制不健全加重政府债务。 |
四、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对策建议 |
(一) 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 |
1.建立较为完善的债务风险管理组织。 |
(1) 风险管理决策机构。 |
(2) 风险管理执行机构。 |
(3) 第三方监督机构。 |
(4) 项目管理部门。 |
2.明确债务风险管理机制的基本内容。 |
(二) 建立地方政府债务政策激励机制。 |
1.界定政府职能消债。 |
2.完善财政体制减债。 |
3.政策激励帮扶还债。 |
(三) 建立地方政府债务科学管理机制。 |
1.强化政府债务控管手段。 |
(1) 要合理控制借债规模。 |
(2) 要实行地方债务统一归口管理, 全面编制政府性债务预算。 |
(3) 要建立和完善偿债渠道。 |
(4) 要实行债务责任追究制。 |
2.适度发行地方债券化债。 |
(四) 建立地方政府债务账户资金控制机制。 |
1.对于完全需要财政进行偿还的债务, 按以下管理措施来控制风险。 |
(1) 贷款发放管理程序。 |
(2) 贷款偿还管理程序。 |
2.对于部分需要财政偿还的债务, 按以下管理措施来控制风险。 |
(五) 健全地方政府债务资金使用的监督机制。 |
1.政府监督。 |
2.贷款主体自控。 |
3.第三方机构稽核。 |
(5)中国农村金融风险:问题、设计和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农村金融风险研究的进展 |
一、关于金融风险的基本理论 |
二、关于农村金融风险的成因 |
三、关于防范和化解农村金融风险的措施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三、本研究的可能创新 |
第二章 农村金融风险的理论涵义和经济分析 |
第一节 风险的性质与管理 |
一、风险的概念和性质 |
二、风险管理的理论分析 |
三、风险管理的实践步骤 |
第二节 金融风险与农村金融风险 |
一、金融风险的概念和特征 |
二、金融风险的表征分析 |
三、农村金融风险的相关概念 |
四、农村金融风险与一般金融风险的区别分析 |
第三节 农村金融风险的一般理论 |
一、马克思理论对金融风险的一般解释 |
二、有关金融风险的西方理论与假说 |
三、农村金融风险的特有理论 |
第四节 我国农村金融风险的表现形式和成因 |
一、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分析 |
二、农村金融风险的表现形式 |
三、我国农村金融风险的成因透视 |
第三章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农村金融风险管理的国际比较 |
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农村金融风险管理比较 |
一、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农村金融特点 |
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各经济类型的农村金融风险 |
第二节 台湾的农村金融风险管理及启示 |
一、完整、稳定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是台湾有效控制农村金融风险的基础 |
二、构建规范的合作金融体系,减少农村金融风险 |
三、台湾的农业信用保证制度能够有效分担贷款风险 |
四、存款保险制度是台湾地区减少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的关键因素 |
第三节 印度的农村金融风险管理及启示 |
一、放松对银行金融机构设立与扩张的限制,建立多元化的农村金融组织 |
二、放松对银行金融机构放款数量的限制,调整监管目标、方式和手段 |
三、放松对银行金融机构放款方向的限制 |
四、要求各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减少金融机构风险 |
五、积极采用新的金融工具和金融中介 |
六、放松对银行存贷利率及货币对外汇本的限制 |
七、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的监管体系 |
八、加大对农村金融违规的惩罚力度 |
第四节 韩国的农村金融风险管理及启示 |
一、农村金融管理机构的改革 |
二、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 |
第五节 启示 |
一、分离人民银行金融监管职能和货币政策职能,建构风险管理主体 |
二、加快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 |
三、增强金融机构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
四、建立有效的金融机构信用评估制度 |
五、实行谨慎的金融监管政策和金融财务会计政策 |
第四章 重构农村金融体系:防范与化解农村金融风险的首要条件 |
第一节 农村金融体系与农村金融风险:理论分析 |
一、农村金融体系的定义及功能探讨 |
二、农村金融风险与金融体系:基于金融体系脆弱性理论的考察 |
三、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内在脆弱性是金融风险的主要成因 |
第二节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的分析框架 |
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重构分析的方法论和切入点:转轨经济分析视角 |
二、我国农村转型特征对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的要求 |
第三节 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现状描述 |
一、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结构缺陷 |
二、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功能缺陷 |
第四节 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重构的基本设想 |
一、中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重构的约束 |
二、多观点下中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重构的讨论 |
三、结论性评述:重构中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
第五章 加强农村金融监管:防范与化解农村金融风险的重要依托 |
第一节 现代农村金融监管的作用 |
一、农村金融监管的定义与发展历程 |
二、农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
第二节 中国农村金融监管现状分析与优化路径 |
一、我国农村金融监管的制度变迁 |
二、以农村金融风险视角看我国农村金融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新形势下完善和加强我国现代农村金融监管的路径 |
第三节 现代农村金融监管的基础:内部控制机制 |
一、内控机制的定义 |
二、构建农村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制度的框架、标准及原则 |
三、构建标准的内部控制机制 |
四、现代农村金融监管:农村金融机构的外部监督控制制度 |
第四节 外部监管与内部控制协调分析 |
一、协调的必要性 |
二、协调的内容 |
第五节 农村问题性金融机构的救助制度 |
一、危机救助制度缺陷 |
二、构建金融机构救助制度 |
第六章 深化农村金融产权制度改革:防范与化解农村金融风险的基础 |
第一节 现代产权理论的基本观点与分析方法 |
一、产权的定义 |
二、现代产权理论的基本观点综述 |
三、金融产权及其特征 |
第二节 中国农村金融产权制度的历史考察 |
一、中国农村金融产权体制变迁 |
二、农村金融产权变革的必要性 |
第三节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改革政策建议 |
一、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分析 |
二、我国现行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的缺陷 |
第四节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改革的方案设计 |
一、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产权制度设计的原则 |
二、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改革方案设计:确立真正的合作产权制度 |
第五节 我国农村商业金融机构产权制度改革政策建议 |
一、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缺陷 |
二、我国农业银行产权改革的目标 |
三、农村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设计 |
第七章 优化外部环境:为防范与化解农村金融风险创造良好条件 |
第一节 农村宏观经济与农村金融 |
一、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特点和问题 |
二、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的内在关系 |
第二节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村金融 |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村金融的关系 |
二、农业产业化各阶段农村金融供求分析 |
第三节 农民文化理念与农村金融 |
一、中国农业文化的几个特征 |
二、农户的融资次序 |
第四节 社会信用、政策法律与农村金融 |
一、社会信用环境与农村金融风险 |
二、农村政策环境与农村金融风险 |
三、金融法律环境与农村金融风险 |
第五节 优化外部环境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
一、优化农村宏观经济环境,扶持乡镇企业发展 |
二、支持农业产业化,优化农村金融的外部环境 |
三、优化社会信用环境,提高农民素质 |
四、优化农村政策环境,加大对农村金融组织的保护 |
五、优化农村法律环境,加快合作金融立法 |
第八章 构建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管理系统 |
第一节 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主要框架 |
一、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必要性和运行程序 |
二、国内外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综述 |
三、构建我国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基本框架 |
第二节 农村金融风险预警系统构建的理论设想 |
一、建立农村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意义 |
二、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设想 |
第三节 农村金融风险预警系统构建的具体步骤 |
一、农村金融风险预警信息系统构建 |
二、农村金融风险预警指标系统构建 |
三、农村金融风险预警分析系统构建 |
四、农村金融风险预警处理系统构建 |
第四节 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管理状况 |
一、风险管理决策的一般理论分析 |
二、我国农村金融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 |
第五节 完善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管理体系的政策途径 |
一、完善农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政策途径 |
二、完善农业发展银行风险管理的政策途径 |
三、完善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的政策途径 |
第九章 农村金融发展:接轨与前景 |
第一节 WTO对中国金融业影响的一般分析 |
一、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国际环境 |
二、WTO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 |
第二节 机遇和挑战:中国农村金融 |
一、加入WTO对中国农业的影响 |
二、加入WTO对农业银行的影响 |
三、加入WTO对农业发展银行的影响 |
四、加入WTO对农村信用社的影响 |
第三节 WTO框架下未来农村金融风险防范 |
一、WTO框架下农村金融体系的未来前景 |
二、未来农村金融风险的表征分析 |
三、未来农村金融风险的防范措施探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房地产投资风险与防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3 房地产投资风险的经济理论 |
1.3.1 风险—收益原理 |
1.3.2 风险—效用原理 |
1.3.3 周期理论 |
1.4 本论文的相关界定、研究思路、创新点与基本框架 |
1.4.1 相关界定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创新点 |
1.4.4 研究基本框架 |
第二章 房地产的概念、投资的概念和特征、房地产现状分析 |
2.1 房地产的概念 |
2.2 房地产投资概念和特征 |
2.2.1 房地产投资概念 |
2.2.2 房地产投资特征 |
2.3 房地产现状分析 |
第三章 房地产投资风险的识别 |
3.1 风险识别 |
3.1.1 风险识别的内涵 |
3.1.2 风险识别的步骤 |
3.1.3 风险识别的技术工具 |
3.2 房地产投资过程风险识别 |
3.2.1 投资决策阶段的风险 |
3.2.2 土地获取阶段的风险 |
3.2.3 项目建设阶段的风险 |
3.2.4 经营管理阶段的风险 |
第四章 房地产投资风险评估 |
4.1 资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
4.2 模糊综合评价原理 |
4.3 模糊综合评价实例 |
第五章 房地产投资风险控制 |
5.1 企业方面对风险的控制 |
5.1.1 投资决策阶段的风险控制 |
5.1.2 土地获取阶段风险的控制 |
5.1.3 项目建设阶段风险的控制 |
5.1.4 经营管理阶段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
5.2 政府层面对房地产投资风险的控制 |
第六章 案例分析 |
6.1 项目概况 |
6.2 项目经济分析 |
6.3 项目风险识别 |
6.4 项目风险评估与防范 |
6.4.1 根据上面的投资费用列表进行盈亏平衡分析 |
6.4.2 用敏感性分析方法进行项目分析 |
6.4.3 概率分析 |
6.4.4 风险防范措施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同里古镇现代发展路径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基本框架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起点与“镇情”:历史基础与自然条件 |
第一节 名称与行政区划的沿革 |
一、名称沿革 |
二、行政区划沿革 |
第二节 人口的演变 |
第三节 自然地理条件 |
第二章 发展与局限:对传统经济的透视 |
第一节 农业与副业:传统经济发展之一 |
一、近代农业发展 |
二、建国初期农业发展 |
三、现代农业的发展 |
第二节 多元化工业:传统经济发展之二 |
一、手工加工业的早期发展 |
二、国营工业和县属集体企业 |
三、镇(乡)、村属集体工业 |
四、三资企业及个私企业 |
第三节 一度兴盛的商业:传统经济发展之三 |
第三章 探索与发现: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审视 |
第一节 传统文化的积淀 |
一、风俗习惯 |
二、传统建筑 |
三、文化教育 |
第二节 传统文化的价值审视 |
第四章 抉择与新发展:旅游业的崛起与品牌战略 |
第一节 发展旅游业的决策过程 |
第二节 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
第三节 旅游业发展中的挑战与问题 |
第四节 解决问题的措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中文详细摘要 |
(8)WTO背景下中国农业支持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 论 |
1.1 研究目的、意义及背景阐述 |
1.2 相关发展研究及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国实施农业支持政策的原由分析 |
2.1 经济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 |
2.2 农业的基础地位 |
2.3 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公共物品”属性 |
2.4 农业的高风险性 |
2.5 我国农业资源相对匮乏 |
2.6 入世后我国农业面临的特殊国际环境 |
2.7 法律的要求 |
第三章 WTO《农业协议》的相关规定及中国政府的承诺 |
3.1 WTO农业支持保护的基本框架 |
3.1.1 农产品市场准入 |
3.1.2 农业国内支持 |
3.1.3 出口补贴 |
3.1.4 动植物卫生与检疫措施 |
3.2 中国加入WTO在农业方面作出的承诺 |
3.3 WTO农业基本框架对我国农业支持的影响 |
3.4 我国农业国内支持的政策空间 |
第四章 我国支持保护农业政策的现状 |
4.1 我国支持保护农业的实证分析 |
4.1.1 按我国财政预算科目分析我国财政支农的规模及支出结构 |
4.1.2 按照WTO《农业协议》的框架分析我国农业支持的现况 |
4.2 我国农业支持保护存在的问题 |
4.2.1 我国的农业国内支持力度不足 |
4.2.2 我国农业支持政策结构需要调整 |
4.2.3 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要改进 |
4.2.4 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不合理,政策效率低 |
4.2.5 财政支农资金运行存在的问题 |
4.3 中国政府支持保护农业政策预期 |
第五章 国外农业支持政策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
5.1 国外支持保护农业的政策分析 |
5.1.1 财政投入政策 |
5.1.2 农产品价格政策和收入政策 |
5.1.3 进出口政策~[1949] |
5.2 国外支持保护农业政策的启示 |
5.2.1 不断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入 |
5.2.2 将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政策的重要目标 |
5.2.3 完善我国现行农业法律法规 |
第六章 完善我国支持保护农业政策的对策 |
6.1 实施农业支持政策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
6.2 我国农业支持政策调整的宏观构思 |
6.3 我国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新框架 |
6.3.1 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加农业投入总量 |
6.3.2 充分利用“绿箱”政策,调整财政支农结构 |
6.3.3 探索实施“蓝箱”措施的可能性 |
6.3.4 用好微量支持措施,合理运用“黄箱”政策 |
6.3.5 削减关税,逐步取消所有非关税壁垒 |
6.4 配套的体制改革 |
6.5 配套措施的完善 |
6.5.1 应对农产品贸易争端,促进农产品出口 |
6.5.2 完善农村金融制度 |
6.5.3 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增强农业抗灾能力 |
6.5.4 调整补贴的产业领域 |
6.5.5 加强农民自己合作组织的建设 |
6.5.6 加强政府支农政策实施的监督 |
6.5.7 促使发达国家减少其农业支持 |
6.5.8 加快完善农业法律法规政策 |
第七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 谢 |
作者简介 |
(9)信用合作组织:理论与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0 导 论 |
0.1 合作组织概述 |
0.1.1 合作组织的界定 |
0.1.2 合作组织的发展 |
0.1.3 信用合作组织的发展 |
0.1.4 中国的信用合作组织 |
0.2 合作思想回顾 |
0.2.1 早期合作思想 |
0.2.2 古典经济学的合作思想 |
0.2.3 马克思主义合作思想 |
0.2.4 现代合作经济理论简介 |
0.3 分析方法简介 |
0.3.1 博弈论概述 |
0.3.2 概念框架 |
0.3.3 博弈均衡 |
0.4 论文的结构 |
0.4.1 理论部分 |
0.4.2 实证部分 |
0.4.3 逻辑结构 |
1 重复博弈与合作 |
1.1 有限次重复博弈与不合作 |
1.2 无限次重复博弈与合作 |
1.3 不完全信息下的声誉模型与合作 |
1.4 重复博弈与合作组织 |
1.5 信誉与合作均衡 |
1.6 小结 |
2 监督与合作组织 |
2.1 监督与组织的产权结构 |
2.2 合作组织中的道德风险 |
2.3 不完美监督与合作组织的激励 |
2.4 监督与经济组织的演变 |
2.4.1 企业主制 |
2.4.2 互助的或非营利组织 |
2.4.3 合伙制 |
2.4.4 公司制 |
2.5 小结 |
3 平等、效率与合作均衡 |
3.1 合作组织的平等 |
3.2 霍尔姆斯托姆模型 |
3.3 麦克洛伊德模型 |
3.4 小结 |
4 退出与合作均衡 |
4.1 麦克洛伊德的观点 |
4.2 林毅夫的观点 |
4.3 董和道的观点 |
4.3.1 一次性博弈 |
4.3.2 重复博弈 |
4.4 普特曼和斯格曼的观点 |
4.4.1 不可退出的重复博弈 |
4.4.2 可退出的重复博弈 |
4.5 小结 |
5 信用合作社的发展历程 |
5.1 合作社的产生 |
5.1.1 欧文的合作社创举 |
5.1.2 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 |
5.2 信用合作社的产生 |
5.2.1 莱夫艾森信用社 |
5.2.2 舒尔茨信用社 |
5.3 中国信用合作社的起源 |
5.3.1 华洋义赈会创办的信用合作社 |
5.3.2 梁漱溟在邹平办的信用合作社 |
5.3.3 晏阳初在定县建立的信用合作社 |
5.3.4 陕甘宁边区的信用合作社 |
5.4 中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历程 |
5.4.1 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的历史阶段 |
5.4.2 中国农村信用社的性质演变 |
5.5 小结 |
6 信用合作原则的考察 |
6.1 合作的基本原则 |
6.1.1 罗虚代尔原则 |
6.1.2 国际合作社原则 |
6.2 信用合作的基本原则 |
6.2.1 莱夫艾森原则 |
6.2.2 舒尔茨原则 |
6.2.3 威廉.哈斯原则 |
6.3 信用合作原则的演变 |
6.3.1 互助性减弱 |
6.3.2 民主性削弱 |
6.3.3 营利性增强 |
6.4 中国农村信用社合作原则的考察 |
6.4.1 1951年《农村信用合作社章程准则(草案)》 |
6.4.2 1955年《农村信用合作社章程(草案)》 |
6.4.3 1990年《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暂行规定》 |
6.4.4 1997年《农村信用合作社章程(范本)》 |
6.4.5 中国农村信用社的合作原则实践 |
6.4 小结 |
7 信用合作社的治理结构 |
7.1 信用合作社的产权制度 |
7.1.1 信用合作社的典型产权制度 |
7.1.2 信用合作社产权制度的变化 |
7.1.3 中国农村信用社的产权问题 |
7.2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治理结构 |
7.2.1 权力机关--社员(代表)大会 |
7.2.2 决策机关--理事会 |
7.2.3 监督机关--监事会 |
7.2.4 经营机关--信用社主任(经理) |
7.3 中国农村信用社的治理结构 |
7.3.1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组织结构 |
7.3.2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治理实践 |
7.3.3 农村信用合作社治理的缺陷 |
7.4 小结 |
8 中国农村信用社的运行效率 |
8.1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经营特征 |
8.1.1 经营规模较小 |
8.1.2 资产结构异化 |
8.1.3 股金规模偏低 |
8.1.4 存贷款剪刀差 |
8.2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经营绩效 |
8.2.1 资产质量差 |
8.2.2 资金成本高 |
8.2.3 经营亏损大 |
8.3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制度性绩效 |
8.3.1 互助性质淡化 |
8.3.2 决策机制弱化 |
8.3.3 激励机制缺乏 |
8.4 小结 |
9 中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 |
9.1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背景 |
9.1.1 农村金融体系概览 |
9.1.2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地位 |
9.1.3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 |
9.2 农村信用合作社近年的改革实践 |
9.2.1 1996年改革方案 |
9.2.2 1998年改革方案 |
9.2.3 2003年改革方案 |
9.3 农村信用合作社面临的约束 |
9.3.1 历史债务包袱沉重 |
9.3.2 各级政府控制过严 |
9.3.3 信用合作的制度缺陷 |
9.4 农村信用合作社有效运行的条件 |
9.4.1 适宜的经济环境 |
9.4.2 充分的合作意愿 |
9.4.3 适时的外部推动 |
9.4.4 合理的制度构建 |
9.5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思路 |
9.5.1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目标 |
9.5.2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原则 |
9.5.3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重点 |
9.6 小结 |
参考文献 |
后 记 |
致 谢 |
四、供销社系统贷款减少的原因及对策——对邕宁县供销企业贷款的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整体性治理视角下的县级政府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研究[D]. 刘毅.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4)
- [2]手工业经济的基层管理变革 ——以浙江省慈溪县为个案(1949-1965)[D]. 严宇鸣. 复旦大学, 2013(02)
- [3]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研究[D]. 黄芳娜.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1(12)
- [4]地方政府债务现状、成因与化解对策——对湖北荆门市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 湖北省荆门市财政局课题组. 经济研究参考, 2010(04)
- [5]中国农村金融风险:问题、设计和前景[D]. 张耀平. 华中农业大学, 2007(02)
- [6]房地产投资风险与防范[D]. 付广平.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06(09)
- [7]同里古镇现代发展路径之研究[D]. 陈玮. 苏州大学, 2006(12)
- [8]WTO背景下中国农业支持政策研究[D]. 刘鸿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01)
- [9]信用合作组织:理论与实证[D]. 尹志超. 西南财经大学, 2004(03)
- [10]盘活供销合作企业货款的难点与对策——对藤县农行供销社货款的调查[J]. 黄飞彪. 广西金融研究, 199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