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小型变压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包进入推广阶段(论文文献综述)
郭振岩[1](1993)在《中小型变压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包进入推广阶段》文中研究表明 沈阳变压器研究所对"七·五"科研成果之一—"中小型变压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包"进行了完善化工作,目前该软件包已经达到了推广要求。最近将在全行业推广,以便推动全行业的科技进步,使各厂在变压器设计工作方面走上一个新的台阶。中小型变压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包包括变压器的优化计算和计算机绘图两大部分。 1.优化计算软件在中小型变压器优化计算程序的开发过程中,经过对国内常用的各种优化方法的比较。最后选定约束筛选循环遍数法作为该优化计算程序的优化方法。
唐鹏[2](2011)在《CAD二次开发技术与变压器参数化设计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新的生活方式陆续涌现,用户对产品的需求越来越显示出多样化、个性化。既要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又要缩短新产品的交货期,是现代企业面临的一个两难问题。企业唯一的出路就是加速产品更新换代。为了确保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为企业提供高效的产品研发工具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变压器行业的发展,在节能、环保、提高供电可靠性等这些方面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迫使企业采取更新的设计手段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产品的质量和综合性能指标。对变压器产品进行参数化设计,做CAD的二次开发,是企业应对“以市场需求为中心”的激烈竞争最有效的方法,可以有效的缩短变压器设计周期,降低设计成本,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能使企业可以快速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满足客户的各项要求,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设计定制各类个性化产品,为企业主动争取市场提供强有力的工具。本文以大功率移相变压器器身为对象,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理论与思想,研究了用于变压器产品的参数化设计方法。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首先介绍了CAD二次开发技术,并着重研究了UG/NX的二次开发技术与方法,对变压器产品的结构特点以及设计流程进行分析和归纳,通过掌握参数化技术的理论基础,研究了变压器参数化设计的实现过程,并作了详细介绍。然后,研究分析了应用参数化驱动的方法,建立反映变压器设计方法及设计规范的结构和装配模型,并且设计和建立造型设计系统的数据库。以变压器器身为开发对象、UG/NX 6.0三维建模软件为开发平台、Visual Studio 2008为开发工具、Access为参数储存的数据库,开发了变压器参数化设计系统。最后,利用所设计的系统对一款大功率移相变压器进行了变参设计,通过实例说明系统的可行性,该系统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能够大大减少设计的工作量,提高产品的设计效率,快速响应客户的设计要求。
戴永斌[3](2006)在《干式电力变压器计算机辅助造型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干式电力变压器是重要的电力设备之一,相对于传统的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在安全可靠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为了进一步提高干式电力变压器的总体性能,缩短新产品的开发周期,有必要对其计算机辅助设计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针对干式电力变压器的造型设计开展应用研究,旨在将虚拟设计以及可视化技术与电磁设计相结合,全面提升干式电力变压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总体水平。本文基于UG三维CAD平台,针对干式电力变压器设计工作量大、已形成系列化等特点,开发干式电力变压器计算机辅助造型设计系统。首先,对UG二次开发的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包括:基于VC++6.0开发平台的UG应用程序接口、主菜单MenuScript、UG/OPEN API程序三维参数化造型应用研究及装配应用等;然后,对应用VC和BCB对数据库进行管理和读取的ADO技术以及应用BCB进行界面设计的技术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干式电力变压器计算机辅助造型设计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运用参数设计及特征造型的基本原理,确定产品参数特征建模,开发了干式电力变压器计算机辅助造型设计系统。该系统适合系列产品设计,可显着提高干式电力变压器造型设计效率,为基于UG的产品CAD/CAE/CAM技术的应用打下了良好基础。系统界面简洁直观、操作方便、人机界面友好,具有可扩充性和可移植性。
王庆龙[4](2006)在《电力变压器振动监测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电气设备之一,它能够把一种等级的电压转变成另外一种等级的电压。利用它可以把不同电压的电网联结在一起,组成复杂的电网或庞大的电力系统。在电力系统向超高压、大电网、大容量、自动化方向发展的同时,提高电力系统中最重要、最昂贵的电力变压器的运行可靠性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人们开始关注变压器状态监测的研究和应用。由于传统的监测方法与电力系统有电气连接,操作存在危险性,而变压器振动监测法是通过粘在器身上的振动加速度传感器获取变压器的振动信号,以一种与电力系统完全无电气连接的方式对变压器状态进行监测。 文本进行的主要工作如下: (1) 开发了变压器振动监测系统。 其硬件部分是针对变压器振动信号的特点,选用适合的振动加速度传感器、电荷放大器和数据采集卡等组成,并采取了必要的抗干扰措施。软件部分是基于Labwindows/CVI虚拟仪器开发平台,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开发而成,包括信号采集模块、信号分析模块、显示模块、时域特征量测量模块、数据保存模块和故障诊断模块等6个模块。主要完成振动信号的时域波形显示、频谱分析、特征值自动测量、数据保存等功能。 (2) 以一台试验变压器为对象,应用开发的振动监测系统,对其工作在空载及负载两种工况下的振动特性做了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变压器在空载工作时,随着空载电压的不断升高,变压器器身的振动不断增强。变压器在负载工作时,选用电容作为负载,试验结果表明:副边电压较小时,负载电流不断升高的情况下,由于受试验装置的限制,负载
朱鸿飞[5](2006)在《干式电力变压器电磁优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干式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的一种重要设备,其发展趋势是提高可靠性、节省材料、降低损耗水平,因此干式电力变压器的电磁优化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应用最优化设计方法与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进行干式电力变压器电磁优化设计,可以明显缩短产品的设计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的质量,从而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取得显着的社会经济效益。本文针对干式电力变压器电磁优化设计,完成了以下方面的研究工作:(1)阐述了干式电力变压器的总体结构特征和传统手工设计的流程,介绍了相关设计理论、设计流程、设计目标、方案组合等重点问题。同时对干式电力变压器的电磁优化设计计算的细节做了深入分析,理清了变压器设计中各个步骤、各个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给出了干式电力变压器电磁计算的程序流程图。(2)研究了变压器重要性能指标短路阻抗的计算,分析比较了工程计算方法、磁路法、漏磁组法和磁场能量法的适用场合,以及难易、准确程度。结合MATLAB中的PDE工具和磁场能量的理论,实现了基于MATLAB的干式电力变压器的短路阻抗计算方法。(3)分析和归纳了干式电力变压器电磁优化设计中的大量数据,应用数据库技术,并设计了合理的数据结构来存储这些数据,实现了大数据量的高效管理。(4)针对干式电力变压器电磁优化设计系统的特点,使用C++程序设计语言,在C++ builder6.0集成开发环境下开发了人机界面友好的干式电力变压器电磁优化设计软件。本文开发的干式电力变压器电磁优化设计软件已经在工程中得到初步应用。实践表明,该系统设计的优化方案可提高性能参数、降低产品重量、减少成本,缩短设计周期。
徐凯[6](2013)在《中小型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依靠人工或简单的自动控制系统对水电站进行调度控制显得越来越落后。而计算机监控系统,应能准确而又迅速地监视和反映水电站主要设备(如机组、变压器、开关站、油、水及气系统等)运行的状态及参数,并能自动实施安全处理。为此,本文提出对水电站的自动控制系统进行改造,其解决方式就是设计并实现一个计算机监控系统软件。本课题的研究是以中小型水电站监控系统软件为研究对象的,首先详细的分析了目前我国中小型水电站监控系统的基本实现原理和特点,并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中小型水电站监控系统结构设计和总体的配置思想,并对设计的可行性从多个角度进行综合的论证和分析,之后对中小型水电站监控系统软件分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子系统进行设计。中小型水电站监控系统软件一般有两种架构模式,分别是C/S和B/S,为了保证监控系统的稳定性和快速响应能力,本论文采用C/S架构,对中小型水电站监控系统软件进行设计,由于中小型水电站的数据存储量能够在一定的可控范围以内,所以在数据库方面,选择微软的SQL Service2005来进行数据的存储。设计和研发中小型水电站的计算机监控系统可以确保中小型水电站可靠稳定的运转。现代社会信息化技术的不断的在发展,中小型水电站的自动化程度也在不断的提高,其经济效益也有了较大的改善。本文充分的调研了各大中小型水电站的运营情况,并对中小型水电站发展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提出和总结目前阶段中小型水电站还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本论文的研究与设计,对类似水电站监控系统软件的设计和应用有一定的参考。
班泉聚[7](2009)在《基于熔池功率平衡的矿热炉控制系统研究》文中认为矿热炉是生产铁合金的主要设备,对其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对矿热炉进行控制策略的研究和自动化技术改造,对企业的增产降耗,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本文就是以矿热炉为背景,结合矿热炉工艺技术的发展趋势,在对国内外矿热炉节能、降耗技术等综合分析,对重要设备的先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设计了矿热炉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构建了矿热炉控制系统,探讨和研究了相关控制算法在矿热炉控制中的应用。首先,在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系统应用背景,提出了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并对系统设计方法与功能进行了规划和描述。其次,由于矿热炉是一个具有较强非线性、时变性和强藕合的被控对象。针对当前采用电流作为控制量的弊端,在分析矿热炉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对当今国内外先进的矿热炉控制技术进行了优化、组合,将低频电源技术应用到矿热炉控制系统中,解决了矿热炉短网阻抗不相同引起的功率不平衡现象,同时用高精度的罗氏线圈电流互感器采集短网电流,并采用智能控制算法保障了控制三相熔池功率平衡的实现。接着,在控制系统设计中,针对矿热炉生产工艺流程的特点,设计了由上位机(PC)和下位机(PLC)构成的控制系统方案。上位机采用WINCC软件,提供了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了监控应用程序,完成系统和实时数据管理、显示、报警及监控等功能;下位机采用具有模块化结构的西门子S7-300可编程控制器,完成系统实时数据采集和对生产流程及工艺参数的控制。最后,在矿热炉控制的核心——电极调节方面,由于矿热炉非线性和时变性的特点,单纯的采用传统PID控制器难以取得好的控制效果。为了提高系统的控制效果和控制精度,本系统采用了模糊-PID算法,并根据模糊控制原理和PLC的特点,设计了FUZZY-PID控制器,并对其工作原理和设计过程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模糊控制在PLC中的实现方法。给出了基于西门子S7-300PLC的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和程序设计设计流程图。
陶亮[8](2019)在《建筑师视角下的工程设计管理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国内的建筑设计管理长期呈现出流程片段化的特征,这种粗放的管理体系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虽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整个建筑行业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以及投资模式、技术创新、信息技术发展、产业转型、人文变化和国际化趋势等一系列的变化发展,这种管理体系对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已大大降低。随着2015年WTO过渡保护期的结束,国内建筑设计市场进一步全面放开,推行以建筑师为主体的全程设计管理,回归“建筑师负责制”已成为业界的共识。转变正在发生,在上海、广西、福建等地试点的“建筑师负责制”,体现了政府推进建筑业与国际接轨、提升品质的态度和决心。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的转型升级、专业的强化与新的建设项目运作模式的产生,促使我国建筑师的角色正在重塑,新的形势需要建筑师逐渐成为项目的潜在管理者,并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专业技能及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设计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从而全面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最终提供高品质的建筑产品。同时建筑信息化作为建筑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已经成为引领变革这个领域发展的重要趋势,正逐渐改变传统建筑设计行业的运作及管理模式。当建筑设计摆脱单一的图纸沟通的束缚,进而实现以BIM(建筑信息化模型)为代表的建筑信息化表达后,建筑师在整个建设流程中的作用将发生重大变化,从仅侧重于设计阶段的技术服务,到对工程全流程的整体掌控。建筑信息化技术已经把整个工程建设流程中大部分的设计问题前置化,为解决贯穿整个建筑工程活动中各个主体、各个阶段出现的问题,提供了有效且可行的工作模式,从而为建筑师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合理角色提供了技术支持。这种变革发展的趋势也恰恰是建筑师负责制所倡导的----让建筑设计源头的建筑师,成为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领导者。在建筑设计行业这样的发展趋势下,本论文主要研究以建筑师为主导进行全程设计管理的意义及策略,对涉及到策划、设计、施工和运管等方面工作的各个阶段进行更加合理的阶段划分,并结合作为全程设计管理重要技术手段的建筑信息化技术,提出各个阶段相应的设计管理要求和策略。为此,本论文提出了“六序法模式”的全程设计管理方法,并探讨其与BIM进行结合的意义及有效途径。论文希望一方面能为推行适合中国的建筑师负责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方法,另一方面也希望进一步拓展BIM在建筑师全程设计管理中的应用。论文通过三个部分展开阐述:第一部分为基础研究。首先,论文的绪论部分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关于建筑设计管理相关研究若干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研究的内容,阐述研究的方法、关键技术和思路。在第二章论述了建筑设计管理的职能、核心任务、主体内容和影响因素,并指出了建筑设计管理中知识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和主要策略。在第三章通过分析对比中外通行的职业建筑师的职能体系和全程设计管理思想,探讨建筑师负责制框架下的建筑师全程设计与管理,在建造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发展趋势及建构要素,为后续的理论实践研究奠定基础。第二部分为理论实践研究。首先在第四章以国际通行的职业服务内容和专业化、全程化的标准,提出适应中国建筑师负责制的建筑师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的职业服务体系----“六序法模式”,对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成果和工作要求进行阐述,并结合项目实例进行分析总结。接着探讨了建筑师进行全程设计管理所需要的基础组织形式----建筑工作室/事务所,以保持建筑创意为核心目的的组织机构管理策略。最后在第五章研究了BIM在建筑全程设计管理中的重要性和适应性问题,论证了在建筑全程设计管理中应用BIM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并提出了“BIM整同设计管理模式”和“复合总建造师”的相关概念。第三部分为策略研究。是在对上述研究的总结和拓展基础上,分别在构建以建筑师为主体的全程设计管理、创建适宜建筑师创作的组织机构、BIM在全程设计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全程化建筑师的职业教育四个方面对建筑师全程设计管理提出了适宜的优化策略。最后对论文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本研究需要继续完善的方面,展望了建筑师视角下并结合BIM技术的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的应用前景。
苏明[9](2009)在《矿用隔爆型干式变压器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目前我国矿用隔爆型干式变压器市场空间广阔,竞争激烈。但是国内许多矿用干式变压器生产企业仍然停留在手工设计计算、手工绘图阶段,设计的效率低、周期长、人工成本高。此外,矿用干式变压器原材料的上涨,也加大了企业的制作成本。因此开发针对于矿用隔爆型干式变压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以研究、开发集电磁优化设计和自动参数化绘图于一体的矿用隔爆型干式变压器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为目,并对该集成软件的系统分析及相应的实现技术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首先,在总结矿用干式变压器手工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借鉴变压器的通用优化设计模型,结合干式变压器的特点,建立了矿用干式变压器的优化设计模型。以铁芯直径、低压线圈匝数、低压线圈电流密度、高压线圈电流密度、一二侧间距为变量,采用经验设计法和穷举法对其进行矿用干式变压器优化设计。其次,在矿用干式变压器电磁优化设计方面选用Visual studio C++程序设计语言,自动绘图部分采用Visual Basic进行界面编写,且运用ActiveX技术实现了VB与AutoCAD软件的连接。该设计不但能够对矿用干式变压器进行电磁优化设计,并且添加了CAD制图功能。本文对数据库支撑的矿用干式变压器CAD系统进行了系统设计和研究,详细探讨了该集成软件的实现技术。最后,在各项性能指标都满足国家标准要求的情况下,以KBSG-315/6型矿用干式变压器为例进行单机优化,优化后比优化前总体成本成本下降了5.1%;设计周期由1个多月缩短为10分钟以内。可见,达到了预期效果,矿用干式变压器成本得到了有效降低。矿用隔爆型干式变压器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软件以合理的优化方案使变压器的性能大大提高,集电磁优化和参数化绘图为一体使其设计周期、制造成本大大缩减。该软件已被吉林某家变压器企业使用,所设计的部分系列产品已投入生产,经济效益显着。
任慰[10](2013)在《以实时操作系统为中心的嵌入式系统平台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嵌入式系统正朝着复杂化、大规模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对功能、性能、功耗和成本等方面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约束。如何在不同的要求和约束之间取得平衡是未来嵌入式系统设计所必须面对的挑战。平台化设计(Platform-Based Design)是应对这一挑战,在嵌入式系统诸多要求和约束中取得平衡的有效方法之一。平台化设计是一种系统级的设计方法,既包括软件平台化也包括硬件平台化,其核心一方面是强调软硬件的可复用性和可编程性从而实现对不同应用的灵活性,另一方面是强调硬/软件协同设计从而实现设计的优化。针对实时和中小型嵌入式系统,以实时操作系统(Real-Time Operating System, RTOS)为中心的平台化设计是一种更为合适的选择。本文对以实时操作系统为中心的嵌入式系统平台化设计进行了详细研究,围绕开放实时嵌入式系统软件平台TOPPERS(Toyobashi OPen Platform of Embedded Real-timeSystem)提出并实现了一个面向中小型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全可编程的快速原型开发平台,具体应用在工业测量仪器仪表、移动机器人和运动控制等领域中。适当放宽成本和功耗约束后,改进和扩展后的平台也适用于高端嵌入式系统。本文工作主要贡献如下。实时操作系统作为本文中平台化设计的核心和基础,其功能、性能、可扩展性等因素对整个平台都有着极为重要影响。本文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对目前主要的、具有代表性的开源实时操作系统进行了详细评价,分析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系列评价指标以及相应的测量方法,为实时操作系统的设计、选型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通过评价比较,本文选择了TOPPERS作为平台化设计核心和基础,同时介绍了对其不足之处所做的改进。本文具体研究了面向中小型嵌入式系统的平台化设计,针对该类系统的特点,提出并实现了一个软硬件全可编程快速原型开发平台。该平台硬件上基于处理器-可编程逻辑混合架构,软件上以TOPPERS为核心,提出并应用了以实时操作系统为中心的硬/软件协同设计方法,构建了相应的硬/软协同仿真环境。相关评价实验和在工业测量仪器仪表领域的实际应用显示该平台充分发挥了硬软件全可编程的特点和硬/软件协同设计的优势,在成本、功能和性能之间取得了较好的平衡。本文将平台化设计与所实现的基础平台具体应用于移动机器人领域,提出了一种新型混合实时移动机器人平台(Hybrid Real-time Mobile Robot Platform, HRMRP),实时、异构和组件化是其主要特点。该平台在结构上包含三层,数据层负责外设接口和硬件加速,实时控制层负责实时控制,高性能层负责高级复杂的功能。HRMRP在硬件上进一步提升了核心器件的性能,在软件上针对移动机器人的特点设计了更多的中间件并引入了机器人分布式系统框架ROS(Robot Operating System),从而实现了一个更加完整的应用平台。最后针对更复杂的高端嵌入式系统,提出了相应的扩展和改进方法,研究了片上异构多核环境下平台化设计的若干关键问题。在适当放松成本和功耗约束的基础上,整个平台在功能、性能和灵活性上获得大幅度提升。本文实现了多核环境下实时操作系统与通用操作系统的共同运行,并借助硬件机制有效隔离两者,从而在获得通用操作系统所带来更加丰富功能的同时又保障了实时操作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二、中小型变压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包进入推广阶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小型变压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包进入推广阶段(论文提纲范文)
(2)CAD二次开发技术与变压器参数化设计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CAD二次开发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变压器CAD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意义 |
1.4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
1.5 本文组织结构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CAD二次开发技术的研究 |
2.1 CAD二次开发基本理论 |
2.1.1 CAD二次开发的内容和要求 |
2.1.2 CAD二次开发工具 |
2.1.3 CAD二次开发的流程与步骤 |
2.2 常用CAD软件的二次开发 |
2.2.1 Pro/E的二次开发 |
2.2.2 UG的二次开发 |
2.2.3 SolidWorks的二次开发 |
2.2.4 CATIA的二次开发 |
2.3 UG二次开发技术与方法 |
2.3.1 UG的二次开发工具的研究 |
2.3.2 利用NX/Open开发的优点 |
2.3.3 基于参数化技术的UG二次开发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变压器结构设计知识的研究 |
3.1 变压器基本结构及设计流程 |
3.1.1 变压器基本结构 |
3.1.2 变压器设计的一般流程 |
3.2 变压器铁心结构设计 |
3.2.1 铁心结构概要 |
3.2.2 铁心柱和铁轭截面设计 |
3.2.3 片形 |
3.2.4 铁心截面设计的约束条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变压器参数化设计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
4.1 变压器参数化设计系统的开发环境 |
4.1.1 系统三维软件概述 |
4.1.2 系统应用程序开发工具概述 |
4.2 变压器参数化设计系统的体系结构 |
4.3 变压器参数化设计系统的开发技术与方法 |
4.3.1 UG软件环境的设置 |
4.3.2 菜单的编写 |
4.3.3 NX/Open与VB.NET的接口连接技术 |
4.3.4 ADO.NET数据库访问相关技术 |
4.4 变压器参数化设计系统的开发与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变压器参数化设计系统的实例应用 |
5.1 变压器参数化设计系统的主要功能与界面 |
5.1.1 系统的启动与界面 |
5.1.2 变压器参数化设计系统的主要功能 |
5.1.3 应用实例--大功率移相变压器的参数化设计 |
5.2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干式电力变压器计算机辅助造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干式电力变压器简介 |
1.2 电力变压器CAD的发展和现状 |
1.2.1 CAD技术简介 |
1.2.2 国外变压器CAD的发展和现状 |
1.2.3 国内变压器CAD的发展和现状 |
1.3 电力变压器CAD的发展趋势 |
1.4 本文研究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实体造型与UG |
2.1 实体造型技术概述 |
2.1.1 虚拟制造 |
2.1.2 造型技术概述 |
2.1.2.1 几何造型 |
2.1.2.2 特征造型 |
2.1.2.3 参数化造型 |
2.2 UG及其二次开发 |
2.2.1 UG简介 |
2.2.2 UG二次开发 |
2.2.3 DLL简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变压器参数化造型和装配设计 |
3.1 参数化造型设计 |
3.1.1 参数化设计及UG的实现 |
3.1.1.1 参数化设计简介 |
3.1.1.2 UG中的参数化设计的实现 |
3.1.2 变压器参数化造型设计 |
3.1.2.1 干式电力变压器造型设计 |
3.1.2.2 变压器造型设计中主要的注意点 |
3.2 变压器装配设计 |
3.2.1 虚拟装配 |
3.2.2 UG中装配设计的实现及实例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变压器造型系统数据库设计 |
4.1 数据库简介 |
4.1.1 数据库系统 |
4.1.2 数据库的发展 |
4.1.3 当前常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
4.2 访问数据库的技术简介 |
4.2.1 访问数据库的方法简介 |
4.2.2 VC++6.0 开发数据库系统的优势 |
4.3 ADO的编程方法 |
4.3.1 ADO简介 |
4.3.2 数据库访问的过程及其在本文中的应用 |
4.3.2.1 VC中的ADO编程 |
4.3.2.2 BCB中ADO编程应用 |
4.4 数据库的设计过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干式电力变压器计算机辅助造型设计系统的实现 |
5.1 编程语言的选择 |
5.2 软件系统的设计和组成 |
5.2.1 系统框架 |
5.2.2 UG软件的应用 |
5.2.2.1 环境的设置 |
5.2.2.2 菜单的编写 |
5.2.2.3 注册工程路径与工程目录结构 |
5.2.2.4 UG编程几个要注意的地方 |
5.2.3 系统运行 |
5.3 本章小结 |
工作总结和下一步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4)电力变压器振动监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气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发展概论 |
1.2 变压器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
1.3 变压器监测、诊断的主要方法 |
1.4 变压器振动监测国内外发展概况 |
1.5 课题的提出及所要完成的任务 |
第二章 电力变压器振动监测原理 |
2.1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
2.2 变压器的结构与分类 |
2.3 电力变压器故障 |
2.4 变压器振动监测方法研究 |
2.5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LabWindows/CVI的变压器振动监测系统 |
3.1 虚拟仪器——LabWindows/CVI |
3.2 变压器监测系统软件结构设计 |
3.3 变压器监测系统硬件结构组建 |
3.4 小结 |
第四章 变压器振动监测系统应用 |
4.1 变压器空载工况下振动监测试验研究 |
4.2 变压器负载工况下振动监测试验研究 |
4.3 变压器振动故障诊断方法 |
4.4 提高变压器振动监测系统监测水平的若干建议 |
第五章 结沦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申明 |
致谢 |
(5)干式电力变压器电磁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干式电力变压器的电磁优化设计研究概述 |
1.2.1 国内外干式电力变压器电磁优化设计研究现状 |
1.2.2 干式电力变压器电磁设计中的短路阻抗计算 |
1.2.3 干式电力变压器电磁设计中的数据处理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干式电力变压器的电磁设计分析 |
2.1 干式电力变压器的电磁设计 |
2.1.1 手工计算 |
2.1.2 计算中的理论依据 |
2.2 电磁优化设计的方法研究 |
2.2.1 优化电磁设计的数学描述 |
2.2.2 电磁优化设计的流程图 |
2.2.3 电磁设计的系统框图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磁设计中短路阻抗计算方法的比较和研究 |
3.1 基本原理 |
3.2 几种计算方法的分析 |
3.2.1 工程计算法 |
3.2.2 磁路法 |
3.2.3 漏磁组法 |
3.2.4 磁场能量解析法 |
3.3 基于磁场能量数值法的干式电力变压器短路阻抗计算 |
3.3.1 如何利用MATLAB中PDE工具箱求解漏磁场分布 |
3.3.2 程序框图 |
3.3.3 SG10-800/10 型干式电力变压器计算实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磁优化设计中的数据库设计与管理 |
4.1 数据库应用技术概述 |
4.2 干式电力变压器设计中的数据分析 |
4.3 干式电力变压器设计中的数据库的建立与管理设计 |
4.3.1 数据库的结构设计及创建 |
4.3.2 数据库的管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干式电力变压器电磁优化设计软件系统 |
5.1 操作系统及编程语言的选择与确定 |
5.1.1 操作系统的确定 |
5.1.2 编程语言的确定 |
5.2 软件系统界面的设计 |
5.2.1 软件启动画面、用户登录界面及系统的主框架 |
5.2.2 计算参数输入界面 |
5.2.3 数据库管理界面 |
5.2.4 优化结果界面 |
5.3 电磁优化设计的计算程序 |
5.4 结果分析 |
5.4.1 优化设计结果 |
5.4.2 优化设计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6)中小型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监控系统国内外发展概述 |
1.3 课题的工作内容 |
1.4 论文的行文结构 |
第二章 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软件需求分析 |
2.1 系统的设计原则 |
2.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2.3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性能指标需求 |
2.3.1 实时性 |
2.3.2 可靠性 |
2.3.3 可利用率 |
2.3.4 CPU 负荷率 |
2.3.5 适应环境能力及抗干扰能力 |
2.4 系统安全需求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小型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软件开发技术 |
3.1 Net Framework 开发环境 |
3.2 群件技术 |
3.3 系统架构的选择 |
3.4 SQL Server 2005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软件的详细设计 |
4.1 系统的架构设计 |
4.2 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 |
4.2.1 用户登录模块的设计 |
4.2.2 实时监测数据模块的设计 |
4.2.3 智能通信模块的设计 |
4.2.4 报警信息模块的设计 |
4.2.5 调度数据管理模块的设计 |
4.2.6 日志记录模块的设计 |
4.3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4 系统接口的设计 |
4.5 系统的安全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软件的实现与测试 |
5.1 系统的实现界面 |
5.2 系统的测试 |
5.3 测试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基于熔池功率平衡的矿热炉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3 国内外矿热炉综合节能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矿热炉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2.1 矿热炉结构 |
2.1.1 矿热炉工艺流程 |
2.1.2 矿热炉主要电气设备 |
2.2 矿热炉节能分析 |
2.3 控制方案的优缺点 |
2.3.1 一次电流平衡控制方案 |
2.3.2 降低电气二次短网阻抗的方案 |
2.4 熔池功率平衡矿热炉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2.4.1 熔池功率平衡矿热炉控制系统方案 |
2.4.2 熔池功率平衡矿热炉控制系统结构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矿热炉系统关键控制设备 |
3.1 矿热炉有载调压变压器 |
3.2 交-交变频设备 |
3.2.1 交-交变频原理 |
3.2.2 交-交变频设备选型 |
3.3 熔池电流互感器 |
3.3.1 罗氏线圈电流互感器 |
3.3.2 罗氏柔性线圈电流互感器 |
3.3.4 罗氏柔性线圈电流互感器选型 |
3.4 电极及其调节系统 |
3.4.1 电极 |
3.4.2 电极调节系统及调节过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矿热炉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4.1 西门子S7-300硬件构成 |
4.2 矿热炉控制系统的设计目标 |
4.3 矿热炉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矿热炉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5.1 矿热炉控制系统网络与通信 |
5.2 上位机组态软件及功能 |
5.2.1 上位机软件 |
5.2.2 上位机实现的功能 |
5.3 数据采集与处理 |
5.3.1 数据采集处理模块中模拟量的处理 |
5.3.2 软件滤波模块的设计 |
5.4 S7-300的编程软件 |
5.4.1 STEP7标准软件包组成和功能 |
5.4.2 S7-300系列PLC的程序结构与编程语言 |
5.5 矿热炉控制系统中PLC程序设计 |
5.5.1 PLC程序的整体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电极调节的控制算法及PLC程序实现 |
6.1 矿热炉电极调节的控制方式 |
6.2 PID控制及其优缺点 |
6.2.1 PID控制 |
6.2.2 PID控制算法在应用中的问题 |
6.3 模糊控制 |
6.3.1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 |
6.3.2 模糊控制系统的组成及结构分析 |
6.3.3 模糊控制的优缺点 |
6.4 FUZZY-PID控制器 |
6.4.1 FUZZY-PID控制器的设计 |
6.4.2 FUZZY-PID控制器的设计步骤 |
6.4.3 FUZZY-PID控制器在PLC中的实现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页1 矿热炉控制系统开关柜及现场照片 |
附页2 矿热炉控制系统电气回路图 |
(8)建筑师视角下的工程设计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
1.2.2 国内研究现状与述评 |
1.3 研究内容、方法、框架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研究 |
2.1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发展简述 |
2.1.1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概述 |
2.1.2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对象与内容 |
2.1.3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 |
2.2 建筑设计项目管理的概述与辨析 |
2.2.1 建筑设计行业概述 |
2.2.2 建筑设计管理辨析 |
2.2.3 建筑设计管理的职能管理分析 |
2.2.4 建筑设计管理与工程项目管理的辨析 |
2.3 建筑设计管理的核心任务和主体内容分析 |
2.3.1 建筑设计管理的核心任务 |
2.3.2 建筑设计管理的主体内容 |
2.4 知识管理在建筑设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
2.4.1 建筑设计知识管理的内涵和目标 |
2.4.2 建筑工程设计项目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
2.4.3 建筑设计活动知识的内容及体系 |
2.4.4 建筑工程设计知识管理的主要策略 |
2.5 建筑工程设计管理的研究内容 |
2.5.1 范围管理 |
2.5.2 进度管理 |
2.5.3 质量管理 |
2.5.4 投资及成本管理 |
2.5.5 沟通管理 |
2.5.6 风险管理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筑师的职能体系研究 |
3.1 建筑师、建造和建筑物的关系辨析 |
3.2 建筑师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分析 |
3.2.1 建筑师与业主的权利义务关系 |
3.2.2 国际职业建筑师的权利与义务 |
3.2.3 中国建筑师的权利与义务 |
3.3 建筑师职能体系的内涵与比较 |
3.3.1 建筑师职能体系的内涵 |
3.3.2 建筑师职能体系的国际比较 |
3.3.3 建筑师的职业资格及比较 |
3.3.4 中国建筑师的职业定位及服务现状 |
3.4 建筑师的职业经营和组织研究 |
3.4.1 建筑师的职业经营及比较 |
3.4.2 建筑师的职业组织---工作室和设计公司 |
3.4.3 建筑师的设计组织及管理 |
3.5 建构建筑师全程职能体系的策略 |
3.5.1 设计到代理 |
3.5.2 建成品导向与过程控制 |
3.5.3 职业化精神 |
3.5.4 经济和法律责任 |
3.5.5 全程建筑设计服务的要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筑师的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研究 |
4.1 建筑师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的模式研究 |
4.2 阶段1:前期/策划阶段 |
4.2.1 前期/策划阶段的工作内容 |
4.2.2 前期/策划阶段的工作流程 |
4.2.3 前期/策划阶段的工作成果及管理策略 |
4.2.4 前期/策划阶段的设计管理要求 |
4.2.5 案例讨论 |
4.3 阶段2:方案/开发设计阶段 |
4.3.1 方案/开发设计的工作内容 |
4.3.2 方案/开发设计阶段的工作流程 |
4.3.3 方案/开发设计阶段的工作成果及管理策略 |
4.3.4 方案/开发设计阶段的工作要求 |
4.3.5 案例讨论 |
4.4 阶段3: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 |
4.4.1 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的工作内容 |
4.4.2 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的工作流程 |
4.4.3 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的工作成果及管理策略 |
4.4.4 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的工作要求 |
4.4.5 案例讨论 |
4.5 阶段4:施工招投标控制阶段 |
4.5.1 施工招投标控制阶段的工作内容 |
4.5.2 施工招投标控制阶段的工作流程 |
4.5.3 施工招投标的主要策略 |
4.5.4 施工招投标控制阶段的工作要求 |
4.5.5 案例讨论 |
4.6 阶段5:督造/施工监管阶段 |
4.6.1 督造/施工监管阶段的工作内容 |
4.6.2 督造/施工监管阶段的工作流程 |
4.6.3 督造/施工监管阶段的主要策略 |
4.6.4 督造/施工监管阶段的工作要求 |
4.6.5 案例讨论 |
4.7 阶段6: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 |
4.7.1 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工作内容 |
4.7.2 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工作流程 |
4.7.3 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主要策略 |
4.7.4 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工作要求 |
4.7.5 案例讨论 |
4.8 适宜建筑师全程设计管理的组织管理研究 |
4.8.1 适宜建筑师全程设计管理的组织形式 |
4.8.2 建筑师工作室的组织管理 |
4.8.3 建筑师工作室的创意人才管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筑信息化技术在建筑设计全程管理中的适应性研究 |
5.1 以BIM为代表的建筑信息化的技术应用及发展 |
5.1.1 BIM技术及相关理论概述 |
5.1.2 BIM技术应用及发展现状 |
5.1.3 BIM技术的问题及挑战 |
5.1.4 BIM技术的发展趋势 |
5.2 BIM在建筑设计全程管理体系中的理论研究 |
5.2.1 实施BIM对建筑行业的影响 |
5.2.2 BIM在建筑设计管理体系中的实施价值及目标 |
5.2.3 BIM对建筑设计全程管理的优化措施 |
5.3 BIM在建筑全程设计体系中的应用研究 |
5.3.1 BIM在建筑全程设计体系中的应用概述 |
5.3.2 建筑项目BIM的实施工作流程 |
5.3.3 前期/策划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
5.3.4 建筑设计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
5.3.5 施工招投标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
5.3.6 建设施工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
5.3.7 竣工及后期运维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
5.4 基于BIM的建筑师全程整同设计管理研究 |
5.4.1 由BIM推动的整合设计 |
5.4.2 BIM的协同工作模式 |
5.4.3 由建筑师实施BIM整同设计管理 |
5.4.4 教育与培训BIM整同设计管理团队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建筑工程设计全程管理的策略研究 |
6.1 构建以建筑师为主体的全程设计管理策略 |
6.1.1 以建筑师负责制为依托,强化建筑师在全程设计管理中的主导作用 |
6.1.2 以六序法模式为基础,不断完善建筑师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的内涵 |
6.2 创建适宜建筑师创作的组织机构策略 |
6.2.1 适宜创意的设计组织机构建构策略 |
6.2.2 重视组织机构的知识信息管理 |
6.3 BIM结合“六序法模式”在全程设计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
6.3.1 建构BIM与“六序法模式”的深度融合 |
6.3.2 充分运用BIM分析功能优化全程设计管理 |
6.3.3 用BIM模型领导全过程设计管理 |
6.3.4 秉承Open BIM理念进行协同设计及管理 |
6.4 全程化建筑师的职业教育策略 |
6.4.1 树立建筑师全程职业化教育的思维 |
6.4.2 构建多元化的建筑教育体系 |
6.4.3 深化建筑师执业过程中的继续教育 |
6.4.4 加强以BIM为代表的建筑信息化技术的素质教育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主要结论 |
2、论文的创新点 |
3、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工程实践案例分析与总结 |
1、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体育中心设计咨询项目 |
2、宝安体育场工程设计项目 |
3、2010年亚运会游泳跳水馆工程设计项目 |
4、“广州圆”--广东兴业国际仓储科研主楼工程设计项目 |
5、江苏省淮安体育中心工程项目设计及管理实践 |
附录2 、建筑设计组织机构管理研究 |
1 建筑设计机构的发展趋势 |
1.1 国内外建筑设计机构的现状研究 |
1.2 我国建筑设计机构的发展方向 |
2 建筑创意组织机构---工作室的职能与特征 |
2.1 建筑工作室的业务职能 |
2.2 建筑工作室的服务特征 |
2.3 工作室的业务管理特征 |
3 建筑工作室的创意人才管理 |
3.1 建筑工作室创意人才的资本特质 |
3.2 工作室的人事管理 |
3.3 工作室团队的平衡管理 |
3.4 工作室设计文化建设 |
3.5 工作室的人才技能发展 |
3.6 员工的绩效考核 |
4 建筑设计工作室的组织管理 |
4.1 工作室的组织管理框架 |
4.2 工作室的设计管理要素 |
4.3 工作室的市场营销管理 |
5 建筑工作室的信息与知识管理 |
5.1 工作室的信息管理 |
5.2 工作室的知识管理 |
致谢 |
附件 |
(9)矿用隔爆型干式变压器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矿用隔爆型干式变压器简介 |
1.2 电力变压器CAD的发展和现状 |
1.3 系统总体框架的基本构成原理 |
1.4 本文研究的意义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2 系统数据库设计 |
2.1 数据库简介 |
2.2 访问数据库的技术简介 |
2.3 数据库的设计过程 |
2.4 本章小结 |
3 电磁优化模块设计 |
3.1 引言 |
3.2 电磁优化程序实现方式 |
3.3 电磁优化程序的实现 |
3.4 本章小结 |
4 参数化绘图 |
4.1 前言 |
4.2 AutoCAD二次开发工具综述 |
4.3 VB与AutoCAD之间的联接 |
4.4 设计思想 |
4.5 铁心片图的参数化自动绘制 |
4.6 本章总结 |
5 实例应用 |
5.1 软件实用性能 |
5.2 磁优化设计程序的界面和操作 |
5.3 自动化参数绘图程序界面和操作 |
5.4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10)以实时操作系统为中心的嵌入式系统平台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嵌入式系统发展及其平台化设计趋势 |
1.3 以实时操作系统为中心的嵌入式系统平台化设计 |
1.4 国内外主要实时操作系统软件平台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2 平台化设计中实时操作系统定性定量分析与评价 |
2.1 概述 |
2.2 评价原则 |
2.3 实时内核 TOPPERS/ASP 的体系结构与特点 |
2.4 实时内核定性分析 |
2.5 实时内核定量评价实验 |
2.6 评价总结 |
2.7 本章小结 |
3 中小型嵌入式系统平台化设计研究 |
3.1 概述 |
3.2 平台化设计流程与平台架构选择 |
3.3 混合硬件架构平台设计 |
3.4 核心软件平台设计 |
3.5 以实时操作系统为中心的硬/软件协同设计方法 |
3.6 系统评价实验 |
3.7 具体应用平台实例-工业测量仪器仪表平台 |
3.8 本章小结 |
4 移动机器人系统平台化设计与应用研究 |
4.1 概述 |
4.2 设计目标和特点 |
4.3 层次化体系结构设计 |
4.4 移动机器人节点软硬件架构设计 |
4.5 平台化设计空间探索流程 |
4.6 基于视觉传感器的轨迹追踪系统应用 |
4.7 本章小结 |
5 片上异构多核环境下的平台化设计研究 |
5.1 概述 |
5.2 多核全可编程片上系统平台与平台架构改进 |
5.3 面向多核系统的实时操作系统研究 |
5.4 实时操作系统与通用操作系统共同运行机制 |
5.5 多直流电机运动控制系统应用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2: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博士学位论文的关系 |
四、中小型变压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包进入推广阶段(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小型变压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包进入推广阶段[J]. 郭振岩. 变压器, 1993(01)
- [2]CAD二次开发技术与变压器参数化设计技术的研究及应用[D]. 唐鹏. 广东工业大学, 2011(11)
- [3]干式电力变压器计算机辅助造型设计研究[D]. 戴永斌. 东南大学, 2006(04)
- [4]电力变压器振动监测方法研究[D]. 王庆龙. 西华大学, 2006(09)
- [5]干式电力变压器电磁优化设计研究[D]. 朱鸿飞. 东南大学, 2006(04)
- [6]中小型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D]. 徐凯. 电子科技大学, 2013(01)
- [7]基于熔池功率平衡的矿热炉控制系统研究[D]. 班泉聚. 武汉理工大学, 2009(09)
- [8]建筑师视角下的工程设计管理策略研究[D]. 陶亮.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9]矿用隔爆型干式变压器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与应用[D]. 苏明. 山东科技大学, 2009(S1)
- [10]以实时操作系统为中心的嵌入式系统平台化设计研究[D]. 任慰. 华中科技大学,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