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学考核 有效监督──对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监督问题的几点意见(论文文献综述)
卢介然[1](2019)在《产融结合、动因及其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文中指出本文所称的产融结合,是指实业企业以产权为纽带,通过参控股金融机构向金融领域渗透的投资活动,也称为“上市公司参控股金融机构”。近年来,这种投资活动颇受实业企业的欢迎,在2006—2016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中,进行产融结合的企业样本已达10%左右。产融结合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有很多优势。不过,由于中国金融监管法律法规仍然有待完善,金融去杠杆、金融风险防范、系统性风险化解还正在持续地进行,产融结合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例如,有的企业通过产融结合利用金融监管漏洞进行制度套利,有的通过产融结合利用明杠杆增加贷款,有的通过产融结合利用暗杠杆放大了股权质押数额,有的与机构合谋炒作股价坑害中小投资者,等等,反而提升了金融杠杆和资本市场系统性风险。社会各界都注意到了这个现象及其产生的问题,但反响各不相同。监管层主要聚焦风险调控;实业界强调产融结合的优势;学术界有褒有贬态度相对中立,但存在着两个明显的不足:一是实证研究支撑力度不够,二是忽视了产融结合对企业风险的影响。本文总体上对产融结合持赞成态度,立场与监管层相近,聚焦于产融结合对企业风险的影响。具体地说,是采用实证研究方法考察上市公司参控股金融机构对未来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本文构建了一个包括上市公司参控股金融机构的动机、影响未来股价崩盘风险的途径及其影响后果的理论架构,并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通过实证检验,本文的基本结论可概括如下:就产融结合动机而言,民营上市公司参控股金融机构的目的在于缓解企业外部融资约束,而且外部融资约束越严重,其参控股金融机构的动机越强;国有上市公司参控股金融机构的主要目的在于保障通过监管层的业绩考核。具体的表现是,营业增长率越低、营业绩效波动越大,企业参控股金融机构的动机就越强。对上市公司未来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而言,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参控股金融机构都会增大未来股价崩盘风险。具体地说,民营上市公司参控股金融机构增大了企业未来股价崩盘风险,而且当大股东代理问题较为严重时,其影响作用更大;国有企业参控股金融机构同样增大了未来股价崩盘的风险,而且当管理层代理问题较为严重、国有企业高管政治晋升动机较强烈时,其影响作用更强。信息不对称是影响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股价崩盘风险的共同情境因素,信息不对称程度越严重,两者股价崩盘风险越高。实证结果还表明,产融结合可以在短期内降低企业股价崩盘风险,但实际上这也是一个风险累积过程,从长期看,只会增大未来股价崩盘风险。就影响途径而言,企业通过参控金融机构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的途径有三个:明杠杆,暗杠杆,机构合谋。这三个途径都通过了实证检验。对民营企业来说,这三个途径都发挥影响作用;对国有企业来说,主要是机构合谋途径发挥影响作用。具体地说,民营上市公司通过明杠杆获得了较大的信贷融资便利;通过暗杠杆控股股东获得了较多的股权质押便利;两类企业通过机构合谋途径增大股价崩盘风险的论述也得到证实。如果放大视野,这三个检验也是对本文理论架构及总体结论所做的一个稳健性检验,所以在结构安排上放在了第4、5章之后。本文研究结论的理论意义有三:一是为产融结合研究领域增添了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丰富了它的理论内涵;二是在产融结合引发相关风险的基础上,进一步明晰并验证了引发风险的机理和作用路径,丰富了股价崩盘风险领域的研究;三是产融结合使机构投资者的独立性受到影响,很难在公司治理过程中发挥预期作用。实践层面的政策启示,简单地说,两个字,一个是“堵”,另一个是“防”。“堵”是对产融结合滋生相关风险过程的事中控制,即堵住或减弱三个增大股价崩盘风险途径的负面作用。证监会和银保监会是发挥作用的政府部门主体。“防”是产融结合的事前调控手段,目的在于扭转实业企业参控股金融机构的动机。要使民营企业享受国民待遇,不受歧视,以减缓其外部融资约束;对国有企业高管的绩效考核要质与量相结合,绝对与相对相结合,长期与短期相结合,要按等报酬原理考核,要跨期考核与激励等。此外,要提升企业的适应能力,完善对产融结合的全面认识,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当抽象层面上的逆淘汰格局获得破解之后,产融结合模式将回归常态,种种优势才能出凸显出来,去杠杆、化解系统性风险,稳定国民经济运行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才能实现。
韩胜[2](2017)在《地方国有企业资本监管制度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企业国有资本监管问题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亦是我国经济法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国企类型化改革背景下研究地方国有企业资本监管问题具有现实意义,地方国有企业资本监管应当与国企分类改革相匹配。因此,积极探索地方国有企业资本监管制度,强化对地方国有企业的有效监管显得甚为迫切。文章基于地方国有企业资本监管问题的现实考察,立足于地方国有企业国有资本的自身属性,引入委托代理理论、资本成本理论、产权理论以及企业经济增加值EVA评价方法等为支撑。通过回顾我国地方企业国有资本监管制度改革的历程,深入地分析地方国有企业资本监管的现状,同时结合地方企业国有资本监管的国别比较与经验分析,阐述地方国有企业资本监管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提出完善我国地方国有企业资本监管的若干对策与建议。为此,本文将以完善我国地方国有企业资本监管制度为切入点,围绕国有企业监管以及地方国有企业资本监管的必要性与其实施路径等问题逐一展开分析研究。首先,分析了地方国有企业资本监管相关的几个基础概念的区别及监管的理论基础,如国有资本与国有资产、国有企业资本等。其次,对地方国有企业资本监管做了一个厘清,分析了资本监管与资本运营、资本运营绩效评价之间的关系,以及新时期从过去"管人、管事、管资产"等监管方式向以"管资本"为主转变的必要性及其监管目标,并提出地方国有企业资本监管的实施路径。然后,分析了域外典型的发达国家——新加坡淡马锡的国有企业资本监管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有企业监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总结我国地方国资监管可以从域外国家借鉴的成功经验。最后,提出完善我国地方国有企业资本监管的对策建议,即准确定位地方国有企业的出资人职责;在分类监管的基础上,以"管资本"为主的新型监管方式适合于分类监管下的竞争性国有企业;在分类监管的基础上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引入经济增加值评价方法及其激励机制,并结合其他有效的绩效考核指标,从而提高地方国有企业资本运营效率,进而实现其保值增值的监管目标。
叶岩[3](2018)在《国有企业党委参与企业重大决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有企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国有企业党委参与企业重大决策是其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和政治核心作用的必然要求,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是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体现。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伴随我国国有企业国际化趋势的日渐增强和现代企业制度的日臻完善,为更好实现“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落实国有企业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新要求,国有企业党委参与重大决策面临诸多新课题。本课题研究思路围绕“理论分析→实证分析→体系建构→效果评价”的线索展开。在理论分析层面,文献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于国有企业党委参与重大决策的研究现状,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包括国有企业党委参与重大决策必要性、国有企业重大决策所涉及利益相关者以及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下党委参与重大决策的职责与权限等内容。在实证分析层面,采用案例分析方法,选取中航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五家不同行业的国有企业为例,按照“扎根分析规范程序”,进行单案例与多案例结合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总结提出了充分明确企业对党委参与决策的必要性、科学定位党委参与重大决策过程中职责与功能、构建有效的参与决策机制等当前条件下国有企业党委有效参与重大决策的共性经验。在体系建构层面,首先对国有企业党委参与重大决策机制的决策主体要素、客体要素、目标要素、信息要素、环境要素进行分析,建构了国有企业党委参与重大决策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研读《党章》、《公司法》及文献,从“决策前→决策中→决策后”的全过程视角出发,设计并分析了国有企业党委参与重大决策的内容、程序和途径。在“效果评价”层面,构建了我国国有企业党委参与重大决策的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中航工业集团企业党委为研究对象,对中航工业集团公司党组参与重大决策有效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中航工业集团公司党组参与重大决策总体效果良好,但仍有需改进空间。基于课题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国有企业党委参与重大决策的相关对策建议。文章的主要创新点是:(1)研究视角创新:从“核心利益相关者”和决策全流程视角出发,对国有企业党委参与重大决策的内容、有效途径、参与机制进行了理论体系建构;(2)研究方法创新:引入扎根分析法,采用探索性案例研究,以单案例与多案例结合的三重编码提取国有企业党委参与决策的共性经验,以定量分析增强定性分析的可靠性;(3)研究内容创新:基于决策主体、客体、目标、信息、环境五要素和决策机制,构架国有企业党委参与重大决策有效性评价的指标体系,为课题成果的实践运用提供有效支撑。
黄淑和,彭华岗,贾康,杨焕志,侯洁,方炳兴,梁方,蒋怡,任凌,罗建钢,刘微[4](2008)在《县级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徐纯[5](2017)在《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内容分析法》文中认为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国家审计制度,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2015年12月8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指出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完善审计制度,健全有利于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的审计管理体制。2016年5月17日,审计署在《“十三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进一步强调,要完善审计制度,加大审计力度,创新审计方式,提升审计能力,提高审计效率,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更好地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要文献中,多次强调要完善国家审计制度,这既是对过去三十多年审计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审计监督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继续发挥更大作用的深切期待和更高的要求。我国国家审计机关自1983年成立以来,在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推动民主法治建设、维护财政经济秩序、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推进改革发展、强化权力监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全面深化改革和国家治理现代化不仅为我国国家审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也对国家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我国大力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之际,研究如何进一步完善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国家审计制度,从而更好地发挥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成为了当今的重要课题。古人有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总是可以给人以启迪和明鉴。从一定意义上讲,一部审计史也是一部国家的兴衰史,是一部国家治理发展史,是一部不同利益博弈、不同思想交锋、不同文化碰撞、不同制度更替的历史(刘家义,2015)。通过梳理我国国家审计制度自1983年以来的历史发展脉络,阐明国家审计制度演进的基本过程和规律,为进一步完善现代国家审计制度提供分析依据。目前学术界关于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文献资料不多,相关研究也主要集中于国家审计制度的某一具体领域,如绩效审计制度、环境审计制度、预算审计制度等;或者集中于国家审计制度的某一具体内容,如国家审计制度的文化变迁、审计对象的变迁、审计目的的变迁等,;亦或是集中于对国家审计制度变迁某一具体方面的研究,如审计制度变迁的表现、制度变迁的动因或者制度变迁的路径。为了进一步促进现代国家审计制度的完善,并为审计制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因此有必要全面详细地梳理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发展脉络。基于内容分析法,本文以1995年至2015年审计署发布的《关于上一年度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下文简称“政府审计工作报告”)、1984年至2016年历任审计长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下文简称“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2003年至2016年审计署发布的审计结果公告等文本资料为研究切入点,梳理和把握从1983年我国现代国家审计制度建立至今的发展变化情况,透过这些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内容的发展演变来折射国家审计制度的历史变迁过程,从而使内容描述获得了一定的历史价值。本文既从原理上阐明国家审计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动因,又通过历史考察阐明国家审计制度演进的一般过程及变化发展规律,从而为现代国家审计制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依据,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分为九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本章介绍本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阐述本文的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制定了研究框架和各章写作安排。本章是本文的整体规划。第二章:文献综述。本章阐述了国家审计制度变迁和内容分析法的相关研究,发现关于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审计制度变迁的过程、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以及审计制度变迁的路径三个方面;关于内容分析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描述性分析、比较分析、情感分析、趋势分析和可读性分析五个方面。本章通过文献综述,发现研究机会,这是本文的研究前提。第三章:理论基础。本章首先对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免疫系统理论、国家良治理论以及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深入辨析后,提出社会公共活动中的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基础。然后,结合近代制度学派制度变迁理论、新制度学派制度变迁理论、马克思主义制度变迁理论以及我国制度经济学家的主要观点,探究了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第四章:国家审计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本章构建了由国家审计体制和国家审计机制两部分内容组成的国家审计制度理论分析框架。基于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国家审计功能、国家审计根本目标和国家审计组织体制,探讨了国家审计体制。从审计组织方式、审计实施方式、审计评价方式、审计结论作出、审计报告方式、审计成果运用和审计人员管理等七个方面分析了国家审计机制。通过构建该理论框架,为后文进一步研究国家审计制度的变迁奠定基础。第五章: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过程。本章基于国家审计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以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为研究切入点,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以上报告及公告进行词频分析、关键词分析、语义网分析、聚类分析、情感分析以及主题分析,全面细致地梳理和把握了从1983年我国现代国家审计制度确立至今的发展变化情况,透过这些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内容的发展演变折射国家审计制度的历史变迁过程。第六章: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分析。本章运用中文可读性公式分别计算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的的可读性得分,并与相关审计信息接收者的受教育程度相配比,在此基础上综合评价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的可读性水平,检验国家审计信息的传递效率和效果。第七章: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分析。本章基于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探讨了国家审计制度变迁发展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其中,根本原因是国家治理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和协调,直接原因是政治、经济、法律、文化以及技术环境的变化促进了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提升。第八章:完善国家审计制度的政策建议。本章从创新国家审计的对象和内容、创新国家审计的方式方法、完善审计结果报告及公告制度、完善审计结果落实制度四方面提出了完善国家审计制度的具体政策建议。第九章: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本章对全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和研究局限性进行了总结,并对国家审计制度和内容分析法的后续研究方向和领域进行了展望。从主要方面归纳,本文的创新点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一、创造性地将内容分析法运用于国家审计研究目前,国外学者将内容分析法广泛应用于新闻传播学、图书情报学、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等社会科学领域。在国内,内容分析法也已被逐步运用于新闻传播学、社会学、图书情报学、管理学等领域,但还没有专家学者将内容分析法运用于审计领域的研究,尤其是国家审计研究。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国家审计-制度的变迁问题,一方面拓展了内容分析法的运用范围,另一方面,为研究国%审计问题提供了崭新的研究方法。可读性分析是内容分析法的重要内容。本文创造性地运用中文可读性公式研究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水平。目前,我国学者针对中文可读性的研究主要是借鉴外国学者发明的可读性公式,如Flesch公式、Lix指数等,研究中英文教材、文学作品、新闻报道以及上市公司年报、内部控制报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等的可读性问题。但不足之处在于直接借用英文可读性公式来测量中文文本,由于中英文句子结构和文字构造都不尽相同,这不免会造成削足适履的尴尬情形。本文基于台湾学者宋曜廷(2013)和刘忆年(2015)开发的中文可读性公式,综合研究了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问题,拓展了国家审计的研究空间。此外,本文还开发了研究国家审计报告的情感词典。Tim&Bill(2011)通过研究1994年至2008年间上市公司年度报表,发现根据《哈佛词典》的释义,在报告中有四分之三被认定为是消极词汇的词语在财务领域并不是消极词汇。同样地,在《辞海》或者《现代汉语词典》中被定义为消极的词汇在审计研究领域也不一定是消极词汇。基于此,本文开发出了一份适用于审计报告研究领域的情感词典,包含审计报告中常用的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以便更好地衡量审计信息所传递的情感内容。二、构建了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国家审计制度理论分析框架目前学术界关于国家审计制度的相关研究不少,但是系统地研究并构建国家审计制度分析体系的文献极少。厘清国家审计制度的内涵,并建立研究架构是分析国家审计制度及其变迁的根本。本文认为,国家审计制度是国家公共利益关系中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的,是国家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缓解国家与相关利益关系人的利益冲突、维护国家公共利益而作出的制度安排。国家审计制度分析框架包含国家审计体制和国家审计机制两部分内容。国家审计体制包含国家审计的地位、功能、根本目标和组织体制等内容,国家审计机制包含审计组织方式、实施方式、评价方式、结论作出、报告方式、成果运用、人员管理等。基于这一国家审计制度分析框架,本文对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进行了编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内容分析。三、创新性地阐释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基础目前学术界广泛接受的关于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理论主要有: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免疫系统理论、国家良治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等。通过对上述理论的辨析和探讨,基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本文提出社会公共活动中的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基础。国家通过治理体制及机制配置和运行权力,规定和调整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利益关系,以及国家内部各利益集团的利益关系。国家审计就是国家、社会、个人利益关系的调整过程,是维护国家公共利益的过程。在国家代表和集中的利益关系中普遍存在着利益冲突的现象,利益冲突是利益主体间的动态博弈过程,主要通过协商、调整、合作、互动等方式解决。国家审计就是为协商和调整国家代表的利益关系中的利益冲突而建立的制度安排。信息不对称问题是由公共利益关系中的相关利益关系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导致的,是国家审计产生的重要基础。
袁媛[6](2010)在《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国有资产是所有权归全体人民所有的资产,无论是从产权理论出发,还是从现实的可操作性来看,全体人民不是一个能实现有效管理的产权主体。因此,我国的国有资产实行国家所有制,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资产的所有权。国有资产按其属性和发挥的作用可以划分为经营性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和资源性国有资产。其中,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最受关注。一方面,经营性国有资产广泛分布于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其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政权的稳定和国家的经济安全;另一方面,经营性国有资产在所有国有资产中最活跃,其广泛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在公平竞争中力求实现保值增值。本文从研究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入手,在回忆历史沿革的基础上,深入地分析了正在推进的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改革。在宏观层面上,十六大以后,由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对国有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新的管理体制正在建立,政府的工作重点逐步从管资产过渡到管资本上来,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都在发生本质的变化。在微观层面上,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在继续推进、国有企业的历史问题也在政府的配合下逐步解决。同时,一些巨型国企航母也相继组建。宏观和微观层面的各项改革,全面提升了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水平,丰富了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最后,本文进一步就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要求的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行了理论的描述,从管理体制框架的建立、绩效考评的科学开展以及监督体系的全面形成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论述。文章最后针对新条件下出现的各类问题,如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布局和结构问题、国有垄断企业的“双高”问题和信息披露问题等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建议。
汪立元[7](2013)在《国有企业高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企高管经济责任审计是我国审计监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和引导国有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强企业管理、建立与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方面有效地发挥作用。国企高管经济责任审计与公司治理机制的建立存在着内在联系,它有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一企业法人治理制度的建立。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经营效益不佳,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仍然存在,国企高管经济责任审计作为重要组成的审计监督制度手段,能找出症结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从而起到加强国有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促进国有企业持续发展的目的。现有的国企高管经济责任审计研究往往从政府委托代理的视角、侧重于财务收支合法性和合规性的审计,审计评价落后于审计实践,经济责任审计对于加强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企业管理的作用未得到充分显现。主要表现在:审计人员对国企高管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及重点未形成统一认识;国企高管的经济责任审计缺乏科学规范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国企高管经济审计现有审计评价方法往往从财务收支的角度,侧重于对经济责任结果的获得,忽略了对国企高管经济责任履行过程的监控与评价。经济责任审计的研究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国企高管经济责任审计不同于政府官员的经济责任审计,它的侧重点应该是设计出一套用来有效评价国企高管绩效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必须反映国企高管的全面履责,有利于促进国企经济方式的转变和国企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国企高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的设计,必须从企业战略目标的角度,综合考虑客户、消费者、职工、社会等各方面的利益,实现相关各方利益均衡化的条件下,企业战略目标的最大化。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国企高管经济审计的相关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评述。经济责任审计的产生基础是受托经济关系,是我国特有的审计类型。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理论与实务进行探索。国企高管经济责任审计在健全公司治理制度、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经济责任审计在其审计主体、审计内容等方面与民间审计具有不同的特点。本研究认为,在当前的历史时期,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即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评审;内部控制设计及执行情况评审;重大经济决策事项评审和企业可持续发展性评审。第二,现阶段我国国企高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分析。国企高管经济责任审计是我国特有的审计实践,在当前的实施过程中借鉴了一些其他领域的审计评价方法,如沃尔评价模式、现代评价模式、专用评价模式、EVA(经济增加值)评估方法、平衡计分卡法、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模型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等。这些方法对于国企高管经济责任审计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也存在自身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只是侧重于某一方面的评价,不能全面评价国企高管应该履行的经济责任。第三,国企高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内容研究。在分析现行国企高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存在与企业长期战略脱节、忽略了对经营过程的监控和考评等弊端的基础上,本研究指出应当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业绩评价、企业可持续发展性保障状况评价和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评价三个方面评价国企高管经济责任。第四,国企高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平衡计分卡作为一种战略工具,对其维度进行合理调整的基础上,完全可以运用于国企高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构建。本研究在分析论述了平衡计分卡优化的可行性基础上,对其原有的四个维度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增加了国企高管社会责任的维度,即分别从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社会责任五个层面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全面进行国企高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该评价指标体系的优点是将国企高管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与企业长期经营战略紧密结合,旨在评价国企高管对国企长期可持续发展、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贡献力。在具体指标的设计上,注重了对业务流程的监控和评价;突出了反映国企整个经营过程的具有动态功能的现金流量指标的作用;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均应包括在包括于评价指标体系之中。第五,国企高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的研究。本研究将传统的遗传算法与BP神经网络方法进行了结合,吸收它们的优点,并进行了优化改进,构建了改进的BP神经网络方法模型,并将其运用于国企高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具体做法是在传统三层BP神经网络(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权值优化层(遗传算法)网络。第六、对改进的神经网络模型用于国企高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仿真研究。本研究在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到15个核心评价指标基础上,运用改进的神经网络方法,进行模拟运算。在对选择的华东地区100家典型的国有大型企业调查问卷结果数据进行归类基础上,进行了实证仿真。结果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改进的BP神经网络方法引入到国企高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之中是完全可行的。第七,国企高管履行经济责任改进对策研究。通过上述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得到有些国企高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不合格。本研究从制度层面和国企高管主观层面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改进对策。本研究尝试用经济责任审计和绩效评价的原理研究国企高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来构建国企高管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指标体系,从国企高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内容、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验证方法的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其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国企高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研究思路与评价内容的创新。传统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只关注国企高管任期内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忽视了其对国企可持续发展力和对国企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程度的评价。本研究采用全新的视角,将国企高管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与国企长期经营战略相结合,侧重于对国企高管在企业长期战略经营绩效实现程度、可持续发展力以及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评价。(2)国企高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上的创新。在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借用企业战略管理的有效工具——平衡计分卡的原理,并对其优化并进行了维度调整,增加了对国企高管履行社会责任审计评价的维度,在明晰了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社会责任维度逻辑关系基础上,从上述五个层面设计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在设计具体评价指标的时,不仅注重对国企高管任期经营结果的评价,更注重了对经营过程的监控和评价;更突出了反映国企整个经营过程的具有动态功能的现金流量指标的作用;将反映国企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履行社会责任的非财务指标的也包括在评价指标体系之中。(3)国企高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的创新。目前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通常采取的评价方法是AHP-模糊聚类分析法,该法虽具有操作简单、应用较成熟的优点,但也存在数据处理繁琐,并且难以保证计算的准确性的缺点。本研究将传统的遗传算法与BP神经网络方法进行了结合,并进行了优化改进,构建了改进BP神经网络方法模型,并将其运用于国企高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对其的适用性在进行了理论分析基础上进行了检验。将优化的BP神经网络方法应用于国企高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之中,在国内尚属首次。
郭全中[8](2004)在《集团公司治理与管理体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集团公司的发展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国的综合国力,而治理和管理体制作为集团公司的核心问题,对集团公司的持续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研究集团公司的治理与管理体制就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论文以企业理论、产权理论和管理理论为主,特别是以委托代理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为理论基础,吸收和借鉴比较制度分析、产业组织理论、过渡经济学、组织理论和相关管理理论等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基本理论,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集团公司治理与管理体制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分析。沿着“股权结构→集团公司治理与管理体制→集团公司行为”这条主线,从理论研究、比较研究和案例研究三个角度系统地研究了集团公司的公司治理和管理体制。本论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1、2、3章,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4、5、6章,对集团公司的治理与管理体制进行了系统研究。第三部分为7、8章,结合我国集团公司治理与管理体制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每一章的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是导论,说明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的研究作了简要回顾,对论文中涉及到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全文的结构和内容、研究视角与方法以及创新与不足进行了概括性的说明。第二章是基本理论概述。首先,在介绍古典企业理论和现代企业理论的主要流派和观点的基础上,从交易费用、企业家、组织经济性、内部金融市场和企业网络等视角研究了企业集团的形成,认为企业集团是一种介于企业组织和市场之间的一种“中间型组织”。其次,通过研究国内外相关的定义,认为企业集团是以核心企业为核心,以产权为主要联结纽带而组建的联合体。而集团公司是以核心企业和母公司为核心,以产权为主要联结纽带而组建的多个平等法人的法人联合体。企业集团与集团公司的本质区别在于:一是法律地位不同。集团公司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具有法人资格,企业集团是法人企业的联合,其本身不具备法人资格。二是结构层次不同。就集团公司而言,无论它有多少子公司,但由于集团公司内部推行资产一体化,其内部单位都紧密联合。企业集团由于内部联合的不同,而呈现出组织结构上的多层次性。第三,研究了企业集团的类型、特征、作用与优势。第四,通过分析股权、股权结构以及股权结构对集团公司治理与管理体制的影响,认为股权结构是集团公司治理和管理体制的基础,要实现集团公司的有效运作,必须形成合理的股权结构。第五,对公司治理的产生、定义、特征及理论进行了比较、评述和研究,认为公司治理主要解决股东与经营者之间、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股东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解决途径为:在股东和经营者之间建立起有效的制衡机制、建立起有效的经营者选拔与激励约束机制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第六,分析了母子公司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产权关系、法律关系、交易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文化关系。第三章是集团公司治理与管理的关系。认为二者统一于实现财富的有效创造,管理不仅处理生产关系问题而且处理生产力问题,而治理处理的是生产关系问题,可以说,管理是管理架构,治理是法律架构。管理架构是实质,法律架构是形式,实质决定形式。第四章是集团公司的治理。首先,认为适度集中和多元化的股权结构有助于形成有效的集团公司治理与管理体制,并对集团公司治理与一般企业的治理区别进行分析,分别从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角度、公司治理机构、经理层的激励约束机制、信息披露、市场、政府和法律等方面对母公司和子公司自身的治理进行系统研究。其次,研究了集团公司对不同成员企业的控股方式,对于那些在集团内处于最重要地位的业务,应该实行事业部或分公司的组织形式;在集团内处于重要地位的子公司,母公司可以采取独资形式或通过持有其50%以上的股份,获得对其绝对控股权;地位相对次要的子公司,可以采取相对控股和参股的方式实现控制;对于地位不重要的公司,可以采取参股形式或单纯的契约关系。第三,从母子公司董事会之间的关系和子公司董事会成员的来源两个方面研究了母公司对成员企业的治理。第五章是集团公司的管理体制。首先,讨论了责任中心的划分,母公司一般是集团公司的战略决策中心、资金调度中心、资本运营中心、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信息中心,子公司作为集团发展战略的实施单位,是商品经营中心和利润中心,参股公司作为集团的投资,是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其次,分析了母子公司各自的功能定位和母公司的组织结构。第三,研究了母公司对其成员企业的股权控制型、行政控制型、参与控制型和平台控制型四种控制模式,并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第四,认为集团公司的组织结构应采取母子公司体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集团公司的股权控制、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审计控制、考核管理和日常监管,并以中土畜总公司和中茶子公司为例,研究了集团公司和子公司的治理与管理体制。第六章是集团公司治理与管理体制比较研究。从集团公司概述、股权结构、公司治理和管理体制四个方面对美国、日本、德国和韩国四个国家的集团公司治理与管理体制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教训。第七章是中国集团公司治理与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首先,探讨了我国企业集团的发展阶段和组建模式。其次,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现状:股权结构非常复杂、股票种类繁多;股权过度集中,而且大股东之间持股比例相差悬殊;国有股比例过大;股权缺乏流动性;股权构成单一化;法人股中含有高比例的国有成分和存在大量关联股东;同股不同价、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导致股权的不平等。第三,研究了上市子公司的治理现状:国有股一股独大导致治理的制衡机制严重弱化;董事会形同虚设;内部人控制严重;监督机制弱化;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外部治理机制不健全;“新三会”与“老三会”职能紊乱、相互掣肘;信息披露状况不佳。第四,分析了集团公司管理现状:集权或分权过度,母子公司关系不顺;组织结构不合理;母子公司之间存在不正当的关联关系;母公司功能的发挥不到位;母公司常常干涉上市子公司的日常经营;母公司的职能不健全;关于集团公司的法律不完善;财务管理存在失控现象;对于核心企业的控股权不够。第八章是完善中国集团公司治理与管理体制的对策建议。首先,构建适度集中、股权多元化的股权结构,措施为:降低控股大股东的股权控制度、降低国有股比例、增强股权结构的流动性、培育多元化的持股主体、完善资本市场、完善股东权益保护体系。其次,完善集团公司的治理结构:完善董事与独立董事制度、强化监事会的职能、加强资本市场的外部治理、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健全债权人治理机制、促进经理人才市场迅速成长、规范公司制改革、进一步明晰产权,确保国有资产出资人到位、健全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和剥离辅业,实现集团公司的整体上市。第三,完善集团公司的管理体制,主要有健全和完善母公司的功能、处理好集分权管理、在强化母公司产权功能的基础上明确集团内部的产权关系、合理划分集团公司的责任中心、绝对控制集团公司的核心业务、优化集团的组织结构及相应的职能机构、处理好母公司与上市子公司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授权经营的企业集团母公司与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关系、处理好大型集团公司母公司与上市子公司之间的关系、妥善解决存续企业问题与完善法律体系等措施。本文在企业理论、产权理论和管理学理论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创新性尝试。1.把治理和管理体制结合在一起对集团公司进行研究,并且从对单一法人制企业的研究拓展到对多法人的集团公司的研究。2.认为股权结构决定集团公司治理与管理体制。3.对管理与治理的关系进行了准确界定。认为管理是一个更广的范畴,它不仅处理生产关系问题,还处理生产力问题,而治理处理的是生产关系问题;治理是法律框架,是形式;而管理体制是管理框架,是实质。4.在研究视角上,沿着“股权结构→集团公司治理与管理体制→集团公司行为”这条主线,从理论、国际比较和案例研究三个方面,对集团公司股权结构、治理与管理体制进行全面而系统的阐释。5.在研究方法上,综合利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并使用案例研究的方法。6.建立了一个模型,通过描述纵向型集团公司中集团公司母公司如何协调上、下游成员企业的生产,说明集团公司母公司对成员企业的决策和协调。7、系统深入地研究了集团公司治理与管理体制,并对健全和完善我国集团公司治理与管理体制,提出了切实可行、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刘鑫[9](2014)在《我国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管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是传承了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思路,继续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重要一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需求,也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方式。我国的国有资产大致分为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及经营性国有资产两大类。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主要是保证政府机构及事业单位的郑常运作所存在的国有资产。这部分资产主要的形成方式是政府采购,在使用中不断消耗折旧,不涉及资产保值和增值的要求。而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主要存在方式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涉及的国有资产就必须要求保值增值,为实现我国的整体战略经济目标服务,为国家积累财富,为社会创造价值。国有资产保值和增值的目的必须在市场的环境中依靠企业经营来达到。因此,采用何种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就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国有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是否能够持续,进而影响到经营性国有资产能否实现保值和增值。从微观层面上来说,国有资产的管理模式涉及到国有企业的存在状况,从宏观层面上来说,国有资产的管理模式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关于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问题,我国的经济理论界从未停止过研究。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主要分为前30年的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和后30年的市场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1978年以前,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处于完全的计划经济管理时代,那时的国有企业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企业。由于不存在外部市场,所有企业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营销活动,可以看做是国家企业集团这个大公司的一个加工车问。这种完全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在建国初期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为建立新中国的第一批国有企业和形成实际意义上的国有资产做出了贡献。但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程度的加深,这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逐渐从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因素转变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因此,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变革和创新就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手段。1978至今,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随着我们对市场经济认识的逐步加深而逐步演变,更加适应时代国有资产的发展规律。从最初的“政企分开”、“承包制”到十六大初次提出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构想,我国的经济发展在这二十多年中经历的多次起伏变化。其中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也出现了不少导致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混乱的问题。2003年设立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将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推进到新的阶段。结束了以往多头管理、责权不分的问题。从2003年至2013年的十年间,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外向型性经济形态不断出现,我国国有资产的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也不短提高。这些就是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改革释放的红利。虽然1978年至2013年间我国的国有经济的飞速发展,但一些造成国有资产管理混乱的问题也不断出现。十六大首次提出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战略构想,但落实中偏重于在国有企业的微观层面以民资入股、国企改制的方式进行。虽然起到了发展混合所有制的目的,但也造成了国有资产贱卖、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十八大提出的发展混合所有制的问题时,更加注重宏观层面进行不同所有制经济之间的混合。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国家作为国有资产的拥有者和管理者,必须以平等的地位参与市场竞争和市场资源分配。从而消除“国进民退”,“国企吃掉民企”的争议。让民营企业作为平等的市场主体参与国家资源的分配与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监督。这就是本文提出构建“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目的。“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管理模式设计上,强调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不再是上级管理机关,而是代表国家进行出资的国家股东。而国有资产控股公司不再是国资委的下属机构,完全听命于国资委,而是具有完整的现代企业治理机构,完善的现代公司制度的法人实体。这种设计从国有资产的根源上实现了混合所有制,让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从而整合公有制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的优势,共同推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第一章本从发展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研究意义入手,主要涉及国内外的相关文件综述,提出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同时提出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不足。第二章涉及的问题是混合所有制发展中的相关基础概念,及国外相关的研究经验。主要涉及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和国有资产控股公司、企业管理及委托代理的相关理论,同时总结美国、法国、日本、德国、新加坡等国的国有资产管理经验。为研究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创新提供借鉴。第三章主要谈论我国现有国有资产管理模式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剖析我国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形成和发展的历程中,分析现有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管人管事管资产”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存在哪些优势与不足。从而明确进行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创新的方向和目的。第四章分析了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构建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背景与优势。从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国际化、信息化等方面阐述为什么要对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及现在进行改革有哪些有利的条件。第五章是我国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组建方案的分析。主要从基本理论、组建原则、适用的行业范围、组建方式和股权结构的形成和组建中的主要问题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第六章以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管理控股公司的内部管理模式为分析对象,从功能界定、决策管理机构的组成、内部监管模式和内部控制的其他问题入手,阐明如何进行混合所有制公司的内部管理。第七章是从混合所有制公司的外部监管的角度,分析针对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国家审计制度的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及信息披露制度的发展等问题。明确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哪些外部条件。第八章从行政体制配套的角度分析发展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需要进行的行政体制改革与法制配套措施,同时也从股权平等的角度分析如何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之间的互信。第九章是结论和展望。对于本文提出的“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应用前景及发展方向提出设想。
李丹[10](2012)在《中国高校财务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校财务制度是高校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有效的财务制度能规范、约束学校的经济行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高校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或者换句话说,财务管理在高校发展中具有战略性基础地位。因此,高校财务一定要适应高校发展要求,随着高校发展需要而进行相应的变革。自从中国确立改革开放基本发展路线以来,在中国经济社会进行着重大变革的背景之下,中国高校同样也经历着变革与创新。政府对高校管理方式由计划化经济时期的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高校也从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附属机构成为具有法律保障的独立办学社会法人实体,在办学、招生以及财务管理等各个方面获得较大的自主权。财政资金不再是高校教育经费的唯一来源,“财、费、产、捐、基、科、息”多元化的教育经费筹资渠道基本形成。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加大了高等教育的改革步伐,高校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中国高等教育实现从精英教育向大大众教育的跨越发展。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张,高校资金需求规模不断扩大,但是政府教育经费投入却相对减少,教育经费供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面对高校发展新趋势,以及高校财务的突出问题,财务管理成为高校管理工作的一个焦点,一方面要解决如何在有限资金的情况下,合理的配置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问题;一方面要扩大教育经费来源,推动高校发展的问题。高校日益复杂的经济活动,巨大的资金供求压力,需要高校的财务运行机制不仅具有规范、约束财务行为功能,同时还要具备生财、聚财、理财的功能。这样,原有的高校财务制度已经难以适应高校发展的需求,改革成为一种迫切需要。另外,中国高校当前的财务制度是于1997年出台的,在这一期间,国家开始实施公共财政政策,在高校实行了部门预算、收支分类、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政府集中采购等一系列的改革。相对于改革要求,现行的《高校财务制度》与《会计制度》表现出滞后、具体项目难以衔接的问题,改革成为一种必然选择。本文尝试着对中国当前高校财务制度进行全面的绩效分析和理论探讨,找出中国高校财务制度在制度安排、实际应用效率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对问题原因进行深入挖掘,找出问题存在的理论和现实根源,以国际教育经验为借鉴,提出在新形势下高校财务制度改进的建议,为制度制定者提供决策参考。本文的主要框架结构为:第一部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析。理论是指导实践的标准,对任何一个论题的分析、探讨和评价都建立在一定理论标准基础之上的。本部分主要概述了西方的新制度经济中的变迁理论、产权理论、法人治理理论以及一些国外高校财务制度的实证研究。同时,也简述了部分国内学者对中国高校财务制度所进行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以此作为本文对中国高校财务制度研究理论基础以及借鉴。第二部分,中国高校财务制度变迁分析。回顾历史,不仅能够了解过去,还可以作为现在和未来发展的借鉴。本部分以时间为序,针对中国高校财务制度的发展历程,以及各阶段制度的特点,简述了财务管理体制、资产负债制度、预算和收支制度以及监督制度变迁。第三部分,中国高校财务制度状况分析。本部分在全面检视高校现行财务制度的制度安排的基础之上,从现行财务制度的实施效果、以及高校发展对财务管理的需求出发,找出高校财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缺陷与不足,并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根本原因所在。第四部分,国外高校财务制度及其启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国外高校财务制度,以此作为借鉴推动中国高校财务制度建设。选取美国、英国、日本、印度、俄罗斯高校财务制度为对象,从管理体制、筹资、预算管理以及财务监督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对中国的启示。第五部分,完善高校财务制度建议。以高校建立现代先进的大学制度为方向,以现代先进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制度为依据,提出完善高校财务制度建议。
二、科学考核 有效监督──对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监督问题的几点意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学考核 有效监督──对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监督问题的几点意见(论文提纲范文)
(1)产融结合、动因及其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2 问题凝练与结构框架 |
1.2.1 问题凝练及选题依据 |
1.2.2 逻辑及理论架构 |
1.3 主要内容及篇章结构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篇章结构 |
1.4 研究方法 |
1.5 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1.5.1 理论意义 |
1.5.2 实践意义 |
1.6 特色与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及评价 |
2.1 企业与金融机构关系的研究 |
2.1.1 信贷融资 |
2.1.2 监督治理 |
2.2 产融结合相关研究 |
2.2.1 实业界关于企业产融结合的主要观点 |
2.2.2 监管层对产融结合模式的态度取向 |
2.2.3 学术界关于企业产融结合的研究 |
2.3 股价崩盘风险的研究 |
2.3.1 内部人自利行为 |
2.3.2 企业信息不对称 |
2.3.3 机构投资者 |
3 产融结合的制度背景演化及变革 |
3.1 行政化阶段(1978—1993年) |
3.2 商业化阶段(1994—2003年) |
3.3 市场化阶段(2004—2016年) |
3.4 现代化阶段(2017年以来) |
3.5 小结 |
4 产融结合动机及实证检验 |
4.1 研究假设的提出 |
4.1.1 民营企业产融结合的动机 |
4.1.2 国有企业产融结合的动机 |
4.2 研究设计 |
4.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2.2 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
4.3 描述性统计与实证分析 |
4.3.1 描述性统计 |
4.3.2 实证分析 |
4.4 稳健性检验 |
4.5 小结 |
5 产融结合对股价崩盘风险影响的实证检验 |
5.1 研究假设的提出 |
5.1.1 民营企业产融结合的研究假设 |
5.1.2 国有企业产融结合的研究假设 |
5.2 研究设计 |
5.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5.2.2 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
5.3 描述性统计与实证分析 |
5.3.1 描述性统计 |
5.3.2 实证分析 |
5.4 稳健性检验 |
5.4.1 内生性检验 |
5.4.2 替换变量 |
5.4.3 增加控制变量 |
5.5 上市公司参控股金融机构对短期股价崩盘的影响 |
5.6 小结 |
6 影响股价崩盘风险途径的实证检验 |
6.1 明杠杆检验 |
6.1.1 研究设计 |
6.1.2 描述性统计与实证分析 |
6.2 暗杠杆检验 |
6.2.1 研究设计 |
6.2.2 描述性统计与实证分析 |
6.3 机构合谋检验 |
6.3.1 研究设计 |
6.3.2 描述性统计与实证分析 |
6.4 小结 |
7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期望的理论贡献及实践层面的政策启示 |
7.2.1 期望的理论贡献 |
7.2.2 实践层面上的政策启示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 |
致谢 |
(2)地方国有企业资本监管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一章 地方国有企业资本监管概述 |
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1.1 资产与资本 |
1.1.2 国有资产与国有资本 |
1.1.3 地方国有企业及其资本 |
1.1.4 地方国有企业资本监管 |
1.2 地方国有企业资本监管实施路径 |
1.2.1 经济增加值评价方法 |
1.2.2 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 |
1.3 地方国有企业资本监管的理论基础 |
1.3.1 委托代理理论 |
1.3.2 资本成本理论 |
1.3.3 产权理论 |
第二章 新加坡国有企业资本监管经验的借鉴 |
2.1 新加坡企业国有资本管理框架 |
2.1.1 淡马锡控股公司 |
2.1.2 淡马锡控股公司与其他主体关系 |
2.2 淡马锡控股公司资本监管 |
2.2.1 出资人外部监管 |
2.2.2 淡马锡内部监管 |
2.2.3 淡马锡监管EVA价值管理的应用 |
2.3 淡马锡资本监管的经验启示 |
2.4 其他国家企业国有资本监管经验 |
第三章 我国地方国有企业资本监管的现状与问题 |
3.1 我国地方国有企业监管的历史沿革 |
3.2 我国地方国有企业资本监管存在的问题 |
3.2.1 监管机构职责定位不准 |
3.2.2 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
3.2.3 地方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机制不完善 |
3.2.4 监管机制不健全 |
3.3 地方国有企业资本监管必要性 |
3.4 地方国有企业资本监管的目标 |
第四章 完善地方国有企业资本监管制度的建议 |
4.1 准确定位地方国有企业出资人职责 |
4.2 地方国有企业资本分类监管 |
4.2.1 分类监管 |
4.2.2 竞争性国有企业资本监管设计 |
4.3 组建并完善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 |
4.3.1 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地位 |
4.3.2 完善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治理结构 |
4.4 完善地方国有企业资本监管考核评价 |
4.4.1 引入EVA绩效考核评价法 |
4.4.2 地方国有企业资本监管的EVA激励制度 |
4.4.3 资本有效监管的其他考核指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国有企业党委参与企业重大决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国有企业党建理论研究述评 |
1.2.2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述评 |
1.2.3 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述评 |
1.2.4 管理决策理论研究述评 |
1.2.5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国有企业党委参与重大决策的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 |
2.1 国有企业党委参与重大决策的概念界定 |
2.1.1 国有企业 |
2.1.2 企业党委的含义与职能 |
2.1.3 决策及重大决策 |
2.1.4 国有企业党委的政治优势 |
2.2 我国国有企业党委参与重大决策的必要性分析 |
2.2.1 是发挥政治优势的基本途径和必然要求 |
2.2.2 是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现实需要和壮大国有经济、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必然要求 |
2.2.3 是落实践行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 |
2.2.4 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 |
2.3 企业社会责任与国有企业党委参与重大决策 |
2.4 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国有企业重大决策 |
2.4.1 利益相关者的概念界定 |
2.4.2 国有企业核心利益相关者识别 |
2.4.3 国有企业核心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分析 |
2.4.4 国有企业党委参与重大决策与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辨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国有企业党委参与重大决策的历程回顾与现状分析 |
3.1 国有企业党委参与企业重大决策的历程 |
3.1.1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国有企业雏形阶段 |
3.1.2 第二阶段:建国后国有企业初步创建与探索阶段 |
3.1.3 第三阶段:文革混乱阶段 |
3.1.4 第四阶段:国有企业经营权改革阶段 |
3.1.5 第五阶段:国有企业市场所有权改革阶段 |
3.1.6 第六阶段: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国企改革阶段 |
3.2 我国国有企业党委参与重大决策的现状与挑战 |
3.2.1 我国国有企业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3.2.2 我国国有企业党委参与重大决策的现状与问题 |
3.3 我国国有企业党委参与重大决策的时代特征与历史使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有企业党委参与重大决策的共性经验、职责权限与功能定位 |
4.1 国有企业党委参与重大决策共性经验分析 |
4.1.1 研究方法选择 |
4.1.2 研究设计 |
4.1.3 国有企业党委参与重大决策共性经验案例分析 |
4.1.4 国有企业党委参与重大决策共性经验剖析 |
4.2 公司治理结构中党委参与重大决策的职责与权限分析 |
4.2.1 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内涵 |
4.2.2 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党委参与重大决策的职责 |
4.2.3 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下党委参与重大决策的权限 |
4.3 国有企业党委参与重大决策的功能定位 |
4.3.1 保证国有企业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
4.3.2 确保经营顺利 |
4.3.3 促进改革深化 |
4.3.4 服务群众利益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有企业党委参与重大决策机制的构建与实施 |
5.1 国有企业党委参与重大决策的机制构建 |
5.1.1 机制构建原则 |
5.1.2 国有企业党委参与重大决策机制的要素分析 |
5.1.3 机制的总体框架 |
5.1.4 机制分析 |
5.2 国有企业党委参与重大决策的内容分析 |
5.2.1 把握企业经营发展方向 |
5.2.2 负责企业中高层人才选聘、管理及监督 |
5.2.3 参与企业改革决策 |
5.2.4 对企业财务问题进行监督 |
5.2.5 事关员工切身利益的事宜 |
5.3 国有企业党委参与重大决策的领导体制 |
5.3.1 “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与党政联席会的含义与特征 |
5.3.2 “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主要形式的比较分析 |
5.4 国有企业党委参与重大决策的程序 |
5.4.1 国有企业重大决策前的党委参与 |
5.4.2 国有企业重大决策过程中的党委参与 |
5.4.3 国有企业重大决策后的党委监督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有企业党委参与重大决策有效性评价的研究设计 |
6.1 评价的原则与评判标准 |
6.1.1 评价原则 |
6.1.2 评价标准 |
6.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2.1 指标体系的总体架构 |
6.2.2 评价指标的含义阐释 |
6.3 评价方法的选择 |
6.3.1 决策有效性评价常用方法的比较分析 |
6.3.2 国有企业党委参与重大决策有效性评价的方法选择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国有企业党委参与重大决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以中航工业为例 |
7.1 问卷设计 |
7.1.1 问卷设计过程 |
7.1.2 调查问卷内容 |
7.1.3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7.2 数据收集与样本描述 |
7.2.1 调查样本简介 |
7.2.2 样本频率描述 |
7.3 信度分析 |
7.3.1 国有企业党委参与重大决策有效性评价问卷总体的信度分析 |
7.3.2 参与决策主体维度的信度分析 |
7.3.3 参与决策前准备有效性的信度分析 |
7.3.4 参与决策过程有效性的信度分析 |
7.3.5 参与决策结果有效性的信度分析 |
7.4 效度分析 |
7.5 权重确定(层次分析法) |
7.5.1 构建层次结构 |
7.5.2 确定权重及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
7.6 评价及结果分析 |
7.7 问卷调查中开放性问项的综合分析 |
7.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国有企业党委参与重大决策的对策建议 |
8.1 加强国有企业党委参与重大决策的组织保证和制度保证 |
8.1.1 在国有企业的公司章程中进一步明确企业党委的法定地位 |
8.1.2 构建国有企业党委参与重大决策的有效机制 |
8.1.3 规范国有企业党委参与重大决策的内容和程序 |
8.2 加强国有企业党委的自身建设 |
8.2.1 加强国有企业党委的班子整体建设 |
8.2.2 提升国有企业党委书记领导水平 |
8.2.3 提升国有企业党委成员的参与决策水平 |
8.3 落实国有企业党委参与企业重大决策的监督检查 |
8.3.1 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委的监督作用 |
8.3.2 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纪委对同级党委和党员干部的监督作用 |
8.3.3 加强民主监督力度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附表 |
(5)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内容分析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文献综述 |
一、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过程 |
二、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 |
三、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路径 |
第二节 内容分析法文献综述 |
一、描述性分析文献综述 |
二、比较分析文献综述 |
三、情感分析文献综述 |
四、趋势分析文献综述 |
五、可读性分析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理论基础 |
一、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
二、免疫系统理论 |
三、国家良治理论 |
四、新公共管理理论 |
五、理论评述 |
第二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相关理论 |
一、制度变迁理论 |
二、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 |
三、理论评述 |
第三节 内容分析法相关理论 |
一、内容分析法的功能和应用目的 |
二、内容分析法的认识论基础 |
第四章 国家审计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国家审计体制分析 |
一、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 |
二、国家审计功能 |
三、国家审计的根本目标 |
四、国家审计组织体制 |
第二节 国家审计机制分析 |
一、审计组织方式 |
二、审计实施方式 |
三、审计评价方式 |
四、审计结论作出 |
五、审计报告方式 |
六、审计成果运用 |
七、审计人员管理 |
第五章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内容分析 |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第三节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第四节 确定分析单位 |
第五节 类目构建与编码 |
第六节 编码中的效度和信度检验 |
一、效度检验 |
二、信度检验 |
第七节 数据分析结果 |
一、词频分析 |
二、关键词分析 |
三、语义网分析 |
四、聚类分析 |
五、情感分析 |
六、主题分析 |
第六章 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分析 |
第一节 可读性测量方法的选取 |
第二节 可读性指标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审计报告及公告信息接收者受教育程度 |
一、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平均受教育程度 |
二、国务院领导平均受教育程度 |
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会委员平均受教育程度 |
四、社会公众平均受教育程度 |
第四节 研究结论与分析 |
一、审计信息接收者平均受教育年数 |
二、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可读性分析 |
三、全国审计工作会议报告可读性分析 |
四、审计结果公告可读性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因——利益冲突与协调 |
一、国家审计制度利益冲突与协调的功能体现 |
二、国家审计制度变迁体现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
第二节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直接动因 |
一、经济环境变迁拓展了国家审计的范围 |
二、政治环境变迁丰富了国家审计的内容 |
三、法律环境变迁增强了国家审计的权威性 |
四、文化环境变迁更新了国家审计理念 |
五、技术环境变迁创新了国家审计的方式方法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完善国家审计制度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创新国家审计的对象和内容 |
一、明确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对象和内容 |
二、定期评估并更新审计对象和内容 |
三、关注民营资本的运营管理情况 |
四、构建对监管者再监督的有效机制 |
第二节 创新国家审计的方式方法 |
一、合理加大专项审计调查的比重 |
二、适当增加统一组织大型审计项目的数量 |
三、探索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路径 |
四、全面推进数字化审计 |
第三节 完善审计结果报告及公告制度 |
一、明确区分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和审计结果公告的内容范围 |
二、扩充政府审计工作报告的内容 |
三、控制审计结果公告中正面评价的词汇数量 |
四、进一步提高审计结果公告的可读性水平 |
第四节 完善审计结果落实制度 |
一、完善审计决定执行机制 |
二、完善审计建议采纳机制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局限 |
第三节 未来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文献 |
二、国内相关研究文献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内容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内容框架 |
第四节 主要的创新与不足 |
一、主要创新 |
二、主要不足 |
第二章 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前的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1949-1978年)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1978年至今) |
一、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和企业关系探索阶段(1978-1988年) |
二、国资局统一管理各类国有资产阶段(1988-1998年) |
三、国资局撤销后多部门共同管理经营性国有资产阶段(1998-2003年) |
四、设立新的国资机构监督和管理经营性国有资产阶段(2003年至今) |
第三章 为提高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水平而推进的改革 |
第一节 政府职能部门探索从"资产管理"向"资本管理"转变 |
一、国有企业对计划的执行使经营性国有资产更多地表现为实物形态 |
二、股份制改革为经营性国有资产的股权形态管理创造了条件 |
第二节 政府职能部门加快推进"政资分离"和"政企分离" |
一、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设立代表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专司机构 |
二、经营性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和国有集团公司负责运营国有资本 |
三、各类国有企业通过使用经营性国有资产来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
第三节 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及历史遗留问题解决 |
一、股份制是国企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
二、国企改革中企业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 |
第四节 国有企业的大国有集团战略及做大做强战略 |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不仅数量多而且平均规模小 |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多而小的国有企业难以形成竞争优势 |
三、通过组建大国有集团可实现做大做强的战略目标 |
第四章 构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
第一节 建立分级行使产权的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
一、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经营性国有资产的所有权 |
二、国务院及地方人民政府分别履行出资人职责 |
三、分级行使产权的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可以不断调整 |
第二节 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专业化 |
一、加强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职能 |
二、明确政府各部门的监督职责 |
三、鼓励社会公众进行外部监督 |
第三节 全面构建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绩效评价体系 |
一、授权出资人代表开展经营性国有资产运营的绩效评价工作 |
二、政府全权负责对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工作的绩效评价 |
三、鼓励公众参与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的绩效评价工作 |
第五章 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继续深化 |
第一节 进一步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布局和结构调整 |
一、国有资本应继续并加速从绝大多数竞争性行业领域退出 |
二、国有资本应保持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领域的控制力 |
三、国有资本应该根据市场和经济发展需要择机进退特定行业领域 |
第二节 努力促进并实现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的协调发展 |
一、国有经济从布局上调整为非国有经济发展提供空间 |
二、国有经济继续为非国有经济发展扮演开路人的角色 |
三、国有经济应努力强化其对非国有经济的引导作用 |
第三节 推动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和运营的信息公开 |
一、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依据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要求全面公开监管信息 |
二、国有企业应参照上市公司信息公开制度建立企业的信息公开制度 |
三、人大会和社会公众有权要求企业或机构公开监管和运营信息 |
第四节 通过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支持社会"公平"目标的实现 |
一、国有企业特别是垄断国有企业的"双高"激增了社会矛盾 |
二、通过改革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来实现全社会劳动分配的相对公平 |
三、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将有助于减少寻租行为和资源低效配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国有企业高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基础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评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国有企业及国有企业高管的界定 |
2.1.2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界定 |
2.2 国企高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人本管理理论 |
2.2.3 权力制衡理论 |
2.3 国企高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相关研究评述 |
2.3.1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必要性研究评述 |
2.3.2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特点研究评述 |
2.3.3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主体研究评述 |
2.3.4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内容研究评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现阶段国有企业高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存在的问题分析 |
3.1 评价指标尚未形成科学的体系 |
3.2 评价方法不合理 |
3.2.1 现行的评价方法介绍 |
3.2.2 现有评价方法存在的缺陷 |
3.3 从现有评价模型获取的启示 |
3.4 小结 |
第4章 国企高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 国企高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 |
4.1.1 国企高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涵义 |
4.1.2 国企高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原则 |
4.2 国企高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内容 |
4.2.1 现行国企高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概念性框架 |
4.2.2 现行国企高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应该具备的内容 |
4.3 把平衡计分卡引入国企高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 |
4.3.1 平衡计分卡的基本原理 |
4.3.2 国企高管经济责任审计引入平衡计分卡的可行性 |
4.3.3 国企高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内容与平衡计分卡四个层面的关系 |
4.4 国企高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选择 |
4.4.1 国企生产经营活动业绩评价指标 |
4.4.2 国企可持续发展性保障状况评价指标 |
4.4.3 国企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评价指标 |
4.5 基于优化平衡计分卡的国企高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
4.5.1 优化平衡计分卡原因 |
4.5.2 优化平衡计分卡的理论依据 |
4.5.3 基于优化平衡计分卡构建国企高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国企高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 |
5.1 研究方法概述 |
5.2 网络结构与建立 |
5.3 改进遗传算法的模型构建 |
5.4 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步骤 |
5.5 模型的建立与实证仿真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国有企业高管履行经济责任的改进对策 |
6.1 制度层面 |
6.2 国企高管履行经济责任的主观层面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 |
致谢 |
(8)集团公司治理与管理体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1.3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 已有文献的简要回顾 |
1.3.1 企业集团的文献综述 |
1.3.2 股权结构的文献综述 |
1.3.3 公司治理的文献综述 |
1.3.4 集团公司的管理体制研究综述 |
1.4 论文的分析框架 |
1.5 论文结构安排与内容 |
1.6 研究视角与方法 |
1.6.1 研究视角 |
1.6.2 研究方法 |
1.7 创新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2章 基本理论概述 |
2.1 企业理论与集团公司概述 |
2.1.1 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理论 |
2.1.2 现代企业理论 |
2.1.3 企业与企业集团理论 |
2.2 企业集团理论概述 |
2.2.1 企业集团的定义 |
2.2.2 企业集团类型、特征、作用与优势 |
2.2.3 企业集团与集团公司的联系与区别 |
2.3 股权结构和集团公司治理与管理体制概述 |
2.3.1 股权与股权结构理论 |
2.3.2 股权结构与集团公司治理 |
2.3.3 股权结构与集团公司管理体制 |
2.4 公司治理理论与集团公司治理 |
2.4.1 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 |
2.4.2 集团公司治理理论 |
2.4.3 公司治理的含义、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内容 |
2.5 集团公司管理体制概述 |
2.5.1 集团公司母子公司的基本关系 |
2.5.2 集团公司母公司与上市子公司的定位和相互关系 |
2.5.3 集团母公司的功能定位 |
2.5.4 集团公司母公司管理的主要内容 |
2.5.5 责任中心的划分 |
2.5.6 集团公司的组织结构 |
第3章 集团公司治理与管理的关系 |
3.1 集团公司治理与管理的联系 |
3.1.1 集团公司治理与管理的终极目标都是为了实现最终目标 |
3.1.2 集团公司管理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因素,集团公司治理是生产关系因素 |
3.1.3 集团公司治理影响管理的方式将决定集团公司的绩效 |
3.1.4 集团公司制度、治理与管理三者相互促进 |
3.1.5 集团公司治理与集团公司管理具有共同的运行游戏规则 |
3.2 集团公司治理与管理的区别 |
第4章 集团公司的治理 |
4.1 合理股权结构的设置原则 |
4.2 集团公司治理与一般公司治理的比较 |
4.2.1 集团公司治理与一般公司治理的相同点 |
4.2.2 集团公司治理与一般公司治理的不同点 |
4.3 集团公司母公司自身与子公司的治理 |
4.3.1 集团公司治理中的机构及其制衡关系 |
4.3.2 集团母公司和子公司经理层的激励约束机制 |
4.3.3 集团公司的信息披露 |
4.3.4 市场与集团公司治理 |
4.3.5 政府与集团公司治理 |
4.3.6 法律与集团公司治理 |
4.4 集团公司母公司对其成员企业的治理 |
4.4.1 集团公司的分类 |
4.4.2 集团公司母公司对其成员企业控制权的行使 |
4.4.3 集团公司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治理 |
4.5 案例 |
第5章 集团公司的管理体制 |
5.1 集团公司与成员企业 |
5.1.1 集团公司与成员企业的关系 |
5.1.2 集团母公司与成员企业的联结纽带 |
5.2 集团公司的管理体制 |
5.2.1 集团母公司本身的职能定位 |
5.2.2 子公司的职能定位 |
5.2.3 大型集团公司母公司与上市子公司的职能定位 |
5.2.4 母公司定位的实例 |
5.2.5 集团母公司的结构 |
5.3 集团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和协调 |
5.3.1 集团母公司对子公司决策与协调的模型 |
5.3.2 集团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与协调模式 |
5.4 集团母公司对成员企业的日常管理 |
5.4.1 集团母公司对成员企业管理的原则 |
5.4.2 集团公司的组织管理 |
5.4.3 集团公司的股权控制 |
5.4.4 集团公司的人事管理 |
5.4.5 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 |
5.4.6 集团公司的审计控制 |
5.4.7 集团公司的考核管理 |
5.4.8 集团公司的日常监管 |
5.5 案例 |
5.5.1 母公司的治理与管理体制——中土畜总公司的治理与管理体制 |
5.5.2 子公司的治理与管理体制——中茶公司 |
第6章 集团公司治理与管理体制比较研究 |
6.1 美国集团公司的治理与管理体制 |
6.1.1 美国集团公司概述 |
6.1.2 美国集团母公司的股权结构 |
6.1.3 美国集团公司的治理 |
6.1.4 美国集团公司的管理体制 |
6.1.5 启示 |
6.2 日本集团公司的治理与管理体制 |
6.2.1 日本集团公司概述 |
6.2.2 日本集团母公司的股权结构 |
6.2.3 日本集团公司的治理 |
6.2.4 日本集团公司的管理体制 |
6.2.5 启示 |
6.3 德国集团公司的治理与管理体制 |
6.3.1 德国集团公司概述 |
6.3.2 德国集团母公司的股权结构 |
6.3.3 德国集团公司的治理 |
6.3.4 德国集团公司的管理体制 |
6.3.5 启示 |
6.4 韩国集团公司的治理与管理体制 |
6.4.1 韩国集团公司概述 |
6.4.2 韩国集团母公司的股权结构 |
6.4.3 韩国集团公司的治理 |
6.4.4 韩国集团公司的管理体制 |
6.4.5 启示 |
第7章 中国集团公司治理与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 |
7.1 中国企业集团的形成与发展 |
7.1.1 起步阶段 |
7.1.2 形成阶段 |
7.1.3 规范化阶段 |
7.2 中国企业集团组建模式 |
7.2.1 行政机构演变型 |
7.2.2 联合改组型 |
7.2.3 企业成长型 |
7.3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现状分析 |
7.3.1 股权结构非常复杂 |
7.3.2 股权过度集中 |
7.3.3 国有股比例过大 |
7.3.4 股权缺乏流动性 |
7.3.5 股权构成单一化 |
7.3.6 法人股东独具特征 |
7.3.7 股权不平等 |
7.4 集团上市子公司治理现状分析 |
7.4.1 国有股一股独大导致治理的制衡机制严重弱化 |
7.4.2 董事会形同虚设 |
7.4.3 内部人控制严重 |
7.4.4 监督机制弱化 |
7.4.5 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 |
7.4.6 外部治理机制不健全 |
7.4.7 “新三会”与“老三会”职能紊乱、相互掣肘 |
7.4.8 我国公司信息披露状况分析 |
7.5 集团公司管理体制现状分析 |
7.5.1 集团母子关系不顺 |
7.5.2 我国集团公司组织结构现状分析 |
7.5.3 母子公司之间存在不正当的关联交易 |
7.5.4 母公司功能的发挥及存在的问题 |
7.5.5 母公司存在干涉上市子公司日常经营的问题 |
7.5.6 母公司作为授权经营主体的功能定位 |
7.5.7 集团公司母公司职能不健全 |
7.5.8 关于集团公司的法律不健全 |
7.5.9 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存在失控现象 |
7.5.10 对于核心企业的控股权不够——以华远集团为例 |
第八章 完善中国集团公司治理与管理体制的对策建议 |
8.1 构建适度集中、股权多元化的股权结构 |
8.1.1 降低控股大股东的股权控制度 |
8.1.2 降低国有股比例 |
8.1.3 增强股权结构的流动性 |
8.1.4 培育多元化的持股主体 |
8.1.5 完善资本市场 |
8.1.6 完善股东权益保护体系 |
8.2 集团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
8.2.1 完善董事制度 |
8.2.2 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
8.2.3 强化监事会的职能 |
8.2.4 加强资本市场的外部治理 |
8.2.5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
8.2.6 健全债权人治理机制 |
8.2.7 促进经理人才市场迅速成长 |
8.2.8 规范公司制改革 |
8.2.9 进一步明晰产权,确保国有资产出资人到位 |
8.2.10 健全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 |
8.2.11 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 |
8.2.12 剥离辅业,实现集团公司的整体上市 |
8.3 中国集团公司管理体制的完善 |
8.3.1 健全和完善母公司的功能 |
8.3.2 处理好集团内部的集分权管理 |
8.3.3 在强化母公司产权功能的基础上明确集团内部的产权关系 |
8.3.4 合理划分集团公司的责任中心 |
8.3.5 绝对控制集团公司的核心业务 |
8.3.6 优化集团的组织结构及相应的职能机构 |
8.3.7 处理好母公司与上市子公司之间的关系 |
8.3.8 正确处理授权经营的企业集团母公司与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关系 |
8.3.9 处理好大型集团公司母公司与上市子公司之间的关系 |
8.3.10 解决存续企业问题 |
8.3.11 内部交易应创造条件实行市场原则 |
8.3.12 完善法律体系 |
结语 |
主要中、外文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后记 |
(9)我国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s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1.2.2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1.3 论文的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方法 |
1.4.1 文献研究与实证分析结合法 |
1.4.2 跨学科研究法 |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5.1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5.2 论文存在的不足 |
2.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管理模式的基础理论与国外经验 |
2.1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2.1.1 所有制及混合所有制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2 国有资产及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3 企业(公司)管理模式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4 委托代理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2.2 发达国家国有资产管理模式与经验借鉴 |
2.2.1 美国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
2.2.2 法国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
2.2.3 德国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
2.2.4 日本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
2.2.5 新加坡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
2.2.6 国外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共同特点及经验借鉴 |
3. 我国现有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
3.1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演进历程 |
3.1.1 计划经济时期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1949~1978) |
3.1.2 改革开放初期阶段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1979~1988) |
3.1.3 专业化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探索阶段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1988~2002) |
3.1.4 国资委成立后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2003年至今) |
3.2 “国资委”管理模式的特点分析 |
3.2.1 我国不同类型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
3.2.2 现行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运营的关系 |
3.2.3 现行国有资产管理模式中的层级关系 |
3.3 改革开放以来具有代表性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
3.3.1 深圳模式:三级授权 |
3.3.2 上海模式:三级架构、两级管理 |
3.3.3 辽宁模式:“两委合署” |
3.3.4 吉林模式:两级出资、三级架构 |
3.4 我国现有的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管理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
3.4.1 我国现有的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组建方式 |
3.4.2 我国现有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功能定位 |
3.5 我国当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 |
3.5.1 国有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
3.5.2 “国资委”资产管理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 |
3.5.3 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管理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 |
4. 我国组建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4.1 组建我国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必要性 |
4.1.1 应对国内外经济巨大冲击挑战的需要 |
4.1.2 提高我国国有资产发展水平的需要 |
4.1.3 调整国有经济发展方向的需要 |
4.1.4 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重新定位的需要 |
4.2 组建我国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有利条件 |
4.2.1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理论的创新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
4.2.2 重提“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
4.2.3 国有企业在国际化运营中培育了较强的核心竞争力 |
4.2.4 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促进我国国有企业进行了深层次变革 |
4.2.5 民营经济的规模化规范化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供客观条件 |
4.2.6 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得管理空间距离逐渐消失 |
5. 我国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组建方案设计 |
5.1 组建混合所有制国有控股公司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
5.1.1 组建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指导思想 |
5.1.2 组建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基本原则 |
5.2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模式设计方案及理论创新 |
5.2.1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设计方案的理论创新 |
5.2.2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基本治理结构 |
5.2.3 混合所有制国有控股公司治理结构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5.2.4 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改革创新适用行业范围分析 |
5.3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组建方式 |
5.3.1 国资委发起组建成立 |
5.3.2 现有大型国有企业集团母公司改造而成 |
5.4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组建过程中非公有制股东的选择 |
5.4.1 行业市场占有率高且管理规范的民营企业 |
5.4.2 管理规范且信息披露制度完善的上市公司 |
5.4.3 拥有国际市场资源的跨国公司 |
5.5 组建过程中不同股权结构的优劣势比较及适用范围分析 |
5.5.1 国有绝对控股的公司股权结构的优劣势比较及适用范围 |
5.5.2 国有相对控股的公司股权结构优劣势比较及适用范围 |
5.5.3 国有“黄金股”的股权结构优劣势比较及适用范围 |
5.6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股份形成方式 |
5.6.1 纯货币化的股份形成方式 |
5.6.2 货币加资产的混合股份形成方式 |
5.6.3 以股权出资的股份形成方式 |
5.7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组建中出现的问题 |
5.7.1 党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
5.7.2 资本属性多元化和市场化问题 |
5.7.3 收入分配的悬殊和社会矛盾的激化问题 |
6.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内部管理模式设计 |
6.1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决策管理结构 |
6.1.1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董事会的定位 |
6.1.2 混合所有制公司监事会的职能定位 |
6.2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的内部监管模式 |
6.2.1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内部监机构设置 |
6.2.2 混合所有制企业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 |
6.2.3 混合所有制企业内部审计规范化和内审人员素质提高 |
6.3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内部管控的其他问题 |
6.3.1 完善混合所有制公司章程实现有效的内部自治 |
6.3.2 完善国有出资人的代表制度 |
6.3.3 创新人力资源制度优化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
6.3.4 设计合理的股权退出机制 |
7.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外部监管模式设计 |
7.1 针对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国家审计制度 |
7.1.1 国家审计制度的设计的特点 |
7.1.2 国家审计与企业内部审计相结合 |
7.1.3 对混合所有制企业进行审计的内容 |
7.1.4 针对当前审计制度需要做出的改进 |
7.2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应用 |
7.2.1 明确独立董事的任职条件 |
7.2.2 完善独立董事的履职制度 |
7.2.3 独立董事制度应当注意的问题 |
7.3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中违规违法问题及其对策 |
7.3.1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中内部人控制问题的防范措施 |
7.3.2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中腐败现象的防范 |
7.3.3 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中党纪与国法的关系处理问题 |
8. 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改革创新所需的行政配套措施 |
8.1 针对国有企业的行政管理模式改革 |
8.1.1 政府从市场竞争的参与者转变为市场竞争秩序的维护者 |
8.1.2 政府从项目的审批者转变成项目依法依规运营的监督者 |
8.1.4 国企领导从影子行政体系长官转变成为职业经理人 |
8.2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所需的司法体制配套 |
8.2.1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需要加强相关的法制建设 |
8.2.2 从法制建设的角度保障混合所有制经济中股权平等 |
8.2.3 从法制建设角度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中国高校财务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0.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选题意义 |
0.2 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
0.2.1 研究方法 |
0.2.2 框架结构 |
0.3 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
0.3.1 主要创新 |
0.3.2 不足之处 |
0.4 相关概念厘清 |
0.4.1 中国高校 |
0.4.2 中国高校财务制度 |
0.4.3 中国高校财务制度变迁 |
0.4.4 公共财政体制下的财务制度 |
第1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析 |
1.1 国内研究现状 |
1.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第2章 中国高校财务制度变迁分析 |
2.1 中国高校财务管理体制变迁 |
2.2 中国高校财务预算和财务收支制度变迁 |
2.3 中国高校资产和负债制度变迁 |
2.4 中国高校财务监督制度变迁 |
第3章 中国高校财务制度状况分析 |
3.1 中国高校财务制度现状 |
3.1.1 中国高校财务管理体制现状 |
3.1.2 中国高校财务预算和财务收支制度现状 |
3.1.3 中国高校资产和负债制度现状 |
3.1.4 中国高校财务监督制度现状 |
3.2 中国高校财务制度存在的问题 |
3.2.1 中国高校财务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
3.2.2 中国高校财务预算和财务收支制度存在的问题 |
3.2.3 中国高校资产和负债制度存在的问题 |
3.3 中国高校财务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 |
3.3.1 中国高校财务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
3.3.2 中国高校财务预算和财务收支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 |
3.3.3 中国高校资产和负债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 |
3.3.4 中国高校财务监督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4章 国外高校财务制度及启示 |
4.1 发达国家高校财务制度 |
4.1.1 美国高校财务制度 |
4.1.2 英国高校财务制度 |
4.1.3 日本高校财务制度 |
4.2 发展中国家高校财务制度 |
4.2.1 印度高校财务制度 |
4.2.2 俄罗斯高校财务制度 |
4.3 国外高校财务制度的启示 |
4.3.1 发达国家高校财务制度的启示 |
4.3.2 发展中国家高校财务制度的启示 |
第5章 完善中国高校财务制度建议 |
5.1 完善中国高校财务管理体制 |
5.1.1 完善高校领导体制 |
5.1.2 完善财务运行制度 |
5.1.3 完善财务监督制度 |
5.2 完善中国高校财务预算和财务收支制度 |
5.2.1 完善财务预算制度 |
5.2.2 完善财务收入制度 |
5.2.3 完善财务支出制度 |
5.3 完善中国高校资产和负债制度 |
5.3.1 完善资产管理制度 |
5.3.2 完善负债管理制度 |
5.4 完善中国高校财务监督制度 |
5.4.1 完善财务预算监督制度 |
5.4.2 完善事中审计监督制度 |
5.4.3 完善经济责任制和问责制 |
5.4.4 完善财务公开制度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四、科学考核 有效监督──对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监督问题的几点意见(论文参考文献)
- [1]产融结合、动因及其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D]. 卢介然.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6)
- [2]地方国有企业资本监管制度研究[D]. 韩胜. 天津工业大学, 2017(10)
- [3]国有企业党委参与企业重大决策问题研究[D]. 叶岩. 西北工业大学, 2018(02)
- [4]县级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问题研究[J]. 黄淑和,彭华岗,贾康,杨焕志,侯洁,方炳兴,梁方,蒋怡,任凌,罗建钢,刘微. 经济研究参考, 2008(56)
- [5]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内容分析法[D]. 徐纯. 武汉大学, 2017(06)
- [6]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研究[D]. 袁媛.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0(04)
- [7]国有企业高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研究[D]. 汪立元. 东华大学, 2013(05)
- [8]集团公司治理与管理体制研究[D]. 郭全中. 中国人民大学, 2004(06)
- [9]我国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管理模式研究[D]. 刘鑫. 武汉大学, 2014(01)
- [10]中国高校财务制度研究[D]. 李丹. 吉林大学, 2012(03)
标签:经济责任审计; 国企; 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产融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