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魔鬼的抗日将军张振国

对付魔鬼的抗日将军张振国

一、与魔鬼打交道的抗日将领张振国(论文文献综述)

姜剑[1](2020)在《英国来华传教士高葆真的文化传播研究》文中指出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潮流中,西方传教士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一方面,他们是西学东渐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他们在传播基督教的同时,也自然承担着向西方世界介绍和报道中国文化的重任,也即学界所称的“东学西渐”。他们在自觉与不自觉之间展现和传递彼此的文化信息和成果,由此拉近了东西方认知距离,为促进彼此的文化交流担当着重要的桥梁作用。高葆真是众多新教来华传教士中的一员,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也许他不像马礼逊、理雅各和傅兰雅等人那样是闪耀的明星,但至少他用自己的文字记述留下了他所独有的扎实脚印,并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这脚印和声音也许不够清晰和响亮,但正如许许多多来华传教士一样,他在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的传播活动不可能也不应当被忽视和磨灭,相反非常值得去挖掘和书写,因为他们是担当早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主力军。首先,通过高葆真的英文小说《中国桃胡项链》(A String of Chinese Peach-Stones,1895)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中国民俗文化西传的贡献。《中国桃胡项链》是一部用英文创作、讲述中国故事的作品。此书通过小说的传播方式收集整理了华中民俗文化素材,包括民间故事与传说、习俗生活、信仰生活和艺术生活,以小说情节为线索向西方读者展现相关的民俗现象、神话或民间故事及文化符号,使异质文化中陌生而遥远的中国印象在他的生动语言中变得鲜活而真切。借助传播学理论,我们试图从传播方式、传播内容和传播策略等方面论述这部特殊小说对中国民俗文化西传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同时他的这部饱含中国文化元素的作品无疑对中国文化的海外译介和传播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和模式。其次,通过高葆真的西文着述本文试图关注他眼中的晚清中国印象。通过游记《漫游华中》(Rambles in Central China,1896)高葆真展现他的华中印象,向西方读者描述这片土地上的人文生态:文人与迷信、官员与府衙、弑婴现象、妇女与教育以及鲜活生动的商业街;通过《中国概观》(China under the Searchlight,1901)高氏从人口众多、团结稳固、祖先崇拜、官僚制度和文学艺术等角度介绍和阐释他眼中的晚清中国;通过他在重要西文刊物上发表的西文文章论述他眼中的中国经典文化:从中国古典小说中分析和认识中国人的宗教观和道德观,从中国古代经典中去追寻上古时代人们对上帝的信仰,从基督教的视角去认识和理解中国民间信仰,包括祖先崇拜和风水学等。再次,高葆真的中文出版活动是他传教生涯中的重要一页,这里他同着名的传教士出版活动家李提摩太产生交集,他主编的《大同报》是广学会继《万国公报》后又一重要的传教士中文刊物。本文从《大同报》介绍传播西学的角度论述它对晚清近代化的贡献和影响。《大同报》(1904-1917)是广学会继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创办的《万国公报》后又一份没有传教性质的中文综合性报纸。笔者从传播西方科学、教育、政治、社会思想等方面论述这份中文报纸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对中国社会改革所做出的努力和影响,并试图探讨它在近代中国报刊发展史上与《万国公报》相比默默无闻的缘由。最后,高葆真通过他的译述活动将西方近代科学及社会文化思想编译成中文,进一步促进近代西学东传。通过他的三部主要英文译着:《欧化篇》、《欧洲近世智力进步录》和《泰西奇效医术谭》,本文阐述了这些译述活动无论是在论述和总结西方历史和成就方面或是在相关领域传播重要的或最新成果与理念方面,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从尘封在历史角落里的故纸堆中发黄的资料档案中,我们试图追溯和勾勒百年前这位英国来华传教士的生活轨迹和传播活动,他在这方土地上与中国文化和经典思想产生不可避免的触碰和交流的火花,化作他的文字阐释作品和思想译述作品,这些作品和文字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应拥有一席之地和作用。他和他的传播活动和作品代表了一批还没有被发掘、发现的默默无闻的来华传教士及他们所作出的各自贡献,只因为不够显耀,他们也许在历史的故纸堆中正慢慢隐去,而逐渐被人们遗忘。随之而去的是那个时代众多他者视角的历史记忆,以及他们与中国文化交流与碰撞的思想火花。

艾少伟[2](2006)在《伊朗伊斯兰文化与中伊文化交流》文中研究表明在历史长河中,中国和伊朗都曾创造过古老而灿烂的文明,中伊经济文化交流特别是中伊宗教文化的交流源远流长,自古至今从未中断过,伊朗在历史上对我国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中国对伊朗的影响,伊朗独具一格的宗教文化对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伊朗伊斯兰文化作为伊斯兰文化的重要分支,主要以波斯语、什叶派和苏非神秘主义为主要特征,对伊斯兰文化有重要的贡献和影响,并在其繁荣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圈。 来自阿拉伯、伊朗、中亚等国的商人、学者到中国进行经商、传教等经济文化活动,官方使团、使节交往时断时续,民间交流则往来不辍,从而不断推动着伊斯兰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其中,伊朗的商人和学者在中国的经商传教对传播伊斯兰文化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伊斯兰文化的传播历经唐、宋、元、明、清等朝,在中国最终形成了回、维吾尔、哈萨克、东乡、撒拉、保安、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塔尔、塔吉克等10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他们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伊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或熏陶。 在不同历史时期,伊朗伊斯兰文化具有不同的历史文化特征,其伊斯兰文化的内容也在不断地丰富、变化和发展。特别是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伊朗建立了什叶派伊斯兰神权国家,在此影响下,伊斯兰复兴运动在世界范围内风起云涌。 伊朗伊斯兰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广泛而又深刻,中国的民族、伊斯兰教、语言、日常生活、经堂教育、建筑风格、服饰文化等等无一不受其影响。另一方面,以伊朗为代表的伊斯兰复兴对中国的西部安全战略构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和挑战,中国应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发展中伊关系,巩固西部安全。 当前,发展中伊文化交流,既具有强劲的动力,也存在着诸多的障碍因素。中伊两国在历史上都曾遭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压迫,有着相似的遭遇。今天,我们和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一样,都有团结反霸,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以及建设自己国家的任务。这一共同目标,

周勇,金萍[3](2004)在《与魔鬼打交道的抗日将领张振国》文中研究说明

王炳毅,金萍[4](2003)在《情报处长张振国将军抗日传奇》文中提出在抗日战争时期,主持国民政府军委会第六战区、第九战区军事情报工作的张振国是一位风云人物。身为少将衔情报处长,他冒险犯难,神出鬼没,几次负伤,死里逃生。1940年宜昌会战结束后,张振国离开恩施,伪装成伪军的日军顾问岛田少将的仆人,顺利抵达时为沦陷区的汉口,开展起颇具传奇色彩的地下工作。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方面拍摄

二、与魔鬼打交道的抗日将领张振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与魔鬼打交道的抗日将领张振国(论文提纲范文)

(1)英国来华传教士高葆真的文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框架
    四、研究价值
第一章 来华经历
    第一节 传教背景
    第二节 简要生平
    小结
第二章 中国桃胡与民俗传播
    第一节 中国故事
    第二节 中国文化符号
    第三节 民俗记录
    第四节 传播策略
    小结
第三章 晚清中国印象
    第一节 近看华中
    第二节 概观中国
    第三节 对话中国经典文化
    小结
第四章 《大同报》与西学传播
    第一节 中国近代报刊
    第二节 广学会与《万国公报》
    第三节 高葆真与《大同报》
    第四节 面对变革,他们的声音
    第五节 同时期本土报刊《大公报》
    第六节 《大同报》历史地位
    小结
第五章 译述活动和西学东渐
    第一节 《欧化篇》
    第二节 《欧洲近世智力进步录》
    第三节 《泰西奇效医术谭》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2)伊朗伊斯兰文化与中伊文化交流(论文提纲范文)

1 伊朗伊斯兰文化
    1.1 宗教的本质和内涵
        1.1.1 宗教的本质
        1.1.2 宗教的内涵
    1.2 宗教与文化的关系
    1.3 伊朗伊斯兰文化
        1.3.1 伊斯兰文化的共性和个性
        1.3.2 伊朗伊斯兰文化的文化属性
    1.4 伊朗伊斯兰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1.4.1 “丝绸之路”——伊斯兰文化东渐之路
        1.4.2 唐宋时期伊斯兰文化在中国的初期繁荣
        1.4.3 宋末至元朝时期中伊关系的特殊性和伊斯兰文化的大规模传播
        1.4.4 明清时期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1.4.4.1 回族的完全形成
        1.4.4.2 苏非主义与中国伊斯兰史上的“文艺复兴时代”
        1.4.5 伊朗人在中国推展回教之成就
        1.4.5.1 伊朗商人在中国经商传教
        1.4.5.2 伊朗学者协助传教
        1.4.5.3 伊斯兰教发展得助于元明宫廷之要员
    1.5 中国-伊朗文化交流的历史与现状
        1.5.1 中伊文化交流的开端
        1.5.2 五至八世纪的中伊关系
        1.5.3 唐宋元明时期的中伊关系
        1.5.4 十六世纪初到二十世纪中叶的中伊关系
        1.5.5 伊朗伊斯兰革命前的中伊关系
        1.5.6 伊朗伊斯兰革命后的中伊关系
2 伊朗伊斯兰文化特征分析
    2.1 伊朗伊斯兰时期的伊斯兰文化特征(公元651年至18世纪末叶)
        2.1.1 伊朗的伊斯兰化和伊斯兰教的伊朗化
        2.1.1.1 伊朗的伊斯兰化
        2.1.1.2 伊斯兰教的伊朗化
        2.1.2 苏非教团的活跃和苏非思想的流行
        2.1.3 什叶派在伊朗发展并成为国教
        2.1.3.1 地缘文化因素的影响
        2.1.3.2 波斯人接受什叶派是民族、政治交往的产物
        2.1.3.3 什叶派成为伊朗国教是国内政治交往的结果
        2.1.3.4 什叶派在伊朗发展并成为国教是文化交往的结晶
        2.1.3.5 什叶派被确立为国教的作用和影响
        2.1.4 伊朗伊斯兰化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圈
    2.2 伊朗半殖民地化、西方化和现代化时期的伊斯兰文化特征(18世纪末叶至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
        2.2.1 伊朗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2.2.1.1 伊朗现代化的开端
        2.2.1.2 伊朗现代化的第一步——西方化
        2.2.1.3 巴列维王朝现代化的成就及失误
        2.2.2 以伊斯兰教为武器反抗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
        2.2.3 推行世俗化改革,淡化伊斯兰影响
        2.2.4 伊朗现代原教旨主义的兴起
    2.3 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的伊斯兰文化特征
        2.3.1 非世俗群体即宗教界领导伊朗伊斯兰革命
        2.3.2 独特的伊朗伊斯兰发展模式
        2.3.3 政治制度伊斯兰化
        2.3.3.1 国家暴力机器伊斯兰化
        2.3.3.2 政府机构伊斯兰化
        2.3.3.3 议会伊斯兰化
        2.3.3.4 星期五聚礼政治化,领拜人官僚化
        2.3.3.5 政治独裁
        2.3.4 经济伊斯兰化
        2.3.5 社会生活及文化教育伊斯兰化
        2.3.5.1 社会生活伊斯兰化
        2.3.5.2 电影伊斯兰化
        2.3.5.3 新闻及文化教育伊斯兰化
        2.3.6 外交政策伊斯兰化
        2.3.7 伊朗宗教力量的保守性与适应性、灵活性及发展趋势
        2.3.7.1 从宪法角度看伊斯兰文化和宗教力量的适应性、灵活性
        2.3.7.2 从宗教和政治的关系看
        2.3.7.3 议会和政府改革
        2.3.7.4 经济改革
        2.3.7.5 外交政策转变
        2.3.7.6 伊斯兰文化和宗教力量的发展趋势
        2.3.8 保守派和改革派的势力消长将长期左右伊朗政局走向
3 伊朗伊斯兰文化对中伊文化交流的影响
    3.1 伊朗伊斯兰文化传入中国的几个特点
    3.2 伊朗伊斯兰文化对中伊文化交流的影响
        3.2.1 中伊伊斯兰文化的主要共同点
        3.2.1.1 共同的基本信仰、制度、节日和禁忌
        3.2.1.2 波斯语——传承中伊伊斯兰文化的桥梁
        3.2.2 伊朗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伊斯兰文化的密切联系
        3.2.3 伊朗伊斯兰文化对中国穆斯林民族的影响
        3.2.4 波斯语教学及经典在中国伊斯兰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影响
        3.2.4.1 波斯语及其在官方的语言教学
        3.2.4.2 明与清初时代中国穆斯林民间的波斯语教学
        3.2.4.3 波斯语及经典在中国影响的主要表现
        3.2.5 波斯苏非与中国“塔利格”
        3.2.5.1 十七世纪以前有关中国的苏非和苏非教团的记载
        3.2.5.2 中国的苏非教团及特点
        3.2.5.3 新疆的苏非教团的渊源
        3.2.5.4 西北地区穆斯林社会中的“塔利格”
        3.2.5.5 波斯苏非对中国“塔利格”产生深刻影响的原因分析
        3.2.6 伊朗伊斯兰文化与西北少数民族多元文化的发展与变异
        3.2.6.1 先秦时期西北主要文化区
        3.2.6.2 西北少数民族多元文化的发展与第一次变异
        3.2.6.3 伊朗伊斯兰文化与西北少数民族多元文化的再次变异与定型
        3.2.7 波斯苏非神秘主义与中国西部文学
        3.2.7.1 波斯苏非神秘主义精神与中国西部文学的互动
        3.2.7.2 波斯文学与维吾尔文学
        3.2.8 回族服饰文化中的波斯文化因素
        3.2.9 中国伊斯兰教建筑中的波斯风格
        3.2.10 中国经堂教育中波斯书法艺术
    3.3 伊朗伊斯兰复兴与中国西部安全和“西部大开发”
        3.3.1 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特别是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复兴和蔓延,对我国尤其是新疆地区的民族分裂势力和恐怖势力的复苏起了催化作用
        3.3.2 从战略上讲,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为美国插足中亚、进军东南亚,进而对我国形成战略包围创造了条件,使周边政治环境发生了不利于我国的变化
        3.3.3 伊斯兰复兴运动与中国“西部大开发”
        3.3.4 小结
4 当前中伊文化交流的动力和障碍
    4.1 中伊文化交流的动力因素
        4.1.1 中伊两大文化有着共同的任务和一致的利益
        4.1.2 中伊两大文化有着许多共同或相似的内在人文精神和伦理思想
        4.1.3 中伊两大文化有着悠久而深厚的历史传统和广泛而坚实的现实基础
        4.1.4 中伊两大文化的对话和交流有利于世界和平和发展
        4.1.5 构建多元发展的世界文化新秩序,需要加深中伊两大文化的对话交流
    4.2 中伊文化交流的障碍因素
        4.2.1 弥漫全球的西方文化话语霸权的干扰和误导
        4.2.2 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依然存在
        4.2.3 中伊基本上都处于一个新旧、内外和多元交织的困惑和整合转型时期
    4.3 小结
5 新时期中伊文化交流的趋势
    5.1 伊朗地位日益突显,伊朗研究日益增多
    5.2 中伊文化交流的方式将日趋多样化
        5.2.1 缅怀和研究中伊历史伟人对发展中伊关系的贡献
        5.2.1.1 伊朗后裔赛典赤·赡思丁对中国的突出贡献
        5.2.1.2 中国郑和七下西洋及其卓越贡献
        5.2.2 各种文化活动不断丰富着中伊文化交流的内容
    5.3 波斯文学研究由量变到质变
    5.4 中伊两国穆斯林的宗教文化交流将日益频繁
    5.5 伊朗将成为中国一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5.6 中伊文化交流将随“丝绸之路”延伸
主要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四、与魔鬼打交道的抗日将领张振国(论文参考文献)

  • [1]英国来华传教士高葆真的文化传播研究[D]. 姜剑. 浙江大学, 2020(08)
  • [2]伊朗伊斯兰文化与中伊文化交流[D]. 艾少伟. 西南大学, 2006(11)
  • [3]与魔鬼打交道的抗日将领张振国[J]. 周勇,金萍. 文史春秋, 2004(01)
  • [4]情报处长张振国将军抗日传奇[J]. 王炳毅,金萍. 钟山风雨, 2003(04)

标签:;  ;  ;  ;  ;  

对付魔鬼的抗日将军张振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