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动脉结扎治疗老年重症鼻衄(论文文献综述)
王永田,王贵秋[1](2002)在《颈外动脉结扎治疗老年重症鼻衄临床体会》文中研究说明
徐永生,秦世成[2](2003)在《中老年重症鼻衄的救治体会》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对120例中老年重症鼻衄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 认为目前止血方法仍首选鼻腔栓塞,凝血酶和明胶海绵对预防再出血有效。结果 120例中有118例治愈,2例死亡。结论 缓解病人心理障碍在止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治疗中应重视预防并发症发生。
马敏,李西秦,安晓燕,梁美英[3](1996)在《249例重症鼻衄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249例重症鼻衄的临床分析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030001)马敏,李西秦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病案室(030001)安晓燕,梁美英鼻衄是临床常见症状,又是一单独的疾病,为耳鼻咽喉科常见急诊之一。我院于1982年~1993年共收治重症鼻衄...
司玉英,李加耘[4](1995)在《107例颈外动脉结扎术在头面部疾病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颈外动脉结扎术应用于顽固性鼻衄,外伤性颞浅动脉出血,外伤性上颌骨骨折反复出血,上颌窦新生物反复出血,鼻腔肿瘤术前及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等计107例,认为颈外动脉结扎术简单安全、疗效可靠。对顽固性鼻出血施以结扎栓塞疗效更佳;高血压或血管疾患的顽固性鼻衄,早期结扎为好。
战卓[5](1992)在《动脉结扎治疗老年重症鼻衄》文中认为 老年重症鼻衄是耳鼻咽喉科较常见的急重症之一,对其动脉结扎治疗尚有争议,本文通过作者1985~1990年经动脉结扎治愈的8例患者,探讨该疗法的可行性。一、临床资料 8例患者临床资料见附表。二、讨论老年鼻衄患者多有心血管疾病病史,一般状况较差,由于反复鼻衄,患者常伴有贫血,反复鼻腔
黄从新,张澍,黄德嘉,华伟[6](2018)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的建议-2018》文中认为1前言自2015年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hina Society of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CSPE)和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Chinese Society of Arrhythmia,CSA)发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5》以来,有关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成果不断问世,尤其是由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
梁健刚,梁耀基[7](1999)在《颈外动脉结扎治疗重症鼻出血》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颈外动脉结扎对重症鼻出血的治疗价值。方法:对用颈外动脉结扎术止血的18例重症鼻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症鼻出血来势很急,且老年患者多伴有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等全身疾病,不易止血,易引起贫血、休克等并发症,鼻腔填塞特别是前后鼻孔一起填塞时间过长,可引起血中氧分压下降,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出血时间越长,全身情况越差。结论:鼻出血时可用纤维喉镜、鼻内窥镜边吸引边查找出血灶,填塞方法应正确,如经保守治疗无效且填塞在2次以上,应行血管结扎术。
魏启楣,边艳芬,王练钧[8](1993)在《老年人严重鼻衄118例临床分析》文中提出 老年人鼻衄是耳鼻喉科较常见的急重症之一,迅速处理,查明出血部位及出血原因,给予适当的全身治疗,尤为重要。现将我院1978~1982年因严重鼻衄住院治疗的118例老年患者进行临床总结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性别与年龄男81例(69%),女37例(31%)。年龄60~64岁28例,65~69岁44例,70~74岁39例,75~80岁7例。
成金俊[9](2019)在《血余炭“止血,疗痫”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血余炭的止血作用确切且显着,早在先秦两汉之前《五十二病方》的简帛时代开始延续应用至今,仍收录于2015版《中国药典》中,其疗效为国家法典和众多医家学者所认可。但是,血余炭止血的科学性至今未被阐明,止血物质基础的研究也没有实质性进展。为打破这一“僵局”,本论文进行了如下系列研究。目的:(1)以止血活性为指标,筛选血余炭的止血有效部位(Hemostatic fraction,HF),并利用高效液相和纳米技术鉴定并分析该有效部位。(2)以古法炮制工艺为基础,改良血余炭的制备工艺并对不同条件下获取的血余炭止血有效部位进行表征,包括形貌、光学以及官能团等,继而以止血时间为优化指标,筛选出血余炭HF活性最高的制备工艺条件。(3)以最佳条件制备的血余炭HF为对象,进一步表征,并对体内外的安全性进行研究。(4)研究HF止血作用的量效和时效关系,并初步探讨其发挥止血活性的作用机制,以阐明血余炭“炒炭止血”的科学性所在,揭开其止血物质基础的“神秘面纱”,为其他炭药的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全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5)围绕该有效部位,为了验证血余炭“疗痫”作用的科学性,开展相关的镇静、抗焦虑、镇痛、神经保护活性以及对应作用机制的研究。方法:(1)将市售血余炭煎煮透析纯化成血余炭溶液、透析袋内及袋外溶液3种溶液,利用经典的小鼠断尾出血模型,筛选HF;通过HPLC分析方法对这3种溶液以及头发煎煮原液的指纹图谱的差异比较;利用TEM、UV-Vis、FL、FTIR四种现代纳米技术鉴定并分析该有效部位。(2)以马弗炉烧制替代传统的“扣锅焖煅”,改良血余炭的炮制工艺,并探讨炭化的温度和时间对其止血有效部位的形貌、光学、官能团分布、成分差异等特征的影响;以小鼠止血时间为评价指标,优化血余炭HF的最佳炭化温度和时间条件。(3)对最佳条件下马弗炉炭化制备的3批血余炭的炭化产率和有效部位含量进行分析,探讨该制备方法的稳定性;利用电镜技术(高、低分辨电镜)、光学技术(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红外光谱)、HPLC技术、X射线衍射技术(XRD)以及X射线光电能谱技术(XPS)进一步分析血余炭HF的形貌特征、粒径分布特征、晶格间距、光学特征、表面官能团分布特征、化学成分等信息。(4)利用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CCK-8实验,研究血余炭止血有效部位在12h、24 h、48 h和72 h的体外细胞毒性;通过3天连续给予不同剂量的HF研究其体内急毒性。(5)以小鼠的出血时间为评价指标,利用小鼠断尾出血模型和肝脏出血模型,考察血余炭HF发挥止血活性的量-效关系;以凝血丝出现时间为评价指标,利用小鼠毛细管凝血实验,考察该有效部位发挥止血活性的时-效关系;通过对大鼠血浆中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进行检测,初步评价HF可能作用的凝血通路;通过对大鼠全血中血小板(PLT)浓度以血浆中PLT活化因子6-酮前列腺素F1?(6-keto-PGF1?)和血栓素B2(TXB2)含量的检测,评价HF对血小板系统的影响;通过对大鼠血浆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和D-二聚体(D2D)含量的检测,初步评价HF对纤溶系统的影响。(6)利用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睡眠实验、测量肛温变化,探讨血余炭HF的镇静作用。(7)利用矿场实验、高架迷宫实验研究HF的抗焦虑作用;并通过检测脑组织中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和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8)以痛阈变化量为评价指标,利用热刺激致痛的两个经典实验即小鼠热板实验和热浴甩尾实验,考察血余炭HF的镇痛活性及量效关系;并通过腹腔注射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和胆碱能受体拮抗剂阿托品,探索HF可能的作用机制。(9)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MACO),考察血余炭HF对MACO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功能、血脑屏障通透性以及脑梗死体积比的影响;并检测大鼠血清中的TNF-?和IL-1?水平,初步评价HF神经保护活性的可能作用机制。结果:(1)利用小鼠断尾出血模型筛选出血余炭的止血活性物质为分子量大于1000的部位;采用HPLC分析头发提取液及该部位的指纹图谱,结果显示血余炭水煎液透析袋内部位没有色谱吸收峰,与头发的指纹图谱形成鲜明对比;另外,电子透射显微镜扫描和光学分析结果表明血余炭止血有效部位为近球形颗粒、分散度良好,粒径大小分布于2055 nm之间,并且表面含有羟基、醚基以及羰基等官能团,最大激发(λEX)和发射波长(λEM)分别为382 nm和451 nm,由此可以确定该止血有效部位为纳米类成分(CC-NCs)。(2)经改良的血余炭制备工艺获取的CC-NCs具有止血活性,并且止血活性最强的炮制工艺条件为350℃加热1 h。制备时间相同时,不同温度获取的CC-NCs的粒径大小有差异;温度不同可以影响所制备的CC-NCs的红外吸收光谱的峰强,对其峰位影响不大。制备温度相同时,不同时间获取的CC-NCs的粒径大小差异很大;红外光谱差异不大。另外,不同条件制备的CC-NCs的HPLC指纹图谱都没有小分子化合物的吸收峰。(3)利用最优条件制备的CC-NCs的稳定性良好。进一步利用多种表征手段分析CC-NCs的性质,结果表明350℃、1 h炭化获取的CC-NCs主要含有C、O、N三种元素,含量达到98.69%,粒径分布在1.55.0 nm之间,外形为近球形,在水中具有良好的分散度,晶格间距为0.186 nm,与XRD分析结果相一致;其λEM为435 nm,λEM为361nm;主要含有的官能团有羟基、羧基等。(4)CC-NCs在细胞水平上的安全剂量为1160?g/mL,小鼠急毒实验的LD50至少在100 mg/kg。(5)小鼠断尾出血和肝脏出血实验的实验结果皆可以看出高、中、低剂量的CC-NCs具有显着的止血活性;其止血活性的起效自10 min之前开始一直持续到6 h。另外,止血机制研究结果表明CC-NCs可以降低APTT时间、升高血浆中FIB和全血中PLT浓度,显着降低血浆中6-keto-PGF1α浓度,升高TXB2浓度,并且可以降低tPA水平、升高PAI-1和D2D的水平。(6)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睡眠实验表明,高、中剂量CC-NCs能够显着延长小鼠睡眠时间和缩短降低其肛温的时间,但是对睡眠潜伏期影响不大。(7)旷场实验结果表明,CC-NCs可以显着延长小鼠在中心区的活动距离,缩减活动总距离和降低在中心区的运动速度;高架迷宫实验表明,CC-NCs可以延长小鼠在开放臂中滞留的时间和开臂区中运动时间与总时间的百分比。另外,对小鼠脑组织中神经递质水平检测结果显示CC-NCs能够升高GABA含量,并降低5-HT、NE和DA含量。(8)两种热刺激疼痛模型结果显示,各剂量的CC-NCs皆可以提高热板及甩尾实验小鼠的痛阈。另外,该纳米类成分的镇痛作用可以被纳洛酮拮抗,但是不能被阿托品所拮抗。(9)CC-NCs能提高MACO大鼠模型的神经功能评分,并且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善脑梗死体积;另外,MACO模型的IL-6和TNF-α水平升高的现象也可以被CC-NCs所改善。结论:作为“炒炭止血”的代表药物之一,血余炭确切并显着的止血活性已经被大量的临床实践和药理实验所证实,但是其止血物质基础研究却一直没有进展。本文以高温炭化工艺为切入点,创新性地应用纳米技术,分析并证明了血余炭的止血物质基础为CC-NCs,并改善和优化出其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350℃、1h。本研究首次证明CC-NCs通过激活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共同途径、血小板计数升高、提高其活化因子TXB2浓度和降低6-keto-PGF1α浓度以及抑制纤溶系统来发挥止血活性。另外,本研究首次通过探讨CC-NCs的镇静、抗焦虑、镇痛和神经保护活性,对血余炭“疗痫”作用的科学性进行了阐释。该有效成分抗焦虑活性的发挥与升高小鼠脑组织中GABA水平、降低5-HT、NE和DA水平相关;镇痛活性与激活阿片受体系统相关;神经保护作用与降低大鼠皮层中的炎性因子水平相关。本研究以全新的研究视角首次证明了血余炭的止血和“疗痫”物质基础和相关机制,为其制备工艺提供了明确的质控参数,并拓宽了其临床应用范围,这将为血余炭的临床应用提供扎实的实验证据及理论指导,并且为其他炭药的基础研究和制备工艺等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边艳芬,边晓莉[10](2000)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严重鼻衄118例疗效观察》文中指出
二、动脉结扎治疗老年重症鼻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动脉结扎治疗老年重症鼻衄(论文提纲范文)
(1)颈外动脉结扎治疗老年重症鼻衄临床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典型病例 |
2 手术方法 |
3 讨论 |
(6)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的建议-2018(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房颤的流行病学及危害 |
2.1 房颤的流行病学 |
2.1.1 房颤的患病率 |
2.1.2 房颤的致残率、致死率及医疗负担 |
2.2 房颤的危害 |
2.2.1 脑卒中及血栓栓塞 |
2.2.2 心衰 |
2.2.3 心肌梗死 |
2.2.4 认知功能下降、痴呆 |
2.2.5 肾功能损伤 |
3 房颤的分类 |
4 房颤的发生机制 |
4.1 电生理机制:房颤的发生需触发和维持机制。 |
4.1.1 触发机制 |
4.1.2 维持机制 |
4.2 病理生理学机制 |
4.2.1 心房重构 |
4.2.2 自主神经系统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ANS) 的作用 |
4.2.3 遗传学基础 |
4.2.4 其他 |
5 房颤的临床评估 |
5.1 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
5.1.1 症状 |
5.1.2 体征 |
5.2 实验室检查 |
5.3 影像学检查 |
5.3.1 经胸超声心动图 (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 TTE) |
5.3.2 TEE |
5.3.3 心腔内超声 (ICE) |
5.3.4 X线胸片 |
5.3.5 计算机断层扫描 (CT) 或头颅磁共振成像 (MRI) |
5.3.6 心脏磁共振成像 (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MRI) |
5.4 房颤的监测和诊断 |
5.4.1 心电图 |
5.4.2 动态心电图 |
5.4.3 植入式起搏器、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 (ICD) 及心电事件记录仪等 |
5.4.4 心脏电生理检查 |
5.4.5 新型检测手段 |
5.4.6 其他检查 |
6 房颤的危险因素和合并疾病的管理 |
6.1 高血压 |
6.2 糖尿病 |
6.3 肥胖 |
6.4 睡眠呼吸暂停 |
6.5 酒精 |
6.6 运动 |
7 房颤的卒中预防 |
7.1 卒中与出血评分 |
7.1.1 血栓栓塞危险评估 (CHADS2和CHA2DS2-VASc积分) |
7.1.2 抗凝出血危险评估 (HAS-BLED评分) |
7.2 抗栓药物选择 |
7.2.1 抗血小板药物的评价 |
7.2.2 华法林 |
7.2.3 NOAC |
7.2.4 选择抗凝药物应考虑的事项 |
7.3 房颤特殊人群的抗凝治疗 |
7.3.1 老年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 |
7.3.2 急性冠脉综合征和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 的房颤患者抗栓治疗 |
7.3.3 卒中后患者的抗凝治疗 |
7.4 抗栓治疗的中断和桥接 |
7.4.1 抗栓治疗的中断 |
7.4.2 抗栓治疗的桥接 |
7.4.3 房颤导管消融围术期的抗凝 |
7.5 抗凝治疗时出血事件的防治 |
7.5.1 减少抗凝出血的策略 |
7.5.2 抗凝出血并发症的治疗 |
7.5.3 有出血风险或发生出血事件患者的抗凝治疗 |
7.6 经皮左心耳封堵 |
8 心室率控制 |
8.1 控制心室率的药物 |
8.2 房室结消融+植入永久起搏器 |
9 节律控制 |
9.1 药物复律与电复律 |
9.1.1 抗心律失常药物转复窦性心律 |
9.1.2“口袋药” (‘pill in the pocket’) 复律策略 |
9.1.3 电复律 |
9.1.4 复律前后的抗凝治疗 |
9.2 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维持 |
9.2.1 抗心律失常药物 |
9.2.2 非抗心律失常药物 |
9.3 导管消融 |
9.3.1 经导管消融房颤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
9.3.2 能源 |
9.3.3 房颤导管消融术式和终点 |
9.3.3. 1 CPVI |
9.3.3. 2 CPVI基础上复合术式 |
9.3.3. 3 复杂碎裂心房电位 (CFAEs) 消融 |
9.3.3. 4 转子样激动的标测及消融 |
9.3.3. 5 左房神经节丛消融 |
9.3.4 并发症及处理 |
9.3.4. 1 心脏压塞和/或穿孔 |
9.3.4. 2 栓塞并发症 |
9.3.4. 3 肺静脉狭窄 |
9.3.4. 4 左心房-食管瘘/左心房-心包瘘 |
9.3.4. 5 膈神经损伤 |
9.3.4. 6 食管周围迷走神经损伤 |
9.3.4. 7 急性冠状动脉闭塞 |
9.3.4. 8 血管并发症 |
9.3.5 围术期管理 |
9.3.6 随访及复发病例处理[48] |
1 0 房颤的外科和杂交手术治疗 |
1 0.1 房颤的外科治疗 |
1 0.1.1 迷宫手术 |
1 0.1.2 心脏外科手术同期房颤消融的现状 |
1 0.1.3 微创外科房颤手术 |
1 0.2 房颤的内外科杂交手术 |
1 1 特殊人群的房颤消融治疗 |
1 1.1 运动员 |
1 1.2 老年人 |
1 1.3 肥厚型心肌病 |
1 1.4 预激综合征 |
1 1.5 心衰 |
1 1.6 年轻人 |
1 2 急性房颤的治疗 |
1 2.1 急性房颤发作的定义 |
1 2.2 急性房颤的危害 |
1 2.3 急性房颤的评估 |
1 2.4 房颤的急诊处理策略 |
1 2.5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性急性房颤的处理 |
1 2.6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急性房颤处理 |
1 2.6.1 急性房颤的抗凝治疗 |
1 2.6.2 急性房颤的心室率控制 |
1 2.6.3 急性房颤的节律控制 |
1 2.6.3. 1 复律的适应证 |
1 2.6.3. 2 复律的最佳时机 |
1 2.6.3. 3 复律的方式 |
1 2.7 急性房颤处理流程及随访 |
1 3 起搏治疗与房颤 |
1 3.1 起搏预防和治疗房颤的可能机制 |
1 3.2 起搏预防和治疗房颤临床疗效的评价 |
1 3.3 右心室起搏对房颤的影响 |
1 3.4 房颤合并心衰患者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CRT) |
1 4 尚待研究明确的重要临床问题 |
1 4.1 房颤导管和外科消融中尚未解决的问题[42, 48] |
1 4.2 房颤抗凝或其他卒中预防治疗中尚未解决的问题[42, 48] |
1 4.3 房颤其他证据不足的领域 |
(9)血余炭“止血,疗痫”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血余炭古代文献考证 |
1.血余炭名考 |
2.血余炭临床功效考 |
2.1 止血 |
2.2 消瘀通经 |
2.3 利尿退黄 |
2.4 自还神化 |
2.5 疗痫解痓 |
2.6 镇惊解热 |
2.7 通产下胎 |
2.8 止咳解哽 |
2.9 解毒燥湿 |
2.10 通便止痢 |
3.血余炭材质考 |
3.1 人发来源不同 |
3.2 人发的采集不同 |
3.3 人发的净垢不同 |
3.4 人发的新陈不同 |
3.5 人发及其成炭的质地 |
4.血余炭炮制方法考 |
4.1 燔法 |
4.2 烧法 |
4.3 炒法 |
4.4 煎法 |
4.5 煅法 |
4.6 熬法 |
4.7 焙法 |
4.8 炮法 |
5.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血余炭现代研究 |
1.炮制方法 |
1.1 烧炭法 |
1.2 炒炭法 |
1.3 煅炭法 |
2.药理作用 |
2.1 止血作用 |
2.2 抗菌作用 |
2.3 血管栓塞作用 |
3.临床应用 |
3.1 治疗出血性疾病 |
3.2 治疗带状疱疹 |
3.3 治疗新生儿脐炎 |
3.4 治疗皮肤创伤 |
3.5 治疗尿潴留 |
4.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血余炭纳米类成分的发现与确认 |
1.引言 |
2.实验材料 |
2.1 实验试剂与耗材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动物 |
3.实验内容 |
3.1 CC、CC-O及 CC-I的制备 |
3.2 利用小鼠断尾出血模型筛选CC的止血活性部位 |
3.3 CC及 CC-I的 HPLC指纹图谱比较分析 |
3.4 CC止血有效部位的鉴定 |
4.实验结果 |
4.1 CC、CC-O及 CC-I的制备 |
4.2 CC止血活性部位的筛选结果 |
4.3 HPLC指纹图谱比较分析结果 |
4.4 CC止血有效部位的鉴定与表征结果 |
5.讨论 |
6.小结 |
第二章 血余炭纳米类成分制备条件的优化 |
1.引言 |
2.实验材料 |
2.1 实验试剂和耗材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动物 |
3.实验内容 |
3.1 CC-NCs的制备工艺条件研究 |
3.2 不同炭化条件制备的CC-NCs的表征比较 |
3.3 利用HPLC比较不同条件制备的CC-NCs的指纹图谱 |
3.4 利用小鼠断尾出血模型比较不同条件制备的CC-NCs的止血药效 |
4.实验结果 |
4.1 炭化温度对CC-NCs的影响 |
4.2 炭化时间对CC-NCs的影响 |
5.讨论 |
6.小结 |
第三章 血余炭纳米类成分的表征 |
1.引言 |
2.实验材料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3.实验内容 |
3.1 CC-NCs的稳定性研究 |
3.2 CC-NCs的细致表征研究 |
4.实验结果 |
4.1 CC-NCs的工艺稳定性研究 |
4.2 CC-NCs的外貌形态分析 |
4.3 CC-NCs的光学性质分析 |
4.4 CC-NCs表面官能团分布特征分析 |
5.讨论 |
6.小结 |
第四章 血余炭纳米类成分的安全性研究 |
1.引言 |
2.实验材料 |
2.1 实验试剂与耗材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动物 |
3.实验内容 |
3.1 CC-NCs的细胞毒性研究 |
3.2 CC-NCs的小鼠急毒实验 |
4.实验结果 |
4.1 CC-NCs的细胞毒性分析 |
4.2 CC-NCs的小鼠急毒实验分析 |
5.讨论 |
6.小结 |
第五章 血余炭纳米类成分的止血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1.引言 |
2.实验材料 |
2.1 实验试剂与耗材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动物 |
3.实验内容 |
3.1 CC-NCs止血作用的量效关系研究 |
3.2 CC-NCs止血作用的时效关系研究 |
3.3 CC-NCs止血机制研究 |
4.实验结果 |
4.1 小鼠断尾出血实验结果 |
4.2 小鼠肝脏出血实验结果 |
4.3 小鼠毛细管凝血实验结果 |
4.4 CC-NCs对大鼠凝血四项参数的影响 |
4.5 CC-NCs对大鼠血小板系统的影响 |
4.6 CC-NCs对大鼠纤溶系统的影响 |
5.讨论 |
6.小结 |
第六章 血余炭“疗痫”的物质基础及其机制研究 |
实验一 血余炭纳米类成分的镇静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1.引言 |
2.实验材料 |
2.1 实验试剂与耗材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动物 |
3.实验内容 |
3.1 CC-NCs对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睡眠的影响 |
3.2 CC-NCs对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肛温的影响 |
4.实验结果 |
4.1 CC-NCs对戊巴比妥钠诱导睡眠的影响 |
4.2 CC-NCs对小鼠肛温的影响 |
5.讨论 |
6.小结 |
实验二 血余炭纳米类成分的抗焦虑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1.引言 |
2.实验材料 |
2.1 实验试剂及耗材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动物 |
3.实验内容 |
3.1 利用小鼠旷场实验研究CC-NCs对焦虑小鼠的行为学影响 |
3.2 利用小鼠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研究CC-NCs对焦虑小鼠的行为学影响 |
3.3 CC-NCs对小鼠脑组织中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 |
4.实验结果 |
4.1 旷场实验结果 |
4.2 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结果 |
4.3 CC-NCs对小鼠脑组织中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 |
5.讨论 |
6.小结 |
实验三 血余炭纳米类成分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1.引言 |
2.实验材料 |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2 实验动物 |
3.实验内容 |
3.1 利用小鼠热板实验研究CC-NCs的镇痛作用 |
3.2 利用小鼠热浴甩尾实验研究CC-NCs的镇痛作用 |
3.3 利用纳洛酮拮抗实验研究CC-NCs对阿片系统的作用 |
3.4 利用阿托品拮抗实验研究CC-NCs对胆碱能系统的作用 |
4.实验结果 |
4.1 小鼠热板实验结果 |
4.2 小鼠热浴甩尾实验结果 |
4.3 CC-NCs拮抗纳洛酮作用实验结果 |
4.4 CC-NCs拮抗阿托品作用实验结果 |
5.讨论 |
6.小结 |
实验四 血余炭纳米类成分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
1.引言 |
2.实验材料 |
2.1 实验试剂与耗材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动物 |
3.实验内容 |
3.1 利用MACO模型研究CC-NCs的神经保护作用 |
4.实验结果 |
4.1 CC-NCs对 MACO损伤大鼠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 |
4.2 CC-NCs对 MACO损伤BBB通透性的抑制作用 |
4.3 CC-NCs对 MACO损伤大鼠脑梗死体积比的抑制作用 |
4.4 CC-NCs对 MACO损伤大鼠皮层中TNF-α和 IL-6 水平的抑制作用 |
5.讨论 |
6.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创新点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四、动脉结扎治疗老年重症鼻衄(论文参考文献)
- [1]颈外动脉结扎治疗老年重症鼻衄临床体会[J]. 王永田,王贵秋.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2(06)
- [2]中老年重症鼻衄的救治体会[J]. 徐永生,秦世成. 青岛医药卫生, 2003(03)
- [3]249例重症鼻衄的临床分析[J]. 马敏,李西秦,安晓燕,梁美英. 山西医药杂志, 1996(01)
- [4]107例颈外动脉结扎术在头面部疾病中的应用[J]. 司玉英,李加耘. 陕西医学杂志, 1995(08)
- [5]动脉结扎治疗老年重症鼻衄[J]. 战卓.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1992(01)
- [6]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的建议-2018[J]. 黄从新,张澍,黄德嘉,华伟.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8(04)
- [7]颈外动脉结扎治疗重症鼻出血[J]. 梁健刚,梁耀基. 实用医学杂志, 1999(07)
- [8]老年人严重鼻衄118例临床分析[J]. 魏启楣,边艳芬,王练钧. 中国农村医学, 1993(09)
- [9]血余炭“止血,疗痫”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 成金俊.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4)
- [10]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严重鼻衄118例疗效观察[J]. 边艳芬,边晓莉.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