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壤肥力概念与肥力评判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夏承伯[1](2020)在《马克思生产力论的生态意蕴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生产力论生态意蕴研究既有生态危机现实促逼与发展模式反思国际背景,又有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中国实践的国内发展需要,还有历史唯物主义迎接时代挑战,特别是生产力理论重新认识等学科内在发展需要。学界对此研究虽有所进展,但以往所做工作很大部分集中在传统生产力理论个别问题的提出与反思,这当然十分必要。然而,对马克思生产力论生态意蕴的自觉而系统的研究尚付阙如。由此,目前化整为零的碎片化研究和分散性探讨尚待改进,而化零为整的系统化研究和整体性推进亟待改善。传统“征服论”生产力论的实质是与工业文明相匹配的极端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在现实中的表现,其存在具有现实基础、认识论基础与思想根源。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失衡、现代社会经济系统失范、人类自身生存系统失调是其面临的三大困境,对此进行深度反思与批判是生产力生态内涵揭示的前提。从马克思生态哲学维度审视,马克思具有生产力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思想,自觉认识与利用自然并与之进行物质变换、能量转换、信息交换的生产实践过程所具有的现实综合力量,特别是其自然生产力、物质变换以及整体思维等层面使其具有表征自然生态再生产与经济社会再生产能力的丰富生态内涵,马克思生产力实质是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力量总和。马克思生产力生态内涵的挖掘研究,促使生产力发展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并发挥作为劳动者的人的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度之自觉性,促使生产力发展行进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之路,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生产力基本要素有内在本质上的生态向度。劳动者既有社会属性,又有生物属性,是其两者的对立统一。由于后者的存在,就决定了劳动者应该而且必须遵守生态法则,以效仿生态系统最优组合原则进行分工协作是其在生产力中发挥最佳功效的重要条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是其受剥削与异化的根本原因。劳动对象包括天然自然物与原料,只有在具备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前提下,劳动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若想资源能源持续利用,必须遵循不同种类的特性进行合理开发。劳动工具是人与自然物质变换能力与水平的重要标志,土地为劳动者提供了劳动场所与必要空间,机器异化加重了对劳动者与劳动对象的双重压榨与剥削。对科学技术的负效应进行生态化规范,大力发展生态科技,用环境思想教育提升人们的全球环境意识,培育堪当生态治理大任的时代新人。生产力结构经历“两种生产”到“三种生产”再到“全面生产”认识过程,包括自然生产力、社会生产力与人口生产力等结构类型。自然生产力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前提基础从而成为生产力发展第一源泉;社会生产力本质是生产力发展的物质变换,良性运行的社会生产力应该是内涵集约生产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人口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的能动力量更应注重人口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相匹配及防止其失调或失衡。自觉深度挖掘马克思生产力结构的生态蕴含,为深入理解并全面协调资源能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适度生产三者关系,并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建设以生态安全为基础的“两型”社会,健全生态良法与环境道德双重制度保障体系,具有重要学理价值与时代意义。生产力的生态功能在于实现自然界、人与自然、人类社会物质变换的有序高效。自然界之间新陈代谢承载自然生产力功能,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发挥劳动生产力功效,社会内部物质变换迸发社会生产力效能。资本主义的资本逻辑违背物质变换规律,导致物质变换断裂,资本主义制度破坏财富源泉,既污染城市环境,又造成乡村萧条,使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基础和环境条件异化。消除物质变换裂缝需要从人地双向互动与有机废物循环利用的思维变革、机器改良与科学进步的技术革新以及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等三方面入手。发展循环低碳经济,建设资源节约社会;重视土地修复恢复,推进生态农业创新;优化生态空间格局,探索绿色城乡模式是马克思生产力生态功能的重大价值借鉴。传统生产力标准主要以劳动生产率和生产工具为衡量标尺,单向度指向经济技术领域,缺乏生态维度。为此,生产力标准除体现人类社会的经济和技术标准,在当代更应该深度体现经济技术运行是否符合人类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生态标准。生产力生态标准要求严格遵守生产力发展受控于生态承载力阈值,在维护生态平衡下进行资源合理开发与综合利用,以期实现自然力内涵扩大利用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双赢目标。深入理解与严格践行生产力生态标准对于人们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理念,具有重要评估与考量价值。反思传统生产力论时代局限,挖掘生产力生态内涵,展示生产力生态要素,优化生产力生态结构,发挥生产力生态功能,秉持生产力生态标准,坚持马克思生产力论生态意蕴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实践品质,为绿色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实践作出积极的理论贡献。
王琛[2](2020)在《干旱半干旱区露天矿排土场土壤恢复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矿山复垦后土壤结构、功能的恢复是控制复垦后土壤生态系统状况的关键因素,土壤恢复力提供了衡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指标,可用作土壤管理可持续性的衡量标准。本研究选择内蒙古黑岱沟露天矿为研究区,以排土场土壤恢复为研究对象,结合野外调查与实测数据分析,分析排土场土壤的恢复特征及造成土壤生态系统退化的关键因素,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结构方程模型法对露天矿排土场土壤恢复力进行定量化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排土场作为退化土壤生态系统,由于土壤物质位移直接引起排土场土壤结构和功能退化,与原地貌土壤相比,排土场复垦土壤容重较大。土壤养分退化、土壤肥力水平较低,土壤碱解氮含量、有机质含量呈现表聚性,植物根系对养分的利用程度较低。土壤生物多样性减少、活性降低。土壤化学性质和生物性质在不同年限的排土场有显着差异,即在不同恢复阶段其性质变化较为敏感。排土场植被恢复和土壤恢复是协同变化的,通过人工土壤改良技术,土壤物理结构状况改善,阳离子交换量、电导率等化学指标得到提高,土壤生物活性也有显着提升。(2)将土壤恢复力的定量化评价划分为土壤结构稳定性、土壤保水能力、土壤保肥能力、土壤生物活性四个维度。借助结构方程模型计算影响路径系数,结果表明,保肥能力、保水能力和土壤生物活性因素对土壤恢复力产生正向影响,影响系数分别为0.66、0.54和0.37,土壤结构稳定性因素对土壤恢复力产生正向影响,影响系数为-0.33,用结构方程模型解释土壤恢复力有着较好的拟合度。(3)土壤恢复力指数RI介于-0.2858至0.0433之间,均值为-0.629。1995年复垦排土场的RI值最大,2015年复垦排土场的RI值显着低于其他年份,随着恢复时间越长,土壤结构与功能的恢复能力越强。将整个研究区划分5个恢复力不同等级,复垦时间为24年的北排土场、复垦时间为11年的东排土场恢复力等级较高,复垦时间最短的4年的阴湾排土场的等级最低。沙棘、刺槐、山杏+油松、杨树+沙棘这几种复垦植被配置模式的样地被评价为最高恢复力等级。(4)土壤保肥能力、土壤生物活性与复垦时间、植被类型都有关联关系。通过改善土壤结构稳定性、选择种植刺槐、沙棘、山杏+油松等植物类型的人为控制方法,一定程度上改变排土场生态系统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缩短其恢复周期,以达到提高土壤恢复力的目的。该论文有图37幅,表29个,参考文献109篇。
王远鹏[3](2020)在《东北典型县域稻田土壤肥力时空演变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壤肥力作为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通过明确东北典型县域稻田土壤肥力时空演变特征,掌握典型县域稻田土壤肥力现状,为该区域稻田土壤合理培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对促进区域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黑龙江省方正县为研究区域,收集2007年方正县稻田土壤数据样点900个,并在2017年在该研究区域采取114个代表性点位的稻田土壤,选取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作为土壤综合肥力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根据东北稻田土壤特征,选择隶属度函数曲线,并确定隶属度函数转折点,依据模糊数学法的加乘原理,将用各土壤肥力指标的权重值乘以隶属度值并相加得到土壤综合肥力指数;采用GIS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确定2007年和2017年两个不同时间段方正县稻田土壤各项肥力指标和综合肥力指数的空间变异特征和分布格局,研究结果如下:(1)20072017年方正县稻田土壤pH呈下降趋势,整体土壤酸碱水平由中性降低至微酸性。2017年土壤pH均值为5.83。20072017年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值由25.63 g/kg上升到36.46 g/kg,年均上升1.08 g/kg。20072017年稻田土壤碱解氮含量均值由191.36 mg/kg下降到177.56 mg/kg。20072017年稻田土壤有效磷含量均值由28.16 mg/kg上升38.23 mg/kg,年均上升1.00 mg/kg。20072017年方正县稻田土壤速效钾含量均值由121.53 mg/kg上升到171.77 mg/kg。方正县稻田土壤各项肥力指标的变异系数的大小表现为:有效磷>碱解氮>速效钾>有机质>pH(2007年),有效磷>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pH(2017年)。(2)2007年土壤pH值空间分布较均匀,p H取值范围主要集中在6.507.00。2017年方正县稻田土壤pH呈现出由稻田中部向东西方向逐渐增加的趋势。20072017年方正县有机质变化趋势表现为由东南向西北有机质含量增长速率逐渐降低。2017年方正县以有机质含量处于一、二级水平的稻田为主,占比分别为22%和75%。2007年方正县稻田土壤碱解氮含量整体呈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岛状斑块较多。2017年土壤碱解氮含量表现为由西北逐渐向东南降低的趋势。2007年和2017年91%的稻田土壤碱解氮含量处于一级水平。2007年和2017年方正县稻田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布特征均表现为由中部向东北和西南两个方向逐渐增加。2017年方正县以土壤有效磷含量处于一、二级水平的稻田为主,分别占比为46%、63%。2007年方正县稻田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布均匀,89%的稻田土壤速效钾含量处于三级水平。2017年稻田土壤速效钾含量呈中部低、南和东北高的分布特征,以土壤速效钾含量处于二级水平的稻田为主,占比为96%。(3)在不同成土母质和土壤类型的条件下,土壤pH、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在不同的时间点均未表现出显着差异。2017年方正县三种成土母质的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依次为:坡积物>冲洪积物>冲积物。2017年方正县四种土壤类型的有机质含量依次为:新积土>白浆土>草甸土>黑土。2007年方正县白浆土的碱解氮含量显着低于其他三种土壤(P<0.05),2017年黑土的碱解氮含量最低。2017年方正县由坡积物形成的稻田土壤碱解氮含量显着高于其他两种成土母质发育成的土壤(P<0.05)。20072017年方正县稻田新积土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增长幅度最大,pH值下降幅度最大。(4)方正县稻田土壤整体肥力呈上升的趋势。2007年98%的稻田土壤处于中等水平以下,2017年61%的稻田土壤处于中等水平以上,20072017年方正县稻田土壤综合肥力指数均值由0.41上升到0.60。2007年方正县稻田土壤综合肥力指数分布不均。2017年方正县稻田土壤综合肥力指数整体呈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
叶伟娇[4](2020)在《安溪县茶园质量等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的茶产业生产发展虽已相对成熟,但仍面临着茶园零散、劳动力短缺、生产成本增加等问题。迫切需要通过茶园流转,推进茶产业生产向现代农业转变,茶园流转的核心工作之一是以茶园质量为依据的价值评估。因此,构建茶园质量等级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为茶园流转时的价值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提高茶园的科学化管理水平。本文在借鉴林地质量与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文献阅读、专家问卷和茶园实地考察,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粒子群优化算法构建茶园质量等级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筛选了茶园质量等级评价指标。在定义茶园质量的基础上,根据林地质量和耕地质量的指标选取,后由德尔菲法专家问卷,根据主导性原则、可量化原则、可行性等原则,拟选取气象、土壤、地形地貌、茶树质量、茶园结构与安全5个方面27个指标作为茶园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2.确定了茶园质量等级评价指标的权重。将132位专家的问卷数通过层次分析法和粒子群优化算法得出权重,分别为气象(0.2211)、土壤(0.38)、地形地貌(0.0607)、茶树质量(0.2211)、茶园结构与安全(0.1171)和27个二级指标的权重。并通过SPSS24.0对茶园质量等级评价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可知茶园质量等级评价指标间隶属关系明显,指标选取具有一定准确性。3.制定了茶园质量等级评价指标的评分标准。根据期刊文献的最新研究成果,结合《茶树栽培学》初步制定27个二级指标的评分标准,根据多次专家访谈意见和安溪县9处茶园实地评价结果进行修改,最终确定二级指标评分参考标准。4.构建出茶园质量等级评价指标体系,划分了茶园质量的等级。通过筛选茶园质量等级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粒子群优化算法得到茶园质量等级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制定茶园质量等级评价指标的评分标准,最终构建茶园质量等级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该体系对安溪县9处茶园进行指标修正,划分茶园质量的等级。5.提出茶园质量等级评价政策建议。依据茶园质量等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修正结果,提出构建茶园质量等级评价共享平台、建立茶园质量等级第三方评价机制、促进茶园流转市场的规范化和加强茶园可持续发展建设的政策建议。
魏光普[5](2019)在《轻稀土尾矿库周边植被恢复模式及其土壤修复效应研究》文中指出包头轻稀土尾矿库周边由于长期受轻稀土污染,导致表层土壤呈黑色,土壤理化性质恶化,原生植物群落稳定性变差,呈现逆向演替趋势,人工营造的乔灌木大量死亡。针对上述诸多问题,本论文以轻稀土尾矿库1km范围作为研究地,S1~S5为不同方位的采样区,系统研究了现有植物多样性和植物群落特征基础上,选取不同植物群落修复土壤效应、筛选轻稀土富集和耐受植物,制作植物-菌根环保盆、植物群落评价并对现有群落模式优化等,以期为科学指导土壤修复和提高人工植被修复效应提供有力支撑。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调查植物多样性和区系分布,显示该区域共计30科70属101种植物,占包头市及中国种子植物科、属、种总数的31.58%,18.42%,11.98%和9.97%,2.06%,0.32%;植物群落特征显示S1区和S3区以野生植物群落为主,S2区以人工植物群落和野生植物群落构成,S4区和S5区为人工植物群落;植物群落演替水平处于较低阶段。2 土壤物理性质显示5个采样区均未达到土壤修复标准,S5区修复后土壤非毛管孔隙度与毛管孔隙度比值最高,随土层逐渐深入比值为0.21,0.25和0.30;土壤容重介于1.62~1.81 g·cm-3之间,超过极限值1.40 g·cm-3。化学性质显示5个采样区,土壤pH均下降为微碱性土壤;氮、钾和磷元素处于较低水平。土壤肥力评价显示,群落的植物多样性>植物数量>植被覆盖率>群落结构>裸地。土壤轻稀土植物修复结果显示,灌木优于乔木。3胡枝子对土壤中轻稀土镧(La)、铈(Ce)元素具有较强转移和吸收能力,是镧、铈轻稀土元素的富集植物。梭梭和白刺转移系数超过1,可作为镧、铈轻稀土元素耐受性植物与胡枝子进行配植。I.lilacina与油松在NW3区采集的土壤实验中接种率最高,La为34.16%,Ce为24.13%;植物吸收La元素提高1.03~2.66倍,Ce元素提高1.03~2.61倍,有效提高了油松吸收量。R.intraradices与胡枝子在NW3区采集的土壤实验中接种率最高,La为88.54%,Ce为74.81%,植物吸收La元素提高1.33~1.62倍,Ce元素提高1.32~1.37倍。4植物群落生态恢复特征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结果显示群落稳定性依次为S4>S5>S3>S2>S1。根据评价结果对现有植物群落优化,分为修复轻稀土污染模式,景观效果模式,经济效益模式和防灾模式。
杨鑫光[6](2019)在《高寒矿区煤矸石山植被恢复潜力研究》文中提出青海木里煤田是青海省煤炭资源的集中分布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海拔高,气候寒冷,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经过多年露天开采活动,造成大量煤矸石山堆积,严重影响区域生态环境安全。近年来,对该地区开展了大量的人工恢复实践,取得了一定生态效益。但是人工建植种、恢复措施等不同,往往造成恢复效果差别很大,有些甚至会导致恢复失败。基于此,亟需通过研究人工建植品种的环境适应性,判断不同恢复措施下的煤矸石山植被及生态系统恢复潜力,对于指导该地区生态恢复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青海木里煤田江仓矿区、聚乎更矿区煤矸石山作为试验地,研究秋季气温降低(自然降温)对3种人工建植草种抗寒性影响,同时,设置多种人工恢复措施处理,判断不同人工恢复措施及恢复时间下植被和渣山基质恢复效果等,在此基础上,建立煤矸石山人工草地植被和生态系统健康及恢复潜力评价模型,判断不同恢复措施的恢复潜力大小,提出木里地区煤矸石山适宜的生态恢复措施和手段。主要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随着秋季温度的逐步降低,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星星草(Puccinellia tenuiflora)3种植物游离脯氨酸、Na+、丙二醛含量逐步增加,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先增加后下降,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规律不一致,K+含量逐步下降,Ca2+含量无明显变化。3种植物越冬率达到96%以上,均能够安全越冬。3种植物具有不同的生理生化抗寒性机理,抗寒性综合评价结果为:冷地早熟禾>垂穗披碱草>星星草。3种植物土壤种子库密度差异巨大。通过综合比较,更适合低温环境条件下生长的植物为垂穗披碱草、冷地早熟禾。2.覆盖无纺布、喷施水杨酸、覆盖无纺布+喷施水杨酸等抗寒措施并没有造成人工草地群落组成和结构发生变化,各措施之间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没有显着差异(P>0.05),草地群落相似性程度高。与未采取任何抗寒措施的处理(CK)相比,覆盖无纺布、覆盖无纺布+喷施水杨酸措施均能不同程度上增加植被盖度、密度、高度和地上部分生物量干重,而单纯的喷施水杨酸措施对植被生长发育没有影响。采取春季覆盖无纺布的措施,可以加快植被和生态系统恢复进程。3.未覆土、中覆土(20-25cm)、厚覆土(40-45cm)3种覆盖深层底土措施下人工草地群落物种数4-5种,组成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同时也没有造成群落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的改变(P>0.05),各覆土样地群落相似程度高。人工植被群落与原始群落物种组成及结构差异巨大。随着土壤厚度的增加,植被盖度、密度、高度、地上部分生物量均显着增加(P<0.05),40-45cm土壤厚度样地盖度已接近原始群落水平,同时地上生物量显着高于原始群落(P<0.05)。土壤厚度的增加不同程度增加了土壤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但是增加幅度不显着(P>0.05),40-45cm土壤厚度条件显着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P<0.05)。40-45cm覆土是煤矸石山土壤复垦的有效措施。相关分析表明,除全钾之外,所有土壤指标与植物生长指标有正相关关系。从提高恢复效率及经济角度考虑,可通过施肥特别是施用有机肥替代覆土,通过植物-土壤相互促进,改善土壤质量,加快煤矸石山生态恢复进程。4.轻施肥、中施肥、重施肥、1年不施肥、6年不施肥等不同施肥水平对植物物种数没有造成影响,施肥量的增加促进了垂穗披碱草的生长繁衍,冷地早熟禾、星星草的重要值占比相应下降。施肥不会引起人工草地群落丰富度的变化,而多年不施肥后群落丰富度指数显着降低(P<0.05)。中施肥措施更有利于植物盖度、密度、高度和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增加,施肥量太大或者太小均不利于植物生长,不施肥特别是多年不施肥会造成人工草地严重退化。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土壤全氮含量变化不明显,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均不同程度增加,全钾、速效钾含量变化不明显,土壤有机质先增加后降低,土壤pH逐步下降但下降程度不显着,中度以上施肥水平措施是土壤性质得到改良的有效措施。5.人工建植、人工建植+覆土、人工建植+施肥3种恢复措施均能够形成人工草地群落,但草地群落组成差别较大,植被盖度、高度、密度及地上生物量等植物生长特征差异显着(P<0.05),3种恢复措施均显着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P<0.05),但与原始群落相比,短期人工恢复对土壤肥力及pH的改善作用依然有限。单纯的人工建植方式不利于高寒矿区生态恢复,采取人工建植+覆土或人工建植+施肥的组合方式,是恢复高寒矿区煤矸石山的有效途径。6.不同恢复时间人工草地群落物种组成差别不大,群落组成简单、物种数低。随着恢复时间的延长,垂穗披碱草、甘肃马先蒿(Pedicularis kansuensis)重要值逐步增加,而冷地早熟禾、星星草重要值逐步减少。恢复时间的延长引起人工草地丰富度指数逐步增加,但是增加程度不显着(P>0.05),多样性指数以及均匀度指数逐步下降,恢复4年后达显着性水平(P<0.05)。草地总盖度、总密度、平均高度、地上部分生物量变化均不明显,各处理间差异不显着(P>0.05),短期内人工草地植被生长相对稳定。随着恢复时间的延长,土壤中的全氮含量变化不明显,全磷含量略有增加,全钾含量略有减少,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显着下降(P<0.05),恢复4年与恢复当年相比分别下降了49.68%、66.07%、18.67%。恢复2年、4年后,土壤有机质增加趋势明显(P<0.05)。土壤pH值随着恢复时间的延长逐步增加,土壤由酸性逐步向中性过度。7.通过回归方程及预测模型判断,随着人工草地演替年限的增加,土壤全氮含量保持不变,全磷含量逐步增加,全钾含量有所下降,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明显,土壤酸碱性质得到改良,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土壤速效养分含量下降明显,人工草地植被盖度、密度、地上部分生物量有下降的潜在风险。对煤矸石山覆土改良土壤并建立人工草地群落后,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仍需采取施肥及补播等措施,保持土壤营养状况,维持一定程度的覆盖度和群落多样性,以防止人工草地退化。8.通过建立VOR/CVOR模型,对高寒矿区煤矸石山植被和生态系统健康等级及恢复潜力进行评价。在应用该模型过程中,针对煤矸石山生态系统恢复特点,将CVOR模型进行优化设计,提出了OCVOR模型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对18种恢复措施进行综合比较发现,施加人工恢复措施后,地上植被能够快速得到恢复,植被生长状况较好,但是在同等恢复条件之下,生态系统健康等级及恢复潜力仍然相对较弱。在人工建植期间或建植后,采取表土覆盖、中度以上施肥方式,植被恢复潜力和生态系统恢复潜力均表现较强,以上方式是木里地区煤矸石山有效的植被和生态系统恢复方式。通过聚类分析得出的结果与18种措施VOR、OCVOR健康等级、恢复潜力5级划分结果一致,聚类分析结果良好,符合实际状况。从减少经济投入的角度考虑,优先采用人工建植+覆盖无纺布+中度以上施肥的恢复措施,同时避免施肥量过大,对植物造成伤害。此外,需适当采取补播的方式增加人工草地盖度和生物多样性。
苏筱[7](2019)在《亚热带不同林龄泡桐人工林土壤肥力质量评价》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揭示不同林龄泡桐人工林对土壤主要肥力因素的影响,为该区域造林伐木年长选择和土壤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湘阴县五塘、袁家铺、新农村三地的四种林龄泡桐人工林和次生油桐林(对照)作为研究对象,设置了15个样地,调查了研究区的地形地貌、气候和土壤、植被概况,试验地的林下植被、坡度、坡向、海拔,共测定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指标29个。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出最小数据集,建立了不同林龄泡桐人工林土壤肥力质量评价体系,采用加权求和法、模糊综合评价法、DEA模型法评价了四种林龄泡桐人工林及对照的土壤肥力质量。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林龄泡桐人工林及对照的土壤在0-20cm土层中含水率、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最大持水量、最小持水量有显着差异(p>0.05),在20-40cm土层中含水率有显着差异(p>0.05),在40-60cm中毛管持水量有显着差异(p>0.05),而其余的土壤各项物理指标在不同林龄之间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2)不同林龄泡桐人工林及对照的土壤在0-20cm土层中土壤的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磷和土壤有效镁、铁的含量在不同林龄泡桐人工林土壤中存在显着差异(p>0.05);在20-40cm土层中土壤的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磷和土壤有效铁、锰、铜、锌的含量在不同林龄泡桐人工林土壤中存在显着差异(p>.05);在40-60cm土层中土壤的pH值、全氮和土壤有效铁、锰、锌的含量在不同林龄泡桐人工林土壤中存在显着差异(p>0.05);在60-100cm土层中土壤的全钾和土壤有效钙、镁、铁、锰的含量在不同林龄泡桐人工林土壤中存在显着差异(p>0.05)。而其余的土壤各项化学指标在不同林龄之间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3)不同林龄泡桐人工林及对照的土壤在0-20cm土层中脲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有显着差异(p<0.05),在40-60cm土层中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有显着差异(p<0.05),在60-100cm土层中磷酸酶活性有显着差异(p<0.05),而其余的土壤各项生物学指标在不同林龄之间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4)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共29个指标的相关分析表明:有较多对相关关系达到显着或极显着相关。通过建立了不同林龄泡桐人工林土壤肥力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MDS),选出最具代表性的12个指标为:容重、最大持水量、有机质、全磷、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钙、有效铁、有效铜、脲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P。(5)不同林龄泡桐林地的三种土壤肥力质量评价得分:基于加权求和法的土壤肥力质量评价得分,由大到小排序为:12年生泡桐人工林>1年生泡桐人工林>9年生泡桐人工林>对照>3年生泡桐人工林;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土壤肥力质量评价得分,由大到小排序为:12年生泡桐人工林>1年生泡桐人工林>9年生泡桐人工林>3年生泡桐人工林>对照;基于DEA模型的土壤肥力质量评价得分,由大到小排序为:3年生泡桐人工林>1年生泡桐人工林>9年生泡桐人工林>12年生泡桐人工林>对照。
陈藜藜[8](2018)在《黑龙江省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及调控研究》文中指出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是科学把握区域耕地安全状态的有效途径,既可掌握耕地系统安全运行存在的优势条件,为保障耕地系统安全可持续提供支撑,又可以预先发现耕地系统未来运行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成因,为提前实施预防耕地系统安全风险和化解警情的措施提供依据,是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重要基础。黑龙江省耕地面积丰富,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1.7%,是国家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黑龙江省耕地资源和粮食总量丰富,但部分地区耕地土壤污染、耕地生态环境破坏、水土流失以及农药和化肥施用过量等问题凸显,且2015年黑龙江省中、低等产田面积高达1580.49万hm2,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99.69%,耕地质量令人堪忧。因此,准确识别黑龙江省耕地系统安全状况并及时地做出科学预警,既保持区域的优势条件,保障耕地系统安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又准确识别出耕地系统安全问题区域可能存在的风险,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耕地系统安全调控途径和措施,对于保障全省耕地系统安全运行,实现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共同可持续至关重要。已有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及调控方面的相关研究,多从单一空间尺度,针对耕地资源数量、质量和生态的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简单组合进行预警研究,缺乏系统性的多尺度预警研究;对于预警现状评定和预警预测结果精度都较低,无法准确把握区域耕地系统安全警情状况,更缺少对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机理的探究,且耕地系统安全调控多为宏观对策建议,缺乏定量的、有针对性的、系统性的调控方案。本文以黑龙江省为研究区,基于其自然生态、社会经济以及耕地利用相关数据,引入生物免疫机理,从系统角度构建省、市和县域不同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体系,并运用主客观赋权法和数值转化方法构建基于改进突变级数的耕地系统安全预警评定模型,同时引入Elman神经网络模型,科学识别研究区不同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系统性把握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状态;分析不同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时空变化特征,并通过分析权重大小,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确定不同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变化的关键性驱动因素,阐明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变化的作用机理;分别通过调控预警直接影响因素和预警根本驱动因素,以定量的分区情景模拟和耕地格局优化的方式分别对市和县域(与斑块相结合)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进行调控,并结合省级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定性的宏观调控对策,构成研究区不同尺度的耕地系统安全调控方案。研究结果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研究结果表明:(1)从系统的角度尝试性地提出了耕地系统和耕地系统安全的概念,构建了基于生物免疫机理的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理论分析框架,并分别从政策推动调控、分区情景模拟调控以及耕地格局优化调控方式构建了省域、市域和县域不同尺度下黑龙江省耕地系统安全调控理论分析框架。(2)改进突变级数模型和Elman神经网络模型可为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现状评定和预警预测研究提供新的方法。改进突变级数模型揭示了不同尺度下近20年黑龙江省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现状结果,更能凸显评价对象之“优、劣”特征,更符合客观实际,且该方法是针对传统突变级数模型本身存在的缺陷而提出的,具有普适性;Elman神经网络模型揭示了未来20年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结果,测试拟合精度高,误差小,预测结果可靠。(3)不同尺度下黑龙江省整体耕地系统安全警情较高,耕地系统安全状况不容乐观,亟待合理有效调控。①省域尺度下1995~2014年黑龙江省耕地系统安全预警警度由“无警(安全或较安全状态)”上升至“轻警”,再至“中警”,且在当前警情发展态势下,2015~2034年预警警度处于“轻警”与“中警”之间;②市域尺度下1995~2014仅有2个市域处于较安全状态,3个处于重警状态,其他7个处于轻警和中警状态;且在当前警情发展态势下,2015~2034年12个地市中都有出现预警值降低的阶段,但整体上最终都呈现预警值升高的趋势,即各地市耕地系统安全警情还将有所增加;③县域尺度下2014年全省72个县域中,有69个县域处于预警状态,约为县域总数94%,处于轻警、中警和重警状态的县域分别为28、32和9个,仅有3个县域处于较安全状态。(4)不同尺度下黑龙江省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时空分异特征显着。①省域尺度下 1995~2014年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历史变化呈现较剧烈的波动特征,且在当前发展趋势下,2015~2034年将呈现与历史研究时段相一致的变化特征;②市域尺度下1995~2014年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值呈现一定的波动特征,且在当前发展趋势下,12个地级市中,除伊春市和绥化市外,其他10个地级市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变化都具有时间序列上的持续性,在未来将主要延续各自在近20年内的历史变化,大体上呈现先升高后降低,最终略有升高的趋势;重警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东南部的鸡西市和双鸭山市,以及西部的齐齐哈尔市和大庆市,轻警区(安全和较安全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黑河市、伊春市和牡丹江市等中北部和南部地区;③县域尺度下2014年西部县域预警水平最高,东部次之,南北轴带地区(包括中部)最低。预警值高-高型和低-低型以“组团”形式凸显,聚集性较强;预警值低-高型和高-低型县域较少,且零星分散。(5)构建面板数据模型科学有效实现了市域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时空变化的关键性驱动因素的识别。①人口自然增长率、自然灾害指数、单位耕地面积农业三废指数、单位耕地面积废水负荷量和森林覆盖率是1995~2014年市域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时空变化的关键性驱动因素,除森林覆盖率与预警值呈显着负相关外,其他4个驱动因素呈显着正相关;②科学有效的面板数据模型的构建应逐步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模型选择、工具变量检验和内生性检验,否则将可能产生伪回归现象。(6)构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实现了县域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空间分异的关键性驱动因素作用大小的空间化。①高程、坡度和年均气温3个自然因素和人均GDP、城镇化水平、地均农业固定资产投资、水土协调度、单位耕地面积农业三废指数和路网密度6个社会经济因素对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有着显着的影响,且影响的空间差异较为显着:高程和坡度对预警的作用呈现西北向东南递减规律;年均气温则是对西部和南部作用高,东部和北部作用低;水土协调度对预警作用呈现由东部向西部逐渐递减;人均GDP、城镇化水平、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单位耕地面积农业三废指和路网密度对预警作用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②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驱动因素空间可视化,回归系数随空间位置发生变化,充分考虑了各县域空间异质特征,能够精准地刻画各因素的空间变化特征,可为研究区耕地系统保护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7)单位耕地面积农业三废指数是省域、市域和县域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空间分异的共同关键驱动因素,亟待改变以增加农业三废的施用量提高粮食产量的恶性增长方式;在自然变化、区域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耕地效益相互作用下产生的“自然条件和人类经济发展—耕地经营方式—耕地效益—耕地系统安全”循环互动过程,是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时空动态变化的内在驱动机理,为耕地系统安全调控及土地利用的科学规划提供了更丰富的有效信息。(8)在省域尺度,从减少耕地系统“隐患”、增强耕地系统“免疫”、缓解耕地系统“压力”和提高耕地系统“响应”四个方面提出了整体性、宏观政策性的耕地系统安全调控措施;在市域尺度,分别设定3区(松嫩平原经济发展区、三江平原综合发展区和山地丘陵生态功能区)最优分析情景,通过调控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直接影响因素,未来20年(2015~2035年)市域耕地系统安全状态将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县域(与斑块相结合)尺度,通过调控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根本驱动因素,从优化耕地格局的角度,引入FLUS模型,设定不同模拟情景,确定了粮食安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综合调控情景下耕地格局最利于缓解耕地系统安全警情。
邵森[9](2018)在《山西太岳山针叶林土壤肥力随林龄和营林措施变化特征的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以6种林分类型(40年油松人工纯林、40年油松间伐人工纯林、60年油松人工纯林、80年油松人工纯林、40年华北落叶松人工纯林、40年油松华北落叶松人工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6种林分类型的土壤进行分层采样分析,得出不同林分类型土壤理化生物性质状况,包括土壤含水率、土壤容重、全氮、有机碳、铵态氮、硝态氮、速效钾、有效磷、微生物生物量碳、氮10种指标,并依托不同的类型对其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旨在为森林的经营、发展以及森林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重要科学依据。结果如下:间伐措施使得油松人工林表层土壤含水率降低,土壤容重增加。间伐后的油松林,其表层土壤养分(全氮、硝态氮、有机碳、铵态氮、速效钾)含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全氮、硝态氮、有机碳等指标在0-10cm 土层均显着提升,其中增幅最大的铵态氮含量为61.3%,增幅最小的速效钾含量为6.1%,仅全磷含量降低,间伐林在0-10cm 土层的全磷含量比未间伐样地下降约15.8%,在10-20cm 土层下降约17.5%。未间伐油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均高于未间伐林,油松间伐纯林土壤肥力综合指数为0.533,未间伐林为0.467。由此可见,油松间伐林的土壤肥力状况更优。不同林龄油松人工林的土壤容重大小排序为:40年油松人工林>60年油松人工林>80年油松人工林。土壤含水率大小排序为:60年油松人工林>80年油松人工林>40年油松人工林。全氮、铵态氮、硝态氮、速效钾和有效磷含量均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大,部分数据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其中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含量出现了显着的变化。0-10cm、10-20cm、20-30cm 土层的铵态氮随着林龄的递增分别增加 77.78%和 20.16%、82.20%和5.50%、38.53%和 25.97%,0-10cm 土层中的速效钾和有效磷含量随着林龄的增加显着增大,多数化学性质存在明显的表聚性。在0-10cm 土层中,各林龄油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碳(MBC)含量差异不显着,而80年林龄油松人工林的微生物氮(MBN)含量显着高于40和60年油松人工林,为55.17 mg·kg-1,在10-20cm 土层中,80年林龄油松人工林的MBC和MBN含量均高于40和60年油松人工林,分别为231.49 mg·kg-1和36.08 mg·kg-1,其中MBN含量具有显着差异。40年油松纯林、60年油松纯林和80年油松纯林的土壤肥力综合指数分别为0.363、0.500和0.568,由此可见,随着林分年龄的增加,土壤肥力评价指数逐渐提高不同林型人工林表层土壤含水率排序为:落叶松纯林>油松落叶松混交林>油松纯林,土壤容重排序为:落叶松纯林>油松纯林>油松落叶松混交林。全氮、有机碳、铵态氮和有效磷含量在油松落叶松混交林土壤中的含量最高,在油松纯林中的含量最低。硝态氮含量总体的趋势是油松纯林>落叶松纯林>油松落叶松混交林。油松纯林和油松落叶松混交林两种林分土壤中的速效钾含量显着大于落叶松纯林。MBC含量的排序为:落叶松纯林>油松纯林>油松落叶混交林,在0-20cm土层,三种林分MBN含量排序为:落叶松纯林>油松纯林>油松落叶混交林。土壤肥力综合指数排序为:油松落叶松混交林(SQI=0.53)>落叶松纯林(SQI=0.48)>油松纯林(SQI=0.40),由此可见油松落叶松混交林的土壤综合肥力最优,其次为落叶松纯林,最次为油松纯林。
王玉军[10](2017)在《基于地质环境约束的区域土地利用布局优化研究》文中提出地质环境主要是地球表层岩石、土、地下水共同构成的环境系统,是自然环境的本底和自然资源的赋存系统,也是人类生存的栖息场所、活动空间及生产生活所需物质来源的载体,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所有的土地利用活动均发生在地质环境系统中。伴随着我国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导致的土地利用激烈变化,地质环境急剧恶化,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问题频发,暴露出长期以来未根据地质环境约束开展土地利用活动、土地利用规划中地质环境因素缺位等不足。因此,系统地考虑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将地质环境影响因素融入土地利用规划中,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能够从源头上预防和减轻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问题,为探索“矿地融合”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在土地利用上体现出城镇用地、基础设施等建设用地快速扩张,耕地、未利用地不断减少,林地、草地等生态用地“U”型增长。在各类用地增减变化表象的背后,其驱动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因素、生态环境因素和地质环境因素。三类因素对土地利用的作用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相互作用和制约的:①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地质环境的变化均是双向影响关系;②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都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本底,两者的内涵在地形、水土等方面存在重叠与互动;③社会经济因素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是短期的、主动的,生态环境因素和地质环境因素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是长期的、被动的、决定性的;④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的本质关系是地球自然本底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互相作用、互为制约,地形、岩土、地下水、地质灾害是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地质环境因素,城镇开发、矿产开采、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耕作是影响地质环境的主要土地利用方式。从地质环境方面看,岩土、地下水和地质灾害对各类土地利用方式均存在制约影响;从土地利用方面看,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各种地质环境要素均有较大影响。土地利用变化与地质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是明显的,每一种互动关系中的影响机理也是明确的。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存在两面性,其正、负面影响可归纳为地质环境资源开发利用和地质环境问题两方面。一方面,地质资源作为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所提供的物质支持,包括了矿产、地下水、地热、地质遗迹等资源,其中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较强。另一方面,地质环境问题作为危害人类生存与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现状相冲突的不良地质作用或现象,包括地震、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和水土地质环境问题、特殊岩土地质环境问题以及矿山、城市、河湖水库、海岸带等其他地质环境问题,大部分对土地利用都有强约束作用,会阻碍土地用途的主动转变,抑或造成土地用途的被动调整。地质环境对某类土地用途的满足程度即为该土地用途的地质环境适宜性。由于地质环境因素繁杂,土地用途类型多样,不同土地用途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的指标体系不同。根据耕地、城镇用地、采矿用地的立地条件及其与各类地质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分别建立了耕地、城镇用地、采矿用地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①耕地的指标体系包括地形、土壤、水文、地质灾害、地质环境问题等5类16项评价指标;②城镇用地的指标体系包括地形、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质灾害、地质环境问题、地质环境资源等6类22项评价指标;③采矿用地的指标体系包括资源、安全、环保3类9项评价指标。针对各项评价指标,分别确定了适宜、较适宜、较不适宜、不适宜4个适宜性级别的评价标准。运用物元法构建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模型,使各项评价指标的量化值与适宜性级别直接关联;采用AHP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主、客观综合赋权法,更加科学、准确地反映不同地质环境因素对土地利用的相对影响程度。以徐州城市地质调查区为研究区进行实证研究,评价结果显示:①研究区耕地适宜性总体较高,铜山区利国镇和贾汪区大洞山极差;②研究区城镇用地适宜性总体较高,泉山区西部和东南部、铜山区局部区域极差;③研究区采矿用地适宜性两极分化,适宜和不适宜的范围均较大,鼓楼区东南部、云龙区南部、铜山区北部和东南部、贾汪区南部等区域极差。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地质环境数据资料完备的情况下,本文提出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方法具有可行性,能够较为全面、客观、准确地从地质环境的角度评价区域不同土地用途的适宜程度。基于不同土地用途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结果,在遵循现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区管制规则,突出地质环境约束、落实约束性指标、保护耕地和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对现行规划的土地用途分区和建设用地管制分区进行布局调整优化。针对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允许建设用地区,探讨具有普适意义的土地利用规划布局调整优化方法:①将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为不适宜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为非耕地,较不适宜的调整为一般农地区;②将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为不适宜的一般农地区调整为非耕地,适宜的优先调整为基本农田保护区,且尽量保证乡镇内部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不变;③对于允许建设用地区,将城镇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为不适宜的新增城镇村建设用地区,根据其耕地适宜性调整为一般农地区中的耕地、林业用地区或其它生态用途;将采矿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为不适宜的采矿用地区,根据其耕地和城镇用地适宜性及区位,调整为城镇村建设用地区、一般农地区、林业用地区或其它生态用途;④对于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中调出的耕地,优先从调出的允许建设用地区中补充,其次从一般农地区中的非耕地中补充,且尽量保证乡镇内部耕地面积不变;⑤对于允许建设用地区调出的新增城镇村建设用地区,优先从有条件建设用地区中补充,其次从现状城镇村建设用地区周边、城镇用地适宜性较高的一般农地区中补充,且尽量保证乡镇内部允许建设用地区面积不变。以徐州城市地质调查区为研究区进行实证研究,调整优化结果为:①研究区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2431.69公顷,面积保持不变;一般农地区调出2691.38公项,调入2623.64公顷,面积减少67.74公项;允许建设用地区调整248.03公顷,面积保持不变;允许建设用地区内部,采矿用地区减少215.81公顷,城镇村建设用地区增加215.81公顷;林业用地区增加67.34公顷,水域等其他用地区增加0.40公顷。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提出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方法能够在与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机衔接的基础上,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结果,对主要的几类土地用途分区进行空间布局调整,使现行规划布局方案更加科学、合理、安全、可行,弥补了现行规划对地质环境因素考虑不足的缺陷,是“矿地融合”理论实践的有益探索。
二、土壤肥力概念与肥力评判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土壤肥力概念与肥力评判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生产力论的生态意蕴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一)生态危机现实困境促逼反思发展模式 |
(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促进建设美丽中国 |
(三)唯物史观时代使命促使重构生产力论 |
二、研究述评 |
(一)学术史发展述评 |
(二)国外研究进展 |
(三)国内研究回顾 |
(四)学界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研究意义、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生产力的生态内涵 |
第一节 征服论生产力生态维度的缺失 |
一、征服论生产力存在的现实根据 |
二、征服论生产力存在的认识根源 |
三、征服论生产力存在的思想根由 |
第二节 生产力应有生态内涵意蕴阐释 |
一、生产力生态内涵揭示基本前提 |
二、生产力生态内涵发掘基本维度 |
三、生产力生态内涵阐释基本依据 |
第三节 生产力生态内涵及其价值阐发 |
一、生产力的生态整体主义之审视 |
二、生产力的环境发展共赢之审度 |
三、生产力的主观客观协调之审思 |
第二章 生产力的生态要素 |
第一节 生产力要素构成分歧依据辨析 |
一、基本要素论支持依据 |
二、多要素论的支撑理由 |
三、系统要素论内在根据 |
第二节 生产力基本要素生态意蕴辨识 |
一、劳动者的生态底蕴挖掘 |
二、劳动对象生态意蕴揭示 |
三、劳动资料生态向度阐释 |
第三节 生产力要素生态蕴含辐射价值 |
一、科学技术生态功能审度 |
二、教育本质绿色维度审视 |
三、人类生态意识深层提升 |
第三章 生产力的生态结构 |
第一节 生产力生态结构类型演进分析 |
一、两种生产的生态要义 |
二、三种生产的生态旨趣 |
三、全面生产的生态向度 |
第二节 生产力基本构成生态蕴含解析 |
一、自然生产力:生产力发展的第一源泉 |
二、社会生产力:生产力发展的物质变换 |
三、人口生产力:生产力发展的能动力量 |
第三节 生产力基本构成生态价值剖析 |
一、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 |
二、生态安全的两型社会 |
三、生态惠民的民生目标 |
第四章 生产力的生态功能 |
第一节 三重领域生产力生态功能挖掘 |
一、自然生产力的生态功能 |
二、劳动生产力的生态功效 |
三、社会生产力的生态使命 |
第二节 生产力生态功能异化现象解读 |
一、生产力生态功能异化现实表现 |
二、生产力生态功能异化原因剖析 |
三、生产力生态功能异化破解路径 |
第三节 生产力生态功能现实借鉴价值 |
一、循环经济与资源节约 |
二、土地修复与生态农业 |
三、空间优化与绿色城乡 |
第五章 生产力的生态标准 |
第一节 生产力生态标准历史参照缘由 |
一、生产力技术标准的反思 |
二、生产力经济标准的反省 |
三、生产力生态标准的确立 |
第二节 生产力生态标准时代评价尺度 |
一、生产力生态标准评价依据 |
二、生产力生态标准解读举要 |
三、生产力生态标准评判原则 |
第三节 生产力生态标准现实践行意义 |
一、自觉践行生产力生态标准 |
二、积极维护自然界生态平衡 |
三、积极推进节约型社会建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与课题研究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2)干旱半干旱区露天矿排土场土壤恢复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黑岱沟露天矿排土场概况及调查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样本采集与测定 |
2.3 数据统计与处理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黑岱沟矿排土场土壤生态恢复的基本特征 |
3.1 排土场土壤性质 |
3.2 排土场土壤生态系统特征 |
3.3 排土场植被恢复和土壤恢复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4 排土场土壤恢复力评价方法 |
4.1 排土场土壤恢复力概念 |
4.2 排土场土壤恢复力影响因子 |
4.3 土壤恢复力评价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5 黑岱沟排土场土壤恢复力评价与分析 |
5.1 排土场土壤恢复力评价指标分析 |
5.2 土壤恢复力评价与分析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野外调查表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东北典型县域稻田土壤肥力时空演变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土壤肥力的概念 |
1.2 土壤肥力评价指标与方法 |
1.2.1 土壤肥力评价指标及选择 |
1.2.2 土壤肥力评价方法 |
1.3 不同尺度的土壤肥力空间变异性研究 |
1.4 土壤肥力的影响因素 |
1.5 土壤肥力空间变异性的研究方法 |
第2章 引言 |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2 研究目标 |
2.3 研究内容 |
2.4 技术路线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
3.3 研究方法 |
3.3.1 土壤综合肥力评价方法 |
3.3.2 地统计学空间分析法 |
第4章 方正县稻田土壤pH时空演变特征 |
4.1 不同时期稻田土壤pH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 不同时期稻田土壤pH空间结构和分布特征分析 |
4.3 成土母质和土壤类型对土壤pH的影响 |
4.4 讨论与小结 |
第5章 东北典型县域稻田土壤有机质时空演变特征 |
5.1 不同时期稻田土壤有机质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 不同时期稻田土壤有机质空间结构和分布特征分析 |
5.3 成土母质和土壤类型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
5.4 讨论与小结 |
第6章 东北典型县域稻田土壤碱解氮时空演变特征 |
6.1 不同时期稻田土壤碱解氮描述性统计分析 |
6.2 不同时期稻田土壤碱解氮空间结构和分布特征分析 |
6.3 成土母质和土壤类型对土壤碱解氮的影响 |
6.4 讨论与小结 |
第7章 东北典型县域稻田土壤有效磷时空演变特征 |
7.1 不同时期稻田土壤有效磷描述性统计分析 |
7.2 不同时期稻田土壤有效磷空间结构和分布特征分析 |
7.3 成土母质和土壤类型对土壤有效磷的影响 |
7.4 讨论与小结 |
第8章 东北典型县域稻田土壤速效钾时空演变特征 |
8.1 不同时期稻田土壤速效钾描述性统计分析 |
8.2 不同时期稻田土壤速效钾空间结构和分布特征分析 |
8.3 成土母质和土壤类型对土壤速效钾的影响 |
8.4 讨论与小结 |
第9章 典型县域稻田土壤肥力评价及其时空演变规律 |
9.1 不同时期稻田土壤肥力贡献因子分析 |
9.2 不同时期稻田土壤肥力分布特征分析 |
9.3 小结 |
第10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安溪县茶园质量等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图 |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农地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 茶园质量评价体系国内外研究进展 |
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3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
3.1 理论基础 |
3.2 指标选择 |
3.2.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3.2.2 指标选取 |
4 问卷设计与调查 |
4.1 问卷设计 |
4.2 数据收集 |
4.3 信度与效度检验 |
4.3.1 信度分析 |
4.3.2 效度分析 |
5 茶园质量等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1 分析方法选择 |
5.1.1 层次分析法 |
5.1.2 粒子群优化算法 |
5.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5.2.1 重要性判断矩阵的构建 |
5.2.2 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 |
5.3 指标隶属关系分析 |
5.4 二级指标评分标准 |
5.5 茶园质量评价总分核算 |
6 基于安溪县9个案例的指标修正 |
6.1 研究区域概况 |
6.2 评价对象概况 |
6.3 评价结果与分析 |
6.3.1 评价体系应用结果分析 |
6.3.2 评价结果分析 |
6.4 茶园质量指标体系修正原则与结果 |
6.4.1 茶园质量指标体系修正的原则 |
6.4.2 茶园质量指标体系修正结果 |
6.5 茶园质量等级划分 |
7 政策建议 |
7.1 构建茶园质量等级评价共享平台,推进茶园规模化生产管理 |
7.2 建立茶园质量等级第三方评价机制,促进茶园价值评估的客观性 |
7.3 促进茶园流转市场的规范化,推动茶园流转市场的稳步运行 |
7.4 加强茶园可持续发展建设,切实提高茶园质量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与不足之处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茶园质量等级评价指标选择问卷 |
附录B 影响茶园质量等级评价指标权重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5)轻稀土尾矿库周边植被恢复模式及其土壤修复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研究区概况 |
1.1.1 区域位置概况 |
1.1.2 轻稀土尾矿库概况 |
1.1.3 轻稀土尾矿库周边自然环境概况 |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轻稀土尾矿库植物现状调查 |
2.1 研究区植被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调查方法 |
2.2.2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植物多样性分析 |
2.3.2 植物属的分布区统计 |
2.3.3 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植被多样性分析 |
2.3.3.1 S1区植物群落特征及多样性分析 |
2.3.3.2 S2区植物群落特征及多样性分析 |
2.3.3.3 S3区植物群落特征及多样性分析 |
2.3.3.4 S4区植物群落特征及多样性分析 |
2.3.3.5 S5区植物群落特征及多样性分析 |
2.3.4 尾矿库区域植物群落分布特征 |
2.4 小结 |
3 轻稀土尾矿库现有植被修复土壤效应分析 |
3.1 五采样区概况 |
3.2 研究方法 |
3.2.1 土壤物理性质分析 |
3.2.2 土壤化学性质分析 |
3.2.3 土壤轻稀土含量分析 |
3.3 植物群落分析 |
3.3.1 S5区植物群落分析 |
3.3.2 S4区植物群落分析 |
3.3.3 S3区植物群落分析 |
3.3.4 S2区植物群落分析 |
3.3.5 S1区植物群落分析 |
3.4 不同植物群落修复效应结果与分析 |
3.4.1 不同植物群落修复地土壤物理性质分析 |
3.4.2 不同植物群落修复地土壤化学性质分析 |
3.4.3 土壤肥力评价 |
3.4.4 不同植物群落修复地土壤轻稀土含量分析 |
3.5 小结 |
4 轻稀土镧和铈元素富集植物筛选 |
4.1 S5区概况 |
4.2 研究方法 |
4.2.1 土壤及植物样品采集 |
4.2.2 样品测定 |
4.2.3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表层土壤中镧和铈轻稀土元素的含量及分布 |
4.3.2 植物中轻稀土镧和铈元素含量分布 |
4.3.3 植物体内轻稀土镧、铈元素转移系数 |
4.3.4 植物中轻稀土镧和铈元素吸收系数 |
4.4 植物-菌根环保盆制作与应用 |
4.4.1 材料 |
4.4.2 方法 |
4.4.3 菌根环保盆的应用 |
4.5 小结 |
5 群落特征评价与植被恢复模式优化 |
5.1 植物群落修复理论基础 |
5.1.1 生态学理论基础 |
5.1.2 恢复生态学理论 |
5.1.3 景观生态学理论 |
5.2 植物群落生态恢复特征评价 |
5.2.1 植物群落特征指标选取 |
5.2.2 植物群落结构特征指标分析 |
5.2.3 基于专家-层次分析法的群落特征评价 |
5.2.4 权重的确立 |
5.2.5 植物群落特征评价方法的确立 |
5.2.6 植物群落特征评价标准的确定 |
5.3 轻稀土尾矿库生态修复植物群落特征评价 |
5.3.1 植物群落特征评价指标调查 |
5.3.2 植物群落特征评价 |
5.4 轻稀土尾矿库植物群落修复模式优化 |
5.4.1 修复轻稀土污染的植物群落模式 |
5.4.2 防灾为目的的植物群落修复模式 |
5.4.3 经济效益为目的的植物群落修复模式 |
5.4.4 景观效果为主的植物群落修复模式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7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6)高寒矿区煤矸石山植被恢复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综述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低温环境条件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2 不同恢复措施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3 不同恢复时间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动态 |
1.2.1 矿区环境问题及矿区生态恢复概念 |
1.2.2 煤矸石山生态恢复的基本途径 |
1.2.3 低温胁迫研究进展 |
1.2.4 植被恢复潜力研究进展 |
1.3 小结 |
第2章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1.1 低温对3 种人工栽培种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 |
2.1.2 不同人工恢复措施下植被恢复效果比较 |
2.1.3 不同恢复时间下植被和土壤恢复效果比较 |
2.1.4 基于VOR/CVOR模型下的高寒矿区煤矸石山植被恢复潜力评估 |
2.2 研究目标 |
2.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2.3.1 人工栽培种低温环境适应能力 |
2.3.2 不同人工恢复措施下的植被恢复效果 |
2.3.3 植被和土壤随时间的演替变化规律 |
2.3.4 不同人工恢复措施下植被恢复潜力大小 |
2.4 研究方法 |
2.4.1 技术路线 |
2.4.2 研究区自然概况 |
2.4.3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4.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章 低温对3种人工栽培种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 |
3.1 引言 |
3.2 样地选择 |
3.3 材料与方法 |
3.3.1 气象资料的选取 |
3.3.2 取样及指标测定 |
3.3.3 越冬率测定 |
3.3.4 土壤种子库测定 |
3.4 数据处理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自然降温过程中日气温变化特征 |
3.5.2 自然降温对3 种植物游离脯氨酸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5.3 自然降温对3种植物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3.5.4 自然降温对3 种植物丙二醛及钾钠钙离子含量的影响 |
3.5.5 自然降温条件下3 种植物抗寒性综合评价 |
3.5.6 自然降温对3 种植物越冬率及土壤种子库的影响 |
3.6 讨论 |
3.6.1 低温胁迫下植物渗透调节物质变化规律 |
3.6.2 低温胁迫下植物抗氧化酶系统变化规律 |
3.6.3 低温胁迫下植物体内无机离子变化规律 |
3.6.4 低温胁迫下不同栽培种抗寒性综合评价 |
3.6.5 低温胁迫下植物越冬率及土壤种子库变化特征 |
3.7 小结 |
第4章 基于改善低温环境条件的人工恢复措施研究 |
4.1 引言 |
4.2 样地选择与设计 |
4.3 材料与方法 |
4.3.1 指标的选取及测定 |
4.3.2 指标的计算 |
4.4 数据处理 |
4.5 结果与分析 |
4.5.1 不同抗寒措施下群落物种组成及重要值 |
4.5.2 不同抗寒措施下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
4.5.3 不同抗寒措施下植被盖度变化特征 |
4.5.4 不同抗寒措施下植物密度变化特征 |
4.5.5 不同抗寒措施下植物高度变化特征 |
4.5.6 不同抗寒措施下地上生物量变化特征 |
4.6 讨论 |
4.6.1 不同抗寒措施对人工建植草地群落组成和结构特征的影响 |
4.6.2 不同抗寒措施对人工建植草地生长特征的影响 |
4.7 小结 |
第5章 坡位不同引起的土壤厚度变化对植被及土壤特征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样地选择与设计 |
5.3 材料与方法 |
5.3.1 植物生长指标的选取和测定 |
5.3.2 土壤指标的选取和测定 |
5.4 数据处理 |
5.5 结果与分析 |
5.5.1 坡位不同引起的土壤厚度变化对草地群落物种组成的影响 |
5.5.2 坡位不同引起的土壤厚度变化对草地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 |
5.5.3 坡位不同引起的土壤厚度变化对草地群落相似性的影响 |
5.5.4 坡位不同引起的土壤厚度变化对草地植被生长特征的影响 |
5.5.5 坡位不同引起的土壤厚度变化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5.5.6 坡位不同引起的土壤厚度变化条件下植物和土壤的相关性 |
5.6 讨论 |
5.6.1 坡位不同引起的土壤厚度变化对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 |
5.6.2 坡位不同引起的土壤厚度变化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5.6.3 坡位不同引起的土壤厚度变化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5.6.4 植物生长与土壤性状的关系 |
5.6.5 水土流失的不利影响及其防治措施 |
5.7 小结 |
第6章 不同施肥水平对植被恢复及土壤特征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样地选择与设计 |
6.3 材料与方法 |
6.3.1 植物生长指标的选取和测定 |
6.3.2 土壤指标的选取和测定 |
6.4 数据处理 |
6.5 结果与分析 |
6.5.1 不同施肥水平下草地群落物种组成 |
6.5.2 不同施肥水平下草地群落结构变化 |
6.5.3 不同施肥水平下草地群落相似性 |
6.5.4 不同施肥水平下草地植被生长特征比较 |
6.5.5 不同施肥水平下土壤性质变化特征 |
6.5.6 不同施肥水平下植物生长和土壤性质相关性分析 |
6.5.7 施肥量与植物和土壤指标间的回归分析 |
6.6 讨论 |
6.6.1 不同施肥水平对群落物种组成及结构特征的影响 |
6.6.2 不同施肥水平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6.6.3 不同施肥水平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6.6.4 土壤和植物的相互作用 |
6.6.5 施肥量对植被和土壤的影响 |
6.7 小结 |
第7章 基于施肥和覆土措施的恢复效果比较研究 |
7.1 引言 |
7.2 样地选择与设计 |
7.3 材料与方法 |
7.4 数据处理 |
7.5 结果与分析 |
7.5.1 不同恢复措施下的植物群落组成特征 |
7.5.2 不同恢复措施下的植物生长变化特征 |
7.5.3 不同恢复措施下的土壤氮磷钾含量变化特征 |
7.5.4 不同恢复措施下的土壤有机质及pH变化特征 |
7.5.5 不同恢复措施下的植物和土壤指标相关性分析 |
7.6 讨论 |
7.6.1 不同恢复措施对人工群落物种组成及结构的影响 |
7.6.2 不同恢复措施对植物生长特征的影响 |
7.6.3 不同恢复措施对土壤性状的影响 |
7.6.4 土壤和植物的相互作用 |
7.7 小结 |
第8章 不同恢复时间对人工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
8.1 引言 |
8.2 样地选择与设计 |
8.3 材料与方法 |
8.4 数据整理 |
8.5 结果与分析 |
8.5.1 不同恢复时间下草地群落物种组成及变化特征 |
8.5.2 不同恢复时间下草地群落结构变化特征 |
8.5.3 不同恢复时间下草地群落相似性 |
8.5.4 不同恢复时间下植物生长变化特征 |
8.5.5 不同恢复时间下土壤性质变化特征 |
8.5.6 不同恢复时间下指标和土壤性质相关性分析 |
8.5.7 植物和土壤指标与恢复时间的回归分析及趋势预测 |
8.6 讨论 |
8.6.1 不同恢复时间对群落物种组成及结构特征的影响 |
8.6.2 不同恢复时间对人工草地植物生长的影响 |
8.6.3 不同恢复时间对土壤性状的影响 |
8.6.4 不同恢复时间下的植被与土壤环境关系 |
8.6.5 植被土壤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及演变趋势 |
8.7 小结 |
第9章 高寒矿区煤矸石山植被恢复潜力评价 |
9.1 引言 |
9.2 VOR/CVOR的植被恢复潜力评判模型概述 |
9.3 VOR/CVOR模型计算方法及解释 |
9.3.1 参照系统的的确定 |
9.3.2 基况(C)评价指数 |
9.3.3 活力(V)评价指数 |
9.3.4 组织力(O)评价指数 |
9.3.5 恢复力(R)评价指数 |
9.3.6 VOR/CVOR模型计算 |
9.4 CVOR模型优化、OCVOR模型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
9.5 草地生态系统健康等级及恢复潜力的划分 |
9.6 恢复潜力评价对象 |
9.7 结果与分析 |
9.7.1 不同抗寒措施下植被恢复潜力评价 |
9.7.2 不同土壤厚度措施下植被恢复潜力评价 |
9.7.3 不同施肥水平措施下植被恢复潜力评价 |
9.7.4 基于施肥和覆土措施下的植被恢复潜力评价 |
9.7.5 不同恢复时间下的植被恢复潜力评价 |
9.7.6 基于回归模型的植被和生态系统未来变化趋势预测 |
9.7.7 不同恢复措施植被和生态系统恢复潜力综合比较 |
9.7.8 基于VOR和 OCVOR的人工恢复措施重要性排序 |
9.8 讨论 |
9.8.1 对不同恢复措施的分类比较 |
9.8.2 对不同恢复措施的综合比较 |
9.8.3 不同恢复措施的重要性排序 |
9.9 小结 |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结论 |
10.2 特色与创新之处 |
10.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7)亚热带不同林龄泡桐人工林土壤肥力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土壤肥力质量研究进展 |
1.2.1 土壤与土壤肥力质量 |
1.2.2 土壤肥力质量评价 |
1.2.3 土壤肥力质量评价方法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
2.1.1 地形地貌 |
2.1.2 气候和土壤 |
2.1.3 植被概况 |
2.1.4 试验地概况 |
2.2 野外调查与采样 |
2.3 指标选取与采样方法 |
2.3.1 土壤物理性质测定 |
2.3.2 土壤化学性质测定 |
2.3.3 土壤生物学性质测定 |
2.4 土壤肥力质量评价方法 |
2.4.1 主成分分析(PCA) |
2.4.2 最小数据集(MDS) |
2.4.3 加权求和法 |
2.4.4 模糊综合评价法 |
2.4.5 数据包络模型 |
2.5 数据处理方法 |
2.6 研究技术路线 |
3 结果 |
3.1 泡桐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的分析 |
3.1.1 土壤容重 |
3.1.2 土壤含水率 |
3.1.3 土壤持水量 |
3.1.4 土壤孔隙度 |
3.2 泡桐人工林土壤化学性质的分析 |
3.2.1 土壤pH值 |
3.2.2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 |
3.2.3 土壤有机质 |
3.2.4 土壤大量元素 |
3.2.5 土壤中量元素 |
3.2.6 土壤微量元素 |
3.3 泡桐人工林土壤生物性质的分析 |
3.3.1 土壤脲酶 |
3.3.2 土壤蔗糖酶 |
3.3.3 土壤磷酸酶 |
3.3.4 土壤过氧化氢酶 |
3.3.5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
3.3.6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 |
3.3.7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 |
3.4 不同林龄泡桐人工林土壤指标间的相关分析 |
3.5 泡桐人工林土壤肥力质量评价 |
3.5.1 土壤肥力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5.2 土壤肥力质量评价指标的选择 |
3.5.3 土壤肥力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3.5.4 基于加权求和法的土壤肥力质量评价 |
3.5.5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土壤肥力质量评价 |
3.5.6 基于DEA模型的土壤肥力质量评价 |
3.5.7 小结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黑龙江省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及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多学科相结合方法 |
1.5.2 典型调查法 |
1.5.3 数理统计分析方法 |
1.5.4 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 |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7 创新点 |
1.7.1 构建了基于生物免疫机理的耕地系统安全预警识别体系 |
1.7.2 实现了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关键驱动因素的识别 |
1.7.3 构建了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驱动机理框架 |
1.7.4 探索了省-市-县多尺度的耕地系统安全调控方案 |
第2章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及调控理论分析框架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耕地系统安全 |
2.1.2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 |
2.1.3 耕地系统安全调控 |
2.2 理论基础 |
2.2.1 系统论 |
2.2.2 控制论 |
2.2.3 地域分异理论 |
2.3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理论分析框架 |
2.3.1 生物免疫机理应用于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的可行性分析 |
2.3.2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内容 |
2.3.3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目标 |
2.3.4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结构流程 |
2.3.5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功能模块 |
2.4 耕地系统安全调控理论分析框架 |
2.4.1 耕地系统安全调控思想 |
2.4.2 耕地系统安全调控主体 |
2.4.3 耕地系统安全调控原则 |
2.4.4 耕地系统安全调控目标 |
2.4.5 耕地系统安全调控内容框架 |
2.5 总体理论分析框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及处理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自然地理条件 |
3.1.2 社会经济条件 |
3.1.3 耕地资源安全现状 |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数据处理 |
第4章 基于生物免疫机理的黑龙江省耕地系统安全预警 |
4.1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1.2 抗原(Ag) -抗体(Ab)框架模型 |
4.2 基于改进突变级数模型的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现状模型构建 |
4.2.1 改进的突变级数模型 |
4.2.2 现状评定模型的构建 |
4.2.3 预警评判标准 |
4.3 基于Elman模型的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预测模型构建 |
4.3.1 Elman神经网络原理及学习算法 |
4.3.2 预测模型的构建 |
4.4 省域尺度下研究区耕地系统安全预警 |
4.4.1 省域尺度下基于Ag-Ab模型的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指标体系 |
4.4.2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现状结果及分析 |
4.4.3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预测结果及分析 |
4.5 市域尺度下研究区耕地系统安全预警 |
4.5.1 市域尺度下基于Ag-Ab模型的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指标体系 |
4.5.2 耕地系统安全警情现状结果及分析 |
4.5.3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预测结果及分析 |
4.6 县域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 |
4.6.1 县域尺度下基于Ag-Ab模型的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指标体系 |
4.6.2 耕地系统安全警情现状结果及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黑龙江省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时空分异特征 |
5.1 省域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时间序列变化特征 |
5.1.1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历史变化特征 |
5.1.2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发展趋势特征 |
5.2 市域尺度下研究区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时空分异特征 |
5.2.1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历史变化特征 |
5.2.2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发展趋势特征 |
5.2.3 不同时段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空间格局特征 |
5.3 县域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空间分异特征 |
5.3.1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及原理 |
5.3.2 县域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空间分异特征 |
5.3.3 县域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空间自相关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黑龙江省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驱动机理 |
6.1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驱动因素分析模型构建 |
6.1.1 驱动因素的选取及分析 |
6.1.2 面板数据模型构建 |
6.1.3 最小二乘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构建 |
6.2 省域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驱动因素分析 |
6.2.1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驱动因素作用大小 |
6.2.2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驱动因素作用比较分析 |
6.3 市域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驱动因素分析 |
6.3.1 单位根检验 |
6.3.2 协整检验 |
6.3.3 面板数据模型的选择 |
6.3.4 组间异方差、序列相关和横截面相关检验 |
6.3.5 内生性检验 |
6.3.6 不同面板数据模型回归结果比较及驱动因素作用分析 |
6.4 县域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驱动因素分析 |
6.4.1 OLS模型估算结果 |
6.4.2 GWR模型估算结果 |
6.4.3 驱动因素的空间差异分析 |
6.5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驱动机理分析 |
6.5.1 不同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关键性驱动因素比较 |
6.5.2 自然生态因素对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驱动机理分析 |
6.5.3 社会经济因素对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驱动机理分析 |
6.5.4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驱动机理框架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黑龙江省耕地系统安全调控 |
7.1 省域尺度下基于政策推动的耕地系统安全总体调控 |
7.1.1 总体调控体系构建 |
7.1.2 基于政策推动的调控内容 |
7.2 市域尺度下基于情景分析的耕地系统安全分区调控 |
7.2.1 分区调控原则 |
7.2.2 分区指标体系构建 |
7.2.3 分区结果 |
7.2.4 分区调控情景设定 |
7.2.5 基于情景分析的各分区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变化趋势分析 |
7.3 县域尺度下基于耕地格局优化的耕地系统安全调控 |
7.3.1 耕地格局时空变化特征 |
7.3.2 基于耕地格局优化的耕地系统安全调控原理及模型 |
7.3.3 基于耕地格局优化的耕地系统安全调控技术框架 |
7.3.4 基于FLUS模型的耕地格局情景模拟 |
7.3.5 不同调控情景下耕地在不同地形上分布的耕地系统安全警情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9)山西太岳山针叶林土壤肥力随林龄和营林措施变化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土壤肥力研究概况 |
1.2.1 土壤肥力的概念和研究现状 |
1.2.2 土壤肥力评价指标 |
1.2.3 土壤肥力评价方法 |
2 研究地概况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2.1 研究目标 |
2.2.2 研究内容 |
2.2.3 研究技术路线 |
2.2.4 样地选择及林分调查 |
2.2.5 土壤样品采集及处理 |
2.2.6 样品测定 |
2.3 土壤肥力评价方法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油松间伐林和未间伐林的土壤肥力状况 |
3.1.1 间伐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
3.1.2 间伐对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 |
3.1.3 间伐对土壤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
3.1.4 间伐和未间伐油松人工林各土壤养分指标间关系 |
3.2 不同林龄的油松林土壤肥力状况 |
3.2.1 不同林龄油松人工林的土壤物理性状 |
3.2.2 不同林龄油松人工林的土壤化学性状 |
3.2.3 不同林龄油松人工林的土壤微生物学性状 |
3.2.4 不同林龄油松人工林各土壤养分指标间关系 |
3.3 不同林型的人工林土壤肥力状况 |
3.3.1 不同林型人工林的土壤物理性状 |
3.3.2 不同林型人工林的土壤化学性状 |
3.3.3 不同林型人工林的土壤生物学性状 |
3.3.4 不同林型人工林各土壤养分指标间关系 |
4 不同林分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
4.1 间伐对油松林土壤肥力的影响 |
4.1.1 主成分分析、隶属度和权重的确定 |
4.1.2 土壤肥力综合指数 |
4.1.3 土壤肥力综合指数 |
4.2 不同林龄的油松人工林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
4.2.1 评价指标的主成分分析、隶属度值及权重的确定 |
4.2.2 不同林龄油松人工林的土壤肥力评价综合指数 |
4.2.3 不同林龄油松人工林的土壤肥力评价综合指数 |
4.3 不同林型的人工林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
4.3.1 评价指标的主成分分析、隶属度值及权重的确定 |
4.3.2 不同林型的人工林土壤肥力评价综合指数 |
5 讨论与结论 |
5.1 间伐对油松人工林土壤肥力状况影响 |
5.2 不同林龄油松人工林土壤肥力状况 |
5.3 不同林型人工林土壤肥力状况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10)基于地质环境约束的区域土地利用布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3.3 数据来源 |
1.4 创新和不足 |
1.4.1 创新 |
1.4.2 不足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 |
2.1.1 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
2.1.2 土地利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
2.1.3 小结 |
2.2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 |
2.2.1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的必要性 |
2.2.2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的研究内容 |
2.2.3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的方法 |
2.2.4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的应用研究 |
2.2.5 小结 |
2.3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
2.3.1 土地利用布局的影响因素 |
2.3.2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方法 |
2.3.3 小结 |
2.4 文献述评 |
第3章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
3.1 基本概念 |
3.1.1 地质环境 |
3.1.2 地质环境评价 |
3.1.3 地质资源 |
3.1.4 土地利用 |
3.1.5 土地利用布局 |
3.1.6 土地利用分区 |
3.2 基础理论 |
3.2.1 系统论 |
3.2.2 灰色论 |
3.2.3 区位理论 |
3.2.4 人地协调理论 |
3.2.5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
第4章 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变化的相互影响 |
4.1 影响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
4.1.1 社会经济因素 |
4.1.2 生态环境因素 |
4.1.3 地质环境因素 |
4.1.4 各类影响因素的关系 |
4.2 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
4.2.1 地质环境对城镇土地开发的影响 |
4.2.2 地质环境对采矿活动的影响 |
4.2.3 地质环境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 |
4.2.4 地质环境对耕地利用的影响 |
4.3 土地利用变化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
4.3.1 城镇土地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
4.3.2 采矿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
4.3.3 基础设施建设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
4.3.4 耕地利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影响土地利用的地质资源利用方式与地质环境问题 |
5.1 地质资源与地质环境问题 |
5.1.1 地质资源及类型 |
5.1.2 地质环境问题及类型 |
5.2 地质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
5.2.1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
5.2.2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 |
5.2.3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 |
5.2.4 地质遗迹资源开发利用 |
5.3 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
5.3.1 地震 |
5.3.2 滑坡崩塌、泥石流 |
5.3.3 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 |
5.3.4 水土地质环境问题 |
5.3.5 特殊岩土地质环境问题 |
5.3.6 其它地质环境问题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面向不同地类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
6.1 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
6.1.1 耕地的立地条件及适宜性评价指标 |
6.1.2 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 |
6.1.3 评价指标来源及适宜性标准 |
6.2 城镇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
6.2.1 城镇用地的立地条件及适宜性评价指标 |
6.2.2 城镇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 |
6.2.3 评价指标来源及适宜性标准 |
6.3 采矿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
6.3.1 采矿用地的立地条件 |
6.3.2 采矿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 |
6.3.3 评价指标来源及适宜性标准 |
6.4 评价方法选择与模型构建 |
6.4.1 评价方法确定 |
6.4.2 地质环境物元评价模型构建 |
6.5 实证研究 |
6.5.1 研究区概况 |
6.5.2 研究区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
6.5.3 研究区城镇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
6.5.4 研究区采矿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
7.1 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布局管控及其问题 |
7.1.1 现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分区体系 |
7.1.2 现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分区的依据 |
7.1.3 现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分区的问题 |
7.2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原则和分区调整思路 |
7.2.1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原则 |
7.2.2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分区调整思路 |
7.3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分区调出方法 |
7.3.1 基本农田保护区调出 |
7.3.2 一般农地区调出 |
7.3.3 允许建设区调出 |
7.4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分区调入方法 |
7.4.1 基本农田保护区调入 |
7.4.2 一般农地区调入 |
7.4.3 允许建设区调入 |
7.5 实证研究 |
7.5.1 研究区现行土地利用规划布局方案 |
7.5.2 研究区土地利用分区调出 |
7.5.3 研究区土地利用分区调入 |
7.5.4 优化方案与现行规划方案对比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和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土壤肥力概念与肥力评判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生产力论的生态意蕴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夏承伯.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2]干旱半干旱区露天矿排土场土壤恢复力评价研究[D]. 王琛.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3]东北典型县域稻田土壤肥力时空演变特征[D]. 王远鹏. 西南大学, 2020(01)
- [4]安溪县茶园质量等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 叶伟娇.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2)
- [5]轻稀土尾矿库周边植被恢复模式及其土壤修复效应研究[D]. 魏光普.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8)
- [6]高寒矿区煤矸石山植被恢复潜力研究[D]. 杨鑫光. 青海大学, 2019
- [7]亚热带不同林龄泡桐人工林土壤肥力质量评价[D]. 苏筱.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8]黑龙江省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及调控研究[D]. 陈藜藜. 东北大学, 2018(12)
- [9]山西太岳山针叶林土壤肥力随林龄和营林措施变化特征的研究[D]. 邵森. 北京林业大学, 2018
- [10]基于地质环境约束的区域土地利用布局优化研究[D]. 王玉军.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