籼稻光敏基因不育杂交植株花粉株的生育性能

籼稻光敏基因不育杂交植株花粉株的生育性能

一、籼型光敏核不育水稻杂种花粉植株的育性表现(论文文献综述)

梁满中,王锋,殷小林,肖翡翠,张聪枝,高琴梅,刘伟浩,胡舒畅,陈良碧[1](2021)在《水稻的雄性不育性及其在杂种优势中的利用》文中研究表明雄性不育性是植物界存在的普遍现象,雄性不育系在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中起着重要作用。我国水稻杂种优势的利用经历了"三系法""两系法"和"第三代"杂交水稻的发展历程,该历程的实质就是水稻雄性不育系种子生产技术体系的发展。本文综述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两用核不育系和隐性核不育系在我国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中的研究进展,展望了水稻雄性不育系在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发展前景,以期为我国杂交水稻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倪金龙[2](2021)在《水稻低温敏核不育基因rtms6和rtms10介导的杂合雄性不育遗传规律研究》文中提出杂交水稻技术通过对杂种优势的利用,显着提高了水稻单产水平。基于细胞质雄性不育的三系法和基于光温敏核不育的两系法是当前杂交水稻技术的主要类型,这些技术成果的应用和推广,为我国稻米增产和保障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然而,随着生产的发展,三系法配组的不自由和两系法制种的风险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因此,研创一种配组自由、制种风险较低的杂交水稻新技术,对于杂交水稻的安全生产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雁农S(YnS)是一种低温雄性不育、高温可育的反向温敏核不育系(即与传统的光温敏不育系低温可育、高温不育的特性相反),育性转换临界温度为29-29.5℃,低于29℃表现为雄性不育。育种家们业已利用YnS选配出多个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在生产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效果。然而YnS低温敏不育性状的遗传规律尚不甚清楚,不育基因的定位和克隆也未见报道。此前的研究还发现:用YnS型不育系与传统两系不育系农垦58S及其衍生不育系7001S等进行杂交,其F1在各种光温条件下均表现出稳定的雄性不育现象。利用这一特点,我们育成了不受光温影响的新型雄性不育系天丰HS。这就更需要对YnS基因型进行深度解析,通过对相关功能基因的标记、定位和克隆,进一步揭示其遗传规律,更好的为育种应用服务。本研究围绕上述目标,在系统分析YnS低温敏不育性状遗传表现的基础上,精细定位和克隆了相关不育基因,揭示了YnS低温敏不育基因介导的光温稳定型雄性不育的遗传规律和应用前景。主要结论如下:(1)利用YnS分别与R608和L422杂交得到的F2分离群体,在第6和第10染色体上定位到2个控制低温敏核不育性状的主效位点,分别命名为rtms6和rtms10。通过进一步构建高世代回交分离群体,分别将rtms6和rtms10精细定位在~87kb和~55kb的物理区间内。转录组测序和RT-PCR分析显示,~87kb区间内的Loc_Os06g08380转录本在22℃低温条件下特异下调表达。遗传互补试验初步证明Loc_Os06g08380即为rtms6。~55kb区间内也发现了rtms10的候选基因,克隆和验证工作正在进行中。(2)利用YnS作不育基因供体转育而成的两个新遗传背景的材料,一个为R608背景的rtms6、rtms10、rtms6rtms10近等基因系,另一个为L422背景的rtms10近等基因系(L422自身携带有rtms6),分别将它们与1892S杂交,在长日高温和短日低温条件下观察不同F1植株的育性,发现仅rtms6rtms10型近等基因系与1892S杂交F1表现为光温稳定型不育,表明rtms6和rtms10共同作用导致了这种杂种光温稳定性雄性不育。(3)构建了YnS与1892F(轮回父本)低世代和高世代回交分离群体,在长日高温和短日低温条件下观察,稳定不育单株与可育单株均表现1:1的分离比。分子标记分析结果显示,稳定雄性不育性状与rtms10位点共分离,而与rtms6无连锁关系,表明1892F中已携带有rtms6基因,这种光温稳定型不育单株的基因型是rtms6YnSrtms6YnSrtms10YnSrtms101892F。因此,我们将这种杂种光温稳定型雄性不育称为杂合雄性不育(heterozygous male sterility,HMS)。(4)通过分子育种策略构建了具有1892F背景的低(反)温敏雄性不育系1892RS。通过大田种植和人工气候箱处理,1892RS(rtms6YnSrtms10YnS)与1892F(rtms6YnSrtms101892F)杂交F1在高温和低温条件下均表现为雄性不育,即HMS。将1892RS(rtms6YnSrtms10YnS)与1892F(rtms6YnSrtms101892F)杂交F1株系称为杂合雄性不育系1892HS,1892F则是1892HS的保持系,记作1892HB。(5)以1892HS为母本,分别与恢复系五山丝苗、粤禾丝苗及R9802进行了测配。通过对F1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的考察,结果显示1892HS配制的组合在产量和品质性状上与对照不育系1892S测配的组合无显着差异,表明这种HMS新型不育系具有较好的育种应用潜力,同时保证了配组的自由性与制种的安全性相统一。

杨大兵[3](2021)在《全基因背景分子选择改良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丰39S的病虫抗性》文中研究指明水稻稻瘟病、白叶枯病、褐飞虱是我国乃至世界稻区最重要的病虫害,对水稻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的危害。两系法杂交水稻是我国南方稻区籼稻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世界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发展方向,光温敏核不育系的抗性表现往往直接影响其所配两系法杂交水稻组合的抗性水平。利用已有主效抗病虫基因的聚合进行水稻病虫害抗性的遗传改良是最经济有效而绿色友好的病虫害防控方式。丰39S是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培育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具有不育性稳定、株型紧凑、分蘖力强、米质优等诸多特点,所配组合已经大面积推广,但不抗稻瘟病、白叶枯病及褐飞虱。本研究利用以回交育种为主线的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技术,将稻瘟病抗性基因Pi2、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7和Xa23、褐飞虱抗性基因Bph14和Bph15精准地渗入到“丰39S”遗传背景中,首先创建携带不同抗性基因的单基因导入系,再通过基因聚合培育多抗的光温敏核不育系,获得了一系列以丰39S为遗传背景的抗稻瘟病、抗白叶枯病和抗褐飞虱的新不育系材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为了尽快改良丰39S对稻瘟病的抗性,首先利用回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供体亲本华1201S中的稻瘟病抗性基因Pi2快速地导入到丰39S的遗传背景中,创建出2个携带纯合Pi2基因的新株系DB16206-34和DB16206-38。用57个稻瘟病菌株进行的人工接种鉴定表明,DB16206-34和DB16206-38的苗瘟抗谱为94.70%,而受体亲本丰39S的苗瘟抗谱为18.30%;在湖北恩施和宜昌的稻瘟病病区自然诱发鉴定结果表明,新株系及所配的部分杂交组合的叶瘟和穗颈瘟抗性达到中抗以上,较丰39S及所配杂交组合的抗性明显提高。DB16206-34和DB16206-38的育性转换特性、主要农艺性状、稻米品质和所配组合的产量均与丰39S相似。其中DB16206-34被命名为“华634S”,作为抗稻瘟病不育系通过了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技术鉴定,所配组合“华634S/9311”和“华634S/丰香恢1号”作为抗稻瘟病两系杂交组合参加了湖北省和国家水稻区域试验。2、以携带Pi2基因的DB16206-172(DB16206-34的姐妹系)、携带Xa7基因的华1228S、携带Xa23基因的华1015S、携带Bph14和Bph15基因的华1165S为供体,与丰39S杂交、回交和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创建了Pi2基因位点插入片段567.0 kb、与丰39S遗传背景相似度99.85%的单基因导入系DBQ18071-414-3-3。用同样方法创建的Xa7、Xa23、Bph14、Bph15单基因导入系分别是DB17174-111-2、DB17207-217-244-8、DBQ18077-3-2-1和DBQ18080-61-407-1,插入片段长度688.4kb-1574.9 kb,与丰39S的遗传背景相似度99.82%-99.60%。抗性鉴定结果表明,DBQ18071-414-3-3(Pi2)抗稻瘟病,DB17174-111-2(Xa7)和DB17207-217-244-8(Xa23)抗白叶枯病,DBQ18077-3-2-1(Bph14)和DBQ18080-61-407-1(Bph15)中抗褐飞虱。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稻米品质、育性转换特性均与丰39S相似。因此,可以将建立的单基因系用于后面的多基因聚合系的创建。3、通过将单基因导入系的相互杂交和对目标基因的前景选择,创建了携带Pi2+Xa7+Bph14+Bph15基因的多基因聚合系2个,编号是DB18128-19-164-2和DB18128-19-361-1,4个抗性基因的插入片段累加长度为3689 kb,与丰39S的遗传背景相似度为99.05%;携带Pi2+Xa23+Bph14+Bph15基因的多基因聚合系2个,编号是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4个抗性基因的插入片段累加长度为3974 kb,与丰39S的遗传背景相似度为98.98%。将创建的多基因系用于后面的性状鉴定和组合测配。4、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的鉴定结果表明,DB18128-19-164-2、DB18128-19-361-1、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的苗瘟抗谱是94.12%-97.06%,受体亲本丰39S的苗瘟抗谱是35.29%。在湖北宜昌市远安县望家村稻瘟病区自然诱发鉴定表明,4个多基因聚合系的叶瘟是0级-2级、穗瘟发病率是0%-6%,丰39S的叶瘟是7级、穗瘟发病率是76%。以黄华占为父本与4个多基因聚合系配组的组合,叶瘟是0级-3级、穗瘟发病率是4%-9%,对照组合“丰39S/黄华占”的叶瘟是5级、穗瘟发病率是51%。在湖北恩施州两河村稻瘟病区自然诱发鉴定表明,4个多基因聚合系的叶瘟都是2级,穗瘟发病率是9%-15%,丰39S的叶瘟是8级,穗瘟发病率是100%。5、华中农业大学病圃人工接种PXO61、PXO99、ZHE173、GD1358、Fu J、YN24和He N11等7个白叶枯病菌株的鉴定表明,携带Pi2+Xa23+Bph14+Bph15基因的2个聚合系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以及它们与黄华占、五山丝苗配制的组合都高抗7个菌株。携带Pi2+Xa7+Bph14+Bph15基因的2个聚合系DB18128-19-164-2和DB18128-19-361-1抗PXO61、ZHE173、GD1358、Fu J和He N11等5个菌株,不抗其他2个菌株,它们所配的组合抗PXO61、ZHE173、Fu J和He N11等4个菌株,不抗其他3个菌株。而丰39S感6个菌株、中抗1个菌株He N11,丰39S与黄华占、五山丝苗配制的组合对7个菌株均表现感病。6、苗期褐飞虱鉴定结果表明,导入系DBQ18077-3-2-1(Bph14)表现为中抗褐飞虱,导入系DBQ18080-61-407-1(Bph15)和4个聚合株系DB18128-19-164-2、DB18128-19-361-1、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对褐飞虱表现为抗级。4个多基因聚合系与同时携带Bph14和Bph15基因的父本配制的杂交组合是抗褐飞虱的,但是与不携带Bph14和Bph15基因的父本配制的杂交组合表现为中抗褐飞虱。成株期褐飞虱鉴定结果表明,2个单基因导入系DBQ18077-3-2-1和DBQ18080-61-407-1、4个多基因聚合系以及它们所配的组合都是抗褐飞虱的。7、人工气候箱和武汉自然条件下分期播种的育性转换特性鉴定表明,单基因导入系和多基因聚合系的育性转换临界温度都是日平均温度22℃-23℃,稳定不育期81 d-86 d,与丰39S的育性转换特性完全一致。8、海南可育期的生育特性、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鉴定表明,创建的导入系的平均播始历期99 d-101 d、单株粒重20.9 g-24.8 g、株高82 cm-88 cm、单株有效穗数9个-10个、平均穗长19 cm-20 cm、每穗总粒数138粒-162粒、结实率60%-73%、千粒重25 g-26 g、整精米率66%-69%、垩白粒率0.0%-0.5%、长宽比2.7-2.9、直链淀粉含量12%-13%、胶稠度89 mm-91 mm,经方差分析比较,各项指标与受体亲本丰39S都没有显着差异。在武汉不育期的生育特性观察表明,导入系的平均播始历期84 d-86 d、主茎叶片数14.0片-14.4片,株高85 cm-87 cm、单株有效穗数8个-9个、平均穗长24 cm-25 cm、每穗总颖花数175朵-192朵,柱头外露率24%-39%,也经方差分析比较,各项指标与受体亲本丰39S都没有显着差异。9、以4个多基因聚合株系DB18128-19-164-2、DB18128-19-361-1、DB18129-34-268-38和DB18129-34-303-6及丰39S为母本、4个两系恢复系五山丝苗、HB17004-7-88、黄华占和HB17010-180-171-1为父本配制了杂交组合,分别在海南和武汉育种试验站进行了3次重复的比产试验结果表明,在海南的小区平均单株产量33 g-39 g,在武汉的小区平均单株产量49 g-51 g。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多基因聚合系所配组合的产量与丰39S所配组合的产量没有显着差异。导入系的产量一般配合力与受体亲本丰39S没有差异。综上,通过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育种策略,已经将Pi2、Xa7、Xa23、Bph14和Bph15等不同抗性类型的基因精准地导入到丰39S遗传背景中。培育出来的多基因聚合系的遗传背景与丰39S高度相似,稻瘟病、白叶枯病和褐飞虱抗性明显提高,育性转换特性、生育特性、开花习性、主要农艺性状、稻米品质、产量配合力都与受体亲本丰39S没有显着差异。实现了本研究提出的研究目标,创建的多基因导入系可以替代丰39S用于培育“三抗”的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本研究是第一个利用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技术、精准地进行多基因渗入、定向改良多个性状的育种案例。

余东[4](2020)在《第三代杂交水稻ptc1普通核不育系种子繁殖体系构建及应用》文中认为水稻作为我国单产最高的粮食作物,是实现国内粮食基本自给、保证口粮绝对安全的重要基石。在不断提高水稻单产过程中杂种优势的利用发挥了重要作用,现阶段水稻杂种优势利用途径经历了以细胞质雄性不育为基础的第一代杂交稻技术和以环境敏感型核不育为基础的第二代杂交稻技术,目前正向以普通核不育为基础的第三代杂交稻育种技术迈进。普通核不育水稻具有育性稳定、不育彻底和易于配制强优势杂交组合的优点,是一种理想的杂种优势利用遗传工具,但其种子的批量繁殖问题长期制约了普通核不育系在生产上的应用。本文通过克隆普通核不育突变体的育性控制基因,利用育性控制基因及相关不育突变体构建不育系种子的批量繁殖技术体系,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建立新型普通核不育系定向培育技术体系。在此基础之上,再利用繁殖和创制的新型不育系,通过广泛杂交测配选育强优势第三代杂交水稻组合。主要结果如下:1.从恢复系R299辐射诱变后代中鉴定一个无花粉型普通核不育突变体,并明确其育性控制基因为PTC1。遗传互补试验证明野生型PTC1基因能完全恢复ptc1突变体的育性,说明该基因及其突变体适合用于第三代杂交水稻不育系种子繁殖体系的构建。2.利用R299背景的ptc1普通核不育突变体和PTC1基因,结合胚乳荧光标记技术和转基因花粉失活技术分别构建了二基因遗传工程繁殖系和三基因遗传工程繁殖系,两种繁殖系都能满足普通核不育系种子的批量繁殖。分析繁殖系和不育系植株的不同混植比例对生产不育系种子产量和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二基因繁殖系与不育系的最佳混植比例为3:7,三基因繁殖系与不育系的最佳混植比例为2:8,但从整体上分析三基因繁殖系的不育系种子繁殖产量和繁殖效率都要优于二基因繁殖系。3.利用一系列分子生物学技术对遗传工程繁殖系的分子特征进行安全评价,结果表明二基因繁殖系和三基因繁殖系的外源T-DNA区在水稻基因组上都能稳定遗传且外源T-DNA区的插入位点对繁殖系自身无不良影响;目的基因都在水稻预期的组织部位稳定表达,经生物信息学分析所表达的蛋白序列与已知的毒蛋白、过敏源和抗性营养因子无高度同源的氨基酸序列。上述结果从分子特征证明遗传工程繁殖系的转基因生物安全风险较低。4.根据PTC1基因序列设计靶位点构建了CRISPR/Cas9基因编辑载体,建立了快速定向培育了普通核不育系的技术体系。利用该定向培育技术获得了华占-SGMS和TFB-SGMS两个普通核不育系,两个不育系的柱头外露率都超过60%,满足不育系高异交结实率的要求。5.利用恢复系背景的299-SGMS和华占-SGMS的普通核不育系选育了5个第三代杂交水稻高产苗头组合,分别比对照天优华占增产5.98%-27.7%,证明“恢”变“不”是培育不育系的有效方式之一。同时,恢复系变不育系的成功经验也进一步表明普通核不育系不仅能打破“恢保”关系限制,而且也能打破“恢不”关系的限制。6.开发了一种无缝堆累的酶促组装技术,攻克了结构复杂、酶切位点较多的大分子DNA片段的克隆难题,利用该技术将7.09kb的育性恢复基因PTC1组装至载体,为遗传工程繁殖系的顺利构建奠定了基础。7.开发了CDL-PCR分离侧翼序列的方法,利用该方法精准高效地获得了繁殖系转基因插入位点,为繁殖系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提供了重要的分子证据。

王磊[5](2020)在《不育临界温度不同的培矮64S近等基因系育性相关小RNA差异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的花粉育性受穗发育期的光周期和温度调控,历经大量研究但其光温育性调控机理仍不明确。培矮64S是以农垦58S作为不育基因源衍生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是两系法杂交稻组合中广泛应用的母本,然而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因其不育性易受到低温影响而造成制种损失的情况时有发生。研究温度对育性的调控机理,具有生殖发育调控理论意义和温度稳定型不育材料培育的指导作用。在光敏不育基因调控机理研究中,已发现mi RNA参与了光敏核不育水稻育性的转换调控过程,本研究试图探讨在温度调控育性的过程中是否也存在mi RNA的参与,并通过这些育性温度调节相关的mi RNA分析其调节机制。研究选用对育性温度反应不同的培矮64S近等基因系(PA2364S、PA2864S),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幼穗进行降解组测序以及结合前期研究的转录组测序、small RNA测序进行联合分析,筛选特异性mi RNA及其靶基因的表达差异进一步解析育性温度稳定性机理,为温度稳定性的不育系选育与鉴定提供基础信息。获得了如下主要结果:1.对前期已有不育系材料育性进行验证,花粉碘染镜检显示近等基因系PA2364S与PA2864S表现出明显的育性温度反应差异。在14.0h长光照下,21℃处理二者都表现可育;在25℃处理PA2364S表现不育,而PA2864S表现为可育;在自然高温下都表现为不育。2.利用可育(21℃处理)与不育(高温处理)的PA2364S幼穗构建降解组文库,共获得111356条降解片段,与日本晴c DNA文库比对并结合靶基因预测软件共鉴定到342个mi RNA切割1799个靶基因,其中新发现的靶基因为742个。3.把降解组测序结果结合实验室前期小RNA测序以及转录组测序数据进行联合分析发现:穗分化第Ⅵ期中共有68个mi RNA-靶基因调控关系对,其中负调控关系的有37对;第Ⅶ期中共有75个mi RNA-靶基因调控关系对,其中负调控38对。对联合分析显着性差异靶基因GO与KEGG富集分析发现与育性相关的差异表达mi RNA-靶基因对,并按照靶基因的功能分为三类:mi R156a、mi R319a-3p.2-3p、mi R396a-5p、mi R5809等12个mi RNAs的靶基因与细胞分裂分化相关;mi R397a、mi R399a、mi R5488等11个mi RNAs的靶基因与次生代谢相关;mi R159a.1、mi R164a、mi R171i-3p等16个mi RNA的靶基因与植物激素相关。4.通过q PCR验证了筛选到的部分mi RNA及其靶基因在不同温度处理条件下PA2364S与PA2864S的表达差异,在21℃处理与高温处理条件下,PA2364S与PA2864S株系中育性相反的表达量上下调呈现出一致,最后验证在25℃条件下PA2364S与PA2864S株系间的表达量差异一致,推测mi R156a、mi R319a-3p.2-3p、mi R5488、mi R159a.1这些mi RNAs通过调控相应靶基因的表达可能与育性温度敏感性差异有关。本研究通过多组学数据的联合分析并在不育临界温度差异较大的近等基因系间验证初步筛选出可能与育性敏感性差异相关的mi RNAs并结合相应靶基因的功能构建温度影响细胞分裂分化、次生代谢产物积累转运与植物激素介导育性调控途径,为进一步探讨温度调控育性的机理提供了一些参考。本研究初步筛选出一批mi RNA与育性敏感性差异相关,还需经大量验证其作为不育系温度稳定性分子特征指标的可行性才具有应用价值。

汤剑豪[6](2020)在《水稻恢复系香5的抗性改良和多抗光温敏核不育系新材料的创建》文中认为两系杂交水稻在中国的发展已经超过30年,与三系杂交水稻相比,因组配自由、制种程序简单等优势已逐步发展成为我国杂交水稻的主要类型之一。但是两系杂交水稻对主要病虫害包括稻瘟病、褐飞虱、白叶枯病等的抗性并没有大的提高,仍然需要继续改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的应用为快速、准确改良特定材料的病虫抗性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本研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回交技术对两系杂交水稻的恢复系香5进行了稻瘟病、褐飞虱和白叶枯病的抗性改良,同时从隆科638S/DB1501-98后代中选择出几个抗稻瘟病、褐飞虱和白叶枯病的光温敏核不育新株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香型水稻恢复系‘香5’为轮回亲本,以携带Pi9、Bph14、Bph15、Xa23基因的中间材料MD12086-1351为供体亲本,经过一次杂交、三次回交、多代自交,每个世代进行苗期分子检测、成熟期表型选择和稻米品质分析,最终从BC3F4家系中筛选出3个同时携带Pi9、Bph14、Bph15和Xa23基因的新株系,株系号分别是STQ15035-53-39-10-10、STQ15035-53-97-2和STQ15035-53-176-5。人工接种的稻瘟病抗谱鉴定结果表明,3个新株系的抗性频率在90.91%-95.45%之间,而受体亲本香5仅为27.27%;在恩施病圃的自然诱发鉴定结果表明,3个新株系的叶瘟抗级均为4级,受体亲本香5是7级,抗性明显提高。但是新株系的穗颈瘟抗性7-9级,与受体亲本比较,没有明显提高,表明Pi9基因在湖北恩施稻瘟病区对叶瘟抗性较强、但对穗颈瘟抗性不强。苗期褐飞虱抗性鉴定表明,3个新株系抗性等级为3.0-5.4级(中抗-抗),比香5的8.7级(高感)有明显提高。接种白叶枯病菌株GD1358和ZHE173的鉴定结果表明,3个新株系的斑长度为0.6cm-1.5cm(高抗-抗),比香5的12.0cm-23.8cm(中感-高感)有显着提高。产量比较试验和稻米品质分析表明,新株系及其所配组合在产量、主要农艺性状、米质等主要指标与香5及其组合表现相似。表明,新株系可以作为香5的替代系用于培育抗稻瘟病、抗褐飞虱和抗白叶枯病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2.以优良光温敏核不育系‘隆科638S’为母本,与携带Pi2、Bph14、Bph15和Xa23基因的中间材料DB1501-98杂交,对‘隆科638S/DB1501-98’后代进行连续多代的分子标记选择、人工气候箱育性筛选及田间表型选择,选育出5个携带Pi2、Bph14、Bph15和Xa23基因的光温敏核不育系新材料,分别命名为华8049S、华8050S、华8051S、华8053S和华8054S。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新不育系材料对褐飞虱的抗性为1.2-3.4级(高抗-抗),比隆科638S的6.1-7.4级(中感-感)有明显提高。白叶枯病病斑长度是0.3cm-1.6cm(高抗-抗),比隆科638S的19.0cm(感)有明显提高。叶瘟2-4级、穗颈瘟发病率5级,与隆科638的叶瘟8级、穗颈瘟发病率9级相比,稻瘟病抗性也有明显提高。人工气候箱鉴定结果表明,这5个新不育系材料的不育起点温度在24℃左右,武汉自然条件下稳定不育期为60 d-80 d。开花习性和主要农艺性状考察结果显示,华8050S柱头外露率最高,达69.54%,华8054S最低,只有19.33%,其余不育系在32.81%-59.17%之间;与隆科638S相比,各新不育系材料株高降低、生育期缩短,但每穗颖花数有所降低。在稻米品质上,除个别不育系直链淀粉含量偏低外,其余指标均达到国家优质稻谷2级标准以上。配合力分析表明,双亲的一般配合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杂交组合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其中华8050S易配制出早熟矮杆、穗大粒多、结实率高、产量较好的优势组合,华8051S易配制出早熟性好、矮杆多穗、结实率好的高产组合。

高海林[7](2020)在《红莲型保持系中恢复基因的鉴定与定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三系杂交稻在水稻生产上应用广泛。鉴于三系杂交稻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国内外众多学者对不育系的育性恢复做了大量研究。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恢复系中的主效恢复基因发掘,对微效恢复基因及不育系/保持系中存在的恢复基因研究还较少,这就使得研究结果还不足以解决三系杂交稻育种存在的问题,比如说不育系不稳定、保持系选育效率低及同一不育胞质籼、粳稻不育系可恢复性之间存在差异等。因此,加强保持系材料中恢复基因的研究对于三系杂交稻的选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为发掘HL型籼粳保持系中的恢复基因,我们选用红莲(HL)型粤泰B与BT型、HL型广亲和粳稻不育系苏秋A进行配组,根据F1株系的育性表现来鉴定HL型籼、粳保持系(不育系)中是否携带恢复基因;在此基础上,构建同质恢群体对恢复基因进行定位,并构建同质恢近等基因系进行恢复基因的恢复力评价。结果如下:(1)不育系与F1育性鉴定表明,BT型苏秋A、HL型苏秋A及HL型粤泰A自然小穗育性均为0,BT型苏秋A/粤泰BF1与HL型粤泰A/苏秋B F1的自然小穗育性分别为34.32%与30.04%。该结果表明,粤泰B携带有BT型、HL型的恢复基因,苏秋B携带有HL型恢复基因,恢复基因均为显性基因,HL型苏秋A/粤泰B F1植株可育的表型是粤泰B与苏秋B恢复基因间互补作用形成的。(2)利用BT型苏秋A/粤泰B F2群体内作为120个单株初定位群体,根据BT型不育系具有配子体不育的遗传特征,将恢复基因定位于第10染色体上,标记STSh-7、STS10-16与该恢复基因连锁;进一步利用BT型苏秋A/粤泰B F2、F3群体内580株单株将恢复基因定位于标记RM25613与STSh-7之间约461.29 Kb物理区间内。根据基因定位结果可知,粤泰B携带的BT型恢复基因为新基因,暂定名为Rf1c。(3)本研究中采用构建HL型苏秋A/粤泰B//粤泰B同质恢株系的策略来定位苏秋B中的HL型恢复基因。利用HL苏秋A/粤泰B//粤泰B BC5F1、BC5F2群体明确了苏秋B在第3号染色体上携带一个新的HL型恢复基因,将该基因暂定名为Rf23(t),标记STS-3-10.9与Rf23(t)连锁;进一步利用BC5F3群体中共计1000单株将Rf23(t)定位于标记RM22与STS-3-10.9之间,与两标记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25 cM和0.4 cM。(4)同质恢近等基因系NILRf5,NILRf6与NILRf23(t)自然小穗育性考查结果表明,在HL型粤泰A背景下,Rf23(t)、Rf5与Rf6都能使不育系育性恢复正常,且基因存在剂量效应。

刘金波,迟铭,杨波,李健,徐波,孙志广,刘艳,卢百关,方兆伟,王宝祥,李建红,徐大勇[8](2019)在《水稻短光温敏核不育系的选育及其遗传研究》文中认为短光温敏核不育系的发现拓宽了两系核不育系种质资源,可促进杂交水稻的发展。本研究介绍了短光温敏核不育系的选育、遗传及其QTL定位,并阐述了其育种利用价值。

潘晓玲[9](2019)在《农垦58S衍生的不育系培矮64S的育性感温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是“两系法”杂交中的重要种子资源,其特性为长日光照下不育,短日光照下可育。通过研究者们的不懈努力,选育出了多个由农垦58S衍生出的核不育系,如最先广泛应用的两用不育系培矮64S。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团队分别在2011年和2016年找到并克隆了农垦58S、培矮64S育性感光基因PMS3和PMS1。但研究发现,培矮64S等农垦58S衍生的籼型不育系的花粉育性主要受温度调控,诱导花粉不育临界温度的高低成为了不育系能否安全制种的关键因素。到目前为止利用农垦58S为基因源还没有选育出比培矮64S不育性更稳定的不育系,杂交制种的安全性都没有温敏核不育系株1S高,有关农垦58S衍生不育系育性感温性的遗传机制也没有研究报道。本研究以农垦58S衍生的培矮64S以及所制备的近等基因系为材料,对其育性变化规律和感温不育基因进行研究,旨在促进对农垦58S衍生的不育系育性感温特性的认识。主要结果如下:1.在自然高温季节,通过对处于花粉母细胞至减数分裂期的培矮64S以及制备的近等基因不育株系进行7天23.5℃冷水处理,培矮64S花粉可染率为6.6%,近等基因不育株系p1花粉可染率高达87.9%,而p5-1、p28-1、p12三个株系花粉可染率为零。研究结果表明:农垦58S衍生的不育系的育性转换确实受到感温基因的影响,不同株系不育临界温度有差异。培矮64S的育性主要受温度调控,通过大群体低温加压筛选,可以选育出不育性比培矮64S更稳定的不育系,从而提高杂交水稻制种安全性。2.以培矮64S与丰源B制备的近等基因系各单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发现有2个位点与不育性关联,分别初定位于7号染色体上的19830361bp-20025000bp之间(长194639bp)和9号染色体上的22453624bp-22902053bp之间(长448429bp)。3.利用QTL定位技术进行感温基因的精细定位,7号染色体的不育基因候选区间为19951787 bp-19960393 bp。日本晴可读框注释数据库上发现该区间仅有2个可读框,即LOCOs07g33380和LOCOs07g33390。9号染色体的不育基因候选区间为22613554 bp-22777780 bp之间,该区间内有28个可读框,需要在此区间内增加分子标记和扩大分析群体来进一步缩小区间,最终找到候选基因。4.对7号染色体上的候选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和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这两个候选基因的外显子上均发生了碱基替换并导致氨基酸改变。利用TMpred对LOCOs07g33380和LOCOs07g33390基因编码的蛋白进行预测,结果显示这两个基因编码的蛋白质都没有跨膜结构域,是胞质内蛋白。用PSIPRED预测这两个基因编码的蛋白二级结构,不育系的二级蛋白结构上有α-螺旋和β折叠的差异,推测蛋白质的构象变化可能导致蛋白功能改变,从而影响花粉的育性。

甘丹阳[10](2019)在《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相关基因的定位及功能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温敏核不育水稻在两系法水稻育种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水稻雄性不育的相关研究是水稻育种工作者的一大热点方向。温敏核不育水稻的育性性状随外界温度变化而改变。当其处于幼穗分化的敏感时期,外界温度高于临界温度时,表现出不育性状;外界温度低于临界温度时,表现出可育性状。不育系HD9802S具有转育起点温度低,育性稳定(日均温23℃以下处理5天以上才会转育)等优点。以HD9802S为母本、固优12为父本杂交选育的HD9802-7S和HD9802-9S两个品系的转育起始温度高于HD9802S。我们预测这两个品系中存在与HD9802S有差异的微效基因调控它们的育性。本实验室在前期的研究中,用SSR分子标记等技术对HD9802S的不育基因定位,关注到位于2号染色体上的Os02g0221300基因和Os02g0221400基因。通过BSA重测序发现这一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调控HD9802S育性的主效基因tms5附近。设计Os02g0221300基因干扰载体转化93-11,转化株全部表现可育性状,T1代分离出表现为不育性状的93-11子代。预测这一基因与水稻育性调控相关联。我们对此做出了研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构建HD9802-9S/R446F2群体、HD9802-9S/R144F2群体和广占63-4S/R66F2群体,群体大小为1000株。每个群体中随机选择100个不育单株和100个高度可育单株。分别抽提水稻基因组DNA构建三个群体的极端混池,共6个,和HD9802-9S、R446、R144、R66和广占63-4S五个亲本池,并对11个混池进行BSA重测序。2、BSA重测序结果显示,HD9802-9S/R446F2群体和HD9802-9S/R144F2群体的BSA重测序结果相同。当置信水平为95%时,与HD9802-9S不育性状相关的SNP突变定位于2号染色体的4590000~10180000区间和7号染色体的20540000~21240000区间。覆盖HD9802-9S 2号染色体上84个候选基因和7号染色体上4个候选基因。与广占63-4S不育性状相关的基因定位于2号染色体1840000~19480000区间内,覆盖广占63-4S 2号染色体上396个候选基因。当置信水平为99%时,与HD9802-9S不育性状相关的SNP突变定位于2号染色体的5130000~9950000区间和7号染色体的20580000~20730000区间。覆盖HD9802-9S 2号染色体上64个候选基因,7号染色体上没有候选基因。与广占63-4S不育性状相关的SNP突变定位于2号染色体1970000~19270000区间。覆盖广占63-4S 2号染色体上375个候选基因。3、在基因Os02g0221300的第一号外显子上设计两个靶位点,构建一个Os02g0221300 CRISPR-CAS9双靶点载体。分别转化粳稻日本晴和籼稻93-11,获得了29株日本晴阳性株,9株93-11阳性株。对所有阳性转化株的花粉育性进行镜检鉴定并统计,结果显示日本晴和93-11阳性株的花粉育性受到影响。对29株日本晴转化株产生的花粉鉴定并统计,其花粉可育率为0-80%,其中编号为12号和27号阳性株花粉可育率为0。12号阳性株的靶位点序列发生杂合突变,其第一靶位点的两条同源染色体突变为一条带缺失3个碱基,一条带66-89位缺失24个碱基;第二靶位点的两条同源染色体一条带缺失13个碱基,另一条带18bp片段被一个5bp片段替换。27号阳性株的靶位点序列发生杂合突变,一条同源染色体发生大片段缺失,另一条染色体为复杂突变测序结果无法解码。对日本晴转化株考种时发现,日本晴单株出现半不育或者不育。对3株93-11转化株的花粉育性鉴定并统计,其中两株的花粉可育率为60%左右,一株的花粉可与率在95%以上。对所有93-11转化株考种时发现,编号为6号和8号的阳性株表现为不育性状。其中6号阳性株靶位点为杂合突变,一条同源染色体发生大片段缺失,另一条同源染色体复杂突变测序结果无法解码。8号阳性株为纯合突变,靶序列发生180 bp的大片段缺失。编号为3的阳性株表现半不育(跳籽)性状,为杂合突变,一条同源染色体第一靶位点缺失3个碱基;第二靶位点复杂突变无法解码,另一条同源染色体发生大片段缺失。4、Os02g0221400基因是一个RNA基因,在基因5’端和3’端各有一个转录本,能够转录出一段长链非编码RNA。在Os02g0221400基因的5’端转录本上设计一段长为433bp的干扰片段构建Os02g0221400RNAi载体。分别转化籼稻93-11、粳稻日本晴和不育系HD9802S,获得了17株HD9802S阳性株;10株93-11阳性株和13株日本晴阳性株。对Os02g0221400RNAi载体阳性转化株的花粉育性鉴定及统计时发现,Os02g0221400基因的表达被干扰,日本晴和93-11的花粉可育率降低。对13株日本晴阳性株产生的花粉镜检,其花粉数量少且多为不育花粉,结实率由野生型的86.5%降低至20%~80%。对四株93-11转化株花粉镜检并统计发现其花粉可育率为45%~75%。在对所有93-11转化株考种时发现,编号为7的阳性株发生轻微跳籽,该阳性株的Os02g0221400基因表达量为93-11野生型的0.42229倍。编号为8、9、10的阳性株表现不育性状,其Os02g0221400基因的表达量分别为93-11野生型的0.44290倍,0.17184倍和0.13504倍。HD9802S转化株移栽至海南生长。由于HD9802S阳性株生长发育时期海南日均温持续高于HD9802S转育临界温度,所以HD9802S的阳性转化株都表现不育性状。

二、籼型光敏核不育水稻杂种花粉植株的育性表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籼型光敏核不育水稻杂种花粉植株的育性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1)水稻的雄性不育性及其在杂种优势中的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利用
    1.1 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1.2 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1.3 滇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1.4 BT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1.5 D1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
    1.6 其他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
2 两用核不育系的利用
    2.1 光敏核不育系
    2.2 温敏核不育系
    2.3 短光敏核不育系
    2.4 低温敏不育系
    2.5 湿敏核不育系
3 隐性核不育系的利用
4 展望

(2)水稻低温敏核不育基因rtms6和rtms10介导的杂合雄性不育遗传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杂交水稻育种技术
        1.1 基于细胞质不育的三系杂交水稻系统
        1.1.1 水稻细胞质不育系的发现与类型
        1.1.2 CMS不育与育性恢复的分子机理
        1.2 基于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的两系杂交水稻系统
        1.2.1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的类型
        1.2.2 光温敏核不育基因的遗传定位与克隆
        1.2.3 光温敏核不育的分子遗传机制
    2 水稻杂种不育
        2.1 水稻杂种雄性不育基因的克隆及其机理
        2.2 水稻杂种雌性不育基因的克隆及其机理
    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雁农S低温敏核不育基因的遗传分析、精细定位与克隆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1.4 试验方法
        1.4.1 F_2分离群体构建与种植
        1.4.2 花粉I_2-KI染色镜检
        1.4.3 水稻DNA提取
        1.4.4 SSR标记PCR扩增
        1.4.5 聚丙烯酰胺凝胶(PAGE)电泳
        1.4.6 琼脂糖凝胶电泳
        1.4.7 BSA法遗传连锁作图
        1.4.8 近等基因系分离群体构建
        1.4.9 目标基因精细定位
        1.4.10 小穗总RNA提取与转录组测序
        1.4.11 rtms6候选基因预测、克隆与互补载体构建
        1.4.12 遗传互补验证
    2 结果
        2.1 YnS低温敏雄性不育性状的表型分析
        2.2 YnS低温敏核不育性状的遗传分析与初步定位
        2.3 rtms6和rtms10的精细定位与候选基因预测
        2.4 rtms6的克隆与互补验证
        2.5 rtms10的精细定位与候选基因预测
        2.6 低温敏不育性状的细胞学分析
    3 讨论
第三章 低温敏不育基因rtms6和rtms10介导的水稻杂合雄性不育的遗传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1.4 试验方法
        1.4.1 材料种植
        1.4.2 人工气候室处理试验
        1.4.3 回交群体构建
        1.4.4 DNA提取与PCR扩增
        1.4.5 花粉离体萌发试验
        1.4.6 花粉体内萌发试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HMS的表型观察与分析
        2.2 HMS的遗传分析
    3 讨论
第四章 水稻杂合雄性核不育系的分子选育及其配组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主要试剂和主要仪器
        1.3 试验方法
        1.3.1 1892F背景反温敏不育系1892RS(reverse TMS, RS)及杂合雄性不育系1892HS(heterozygous male sterile line, HS)的构建
        1.3.2 杂合雄性不育系1892HS的测配
        1.3.3 材料种植
        1.3.4 rtms10~(1892F)等位型连锁标记开发
        1.3.5 DNA提取、PCR扩增及电泳分析
        1.3.6 表型观察与主要农艺性状考察
        1.3.7 直链淀粉含量(AAC值)和胶稠度(GC值)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rtms10~(1892F)等位型连锁标记开发
        2.2 反温敏核不育系1892RS及杂合不育系1892HS的选育
        2.3 1892HS的配组分析
    3 讨论
第五章 全文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3)全基因背景分子选择改良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丰39S的病虫抗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前言
    1.2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研究进展
        1.2.1 水稻光温敏不育系的发现与育性转换特性研究
        1.2.2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不育基因的定位与克隆
        1.2.3 水稻光温敏雄性不育基因的分子机理研究
        1.2.3.1 水稻光敏不育基因克隆与调控机理
        1.2.3.2 水稻温敏不育基因的克隆与调控机理
        1.2.4 其他类型的光温敏不育基因的分子机制
    1.3 水稻稻瘟病研究进展
        1.3.1 稻瘟病菌的生理小种鉴别体系的建立
        1.3.2 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的研究进展
    1.4 水稻白叶枯病研究进展
        1.4.1 白叶枯病发生的基本概况
        1.4.2 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研究进展
    1.5 水稻褐飞虱的研究进展
        1.5.1 褐飞虱的生物型研究
        1.5.2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研究进展
        1.5.2.1 褐飞虱抗性资源概况与抗性基因的定位和克隆
        1.5.2.2 褐飞虱抗性基因的功能及分子机制研究
    1.6 水稻抗病虫基因聚合育种的研究进展
        1.6.1 同类抗性基因的聚合育种研究
        1.6.2 不同类抗性基因的聚合育种研究
    1.7 全基因组选择策略及其在水稻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1.7.1 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策略
        1.7.2 全基因组背景选择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1.8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分子标记选择改良丰39S的稻瘟病抗性
    2.1 引言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2.1 供试水稻材料
        2.2.2 回交和分子标记选择的技术路线
        2.2.3 用于目标基因和背景选择的分子标记
        2.2.4 DNA提取、PCR扩增和检测
        2.2.5 稻瘟病抗性鉴定
        2.2.6 人工气候箱育性转换特性鉴定
        2.2.7 武汉自然条件下的花粉育性动态观察
        2.2.8 生育特性观察、主要农艺性状考察和稻米品质分析
        2.2.9 开花习性观察
        2.2.10 组合测配及杂交组合的优势鉴定
        2.2.11 数据分析与计算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受体亲本丰39S与供体亲本华1201S的遗传背景多态性分析
        2.3.2 抗稻瘟病新不育系株系的选育过程
        2.3.3 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
        2.3.3.1 新不育系株系的稻瘟病自然诱发鉴定结果
        2.3.3.2 新不育系株系所配杂交组合的稻瘟病自然诱发鉴定结果
        2.3.3.3 新不育系株系和所配杂交组合的稻瘟病人工接种鉴定结果
        2.3.4 新不育系株系的育性转换特性鉴定结果
        2.3.4.1 人工气候箱不同温度处理条件下的育性表现
        2.3.4.2 武汉田间自然条件下的育性表现
        2.3.5 新不育系株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表现
        2.3.6 新不育系株系所配杂交组合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2.3.6.1 改良不育系所配杂交组合在海南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2.3.6.2 改良不育系所配杂交组合在湖北5 个试验点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2.3.7 新不育系株系所配杂交组合的稻米品质表现
        2.3.7.1 改良不育系所配杂交组合在海南的稻米品质表现
        2.3.7.2 改良不育系所配杂交组合在湖北5 个试验点的综合稻米品质表现
    2.4 讨论
        2.4.1 背景选择能显着提高回交育种的选择效率
        2.4.2 育种芯片能有效用于背景分析和指导定向改良
        2.4.3 新不育系及其所配组合的应用前景探讨
第三章 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改良丰39S的稻瘟病、白叶枯病及褐飞虱抗性
    3.1 引言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水稻材料
        3.2.2 供试的水稻白叶枯病菌株
        3.2.3 供试的褐飞虱来源
        3.2.4 目标基因的正向及负向选择标记的筛选
        3.2.5 用于遗传背景选择的SNP育种芯片
        3.2.6 单基因系创建和基因聚合的技术路线
        3.2.7 白叶枯病抗性鉴定
        3.2.8 褐飞虱抗性鉴定
        3.2.8.1 苗期抗性鉴定
        3.2.8.2 成株期抗性鉴定
        3.2.9 一般配合力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目标抗性基因的正向选择和负向选择标记的筛选
        3.3.2 用于单基因系创建的背景选择的SSR标记筛选
        3.3.3 基于SNP育种芯片的亲本间多态性分析
        3.3.4 Pi2 单基因导入系的创建
        3.3.5 Xa7 单基因导入系的创建
        3.3.6 Xa23、Bph14和Bph15 单基因导入系的创建
        3.3.7 多基因聚合系的创建
        3.3.8 基于重测序的遗传背景分析
        3.3.9 创建的导入系及其所配组合抗性鉴定结果
        3.3.9.1 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
        3.3.9.2 白叶枯病抗性鉴定结果
        3.3.9.3 褐飞虱抗性结果
        3.3.10 创建的导入系的育性转换特性鉴定结果
        3.3.11 创建的导入系的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3.3.12 创建的导入系的稻米品质分析结果
        3.3.13 多基因聚合系所配杂交组合的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表现
    3.4 讨论
        3.4.1 全基因组背景分子选择技术是实现精准育种的有效方法
        3.4.2 基于SNP育种芯片的背景检测能实现目标基因的高效导入
        3.4.3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改良策略的若干探讨
        3.4.4 导入的抗性基因对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3.4.5 多基因聚合株系的应用前景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人工气候箱育性鉴定的光温参数设置条件
    附录2 2017-2020 年稻瘟病人工接种抗性鉴定结果
    附录3 Xa23、Bph14和Bph15 单基因导入系的具体创建过程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第三代杂交水稻ptc1普通核不育系种子繁殖体系构建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细胞质雄性不育与第一代杂交水稻
        1.1.1 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WA-CMS)
        1.1.2 包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BT-CMS)
        1.1.3 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HL-CMS)
        1.1.4 其他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
        1.1.5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应用情况与局限性
    1.2 环境敏感型雄性核不育与第二代杂交水稻
        1.2.1 光周期敏感型雄性核不育(PGMS)
        1.2.2 温度敏感型雄性核不育(TGMS)
        1.2.3 湿度敏感型不育(HGMS)
        1.2.4 环境敏感型雄性不育系的应用情况与局限性
    1.3 普通雄性核不育与第三代杂交水稻
        1.3.1 水稻普通核不育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
        1.3.2 普通核不育水稻繁殖方式
    1.4 无融合生殖与新一代杂交水稻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水稻PTC1普通核不育突变体的鉴定与基因克隆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及种植
        2.2.2 育性和农艺性状调查
        2.2.3 总DNA提取
        2.2.4 分子标记扩增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2.2.5 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分析与基因定位
        2.2.6 候选基因筛查与测序
        2.2.7 候选基因遗传互补验证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突变体YM237的雄性不育表型特征
        2.3.2 突变体YM237的主要农艺性状与遗传分析
        2.3.3 普通核不育基因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分析与定位
        2.3.4 普通核不育性状候选基因分析与测序验证
        2.3.5 PTC1基因遗传互补载体构建
        2.3.6 遗传互补试验结果
    2.4 小结
第3章 水稻PTC1遗传工程繁殖系的构建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目的基因
        3.2.2 载体构建与遗传转化方法
        3.2.3 候选遗传工程繁殖系筛选
        3.2.4 Southern blot鉴定外源T-DNA拷贝数
        3.2.5 外源T-DNA数字PCR分析
        3.2.6 遗传工程繁殖系繁殖不育系种子的效率分析方法
        3.2.7 转基因成分检测方法
        3.2.8 遗传工程繁殖系外源基因遗传稳定性评价方法
        3.2.9 遗传工程繁殖系外源T-DNA插入位点分析方法
        3.2.10 遗传工程繁殖系外源基因RT-PCR检测
        3.2.11 转基因花粉失活效率评价方法
        3.2.12 外源基因表达蛋白的毒性、过敏原与抗性因子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遗传工程繁殖系构建与鉴定
        3.3.2 普通核不育系种子的繁殖效率分析
        3.3.3 普通核不育系种子转基因成分检测
        3.3.4 遗传工程繁殖系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
    3.4 小结
第4章 不育系定向培育与第三代杂交水稻组合选育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受体材料及恢复系
        4.2.2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
        4.2.3 杂交测配与测产
    4.3 结果与分析
        4.3.1 PTC1基因编辑载体构建
        4.3.2 不育系定向培育与筛选
        4.3.3 第三代杂交水稻组合测配和苗头组合选育
    4.4 小结
第5章 全文总结与讨论
    5.1 全文总结
        5.1.1 成功构建了水稻ptc1普通核不育种子的批量繁殖体系
        5.1.2 建立了定向快速培育ptc1普通核不育系的技术体系
        5.1.3 利用ptc1普通核不育系选育了第三代杂交水稻高产苗头组合
    5.2 全文讨论
        5.2.1 控制绒毡层降解的PTC1同源基因适宜于作物普通核不育系的构建
        5.2.2 水稻ptc1普通核不育系与智能不育系异同
        5.2.3 水稻 ptc1 普通核不育系进一步打破了不育系遗传背景的限制
    5.3 本研究主要创新与亮点
    5.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博士期间获得的主要成果

(5)不育临界温度不同的培矮64S近等基因系育性相关小RNA差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前言
    1.1 作物两系法杂种优势利用技术及应用
        1.1.1 作物两系法杂种优势利用途径
        1.1.2 两系法杂交水稻与光温敏核不育系
        1.1.3 两系杂交水稻应用中存在的不育系温度稳定性问题
    1.2 光温敏核不育的育性转换研究进展
        1.2.1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的类型
        1.2.2 育性转换温度敏感期
        1.2.3 不育临界温度性状的遗传特性
        1.2.4 不育临界温度不同的培矮64S近等基因系
        1.2.5 育性温度反应的基因定位与克隆
    1.3 miRNA与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研究进展
        1.3.1 miRNA及其功能
        1.3.2 miRNA研究技术:靶基因验证技术
        1.3.3 miRNA与花器官发育调节
        1.3.4 miRNA参与温度的响应
        1.3.5 光温敏雄性不育水稻育性与小RNA调控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技术路线
    2.3 材料种植
    2.4 材料温度处理
    2.5 取样方法
    2.6 育性测定
    2.7 总RNA的提取
    2.8 降解组文库构建以及测序结果分析
        2.8.1 RNA的分离、纯化和质控
        2.8.2 cDNA文库制备与测序
        2.8.3 降解组测序结果分析
    2.9 反转录及PCR检测
        2.9.1 miRNA的反转录
        2.9.2 RNA的反转录
    2.10 荧光定量PCR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温度处理下的花粉育性
    3.2 不同温度处理下miRNA降解组差异分析
        3.2.1 降解组数据概括
        3.2.2 miRNA降解位点鉴定
        3.2.3 miRNA降解片段的功能注释分析
    3.3 转录组、小RNA以及降解组联合分析
        3.3.1 联合分析结果基本分析
        3.3.2 与细胞分裂分化相关miRNA以及对应靶基因
        3.3.3 与次生代谢相关的miRNA及其靶基因
        3.3.4 与植物激素相关的miRNA及其靶基因
    3.4 差异mi RNA及其靶基因PCR验证
4 讨论
    4.1 降解组测序以及多组学联合分析
    4.2 关键miRNA及其靶基因与育性的关系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6)水稻恢复系香5的抗性改良和多抗光温敏核不育系新材料的创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定位和分子育种进展
        1.1 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定位克隆
        1.2 稻瘟病抗性基因在分子育种中的应用
    2 褐飞虱抗性基因的定位和分子育种进展
        2.1 褐飞虱抗性基因的定位克隆
        2.2 褐飞虱抗性基因在分子育种中的应用
    3 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定位和分子育种进展
        3.1 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定位克隆
        3.2 白叶枯病抗性基因在分子育种中的应用
    4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的理论基础和应用
        4.1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的育性转换特性
        4.2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特性的遗传
        4.3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应用
    5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水稻恢复系香5的抗性改良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水稻材料
        2.1.2 用于基因型检测的分子标记
        2.1.3 供试的白叶枯病菌株
        2.2 实验方法
        2.2.1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路线
        2.2.2 DNA提取、PCR扩增和电泳
        2.2.3 稻瘟病鉴定方法
        2.2.4 白叶枯病鉴定方法
        2.2.3 杂交配组及产量、主要农艺性状的考察方法
        2.2.6 稻米品质分析和评价
    3 结果与分析
        3.1 具有‘香5’遗传背景的新株系选择
        3.2 新株系的抗性鉴定结果
        3.2.1 稻瘟病抗性表现
        3.2.2 褐飞虱抗性表现
        3.2.3 白叶枯病抗性表现
        3.3 新株系及其所配组合的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3.4 新株系及其所配组合的稻米品质表现
    4 讨论
        4.1 多基因聚合能够有效地改良香型水稻的病虫抗性
        4.2 新株系的抗性评价和进一步提高抗性的建议
        4.3 对新株系几个农艺性状与受体亲本表现不一致的探讨
        4.4 几个优良组合的评价
第三章 多抗光温敏核不育系新材料的创建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水稻材料
        2.1.2 用于基因型检测的分子标记
        2.1.3 供试的褐飞虱
        2.1.4 供试的白叶枯病菌株
        2.2 实验方法
        2.2.1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路线
        2.2.2 DNA提取、PCR扩增和电泳
        2.2.3 稻瘟病鉴定方法
        2.2.4 褐飞虱鉴定方法
        2.2.5 白叶枯病鉴定方法
        2.2.6 不育系的人工气候箱育性鉴定
        2.2.7 不育系的分期播种、育性动态观察、开花习性和农艺性状考察
        2.2.8 组合测配、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考察
        2.2.9 稻米品质分析和评价
    3 结果与分析
        3.1 ‘隆科638S/DB1501-98’后代新不育系株系的选择
        3.2 新不育系及部分杂交组合的抗性鉴定结果
        3.2.1 新不育系株系的稻瘟病抗性表现
        3.2.2 新不育系株系及部分组合的褐飞虱抗性表现
        3.2.3 新不育系株系及其杂交组合的白叶枯病抗性表现
        3.3 新不育系的育性鉴定结果
        3.3.1 武汉自然条件下的育性动态表现
        3.3.2 人工气候箱处理下育性转换特性的鉴定
        3.4 新不育系的开花习性表现
        3.5 新不育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表现
        3.5.1 在武汉不育期的生育特性和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3.5.2 在海南可育期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表现
        3.6 新不育系的组合测配表现
        3.6.1 杂交组合的产量和农艺性状表现
        3.6.2 杂交组合的稻米品质表现
        3.7 新不育系的配合力分析
        3.7.1 配合力方差分析
        3.7.2 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效应方差
    4 讨论
        4.1 光温敏核不育系选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探讨
        4.2 多抗不育系病虫抗性表现的评价及探讨
        4.3 对5个新不育系材料的综合评价和进一步使用的建议
        4.3.1 华8049S
        4.3.2 华8050S
        4.3.3 华8051S
        4.3.4 华8053S
        4.3.5 华8054S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红莲型保持系中恢复基因的鉴定与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杂交水稻的发展历程
    1.2 三系法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现状
    1.3 三种不育胞质雄性不育与育性恢复机理
        1.3.1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机理
        1.3.2 B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性遗传和定位研究
        1.3.3 HL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性遗传和定位研究
        1.3.4 WA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性遗传和定位研究
        1.3.5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机理
    1.4 保持系中恢复基因的研究进展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2章 红莲型保持系中恢复基因的鉴定与定位
    2.0 前言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遗传群体的构建
        2.1.3 育性鉴定
        2.1.4 DNA的提取与PCR反应体系和程序
        2.1.5 标记开发
        2.1.6 基因测序及载体构建
        2.1.7 统计方法与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粤泰B对BT型苏秋A、HL型苏秋A恢复力鉴定
        2.2.2 粤泰B中BT型恢复基因的初步定位
        2.2.3 Rf1c候选基因的分析
        2.2.4 Rf1c的定位
        2.2.5 Rf1c的验证
        2.2.6 苏秋B中HL型育性恢复基因的定位
        2.2.7 Rf23(t)遗传效应分析
    2.3 讨论
        2.3.1 HL型籼稻保持系粤泰B中的BT型恢复基因
        2.3.2 HL型粳稻保持系苏秋中的恢复基因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水稻短光温敏核不育系的选育及其遗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短光温敏核不育系的选育
2 短光温敏核不育系的遗传
3 短光温敏核不育系的QTL定位
4 短光温敏核不育系的利用

(9)农垦58S衍生的不育系培矮64S的育性感温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中国杂交水稻的发展与研究
    1.2 光敏核不育水稻的研究与进展
        1.2.1 光敏核不育水稻的发现和研究
        1.2.2 光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特性的研究进展
        1.2.3 光敏核不育基因不育临界温度的研究
        1.2.4 光敏核不育基因分子定位与克隆研究进展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主要仪器
        2.2.1 实验仪器及设备
        2.2.2 试剂与药品
    2.3 实验方法
        2.3.1 育性敏感期低温处理法
        2.3.2 碘化钾染色观察法
        2.3.3 不育基因的定位方法
        2.3.3.1 DNA的提取
        2.3.3.2 RNA的提取及反转录
        2.3.3.3 PCR扩增及琼脂糖凝胶电泳
        2.3.3.4 SSR引物及聚丙烯烯酰胺凝胶电泳
        2.3.3.5 候选基因的克隆和测序
3 结果与分析
    3.1 培矮64S及近等基因不育株系育性感温性研究
        3.1.1 培矮64S及近等基因不育株系临界温度比较
        3.1.2 培矮64S及近等基因不育株系的柱头外露和花器性状的比较
    3.2 培矮64S育性感温基因的定位
        3.2.1 培矮64S育性感温基因的初步定位
        3.2.2 培矮64S育性感温基因的精细定位
        3.2.2.1 7号染色体上育性感温基因的精细定位
        3.2.2.2 9号染色体上育性感温基因的精细定位
    3.3 培矮64S育性感温基因候选基因分析
        3.3.1 7号染色体上育性感温候选基因分析
        3.3.1.1 候选基因LOC_Os07g33380 序列分析
        3.3.1.2 候选基因LOC_Os07g33380 蛋白分析
        3.3.1.3 候选基因LOC_Os07g33390 序列分析
        3.3.1.4 候选基因LOC_Os07g33390 蛋白分析
4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相关基因的定位及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环境敏感型不育系(EGMS)水稻的发现及应用
        1.1.1 光敏不育系(PGMS)水稻
        1.1.2 温敏核不育系(TGMS)水稻
    1.2 环境敏感不育系水稻的不育基因的定位
        1.2.1 光敏不育基因的定位
        1.2.2 温敏核不育基因的定位
    1.3 群体分离分析(BSA)技术的概念及应用
        1.3.1 BSA技术的概念
        1.3.2 BSA技术的群体设置
        1.3.3 BSA技术的应用
    1.4 CRISPR-CAS9 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1.4.1 CRISPR-CAS9 技术的原理
        1.4.2 CRISPR-CAS9 技术的特点
        1.4.3 CRISPR-CAS9 技术的应用
    1.5 RNAi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1.5.1 RNAi技术的原理
        1.5.2 RNAi技术的特点
        1.5.3 RNAi技术的应用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1 Os02g0221300的定位与选择
        1.6.2 Os02g0221400的定位与选择
        1.6.3 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用BSA重测序技术定位水稻育性相关基因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植物材料
        2.1.2 实验试剂
        2.1.3 实验仪器及耗材
        2.1.4 田间试验
        2.1.5 田间材料花粉育性鉴定
        2.1.6 BSA混池的设置及制备
    2.2 BSA重测序结果分析
        2.2.1 BSA重测序结果
        2.2.2 目标基因的选择
第三章 :Os02g0221300和Os02g0221400 基因功能探究
    3.1 实验材料
        3.1.1 水稻材料
        3.1.2 菌种及载体
        3.1.3 实验试剂与仪器
        3.1.3.1 实验试剂
        3.1.3.2 实验仪器
        3.1.3.3 培养基
    3.2 实验方法
        3.2.1 构建Os02g0221300 基因CRISPR-CAS9 载体
        3.2.1.1 水稻总RNA的提取
        3.2.1.2 水稻cDNA的获得
        3.2.1.3 获取目标基因序列
        3.2.1.4 CRISPR-CAS9 载体靶位点选择与接头引物的设计
        3.2.1.5 酶切gRNA载体与靶位点连接
        3.2.1.6 gRNA表达框与CAS9 载体的连接
        3.2.1.7 将构建好的载体转化根癌农杆菌
        3.2.2 构建Os02g0221400RNAi载体
        3.2.2.1 获取目标基因序列并扩增
        3.2.2.2 干扰片段的设计、扩增及回收
        3.2.2.3 干扰片段与中间片段的连接与克隆
        3.2.2.4 酶切回收表达载体和干扰片段
        3.2.2.5 正反向干扰片段与载体连接
        3.2.2.6 将构建好的载体转化根癌农杆菌
        3.2.3 水稻的遗传转化
        3.2.3.1 愈伤组织的诱导
        3.2.3.2 愈伤组织的继代
        3.2.3.3 愈伤组织的预培养
        3.2.3.4 农杆菌侵染愈伤组织
        3.2.3.5 农杆菌的清洗
        3.2.3.6 愈伤组织的第一次筛选
        3.2.3.7 愈伤组织的第二次筛选
        3.2.3.8 愈伤组织的预分化
        3.2.3.9 愈伤组织分化成苗
        3.2.3.10 转化株生根
        3.2.3.11 转化株的移栽
        3.2.4 RT-PCR体系设置
    3.3 转化株的鉴定
        3.3.1 转化株的阳性鉴定
        3.3.1.1 抽提转化株的总DNA
        3.3.1.2 转化株DNAPCR验证抗潮霉素基因
    3.4 转化株基因表达量分析及表型统计
        3.4.1 干扰载体转化株Os02g0221400表达量的定量分析
        3.4.2 转化株的花粉育性鉴定及统计
        3.4.2.1 Os02g0221300 CRISPR-CAS9 载体转化株的花粉育性统计
        3.4.2.2 Os02g0221400RNAi载体转化株的花粉育性及统计
        3.4.3 转化株的结实率统计
    3.5 Os02g0221300基因的功能分析
    3.6 Os02g0221400基因的功能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BSA重测序混池构建
    4.2 HD9802-9S不育性状相关基因
    4.3 RNAi载体的构建
    4.4 CRISPR-CAS9 载体的构建
    4.5 水稻的遗传转化及阳性鉴定
    4.6 Os02g0221300 基因和Os02g0221400 基因
    4.7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籼型光敏核不育水稻杂种花粉植株的育性表现(论文参考文献)

  • [1]水稻的雄性不育性及其在杂种优势中的利用[J]. 梁满中,王锋,殷小林,肖翡翠,张聪枝,高琴梅,刘伟浩,胡舒畅,陈良碧. 生命科学研究, 2021(05)
  • [2]水稻低温敏核不育基因rtms6和rtms10介导的杂合雄性不育遗传规律研究[D]. 倪金龙. 安徽农业大学, 2021
  • [3]全基因背景分子选择改良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丰39S的病虫抗性[D]. 杨大兵.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4]第三代杂交水稻ptc1普通核不育系种子繁殖体系构建及应用[D]. 余东. 湖南农业大学, 2020(01)
  • [5]不育临界温度不同的培矮64S近等基因系育性相关小RNA差异分析[D]. 王磊.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6]水稻恢复系香5的抗性改良和多抗光温敏核不育系新材料的创建[D]. 汤剑豪.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7]红莲型保持系中恢复基因的鉴定与定位[D]. 高海林. 扬州大学, 2020(04)
  • [8]水稻短光温敏核不育系的选育及其遗传研究[J]. 刘金波,迟铭,杨波,李健,徐波,孙志广,刘艳,卢百关,方兆伟,王宝祥,李建红,徐大勇. 农业科技通讯, 2019(09)
  • [9]农垦58S衍生的不育系培矮64S的育性感温性研究[D]. 潘晓玲.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2)
  • [10]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相关基因的定位及功能分析[D]. 甘丹阳. 湖北大学, 2019(05)

标签:;  ;  ;  ;  ;  

籼稻光敏基因不育杂交植株花粉株的生育性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