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膨胀土湿度系数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华华[1](2021)在《棕榈纤维加筋Q2黄土直剪蠕变特性研究》文中认为黄土是一种特殊土,具有大孔隙、遇水湿陷和工程性质差等特点。关于提升黄土力学性能,防治黄土地区地质灾害,一直是岩土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表明,纤维加筋技术是一种增加黄土强度的有效途径。纤维加筋可以抑制土体裂隙发育、增加土体韧性和提升土体强度,在黄土地区的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目前对加筋黄土的研究大多关注于抗剪、抗拉和抗压强度等方面,很少涉及加筋黄土蠕变效应及荷载作用下其微细观结构变化规律的研究。将棕榈纤维加筋Q2黄土作为试验材料,通过直剪试验和直剪蠕变试验,探究纤维长度与掺量对于加筋Q2黄土强度与变形的影响规律。借助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SEM),从微细观层面分析加筋Q2黄土强度增强机理。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纤维加筋作用使土体的抗剪特性发生根本性变化。未加筋Q2黄土应力-应变曲线为应变软化型,加筋Q2黄土应力-应变曲线为应变硬化型,加筋Q2黄土发生塑性破坏,土体韧性提升,抗大变形能力增加。(2)加筋Q2黄土抗剪强度明显高于未加筋Q2黄土,通过直剪试验确定加筋Q2黄土最优掺量为0.6%~0.8%。(3)纤维加筋作用可以抑制土体蠕变变形,提升土体长期强度,长期强度在纤维掺量0.6%时存在峰值。(4)棕榈纤维表面粗糙,存在沟槽与独立的孔室,在摩擦和挤压作用下,土颗粒被镶嵌进沟槽和孔室,有利于增加纤维与土颗粒之间的有效接触面积,提升筋-土界面作用力。(5)纤维的加入,改变了土体微观孔隙结构,大孔隙比例降低,小孔隙数量增加,孔隙分布更加均匀,有利于增加筋-土界面有效接触面积,提升筋-土界面作用,抑制加筋黄土蠕变位移。
李昕哲[2](2021)在《含盐土的持水和力学行为试验研究》文中认为垃圾填埋、核废料处置和盐渍土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环境岩土难题。这些工程问题与含盐土持水和力学行为联系密切。因此,本文通过室内试验对含盐土的持水和力学特性开展了研究。其研究成果可为相关工程问题提供一定参考。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压力板法和蒸汽平衡法对不同盐溶液浓度和初始孔隙比条件下非饱和粉质黏土的持水行为开展了试验研究,得到了全吸力范围的土-水特征曲线。试验结果表明,在低吸力阶段盐溶液浓度对基质吸力有明显影响。土体持水能力随盐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初始孔隙比对土体饱和体积含水率、进气值存在影响。饱和体积含水率和进气值随初始孔隙比的增加而减小。在高吸力阶段,盐溶液浓度和初始孔隙比对土体持水能力的影响随基质吸力的增加不断降低。这是因为土体基质势中毛细作用和吸附作用对土体持水行为的影响机理不同。(2)从持水机理的角度出发,建立了考虑盐溶液和初始孔隙比影响的土-水特征曲线模型。首先根据已有模型提出了盐分影响下的基质吸力模型和残余含水率模型。其次建立了SWCC进气值和曲率相关参数与初始孔隙比的关系。最后以VG模型为基础建立了适用于全吸力范围的考虑初始孔隙比影响的含盐土土-水特征曲线模型,并利用试验结果进行了验证。(3)利用TSZ-1全自动三轴仪对饱和状态下含盐粉质黏土的力学行为开展了试验研究,主要包括等向固结试验和排水固结剪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盐溶液浓度和初始干密度对粉质黏土力学特性存在影响。在固结特性方面,盐溶液增加会降低饱和粉质黏土的正常固结线斜率、回弹线斜率和正常固结线截距,提高初始固结屈服应力。在强度特性方面,饱和含盐粉质黏土在低围压、较大干密度时易发生应变软化型破坏,并表现为剪胀;在高围压、较小干密度时易发生应变硬化型破坏,并表现为剪缩。盐溶液浓度增加对土体剪胀势有抑制作用。盐溶液浓度增加会提高饱和粉质黏土的峰值强度、黏聚力、内摩擦角以及临界状态应力比。(4)利用TSZ-1全自动三轴仪对高基质吸力下含盐粉质黏土开展了不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高基质吸力下非饱和含盐粉质黏土在剪切时通常为应变软化型破坏。含盐量对其峰值强度及峰后残余强度存在影响,通常含盐量的增加会降低峰值强度。这种影响程度的大小受基质吸力的影响。当基质吸力处于毛细作用占优时,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均随含盐量的增加而减小。在极高吸力阶段,内摩擦角逐渐趋于稳定。盐分对土体力学特性的影响程度取决于黏土矿物含量的高低。相较于盐溶液,初始干密度对含盐粉质黏土力学特性的影响更大。
周峙[3](2021)在《降雨-蒸发作用下皖江裂隙性粘土裂隙演化机制及边坡破坏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规划的实施,沿江地区高速公路建设日益增多。在安徽沿江地区高速公路建设中,一种灰白色裂隙性黏土(简称“裂土”)边坡经历多次降雨-蒸发循环后发生大量边坡失稳,给高速公路运营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区内裂土在温度和相对湿度等环境因素循环变化下,土体高度非线性行为使其开裂行为变得十分复杂,裂隙的萌生、扩展不仅降低了土体的抗剪强度,而且引起边坡渗流场变化,导致边坡稳定性显着降低。因此,系统研究裂土在降雨-蒸发作用下的裂隙萌生演化机制,不仅可以丰富黏土裂隙扩展机理研究成果,还有助于揭示裂土边坡的破坏模式与灾变机理。论文开展的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一)综合运用野外调查、文献调研、室内试验,探究了皖江地区裂土地质成因、矿物成分、微观结构、胀缩特征等工程物理力学特性,提出了皖江地区裂土的野外判别特征。研究发现,无为裂土试样中黏土矿物以蒙脱石为主,达到69%,表现为显着膨胀;枞阳、巢湖、含山等地试样因冷干古气候特征致使长石、云母等硅酸盐矿物脱钾形成富集伊利石黏土矿物,含量占比分别达到43%-57%。研究区域裂土自由膨胀率范围为27.5%42.5%,塑限18.2%29.0%,标准吸湿含水率1.398%2.898%,天然状态下膨胀力为52.072.1k Pa,均反映区内膨胀性较弱,较高含水率状态的土体更易发生收缩变形,是皖江地区大量裂土边坡雨后经短暂蒸发后快速开裂的关键原因。(二)通过不同干湿循环作用下裂土试样微观结构定量分析,探究了干湿循环作用下裂土开裂微观机制。研究发现,初期经历干湿循环和阳离子交换作用的土体,使得颗粒间片状结构表面的负电位降低,土粒间的吸力占据优势,致使土颗粒得以相互靠近并絮凝成小单元团的絮凝状结构。经历淋滤作用与蒸发作用后的土体,易溶盐的流失与毛细压力的散失导致颗粒单元体间的胶结作用与毛细粘聚作用降低,结构出现松动。微裂隙含量骤增指示着宏观裂隙的发展,也是导致孔隙平均形状变化趋于复杂的主要原因。(三)基于干湿循环作用下三轴试验和微观结构定量研究,对不同干湿循环次数下裂土微观参数与裂隙率、内摩擦角、粘聚力、弹性模量进行回归分析,分别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和非线性回归模型。在统计损伤理论框架内,建立并推导干湿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基于Laplace分布的裂土应变硬化统计损伤本构模型。提出裂土微元强度服从Laplace分布的假定,同时考虑初始损伤门槛影响,引入双损伤变量探究了裂土干湿循环开裂和应力水平作用下宏-微观损伤机制。模型较好的模拟了裂土在干湿循环、围压共同作用下的全应力-应变曲线,干湿循环次数愈多,围压愈高,模型吻合程度越高。(四)基于裂土单向干燥试验,探究了裂隙萌生与演化规律。在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框架内,提出了不同裂隙演化阶段的断裂适用准则,并求解了裂土体缩裂隙阶段应力场和位移场。基于COD断裂准则和粘断裂模型,在PFC5.0中编制FISH语言实现裂土裂隙扩展阶段的数值模拟,数值分析结果与试验现象较为一致。裂隙萌生极易在凹陷薄弱处出现,较高初始含水率试样裂隙数目显着比低含水率试样。实验条件下,开裂最初发生于容器壁和粘土之间的界面处仅是一种边界效应的体现,且边界约束效应的存在会显着影响裂隙的扩展。脱湿过程中,土体会产生较高的弹性收缩应变能,需要通过形成裂隙表面能消耗部分弹性应变能,残余的弹性应变能则以裂隙扩展形式吸收;试样在主裂隙网络形成后,随着时间的增长,仅主裂隙发生增宽加深,而次生裂隙在残余收缩阶段发生扩展的概率较小。(五)基于饱和-非饱和入渗理论,探究了裂隙对边坡暂态饱和区、裂隙深度、角度、分布位置、数量对边坡瞬态渗流场的影响;随后提出裂隙优势流的概念模型,并基于Green-Ampt入渗模型推导裂隙优势流控制方程,阐述不同降雨强度、不同裂隙面积率、不同裂隙域饱和渗透系数的累积入渗量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裂隙诱导各向异性方向、各向异性程度、各向异性分布等因素均对边坡降雨入渗有一定的影响;将Green-Ampt入渗模型引入双孔隙域入渗理论,并考虑干缩裂隙面积率建立的优势流入渗模型形式简单、计算方便、物理意义明确且较好地体现了干缩裂隙对雨水入渗过程的影响;裂土优势流对降雨强度变化的响应不显着,主要受裂隙面积率及裂隙饱和渗透系数的控制。(六)自主研制了足尺模型试验系统,对裂土边坡渐进破坏进行全过程、多物理量联合监测,探究了降雨-蒸发作用下裂土边坡水分运移时空特征与失稳机理,揭示了降雨-蒸发作用下裂土边坡渐进变形破坏演化模式。初期变形与最终破坏时边坡体积相比原有状态分别减少4.84%、47.2%,最终破坏时最大累积水平位移达到207.4cm,存在较大裂隙的边坡远比无裂隙的边坡更具破坏性。裂隙的演化行为是控制裂土边坡变形失稳的主要因素。裂土路堑边坡的反复变形并非浅层变形简单多次循环,而是一种渐进式的恶化型破坏。以坡体饱和度变化描述随机分布裂隙的边坡水分运移规律,研究发现裂隙优势流效应易导致边坡内部出现大面积连通型饱和区,是裂土边坡出现整体失稳的主要原因。
黄少平[4](2021)在《固化海相粘土THCM特征参数演化规律及其本构模型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海洋强国战略”提出和“海上丝路”建设推进,海岸与近远海的海相粘土“被迫上岗”。因海相粘土具有天然含水量高、压缩系数高、抗剪强度低和渗透系数低等特点,使其无法直接用于工程建设,故需对其进行加固方可作为工程结构,其中水泥加固是目前最为有效的加固方法之一,水泥加固海相粘土的热-水-化-力(THCM)特征参数演化是其加固效果的关键问题,但目前针对该问题尚无系统研究。基于此,本文通过室内试验、监测试验、数值模拟以及理论分析等多种手段,首先探究了不同水泥含量、养护温度以及初始含水率条件下固化海相粘土THCM特征参数演化规律;接着揭示了多因素对THCM特征参数影响规律与影响机制;然后系统分析了多因素作用下固化海相粘土THCM特征参数关联规律与关联机制;最后推导了能够全面、准确反映固化海相粘土力学特性的本构模型。取得了以下主要结论:(1)首次将柱形试验引入固化海相粘土试样制作与特征参数监测,通过室内试验与监测试验获取不同水泥含量条件下固化海相粘土THCM特征参数演化规律。随着水泥含量增大,参与水化反应的水泥数量增多:溶于孔隙溶液离子增加,导致峰值电导率(C)增大;同时固化过程消耗更多的水,使得体积含水量(H)降低,从而基质吸力(H)增大;因更多水泥水化释放更多热量,故内部温度(T)增大;与此同时,更多水化产物形成并填充体系孔隙,提高了土体强度(M)、抵抗变形的能力(M)和整体稳定性(M),同时导致渗透系数(H)减小和热传导系数(T)增大。(2)揭示了不同养护温度固化海相粘土THCM特征参数演化规律。随着养护温度增大,直接提高试样内部温度(T),加快水化速率,释放更多离子,从而使峰值电导率(C)增大,到达峰值电导率时间更短;高温加快试样水分的消耗,从而降低体积含水量(H),增大基质吸力(H);高温促进水化产物的形成,导致孔隙率降低,结构更加致密,强度(M)和抵抗变形能力(M)增强,渗透系数(H)减小,热传导系数(T)增大。(3)确定了使固化海相粘土单轴抗压强度(UCS)值达到最大值的最佳施工含水率(22%)。含水率增大直接引起体积含水量(H)增大,基质吸力(H)降低;含水率低于最佳施工含水率时,随含水率的增大,使更多水泥参与反应,水化产物增加,导致UCS(M)、加州承载比(CBR)(M)、峰值温度(T)、热传导系数(T)、峰值电导率(C)均增大,渗透系数(H)减小;高于最佳施工含水率时,则随含水率增大,UCS(M)、CBR(M)、峰值温度(T)、热传导系数(T)、到达峰值电导率(C)的时间均减小,但渗透系数(H)随之增大。(4)固化海相粘土THCM特征参数关联规律与关联机制的研究表明:由于水泥水化作用,一方面导致了电导率变化,改变了释放热量影响内部温度,由此消耗了试样水分降低体积含水量、增大了基质吸力并引起了UCS变化;另一方面形成了水化产物填充空隙,引起UCS、CBR、渗透系数、热传导系数变化。在此基础上,本文考虑水泥含量、养护温度对固化海相粘土THCM关联规律的影响发现:水泥含量与养护温度提高增加水化产物填充空隙,使热传导系数与渗透系数交点以及基质吸力与UCS交点皆到来更早。基于此,本文获取了固化海相粘土THCM特征参数同时演绎图,建立了多场性能交互作用理论原型。(5)基于扫描电镜(SEM)试验,观察了固化海相粘土固化过程中微观结构演化特征,发现固化海相粘土加固机制主要包括水泥水解水化作用、水化产物与土颗粒间相互作用(离子吸附交换和团粒作用、凝结硬化、碳酸化以及硬凝反应),并以此建立了水泥土加固的结构形成模型。(6)推导并建立了不同条件下固化海相粘土应力应变关系,基于此,建立了养护温度-时间耦合、水泥含量-时间耦合、初始含水率-时间耦合以及养护温度-水泥含量-时间耦合的综合本构模型。将该模型嵌入COMSOL Multiphysics固体力学模块,由此开展的不同条件固化海相粘土应力应变关系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十分吻合,说明该模型是可靠的。
王博林[5](2021)在《湿陷与膨胀地基中基桩竖向承载特性及新型套管桩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分布着各种类型工程性质迥异的特殊土,其中,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和膨胀土的胀缩性对工程构筑物的危害最为严重。为减小地基变形对上部结构的影响,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地区建(构)筑物常采用桩基础,但由于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地基中桩-土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如果设计不当,膨胀土地基中的基桩将受到土体膨胀产生的上拔力,可能拉断基桩甚至导致上部构筑物发生严重抬升;此外,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基桩由于土体湿陷会在桩身产生负摩阻力,使基桩产生附加沉降。因此,研究这两类特殊土地基中基桩的承载特性与计算方法,可为桩基础的设计提供参考,另外,为减小此类特殊土地基变形对基桩的危害,新型主动隔离技术成为目前岩土工程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在总结国内外该领域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进行了湿陷性黄土、膨胀土模型试验中相似材料的制备技术研究,得到了能够控制膨胀率及湿陷系数的相似材料。应用制备的相似材料,设计了膨胀土地基中无套管基桩与新型套管桩的室内模型试验,分析了膨胀地基中基桩的承载特性,采用剪切位移法,考虑膨胀土的膨胀特性,得到了膨胀土地基中单桩荷载传递规律的解析解,并验证了新型套管桩处理膨胀土地基的可行性与效果。结合湿陷性土地基中基桩与涂层基桩的模型试验,对湿陷性土中基桩的承载特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室内与现场试验的负摩阻力分布的计算方法。最后,依托湿陷性土地基中新型套管桩模型试验,对湿陷性土层中隔离负摩阻力的新型套管桩的承载特性与应用前景进行了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选取砂、膨润土、石膏作为基本材料,进行了膨胀土相似材料的制备与配比研究。采用侧限无荷膨胀试验,研究了膨胀土相似材料不同质量配比下混合物的膨胀特性,并对各组分含量与膨胀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利用侧限有荷膨胀试验结果,对膨胀率进行非线性拟合分析,提出膨胀率与垂直压力呈对数曲线关系式。揭示了黏粒含量、初始干密度、初始含水率对膨胀土相似材料混合物膨胀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砂:膨润土:石膏(质量配合比)为8:9:3时,膨胀土相似材料具有显着的吸水膨胀特性,最大膨胀率可达到30%以上,且该配比下混合物中土体骨架占比合理并易于实验室制备。(2)选取砂、石英粉、膨润土、石膏、工业盐作为湿陷性黄土相似材料的基本材料,通过不同配比下混合物常规物理力学试验及湿陷试验发现,砂:石英粉:膨润土:石膏:工业盐(质量配合比)为0.25:0.3:0.3:0.1:0.05时,混合物的干密度、最优含水率、最大干密度、黏聚力、内摩擦角、湿陷系数等指标均接近于天然黄土的相关指标,可作为湿陷性黄土相似材料。(3)结合某实际工程中采用新型套管桩解决地面膨胀的问题,设计了膨胀土地基中无套管基桩与新型套管桩嵌入膨胀土地基中的室内模型试验。通过新型套管桩嵌入膨胀性土中的试验,分析了膨胀性土的膨胀量、内外桩竖向位移以及内外桩轴力等的变化规律,验证了其处理地面膨胀病害的可行性。基于剪切位移法,从桩-土相互作用的机理出发,考虑桩周土体膨胀影响,采用试验结果提出膨胀率与垂直压力的对数曲线的关系式,利用弹性理论推导了膨胀土地基中单桩荷载传递规律的微分方程,并得到了桩身轴力的理论解答,与前述模型试验中基桩的轴力实测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此计算方法可较好地计算膨胀性土层中基桩的桩身轴力。(4)通过湿陷性土地基中基桩与沥青涂层基桩模型试验,对湿陷性土中基桩的承载特性进行了研究。基于室内试验与调研现场试验结果,对负摩阻力的分布特性、中性点的位置、最大负摩阻力的大小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三角形负摩阻力分布的计算方法,并与现场试验、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三角形法负摩阻力分布形式,中性点深度取湿陷土层厚度的0.40~0.65倍,最大负摩阻力取平均负摩阻力的2倍,计算所得下拉荷载与实测值较为接近,且误差较小。通过对沥青涂层基桩桩侧摩阻力的分析发现,在中性点以上采用沥青涂层的方法,可减小负摩阻力25%左右。(5)开展了湿陷性土地基中新型套管桩模型试验,采用人工制备湿陷性黄土填筑模型,进行套管桩竖向承载特性模型试验研究。通过浸水前后基桩承载特性和土体湿陷变形研究,分析了新型套管桩桩身轴力、桩侧阻力、负摩阻力等变化规律,探讨了新型套管桩基础竖向承载机理与负摩阻力发展规律,研究结果可为湿陷性黄土地基中新型套管桩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李涛[6](2021)在《多雨山区高填方路基制梁场沉降控制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建设重心已由东部转向西部,由平原转向山区。在发展过程中,高填深挖、半填半挖等路基形式极其普遍,因而出现了高路堤与高架桥的设计形式。在山区预制梁体时,因场地受限等原因制梁场常常修建在高填方路基上,这种模式虽然可以减少征地,节约施工成本,但由于路基填方高度大,填筑厚度不均匀等原因,可能存在不均匀沉降等问题。为了保证高路堤上的制梁场在使用期间T梁的生产质量及生产效率,有必要对制梁场的不均匀沉降问题进行研究和控制。本文针对多雨山区高填方路基上预制梁场的不均匀沉降问题,分别进行了路基的强夯试验、碎石土填料的室内试验、各工况下制梁台座的受力及变形有限元分析以及梁场台座受力和变形监测等内容,具体研究内容包括:首先,对场区分别进行了三种夯击能的强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夯击能的增加,累计夯沉量也逐渐增加,最佳夯击次数可取8次。对强夯后各场区的压实度和地基承载力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强夯后各抽样点压实度均大于93%,满足施工验收要求,且地基承载力比强夯前分别提高了22.8%,71.4%,114.3%。对地基承载力的验算表明应对场区进行2000kN·m的强夯处理以达到制梁所需地基承载力的要求。其次,对现场泥质砂岩碎石土进行了颗粒分析试验、天然含水率试验、细粒土界限含水率试验、重型击实试验、三轴试验和压缩蠕变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场区碎石土填料的土石比约为1:3,级配良好;在天然含水率和最佳含水率条件下的三轴试验结果表明:碎石土填料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分别为45kPa、32°,39.41kPa、25.06°。试验结果为有限元分析提供了参考依据。再次,在多个周期荷载作用下对端座处制梁阶段,张拉阶段以及卸载阶段的沉降值进行了单独拟合,拟合结果表明:随着制梁周期的不断循环,各个阶段的竖向变形逐渐趋于稳定。有限元分析与现场监测结果表明:在多周期荷载作用下,基底反力随时间呈周期性变化,台座两端在张拉阶段增幅显着,达到231kPa,而端座底部反力在横向大小为:外侧各点>内侧各点;台座正应力随制梁荷载也呈周期性变化,在张拉阶段台座纵向1/4L和3/4L处的压应力显着增大至272kPa,而1/2L处受59kPa左右的拉应力;路基沉降沿路基纵向(台座方向)分布呈“两端大,中间小”的趋势,且随时间的增加沉降的增加趋于缓慢。沿路基横断面方向,随着填方高度的增加,路基顶面的沉降也逐渐增大。路基沉降的有限元模拟值与现场监测值随时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模拟值偏小约12-25%。有限元模拟在大雨条件下,降雨持续12h、24h、36h后进行制梁,结果表明:随着降雨持续时间从12h逐渐增加至36h,边坡土体的基质吸力不断减小,降雨入渗深度不断增加,渗流速率的分布范围逐渐扩大,路基最大不均匀沉降比未降雨时增加了56%,与此同时边坡的塑性区逐渐向上扩展,安全系数由未降雨时的1.346逐渐下降至1.217,边坡稳定性逐渐下降,存在局部破坏的危险。最后,针对台座不均匀沉降问题,提出了容许差异沉降控制指标,并取1mm/m作为限值用以控制不均匀沉降。当台座不均匀沉降超限时提出了增设支座调高装置,压力注浆等方法以减少台座不均匀沉降。
陈洋宏[7](2020)在《高地应力区缓倾互层岩体隧道底鼓机理与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针对处于水平构造应力为主导的高地应力区隧道的底鼓变形现象,以隧道底鼓机理和控制技术为主要研究内容,采用资料调研、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监测等手段,研究不同影响因素对隧道底鼓变形的影响,提出相应的隧道底鼓控制技术,通过FLAC3D数值计算软件模拟来验证该控制技术的可行性,并以老周岩隧道底鼓的整治做实例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分析,将层状岩体隧道的底鼓变形特征总结为:挤压流动性底鼓、挠曲褶皱性底鼓、剪切错动性底鼓。总结处于水平构造应力为主导的高地应力区互层岩体隧道的底鼓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侧压力系数、岩层倾角、岩层层厚、岩体弹性模量。(2)为了研究水平构造应力为主导的互层岩体隧道底鼓的影响因素,选用上述4种影响因素,通过FLAC3D建立相应的数值计算模型,研究单一影响因素和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对隧道底鼓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单一影响因素下,仰拱底鼓量随侧压力系数先增大后减小,随岩层倾角的增大而减小,随硬质岩层层厚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随硬质岩弹性模量的增大而减小。在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各因素对隧道底鼓的影响敏感度排序依次为侧压力系数>硬质岩弹性模量>硬质岩岩层厚度>岩层倾角。侧压力系数对隧道底鼓影响最为显着,硬质岩弹性模量其次,而岩层倾角、厚度对隧道底鼓影响较小。(3)针对处于水平构造应力为主导的高地应力区互层岩体隧道的底鼓变形特征,用数值计算验证加深仰拱、施作锚杆和布置减压孔三种控制措施的作用规律。数值模拟试验的结果表明:加深仰拱可以减小隧道底鼓量,当仰拱加深1.5m时,仰拱底鼓量从12.72mm减小至3.40mm,减小了73.27%。减小锚杆的间距和增加锚杆长度都可以减小仰拱底鼓量;当锚杆间距l=0.5m、长度h=8m时,仰拱底鼓量从12.72mm减小至6.17mm,减小了51.42%。减压孔越深、间距越小,隧道底鼓量越小;当减压孔间距l=1.5m、深度h=4m,仰拱底鼓量从12.72mm减小至8.10mm,减小了36.32%。(4)处于高地应力区的老周岩隧道出现仰拱上拱时,采用仰拱加深0.5m、二衬使用C40混凝土并增加配筋、仰拱二衬厚度增加0.1m、隧底施作8m长的锚杆四种措施,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理效果。对各种控制措施分别进行数值模拟,加深仰拱起到的控制作用最明显。并通过整治后的现场监测数据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周志清[8](2020)在《建筑垃圾改良膨胀土工程特性及其路基合理结构形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荆州市城北快速路建设为依托,针对该路建设过程中房屋拆迁产生的建筑垃圾以及道路沿线分布的膨胀土综合利用开展建筑垃圾改良膨胀土工程特性试验研究,并根据路基湿度条件及荆州地区气象资料,对建筑垃圾改良膨胀土路基的合理结构形式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分析,推荐出适宜荆州地区的路基合理结构。通过研究,有效解决了该路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优质填料缺乏、建筑垃圾难以处理的现实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通过室内击实试验、强度试验、胀缩试验分析探讨不同建筑垃圾掺比、不同级配设计下试样力学特性、胀缩特性,得到在采用级配组合Ⅰ、掺比40%时,建筑垃圾膨胀土具有更好的强度特性及胀缩特性且满足规范要求。(2)在最佳组合、掺比情况下按照94%压实度制样,并与相同压实度的3%、5%、7%水泥改良土进行强度、胀缩特性对比。试验表明未浸水时,建筑垃圾改良土强度较高,浸水后强度降低幅度大于水泥改良土,膨胀量高于水泥改良土,但较素土显着降低。(3)进行16组试样压缩固结试验,分析建筑垃圾掺比、级配对于压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建筑垃圾掺比的升高,建筑垃圾混合土可压缩性减小,建筑垃圾掺比在30%~40%属于过渡区间,建筑垃圾掺比低于30%时,对压缩特性影响较小,高于40%时,压缩特性明显改变。4种粒级组合中粒级组合Ⅰ在相同掺比情况下,可压缩性最小。(4)选取最优粒级组合Ⅰ、40%掺比,94%压实度试样与相同压实度素土以及3%、5%、7%水泥改良土进行压缩特性对比,试验表明建筑垃圾改良土可压缩性显着降低,试样初始孔隙比更低。(5)对建筑垃圾膨胀土进行室内渗透试验、干湿循环试验、压实度与含水率对强度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建筑垃圾改良土较相同压实度素土、水泥改良土渗透性更强;干湿循环作用会使建筑垃圾改良土压实度与强度降低;压实度与含水率对建筑垃圾改良土强度均有影响,但对比素土影响程度较低。(6)根据路基湿度条件及荆州地区气象资料,结合干湿循环试验与水稳定性试验结果,进行包边粘土、碎石土垫层厚度、土工布封层等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50cm厚度级配较差砾石垫层可以起到完全阻隔地下水的作用,建筑垃圾改良土由于其渗透系数较大,如不采取路床顶部铺设防渗土工布及包边粘土的措施在连续降雨的条件下将会产生较大变形,并且路基内部湿度变化较大,对于建筑垃圾改良膨胀土路基材料极为不利。当采取路床顶部铺设防渗土工布及2m厚度包边粘土、加上砾石垫层的路基结构时,在较为不利的降雨情况下路基内部湿度变化仍很小,可以有效保持路基内部湿度稳定。
邓杰[9](2020)在《PVA加筋水泥固化疏浚土的力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疏浚土作为一种可再利用资源,目前多采用随意倾倒处理的方式,不但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对其进行综合利用能够有效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基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疏浚土含水率高,强度低,透水性差等特征,为了降低疏浚土的含水率,提高土体强度,改善土体渗透性,主要利用纤维加筋水泥固化的方法进行实证探索。从静强度、动强度、渗透性和微观四个角度,以纤维掺量、长度模数和养护龄期等因素展开讨论分析,建立静力与动力、渗透与微观以及动静微之间的联系,进行PVA加筋水泥固化疏浚土的力学特性试验研究。为边坡、基础垫层以及挡土墙等加固工程提供一些实际应用价值的试验数据和可行性的建议。本研究主要的工作和成果如下:(1)PVA加筋水泥固化疏浚土的静力特性研究。通过静三轴试验研究纤维加筋水泥固化疏浚土的静强度特性,研究不同纤维掺入和围压对固化疏浚土的应力应变曲线特征,得到了不同掺量和长度下的试样抗剪强度指标,结果表明纤维最佳的掺入量为0.1%,长度模数6mm,同时也与邓肯-张模型有较高的拟合度。(2)PVA加筋水泥固化疏浚土的动力特性研究。通过动三轴试验研究纤维加筋水泥固化疏浚土的动强度特性,分析不同纤维掺量与长度模数等因素下循环振动次数和动应力,得到动强度曲线,结果表明纤维最佳掺入量为0.2%,长度模数9mm,且结合静力部分对比分析得出纤维的有无掺入在抗压能力方面对试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纤维的长度在抗拉能力方面对试样的有着关键性的影响。(3)PVA加筋水泥固化疏浚土的渗透性研究。通过自制RST-1型柔性壁三轴渗透试验研究纤维加筋水泥固化疏浚土的渗透特性,测得不同掺量和长度模数下的土体的渗透系数,结果发现渗透系数下降一个数量级,土样渗透性有显着增加的特征,并且当纤维掺入量为0.1%时,防渗的效果最佳。(4)PVA加筋水泥固化疏浚土的微观结构研究。本文借助MATLAB工具对电镜扫描拍摄的图片进行处理,通过电镜扫描试验研究纤维加筋水泥固化疏浚土的表层微观结构,从空间结构计算分析空隙间的距离,平面孔隙比和孔隙率,并从而建立微观和渗透之间以及动静微之间的联系。
李雨霏[10](2020)在《基于收缩特性的贵阳红黏土结构性参数试验研究》文中提出碳酸盐岩风化形成的红黏土在贵州省广泛分布,红黏土具有高含水量、高孔隙比、高界限含水率等较差的物理性质,但同时具有较好的力学特性。红黏土作为一种特殊土,在贵州工程建设中常常涉及到,本文以贵阳市清镇市红枫湖周边红黏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土工试验、收缩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以及系列微观试验,探讨了贵阳红黏土收缩特性对其土体结构性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所进行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所取土样进行含水率试验、比重试验、密度试验、界限含水率试验、击实试验、固结试验、胀缩性试验,测定研究区红黏土物理力学指标以及线缩率、收缩系数、体缩率等收缩指标。根据试验结果,分析贵阳红黏土失水收缩过程,详细探讨了贵阳红黏土物理力学指标异常的原因。(2)对不同初始状态贵阳红黏土进行收缩试验,基于收缩曲线,得到初始状态对红黏土收缩特性的影响规律;土体收缩经历正常收缩阶段、残余收缩阶段和零收缩阶段,分析各收缩阶段土结构性的改变,明确红黏土收缩的收缩机理;通过引入收缩几何因子rs来评价贵阳红黏土收缩过程中出现的各向异性现象,明确初始含水率和干密度对红黏土收缩异性的影响规律;结合土体不同的初始状态对G&C模型进行改进,得到改进后模型可较为完整的反映出不同初始状态下红黏土收缩过程中孔隙比变化。(3)通过开展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了贵阳红黏土原状、重塑样及收缩稳定后土样的宏观力学特性,对比了不同初始状态下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及破坏形态,分析含水率、干密度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基于综合结构势的思想,通过扰动和收缩两种方式使土体结构性产生变化,提出可反映土体结构性的收缩结构参数QS,QS与土体综合结构状态、收缩指标均呈二次多项式函数关系,可通过收缩结构参数对任意初始状态红黏土的收缩指标进行求解。(4)为了研究贵阳红黏土的微观结构特征,对试样进行一系列微观试验。通过X射线衍射试验,分析红黏土中物质组成,与一般黏性土相比,试验土样中蒙脱石含量较高,表现出较强的胀缩特性。用扫描电镜对试样的微观结构形貌进行分析,给出了贵阳红黏土颗粒和孔隙的接触联结特征,主要为絮凝状结构和蜂窝状结构,构成颗粒或集聚体间孔隙和颗粒内孔隙。以压汞试验为基础,给出红黏土收缩过程中孔隙特征的变化,红黏土收缩主要发生在中大孔隙,该部分孔隙中水分消散,导致粒间或集聚体间距减小,宏观表现为土体体积减小,微孔和小孔几乎不收缩。(5)考虑贵阳红黏土的收缩特性,对研究区房屋墙体裂缝进行调研分析,得到墙体开裂是因红黏土收缩引起的房屋不均沉降所造成的,并为减少类似现象发生提出建议。本文通过室内试验、微观试验及工程应用,阐述了不同初始状态红黏土收缩过程中物理性质、土体结构和力学参数的演变规律,从本质上揭示了贵阳高液性红黏土的失水收缩特性及带来的危害,可为防止类似暴露在外的建筑地基、红黏土路堤等工程发生不均匀沉降问题提供一定参考。
二、膨胀土湿度系数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膨胀土湿度系数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棕榈纤维加筋Q2黄土直剪蠕变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纤维加筋土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1.2.2 纤维加筋土微观机理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试验材料及研究方案 |
2.1 试验材料 |
2.1.1 泾阳Q_2黄土 |
2.1.2 棕榈纤维 |
2.2 试验设备 |
2.3 试验方案 |
2.3.1 直剪试验 |
2.3.2 直剪蠕变试验 |
2.4 试样制备 |
2.4.1 直剪试验试样制备 |
2.4.2 直剪蠕变试验试样制备 |
3 加筋Q_2黄土直剪试验 |
3.1 棕榈纤维对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 |
3.1.1 纤维掺量对加筋Q_2黄土抗剪强度的影响 |
3.1.2 纤维长度对加筋Q_2黄土抗剪强度的影响 |
3.2 棕榈纤维对土体内摩擦角和黏聚力的影响 |
3.2.1 纤维掺量对加筋Q_2黄土抗剪强度参数的影响 |
3.2.2 纤维长度对加筋Q_2黄土抗剪强度参数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4 加筋Q_2黄土直剪蠕变试验 |
4.1 黄土蠕变理论 |
4.2 棕榈纤维加筋Q_2黄土直剪蠕变试验结果 |
4.2.1 应力-时间-应变曲线 |
4.2.2 等时应力-应变曲线 |
4.2.3 长期强度 |
4.3 加筋Q_2黄土蠕变模型研究 |
4.3.1 Burgers模型介绍 |
4.3.2 Burgers模型参数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5 棕榈纤维加筋Q_2黄土微细观结构分析 |
5.1 棕榈纤维基本形貌 |
5.2 加筋Q_2黄土筋-土界面作用 |
5.2.1 加筋Q_2黄土筋-土界面作用机理 |
5.2.2 纤维掺量与长度对于筋-土界面作用的影响 |
5.3 纤维加筋土孔隙定量分析 |
5.3.1 扫描电镜试验方案及试样制备 |
5.3.2 SEM图像处理 |
5.3.3 基于PCAS系统处理的SEM图像分析 |
5.3.4 加筋土微观孔隙分布情况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2)含盐土的持水和力学行为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含盐土持水行为试验及模型研究 |
1.2.2 含盐土的固结和强度特性试验研究 |
1.2.3 土的剪胀理论 |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4 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 |
1.6 论文大纲 |
2 土的基本物理性质试验 |
2.1 土的基本物理性质试验 |
2.1.1 颗粒级配曲线测定 |
2.1.2 比重测定 |
2.1.3 界限含水率测定 |
2.1.4 最优含水率及最大干密度测定 |
2.2 土的矿物成分分析 |
2.3 含盐土制备 |
2.4 小结 |
3 含盐土持水行为试验研究 |
3.1 压力板法 |
3.2 蒸汽平衡法 |
3.3 小结 |
4 全吸力范围考虑初始孔隙比的含盐土SWCC模型 |
4.1 区分毛细和吸附作用的含盐土土-水特征曲线模型 |
4.2 初始孔隙比的影响 |
4.3 模型参数 |
4.4 模型验证 |
4.4.1 北京粉质黏土的土-水特征曲线试验验证 |
4.4.2 其他土-水特征曲线试验验证 |
4.5 小结 |
5 饱和含盐土力学行为试验研究 |
5.1 饱和含盐土的等向固结特性 |
5.1.1 试验方法 |
5.1.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2 饱和含盐土的应力-应变特性 |
5.2.1 试验方法 |
5.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3 小结 |
6 高吸力下非饱和含盐土强度特性试验研究 |
6.1 高吸力下非饱和土强度特性 |
6.1.1 试样制备与吸力平衡 |
6.1.2 不固结不排水(UU)剪切试验 |
6.1.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6.2 低吸力与高吸力下非饱和含盐土的强度特性对比 |
6.3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降雨-蒸发作用下皖江裂隙性粘土裂隙演化机制及边坡破坏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裂土定名的研究发展现状概述 |
1.2.2 裂土的工程特性与微观特性研究现状 |
1.2.3 裂土的裂隙萌生与演化力学机制现状 |
1.2.4 裂土的饱和-非饱和渗流研究现状 |
1.2.5 降雨-蒸发作用下裂土边坡的致灾模式及机理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4 研究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技术路线 |
1.4.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皖江裂土地质成因与工程物理力学基本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皖江裂土分布特点与地质成因分析 |
2.2.1 皖江裂土地形地貌特点、外观形态 |
2.2.2 矿物成分与地质成因分析 |
2.3 皖江裂土的工程物理力学基本特性 |
2.3.1 现场取样 |
2.3.2 基本物理性质 |
2.3.3 膨胀率特征 |
2.3.4 吸湿特征 |
2.3.5 膨胀力特征 |
2.3.6 收缩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干湿循环作用下裂土损伤的宏-微观损伤机制研究 |
3.1 引言 |
3.2 裂土干湿循环制样与试验方案 |
3.2.1 制样方法 |
3.2.2 试验方案设计 |
3.3 干湿循环作用下的重塑裂土微观结构变化分析 |
3.3.1 不同干湿循环作用下的重塑土微观结构定性分析 |
3.3.2 重塑土微观结构参数定量参数选取与测量 |
3.3.3 不同干湿循环作用下裂土微结构参数定量分析与开裂微观机制 |
3.4 干湿循环作用下的重塑裂土宏观参数变化分析 |
3.4.1 干湿循环裂隙发展演化特征 |
3.4.2 不同围压下裂土的应力应变特征分析 |
3.5 干湿循环作用下微观结构参数与宏观力学参数多元回归分析 |
3.5.1 单一微观参量的与弹性模量非线性回归 |
3.5.2 多元非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与验证 |
3.6 干湿循环条件下裂土开裂损伤机制研究 |
3.6.1 岩土连续介质统计损伤基本方法 |
3.6.2 干湿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基于Laplace分布的裂土应变硬化统计损伤本构模型 |
3.6.3 干湿循环与荷载作用下的裂土统计损伤本构模型参数确定 |
3.6.4 干湿循环作用下的裂土统计损伤本构模型验证 |
3.6.4.1 不同围压与干湿循环对初始损伤应力门槛值影响的讨论 |
3.6.4.2 模型与试验曲线的验证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裂土裂隙萌生与断裂演化机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裂土裂隙萌生与演化单向干燥试验研究 |
4.2.1 试验方案设计 |
4.2.2 试样制备与步骤 |
4.2.3 金属边界的裂土试样裂隙萌生与演化过程 |
4.2.4 有机玻璃边界的裂土试样裂隙萌生与演化过程 |
4.2.5 裂隙萌生扩展演化规律的讨论 |
4.3 断裂力学基本理论及裂土不同裂隙演化阶段断裂准则的适宜性 |
4.3.1 线弹性断裂力学(LEFM)中的断裂准则 |
4.3.2 弹塑性断裂力学(EPFM)中COD断裂准则 |
4.3.3 不同裂隙演化阶段的断裂准则适宜性 |
4.4 体缩裂隙阶段应力与位移变化规律 |
4.4.1 基于弹性力学假设的体缩裂隙阶段的收缩应力与位移解析解 |
4.4.2 体缩裂隙阶段的收缩应力与位移解析解与数值解的对比 |
4.5 裂隙扩展阶段基于COD断裂准则的Cohesive粘断裂模型 |
4.5.1 Cohesive粘断裂模型 |
4.5.2 Cohesive粘断裂模型的裂土开裂扩展的离散元数值实现 |
4.5.3 模型建立与模型参数 |
4.5.4 基于Cohesive粘断裂模型的裂隙扩展模拟分析与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渗流作用下裂隙对裂土边坡渗流场影响规律研究 |
5.1 引言 |
5.2 裂土边坡瞬态渗流特点及饱和-非饱和入渗基本理论 |
5.2.1 降雨入渗过程裂土边坡瞬态渗流特点 |
5.2.2 降雨入渗过程裂土的稳定-非稳定性渗流基本理论概述 |
5.3 裂隙对裂土边坡瞬态渗流场的影响因素研究 |
5.3.1 降雨入渗过程裂土边坡瞬态渗流影响数值分析实现 |
5.3.2 裂隙对边坡暂态饱和区影响 |
5.3.3 不同裂隙深度对裂土边坡瞬态渗流场影响 |
5.3.4 不同裂隙角度对裂土边坡瞬态渗流场影响 |
5.3.5 裂隙分布位置对裂土边坡瞬态渗流场影响 |
5.3.6 裂隙数量对裂土边坡瞬态渗流场影响 |
5.4 裂土优势流概念模型与假设 |
5.5 基于Green-Ampt模型的裂隙优势流控制方程推导 |
5.5.1 双孔隙域Green-Ampt入渗模型 |
5.5.2 分阶段基质域与裂隙域入渗方程 |
5.6 裂土优势流入渗过程模拟及分析 |
5.6.1 不同降雨强度对累积入渗影响分析 |
5.6.2 不同裂隙面积率对累积入渗量的影响分析 |
5.6.3 不同裂隙域饱和渗透系数对累积入渗量的影响分析 |
5.6.4 不同因素对裂土雨水入渗过程的影响规律讨论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足尺模型试验的降雨-蒸发作用下裂土边坡变形破坏模式及机理 |
6.1 引言 |
6.2 原型边坡破坏形式与模拟条件 |
6.2.1 原型边坡区域地理位置与破坏形式 |
6.2.2 原型边坡破坏原因定性分析 |
6.3 裂土边坡变形破坏足尺模型试验 |
6.3.1 边坡模型试验系统组成 |
6.3.2 降雨参数标定测试 |
6.3.3 光纤光栅位移计原理与标定 |
6.3.4 模型取样与填筑 |
6.3.5 传感器布设与降雨方案 |
6.4 降雨-蒸发作用下裂土边坡变形破坏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6.4.1 边坡破坏全过程分析 |
6.4.2 体积含水率响应规律分析 |
6.4.3 基质吸力、饱和度和孔隙压力响应规律分析 |
6.4.4 蒸发过程中边坡不同位置裂隙分布规律分析 |
6.4.5 坡体位移响应规律分析 |
6.4.6 裂土边坡破坏模式分析 |
6.4.7 基于足尺模型试验的裂土边坡失稳机理 |
6.5 考虑裂隙优势流的裂土边坡失稳预测分析 |
6.5.1 SLIP模型与假设 |
6.5.2 基于SLIP模型的裂土边坡稳定性系数确定 |
6.5.3 基于SLIP模型的裂土边坡稳定性模型参数确定 |
6.5.4 裂土稳定性影响因素敏感性探讨 |
6.5.5 模型试验验证对比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固化海相粘土THCM特征参数演化规律及其本构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海相粘土的研究 |
1.2.2 固化土强度影响因素研究 |
1.2.3 固化土中特征参数演化规律研究 |
1.2.4 单轴压缩条件下本构模型研究 |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图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固化海相粘土试验设计 |
2.1 试验材料 |
2.1.1 海相粘土 |
2.1.1.1 研究区典型海相粘土试验取样 |
2.1.1.2 海相粘土工程性质试验研究 |
2.1.2 I类型波兰特水泥(PCI) |
2.1.3 粉煤灰和矿渣 |
2.1.4 蒸馏水 |
2.2 试样制备与养护 |
2.2.1 试样制备 |
2.2.2 试样养护 |
2.3 试验方案 |
2.3.1 不同固化剂含量固化海相粘土试验 |
2.3.2 不同养护温度固化海相粘土试验 |
2.3.3 不同初始含水率固化海相粘土试验 |
2.4 试验内容 |
2.4.1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2.4.2 加州承载比(CBR)试验 |
2.4.3 渗透试验 |
2.4.4 pH值测试 |
2.4.5 热传导试验 |
2.4.6 微观试验 |
2.4.7 监测试验 |
2.5 试验创新与优化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固化剂含量下THCM特征参数演化规律 |
3.1 温度(T)特征参数演化规律 |
3.1.1 温度演化规律研究 |
3.1.2 热传导系数演化规律研究 |
3.2 水力(H)特征参数演化规律 |
3.2.1 渗透系数演化规律研究 |
3.2.2 基质吸力演化规律研究 |
3.2.3 体积含水量演化规律 |
3.3 化学(C)特征参数演化规律 |
3.3.1 pH值演化规律研究 |
3.3.2 电导率演化规律研究 |
3.4 力学(M)特征参数演化规律 |
3.4.1 无侧限抗压强度(UCS)演化 |
3.4.2 应力应变关系演化 |
3.4.3 弹性模量E50 演化 |
3.4.4 CBR值演化 |
3.4.5 垂直变形规律研究 |
3.5 水泥含量对固化海相粘土THCM特征参数影响机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养护温度下THCM特征参数演化规律 |
4.1 温度(T)特征参数演化规律 |
4.1.1 温度演化规律研究 |
4.1.2 热传导系数演化规律研究 |
4.2 水力(H)特征参数演化规律 |
4.2.1 渗透系数演化规律研究 |
4.2.2 基质吸力演化规律研究 |
4.2.3 体积含水量演化规律 |
4.3 化学(C)特征参数演化规律 |
4.3.1 电导率演化规律研究 |
4.4 力学(M)特征参数演化规律 |
4.4.1 无侧限抗压强度(UCS)演化 |
4.4.2 应力应变关系演化 |
4.4.3 弹性模量E50 演化 |
4.4.4 CBR演化 |
4.5 THCM特征参数关联性及其机制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初始含水率THCM特征参数演化规律 |
5.1 力学(M)特征参数演化规律 |
5.1.1 无侧限抗压强度(UCS)演化 |
5.1.2 应力应变关系演化 |
5.1.3 变形模量E50演化规律研究 |
5.1.4 CBR值演化 |
5.2 温度(T)特征参数演化规律 |
5.2.1 温度演化规律研究 |
5.2.2 热传导系数演化规律研究 |
5.3 水力(H)特征演化规律 |
5.3.1 渗透系数演化规律研究 |
5.3.2 基质吸力演化规律研究 |
5.3.3 体积含水量演化规律 |
5.4 化学(C)特征参数演化规律 |
5.4.1 电导率演化规律研究 |
5.5 THCM特征参数关联性及其机制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固化海相粘土THCM特征参数关联规律及其机制研究 |
6.1 固化海相粘土THCM特征参数关联规律分析 |
6.1.1 热-化(T-C)特征参数关联规律分析 |
6.1.2 水-热(T-H)特征参数关联规律分析 |
6.1.3 水-力(H-M)特征参数关联规律分析 |
6.1.4 热-水-力(T-H-M)特征参数关联规律分析 |
6.1.5 热-水-化(T-H-C)特征参数关联规律分析 |
6.1.6 水-化-力(H-C- M)特征参数关联规律分析 |
6.1.7 热-化-水-力(T-H-C-M)特征参数同时演绎图 |
6.2 水泥含量对固化海相粘土THCM关联规律影响及其机制 |
6.3 养护温度对固化海相粘土THCM关联规律影响及其机制 |
6.4 初始含水率对固化海相粘土THCM关联规律影响及其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固化海相粘土微观结构演化与固化机制分析 |
7.1 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
7.2 固化海相粘土固化过程 |
7.3 固化海相粘土微观结构演化 |
7.3.1 养护时间的影响 |
7.3.2 水泥含量的影响 |
7.3.3 养护温度的影响 |
7.3.4 初始含水率的影响 |
7.4 固化海相粘土孔隙分析 |
7.4.1 养护时间影响 |
7.4.2 水泥含量影响 |
7.4.3 养护温度影响 |
7.4.4 初始含水率影响 |
7.5 固化海相粘土固化机制 |
7.5.1 固化海相粘土中水泥的水化与凝结 |
7.5.2 水泥与土的作用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固化海相粘土单轴压缩本构关系研究与数值分析 |
8.1 单轴压缩条件下应力应变全曲线分析 |
8.2 单轴压缩条件下变形破坏宏观特征分析 |
8.3 单轴压缩损伤本构关系建立 |
8.3.1 基本原理 |
8.3.2 固化海相粘土本构模型建立 |
8.3.3 不同水泥含量、养护温度及含水率条件下固化海相粘土本构模型 |
8.3.4 养护温度-时间、水泥含量-时间及含水率-时间耦合的固化海相粘土本构模型 |
8.3.5 水泥含量-养护温度-时间耦合的固化海相粘土本构模型 |
8.4 多因素作用下固化海相粘土数值分析与本构模型验证 |
8.4.1 数值模拟方法选取与软件简介 |
8.4.2 建立几何模型 |
8.4.3 边界条件 |
8.4.4 参数取值与网格划分 |
8.4.5 本构模型验证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湿陷与膨胀地基中基桩竖向承载特性及新型套管桩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黄土、膨胀土相似材料研究 |
1.2.2 膨胀土胀缩特性研究 |
1.2.3 膨胀土地基处理方法研究 |
1.2.4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研究 |
1.2.5 基桩承载性状研究 |
1.2.6 湿陷性黄土中基桩负摩阻力研究 |
1.2.7 基桩负摩阻力减小(消除)措施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1.3.4 技术路线 |
2 模型试验相似材料试验研究 |
2.1 人工制备膨胀土相似材料试验研究 |
2.1.1 概述 |
2.1.2 试验概况 |
2.1.3 配合比对人工制备膨胀土膨胀特性的影响分析 |
2.1.4 初始干密度和含水率对人工制备膨胀土应变的影响 |
2.1.5 相似材料膨胀性影响因素正交试验 |
2.1.6 相似材料膨胀变形与垂直压力的关系 |
2.2 湿陷性黄土相似材料试验研究 |
2.2.1 概述 |
2.2.2 材料选取与试样制备 |
2.2.3 湿陷性黄土相似材料物理力学性质分析 |
2.2.4 湿陷性黄土相似材料湿陷性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膨胀地基中桩的竖向承载特性及新型套管桩技术试验研究 |
3.1 工程背景 |
3.2 试验概况 |
3.2.1 试验设计 |
3.2.2 试验过程 |
3.3 试验结果分析 |
3.3.1 浸水前基桩承载特性分析 |
3.3.2 浸水后桩土体系变形分析 |
3.3.3 浸水饱和状态下基桩承载特性分析 |
3.4 考虑膨胀土膨胀特性的单桩荷载传递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湿陷性土中基桩竖向承载特性与负摩阻力计算方法研究 |
4.1 概述 |
4.2 试验设计 |
4.3 试验结果分析 |
4.3.1 正常受力状态下基桩承载特性分析 |
4.3.2 土体湿陷变形分析 |
4.3.3 浸水状态下基桩荷载传递特征 |
4.4 湿陷性土中基桩负摩阻力的三角形分布计算方法研究 |
4.4.1 负摩阻力计算模型 |
4.4.2 三角形分布模式下拉荷载计算 |
4.5 本章小结 |
5 湿陷性土地基中新型套管桩试验研究 |
5.1 概述 |
5.2 试验概况 |
5.2.1 试验设计 |
5.2.2 试验过程 |
5.3 试验结果分析 |
5.3.1 正常受力状态下基桩承载特性分析 |
5.3.2 土体湿陷变形分析 |
5.3.3 浸水状态下基桩荷载传递特征 |
5.3.4 最不利条件下基桩承载力对比分析 |
5.3.5 算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多雨山区高填方路基制梁场沉降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多雨山区高填方路基沉降研究现状 |
1.2.2 路基制梁场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
1.2.3 半填半挖路基的差异沉降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场区工程条件及梁场布局 |
2.1 依托工程背景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地形地貌 |
2.1.3 工程地质 |
2.1.4 气象及水文条件 |
2.2 场区主要问题 |
2.2.1 地基承载力问题 |
2.2.2 不均匀沉降问题 |
2.3 路基处理 |
2.3.1 路基分层填筑 |
2.3.2 路基强夯处理 |
2.3.3 强夯效果评价 |
2.3.4 容许地基承载力的计算 |
2.4 场地布局与制梁工艺 |
2.4.1 场地布局 |
2.4.2 预制工艺 |
2.5 本章小结 |
3 路基碎石土物理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
3.1 碎石土基本特性 |
3.2 填料基本物理力学特性试验 |
3.2.1 颗粒分析试验 |
3.2.2 天然含水率试验 |
3.2.3 细粒土界限含水率试验 |
3.2.4 击实试验 |
3.3 三轴试验 |
3.4 压缩蠕变试验 |
3.5 本章小结 |
4 不同工况下台座受力及变形有限元分析 |
4.1 不同制梁荷载作用下台座的受力及变形分析 |
4.1.1 基本参数与模型建立 |
4.1.2 制梁荷载作用下台座受力及变形分析 |
4.1.3 张拉荷载作用下台座受力及变形分析 |
4.1.4 双层存梁荷载工况下台座受力及变形分析 |
4.1.5 周期性荷载工况下台座受力及变形分析 |
4.2 不同台座群荷载工况下台座受力及变形分析 |
4.2.1 基本参数与模型建立 |
4.2.2 最不利工况下台座受力及变形分析 |
4.3 降雨作用下梁场变形及稳定性分析 |
4.3.1 基本参数 |
4.3.2 降雨工况设计及模型建立 |
4.3.3 各降雨工况下梁场变形及稳定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梁场现场监测分析及沉降控制措施 |
5.1 台座竖向受力监测分析 |
5.1.1 台座竖向受力监测方案 |
5.1.2 台座受力监测数据分析 |
5.1.3 现场受力监测与有限元结果对比分析 |
5.2 台座纵向受力监测分析 |
5.2.1 台座纵向受力监测方案 |
5.2.2 台座纵向应力监测数据分析 |
5.2.3 现场纵向应力监测与有限元结果对比分析 |
5.3 梁场沉降变形监测分析 |
5.3.1 沉降监测方案 |
5.3.2 台座沉降监测数据分析 |
5.3.3 台座沉降监测数据与有限元结果对比分析 |
5.3.4 路基沉降监测数据分析 |
5.3.5 路基沉降监测数据与有限元结果对比分析 |
5.4 不均匀沉降控制措施 |
5.4.1 台座不均匀沉降控制措施 |
5.4.2 路基不均匀沉降控制措施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高地应力区缓倾互层岩体隧道底鼓机理与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隧道底鼓机理研究现状 |
1.3.2 隧道底鼓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3.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论文创新点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层状岩体隧道底鼓机理分析 |
2.1 层状岩体本构关系与强度理论 |
2.1.1 正交各向异性弹性本构模型 |
2.1.2 横观各向同性弹性本构模型 |
2.1.3 层状岩体强度理论 |
2.2 层状岩体隧道底鼓调查 |
2.2.1 PG隧道 |
2.2.2 YJZ隧道 |
2.2.3 WG隧道 |
2.2.4 YD隧道 |
2.2.5 GZX隧道 |
2.3 层状岩体隧道底鼓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形式 |
2.3.1 层状岩体隧道底鼓的主要影响因素 |
2.3.2 层状岩体隧道底鼓的形式 |
2.4 本章小结 |
3 互层岩体隧道底鼓数值分析 |
3.1 FLAC~(3D)简介 |
3.1.1 FLAC~(3D)的特点 |
3.1.2 FLAC~(3D)的求解流程 |
3.1.3 ANSYS导入到FLAC~(3D) |
3.2 隧道底鼓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 |
3.2.1 边界条件及初始地应力 |
3.2.2 隧道开挖和支护 |
3.3 单一影响因素的数值分析 |
3.3.1 侧压力系数的影响 |
3.3.2 岩层倾角的影响 |
3.3.3 硬质岩层厚的影响 |
3.4 基于正交试验的多影响因素分析 |
3.4.1 硬质岩弹性模量的影响 |
3.4.2 数值模拟试验结果 |
3.4.3 极差分析 |
3.4.4 方差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互层岩体隧道底鼓控制技术研究 |
4.1 加深仰拱对控制隧道底鼓的影响 |
4.1.1 加深仰拱方案 |
4.1.2 仰拱加深量对仰拱位移的影响 |
4.1.3 仰拱加深量对仰拱应力的影响 |
4.1.4 仰拱加深量对围岩塑性区的影响 |
4.2 预应力锚杆对控制隧道底鼓的影响 |
4.2.1 预应力锚杆锚固方案 |
4.2.2 预应力锚杆对仰拱位移的影响 |
4.2.3 预应力锚杆对围岩塑性区的影响 |
4.3 减压孔对控制隧道底鼓的影响 |
4.3.1 减压孔布置方案 |
4.3.2 减压孔对仰拱位移的影响 |
4.3.3 减压孔对围岩塑性区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老周岩隧道底鼓整治实例分析 |
5.1 工程概况 |
5.1.1 地层岩性 |
5.1.2 地质构造 |
5.2 隧道底鼓情况及成因分析 |
5.2.1 隧道底鼓情况 |
5.2.2 隧道底鼓成因分析 |
5.3 不同控制措施效果对比分析 |
5.3.1 底部结构变形 |
5.3.2 仰拱填充层应力 |
5.3.3 围岩塑性区 |
5.4 老周岩隧道底鼓现场整治 |
5.4.1 隧道底鼓整治措施 |
5.4.2 现场监测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建筑垃圾改良膨胀土工程特性及其路基合理结构形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膨胀土改良研究现状 |
1.2.2 建筑垃圾研究现状 |
1.2.3 路基结构形式研究现状 |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和思路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主要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特性试验研究 |
2.1 土样基本物理特性 |
2.1.1 天然含水率试验 |
2.1.2 界限含水率试验 |
2.1.3 颗粒分析试验 |
2.1.4 比重试验 |
2.1.5 击实试验 |
2.2 土的胀缩特性试验 |
2.2.1 自由膨胀率试验 |
2.2.2 无荷载膨胀率试验 |
2.2.3 有荷载膨胀率试验 |
2.2.4 膨胀力试验 |
2.2.5 收缩试验 |
2.2.6 标准吸湿含水率试验 |
2.2.7 膨胀土膨胀潜势分级 |
2.3 膨胀土力学特性试验 |
2.3.1 强度试验 |
2.3.2 固结试验 |
2.4 建筑垃圾材料 |
2.4.1 材料的加工及组成 |
2.4.2 再生料密度及吸水率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筑垃圾改良膨胀土特性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建筑垃圾改良膨胀土机理 |
3.3 试验材料 |
3.4 试验方案 |
3.5 试验目的及内容 |
3.6 试样制备 |
3.7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7.1 4种建筑垃圾粒级组合改良土基本物理性质及分析 |
3.7.2 膨胀量试验结果及分析 |
3.7.3 CBR试验结果及分析 |
3.7.4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及分析 |
3.7.5 建筑垃圾粒级组合Ⅰ改良土特性及分析 |
3.7.6 建筑垃圾粒级组合Ⅰ改良特性与水泥改良特性对比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筑垃圾改良膨胀土路用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建筑垃圾改良膨胀土压缩特性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目的及内容 |
4.2.3 试验方案 |
4.2.4 试验原理 |
4.2.5 试验结果分析 |
4.2.6 建筑垃圾粒级组合Ⅰ改良与水泥改良压缩特性对比 |
4.3 建筑垃圾改良膨胀土水稳定性 |
4.3.1 建筑垃圾改良土渗透特性 |
4.3.2 建筑垃圾改良膨胀土干湿循环特性 |
4.3.3 压实度、含水率对建筑垃圾改良土回弹模量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筑垃圾改良膨胀土路基合理结构形式研究 |
5.1 引言 |
5.2 路基湿度预估模型 |
5.2.1 基于路基土液塑限的含水率预估模型 |
5.2.2 综合气候区划的预估方法 |
5.2.3 基于土壤水动力学模型的路基湿度数值计算 |
5.3 建筑垃圾改良土路基结构研究 |
5.3.1 垫层级配、厚度选取 |
5.3.2 包边粘土、土工布选择 |
5.4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建议 |
1 主要结论 |
2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PVA加筋水泥固化疏浚土的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疏浚土静力试验研究现状 |
1.2.2 疏浚土动力试验研究现状 |
1.2.3 疏浚土渗透及微观试验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设备和试验材料 |
2.1 试验设备 |
2.1.1 TSZ-2型全自动三轴仪 |
2.1.2 DSZ-2型振动三轴仪 |
2.1.3 JSM-6480型钨灯丝扫描电子显微镜 |
2.1.4 RST-1型柔性壁三轴渗透仪 |
2.2 试验材料 |
2.2.1 土样材料 |
2.2.2 纤维材料 |
2.2.3 水泥材料 |
2.3 试样制备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PVA加筋水泥固化疏浚土的静力特性研究 |
3.1 试验原理与方案 |
3.1.1 试验原理 |
3.1.2 试验方案 |
3.2 结果分析 |
3.2.1 试样的静应力应变曲线特征 |
3.2.2 纤维长度对静强度的影响 |
3.2.3 纤维掺量对静强度的影响 |
3.3 静本构模型 |
3.3.1 邓肯-张模型 |
3.3.2 本构方程的建立 |
3.3.3 试验拟合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PVA加筋水泥固化疏浚土的动力特性研究 |
4.1 试验原理与方案 |
4.1.1 试验原理 |
4.1.2 试验方案 |
4.2 结果分析 |
4.2.1 试样的动强度曲线特征 |
4.2.2 纤维掺量对动强度的影响 |
4.2.3 纤维长度对动强度的影响 |
4.3 动静强度结合对比分析 |
4.3.1 纤维掺量的影响 |
4.3.2 纤维长度的影响 |
4.3.3 动静强度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PVA加筋水泥固化疏浚土的渗透性研究 |
5.1 试验原理与方案 |
5.1.1 试验原理 |
5.1.2 渗透流体的影响 |
5.1.3 渗透系数计算 |
5.1.4 试验方案 |
5.2 结果分析 |
5.2.1 养护龄期对疏浚土渗透性的影响 |
5.2.2 纤维掺量对疏浚土渗透性的影响 |
5.2.3 纤维长度对疏浚土渗透性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PVA加筋水泥固化疏浚土的微观结构研究 |
6.1 试验原理与方案 |
6.1.1 试验原理 |
6.1.2 试验方案 |
6.2 结果分析 |
6.2.1 图像的处理 |
6.2.2 空隙结构的的计算 |
6.3 渗透性与微观结合分析 |
6.4 动静微结合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基于收缩特性的贵阳红黏土结构性参数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体胀缩特性研究现状 |
1.2.2 结构性参数研究现状 |
1.2.3 微观结构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贵阳红黏土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
2.1 取样地点及过程 |
2.2 贵阳红黏土物理特性试验 |
2.2.1 含水率试验 |
2.2.2 比重试验 |
2.2.3 密度试验 |
2.2.4 界限含水率 |
2.2.5 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 |
2.2.6 固结试验 |
2.3 贵阳红黏土胀缩特性试验 |
2.3.1 自由膨胀率 |
2.3.2 膨胀率试验 |
2.3.3 收缩试验 |
2.4 物理指标特殊性探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贵阳红黏土收缩结构性参数确定 |
3.1 收缩机理 |
3.2 不同初始状态贵阳红黏土胀缩变形特性 |
3.2.1 初始含水率对贵阳红黏土收缩变形特性的影响 |
3.2.2 初始干密度对贵阳红黏土收缩变形特性的影响 |
3.3 贵阳红黏土收缩各向异性分析 |
3.3.1 贵阳红黏土收缩各向异性现象 |
3.3.2 贵阳红黏土收缩各向异性的定量分析 |
3.3.3 贵阳红黏土收缩各向异性影响因素 |
3.4 收缩模型的改进 |
3.4.1 收缩模型研究进展 |
3.4.2 收缩模型的改进与验证 |
3.5 基于收缩特性的贵阳红黏土结构性参数 |
3.5.1 贵阳红黏土力学特性分析 |
3.5.2 收缩结构参数的确立 |
3.5.3 收缩结构性参数与收缩指标的关系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贵阳红黏土微观结构性试验研究 |
4.1 试验方案及土样制备 |
4.1.1 试验方案 |
4.1.2 土样制备 |
4.2 贵阳红黏土微观结构特性 |
4.2.1 贵阳红黏土矿物组分分析 |
4.2.2 贵阳红黏土微观结构形貌 |
4.3 贵阳红黏土微观孔隙特征 |
4.3.1 孔隙特征试验结果 |
4.3.2 孔径-孔隙累积含量曲线 |
4.3.3 孔隙体积密度分布特征 |
4.3.4 孔隙尺度分布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工程实例 |
5.1 工程概况 |
5.1.1 气象水文 |
5.1.2 地形地貌 |
5.1.3 地质构造 |
5.1.4 地层岩性 |
5.1.5 水文地质条件 |
5.1.6 人类工程活动 |
5.2 低层建筑墙体开裂情况调查 |
5.2.1 房屋墙体开裂分析 |
5.2.2 不同位置裂缝差异分析 |
5.3 裂隙产生机理分析 |
5.3.1 地基土变形量计算 |
5.3.2 低层建筑自然沉降量计算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贵阳红黏土宏观收缩特性 |
6.1.2 贵阳红黏土收缩微观机理 |
6.2 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膨胀土湿度系数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棕榈纤维加筋Q2黄土直剪蠕变特性研究[D]. 李华华. 西安科技大学, 2021
- [2]含盐土的持水和力学行为试验研究[D]. 李昕哲.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3]降雨-蒸发作用下皖江裂隙性粘土裂隙演化机制及边坡破坏机理[D]. 周峙.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4]固化海相粘土THCM特征参数演化规律及其本构模型研究[D]. 黄少平.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5]湿陷与膨胀地基中基桩竖向承载特性及新型套管桩技术研究[D]. 王博林.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1)
- [6]多雨山区高填方路基制梁场沉降控制研究[D]. 李涛. 兰州交通大学, 2021
- [7]高地应力区缓倾互层岩体隧道底鼓机理与控制技术研究[D]. 陈洋宏.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0(01)
- [8]建筑垃圾改良膨胀土工程特性及其路基合理结构形式研究[D]. 周志清. 长安大学, 2020(06)
- [9]PVA加筋水泥固化疏浚土的力学性能研究[D]. 邓杰. 江苏科技大学, 2020(03)
- [10]基于收缩特性的贵阳红黏土结构性参数试验研究[D]. 李雨霏. 贵州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