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谊交流变频同步驱动内置电机摩擦提升机介绍

交谊交流变频同步驱动内置电机摩擦提升机介绍

一、介绍交一交变频同步驱动内装电机式摩擦提升机(论文文献综述)

李敬儒[1](2019)在《井采铁矿提升机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文中指出矿井井采提升机作为矿山生产活动的关键设备,提升系统也是矿山生产其中的关键环节,提升控制系统的先进与否关系着人员安全,也会制约着矿山的生产经营,同时它也反映一个矿山的自动化水平。2008年年末国家提出“数字化矿山”建设,当然提升系统的PLC自动控制系统建设就是“数字化矿山”建设的重要部分。通过把石人沟铁矿三期主井井采提升自动控制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国内先进矿山的考察参观,对比国内外矿山并结合自身提升工艺要求和控制系统需求做了对比和分析。传统意义的直流串电阻继电器提升机控制系统已经不适合当今矿山的发展趋势,最终确定了直流全数字调速和PLC核心控制、上位机在线监控的控制方案,结合现场工艺参数完成了理想的速度建模分析,同时也完成了对控制系统的硬件选型和原理分析、软件程序总体设计和直流调速系统参数设置,并参与调试试运行,最终完成石人沟铁矿的提升系统的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该套PLC自动控制的全数字直流调速系统自投入运行后,安全稳定高效,也实现了国家安监部门“提高自动化水平提升本质安全”的目标。同时使用过程中逐步的进行程序完善最终实现提升机的全自动运行,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产生显着的经济效益,为矿山其他领域的自动控制开辟了道路,同时也为同行业矿山的提升机自动控制系统提供了借鉴参考意义。图34幅;表11个;参51篇。

秦强[2](2008)在《基于动力学的煤矿立井摩擦提升系统安全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煤矿立井提升系统的安全性是广义的,既包括所有设备部件和控制元件的安全可靠性,也包括整个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同时还包括阻止各种非正常因素引起事故扩大的能力。立井提升的安全可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从动力学的角度出发,研究提升系统的设备与装备的设计、系统的控制、操作、使用、维护等,是提高提升系统安全性的基础,也是处理安全性与生产效率矛盾的重要途径。本文将尾绳作为独立自由度,且考虑钢丝绳阻尼,采用拉格朗日方法建立离散系统多自由度立井摩擦提升系统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钢丝绳匀质特性等实际情况简化模型,分别建立了5自由度塔式提升、7自由度落地式提升、以及2自由度单边系统动力学模型,作为进一步研究安全性的基础。与此同时,将摩擦因素作为随机变量,将提升附加阻力作为模糊变量,首次将模糊可靠性理论应用于摩擦提升的防滑计算,建立了基于模糊可靠性理论的钢丝绳防滑安全评价方法。在以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曲轨卸载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并给出了曲轨及其系统的设计方法;结合现场采集的数据对原煤卸载规律及卸载时间预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得出了预测卸载时间的经验公式;对井上卸载、井下装载的协同性进行了分析,为主井提升系统的合理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在防滑安全性验算方面结合动力学和可靠性理论进行,有利于提高系统的安全性,预知可靠性;并在工程实际中得到了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研究表明任意吨位箕斗在理论上都可以采用曲轨卸载方式。在副井罐笼承接过程的安全性应用研究方面,将装置弹簧的预压缩变形、预压缩装置弹性、钢丝绳的阻尼等作为建模考虑因素,对罐笼的承接过程进行了动力学研究。仿真表明罐笼在承接过程中,其最大加速度和提升偏移量在一定范围内近似成线性关系;在满足罐笼不被弹性提起、钢丝绳不松绳、不打滑以及正常的提升偏差前提下,偏移量的取值宜小;降低承接装置刚度有力于减小承接装置最大冲击力,对于保护设备,降低设备损坏率有益。将被动安全保护问题作为系统问题进行研究,从而提升了立井摩擦提升系统安全性研究的深度和全面性。建模与仿真表明:过卷、过放侧制动行程主要取决于各自的保护装置设定力的大小,过卷侧制动力应大于过放侧;从不增加过卷、过放侧保护装置总体负担,以及不增加井架或井塔高度角度出发,过放侧不宜提前进入制动保护,合理的方式应该是两侧同时进入制动保护。由于楔形木罐道失效具有很大不确定性,从安全性角度考虑,楔形木罐道不宜和过卷保护装置同时设置。

陶勇[3](2007)在《矿井提升机钢丝绳动态分析与运行控制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矿井提升机是矿山生产的重要设备,为了满足现代矿井生产的需要,有必要对矿井提升机的综合性能进行研究。本文从动态角度出发,运用振动力学和弹性力学理论,对提升机绳系横向和纵向振动规律进行了系统的动力学分析,再以实际矿井提升机的各种相关参数为基准,在MATLAB软件中进行动态分析,确定了提升机驱动系统的首选激励加速度函数,以此为理论基础,通过微积分理论推导,建立了一种驱动系统理想给定速度曲线的数学模型。在实际给定速度曲线的控制上,加速及全速阶段采用时间给定方式控制,减速及爬行段,由于有停车需要,采用了行程给定方式控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以PLC为控制中枢的计算机控制技术在矿井提升机电控系统中的设计与应用情况。

俞鹏飞[4](1996)在《机电一体矿山提升机及其在世界上的发展》文中提出机电一体矿山提升机及其在世界上的发展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俞鹏飞机电一体矿山提升机也就是内装电机式提升机。由于这种提升机已不是简单地把电机装到摩擦轮中去了事,而是发展成机械和电气完全溶合成一体了,所以称为机电一体提升机比较确切。例如,摩擦轮的壳体也可以是电...

梁兆正[5](1994)在《内装式提升机的设计特点及展望》文中提出介绍了内装式提升机的设计特点及第一台内装式提升机的主要技术参数,讨论了内装式提升机应用于摩擦式及缠绕式提升机时的布置形式和结构特点。

张楚贤[6](1991)在《介绍交一交变频同步驱动内装电机式摩擦提升机》文中研究表明 随着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大型、特大型矿井日益增多。深矿层的开采也逐渐增加。因此,需要选用大规格、大功率的多绳提升机。60年代开始,在我国大量采用的交流拖动提升机,由于技术性能较落后,容量也受到限制(最大2×1000kW)。随后在70年代发展了直流拖动的多绳提升机。在我国较多的采用磁场可调的发电机供电的直流电动机。60年代,人们得益于大功率半导体发展、发电机组逐步被静止的可控硅整流器所代替。由于总效率的改善和维修费用的降低,使设备费用较低和尺寸较小。

俞鹏飞[7](1987)在《AEG公司内装电机式摩擦提升机简介》文中指出 早在1960年,联邦德国的AEG公司就已拟订出内装电机式摩擦提升机的方案。交一交变频电源供电的同步机发展,使内装电机式机器结构成为可能。 电机的基本原理与传统的同步电机相同,只是把定子与转子的位置颠倒过来(这种电机也叫外极式同步驱动电机—译者),类似把直线电机卷成环形一样。

二、介绍交一交变频同步驱动内装电机式摩擦提升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介绍交一交变频同步驱动内装电机式摩擦提升机(论文提纲范文)

(1)井采铁矿提升机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矿井提升系统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 国内外矿井提升系统现状
        1.2.2 国内矿井提升机的发展趋势
    1.3 提升机控制系统研究内容、方案和预期目标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及方案
        1.3.3 达到目标
        1.3.4 关键问题
        1.3.5 创新点
第2章 矿井提升系统组成
    2.1 矿井提升机系统简介
    2.2 矿井提升电控系统简介
        2.2.1 提升机电控系统基本构成
        2.2.2 提升机电控系统的发展
    2.3 可编程控制器(PLC)介绍
        2.3.1 PLC的基本特点
        2.3.2 PLC的基本结构
        2.3.3 PLC的工作原理
        2.3.4 PLC的编程语言
    2.4 矿井提升机电控调速系统介绍
        2.4.1 提升机直流调速系统
        2.4.2 提升机交流调速系统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石人沟铁矿提升系统控制方案
    3.1 石人沟铁矿三期主井现场条件
    3.2 石人沟铁矿提升机中S型速度曲线建模及实现
        3.2.1 速度曲线的选择及给定方法
        3.2.2 提升机理想速度曲线数学模型
        3.2.3 理想速度曲线的实现
        3.2.4 主井提升系统S形曲线相关参数计算
    3.3 石人沟铁矿主井提升机控制系统总体设计要求
        3.3.1 石人沟铁矿主井提升机控制系统基本构成
        3.3.2 石人沟铁矿主井提升电控调速系统基本要求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石人沟铁矿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4.1 可编程控制器选型及特点
    4.2 调速系统的选型及特点
        4.2.1 西门子6RA70直流调速系统概述
        4.2.2 西门子6RA70直流调速原理图
        4.2.3 西门子6RA70直流调速装置特点
    4.3 传感器的选型及作用
        4.3.1 光电编码器
        4.3.2 测速发电机
        4.3.3 井筒磁开关
        4.3.4 闸检测开关
        4.3.5 极限过卷开关
        4.3.6 油压变送器
        4.3.7 烟雾传感器
    4.4 上位机监控系统选型及功能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石人沟铁矿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5.1 PLC控制系统设计
        5.1.1 PLC控制流程图
        5.1.2 PLC的I/O地址分布
        5.1.3 PLC控制系统编程
    5.2 调速系统软件设计
        5.2.1 西门子6RA70调速装置原理图
        5.2.2 西门子6RA70调速系统参数设置
    5.3 提升机在线监控系统设计
        5.3.1 监控系统与PLC通讯
        5.3.2 监控画面设计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企业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基于动力学的煤矿立井摩擦提升系统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煤矿立井摩擦提升系统安全性的特点
    1.3 基于动力学的煤矿立井摩擦提升系统安全性研究现状
        1.3.1 提升系统动力学理论及一般安全问题的研究
        1.3.2 提升机及其系统装备安全研究
        1.3.3 曲轨安全卸载技术研究
        1.3.4 副井罐笼安全承接技术研究
        1.3.5 被动安全保护技术研究
        1.3.6 系统安全可靠性理论研究
        1.3.7 安全性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化的地方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目的、意义
        1.4.1 课题来源
        1.4.2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1.4.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第二章 煤矿立井摩擦提升系统动力学模型
    2.1 引言
    2.2 塔式摩擦提升系统动力学模型
        2.2.1 多自由度模型
        2.2.2 五自由度模型
        2.2.3 二自由度模型
    2.3 落地式摩擦提升系统动力学模型
    2.4 防滑问题分析
    2.5 钢丝绳的弹性模量 E和阻尼系数c的确定方法
    2.6 动力学模型的数值解法及其实例分析
    2.7 尾绳自由度动力学模型比较分析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煤矿立井摩擦提升系统安全可靠性研究
    3.1 引言
    3.2 钢丝绳与摩擦轮之间摩擦力和提升阻力的特性分析
    3.3 钢丝绳防滑可靠性分析方法
        3.3.1 模糊变量向当量随机变量的变换
        3.3.2 可靠性分析方法
    3.4 钢丝绳防滑可靠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煤矿立井主提升系统安全卸载研究与应用
    4.1 引言
    4.2 卸载过程动力学分析
        4.2.1 相关部件的几何关系
        4.2.2 受力分析
    4.3 系统设计的相关问题的研究
        4.3.1 装卸载规律与卸载时间预测
        4.3.2 装卸载协同性分析
    4.4 装卸载过程摩擦防滑安全性研究
    4.5 曲轨卸载研究应用实例
        4.5.1 曲轨卸载系统设计的整体思路
        4.5.2 主要参数的确定
        4.5.3 曲轨设计
        4.5.4 受力计算与分析
        4.5.5 防滑问题分析
        4.5.6 测试结果分析
        4.5.7 协同性分析
        4.5.8 工程实施情况
    4.6 速度对受力影响与安全性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煤矿立井设备和人员提运安全性研究
    5.1 引言
    5.2 承接过程动力学模型
    5.3 实例分析
    5.4 有关参数对承接过程的影响分析
        5.4.1 速度与偏移量对加速度的影响
        5.4.2 载重量与偏移量对加速度的影响
        5.4.3 刚度与偏移量对加速度的影响
    5.5 钢丝绳与摩擦轮防滑安全分析
    5.6 承接装置安全保障措施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煤矿立井被动安全保护技术研究
    6.1 引言
    6.2 过卷保护装置原理与过卷分类
        6.2.1 过卷保护装置类型
        6.2.2 过卷原因
        6.2.3 过卷分类
    6.3 过卷缓冲动力学模型
        6.3.1 过卷条件
        6.3.2 系统建模
    6.4 实例分析
    6.5 有关安全问题的讨论
        6.5.1 过卷过放侧制动力匹配问题
        6.5.2 过放侧提前制动保护问题
        6.5.3 楔形木罐道组合作用问题
        6.5.4 电机转动对过卷影响
        6.5.5 制动系统对过卷影响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7.1 总结
    7.2 主要创新点
    7.3 本工作的局限和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之前发表的与博士论文内容相关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获奖

(3)矿井提升机钢丝绳动态分析与运行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问题的提出
    1.3 选题的意义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2 提升绳系动力学分析
    2.1 绳系横向振动分析
    2.2 绳系纵向振动分析
    2.3 振动方程的差分法求解原理
    2.4 绳系振动方程的正反演求解
    2.5 小结
3 理想给定速度曲线研究
    3.1 实例分析理想激励加速度
    3.2 理想给定速度曲线
    3.3 理想给定速度曲线的数学模型
    3.4 小结
4 PLC 控制系统设计
    4.1 提升机速度给定方式
    4.2 给定速度曲线控制原理
    4.3 实际控制算法分析
    4.4 速度给定程序设计
    4.5 PLC数字控制系统
    4.6 小结
5 提升机计算机控制系统
    5.1 矿井提升机控制系统国内外发展状况
    5.2 矿井提升机电控系统分类及特点
    5.3 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
    5.4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课题总结
    6.2 存在问题与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四、介绍交一交变频同步驱动内装电机式摩擦提升机(论文参考文献)

  • [1]井采铁矿提升机自动控制系统设计[D]. 李敬儒.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2]基于动力学的煤矿立井摩擦提升系统安全性研究[D]. 秦强. 合肥工业大学, 2008(11)
  • [3]矿井提升机钢丝绳动态分析与运行控制系统研究[D]. 陶勇.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7(04)
  • [4]机电一体矿山提升机及其在世界上的发展[J]. 俞鹏飞. 煤矿设计, 1996(11)
  • [5]内装式提升机的设计特点及展望[J]. 梁兆正. 矿山机械, 1994(02)
  • [6]介绍交一交变频同步驱动内装电机式摩擦提升机[J]. 张楚贤. 煤矿设计, 1991(01)
  • [7]AEG公司内装电机式摩擦提升机简介[J]. 俞鹏飞. 煤矿设计, 1987(06)

标签:;  ;  ;  ;  ;  

交谊交流变频同步驱动内置电机摩擦提升机介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