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6328nm可见光评价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同步辐射实验区X光聚焦镜像质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欣[1](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认为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杜亮亮[2](2017)在《合肥光源平面光栅单色器设计及调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同步辐射装置是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工具,其中,光束线是连接实验站和光源的桥梁,需要把复色的同步辐射光处理成具有一定尺寸、一定发散角和一定能量分辨率的单色光。光束线的核心为单色器,在真空紫外-软X波段主要为光栅分光单色器,其中平面光栅单色器以其光学元件加工简单,适应范围广等受到广泛应用。本文工作依托于合肥光源进行的重大维修改造项目详细研究了平面光栅单色器的性能特点和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详细研究了真空紫外-软X射线光束线最常用的两种平面光栅单色器(准直型SX-700平面光栅单色器和自聚焦平面变间距光栅单色器)的光学特点,总结了这两种单色器的特点和应用范围。研究发现影响两种单色器的主要因素一致,但自聚焦平面变间距光栅单色器由于光栅的像差校正功能使得其比准直型SX-700 平面光栅单色器少了两块反射镜,而反射镜会占据一定的空间,这就会导致相同条件下准直型SX-700平面光栅单色器入射臂和出射臂的长度相较自聚焦平面变间距光栅单色器更短,从而导致分辨率的降低。同时由于多了两块反射镜,也会导致效率的降低。因此,在光束线长度确定的情况下,自聚焦平面变间距光栅单色器的光谱分辨率和光学系统效率更好。但是,准直型SX-700平面光栅单色器可以通过选取不同的焦点常数而实现高通量模式、高次谐波抑制模式和高分辨运行模式,并能通过调节焦点常数以改变出射狭缝处的相空间,这是其最大的优点。这些研究具有创新性,并能为同类光束线的设计提供了基础。2.合肥光源重大维修改造项目中的软X成像光束线的设计工作。新建的软X成像光束线站性能较原来有较大提升。软X成像光束线从扭摆器中引出,覆盖能量范围200~2500 eV。光束线采用准直型SX-700平面光栅单色器,使用线密度分别为760 1/mm和1400 1/mm的平面光栅覆盖整个能量范围。光束线主要性能指标:光子通量大于1×1012phs/s@300mA;能量分辨优于500 @ 520eV;出射狭缝处发散角为2.6 mrad(H)× 2.8 mrad(V)。3.合肥光源重大维修改造项目中的燃烧光束线的设计工作。燃烧光束线的性能较原来的光束线有了全面的升级,极大地拓展了同步辐射在燃烧领域的应用。燃烧光束线从波荡器中引出,覆盖能量范围4.8~20 eV。光束线采用掠入射Czerny-Turner型平面光栅单色器,使用线密度分别为2001/mm和4001/mm的平面光栅覆盖整个能量范围。光束线的主要性能指标为:光子通量5×1012phs/s@300 mA:能量分辨优于3000 @15.8 eV。4.详细介绍了合肥光源重大维修改造项目中新建三条光束线,软X成像光束线(准直型SX-700平面光栅单色器)、燃烧光束线(掠入射Czerny-Turner型平面光栅单色器)和催化与表面科学光束线(自聚焦平面变间距光栅单色器)的安装调试工作以及平面光栅单色器的相关技术(包括光学元件的检测、精密狭缝、精密导轨的测试以及单色器的能量标定)的研究。最后对燃烧光束线和催化与表面科学光束线的性能进行了详细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光束线的性能指标满足设计要求。其中催化与表面科学光束线的实际运行的分辨本领优于10000@29.2 eV.性能达到国际同类装置先进水平。
马磊[3](2012)在《变包含角平面光栅单色器关键技术与性能检测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同步辐射光源是一种极为理想的软X射线、真空紫外光源,在众多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并发展相关光束线及分光技术是同步辐射应用的重要前提。同步辐射光具有连续光谱分布,而采用同步光进行的科学实验,大部分需要选取一定波段范围内的单色光,同时对光束的光子通量、光谱分辨、光谱纯度、成像束斑等有着严格要求,这些工作是由束线单色器来完成。束线单色器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光学工程,它对光学设计、光学元件加工、检测及评价等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问题提出了许多新挑战。上海光源的建设,极大提升了我国软X射线在固体物理、生物、材料等多个领域的应用研究水平,同时对软X射线光束线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研制高性能的软X射线束线单色器成为研究人员获得高水平实验结果的前提和追求的新目标。在多种类型的单色器中,变包含角平面光栅单色器凭借其宽光谱、高通量、高分辨、应用灵活等优异性能获得广泛认可,但其束线单色器技术实现难度很大。本文以提高变包含角平面光栅单色器整体性能为目标,着重介绍及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阐述上海光源软X谱学显微光束线站的物理设计,着重介绍了该束线的核心装置-变包含角平面光栅单色器的总体设计,包括光学设计和机械结构设计;2.结合应用,重点分析单色器分辨能力与机械运动精度等关键因素的相互关系;为保证光束线站整体性能,分析了单色器在波长扫描过程中,影响谱学显微光束线出射光斑水平漂移的各个因素,推导出各因素与光斑水平漂移的传递关系,并结合具体要求进行误差分配;3.采用有限元分析技术结合上海光源特点,深入研究单色器高热载条件下光学元件的恒温冷却技术及其对光学系统的影响,并对单色器光学元件冷却进行了数值模拟。4.提出变包含角光栅单色器离线和在线检测方法及测试手段。标定单色器波长扫描机构,并对相关的机械精度进行现场检测,给出具体检测结果。本文研究内容将为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中建造同类高性能变包含角单色器提供了理论基础。
刘吾民,舒德明,冼鼎昌[4](1991)在《用6328nm可见光评价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同步辐射实验区X光聚焦镜像质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叙述了对X光聚焦柱面镜在不同压弯状态下的焦聚像点扩散函数的测量,并与理论模型进行了比较。获得最佳像点的光斑尺寸,并给出不同光阑尺寸下的像点光强分布,
二、用6328nm可见光评价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同步辐射实验区X光聚焦镜像质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6328nm可见光评价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同步辐射实验区X光聚焦镜像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献综述 |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
2.2.1 学士学位结构 |
2.2.2 硕士学位结构 |
2.2.3 博士学位结构 |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7.4 小结 |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
11.4 结语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合肥光源平面光栅单色器设计及调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同步辐射概述 |
1.1.1 同步辐射的发展与现状 |
1.1.2 步辐射光源的特点 |
1.1.3 合肥光源重大维修改造项目 |
1.2 同步辐射光束线 |
1.2.1 同步辐射光束线概述 |
1.2.2 同步辐射光束线单色器简介 |
1.3 本文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2章 衍射光栅基本理论 |
2.1 衍射光栅像差理论 |
2.2 光栅光学系统分辨率 |
2.3 光学追迹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准直型SX-700与自聚焦平面变间距单色器比较 |
3.1 引言 |
3.2 准直型SX-700单色器带入催化与表面科学光束线计算 |
3.2.1 准直型SX-700平面光栅单色器光学设计 |
3.2.2 单色器分辨率 |
3.2.3 光学系统效率 |
3.3 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软X射线成像光束线设计 |
4.1 引言 |
4.1.1 科学意义 |
4.1.2 建设目标及光束线技术指标 |
4.2 光源 |
4.2.1 光源及扭摆器参数 |
4.2.2 光源性能 |
4.3 光学系统设计 |
4.3.1 光学系统设计 |
4.3.2 光学系统分辨率 |
4.3.3 光学系统效率 |
4.3.4 出射狭缝处光的发散角 |
4.3.5 单色器离轴转动参数 |
4.4 光学元件及主要部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燃烧光束线设计 |
5.1 引言 |
5.1.1 科学意义 |
5.1.2 建设目标及光束线技术指标 |
5.2 光源 |
5.2.1 光源及波荡器参数 |
5.2.2 光源性能 |
5.3 光学系统设计 |
5.3.1 光学系统设计 |
5.3.2 光学系统分辨率 |
5.3.3 光学系统效率 |
5.4 光学元件及主要部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光束线安装准直与性能测试 |
6.1 光束线安装准直 |
6.1.1 光束线真空机械部件的预安装 |
6.1.2 关键部件及其离线测试 |
6.1.3 光束线的在线准直 |
6.1.4 平面光栅单色器的准直 |
6.2 单色器能量标定 |
6.2.1 单色器能量标定使用设备介绍 |
6.2.2 催化与表面科学光束线单色器能量标定 |
6.3 波荡器磁极间隙标定 |
6.4 光束线性能测试 |
6.4.1 燃烧光束线性能测试 |
6.4.2 催化与表面科学光束线性能测试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3)变包含角平面光栅单色器关键技术与性能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同步辐射与光束线技术 |
1.1.1 同步辐射概述 |
1.1.2 上海光源(SSRF)简介 |
1.1.3 同步辐射光束线技术 |
1.1.4 束线单色器技术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4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SSRF 软 X 射线谱学显微光束线站 |
2.1 科学目标与实验方法 |
2.2 光束线设计技术指标 |
2.3 束线光学设计 |
2.3.1 光源特性 |
2.3.2 束线光学设置 |
2.4 束线主要光学部件 |
2.4.1 准直镜 |
2.4.2 单色器 |
2.4.3 聚焦镜 |
2.5 束线光学性能模拟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变包含角平面光栅单色器机械精度分析 |
3.1 单色器设计 |
3.1.1 工作原理 |
3.1.2 光学放大倍数C ff |
3.1.3 单色器总体设计要求 |
3.1.4 单色器设计方案 |
3.1.5 单色器结构参数 |
3.2 单色器转角精度分析 |
3.2.1 转角精度与能量分辨能力的关系 |
3.2.2 误差分析 |
3.3 谱学显微光束线光斑水平漂移分析 |
3.3.1 影响光斑水平漂移主要因素 |
3.3.2 误差分配 |
3.4 单色器结构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光学元件热缓释技术研究 |
4.1 同步辐射光源热负载 |
4.1.1 弯转磁铁(BM) |
4.1.2 插入件(扭摆器、波荡器) |
4.2 高热负载对光学元件的影响 |
4.2.1 高热负载对单色器的影响 |
4.2.2 高热负载热缓释技术 |
4.3 热分析基础 |
4.3.1 传热学基础理论 |
4.3.2 热传递方式 |
4.3.3 热传导边界条件及初始条件 |
4.4 对流换热系数 |
4.5 SSRF 变包含角平面光栅单色器光学元件热分析 |
4.5.1 ANSY 软件在同步辐射领域的中应用 |
4.5.2 平面镜表面热功率计算 |
4.5.3 冷却结构及热分析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单色器性能检测方法研究 |
5.1 小角度光学检测方法 |
5.2 单色器转角精度的检测 |
5.2.1 检测原理及方法 |
5.2.2 检测装置 |
5.2.3 检测结果 |
5.3 波长扫描机构转角重复精度的检测 |
5.3.1 检测原理及方法 |
5.3.2 检测结果 |
5.4 光斑水平漂移的检测 |
5.4.1 检测原理及方法 |
5.4.2 检测结果 |
5.5 光栅切换机构重复精度的检测 |
5.5.1 检测原理及方法 |
5.5.2 检测结果 |
5.6 束线整体性能测试结果 |
5.6.1 能量分辨能力 |
5.6.2 样品处光通量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论文创新点 |
6.2 课题发展趋势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指导教师及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用6328nm可见光评价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同步辐射实验区X光聚焦镜像质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2]合肥光源平面光栅单色器设计及调试[D]. 杜亮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11)
- [3]变包含角平面光栅单色器关键技术与性能检测方法研究[D]. 马磊.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12(09)
- [4]用6328nm可见光评价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同步辐射实验区X光聚焦镜像质的实验研究[J]. 刘吾民,舒德明,冼鼎昌. 中国激光, 1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