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陈鹤琴先生早期教育思想简述(论文文献综述)
罗丽娟[1](2021)在《汪爱丽幼儿音乐教育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寇文亮[2](2021)在《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幼儿教师教育始于清末,女子师范学校附设保姆科是清末留给幼儿教师教育的一份特别遗产。民初女子师范学校和女子中学在培养幼儿教师方面的职能并存,在“1922年新学制”颁布后逐渐发展为以女子中学为主。从学习日本到学习欧美,甚至达到移植照搬程度,是清末民初幼儿教师教育的突出特征。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民主科学理念激荡了幼儿教师教育独立举办热情;幼儿教育中国化、平民化及科学化追求,直接导致了幼儿教师教育改革方向的确立;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实用主义教育等思潮流入与传播,形成了中国化、本土化的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活教育、儿童中心论、行为主义幼儿教育和幼儿教师教育指导理论,为幼儿教师教育独立化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各个领域的综合性和单相性教育实验为幼儿教师教育实验提供了借鉴与方法助力;更为重要的是,民国初期幼儿教育和幼儿教师教育发展困境,需要幼儿教师教育实验为其指明路径与方法。这就是幼儿教师教育实验肇始之成因和依凭。“1922年新学制”的颁布,幼儿教师教育在学制系统中获得了独立的合法地位,但是其办学体制、招生起点、修业年限、课程教学等内容并未配套公布,这就强化了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迫切性,也给专家学者们留下了较大的实验探索空间。于是,一场旨在摆脱传统女学影响和外国幼儿教师教育影响,探索中国化、科学化、平民化独立的现代幼儿教师教育之路的教育实验就此展开。陶行知、陈鹤琴、张雪门及张宗麟等相互启发,各自独立地主持了不同的幼儿教师教育实验,包括综合性实验和单项实验,探索发现了幼儿教师教育全领域全方位规律,几乎覆盖了幼儿教师教育的各个要素和环节,对于促进民国时期符合中国国情的幼儿教师培养体系建构,起到了根本性、关键性及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本研究采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等,并采取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梳理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图景和内在规律;梳理了这些实验对于幼儿教师教育发展进程的推动作用;丰富了民国时期教师教育和教育实验研究视域和内容;分析了提升幼儿教师现代化、专业化水平实现路径;探索挖掘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对于新时代我国幼儿教师教育的规模扩大与质量提高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本研究以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为研究对象,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缘起、研究意义,界定了相关概念,综述了国内外研究及史料,介绍归纳了研究理论及方法、研究思路及结构设计、研究的创新点和局限。正文部分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发生学方法为理论指导,以耗散结构理论作为论文设计支持,以实验教育学作为论文分析学科依据,分为三个部分进行了梳理与阐释。第一部分含第一章和第二章,是对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促发因素的梳理,分析了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发展,尤其是民主科学理念对于教育实验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促进作用;分析了清末民初幼儿教育和幼儿教师教育转型发展对于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呼唤与促进;分析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主体对于外国幼儿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吸收和批判以促进实验理性形成的过程;分析了民国时期综合性和单项性教育实验对于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激荡促进过程,以及在目标内容和方法技术等方面的引领示范作用。第二部分含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是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主体内容。本研究根据史实、典型性及其重要程度,筛选了偏于综合的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和学制实验,以及偏于单项的幼儿教师教育课程、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方法实验,并进行了研究与阐释。体制和学制实验包括“中心幼稚园”体制实验、平民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实验、高级中等教育层次的幼儿教师教育机构的学制实验,分析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和学制实验问题的发现、梳理及确立过程;分析了中国化、平民化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和学制建构的实验过程及其理论成果;分析了平民化幼儿教师教育实验对中国化、科学化的乡村幼儿教师培养体系建设以及乡村建设实验的创新性推动作用;深描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的双轨之路体制实验过程。课程实验筛选了“生活教育”课程实验、“行为课程”组织实验、“活教育”课程实验,分析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课程实验的起因和确立过程,梳理了民国时期生活教育、行为主义和活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幼儿教师教育课程实验的目标确立、内容选择、分类和结构化、组织实施过程;分析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课程实验对于幼儿教师教育典型课程理论建构、课程体系建立与完善的促进过程,以及对于幼儿教师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实验筛选了“艺友制”教学组织形式实验、“半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实验。分析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实验问题发现的出发点、坐标和聚焦过程;梳理了教学组织形式实验的理论依据;分别梳理归纳了各个教学组织形式实验的目标、内容、实施过程,分析了其对中国化、平民化、科学化及规范化的幼儿教师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以及对幼儿教师教育理论独立性建构所起到的关键性促进作用。由于教学方法实验与教学组织形式实验在民国时期区分困难,且内容较少,实验特征不明显,因此,以张雪门实习教学方法实验为例,分析和梳理了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方法的缘起、表现形式以及实习教学实验问题的确立过程;梳理了张雪门幼儿教师教育实习教学方法实验的理论依据、实验的目标、实验的内容及结果与影响。第三部分主要是第七章,阐释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评价以及时代启示,总结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对推动中国现代幼儿教师教育理论体系构建、推动幼儿教师教育规模扩大与质量提高、推动幼儿教师教育中国化、规范化制度建立、推动幼儿教师教育课程教学体系科学化、专业化提升所起到的促进作用。调查分析了当前乡村幼儿园园长教师队伍专业化、保教过程科学化建设缺陷和提升需求,阐释了目前幼儿教师教育对幼儿教育发展的回应不足之处;分析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对新时代幼儿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幼儿教师教育升格中的内核独特性坚守及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精神方法技术弘扬借鉴的启示作用。
李梦琪,李姗泽[3](2020)在《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40年:回溯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自1978年至2018年,我国关于陈鹤琴教育思想的研究主要经历了呼吁与奠基的评价阶段、回顾与审视的重寻阶段、研讨与论述的研论阶段、探求与求证的探求阶段四个时期,在成果数量、研究类型、主题内容、研究队伍、研究动因、研究方法等方面均有所发展。未来应科学审视历史经验,推进科研方法创新,在幼儿园课程改革、学前教育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学前教育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进一步发挥陈鹤琴教育思想的指导作用与启发价值,推动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的持续深入。
吴春宣[4](2020)在《《儿童教育》杂志对中国近代幼稚教育发展的影响(1928-1937)》文中研究说明《儿童教育》杂志是中国近代教育类杂志中,最早以儿童为研究对象,以幼稚教育、小学教育、家庭教育为研究内容,以幼稚园、小学教师为目标读者的学术性刊物。自1928年创刊至1937年因战乱停刊的10年间,一共发行8卷68期,在儿童教育领域中具有很强的开创性与引领性。《儿童教育》杂志与其背后的中华儿童教育社的诞生,得益于中外儿童教育思潮的蓬勃发展,也是我国先进教育者进行幼稚教育改造运动的直接体现。《儿童教育》杂志依附于中华儿童教育社发行,目的在于搭建一个学术交流平台、沟通幼稚园与家庭教育、宣传幼稚教育事业。《儿童教育》杂志以其“供给具体教材,讨论切实方法”的办刊宗旨、专业的作者队伍以及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在当时脱颖而出,影响力较大,成为儿童教育界师生的必读刊物。《儿童教育》杂志在研究队伍的培养、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以及专业知识的探究与传播这三大方面,为近代中国幼稚教育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第一,《儿童教育》杂志在其主编陈鹤琴的引领下,凝聚了大批志同道合的幼稚教育研究者。这一群体中有大学教师、小学教师、幼稚园教师及杂志编辑等各类从业者,他们都接受过先进的儿童教育理念,有着较强的学术功底,且对儿教改革事业有着极大热情。《儿童教育》杂志注重引导作者的研究方向、为其打造学术交流平台、提供持续稳定的专业输出通道,培养了一支稳定且专业的近代幼稚教育研究队伍。第二,《儿童教育》杂志初步构建了近代幼稚教育理论体系的框架,树立并推广了以儿童为中心的幼稚教育观念,提出了整体化、科学性和实践性的课程观,并且从幼稚教育的目标、课程内容、幼稚园设备、以及乡村幼稚教育的建设与推广等多个方面,积极探索并推进了近代幼稚教育的中国化。第三,《儿童教育》杂志作为交流沟通的载体,实现了幼稚教育者对专业知识的探讨,解决了一些幼稚教育发展中的基本问题。同时它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影响了大批幼稚教育研究者、一线教师以及在校的师范生,增强了读者对幼稚教育改革的信心,解答了读者对于幼稚教育的种种困惑,指导了当时幼稚教育的实践工作。《儿童教育》杂志对中国近代幼稚教育的自觉探索,是近代中西儿童教育思想文化的交互融汇,更是近代幼稚教育中国化的独立探索的生动体现。
马婷[5](2020)在《活教育视野下托育机构课程的对比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对托育服务需求的增多,托育服务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其服务的有效性、科学性还有待考证,课程是衡量托育机构服务质量的标准之一,建构科学的托育机构课程显得尤为重要。在对我国托育机构课程进行研究时,两套基于陈鹤琴先生“活教育”理论的托育机构课程引人注目,一套课程以“大自然”为活教材,一套课程以“大社会”为活教材,依托“活教育”目的论、课程论和方法论进行课程的建构与实施。本研究对两套课程的理论基础、理念、目标、内容、实施环节进行对比,了解其异同点;由于两套课程尚未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因此采用观察法、访谈法对参与课程的三大主体——儿童、家长及教师的反馈进行对比,以期了解课程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并获得对课程效果的反馈。通过对比,发现两套课程有如下相同点:第一,理论基础均以教育学、心理学为根基建构课程;第二,课程理念均以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为前提;第三,课程目标确立依据明确,目标层次较为清晰,目标表述较为全面;第四,课程内容选择均较为合理,内容组织具有逻辑性;第五,课程实施形式多样,途径丰富;第六,课程反馈较为良好,儿童均获得相应的发展,教师及家长认可度较高;第七,儿童与家长均能通过课程受益。两套课程存在如下差异:第一,课程理念侧重点不同;第二,课程目标层次清晰度不同;第三,课程内容组织形式不同;第四,课程实施形式、途径不同;第五,儿童获得发展的维度不同。对异同点进行分析,发现两套课程具有理论基础较为科学,课程理念较为先进,课程目标较为合理,课程内容较为丰富,课程实施较为有效并且儿童与家长均能受益的优势,然而课程也存在目标需要进一步明晰、内容组织缺乏关联性、实施缺乏灵活性等方面的不足。针对课程的优势及不足,从课程理论、理念、目标、内容、实施等方面获得建构科学的托育机构课程的启示,以期为构建我国托育机构课程体系的研究贡献微薄之力。
赵华[6](2019)在《陈鹤琴幼儿教育管理思想与实践的研究》文中认为陈鹤琴是现代中国伟大的幼儿心理学家、教育改革实践家。他在教育思想方面的造诣颇高,后世关于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的研究并不少,但对其幼儿教育管理思想的探索却鲜而有之,并且系统的理论研究相对较缺乏。本文结合近代教育管理的部分理论,通过陈鹤琴办学实践来分析与整理其幼儿教育管理思想。首先,通过探讨陈鹤琴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其成长与求学的经历,来分析陈鹤琴幼儿教育管理思想的形成条件,指出陈鹤琴幼儿教育管理思想形成的条件主要有二:中西文化交融和时代发展要求;其次,通过阐述陈鹤琴幼儿教育管理实践活动来总结其幼儿教育管理思想,本文所选的学校是极具代表性的南京鼓楼幼稚园和江西省立幼稚师范学校,这两所学校由陈鹤琴创办及管理,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中心的教育管理理念;最后,通过分析陈鹤琴幼儿教育管理思想的价值所在为当代幼儿教育发展提供可参考之处。总之,陈鹤琴幼儿教育管理思想为现代中国幼儿教育办学指明了方向,体现了现代教育家立志为兴国而办教育的目标指向,并在教育实践中体现出勇于革新的近代教育创新精神,以及超越时代的幼儿教育管理思想,为中国幼儿教育管理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较强的价值参考。
田敬义[7](2019)在《教育家陈鹤琴个体成长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现今,随着对教育家的研究逐渐深入,中国教育史研究领域出现了教育家成长史研究的这一新视角,即针对某一个教育家的个人成长历程进行分析,深层次挖掘其发展为教育家的成因。本研究选用陈鹤琴作为研究对象,围绕研究主题,采用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历史研究法,探寻教育家陈鹤琴的个人成长历程及成因。本研究对陈鹤琴的成长历程进行了纵向梳理,分为四个阶段展开论述,并在每一个成长阶段中试图分析影响陈鹤琴发展的主要因素。孕育期,主要描述陈鹤琴的家庭以及求学经历对他立志教育救国的影响。发展期,主要讲述的是陈鹤琴开始进入教育,在诸种因素影响下在不同地域所做的一系列教育实践创新。成熟期,主要论述陈鹤琴坚持初心,排除万难,对之前的教育实践进行升华,最终提出了“活教育”理论。不朽期,主要梳理陈鹤琴逝后世人对其的认可和宣传以及声名远扬的原因。归纳起来,影响陈鹤琴成长为教育家的原因可以划分为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外因主要从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工作环境、地域文化、社会环境来分析;内因主要从自主发展、拾级而上、教育爱、不断创新来论述。最后提出本研究的展望以及对当前教育家成长以及培养的启示,一名教育者要成为教育家必须以教育为志、理论联系实际、顺应时势、自主发展、勇于创新。
江雨[8](2019)在《余家菊儿童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余家菊是中国近代着名的教育家,对于近代中国社会及教育等领域的诸多问题都有着深刻的见解和主张,其教育思想内涵丰富,成果丰硕,但鲜少有人研究。随着教育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余家菊也逐渐进入教育界和学术界的研究视野,他在近代收回教育权运动和乡村教育运动中发挥的作用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他的乡村教育思想以及师范教育思想等开始被人知晓。同时,余家菊也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研究儿童心理学与儿童教育的教育家之一。他对传统儿童教育“重知识之实质而不重求知之过程”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反思,在学习吸收西方先进儿童心理学知识和儿童教育思想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儿童教育思想。以余家菊为代表的近代教育家、思想家在中国儿童教育近代化道路上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探索,他的儿童教育思想体现出民主化、科学化和民族化的时代特征,不仅完善了儿童游戏教育理论,推动了近代儿童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发展,而且对当代儿童教育改革仍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余家菊的儿童教育思想:绪论部分:首先,论述了论文的选题缘由和选题意义,界定了余家菊对儿童的定义,然后梳理归纳了余家菊儿童教育思想的研究现状,最后介绍了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案和研究方法。第一部分:介绍余家菊儿童教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将其思想刊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对余家菊儿童教育思想的形成做一个宏观的把握。第二部分:主要从余家菊的成长以及求学经历考察其儿童教育理论的思想来源。第三部分:从儿童心理学思想、儿童本位教育观、游戏教育思想以及儿童教育课程设置四个方面全面系统地阐述余家菊儿童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第四部分:在分析余家菊儿童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总结民国时期儿童教育发展现状以及时代特点,客观公正地评价余家菊儿童教育思想的历史意义与影响。
路书红[9](2019)在《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生活史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种历史与社会的存在,教育家个人的生活史对其教育思想和实践活动具有重要影响。对于陈鹤琴先生而言,他幼时困顿的家境使其认识到"人生非奋斗没有出路",而求学时代西学和基督教的影响则使其"济世救人"的志向渐立并开始尝试以教育服务社会。六年的私塾教育、中学之后的西学教育以及留美生活这些东西方教育不同的体验则奠定了其教育思想和实践的直接经验基础,而家庭的支持,与陶行知、张雪门等朋友的交往也在不同程度上对其幼儿教育思想以及教育实践有所助益。
赵冬霞[10](2019)在《幼者本位—民国时期的上海儿童玩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民国时期的上海儿童玩具为研究对象,从设计学角度,运用功能学、材料学、色彩学、接受美学、游戏学、心理学、生理学、教育学、儿童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对其进行综合研究。文章重点厘清了民国时期上海儿童玩具的关键性问题,包括:(1)玩具生成的背景和基础;(2)玩具的生态和设计力量;(3)对今天玩具设计的启示。除绪论与结论外,本文以“儿童、理念、生态、设计、追寻”为逻辑指引,构建了研究内容的五个章节。第一章为“民国时期的上海儿童”,重点分析玩具的消费群体——上海儿童及其时代境遇;第二章为“民国时期的‘幼者本位’理念及影响”,重点厘清民国时期玩具观念的转变;第三章为“民国时期上海儿童玩具的生态”,重点研究民国时期玩具设计的生态和多元力量;第四章为“民国时期上海儿童玩具的设计实践”,重点研究民国时期上海儿童玩具的设计实践;第五章为“民国时期上海儿童玩具设计的省思”,重点分析了民国时期上海儿童玩具在特定时空中生成、发展、繁荣、衰落的时代特征与设计启示。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从完美“成品”到完美“部品”。民国时期为儿童设计的玩具多是“起点含混、结果先决”的完美“成品”;今天的玩具更多是“起点清晰、结果多元”的完美“部品”。2.从“玩物丧志”到“寓教于乐”。民国时期的玩具观是建立在教育者立场上的,虽反对“玩物丧志”的玩具观,但仍强调对儿童玩乐的控制、引导和塑造,是有着明显而确定的影响目的的,不凸显“玩”本身的独立价值;今天的玩具观是基于受教育者的立场,重视探索和准备的过程而非结果的强求。3.从技术完善到人文补强。民国时期的上海儿童玩具质朴而清新,令人可轻易感受到自然气息和情感温度;今天的儿童玩具,正被高科技、智能化及数字化所包围,反衬出在质朴和温度方面的不足。吸收民国时期上海儿童玩具设计的人文气息养分,有助于今天的设计力量、设计资源、设计要素的整合。4.从成长“标准”到成长“伴侣”。在过去,尽管儿童是玩具的消费者,但是玩具的服务目标实际是家长,家长通过选配玩具预见孩子的未来,玩具是父母教养孩子类型“标准”的体现;今天的父母不再期望也很难掌控孩子的未来,尤其无力“依靠玩具”精确掌控。他们更倾向于尊重孩子自己的情绪情感与个性发展,以养成适应未来社会的综合能力。其间,玩具的选择、伴随、更新及组合,无疑能不同程度地显现“成长伴侣”的作用,而这样的作用是父母不能代替的。5.从户外游戏到室内探秘。“户外”曾是上海儿童玩乐的基础场景,符合儿童向往自然、探索自然、融入自然的天性,有助于促进儿童的人际互动;今天的上海儿童虽有专属的游戏空间,但失去了同伴间相互嘻戏的机会,客观上变得越来越“宅”。反思、吸收民国时期上海儿童户外玩乐的经验对今天的玩具设计研发应有启示。
二、陈鹤琴先生早期教育思想简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陈鹤琴先生早期教育思想简述(论文提纲范文)
(2)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研究背景:民国教育实验开展为本研究提供了丰富素材 |
(二)现实体认:探寻幼儿教师教育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
(三)研究基础:“设计-实验”模型为本研究提供了实践支撑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实验、试验和教育实验 |
(二)民国时期和幼儿教师教育 |
(三)幼儿教育实验 |
(四)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 |
四、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民国时期教师教育和幼儿教师教育的相关研究 |
(二)民国时期教育家对于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相关研究 |
(三)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研究的内容与视角 |
五、研究理论及方法 |
(一)研究理论 |
(二)研究方法 |
六、研究思路及结构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结构设计 |
七、课题研究的创新点及局限 |
(一)创新点 |
(二)局限性 |
第一章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促发因素 |
第一节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教育实验 |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为教育实验提供了合理依据 |
二、以科学和民主为核心的西方现代教育传播诱发教育实验 |
三、教育实验开展是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的重要标识 |
第二节 清末民初幼儿教师教育转型的实验背景 |
一、清末民初幼儿教育发展状况及特点 |
二、清末民初幼儿教师教育转型的实验诉求 |
第三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理性准备 |
一、日式和教会幼儿教师教育机构的客观评价 |
二、国外幼儿教师教育理论的引入 |
三、初步展开中国化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理性思考 |
第二章 民国时期多领域教育实验对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推动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综合性教育实验的探索导向 |
一、综合性教育实验促进社会改造的价值指向 |
二、综合性教育实验探索教育平民化的思想内容 |
三、综合性教育实验凸显实用与科学特征 |
四、综合性教育实验实施和成效提升的促进策略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方法技术思想的生成 |
一、实验主体对教育实验内容有较为清晰的体认 |
二、实验主体追求实验过程的实证性和严密性 |
三、实验主体注重调查法和统计法的应用 |
四、实验主体合理选择实验区域和学校的研究对象 |
五、实验主体运用教育心理学的专业和技术 |
六、实验主体注重获得实验效果 |
第三章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和学制实验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和学制实验的缘由 |
一、实验问题发现:对当时幼儿教师教育体制的研究与批判 |
二、实验问题梳理: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和学制建立的双轨之路 |
三、实验问题确立:幼儿教师教育体制与学制实验的内容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实验 |
一、“中心幼稚园”体制实验:陶行知乡村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创新 |
二、平民化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实验:乡村建设实验的组成部分 |
三、结果与影响:中国化平民化幼儿教师教育方向确立 |
第三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学制实验 |
一、实验发端:增补幼儿教师教育学制内容空缺 |
二、探索推进:高中层次幼儿教师教育实验方向确立 |
三、实验内容广泛:幼儿教师培养体系的中国化、科学化建构 |
四、学制创新:晓庄“中心幼稚园”模式下幼儿教师教育的学制实验 |
五、结果与影响:幼儿教师教育学制理论与实践的双重价值 |
第四章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课程实验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课程实验的缘起 |
一、实验问题起点:清末民初幼儿教师教育课程外国化弊病严重 |
二、实验问题梳理:中国化幼儿教师教育课程专业性诉求 |
三、实验问题归纳:在理论借鉴和实践经验中寻找课程改革方向 |
第二节 “生活教育”课程实验 |
一、实验的依据:生活即教育 |
二、实验的目标:建构“生活力”模型 |
三、实验的内容:实施三类课程 |
四、结果与影响:“生活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体系形成 |
第三节 “行为课程”组织实验 |
一、实验的依据:引导儿童在劳力上劳心 |
二、实验的目标:围绕中心活动组织活动课程 |
三、实验的内容:五次“行为课程”组织尝试 |
四、结果与影响:“行为课程”组织理论和实践体系的构建 |
第四节 “活教育”课程实验 |
一、实验的依据:“活教育”思想 |
二、实验的目标:培养活的幼儿教师 |
三、实验的内容:“工作单元制”和“五指活动”课程组织 |
四、结果与影响: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集大成者 |
第五章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实验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实验的缘起 |
一、实验问题起点:教学组织形式是幼儿教师教育改革的盲区 |
二、实验问题坐标:中国化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组织形式改革浮出水面 |
三、实验问题聚焦:探寻中国化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组织形式路向 |
第二节 “艺友制”教学组织形式实验 |
一、实验的依据:“教学做合一” |
二、实验的目标:普及乡村幼儿教育 |
三、实验的内容:提升培养效率和适应性 |
四、结果与影响: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突破性价值 |
第三节 “半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实验 |
一、实验的依据:道尔顿制的改造 |
二、实验的目标:知识和技能并重的教学模式构建 |
三、实验的内容:“半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实验落地 |
四、结果与影响:提升了幼儿教师教育质量 |
第六章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方法实验——以张雪门实习教学方法为例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法实验的缘起 |
一、实验问题起点: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觉醒 |
二、实验问题梳理:按照课程类别进行的教学方法改革 |
三、实验问题聚焦:实习教学方法实验 |
第二节 张雪门实习教学方法实验 |
一、实验的依据:“行为主义”理念 |
二、实验的目标:实习教学应确保全领域、有计划、有组织 |
三、实验的内容:从参观、参与到支配的全程性实习 |
四、结果与影响:为幼师实习教学方法探索可行路径 |
第七章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评价 |
第一节 推动中国幼儿教师教育现代转型 |
一、推动中国化幼儿教师教育理论体系形成 |
二、促进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规模与质量保障 |
三、拉动幼儿教师教育制度中国化、规范化 |
四、构建幼儿教师教育初步的课程教学科学化体系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现实启示 |
一、重视对民国时期幼儿教师实验经验的借鉴 |
二、幼儿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需要实验研究 |
三、幼儿教师升格教育中的内核独特性坚守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40年:回溯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的历史阶段回溯 |
(一)评价之路(1978—1986年):呼吁与奠基 |
(二)重寻之路(1987—2000年):回顾与审视 |
(三)研论之路(2001—2009年):研讨与论述 |
(四)探求之路(2010—2018年):探索与求证 |
二、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的学术成果特点 |
(一)研究成果整体数量大幅度提升,各主题数量逐年增多 |
(二)研究成果类型自单一走向多样,形式进一步丰富 |
(三)研究主题覆盖全面,由面至点逐步深入扩散 |
(四)研究队伍人员角色广泛,成员队伍逐步壮大 |
(五)研究动因价值趋同,教育改革共同体联系更加紧密 |
(六)以历史研究为主体,具体方法运用辩证客观 |
三、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的未来展望 |
(一)立足新时代国情,发挥“中国化”学前教育思想理论体系的应用价值 |
(二)科学审视历史经验,为幼儿园课程改革寻找契合本土的理论根源和经验 |
(三)回归专业信念精神,优化学前教育人才队伍专业素养建设的培训体系 |
(四)推进科研范式和方法创新,提升陈研学前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质量 |
(4)《儿童教育》杂志对中国近代幼稚教育发展的影响(1928-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以《儿童教育》杂志为代表的儿童学术杂志的创办动机与经历 |
(二)《儿童教育》杂志对中国近代专业幼稚教育研究者的培养意义 |
(三)《儿童教育》杂志对构建中国近代幼稚教育理论体系的促进作用 |
(四)《儿童教育》杂志对于近代幼稚教育专业知识的探究与传播作用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近代教育期刊的研究 |
(二)民国时期儿童教育思想的研究 |
(三)关于中华儿童教育社与《儿童教育》杂志的研究 |
四、核心概念 |
(一)幼稚教育 |
(二)儿童教育 |
五、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儿童教育》杂志创办与发展的背景 |
第一节 西方儿童教育思想的传入 |
一、西方传入的主要儿童教育思想 |
二、西方儿童教育思想的传入对我国幼稚教育发展的影响 |
第二节 民初教育思潮对幼稚教育的影响 |
一、实用主义教育思潮 |
二、教育实验思潮 |
三、平民主义与乡村教育思潮 |
四、女子教育思潮 |
第三节 幼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幼稚教育的西洋化 |
二、片面化的儿童观 |
三、师资力量薄弱 |
第四节 儿童教育改革的移植与改造 |
一、移植与模仿国外教学方法 |
二、陈鹤琴与鼓楼幼稚园试验 |
第二章 中华儿童教育社与《儿童教育》杂志 |
第一节 南京幼稚教育研究会与《幼稚教育》杂志 |
一、南京幼稚教育研究会的成立 |
二、《幼稚教育》创办的宗旨及目标 |
第二节 中华儿童教育社与《儿童教育》杂志 |
一、中华儿童教育社的成立与发展 |
二、《儿童教育》杂志的创办 |
第三章 《儿童教育》杂志对中国近代幼稚教育研究队伍的聚合与培养 |
第一节 《儿童教育》杂志成为儿童教育专家的聚合平台 |
一、核心作者群体的构成 |
二、核心作者群体的聚合路径 |
第二节 《儿童教育》杂志对于专业研究队伍的培养 |
一、刊物引导作者的研究方向 |
二、通过提供学术交流平台提升研究者理论水平 |
三、以持续稳定的输出通道指导教育实践 |
第四章 《儿童教育》对中国近代幼稚教育理论体系的反思与构建 |
第一节 树立与推广以儿童为中心的幼稚教育观 |
一、幼稚教育是人与社会发展的基础 |
二、幼稚教育以儿童为中心 |
三、幼小衔接与家园合作的整体教育观 |
第二节 科学性、实践性与整体化的课程观 |
一、课程编制的科学性与专业性 |
二、课程组织以“整个教学法”为方法 |
第三节 积极探索和推动幼稚教育的中国化 |
一、从教育目的入手对幼稚教育中国化的理论阐述 |
二、在教学内容与设备方面对幼稚教育中国化的探索 |
三、从乡村教育建设拓展幼稚教育中国化的内涵 |
第五章 《儿童教育》杂志对中国近代幼稚教育知识的探究和传播 |
第一节 《儿童教育》杂志中的幼稚教育知识 |
一、幼稚园各科的课程内容与教学 |
二、幼稚生的家庭教育 |
第二节 《儿童教育》杂志对中国近代幼稚教育知识的传播 |
一、《儿童教育》杂志传播的对象与范围 |
二、《儿童教育》杂志传播的效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5)活教育视野下托育机构课程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动机 |
一、婴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需要优质课程的支持 |
二、家长科学育儿需要优质课程的引领 |
三、托育机构质量提升需要优质课程的支撑 |
四、“现代中国人”需要优质课程的培养 |
第二节 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一、“活教育” |
二、托育机构 |
三、托育机构课程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活教育”思想概述 |
二、托育机构课程相关研究 |
三、已有研究的启示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实物分析法 |
二、观察法 |
三、访谈法 |
第三章 两所托育机构课程的对比 |
第一节 课程的理论基础 |
一、0-3岁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
二、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理论 |
第二节 课程理念的对比 |
一、课程理念概述 |
二、课程理念对比 |
三、反思 |
第三节 课程目标的对比 |
一、目标基本取向的对比 |
二、目标确立依据的对比 |
三、目标体系的对比 |
四、目标层次的对比 |
五、目标表述的对比 |
第四节 课程内容的对比 |
一、课程内容概述 |
二、内容选择的对比 |
三、内容组织的对比 |
第五节 课程实施的对比 |
一、实施取向的对比 |
二、实施原则的对比 |
三、实施路径的对比 |
第四章 课程绩效的对比 |
第一节 儿童的收获 |
一、A园儿童对自然更加热爱,自理能力较强 |
二、B园儿童独立性水平较高,人际交往能力较强 |
三、A、B园儿童均从各自参与的课程中获得发展 |
第二节 教师的收获 |
一、教师的教育理念获得更新 |
二、教师对0-3岁儿童发展水平有所了解 |
三、教师的教学能力获得提升 |
第三节 家长的收获 |
一、家长的育儿理念获得更新 |
二、家长的育儿知识变得丰富 |
三、家长科学育儿的能力获得提高 |
第四节 总结 |
一、两套课程均对儿童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
二、两园教师及家长对课程的认可度较高 |
三、两园教师及家长均从课程中获得成长 |
第五章 讨论与启示 |
第一节 课程对比结果讨论 |
一、课程优势 |
二、课程不足 |
第二节 对我国托育机构课程建构的启示 |
一、保证理论基础的科学性 |
二、注重理念的针对性 |
三、强调目标的适宜性与层次性 |
四、关注内容的生活性与连续性 |
五、注重实施的活动性与趣味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陈鹤琴幼儿教育管理思想与实践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核心概念 |
1.3 研究综述 |
1.3.1 关于陈鹤琴“教育思想”的综合研究 |
1.3.2 关于陈鹤琴“幼儿教育管理思想与实践”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与步骤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步骤 |
2 陈鹤琴幼儿教育管理思想的形成条件 |
2.1 中西文化交融 |
2.1.1 国内传统教育的影响 |
2.1.2 国外教育理念的熏陶 |
2.2 时代发展要求 |
2.2.1 中国“新教育”改革运动的时代背景 |
2.2.2 受制于外国的我国早期幼儿教育 |
3 陈鹤琴幼儿教育管理实践 |
3.1 创办与管理南京鼓楼幼稚园 |
3.1.1 关于南京鼓楼幼稚园的办园背景 |
3.1.2 关于南京鼓楼幼稚园的管理实践 |
3.1.3 关于南京鼓楼幼稚园的办学思想 |
3.2 创办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 |
3.2.1 关于江西幼师的办学背景 |
3.2.2 关于江西幼师的工作实践 |
3.2.3 关于江西幼师的办学思想 |
4 陈鹤琴幼儿教育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
4.1 关于幼儿管理的思想 |
4.1.1 重视园区环境管理,引导幼儿全面发展 |
4.1.2 注重幼儿日常管理,培养幼儿良好习惯 |
4.1.3 重视幼儿健康管理,促进幼儿身心健康 |
4.2 关于幼儿教师管理的思想 |
4.2.1 深谙“活教育”之灵魂,强调教师以爱为先 |
4.2.2 重视教师自身修养,促进学术研究与教学能力的提升 |
4.2.3 坚持教学做相统一,促使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 |
4.3 关于学校管理的思想 |
4.3.1 建立科学的学校管理制度,促使学校管理规范化 |
4.3.2 提倡校长以身示范,用人性化管理感染师生 |
4.3.3 坚持学校建设融合社会发展,培养国家有用之才 |
5 陈鹤琴幼儿教育管理思想的主要特点及当代价值 |
5.1 陈鹤琴幼儿教育管理思想的主要特点 |
5.1.1 幼儿教育管理思想科学适宜 |
5.1.2 教师教育管理思想民主务实 |
5.1.3 学校管理思想开拓创新 |
5.2 陈鹤琴幼儿教育管理思想的当代价值 |
5.2.1 幼儿教育管理思想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值得弘扬 |
5.2.2 教师教育管理思想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值得肯定 |
5.2.3 学校管理思想有助于提高办学效益,值得倡导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教育家陈鹤琴个体成长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 时代发展的迫切需求 |
(二) 教育史学研究的新视角 |
(三) 研究陈鹤琴的兴趣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 教育家 |
(二) 个体成长 |
(三) 教育家个体成长 |
(四) 教育家个体成长史 |
四、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个案研究法 |
(三) 历史研究法 |
五、研究的重难点、创新点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三)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教育家研究 |
(一) 教育家成长环境研究 |
(二) 教育家个体成长史研究 |
二、关于陈鹤琴的文献综述 |
(一) 文献类研究 |
(二) 着作类研究 |
(三) 论文类研究 |
第三章 陈鹤琴的成长历程 |
一、孕育期(1892—1919) |
(一) 基础奠定阶段 |
(二) 理想萌生阶段 |
二、发展期(1919—1940) |
(一) 改革探索阶段 |
三、成熟期(1940—1982) |
(一) 继续完善阶段 |
(二) 影响扩大阶段 |
(三) 理论升华阶段 |
四、不朽期(1982—至今) |
(一) 正名阶段 |
(二) 繁荣阶段 |
第四章 陈鹤琴成长为教育家的原因分析 |
一、外部因素 |
(一) 家庭环境 |
(二) 学校环境 |
(三) 工作环境 |
(四) 地域文化 |
(五) 社会环境 |
二、内部因素 |
(一) 自主发展 |
(二) 拾级而上 |
(三) 教育爱 |
(四) 不断创新 |
第五章 启示与展望 |
一、启示 |
(一) 以教育为志:教育家成长的前提条件 |
(二) 理论联系实际:教育家成长的基本途径 |
(三) 顺应时势:教育家成长的必然要求 |
(四) 自主发展:教育家成长的内在动力 |
(五) 勇于创新:教育家成长的核心所在 |
二、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论文类 |
三、报纸类 |
四、论文集类 |
五、其他类别 |
附录 |
表1 整理、出版陈鹤琴着作的书籍 |
表2 公开出版纪念陈鹤琴的书籍 |
致谢 |
(8)余家菊儿童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现实意义 |
(三) 核心概念界定 |
1. 儿童 |
2. 儿童教育 |
(四) 文献综述 |
1. 关于余家菊的研究 |
2. 关于民国时期儿童教育的研究 |
(五) 研究方案 |
1. 研究目标 |
2. 研究内容 |
3. 研究方法 |
一、余家菊儿童教育思想形成的背景 |
(一) 教育救国思潮的推动 |
(二) 儿童教育现状的催发 |
(三) 儿童教育研究的兴起 |
1. 国外儿童教育研究的浪潮 |
2. 国内儿童教育研究的推动 |
二、余家菊儿童教育思想的理论来源 |
(一) 传统儒家教育思想的熏染 |
1. 儿童教育的理论基础——性善论 |
2. 儿童教育的思想核心——仁 |
(二) 西方儿童教育思想的影响 |
1. 倡导自由,以儿童为本位 |
2. 尊重差异,发展儿童个性 |
3. 重视活动,实施游戏教育 |
(三) 西方儿童心理学理论的借鉴 |
1. 人格理论 |
2. 学习理论 |
3. 情感理论 |
三、余家菊儿童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 儿童教育心理学思想 |
1. 儿童的道德性 |
2. 儿童心灵的发育 |
(二) 儿童本位教育观 |
1. 教育乃师生间的共同活动 |
2. 教育需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
3. 教育需尊重儿童个别差异 |
(三) 儿童游戏教学法 |
1. 儿童游戏的价值 |
2. 儿童游戏的特质 |
3. 儿童游戏教育的实施 |
(四) 儿童中心课程观 |
1. 课程乃为发展民族性的教育 |
2. 课程须兼具玩耍与做事 |
3. 课程设置需以儿童为中心 |
四、余家菊儿童教育思想的时代特征及历史意义 |
(一) 余家菊儿童教育思想的时代特征 |
1. 民主性 |
2. 科学性 |
3. 民族性 |
(二) 余家菊儿童教育思想的历史意义 |
1. 提出完备的儿童游戏教育理论 |
2. 促进对中国儿童教育与心理的研究 |
3. 推动儿童教育近代化的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生活史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少年成长经历与投身幼儿教育的志向渐立 |
(一) “人生非奋斗没有出路”的觉醒 |
(二) “济世救人”的志向渐立 |
(三) 清华读书时期首次尝试以教育服务社会 |
(四) 赴美留学中几经周折终攻教育 |
二、对东西方教育的不同体验奠定了陈鹤琴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基础 |
(一) 传统私塾教育为陈鹤琴提供了教育批判的基础 |
(二) 不同时期的西学教育提供了陈鹤琴教育思想与实践的源泉 |
三、亲友的支持为陈鹤琴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实践开展提供了助益 |
(10)幼者本位—民国时期的上海儿童玩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五、研究方法 |
六、论文的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上海儿童 |
1.1 上海儿童的人口构成与社会分层 |
1.1.1 上海儿童的人口构成 |
1.1.2 上海儿童的社会分层 |
1.2 涉及儿童成长的多维关系 |
1.2.1 社会与儿童身份 |
1.2.2 政府与儿童权利 |
1.2.3 学者与儿童关怀 |
1.3 “儿童/玩具/游戏”的关系 |
1.3.1 游戏与儿童天性 |
1.3.2 器具与游戏场景 |
1.3.3 玩具与儿童恩物 |
小结 |
第二章 民国时期的“幼者本位”理念及影响 |
2.1 “幼者本位”理念的内涵与时代意义 |
2.1.1 “幼者本位”的思想内涵 |
2.1.2 “幼者本位”的时代意义 |
2.2 “幼者本位”对民国上海儿童的影响 |
2.2.1 儿童与养成保育 |
2.2.2 儿童与娱教空间 |
2.2.3 儿童与玩具读物 |
2.2.4 儿童与国货用品 |
2.3 “幼者本位”影响下的玩具观 |
2.3.1 从“消遣器具”到“育儿媒介” |
2.3.2 从“泥车瓦狗”到“益智教具” |
2.3.3 从“小技偏道”到“工业产品” |
小结 |
第三章 民国时期上海儿童玩具的生态 |
3.1 玩具审查机制对上海玩具业的影响 |
3.1.1 关于玩具审查的机制 |
3.1.2 关于玩具审查的内容 |
3.1.3 关于玩具审查的影响 |
3.2 儿童玩具构成的背景 |
3.2.1 幼教理念的达成 |
3.2.2 商业逻辑的推动 |
3.2.3 时政影响的折射 |
3.2.4 亲子互动的需求 |
3.3 儿童玩具系统的构建 |
3.3.1 儿童成长的分期理论 |
3.3.2 儿童分期与玩具序列 |
3.3.3 儿童分期与玩具等级 |
3.4 儿童玩具的“伴随”属性 |
3.4.1 伴随儿童的身体发育 |
3.4.2 伴随儿童的心理养成 |
小结 |
第四章 民国时期上海儿童玩具的设计实践 |
4.1 儿童玩具的材料种类与工艺 |
4.1.1 关于玩具材料种类 |
4.1.2 关于加工工艺 |
4.1.3 关于评价体系 |
4.2 玩具的仿制与自创 |
4.2.1 玩具的造型与设计 |
4.2.2 上海玩具与国外玩具比较 |
4.3 玩具工艺与结构的仿制与改造 |
4.3.1 动力型设计——国外“自动”玩具 |
4.3.2 制约型设计——赛璐珞玩具 |
4.3.3 集约型设计——马口铁玩具 |
4.4 从“西化”到“游戏”的玩具色彩渐进 |
4.4.1 “设色术”与玩具色彩设计 |
4.4.2 色料对玩具色彩设计的影响 |
4.4.3 上海本土的玩具色彩实践 |
小结 |
第五章 民国时期上海儿童玩具设计的省思 |
5.1 西方工业背景下的本土设计力量 |
5.1.1 玩具设计标准的提出与实践 |
5.1.2 玩具设计师与同业公会的建立 |
5.2 民族主义背景下的本土设计生态 |
5.2.1 国货倡议下民族主义走向 |
5.2.2 复制、模仿、改制、自创等设计成长阶段 |
5.3 外侨标准参照下的本土设计走向 |
5.3.1 游戏空间与玩具互动 |
5.3.2 角色偶像与卡通玩具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专着、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陈鹤琴先生早期教育思想简述(论文参考文献)
- [1]汪爱丽幼儿音乐教育思想研究[D]. 罗丽娟.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研究[D]. 寇文亮. 河北大学, 2021(09)
- [3]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40年:回溯与展望[J]. 李梦琪,李姗泽. 学前教育研究, 2020(08)
- [4]《儿童教育》杂志对中国近代幼稚教育发展的影响(1928-1937)[D]. 吴春宣.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6)
- [5]活教育视野下托育机构课程的对比研究[D]. 马婷.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6]陈鹤琴幼儿教育管理思想与实践的研究[D]. 赵华. 宁波大学, 2019(06)
- [7]教育家陈鹤琴个体成长史研究[D]. 田敬义. 天津师范大学, 2019(01)
- [8]余家菊儿童教育思想研究[D]. 江雨.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9]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生活史分析[J]. 路书红. 教师发展研究, 2019(01)
- [10]幼者本位—民国时期的上海儿童玩具研究[D]. 赵冬霞. 上海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