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相配电变压器在我国推广应用的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李睿[1](2012)在《城乡配电网中单相供电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智能配电网建设和城乡电网改造的不断深入,单相配电技术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也积极开展单相供电系统在城乡配电网中的应用研究。采用具有“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配电特征的单相供电系统,可显着降低线路损耗,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适应城乡电网多层次的用电需求,对于城乡电网中居民居住区等单相负荷相对集中的地区具有重要意义。单相配电技术已被国家电网公司确定为电网节能降损、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关键技术之一。为规范单相配电技术的应用,保证单相供电系统的可靠运行,与单相供电系统相关的诸多问题已成为亟需研究的课题。本文首先研究了单相供电系统运行原理及优越性,分析了单相供电系统对配电网三相负荷不平衡性、供电可靠性、线损和供电质量等方面的影响。结合我国城乡配电网现状,根据我国城乡配电网中单相供电系统不同供电区域的区域特性与负荷性质,给出了单相供电系统典型供电区域分类;通过科学运用电网规划理论、标准规范,优化组合供电系统各组成要素,设计了适用于不同负荷条件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单相供电系统典型供电模式,包括中、低压配电系统接入模式、供电单元与供电设备典型配置方案等环节,给出了单相供电系统配电变压器的选型方案。为保证单相供电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针对我国城乡配电网单相供电系统特点,设计了具有实用性与经济性的单相配电网故障自动定位与配变监测系统方案,并对其在单相配电网架空系统与电缆系统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本文最后结合实际项目,利用文中给出的单相供电系统典型供电模式,进行了单相供电系统典型设计,包括供电系统的中、低压配电系统接入模式、接地系统设计、故障自动定位与配变监测系统设计等环节,并重点完成了10kV柱上式单相配电变压器台区设计、一种新型单相配变监测计量箱设计和一种新型10kV单相预装式变电站设计。结果表明,给出的单相供电系统设计方案可有效地应用于我国城乡配电网中,能够为我国城乡配电网中老旧小区单相供电系统改造和新建小区单相供电系统推广实施提供参考。
刘崇伟[2](2009)在《城乡电网单三相混合配电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电网建设和改造的不断深入,节能降损已经成为现在城乡电网建设和改造的重要内容。与目前我国低压配电普遍采用三相四线制配电系统相比,将10kV线路引入负荷中心,按照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的原则采用单相配电新模式具有低压线路降损明显、电能质量高、供电可靠性高等优点。在国家大力提倡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今天,对节能降损占有绝对优势的单相配电方式必将有广泛的发展前景。为保证单三相混合配电模式的安全运行,与单三相混合配电模式相关的诸多问题已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针对这一新的课题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1.研究了单三相混合配电系统运行模式。介绍了应用于单相配电系统中单相配电变压器的结构特点和电气性能,对单相两线制、单相三线制以及单相配电与三相配电相结合的混合配电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对单三相混合配电系统运行解析,提出了单三相混合配电模式的优越性。2.研究了单三相混合配电模式的应用条件及适应范围。通过建立单相配电模式与三相配电模式的投资费用模型分析比较了应用单相配电模式与三相四线制配电模式的临界条件,提出了实施单相配电模式的应用范围。3.对城乡10kV配电网接线模式进行了研究。对10kV配电网中的各种常用接线模式的优劣特点和经济可靠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的不同接线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应用,为单三相混合配电技术方案中高压线路接线方式的选择提供了依据。4.设计了单三相混合配电系统的典型方案。对单三相混合配电模式中的负荷计算、配电导线截面选择、高压配电接线方式、低压接入方式、单相配电变压器容量、型号及位置确定、其他附属配电设备选择、单相配电模式用电安全等模块进行了典型设计,并进行了单相配电方式与三相四线制配电方式工程设计及其技术经济分析。
季涛[3](2006)在《基于暂态行波的配电线路故障测距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内外中压配电网广泛采用中性点非有效接地(包括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和经高阻接地)运行方式,以避免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又称小电流接地故障)时跳闸,造成供电中断。对于小电流接地故障,由于故障电流微弱、电弧不稳定等原因,接地故障点的定位比较困难,一直缺乏可靠的故障定位方法;对于短路故障,目前对其定位的诸多方法多不具有自动定位功能。因此,小电流接地系统线路故障的快速自动定位对于提高供电可靠性、减少停电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利用线路故障瞬间产生的暂态行波信号,根据双端行波故障测距原理实现配电线路小电流接地故障及短路故障的快速准确定位。主要做了以下方面的研究工作: (1)系统分析了小电流接地系统线路各种类型故障行波的暂态特征以及行波在配电线路中的传播特性。通过对故障行波暂态特征的分析发现,尽管小电流接地故障发生后线路稳态线电压和负荷电流保持不变,但其故障暂态过程仍然产生行波线模分量;相间短路故障暂态过程也产生行波线模分量,这样各种类型故障都可以利用参数较稳定的行波线模分量作为故障测距信号。通过对行波在配电线路中的传播特性分析发现,行波在配电线路中传播的过程中会发生复杂的折射和反射,从而单端行波故障测距原理不适合于结构复杂的配电线路。 (2)确定利用双端行波故障测距原理实现配电线路故障定位。提出基于时间中点的双端行波故障测距新方法,并给出了算法实现过程,解决了配电架空线、电缆混合线路波速度不连续的问题。在分析行波在配电线路末端反射规律的基础上,根据配电线路不同的结构特点,提出了“电压—电压”、“电流—电压”、“电流—电流”三种双端行波故障测距模式。 (3)提出利用配电变压器传变行波,解决配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中线路末端信号不易获取的难题,并对配电变压器的行波传变性能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暂态行波信号,配电变压器具有较快的上升时间和较高的截止频率,从而证明配电变压器能够有效传变行波波头信号,满足行
梁得亮,柳轶彬,寇鹏,蔡生亮,周堃,张明康[4](2020)在《智能配电变压器发展趋势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智能配电变压器是智能电网快速发展背景下构建新一代配电网的关键部件。结合新能源分布式电源、交直流混联配电网的发展趋势,文中分析了智能配电变压器的主要功能,指出实现智能配电变压器的关键在于利用电力电子技术使配电变压器具备丰富的控制功能。在此基础上,分析指出电力电子变压器(PET)与混合式配电变压器(HDT)是智能配电变压器的两类可选方案。对PET与HDT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列出基于PET,HDT及扩展型HDT的智能配电变压器的几种典型应用电路,并对其特点进行定性分析。基于一种具体的配电网应用场景,从工作原理、可靠性、经济性、可控性等方面对基于PET与HDT的智能配电变压器进行对比,并定性给出当变换功率比重增大时二者各项性能的变化规律。最后分析了智能配电变压器未来的发展趋势。
燕立强[5](2012)在《单相配电变压器运行监控仪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直以来,我国的低压配电系统广泛采用三相配电模式,存在线路损耗大、电压质量低、配变损耗高的问题。在国家电网公司重视发展节能减排项目、努力提高电压质量的新形势下,单相配电模式开始得到推广。本文为解决单相配电系统中配电变压器的监控问题,对配电变压器监控终端TTU (Transformer Terminal Units)进行了研究,设计了一种单相配电变压器运行监控仪(单相TTU),它能够实现对单相配电变压器运行状况的监测,保障配电系统的可靠运行。本文首先对课题的研究背景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单相配电变压器在单相配电系统中的应用原理,研究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概念及发展状况,并分析了TTU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作用;然后结合国内外TTU的研究现状,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提出了单相TTU的设计方案。通过对单相TTU的功能需求分析,提出了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其中选择运算速度快、功能全面、性能良好的dsPIC30F4011作为主控制器,能够充分保证系统整体功能实现的稳定性和快速性;选择高性能专用电能计量芯片RN8209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能够充分提高监测数据的精度;基于所选主控制器及其他外围器件进行了硬件设计,包括主控制器模块、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开关量输入输出模块、人机接口模块、时钟模块、通信模块以及电源模块等,并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滤波以及抗干扰等环节,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再利用开发软件对系统进行了模块化软件设计,提高了系统软件的可扩展性、可移植性;完成系统软硬件结合整体设计,通过调试实现了系统的功能,并对各个模块实现的功能进行了测试。本方案能够实现数据采集与存储、双向电能计量、本地实时监测以及远程监控等功能。与同类产品相比,单相TTU在能耗、抗干扰性、运算精度和速度、应用潜力、性价比方面显示出一定的优越性,具有精度高、稳定性高、实时性好、性价比高等特点,且完全能够满足单相配电系统的需求,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冯国青[6](2014)在《单相配电系统的研究与典型方案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单相配电技术是一种损耗低、稳定性强、可靠性高的配电技术,国家积极开展该技术在配网中的研究。但是,行业内未对单相配电技术出台详细的标准与规范来支撑该系统的全面推广,因此在国内尚未全面推广使用。本次研究是介绍了单相配电系统的概念、系统接线方式、系统优缺点,明确了单相配电系统的适用范围。同时结合中国配电系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一种符合国内实际的单相配电系统模式,并对所需设备的选型进行了论述,给出了两种适用的配电变压器类型,并通过完善故障定位系统,增强了单项配电可靠性。结合自己城市特点,完成了忻州市居民生活区的单相配电系统设计,并比较分析了三相配电系统与单相配电系统的电网损耗,为国内单相配电系统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肖万骏[7](2010)在《单相配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摘要: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十分重视单相配电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城网、农网不断推动单相变压器研发应用,开展单相配电方式的试点应用研究,该配电方式适宜推广应用于负荷密度不太高的城郊、农村中低压配电网,突出以高压靠近用户,显着缩短低压线路,充分发挥“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的配电优势,可以显着降低线损率、提高供电可靠性、提高电压质量、技术经济性好,适应负荷发展。与单相配电技术相关的诸多问题已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首先结合我国配电系统现状,根据实地的调查、分析研究,给出了几种单相配电模式,这些配电模式在现阶段能够稳定运行,可以推广应用于城网、农网中。为了对单相配电网络进行潮流计算,本文分析了单相双绕组变压器的耦合电路关系,建立了单相变压器的二端口电路模型,推导出了单相双绕组变压器的潮流计算模型。并针对单相配电网络的特点,本文采用U-Ⅰ型前推回代算法(前推过程中只修正电压、回代过程只修正电流)进行分析。针对负荷分散、长距离的单相配电方式容易出现三相不平衡问题,本文以前推回代潮流算法计算出的网络潮流分布为依据,通过变换单相负荷的接续相序来改善三相不平衡度。并以枚举法为基础,用最少的变换来确定出三相平衡度最佳的单相负荷的接续方案,高效的改善单相配电方式的三相不平衡度。本文最后针对—低压线损大、电压质量低的典型三相供电小区进行单相配电改造,设计出改造方案;对改造前后两种配电模式进行投资、损耗进行分析,运用投资回收期等方法验证单相配电模式较三相配电模式在经济上的优越性;采用文中给出的潮流算法计算该单相配电方案的潮流,并运用单相负荷接续变换法选择出平衡度最好的单相负荷接续方案。全面的验证了单相配电技术的优越性。计算的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模型和算法是有效可行的,为单相配电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徐泽玮[8](2006)在《我国非晶合金配电变压器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建议》文中研究指明在介绍国外的非晶合金配电变压器应用现状的背景下,对我国的非晶合金配电变压器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它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连雯[9](2020)在《考虑磁致伸缩效应的电力变压器振动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中国经济日益繁荣,电力行业也在稳步向前发展。随着我国电网建设的不断推进,电力变压器的电压等级与容量在过去的十年里不断提升。变压器的振动与噪声问题是伴随变压器进行电能变换过程中的固有现象,同时亦是衡量变压器品质的重要参数。变压器振动一方面会使结构件松动,损坏内部绝缘影响系统运行可靠性与经济性;另一方面伴随振动产生的噪声问题会影响变压器周围居民的身心健康。本文从变压器振动产生的机理出发,以小型隔离用单相变压器以及配电变压器为研究对象,针对运行过程中的铁心振动特性开展研究工作,主要内容如下:(1)研究了变压器振动机理以及铁心作为变压器内部最主要振动源的振动过程。针对硅钢片在磁致伸缩作用下的受力特点,将铁心柱与铁芯轭部等效为弹性杆体进行受力分析并推导其振动方程,为后续的建模工作提供理论依据。(2)在建立铁心等效振动方程的基础上,以变压器铁心振动特性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变压器内部电-磁-力多物理场耦合模型,分析了变压器内部电磁场与力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给出了边界条件。(3)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利用COMSOL有限元计算软件,构建了小型隔离用单相变压器铁心振动的电-磁-力多物理场模型,分析了激励电源在发生电压偏移以及频率偏移等不同工况下的变压器铁心的振动特性,最后得出了单相变压器铁心所受应力分布变化规律以及位移分布变化规律。(4)针对某型号配电变压器铁心振动特性,构建了该变压器的铁心振动电-磁-力多物理场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了当激励电源幅值不同时铁心振动规律,当激励电源频率不同时铁心振动规律,当谐波含量不同时铁心振动规律,并计算了铁心体积不同时铁心质量单元应力和损耗的数值。本文对于不同工况下电力变压器振动特性的研究,为实现电力变压器减振降噪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颇为可靠的理论依据。
连子宽[10](2020)在《基于数据驱动的低压台区拓扑关系辨识》文中研究指明营配档案中的台区拓扑信息对于线损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准确的台区拓扑信息可以帮助管理人员分析线损来源,快速提出优化策略。在低压台区中,为计算管理线损,供电线路、台区变压器与用户三者间准确的拓扑连接关系缺一不可,包括供电线路与台区变压器间的“线变”关系、台区变压器与供电范围内用户的“变户”关系,以及台区下各单相用户的相位与接入表箱信息,无论哪一环节出现档案错误,都会影响整个线损计算,从而阻碍台区的精益化管理。在线损治理过程中发现异常线损,除“窃电”外,原因往往为营销拓扑档案更新不及时而导致营配档案不一致。工作实践中,这类问题需要依靠现场排查对拓扑档案进行校核,投入较多人力物力且效率低下。因此,亟需一种不依赖本地通信关系的线上排查方式。近年来各省市地区的智能采集设备覆盖率大大提升,提高了电力量测数据的可用性,海量数据不仅可以为线损分析和负荷预测等运维任务提供支撑,更为数据驱动的低压台区拓扑关系研究提供了可能。本文从低压台区的拓扑关系入手,根据不同供电环节的拓扑结构与量测数据特点,分别针对“线变”关系纠错、“变户”关系纠错以及台区用户接入信息辨识等三个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实际运行中,为平衡供电线路负载,调度人员会调整相应供电拓扑结构,对变压器进行线路倒闸操作,若营销档案未做相应记录,将影响最终的线损计算值。因此,需要及时对配网中变压器的线路所属关系进行辨识。本文综合考虑供电线路与配电变压器量测数据特性,提出一种数据驱动的线变关系纠错方法。首先,获取待分析线路各台区变压器的历史电压测量数据,分时段提取变压器间的余弦相似度特征矩阵;接着,将特征矩阵作为孤立森林检测器的输入,完成训练和预测的过程;最后,生成营配档案线变关系可能存在异常的变压器集合,实例分析的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线变关系纠错方面具有较高的查全率和查准率。基于正确的线变关系拓扑,进一步分析台区变压器与低压台区用户的拓扑关系,综合考虑台区变压器与低压用户量测数据特性,提出一种基于电量关系的变户关系纠错模型,建立关口电量与用户电量的关系方程,考虑用电量与线损的相关性进行求解,根据电量系数给出异常用户集合,为现场排查工作提供参考。算例分析的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具有较高查全率,具有一定实用性。经过上述对线变、变户关系的校核,用于线损治理的台区拓扑档案已精确到各个低压供电台区,只需进一步识别各用电用户的相位信息即可对台区错户、三相负荷不平衡等问题进行识别和治理。本文考虑低压供电台区的拓扑特性,提出一种数据驱动的低压台区用户接入信息辨识方法,以同一台区下各用户的电压数据集为输入,采用机器学习中的降维方法对用户特征进行提取,减轻原始数据集冗余性,得到保留主要特征的用户低维电压特征集;接着采用无监督学习中的聚类方法对降维后的用户特征进行聚类分析,识别各个台区用户的相位与接入表箱信息。实例分析的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综上所述,本文针对低压台区各个层次的营配档案不一致问题提出了数据驱动的拓扑辨识方法,基于采集系统的历史负荷数据,分别针对“线变”关系纠错、“变户”关系纠错以及低压台区用户接入信息辨识提出了数据驱动的辨识方法,可以为营配档案校核与线损治理提供参考,减轻一线工作人员负担,便于台区精益化管理。
二、单相配电变压器在我国推广应用的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单相配电变压器在我国推广应用的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城乡配电网中单相供电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单相供电系统应用与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主要工作 |
2 单相供电系统研究 |
2.1 单相供电系统解析 |
2.1.1 单相供电系统的基本特征 |
2.1.2 单相供电系统的接线方式 |
2.1.3 单相供电系统优越性与局限性 |
2.1.4 单相供电系统对配电网的影响 |
2.1.5 单相供电系统应用场合 |
2.2 单相配电变压器 |
2.2.1 D11单相R型卷铁心配电变压器 |
2.2.2 DH15单相非晶合金铁心配电变压器 |
2.3 本章小结 |
3 单相供电系统典型供电模式设计 |
3.1 单相供电系统典型供电区域分类 |
3.2 A类典型供电模式设计 |
3.2.1 中压配电系统接入模式 |
3.2.2 低压配电系统接入模式 |
3.2.3 供电单元设计与供电设备选型 |
3.2.4 接地系统设计 |
3.3 B类典型供电模式设计 |
3.3.1 中压配电系统接入模式 |
3.3.2 低压配电系统接入模式 |
3.3.3 供电单元设计与供电设备选型 |
3.3.4 接地系统设计 |
3.4 C类典型供电模式设计 |
3.4.1 中压配电系统接入模式 |
3.4.2 低压配电系统接入模式 |
3.4.3 供电单元设计与供电设备选型 |
3.4.4 接地系统设计 |
3.5 单相供电系统典型供电模式 |
3.6 本章小结 |
4 单相配电网故障自动定位与配变监测系统方案设计 |
4.1 单相配电网故障自动定位系统方案设计 |
4.1.1 配电网故障定位技术简介 |
4.1.2 基于故障指示器的单相配电网故障自动定位系统 |
4.1.3 单相配电网故障自动定位系统在架空系统中的应用 |
4.1.4 单相配电网故障自动定位系统在电缆系统中的应用 |
4.2 单相配变监测系统方案设计 |
4.2.1 单相配变监测系统总体构成 |
4.2.2 监控主站的功能及实现 |
4.2.3 单相配变监测仪的功能及实现 |
4.3 系统设计方案特点 |
4.4 本章小结 |
5 单相供电系统实例设计 |
5.1 单相供电系统在城网老旧小区实施实例设计 |
5.1.1 老旧住宅小区改造前状况 |
5.1.2 老旧住宅小区单相供电系统设计 |
5.2 单相供电系统在城网新建小区实施实例设计 |
5.2.1 新建住宅小区区域状况 |
5.2.2 新建住宅小区单相供电系统设计 |
5.2.3 新建住宅小区单相供电系统设计方案特点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城乡电网单三相混合配电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1.1 我国配电网现状及发展趋势 |
1.1.2 国内外单相配电技术发展现状 |
1.1.3 单三相混合配电技术特点 |
1.2 单三相混合配电技术相关问题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2 单三相混合配电系统运行解析 |
2.1 引言 |
2.2 单相配电变压器结构特点与电气性能 |
2.2.1 D14系列配电变压器结构特点 |
2.2.2 D14系列配电变压器电气性能 |
2.3 单相配电系统介绍 |
2.3.1 单相两线制供电系统 |
2.3.2 单相三线制供电系统 |
2.3.3 单三相混合供电系统 |
2.4 单三相混合配电系统优势 |
2.5 小结 |
3 单三相混合配电方式适用范围研究 |
3.1 单相配电方式数学建模 |
3.1.1 年总费用目标函数 |
3.1.2 配电投资数学模型 |
3.1.3 配电损耗数学模型 |
3.2 单相配电临界条件 |
3.3 单相配电模式负荷矩和适用范围确定 |
3.3.1 单相配电模式负荷矩确定 |
3.3.2 单相配电模式适用范围确定 |
3.4 小结 |
4 中压配电网供电模式 |
4.1 引言 |
4.2 配电网供电模式特点 |
4.3 中压配电网接线模式 |
4.3.1 架空线路接线模式 |
4.3.2 电缆线路接线模式 |
4.4 小结 |
5 单三相混合配电技术方案设计 |
5.1 负荷计算 |
5.1.1 电力负荷分类及计算原则 |
5.1.2 负荷计算方法 |
5.2 配电线路设计 |
5.2.1 配电导线截面选择 |
5.2.2 中压配电系统方案选择 |
5.2.3 低压配电半径确定 |
5.2.4 低压配电系统方案选择 |
5.3 变配电台区设计 |
5.3.1 配电变压器布点方式与节能效益分析 |
5.3.2 配电变压器不同布点方式技术经济比较 |
5.3.3 配电变压器选择和配电台区确定 |
5.4 单相配电模式用电安全 |
5.4.1 低压接地系统 |
5.4.2 配电变压器 |
5.4.3 其他配电设备 |
5.5 单相配电工程设计及其技术经济分析 |
5.5.1 三相四线制配电模式及其损耗计算 |
5.5.2 单相三线制配电模式及其损耗计算 |
5.5.3 技术经济比较分析 |
5.6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基于暂态行波的配电线路故障测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注释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定位现状及评价 |
1.2.1 主动式故障定位方法 |
1.2.2 被动式故障定位方法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1.3.1 本文主要工作 |
1.3.2 本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配电线路故障行波暂态特征分析 |
2.1 行波基本理论 |
2.1.1 行波的基本概念 |
2.1.2 波速度与波阻抗 |
2.1.3 行波的折射与反射 |
2.1.4 行波在传输过程中的衰耗 |
2.2 配电线路故障行波模量分析 |
2.2.1 模量分析基本原理 |
2.2.2 单相接地故障行波模量分析 |
2.2.3 短路故障行波模量分析 |
2.3 行波在混合线路中的传播特性 |
2.4 行波在线路分支处的传播特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配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实现方法 |
3.1 现代行波故障测距基本原理 |
3.1.1 D型双端行波测距原理 |
3.1.2 A型单端行波测距原理 |
3.1.3 E型单端行波测距原理 |
3.1.4 F型单端行波测距原理 |
3.2 配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原理的确定 |
3.3 基于时间中点的双端行波故障测距新方法 |
3.4 利用故障行波线模分量实现测距 |
3.4.1 模行波分量特性分析 |
3.4.2 利用行波线模分量实现测距 |
3.5 线路末端行波测量信号的选择 |
3.5.1 行波在线路末端的反射规律 |
3.5.2 三种双端行波故障测距模式的提出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配电变压器行波传变特性研究 |
4.1 利用配电变压器获取行波信号的重要性 |
4.2 故障测距用行波信号分析 |
4.2.1 行波特征频段的确定 |
4.2.2 行波有效传变对测量互感器的要求 |
4.3 变压器行波传变特性分析模型 |
4.4 配电变压器行波传变特性研究 |
4.4.1 变压器行波传变特性分析 |
4.4.2 变压器二次输出上升时间对测距的影响 |
4.4.3 变压器行波传变性能验证 |
4.5 三相配电变压器行波传变特征分析 |
4.5.1 三相配电变压器行波传变特征分析 |
4.5.2 三相变压器低压侧测距信号的选择 |
4.5.3 三相配电变压器行波传变特征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配电线路行波测距关键技术研究 |
5.1 行波信号的获取方式研究 |
5.1.1 一般配电线路行波信号获取方式 |
5.1.2 特殊配电线路行波信号获取方式 |
5.2 故障类型的快速识别 |
5.2.1 利用 TA记录的波形识别故障类型 |
5.2.2 利用 TV记录的波形识别故障类型 |
5.2.3 利用变压器记录的波形识别故障类型 |
5.3 超高速数据连续采集技术 |
5.3.1 目前行波数据记录方式及存在的问题 |
5.3.2 超高速数据连续采集技术 |
5.4 GPS精确时钟同步技术 |
5.5 行波测距系统数据通信方案 |
5.5.1 通信问题的解决方案 |
5.5.2 无线 GPRS技术的应用 |
5.6 故障测距可靠性的提高 |
5.6.1 影响故障测距可靠性的因素 |
5.6.2 故障测距可靠性的提高 |
5.7 故障测距精度的提高 |
5.7.1 行波波头到达时间的确定依据 |
5.7.2 波头起始点的准确识别 |
5.8 多分支线路故障测距 |
5.9 本章小结 |
第6章 仿真验证 |
6.1 仿真模型及参数 |
6.2 行波特征不受系统运行方式影响验证 |
6.3 行波各模分量特征仿真 |
6.4 单相接地故障测距仿真 |
6.5 短路故障测距仿真 |
6.6 分支线路故障测距仿真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行波故障测距试验系统及现场验证 |
7.1 配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试验系统 |
7.1.1 系统构成 |
7.1.2 系统工作原理 |
7.1.3 行波分析功能描述 |
7.2 配电变压器用作行波测量互感器验证 |
7.3 配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试验系统运行分析 |
7.3.1 人工故障试验及结果 |
7.3.2 电压互感器行波传变特征验证 |
7.3.3 试验结果分析及改进措施 |
7.3.4 现场实际运行数据统计 |
7.3.5 测距系统改进后的试验效果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及展望 |
8.1 研究过程所取得的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附录1 距系统实地运行数据 |
附录2 最新现场试验数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智能配电变压器发展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智能配电变压器的功能需求 |
2 基于PET的智能配电变压器 |
3 基于HDT的智能配电变压器 |
4 PET与HDT型智能配电变压器对比分析 |
5 变换功率比重对综合性能的影响 |
6 智能配电变压器发展趋势分析 |
7 结语 |
附录A |
(5)单相配电变压器运行监控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单相配电系统概述 |
1.2.1 单相配电系统的基本特征 |
1.2.2 单相配电变压器的应用 |
1.2.3 单相配电变压器运行状态的监测 |
1.3 配电自动化系统概述 |
1.3.1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概念 |
1.3.2 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状况及趋势 |
1.4 课题研究现状和意义 |
1.5 论文的主要工作 |
2 单相配电变压器运行监控仪总体方案研究 |
2.1 TTU的一般工作原理 |
2.2 单相TTU功能需求分析 |
2.3 单相TTU总体方案设计 |
2.4 主要实现方法的选择 |
2.4.1 主控制器的选择 |
2.4.2 单相计量芯片的选择 |
2.4.3 通信方式的选择 |
2.5 本章小结 |
3 单相配电变压器运行监控仪硬件设计 |
3.1 单相TTU硬件总体设计 |
3.2 单相TTU各功能模块设计 |
3.2.1 主控制模块 |
3.2.2 数据采集和处理模块 |
3.2.3 开关量输入输出模块 |
3.2.4 人机接口模块 |
3.2.5 时钟和存储模块 |
3.2.6 通信模块 |
3.2.7 电源模块 |
3.3 PCB板设计及硬件抗干扰 |
3.4 本章小结 |
4 单相配电变压器运行监控仪软件设计 |
4.1 单相TTU软件设计总体概述 |
4.2 编程语言和开发环境介绍 |
4.3 单相TTU软件具体设计 |
4.3.1 主程序设计 |
4.3.2 初始化模块程序设计 |
4.3.3 数据采集和处理模块程序设计 |
4.3.4 人机接口模块程序设计 |
4.3.5 时钟和存储模块程序设计 |
4.3.6 通信模块程序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单相配电变压器运行监控仪性能评估和测试 |
5.1 数据采集及计量功能评估 |
5.1.1 本地实时监测功能的实现效果 |
5.1.2 数据精确度测试 |
5.2 开关量监测及控制功能效果评估 |
5.3 人机接口模块测试 |
5.4 时钟和存储功能测试 |
5.5 通信功能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及结论 |
6.2 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单相配电系统的研究与典型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单相配电系统的现状 |
1.3 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单相配电系统的概述与分析 |
2.1 单相配电系统简述 |
2.1.1 单相配电系统的性质 |
2.1.2 单相配电系统的连接 |
2.2 单相配电系统的优缺点 |
2.2.1 单相配电系统的优点 |
2.2.2 单相配电系统的缺点 |
2.3 单相配电系统性能分析 |
2.3.1 单相配电系统的三相负荷不平衡 |
2.3.2 单相配电系统的电网损耗 |
2.3.3 单相配电系统的配电稳定性 |
2.3.4 单相配电系统的电压情况 |
2.3.5 单相配电系统的短路问题 |
2.3.6 单相配电系统的网内谐波 |
2.4 适用单相配电系统的用电类型 |
2.4.1 城市中低楼型生活区 |
2.4.2 乡村日常生活区 |
2.4.3 LED及常规照明等单相负荷设备 |
2.4.4 微型工业和商业配电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单相配电系统模式设计 |
3.1 接电方式 |
3.2 单相配电系统中设备选型 |
3.2.1 单相配变的选择 |
3.2.2 熔断器选择 |
3.2.3 避雷器选择 |
3.2.4 低压隔离开关的选择 |
3.2.5 断路器的选择 |
3.2.6 接地方案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单相配电系统故障智能检测系统研究 |
4.1 研究智能检测系统的意义 |
4.1.1 智能检测系统原理及设计 |
4.1.2 以故障指示器为主体的单相配电网问题智能检测系统 |
4.1.3 单相配电系统问题智能检测在电缆上的运用 |
4.2 单相配变监察体系 |
4.2.1 单相配变监察体系介绍 |
4.2.2 监察前台的工作内容及原理 |
4.2.3 服务后台体系介绍 |
4.3 体系设计特点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单相配电系统经典案例 |
5.1 忻州市城市居民区S配电情况介绍 |
5.2 忻州市城市居民区S单相配电系统设计 |
5.2.1 高压供电线路接入方法 |
5.2.2 低压配电系统接入方法 |
5.2.3 配电单元设计和配电装置选择 |
5.2.4 接地设计 |
5.2.5 故障智能检测和配变监察体系的应用 |
5.2.6 电网损耗计算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单相配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单相配电技术的研讨 |
1.3 国内外单相配电技术发展现状 |
1.4 本论文主要工作 |
2 单相配电系统及配电模式 |
2.1 单相配电系统概述 |
2.1.1 单相配电系统的基本特征 |
2.1.2 单相配电的接线方式 |
2.2 单相配电模式研究 |
2.2.1 中压配电系统模式 |
2.2.2 低压接入模式 |
2.3 单相配电的设备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3 配电网线损的计算 |
3.1 高压配电线路理论线损计算 |
3.2 低压配电网线损理论计算 |
3.2.1 低压线路理论线损的计算式 |
3.2.2 低压线路首段平均负荷电流的计算 |
3.2.3 低压线路等值电阻的计算确定 |
3.3 电能表的电能损耗计算 |
3.4 低压进户线的理论线损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4 单相配电网络的潮流分析 |
4.1 传统的低压配电潮流计算 |
4.1.1 低压辐射状网络潮流算法 |
4.1.2 算法比较 |
4.2 单相配电潮流计算 |
4.2.1 单相潮流计算的必要性 |
4.2.2 单相变压器模型 |
4.2.3 配电网其他元件模型 |
4.2.4 前推回代潮流算法 |
4.3 本章小结 |
5 单相配电的不平衡分析 |
5.1 三相不平衡的危害 |
5.2 解决三相不平衡的方法 |
5.2.1 加强无功补偿 |
5.2.2 设计中综合衡量负荷平衡分布 |
5.3 变换单相负荷接续相序法解决不平衡 |
5.3.1 变换单相负荷相序的定义 |
5.3.2 电压不平衡率的收敛判断 |
5.3.3 消除三相电压不平衡的算法 |
5.4 本章小结 |
6 单相配电技术的实施实例分析 |
6.1 改造方案 |
6.1.1 小区改造前状况 |
6.1.2 小区改造方案 |
6.2 方案改造后的节能效益分析 |
6.2.1 改造前后配网运行损耗计算 |
6.2.2 改造前后配网投资计算 |
6.2.3 节能效益分析 |
6.2.4 实施单相配电地区实际线损统计 |
6.3 方案改造前后的潮流分析 |
6.3.1 三相配电网络潮流计算 |
6.3.2 单相配电网络潮流计算 |
6.3.3 改造前后的线路潮流比较 |
6.4 平衡度最佳的单相负荷接续方案 |
6.4.1 根据经验确定的单相负荷接续方案 |
6.4.2 平衡度最佳的单相变压器接续方案 |
6.4.3 实施单相配电地区实际不平衡度统计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我国非晶合金配电变压器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前 言 |
2 国外的非晶合金配电变压器应用现状 |
2.1 美 国 |
2.2 欧 洲 |
2.3 日 本 |
2.4 印 度 |
2.5 东南亚和南亚 |
3 我国非晶合金配电变压器的生产和应用 |
4 对我国发展非晶合金配电变压器的建议 |
4.1 制定配电变压器能耗标准, 推广应用节能型非晶合金配电变压器 |
4.2 调整空载和负载损耗比例, 充分发挥非晶合金配电变压器的优越性 |
4.3 根据非晶合金铁心的特点, 适当增加阻抗电压数值 |
4.4 正确评价配电变压器的性能价格比, 制定合理的技术经济评价导则 |
4.5 单相配电变压器更能发挥非晶合金铁心的优点, 也有利于降低配电网线路损耗和建设费用 |
4.6 采用优惠政策奖励使用国产非晶合金材料, 促使我国非晶合金产业的发展 |
(9)考虑磁致伸缩效应的电力变压器振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研究的关键问题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力变压器振动机理与信号分析研究现状 |
1.2.2 变压器多物理场数值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1.3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变压器铁心振动机理及等效建模方法 |
2.1 变压器铁心振动模型 |
2.1.1 硅钢片磁致伸缩特性 |
2.1.2 铁心叠片电磁力分析 |
2.1.3 铁心振动等效模型 |
2.2 变压器铁心电-磁-力多物理场数值分析模型 |
2.2.1 电磁场计算数学模型 |
2.2.2 应力场计算数学模型 |
2.2.3 电-磁-力耦合计算 |
2.3 多物理场计算基本假设及材料属性 |
2.3.1 基本假设 |
2.3.2 材料属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小型E铁心单相隔离变压器铁心振动分析 |
3.1 小型隔离变压器铁心振动模型 |
3.2 不同工况下振动特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配电变压器铁心振动特性研究 |
4.1 配电变压器铁心振动模型 |
4.2 配电变压器振动特性计算 |
4.2.1 网格剖分与求解器设置 |
4.2.2 振动计算结果分析 |
4.3 不同因素对变压器铁心振动影响分析 |
4.3.1 理想工况下振动计算结果分析 |
4.3.2 激励电源频率对变压器铁心振动的影响 |
4.3.3 谐波含量对变压器铁心振动的影响 |
4.3.4 谐波激励下铁心振动特性频谱分析 |
4.3.5 铁心体积对振动及铁损特性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5.2 进一步工作设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基于数据驱动的低压台区拓扑关系辨识(论文提纲范文)
基金资助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本文研究现状 |
1.2.1 线变关系辨识研究现状 |
1.2.2 变户关系辨识研究现状 |
1.2.3 低压台区拓扑辨识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2 基于余弦相似度与孤立森林的配网线变关系纠错研究 |
2.1 引言 |
2.2 基于余弦相似度的线路配变特征提取方法 |
2.2.1 线路配变特征归一化 |
2.2.2 线路配变间余弦相似度计算 |
2.3 基于孤立森林的配网线变关系纠错方法 |
2.4 算例分析 |
2.4.1 线路配变关系纠错辨识结果 |
2.4.2 本章方法与其他方法的辨识率对比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电量关系模型的台区变户关系纠错研究 |
3.1 引言 |
3.2 基于电量关系的台区变压器与用户关系模型 |
3.3 基于电量加和关系的变户关系纠错方法 |
3.4 算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t-SNE与 BIRCH聚类的台区用户接入信息辨识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t-SNE的台区用户特征提取方法 |
4.2.1 台区用户电压数据集标准化 |
4.2.2 t-SNE特征降维 |
4.3 基于BIRCH聚类的台区用户拓扑辨识方法 |
4.4 算例分析 |
4.4.1 台区单相用户相位及接入表箱辨识结果 |
4.4.2 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工作总结 |
5.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单相配电变压器在我国推广应用的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城乡配电网中单相供电系统设计[D]. 李睿. 北京交通大学, 2012(10)
- [2]城乡电网单三相混合配电技术研究[D]. 刘崇伟. 北京交通大学, 2009(11)
- [3]基于暂态行波的配电线路故障测距研究[D]. 季涛. 山东大学, 2006(12)
- [4]智能配电变压器发展趋势分析[J]. 梁得亮,柳轶彬,寇鹏,蔡生亮,周堃,张明康.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20(07)
- [5]单相配电变压器运行监控仪研究[D]. 燕立强. 北京交通大学, 2012(10)
- [6]单相配电系统的研究与典型方案设计[D]. 冯国青. 华北电力大学, 2014(03)
- [7]单相配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 肖万骏. 北京交通大学, 2010(10)
- [8]我国非晶合金配电变压器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建议[J]. 徐泽玮. 金属功能材料, 2006(03)
- [9]考虑磁致伸缩效应的电力变压器振动特性研究[D]. 连雯. 南昌大学, 2020(01)
- [10]基于数据驱动的低压台区拓扑关系辨识[D]. 连子宽. 浙江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