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探讨C_6型敞车底架强度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李渝生,陈洪坤[1](1986)在《C61型敞车的结构特点》文中研究说明G61型敞车是近几年来生产的供铁路上装运煤炭之用的新型车辆,本文着重介绍了它的结构特点,与C62A型敞车相比,该车车长缩短,车体加高,中侧门取消,加强了侧柱和上侧梁,装用了高强度车钩和大容量缓冲器,车体的基本构件采用耐候钢,井试装了一批进口制动装置。C61型敞车自批量生产投入运用以来经济效果明显。
李冬[2](2013)在《新型焦炭运输专用敞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幅员辽阔,铁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动脉,也是现代物流主要通道,按照“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铁路实施“客货并重”的发展方式。铁路货运将加快重载、快捷和专业化运输的多元化发展模式。近年来,70t级货车的大量运用,其货物列车商业运营速度达到了120km/h,80t级通用货车、100t级铁路专线专用货车的研制并将投入运用,实现了“提速重载并举、高效周转、安全可靠”的目标。目前,我国铁路运能仍然紧张,重载运输发展相对滞后,专业化的铁路货运装备的紧缺仍是目前困扰国民经济更快速发展的“瓶颈”。因此,研发在我国既有路网条件下的新型专用货运装备是实现我国铁路货运装备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以更好地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首先在分析研究国外专用货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探讨我国铁路货车装备专用化发展的迫切需求,通过调研我国焦炭行业生产和运输情况,以及我国60t级焦炭运输专用敞车运用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新型焦炭运输车的运用要求,研究提出了23t轴重焦炭运输专用敞车的总体技术方案,并对车体底架、侧墙和端墙的结构进行了设计。然后,采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对车体钢结构的静强度和疲劳强度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技术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可靠性;并对制造的样机进行了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了产品的实际性能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以及有限元计算结构的准确性。本文还针对焦炭敞车侧墙高而导致侧墙外胀量大的现象进行了分析计算,并提出了控制侧墙外胀的技术措施;文章的最后对新型焦炭运输敞车的技术经济性进行了分析。新型23t轴重焦炭运输专用敞车的研究成果填补了我国在大容积焦炭运输专用敞车专业化运输装备方面的空白,对于研究制定专用货车标准和运用技术规程及保养和修理方面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对于提升我国铁路货车装备的专业化水平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徐荣华[3](1990)在《从车体方面分析C62A型敞车增载的可行胜》文中提出提高铁路运能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挖掘现有货车的载重潜能,是提高运能的途径之一。本文以C62A型敞车(包括C62(N))的车体为分析对象,根据车辆的各项指标和静强度、冲击、动力学和动强度、上翻车机试验以及心盘结构的承载能力及其裂纹情况等进行增载可行性分析。认为在目前条件下,C62A型敞车车体尚可增载至62t。
刘海鹏[4](2008)在《C70A型运煤敞车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首先对国外运煤货车的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对国内运煤敞车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并讨论了研究新一代的70t级运煤专用敞车的必要性和意义。随着我国铁路实施跨越式发展以来,铁路货运能力虽然有了较大提高,但是仍不能满足日渐增长的货物运输需求。为满足铁道部技术政策的要求,提高神华集团既有线路的煤炭运输能力,必须为其研制开发新一代轴重23t、载重70t级的运煤专用敞车。通过对神华集团既有线路、桥梁、站场、装卸货设备等的调研,从用户的实际需要及现有条件出发,从主要性能参数和结构的选取入手,通过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对车辆结构进行了优化、解决了与翻车机的匹配及既有车辆运用中的惯性质量问题,确定了该车的设计方案。设计方案不仅达到减轻车辆自重,提高车辆载重能力的目的,同时提高了其动力学性能及翻卸效率,具有显着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论文对方案进行了有限元数值分析,其中包括强度分析、刚度分析。通过这些分析,改进了设计方案。为提高该车的可靠性,基于Miner线性累积损伤理论及AAR标准,在工厂自行开发的疲劳寿命预测平台上,对该车进行了疲劳寿命预测。分析计算和评估结果为结构的优化和设计方案的最终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论文详细介绍了车体静强度、刚度试验及车辆动力学试验、与翻车机匹配试验的试验方法、试验过程及试验结果,进一步提高了车辆性能和运用可靠性,使车辆的设计更加科学和合理,应该说这些必要的研究工作对C70A型运煤敞车的研制做出了重要贡献。
赵方伟[5](2015)在《铁路货车车体载荷谱测试及疲劳强度评价研究》文中提出随着铁路货车运输的提速和重载化技术的发展,车辆结构的疲劳可靠性问题变得日益突出。货车结构的疲劳强度问题是制约货车装备技术提升的关键因素,尤其作为货物运输承载部件的车体,在显着低于设计寿命时过早地发生疲劳裂损,将使货车的维修费用居高不下,并严重危及行车安全。因此,有必要全面了解我国铁路货车服役载荷环境,建立涵盖面最大的货车车体载荷谱和疲劳评价方法,以利于科学、合理地进行货车疲劳强度设计和评价,并为合理安排维修周期提供理论支持。目前,货车车体的疲劳强度评价所采用的载荷谱主要是美国AAR标准载荷谱,且结合静态有限元仿真的方法,用疲劳损伤或等效应力评价车体疲劳强度。然而,我国铁路货车车体在服役期内出现的大量疲劳损坏表明,美国AAR标准载荷谱不一定适合中国的线路条件和货车车型,而且采用静态有限元仿真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疲劳设计和评价要求。为此,本文在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铁路货车C70型敞车通用线路载荷谱的试验及应用研究”支持下,以70吨级通用敞车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国内典型通用线路车体载荷谱实测试验,编制了有效的车体载荷谱,研究了车体动态载荷响应下的疲劳强度评价方法,并对车体线路模拟台架试验疲劳评价方法进行了探究。主要研究如下:(1)根据实际运用中车体母材及焊接接头情况制作了小试样试件,通过室内加载试验获得板材及焊接接头的S-N曲线,拟合得到S-N曲线的数学表达式,并对试验得到的S-N曲线进行了适当的延拓。同时研究了美国AAR标准和欧洲BSEN标准中的焊接结构设计中的疲劳性能参数。(2)线路实测了C70E型敞车在三条典型通用线路上的车体载荷及响应信号数据,对信号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有效的信号时间历程。利用载荷识别运算方法将信号时间历程转化为分载荷时间历程,进而通过雨流计数法编制了车体载荷谱以及应力谱。运用概率统计的方法发现载荷谱服从威布尔分布,推断得到车体在整个服役期内可能出现的最大载荷幅值。从最值和每公里累积频次两个方面对比了三条典型线路载荷谱特性,并以每公里频次的形式将实测最值谱与AAR标准载荷最值谱进行了比较。(3)通过建立车体整车有限元模型,对车体进行了分载荷静态有限元计算,分析得到车体大应力部位,并研究了各分载荷作用下的载荷-应力传递关系。建立车体和散粒煤的三维有限元刚柔组合模型,提出采用修正的D-P准则描述散粒煤的本构模型,在车体与散粒煤之间设置面-面接触对,对车体静态压力进行了数值模拟,将结果与传统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全面分析了散粒煤对车体端、侧墙的位移、应力和侧压力响应的立体化分布情况。(4)对车体进行了模态分析,提取了各阶模态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基于此,采用结构瞬态动力学有限元方法对浮沉和纵向动态载荷下车体疲劳关键测点的动态应力响应进行数值模拟,并计算得到动态载荷-应力传递关系以及动态载荷作用下车体的大应力部位。通过对比静态载荷-应力传递系数和动态载荷-应力传递系数,发现两者之间在不同载荷类型作用下存在一定差异,动态载荷响应更大。采用车体和散粒煤的刚柔接触组合模型,利用显式直接积分法仿真分析了纵向冲击下车体结构的动强度,得到了车体的动力响应,解决了冲击过程中考虑散粒货物流动性时端墙动压力的问题。(5)基于实测的应力谱,根据AAR标准评价方法、BS EN标准评价方法和实测S-N曲线的名义应力评价方法,结合Miner疲劳累积损伤法则,分别计算了车体疲劳关键测点的应力谱损伤。根据实测的载荷谱,利用静态载荷传递关系和动态载荷传递关系分别计算了车体载荷谱损伤,将两种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基于损伤一致性准则,利用多测点优化算法对线路实测的车体载荷谱进行校验修正,使其涵盖所有疲劳关键测点的真实损伤,据此对车体疲劳寿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车体满足设计寿命。(6)研究了以线路实测载荷时间历程为基础,采用室内车体台架模拟试验对车体进行疲劳强度评价的方法。为获得台架试验加载谱,提出了以应力测点作为依据点同步浓缩载荷时间历程的试验加载载荷谱编制方法,并依据损伤等效原则,验证了浓缩载荷谱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郝伟[6](2006)在《C70型敞车与翻车机匹配试验介绍》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C70型敞车与4种翻车机匹配试验的内容、方法和结果。
王福才[7](1982)在《C16型全钢敞车钢结构的故障分析》文中提出 C16型低边无门全钢敞车,系使用翻车机卸货的专用车辆,是我国早期采用的“侧壁承载式”全钢焊接结构车辆。这种车从1966年设计制造投入运用以来,车体钢结构又分别于1971年和1973年两次进行改进,
朱士金[8](1967)在《探讨C6型敞车底架强度问题》文中研究表明 目前C6型敞车底架结构形式较多,中梁结构也不一样。但从进厂检修的车来看,必然还存在中、侧梁下垂,中梁裂纹及枕梁弱等现象,甚至有的还造成严重的折梁事故。根据目前情况,必须提高修车质量,一切立足于备战。针对上面提出的问题,谈谈我们对不同中梁的一些看法,供大家探讨。
陈萌[9](2015)在《神华C80万吨列车车体载荷谱及疲劳寿命评估》文中提出现阶段,我国铁路货车运输正向着重载方向快速发展。作为国内最大的煤炭能源企业,神华集团为满足日益扩大的运输需求,在自有铁路运输线路已普遍开行万吨重载列车。繁重的运输任务和恶劣的线路条件使得集团公司的自备车辆疲劳破坏问题日益凸显。为此,编制符合神华铁路自有线路的车体载荷谱,为车体结构疲劳分析、大轴重货车的开行提供基础依据尤为迫切。本论文以C80型铝合金敞车的载荷谱线路实测试验为基础,进行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1)根据车体受力情况标定制作车钩、心盘和旁承测力传感器,实测车体承载。依据在神华铁路自有线路神木北-黄骅港区段六个往返的实测载荷数据,编制了车体垂向、纵向、侧滚和扭转载荷谱。数据采集总里程4920km,且涵盖了典型线路工况和装卸载在内的基本车辆作业工况,对线路状况和车辆运用情况具有充分代表性,可用作指导现役车辆疲劳强度的评价和新型敞车车体的设计。(2)对比万吨列车长大编组中不同编组位置下的车体载荷谱特征,首先定性分析不同编组下车体载荷谱的差异。然后基于车体关键部位的实测动应力,定量计算了这些关键部位的损伤,从而得到了不同编组位置下车辆疲劳损伤的差异。进而通过不同载荷对损伤的贡献水平,阐明纵向载荷的不同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因。基于此,给出实际运用中适时调换编组顺序的建议。(3)探讨了铆钉结构的有限元建模方法。建立了C80型敞车半车车体模型,通过单独加载垂向、纵向、侧滚和扭转四种载荷,获取各工况下疲劳关键部位的应力,从而得到了这些关键部位的载荷-应力传递系数。(4)根据AAR标准中损伤寿命计算方法和所用材料的疲劳特性参数,分别计算各疲劳关键部位在实测应力下的损伤和在各载荷工况下分力谱的损伤累积。基于损伤一致性原则,对各载荷谱系的校准系数进行优化计算,从而使载荷谱评价车体结构疲劳损伤符合工程运用要求。(5)基于关键部位的实测应力-时间历程,在进行去零漂和毛刺等处理后,采用雨流计数法和Miner法则,结合车体底架结构疲劳特性参数,计算得到这些关键部位在不同编组位置下的损伤值,完成了C80型车体底架结构的疲劳寿命评估。
刘华[10](2004)在《轻量化通用敞车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阐述了轻量化车辆的意义和国内外现状 ,介绍了轻量化通用敞车的结构特点 ,提出了该车的主要性能参数、基本尺寸 ,给出了强度、刚度及动力学分析结果 ,指出了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二、探讨C_6型敞车底架强度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探讨C_6型敞车底架强度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2)新型焦炭运输专用敞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外专用货车现状及技术发展 |
1.2.1 美国 |
1.2.2 澳大利亚 |
1.2.3 欧洲 |
1.2.4 俄罗斯 |
1.3 我国专用货车现状及技术发展 |
1.4 各国焦炭运输专用货车现状 |
1.5 焦炭运输需求分析 |
1.6 研究制造新型焦炭运输专用敞车的意义 |
1.7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车辆主要结构选型研究 |
2.1 车体总体结构形式的确定 |
2.2 底架结构形式的确定 |
2.2.1 中梁结构型式的确定 |
2.2.2 采用小横梁布置 |
2.2.3 冲击座及其拉铆钉连接方式 |
2.2.4 整体式上心盘 |
2.2.5 下侧门搭扣 |
2.3 侧墙结构形式的确定 |
2.3.1 侧柱和横带的布置 |
2.3.2 栓结座 |
2.4 端墙结构形式的确定 |
2.5 车门的确定 |
2.6 制动系统 |
2.7 车钩缓冲装置 |
2.8 转向架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车辆主要技术参数的选取 |
3.1 自重系数 |
3.2 比容系数 |
3.3 车辆长度 |
3.4 车辆宽度 |
3.5 车辆高度 |
3.6 材料 |
3.6.1 许用应力对比 |
3.6.2 耐腐蚀性能对比 |
3.6.3 采购成本对比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车辆技术方案研究 |
4.1 总体思路及目标 |
4.1.1 总体思路 |
4.1.2 研制目标 |
4.2 主要技术特点 |
4.3 方案介绍 |
4.3.1 性能参数与基本尺寸 |
4.3.2 主要结构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车体结构强度研究 |
5.1 有限元分析方法 |
5.2 车体静强度与刚度分析 |
5.2.1 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 |
5.2.2 载荷工况的确定 |
5.2.3 强度和刚度评定标准 |
5.2.4 车体刚度与强度计算结果及评定 |
5.2.5 结构静强度与刚度计算结论 |
5.3 车体结构疲劳寿命分析 |
5.3.1 疲劳载荷 |
5.3.2 疲劳寿命估算方法 |
5.3.3 有限元模型 |
5.3.4 应力计算结果 |
5.3.5 疲劳寿命评估结论 |
5.4 静强度试验研究 |
5.4.1 试验载荷工况 |
5.4.2 试验评定标准 |
5.4.3 试验数据整理 |
5.4.4 试验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车体侧墙外胀分析 |
6.1 侧墙外胀原因及评定标准 |
6.1.1 外胀原因 |
6.1.2 侧墙刚度评定标准 |
6.1.3 车体侧墙刚度 |
6.2 仿真分析验证 |
6.2.1 作用在车体上的载荷 |
6.2.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经济性分析 |
7.1 运输经济效益 |
7.2 装载加固效益 |
7.3 制造维修成本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4)C70A型运煤敞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铁路运煤货车的研究概况 |
1.2 C70A 运煤敞车研究的必要性及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车体的结构设计 |
2.1 车辆主要参数选取 |
2.2 主要结构的选择 |
2.3 主要性能参数及尺寸 |
2.4 关键技术及创新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本理论 |
3.1 有限元算法原理 |
3.2 车体疲劳寿命仿真方法 |
3.3 铁道车辆动力学性能评定和试验鉴定规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分析计算与寿命评估 |
4.1 车体有限元静强度分析计算 |
4.2 车体疲劳寿命评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试验研究 |
5.1 车体静强度试验 |
5.2 车体冲击试验 |
5.3 车辆动力学性能试验 |
5.4 车辆与翻车机匹配试验报告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铁路货车车体载荷谱测试及疲劳强度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工程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疲劳研究的发展历史 |
1.2.2 货车车体载荷谱研究现状 |
1.2.3 货车车体疲劳强度评价研究现状 |
1.2.4 货车车体线路模拟台架疲劳试验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车体焊接结构疲劳性能研究 |
2.1 金属材料的疲劳 |
2.1.1 疲劳分类 |
2.1.2 S-N曲线 |
2.2 焊接结构的疲劳设计标准 |
2.2.1 AAR标准 |
2.2.2 BS EN标准 |
2.3 车体焊接结构试样疲劳性能试验 |
2.3.1 S-N曲线测定方法 |
2.3.2 材料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 |
2.3.3 试样的加工制作 |
2.3.4 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 |
2.4 疲劳试验结果和分析 |
2.4.1 试样疲劳破坏分析 |
2.4.2 试样S-N曲线 |
2.4.3 S-N曲线的延拓 |
2.5 本章小结 |
3 货车车体疲劳载荷谱测试及特性研究 |
3.1 车体信号数据测试及处理 |
3.1.1 测试方案 |
3.1.2 测点布置 |
3.1.3 测试系统 |
3.1.4 试验数据采样频率的确定 |
3.1.5 数据信号处理 |
3.2 车体载荷识别 |
3.2.1 车体载荷分析 |
3.2.2 浮沉载荷识别 |
3.2.3 纵向载荷识别 |
3.2.4 侧滚和扭转载荷识别 |
3.3 实测数据处理结果 |
3.3.1 载荷时间历程 |
3.3.2 载荷频谱特性分析 |
3.4 车体载荷谱计数处理 |
3.4.1 载荷谱计数处理方法 |
3.4.2 小载荷循环的处理 |
3.4.3 载荷谱编制方法 |
3.4.4 实测载荷谱编制结果 |
3.5 车体载荷谱统计推断 |
3.5.1 载荷谱分布规律 |
3.5.2 威布尔分布参数估计方法 |
3.5.3 分布假设检验 |
3.5.4 车体载荷谱分布规律 |
3.5.5 最大载荷推断 |
3.6 载荷谱特性分析 |
3.6.1 不同线路载荷谱特性对比分析 |
3.6.2 AAR标准载荷谱 |
3.6.3 实测载荷谱与AAR标准载荷谱对比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货车车体结构静态响应分析 |
4.1 C70_E型敞车车体结构特点及性能参数 |
4.1.1 C70_E型敞车车体结构特点 |
4.1.2 C70_E型敞车车体主要技术及性能参数 |
4.2 车体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3 结构加载模式 |
4.4 结构响应结果及分析 |
4.5 静态载荷-应力传递关系 |
4.6 散粒货物对车体静压力分析 |
4.6.1 弹塑性准则 |
4.6.2 有限元模型 |
4.6.3 车体与散粒煤接触模拟 |
4.6.4 计算结果及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货车车体结构动态响应分析 |
5.1 车体模态分析 |
5.1.1 模态分析基本理论 |
5.1.2 车体自由模态分析 |
5.1.3 车体约束模态分析 |
5.2 车体动态载荷的获取方法 |
5.3 车体瞬态动力学响应分析 |
5.3.1 瞬态动力学方法 |
5.3.2 载荷时间历程样本 |
5.3.3 瞬态动力响应结果分析 |
5.3.4 动态载荷-应力传递关系 |
5.4 冲击载荷下车体动态响应分析 |
5.4.1 冲击工况概述 |
5.4.2 冲击有限元模型 |
5.4.3 冲击载荷下端墙动应力响应分析 |
5.4.4 冲击载荷下端墙动侧压力响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货车车体疲劳强度评价 |
6.1 疲劳强度评价理论 |
6.1.1 名义应力法 |
6.1.2 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
6.1.3 AAR疲劳评价方法 |
6.1.4 BS EN疲劳评价方法 |
6.2 基于应力谱的车体疲劳强度评价 |
6.3 基于载荷谱的车体疲劳强度评价 |
6.3.1 基于载荷谱的疲劳强度评价方法 |
6.3.2 疲劳损伤分析 |
6.4 载荷谱损伤一致性校验 |
6.5 基于损伤一致性的载荷谱修正 |
6.6 车体疲劳寿命评估 |
6.7 本章小结 |
7 车体线路模拟台架试验疲劳强度评价方法研究 |
7.1 车体线路模拟台架试验概述 |
7.3 试验载荷谱的浓缩方法 |
7.4 疲劳截止极限的确定 |
7.5 应力时间历程的浓缩 |
7.5.1 应力时间历程浓缩方法 |
7.5.2 多点应力时间历程的浓缩 |
7.6 试验载荷谱浓缩结果 |
7.7 浓缩试验载荷谱损伤校验 |
7.7.1 浓缩前后应力谱损伤校验 |
7.7.2 浓缩前后载荷谱损伤校验 |
7.8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8.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神华C80万吨列车车体载荷谱及疲劳寿命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重载铁路发展概况 |
1.2.2 国内外铁路货车载荷谱测试发展概况 |
1.2.3 货车车体疲劳寿命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C80车体有限元分析 |
2.1 C80车体结构分析 |
2.2 车体有限元分析的前处理 |
2.2.1 铆钉结构的模拟仿真 |
2.2.2 车体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3 有限元计算结果 |
2.3.1 垂向载荷计算 |
2.3.2 纵向载荷计算 |
2.3.3 侧滚载荷计算 |
2.3.4 扭转载荷计算 |
2.3.5 结果汇总 |
2.4 本章小结 |
3 载荷及应力线路实测与数据处理 |
3.1 测试设备 |
3.1.1 测力车钩 |
3.1.2 测力心盘和旁承 |
3.1.3 车体应力测点布置 |
3.2 测试线路 |
3.3 编组情况 |
3.4 数据处理方法 |
3.4.1 去除零点漂移处理 |
3.4.2 应变转应力处理 |
3.4.3 频谱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典型工况对比分析 |
4.1 典型运行工况分析 |
4.1.1 车体浮沉与点头运动 |
4.1.2 车体侧滚与扭转运动 |
4.1.3 启动制动工况 |
4.1.4 装卸载工况 |
4.2 不同线路工况载荷对比 |
4.2.1 上下坡区段载荷对比 |
4.2.2 不同曲线半径侧滚载荷对比 |
4.2.3 隧道与空旷区段载荷对比 |
4.3 本章小结 |
5 载荷谱的编制 |
5.1 雨流计数法 |
5.2 一维载荷谱的编制 |
5.2.1 车体垂向一维载荷谱 |
5.2.2 车体纵向一维载荷谱 |
5.2.3 车体侧滚一维载荷谱 |
5.2.4 车体扭转一维载荷谱 |
5.3 二维载荷谱的编制 |
5.4 本章小结 |
6 车体载荷谱校准及疲劳寿命评价 |
6.1 疲劳寿命理论 |
6.1.1 名义应力法 |
6.1.2 线性累积损伤理论 |
6.1.3 AAR疲劳评估方法 |
6.2 实测应力对应损伤 |
6.2.1 应力二维谱编制 |
6.2.2 不同编组位置应力、损伤对比计算 |
6.3 实测载荷对应损伤 |
6.4 载荷损伤一致性校准 |
6.5 车体疲劳寿命评估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轻量化通用敞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降低车辆自重的总体思路 |
2 国内外现状 |
3 轻量化通用敞车的结构特点 |
3.1 底架组成 |
3.2 侧墙结构 |
3.3 端墙结构 |
3.4 车门结构 |
3.5 制动装置 |
3.6 车钩缓冲装置 |
3.7 转向架 |
3.8 油漆涂装 |
4 主要技术参数 (表1) |
5 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 |
5.1 刚度计算结果 |
5.2 强度计算结果 |
5.2.1 强度计算工况1 |
5.2.2 强度计算工况2 |
5.2.3 强度计算工况3 |
5.3 集载工况有限元分析结果 |
5.4 腐蚀情况初步分析 |
6 动力学性能计算结果 |
7设计轻量化通用敞车应注意的问题 |
7.1充分考虑板材腐蚀后对车体强度和刚度的影响 |
7.2充分考虑车体及零部件结构的刚度问题 |
四、探讨C_6型敞车底架强度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C61型敞车的结构特点[J]. 李渝生,陈洪坤. 铁道车辆, 1986(11)
- [2]新型焦炭运输专用敞车研究[D]. 李冬. 西南交通大学, 2013(10)
- [3]从车体方面分析C62A型敞车增载的可行胜[J]. 徐荣华. 铁道车辆, 1990(07)
- [4]C70A型运煤敞车设计研究[D]. 刘海鹏. 大连交通大学, 2008(05)
- [5]铁路货车车体载荷谱测试及疲劳强度评价研究[D]. 赵方伟. 北京交通大学, 2015(10)
- [6]C70型敞车与翻车机匹配试验介绍[A]. 郝伟. 货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6
- [7]C16型全钢敞车钢结构的故障分析[J]. 王福才. 铁道车辆, 1982(05)
- [8]探讨C6型敞车底架强度问题[J]. 朱士金. 铁道车辆, 1967(01)
- [9]神华C80万吨列车车体载荷谱及疲劳寿命评估[D]. 陈萌. 北京交通大学, 2015(06)
- [10]轻量化通用敞车设计[J]. 刘华. 铁道车辆, 2004(03)