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期刊编辑的素质

论期刊编辑的素质

一、论学报编辑者的素养(论文文献综述)

吴丹[1](2020)在《学报思想政治导向的重要性》文中研究说明广义上学报也是媒体平台,承担着社会文化思想传播任务。主要从功能和出版刊物特点等方面,讨论大学学报应该具备的思想政治导向,以及在办刊过程中的重要性。

孙畅[2](2018)在《网络传播环境下高校学报编辑的三大理念》文中提出信息化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逐渐在社会中形成了网络传播环境。立足于网络平台,信息数据的传递变得快捷高效,及时便捷。本文首先就网络传播环境下高校学报编辑的三大理念进行了深入分析,其后提出了一系列网络环境下推动高校编辑发展的策略和措施。

金颖男[3](2016)在《信息时代对高校学报编辑素质的新要求》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传播学的发展,高校学报已经成为传播信息、知识的重要载体。21世纪是信息时代,各种信息、知识更加纷繁复杂,这对高校学报的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高校学报编辑必须审时度势,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完善知识结构,掌握新技术,为做好一名优秀的高校学报编辑而奋斗。从信息时代给高校学报编辑工作带来的新变化入手,阐述信息时代对高校学报编辑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并提出一些提高素质的策略。

毛瑞兴,孙国军,杨艳红,白海龙[4](2015)在《高校学报编辑的角色变迁及其基本定位》文中提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出版行业的进一步强化,高校学报编辑的角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新的环境、新的要求、新的社会环境对高校学报编辑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学报编辑角色的变迁,确定学报编辑在各个阶段的角色定位,进而认清高校学报编辑在学报发展中的重要性.

王辉[5](2015)在《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的创新路径探索》文中认为高校学报是科研人员的研究展示,无论是对于高校学术研究,还是学术界的科学研究,甚至对于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科研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研究意义。近年来,随着高校对于学术研究的日益看重,高校教师对于学术论文的发表也逐渐看重,直接导致了高校学报数量的剧增,一方面,对于学报的质量竞争提供了可能;但另一方面,也使得高校学报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陷入一种思维定势,从而使得高校学报的发展有了一定的局限,本文以高校学报的现状为切入点,探讨未来创新路径的发展。期刊的质量取决于编辑的素质,而编辑的素质是编辑各个方面的综合体现。

毛瑞兴[6](2014)在《刍议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的创新》文中研究表明学报是高校进行对外宣传的手段之一,并且其作为承载教学和科研成果的载体,有着非常重要的育人作用.创新乃发展之本,一个国家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在日益加剧,高校学报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创新,而学报编辑工作作为高校学报编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就更应该加强创新.只有编辑工作创新了,高校学报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其作用.因此,笔者就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的创新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一些编辑工作创新的方法.

陈方方[7](2014)在《学报编辑的现代化转换》文中研究说明学报现已成为各高等院校以及繁荣国家科学文化的一个重要阵地,对于学报的分类,目前有两种,一类是学术期刊,一类是学校官方介绍学校各方面报道的报纸。截至2012年底,我国统一发行的报纸期刊共有9938种,而各级各类公开发行的高校学报有4000多种,占全国期刊总数的二分之一多。学报的兴盛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促进国际国内间学术的交流工作,都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学报的编辑工作也顺应时

吴惠娟,吴晗[8](2011)在《浅谈高校学报编辑素质的培养》文中研究指明一名合格的编辑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素养,更要有过硬的政治和职业道德素养。这对于提高高校学报的持续、稳健、快速的发展,促进高校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等工作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指导意义。

王星虎[9](2008)在《纪实与虚构的二元关系转化 ——王安忆的小说叙事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王安忆的小说及其小说理论进行论述,围绕纪实与虚构在小说文本中的相互关系,从叙事角度来阐述它们二元关系的转化。通过对王安忆的叙事理论观与实际创作效果进行比较,以叙事策略的变化为主线,在各个阶段辅以具体作品进行分析。行文分三大部分:纪实——虚构——纪实与虚构。第一章主要从王安忆早期叙事的纪实生成基础切入。她开始以个人体验为基础来构造小说,同时向更广泛人物的情感领域深入,逐步转向一种情感控制的客观化叙事,将生活事件组构故事,运用真实情感来刻画人物心理,创作的视野得到拓展,题材逐渐宽广,在加强现实意义的基础上注入深刻的社会思考,初步形成了王安忆在创作上的独特风格。第二章讲王安忆心灵世界的拓展。她在故事结构与男女两性叙事的虚构实验中,逐步形成“故事”与“讲故事”理论,认为讲故事的形式与故事内容本身同时存在,要找到贴近故事的最佳讲述方式,并以“心灵世界”来命名自己的小说观念。这段时期王安忆还进行不同题材的小说尝试,对理性的写作有了初步的探索,客观冷峻的描写取代了先前热切的描述。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主要从纪实与虚构二者的转化来阐述王安忆的小说叙事策略。王安忆在“讲故事”中,运用“纪实与虚构”的叙事策略,通过二者相互对立转化形成一种叙事的张力。她强调理性逻辑在小说中的重要作用,用自己的理论来指导创作实践,重拾早年的旧题材,进行拓展和改写,在纪实与虚构、生活与艺术之间,抒写城乡普通人的故事,反思时代精神的价值。本文的创新之处是对王安忆的小说及其小说理论进行对比研究。王安忆在创作中总结经验,形成自己的小说理论,并以此指导创作。她不满足于感性地描写生活,而是从哲学高度来思考生活,其哲思反映在她的小说创作与理论探索中,以虚构的小说向生活敞开,使得小说叙事中感性想象与理性思考并存。这是王安忆创作的独特之处,也是本文研究的努力所在。

钟晓媚[10](2008)在《学报编辑应兼备学术底蕴与时代精神》文中指出学报编辑必须兼备学术底蕴和时代精神,这由其职业性质决定。学术底蕴是学报编辑的本质要求,时代精神是学报编辑的外因需求。作为"时代型"编辑,只有不断学习、丰富和提高学术修养,充实自身的学术底蕴,扣紧时代发展脉搏,运用新的思维、行为方式和工作手段,才能符合新时代对学报编辑的高要求。

二、论学报编辑者的素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学报编辑者的素养(论文提纲范文)

(1)学报思想政治导向的重要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报的思想政治属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共性要求
三、学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
    (一)工具刊物
    (二)受众对象针对性
    (三)优质资源
四、加大学报思想政治导向引领
    (一)政治过硬的编辑队伍
    (二)正确政治导向和高标准学术要求
    (三)加强文献审核把关

(2)网络传播环境下高校学报编辑的三大理念(论文提纲范文)

一、网络传播环境下高校学报编辑的三大理念分析
    (一) 出版流程的数字化
        1. 充分运用数字化技术, 大力建设网络系统
        2. 开展多元化的编辑传播模式
    (二) 出版经营的市场化
        1. 清楚认识高校学报的商品属性
        2. 发掘自身优势, 走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道路
        3. 产品营销、服务全媒体化展望
    (三) 出版模式的集约化
二、网络环境下推动高校编辑发展的策略和措施
    (一) 科学设计学报网站, 完善网上办公编辑系统
    (二) 设计优化网络传播环境下的编辑流程
        1. 稿件登记
        2. 稿件审核
        3. 校对排版
        4. 大样审读、交付印刷
三、结束语

(3)信息时代对高校学报编辑素质的新要求(论文提纲范文)

一、信息时代下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的变化
    (一)现代编辑技术的不断更新
    (二)编辑工作的多样性
    (三)编辑工作意识的变化
二、信息时代对高校学报编辑素质的新要求
    (一)过硬的政治素质
    (二)良好的职业素质
    (三)丰富的知识结构
    (四)熟练的计算机技术
    (五)突出的创新能力
    (六)较强的法律意识
三、高校学报编辑提高素质的途径
    (一)加强学习,构建跨学科的知识结构
    (二)扩展视野,注重交流与合作
    (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四、结语

(4)高校学报编辑的角色变迁及其基本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高校学报编辑角色的变迁
    2.1 高校学报编辑的边缘化角色阶段(文化大革命时期)
    2.2 高校学报编辑的杂家角色阶段(20 世纪80 年代)
    2.3 高校学报编辑的专家角色阶段(20 世纪90 年代)
    2.4 多元化的高校学报编辑
3 高校学报编辑的基本定位
    3.1 作为知识生产者的高校学报编辑
    3.2 高校学报的编辑者还是知识分子的代言人
    3.3 高校的学报编辑者同时也是知识产品的经营者
4 结束语

(5)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的创新路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学报编辑者需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二、高校学报编辑者需要有良好的专业知识

(6)刍议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的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 编辑观念的创新
2 选题策划的创新
3 编辑手段的创新
4 编辑人才的创新
5 编辑管理的创新
6 结语

(7)学报编辑的现代化转换(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报系统的现代化
    1.创新思维在学报编辑中的运用
    2.编辑工作手段的变革,即编辑工作的现代化
    3.高校学报编辑学术素养的变革
    4.传播方式的转变
二、规范体系与竞争意识的渗透
三、实践上的现代化
    1.编辑观念应适应时代的要求
    2.选题组稿
    3.充分利用现代科技
    4.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结合
四、学报未来的发展趋势

(8)浅谈高校学报编辑素质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一、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培养
二、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培养
三、精湛的专业技能知识培养
    1.坚实的理论知识
    2.精湛的编辑技能
    3.深厚的文字功底
    4.广博的知识结构
四、稳健的心理素质培养

(9)纪实与虚构的二元关系转化 ——王安忆的小说叙事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纪实——王安忆叙事的生成基础
    1.1 个人经历的情感抒写
    1.2 从经历到经验的尝试
第二章 虚构——王安忆心灵世界的拓展
    2.1 由《小鲍庄》引出的故事观念
    2.2 男女两性的二元虚构实验场
    2.3 王安忆故事叙述观的形成
第三章 纪实与虚构——王安忆的叙事策略
    3.1 理性思考的纪实与虚构
    3.2 理论指导下的创作实践
    3.3 在纪实与虚构、生活与艺术之间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学报编辑应兼备学术底蕴与时代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术底蕴是学报编辑的本质要求
    (一) 学术精神的净化和发扬
    (二) 学术修养的丰富和提高
二、时代精神是学报编辑的外因需求
    (一) 树立整体的品牌意识
    (二) 以创新思维为导向
    (三) 变被动为主动, 进行特色策划
    (四) 运用现代化的编辑手段
三、培养兼备学术底蕴和时代精神的学报编辑
    (一) 思想上明确其重要性
    (二) 健全学术评价体系, 加强学术监督检查, 完善惩罚机制
    (三) 不断学习, 选择科学性、拓展性学习内容

四、论学报编辑者的素养(论文参考文献)

  • [1]学报思想政治导向的重要性[J]. 吴丹. 中国冶金教育, 2020(06)
  • [2]网络传播环境下高校学报编辑的三大理念[J]. 孙畅. 传媒论坛, 2018(11)
  • [3]信息时代对高校学报编辑素质的新要求[J]. 金颖男. 传播与版权, 2016(02)
  • [4]高校学报编辑的角色变迁及其基本定位[J]. 毛瑞兴,孙国军,杨艳红,白海龙.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23)
  • [5]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的创新路径探索[J]. 王辉. 新闻研究导刊, 2015(03)
  • [6]刍议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的创新[J]. 毛瑞兴.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19)
  • [7]学报编辑的现代化转换[J]. 陈方方.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2)
  • [8]浅谈高校学报编辑素质的培养[J]. 吴惠娟,吴晗. 咸宁学院学报, 2011(09)
  • [9]纪实与虚构的二元关系转化 ——王安忆的小说叙事策略[D]. 王星虎. 贵州师范大学, 2008(10)
  • [10]学报编辑应兼备学术底蕴与时代精神[J]. 钟晓媚. 探求, 2008(02)

标签:;  ;  ;  

论期刊编辑的素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