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预应力混凝土马鞍形壳板(论文文献综述)
张宝[1](2014)在《预制预应力马鞍板的徐变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以预制预应力马鞍形壳板为屋面板的新型框排架结构工业厂房,在我国苏南地区的应用日渐广泛。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和结构具有很多优点,如:工业化程度高、质量好、绿色环保等,符合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方向。目前,随着预制预应力混凝土马鞍板的应用,很多设计、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己被深入研究,其徐变性能对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有重要影响,也应该受到重视。本文通过对马鞍板徐变性能的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及实验研究,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1.通过分析,按龄期调整的有效模量法计算简便、较适用于马鞍板徐变预测。本文以按龄期调整的有效模量法为基础,推导了适用于马鞍板的徐变计算式。2.对常用徐变模式下的马鞍板徐变系数曲线做了对比分析,CEP-FIP模式更适合马鞍板徐变分析。应用Midas软件对常用跨度的马鞍板徐变及预应力钢筋用量对马鞍板徐变的影响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加载时间的延长,马鞍板跨中的徐变速率明显大于其它位置,前期的徐变速率明显大于中后期徐变速率;在不考虑预应力损失的情况下,预应力钢筋的用量越多,长期荷载下马鞍板跨中徐变位移值越小,但随着用量的增加,预应力钢筋对马鞍板的徐变变影响逐渐变小。3.制作了18m跨度马鞍板试件,进行了为期90天的徐变实验。实验模拟真实的施工过程中温度、湿度及支座情况,以反映实际工程中马鞍板徐变变形。在施加均布荷载(1.17kN/m2)的情况下,试件90天的跨中徐变位移值为34.78mm,且徐变发展规律与普通混凝土构件的徐变发展规律基本一致。4.对理论计算、实验及数值计算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发现用三种方法得出的马鞍板徐变的发展规律基本一致。传统的徐变理论及数学模型除了适用于棱柱及水平桥梁构件以外,同样适用于马鞍板的徐变研究。以数值计算和理论计算为基础对马鞍板20年内的徐变发展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延长,马鞍板徐变值逐渐增加,但徐变速率逐渐降低。
李彦林[2](2012)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关键技术及施工管理》文中研究指明预应力混凝土是一种将高强钢材和高强混凝土能动的结合在一起的建筑材料。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就是通过在混凝土构件的受拉区预先施加压应力的方法,来抵消混凝土构件在工作状态承受的拉应力,从而充分利用钢材的抗拉强度,不但提高混凝土的抗裂度、刚度和耐久性,而且强度提高、节约钢材、构件自重减轻、稳定性高等优点。预应力结构因其独特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的各个领域,成为当今最有发展前途、最先进、用途最广、强度最高的现代结构之一。本文对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概念、发展过程、及预应力混凝土在我国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简述,基于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概念和预应力结构的施工条件,对新兴综合物流园工程实际施工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关键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进行了研究。针对施工过程中,预应力筋的选用及钢束的张拉进行了分析;结合本工程中预应力结构的特点,考虑不同灌浆方案对于结构及施工的影响,并对其施工参数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该工程的预应力特点和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难点,总结了该工程的施工工艺方法、质量控制措施。对施工结果分析表明,相关施工技术的选取和参数的选用是可行的,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对今后类似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及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吕兴[3](2010)在《考虑弯剪扭综合效应的框架边主梁预应力筋束型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预应力技术在工程结构中的广泛应用,人们针对预应力对构件各方面性能的影响做了大量的研究分析,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但成果多集中在预弯筋形成的预应力和单纯的预轴力对构件抗扭、抗剪性能的影响分析、预应力构件在复合受力下的破坏形式研究及相应计算公式的建立等方面;对于通过配置某种适宜形式的预应力筋,来共同解决复合受力构件弯剪扭问题的研究还做的很少。本文根据广义预应力的基本原理和等效荷载的基本性质,提出一种新束型预应力筋的配筋形式,并将其引入到框架边主梁中,在优化框架边主梁的布筋方式上开展研究工作。本研究的新颖性是改良了折线螺旋束型抗扭预应力筋的配筋形式,使得原本只抵抗弯矩的预应力筋同时抗扭,同时让梁顶和梁底原本通长的钢筋通过改变走向和改变束型的方式也起到抗扭的效果,达到尽量用一种钢筋同时承受弯剪扭共同作用的目的,节省了钢筋,优化了结构方案。通过对配有折线螺旋束型预应力筋的框架边梁与配有新束型预应力筋的框架边梁ANSYS对比模拟分析,得到了分析数据,证明这种新束型预应力筋配筋形式的合理性和先进性。通过对三根框架边梁的ANSYS等值图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出预应力混凝土弯剪扭构件在整个受力阶段,荷载与混凝土应力应变、预应力筋应力之间的关系,以及梁的变形、裂缝的形成和发展以致破坏的全过程。经过具体分析,表明在不增加预应力钢筋截面积的情况下,配置推荐预应力筋束型的框架边梁的极限承载力有所提高,同时这种新型配筋形式还可以节省非预应力钢筋的截面积。试想如果在较大截面的构件(如箱梁)配置该推荐形式的配筋,能使预应力筋获得更大的倾角和内力臂,从而获得较大的预扭矩、预剪力和预弯矩,这样更有利于发挥预应力筋的作用。本文根据预应力筋两阶段的工作原理,提出了新束型预应力筋的矩形截面剪扭构件受剪扭承载力计算公式。本文分析所得到的结论在实际工程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陆文达[4](2008)在《混凝土马鞍板的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很多大型民用建筑如商场、仓库、工业厂房等都需要采用大跨屋面结构。而传统的屋面板由于跨度小、混凝土强度低等一些缺点,已无法满足发展的需要,马鞍板的出现恰好可以弥补了这一缺陷。目前,由于对马鞍板的研究较少,为深入了解和掌握马鞍板的性能,以利推广应用。本文采用综合研究手段,探索其力学性能和生产工艺。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将薄壳理论应用于马鞍板,在作出一些合理性假设的前提下,得出了一些相关的计算公式;2.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板壳的受力情况进行了模拟,并与实验相对比,其受力变形基本吻合;3.为验证壳板的优异结构性能,进行了两块相同配筋、相同跨度的马鞍形壳板的原型试验。4.结合原型实验测试成果对试验板的结构性能进行了全面分析。主要通过静载破坏试验量测试验板的极限承载能力、开裂情况、变形情况等。试验之后,经试验数据和理论分析综合得出结论,这种板不论其板型、配筋、承载力还是构件刚度等方面均优于我国的传统屋面板,并且采用先张法施工,容易满足现场需要。5.对预制预应力混凝土马鞍板的生产工艺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形成了完整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马鞍板的生产工艺。
张勇[5](2007)在《马鞍型壳板的静力结构性能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鞍形壳板的使用在国外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目前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大型民用建筑如商场、仓库、工业厂房等楼面都需要大跨的屋面结构,而传统的屋面板由于跨度小、混凝土强度低等一些缺点,己无法满足发展的需要,因此马鞍形壳板的出现弥补了这一缺陷。目前,由于马鞍型壳板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2块板的原型进行实验研究,分析其力学性能。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将薄壳理论应用于马鞍板,在作出一些合理性假设的前提下,得出了一些相关的计算公式。2.为验证壳板的优异结构性能,进行了两块相同配筋、相同跨度的马鞍形壳板的原型试验。3.结合原型实验测试成果对试验板的结构性能进行了全面分析。主要通过静载破坏试验量测试验板的极限承载能力、开裂情况、变形情况等。试验之后,经试验数据和理论分析综合得出结论,这种板不论其板型、配筋、承载力还是构件刚度等方面均优于我国的传统屋面板,并且采用先张法施工,容易满足现场需要。4.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板壳的受力情况进行了模拟,并与实验相对比,其受力变形基本吻合。
王勍[6](2007)在《新束形预应力混凝土复合受力空心板梁的研究》文中提出预应力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混凝土结构和构件中,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以其诸多优点已在桥梁工程中广泛应用。在实际工程中,绝大多数钢筋混凝土构件往往同时承受压、弯、剪、扭中的一种或几种荷载作用,而目前国内外对于钢筋混凝土压、弯、剪构件受扭作用的问题研究甚少,尤其是对于承受压、弯、剪作用的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受扭性能的研究还尚属空白。因此,本课题的提出有着比较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本文在对钢筋混凝土复合受力构件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应用广义预应力基本原理和等效荷载的基本性质,提出合理的试验方案设计,对配有折线螺旋形预应力筋的混凝土受扭梁与传统纵向预应力筋的混凝土受扭梁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分析和加载试验,得到了配有两种不同束形预应力筋的混凝土梁在纯扭作用下受力性能的变化规律。本文同时使用大型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通过力学建模,模拟空心板梁的边界条件和技术参数,对配有双向折线螺旋形预应力筋的简支空心板梁和实际工程中配有传统纵向曲线形预应力筋的简支空心板梁进行弹塑性有限元分析,得到了在弯剪扭复合受力状态下构件的受力性能,证明了在相同的受力情况下,配有双向折线螺旋形预应力筋的简支空心板梁在保证构件极限弯矩基本不变的条件下可有效地提高构件复合受力时的抗扭强度。本文分析所得到的结论对实际工程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张勇,丁建国,陈锡平[7](2007)在《马鞍板的工程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马鞍板的工作原理及其结构的优、缺点,并与传统屋面进行了分析比较,阐述了马鞍板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其原因,探讨了马鞍板的可用性及其发展意义,以使该新型屋面结构得到更好的发展。
余钢[8](2005)在《高效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文中认为高效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经过近100年发展历史,以其优越的结构性能,良好的经济性,已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桥梁工程以及抗渗工程中。由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理论性强,计算烦琐,设计人员不易掌握,从而限制预应力混凝土的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的三个概念,研究了预应力混凝土的特点,以及适用的范围;得出了以下结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应采用部分预应力理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必须使用高强材料,工程设计时最好采用与结构受力情况相一致的曲线或折线配筋;设计时还应视工程的实际情况来决定采用无粘结还是有粘结施工工艺;框架结构布置应把长向布置为次梁,短向布置为主梁;在设计计算中可以采用简化计算的方法,即用荷载平衡法,代替等效荷载法进行内力分析;用名义拉应力法控制混凝土的裂缝宽度。本文分别采用两种方法对包头机场航站楼工程的预应力设计,进行了分析对比,证明了在实际工程的预应力设计中,采用简化计算方法,计算简单明确,精度满足设计规范要求,可用于工程实践。
吕志涛[9](2003)在《新世纪的土木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是高科技时代。土木工程将引进更多的高新技术,继续发展。文中分析了中国土木工程发展的现状和特点之后,对我国的土木工程在21世纪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论述了中国土木工程学科在21世纪的重点研究方向。
安徽省建设厅勘察设计与标准定额处[10](2002)在《建设部公布废止的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目录》文中研究说明 建设部2001年12月26日建质[2001]258号文,决定自2002年4月1日起,废止并停止使用《马鞍形壳板屋面建筑构造》(93SJ241)等98项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二、预应力混凝土马鞍形壳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预应力混凝土马鞍形壳板(论文提纲范文)
(1)预制预应力马鞍板的徐变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马鞍板徐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徐变的研究现状 |
1.2.1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徐变的国外研究成果 |
1.2.2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徐变的国内研究现状 |
1.3 影响混凝土徐变的主要因素 |
1.3.1 内部因素 |
1.3.2 外部因素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马鞍板徐变效应的理论分析 |
2.1 徐变系数、徐变度和徐变函数 |
2.2 徐变的计算理论 |
2.3 混凝土徐变的数学模型 |
2.3.1 CEB—FIP(1990)模式 |
2.3.2 美国混凝土学会209委员会1992年报告ACI209R(1992) |
2.3.3 B-P系列模式 |
2.3.4 G-Z模型和GL2000模型 |
2.3.5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86)方法 |
2.4 马鞍板徐变的理论计算公式推导 |
2.4.1 按龄期调整的有效模量法 |
2.4.2 马鞍板模型的应用 |
2.5 本章小结 |
3 马鞍板徐变的数值计算及仿真分析 |
3.1 采用Midas软件对马鞍板徐变的数值计算 |
3.1.1 常用徐变模式的徐变系数曲线对比分析 |
3.1.2 Midas软件计算马鞍板徐变 |
3.2 马鞍板徐变的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
3.3 不同跨度马鞍板徐变性能分析 |
3.4 预应力钢筋对马鞍板徐变的影响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马鞍板徐变性能的实验研究 |
4.1 马鞍板徐变实验方法 |
4.1.1 概述 |
4.1.2 马鞍板试件的制作工艺 |
4.1.3 马鞍板徐变实验设计 |
4.1.4 实验测试方法与步骤 |
4.2 马鞍板徐变实验结果及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马鞍板徐变的对比分析及预测 |
5.1 18m跨度马鞍板徐变的对比分析 |
5.2 不同跨度马鞍板徐变的对比分析 |
5.3 马鞍板长期徐变预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关键技术及施工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预应力混凝土的产生和发展 |
1.2 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理论 |
1.3 现代预应力技术的发展方向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材料与机具设备 |
2.1 预应力混凝土的材料 |
2.1.1 预应力钢筋 |
2.1.2 预应力钢材的特性 |
2.1.3 预应力混凝土 |
2.2 预应力施工的机具设备 |
2.2.1 锚具、夹具与连接器的分类 |
2.2.2 锚具、夹具与连接器工艺要求 |
第三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主要施工技术简介 |
3.1 先张法 |
3.2 后张法 |
第四章 预应力工程施工技术控制难点和质量保证措施 |
4.1 工程概况 |
4.2 预应力结构材料的验收标准和质量要求: |
4.2.1 1860MPa 低松弛钢绞线 |
4.2.2 无粘结钢绞线 |
4.2.3 OVM15 型锚具 |
4.2.4 镀锌波纹管 |
4.2.5 水泥浆 |
4.3 施工技术要求 |
4.4 施工工序流程 |
4.5 预应力筋的定位 |
4.6 预应力筋的穿束 |
4.7 预应力筋的张拉 |
4.7.1 预应力钢束的张拉工艺 |
4.7.2 钢束的张拉顺序 |
4.7.3 张拉力控制程序 |
4.7.4 钢束的控制张拉力值 |
4.7.5 后浇带预应力筋施工 |
4.7.6 预应力锚固安装和封堵 |
4.8 灌浆 |
4.8.1 孔道压力灌浆 |
4.9 真空灌浆 |
4.9.1 灌浆浆体配比设计及试验 |
4.10 预应力施工的质量保证措施 |
4.10.1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
4.10.2 施工机具的质量控制 |
4.10.3 施工的安全保证措施 |
4.10.4 预应力施工与总体土建施工的配合 |
4.11 施工资料要求 |
4.12 施工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论文发表 |
致谢 |
(3)考虑弯剪扭综合效应的框架边主梁预应力筋束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弯剪扭构件研究发展概况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2 广义预应力的基本原理 |
2.1 预应力筋等效荷载及其性质 |
2.1.1 等效荷载 |
2.1.2 等效荷载的基本性质 |
2.2 预应力技术在工程构件中应用的问题 |
2.2.1 任意形状的构件都可以使用预应力技术 |
2.2.2 广义预应力 |
2.3 本章小结 |
3 预应力混凝土弯剪扭构件的破坏机理及计算方法 |
3.1 预应力混凝土弯剪扭构件的破坏形态及其影响因素 |
3.1.1 弯剪扭受力构件的破坏形态 |
3.1.2 影响预应力混凝土弯剪扭构件破坏的主要因素 |
3.2 预应力混凝土弯剪扭构件的计算方法 |
3.2.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弯剪扭构件承载力简化计算方法 |
3.2.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弯剪扭构件承载力计算公式 |
3.2.3 相关构造要求 |
3.3 本文的预应力混凝土弯剪扭构件的计算方法 |
3.3.1 配有折线螺旋束型预应力筋的矩形截面剪扭构件受扭承载力计算公式 |
3.3.2 配有新束型预应力筋的矩形截面剪扭构件受剪扭承载力计算公式 |
3.4 本章小结 |
4 预应力混凝土弯剪扭构件新型配筋方式 |
4.1 概述 |
4.2 弯剪扭构件的新型配筋方式 |
4.3 模拟梁的设计 |
4.3.1 一号模拟梁L_1的设计 |
4.3.2 二号模拟梁L_2的设计 |
4.3.3 三号模拟梁L_3的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预应力混凝土弯剪扭构件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5.1 ANSYS有限元软件简介 |
5.2 预应力混凝土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的理论基础 |
5.2.1 有限元法 |
5.2.2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5.2.3 钢筋混凝土结构有限元模型 |
5.2.4 预应力混凝土建模方法 |
5.3 复合受力框架边主梁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5.3.1 有限元建模 |
5.3.2 网格的划分 |
5.3.3 加载及求解 |
5.4 计算结果分析 |
5.4.1 梁的变形 |
5.4.2 梁的裂缝 |
5.4.3 混凝土的应力和应变 |
5.4.4 预应力钢筋的应力 |
5.4.5 梁的极限承载力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混凝土马鞍板的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马鞍板的研究现状 |
1.2 马鞍板的研究意义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马鞍板的理论分析与数值分析 |
2.1 马鞍板结构的理论分析 |
2.1.1 薄壳概述与基本假设 |
2.1.2 正交曲线坐标系 |
2.1.3 壳体的正交曲线坐标 |
2.1.4 正交曲线坐标中的弹性力学几何方程 |
2.1.5 壳体的几何方程 |
2.1.6 壳体的物理方程 |
2.1.7 壳体的平衡方程 |
2.1.8 壳体的边界条件 |
2.1.9 壳体的无矩理论 |
2.1.10 马鞍板的简化 |
2.2 马鞍板结构的数值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马鞍板性能的实验研究与检测 |
3.1 马鞍板性能的实验研究 |
3.1.1 实验概况 |
3.1.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2 马鞍板性能的检测 |
3.2.1 检测目的 |
3.2.2 检测仪器和设备 |
3.2.3 检测构件 |
3.2.4 检测方案 |
3.2.5 检测记录 |
3.2.6 检测结论 |
3.3 本章小结 |
4 混凝土马鞍板的生产工艺研究 |
4.1 建立胎模 |
4.2 建立预应力 |
4.3 混凝土搅拌 |
4.4 马鞍板成型 |
4.5 混凝土养护 |
4.6 预应力放张 |
4.7 马鞍板的起模堆放 |
4.8 运输安装 |
4.9 马鞍板产业化体系的构建 |
4.10 本章小结 |
5 混凝土马鞍板的工程应用 |
5.1 马鞍板的工程应用情况 |
5.2 马鞍板效益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马鞍型壳板的静力结构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薄壳结构的发展历史 |
1.2 预应力马鞍型壳板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板壳理论在马鞍板中的应用 |
2.1 薄壳概述与基本假设 |
2.2 正交曲线坐标系 |
2.3 壳体的正交曲线坐标 |
2.4 正交曲线坐标中的弹性力学几何方程 |
2.5 壳体的几何方程 |
2.6 壳体的物理方程 |
2.7 壳体的平衡方程 |
2.8 壳体的边界条件 |
2.9 壳体的无矩理论 |
2.10 马鞍型壳板简化 |
3 马鞍型壳板的试验 |
3.1 试验依据 |
3.2 试验壳板的制作 |
3.2.1 模型尺寸 |
3.2.2 试件制作 |
3.2.2.1 预应力张拉 |
3.2.2.2 混凝土工程 |
3.3 马鞍型壳板的静载试验 |
3.3.1 试验方法 |
3.3.1.1 加载方式 |
3.3.1.2 加载方案 |
3.3.1.3 量测方案 |
3.3.1.4 实验阶段的安全与防护 |
3.3.2 实验内容 |
3.3.2.1 钢绞线 |
3.3.2.2 混凝土板壳上下表面 |
3.3.3 量测方法 |
4 马鞍型壳板结构性能分析 |
4.1 预应力钢绞线分析 |
4.2 马鞍板承载性能分析 |
4.2.1 马鞍板施工阶段分析 |
4.2.2 分级加载下板的承载性能分析 |
5 马鞍形壳板的有限元分析 |
5.1 计算模型的确定 |
5.2 有限元分析过程的实现 |
6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6)新束形预应力混凝土复合受力空心板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复合受力构件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2 等效荷载及其特性 |
2.1 等效荷载及其效应的分析与应用 |
2.1.1 等效荷载 |
2.1.2 等效荷载的常见形式 |
2.1.3 等效荷载的性质 |
2.2 结论与应用 |
2.2.1 预应力技术的推广 |
2.2.2 广义预应力 |
2.3 本章小结 |
3 预应力混凝土纯扭构件试验概况 |
3.1 预应力混凝土纯扭构件的破坏机理及计算方法 |
3.1.1 破坏形态 |
3.1.2 计算方法 |
3.2 试件的设计与制作 |
3.3 试验内容及加载方案 |
3.4 ANSYS仿真分析 |
3.4.1 单元类型 |
3.4.2 材料性质 |
3.4.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4.4 加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预应力混凝土复合受力构件仿真计算与分析 |
4.1 ANSYS有限元软件简介 |
4.2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ANSYS中的建模方法 |
4.2.1 等效荷载法 |
4.2.2 实体力筋法 |
4.3 预应力混凝土复合受力构件算例分析 |
4.3.1 ANSYS模拟对象的几何模型及材料属性 |
4.3.2 研究对象ANSYS模型的建立 |
4.4 计算结果与分析 |
4.4.1 关于符号和单位的说明 |
4.4.2 等值线图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高效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1.绪论 |
1.1 预应力混凝土发展简史和现状 |
1.2 当前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需要解决的问题 |
2.预应力混凝土的概念 |
2.1 预应力混凝土的概念 |
2.2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的概念 |
2.3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的概念 |
2.4 曲线筋的需要 |
2.4.1 弹性阶段预应力筋的应力变化 |
2.4.2 利用偏心距抵消自重 |
2.4.3 曲线筋的需要 |
2.5 采用高强材料的必要性 |
2.5.1 高强混凝土 |
2.5.2 采用高强材料的必要性 |
3.预应力混凝土的应用 |
3.1 有粘结和无粘结预应力结构的使用范围 |
3.2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应用于框架结构梁的布置 |
3.3 预应力混凝土的优缺点 |
4.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简化计算 |
4.1 荷载平衡法 |
4.2 混凝土名义拉应力法控制裂缝宽度 |
4.2.1 混凝土名义拉应力控制法 |
4.2.2 用构造措施限制裂缝宽度的方法 |
4.3 等效荷载法分析预应力连续梁 |
4.3.1 弹性分析法 |
4.3.2 连续梁与简支梁的支座反力 |
4.3.3 等效荷载分析法 |
5.工程实例 |
5.1 框架结构布置 |
5.1.1 工程概况 |
5.1.2 柱网 |
5.1.3 截面尺寸 |
5.1.4 荷载 |
5.2 次梁内力组合 |
5.3 截面性征 |
5.4 用荷载平衡法设计 |
5.5 等效荷载法进行设计 |
5.5.1 预应力损失 |
5.5.2 计算等效荷载 |
5.5.3 承载力计算 |
5.5.4 计算名义拉应力 |
5.5.5 计算结果比较 |
6.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新世纪的土木工程与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土木工程现状 |
1.1 高层建筑 |
1.2 大跨建筑 |
1.2.1 大跨预应力结构 |
1.2.2 大跨空间钢结构和悬索结构 |
1.3 公路 |
1.4 铁路及隧道 |
1.5 桥梁 |
1.5.1 拱桥 |
1.5.2 刚架桥 |
1.5.3 斜拉桥 |
1.5.4 悬索桥 |
1.6 水利工程 |
1.7 特种结构 |
2 展望 |
2.1 建筑工程 |
2.3 公路 |
2.3 铁道 |
2.4 桥梁和隧道 |
2.5 水利工程 |
2.6 特种结构 |
2.7 工程材料 |
2.8 设计方法 |
3 土木工程活动与可持续发展 |
四、预应力混凝土马鞍形壳板(论文参考文献)
- [1]预制预应力马鞍板的徐变性能研究[D]. 张宝. 南京理工大学, 2014(07)
- [2]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关键技术及施工管理[D]. 李彦林. 长安大学, 2012(07)
- [3]考虑弯剪扭综合效应的框架边主梁预应力筋束型的研究[D]. 吕兴. 东北林业大学, 2010(04)
- [4]混凝土马鞍板的关键技术研究[D]. 陆文达. 南京理工大学, 2008(02)
- [5]马鞍型壳板的静力结构性能分析[D]. 张勇. 南京理工大学, 2007(01)
- [6]新束形预应力混凝土复合受力空心板梁的研究[D]. 王勍. 东北林业大学, 2007(06)
- [7]马鞍板的工程应用[J]. 张勇,丁建国,陈锡平. 山西建筑, 2007(09)
- [8]高效预应力混凝土结构[D]. 余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5(05)
- [9]新世纪的土木工程与可持续发展[J]. 吕志涛. 江苏建筑, 2003(S1)
- [10]建设部公布废止的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目录[J]. 安徽省建设厅勘察设计与标准定额处. 工程建设与档案,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