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物糊剂替代根管充填的临床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王丽,淦岷,童锦发[1](2022)在《Vitapex糊剂在小儿乳牙牙髓炎中的填充质量及对患儿牙周相关指标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讨论Vitapex糊剂在小儿乳牙牙髓炎中的填充质量及对患儿牙周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3月杭州市丁桥医院收治的小儿乳牙牙髓炎患儿9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患儿使用氢氧化钙糊剂填充,观察者患儿使用Vitapex糊剂填充。比较两组患儿根管填充情况、牙齿疼痛情况、治疗前后牙周相关指标变化及远期随访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恰填率(93.62%)明显高于对照组(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32,P<0.05)。治疗1周、1个月时,两组患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儿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患儿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及牙周袋深度(PD)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随访3个月和随访1年时,观察组患儿治疗成功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Vitapex糊剂在儿童乳牙牙髓炎中的填充效果好,缓解疼痛快,牙周症状改善效果佳,近期和远期随访效果均较好。
张露,陈智[2](2022)在《生物活性材料在牙髓治疗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生物活性材料是指能在材料界面上引起组织和材料之间形成特殊化学键合的材料。近年来在牙髓治疗中出现了较多的生物活性材料。本文对生物活性材料的定义、产生和分类进行介绍, 对目前临床使用的牙髓生物活性材料逐一进行介绍, 结合循证医学研究进展, 提出各种牙髓治疗使用的生物活性材料推荐方案, 并讨论了牙髓治疗生物活性材料未来的发展趋势。
中华口腔医学会儿童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3](2021)在《乳牙牙髓病诊疗指南》文中指出乳牙牙髓病是危害我国儿童口腔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针对我国乳牙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诊断及治疗水平参差不齐,治疗术式选择不一的问题,中华口腔医学会儿童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召集专家进行专题讨论,同时借鉴和参考国内外乳牙牙髓及根尖周病的研究成果与诊治经验,制订此标准。本指南中乳牙牙髓治疗包括间接牙髓治疗术、牙髓切断术和根管治疗术(牙髓摘除术)。由于对乳牙直接盖髓术的适应证选择尚未达成共识,故此项内容未纳入本指南。
王文茹,马蓉,袁国华,程娟,宋光泰[4](2021)在《浓缩生长因子介导的年轻恒牙再生性牙髓治疗一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临床上儿童及青少年年轻恒牙的慢性根尖周炎未得到及时正确地处理,迁延不愈,可导致根尖周囊性病变。如何更加微创地保留年轻恒牙,促进牙根进一步发育是临床治疗的关键。本文报道1例畸形中央尖折断伴根尖周囊性病变的年轻恒牙经过浓缩生长因子介导的再生性牙髓治疗病例,随访4年后根尖周病变完全愈合,根尖孔闭合,牙根增长,患牙得以成功保留。
张青青[5](2021)在《渗透树脂对中度氟斑牙牙体组织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渗透树脂对中度氟斑牙釉质表面粗糙度、显微硬度的影响及抗氧化剂对渗透树脂渗透能力的影响;研究渗透树脂治疗中度氟斑牙后是否具有抗外源性再着色的屏障作用。方法:1.对收集的30颗中度氟斑牙样本(Dean分类标准为3)给予打磨膏打磨60s及美白凝胶漂白治疗。将漂白后的30例样本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0例。A组直接用羊毛轮抛光;B组给予渗透树脂治疗、羊毛轮抛光;C组给予渗透树脂治疗、10%抗坏血酸钠(sodium ascorbate,SA)处理、羊毛轮抛光。分别用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维氏显微硬度测量仪观测A、B釉质表面粗糙度(Roughness average,Ra)、维氏显微硬度;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B、C两组的渗透树脂渗透深度。2.对收集的20颗中度氟斑牙样本(Dean分类标准为3)给予打磨膏打磨60s及美白凝胶漂白治疗。将漂白后的20例样本随机分为R1、R2两组,每组10例。R1直接抛光后进行茶溶液染色,R2渗透树脂处理后抛光,再进行茶溶液染色。用比色仪分别于染色前及染色后测量R1、R2两组样本的L,a,b值,计算着色前后的ΔL,Δa,Δb值(ΔL=L染色后-L染色前,Δa=a染色后-a染色前,Δb=b染色后-b染色前),并按照公式ΔE=(ΔL2+Δa2+Δb2)1/2计算着色后的ΔE值(ΔE是指两个颜色的差异),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渗透树脂使用前后的中度氟斑牙抵抗外源性着色能力。结果:1.A组釉质表面Ra为(112.37±42.1)nm,B组为(74.27±19.80)nm,两组样本R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釉质表面显微硬度(Vicker’s Haedness Number,VH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树脂渗透深度为(76.04±20.76)μm,C组为(136.04±40.15)μm,两组间树脂渗透深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R1、R2两组样本ΔL值、Δa值以及R2组Δb,染色前染色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1组染色前染色后Δb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1,R2组染色前后的ΔE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抗坏血酸钠的使用有助于渗透树脂在中度氟斑牙中渗透能力的提高;渗透树脂的使用有助于减小中度氟斑牙釉质表面粗糙度,而对于其显微硬度无明显影响作用;渗透树脂的使用对于中度氟斑牙后对于抵抗严重外源性着色有一定的屏障保护作用。
赵梦珺[6](2021)在《肠道菌群结构变化与龋病发生发展关系的初探》文中提出目的:1、通过构建三组SD大鼠不同程度肠道菌群失调模型,分析鼠肠道菌群失调是否会加快龋病的进展速度。2、研究鼠肠道菌群失调,是否会影响与口腔免疫功能相关的唾液中Slg A的浓度。3、通过对无龋儿童、高龋儿童的唾液、粪便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两组儿童的唾液、肠道菌群组成与多样性是否有差异,并在门、属、种水平上找出可能对龋病的进展有潜在影响的物种。方法:实验一1、动物选择与分组:24只雄性SD大鼠,19天龄,分为三组,组1:轻度肠道菌群失调组;组2:中度肠道菌群失调组;组3:对照组。适应性喂养3天后开始建模。2、龋病模型构建:三组SD大鼠均在21天龄时开始喂Keyes 2000#高糖致龋饲料和口腔涂布变异链球菌标准菌液2个月构建龋病SD大鼠模型;3、肠道菌群失调模型构建:24天龄时,用不同浓度头孢曲松钠溶液灌胃构建肠道菌群失调模型,每次每只0.5ml,每天两次,间隔6小时以上,连续8天为一轮,共构建两轮,间隔3周,具体剂量为,组1:200mg/m L头孢曲松钠;组2:320mg/m L头孢曲松钠;组3:生理盐水。4、对肠道菌群失调模型建模效果的初判:在第一轮灌胃建模后,通过采用光冈法测粪便中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菌落数、观察大鼠精神状况和粪便性状、小肠病理检测对建模是否成功进行初判。5、对肠道菌群失调模型建模效果的终判:第一轮灌胃建模后,对三组大鼠粪便的菌群行16s-r DNA高通量测序。6、口腔免疫功能的初判:第一轮灌胃建模后第1、3、7、14天,使用间接ELISA法对唾液中SIg A的含量进行检测。7、龋齿程度评分:喂养2个月后,处死三组大鼠,取上下颌骨段进行Keyes龋齿评分。实验二1、对遵义市四所幼儿园3-5岁所有儿童(约1000人)进行口腔流行病学调查,记录儿童的性别、年龄和龋失补牙数总和(dmft指数)。2、根据dmft指数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儿童分为无龋组(CF组,dmft=0)、高龋组(S-ECC组,dmft≥10),每组抽25名儿童搜集粪便、抽25名儿童搜集唾液。3、利用16s-r 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分析两组儿童唾液、粪便中菌群物种丰富度、组成和多样性的差异,并在门、属、种水平上找出平均相对丰度具有显着性差异的物种。结果:1、成功构建了三组大鼠的龋病模型和不同程度的肠道菌群失调模型;2、第4周,组2的体重大于组1、组3,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8周,组2的体重大于组1,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SD大鼠抗生素灌胃后的第1和第7天,组2的唾液SIg A浓度低于组1和组3,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天,组1和组2的唾液SIg A浓度均低于组3,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纵向看,三组的唾液SIg A浓度在第1天、第3天、第7天呈上升趋势。4、SD大鼠的Keyes龋齿评分结果为组2的Dx级出现次数高于组3的Dx级出现次数,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E级、Ds级、Dm级出现的次数,均无明显差异性,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5、从OTUs总数、Alpha多样性、Beta多样性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无龋组和高龋组儿童的唾液菌群物种丰富程度、多样性和组成均无明显差异(p>0.05)。6、无龋组和高龋组的唾液菌群在属水平上有显着性差异的物种有:无龋组的Peptostreptococcus(消化链球菌属)显着高于高龋组(p<0.05);无龋组的Dialister(戴阿利斯特杆菌属)、Kingella(金氏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志贺埃希氏杆菌属)、Treponema(密螺旋体属)显着低于高龋组(p<0.05)。无龋组和高龋组的唾液菌群在种水平有显着性差异的物种有:无龋组的Rothia mucilaginosa、Fusobacterium periodonticum(牙周梭杆菌)显着高于高龋组(p<0.05);无龋组的Aggregatibacter aphrophilus(嗜沫聚集杆菌)、Escherichia coli(大肠埃希菌)、Prevotella denticola(栖牙普雷沃菌)、Prevotella loescheii(洛氏普雷沃菌)、Dialister pneumosintes显着低于高龋组(p<0.05)。7、从OTUs总数、Alpha多样性、Beta多样性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无龋组和高龋组儿童的唾液菌群物种多样性和组成均无明显差异(p>0.05),高龋组儿童的唾液菌群物种丰富程度显着高于无龋组儿童(p<0.05)。8、通过组间物种平均相对丰度的T-test检验发现,无龋组和高龋组的粪便菌群在属水平有显着性差异的物种有:无龋组的Blautia、[Eubacterium]hallii group、[Eubacterium]eligens group显着高于高龋组(p<0.05);无龋组的Parasutterella、Christensenellaceae R-7 group显着低于高龋组(p<0.05)。无龋组和高龋组的粪便菌群在种水平有显着性差异的物种有:无龋组的Bacteroides cellulosilyticus显着高于高龋组(p<0.05);无龋组的Bacteroides vulgatus(共生假单胞菌)、Streptococcus mutans(变异链球菌)、Streptococcus anginosus(咽峡炎链球菌)显着低于高龋组(p<0.05)。结论:1、SD大鼠的肠道菌群失调间接导致了唾液SIg A浓度的降低。2、肠道菌群失调会加快SD大鼠的龋齿进展速度,菌群失调越严重,龋齿进展越快,这可能与肠道中双歧杆菌属含量的降低有关。3、低龄儿童龋会引起儿童肠道菌群物种丰富程度的升高,对物种多样性和组成影响不大,初步提示肠道微生物群落中2菌属:Parasutterella、Christensenellaceae R-7 group,和3菌种:Bacteroides vulgatus(共生假单胞菌)、Streptococcus mutans(变异链球菌)、Streptococcus anginosus(咽峡炎链球菌)含量的增加可能会加快龋病的进展。初步提示高龋儿童唾液微生物群落中4菌属:Dialister(戴阿利斯特杆菌属)、Kingella(金氏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志贺埃希氏杆菌属)、Treponema(密螺旋体属),和5菌种:Aggregatibacter aphrophilus(嗜沫聚集杆菌)、Escherichia coli(大肠埃希菌)、Prevotella denticola(栖牙普雷沃菌)、Prevotella loescheii(洛氏普雷沃菌)、Dialister pneumosintes的增加可能与龋病的进展相关。
孙莉青[7](2021)在《不同类型根管三种根充方法根尖封闭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为了探究不同类型根管及不同根管充填方法对根尖封闭性的影响,本研究选用了葡萄糖定量法以检测不同类型根管使用三种根管充填方法的根尖微渗漏大小,从而反映出根尖封闭性能的情况,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新鲜拔除的前磨牙和磨牙,使用金刚砂车针截取长度为10mm的牙根备用,经过CBCT拍摄后,选取符合条件的规则的直根管、椭圆根管及中重度弯曲根管的牙根各30个,为三个大组,然后随机将每个大组再分为三个亚组,分别为A1、A2、A3,B1、B2、B3及C1、C2、C3组,共9组实验组,每组10个样本,并选取阴性对照组(D组)及阳性对照组(E组)各5个牙根。经机用镍钛Pro Taper完成根管预备后,A1、B1、C1组:iRoot SP+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法,A2、B2、C2组:iRoot SP+冷牙胶侧方加压充填法,A3、B3、C3组:iRoot SP+单尖法。完成所有样本的根管充填后,将每个样本分别固定在葡萄糖微渗漏检测模型中,检测根尖微渗漏情况,从而得出不同类型根管采用三种根充方法的根尖封闭性能的情况。结果:采用葡萄糖定量法检测所有样本的根尖微渗漏值,对于3组规则的直根管,第1、7、14、21、28天的根尖微渗漏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3组椭圆根管,第1天的根尖微渗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14、21、28天,冷侧压组与热牙胶组及冷侧压组与单尖法组的根尖微渗漏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热牙胶组与单尖法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3组中重度弯曲根管,第1、7、14天的根尖微渗漏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1、28天,冷侧压组与热牙胶组及冷侧压组与单尖法组的根尖微渗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热牙胶组与单尖法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文选用了新型根管充填材料iRoot SP作为根管封闭剂,对规则的直根管、椭圆根管及中重度弯曲根管分别采用三种不同的根管充填方法进行充填后的微渗漏值做了检测,得出了以下三个结论。1、对规则的直根管进行根管充填时,三种根充方法的根尖微渗漏值无明显差异,显示出相似的根尖封闭性能,且封闭效果均较好。2、对椭圆根管进行根管充填时,冷侧压组的微渗漏值在一开始就高于热牙胶充填组和单尖法组,封闭效果不佳,后两组的根尖封闭能力表现的更好。3、对中重度弯曲根管进行根管充填时,冷侧压充填法在短时间内的根尖微渗漏情况与其他两种根充方法无明显差异,但长期的封闭性无法保证。而热牙胶充填法和单尖法的根尖封闭能力都较好,要优于冷侧压充填法。
乔小桐[8](2021)在《活髓切断术及牙髓血运重建术在恒牙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应用》文中指出活髓切断术是指切除炎症牙髓,以盖髓剂覆盖于牙髓断面,保留剩余健康组织的治疗方法,是活髓保存技术的一种。本文展示了活髓切断术在深龋(3例)、慢性牙髓炎(3例)治疗中的应用,其中2例患者结合了龋风险评估措施。在这些病例中,使用高速金刚砂球钻及Er:YAG激光器切除龋源性露髓患牙冠方感染牙髓,在健康牙髓断面严密覆盖生物陶瓷材料i Root BP Plus,于复诊时更换树脂材料永久充填修复。在1.5-8个月的随访中,患者无主观疼痛症状,临床检查牙髓温度测试反应正常,电活力测试与对照牙相似,影像学观察无根管内吸收、根管异常钙化或根尖周组织异常。两例龋高风险患者在治疗期间,经口腔健康教育并改正不良生活习惯后,患龋风险明显降低。牙髓血运重建术是通过彻底有效地化学消毒患牙根管,尽可能保护牙髓干细胞、牙乳头间充质干细胞和牙周韧带干细胞,刺激根尖周组织出血并将血液导入管腔,利用根管内富含生长因子的血凝块为干细胞增殖和分化提供良好的微环境,以促进牙根继续伸长、根管壁增厚及根尖孔闭合的治疗方法。本文展示了牙髓血运重建术在2例因畸形中央尖折断导致年轻恒牙根尖周炎的病例。在使用1.5%次氯酸钠和17%EDTA(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乙二胺四乙酸)冲洗髓腔配合三联抗生素糊剂(甲硝唑、环丙沙星、头孢克洛)根管封药控制炎症后,无菌K锉刺激根尖引血入根管形成血凝块,冠方i Root BP Plus及复合树脂严密封闭。在术后3、6个月的随访中,患者无主观疼痛症状,牙龈无窦道,临床检查牙髓电活力测试阳性,影像学检查见患牙根尖区低密度暗影面积明显减小,但暂未观察到牙根伸长、根管侧壁增厚及根尖孔闭合等牙根再发育的影像学表现。活髓切断术旨在保留健康牙髓组织以维持正常牙髓状态及功能,牙髓血运重建术旨在再生牙髓样组织并促使牙根继续发育,两者均是在牙髓受到不同程度损伤后的首选治疗方法。
陈美玲[9](2021)在《慢性根尖周炎患牙一次法与二次法根管治疗后疼痛强度评估》文中认为目的:评估前牙和前磨牙单根管慢性根尖周炎患者,采用一次法与二次法根管治疗术后短期疼痛反应,同时评估性别、年龄、牙位、术前疼痛值等多个因素对根管治疗后疼痛强度的影响,为临床医生在接诊相似病例时,做诊疗程序决策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1年1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口腔内科就诊的患者,通过病史询问、临床及治疗前X线片检查确定符合纳入标准且明确能够回访的单根管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共62例,并根据选择治疗次数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A组为一次法根管治疗组,B组为二次法根管治疗组。根管充填完成后,拍摄X线片确定根管充填完善,纳入最终数据统计分析。同时记录患者年龄、性别、患牙牙位、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 h、24 h、48 h、72 h的VAS评估疼痛情况和治疗后止痛药使用情况,并对相关因素分组评估两组间疼痛差异。使用SPSS 25.0软件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根管治疗后疼痛值和5个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一次法治疗组比二次法治疗组患者在根管治疗完成后的第12 h、24 h、48h、72 h VAS疼痛评分均值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病例患者的疼痛强度都随着时间推移而降低,根管治疗后第12 h疼痛强度最高,所有患者疼痛在术后7天均消失。3.低龄组患者(18-40岁)在一次法根管治疗术后第48 h、72 h疼痛VAS评分低于二次法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术后第12 h、24 h两组间术后疼痛无统计学差异(p>0.05)。男性、高龄组(41-65岁)、上颌牙、下颌牙、前牙和前磨牙术后不同时间间隔VAS疼痛值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术前VAS疼痛值对一次法根管后第12 h、24 h VAS疼痛值影响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二次法根管治疗后第12 h、24 h、48 h VAS疼痛值影响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术后72 h疼痛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牙位(上下颌、前后牙)与治疗后不同时间点VAS疼痛评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一次法比两次法根管治疗在单根管慢性根尖周炎后疼痛值低但无显着差异;低龄(18-40岁)组在一次法根管治疗后第48 h、72 h后疼痛小于二次法根管治疗组。术前疼痛高的患者在一次或二次法根管术后24 h内疼痛程度要大于术前疼痛低的患者。推荐术前疼痛较轻的40岁及以下患者的前牙或前磨牙慢性根尖周炎可以选择一次法根管治疗。
陈滢[10](2021)在《上前牙龋病及外伤的牙髓治疗》文中研究说明龋病和外伤是导致牙髓暴露的主要原因,前牙牙釉质及牙本质厚度较薄,龋病进展过程中很容易侵犯牙髓,造成牙髓组织的感染。上前牙位于口腔前部,是外伤时最常受累的牙齿,当累及牙髓时,口腔中的细菌直接侵入牙髓,使牙髓发生感染甚至坏死。成熟恒牙根尖已发育完全,当牙髓暴露或感染坏死时,常常选择根管治疗术。近年来,随着生物材料的开发,越来越多的活髓保存治疗应用于成熟恒牙中,与根管治疗相比,活髓保存治疗更微创、更基于生物学原则。牙髓血运重建技术通常用于治疗牙髓坏死或根尖周炎的年轻恒牙,成功的牙髓血运重建可以使患牙临床症状消失,根周骨质愈合,根管壁增厚,牙根继续发育。传统治疗中,对于牙髓坏死或根尖周炎的成熟恒牙采用根管治疗术。最近,牙髓血运重建技术已被成功地治疗牙髓坏死和根尖周炎的成熟恒牙,并获得了良好预后。本文主要就上前牙龋病及外伤的牙髓治疗进行阐述,探讨活髓治疗及牙髓血运重建术在发育成熟的恒牙中的治疗。病例一及病例二为上前牙邻面深龋,龋源性穿髓后行部分或全部冠髓切断术,术后行树脂分层充填修复。病例三及病例四分别为上前牙复杂冠折及复杂冠根折,均采用了活髓切断术保存活髓及树脂分层充填技术恢复外形;病例五为上前牙慢性根尖周炎,根尖1/3根长已发育完全,但根尖孔未完全闭合,根管壁薄,采用牙髓血运重建术,以促进根尖孔闭合及根管壁增厚。病例一至病例四中,4位患者术后牙髓组织活力均良好,未出现牙髓坏死及根尖周炎症,并使用复合树脂修复了缺损,获得了良好的美学效果。病例五中,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消失,半年后复查时根尖周暗影较前减轻,但未完全愈合,仍需长时间的随访观察。
二、药物糊剂替代根管充填的临床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药物糊剂替代根管充填的临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Vitapex糊剂在小儿乳牙牙髓炎中的填充质量及对患儿牙周相关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方法 |
1.2.1 治疗方法 |
1.2.2 观察指标 |
1.2.2.1 填充效果[7] |
1.2.2.2 疼痛情况 |
1.2.2.3 牙周相关指标 |
1.2.2.4 近期和远期随访效果[8]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两组患儿根管填充情况比较 |
2.2 两组患儿疼痛情况比较 |
2.3 两组患儿牙周相关指标比较 |
2.4 两组患儿近远期随访效果比较 |
3 讨论 |
(5)渗透树脂对中度氟斑牙牙体组织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实验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实验二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氟斑牙的微创修复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 1:贵阳市口腔医院医学伦理申请 |
附 2:离体牙标本采集知情同意书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病例 |
病例一 左上前牙慢性牙髓炎一例 |
病例二 右下前牙根管治疗后疾病一例 |
病例三 上前牙GTR+植骨术病例一例 |
病例四 上前牙冠延长术一例 |
病例五 左下后牙慢性牙髓炎一例 |
(6)肠道菌群结构变化与龋病发生发展关系的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不同程度的肠道菌群失调的 SD 大鼠龋病严重程度的差异性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遵义市 3-5 岁无龋和高龋儿童唾液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差异性分析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乳牙牙髓切断术在乳牙深龋治疗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病例 |
(7)不同类型根管三种根充方法根尖封闭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实验样本及材料 |
1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 |
2 样本离体牙 |
实验方法 |
1 实验分组及处理 |
2 体外建立葡萄糖微渗漏检测模型 |
3 检测葡萄糖微渗漏值 |
4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讨论 |
1 微渗漏检测方法 |
2 规则的直根管 |
3 中重度弯曲根管 |
4 椭圆根管 |
5 iRoot SP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根管三维充填效果的研究进展 |
1 根管预备方法 |
2 根管消毒 |
3 根充方法 |
4 根管封闭剂 |
5 微渗漏研究方法 |
6 结语 |
综述参考文献 |
临床病例汇报 |
病例一、二、三:前牙复合树脂美学修复病例 |
病例一 牙折断 |
病例二 牙折断 |
病例三 龋病 |
病例一、二、三讨论 |
参考文献 |
病例四 牙折断 |
病例四讨论 |
参考文献 |
病例五 牙体缺损 |
病例五讨论 |
参考文献 |
病例六、七、八、九:磨牙根管治疗病例 |
病例六 急性牙髓炎 |
病例七 慢性牙髓炎 |
病例八 急性牙髓炎 |
病例九 慢性牙髓炎 |
病例六、七、八、九讨论 |
参考文献 |
病例十、十一、十二:前磨牙根管治疗病例 |
病例十 慢性牙髓炎 |
病例十一 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 |
病例十二 牙隐裂 |
病例十、十一、十二讨论 |
参考文献 |
病例十三、十四、十五:全冠修复病例 |
病例十三 牙体缺损 |
病例十四 牙体缺损 |
病例十五 牙体缺损 |
病例十三、十四、十五讨论 |
参考文献 |
病例十六、十七:牙周病例 |
病例十六 牙体缺损 |
病例十六讨论 |
参考文献 |
病例十七 药物性牙龈增生 |
病例十七讨论 |
参考文献 |
病例十八 牙列缺损 |
病例十八讨论 |
参考文献 |
病例十九、二十:口腔颌面外科病例 |
病例十九 面部肿物 |
病例十九讨论 |
参考文献 |
病例二十 阻生齿 |
病例二十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或缩略词表 |
致谢 |
(8)活髓切断术及牙髓血运重建术在恒牙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病例报告 |
1.活髓切断术治疗深龋露髓2 例 |
病例一 |
病例二 |
2.活髓切断术治疗慢性牙髓炎2 例 |
病例三 |
病例四 |
3.活髓切断术结合龋风险评估2 例 |
病例五 |
病例六 |
4.牙髓血运重建技术治疗年轻恒牙慢性根尖周炎2 例 |
病例七 |
病例八 |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活髓切断术应用于龋源性露髓恒牙的疗效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慢性根尖周炎患牙一次法与二次法根管治疗后疼痛强度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治疗器械设备及材料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4 质量控制 |
5 统计分析 |
结果 |
讨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病例报告 |
综述 一次法根管治疗后疼痛防治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上前牙龋病及外伤的牙髓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上前牙龋源性露髓行活髓保存治疗及树脂修复 |
病例报告一 |
病例报告二 |
讨论 |
体会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上前牙外伤露髓行活髓保存治疗 |
病例报告三 |
病例报告四 |
讨论 |
体会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上前牙外伤致慢性根尖周炎行牙髓血运重建术 |
病例报告五 |
讨论 |
体会 |
参考文献 |
综述 活髓治疗在牙髓暴露的成熟恒牙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药物糊剂替代根管充填的临床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Vitapex糊剂在小儿乳牙牙髓炎中的填充质量及对患儿牙周相关指标的影响[J]. 王丽,淦岷,童锦发. 中国妇幼保健, 2022(02)
- [2]生物活性材料在牙髓治疗中的应用[J]. 张露,陈智.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2(01)
- [3]乳牙牙髓病诊疗指南[J]. 中华口腔医学会儿童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1(09)
- [4]浓缩生长因子介导的年轻恒牙再生性牙髓治疗一例[J]. 王文茹,马蓉,袁国华,程娟,宋光泰.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1(09)
- [5]渗透树脂对中度氟斑牙牙体组织影响的实验研究[D]. 张青青. 遵义医科大学, 2021
- [6]肠道菌群结构变化与龋病发生发展关系的初探[D]. 赵梦珺.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
- [7]不同类型根管三种根充方法根尖封闭性的研究[D]. 孙莉青. 青岛大学, 2021
- [8]活髓切断术及牙髓血运重建术在恒牙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应用[D]. 乔小桐. 福建医科大学, 2021
- [9]慢性根尖周炎患牙一次法与二次法根管治疗后疼痛强度评估[D]. 陈美玲. 福建医科大学, 2021
- [10]上前牙龋病及外伤的牙髓治疗[D]. 陈滢. 福建医科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